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新高校教师实用13篇

新高校教师
新高校教师篇1

(二)教学和科研发展不平衡

目前在部分高校,重科研轻教学,认为搞科研才是教师专业的基础,教学只是个附带工作。所以在聘任教师、教师评职称、晋升等方面对科研成果要求都比较严格。对于目前高校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必然导致高校教师对科研工作的投入精力更多,而对其本职工作教学反而精力相对较少,必然会影响其教学质量,影响学生吸收知识的热情。

(三)高校教师教育专业面临挑战

教师教育开放化使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处于激烈的专业竞争之中,不论是在普通师范院校,还是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其教育专业大部分是处于边缘化的现象,没有充分考虑优先发展,主要表现在:招生计划考试缩减,师范性不重视,专业性建设经费缺乏等。

二、高校教师教育改革的路径、方法

(一)完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机制

通过充分利用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存在的一定优势,对目前的高校教师特别是新进教师,进行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岗位培训,加强完善岗前培训。高校不但应该通过巩固培训组织和结构,来实现培训网络的合理化;而且应该强化培训内容的创新,包括课程、教材、师资、教学方法以及技术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完善。

(二)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首先,教师的教育理念需要不断更新完善,与时俱进,满足新时代教育教学需求。其次,教师要不断的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博学多才,不仅是本专业的知识,其他专业的知识也可以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补充,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需求。再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需要加强。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已经受到一定的冲击,我国高校应该经常举办一些培训班,采用生动真实的新型教学模式,来普及现代教育技术。或者举行教师多媒体课件大赛,使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并提高教师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质量。此外,高校有关职能部门和相关院系,可以定期邀请一些名师到学校讲学,或者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来指导在校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方面的工作。同时,高校应该对部分德才兼备,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的骨干型教师,选派出国培训,或者国内访问学者,达到开阔眼界,丰富教学经验,提高学校整体教师教育水平的目标。

(三)创新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师风。首先,高校教师应该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热爱学生和关心学生成长。其次,高校教师要自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其次,高校应该建立和完善师德师风管理建设,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到教师培训计划,并于教师绩效考核评估和教师资格认证相挂钩,达到不断完善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进而增强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塑造优良的为人师表的形象。

(四)教学科研同步发展

高校教师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教学,同时对科研工作也要重视。一方面,高校教师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以观念创新为先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核心,全面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另一方面,高校教师也应该重视教师科研能力,根据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投入科研研究项目。同时这也需要学校对科研经费的投入。总之,高校教师既要重视教学,也要重视科研,两者并重。

新高校教师篇2

1 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的创新素质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学校担负着推进信息化建设,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新型人才的关键,建设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师资的队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保证。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对高等学校创新型教师具备素质提出以下要求:

首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献身教育的历史使命感。教育事业是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事业,创新是教育发展的灵魂。培养具有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但要有创新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力。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忠诚祖国教育事业观念,是高校教师兢业工作,勇于探索,积极进取,自觉培养创新精神的强大动力和力量源泉。

其次,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和能够创新。高等学校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要求。高校教师只有具有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在自己所从事教学活动中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才能求新、求异、求好,才能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同时,高校教师要养成多种思维方法,不使自己的思维定势在演绎与归纳形式逻辑思维的单一模式。如果教师思维模式僵化、单一,缺乏创造性思维,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不断创新,探索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再次,要创造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高校教师开展教育创造性活动包括开拓新知、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手段。教育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并具有多学科知识融合特点,教育过程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高等学校教师应在掌握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宽泛的文化知识基础上,结合国家建设发展和教学实践,创造新的理论。在掌握基本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教学情景的应变与调控能力等,这样才能推陈出新,有效开展教育创造性活动。

2 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原则

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高我国创新能力为目的,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教育体系,是高等学校教育转型和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高等教育要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强调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既要学到知识,又学会探索。因此,高等学校在实施和开展创新教育中要准确把握其要意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提倡和激励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及时肯定学生的求异思维,改变习惯于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现存的各种问题的维持性学习模式为创新性学习模式,使学生以主人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二是 “在创新中求统一”。高等学校的教育对象都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应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专业,把教和学的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统一起来。重点培养他们运用知识科学认识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三是师生平等。高等学校教师要树立与学生平等的观念,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善于在这种氛围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使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地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并有效促进其创新思维才能的发展。四是在开放的环境中探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制定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构建自主、开放、探讨的学习方式,交给他们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给予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不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五是鼓励质疑。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与学生探讨和争论问题的勇气,鼓励培养他们质疑、问难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思维。生疑,是思维的开端和创新的基础。“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3 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实现路径

首先,要按照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着眼提高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质量的观念。只有结合社会需求,科学确定新的教育质量观念,才会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才会真正认识到,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就是没有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就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大失误。

其次,注重拓宽知识面和培养创新能力。一是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拓宽知识面之间,注重拓宽知识面。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要求建设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而且应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高等学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大拓宽学生知识层面的力度,使其形成灵活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整合的能力,为提高创新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之间,注重培养创新能力。高等学校应改变人才培养的导向,变革传统的高等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既从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教育质量,也要特别注意从能力和素质的角度衡量教育质量。破除读死书、死读书的教育倾向;培养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提问,能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人才,使教育培训不再是机械训练和应付考试的枯燥过程。

第三,营造平等、民主的良好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方式,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掌握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其懂得这些结论是如何获得的。要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努力去发现新的理论;在了解现成结论的同时,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突破现成的结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方法,营造民主平等的良好教学氛围,开设内容广泛的讲座,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善于与学生展开争论,为学生创造良好地学习研究条件。允许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自由选择课程,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批判态度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潜能才能被充分开发出来,高等学校才能培养出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新高校教师篇3

1 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的创新素质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学校担负着推进信息化建设,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新型人才的关键,建设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师资的队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保证。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对高等学校创新型教师具备素质提出以下要求:

首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献身教育的历史使命感。教育事业是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事业,创新是教育发展的灵魂。培养具有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但要有创新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力。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忠诚祖国教育事业观念,是高校教师兢业工作,勇于探索,积极进取,自觉培养创新精神的强大动力和力量源泉。

其次,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和能够创新。高等学校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要求。高校教师只有具有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在自己所从事教学活动中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才能求新、求异、求好,才能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同时,高校教师要养成多种思维方法,不使自己的思维定势在演绎与归纳形式逻辑思维的单一模式。如果教师思维模式僵化、单一,缺乏创造性思维,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不断创新,探索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再次,要创造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高校教师开展教育创造性活动包括开拓新知、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手段。教育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并具有多学科知识融合特点,教育过程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高等学校教师应在掌握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宽泛的文化知识基础上,结合国家建设发展和教学实践,创造新的理论。在掌握基本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教学情景的应变与调控能力等,这样才能推陈出新,有效开展教育创造性活动。

2 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原则

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高我国创新能力为目的,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教育体系,是高等学校教育转型和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高等教育要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强调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既要学到知识,又学会探索。因此,高等学校在实施和开展创新教育中要准确把握其要意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提倡和激励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及时肯定学生的求异思维,改变习惯于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现存的各种问题的维持性学习模式为创新性学习模式,使学生以主人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二是 “在创新中求统一”。高等学校的教育对象都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应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专业,把教和学的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统一起来。重点培养他们运用知识科学认识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三是师生平等。高等学校教师要树立与学生平等的观念,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善于在这种氛围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使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地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并有效促进其创新思维才能的发展。四是在开放的环境中探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制定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构建自主、开放、探讨的学习方式,交给他们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给予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不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五是鼓励质疑。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与学生探讨和争论问题的勇气,鼓励培养他们质疑、问难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思维。生疑,是思维的开端和创新的基础。“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3 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实现路径

首先,要按照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着眼提高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质量的观念。只有结合社会需求,科学确定新的教育质量观念,才会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才会真正认识到,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就是没有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就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大失误。

其次,注重拓宽知识面和培养创新能力。一是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拓宽知识面之间,注重拓宽知识面。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要求建设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而且应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高等学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大拓宽学生知识层面的力度,使其形成灵活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整合的能力,为提高创新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之间,注重培养创新能力。高等学校应改变人才培养的导向,变革传统的高等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既从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教育质量,也要特别注意从能力和素质的角度衡量教育质量。破除读死书、死读书的教育倾向;培养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提问,能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人才,使教育培训不再是机械训练和应付考试的枯燥过程。

