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叔牙与管仲典故实用13篇

鲍叔牙与管仲典故篇1
鲍叔牙与管仲典故篇2

一、管鲍之交见其“真”

如果以世俗眼光看管仲前半生业绩单,会看到一个不成功的商人、一个不合格的士兵、一个不称职的官员、一个不仁义的辅臣。学生对管仲的第一印象是:自私、贪婪、不仁不义。对于这样一个“丑陋”的人,编者为何把他列入《史记》的理想人格板块?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开篇第2段,借助鲍叔牙的视角了解真正的管仲。在鲍叔牙眼中我们看到的管仲:孝顺、懂得感恩、重友情、富贵而不忘本。管鲍多年交往,相知最深。只有鲍叔牙了解管仲那时所处的贫困、时运不济的窘境,管仲“自私”、“贪婪”、“不仁不义”的行为也只是现实所迫。而鲍叔牙的举荐改变了管仲的人生道路,他对管仲有知己之情、知遇之恩。鲍叔牙的知贤、荐贤和让贤,可以说没有鲍叔牙就没有后来成功的管仲。《列子・力命》云:“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知人者智,管鲍之交成就了鲍叔牙的仁者风范,也让我们有机会深入了解“春秋第一相”的真正品格!

二、管仲择生明其“志”

“公子纠败,召忽自杀殉主,吾幽囚受辱,经鲍叔推荐任政于齐。”古人信奉“忠臣不事二主”,而管仲先事公子纠,纠死又事桓公,似乎是一个不忠不义之人。该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他的选择呢?

文中有关键句:“鲍叔不以我为,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管仲的“苟活”,是为了名声能在天下显扬。表面看违背了忠义,实际上他是把自己的人生价值放在拯救国家匡扶社稷上。管仲择生是为民(使齐国富强),为君(助桓公成就霸业),为孝(赡养母亲),为己(施展抱负)。与肤浅的“死节”相比,“苟活”更能彰显其独立人格和人生价值。司马迁早就在《报任安书》中对“死”发表了精辟的见解:“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哉?”弃小辱成大志,管仲的这种品质也正是司马迁所追求的。《史记》在叙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同时,也处处渗透了司马迁内心的痛苦挣扎和毅然选择。

可见,教学该文如果能结合司马迁的其他文章,结合司马迁的生死观,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管仲的选择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管仲之才显其“仁”

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有一段孔子对管仲的评价:“管仲镂簋朱,山节藻,孔子鄙其小器。”管仲使用诸侯一级才能使用的器具,孔子鄙视他气量狭小,难成大器。而孔子又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言下之意,管仲使齐国富强,百姓到现在还受其恩惠,如果没有管仲,百姓将要被异族统治了。孔子对管仲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管仲生活奢侈,有时难免僭越。孔子为维护周礼而批评他。但作为一个卓越的政治家,孔子看到了他的远见卓识。管仲提出“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的施政措施,“与俗好恶(张四维、顺民心)”、“贵轻重、慎权衡(知与之为取)”的执政理念。更为重要的是,管仲主张“以人为本”(也是他最早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主张富民为先;“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主张教民以礼;“顺民心”主张安民。而顺应民心,安民保民,正是儒家思想“仁”的核心。如果通过“仁”能实现“王道”,能“保民而王”更是儒家的终身追求。儒家没有出现象管仲这样贯彻“仁”而成功的突出的实践者,孔子辙环天下、接淅而行,可终其一生也未能实现这个理想,所以他高度赞美管仲也是情理之中了。

四、为其立传露己“情”

清代的李晚芳在其《读史管见》中有云:“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多鲍叔之知人,情见乎辞矣。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之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妙。”由此观之,司马迁为管仲立传似乎还有更深层更隐晦的用意?

鲍叔牙与管仲典故篇3

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因而被誉为“春秋第一相”。这篇文章篇幅虽短,但《<史记>选读》把《管仲列传》列入“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板块,编者的意图可见一斑。而笔者在教学该文时,遇到了四个方面的疑惑并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管鲍之交见其“真”

如果以世俗眼光看管仲前半生业绩单,会看到一个不成功的商人、一个不合格的士兵、一个不称职的官员、一个不仁义的辅臣。学生对管仲的第一印象是:自私、贪婪、不仁不义。对于这样一个“丑陋”的人,编者为何把他列入《史记》的理想人格板块?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开篇第2段,借助鲍叔牙的视角了解真正的管仲。在鲍叔牙眼中我们看到的管仲:孝顺、懂得感恩、重友情、富贵而不忘本。管鲍多年交往,相知最深。只有鲍叔牙了解管仲那时所处的贫困、时运不济的窘境,管仲“自私”、“贪婪”、“不仁不义”的行为也只是现实所迫。而鲍叔牙的举荐改变了管仲的人生道路,他对管仲有知己之情、知遇之恩。鲍叔牙的知贤、荐贤和让贤,可以说没有鲍叔牙就没有后来成功的管仲。《列子·力命》云:“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知人者智,管鲍之交成就了鲍叔牙的仁者风范,也让我们有机会深入了解“春秋第一相”的真正品格!

