文案试用期总结实用13篇

文案试用期总结
文案试用期总结篇1

当然了,在这期间,是我出错的高峰期,特别是在有些事情的处理上,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对有些事情考虑得不够周全,但通过向一些有经验的同事学习,在后期的工作中逐步得到了改善。随着对工作的不断熟悉与锻炼,对基本工作技能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使我的上手能力及工作效率也有了一定的改善。

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已经逐渐适应了周围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对工作也逐渐进入了状态。同时我也希望以后能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能给公司带来最大的效益。

文案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二 自x月x日正式入职,我来到xx已经三个月了。三个月的工作中,从最初对待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的忐忑到对工作环境的渐渐熟悉,自己努力不少,也进步不少。对我而言,这三个月的工作不但是我学习与锻炼的机会,更是我人生中的宝贵经验。日常工作中,除了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更重要的是适应从学生到职员身份上的转变。在刚入职时,人事就跟我介绍说xx部的氛围相当活跃,我很庆幸能加入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部门,团结友善的同事让我很快消除了最初的忐忑,从而能够更加专注的投入自己的工作。

大学中我学的是xx专业,在xx部从事文案工作也算是学以致用。三个月的学习与工作,从手忙脚乱到渐渐熟悉工作内容,让我渐渐敢于在会议讨论事项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在与同事的交流与讨论中获得新思路,也看清自己的短处,从纸上谈兵渐渐明白如何将想法付诸行动。文案工作让我有很多机会参与协助部门中的各项事务,让我有机会弥补对于事务细节认知方面的不足。三个月中表现最不好的地方就是一有临时工作就无法全面的统筹自己的时间,不过我会渐渐调整过来,让自己跟得上大家的节奏。

三个月里,在不断调整适应的过程中,我学习收获了很多,也更明白自己的缺陷。今后工作时间我一定要在部门领导的带领下倍加努力,不断学习、虚心学习,严格要求自己,较全面地提高自己,为公司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文案试用期总结篇2

1  传统化疗:单药和联合化疗

   

在进展期胃癌的单药治疗中,有效的制剂包括:5FU,顺铂,蒽环类药物(阿霉素及表柔比星),丝裂霉素C和依托泊苷。这些药物的单药有效率不高,仅在10%~20%之间。然而这些在20世纪60~70年代的临床试验结果仍有可能高估计了它们的疗效.由于单药治疗疗效不理想,为了提高治疗的有效率联合治疗便应运而生。在传统的联合化疗方案中,常用的治疗方案有FAM,FAMTX,ECF,ELF和FUP。在一系列二期临床研究中,它们的总有效率在20%~60%之间。然而报告的有效率却存在着早期较高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样本大小和范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的趋势[4]。同时,这些方案的三期实验结果同样是无法令人满意的。这些令人难以信服的结果使得一些学者开始质疑晚期胃癌患者能否从姑息性化疗中受益。随后的三个三期临床试验打消了这种疑虑,同时也为系统性化疗在晚期胃癌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在这三个用FAM,FEMTX,ELF与最佳支持治疗相对比的独立试验中,试验组的总体生存时间(8~12m)均明显高于支持治疗组(3~5m)。后来,研究人员试图寻找出一种最佳的标准方案。然而近年的若干个对比联合化疗方案的三期试验中,并未找到一个明显优于其它的方案[4]。2000年,由Vanhoefer报告的比较FAMTX,ELF,FUP的三期临床试验指出三种方案的总体有效率在9%~20%,同时并无任何一个方案优于其它[5]。而被给予厚望的ECF方案在随后的两个随机试验中,并无明显证据证明其优于其它。值得指出的是,这些试验为晚期胃癌的临床治疗方向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由于这些传统方案总体上的低有效率及相互之间并无显著差别,使得人们开始寻找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案。

2  新一代化疗药物及联合化疗方案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   

尽管5Fu和DDP的联合化疗方案仍被公认为晚期胃癌治疗的基本方案,初治患者其有效率为40%左右,总体生存期8个月,中位生存期10个月。而对于耐药和复发患者,该方案疗效差。因此,有待新的化疗药物和联合方案进一步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目前,涌现出的新药主要包括多烯紫杉醇、紫杉醇、依立替康、卡培他滨、S1及三代铂类如奥沙利铂等。

2.1  多烯紫杉醇和紫杉醇

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中,多烯紫杉醇和紫杉醇目前已被证实具有令人振奋的疗效。在单用多烯紫杉醇或紫杉醇作为一线或二线单剂治疗的二期试验中,其有效率为11%~24%。同时观察其并不与其它药物交叉耐药和毒性相加。尽管两种药物在作为一线单剂治疗药物时有效率相当,但在多烯紫杉醇治疗中有的病例出现了CR.随后两种药物均被用于联合化疗,在数个多烯紫杉醇+5-Fu+DDP化疗方案中其有效率在22%~51%之间,中位生存时间为6~14个月,同时病人表现出了良好的耐受性。而以多烯紫杉醇为主的二期联合化疗试验也在积极开展,作为一线方案的总体有效率为33%~55%,中位生存时间9~10个月[6]。在SAAK组织的一个多中心二期试验中将DC和DCF方案与欧洲标准的ECF方案进行了比较。从早期的119个可用于评估的病例中显示DCF方案在有效率上优于ECF。同时一些以多烯紫杉醇为基础的三期联合化疗试验也在积极开展,并得出了一些结论。V325试验是迄今为止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最大的三期临床试验,该试验将DCF方案与标准的CF方案进行比较。近期公布了该试验的结果,DCF方案在有效率,疾病进展时间及总体生存时间上均优于传统的CF方案[7]。与此同时,近期报道的DCF与ECF比较的三期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了多烯紫杉醇在治疗晚期胃癌中的价值。在此试验中DCF方案在有效率及中位生存时间上均明显高于ECF组[8]。这些结果提示了以多烯紫杉醇为基础的联合化疗表现出了令人鼓舞的良好疗效,并有充分理由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应优先考虑。

2.2  卡陪他滨

卡陪他滨是一种通常用于单药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的口服氟尿嘧啶的衍生物,其现在也开始被应用于进展期胃癌的联合化疗[9]。在前期的单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试验中,卡陪他滨表现出了一定的临床疗效。Koizumi等[9]开展的二期临床试验,应用卡陪他滨单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9.4%,中位生存时间为8.1月。同时卡陪他滨与其它药物的联合化疗试验也在开展。一个联合卡陪他滨和多烯紫杉醇临床二期试验显示总有效率为6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5.2月,总体生存时间为10.5月[10]。Park等开展的联合奥沙利波和卡陪他滨的二期临床试验中,20个可以用于评估的的病人中1个达到了CR,11个达到了PR.总有效率为60%[11]。

文案试用期总结篇3

以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体系为标准,以《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和《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为参照,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正确定位,结合学校教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自身特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科学地界定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构建符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学档案分类实体。

1、严格地遵循教学工作的规律。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一个明显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由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它的一切必须按教学规律办学,教学档案同样应遵循教学规律。

2、鲜明地体现教学档案的特点。党群类、行政类、基建类、设备类等类别的档案,其内涵具有普遍性,唯有教学档案它的内涵更为丰富,它的实体更是丰满,教学档案是高职高专院校档案的主体。

3、科学地保持教学档案的内在联系。从教学类档案的构建来看,其纵向脉络是比较清晰、相对独立的,而其横向联系却是非常紧密的,如;招生、学籍、毕业生之间;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习教学、实验教学之间;师资、课务、考务、质量评价、学风建设之间等,整个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始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4、创新地形成教学档案管理的长效机制。制度的建立不是一个很长、很复杂的过程,但是,执行和巩固制度的过程也许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通过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以评促建,创新地形成教学档案管理的长效机制,建设的过程更加重要。

二、教学档案实体分类构建的内涵

教学档案实体分类的框架设计为十四条一级条目,各条目之间既相对独立,又有联系,每个一级条目下面设有二级条目若干个,有的二级条目下面还设有三级条目若干,按学年度,由校、系、教研室三级分别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按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的不同载体分别归档、保管。

1、综合(JX11)。主要是教学管理和教学基本情况的文件材料。如:上级下达的有关教学工作的文件材料;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产学研合作方案、成果、总结;学院教学工作计划、总结;学院教学管理工作规章制度汇编;学院教学工作会议记录;学院教学基本建设规划;学院教学设备的装备情况;图书馆藏书情况;校园网建设情况;体育器械统计情况;学院运动会材料等等,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大部份为永久。

2、师资(JX12)。主要是师资队伍结构和建设方面的文件材料。如: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工作规范;教师岗位聘任合同书;国家、省、院各级人才培养工程对象材料;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材料;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及实施办法;教师获院级及以上各类教学、科研评奖申报、评审材料及证书复印件;教师获各级各类先进表彰情况汇总;教师业务档案;外聘、兼职教师管理文件、资格审批、协议书、汇总表等材料;校内“双肩挑”教师兼课资格审批表、汇总表;教学工作量统计汇总表等等,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为永久或长期。其中教师业务档案是一项面广量大的建设任务,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建立业务档案。

3、招生(JX13)。主要是招生及新生录取工作方面的文件材料。如:上级有关招生工作的文件材料;招生计划、录取率、报到率统计材料;新生录取材料及新生名单;学院招生工作计划、总结材料;委培、代培、自费生计划、合同及名单;新生素质调查材料等等,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永久、长期、短期都有。

4、学籍(JX14)。主要是学生学籍管理及奖惩情况的文件材料。如:新生入学登记表;每学年初在校学生名册;在校学生档案;学生学籍卡;学生照片册;学生学籍变更材料(升级、参军、休学、复学、转专业、转学、退学);学生奖励材料(奖学金、优秀学生);学生处分材料等等,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为永久或长期。其中学生档案也是一项面广量大的建设任务,要求为每一位在校的学生都建立档案。

5、毕业生(JX15)。主要是学生毕业就业工作方面的文件材料。如:上级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文件材料;毕业生工作计划、总结;毕业生毕业资格审核材料;毕业生验印名册;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证明材料、统计表;毕业生当年年底就业率证明材料、统计表;毕业生就业协议、合同;单位用(聘用)毕业生审核备案表;毕业生质量跟踪、信息反馈材料、质量分析报告等等,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永久、长期、短期都有。

6、专业建设(JX16)。主要是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方面的文件材料。如:人才培养目标论证报告;新开或调整专业的社会调研记录、申报、审批材料;各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方案、年度实施计划、建设工作总结;各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记录;各专业教学计划;专业教学计划调整审批材料等等,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大部份为长期。

