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微创外科实习自我报告实用13篇

微创外科实习自我报告
微创外科实习自我报告篇1

1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重构

1.1微生物实验课程内容的重新编排

验证性实验是通过验证某种认识或假说,使学生获得特定操作技能,在不断完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促进学生验证和进一步理解所学理论,培养学生的实验基础能力[7],然而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使学习者成为知识结构的设计者,使学习者善于学习,培养其创新能力[8]。单纯的验证性实验教学已不能满足高等教育的育人要求,而高校学生对验证性实验的学习也兴趣寡然、缺乏思考和主动性[9]。开设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构思实验方案并付诸实施,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设计过程是学生不断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重的观点已形成共识[10~12]。根据学院5个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和专业特点,我们对微生物实验课程内容进行重新布局(表1)。由表1可以看出,在学生掌握一定实验内容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增加综合性实验项目。例如,在学生掌握显微镜使用及原核生物染色观察的技能基础上,将真核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实验与微生物测量大小及计数实验串联合并成一个综合大实验项,使学生在一堂课中对微生物形态有系统的认知;增加“细菌总数与大肠菌群的测定”实验内容,并与“细菌快速生化鉴定”实验综合进行教学,使学生对样本中细菌与大肠菌群数定性和定量测定方法进行比较学习。综合实验项目不仅注重了实验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同时增强了实验项之间的次序性和连贯性。实验教学内容变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增加了设计性实验。例如将“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作为开放性设计实验,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查阅文献等手段进行初步调研、选择适合自己或感兴趣的研究范围,确定具体的研究题目,设计实施方案。教师对学生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创新性进行评估并提供技术指导。开放性实验安排在实验课程后期,此时学生已掌握课程大部分基础知识,初步具备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对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自主学习是一种训练,同时又锻炼其创新设计的能力。由于方案思路、具体操作步骤、仪器用具等都是未知数,因而设计性实验的开展更具独立性和创新性,对学生更富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完全投入到自己的实验研究中。

1.2将科学前沿和生活案例融入教学内容

生物技术飞速发展,新的实验技术方法层出不穷,作为综合性大学,将科研成果或技术路线转化成可供学生学习的教学项目,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融合本学科领域最前沿技术,增加学生新视野,提供学生熟悉和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实践机会。例如由科研课题转化而来的实验项目—“单增李斯特菌感染对小鼠外周血ANAE+淋巴细胞的影响”(见表1)是依托于教学团队在研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涉及李斯特菌感染和淋巴细胞的免疫效应的等研究热点,通过实验的讲解和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李斯特菌对人类的危害和致病机理,将学术研究成果渗透到课堂,逐步实现由学习基础知识到科研接触的转化。微生物与生活息息相关,结合生活案例开展实验教学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设计实验教学内容时,有意识的融入生活中与微生物学相关的实时案例,引入当前热点或有趣的话题作为教学切入点,将抽象知识化为具体有案例的实验教学。“动物病毒的接种与培养”和“尿素液收集与血凝和血凝抑制”实验时,结合当前社会热点“H7N9禽流感病毒”的案例阐述病毒抗原与阳性血清反应的原理及微生物学在生活和科研中的价值意义,同时引入病毒性质、疫苗研制过程等知识,极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水中细菌总数与大肠菌群的测定”实验中,让学生到公园或餐饮场所采集检测水样,亲自动手检验生活周围的水环境。将生活案例融入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有力证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培养积极的学习体验兴趣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化[13,14]。

2教学方法的改革

2.1利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

在形态观察实验中,通过显微镜观察的视野与教材图片有一定差异,对于初学者辨识有一定难度,学生学习效率低而且学习效果也不理想[15]。针对这一现象,我院引进MOTIC数码显微系统辅助教学,实现了有针对性的“一对一”辅导学生,而且实现了教师讲解和学生显微镜操作观察同时进行,学习更直观生动。借由数码互动系统拍照软件,将学生实验效果较好的视野进行拍片保存,按照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不同属性分类建库,积累不同题材的微生物形态图片,供学生观赏学习,增加辨识度。同时,针对以往学生实验操作不规范等现象,对微生物学的基础实验操作技术和容易存在误区的操作方法进行拍摄录制成5~10min的视频,如划线分离、涂布平板、无菌接种等实验操作技术,在相应的教学内容中结合这些视频演示,增强示范性。学生观看学习演示视频后独立操作练习,老师进行总结分析,学生针对存在问题再次练习、强化训练,形成“观摩”—“练习”—“点评”—“复练习”的实践模式。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结合,观摩学习、重点难点指导和反复训练的过程,加深学生印象,其操作更趋规范性,学习效率和效果也得到极大提高。

2.2鼓励学生自主教学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真核微生物的染色与观察”实验中,分别请不同的同学在其各自的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终端显微镜下,现场完成对青霉菌、根霉菌、酵母菌等真核生物视野的寻找,指认各不同真菌的孢子形态、梗、根等结构指认,并对其繁殖方式进行简要叙述。学生讲解的视野同步展示在教师和其他同学的系统终端电脑界面,老师对其讲解进行点评,这一过程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互换,促使学生积极“备课”,主动学习,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在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研究期间,实验教学中心实行“三开放”,即实验项目、实验时间和实验室仪器材料的开放。具体操作为,老师提供开放的实验项目,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题目;选定题目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查阅文献制定方案,学生可以机动灵活的自主安排实验时间而非局限于课堂有限的学时;在实验研究期间,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向学生开放,全力支持学生开展研究,破除了传统实验教学“固定”场所、“限制”时间和“统一”实验过程的固定架构,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自由发挥创造的目标。学生对于自己的实验处于主导地位,从设计到材料准备,从操作实施到结果分析,都亲自动手完成。整个过程有许多书本中无法学到的东西,让学生学会思考每一步操作的意义,对锻炼其逻辑思维及动手能力很有益处。实验结束时要求提交设计性实验的研究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案、结果分析、创新点、对预期目标的完成情况等内容,并以PPT答辩的形式进行汇报,最后由教师对学生报告进行点评。自主式教学的过程鼓励了学生完成对自主学习到知识输出的过程,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是对其学习能力的培养。

3考核体系的重新构建

建立以能力考察为中心的实验课程多元化考核新模式,重视对学生实验过程的评价。以往的微生物学实验考核成绩方式为:实验报告占30%,实验理论考试占70%。这种考核方式容易造成学生不积极参与实验、抄袭报告的现象,而实验报告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多元化的考核体系,既保留了实验报告对本次实验的总结和期末考试知识水平的考察,又增加了对实践动手能力、综合素质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的多方面考察。实验报告注重对实验结果分析和对实验成败的总结,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逻辑分析能力;期末考试涵盖课程实验项目的多数知识点,知识面考察较为综合;对平时实验的考核注重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操作规范性,使学生更加认真对待实验课程的学习过程,而改变以往只注重实验报告的敷衍态度,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实验素养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有较大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对平时实验操作的考察也是对学生认真参与和完成实验的督促,也有助于教师得到学生真实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课外拓展知识和查阅文献,在课堂上与老师交流发言,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对方案设计、报告总结和PPT汇报等综合考察,对于设计性实验出色完成者可提供加分项以示鼓励。

4教改成效

4.1实验操作规范性和学习积极性

提高由于考核方式增加了对平时实验操作和预习提问的考察,学生成绩不再仅依赖于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的形式,避免了学生敷衍了事的实验态度和和抄袭报告的顽疾,而且超过70%的学生在报告中主动分析实验结果,还有的同学引用参考文献对实验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实验成败的因素。学生在操作显微镜时更加规范化,自觉擦拭油镜镜头、复位机械系统、整理实验用具等,这对于培养学生爱护贵重仪器、认真负责的科研态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利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技术“观摩”—“练习”—“点评”—“复练习”的实践训练,反响效果较好,学生普遍掌握了规范的无菌操作和微生物分离纯化技术,课程成绩落实到实验具体操作,引起了学生对实验过程的重视。同时,由于对相关联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合并和调节,学生从整体把握对微生物培养、观察及研究其生化特性的过程,与以往老师提问时学生表现出知识零散紊乱、不积极应答的局面明显不同,课堂回答问题气氛活跃,多数学生能够按照老师的问题思路延伸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学习热情饱满。

4.2学生在微生物相关研究课题的参与度增加

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实践运行后,我们统计了在创新实践项目和毕业设计中参与微生物相关课题的学生比例,分别有32.7%和50%的学生参加了与微生物相关的上海交通大学PRP项目和大学生创新计划IPP项目,在毕业设计论文中,55.6%的学生选择了与微生物相关的论文研究(上一级为42.3%),研究课题的学术水平相对较高,如“灰略红链霉菌胞外蛋白酶产酶条件优化及克隆表达”“萨佩罗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特异性受体的筛选”“噬菌体裂解酶的制备及活性测定”“高产厚垣孢子木霉菌株构建机器拮抗特性研究”等既体现了学科前沿技术,又与实际生产有较强相关性,实用性强,吸引学生兴趣。学生通过微生物实验课程培养的实践动手和自主学习创新能力获得了自豪感和满足感,他们有自信能在导师带领的团队大课题中承担部分研究内容,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多视点多方法创造性的思维得到了导师的肯定,提升了学术水平和团队合作精神。

5结语

微生物实验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对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的改革,摸索出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新”模式,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调动积极性和挑战性,从而适应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放,徐广宇,王国庆,等.现代临床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6):401-402.

[2]黄红莹,刘英杰,卫文强,等.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8(4):344-345.

[3]刘森林.微生物学实验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05,32(4):153-155.

[4],黄翠姬,伍时华,等.改革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J].微生物学通报,2009,36(6):914-917.

[5]林雁冰,颜霞,韦革宏.构建创新型微生物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J].高教论坛,2010(10):20-21.

