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液压培训总结实用13篇

液压培训总结
液压培训总结篇1

一、热压机液压系统工作回路分析

根据竹胶板热压机的生产工艺,装料-闭合-热压和开启动作,针对性地选择BY1148热压机的三个典型回路作为分析重点:

图1 BY1148热压机液压回路总图

1.热压机闭合液压系统低压回路的教学分析

低压回路中的动力部分由三组组成(以下以一组说明)其中-M1电机5驱动叶片泵4,经过辅助系统(低压球阀3、吸油过滤器2将-油箱1)的液压油输入回路中。正常工作状态电磁换向阀右位工作,油液通过板式单向阀进入油缸,推动油缸行程上升,此时机械能转化为油液的压力能,驱动主油缸的行程上升,完成热压板的闭合作用。通过压力表开关6和压力表7及电磁阀8的组成的限压安全回路。

2.保压(补压)液压系统高压回路的教学分析

当热压板完成闭合,电机5开始驱动高压柱塞泵12进行工作,通过单向阀14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5的左位,油压缸23的主缸2设定压力20Mpa压力表对热压板进行保压作用(此时M4停止工作);一旦因为板胚在热压定型作用过程中由于压实体积变小造成压力下降低于压力表23设定的最低补压值18.5Mpa时,M4将重新启动进行补压工作。一般整个周期需要进行7-8次的补压动作,保证竹胶板产品的物理机械性能指标。

3.热压板开启时的液压系统卸荷回路的教学分析

当整个生产周期要求的保压时间完成,此时需要将油缸油液卸荷回到油箱,通过油缸自重下降开启热压板,通过-电动单向阀19和-单向节流阀18组成的节流降压回路,将油液压力从设定的主缸压力通过节流降压回路油液压力达到预定的卸荷压力值0.5-1Mpa,再由液控单向阀20作用将油缸油液流回主油箱。

通过上述热压机液压系统工作的三个主要液压回路分析,学员能够掌握设备的生产工艺要求和总体液压回路的工作关系,利于后续

“设备的故障分析和处理”的教学。

二、液压传动中动力部分液压泵的多媒体教学

液压传动系统的动力元件液压泵也是培训教学中安排的重点,常见的三种液压泵的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工作特点,在培训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它们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教学。

图2 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图3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图4 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

通过多媒体演示和理论教学比较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和不同的工作特性。该教学模式结合设备的液压泵配置进行分析,补充学员理论基础知识不足,使培训教学效果更为全面系统。

表1 液压系统常用液压泵性能比较

三、热压机液压传动系统中典型液压控制回路的多媒体教学

1.“电磁溢流阀控制的限压安全回路”的工作原理

培训中通过FLASH动画演示DBW型先导控制的电磁溢流阀构成限压安全回路,观察包括电磁换向阀如何改变阀口的通断和通过先导控制式的溢流阀工作来保证系统的压力安全,通过压力表开关6和压力表7及电磁阀8的组成的限压安全回路,当压力高于工艺限定压力2Mpa时,电磁换向阀左位工作,卸荷回路工作,完成限压保护设备安全工作。

2.节流阀控制的卸荷回路工作原理

通过FLASH动画演示单向节流阀控制的卸荷回路工作原理和工作特点电动单向阀19和-单向节流阀18组成的节流降压回路,将油液压力从设定的主缸压力20Mpa先降到压力表23设定的卸荷压力值0.5-1 Mpa,目的是避免产生巨大的液压冲击和发出巨大噪音。

四、培训效果的实践应用,总结“设备故障原因分析及对策”

设备机修工只有具备查找故障的和排除故障的能力,才能说明培训的真实效果。对此在理论教学结束后通过采取谈话法和讨论法,引导学员根据以往发生的设备故障,设备维护保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如下“常见故障、原因及对策”表2。

五、培训教学总结

在此次企业培训中,尝试针对学员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培训需求,结合热压机的生产工艺,利用计算机FLASH动画技术进行培训教学。课程中安排学习液压回路分析,液压泵的结构工作特性和典型液压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教学,引导学员总结“常见液压故障,原因分析和对策表”。实践证明,这样的培训教学安排和方法既增加学员的液压系统理论知识,也提高学员现场设备维护和故障分析处理能力,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通用教材

《机械基础》(第三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

[2]杨曙光 何存兴著《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第三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液压培训总结篇2

1 课改前《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课堂理论授课占据主要部分,实训室实验教学较少。教学计划主要按书本教材目录内容进行编排,教材的知识结构类型体现了知识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但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2)授课方法:主要以讲授法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的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与教师的知识理解深度及课堂的带动能力。运用讲授法时存在课堂把控不够全面,教法单一等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参与度低等问题。(3)考核方式:课改前考核方式为分为三部分,平时成绩占15%,主要考察出勤和上课回答问题情况;实验成绩占15%,每学期4课时实验课程,主要考核实验完成情况;期末理论成绩占70%,综合考查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考核重心在期末理论考试,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太注重平时表现,部分学生考期末突击通过本门课程的考核,不利于对本门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2 项目化教学课改思路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增加课程效果评价环节,激励学生学习兴趣。(2)突出能力目标:以能力为本位,以能力目标为第一教学目标。(3)任务训练:选择明确的、恰当的工作任务驱动能力训练。(4)职业活动导向:教学生做的事一定是学生未来职业岗位上从事的工作。(5)项目载体:以合适的项目为载体训练能力、传授知识、培养素质。 (6)教、学、做一体化: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实现“做中学”和“做中教”,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7)渗透德育和外语教育。(8)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价值观教育。

3 项目化教学总体设计

(1)总体能力目标:针对液压类职业岗位能力需求选取和制定本门课程内容,针对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和条件选择“教学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选用工程实际应用的液压泵、缸、阀等液压元件作为实践教学实验器材,通过对元件的拆装、绘制、检测等教学项目培养学生的液压元件组装、元件故障排查等能力。选用泵的性能测试实验台、调速回路性能对比实验台、可拆式模块化多回路系统设计实验台等作为实践教学实验平台,通过对压力控制、方向控制、速度控制液压回路的搭建和调试培养学生的对液压设备回路系统的调试、故障排查、售后维修维护能力。

(2)能力训练项目设计选择一个或几个贯穿整个课程的大型综合液压项目,作为训练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主要载体,然后把综合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项目的选择应具有实用性、典型性、综合性、可行性。本课程选取液压推料机液压系统回路设计、搭建、调试作为综合项目载体,分解为液压泵故障检测、方向控制回路调试等8个项目训练模块。以项目五―方向控制回路调试为例,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如下:A:任务名称:方向控制回路认识。拟实现的能力目标:能够区别换向回路、锁紧回路;知道如何控制执行元件的起动、停止、换向。相关支撑知识:单向阀、液控单向阀、换向阀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常用基本换向回路单元。

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1、熟读本项目任务书(课外完成);2、课下收集整理资料;3、通过收集的资料,学习方向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4、换向回路实验台操作演示,绘制回路原理图,讲述换向原理。

结果(可展示):控制回路原理介绍ppt

B:任务名称:方向控制回路搭建。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液压系统原理图搭建连接系统回路。相关支撑知识: 各个元件、管件的连接方式,密封装置选择。

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 1、熟悉可拆式模块化多回路液压试验台;