7、课程建设(JX17)。主要是课余建设和教材工作的文件材料。如:课程建设规划;院级以上重点课程建设申报材料、审批、验收材料;分专业各课程(理论、实践)教学大纲汇编;学期各课程(理论、实践)授课计划;选修课程内容介绍汇编;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相关材料;学院教材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省、部级建设教材申报材料、审批、验收材料;院级以上获奖教材统计表、证书复印件及样书;参加各级各类出版教材编审统计表及样书;自编校本教材、教学指导书、实验、实习指导书和习题集、教学参考资料统计表及样书;各专业选用教材目录、审批表;教材订购计划表;各课程选用(理论、实践)教材统计表及样本;教材采购及管理实施办法;教学声像资料、多媒体课件建设统计表及实样;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改革相关材料;优秀、典型教案;重要的集体备课记录;选修课开设课程名称、课程表;重修课开设报名表、课程表、授课计划、学生考勤材料等等,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永久、长期、短期都有。

8、实习教学(JX18)。主要是教学实习、毕业设计、技能鉴定方面的文件材料。如:各系学期实习教学工作计划、总结;院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材料(建设报告、建设计划、建设总结、协议书等);实习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学院、企业)名单和实习场所汇总表;实习(专业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等)指导书、授课计划、任务书、指导记录;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文件;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指导记录;毕业设计成果材料;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汇总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汇总表;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组织鉴定工作材料;学生专业技能、职业技能、职业资格证书考证通过率统计材料等等,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永久、长期、短期都有。

9、实验教学(JX19)。主要是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文件材料。如:实验室建设报告、批复、建设总结材料;实验室建设报告、批复、建设总结材料;实验指导书、指导记录、实验报告;实验开出项目、开出率汇总表;实验室材料购置、消耗、库存明细表;实验室、机房、多媒体、语音室、专业教室等教学设备台账、使用记录、管理规章制度等等,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永久、长期、短期都有。

10、课务(JX20)。主要是教学进程开课计划等文件材料。如:院历;院历;教学进程表;理论和实践教学总课程表、课程与任课教师安排表;系、部学期任课教师(专任、双肩挑、外聘、兼职)基本情况统计表;调课审批表;教室日志等等,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永久或短期。

11、考务(JX21)。主要是考试和能力测试方面的文件材料。如:课程试题库和试卷库;班级/课程期末试卷;各课程(理论、实践教学)学生成绩记录表(含平时、期中、期末、总评成绩);按课程归类补考试卷;补考成绩记录表;重修课考试试卷;重修课考试试卷;选修课成绩记录表;系、部按课程进行的教学效果分析;考场、监考、巡考人员安排表;监考人员培训会材料;考场记录;考试违纪成绩处理材料;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通过率统计材料(三、四、六级等);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通过率统计材料(省、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等通过材料等等,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永久、长期、短期都有。

12、质量评价(JX22)。主要是教学质量评价评估方面的文件材料。如:学院关于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工作文件;学院关于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工作文件;教学管理规程汇编;教学质量期初、期中、期末检查计划、总结材料;教师、学生座谈会记录;学期各级教学督导工作计划、记录、总结;学生信息员教学信息处理记录材料;教师、学生教学质量座谈会记录;同行、领导听课记录;各类专项教学评估材料;教学质量测评材料;教师评学材料;教学异常个案处理材料等等,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为长期。

13、学风建设(JX23)。主要是学生素质、学风教育方面的文件材料。如:学生素质教育规划;开展学生素质教育活动材料;加强学风建设措施材料;学生参加院级以上科技竞赛、发明创造、、体育获奖等统计表、证书复印件;院级以上优秀班集体表彰材料;按年度在校学生素质评价、分析报告等等,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永久、长期、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永久、长期、短期都有。

14、教学研究(JX24)。主要是教学研究工作方面的文件材料。如:上级有关教学研究工作的文件材料;学报;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在社会学术团体中任职情况;学院及以上教科研成果申报材料、审批、验收材料;系(部)教学研究工作会议记录;教研室教学研究工作会记录、教研活动记录;教师获教研、科研成果一览表等等,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永久、长期、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永久、长期、短期都有。

三、教学档案实体分类构建的意义

由教学档案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的重要地位,与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密不可分。因此,科学地构建教学档案的分类实体,是各校规范教学管理秩序、加强教学档案制度化建设,做好“迎评促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建设性工作。

1、规范了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工作的秩序

根据教育部《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院校教学管理要点》和《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科学地构建教学档案的分类实体,对高职高专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本身是一个很大的促进,规范了教学工作的秩序。

2、丰富了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档案的馆藏

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信息大量地积累在教学档案里,由教学档案记载和反映着学院的人才培养水平。教学档案提供的都是教学工作各个环节中形成的原始材料,这些材料是教学效果的客观真实反映,是教学成果的不断积累,足以证明学院的办学实力和教学水平。与时俱进、科学地延伸教学档案分类实体,将丰富教学档案馆藏的内涵。

3、提升了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档案的水平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标准的要求,科学地构建教学档案的分类实体,形成教学档案管理的长效机制,这是一个创建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极大地拓宽了档案人员的视野,拓展了档案工作的思路,创新了教学档案管理的模式,提升了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档案的水平。

参考文献:

文案试用期总结篇4

一、 合同总价:____________元正。

本合同以人民币进行结算。

二、 甲方责任:

1、 与乙方约定软件的安装、调试及应用培训时间;

2、 跟踪软件的安装、调试工作及参与软件的应用培训;

3、 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与乙方结算货款;

4、 负责应用软件系统的日常跟踪和服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与乙方联系,协助并督促乙方及时解决问题;

5、 甲方承诺由乙方提供的软件只限在______区范围内使用。

三、 乙方责任:

1、 派专人根据甲方指定的时间做好软件的安装、调试工作;

2、 制订培训方案,在甲方约定的时间内做好用户对应用软件系统的应用培训工作;

3、 乙方所提供的软件产品型号、性能与投标文件所描述的完全一致,且管理平台及资源库素材内容为自主开发的,如果存在与第三方的版权问题,应由乙方负责解决,甲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 对于甲方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积极主动地按照投标文件所制订的服务计划做好产品售后的升级、跟踪和技术服务工作。具体细则见投标文件;

5、 提出系统集成技术方案

硬件部署方案:确定各系统安装的硬件平台、存储项目、备份项目等。

网络部署方案:确定网络带宽、安全策略、ip地址、防火墙设置等。

软件安装方案:确定各系统所需操作系统、数据库及相关配置。

冲突防止方案:确认是否在各系统之间发生端口冲突、服务冲突等,保证各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专业技术队伍:落实所有项目的售后服务与技术维护队伍,责任到人,并以书面材料上报甲方。

用户界面方案:确定各系统的用户入口界面、相关链接、风格设计以及与现有系统之间的链接关系。

系统集成验收方案:确定各系统独立验收及项目总体验收方案。

6、提出系统集成实施计划

系统集成实施日期:各系统安装、调试、验收的起始日期、结束日期。

系统集成实施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工作方式、协调机制。

系统集成实施方式:各系统独立安装调试验收与项目整体调试验收结合。

系统集成实施各阶段控制:各阶段工作成果检查、协调。

四、 付款方式:

1.项目安装调试完成,经一个月试运行,甲方验收合格后,甲方_____日内支付乙方合同总额_____%的货款,一年后甲方支付乙方合同总额_____%的货款。

2.其余5%的余款作为保证金,甲方从项目验收合格并签订售后服务合同之日计起,_____个月内付清。

3.本合同以人民币进行结算。

五、完工期:合同签订后_____个工作日。

六、违约责任:

甲方无正当理由拒收产品、拒付款的,甲方向乙方赔偿支付项目总值的百分之_____违约金。

甲方逾期付款的,甲方向供方每日赔偿支付欠款总额千分之五的违约金。

乙方所交的产品品种、型号、规格、质量不符合同规定标准的,甲方有权拒绝收货。乙方向甲方赔偿支付总额百分之三十的违约金。

乙方不能交付的,乙方向甲方支付项目总额百分之三十的违约金。乙方逾期交付的,乙方向甲方每日赔偿支付项目总额千分之五违约金。

七、因项目的质量问题发生争议,由国家和市政府指定的技术单位进行质量鉴定,该鉴定结论是终局的,供需双方应当接受。

八、本合同发生争议产生的诉讼,由合同签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九、本合同一式伍份,甲、乙双方各执二份、______区政府采购中心各执一份,均具同等效力。

甲方: 乙方:

地址:地址: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委托人:委托人:

文案试用期总结篇5

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档案,是指各高等师范院校在教学和教育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高等师范院校教学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教学文件材料,既是教与学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综合智能的初次反映,有的还是科研成果的雏形。由于高等师范院校有其独特性,师范院校教学档案的归档自然也有其独特性。 

 

一、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文件归档的独特性 

 

档案材料的归档可以说各有千秋:科技档案材料的归档,是根据科技档案的专业性、科技性、成套性、现实性、复用性、多样性特点进行的;文书档案材料的收集,是以年度为归档期限(一般是将当年一至十二月份的文件材料收集,在次年的六月底以前归档);建设工程档案材料的归档与科技档案材料的归档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不同的是,工程档案的归档在该工程竣工后的三个月必须归档;会计档案是隔年归档;照片、声像档案事后应及时归档;计算机盘(含磁带、磁盘、光盘等)一年后归档。而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档案的归档,是由其本身特点决定的。高等师范院校的主要任务不是行政管理,也不是企业管理,更不是生产建设,而是教学,所以高等师范院校档案材料归档自然不同于其他档案材料的归档,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按教学环节及时归档。教学环节可分为常规教学环节和课堂外教学环节。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档案材料的归档,应根据这两个教学环节及时进行。 

 

(一)常归教学环节的归档 

常规教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课堂内教学。这一环节的归档,是按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正常的工作秩序,将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教学方面的材料进行归档,以时间顺序为主,其内容包括开学前期形成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安排表、课程设置计划;学期中期的教学进度情况,学期结束前所形成的教学文件材料,以及考试结束后档案材料的归档等等。 

第一阶段:开学前期 

开学前期形成的文件材料如学期开课计划书、教学任务书、学期教师授课计划、学期教学运行安排(排课、调课、任课教师的变更安排)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开学前期也是教学档案材料形成与收集的关键阶段。 

第二阶段:学期中期 

学期中期需归档的文件材料主要有教师的听课记录、学期中期各教研室的中期小结、教师教学工作小结、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的汇报、班主任工作情况小结、教学督导组教学检查统计表等。学期中期档案材料的归档,是教学档案收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从中期档案材料归档可以看出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可以促进教学工作。 