[6]李凡,刘东波,夏红梅,等.微生物学实验“四段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2,2(1):47-49.

[7]贾晓东.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

[8]李剑平,吴秀珍,陶建华,等.综合与设计性实验在微生物检验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1):21,27.

[9]蔡鹰,李思东,吴湛霞,等.高校验证性实验教学质量的控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8):14-17.

[10]张志洁,王风彬,鞠熀先.验证性实验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2):9-10,17.

[11]刘忠华,李小刚,王郑库,等.开放性实验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过程中作用的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6):191-192.

[12]宋效先,王伟平,王晓燕.开展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成人教育,2005(7):80-81.

[13]郑春龙,胡惠君,蒋联海.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5):73-76.

微创外科实习自我报告篇2

一、以学生为根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由于学生在初级教育阶段一直接受的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无需主动思考或查阅其他资料,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上基础医学知识内容繁杂枯燥,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质量自然不高。俗话说,“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

对此,我们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引进了目前普遍受学生欢迎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即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率先倡导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采用“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5个阶段。强调教师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分组讨论学习,利用精心准备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分析和思考,适时启发学生充分整合和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以“反复感染病人需要做何种处理?”引导学生结合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讨论、分析,得出需要对感染部位标本做“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结果,从而可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相关实验原理及用途。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团体协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

同时,抛弃传统的教师安排既定试验的方法,设立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例如,以“未知”的病原标本提供给学生,要求他们根据已掌握的微生物学知识,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来探讨可能性的病原体。比如,在“细菌涂片制备及革兰染色法”的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采集自己的口腔牙垢作为标本来源,并提供所需的无菌器材、染料、显微镜等,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已学习的涂片和染色方法来观察自己口腔中存在哪些病原体。由于学生觉得与自身健康有关联,则表现了很高的学习热情。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出现各种不同结果的原因,完成实验报告,并提出“如何鉴定口腔中的病原体”作为思考题留给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思考和学习更多知识,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二、加强教师主导作用,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及敬业精神

作为一名实验教师,首先,要熟练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理论知识,这是做好实验的基础。既要求熟透教材上的知识,还需要关注国内外新型的细菌病毒的相关知识。如近几年出现的引起“非典”的病毒,引起“甲流”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等,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提及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更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实验技能,包括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熟练程度等。我们通过实验教师的反复练习和以老带新、外出学习进修等方法来提高实验教师的实验技能。特别要求教师在每次实验前认真细致的做好预实验,以确保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做到正确使用、熟练掌握、动作规范、结果准确。

实验教学工作既繁杂又具体,存在着一定的体力劳动和机械重复的工作,要求实验教师具备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对学生细致耐心,一丝不苟。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与医学相关的实验仪器和试剂,这就要求实验教师做好实验示教,比如,最基础也很重要的无菌操作技术,教师做示教时就需要把每个细节步骤都演示出来,并认真讲解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在学生动手操作时,教师应深入检查,随时提醒学生可能疏漏的问题,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帮助学生打好基础。

三、完善考核制度,综合测评学生

实验考核是对学生参加实验学习的综合测评,包括实验考勤,实验操作的考核,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及实验考试成绩。共占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期终总成绩的30%。具体如下:

严格考勤,认真记录,规范管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风和严格的纪律性;同时,保证了良好的教学秩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实验操作的考核非常重要,是衡量学生基本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我们着重对无菌技术,细菌的接种培养技术,显微镜的正确使用和维护,革兰染色法,细菌的划线分离等进行考核。每个教师监考一个考场,考生随机抽做一个实验,教师在监考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询问实验理论及其注意事项等问题,教师再根据学生操作的熟练情况及回答问题的情况综合给出实验操作成绩。

实验报告是学生对实验的目的、原理、材料、方法、结果及注意事项的综合描述。既是实验完成质量的反馈,也是对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综合能力的一种锻炼。本室教师批改实验报告时一般认真细致,能及时发现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以便督促学生改正,并杜绝实验报告中学生“抄袭”、“拼凑”等不道德行为。

实验考试是实验课程结束前对做过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中的一些基本原理、主要现象和注意事项进行考核,一方面,可使学生牢固掌握有关实验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可增强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

总之,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医学课程。许多新理论、新知识都是通过科学的实验手段获得的。所以,如何使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技术,是我们时刻思考和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实际实验教学工作中,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全心付出,通过加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运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多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推动医学教育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Thammasitboon K,Sukotjo C,Howell H,et al. Problem-based learning at the Harvard School of Dental Medicine:self-assessment of performance in postdoctoral training[J].J Dent Educ,2007,71(8):1080-1089.

微创外科实习自我报告篇3

创建中国首个脊柱神经外科专业组

2005年,刚从意大利留学归来的菅凤增加入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在主任凌峰教授和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名誉主席赛米(Samii)教授的指导下,创建该院的脊柱神经外科专业组,这也是中国第一个脊柱神经外科专业组。

宣武医院是我国神经外科的发源地之一,近50年来,在赵以成、王忠诚、丁育基、凌锋等几代著名教授带领下,成为设备先进、技术精良的以微侵袭治疗为特色的科室。

20世纪60年代末,亚萨吉尔(Yasargil)和卡斯帕(Caspar)等将手术显微镜应用到神经外科手术中,并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手术显微镜在许多脊柱外科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治疗这些疾病的标准手术方式。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原骨科主任党耕町在他主译的《脊柱外科技术》一书中说道:“在欧美一些国家,很多神经外科医生从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脊柱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使得显微技术在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在中国,脊柱外科疾病的治疗基本上由骨科医生承担,以常规开放手术技术为主,所以显微外科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凭着一股要干事业的闯劲,菅凤增和他的团队从零开始,勤奋工作,勇于创新,在脊柱神经外科这一重要医学领域,取得诸多成果,他们首创或率先实行的几项医疗技术在国内均处于领先水平。

2008年,菅凤增在国际上首创“单纯后路复位矫形及内固定治疗颅底凹陷及环枢椎脱位”技术,即颅颈交界区脱位的手术治疗新技术。

世界神经外科最权威的杂志《神经外科学》(Neurosurgery)刊出了此项技术的研究报告,赛米教授称之为“治疗理念与技术的重大突破”;北美脊柱外科学会主席本泽尔(Benzal)教授则发表评论:“这一技术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避免了经口腔手术。希望治疗这一疾病的医生掌握菅凤增报告的技术。”目前这一技术已在中国逐渐推广。

2008年,菅凤增在国内最早报告了显微镜下“前外侧入路椎间孔扩大术治疗神经根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这是一项既不需要传统的内固定、又保留颈椎运动功能的非融合手术技术,手术的危险性和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降低。

同年,菅凤增又率先在国内报告了显微镜下“一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技术”,它同样是不需要腰椎内固定、并保留腰椎活动功能的非融合技术。

2009年7月,菅凤增在国内首先实施了利用“显微镜联合内窥镜技术”切除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的手术。

菅凤增说:“几乎所有脊柱疾病都表现为神经受压,因此从神经外科角度可以更好地恢复及保护神经功能,同时兼顾脊柱的稳定性。”

海外留学形成创新思维

宣武医院脊柱神经外科专业组有13张病床,2011年,菅凤增和他的团队实施手术594例,这样高的流动率在业内实属罕见。

菅凤增解释说:“我们采用显微微创技术,伤口不大,只要处理得当,很少有术后感染。我们的病人一般做完手术就出院了,很少有等着拆了线再走的。最快的时候,上午住院,下午手术,第二天就出院了。”

这样的新理念和新思维源于菅凤增7年的海外求学生涯。“在国外等拆了线再走是不可能的,都是手术完就出院了。”菅凤增说,“我们现在也是这样操作的。”

1997年,在国内已经是主治医师的菅凤增远赴意大利罗马大学攻读神经外科专家文凭(相当于中国的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临床医学做起来并不容易。回顾在罗马的日子,菅凤增笑言:“我是从缝皮起家的。”所谓“缝皮”,就是在医生做完手术后,为病人把皮肤缝好。

初到罗马,菅凤增先从住院医师做起,负责病人的日常生活。病人们一开始并不认可这位外国医生,一开口就是“中国人”,连“医生”都不称呼。

菅凤增毫不气馁,他技术精湛,耐心细致,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经过他缝合伤口的病人会对要做手术的病友说:“那个中国人缝得太好了,一点都看不出来。我的(颈椎伤口)就是他缝的,第二天就能下床,你手术时也让他缝吧。”

很快,菅凤增在病人中就小有名气,病人对他的称呼也从“中国人”变成了“中国医生”。医生和导师也开始注意这个踏实认真的中国小伙子。

晚上,值夜班的菅凤增就向一同值班的男护士请教,请他们检查他写的病案。

菅凤增笑言:“那帮护士老哥们儿很仗义,他们会指出我病案中的各种错误,告诉我别的医生是怎么写的。”

慢慢地,菅凤增的病案就挑不出错了。

“我在罗马第一年和第二年主要跟护士学习,第三年第四年跟医生学,第五年开始才跟着导师,接受导师的指导。”菅凤增说,“当时跟我一起进入住院医生行列的,有越南同学,也有也门同学,最后只有我一个人毕业拿到文凭了。”

在罗马大学,菅凤增接受了欧洲正规的临床医师培训,临床技术和能力大大提高,这对他回国以后的工作帮助颇多。

“海外学习,最主要的是开阔了眼界和思维。学习的是方法,而不是单纯的技术。”菅凤增说,“现在我所做的都是自己慢慢摸索出来的,这都得益于创新思维的形成。”