2、根据回路原理图,选择所需元件、管件和连接工具;3、回路连接;4、回路检查、考核。

结果(可展示): 搭建好的回路

C: 任务名称: 方向控制回路调试

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的启动液压设备;能够正确操作液压设备;能够调试液压设备的运行,排查系统故障。相关支撑知识: 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分析;换向回路执行件动作控制调节方法。

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 1、检测液压设备,启动液压设备;2、建立系统压力,查看各表是否正常;3、调节方向控制阀,运行设备;4、观察回路换向、起动、停止是否正常,调试回路。5、通过观察各检测表,判断排查系统故障。

结果(可展示): 液压系统原理图

(3)考核方式设计。将整个学习过程作为本门课程成绩的考核过程,构建以能力为核心,以技能为重点,兼顾理论知识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操作技能、社会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成绩比例更加侧重于项目实施过程考核,其中理论考核占30%;项目过程考核占70%,包括自评、互评和师评。

4 项目化教学实施效果

课堂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局面,学生在项目情景中获得了角色,成为课堂的主体。经过项目化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明显提升,主要表现在:学习积极性高、兴趣浓厚;自主学习能力强;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 合作默契;知识、技能融会贯通;解决技术问题能力增强;能快速适应毕业后的岗位工作等。学生学习效果的改善证明了《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向是正确的,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不断的完善项目化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芮菊芳.液压与气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液压培训总结篇3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8-0218-03

目前,国内架空电力线路施工中,导线与避雷线的连接一般采用钳压、液压和爆压三种方法。因导线截面和操作方式不同而不同,其中以液压连接使用较多。导线与避雷线的连接是架线工程中的主要分项工作之一,也是架空线路施工中的主要隐蔽工程,它直接关系到架空线路的质量和今后的安全稳定运行。长期以来,全国各地时有发生因导线压接质量问题,而影响了架空线路安全运行的情况。如何消除这个隐患,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关注。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部分现场施工人员对压接操作过程中几个关键的施工工艺技术没有掌握到位,造成压接缺陷;部分基层施工单位对压接质量的检查、监督的规范管理不够到位。鉴于以上问题,笔者根据在长期培训压接操作中总结的点滴经验,谈谈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液压连接方法操作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液压连接前的清洗、划印、割线和穿管

液压连接的主要工序是:清洗导线避雷线和压接管、划印、割线和穿管,最后施压和检查。

1.清洗压接管和导线避雷线

清洗压接管、导线避雷线的方法和要求如下:

第一,首先用汽油清洗接续管及耐张线夹内壁的油垢,并清除管内壁锌疤和焊渣。然后用塑料袋封装或置于清洁处以免受污。

第二,用棉纱擦去镀锌钢绞线液压部分的泥土,如有油垢则用汽油清洗干净,其清洗长度不少于穿管长度的1.5倍,且不得再涂电力脂及剂。

第三,对钢芯铝绞线,用汽油清除其表面油垢,清洗长度为:先套入铝管的一根不短于铝管套入部位,另一根不短于半管长的1.5倍;对防腐钢芯铝绞线,则首先用棉纱蘸汽油擦净导线表面的油垢,然后割断铝股,露出钢芯,再用汽油洗净钢芯上的防腐剂。

第四,导线清洗干净后,在被压接的导线上涂一层801电力脂,并用细钢丝刷子沿线轴方向擦刷。对已运行的旧导线则应先用钢丝刷子刷掉导线表面灰黑色物质,待露出银白色铝质后再涂801电力脂。

液压培训总结篇4

一、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调整

作为高职院校,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主要面对的问题是液压传动系统的安装、调试以及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很少接触到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校核计算等工作。因此,培养目标的调整方向应注重实践,务实培养。课程的教学目标应降低该课程相关理论的难度和深度,删减课本中过难、过深的理论推导、原理分析、设计计算内容。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合理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作者尝试从以下几个角度改革教学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转变教学态度,丰富教学手段

高职学生学习普遍缺乏主动性,带有明显应付的学习态度,因此转变教学态度,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甚为关键。作为教师应转变角色,融入他们,更多的理解和鼓励他们,深入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让学生跟着你的步伐走。教学手段应丰富,现代化教学多采用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改善教学环境,还可以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例如通过动画演示可以将液压元件的结构、原理、拆装过程展示出来,边讲边演示,清晰而直观,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也从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可以播放一些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明确课堂目标,总结简洁精练

高职学生大部分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在课堂中如果直接讲解,多数学生不能很快进入角色,一般在上课前先督促学生快速浏览本节课主要内容,先明确学习目标,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课程内容讲解结束时最后简洁精练地总结学习内容,例如,在讲解液体静压力方程时可总结为“压力的大小取决于负载”,在讲解连续性方程时可总结为“速度的快慢取决于流量”,利于学生记忆和复习。

3.注重理实结合,提高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自行组装液压基本回路,安装、调试、维护一些典型的液压系统。为此,学院建立液压与气动实训室,增强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增加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比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随着实训室的投入使用,可以将很多理论知识搬到实训室教学实现理实一体化。如在学习液压泵时,教师可在实训室一边讲解结构原理,一边进行实物的拆装,并提出一些关于易发生的故障及排除方法等问题,让学生实践拆装。这种教学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同时有利于开展互动教学。

4.利用仿真软件教学、注重读图能力培养

能读懂典型液压、气动系统图是学习的基本要求,增加典型液压系统图的分析讲解,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更是该课程教学的核心任务。虽然借助多媒体有很多动画、视频,但要学生完整分析一个液压原理图,大部分学生反映液压原理图不容易看懂。这时需借助一些常用的液压仿真软件。学生自己利用液压仿真软件制作回路,进行动画仿真。这些软件使用起来非常简单,比较直观,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课程教学评价的改革

传统考核方式是采用期末考试笔试成绩评价学生,学生往往是考试前死记硬背,考完就全部忘了。改革考评方式主要是侧重过程考核,平时学习表现(20%),实操考试(40%),题库随机问答(40%)。题库中的题型有选择、简答、读图,其中每个学生随机回答简单题一个、读图题一个,时间控制在10分钟。

结束语

通过几年的教学改革与探索,提升了教学质量,使学生真正学到了在以后工作岗位上可以用上的专业技术知识,为企业培养了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此改革探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与不完善之处,但只要经过不懈的探索和实践,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液压培训总结篇5

液压传动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实践性较强,与生产联系紧密等特点。液压技术渗透到各个领域,不断在工程机械、机床装备、冶金机械、塑料机械、船舶、汽车、航空等行业得到大幅度的应用和发展。但由于长期受到重理论轻实践思想观念的影响,学校缺乏对学生进行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当代社会及企业发展的需求。论文结合我校在液压传动方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探讨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工程能力。

一、液压传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不合理。目前在液压方面的课程主要分为《流体力学》和《液压传动》两门课程。课程设置较为单一,且课时总数较少,无法具体讲授重点和难点。且讲授《流体力学》和《液压传动》这两门课程为不同的教师单独教授,不能将这两门课程的相互关联分析透彻。同时随着液压技术和电气传动技术的发展,电液相结合是一种必然趋势,而当前的液压传动类课程和电气传动类的课程基本上是分开设置的,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液压与电气的相互交叉优势,且侧重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的传授,缺乏工程实践训练和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2.教学实践对学生工程素养的培养力度不够。多年来,实践教学平台依然选用专用的本科教学液压试验台,这种试验台的液压回路均已事先设计好,对学生而言只是单纯的记录数据,无创新可言。目前的本科教学平台设计的实验技术滞后于时展的技术,甚至部分实验手段和方法的原理也出现错误。比如液压动态流量的检测,大多本科教学平台采用容积式的流量计进行检测,事实上,由于容积式的流量计的动态响应较慢,根本不能检测动态流量。而超强的能力和素质对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而言无疑是最大的筹码,但目前绝大多数毕业生在面临实际的工程项目问题时,多表现为动手能力差,不能独立思考,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应有的工程意识及能力。