二、管仲择生明其“志”

“公子纠败,召忽自杀殉主,吾幽囚受辱,经鲍叔推荐任政于齐。”古人信奉“忠臣不事二主”,而管仲先事公子纠,纠死又事桓公,似乎是一个不忠不义之人。该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他的选择呢?

文中有关键句:“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管仲的“苟活”,是为了名声能在天下显扬。表面看违背了忠义,实际上他是把自己的人生价值放在拯救国家匡扶社稷上。管仲择生是为民(使齐国富强),为君(助桓公成就霸业),为孝(赡养母亲),为己(施展抱负)。与肤浅的“死节”相比,“苟活”更能彰显其独立人格和人生价值。司马迁早就在《报任安书》中对“死”发表了精辟的见解:“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哉?”弃小辱成大志,管仲的这种品质也正是司马迁所追求的。《史记》在叙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同时,也处处渗透了司马迁内心的痛苦挣扎和毅然选择。

可见,教学该文如果能结合司马迁的其他文章,结合司马迁的生死观,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管仲的选择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管仲之才显其“仁”

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有一段孔子对管仲的评价:“管仲镂簋朱紘,山节藻棁,孔子鄙其小器。”管仲使用诸侯一级才能使用的器具,孔子鄙视他气量狭小,难成大器。而孔子又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言下之意,管仲使齐国富强,百姓到现在还受其恩惠,如果没有管仲,百姓将要被异族统治了。孔子对管仲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管仲生活奢侈,有时难免僭越。孔子为维护周礼而批评他。但作为一个卓越的政治家,孔子看到了他的远见卓识。管仲提出“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的施政措施,“与俗好恶(张四维、顺民心)”、“贵轻重、慎权衡(知与之为取)”的执政理念。更为重要的是,管仲主张“以人为本”(也是他最早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主张富民为先;“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主张教民以礼;“顺民心”主张安民。而顺应民心,安民保民,正是儒家思想“仁”的核心。如果通过“仁”能实现“王道”,能“保民而王”更是儒家的终身追求。儒家没有出现象管仲这样贯彻“仁”而成功的突出的实践者,孔子辙环天下、接淅而行,可终其一生也未能实现这个理想,所以他高度赞美管仲也是情理之中了。

四、为其立传露己“情”

清代的李晚芳在其《读史管见》中有云:“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多鲍叔之知人,情见乎辞矣。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之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妙。”由此观之,司马迁为管仲立传似乎还有更深层更隐晦的用意?

鲍叔牙与管仲典故篇4

管仲家道中落,家庭贫困,而同村的鲍叔牙家里就富裕得多。他们两人年轻时常在一起。为了谋生,管仲做过当时被人们看不起的小商人,也与鲍叔牙一起合伙做过生意,但生意做得不成功。他还当过兵到过许多地方,也曾几次做过官,但多不长久。总之,他在生活上、事业上都很不如意。

鲍叔牙为人宽厚,对管仲一直很好,在交往中,管仲常常是占鲍叔牙的便宜,然而鲍叔牙却总是谅解管仲,帮助管仲,从不计较。

公元前674年,齐僖公去世,留下三个儿子:太子诸儿、公子纠和小白。太子诸儿继位以后(就是齐襄公),管仲与召忽辅佐公子纠,鲍叔牙则辅佐公子小白。可是当初齐僖公让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时,鲍叔牙却不愿意,因而常常称病不出。因为他觉得小白将来并没有继承君位的希望。管仲与召忽对此却不以为然,说这种事情目前还难见分晓。在他们的劝说下,鲍叔牙才接受了任命,竭力侍奉小白。

齐襄公的一些错误做法,使得具有政治远见的管仲和鲍叔牙都预感到齐国将来会有大乱。于是鲍叔牙就同公子小白逃亡到了莒国。公子纠和管仲、召忽则到了鲁国,鲍叔牙与管仲就这样分开了。

齐襄公十二年(前686年),齐国内乱终于爆发。齐襄公的堂兄弟公孙无知因为原有的特权被取消而恼怒,便勾结大夫杀死了齐襄公,自立为国君。公孙无知在位仅一年多,又被齐国贵族杀死了。齐国一时没有了君主,形势十分混乱。这时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公子纠与小白,都想赶回去继承君位。当时的情势是,谁能抢先回国,谁就能当上国君。