在几年的手术实践中,菅凤增还设计了2个小工具,都申请了专利,其中削骨刀已经由厂家在生产,准备拿到海外去推广。

医生的道义和责任

见证了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医疗体系和临床技术,满怀报国的理想和施展抱负的雄心,面对国内的现状时,菅凤增不是没有心理落差。

在事业初创时期,病人很少,他的压力也特别大。“作为一名医生,却没有病人,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菅凤增回忆起来仍是苦笑,“人都是很现实的,一个海外归来的外科医生,1年只有不到200例手术,能有什么前途?跟我一起‘创业’的同事们都在犹豫,我自己也很犹豫。”

从事着国内尚未普及的脊柱神经外科专业,菅凤增也很难得到业界的认可。为了交流学习,他也去参加学术会议,但那时国内还没有专门的脊柱神经外科专业学术会议,他只能参加骨科的学术会议。

微创外科实习自我报告篇4

为此,在每一届学生选择自己的“微科研”课题研究前,都要先观摩上一届学生的“微科研”课题报告交流会,基地指导教师再进一步带领学生参观高校重点实验室,用最直观的方式将高校实验室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介绍给学生。和我们基地校联系的高校实验室有清华大学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现代信息科学与网络技术实验室、中国科学科院软件研究所等等,基本上可以保障对于学生选择的信息技术领域“微科研”课题的研究。

我校还组织学生在基地校开展“微科研”课题选题的交流会,学生经过一到两周的思考和相关资料的查阅。在交流的过程中听取了别人的发言,又和老师交换了对课题选题的看法,这样,每个学生基本上都能选定自己喜欢、研究方向明确而且项目规模合理的课题。近几年来,我校学生在“微科研”课题中,涌现出很多很好的选题,比如:“物联网理想智能家居模型设计及理念构想的探究”“DTMB数字电视接收机的研究”“关于2型糖尿病风险状态判定的研究”“Kinect实现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

经过这样“微科研”课题选题的实践过程,学生不再是盲目地听老师的安排,或是由家长、朋友推荐,而是经过对自己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的认识、对高校实验室和老师的了解、观察和思考后,发现自己的“微科研”课题,锻炼自己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微科研”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分析、管理信息的能力

在确定了“微科研”课题后,我们会对学生组织培训,教会学生使用中国知网等相关资源,搜集课题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针对本课题的研究情况,进一步确认问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多个角度认识、分析问题。学生要拟定好初步的研究计划和方案。

学生将开题报告在基地校统一组织的开题会上进行展示,相互取长补短、激发灵感、开拓细化问题研究的思路,得到指导专家和教师的肯定,从而正式确立研究课题。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学生一方面根据已设计好的研究方案和方法,积极主动地联系大学实验室,保障固定的时间、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实验,如实地、多种形式地记录研究实验中的各种有用信息,从而获得客观的分析结果。

另一方面,学生还要及时和基地校指导老师进行联系,及时汇报自己的研究进度、遇到的困难、研究的心得体会等等。

在教师指导和规范的流程管理下,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培养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终身信息技术学习能力,而且学生学会了制订研究计划和实施计划,掌握了时间管理,学会了对各种信息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

三、“微科研”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

大约经过一年的“微科研”课题研究、实践工作,学生又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关于“翱翔计划”课题研究成果的书面材料和口头汇报材料,书面材料主要采取论文的形式,学生对课题研究成果的展示效果不太注重,刚开始形式比较单一,文字较多,虽然内容比较翔实,但是视觉效果不够直观,交流效果比较差。

所以,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微科研”课题的总结要求。“微科研”课题的总结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文字总结,要求有课题研究的论文,研究过程中的辅助说明文档、数据报告等等;另外一部分就是展示交流会,学生要准备一份PPT展示文稿并至少使用照片、动画、视频等一种或是多种形式,有助于生动、活泼、清晰地进行展示。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分享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维,也敢于和善于申辩。在每一年的北京青少年翱翔科学论坛数学与信息科学领域分论坛大会上,我们基地校的学生都会有精彩的发言,多次受到高校教授、专家的表扬,荣获“优秀学员”的称号。

微创外科实习自我报告篇5

Reacher on the Reform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of The Principle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 of Microcomputer

WANG Wei1,2, ZHOU Ning-ning1,3

(1.Tongda College,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03, China; 2.College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03, China; 3.College of Computer,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03, China)

Abstract: The Principle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 of Microcomputer is a course with great applicability and practical teaching is an essential part in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In this article we mainly disscuss the reforming attempt in the pattern of this course and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we can fully cultivat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innovative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with the four layers of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Key words: the principle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 of microcomputer; practical teaching; the four layers of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计算机、电子信息类等工科专业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涵盖微机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微机接口技术,兼顾硬件和软件2个方面,具有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的特点。因此实践教学在该课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学生只有通过实践环节的学习和操作,才能够掌握微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常规接口技术及其应用,加深基本概念的理解。

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践教学现状

1)课时安排上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该课程共安排四次实践课,内容包括两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运用定时/计数器8254设计流光发生器以及利用系统定时源设计定时中断程序。实践课时过少。两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实践,根本没办法达到“深入理解机器工作基本原理和培养低层编程意识及思想”的汇编语言学习目的。[1]而汇编语言理解的不透彻,会直接影响接口部分的实现能力。

2)教学内容上重软件、轻硬件

大部分的实验都是在PC机上,编写一些汇编程序,只有设计流光发生器这个实验,学生能真正动手参与硬件电路的连接,但这基本上也是一个芯片功能验证性实验,在实验课上,老师把程序编写好,学生照着老师的步骤连接好各种线路,再把程序录入、调试运行,观察结果写出实验报告就行了。最后导致所有学生的实验报告都是一个结论。基本上学生没有自主的创新环节。

此外,本课程理论课主要学习了8254定时/计数器、8259中断控制器、8250串行接口芯片和8255并行接口芯片等典型芯片的工作原理,但由于实践学时较少,在实践操作中并没有全部涉及到。实践环节的欠缺,导致很多同学尤其是通达学生普遍感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这门课难学、难懂、概念抽象、感性认识差。学生学习完了这门课程后,对于接口芯片工作原理和在计算机中的实际应用模糊不清,更谈不上创新设计。这和学院“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是不相符的。

2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当今实践教学目的除了验证基本理论和掌握基本应用外,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和思维方式以及工程实践能力。[2]为此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上充分考虑上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

为适应“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我们将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四个层次。形成软件实验、硬件基础实验、实训和课外科研的结构模式。

前两个阶段主要进行汇编语言软件实验和硬件验证型实验。主要是加深巩固基础理论知识,以培养学生理解机器工作基本原理和培养低层编程意识的基本能力以及书写规范实验报告的能力。本阶段的实验要紧扣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教学大纲。要求实验指导书有详细的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要求、实验原理、实验资源配置、实验的硬件连接与软件编程和实现功能等。使得学生快速学习和理解实验内容。

实训是综合性和研究性的实践。可以分为必做和选做两部分。必做题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的实验,主要进行简单硬件设计实验。选做部分主要进行硬件综合型实验,学生每5-7人一组,在教师指导下自由选题,不完全受课堂教学内容限制,合作完成实验。从而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3]

在本阶段可以引入PBL教学法。基于问题学习(prob lem2based learning, PBL)的教学方法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首先试行的一种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展开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培养,并且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综合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大致分为问题提出、资料查阅、讨论研究和总结反思4个主要步骤。每个问题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法,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共同探究,逐步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探究为主,作为合作者的教师仅在关键时刻起到点拨和引导作用[4]。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训必做题阶段表现突出的同学可以担任组长,由其选择组员并确定题目。在教师指导下分工合作,查阅资料、小组讨论,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实验室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实验时间和空间上开放。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研究的空间。此阶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主。要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在成绩评定时,不要过于强调实验结果的成功,防止学生为追求成绩而选择过于保守的方案。

课外科研活动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采取学生自愿报名,与学生会科协合作的方式,成立若干个课外创新小组。课程组的老师根据自己研究的课题带领创新小组与研究生相结合进行一些科研活动。如课题组的老师设计完成的“PD-32开放式微型计算机教学实验装置”,该装置真正体现了32位微机的特点,学生通过在该装置上的实验操作,能进一步加深对接口原理的理解。已广泛的应用在本科实验教学中。

3 结束语

通过本课程实践内容的改革与尝试,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不足。随着微机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实验内容使实验内容更贴近工程实际,并结合科研项目开发实验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爽.汇编语言[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3.