3.教学模式偏重于传统教学方式。目前,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按自拟的教学方案进行授课,照本宣科;但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学生的兴趣,这些不利于学生对液压传动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现行的教学仍沿用传统的灌输方式,缺乏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4.与企业社会沟通和交流过少。许多工科院校在实践培养环节上存在较多问题,如与相应的企业联系不够紧密,致使学生不仅不能明确区分课堂教学和企业生产、制造、检验和调试的不同;而且缺乏对基础设备、工艺装备技术及国家行业标准的了解,使其在工作过程中表现为自身的专业性不强。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内容改革

1.课程体系的改革。将《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相结合,将流体力学的各个基本知识交叉在《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内,并将电气传动中与液压课程交叉较多的知识点,全面提高实验学时数。液压系统由包含多种液压元件的各种回路组成,各种回路之间协调工作,完成液压系统的既定功能。在液压系统工作过程中,需要控制各种阀的开启、关闭和比例调节,这就需要通过适当的电气回路设计实现液压阀和液压回路的相应功能,因此液压传动的讲授还应与电气传动知识点相结合,真正地实现机电液一体化。

2.启发式、项目式与精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液压元件》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动学习精神。新增课程《液压系统仿真和设计》在学生基本掌握新知识的基础上,只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动学习精神,结合教师精讲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在课程的教学中,除配备有综合性系统实验支持外,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现讲授与现场教学(科研实验室进行)、讲授与研讨(专题讨论)、讲授与自主学习(科研论文及宣讲)等综合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强调实践与研究融入教学过程。在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中,将部分课堂放在实验室,讲解元件结构、原理时,直接使用实物,辅助动画教学,并让学生动手拆装,使学生对元件及系统设计有更为直观的理解,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增加主动学习和动手实践的机会,强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科学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增加课内实践教学学时,教学中安排丰富的设计项目,让学生亲自动手和全情投入。设置讨论型、项目训练型课程,采用课堂教学、科研项目训练与学生论文宣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建设完善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包括基本型,综合型、设计型、创新性型实验等多个系列,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调控系统能力。建立实验实践结合、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理论实验互动,能促进学生能力培养,模块化、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在教学体系设计中,注重遵循教育规律,科学地设置实验类型,通过基础层、综合层、设计层和创新层实验项目的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实验技能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图1所示为流体传动与控制等基础课程模块化、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

第一层次为基础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基础的实验项目的全面训练,掌握本学科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及技能,掌握液压元件的基本结构、拆装方法和工作原理,理解液压元件的基本性能测试方法,学校液压基本回路的控制特性,同时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处理实验数据和写作实验报告的方法,达到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精神的目的。第二层次为综合能力的培养。即学生通过提高型、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项目的训练,达到学生会自己设计实验内容,自组简易实验,实验后会总结经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素质。第三层次为设计能力与自主思考的培养。通过增加大量的液压实训模型,比如挖掘机模型、叉车模型、推土机模型、起重机模型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通过创新研究型实验项目的训练,培养学生对实际液压技术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验方法应用到实际中,培养其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层为创新能力的培养。该层是对课内实验教学的重要补充,通过创新研究型实验项目的训练,即由创新想法到创新设计,再到创新模型制作,最后形成产品创新的实践全程训练,培养学生提出自主创新课题、自主创新构思、创新设计和创新实践动手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命题,自行制定实验目标,进而完成自主设计、分析、实践、总结与汇报等全部环节。另一方面,可组织部分高年级学生,尤其是立志想读研究生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辅助教师做一些试验性实验,为后期的科研实践打下基础。

传统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已不能满足现代人才的要求。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向研究型、创新型发展,以小组为单位增加设计型和研究型实验。教师在实验中起指导性作用,以学生为主体,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其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液压传动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地对教学改革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案,通过学生的实践环节和老师的科研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辉.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13,(1):202-203.

液压培训总结篇6

1 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知识内容繁多、复杂、抽象

《液压传动》这门课程包括流体动力学的基本理论、液压元件的结构原理、液压基本回路以及典型的液压系统。这些内容前后相互联系,在教学过程中缺一不可。导致液压传动课程教学内容多较复杂,不易突出重点,各章节之间联系不紧密,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

1.2 新知识内容的增加

近年来液压技术发展迅速,出现了很多新型液压元件和静液压传动装置等新液压传动系统,如:螺纹插装阀、负荷传感阀。这代表着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因此选择成熟的传统元件和传统系统,还是选择新型元件和新液压系统作为教学的主导方向是教改面临的第二个问题。

1.3 学习困难

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元件多,导致概念多,并且工作原理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同时它又是一门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实践性课程。造成学生即便掌握理论知识,也不容易在实际生产中灵活应用。因为液压传动系统是在封闭的条件下工作,测试不方便,设备出现的故障具有多样性、隐蔽性、不确定性等特点。故该课程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术的掌握上都更显示其困难程度。

1.4 生源差,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差,且生源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要满足各类学生的需要使其都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培养目标。如何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是高职液压教学的一大问题。

2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精选优化教学内容

《液压传动》课程目前所用的教材大部分原理分析和理论推导偏多,性能计算复杂,不太适合高职教育的需要。如流体力学的知识介绍过多,液压系统的安装及调试和故障分析及处理等内容很少。因此,教学内容必须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精选优化教学内容。

基础知识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流体力学三大公式的物理意义及应用,而复杂的公式推导过程则不必介绍的过多;另外让学生了解液压系统中常见的压力损失、气穴气蚀和液压冲击等现象的产生原因、危害及防治。元件部分重点讲授的内容有常用的齿轮泵、柱塞泵、叶片泵的结构、工作原理及选择原则;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选用原则;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和流量控制阀的结构、工作原理及

选用原则。基本回路部分讲授常见的方向控制回路、压力控制回路和速度控制回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场合。典型回路部分则通过例子掌握阅读液压系统图的步骤、方法。系统设计部分简单介绍液压系统设计的设计思想、设计步骤与设计方法。最后要增多系统安装及调试和故障分析及处理的内容。

3 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课堂教学在液压传动教学中占有较大比重,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课堂的利用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1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液压传动系统,元件多,内部结构复杂,且工作原理较难理解。若采用传统的板书及挂图讲解,需要较多的课时,降低了讲课效率。目前《液压传动》课程,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信息之间建立逻辑连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生动,大大的提高了授课效率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除了可以把各元件的结构多角度、形象生动的展示给学生外,还可以把各元件的工作原理和液压回路、液压系统分析等制作成flas,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能清楚地看见各元件的运作情况和系统内的液压油的流动方向,另外可以通过视频,播放各种液压设备的实际工作情况等。使一些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形象。实践也证明了多媒体课件能大大帮助学生更好更深地理解教学内容。