第三,营造平等、民主的良好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方式,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掌握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其懂得这些结论是如何获得的。要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努力去发现新的理论;在了解现成结论的同时,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突破现成的结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方法,营造民主平等的良好教学氛围,开设内容广泛的讲座,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善于与学生展开争论,为学生创造良好地学习研究条件。允许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自由选择课程,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批判态度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潜能才能被充分开发出来,高等学校才能培养出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新高校教师篇4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23.25%的大学生患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上升到30%,呈上升趋势。2002年卫生部召开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座谈会显示:我国大学生中16%至25.4%的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强迫症状等为主,因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其中因为精神疾病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人数的37.9%,因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已经占到因病退学的总人数的64.4%。2004年7月4日《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此外,专家估计中国近年来每年至少有100名大学生轻生,而且这个数字呈上升趋势。这些数据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令人担扰,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二)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确实不容乐观。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从来就有,但在最近的几十年内发展迅猛,其中有深刻的时代因素。

1.竞争压力。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高速度、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社会和学校的带来的压力、不定的未来就业带来的压力、经济上的压力以及对于自身经济贫困等状况的不正确的看法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等,成为大学生主要的压力源。

2.过高期望。这种期望一是来自于学生家庭。上大学几乎是家庭中几代人的梦想,家庭的过高期望和进入大学之后的现实常常会有强烈反差。二是来自于社会。社会对人才的全面的高要求和现实中优秀人才需求的紧迫性,使得原本满怀壮志的学子在面对社会的完满期望前感觉压抑。三是来自于学生自身。成才、成就的强烈愿望和大学生活现实中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会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失衡。

3.信息影响。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大学生接受到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多得多的信息,在没有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的前提下,暴力、犯罪、情爱过早地侵蚀了大学生的心灵。

4.家庭影响。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人性的解放、自由观念的增强,离婚率也逐年上升。即使是在最好的环境下,分居和离婚对所有的当事人来说都会有压力,这也极大影响到有些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5.同伴因素。同伴关系在健康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中具用显著作用。有力的证据表明,那些在孩童年代有亲密朋友的成年人比那些孤独度过童年的人有更强的自尊并更有能力维持亲密关系。

二、高等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在国内,现行高等教育职责的重点内涵仍然局限于传统的传授知识和社会教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工作并没有得到与社会发展相应的重视,对高校教师的职能也未能做出与时俱进的扩展。目前的主要做法是:(1)在教师资格考试中考察教育心理学知识;(2)逐步建立专门的学校心理咨询室。但是这两种做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弊端或不足:首先,由于现行的教师资格证的考察往往只是基于理论,实践较少,且其心理学知识也主要关注的是教学心理学,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少涉及,容易造成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视而不见、不敏感。其次,学校咨询室并不是每所学校都配备的,即使配备其利用率也较低。第三,大学生具备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还太少,对自己也不太了解,即使遇到心理问题也很少会主动求助。第四,由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是只有在心理问题达到严重的情况下才会向咨询室求助,但这时的问题又往往不是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所能够解决的了。

三、教师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新职能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与传统的教师概念相比,其内涵并没有较大变化,变化的是培养人才的要求更高。对社会建设者的要求除了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还有心理健康的要求。与之相应的现代教育赋予教师更为丰富的职能,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仅是学生发展的教育者、学校秩序的管理者,还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生心理素质的保健医生。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播者

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各科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心理品质形成的基本途径,也是心理健康教学的基本途径,各种教学活动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各科教师可以能动地挖掘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尽可能地消除各种不利因素。所以只有各科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行为渗透到每天的具体教育教学中,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问题的发现者

作为能对学生进行最近距离的、长期的、系统观察的教师,就应理所当然地担负起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工作。他们具备了比其他观察者更方便的条件,能够对学生心理进行动态的实践研究。对于及时发现问题有着其他人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在初期及时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问题的解决相对比较容易,也能很好地防治问题向深度发展。

(三)心理咨询师的协助者

毕竟教师不是心理咨询师,他们的能力较之专业人员还有很大的距离。心理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其发展变化也很难预料,有时候严重的心理问题已经不是教师能力范围内能解决的了,这时候就应该把学生转介到心理咨询师那去。此外还有一类问题需要转介给心理咨询师:由于惧怕别人知道自己的隐私,害怕身边的人知道会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学生会拒绝教师的帮助,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交于咨询师。教师要充当好心理咨询师的协助者角色,发现问题,提交问题,提供学生的平时资料,帮助咨询师更好地了解有问题的学生,并将学生的行为表现及 时反馈给咨询师,以利于下一步的治疗。

(四)治疗效果的维护者

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心理问题存在着一个反复期,可能学生通过教师或咨询师的帮助,情绪有所转变,问题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一旦困扰的情境再出现又会复发,学生可能会在不良情绪和积极情绪中难以取舍。因此教师在这段时间内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及时有效地给予正确的引导,以免其重蹈覆辙或陷得更深。

四、怎样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者

(一)掌握心理学知识

要成为一位能够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好老师,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要了解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法,具有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积极关注学生

教师必须积极关注学生,认识每一个学生的价值,尊重他们的存在。不只关注他们的学习,也要关注他们的身体、情绪、生活环境以及困难。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关注和期待对学生的行为表现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真诚对待学生

人际关系得对方信任的最佳方法就是你的真诚,学生和教师的人际交往也是如此。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有时候可能具有比家长更高的权威性,他们非常注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如果你被他们认为是不诚实的,他们可能就再也不会信任你。要注意你的措辞与态度,他们是非常敏感的,如果你信任他,就要表现出你的诚意。当然也有欺骗你的学生,在了解事情真相后,要诚恳地告诫他们,并相信他们不会再欺骗你。

(四)平等对待学生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一直有一个不良的传统――教师要保持绝对的权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平等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我们在平时的教育中也很强调平等。教师一定要平易近人,对待学生和蔼可亲,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各个方面的问题,而不仅仅局限于学业问题。要坦然承认自己的不足,虚心向学生请教,因为有时候在某些不熟悉的领域你了解的可能确实还不如学生多。教师为人师表,首先是做人的师表。

(五)坚持公正原则

新高校教师篇5

一、新一代青教师德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一)自身因素

首先,新一代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新时期的青年教师没有做好本职工作的热情和动力,思想不稳定,对待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不认真,缺乏投身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其次,青年教师缺乏抗干扰能力,鉴别力和判断力也较为薄弱,不能清醒地认识及抵制高校教学、科研及管理中的不良风气,容易受到别的事物的干扰。再次,爱岗敬业意识淡薄。青年教师在教学岗位上经常应付了事,心存得过且过的心态,不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不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总结。最后,忽视角色定位。新时期青年教师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站在讲台上教书育人,但自身却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能在各方面有榜样的作用,用自身的行为去教导学生。他们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不关心学生,对学生态度冷漠,对于学生的问题不闻不问,只教书不育人。

(二)学校因素

第一,学校重业务轻道德。高校在招聘青年教师、引进人才的时候,过于看重其科研成果与学历,忽视对其师德的考察。第二,高校师德建设重形式轻内容。高校的师德建设形式有座谈、交流、表彰等,缺少有针对性的师德学习活动,使得青年教师对于此类活动缺乏兴趣,有参不参加都一样的感觉。第三,高校忽视学术道德建设。当下学术道德不良风气盛行,很多教师为了评职称不惜违反学术道德,“天下文章一大抄”成为很多教师的学术研究风格,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风气、学术风气,也严重降低了教师的师德水平。第四,高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上过于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搞学术,从事教学,都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师德师风的学习也是如此,教师需要通过实践才能熟知并切实掌握。一味地学习理论而不实践,不利于教师把握师德师风的本质。