微创外科实习自我报告篇6

2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试验方法和技术层出不穷。内陆水域增养殖学实验中部分陈旧的实验项目和落后的实验手段严重制约了本科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我们及时地将一些新的能反映学科发展新动向和新技术的实验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在内陆水域增养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上,将实验项目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3类。对于一些经典的实验技术和方法,我们将其归入验证性实验当中。同时优化原来的实验课程体系,整合原有的实验内容,形成一些综合性实验。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开设了一些创新性实验。创新性实验是在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做完后才开设的,这时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创造探索能力,教师在这一环节中主要起引导作用。在实验课前向学生说明实验的基本思路并给学生一个研究课题,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独立完成实验。综合性实验比以往的验证性实验更容易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的主体性[3]。

3开放实验室

为了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素质,我们将实验室全部开放。开放实验室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来实验室学习和进行科研实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到的课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更好地利用开放实验室,我们将实验室的具体开放形式分为课题自选型、科技创新型和参与导师科研型3大类,涉及水产养殖专业所有的教学和科研实验室。学生作为主体到开放实验室中来,参与一些科研实验项目,教师在学生的科研活动中给予启发和指导。我们鼓励学生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下充分结合自己的兴趣积极开展课外实验项目,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同时也鼓励各专业课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吸收比较优秀的本科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在进入开放实验以前,首先由指导教师和参与科研实验的学生进行交流,指导学生查阅国内外文献,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设计实验课题。指导教师要审查论证学生选题的可行性和选题的创新性,在实验开始前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而且每个实验室在正常开放时间都有专人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讨论,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通过讨论找出根源,改进实验方法和策略,最终完成实验。实验项目结束后,参与实验的学生必须向科研指导教师提交实验报告。指导教师应认真评阅、修改学生的实验报告,对实验规范完整、分析讨论深刻的研究成果,鼓励学生在相关期刊上发表实验论文。

4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4.1利用数码显微镜互动系统数码互动生物显微实验系统是专为生物显微形态教学设计的互动式实验教学系统,教师只需通过自己的电脑就可以查看全班学生的显微镜画面,使教学更直观、更方便。师生之间可以通过多向多媒体互动系统进行随意交流,教师与学生实现全面互动,使沟通更快捷、更有效。配上投影机,增加一些多媒体中控设备,就可以实现多媒体教学。在内陆水域增养殖学实验教学的一些显微观察试验中,教师采用了显微数码互动系统,使学生在有限的实验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4.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电脑的广泛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许多学校已得到广泛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在内陆水域增养殖学的辅助教学能够充分利用色彩、声音、动画、图形等形式将一些技术和方法非常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例如将鱼类的雌雄鉴别方法、人工受精技术,受精卵胚胎发育过程等通过摄像记录、经过教师的编辑、在实验课堂上进行展示,给同学们一个直观、形象、生动的感觉。

微创外科实习自我报告篇7

近几年,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发展和普及呈加速态势,新技术、新媒体、新模式层出不穷,令人耳目一新。从技术角度来看,智能终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有效地推动了学校信息化环境的建设,数字校园、未来教室、教育云、“三通两平台”开始成为建设的重点;在新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产生了许多新媒体形式,如微博、微信、数字报刊、数字图书、网络广播电视、电子教材、电子书包等,数据的存储、信息的传递、知识的积累,越来越依靠新的媒体形式;技术和媒体形式的创新,让人们对教育产生了无限遐想和期待,各种探索和实践也逐步开展起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创客,以及多元的在线教育形态应运而生,由点及面,由浅入深,发展融合。基于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需要,网络生态、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减负”、教师培训等问题也成为社会和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面对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给教育发展带来的契机,寻找破解当前教育难题的路径,成为当务之急。为了迎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本刊策划了“破解教育难题的战略选择”系列专题。围绕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以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综合与立体地报道、理性客观地分析(解读),通过专家、一线教师、教育管理者、相关行业的观点与主张,多层次、递进式地透视出选题的深层含义。该系列专题包括:

《破解教育难题的战略选择①——聚焦“三通两平台”建设》《破解教育难题的战略选择②——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破解教育难题的战略选择③——信息技术助力提质“减负”》《破解教育难题的战略选择④——“电子教材”的研发与应用》《破解教育难题的战略选择⑤——挖掘大数据时代的教育金矿》《破解教育难题的战略选择⑥——扎根实践的“跨越”》

我们希望通过国家“三通两平台”的推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电子教材与大数据支撑的教育云平台的研发与应用,实现教育的提质“减负”与跨越式发展。

2014年,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我们立足教育信息化一线实践,传播教育信息化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推动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及管理中的应用,驱动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促进和变革,策划了“来自实践的报告”系列专题。

《来自实践的报告①——寻找“北京经验”》数字校园的建设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结果,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学校教育需求的变化,其内涵将不断得以充盈。通过北京数字校园实践经验、前瞻性规划和理念创新,诠释数字校园不断发展的内涵。

《来自实践的报告②——中小学,慕课来了》慕课(MOOCs)在高校掀起的风暴,令其迅速蹿红,得到众多互联网巨头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追捧。这不由得使人们对于慕课在中小学的发展充满了憧憬,“C20慕课联盟”“双师教学”“北京数字学校”等多元在线教育形态的探索与尝试,点燃了众多关注慕课的基础教育人的热情。

《来自实践的报告③——探索课程改革之道》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课程整合的试验一直在进行。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探索新的综合课程应对社会的发展。我们要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创立综合性课程文化。针对教育领域中各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多种学科知识的互动、综合能力培养,促进师生合作,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发展,从而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

《来自实践的报告④——创客教育与教育创新》这是一个变革和创新的时代,创客适应了这个时代的要求。创客运动在中国刚刚萌芽,在教育领域率先破土而出。然而,梦想的力量,使得一位又一位年轻教师正在以草根的力量践行着创客的教育故事。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再到更多的人,教育创客正在用自己的行动掀起一场“边缘革命”。时代催生新的思维:未来社会是否更需要今天的学生创客式的学习,而教师是否更需要为培养这样的学生而发生相应的改变?

《来自实践的报告⑤——走向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课程再出发》由于缺乏核心的、稳定的、能够反映计算机科学本质和发展方向的内容,当前的信息技术课程很容易陷入随波逐流,甚至丧失课程价值的局面。随着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教育理论的发展完善,尤其是得益于最近几年一线信息技术教师们的不懈努力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向开始变得越来越明晰。

《来自实践的报告⑥——家校合力构筑健康网络生态培养未来数字公民》《2013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显示:互联网正在成为中小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重要来源。构筑健康的网络生态,培养未来合格的数字公民,这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来自实践的报告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重塑中小学网络德育生态》“网络对德育既有积极影响也有负面影响,然而正面影响往往被人忽视。”透过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一组组生动的动漫,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一段段精致的微视频,我们不难发现:符合网络时代特征和青少年年龄特点的“正能量”正在积聚、生长……

《来自实践的报告⑧——教与学方式重构进行时》教与学方式的重构已成为关乎学校未来发展,关系到信息时代师生学习生活质量乃至前途和命运的一大难题。如今,教室在改变、学校在改变,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者、师生关系都在改变,各种高效的学习形式正在世界各地被创造出来。

《来自实践的报告⑨——翻转课堂真的“落地难”吗》翻转课堂对于中国教育改革而言只是一个节点,我们相信,只要是在正确的方向上不断积累的量变,定会在某个时间点达到质变。而翻转课堂最终留给我们的,将不是一种刻板的模式,而是尊重学生差异、“以学定教”的理念以及勇于从现实中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的精神。

《来自实践的报告⑩——在线教育:学校“围墙”内外的突围》当前学校“围墙”内外的各方力量都在突围,试图改变教育的现状。学校内部的改革者正在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学校外部,商业运营的教育培训机构也在试图进入学校。信息技术使得学校的“围墙”正在消融,教学的物理边界变得模糊。

微创外科实习自我报告篇8

大学生实验课程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1,2]。但长期以来,各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仍停留在“教师讲解与示范、学生模仿”的阶段,这种教学模式虽然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但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3]。另外,这种传统的实验课程教学模式也造成了学生对于探讨科学问题兴趣的流失,使得实验课程教学沦为简单模仿实验步骤和机械式操作的尴尬境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改革培养模式和改善教学方法已是当务之急[4]。有研究表明,通过改变以任课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授课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6]。我们的实践教学改革结果表明,选择弹性教学模式,将实验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的选择实验、设计实验、探索操作实验,能较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一、弹性实验教学模式定义

所谓“弹性”,是指在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并结合自己的兴趣提出实验题目,指导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知识点和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的实验题目进行把关,学生再根据试验题目主动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实验内容,撰写预习实验报告,并开展探索性实验。在弹性实验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自己的实验内容有很大的主动权。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验题目、实验内容进行系统把关。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反馈式的互动。弹性实验教学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还能实现“一对一”式的教学和因材施教,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弹性实验教学模式下实验内容的设置

弹性实验课程体系在实验内容设置上与传统实验教学有较大的差别。传统实验教学内容设置均为教师指定,且实验内容非常具体,操作性和验证性的实验偏多,不同的实验内容之间缺乏联系和连续性。弹性实验内容设置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入手,将传统实验由操作性和验证性实验向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转变。在具体实验内容的设置上,教师以实验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与任务为指南,以实验教学的基本知识点为导入点,引导学生围绕着实验教学目标和基本知识点并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自主确定实验题目和内容。在此过程中,由于学生受到专业知识面、科学素养、实验探索经验等因素的限制,提出的实验题目和内容往往出现兴趣占主导地位,实验教学目标和基本知识点被忽略的现象,因此在学生确定实验题目和实验内容的过程中,实验指导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实验指导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教学基本知识点出发去思考问题。此外,实验指导教师还需对学生确定实验题目和内容进行严格把关,通过多轮互动式修正,确定每组学生的实验题目和内容。

三、弹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授课方式

弹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授课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区别于传统“灌输式”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弹性体系在授课方式上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教学环节上分为提出问题、解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个阶段。在提出问题阶段,实验指导教师先告诉学生本单元的实验教学目标、任务及涉及的基本知识点,引导学生围绕实验教学目标主动思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问题,即确定实验题目。在解析问题阶段,实验指导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实验内容,鼓励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确定解决问题的实验方法,并撰写和提交预习实验报告。教师收到预习实验报告后,从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及实验方法的正确性等角度进行把关和修正,并将修改意见反馈给学生,然后学生再根据教师意见进一步修改并重新提交给指导教师,直到实验方案可行、实验方法正确为止。解决问题阶段即为学生进实验室开展探索性实验的过程。弹性实验教学模式下授课方式要求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先按自己预习实验报告所列的实验材料到指导教师处领取实验所需的实验材料,然后指导教着重讲解本单元实验涉及的基本知识点的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接着由学生独立完成整个探索性实验。

四、弹性实验教学模式考核评价制度

科学的实验考核评价制度不应只对实验结果做出简单评价,而是要涵盖从实验题目的凝练、实验内容的提出、资料的查阅、预习实验报告的撰写、探索性实验的开展及最终实验报告质量整个过程。通过完整的考核制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弹性实验教学模式示例