3.2 采用相似类比法教学

液压传动中元件多、造成概念多且较抽象,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在短时间内掌握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较困难。但液压传动与其它课程的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而且其本身的内容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在讲授时可采用相似类比法,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及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可将液压泵中的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进行对比,分析它们在结构上、工作原理上和性能上的差别;为了便于学生记住各种液压元件的图形符号,可将结构原理图与图形符号对应讲解;对各种调速回路进行比较讲解等。

3.3 采用直观教学法

专业技术课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直观教学的重要性。讲解过程中配以实物拆装演示,能增加课程的立体感和透明度。实物是最好的课堂教学辅助工具,若受到学校经费限制,可选用木质和塑料模型,尤其是塑料透明的模型,能够使学生了解液压元件的内部结构,将抽象的课堂讲解具体化、形象化。另外,让学生动手亲自拆装,使学生对元件有感性的认识,大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注重实训教学

《液压传动》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实践环节在课程教学中占重要的作用,是对理论教学强有力的补充。 [3]首先要开设元件拆装实验。液压元件的内部结构和原理较复杂,学生理解困难,随着内容的增多容易失去学习兴趣。通过对液压元件拆卸、清洗、安装,使学生对图片上难于表达的结构,有了清楚的理解,为后续油路及液压系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节省课时,拆装元件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如控制元件中的压力控制阀、方向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只要选用压力控制阀做拆装实验即可,因为三种阀在结构和工作原理上较为相似。其次减少验证性实验。传统的实训课中安排较多的验证实验,学生按部就班的操作即可,根本谈不上能力培养。为了确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加了动手型的启发性、设计性实验。教师实验中需对学生提出实验内容、实验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液压基本理论知识,独立或分组拟定实验方案、选取液压元件、连接液压回路。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结协作的能力。最后,实训课老师尽量由理论课老师兼任,或至少理论课老师能亲自参与到实训课便于将教学难点与实物对照分析,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总之,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教师应要具有创新意识,与时俱进,采用合理而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整合传统的教学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液压培训总结篇7

在《中国制造2025》纲要中,“五大工程”和“十大领域”中的关键词就是“智能制造”“创新工程”“强基工程”“信息技术”“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这些发展方向与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息息相关,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必须要依靠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改革。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是中国发展制造强国的关键,是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显然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成为高职院校新的时代任务。工匠精神的回归成为时代的召唤,《液压传动》课程作为高职机电类专业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一门必修课,必然承载着“工匠精神”的培养,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教学是必然趋势。

1 工匠精神的解读

工匠,是在整个专门、专业活动中掌握技能、技艺和技术的人才,要达到一定高度才能称之为工匠, “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等。真正的工匠精神应该是有创意、有创见、敢创新的一种匠人精神,它是一种对职业敬畏、对产品的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追求,对品牌的专注坚守。 “工匠精神”是制造工业的灵魂,是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 2016 年,“工匠精神”首次正式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已形成“大国尚技”的浓烈社会氛围。然而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这种隐形知识的培养需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须植根于实际的工作之中,必须依赖于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师傅的“口传身授”。

2 液压传动教学实践中工匠精神的培养

工匠精神的培养需植根于实际的工作中,课程的教学即是工匠精神培养的载体。作为高职机电类专业的一门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液压传动》课程的教学融入工匠精神责无旁贷。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将工匠精神进行内化,贯穿于整个的教学过程中。

2.1 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液压传动》课程的知识和能力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液压传动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具备初步设计和搭建简单液压系统的能力,初步具备机床等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故障诊断和排除的职业能力。

《液压传动》课程教学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教学目标要重新定位,除上述知识和技能目标之外,还应有以下有关职业素养和创新创造能力的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耐心、专业、敬业的职业态度;

(2)培养学生碰到问题迎难而上,专心致志解决问题的态度;

(3)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引导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6)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与创新设计意识;

(7)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8)使学生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以及在专业方面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的整合

为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技术进步是必然的,必须适时、适当加入学科前沿知识,注意知识的更新以适应企业对知识和技术的高要求。最近几十年,由于液压技术应用了微电子技术,推动了电液协同传动控制。液压技术正朝着机电液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液压传动》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不能拘泥于书本,结合本校实验实训设备现状,将继电器控制技术、PLC控制技术等内容引入课堂教学。并根据学生职业发展要求删除关于流体力学的一些理论推导,液压系统中压力损失的计算以及液体流经小孔和缝隙时的流量计算等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注重学生对液压传动知识和技能掌握之外,还巩固和强化了电气控制的知识,训练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3 学做统一,强化工匠精神的培养

《液压传动》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从而保证学生的学做统一。教师根据以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课程教学整体设计,精心安排训练项目,进行能力递进式训练。教学实施中没有明显的理论与实践之分,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教师布置液压系统装调任务,学生动手连接油路,完成指定功能,教师讲解所用元件结构,学生依据所学解释液压回路工作原理。这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更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学做统一,实现 了“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的并重。

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并将企业“6S”管理规范贯彻执行,及时纠正学生操作中不符合“6S”管理规范的操作习惯和技术性错误,以达到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耐心、专业、敬业的职业态度的目的。建立 “6S”管理考核制度,让学生们互相监督、考评,考核结果直接计入操作成绩,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鼓励学生发扬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能力递进的训练过程中,教师直接给出绦性件的动作要求,由学生来自由发挥,自行设计液压回路和电气控制回路,或者采用PLC控制技术进行控制,并自行检验设计的可行性与正确性,从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教师则口传身授,给学生以必要的启发和引导,旨在培养着学生耐心、专注和坚持的精神,而这正是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工匠所必须具有的特质。“玉不琢,不成器”,工匠精神必须一丝不苟的在技能训练中去培养和形成。

3 总结

(下转第231页)

(上接第205页)

通过对学院2014、2015 级机电专业的《液压传动》课程的教学实践,“工匠精神”内化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教育的规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能够让学生毕业后实现零距离上岗,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培养,值得在其他课程的教学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郭玲玲.突出“工匠精神”培养的《特色食品检测》课程建设[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6(02):8-10.

[2]薛德祥.立足“鲁班文化”的高职生“工匠精神”培育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5):93-95.

液压培训总结篇8

一、实训台设计方案

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对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特别重视,并将其列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在政策上、经费上、实训室建设上都给予大力支持,目前提供的条件有如下几个方面:在校内建立了加工制造实训基地,设置两周的钳工实训课程,都已参加了零件的制造及装配过程;学院的实验实训室基本可以满足本项目的设计、零件制作和装配要求;学校目前图书馆藏资料丰富,购置了网络和纸质图书资料,同时拥有挖掘机整机1台,有专门配套资金用于创新项目的开展;项目指导教师可获得相应的科研工作量,参与项目的学生可获得相应的素质学分,对于优秀成果和作品,优先推荐参加省、市创新类竞赛。工程机械液压实训台设计方案如下:在全面开展挖掘机液压系统调研及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讨论分析、确定项目的方案和设计方向;通过试验来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并进行完善和改进;项目经验证可行后、利用CAD等软件完成结构图及零部件工程图的设计;最后完成实训台的制作。根据现有挖掘机液压系统原理图,设计制作挖掘机液压系统回路演示检测实训台,它将挖掘机液压系统示教板、实训台架、操作手柄三者有机结合,通过不同的灯泡闪亮和电机正反转的工作状态模拟挖掘机动臂、斗杆、挖斗、行走、回转等各个动作的液压回路,将挖掘机油缸、马达动作驱动的液压状态通过灯泡闪亮、电机转动的方式机电状态呈现出来,实现挖掘机液压系统回路的可视化功能。