鲁国支持公子纠,便派兵护送他回国。而小白所在的莒国离齐国比较近,返回齐国会快得多。为了夺得君位,管仲经鲁庄公同意后,便带人埋伏在路旁,以截杀小白,消灭这竞争对手。当小白经过时,管仲向他射出一箭,一下就射中了小白腰间的衣带勾。聪明的小白就赶忙咬破舌头,口吐鲜血,躺倒在地,装死以麻痹管仲。管仲与公子纠以为小白被射死,便放慢了回国的速度,而小白在鲍叔牙的帮助下,迅速而秘密地回到了齐国,继承了君位,这就是齐桓公。

据《国语・齐语》记载:小白继位后,就要任命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推辞说:“我只是你的一个很平庸的臣子。你照顾我,使我不挨冻受饿,就已经很幸运了。如果想要治理国家的话,那就不是我所擅长的。要讲治国之才,就只有管仲了。”他诚恳地对齐桓公说:“我有五个方面都不如管仲:以宽厚慈惠来安抚民众,我不如他;治理国家不忘根本,我不如他;为人忠实诚信,得到百姓的信任,我不如他;制定礼仪足以使天下效法,我也不如他;立在军门之前擂鼓指挥,鼓舞士气,我还是不如他。”

听了鲍叔牙这番话,齐桓公沉思起来,接着说道:“管仲用箭射杀我,他是我的仇人啊。”言下之意,哪能用这仇人来当宰相呢?

鲍叔牙很严肃地解释说:“那是为他的主子出力啊。您若赦免了他,让他回来,他也一定会为您尽力的。”

鲁庄公听到小白当上了国君,使他们的计划破产后,非常愤怒。当即派兵向齐国进攻。齐国军队进行反击,很快就打败了鲁军。在胜利的形势下,齐国让鲁国杀死了公子纠,并要求交出管仲与召忽。召忽见自己侍奉的公子纠被杀,愤而自尽。而管仲却没有死,他被囚禁起来送到齐国,等待着他的是接受齐桓公的严惩。

在这关键时刻,由于鲍叔牙的推荐,齐桓公终于赦免了管仲,并让他担任相国,而鲍叔牙则心甘情愿地在管仲手下任职。

据《史记・管晏列传》记载:管仲曾很感动地对人说:“当初我贫困时,与鲍叔牙一起经商,自己总是多得利,但鲍叔牙不认为我贪财,而是知道我实在太穷。我曾经几次做官,几次被赶走,鲍叔牙不认为我无能,而认为我没有赶上好的机会。我曾几次参加战斗,几次逃跑,但鲍叔牙不认为我胆怯,而是认为我家中有老母。特别是公子纠失败,我没有自杀,鲍叔牙并不认为我苟且偷生,而是认为我不以小节为羞耻,乃是因功名不显扬于天下为可耻啊。真是生我的是父母,而理解我的是鲍子啊!”

鲍叔牙与管仲这种深厚的友谊后来被世世代代传为美谈,并被概括为“管鲍之交”成了典故。它往往是指那种知心好友之间,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从不计较得失的深厚友情。

推行改革 富国强兵

齐桓公用管仲后,对管仲非常尊重,常常听取他的意见。

齐桓公面临的是一个非常混乱的局面,他很焦急,因而问管仲:“你认为国家能够安定下来吗?”管仲很直率地回答说:“那就看您了,如果您决心称霸诸侯,那么国家就能够安定富强,您要是没有这个决心,那可就难办了。”

齐桓公一听,就笑了笑说:“现在我哪敢说这种话呢?只能将来看形势再说吧!”

管仲却很严肃地请求齐桓公要下定这样的决心,当齐桓公没有肯定地表示时,他对齐桓公说:“您赦免我的死罪是臣的万幸。臣之所以没有为公子纠殉死,就是为了国家的安定富强。若不是这样,那臣不就是贪生怕死么……”说完就想辞去职务。因为在管仲的心中,他的目标很清晰,那就是要使齐国富国强兵,称霸于天下。

看到管仲这样坦诚,齐桓公深受感动,他极力挽留管仲,并表示一定以霸业为己任。

又有一次,齐桓公对管仲说:“现在各国之间暂时还比较平静,我想趁这时机加强军备,你看怎么样?”