第三阶段:学期结束前 

学期结束前所形成的档案材料主要是考核、考务、考试、考察等方面的材料,像与考试有关的规章制度、考试科目安排表、平时考核成绩登记表、学生单课成绩考核表、考场记录表、试卷的制定方案、保密措施、评分标准、以及考察科目、考察计划书、考察情况总结分析等。 

第四阶段:期终考试后 

这一阶段应归档的文件材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教育教学方面;另一方面是学生考试、评优方面的相关材料。教育教学方面的文件材料,包括教师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教师课程教学总结,教师互评情况表,教学质量情况调查,教研室教学工作总结,教研室教研工作总结,教学系部的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听课、评课记录,教学督导有关方面的材料以及上级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文件材料。学生考试、评优方面的材料,主要包括学生试卷分析表,学生考试成绩册,考试试卷,学生综合测评、评优、评先及表彰材料,关于学生处分材料以及校级以上各类竞赛的通知、计划、组织实施方案、获奖的证明材料等。 

这样环环相扣,将开学前、学期中期、学期结束前以及期终考试后这四个阶段所形成教学方面文件材料归档,才能保障高等师范院校常规教学档案的齐全完整。 

 

(二)按课堂外教学环节对教学文件材料进行归档 

课堂外教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实践教学”,通常把它叫做教育实习。教学离不开课堂外教学这一环节,课堂外教学主要体现的是教与学。这一环节是检验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学能力,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测试。这一阶段的教学档案材料主要是学生在实习过程所形成的,诸如实习计划、实习课程设置材料、教案、实习鉴定表、实习总结、论文以及社会调查等方面的材料进行归档,主要体现在三个时间段: 

1 实习前准备阶段 

实习前准备阶段的教学档案材料包括实习指导书、实习计划等,具体说来包括实习课程设置安排表;实习基地相关文件材料,诸如实习基地协议书、实习生与实习单位的协议书;优秀实习基地的申报、审批、检查、验证、评估材料;课程设置(学年论文),如论文指导书、任务书;毕业论文方面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及选题、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指导教师名单、学生分组名单、毕业论文检查安排表;班主任实习工作计划表。这些文件材料,都是教育实习前期阶段所形成的有关教育实习方面的材料。对实习前期准备阶段方面的文件材料进行归档,对整个实习工作的圆满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2 实习开展阶段 

做好实习过程中文件材料的归档,关键是要有针对性,对要归档的文件材料进行及时收集,在这个阶段中形成的文件材料主要有:实习教案、实习日记、听课本、实习简报、社会调查表、实习生课堂评估记分表、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申请表等。实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文件材料,体现的是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智慧与才能的结合,是实习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对实习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如不及时进行归档,势必造成文件材料的丢失,以致影响到课堂外教学文件归档的完整性。 

3 实习总结阶段 

及时地将实习总结阶段的文件进行收集归档,有着重要的意义。实习总结阶段要归档的文件材料有:实习队实习总结,实习学生的教育实习表,优秀实习生名册,优秀毕业生论文答辩原始记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等。实习总结阶段的文件材料,是对整个实习过程实习工作和实习生各个方面的全面总结,同时也是对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思想行为和教育能力的综合评定。既充分反映所取得的成绩,又反映实习过程中的不足;既包括学生的自我鉴定,也有实习学校对实习生在校实习阶段中的评价;既有班主任老师综合评定,又有实习小组的综合评价;既讲全优点,又讲透不足,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和提高改进的办法。这也正是课堂外教学文件材料归档的意义所在。 

 

二、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文件材料 

 

归档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文件的归档,除了把握按教学环节归档的独特性外,还应注意两个问题: 

 

(一)要按照教学文件材料内在的有机联系进行归档 

教学档案材料的形成有它的内在紧密联系。学期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总结、培训计划与培训总结、培训安排与培训考试成绩册、实习指导安排表与实习总结等等,都必须是一组具有一定联系的整体。针对这一类材料,在归档时我们不能人为地把材料分散,当然也不能按年届机械组成案卷。因此,在材料归档时一定遵守文件材料内在的有机联系将其归档,切忌主观性、随意性,破坏文件材料的内在联系。 

 

(二)要按照学年度将教学档案文件材料进行归档 

按学年度归档文件材料有别于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按年度归档。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文件一般是以当年的一月至十二月为一个时间段进行归档。归档其单位在行政管理或生产建设活动中或日常管理中形成的文件材料。而高等师范院校文件档案,必须按照教育教学管理的规律性来进行归档,一般是从当年度的九月至次年的七月份为归档时间段,也就是按学年度教学文件材料进行归档。 

 

 

文案试用期总结篇6

一、 合同总价:____________元正。

本合同以人民币进行结算。

二、 甲方责任:

1、 与乙方约定软件的安装、调试及应用培训时间;

2、 跟踪软件的安装、调试工作及参与软件的应用培训;

3、 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与乙方结算货款;

4、 负责应用软件系统的日常跟踪和服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与乙方联系,协助并督促乙方及时解决问题;

5、 甲方承诺由乙方提供的软件只限在______区范围内使用。

三、 乙方责任:

1、 派专人根据甲方指定的时间做好软件的安装、调试工作;

2、 制订培训方案,在甲方约定的时间内做好用户对应用软件系统的应用培训工作;

3、 乙方所提供的软件产品型号、性能与投标文件所描述的完全一致,且管理平台及资源库素材内容为自主开发的,如果存在与第三方的版权问题,应由乙方负责解决,甲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 对于甲方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积极主动地按照投标文件所制订的服务计划做好产品售后的升级、跟踪和技术服务工作。具体细则见投标文件;

5、 提出系统集成技术方案

硬件部署方案:确定各系统安装的硬件平台、存储项目、备份项目等。

网络部署方案:确定网络带宽、安全策略、ip地址、防火墙设置等。

软件安装方案:确定各系统所需操作系统、数据库及相关配置。

冲突防止方案:确认是否在各系统之间发生端口冲突、服务冲突等,保证各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专业技术队伍:落实所有项目的售后服务与技术维护队伍,责任到人,并以书面材料上报甲方。

用户界面方案:确定各系统的用户入口界面、相关链接、风格设计以及与现有系统之间的链接关系。

系统集成验收方案:确定各系统独立验收及项目总体验收方案。

6、提出系统集成实施计划

系统集成实施日期:各系统安装、调试、验收的起始日期、结束日期。

系统集成实施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工作方式、协调机制。

系统集成实施方式:各系统独立安装调试验收与项目整体调试验收结合。

系统集成实施各阶段控制:各阶段工作成果检查、协调。

四、 付款方式:

1.项目安装调试完成,经一个月试运行,甲方验收合格后,甲方_____日内支付乙方合同总额_____%的货款,一年后甲方支付乙方合同总额_____%的货款。

2.其余5%的余款作为保证金,甲方从项目验收合格并签订售后服务合同之日计起,_____个月内付清。

3.本合同以人民币进行结算。

五、完工期:合同签订后_____个工作日。

六、违约责任:

文案试用期总结篇7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人员

第三条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应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配备机构负责人、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人和相应的工作人员。

第四条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的人员,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具备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相应的学历,经过专业培训,具备所承担的研究工作需要的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和业务能力;

(二)熟悉本规范的基本内容,严格履行各自职责,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与所承担工作有关的标准操作规程;

(三)及时、准确和清楚地进行试验观察记录,对实验中发生的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任何情况应及时向专题负责人书面报告;

(四)根据工作岗位的需要着装,遵守健康检查制度,确保供试品、对照品和实验系统不受污染;

(五)定期进行体检,患有影响研究结果的疾病者,不得参加研究工作;

(六)经过培训、考核,并取得上岗资格。

第五条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负责人应具备医学、药学或其它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及相应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机构负责人职责为:

(一)全面负责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的建设和组织管理;

(二)建立工作人员学历、专业培训及专业工作经历的档案材料;

(三)确保各种设施、设备和实验条件符合要求;

(四)确保有足够数量的工作人员,并按规定履行其职责;

(五)聘任质量保证部门的负责人,并确保其履行职责;

(六)制定主计划表,掌握各项研究工作的进展;

(七)组织制定和修改标准操作规程,并确保工作人员掌握相关的标准操作规程;

(八)每项研究工作开始前,聘任专题负责人,有必要更换时,应记录更换的原因和时

间;

(九)审查批准实验方案和总结报告;

(十)及时处理质量保证部门的报告,详细记录采取的措施;

(十一)确保供试品、对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符合要求;

(十二)与协作或委托单位签订书面合同。

第六条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应设立独立的质量保证部门,其人员的数量根据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的规模而定。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人的职责为:

(一)保存非临床研究机构的主计划表、实验方案和总结报告的副本;

(二)审核实验方案、实验记录和总结报告;

(三)对每项研究实施检查,并根据其内容和持续时间制定审查和检查计划,详细记录检查的内容、发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等,并在记录上签名,保存备查;

(四)定期检查动物饲养设施、实验仪器和档案管理;

(五)向机构负责人和/或专题负责人书面报告检查发现的问题及建议;

(六)参与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保存标准操作规程的副本。

第七条每项研究工作必须聘任专题负责人。专题负责人职责为:

(一)全面负责该项研究工作的运行管理;

(二)制定实验方案,严格执行实验方案,分析研究结果,撰写总结报告;

(三)执行标准操作规程的规定,及时提出修订或补充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的建议;

(四)确保参与研究的工作人员明确所承担的工作,并掌握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

(五)掌握研究工作的进展,检查各种实验记录,确保其及时、直接、准确和清楚;

(六)详细记录实验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七)实验结束后,将实验方案、原始资料、应保存的标本、各种有关记录文件和总结报告等归档保存;

(八)及时处理质量保证部门提出的问题,确保研究工作各环节符合要求。

第三章实验设施

第八条根据所从事的非临床研究的需要,建立相应的实验设施。各种实验设施应保

持清洁卫生,运转正常;各类设施布局应合理,防止交叉污染;环境条件及其调控应符合不同设施的要求。

第九条具备设计合理、配置适当的动物饲养设施,并能根据需要调控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通风和照明等环境条件。实验动物设施条件应与所使用的实验动物级别相符。动物饲养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不同种属动物或不同实验系统的饲养和管理设施;

(二)动物的检疫和患病动物的隔离治疗设施;

(三)收集和处置试验废弃物的设施;

(四)清洗消毒设施;

(五)供试品和对照品含有挥发性、放射性或生物危害性等物质时,应设置相应的饲养设施。

第十条具备饲料、垫料、笼具及其它动物用品的存放设施。各类设施的配置应合理,防止与实验系统相互污染。易腐败变质的动物用品应有适当的保管措施。

第十一条具有供试品和对照品的处置设施:

(一)接收和贮藏供试品和对照品的设施;