二、实训台特色

工程机械液压实训台以自带电源或外接电源为动力,通过电机正反转的工作状态,模拟挖掘机行走马达正反转、回转马达左右转动、挖掘机前进后退的功能和挖掘机左右旋转的功能。工程机械液压实训台上的的左右操纵杆、行走操纵杆模拟挖掘机整机的相应操纵手柄,同时根据实际液压系统回路走向控制不同回路灯泡闪亮。工程机械液压实训台既可采用外接电源,也可实行自带蓄电池,并可采用简易充电设备,操作方便可靠;挖掘机液压系统回路演示检测实训台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实训台安装有万向脚轮,能在不同类型教室体现教学、培训、考工等多重功能。本实训台结合挖掘机液压系统原理图示教板,清晰明了地显示挖掘机实际工作过程中动臂油缸、斗杆油缸、挖斗油缸、行走马达、回转马达的动作驱动的液压回路走向,通过不同组合的灯泡闪亮和电机正反转的工作状态模拟挖掘机动臂、斗杆、挖斗、行走、回转等各个动作的液压回路,将挖掘机油缸、马达动作驱动的液压状态通过灯泡闪亮、电机转动的方式机电状态呈现出来,实现挖掘机液压系统回路的可视化功能,以此来降低理解认知难度,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解决学校实训设备台套数有限的难题,增加学校教学实训设备。

三、实训台应用

本液压实训台依托科研项目,科研反哺教学。既锻炼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又加强“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维修”“挖掘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条件,同时也便于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专业实践及综合技能。[5]通过研制的液压实训台,分别对挖掘机动臂回路、斗杆回路、铲斗回路、行走回路、回转回路等液压回路演示操作,教师讲解清晰明了,学生学习轻松理解。在分组练习中,每个小组同学结合教师讲解和本实训台回路演示,充分掌握了挖掘机液压系统回路走向,借助于相关检测工具和关键零部件拆装,很好地掌握了挖掘机液压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实训台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等众多优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使用与观察摸索,为今后对工程机械液压实训台进一步加强改进和持续完善奠定基础。

四、结论

本实训台的成功研制与使用可以降低理解认知难度,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解决学校实训设备台套数有限的难题,提高了教学效果。通过这次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而且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对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朱江涛.挖掘机实训平台的设计与制作[J].机械管理开发,2013(6):152-153.

[2]李云峰,张少华.小松挖掘机全车电器电控系统教学实训台设计[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4(6):191-192.

[3]朱保国,高亚明,韩军,等.GJT112推土机工作原理与故障分析模拟试验台[J].机械,2010(6):11-13.

液压培训总结篇9

1 液压与气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液压与气动技术是以流体为工作介质,通过各种元件实现能量转换、传递和控制的技术,在机床、汽车、工程机械、建筑机械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开设该专业的学校还很少,因此企业在聘用和培养液压与气动技术应用人才时面临很大困难,目前主要是从相关专业选择优秀人才进行岗位培训,增加液压与气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难以满足企业人才需要。同时技术要求高、单个企业需求量小的专业特点也给人才培养带来困难。

我院通过地方行业企业调研,分析本地区及周边企业人才需求情况,成立了液压与气动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现已经分布在内蒙及周边城市的各大国有和民营企业。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企业调研,我院培养的学生受到了企业欢迎,能够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但是通过跟踪反馈表明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技能培养以及与企业对接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与企业合作对职业能力进行分析论证,与四家国有和民营企业联合签订了“组合订单”合作培养协议,与四家企业合作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共同培养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液压与气动技术技能型人才。

2 传统“订单式”培养的优缺点

“订单式”培养是学校根据企业需求签订订单,校企合作开发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全程参与订单教育,在学校和企业两个环境进行人才培养,按照企业要求“量身定做”完成人才培养工作。“订单式”培养在降低培养成本、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如订单人数不足、订单企业多为大中型企业、订单专业以劳动密集型专业为主、学生个性化发展与提升受到限制、企业生产经营变化冲击等都制约了“订单式”培养的发展。

液压与气动技术专业是一门技术含量高、社会总体需求量大但单个企业需求量小的专业,因此很难与企业形成订单进行培养。因此与企业合作提出“组合订单”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

3 “组合订单”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液压与气动技术专业通过调研、分析、论证,与四家国有及民营企业签定五方“组合订单”培养协议,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3.1 “组合订单”培养的总体思路 “组合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是基于“宽平台、多通道”人才培养理念基础上开发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学生培养初期融合企业理念建立专业基础平台,引导学生进行专业方向定位,结合企业岗位能力需求校企合作进行专项培养。在“组合订单”培养中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由校企各方共同组成教学团队,制定企业专项培养能力标准,建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环境,共同实施、共同监控、共同考核、共同管理、分类培养。

3.2 “组合订单”培养的具体实施过程

3.2.1 企业调研,签订组合订单。“组合订单”培养首先要确定合作企业,分析企业人才需求与职业能力需求,构建“宽平台、多通道”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我院与四家企业合作达成了“组合订单”培养协议。四家企业分别从事不同专业方向的生产,如一集团某公司从事液压元件加工、装配及系统设计与制造;永华控制主要从事系统故障诊断、维修及液压站设计;宏达机械从事工程机械维修、销售;凯捷机械从事液压机械设计、制造、维修。各企业每年需要的液压与气动技术人才都在8~15人左右,并且职业能力需求各有偏重。与上述企业分别签订订单班则人数过少、培养成本过高。液压与气动技术专业与四家企业分析论证,签订了一校四企“组合订单”人才培养协议。

3.2.2 合作开发“组合订单”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校企资源。学校与四家企业合作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充分利用学校“宽平台”教学环境与企业“多通道”实践条件实施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依据企业能力需求开发专项技能培养项目。如与宏达机械根据其岗位能力需求开发“工程机械液压元件与系统应用”、“工程机械液压故障诊断与维修”等专项训练项目。与永华控制合作开发“液压系统组建与调试”、“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等训练项目,并将专项训练项目在企业进行实施,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开展教学。

3.2.3 企业参与“组合订单”培养。订单企业从人才培养初期就参与学生培养。新生入校后由校企共同进行专业教育,使学生对专业方向与订单企业有初步认识。第一学年主要依托学校开展专业平台知识与技能培养,并安排学生进入订单企业进行认识实习,了解专业概况、企业文化及职业素养。第二学年以专业通用能力培养为主,进行职业资格认证,此阶段主要依托学校资源开展教学,同时安排学生到订单企业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以企业教师为主,通过讲座、参观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实习中可以进行企业轮换,加强学生对各企业认识。第四学期末暑假安排学生进入订单企业进行实践,使学生深入了解订单企业、加强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于订单企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为后续专项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奠定基础。学生与企业共同确定就业意向。第五学期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展教学,学生根据意向企业进行分班培养,教学环节以企业人员为主,学校教师为辅,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资源完成专项能力培养和训练。这一阶段是“组合订单”培养的关键阶段,学生基本掌握了企业所需专业知识和技能,把自己融入到企业当中。第六学期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以员工身份到生产岗位工作,适应企业环境,增强岗位意识,进一步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3.3 “组合订单”培养的考核与聘用 “组合订单”学生根据培养协议经过校企共同考核,最终确定企业录用人选并签订就业协议,完成“组合订单”培养。对于不能达标或改变就业意向的学生可以由学校协助实现就业。