以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环境微生物学实验为例,环境微生物学实验一般设置为10―12个学时,根据实验教学大纲,该实验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术、微生物简单染色及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及结果判断、培养基制备、高压蒸汽灭菌、环境中微生物分离计数、微生物群体形态特征观察。在实验教学大纲的指导下,传统环境微生物学实验一般开设了三个实验:(1)微生物染色及显微镜观察;(2)培养基配置;(3)土壤微生物分离计数[7]。这三个实验中有两个是操作性实验,一个是设计性实验。各实验内容单一、连贯性不强,也不具有科研探索性,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8]。在弹性实验教学的指导下,可以紧扣实验教学大纲,将实验内容优化为一个设计性、综合性、探索性、创新性的实验:环境中功能微生物的分离计数及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实验题目具体化,如土壤中抗重金属微生物分离计数及优势菌染色和显微镜观察、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微生物分离计数及优势菌染色和显微镜观察、土壤中表面活性剂分解微生物分离计数及优势菌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等。这些创新性实验不仅囊括了环境微生物实验教学大纲的基本知识点,能很好的达到实验教学目标,还结合了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及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入了探索研究的创新元素。

六、结语

弹性实验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撰写实验方案及独立开展探索性实验等环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在弹性实验教学模式下,实验指导教师的工作量比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要大,这也要求教师为了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要奉献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参考文献:

[1]厉旭云,梅汝焕,叶治国,富丽琴,夏强,陆源.高校实验教学研究的发展及趋势[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3):131-135.

[2]陶雷,何斌,莫赞,陈恩孝.高校经济管理本科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验技术与管理,2009,26(3):119-120.

[3]王悦,刘文.浅议对传统实验教学的继承与摒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4):14,30.

[4]刘银萍,彭端,蒋力立.创新实验教学与传统实验教学的比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5):27-30.

[5]李琰,吴建强,齐凤艳.开放与自主学习模式下的实验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134-137.

微创外科实习自我报告篇9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微视频课程;虚拟实验平台;评价方式

当今科技飞速发展,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面临严峻的挑战,实验教学作为工科教育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科学素养、工程技术素质、文化素质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大学物理实验是工科学生开始接受系统科学实验和技能训练的开端,其丰富的实验思想、方法和手段,对于工科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会影响学生后续实验课程的学习,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将影响他们今后的专业生涯。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从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缺点,例如:学生完成一个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一般是:学生通过实验教材进行预习,到实验课堂后先由教师讲解、演示实验,然后再由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完成实验后经教师检查实验数据并签字,课后由学生处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率低,学生实验的操作训练和思维训练都不足,实际情况是很大一部分学生是“依葫芦画瓢”完成实验,有的学生甚至编造实验数据、抄习实验报告,浪费了宝贵的实验资源和时间。另一方面,由于上实验课的学生人数众多,指导教师辛苦异常、疲于奔命。基于此现状,我们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迅速发展的网络技术,通过多通道、立体化、网络化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从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实验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实验的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建立新型的适应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

1建立层次化的适合应用型工科要求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以大学物理实验教材建设为主线,改变传统以力、热、声、电、光进行分类的课程模式,建立以引导性、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层次化的适合应用型工科要求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1.1注重物理实验思想、方法和技能的基础训练

根据应用型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系统地训练学生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精选两个引导性实验和十个基础性实验,通过这些基础性的验证实验,使学生形成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即:(1)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形成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如掌握握列表法、逐差法、作图法和最小二乘法等数据处理方法);(2)掌握常用物理实验方法(如:利用理论知识,设计物理量测量的各种方法),特别是与工程相关的实验方法;(3)常用物理仪器(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移测显微镜、水银温度计、福廷气压计、秒表、各种电表、示波器、迈克尔逊干涉仪等)的使用方法;(4)掌握常用的实验操作技术测量基本的物理量(如:长度、质量、温度、压强、压力、电流、电压、电阻、磁感应强度、光强度、折射率等)。

1.2开发具有专业特点的大学物理综合性实验

根据我校开设的不同专业,开发具有工科专业特点的综合性大学物理实验,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各自专业学习的角度来思考分析物理实验问题,促进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加深对大学物理实验作用的认识,强化专业思维意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开发综合性实验中尽量做到以下四点,即:(1)实验具有综合性,能引导学生对知识、仪器、技术和基本实验方法进行综合;(2)相应专业需要,但学校的现有课程中又暂时还没有覆盖到;(3)具有现代性,是现行应用比较广泛的成熟技术;(4)物理原理能讲清楚,实验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为此实验室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要求每一位实验教师做一个专业(或专业群)的调研,选择一个具有专业特点的综合性物理实验课题研究,购置相应的实验仪器,完成试验并撰写讲义。期间实验室组织了多次的交流和讨论,开发了适合机械类专业的“光栅传感器测量位移和角位移”实验,适合环境与化工类专业的“衍射光栅测量及其应用”等八个综合性实验。在此过程中,教师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收获了成果,特别是年青教师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内含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大学物理实验的作用也有更深的认识,起到了教学研究与教师成长相长的作用。

1.3开发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设计性实验;开展以创新为目标的大学生创新实验

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知识技能学习的最终目标,学生在大学物理实验阶段的学习,重点培养这方面的意识,为此我们在设计性实验中只给学生实验目的、要求、实验室有的相关仪器以及推荐参考文献,学生必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建立模型、选择实验方法及配套的仪器、测量条件等等;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提交实验准备报告;进行实验,改进方案;撰写实验报告;最后完成整个实验。由简单到复杂安排一系列设计性的实验。设计性实验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增强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利用各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建设,以团队的形式开展科学研究,培养工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如:2012级微电子学专业卢新柳同学主持的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计算机处理大学物理实验数据的方法研究和软件设计”,经过两年的努力,不仅做出了一套处理大学物理实验数据的模板,而且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和研究,解决了在Ex-cel中粗大误差自动剔除问题[1],论文在本科大学学报公开发表。

2建立多通道、立体化、网络化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学资源建设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通过建设多通道、立体化、网络化的大学物理实验微视频课程辅助教学平台和虚拟实验平台,能改变学生只通过教材预习不直观、抄录教材写预习报告、预习效果不好的现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即使在实验课堂上也能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个性化地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实践,从而提高实验课的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2.1制作与教学内容配套的大学物理实验微视课程辅助教学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动力”促进了“微时代”的快速发展,微视频课程已经成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借鉴国内外微视频课程建设的经验,[2-3]我们根据实验类操作性课程的特点,开展与教材相配套的大学物理实验微视频课程辅助教学平台的建设,通过全新的教学设计,将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演示分解成一些时长在三至五分钟的微视频,每个微视频讲清楚一至两个知识点或实验内容,每个实验的各个微视频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但又相对独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可以随时调用观看。微视频课程平台的建设将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实验课程的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2.2选择引进虚拟大学物理实验平台

仿真实验能有效改善教学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开放性的操作环境,实现在虚拟环境下近乎真实的实验体验,学生在仿真实验过程中,只有正确理解原理,熟悉实验步骤并正确操作,才能得到较好的实验结果,这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有效的提高了学习的能动性,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激情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通过仿真实验,学生可反复检验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实验过程中体会设计成功的喜悦和反思设计失败的教训,培养良好的科学探究素养,同时也促使学生建立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深远意义[4]。学习兄弟院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成功经验[4-8],引进由中国科技大学霍剑青、王晓蒲等开发的“大学物理仿真实验系统2010版”,主要选择与我校实验相对应的20个实验项目。通过虚拟实验平台的建设,为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具体实验前后的预习和复习提供了方便,使课堂实验过程更加高效。同时此平台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深入学习的条件,丰富了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内容。

2.3改善大学物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增加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提高实验课堂效率

作为地方性应用型的工科院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始终是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必须通过改善仪器设备,增加学生独立的实践操作和实验操作的时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手段,我们的目标是:对于可以单人完成的基础性实验,尽量做到一人一组完成实验,需合作完成的实验才安排两人一组完成实验,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条件得到很好的实验技能的训练。

3改革实验课堂教学,合理分配实验课时间

传统实验课堂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1)学生预习不够充分;(2)课堂实验时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有些学生性格腼腆羞于提问,教师不能及时关照到所有学生;通过微视频课程、虚拟实验等大学物理教学资源的建设后,这些情况会得到改变。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实验课堂进行优化,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3.1取消学生实验操作前三十分钟的教师讲课,改成互动的学生预习情况检查

由于建立了可视化、交互式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资源,学生预习不再是只阅读教材,而是教材、微视频和虚拟实验这样立体化、多通道的学习资源库,预习的质量能大大提高,进入实验课堂着重进行的实践操作训练、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在实验课堂教学中完全可以取消学生实验操作前三十分钟的教师讲课和演示,学生进入实验室后直接开始实验,增加学生实验操作的时间。教师则利用课堂时间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及时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

3.2优化教师实验课堂的辅导,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手机即时查阅相关微视频以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则只需解决微视频课程中未考虑到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大大减轻了教师课堂的强度,提高了教学效率。

3.3及时评价并记录学生实验过程中的表现

建立了微视频课程辅助教学平台后,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查阅微视频得到解决,学生在实验课堂中走动会大大的减少,实验课堂会更加有序。教师则可通过对每一组实验学生观察和交流,及时评价并记录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实验过程表现和实验数据记录情况等内容,并加权计入实验成绩。

4改革实验成绩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训练

传统的学生大学物理实验成绩一般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是对每个实验的评价,依据通常是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时间、人员、仪器和经费等原因,期末考试往往流于形式,有的为了应付检查,甚至把学生的某一次实验作为期末考试。这是一种对学生实验的总结性评价方式,而实验过程的评价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忽略了评价的激励和调节作用,不利于学生改进和调整学习,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建立丰富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资源,在实验课堂上,教师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对其预习情况、学习态度、实验操作等进行实时评价,帮助他们调整和改进学习,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对学生实验成绩评价进行改革。