(二)供试品和对照品的配制和贮存设施。

第十二条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相应的实验室;使用有生物危害性的动物、微生物、放射性等材料应设立专门实验室,并应符合国家有关管理规定。

第十三条具备保管实验方案、各类标本、原始记录、总结报告及有关文件档案的设施。

第十四条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环境调控设施。

第四章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

第十五条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放置地点合理,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进行检查、清洁保养、测试和校正,确保仪器设备的性能稳定可靠。

第十六条实验室内应备有相应仪器设备保养、校正及使用方法的标准操作规程。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检查、测试、校正及故障修理,应详细记录日期、有关情况及操作人员的姓名等。

第十七条供试品和对照品的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实验用的供试品和对照品,应有专人保管,有完善的接收、登记和分发的手续,供试品和对照品的批号、稳定性、含量或浓度、纯度及其它理化性质应有记录,对照品为市售商品时,可用其标签或其它标示内容;

(二)供试品和对照品的贮存保管条件应符合要求,贮存的容器应贴有标签,标明品名、缩写名、代号、批号、有效期和贮存条件;

(三)供试品和对照品在分发过程中应避免污染或变质,分发的供试品和对照品应及时贴上准确的标签,并按批号记录分发、归还的日期和数量;

(四)需要将供试品和对照品与介质混合时,应在给药前测定其混合的均匀性,必要时还应定期测定混合物中供试品和对照品的浓度和稳定性,混合物中任一组分有失效期的,应在容器标签上标明,两种以上组分均有失效日期的,以最早的失效日期为准。

第十八条实验室的试剂和溶液等均应贴有标签,标明品名、浓度、贮存条件、配制日期及有效期等。试验中不得使用变质或过期的试剂和溶液。

第十九条动物的饲料和饮水应定期检验,确保其符合营养和卫生标准。影响实验结果的污染因素应低于规定的限度,检验结果应作为原始资料保存。

第二十条动物饲养室内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及杀虫剂等,不得影响实验结果,并应详细记录其名称、浓度、使用方法及使用的时间等。

第五章标准操作规程

第二十一条制定与实验工作相适应的标准操作规程。需要制定的标准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二)质量保证程序;

(三)供试品和对照品的接收、标识、保存、处理、配制、领用及取样分析;

(四)动物房和实验室的准备及环境因素的调控;

(五)实验设施和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校正、使用和管理;

(六)计算机系统的操作和管理;

(七)实验动物的运输、检疫、编号及饲养管理;

(八)实验动物的观察记录及实验操作;

(九)各种实验样品的采集、各种指标的检查和测定等操作技术;

(十)濒死或已死亡动物的检查处理;

(十一)动物的尸检、组织病理学检查;

(十二)实验标本的采集、编号和检验;

(十三)各种实验数据的管理和处理;

(十四)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查制度;

(十五)动物尸体及其它废弃物的处理;

(十六)需要制定标准操作规程的其它工作。

第二十二条标准操作规程经质量保证部门签字确认和机构负责人批准后生效。失效的标准操作规程除一份存档之外应及时销毁。

第二十三条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修改、生效日期及分发、销毁情况应记录并归档。

第二十四条标准操作规程的存放应方便使用。研究过程中任何偏离标准操作规程的

操作,都应经专题负责人批准,并加以记录。标准操作规程的改动,应经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人确认,机构负责人书面批准。

第六章研究工作的实施

第二十五条每项研究均应有专题名称或代号,并在有关文件资料及实验记录中统一

使用该名称或代号。

第二十六条实验中所采集的各种标本应标明专题名称或代号、动物编号和收集日期。

第二十七条专题负责人应制定实验方案,经质量保证部门审查,机构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执行,批准日期作为实验的起始日期。接受委托的研究,实验方案应经委托单位认可。

第二十八条实验方案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研究专题的名称或代号及研究目的;

(二)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和委托单位的名称及地址;

(三)专题负责人和参加实验的工作人员姓名;

(四)供试品和对照品的名称、缩写名、代号、批号、有关理化性质及生物特性;

(五)实验系统及选择理由;

(六)实验动物的种、系、数量、年龄、性别、体重范围、来源和等级;

(七)实验动物的识别方法;

(八)实验动物饲养管理的环境条件;

(九)饲料名称或代号;

(十)实验用的溶媒、乳化剂及其它介质;

(十一)供试品和对照品的给药途径、方法、剂量、频率和用药期限及选择的理由;

(十二)所用毒性研究指导原则的文件及文献;

(十三)各种指标的检测方法和频率;

(十四)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十五)实验资料的保存地点。

第二十九条研究过程中需要修改实验方案时,应经质量保证部门审查,机构负责人批准。变更的内容、理由及日期,应记入档案,并与原实验方案一起保存。

第三十条专题负责人全面负责研究专题的运行管理。参加实验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实验方案和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发现异常现象时应及时向专题负责人报告。

第三十一条所有数据的记录应做到及时、直接、准确、清楚和不易消除,并应注明记录日期,记录者签名。记录的数据需要修改时,应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的理由及修改日期,修改者签名。

第三十二条动物出现非供试品引起的疾病或出现干扰研究目的的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隔离或处死。需要用药物治疗时,应经专题负责人批准,并详细记录治疗的理由、批准手续、检查情况、药物处方、治疗日期和结果等。治疗措施不得干扰研究。

第三十三条研究工作结束后,专题负责人应及时写出总结报告,签名或盖章后交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人审查和签署意见,机构负责人批准。批准日期作为实验结束日期。

第三十四条总结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一)研究专题的名称或代号及研究目的;

(二)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和委托单位的名称和地址;

(三)研究起止日期;

(四)供试品和对照品的名称、缩写名、代号、批号、稳定性、含量、浓度、纯度、组分及其它特性;

(五)实验动物的种、系、数量、年龄、性别、体重范围、来源、动物合格证号及签发单位、接收日期和饲养条件;

(六)供试品和对照品的给药途径、剂量、方法、频率和给药期限;

(七)供试品和对照品的剂量设计依据;

(八)影响研究可靠性和造成研究工作偏离实验方案的异常情况;

(九)各种指标检测方法和频率;

(十)专题负责人与所有参加工作的人员姓名和承担的工作内容;

(十一)分析数据所采用的统计方法;

(十二)实验结果和结论;

(十三)原始资料和标本的保存地点。

第三十五条总结报告经机构负责人签字后,需要修改或补充时,有关人员应详细说明修改或补充的内容、理由和日期,经专题负责人认可,并经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人审查和机构负责人批准。

第七章资料档案

第三十六条研究工作结束后,专题负责人应将实验方案、标本、原始资料、文字记录和总结报告的原件、与实验有关的各种书面文件、质量保证部门的检查报告等按标准操作规程的要求整理交资料档案室,并按标准操作规程的要求编号归档。

第三十七条研究项目被取消或中止时,专题负责人应书面说明取消或中止原因,并将上述实验资料整理归档。

第三十八条资料档案室应有专人负责,按标准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管理。

第三十九条实验方案、标本、原始资料、文字记录、总结报告以及其它资料的保存期,应在药物上市后至少五年。

第四十条质量容易变化的标本,如组织器官、电镜标本、血液涂片等的保存期,应以能够进行质量评价为时限。

文案试用期总结篇8

从上世纪后期开始,我国市场上使用的物探仪器国内自主研发的占比逐年降低,转而使用进口仪器,因为进口仪器的野外施工效率高,可靠且稳定。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不得不反思、寻找设计制造仪器过程中可能有问题的地方。对于自主研发存在问题的地方提出解决方案,将电工艺设计放在研发仪器阶段之初,称之为并行设计思想。

1 关于并行设计思想的概念

1.1 传统研发模式

我国研发勘探仪器在前几年一般用串行研发模式进行研发,这种研发方式大多是按次序逐步进行,有时会遇到这样一种问题,产品发现制造方面存在问题的时候,已经完成调试而且设计成型了。假如这个问题比较大,是后期工艺所无法调整的,就需要作废前期的设计从头再来,这种情况大大拖延了研发进度,延长了研发的时间;还有的产品在设计之初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大问题,但进入工艺生产时质量控制稍微不够,就会在产品上留下隐患,使得产品的品质出现问题,逐渐影响到产品后期的品牌效应和可靠性。存在的问题有:产品容易损坏、维修难度大、稳定性很不好,就算出现问题及时修好,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也可能频繁出现同类故障。

1.2 产品的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的是在限定的一段时间内、规定条件下产品完成相应功能的能力。产品可靠性大概可分为两方面论述:一是确定,二是获得。在产品的设计之初就能确定出其可靠性,例如设计安全、讨论指标可靠性、电应力保护设计、分配设计、冗余设计、可维护性寿命设计、环境利用设计等。在产品生产的每个时期得到产品可靠性,即批量生产时期、试生产时期、详细设计时期、总体方案设计时期,由工艺控制和工艺设计得到的。工艺设计这一部分是依据要求的产品进行设计,使用更好的操作技术和方法,让产品的质量达到生产效率高、可靠性好、成本低廉的目的。其主要内容有工艺方案的拟定和选择、解析和检验产品设计的工艺性、把握生产的过程、设计工艺的设备、工艺文件的编制。所以,在以前的串行研发模式中,电工艺设计进入流程的时候已经到了试生产阶段,电工艺设计中发现的质量隐患,只能被动的弥补。只有采用并行设计的思想,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自主研发物探仪器对可靠性的影响。

1.3 并行设计理念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现了并行设计思想,在详细设计和总体方案设计阶段人员就参与进来,组成一个拥有机械结构设计、电路设计、工艺设计人员的团队,并行研发、并行式设计。并行设计方式拥有一体化、并行的、多方向的信息。提前参与的工艺设计,在产品研发初期就能意识到各种影响制造种种问题,伴随研发产品的全过程,能够在设计过程中随时反馈问题,一次性成功的研发出产品,从而增强产品市场竞争能力、降低成本、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产品可靠性。

2 仪器总体方案研发阶段中电工艺设计的作用

研发阶段,电工艺设计是用来完善研发产品的成品合格标准、工作原理、设计基础、设计任务书、构造特点和产品参数等。从工艺性方面寻找干扰到产品质量的原因,提出可行性建议:(1)寻找可行性的方案设计,找到电工艺在现有技术手段下无法完成或是难以完成的不稳定性原因;(2)根据生产线的产出速度和质量,找到需添加的技术改造项目、新设备和新设施初期的看法;(3)拟出处理的方法以及所使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4)对工艺进行试验和研究,解决较大难度的工艺技术关键问题;(5)对于生产新产品前的工艺技术提出培训项目。