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事业的后继者和接班人

新时期青年教师了解师德的含义,掌握师德的实质,践行师德的真谛,这对于任何一所高校来说,无一不是在未来能稳步、持续、科学前进与发展的一剂良药。青年教师有着与老教师相异的特点,他们青春、阳光、精力充沛,有新思想、新观念,善于创新,这对高校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从教学和科研工作角度来看,新一代青年教师普遍有高学历,并有着强大的求知欲和探索性,用正确的方法激发他们的热情与主动性,有利于学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开展。而且,由于他们刚刚毕业,因此他们很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有助于他们与学生交流、沟通,做好学生工作。

(二)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

高校教师队伍是高校的重要命脉,而师德是高校教师队伍的灵魂,它决定着教师的水平,也决定着教育的成败。新一代的青年教师犹如新鲜的血液充实到教师队伍中,他们也是一支强大的潜力股,可塑性极强,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有助于促进高校未来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首先,师德建设可以加强青年教师自身实力,提高其自身水平。通过师德建设,青年教师必然会对自己的工作有更深刻的理解,必定会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这可以促进他们的教育工作和科研工作。其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有利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而高素质的人才必然要拥有正确的道德观,将道德水平与学识水平结合起来,让青年教师与高校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传承并发扬高校的优良学风,这有利于青年教师成为高校道德情操与学识风范的倡导者和引领者。

三、如何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师德的养成需要每一位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细细体会与积累,教师要循序渐进地了解和掌握师德的内涵,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

(一)青年教师要注重师德内化

第一,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教师永远坚定的信念。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专注于科学研究,是提升自身的师德水平的本源,有利于自己教育工作的进步。第二,青年教师要了解师德的内容和内涵。师德形成于心,表现于行,青年教师必须掌握师德的真正内涵,这样才能发挥师德的作用并让其转化为自己的意识。

(二)学校要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首先,学校在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的时候,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进行教育与宣传,不要拘泥于单一的形式。要借助榜样的力量,通过其先进事迹来教育人,师德建设要更加灵活生动,要让青年教师更加有兴趣、有意愿参与进来。其次,学校要关心青年教师。青年教师由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缺乏定力,面对困难时容易动摇,加上当今社会生活压力较大,这样就影响了青年教师的信念。学校一定要站在关心教师的立场上,多多了解教师的实际问题,并多多帮助教师解决问题,让青年教师坚定自己的信念,将这份工作坚定不移地进行下去。

(三)社会各界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社会也在转型,其中很多因素影响着青年教师对教育事业以及教师工作的看法。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其被尊重程度,可以给青年教师极大的肯定,让他们对教师的职业产生认同,巩固教师在他们内心中的地位,从而使得青年教师自发加强师德的养成,自觉维护教师的形象和荣誉,在教书育人的事业中不断进步。总之,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生力军,他们刚参加工作不久,在让其熟悉业务和开展教育工作的同时,应加强其师德建设。青年教师自己应主动学习师德,培养自己的师德修养,发挥积极主动性,在工作岗位上不断践行对师德的认识,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和职业水平,将教师道德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以此来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的进步。与此同时,学校也要完善本校的师德建设体制,形成一套完备的理论及方法,以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与发展。

作者:侯文丽 单位:三亚学院

参考文献:

新高校教师篇6

一、创新型教师的主要特征

林崇德教授认为,创造型教师,即指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教师。笔者认为,创新型教师既拥有一般意义上创造型人才的思维特点,同时,作为完成发挥人的潜能、培育人的创新能力的使命的承担者,他们应具备更丰富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具有强烈的创新动机

动机是激励人、驱动人行动的内在力量,创新的表现来自于表达情绪的需求以及内在的驱动力。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特里萨·阿玛贝尔的有关创造动机的重要研究显示,能产生最具创新性成果的人应该是具备“内在动机”、“场地独立”以及“内在控制”的人[1]。按此分析,即是说,创新型教师热爱并能以自信与独立的态度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因此,他们源自内心地热爱教育事业,能自发表现出对教学与科研工作创新的浓厚兴趣和勇于献身的精神。同时,创新型教师的创新动机是以任务为中心的,他们关心正在做什么,而不是过多将目标放在功利性上。

(二)具有健全的创新人格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在1991年就建立了创造力的多维投资模型理论,他的研究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六种人格特征:面对困难的坚韧性;敢冒风险;想要超越自我;在理论未形成前,能够忍受模棱状态;有自信心;对新经验保持开放性[2]。因此,创新型教师在教学与工作中,有坚定不移的成功信念,乐观向上,勇敢坚韧,敢于承担后果,即使面对挫折也表现出巨大的勇气和力量;有顽强的创造意志,坚定自信,百折不挠,锲而不舍,能在各种情况下有效进行主观上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始终获得前进的强劲动力;有始终保持“第一眼”看事物的心态,对奇异、奇怪、反常的事物自动引起注意,对新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能积极参与;有与人合作的精神、真诚的工作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创新能力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多元的知识结构。即能敢于突破前人的思维定式和传统的惯性思维,有创新的勇气与激情,有独到的见解,以发现和培养具有创造性精神和能力的学生为教育目标,有不断学习的内在驱力,能致力于渊博的、多元的、学科交叉的、合理的知识结构的不断建构,具备创新的基本推动力。

2.具备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即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艺术,具有较高的教学调控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能根据教育规律发现和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是学生创新能力养成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能够以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创新教育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将其积极地融合到教育、教学、管理中,促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引导学生大胆实践,以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3.是学生创新的示范者。能够以自身饱满的创新激情、高尚的学术人格、科学的批判精神影响学生,能言传身教地带动学生养成主体创新意识,形成创新人格。

4.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能营造出既有自由宽松的气氛,又有适当的创新压力的氛围,通过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主动创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创新型教师成长障碍的主要表现

应当看到,高校创新型教师的成长速度很快。然而,仍有高校教师不积极了解教育教学改革趋势,不善于吸收最新、最前沿的科学研究与教育科学成果,存在“坚持使用低水平的解释模式与表达模式,同时迫使学生接受过时的知识,造成学生知识负载”的现象[3]121,教育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技术与艺术差强人意,教育信息甚至落后于学生,间接扼杀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创新能力。

(一)存在创新的心理障碍

满足现状,认为自身现有的教学与科研不存在问题,盲目自大,不思进取,因而找不到创新点;刻板僵化,以固定的眼光看待问题,循规蹈矩,因循守旧,不能考虑多种可能的思维方式与态度,对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变化不予理睬;迷信权威,“唯书”、“唯上”,对教育论著、教育权威的判断深信不疑,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批判与证实,怀疑精神与创新活力遭到扼杀;对创新认识不正确,害怕失败,自卑,创新意识薄弱,认为创新是少数天才人物的专长,是特殊能力的表现,缺乏创新推动力和创新的意识与胆量。

(二)教学与科研难以达到协调

一方面,部分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局限于书本,忽视科研,没有把层出不穷的科研成果、教改成果渗透到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中,也没有促使教学为科研提出问题以及提供思维方式和技术路线,很难传授给学生科技创新的经验;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因为种种原因将精力主要放在各级科研、教改项目的获取上,但不注重或者没有足够的精力将成果运用于教学,不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

(三)客观环境的限制

营造创新的风气和重视创新的表现是增强创新力的要件,适宜、合理的学校环境是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其中重要的包括学校管理、教学评价等等。高校内部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的不完善以及整个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发展定位滞后导致的学校整体创新氛围的不足等等,这些都对创新型教师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了客观障碍。

三、创新型教师的培养策略

(一)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形成创新的内在驱动力

“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4],人的天生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天生具有创新的“类本能”冲动。高校应该引导和支持教师的创新“类本能”的释放。这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引导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形成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养成顽强的创新动机。其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现代教育观念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学习需要。“倘把人的本质理解为有独特价值和尊严的创造个性,就必然会选择创造、发现、探究学习;倘把人的本质理解为无独立人格的社会元素,服从既定秩序是其人生使命,就必然会选择维持、接受、顺从学习”[5]。教师要自主选择以创新的教学激发学生创造、发现和探究学习。再次,树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质量观,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工作不是照本宣科,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好的教学行为本身就是一个互动的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教师在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中会不断体会到乐趣,获得自我的突破和超越。最后,树立教师是“促进者”的观念,激发教师不断学习。教师作为促进者,要具有敏锐的眼光和积极的创造精神,要在与学生的合作中发现学生的亮点与潜力,要以反思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勇敢的创造。这些,都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教学改革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不仅应当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性知识,还要具备对多种知识进行整合并有机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一旦教师具备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主动意识,就意味着教师具有了从事教学创新的内在动力。