4.1注重过程评价,通过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动手操作训练

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9-13]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将每一个实验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预习、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每个阶段都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1)预习部分的测评项目包括:检查预习报告和简单的提问,这部分内容在实验课堂上通过面对面与学生互动形式完成,成绩占平时成绩的30%。(2)教师课堂对每一组的课堂巡视,考察学生实验过程的关键操作、动手能力情况和实验原始数据记录等内容,占平时成绩的40%。(3)实验报告的测评则包括: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实验数据的处理正确性、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知识的拓展和思考题回答等,占平时成绩的30%。在此评价体系中能较真实有效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并能及时帮助学生进行改进,促进学生的发展。

4.2建立大学物理实验成绩管理和考试系统

客观、准确的实验考试是评判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实验室条件和师资力量的限制,全体学生的物理实验考试难于有效实施,为了解决大学物理实验考试的困难,准备购置由合肥中科奥锐有限公司开发的“物理实验考试和自动判卷系统”,并准备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合我校的物理实验成绩管理和考试系统。

5结语

作为一所升本不久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条件急需改善和教学水平需要提高,在福建省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建设项目的支持下,我们正努力从教材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实验课堂教学改革以及学生实验评价等多方面对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建新型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

作者:高潭华 苏春燕 张明文 刘雪梅 叶靖莹 单位:武夷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卢新柳,高潭华.用Excel处理实验数据粗大误差剔除的方法[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5(2):65-70.

[2]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3]宋金璠,郭新峰,王生钊,等.微课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实验,2015(2):12-17.

[4]唐锋意,张翼,赵瑞,等.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在民族医学院校中的应用浅谈[J].大学物理,2011,30(2):31-33.

[5]邢永强,李国峰,武娥,等.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开放教学对策[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1):121-122.

[6]霍剑青,王晓蒲,汤家骏,等.分层次的物理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4):232-234.

[7]王小兰,戴亚文.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物理实验2013,26(3):144-148.

[8]霍剑青.应用信息技术培养新型人才实验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物理与工程2013,23(6):26-29.

[9]王化忠.中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7(1):54-58.

[10]陈洪叶,曹学成,陈军,等.大学物理实验成绩的形成性评价模式[J].大学物理实验2014,27(4):129-131.

微创外科实习自我报告篇10

根据职友集2016最新专业数据显示,广告相关企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要求应聘者有3~5年工作实践经验达到33%,可见广告学实践对于专业学生未来就业的重要性。南京林业大学(以下简称“南林大”)人文院广告系紧紧抓住广告学就业的发展潮流,积极的推出多项广告学的实践活动,其中银杏传媒模拟有限公司尤为广大师生所津津乐道。

一、广告学专业实践的重要性

1.实践响应了国家政策的号召

高校广告学实践的发展和创新离不开国家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上,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引擎。在“双创”前提下,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不断高涨,同时也带来相关问题。创业是需要一定基础的,这就要求学校进一步加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南林大人文院银杏传媒模拟有限公司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下通过与校内外不同组织机构间的项目合作来拓展学生的实践渠道。如最近南林大广告学系举办南林广告与传媒系成立“20周年”庆典活动,无论是前期嘉宾的邀请、视频制作、场地安排等,还是活动现场的设备、人员的调度,以及活动后期的总结报告都启用了大量本专业学生,切实的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迎合国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相关要求。

2.实践满足了企业招聘的要求

近年有关广告学方面的企业职位都对广告系毕业生的实践经验要求越来越高。这种现象要求高校在注重广告系学生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更应该提供更多的与理论知识相联系的实践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广告学实践能力,在未来的工作就业中更具竞争力。

目前南林银杏传媒模拟有限公司承接校内外各种活动,如人文院相关老师慕课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前期主要由老师设计相关课程文稿,再和相关课程学生沟通具体流程安排,最后由学生进行拍摄和后期剪辑任务,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活动获得一些劳动报酬,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3.实践拓宽了自我能力的提升

高校在传播广告学相关的书本知识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把理论融进实践当中,为学生提高自我能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近年来,高校招生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源源不断地涌入人才市场,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人才市场当中脱颖而出。

由南林银杏传媒模拟有限公司的而衍生的“南林人文传播”的微信公众平台目前无论是日常平台的基础维护,还是平台的前期渠道宣传和后期消息的传送基本上都是由广告系专业的学生进行操作的。而微信平台的良好发展对于前期宣传营销的能力和后期新闻采编的能力以及相关反馈沟通的能力的要求都是相对比较高的,所以对于参与微信平台维护的同学来说这是一次把课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具体实践从而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契机。

二、广告学专业实践的具体落实

1.社会公益的赞助

近年,社会相关企业或者个人通过在大学设立奖学金的公益方式对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进行奖励以此来进一步推动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发展。同时相关专业性质比较强的企业通过设立奖学金的方式为该企业的未来人才做出前瞻性的规划,可谓与高校达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如南林大“石林奖学金”的设立,极大的鼓舞了包括广告学专业的各专业的学生去学习以争取到这个名额。同时去年十月份,由银杏传媒负责联系的南京一家影视基地免费向南林广告系专业的学生提供免费的影视类道具场景甚至演员,以此来鼓励广告系在影视这方面的发展,极大的激发了专业学生前期剧本创作的想象力以及后期落实的主动性,提高影视作品质量的同时也锻炼了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

2.学校资源的扶植

高校广告系学生的良好培养和发展离不开相关专业优良的教学资源,以及对教学资源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应用。 广告系本身的特点要求教学资源除了一般所必要的师资、课本案例外,对于设备也有很高的要求。

目前南林大设备的使用采用精简化的管理办法,在相关借还设备的办公室设立免费打印机,本专业学生因为课程或者个人能力的需要可以通过打印借设备的表格,然后找到相关课程老师签字,最后登记就可以使用相关专业设备。可以说流水化的程序节约学生借设备的时间成本,也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使用专业设备实践的热情。同时以银杏传媒模拟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实践项目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相关专业资源的进一步整合,更为方便有效的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服务。比如在今年“广告系成立20周年”庆典上特意策划了一场直播活动,而一些非常专业的直播设备如高价的松下摄像机、控制台等可以让学生切身的去学习和操作,提高学生接触更优秀教学资源的机会。

3.科学技术的利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一些教学实践计划的信息除了基本的电话信息、班级内部宣传、教师口头告知甚至张贴海报宣传的方式外,现在一些微信公众平台、直播、群聊等新兴的交流手段不仅节约相关成本也实现了多方实时有效的沟通,为学生提供新鲜的实践相关方面的信息。

微信公众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号,通过群发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消息五个类别的内容向受众提供切实有效的信息。“南林人文映像”微信公众号自成立以来向广大师生提供最新的校内关于广告系方面的动态,同时对广告系行业的行情调查和相关广告方面的实践机会也进行及时的报道。使学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相关信息,掌握更多的机会去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近年随着直播的快速发展,其双向流动、实时沟通的特点,特别网络直播更简化了直播的硬性条件,通过直播来宣传相关信息不断发展。在南林银杏传媒负责的广播与传媒“高层学术研讨会”的活动中就出现本专业学生用手机进行现场直播,进一步推动信息的快速流动,也为想听讲座却因为一些问题不能来的师生们提高一个在线学习平台。

三、广告学专业实践的总结分析

1.实践激发了学习热情

高校广告系学生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时候,更应该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这类知识,这些知识又到底会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哪些影响,从而激发自己主动学习的热情。而明白这些不是凭自己的主观臆想而是真真切切的投入到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才会逐渐明白自己哪些方面的知识需要什么样程度的掌握。

由南林银杏传媒有限公司负责的校外一个“LIFES集装箱港式茶餐厅”广告宣传项目向广告系专业大一到大四的同学进行分组征集作品,并划分相应的等级和奖励。在整个项目的策划的过程中,从前期项目Logo的设计到具体特色场景的构思,从日常产品的设计、划分、营销到具体的商业合作、项目推广和后期项目的规划,每个小组都投入相当多的心血,在一步步完成策划的实践过程中也更加明白自己需要哪些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支撑,从而使他们在接下来相关课程的学习中投掷更多的热情和关注。

2.实践提高了专业素养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广告学专业由于自身的特性对于实践要求相对一些专业更高,要求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课堂的理论知识,更是要通过实践操作拿出实际的作品。

南林大银杏传媒模拟有限公司在成立之初就着手相关专业方面的有效合作,如组织相关的学术讲座来扩大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如不久前在人文院教学会议室举行的纪录片相关方面的指导,特意邀请新锐纪录片导演林志权来进行相关主题的演讲,并通过具体的影片展示和提问互动环节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纪录片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本身的专业素养。

3.实践扩大了专业机遇

广告学实践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积极的参加一些竞赛,探索不同赛事的命题进行实际的探索,从而积累宝贵的专业相关的经验。南林大广告系的学生每年都会去参加学院奖、金犊奖、大广赛等有影响力的适合大学生参加的广告行业的竞赛。甚至把最终学生的参赛作品当初考核学生相关成绩的标准之一。

实习常常是学生进入社会工作前重要的一课,是学生把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的契机。先前南林模银杏模拟有限公司就是基于这样的前提下去和校外大的门马影视进行合作,推荐本专业优秀学生去门马影视进行实习。这种利用校外资源和环境的顶岗实习,具有零距离、 深层次、实战性的特点,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十分重要的途径和方式。