3 对设计阶段中电工艺设计的作用做一个详细说明

在细节设计阶段,电工艺设计是用来进行核查机械结构设计资料、电路设计资料的工艺性。掌握可制造性的产品设计,消除成品出问题的隐患。工艺性核查的过程中,需要同时考虑到必要性和先进性设计,以及经济性的工艺制造,在结构和性能均达标的同时,将其工艺性再进一步提高,从而带动企业的生产经济。

(1)核实机械结构的工艺性设计。核实的主要项目有:是否采用合理固定;箱体组装焊接区的尺寸是否合理;接插件的选配是否合理;各部件的装配、拆卸是否可能和方便;线束过孔尺寸是否合理。

(2)审查电工艺性在电路版上的体现。元器件是电子产品的基本构成部分,因此在对物探仪器进行研制和设计的过程中,保证系统可靠性最重要的就是元器件的可靠性。在元器件的选择上要做到以下几点:无铅化的电子行业进程中,全部的器件在设计之初,就应该别分开有铅还是无铅,不然在流焊混装板元器件的过程中会出现,由于加热温度的原因,导致温度太低无铅元器件发生冷焊,或温度太高有铅原件发生热击穿;减少加工过程环节,尽量选用统一表面贴装器件或者通孔器件。这样可以降低加工的工艺成本;底部浮起高度较高的元件则更易于清洗。

(3)制作工艺性审查报告。工艺性审查报告主要有下列内容:结构设计的工艺性分析;电路设计的工艺性分析;样产数量及日期,产品名称;对于设计工程中的问题进行改进;在工艺方面分析电性能是否达标;结论。

(4)策划电工艺方案。为了能够顺利地进行工艺设计并且做到步骤性、计划性、目的性,在对工艺性做出核查之后,要能做出足够保持产品稳定生产的工艺方案。工艺方案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确立工艺方案,确定基本原则;制定产品试生产进度表;规定工艺规程的复杂程度;规定出产品生产过程的事件划分,确定工艺路线;分析工艺方案的经济效果;定制改造与产品加工有关的技术方案。

4 在试生产阶段电工艺设计的作用

初期生产的主要目的,对制造过程做一个组织、协调、规划、控制及监督的过程,可以达到优质、低消耗、安全、高效的既定目标对于后期的制造过程做出规范,避免产品损伤在制造过程中。

4.1 制定工艺文件

按照一定的条件制定合理的生产过程,将工艺流程的方法、内容、程序、材料、工具、设备再加上各个环节的技术规定,以图文形式表达,这就是工艺文件。其重点有以下几个作用:(1)指导技术,成品质量得到保障;(2)考核工时定~,定出生产目标;(3)建立生产秩序,组织生产;(4)对于物料进行安排;(5)调整劳动组织;(6)对模具、工装、工具进行管理;(7)巩固工艺纪律;(8)总结经济核算的依据。

4.2 建立试生产线并做出检验

组织调整试生产线,保证没有问题了再开始生产,同时验证工艺的合理性工艺配置、设计方面是否可用。证实工艺设计可行性的时候应做到:(1)既要适合实际的企业情况,又要具有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2)工艺文件要结合图文进行展示;文件做到条理清楚、简洁明了、规范严谨;要能够很直接的表达出来,只看工艺规程,就可以进行正常的工艺活动。(3)检查产品的内容与设计文件是否相符合,要可以展示产品设计的意图,尽量使产品设计有可靠性。(4)能为之后的批量生产工艺打下良好基础。(5)时刻做到质量第一,重点控制可靠性薄弱的环节,定量要求技术指标。

4.3 整理试生产线的工艺技术文件

工艺技术文件可以分为质量控制流程、工艺方案、工艺计划、工艺标准。工艺技术的文件有很多,总结下来主要含有:各种汇总图表,包括消耗定额表、配套明细表、工装明细表;各种作业指导书,包括:电路板工位图、示意总体结构图、生产前的准备、整机工艺流程图、箱体装联图、缆线装联图等;所用设备的相关的电子文档及工艺参数文件;工艺更改单,有临时性和永久性之分。

4.4 总结与修订试生产工艺

结束试生产后,评审工艺总流程、方案,并且核实并总结方案。对于设计问题的,让有关部门进行及时的协调和修改;对于工艺性文件进行完善补充;对于所需材料进行核实;必要情况下应重复检查试生产的技术;总结试生产工艺;完成最终生产工艺的报告总结;召开鉴定会,鉴定试生产产品,检查试生产阶段是不是已经可以批量生产有可靠性的产品,以及判断的生产系统是否合格;完成工艺定型,然后开始进行批量生产。对于产品的主要工艺和设计进行测试,以上皆为试生产的作用,也可对批量生产的速度做一个估算。在定型时需要将完成的手续进行归档、会签、审批,确保工艺文件成套性、正确性。

5 结束语

提升电工艺设计物探仪器研发的产品可靠性,需要应用并行设计的思想,从技术上和时间上减少研发时间、推进研发进程、使产品从研发直接转入生产,达到企业的高品质、高效率的目标。

参考文献:

文案试用期总结篇9

1 总承包商负有的工程项目档案管理职责

据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建设单位档案部门除做好自身的项目档案工作外,要负责对参建单位项目档案领导人责任制进行监督。所以,工程总包商在项目档案管理中承担两方面的职责:一是对分包商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监督的职责;二是档案收集、整理、装订存档及向企业档案管理部门移交的职责。

1.Ψ职商档案工作指导、监督职责

(1)整个总包工程项目建立档案管理系统,建立建全统一的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和标准;实现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2)指导并监督分包商们,将工程档案管理同步到工程建设工作中;执行统一的档案整编标准和分类方法。

(3)将总承包工程项目档案工作纳入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制;项目文件材料的收集,管理纳入工程建设计划中,纳入各部门的岗位责任制与职责范围,定期考核;将档案管理纳入到合同之中,将档案移交完整与否和工程款结算相挂钩。

2.档案的归集、整理、装订存档及向企业档案管理部门移交职责

(1)指导总包工程项目各部门工程建设的前期文件、项目现场管理、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各类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鉴定和归档工作,并及时向企业档案部门移交档案。

(2)接收分包商文件材料的档案归档,并进行审核、验收。对总包项目的全部档案进行整理并汇总。

(3)按国家相关规定,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三个月内向企业档案部门移交工程项目竣工档案。

2 总包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好各阶段的档案管理工作

按照总包工程自身的规律与特点,把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到项目的各个进展阶段。

1.工程前期包括收集和整理以下资料: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评估、报批文件、项目选址及其报批文件、设计任务书及其报批文件、招投标文件、合同评审及谈判记录、合同、协议书,各种往来函件等。

2.设计阶段;包括设计基础文件(如土质、原料、燃料试验报各等)、设计文件(初步设计报批文件及施工图设计)、工程设计计算书、概预算材料以及往来信函等。

3.采购阶段;包括设备采购合同文件、工程采购合同文件、采购询价文件、报价文件、招标/评标/中标文件及其记录、设备检验文件等。

4.施工阶段;包括开工报告、工程技术要求、施工计划、施工招投标中标文件、施工分包合同、项目进度计划、工程开工审批文件、图纸会审纪要、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定位测量复核记录、设计变更、工程检查记录、工程照片、施工日记、大事记、事故处理报告、合同执行过程来往函件等。

5.试生产阶段;包括试运行计划书和开停车方案、试车方案及记录单、性能考核报告、合同目标性能考核方案及记录表等文件。

6.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包括竣工验收文件、项目竣工验收报告及会议文件、最终接收证书、履约合格证及相关文件、工程设计总结、工程施工总结等。

3 加强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控制

1.总包工程的档案管理应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由于总包工程项目具有工期长、子项目多,且参与单位和工作交叉多,使档案管理工作难度加大。容易造成文件丢失。为了确保工总包工程档案收集的完整性及时性,必须采取档案工作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的措施。在项目初期,档案部门即应确定专人负责,对项目各阶段的文件材料,均在每道工序结束阶段,及时归集,保证归档文件材料的完整性及时性。

2.建立工程总承包文件跟踪管理网络以内部网络系统为主体,通过INTERNET网和电子邮件与各分包商联系。按照总承包项目的工作程序和档案工作自身的特点,布网、建点、设人,以点接线以线联网,使网络覆盖整个工程项目。在网络中将项目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和业主、总包商、分包商在各阶段所产生的文件,设置归档职责及等管理模块。以档案部门为监控点;对整个工程的文件材料进行跟踪、动态管理。

3.加强与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联系档案人员应经常深入总包现场,密切与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联系,进行多种方式的交流和沟通。一方面督促他们对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做详尽的记录;另一方面对于在编制文件材料中涉及档案方面的问题给予耐心解答,指导具体的案卷编制方法,以满足档案管理的要求。

4 工程总承包档案管理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工程总承包工作开展时间不长,工程总承包项目的档案管理也是一个新的课题,还在不断的探讨与发展之中。从实践中,在工程总承包项目档案管理别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按照国家档案局和行业有关档案管理标准,制定本工程的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如:文件材料未按要求归档,不进行工程结算等。2工程总承包项目初期,总包项目部一定要把档案管理提到领导议事日程上来,并要明确一位负责人分管档案工作。3.由于工程总承包项目参建单位多,且分包商基本无专职档案人员,因此,总包项目部应对分包商的专兼职档案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为以后档案管理、归档打好基础。4.工程总承包项目要统一规定档案分类办法、案卷格式、档案装具和档案管理软件,以保证整个工程总承包项目档案管理的一致性,实现档案管理的标准化。

文案试用期总结篇10

3.实践部门联合的考试方式。本科生的学习时间大部分是在校园度过的,每学期18个教学周,经过两年半的理论课程及简单的实验课的学习,大三的学生通常有至少为期两个月的实习期。档案专业学生的实习地点多为学校所在省、市、高校档案馆及大中型企业单位机关档案室,以学生上交实习报告、实习单位开具实习证明的方式结束实习课程。实践报告仅能代表学生对于两个月实习生活的体验,并不能反映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真实表现,学院应组织实习鉴定小组与实习单位紧密联系,将学生实习期间的工作态度、工作进度、工作能力等表现情况做较为客观的评定,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公开表扬并予以奖励,评定不合格的学生提出批评并令其继续实习。实习是理论与知识融合的课程,也是对前两年理论知识学习的另一种考试方式,教师与学生都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考试内容改革