4 “组合订单”人才培养的意义

液压与气动技术专业“组合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了总量需求大、企业需求量小的矛盾,降低了培养成本,调动了企业积极性,优化了校企资源,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满足了企业人才需求。“宽平台”培养保证学生能够掌握专业的通用能力要求,增强了就业能力,避免出现因为企业问题导致学生不能就业的问题,也为学生特殊情况下自主择业奠定基础,使学校、企业和学生实现多赢。在“组合订单”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随着“组合订单”人才培养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机制的不断完善,这些问题也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参考文献:

液压培训总结篇10

一、围绕办学目的组织实训教学

我院坚持“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把“办好让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学校”作为办学宗旨,致力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院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突出技能培养,努力探索工学结合和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液压与气动技术》是工程机械类专业十分重要的课,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针对我校教学环境和实验室硬件条件的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围绕办学目深入探讨如何在《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中尝试各种教学方法,达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课强化实践应用能力

《液压与气动技术》是我院机械制造设计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与机械制造技术、装备设计等主要专业课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实践性强、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特点。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也是专业课程中较难理解和掌握的一门课。根据培养目标,岗位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分析、设计简单的液压与气动基本回路,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液压与气动系统及故障诊断和排除液压与气动系统故障三项能力。通过实践和实训教学强化理论教学,突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三、实训教学条件及过程

1.实验室实训条件。我校液压与气动实验室有6台CQJDY-A2模块化机电液气综合实验台,并配有透明的液压元件及实物液压元件,这种试验台是专门为学校配备的教学性质实验台,实验台的各个元件的功能和实际生产用的元件有区别,容易出现故障,质量和性能很难达到理论要求,只能完成基本动作和各种基本回路运动。基于上述条件,我们开设的实训是:(1)液压与气动基本回路实训;(2)元件的拆装实训。结合开设的实训编写相应的实训报告手册。

2.降低成本,挖掘潜力扩大实训功能。购买企业报废的液压与气动元件用于实训拆装教学。拆装的目的是掌握结构和原理,无论新元件还是报废元件结构都是一样的,再者液压与气动元件种类多成本高。以低成本的价格购买,变废为宝服务教学。由于经常购买企业报废元件,元件的种类对每届学生实训都不同,在每次实训前要重新编写实训报告。如:根据新增加的元件改写拆装件的报告内容,根据需要增加元件的测绘功能,根据上一届的学生情况总结出经常出现的问题在报告中强调等。

3.实训过程和内容。学生分组:3~5名学生一组,学习委员根据每组学生的学习成绩要均衡分配,每组选个组长,组长的选择可以同学推荐也可以自荐,组长要求动手能力强善于思考并且具有组织管理的能力,或者想锻炼这方面的能力的学生。教师根据实训情况对学生提出实训要求,同时强调一定要在实训过程中把理论课教材用于实训参考。

4.带着问题拆装实训。每组分到的元件不同,在拆装前根据分到的元件复习教材中相关的理论,每组理论搞清楚后结合实训报告册的内容进行拆解,拆下的元件放到干净整洁的台面上,全部拆解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每个零件在元件中的作用及结构,分析特点,并延伸到零件结构特点在相关其他机构中的应用情况。比如说齿轮泵中弹簧卡圈,不注意会忽略这个小件,学生找到这个件并要求说出这个元件的作用时,好多学生不太清楚,了解了这个零件是限制齿轮轴向位置作用后,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没想到这么小零件会如此大的作用,同时让学生回顾在其他机械结构中如在减速机中的应用等,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同时介绍这个元件是标准件,增加对标准件的认识。

5.基本回路连接可以锻炼学生基本回路设计和初步诊断故障的能力。学生做这个实训前,教师在一台实验台上连接透明基本回路,为学生介绍实验台各个按钮及相应各个元件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学过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自己设计液压和气动基本回路,自己连接,教师和学生一起检查回路,发现问题一起考虑解决的办法,在回路运动中,根据报告填写不同压力点的压力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不同的原因,复习有哪些对压力损失有影响。

在基本回路完成的同时,推广到典型回路的应用,根据实验室的条件和学生对电器原理的理论知识设计简单的公交才车门和翻斗车及挖掘机的液压系统。实现机电液气综合实验台的综合性能。在整个过程中,首先肯定学生的方法及特点,然后总结出正确的方法和思路,强调在设计过程中注意的事项,对学生做个正确的评价。

实验台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些故障,如对漏油处采取更换密封件,换向阀无法实现换向时是因为阀芯卡住;行程开关不灵学生自己动手组装行程开关等。扩展到液压系统故障的隐蔽性的特点,液压系统发生故障以后,应该有选择,有侧重,有次序地检查液压装置的内部状况,根据有关的判据,推断出各故障原因可能性的大小,然后再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对液压装置作更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评判。通过对系统多方面的综合考察,得出更加具体的结论。

6.测绘液压元件服务主干专业课的项目教学。机械制造技术是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的主干专业课,采用项目教学方式授课,以项目形式在实习厂授课,授课结束学生即能加工出相应的产品。液压元件如各种压力阀、流量阀、换向阀、各种泵等,作为机械制造技术的小项目,项目前期的图纸绘制在液压实训中完成。实训按小组分配各个元件,拆开后测绘出零件的尺寸,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草图,老师检查合格后统一在电脑上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通过测绘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贯彻、执行国家标准的意识,锻炼学生生产实践的测绘能力和绘图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强化时间观念,树立国家标准意识,养成良好的绘图习惯和工作作风。为后续的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有实践生产项目概念。通过电脑绘图熟悉软件的应用。

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项目中,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图纸动手加工和装配。生产的产品让学生有劳动快乐和成就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同时学生做出的产品可以用于下届学生实验室实训拆装元件用,为学校节约了购置元件的成本。这种方式与企业的产品生产方式类似。同时,这也为学生参加就业适应企业的生产方式打下良好基础。

四、结论

这种方式的实训共做了两届,学生兴趣高,学习态度端正,调动了多种感官,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加深了对液压元件的结构和原理的理解,初步具有分析、设计液压与气动基本回路能力,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液压与气动系统的能力提高了,能够进行简单故障诊断和排除,为学习其他专业课和工作打下牢固基础。小组成员的密切合作,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使学生取长补短,增强创新意识,理论和实践能力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液压培训总结篇11

1 教学现状

1.1液压课程基于比较抽象的流体力学知识

液压的课程不能不涉及到比较抽象的力学知识,一些比较复杂的公式推导,如伯努利方程。这是都是很难理解的,同时涉及到很多的参数符号,导致高职的学生基本没法理解,知道导致没有兴趣去学习后面的内容,迎难而退,放弃学习这门课程。

1.2实训与理论分离

理论与实际分离是比较传统的模式,针对现在的高职学生,则不是很适合。因为他们在课余时间很少有动力去预习复习,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经过几天,知识内容就剩10~20%。再去实训相当增加了老师和学生的工作量,效率大大降低。因此效果也就一般。