四、结 语

高校广告学专业的发展与专业实践的落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专业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来自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帮助和规划,从而为优秀广告系专业人才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作为学生本身也要积极主动的利用不同的专业资源,为推动自身素质能力的发展和未来生活工作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从而推动高校广告学专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微创外科实习自我报告篇11

1.推拿手法教学过程中,手法较多,包括了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挤压类、振动类和运动关节类六大类手法,其中又包含了30多个小的手法,内容较多,如何让学生记住各种手法,并且熟练掌握这些手法呢?近几年,微课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将微课教学引入到推拿手法教学中来。微课,又称微课程或微型课程,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提出,戴维?彭罗斯认为:“微课程是一个知识挖掘的框架,我们将告诉学习者在哪里挖,需要挖些什么。我们将对这一过程进行监督。”微课既可以作为一种进行知识挖掘的工具,也可以作为知识脉冲。目前,国内高校微课资源的主要类型包括理论讲授型和实践演示型,推拿手法更侧重于实践演示型,通常为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等,适合于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教学环节或教学活动展开微课堂教学。一般情况下,一节微课只开展一节简短而完整的教学活动。如在讲授揉法时,教师可以对揉法的概念、分类、动作要领先做整体的介绍,然后教师分别演示各种揉法,制作成微课。通过微课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推拿手法的知识。

21世纪是数字化的时代,教学内容不应该拘泥与书本上。教师可以将一些规范化的教学视频分享给学生,将教学内容的复习从课上转移到课后。要学好推拿学,不仅仅局限于手法、功法的学习,还应了解运动医学、系统解剖学、功能解剖学、生物力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这些内容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再学习,将较好的网络资源,如美式正脊疗法、拉伸疗法、运动疗法等适当引入推拿手法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网络资源共享,可使学生更透彻理解推拿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进而明确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手法,最终发挥临床治疗效果,为学生进入临床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2.模拟诊室的教学方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它是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藏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上将一个学生模拟成病人,让几个学生尝试推拿治疗病人。在实际操作的时候规范推拿的手法、力度,指正治疗的不足。如此,可以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治疗中,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由于亲手进行治疗,再次遇到患者时就心中有数了。模拟诊室的建立使学生充分的得到练习,从而为推拿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三步强化训练法”:第一步,学生阅读推拿手法图谱,图谱下配有相关该手法的说明,但关键词及重要的知识空白,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后将手法填到空白处;第二步,代教教师提供给学生带有穴位描述的文字资料,学生根据穴位的描述,自己进行推拿手法图谱的绘制;第三步,教师负责抽取中医科需推拿患者病例,针对不同病情由学生制定推拿治疗方法,书写医嘱报告,进行推拿手法应用能力训练。带教老师对学生书写的医嘱报告严格把关、认真修改、合理评分,不合格报告应重写,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切实提高临床技能

推拿手法“三分学,七分练”。如果光听不练,到头来也只是纸上谈兵,临床时也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勤学苦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是提高手法的重要手段。

理论课讲述手法操作时可以安排学生两人之间互相练习,师者随堂指导纠正手法的不足并在学生身上示范,让学生亲身体验手法的轻重缓急,使学生自觉地感到手法的进步和规范手法的作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实训课时,再安排学生加深巩固手法之余,可以因材施教。现阶段,学生多因生活姿势不良引起骨骼变形、肌肉酸楚不适,师者可以以此为契机,为需要的学生治疗,然后从旁辅导其同学,以点带面、蚌病成珠,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的练习、使教学模式从老师的被动教授转变为主动的需求。此外,课后大量的练习时间弥补了课上的不足,对于教育教学起到极大作用。

当学生手法练习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师者即应指导学生转入实体练习阶段。从课堂中走出去,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组织带领学生在校园范围内给需要的师生进行治疗并间接指导不足。从理论上升到实践、从模拟进入到临床,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且在实际诊疗过程中收获颇丰。学生在活动中感到小有所成辉不断激励其前进,教师在活动中可以引入自我保护的内容,喻教于景中。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多渠道寻找动手机会。在校为同学老师、在家为父母亲戚做一些推拿,鼓励一些学生参加推拿手法课程等系列培训,考取职业鉴定中心的中级或高级按摩师的鉴定资格。

三、完善考核形式和方法,建立客观的评价体系

微创外科实习自我报告篇12

两年,1000多条微博。其中最多的是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关注、关心与温馨提示。

新生报到,我会结合入学教育,一些有关河南工业大学历史、学科特色、职业规划之类的文字,帮助学生提高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例如:“有一所大学,有的夫妻双方均毕业于此,有的一家三口均毕业于此,有的一家三代均毕业于此。这所学校1956年始建于北京,具有57年的办学历史,具有浓厚的行业特色,她的毕业生曾受到、、、邓小平、陈云的亲切接见,这所学校曾叫中央粮食干部学校、郑州粮食学院,现在叫河南工业大学。工大欢迎你!”

新学期开学,我会结合学生返校,一些有关交通安全、学习安排、生活贴士之类的帖子,帮助学生尽快收心、投入学习。例如:“今天晚上,想去宿舍看看同学们。一看大家人回来了没,给大家拜个晚年;二看大家心回来了没,提醒大家增强政治敏感度、社会责任感和安全意识,全身心投入学习;三看毕业班的同学开始找工作了没,为大家鼓劲加油。祝大家顺利就业!”

临近期末,我会配合学工、教务部门一些关于学风建设、考试安排、诚信考试之类的文字,引导学生认真复习、诚信做人。例如:“下周期末考试,我看到微博上、QQ上、空间里安静了很多,就知道同学们一定是在用功学习。老大真心提醒一下:亲们千万不能侥幸作弊!上次考试某同学用手机作弊被开除,两个监考老师被警告,得不偿失,后悔莫及。同学们一定要引以为戒,切勿重蹈覆辙。作弊很不划算!”

每到寒假、暑假,我会配合学校一些假期安排、安全教育、社会实践之类的文字,为学生假期学习、实习、实践、打工等当好参谋。例如:“2007级电科贾亚豪、魏钦堂、卢豪杰3人要自发去贵阳实习。不放心,中午与魏钦堂电话联系,提醒6点:第一,去之前要调查好,确保不上当;第二,要告知父母,征得他们同意;第三,要与导师协商好毕业设计事宜;第四,要办理正规请假手续;第五,实习期间要注意安全;第六,有事随时给老师打电话,让老师放心!”

通过这些微博小贴士,我从点滴入手,从小事做起,随时随地关注关心学生、服务帮助学生,让学生时时刻刻感觉到“工大有爱”。

微博讨公交:急学生之所急

为学生“讨公交”算是我利用微博服务学生最轰动的一件事了。2011年年底,我向郑州交通委员会(@郑州交通)建议:“郑州高新区大学城工大的孩子们天天挤不上公交车真可怜!强烈建议B12、68路等公交车路过该站,其实一点儿都不难。”得到郑州交通委员会的回复后,我感觉一时可能解决不了,于是微博说:“同学们,对不起,老大努力了!”一句话感动了众多粉丝,学生纷纷转载、评论并留言安慰我。老大“讨公交”迅速在网上走红,《河南商报》先后报道3次,《东方今报》报道4次,《大河报》报道2次,《人民网》报道1次,众媒体也纷纷转发这些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

经过广大师生和媒体的共同呼吁、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协调,郑州公交一公司的领导两次亲临河南工业大学,座谈商榷师生公交出行问题。目前,虽然没有彻底解决,但公交出行有了一定改善:一是增加了45路公交车,加密运行班次;二是寒暑假等开展了“点对点”发车,实现工大直达火车站;三是增设了296路公交车,实现了河南工业大学至郑州大学公交场站的对接;四是在BRT快速公交和地铁一号线规划方面,重点考虑了高新区大学城各高校和附近企业、居民的出行需求。至此,这场“讨公交”事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河南工业大学师生出行难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011年,《我校学工干部“董老大”微博为学生讨公交,众粉力挺社会关注》被评为河南工业大学“学生工作十件大事”。《河南商报》联合新浪河南推出“2011河南微力量排行榜”,我的微博(@董庸昌)被网友评为“十佳微博”,我被评为“十佳微博人物”。同时,我还被新浪聘为“新浪微博专家委员会委员”。

微博育人:四两拨千斤

这里我要说说河南工业大学的“小白事件”。2012年5月,工大学生与校内“电脑维修”商户发生纠纷。当天晚上,学生第一时间纷纷@我。弄清楚情况后,我及时通知学生所在学院的辅导员赶赴现场处理问题,并在随后的几天内,跟踪微博动态,学校决定,及时引导教育。

微博1:昨天半夜学生纷纷@老大,老大第一时间电话通知学生的辅导员,得知辅导员已在现场协商解决,网上慢慢趋以平静。今天上午又有个别同学@老大,老大及时报告有关部门。今天中午很多同学纷纷@老大,老大再次报告有关部门,并通知我院辅导员和学生干部密切关注,冷静做好工作。同学们淡定!(旨在告诉同学们,老大从半夜开始,一直在关注,一直在努力!)

微博2:女业主在小区往外倒车,想让后面的车让道,男车主不但不让还出口伤人。女业主与其理论,双方撕打开来。俗话说好男不跟女斗,左邻右舍看不上去,群起而攻之,帮女业主出了口恶气!男车主骨折被急救车拉走,女业主被警察带走。警察协调结果:女业主赔偿男车主医疗费10000元。这事就发生在我们小区。(旨在告诫同学们:遇事要头脑冷静、不能意气用事,要理性诉求、理性维权!)

微博3:后勤集团决定:即日起解除房屋租赁合同,清理“电脑维修专业店”出钟楼地下室,今后集团公司不再与该店主发生任何经营往来。为保护学生利益,凡有财物在该店的,请在5月15日下午4点前致电67756575,后勤集团公司进行登记,并协调解决。(旨在告诉同学们:学校一直在努力,工大有爱!)