1.灵活性试题。灵活性试题是指能够发散学生思维,敏捷而准确地运用所学知识作答的试题,是对学生知识应变能力培养的过程。档案学专业传统的试题以课本教授的理论知识为主,题型以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为主,试题库更新频率较慢,试题本身缺乏灵活性,学生答题过程缺乏能动性。试题内容选择是一项复杂性、科学性的工作,选题时要理论联系实践,紧扣当下热点话题,及时更新试题库,试题库中应分为笔试、口试两个子库,笔试题以基础理论试题为主,同时增加选做题及案例分析题,口试题以能够锻炼学生应变能力的试题为主。档案学专业有着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本质理论,对于专业学生而言,基础理论必然是最为重要的知识。选做题赋予学生一定的空间,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爱好及专业理论切入点,扩大学生的选做范围,是对学生特定领域能力的锻炼,能够促进学生提前认识到自己的研究领域,提前敲定论文的选题。案例分析题,也是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需要,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变更对档案专业都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热点问题及事实案例的分析,可以全面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文案试用期总结篇11

Key words: maintenance support concept;test maintenance;evaluation;maintenance interval

中图分类号:{V24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0-0318-04

0 引言

装备寿命周期各阶段有着不同的工作内容,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需要制定不同的保障方案,其优化也是一个动态调整优化的过程。通过相关资料的研究,对使用中成熟的维修保障方案中的部分问题进行局部优化的研究较多,而对初始的维修保障方案优化的研究较少;战时维修保障方案多以理想化的作战想定、保障方案为背景通过建模进行理论研究的较多。在维修保障方案优化研究中总体上是以理论研究理论[1-5]。文章以修理试验为基础,并基于故障信息统计,选取特定参数评估优化初始维修保障方案,为合理地制定维修保障方案提供方法和理论上的支持。

1 维修保障方案优化流程

初始维修保障方案通常需要通过保障试验、初步使用等来收集各种故障信息和维修实践分析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确定可行、较合理的优化方案;然后在装备大批量生产、装备部队后通过使用,再不断的优化。具体方法上可以从时间、维修资源、维修能力、可用度、装备完好率、维修效率、总费用等方面进行优化,可以根据需要单因素地优化,也可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优化维修保障方案。初始维修保障方案的优化流程如图1所示。其中,FMEA表示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RCMA表示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RSM表示可靠性、保障性、维修性。

2 定量评估分析

2.1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试验中对采用点估计的方式对平均故障间隔时间(里程)时行初步估计,其中故障数包括所有的故障。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试验期间使用时间总和与故障总数之比。根据统计计算,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的点估计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1号车平均每12.5摩托小时/299公里发生1次故障,2号车平均每13摩托小时/274公里发生1次故障,3号车平均每7.9小时/84公里发生1次故障。总体上看,该装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12.3摩托小时,平均故障间隔里程为247公里。即使不考虑作为试验备用车的3号车,总体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和里程也分别仅仅为12.7摩托小时和288公里。根据分析,此装备可靠性低、故障率高,对维修保障要求高,因此在等级修理的基础上需要增加保养和使用检查的频率。根据经验与上述分析,二级保养周期可设置为12小时。

2.2 维修性参数

2.2.1 平均修复时间(MTTR) 装备平均故障修复时间为试验期间消耗的总故障修理时间与修复的故障次数之比。根据统计,MTTR为:

MTTR=■=■=129(min) (1)

ti——排除第i次故障所用时间;N——故障次数。

2.2.2 百公里平均修复性维修时间 百公里装备平均故障修复时间为试验期间消耗的总故障修理时间与期间装备的行驶里程之比,并乘以100公里。根据统计,百公里平均修复性维修时间为:

■=■=27(min) (2)

ti——排除第i次故障所用时间;S——行驶的公里数。

2.2.3 重要部件拆装、更换时间 根据统计,如整体拆装动力舱、整体拆装炮塔、拆卸与安装轮胎、拆卸与安装减振器、拆卸与安装球笼等重要部件的平均拆卸、更换时间为:

■=■=■=128(min) (3)

Ti——某一重要部件拆装工作时间;N——重要部件数量。

通过维修性参数的统计定量评估,可以看出平均修复、更换的时间达到2小时还多,超过基本要求。并且试验中有三个优势条件:试验中由专业院校的教练团维修人员保障,有专业维修教员进行指导,修理能力明显高于基层级机构;为专业院校教学服务的教练团维修机构的设备、机工具的配套保障率高于基层级维修机构;平时的修理环境明显不同于战时。因此,在制定维修保障方案需要注意两点:

①要注重设备、机工具的配套,设计相关机工具或对其进行改进增强其有效性,明确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便于在装备使用过程优化维修力的结构与编配;②要对等级修理的维修内容与深度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小修的维修内容和修理深度、增加中修的维修内容和修理深度。

2.3 保障性参数

2.3.1 装备完好率 装备完好率为试验期间装备完好的天数与试验期间总天数之比。经过统计,装备可工作时间162天,三辆车的不能工作天数分别为47天、 37天、54天。装备完好率为:

(3×162-47-37-54)/(3×162)×100%=71.6% (4)

2.3.2 使用可用度 使用可用度为试验期间可用时间与试验期间总时间之比。试验期间总时间为162天(11664小时)。不可用时间包含因故障修理产生的不可用时间和维护保养时间,三台车因故障修理产生的不可用时间共计为2423.08小时。每台车每天的维护保养时间在2.5小时左右,乘以“能工作天数”后3台车维护保养时间总计为870小时。使用可用度为:

(11664-2423.08-870)/11664=71.77% (5)

2.3.3 百公里维护保养工时 百公里维护保养工时为试验期间消耗的总维护保养时间与试验期间装备的行驶里程之比,再乘以100公里。

百公里维护保养工时=2436/(9491+549.3+9464)×100=12.49

2.3.4 百公里修复性维修工时 百公里修复性维修工时为试验期间消耗的总故障修理工时与试验期间装备的行驶里程之比,再乘以100公里。

1号车修理工时为:2.5×4+1.67×3+8×5+16×5+6.33×5+4.67×5+21.5×6+20.67×10=525.7

2号车修理工时为:1.83×4+1.33×3+32×13=427.33

3号车修理工时为:5×6+1.83×2+1.5×2+7.5×9+9.5×3+18.33×11+24×3+8×4+3.33×5+1.67×3+0.92×5+35.67×6+10.5×9+8.17×8=838.41

百公里修复性维修工时:(525.7+427.33+838.41)/19504.3×100=9.18

2.3.5 百公里预防性维修工时 百公里预防性维修工时为试验期间消耗的预防性维修工时与试验期间装备的行驶里程之比,再乘以100公里。其中:预防性维修工时包括维护保养总工时和小修工时。

三台车完好的天数为481天,维修保养总工时为3367人·时,小修总工时为900人·时。

三台车总行使里程为:13000+549.3+24380.7=37930公里。

百公里预防性维修工时为:(3367+932.2)/37930×100=11.33

通过保障性参数的统计定量评估,可以看出:

①完好率与使用可用度基本相同。这里的“完好率”相对于“使用可用度”是大尺度计算方式,如果故障能够快速修复,统计条件下完好率要大于使用可用度一个等级。这说明装备一旦故障,修复时间较长,装备当天无法再使用。百公里保养工时和百公里修复工时都远大于8个工时,也已证明此分析;

②完好率与使用可用度都明显偏低;

③各类维修工时较长。平均的百公里保养工时达12.49,基本达两个工作日,说明保养工作量大,维护保养的方便性、可达性较差;平均的百公里修复性维修工时达9.18,说明维修性较差,机工具、设备的配备与有效性明显影响保障能力(维修人员的技术能力基本可以满足要求)。

比如,在试修中发现有多次故障,属于部组件损坏,需要换件修理,然而需要吊出动力箱;如更换转向助力泵、起动电机等,过程复杂、要求高,时间长(仅拆装动力舱,4~5名修理工拆装各需要约2.5个小时),为了保证装备的战备完好率,及时修复故障装备,建议基础修理分队具备吊舱修理能力。通过检修发现,随车工具中应补充一些常用工具,如主离合器制动液加注漏斗、变量泵与三联阀连接管接头拆装扳手、球笼结合盘固定螺栓拆装扳手等。并且为了提高修理质量与效率,优化设计制作了动力舱吊装工具、专用支架、轮毂专用拆装工具等7种。

④对基层级维修机构来说,等级维修内容与范围需要进行部分的缩小。

3 故障原因统计分析

根据记录统计的故障信息,表2列出了故障原因分布。其中,产品质量问题和装配质量导致的故障最多,分别为38起和24起,占故障总数的34.2%和21.6%,设计缺陷导致的故障约占10%,使用、维护不当导致的故障占12.6%,自然耗损和使用环境导致的故障各占8%。

由表2可知,在所统计的故障中,有高达56%的故障属于产品质量和装配质量问题,该装备的可靠性较低。产品设计缺陷和使用、维护不当导致的故障也占较大比重。

另外,通过对故障排除情况的分析,在所需器材和设备满足的情况下,80%以上的故障可以依靠试装队的维修力量修复,应当说明的是,试装队依托的是学院教练团修理营的维修力量,维修能力要高于部队基层级修理力量。因此在维修保障方案的优化中需要强调:

①提高装备设计生产质量,改进设计缺陷;②提高装备使用、修理人员正确使用、维护与维修装备的技能,提高保障能力;③加强器材、维修机具设备的配套建设,确保尽快形成维修保障能力。

4 基于威布尔分布的维修间隔期优化

4.1 数据处理 分析装备的故障分布规律需要设计统计方式并统计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分析为装备保障方案的制定,特别是定期维修间隔期的确定提供客观的依据。表3、表4分别列出了1号车和2号车的故障时间分布数据。

由于在试验初期, 1号装备和2号装备的技术工况不同,1号装备为试验定型阶段样车,已经工作约250个摩托小时,为了保证两台装备的数据的一致性,需要对表2中数据进行处理,即在相应故障摩托小时的基础上增加250个摩托小时,以模拟装备从初始运行阶段以来的故障历史,准确地计算相应的故障分布参数[6]。

4.2 维修间隔期优化 在试验过程中,事后维修仅仅使装备恢复到能够执行规定功能,并不能使装备恢复如新,假设每次维修的结果是“修复如旧”,可以认为维修并未对修后装备的故障发生规律产生影响,即假定装备故障事件是独立同分布的,上文试验数据可以直接用来拟合故障分布函数。

威布尔分布是可靠性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类分布形式,它特别适应于电子与机械故障的分布形式。因此,装备故障函数取为威布尔分布形式,采用两参数威布尔分布函数来拟合装备的故障分布规律[6][7]。根据威布尔变换,令y=ln(-ln(R(t))),x=ln(t),则:

y=y(x)=β(x-ln(η)) (6)

设共有n个故障数据,使其按照增序排列,令t(i)(i=1,2,…n)标记此列有序数据,xi=ln(ti),yi=ln(-ln(1-i/(n+1)))。以1号车的故障数据为输入,(xi,yi)威布尔分布概率图如图1所示。该直线的斜率即为β的估计值,直线与x轴的交点给出ln(η)的估计值。