(二)创设有利环境,形成创新的激励机制

加强教师培训的力度。通过培训以及各类教研活动促使教师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创新的理论和经验,开阔思路,更新观念,提高技能和创新能力。把好岗前培训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有针对性地邀请相关专业专家来校为教师讲学,交流讨论最新、最前沿的教育教学成果;选派优秀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接受不同文化和思维模式的熏陶和影响,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思维,促使其成为学校的创新骨干。大力开展校本培训,一方面可以进行青年教师交叉学习计划,建设博学型师资队伍,并由不同专业的导师构成导师组,以更好地引领创新的研究和教学;另一方面,加强教研活动的交流,在思想的碰撞中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建立教师创新激励机制。高校要尊重教师主体的差异性和创新的“类本能”冲动,创设创新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促使教师的潜能变成现实;努力营造宽松的科研氛围,重视并鼓励教师出科研成果,为造就一批科研型、创新型教师提供基本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保障政策,消除教师对创新后果的忧虑;多方位、多层次地综合采用目标激励、奖惩激励、民主激励和关怀激励等多种激励手段,从物质和精神等方面鼓励教师开拓进取,探索创新。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钱伟长在谈到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时曾说:“教学没有科研作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3]124高校应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并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了解并开拓科学与教育的新领域,及时将新知识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并不断钻研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全社会呼唤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所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所有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所有学生的创造能力”[3]70。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提高教育质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美]简·皮尔托.创新的特质与灵感——高创意人的早期发现与训练[M].陈昭仪,陈琦,张素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308.

[2]沈世德,薛卫平.创新与创造力开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1.

新高校教师篇7

一、我国高校教师师德的现状分析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一直以来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塑造了大批的优秀教师、专家、学者。从总体来说,教师队伍的素质在不断提高,师德主流是好的。但也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下,教师在师德方面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重实际利益,轻本职工作,缺乏敬业精神;重业务建设,轻思想,特别是政治意识淡化;重科研,轻教学,教师职业责任感不强;在教书育人方面,重才轻德;在为人师表方面,师表作用欠缺,缺乏良好的品德修养。在学术修养方面,学风浮躁,缺乏诚信,学术道德失范,学术功利化,名利思想严重。分析出现以上师德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带来了很多不良的思想,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功利等主义对教师师德的修养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部分高校教师在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上出现偏差,重经济轻政治、重物质轻精神、重实惠轻道德;第二,市场经济中的不良思想也渗透到教育领域,致使部分高校教师产生多给钱多干活,不给钱不干活的观念,职业理想淡漠,敬业精神淡化,教学科研工作被动消极,对学生缺乏责任感;第三,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机制容易使人产生重竞争轻合作的倾向,甚至引发不当竞争,影响高校教师间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最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但也导致少数教师,特别是部分青年教师在各种思想和价值观的冲击下迷失方向,缺乏抵御各种诱惑的能力。

(二)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近年来各高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纷纷加大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在招人过程中高校往往注重考核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忽视个人道德的考察,导致有些道德水平低下的人混进了教师队伍。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着“重业务、轻道德”的现象,对于教师的年终考核、职称评聘等,都把学历、科研作为主要条件和重要标准,而忽视了对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在很多考核制度中虽然明文规定“师德一票否决制”,但基本没有落到实处,这种“重才轻德”的指导思想和政策导向,势必导致高校教师重视业务能力,忽视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三)激励机制不平衡

高校对教学、科研的奖励一般都出手大方,毫不吝啬,如有的学校校级授课大赛一等奖的奖品价值高达万元,科研大户一年的奖励相当于有些教职工一年的收入,而诸如先进教师、优秀工作者之类的奖励一般只注重精神奖励,极少有物质奖励,即便是省级师德标兵的奖励也不过是一纸鲜红的证书;此外,教师若在教学、科研方面获了奖,无论是对自己评定职称、申请课题还是申报各类专家、争取进修机会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一旦头顶着“师德标兵”的光环,其他同事们便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名教师应该不求索取、淡泊名利,获奖者自己更是不好意思为个人利益“斤斤计较”,惟恐谈到金钱与自己的标兵形象不符。两者差异如此之大,激励上的失衡,导致教师德行的偏差。

(四)教师忽视自我修养的提高

以上分析的原因多为师德存在问题的外部原因,而最根本的原因应当是高校教师个人因素这个内因。除了社会大环境和高校内部环境等因素对师德现状的缺失有一定的影响,另一重要方面就是教师自身的原因。部分教师缺乏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平时不注重自身的修养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在为人、为师方面自律意识差,随波逐流,在学术研究上过分追求功利,弄虚作假,在师生中造成负面影响,损害教师的光辉形象。

在一些青年教师看来,只要把教学科研搞上去就行了,政治理论学习是管理人员的事,因此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不关心、不学习、不了解,对政治学习心存抵触情绪,对时事焦点不关注。也有个别教师在课堂、论坛、书籍和报刊中发表一些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言论,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等方面做出了偏颇的评价。极个别在课堂教学、学术讲座中不负责任地信口开河,传播“小道消息”,借一些个人成见和怨气在课堂上不负责任地任意发牢骚或表露不满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学生的思想混乱和困惑,给学生以错误的舆论导向,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

二、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的途径选择

(一)教师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

教书育人的过程,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过程,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不断升华、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陶冶情操、性格培养、心灵塑造结合起来,既传道,又授业,既教书,又育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不仅要担负起授业的责任,还要认真负起传道的责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和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以及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带来的新观念、新事物,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的生活方式,培养理想坚定、专业过硬、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

教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对自身的道德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努力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形成自觉的道德品质,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教师。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市场经济的影响都会不可避免地反映到教师队伍中来。教师要抵制消极影响,在进行师德修养中,时刻注意坚持教师职业道德的高标准、严要求,坚决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和影响,淡泊名利,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德立教,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影响他人。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制度

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长期性工作。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中,既要重视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对师德的认识,又要从制度上加以约束和制约。所以,仅仅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重视个人修养,做到自尊、自省、自警、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重视师德师风的制度建设。

针对当前教师业绩评价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业绩评价体系。在建立教师评价体系时,应从全面考核着手,对于教学,不仅要考核其工作量及教学质量,还要考评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创新性等。对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要融入考核体系中,使其成为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不要仅仅是走个过场,流于形式。对于科研成果,不应只注重数量,在考核时更应注重其学术影响等质的方面。

(三)建立健全科学的师德评价体系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对教师职业行为是否遵循了职业道德规范的评议和估价。师德评价是教师评价体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师德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科学的开展高校师德评价活动,能够推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全面促进校风和学风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因此,逐步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科学的高校师德评价体系,是师德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助于促进良好师德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成果、教学实绩评价,轻师德评价的,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考评往往比较空泛、流于形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必须强化师德的考核评价工作,要建立健全教师师德评价体制,把对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工作的主要内容来抓。在教师考核评比机制中,要加大师德的分量和比值,师德考评要求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形成准确、量化的标准,要能够全面、科学地反映一个教师的真实情况,做到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全面性的相互统一;要定期开展师德考评活动,加强师德考评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建设。

(四)健全师德激励机制, 改善学校管理环境

采取与教师需要相适应的激励策略,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及时表扬教师有成效的教学、科研等工作,宣传、表彰师德方面的先进典型。对认真践行师德规范、教书育人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运用工资、奖金、津贴等物质激励形式,满足教师基本的物质需要;采用大会表扬,授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师德标兵”“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以颁发奖状、奖章、荣誉证书等精神激励的方法来强化,使其在心理上获得满足。力求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以精神激励为主。对教师中不符合师德要求的行为,则运用批评等负强化手段,及时予以制止。要重视感情投资,善用情感激励,长于体察人心,密切上下级关系,改变领导作风, 实行参与式管理, “让教师参与教育问题的决策”,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

良好的学校管理环境不仅可以使教师心情愉悦、精神振奋, 潜心教研,提高学术、教研水平,而且可以增强高校的凝聚力,吸引高层次人才,稳定教师队伍。因此,高校应努力改善和优化教师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不仅要重视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整体规划校园布局,配备适宜的设施,使之和谐统一;而且要增加投入,为教师的办公室配备电脑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购置教研必须的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努力改善教学、科研、实验等工作条件,创设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和温馨的休息环境;同时要想方设法改善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和居住环境。要大力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培育优良校风,增强凝聚力,形成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宽松和谐、相互理解信任的人际环境,使教师轻松愉快,奋发向上,履行职责,培育人才,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田建光. 切实重视加强高校师德建设[J]. 江西社会科学,2003(6).