后来,我整理这些微博事件,专门备了一节课,叫做《关于个人修养》,从线上到线下,我把微博搬到了党课课堂上,讲给学生听,形象生动,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冷静思考:任重而道远

微博是一个没有围墙的互动平台。在这里,高校和社会之间没有任何界限。所以,越多的人关注你,就代表你的责任越大,这是一种无形的压力。高校教师利用微博平台服务学生还是一项新课题,需要大家去积极探索。微博只是一个平台、一种形式而已,学生工作则是一个良心活,教育和服务学生,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热心和爱心。

最后,用一位领导发来的一条短信结束这篇小文:“你的本性决定了你的价值观,你对学生的爱是骨子里的。我最看中你的就是这一点,你其他的优点比如文笔、创新意识等,都不是我最看重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给学生种下良知,就是糟蹋老百姓的血汗钱。我们是精神文化工作者,如果我们都不讲公平正义、道德良知,那这社会还有什么希望?”

谆谆教诲,铭记于心。我深知有差距,更愿意去努力!

(作者系河南工业大学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责编:思 源

链接

中国高校微博优秀案例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在2011年入住腾讯微博平台,是第一批高校官方微博开通者。@华中科技大学的广播内容是前卫与文艺的结合体,积极互动与诙谐幽默并行,而HUST与HUSTer成为@华中科技大学 广播的一大亮点。截至2012年12月4号,@华中科技大学的听众数为227895,广播数1169条。

我爱我的HUST——打造温馨校园

点进华中科技大学官方微博的主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火红的头像,上面写着“HUST 60(1952-2012)”的校庆纪念校徽,浓重的历史厚重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接着往下看,每条微博内容都有它所属的话题:每天定时定点的治愈系、励志语录,是来自“早安喻园”和“晚安喻园”的早安与晚安;“喻园掠影”是身边的好风景展览,都是华中科技大学校园内美丽的风景;校园内各项事务的通知和身边的新闻,会由“喻园资讯”和“喻园新闻”为大家带来;“欢乐喻园”欢乐多,小编来和大家唠唠嗑!众多话题之下,整个微博满满的都是关于华中科技大学的故事,那么熟悉,那么温馨,激发学生的爱校之情。而大部分微博中的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亲切的HUSTer昵称,更加让华科学生团结和融合于HUST之中。

HUSTer,你怎么看?——互动有方

在华中科技大学官方微博中,小编经常会和广大听众聊聊身边的新闻。学校里要到考试周了,小编会和大家聊占座,“如果你用习题册占座,遇到学霸把你的习题册都做完了怎么办?”“周黑鸭·江汉路”地铁冠名最终被取消后,小编“委屈地”和HUSTer们抱怨“看来HUSTer们不能拿好鸭脖依次从左边车门下车了”;感恩节到了,小编会呼吁大家为日夜相见的宿管阿姨送上祝福……每一句“HUSTer,你怎么看”之后,获得的都是广大听众的踊跃互动,不仅就学校、社会热点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更使华中科技大学官方微博呈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的热闹场面。

“将科技武装到牙齿”——多媒体运用

仔细观察华中科技大学官方微博,会发现微博来源五花八门。除了最最常规的“腾讯微博”外,还有来自流媒体“享拍微博通”和“皮皮精灵”的问候。除了普通的微博推送之外,华中科技大学在2012年新生开学之际,推出了高校首个官方微信平台“华小科”,利用网络平台信息,为大学生新生们答疑解惑,“爱卖萌、爱道晚安,还会推送校园新鲜事,我就是华小科!”一时间,“华小科”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官方微博中热点词,也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宣传的又一利器。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是为重庆大学官方微博,自2011年1月5日在腾讯微博上发出第一条微博后,截至12月4日,共发1394条微博并吸引了33万余听众。内容主要围绕着重庆大学校园大型活动、学校美景、学院快讯等原创性讯息,切实为社会了解重庆大学提供重要窗口,并促进校园内部交流。

释放正能量,很有“正义感”

@重庆大学采取非灌输式思政教育的形式,从营造理性思考环境、宣传正能量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身心成长给予充分关注。如就重庆大学宣传部宣传干事提出的“面对摔倒的老人,你该怎么办”的问题,@重庆大学迅速做出回复,广播明确表态:“你是重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重大法学院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重大替你赔偿。”

@重庆大学的明确表态,有利于重大学生在一些涉及价值观的重大社会问题以及实际行动方面做出正确的选择。而此种表态不是硬性灌输,而是标榜一种正确价值观,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同时有利于倡导学生践行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爱接地气,尽显“潮流范”

@重庆大学的青春气息十分浓厚,更喜欢在微博中迎合同学们的内容偏好,紧跟校园潮流的步伐。近日,@重庆大学了一组重庆大学学生自拍的“航母style”的照片,受到同学欢迎的同时还被各大媒体转载,微博阅读量目前已突破18万。

重大微博始终将学生生活作为重要的传播内容,从毕业季到新生军训,从春季运动会到百团大战,重大微博最喜欢关注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喜欢记录学生们的喜怒哀乐。重大微博接地气的特点不仅体现在微博的内容中,微博的文体也在不断变出花样,如“画说重大”中的一条甄嬛体微博:“夜幕将至的重大校园是极好的,同学们也是真真儿的喜欢。高远的蓝天配上挺拔的主教,是最好不过的了。”高校官博采用当下网络上流行的文体微博新意十足,也让学生们备感亲切。

温情服务,体现“人情味”

重庆大学微博十分注重服务学生,利用微博节假日放假通知、调课通知以及考试安排等学生最关心的信息。除此之外,重大微博也时常会给同学们一些生活上的温馨提示,如天气变化、饮食搭配等。高校官微的内容中总是不乏校方宣传、活动信息等大事件,但从细微处关注民生才更能为其聚集人气,拉近与普通学生之间的距离,巩固高校微博体系中各群体的连接链。

@重庆大学不仅关注学生的生活状况,也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学子心语”话题便是体现这一特点的典型。微博的内容是一句唐诗宋词、散文美句、哲学启录以及心理导航,如“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这些广播为奔波在学习生活途中的学子提供了一个心灵驿站,既可放松心情,也能触碰心灵深处。

——《2012中国高校微博发展报告》

中国高校微博排行榜

高校官方微博排名

1 华中科技大学

2 重庆大学

3 哈尔滨工程大学(微博)

4 山东大学(微博 招生办)

5 清华大学(招生办)百年校庆

6 中国石油大学(微博)

7 华东理工大学(微博)

8 贵州大学(微博)

9 浙江大学

10 东南大学(招生办)

其他高校机构微博排名

(除高校官方微博)

1 团中央学校部

2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杭州大学生创业联盟

4 哈尔滨工程大学团委

5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6 合肥学院共青团

7 中欧EMBA

8 长江商学院MBA

9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10 同济大学MBA

11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1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团委

13 川大共青团

14 清华MBA官方

15 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16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17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微博)

18 青春三下乡

19 南方科技大学招生办

20 香港科技大学本科招生

微创外科实习自我报告篇13

1、以微课为依托,促进有效预习

“预习微课”以先学后教的形式,用学习任务单指导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的传授。因此,教学微课的制作是十分重要的。在设计和制作微课时,要根据教学需要,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的结构和学生需要的信息。学生可以反复观看或暂停,直到看懂为止。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或提出质疑,带着问题进入下一步学习。同时,学生运用教师提供或自己搜集到的学习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生成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更高层次的问题,留待课堂交流解决。最后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上的练习,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课堂交流解决。例如:学习《范进中举》时,可以先观看范进发疯时的视频,并思考布置的问题“范进的疯是从哪些角度描写的?范进的命运是什么样的?”,从而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让语文的学习更有趣味。学生通过进一步阅读课文,进行思考,提高了预习的效率。语文课中,通过微课引导学生预习,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科学重构教学,提升课堂实效

重构教学是翻转课堂的灵魂。知识学习在课外,生成部分在课堂中交流讨论,这是深化知识的关键,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翻转课堂的作用也体现了学习思维的前瞻性、科学性、实效性。重构教学,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课堂让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合作互助学习,从而解决问题。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进行合理的教学结构设计,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成果的交流和互动,从而完成学习任务,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例如:学习《蒹葭》这一课时,先为学生播放意境图片和《水在一方》的旋律,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激发。接下来再让学生进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特点和诗人情感寄托的讨论。语文的课堂是鲜活的,教师唯有为学生创建适合他们学习的环境,激发他们思考的兴趣,才能促进他们主动探究,那么课堂重构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习知识、消化知识、运用知识,并学会创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翻转课堂也是教师通过重构语文教学,师生共同探究学习和互动交流的学习模式。

3、精心布置作业,优化课外复习

课堂是为教学服务的,但是教学仅仅依靠课堂是不够的,因此必须将课堂与课外结合起来,课外实践与课堂教学统一起来。学生的课外学习需要以课堂为铺垫,是以课堂为基础的学习。在翻转课堂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学习的空间更为广阔。课堂学习之后,要进行知识巩固和升华,精心设计作业,从而优化课外复习。例如:学习《看云识天气》这一课时,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制作的微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掌握“卷积云、积雨云”等一些常见的云的作用和观察方法。是不是这样这节课的任务就完成了呢?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学生对书本中的知识还没有真正的验证。这时教师就可以布置一项任务――调查报告,让学生观察今后一个月的天气和云的变化,看看是否与自己学习的知识一致,又有什么发现等。让学生进行观察,撰写调查报告,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消化新知,并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调查报告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让学生留心观察,布置合理的作业,正是翻转课堂所提倡的,它让学生的学习在课外与课堂结合起来,使学生学得扎实,学会创新。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