由图2直观分析,图中数据点基本沿一条直线分布,因此可以认为该装备的故障分布符合威布尔分布规律。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MLE,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对分布参数进行估计。若X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x;η,β),则它的极大似然函数为:

L(η,β)=f(x1;η,β)f(x2;η,β)… f(xn;η,β) (7)

η和β为待估计参数,当L(η,β)取得最大值时,对应的η和β值为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8][9]。

利用表1所示故障数据,对1号车的威布尔故障分布参数进行估计,得到η=661.95和β=3.42,α=0.05条件下,η的置信区间为[610.45,717.79],β的置信区间为[2.79,4.19],其期望寿命为594.86个摩托小时。利用表2所示故障数据,对2号车的威布尔故障分布参数进行估计,得到η=593.50和β=3.91,α=0.05条件下,η的置信区间为[542.06,649.83],β的置信区间为[3.00,5.10],其期望寿命为537.26个摩托小时。则1号车和2号车的故障概率密度函数如图3所示。

根据上述结果,求得中位寿命分别为594.68小时和540.39小时,可见两台装备呈现的故障规律十分接近。实际上,由于装备在部署初期存在初始故障期,导致故障多发,因此2号车的故障发生频次较高,而1号车虽然已经工作250个摩托小时,但在本实验阶段已经进入平稳故障期,同时试验前的维修也相应地降低了该装备的等效役龄,因此出现了2号车的中位寿命比1号车低的情况。

总体上,试验得到的数据充分地反映了在正常工作环境下,装备的实际故障规律,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根据上述分析,装备的定期维修间隔期应控制在[540,575]之间。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应根据装备的具体故障历史和任务载荷等情况,进行适时的调整。

5 结束语

初始维修保障方案的优化涉及间隔期、修理级别、各级别的维修范围与工作内容、各级的维修人力、维修器材、维修保障设备等各种保障要素与相关问题,需要从整体上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优化。文章在对修理试验中的部分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初始维修保障方案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地分析与优化。而如何选取参数,如何在没有大量数据支撑的情况下分析故障的规律,如何根据故障规律划分修理级别、确定维修工作内容等问题还需要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段振华,郭建胜.航空装备预防性维修工作确定与优化[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1,36(2):119-121.

[2]王东南.面向任务的维修保障能力评估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徐航,张会奇,陈春良.基于遗传算法的战时维修保障系统优化研究[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6,20(5):1-4.

[4]杨小松,张建华,廖苓平.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车辆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研究[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0,12(5):29-33.

[5]陈宝雷.战时装甲装备保障方案确定与优化研究[D].装甲兵工程学院,2008.12.

[6]高萍.基于可靠性分析的复杂设备预防性维修决策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8.

文案试用期总结篇12

一、型号项目计划管理的基本内容

项目计划是项目组织根据项目目标的规定,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的各项活动作出周密安排。项目计划围绕项目目标系统性地确定项目的任务、安排任务进度、编制完成任务所需的资源预算等,从而保证项目能够在合理的工期内,用尽可能低的成本和尽可能高的质量完成。

项目计划管理主要包括根据上级计划和相关工作指令及信息,组织有关人员制定各种计划,协助或督促执行单位落实计划任务和责任,组织实施计划,并保证计划的完成。同时,要利用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和方法(如计划进展情况报告与分析、统计分析等),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对计划执行过程进行监控,并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实施激励或惩罚。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要及时对原计划进行调整,从而使计划仍具有指导性和引导作用。企业通过对计划的编制、执行、检查、调整和考核的全过程,可以合理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有效协调各方面关系,加快型号项目研制进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计划管理按其特性,可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三个阶段。事前管理主要是对计划的审核管理,主要解决计划的可行性、可靠性问题;事中管理主要是对计划执行体系效率的管理,要求计划主管人员做到超前预测、措施有效,并密切跟踪执行效果;事后管理主要是对计划实施结果的总结、考核的管理。

二、型号项目研制过程中计划管理问题探讨

航空型号属于复杂的武器装备,其型号研制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技术难度高、投入资金多、质量与可靠性要求高、专业综合性强、协作范围广、技术风险大等特点,所以对型号项目的研制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计划管理就是要对型号项目研制过程中的任务项目进行认真的策划,明确具体的任务目标和责任,并组织实施,保证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

1、论证阶段。论证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开展项目的技术经济论证,进行必要的试验,以便初步确定技术指标、总体技术方案,并估算研制经费、研制周期等,编制《XX系统研制总要求》。论证阶段的核心是提出一个或多个方案进行论证,并对技术、经费、周期等因素进行综合权衡,评审确定方案,确定项目的研制单位。

论证阶段一般要组建由各方面专业技术人员和有关方面专家组成的项目论证组,组建航空系统型号管理体系。论证阶段的计划管理工作主要包括:(1)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开展组织与协调工作,进行型号项目的总体策划;(2)进行技术可行性论证,配合用户完成“XX航空装备系统研制总要求”和“论证工作报告”;(3)对系统进行工作分解,形成工作分解结构(WBS),为确定技术状态项、进行费用估算、进度安排和风险分析提供依据;(4)制定研制工作总计划,绘制零级计划网络图,提出影响总进度的关键项目和解决途径,编写“XX航空装备系统研制程序”。计划管理工作要统筹协调,为论证提供充分的组织保障,时间保障和资源保障,发挥企业整体技术优势,确保项目论证报告能够反映企业的水平。

2、方案阶段。论证结束获得承制任务后即可转入方案阶段,方案阶段主要是由科研部门组织进行。方案阶段的主要工作目标是根据批准的《XX航空装备系统研制总要求》和《XX航空装备系统研制程序》开展系统研制方案的设计、关键技术攻关和原理样机的研制与试验工作,制定质量保证大纲,形成“研制任务书”和分系统技术要求、分系统初步技术规范。

该阶段计划管理的主要工作包括:(1)进行进度分析,提出研制周期和各阶段进度安排意见,提出影响研制周期的关键项目和解决途径,制定研制总计划(含一级研制网络图)、质量保证计划(质量保证大纲);(2)建立航空装备系统研制设计师系统、质量师系统、工艺师系统和行政指挥系统,具体组织进行系统方案设计、关键技术攻关和原理样机的试制、试验以及工艺和质量策划、资源配置;(3)进行研制条件分析,提出研制保障条件或解决措施;(4)进行试验与鉴定要求分析,确定试验与鉴定的种类、等级、时机、基本内容和要求,制定试验与鉴定总计划;(5)进行原理样机设计、试制;(6)进行专项技术研究与攻关,进行分系统方案论证和方案设计,在确认关键技术已经突破、系统设计方案可行后,将系统“研制方案论证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通过设计评审来评价设计的可行性;(7)会同上级主管部门将航空装备研制项目的“研制任务书”呈报有关部门批准。

在航空装备方案论证和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坚持多方案择优,对各个可能的方案进行技术、费用、进度、风险综合权衡;对关键技术的选择、采用,必须慎之又慎,确保所采用的技术已经取得突破,在以后的样机研制中具有完整的解决措施。方案阶段的核心工作是形成“研制任务书”,并呈报有关部门批准,所以“研制任务书”批准后,战术技术指标即处于冻结状态,以后的研制过程中,战术技术指标的任何微小补充修改,都必须经过充分的论证,必须与用户协商后报原审批部门审批。

方案阶段是型号总体策划的关键阶段,型号计划主管要把确定型号总计划放在首要位置,在计划编制过程中,型号计划主管人员必须与总设计师进行充分交流与沟通,确保计划完整准确,各项任务的进度安排切实可行。在计划制定中,要注意计划的可行性,对型号项目的研制周期进行科学分析,缜密思考,充分考虑人员、经费、设施设备、配套等因素,进行综合权衡,按照最可能完成的周期制定,才能保证计划执行过程中的严肃性。此外,要认真开展目标分解,严格按照工作分解结构(WBS),理清任务项目关系,以保持计划的相关性和节点之间的支撑状态。

3、工程研制阶段。工程研制阶段是将设计要求转化为可使用产品的重要环节,工程研制阶段一般分为工程研制阶段,型号研制分为工程初样阶段和工程试样阶段,主要进行型号样机产品的研制实施。工程研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上级机关批准的“研制任务书”和研制合同进行系统的设计、试制和试验等工作。

该阶段计划管理的主要工作包括:(1)组织设计师系统完成导弹系统设计规范、试验规范的编制,继而编制“分系统研制任务书”,并制定其他相关的技术文件;(2)完成产品全套试制图样的设计;(3)进行关键技术、关键工艺、新材料及各种配套措施的试验验证,确认系统的技术关键已经解决,系统研制风险已降至可接受程度;(4)开展试验样机的研制;(5)进行各种地面与空中试验与靶试,验证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初样研制阶段主要工作目标是,确认分系统技术规范,形成部组件要求。初样研制阶段计划管理的重点是在完善研制总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分系统研制的二级网络图,编制“分系统研制任务书”,组织进行分系统方案设计,进行部组件设计和样机设计出图、试制加工、组装、调试,组织开展航空装备性能测试、功能试验、环境动力试验,关键、重要部组件可靠性研制试验,关键寿命件贮存寿命试验,电磁兼容性试验,系统仿真试验等内场试验,并进行地面、空中试验等外场试验。

工程研制阶段是产品设计与研制的关键阶段,计划管理工作首先必须牢牢把握研制过程的关键点,把好设计评审关。第一,对型号线所设置的各项评审,要认真组织和准备,对设计人员提供的设计资料要高标准、严要求,对参加会议的专家要精心选择,并营造良好的发表意见和充分讨论的氛围,确保评审质量。同时,要严格执行三级审签、总体会签、质量会签、标准化审查、工艺会签等制度,保证研制过程质量的严格受控;第二,工程研制阶段产品样机研制全面展开,参与人员越来越多,研制队伍日益庞大,对型号计划工作的协调难度越来越大。型号主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方面计划主管要及时协调解决研制遇到的技术问题,组织各方专家进行讨论和评审,分析存在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保证型号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计划主管要经常深入现场,了解情况,调动院内各种资源,加快研制步伐,缩短研制周期;第三,工程研制阶段是开展样机设计与研制,并暴露和解决问题的关键阶段,对航空装备全寿命周期性能与水平影响极大。在型号项目研制中,既要精心设计,减少设计缺陷和漏洞,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反复;又要进行充分试验,把问题尽可能暴露出来,并采取设计措施,对产品进行改进和完善。所以,从一开始,计划主管就要把质量管理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既要做好产品研制过程的质量策划,又要做好研制过程的质量控制。在这方面,航空型号研制中出现过许多经验教训,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4、设计定型阶段。设计定型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地面鉴定试验、空中定型试验和设计定型审查等工作,对航空装备系统的性能指标和使用要求进行全面考核,以确认其是否达到《研制任务书》和研制合同要求。本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确认产品规范、工艺规范和材料规范,形成小批量生产能力。本阶段计划管理工作的重点是组织型号线完成鉴定试验样机研制,进行设计定型试验,开展定型资料的准备。