[2]刘建秀. 高校师德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J]. 中国冶金教育,2007(3).

新高校教师篇8

一、引 言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1]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要通过实施创新教育来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明确指出:“教育的使命是每个人发展自己的本能和创造能力。”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明确了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党的十七报告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和输出基地,无疑承担了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的责任。创新型教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2]

另外,以往研究表明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力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可以说,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根本。在创新教育中,教师是关键,只有教师转变了观念、提高了素质,创新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才能从根本上突破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瓶颈。

二、何谓高校创新型教师

如何理解“高校创新型教师”这一概念呢?不同学者给出不同的概念界定。高校创新型教师即指“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教师。”[3]高校创新型教师是指“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能够提出独特的思想观点、积极解决新问题、探讨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4]高校创新型教师主要是“教师教学的创新、科学研究的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的创新和为社会服务的创新等几个方面。”[5]对“创新型教师”的概念界定不止于此,根据所查资料文献,笔者认为高校创新型教师既拥有一般意义上创造型人才的思维特点,同时又作为完成发挥人的潜能、培育人的创新能力的使命的承担者。

三、高校创新型教师必备素养

高校创新型教师承担双重角色:教师和创新型人才。所以,高校创新型教师除具备一般意义上的教师素养(具有高尚的师德素养)和创造型人才的特征(具有强烈的创新动机;健全的创新人格特征)外,还得必备以下素养。

1.具有多元化的、动态的知识结构

当今社会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另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既分化又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局面。高校教师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底蕴,就会在教育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高校创新型教师的知识结构一定是多元化的、动态的。”[4]所谓多元化,即教师在精通本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还应掌握多学科的专业化知识,并且还要具备将这些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力求由“单一型”转为“复合型”教师,从而适应现代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所谓动态化,即教师的知识需要由封闭性转为开放性,不要受教材内容的束缚,应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向学生传播本学科最新的知识、信息,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动态,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2.具备创新教育教学能力

所谓“创新教育教学能力”,即“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艺术,具有较高的教学调控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能根据教育规律发现和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是学生创新能力养成的组织者和引导者。”[3]高校创新型教师以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创新教育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善于汲取最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将其积极地融合到教育、教学、管理中,促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引导学生大胆实践,以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此外,他们是学生创新的示范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能言传身教地带动学生养成主体创新意识,形成创新人格。在实施教育创新过程中,创新型教师的作用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在学生的创新教育中起到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自觉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并善于捕捉和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

3.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高校教师要全面认识教学课堂的职能,即教师并非是知识的二传手,学生也不是知识的存储器,课堂教学应是一个互动的,教学相长的过程,大学课堂应成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重要场所,以注重培养大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目的。[4]在教学内容上要多提出一些有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探索新知识的过程,利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捕捉创意。在教学方式上,由传统的单一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转变为启发式、互动式、自学式、讨论式等多样性的教学,彻底改变单调的、单向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努力营造一种严肃活泼的、互动式的教学气氛。在教学方案上,能够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内心需要、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来设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手段上,要积极主动地开发优质课件和掌握教育资源,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化教学,扩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热情。

4.具有终身的学习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随着学习的概念和范围日趋扩大,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学习不再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是教师的特权。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更重要的是学。高校教师只有爱学习、不断学习,只有从“教的专家”转化为“学的专家”,始终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才能使自己站得高、望得远,并有所突破和创新,跟上时代的发展,也才能配为人师。

创新型教师是高校进行教育创新的关键。教师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教师不仅要传授已有的知识,还要身体力行,通过科学研究去探索、创造新知识。

四、高校创新型教师的角色定位

上面我们谈到高校创新型教师所必备的素质,那么,这些创新型教师应如何定位所属角色呢?这一部分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高校创新型教师应成为学生获取综合知识的引导者

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新知识、新观念、新学科的不断出现以及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学校的封闭状态,突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源泉。在开放式的教育系统中,教师应及时转变角色,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鼓励学生去了解一些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新兴学科,成为学生获取综合知识的引导者。

2.高校创新型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已成为时展的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尤其是终身学习的方法。只有掌握学习方法,学生才能终身掌握开启学习和创造之门的钥匙,才能真正自主地踏上学习和创造的征途。

3.高校创新型教师应成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者

高校创新型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要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表现自己;要激发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创新兴趣和创新欲望,鼓励学生有创新的信心和毅力;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使知识传授的过程成为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开发智慧的过程。

4.高校创新型教师应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6]在实施教育创新的过程中,教师更重要的职责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高校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自信心,因为自信能激发无穷的热情和智慧,可以产生惊人的力量和毅力,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性格特征。教师还应用愉快的情绪、幽默的语言、有趣的故事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心灵。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高校创新型教师的角色,即是学习者、引导者、服务者、示范者、创造者、组织者。

五、高校创新型教师的培养策略

高水平的高校创新型教师是高校所期待的,那么如何培育创新型教师呢?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形成创新的内在驱动力。

高校应该引导和支持教师的创新“类本能”的释放。[7]这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引导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形成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养成顽强的创新动机。其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教师要自主选择以创新的教学激发学生创造、发现和探究学习。再次,树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质量观,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树立教师是“促进者”的观念,激发教师不断学习,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教师的学习力;加强职业培训,提高教师的创新力。[8]这些都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教学改革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性知识,还要具备对多种知识进行整合并有机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的能力。一旦教师具备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主动意识,就意味着教师具有了从事教学创新的内在动力。

2.创设有利环境,形成创新的激励机制。

高校要尊重教师主体的差异性和创新的“类本能”冲动,创设创新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促使教师的潜能变成现实;努力营造宽松的科研氛围,重视并鼓励教师出科研成果,为造就一批科研型、创新型教师提供基本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保障政策,消除教师对创新后果的优虑;全方位、多方位、多层次地综合采用目标激励、奖惩激励、民主激励和关怀激励等多种激励手段,从物质和精神等方面鼓励教师开拓进取,探索创新,增强教师的创新动力。[9]

3.为教师搭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平台

钱伟长在谈到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时曾说:“教学没有科研作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10]高校教师参加科学研究,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通过科学研究,教师能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科技的新成就和学术发展新动态,创造出富有时代精神的新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使自身由“知识传递型”转变为“知识创造型”教师。为此,高校要制定相关政策,在项目审批、经费投人、授课工作量、硬件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更要为教师的教育创新研究提供良好的舆论导向和氛围,允许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标新立异”,能够做到“失败不追究,成功归教师,成果推广应重奖”,让每一位教师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善于创新,为他们开展创新工作提供广阔空间。此外,高校还应积极为教师搭建舞台,促其成才。[11]帮助教师成才,为其提供可以发挥其优势的平台是激发教师创新积极性的又一重要途径。

4.构建和谐的学术环境,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

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重要的是要营造一个浓郁的学术氛围,创设活跃的自由探讨的学术环境。[12]只有在学术自由得以保证的环境里,才会出现学术繁荣、创新人才辈出的局面。和谐的环境、丰富的知识、科学的思维,是人的创造性产生的主要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和谐的环境是创造性产生的重要外因。有和谐环境,才会有自主学习与研究,才会产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当前,营造和谐的学术环境、健康的学术气氛、协调的工作氛围,鼓励探索,鼓励冒尖,鼓励一马当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潜能,变人才拥有优势为人才产出优势,从而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

六、结 语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的历史性跨跃,但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教师是大学的核心,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着高等教育质量的优劣。教师创新力决定着高校的办学市场竞争力,培育和提升教师潜在、持久的创新力,就是高校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如何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既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也是一所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朱卫华、张 雷.创新教育及其教师的角色定位之我见[J]. 教育广角,2007.5:117

2 单 青. 高校教师创新素质及其培养[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4~35

3 罗 华、何建洪. 高校创新型教师的特征及创新型教师的培养[J]. 教育探索. 2007.2:78~79

4 王丽丽. 试论高校教师创新素质及其提高途径[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5:105~107

5 李金春. 激励理论与高等学校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J]. 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3:52~54

6 刘平良. 开发高校人力资源.培养创新型教师[J]. 教育管理,2007.4:75~76.