1.3实训设备不够系统化

现在的液压实训往往是几个模型零件加上几个简单回路的液压试验台。零部件往往和实际工程中的不太一样,往往很少考虑到密封等一些实际中必须要考虑的性能。实训平台具有不错的使用价值,尤其对液压回路设计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容易脱离实际应用而且实训平台相对我们工程实践表现形式不太一样,导致以后工作或者实习时,不能很好适应。总体感觉这些设备比较零散,不够系统化。

2 “三个统一”教学模式

2.1“三个统一”教学模式改革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根据各个高校的在其他课程中改革的经验,笔者提出“三个统一”模式,理论与实际相统一,教学与练习统一,课堂与实训场地统一。

2.1.1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举例:很多液压课是理论与实际分离,比如简单的液压油性质的,讲运动粘度、动力粘度、恩氏黏度一讲迷糊了好多学生,我们现在简单的拿几种汽车上的液压油对比形象而直接,而且实用。

2.1.2教学与练习统一

我们把这个分成了八个项目,(1)汽车液压千斤顶的拆装。(2)液压油的认识 通过识别各种液体来加深油液的印象 (3)液压泵拆装。在拆装过程中,让他们了解液压泵的结构原理。(4)液压缸的拆装。通过对转向机的拆装来了解执行机构液压缸的特点。(5)电磁换向阀和单向阀。(6)压力调节阀的拆装。(7)辅助元件拆装。通过对汽车一些过滤器,邮箱等拆装来了解液压辅助元件。(8)回路设计。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设计出压力调节、速度调节回路。

把学习内容引入到具体的拆装实训中,通过具体的实用的零部件拆装来掌握液压的基本知识。

2.1.3课堂与实训场地统一

主要是引入国际上先进的教学模式,把理论上课的课堂与实操场地相统一。

2.2课程内容改革

液压传统课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液压力学基础:一是通过液压千斤顶拆装,讲解为何省力的原因以及千斤顶内部结构。二是通过各种油品来介绍液压油的各种特性如液压油的粘性。

液压动力机构:引入各种泵拆装以及测量,如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通过泵的测量维修要求,来了解泵工作原理。引入各种常见的故障来加深泵结构的理解。

液压控制部分:引入汽车中的电磁阀、单向阀。通过这几种阀的拆装,来掌握其结构原理和控制方式。

执行机构:引入汽车中的齿轮齿条转向机和制动缸拆装与维修。一个是通过转向机的拆装来了解其结构特点。第二个是看转向机怎么切换方向,也就是油路怎么切换来实现左转还是右转。

液压辅助装置:汽车中有很多的过滤器,油箱,管路来了解辅助装置。适当介绍下各种过滤的精度。比如机油集滤器有的是网式结构而空气过滤是纸质。这样对比就比较形象生动。

液压实例:通过汽车中的制动回路、冷却水循环来讲解液压实例。通过在实车上找到一个液压系统的动力部分,执行部分,控制部分。辅助元件等来了解一个系统的设计应该要考虑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3 具体实例

齿轮泵学习,我们的学习齿轮泵这个内容步骤要求是:

(1)拆装。(2)测量,主要是测量间隙,用塞尺测量齿顶面与齿轮泵壳体内壁的间隙,测量齿轮与齿轮的啮合间隙。测量泵盖与齿轮端面的间隙。这三者影响齿轮的泄漏和工作效率,所以都需要测量。(3)工作原理,通过实物的对照分析,总结出齿轮泵的工作原理。(4)提问。通过实际的结构提出以下几个问题A齿轮泵油压入口出口B齿轮泵中间的卸荷槽的设计理念 C齿轮泵工作原理D通过结构分析,尝试着得出齿轮泵的工作特点,如工作的脉动、困油现象。(5)课堂总结。学生之间的通过相互交流讨论,来回答以上问题。这样改变了传统的先讲原理再实训的模式。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以及适当的分析能力。

4 结语

笔者在从事了几年的液压主讲老师和几年企业中从事气压与液压的工作经历,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及针对实践工程比较常用的零部件和工作原理,对液压课程尝试着改革,从课程的内容和模式上都进行了修改,取得不错的结果。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从实践动手中学习到比较常用的知识,让抽象的知识变成可以触摸到的实际零部件,通过具体零部件拆装测量来再次加深理论知识。最后通过适当的液压系统来培养学生使得拥有一定的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1]伍先明,胡燕平,刘爱军.“液压传动”的教学与工程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6期.

液压培训总结篇12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在原贵阳市高级技工学校维修电工专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校内原有实训设备主要围绕维修电工职业标准配置,由于高职教育和技工培养在目标、起点、学制的差异,以就业为导向,围绕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建好机电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一、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定位

通过对30余家大中型企业调研,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应以机电设备生产和维护、维修为两个主要方向,根据企业机电岗位需求,定位为:机、电、气、液、信息化五位一体,突出电气控制与信息技术。

二、校内实训基地概述

1、基地主要实训室

学院现有机电技术实训室11间,可完成电工基本技能、电子产品装调、PLC/单片机应用、常见机床电气线路检修、机械装调等实训。

2、实训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有实训室设施设备基本能完成维修电工(高级)及以上培训及鉴定考核,能满足机电一体化技术、铁道机车车辆、铁道电气、化工设备维修等专业对电工安全、电气控制等基础实训的要求,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设备数量偏少。学院2011年前仅有4个高、中职专业开设机电类实训,年实训人次在600人左右,目前已增加到9个专业28个班约1700人次,由于每个实训室平均工位不足30个,难以满足教学要求。

(2)现有设施设备难以满足高职办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求。现有设备从技能培训方面看,可基本满足维修电工的培训,但高职相关专业由于学制为2+1,在校学习时间中又有将近1半为国课、省课,因而难以沿用原中职教育8周以上的集中实训,根据目前高职教育课改的大趋势,都以任务驱动的一体化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对实训设备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虚拟工厂、仿真实训等来满足教学。

(3)现有设施设备系统化、信息化程度不高,难以满足对各专业差异化实训教学需求。

三、建设方案

1、建设原则

实训基地建设遵循以下原则:

(1)基地建设要为专业群建设服务,有利于资源共享,培养学生岗位群职业能力;

(2)基地建设要有利于教学改革,要以融“教、学、做”合一的项目实训为载体,注重内涵建设;

(3)实训模块包括基本实训模块(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及设备构成的模块),项目实训模块(岗位项目训练的内容及设备构成的模块);

(4)基地要有利于各专业的资源整合;

(5)可供本地区实训条件不足的学校进行实训,发挥辐射作用;

(6)基地具备一定生产服务能力,要开展产教结合,直接对外经营服务,让学生实现近距离就业;

(7)面向社会开展相关专业的就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认证,建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针对本区域经济结构及发展趋势,把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科研结合在一起。

2、建设内容

根据调研企业机电设备及控制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校内机电实训基地拟采用工业网络控制系统,通过工业以太网、工业现场总线、PLC控制系统等,将原来独立的各个实训室有机联系在一起。新建一个总控室,利用组态软件,将重点企业的典型生产工艺、流程制做成动画、图型,将生产工艺、流程等画面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并可通过网络系统,与对应的实训室连接,通过对现有设备的技术改造,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学生在实训中心,首先到总控室对生产工艺、过程进行了解,然后根据工作任务不同,可完成从机械部件组装调试、电路安装调试维修到编程、组网、组态等项目的实训。