设计定型阶段要特别注意定型资料的整理和归档。航空装备系统研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过程,是一个反复迭代、逐步改进完善的过程。其间,存在着大量的设计图纸、资料的更改及文件版本的升级与替代,以及在产品调试过程中元器件的更换及更改,需要设计技术人员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地落实到定型资料中去,才能保证定型试验产品的技术状态严格受控,保证批生产的顺利进行。但部分设计人员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思想,对型号研制工作埋下了苦果。因此,型号计划主管人员要及时跟踪型号进展,掌握技术状态的更改情况,督促设计人员及时履行更改手续,确保状态受控。

三、总结

综上所述,航空型号项目计划管理工作是航空装备系统研制过程管理的核心,虽然型号研制各个阶段工作的侧重点不同,但型号项目计划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认真落实计划责任,督促计划的执行,调动一切资源保证阶段研制目标的实现。航空型号项目主管人员既是总师助理,又是部门领导助理,在项目的组织和协调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必须不断学习,提高项目管理技能和水平,才能做好管理工作,为航空装备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主要参考文献:

文案试用期总结篇13

2.1总体设计方案

本项目技术方案采用外部校准法,专测校准装置主要由综合标准组件、被校系统和计算机系统以及GPIB连接线等组成。综合标准组件由一系列标准源、标准表、通讯控制接口等构成;计算机系统是校准装置的控制中心,运行校准软件,处理校准结果。综合标准组件采用一系列标准器(标准表或者标准源)输出作为标准值,通过检定标准器来解决测试系统的溯源问题。

2.2校准技术方案

专测系统的校准采取原位系统校准法,即在专测系统实际使用环境中进行计量,并保持系统的完整性,校准方案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此方案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系统计量性专测系统被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计量,类似于校准一个多参数、多功能的可程控测试仪器,校准方法具备三个优点:a)避免设备在拆卸、运输、安装过程中的损坏;b)现场原位校准,校准环境与使用环境一致,减小了环境条件对系统测量结果的影响:c)减小微波信号连接组件安装条件不一致导致的校准数据的不确定度。基于上述三点,本方案能够有效评价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技术状况。2)专测系统的周期补偿性专测系统的主要测试功能为微波信号测试,随着使用周期的增长,测试系统中的微波信号通道所产生的衰减、插入损耗、驻波系数等参数会逐年变化,将直接影响测试结果,本方案提出的计量方法可随校准周期形成补偿数据库,用于专测系统完成测试任务过程中的误差修正,提高产品测试质量。3)测试参数的可溯源性专测系统的所有参数溯源至外部校准装置,并通过外部校准装置采用单参数溯源方式建立不间断溯源链向上溯源至国家基标准。图2为校准系统主要模块组成及对应校准关系。依据被校模块参数可分为5个模块。各模块检定方法分别对应参考文献[1-3],仪器控制语句对应参考文献[4-7]。篇幅有限这里不具体介绍各具体参数对应的检定方法及控制语句。

2.3校准装置

校准装置主要由标准设备构成的仪器资源、用于GPIB通讯的总线控制器、运行校准软件的主控计算机、对输入低频信号进行切换的扫描开关和连接被校信号的校准专用适配器等构成,主控计算机与总线控制器通过USB相连。其中,仪器资源、扫描开关和校准专用适配器安装在专测系统校准装置的机柜内;便携式计算机和总线控制器可以放置在工作台上或校准装置机柜中可收放的托盘上。被校设备、标准设备和总线控制器通过GPIB总线相连,主控计算机与总线控制器通过USB总线相连。

2.4校准软件设计

软件校准设计方案依据被校准模块参数特性,设计采用不同的校准方案。被校参数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信号源类参数,例如干扰脉冲校准模块的脉冲宽度、脉冲周期、脉冲幅度、脉冲延迟、微波信号频率、微波信号幅值等等参数,则采用标准表法进行校准;另一类参数为数表类参数,例如通道插入损耗、功率测试等等参数,则采用标准信号源法进行校准。2.4.1软件设计思路该软件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开发出一套通用系统,即针对不同的测试系统替换基本模块即可实现系统构建。设计应用软件时,尽量提高代码组件的可重用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尽量将软件的每个功能做到模块化,在改动较少甚至不需要改动的前提下就能进行重用。由此,在设计阶段开发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式。明确模块划分,单一功能和每个模块一一对应,保证每个模块独立性,同一层模块之间无连接。软件功能的模块化是软件可重用性的基础,是指同一程序不作修改或稍加改动就可以被多次重复使用。此外,在编写代码阶段采用自下向上的编写方式,易于调试,同时有利于发现设计阶段的不足,予以弥补。设计控制面板的界面时,功能键应能重复操作,且在测试应用软件运行过程,数据及曲线应能实时更新。2.4.1软件设计方法本项目的校准软件框架总体上采用层次递进式设计原则,共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为系统管理层,首先扫描系统配置、连接数据库、文档等等,为校准过程提供系统环境,然后可控制选择进入不同的事件;第二层为校准或分析系统(即校准测试层)以及数据管理查询、事件响应、由用户界面和菜单选项构成;第三层为仪器的驱动程序,也叫“驱动层”,由NI提供仪器的驱动程序,及I/O接口。第四层为退出,还原仪器,关闭窗口[8]。因此,本校准系统使用状态机和事件结构相结合的模式的第二种组合方式构建,程序主体为状态机结构,设置进入各校准模块的接口;进入校准模块后则采用事件结构,实现校准过程中能够选择不同的校准项目,进入不同的校准子程序,每个校准项目完毕后,还能够进行下一校准项目的选择。1)软件界面设计本设计通过LabVIEW进行软件界面设计,本系统界面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菜单栏、数据显示区和控制区域。系统主界面和子界面以及对话框的设计规则为[9]:①为输入控件配合合适的输入范围,避免用户输入错误的数据,尽可能用枚举类型的输入控件,避免使用文本输入控件;②为控件设定描述和提示,增强程序的可读性;③合理安排控件布局,尽量简2.4.1软件设计方法本项目的校准软件框架总体上采用层次递进式设计原则,共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为系统管理层,首先扫描系统配置、连接数据库、文档等等,为校准过程提供系统环境,然后可控制选择进入不同的事件;第二层为校准或分析系统(即校准测试层)以及数据管理查询、事件响应、由用户界面和菜单选项构成;第三层为仪器的驱动程序,也叫“驱动层”,由NI提供仪器的驱动程序,及I/O接口。第四层为退出,还原仪器,关闭窗口[8]。因此,本校准系统使用状态机和事件结构相结合的模式的第二种组合方式构建,程序主体为状态机结构,设置进入各校准模块的接口;进入校准模块后则采用事件结构,实现校准过程中能够选择不同的校准项目,进入不同的校准子程序,每个校准项目完毕后,还能够进行下一校准项目的选择。1)软件界面设计本设计通过LabVIEW进行软件界面设计,本系统界面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菜单栏、数据显示区和控制区域。系统主界面和子界面以及对话框的设计规则为[9]:①为输入控件配合合适的输入范围,避免用户输入错误的数据,尽可能用枚举类型的输入控件,避免使用文本输入控件;②为控件设定描述和提示,增强程序的可读性;③合理安排控件布局,尽量简洁是设计前面板的最重要原则之一;④使用表格的形式,在测试界面上,显示测试过程的数据,供用户实时关注程序运行状态,以及实时分析测试数;⑤采用数据和图形两种显示方式,能适合大部分用户的要求。2)Access数据库应用该校准程序数据库使用Access实现如下功能,针对各测量模块所生成的证书,建立统一的命名规则、保存地址、排序,实现证书的保存、查询、调用等等内容,方便用户使用;通过输入的基本信息,例如:测试时间、仪器编号、生产厂家、送检单位等关键词保存证书至数据库,同理,查询功能即可通过搜索某一类关键词完成证书的查询。3)软件基本组成校准软件主要被校模块有五部分,校准名称及校准参数详见表1。校准软件的系统整体设计如图3所示。专测校准软件主要是为解决系统5大校准模块各参数的校准问题,由此,操作按键依据校准模块设置,同时设置配套的系统按键以及菜单栏等功能,例如系统自检、出具证书、数据库管理、退出等。每个校准模块采用Case选择结构构建基本框架,如图4所示。

3方案验证

3.1技术方案优缺点分析

标准信号源加标准表法是目前国内对专用测试系统最普遍使用的校准方法。这种方案综合考虑了先进性、可实施性、可靠性以及成本、可操作等多种因素,是一种很成熟的解决方案。校准系统采用一系列标准器监测被测量参数作为标准值,通过计量组成校准系统的标准器解决校准系统的溯源问题。校准方案的优点:1)校准系统和机载产品自动检测设备相互独立,不仅硬件相互关联性小,而且软件也各自独立;2)系统可靠性好,而且维护和软件升级都很方便;3)校准是对整个测试系统的校准,而不仅仅是对系统内部测试模块的校准,校准程序是规范的,校准结果完全针对测试需求,因而是完备的。外部综合校准法的不足:1)校准系统与测试设备校准过程中的连接需要专用适配器接口,导致校准系统本身必须作为系统进行溯源,否则无法有效评价校准系统的技术指标,大大增加了溯源工作量;2)校准系统与测试设备之间独立运行,必须通过信息通道连接两个系统,协调运行,增加了出错机会;3)这种方案对专用测试系统构建要求很高。往往需要专用的硬件测试接口适配器,为了使系统易于使用和维护,对测试软件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可靠和安全,而且要有严格的层次,尤其是用户应用层程序必须实现与硬件的无关联性。

3.2校准数据验证

3.2.1手动与自动校准数据对比使用功率测量模块的数据,功率测量校准参数为校准因子(功率电平Pc=1mW)。手动与自动校准结果分别见表2、表3。由以上结果分析,可得手动和自动校准结果的一致性很好,证明了本校准软件完全能够替代手动校准过程,试验结果满足要求。3.2.1系统稳定性验证验证方法采用两次自动软件采集的校准数据对比的方法,采用干扰脉冲模块数据。测试数据见表4,其中实测值单位同设置值单位。脉冲频率允许误差极限为±0.1%,由此可以判定,脉冲延迟时间测量稳定性达到指标要求。由上可知,本自动校准软件满足使用需求,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