7 张 华.试论教学认识的本质[J].全球教育展望,2005.6:6~18

8 李文生. 谈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1:101

9 陈烈荣、钟永强. 提升高校教师创新力的途径分析[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9~40

新高校教师篇9

一、没有学生,师生都不会成长。在教师成长的日子里,学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考量标准。

1、学生的要求,不断激励教师的学习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随着微课、慕课时代的到来,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变化。学生的信息来源不仅依靠现实生活环境,更多来自网络。学习的现实条件则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运用的网络学习时,必须先于学生掌握网络知识,并且要善于利用现实和网络资源,不断的补充或更新自己的教学教育资源。能力的提升不仅提高教师的知识以及教育能力,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也使更多的学生受益。

2、“浮躁”不是我们的标签,应认真做好每个环节

在幸福的生活环境中时间久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远离自己的实际需求,慢慢的学习与工作变得浮躁起来!当沉下心来,静观老师自己的状态和学生现状,才发现认真做好每一环节,才是稳稳的收获!师德是实现教师幸福的必要条件,是教师幸福的心性基础。师德作为教师道德实践的一种品性,是德性与师性的契合。在这个浮躁的环境中,教师要以平常心不断前行。静下心来学习和研究教育,坚持自己的平淡心态。给学生人格的影响,让学生终生受益。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重视与学生的信息交流。利用晚自习辅导的时机,及时收集意见。弥补上课时的不足,以不断增进师生感情。教学中时刻不忘学生的要求,认真做好每一环节,给学生付出,成长自己!

3、榜样的力量———以身作则。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是楷模、是学生成长道路中的引路人!师德是学生形成良好道德的重要参考依据。第一,身教胜过言教,事实胜于雄辩。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践以德育人的观念。相信“只有付出,才有回报。”当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实践过程和价值时,他们绝不会无动于衷。践行“要想得到,先需付出”,发挥榜样的力量。教师在实践中提升,而学生则在感悟中不断成长!第二,积极与学生分享,学生一定会更加爱你!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对事情都会做出自我的评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师生相处过程中,与学生分享信念、分享失败、分享感受,与学生平等交流、争辩、探讨,相互允许存在不同的观点和声音,达到求同存异的目的。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师生共成长!

二、新形势,新师德

目前,在我国校园网络全面覆盖的校园环境中,对学生能正确对待网络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对新形势下的师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教学中,除了明确培养学生的目标外,还必须善于用科学的方法了解和分析现状,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新形势,新师德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第一,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即师德。“师德是教师的第一智慧。师德建设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具有灵魂意义。”信任,它体现了关怀精神的同时也是人格平等的具体表现。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要抓紧课堂这一主要阵地。课堂是教师的主要工作场所。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与学生一起度过的。课堂对学生而言,不仅是学习的主要场所,更是各种能力培养的良好基地。理解别人是一种美德,严格要求自己是一种高度的责任心。相互理解才意味着最高程度的爱。在这一点上,老师和学生都不例外。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爱。老师对学生的信心是学生自信的源泉,给学生强大的学习自信心。在课堂内外,积极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只有给学生强大的自信的老师,才是最具师德的老师。第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即师德。在大学阶段,学习的方法发生很大的变化,对学生自学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巧引导、教方法,提升学习效率。给学生展示自己或他人学习的方法、表达的技巧、运用的艺术、实践的意识等。“师德师风建设不仅会规范、约束教师自身的言行,更重要的是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表率作用。”给学生寻找适合个人发展的途径提供有益参考,引导学生及时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主动权等。这是新时期师德的要求,即传播学习方法和理论知识并重。第三,师生能力共提升即师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观察是认识的基础、思维的触角。没有良好的观察,思维就会因缺少材料而得不到良好的发展。由于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像高中那样明确,一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渐渐的丧失原有的制的学习。善于观察才能有效总结存在的问题,因此,为提升师生的学习效率,教师不仅善于观察学生也要善于观察自己的活动。教学过程中,勤督促。对学生的自觉性培养,离不开教学中的监管环节。大学的教学监管具有隐性化。虽然隐性化的监管力度不断增强,但是一些学生依然体会不到,反而觉得大学的纪律松散,学习自由。在实际学习中偏离学习轨迹,出现违纪现象。针对存在的明显问题,教师需要显性的及时善意提示,积极有效督促。

三、结语

总之,“高校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师德,勤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注意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反思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学生存在的问题。以督促的方式,推动教学主体———学生,来完成学习的任务。使学生提升学习的效率,养成自学的能力。

作者:蒙静 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新高校教师篇10

上下五千年,东西宇宙间,教师作为天底下最阳光的职业备受人们赞誉,这其实是职业内涵所决定的,是这个职业的受众在对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强盛、家庭的幸福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教师则是教育的基础和支撑,而教师之本,又在于“师德”。2013年5月29日,中组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再一次将对师德表现的考核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国家对“师德”的重视显而易见,师德建设正在以其强劲的步伐走入人们的视野。

一、师德的涵义

师德,即教师从业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合。师德的构成要素,包含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道德习惯等,均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但师德是有表象的,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效果就是师德的具体反映。

关于师德的界定目前有多种说法,概括起来不外乎三类:其一,认为师德包括教师一般职业道德,其中包括世界观、人生观、政治立场和法纪行为;其二,认为师德是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其中包括道德品质、思想信念、对于事业的态度和情感,以及有关行为的规范等;其三,认为师德既是教学工作基本的准则和规范,又是教师必备的情操和品质。不管哪类都可以看出,对于师德内涵的界定,早已超出教师所从事专业工作的范围了,更多的是针对教师个人所提出的道德要求。

韩愈《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明确指出教师不仅应具有渊博的知识,同时还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被尊崇为“万古师表”的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的写照,也正因为此,才有了东西南北众多弟子的追随。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机械工程专业科学家,也是知名的教育家,颇受学子的推崇和爱戴。2013年4月,杨院士在接受访谈时曾指出:“高校要构建适合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青年教师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仅是他作为老一代教育家对全国青年教师的殷切希望,其实也是杨院士六十载教书育人的真实写照!

师德,既有其历史的传承性,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人们常讲的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等等,这些都是指的师德内容。新时代倡导的师德教育,更是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新要求,融入培养创造性、开拓性、实践性人才等更丰富的内涵。

二、爱与责任是师德建设的灵魂

师爱与责任,无论任何时代都是教育的基本内涵,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难以想象,一个对教育、对学生麻木不仁的老师,批评学生时不择措辞、语言粗俗,不顾学生自尊的老师,学生能从他的教导当中获取到什么。正是因为这个职业有这样的内涵及要求,才有了从古至今人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向往和崇敬。爱与责任也决定着从业者对待职业的态度,也将决定着受众从中获取营养的价值。一名好的教师,他的爱应该是高尚的、无私的,这其中包含不求回报、不计得失,而学生对其中的体会、感悟,也一定会是积极的、阳光的,充满正能量的。师德高尚的教师也一定会对自己的专业有着严格的要求,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关爱学生发展的教师,高度的责任感会催促他不断的努力成为学识渊博的人,会自觉思考自己的课应该怎么上学生更容易理解,手段和方法怎样改进才能使得教学效果更好。

“职业是饭碗,工作是谋生”,这对如今正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来说,可以说是讽刺。毕业五年后学生的工资赶上老师的案例不甚枚举,只有对教师这个职业热爱的人,此时体会的是对职业的自豪和骄傲而不是不满和懊恼。让自己的学识转化为学习者服务社会的能力,让自己的热情转化为学习者奉献社会的抱负,让自己的慈言善举感化学习者的自我和个性,让自己的公正宽厚引导学习者对未来的期盼和向往。新时期的教师,一旦选择了这个职业,也就选择了清贫和慎独。教师职业充满自我牺牲的特质,在这一职业中的教师不是要成就自己的什么业绩,而是应成就学生的业绩,使他们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教师的行为和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和品质的培养,这种影响往往是无形的、潜在的、长期的,是任何其他形式的教育无法取代的一种教育力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师德”决定着“生德”。只有这些学生实现了其人生价值,当教师的才能够体会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才体会到教师职业给予的慰籍。