(1)总控室

总控室配置2台工控主机(服务器)、现场总线模块、主流组态软件及工业以太网附属设备。

室内前期可利用投影机作为教学屏幕,根据专业拓展,在开设楼宇智能化、工业自动化等专业方向后,应配置拼接屏,用于安防、视频监控相关课程实训。

(2)各功能实训室

1)电气自动化实训室

该实训室以现有设备为主补充现场总线网络模块,根据专业需求,定制机车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等部分实训挂板,完成考核实训任务。

2)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实训室

该实训室利用现有部分设备,补充网络、组态、伺服、步进、传感、检测等功能模块,增加常见机构拆装台架,根据开磷集团矿山运输线、化肥生产线,轮胎股份公司轮胎生产线、雪花啤酒生产线等实际工作任务,搭建项目实训平台。

该平台除满足教学实训外,可为企业科研、培训提供服务。

3)电液综合控制实训室

该实训室利用现有部分液压气动实训台架,以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维护为工作任务,增加液压拆装、仿真挖掘机、挖掘机电控系统和现场总线网络功能模块,搭建实训平台。

4)数控机床装调实训室

利用现有数控装调、维修设备,针对主流数控操作系统,进行经济型数控机床装调实训。增设带现场总线网络功能的DCS控制系统模块、DDC控制模块,为复杂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实训、科研服务。

(3)仿真实训

1)电工电力拖动仿真软件

可满足学生对电气元件结构、作用、安装、接线、电路分析的多媒体教学和熟悉电气控制线路的虚拟接线实训及应知考核测试功能

2)PLC类仿真软件:

PLC仿真系统包括PLC仿真软件与仿真模块。通过仿真软件可以真实地改变PLC输入点的状态,完全真实地展示出PLC的工作过程。

3)气动液压仿真软件

该仿真软件包含液压和气动两部分,提供了各种气动和液压元件的实物图片、工作原理剖视图和详细的功能描述。逼真地模拟这些元件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四、结语

不断改进校内机电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营造学习和工作一体化的情境,开发“教、学、做”一体的项目化课程,打造集教学、培训、科研、技能鉴定、社会服务五位一体的机电实训基地,可大大提高机电大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职业能力。

液压培训总结篇13

1 研究意义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化船舶也向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尤其轮机设备对于自动控制的要求不断增高,自动化设备在现代船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我们现代的轮机员要掌握更多的自动化知识,本试验台正是针对现代化船舶中比较典型的自动化控制元件――电动差压变送器的实际应用所设计的,对于提高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轮机自动化相关知识的实际动手能力有着重要意义。自动化仪表是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一个专业门类有着一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2 差压变送器原理

差压变送器可以用于测量液体、气体或蒸汽的液位、密度和压力,然后将其转变成4~20mA DC信号输出。目前在船舶机舱中主要以电容式电动差压变送器为主。测量部件的作用是把被测压差ΔP转换成电容量的变化,其核心是差动电容敏感元件。差动电容敏感元件包括中心感压片(可动电极),电极引线,正压测、负压测隔离膜片和基体等,如图1所示。感压片与其两边的弧形电极形成电容Ci1和Ci2,无差压输入时,Ci1=Ci2。来自两侧导压管的差压,直接作用于变送器传感器两侧隔离膜片上,通过膜片内的密封液传导至测量元件上,测量元件将测得的差压信号转换为与之对应的信号传递给转换器,经过放大等处理变为标准电信号输出。

3 试验台设计方案

3.1 气路测量系统

本实验台主要供学生研究以下内容:(1)差压变送器气路和电路系统组成;(2)差压变送器调整;(3)船用锅炉(模拟)水位自动调节方法。实验台设计两套系统:气路测量系统和模拟锅炉补水系统。如图2所示,气路系统主要包括气源、空气处理单元和测量校调单元。气源选用小型空压机配上容量相符的空气瓶,空气瓶的压力由压力继电器反馈到空压机的开关进行双位控制,以保持空气瓶内始终存有一定压力的空气。空气处理单元压缩空气经过空气滤器进行过滤净化以防空气中的杂质进入系统中,净化过得空气经过减压阀进行减压来为系统提供压力稳定的空气供入系统气源压力总阀,压缩空气经过压力总阀后被分为两路经过阶跃开关分别送入到压差变送器。通过阶跃开关调整两侧压力,当压力表1和压力表2显示气压相等时电流表应该显示4mA,当两侧压差达到设置最大量程时电流表应该显示20mA,当测量值不在4~20mA的范围内时可以通过调节旋钮来进行调节,这样就可以对差压变送器进行量程的设定和校对。通过连接气路和调节量程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压力信号是如何变为电信号的。另外制造气源的小型空压机也是采用双位控制的,与实船相似,学生也可以学习一些空压机卸载起动等相关知识。气路部分虽然已经很完善,不过这部分是开环系统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反馈闭环回路,所以在本实验台上我们又加装了模拟锅炉补水系统。

3.2 模拟锅炉补水系统

要完成电动差压变送器的反馈试验可以选用多种系统,本设计选用的模拟锅炉补水系统,与实船锅炉补水系统原理一致。此法简便易行,而且直观,尤其对初学者了解差压法测量液位的工作原理很有帮助,并还可在教中应用。根据流体静力学,由被测对象液柱的静压力,就可判断液位的高低。而静压力可用差压计等仪表把它检测出来。液位与差压有如下关系:H=P/ρ。当液体密度恒定时,测出差压就可知道液位高度,而与液体容积无关,或者说知道了液体高度,也就知道了差压,即P=ρH。模拟校验法就是基于上述原理进行的。现以校验水位计为例,介绍一下具体方法,校验装置及接线如图3所示。

制作一个模拟锅炉,在模拟锅炉上由上至下分别安装两个管路,这两根管路接到电动差压变送器的两端,由图3可知,如果锅炉水位低于H1时由于不受液体压力所以P1=P2差压变送器两端的压差为零,所对应的电流应该是4mA。当液位上升时随着H不断增大P越来越大所对应的电流值也在增大,当液面到达H2时P值最大P=P2-P1=ρg(H2-H1),这时差压变送器的输出电流应为20mA,从图中可以看出(H2-H1)是定值,所以即使液面M一步上升P也会保持不变。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设置差压变送器的量程把锅炉的水位控制在H1和H2之间。当液面下降到H1时差压变送器输出的电信号为4mA,此电信号将控制起动水泵给锅炉补水,补水的过程中P不断增大电流也不断增大,在锅炉水位到达H2压差到达最大值,输出的电信号为20mA,此电信号使水泵停止供水。这样就实现了锅炉水位的双位控制。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液位表的高度与输出电流之间的关系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液位在最低值和最高值时,所对应的电流也在4mA-20mA之间变化,只要设定量程我们就可以把最高液位控制在H1到H2之间的任何位置。

4 结束语

电动差压变送器综合试验台包含了轮机自动化常用到的电、气、液控制,与船上实物贴合度极高,理论与实践结合度高,可以做到寓教于乐,如果此项目最终成型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我校轮机学生自动化学习困难的问题。可以应用在“轮机自动化”“船舶辅机”“电气与自动控制实训”等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马尼拉修正案[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0.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