三、学习与创新是时代赋予师德建设的新内涵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在哪个时代都是对教师的要求。面对新时代知识爆炸、互联网发达、资讯横飞的教育环境,面对依赖网络、数码的90后个性化受教育对象,那种一本书讲一辈子,一种教学方式应对所有学习者,完全不可能想象。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其实远远不够,新时代的老师应该是长流水、源头活水,老师得是导师。“授人以渔”胜过“授人以鱼”的道理我们都懂。陶行知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其实就是好的典范。

尤其是对于从事职业教育的老师来说,课堂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还有灌输职业素养的责任,这一点有时候更胜于知识和技能。学习阶段,对未来将从事什么职业,会用到哪些知识,也许是未知的,也许将来工作中能用到的所学很少,但好的习惯和素养一旦养成,将受益终身。一名优秀的教师,会懂得如何适时地将职业素养贯穿到课堂、延伸到课外;一名优秀教师,懂得针对不同的学习者,探索不同的传授方法,懂得发现新问题,引导学习者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毋庸置疑,在学校里,知识渊博的教师往往会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教师的丰富学识,不仅能扩展学习者的精神世界,更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提升学习者学习的效率。“活到老,学到老”这才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形象写照。

教师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对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都在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只有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这既是教师的道德行为准则,又是教育的艺术。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职业教师,就要有正确坚定的政治信念,坚守职业道德,为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尽一份力;就要有执着严谨的敬业精神,刻苦钻研业务技能,以广博学识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就要有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不满现状,与时俱进,探索现代教学理念和新技术,引导学生们不断向着新的未知的领域前行。

四、师德建设的反思

师德重要的在于自律,这是教师职业特质所决定的。教师的第一要务是教书育人,教什么书?育怎样的人?这些都是平时的教学一点一滴中体现出来的。2014年9月9日,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应该是每一个老师的不懈追求和行为常态。”自觉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传授知识、技能,引导学生成人、成才,新时期的教师已不再是“教书匠”,更多的是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成长的导师。

师德也需要他律,他律是师德建设的保障,是师德建设以求长效的根本。从国家层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到各院校自身的《学校教师行为准则》,充分利用制度的刚性机制对教师行为进行约束,这些都是完善他律机制,重视师德制度建设的举措。

师德教育培训更需实时到位。将师德建设上升到制度法规层面,高校需要通过开展各类专题培训,激发教师增强自我修养的意识,依法执教,积极上进,钻研业务,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师德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教育内涵发展的需要,道德修养的养成需要经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外化到内化的过程,是一项长期工程。到了什么时候,“能碰到一位好老师是孩子的幸运”已不再是家长们的一声叹息,而成为时刻对从事教育工作的工作者的一种鞭策。到底“我能给学生们什么”,真的是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问题,时刻关注的问题。

新高校教师篇11

二、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探究

我国关于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国家的教育体制开始进行变革,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估工作呈现快速发展的势态。如:张大良等(2009)指出要重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并提出符合青年教师特点的评价方式。宁虹(2010)数学形式表示出了教师能力,一定程度上对教师能力进行了量化。喻莉等(2012)从评价角度、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对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体系进行重构。何静(2015)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机制进行了优化研究,提出需要科学设定评价指标,并采用多元方法进行评价。贾佳(2009)、龚江泳(2009)、匡胤(2008)、彭秋霞等(2007),陈世保(2013)运用了粗糙集和模糊数学的理论来构建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模型。段俊霞等(2014)、马海涛(2004)借鉴了美国的档案袋评价方法,提出了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新路径。纵观教师教学能力评估相关文献,大多从高校全体教工着眼研究,却鲜有针对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估研究。基于此,本文针对近三年入职教师,研究其教学能力评估问题,希望能为高校提升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提供帮助。

三、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本文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研究新疆某多民族综合性高校近三年入职的新教师群体关于该校教学能力评价系统认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该高校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对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估的认识不到位

对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进行评估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此项评估,使新入职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有个初步认识,新入职教师思想灵活,教学方法多变,且改造空间巨大,通过该项评估能够及时发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识自身教学水平,定位教学能力,从而进行反思、总结、改进;提高其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但是该校的教学能力评估主要是针对全体教工,且目的与教师的晋升、绩效挂钩。不同的群体教学能力评价目标有偏差,评价体系就应有所不同,纵观大多数院校也均采用了统一的评价体系,显然有所不妥。该校对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估同老教师一样,没有考虑到新入职教师的特点。同时在教学能力评估时同行评价占比较大且流于形式,失真率较高。

2.对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估结果的反馈不及时

调查院校教学能力评估分两个阶段进行,一阶段是教学中期学生纸质评教。二阶段教学末期学生网上评教级同行评教,评教结果至下一教学期末反馈结果。教师只能在下一教学期期末内知道学生给自己的网上评教分数,但并不知道在同行评教中排名。由于反馈时间较长,往往知道其教学意见时该课程已教学完成,不能及时改善教学方法,导致信息失效,从而评教失效。

四、完善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估的方法建议

1.提高师生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估目的的认识性

新入职教师是教学的新鲜血液,是教学最活力的群体,他们的教学能力提高与否直接关系到院校未来发展的大计。通过教学能力评估,可以使他们清楚自身的教学能力水平,认识到差距与不足,以便更好地反思与改进教学工作。同时建立及时的评估信息反馈系统,为新入职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创造渠道。加大学生评教的比重,学生是教学能力的直接体验者,能最直接的反应较能力,也能最直接的提出新入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视学生群体的评价比重十分重要,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参与评教是他们的义务与责任,有助于他们更好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评教的质量。

2.凸显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估指标指标

一个完整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估体系已经十分健全,但是如何在已有的教学能力评估体系上针对新入职教师建立专有的评估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估体系,是解决现今培养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的重点。在已有的具有普遍性评估标准之上,我们还应该注意增加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1)教学反思能力。新入职教师大多没有接受过师范类专业教育,教学能力大多在实践中一点点提高,拥有想好的教学反思能力是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2)教学板书能力,板书教学对新入职教师有着理清教学思路、熟络教学内容的意义。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大学校园的普及,除特殊课程外,大多数课程授课均采用此种方式授课,多媒体授课能增强学生的感官效应,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对于新入职教师而言,易产生照图宣讲,没有教学思路的反效果。(3)课堂应对能力,新入职教师教学经验少,如何处理课堂突发状况是新入职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作者:杨芯琪 单位: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2.

[2]李爱玉.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J].辽宁教育,2013.

新高校教师篇12

    高校教学内容的广博性、高深性及不确定性,对高校教师运用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教才能既保证把知识系统性地传授给学生,同时又保证有效地启发、激励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发现和创新,这是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必须关注的问题。200’7年2月,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要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2008年笔者参加了教育部教改项目“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研究”课题的研究,课题组设计了三份有关高校教学方法的调查问卷,分别针对高校教学名师、普通教师和学生展开调查。笔者通过对大量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对教学质量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但目前高校还存在着诸多不利于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的因素,探寻教师教学方法创新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影响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的原因分析

(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念依然存在

    教师是教学的执行者,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学方法创新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的现代教学理念是否真正树立起来。教育部教改项目“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研究”课题组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用于知识传授的时间远远多于能力的培养;超过5%的学生认为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程度一般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时,在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时间分配上,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习惯于“一言堂”、“唱独角戏”,教师讲学生听的习惯很难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依然是高校教师的首要选择,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本身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不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尽管一些教师对教学方法创新有一定的认识,对如何创新教学方法进行深人研究探讨的教师却为数不多,真正付诸实施的就更是少数。

    (二)现行的教学管理不利于教学方法创新

    建立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与配套措施,是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实现其最终目标的必要保障。目前,对于什么样的班,什么样的课,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教学,教师如何驾驭不同的课程教学,学校的政策制度应当提供什么支持,这些是我国大学常常为人们所忽视的。根据我们对普通教师的调查数据显示(如下表1),影响教学方法创新的前5个因素,依次是回报率低(47.8%)、科研与社会工作任务重,精力不足(37.3%)、学生基础与学习态度差(34.5%)、教学设施与条件保障不足(34.1%)、难以获得立项支持(30.5%),除此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

    如表1所示,高校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和配套措施还不完善,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依然存在,促进教学方法创新的激励机制还不够,教学方法创新涉及到的物质条件和运用环境有待加强。当教学管理难以营造和谐的环境时,教学方法的创新就难以进行。学校要采取根本的鼓励政策与措施,真正树立起重教风气,围绕“教学改革”合理有效地实施教学管理以激发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积极性。

(三)教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我国现行的教学评估制度(即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得到了各高校的高度重视,促进了本科教学工作,但就教学方法而言,在整个评估体系中,只是作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下面“课程”里的一个指标。按此评估,很难看出教学方法在学校整个教学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就更难以谈得上促进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对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情况的调查发现,目前高校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创新,认为“普遍的”仅占7.2% ,“较多的”也只占36.8%,“少数的”占最高的比例达41%olal换句话说,目前高校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研究与实践尚未形成一种氛围,还处于一种教师个人自行摸索的阶段。

    在高校中,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相比,缺乏有效竞争机制和激励措施。政策制度的精神与教学要求不相吻合,是制约大学教学方法创新的主要障碍。对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视大多停留在会议和文件上,在实践上缺乏必要的措施和制约机制。如教师采用教学双方共同参与的,以问题为中心,通过探素、讨论、案例等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发现知识,甚至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性教学时,由于教学评价机制的不完善,产生了难以衡量教师的工作量,难以考察学生学习情况的问题。加上近年来,有关职称评定、考核政策的导向作用,导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重论文与成果轻工作态度、责任心、敬业精神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高校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只有当评价不仅仅是源于行政压力,而是源于教师内在的发展需求时,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对学生的评价也影响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局限于知识的掌握情况的考核,教学的重心应由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从侧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转向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需要以多样化、适应性的质量观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更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的主要途径

    法国生理学家c.贝尔纳指出:“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  能的发挥。因此,科学中难能可贵的创造才华由于方法拙  劣可能被削弱,甚至被扼杀;良好的方法则会增长、促进这种才华。”爱因斯坦则更直率地指出:“再没有什么比那种毫无想象力的灌输式、经院式教学更令人窒息和毫无价值了。教学方法是工具和手段,是达成教学目的的“桥”和“船”。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寻教学方法创新  的途径。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学生与教师是构成大学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两类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离开任何一方,大学就不再为大学,人才培养就不可能进行。因此,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包括“以学生为本”与“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就是树立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思想,要把能否有效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改革成败的惟一标准。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以期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的创新过程中,既要遵循教学的原则和规律,又要符合学生学习可能性和个别差异。潘惫元先生对此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高校教学方法并无绝对优劣之分”,“高校教学方法改革不是寻求剔除所谓不好的教学方法而采用好的方法,或剔除传统方法而采用现代的方法,而是寻求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或是思想观念,熟练地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自身的个性以及学生情况等来选择在达到目标时最合适的方法。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学生基础与学习态度是阻碍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的三大因素之一。因此,在教学方法创新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该改变以“注人式”和死记硬背为特征的传统教学方法,秉承现代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创新精神,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双方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过程以及学生积极学习、能动发展的过程。

    (二)积极探索并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机制

    科学的管理制度可以保证教学改革的有序开展并顺利达到既定目标。教学改革必然伴随着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没有制度建设,就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没有制度创新,教学改革就难以突破性进展。在教学方法创新的过程中,回报率低及教学与科研难以协调的问题尤为突出。除此还表现在难以获得立项支持、教师间交流与合作环境差、教学设施与条件保障不足等方面。教学方法的改革仅靠教师群体的自发自觉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就学校而言,应从积极建立教学方法创新资源保障机制,在资金上给予支持;改变教师评价体制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根据教师情况各异,在对待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上有所区别。在进行职称、业绩评定时,处理好教学指标与科研指标之间的关系;发挥评奖评优引导作用,营造教学方法创新的氛围,引导教师重视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实践,鼓励教师从事教学方法的探索;吸收借鉴其他高校在建设教学方法方面的做法,建立多种方式的教学经验交流渠道,让教师能够及时分享其他同事在教学方法探索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出台激励性政策,要求名师、教授承担教学工作等方面积极探索并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机制。

    (三)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榜样作用

    在新的形势下,教学名师对教师专业的发展和对学科专业的引领,应当成为教学名师管理的重要内容。所谓高校教学名师可以理解为出名的或是有名声的有较高学术造诣、教学艺术、教学成就的教师,是高校教师中学识渊博、道德高尚、受人景仰的人。[10]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 1号)精神,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由每三年评选改为每年评选一次,大力表彰在教学和人才培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学名师的重视及肯定,教学名师作为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本身所具备的优秀特征值得其他高校教师学习。大多数教师对教学名师不管在教学上,还是科研上都是比较认可的,但多数教师也认为目前我国教师名师的示范作用发挥得不够。我们通过对高校教师教学方法的来源进行统计分析时发现,83.7%的教师认为自身教学方法的来源主要是自我学习与摸索,65.3%的教师认为是观摩与借鉴同事,来自专门培训和承袭教师这两个方面所占的比例不大。这说明了高校教师教学方法不是可以通过简单培训就能得到。高校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要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榜样作用。高校可以通过推动名师上讲台、开设教学名师的观摩课,或者是学校组织教学名师开一系列的讲座传授创新的经验或心得,这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不失为培养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的一个良好途径。

    (四)加强培训与引导,全面提高教师教学素质

新高校教师篇13

1观念启动—树立教学方法创新意识

教育的创新包括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育体制和机制的创新,重点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方法创新作为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创新科学合理的理解和意识的树立,有助于高校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创新指的是教学力一法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立足于现有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以及教学观念的转变,还有教学条件的保障等方面,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在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同时,在培养思维方式上也具有重要的独立价值。目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寓教于乐、知行结合等教学原则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方法的改进。高校教学方法创新需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符合创新人才成长的要求,与教学内容相配套,并根据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是教学的执行者,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学方法的创新关键在于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和教师现代教学理念的真正树立。

2素质撬动—提高教师的知识与能力水平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必须依靠于教师知识水平、教学才能和教师的素质。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知识的传播方式,要求教师以平等的、谦虚的态度来组织教学活动,并具备利用先进技术的能力、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以及引导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穿针引线的支持能力。教学改革是社会变革与发展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当代教师要深刻感知社会发展、科学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改革意识,教师要本着责任心和使命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的需要,每个教师必须努力提高和加强人文素质修养,掌握创造思维方法,提高管理能力;教师应该拓宽专业知识面,学习国际上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运用于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而且还有研究当代社会主义的新问题,创造性地丰富当前教育的新观念、新内容、新方法;在教学中,不拘泥于已有的方法,敢于提出和运用新的方法,并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使其成为具有自己特点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理论素养,把不断学习的新知识及技能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如果在教学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当学会运用自我归纳概括能力并参考有益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做出冷静正确的处理,以谋求教学理论的发展。

3管理推动—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目前高校中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回报率低;教学设施与条件保障不利;教学方法创新难以获得立项等问题。高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及实践尚未形成一种氛围,还处于一种教师个人自行摸索的阶段。高校应营造一个适合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的大环境,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与良好的创新环境离不开的。如何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极大地调动教师的创新积极性十分重要。营造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研究所需要的良好环境,需要合理的教学管理。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教学方法创新的物质支撑条件问题及教学与科研难以协调的问题尤为突出。教学管理中大学教学应体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高质量的教学离不开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同样地,高质量的学术研究也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学。因此高校管理中,在进行职称、业绩评定时,应处理好教学指标与科研指标之间的关系;理好岗位津贴与课时酬金分配的问题;教学方法创新的资金支持问题;高校基层教研组织及活动不健全的等问题,创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才能有效地促进高校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

4硬件促动—应用现代教学技术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