管仲说:“不可以呀,现在百姓有困难,您应当首先想到百姓,先亲百姓,然后再考虑军备。与其重视军队,不如重视百姓。百姓安定了,军队才能可靠,您不把百姓放在首位而先加强军队,这在国外是对诸侯不亲,在国内是对百姓不亲啊!”齐桓公接受了管仲的意见。

在多次的谈话后,齐桓公觉得鲍叔牙的推荐是不错的,管仲确实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于是很信任他,把他封为上卿,尊他为“仲父”,把大权交给了他,让他来负责齐国的一切。

管仲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他反对空谈,力求实效。在齐桓公的支持下,他放手进行改革,这改革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发展经济,要使人民富裕起来。管仲有一个明确的观点:“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见《管子・牧民》)这就是说,一个国家富裕了,就能吸引远方的人才来;一个地方得到很好的开发,老百姓就能留下来;仓库里粮食充足,人们就会懂得礼节;丰衣足食了,人们就会懂得廉耻。话虽不多,但确实是唯物的。因为经济是基础,只有奠定了物质基础,才可能有社会的文明。

在这种观点指导下,管仲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是他突破了过去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主张士、农、工、商这些行业都要发展,让从事这四种职业的人都能安居乐业。

二是“尽地利,官山海,正盐策”。这意思是要充分地利用齐国的优势。因为齐国地理位置良好,背靠大海,尽享渔盐之利。主张由国家来开发、管理矿产和海产资源,制定正确的盐业政策,实行国家专卖。这话是管仲在与齐桓公一次对话中提出的。齐桓公问管仲:“吾欲征税于房屋如何?”管仲说:“不可,那会妨碍百姓盖房的积极性。”桓公又问:“那征税于树木如何?”管仲说:“不可,那会影响人们种树的积极性。”桓公又提出要征收牲畜税、人头税等,也都被管仲否定了。当齐桓公提出“财用不足若何”这一难题时,管仲坚定地告诉齐桓公说:“唯官山海为可行耳!”意思是只有由国家来开发经营自然资源才是可行的。于是在管仲的组织下,齐国设立了铁官、盐官,实行盐铁专卖的政策。这样既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又没增加百姓的负担,还能满足百姓生活的需要。

三是发展商业与贸易,与诸侯各国之间加强经济沟通与来往,开拓了齐国商品的外贸渠道。

在这些措施之下,齐国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百姓生活改善,国家经济实力增强,成为了当时一个富裕的国家。

在内政方面,管仲也进行了改革。管仲谈到君主与百姓的关系时说过这样的话:“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见《说苑》)这意思是说一个国家的兴亡在于合乎民心还是违背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所以管仲就主张老百姓担忧劳苦,就要给他们欢乐;老百姓厌恶贫贱,就要使他们富贵;老百姓忧虑后继无人,就要养育好他们的后代。如果能满足老百姓的愿望,那么即使身处远方的人都会与你亲近,反之,即便近在咫尺,也会想不到一起,所以他总是劝齐桓公要减轻赋税,让利于民。

为了加强社会管理,管仲还在行政区划和机构方面进行了改革,制定了制度,颁布了法规,强调要依法治国,使得齐国的社会秩序明显好转。

为了增强齐国的军事实力,管仲还采取了寓兵于民的政策。齐国除了建立了由齐桓公、上卿高子和国子统率的3支军队共3万人作为常备军外,还把国都的4300家居民作为后备军。平时各忙各的,战时即能参战。《国语・齐语》描述说:“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守则同固,战则同强”。这就是平常时日,大家欢乐地住在一起,办起事来非常顺畅,一到战时就会同生共死。要防守时能固守,要进攻时能冲锋。这样,就稳定了兵源,加强了军事力量。

有一次,在谈到要加强军队的装备时,齐桓公问管仲该怎么办。管仲就建议“薄刑罚以厚甲兵”。他具体地作了解释。那就是用缴纳赎金的办法来解决增添装备。也就是要作出规定,依据犯罪的轻重,用缴纳武器、盔甲等装备来减刑或抵刑。这样装备问题解决了,也没有增加国家和人民的负担。

尊王攘夷 齐国称霸

管仲不仅经济上、内政上和军事上进行了改革,而且在外交上也提出了明确的主张。齐桓公继位后,曾经与鲁国作战,与一些国家也有过交战,但都远没有胜利。而管仲认真分析了天下的形势,提出了“尊王攘夷”的主张。

此时周王室已经衰落,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不再朝觐和纳贡,所以必须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帜。所谓“尊王”就是尊重周朝王室,承认周朝天子是各诸侯国共同的领袖;所谓“攘夷”就是联合各国诸侯,共同对付戎、狄等部族对中原的侵犯。打出这个“尊王攘夷”口号,就使得齐国名正言顺,师出有名,使其霸业更加合理合法。这样就使齐桓公可以用诸侯盟主的地位,挟天子以令诸侯。

当时中原各国处于混战的状况,觊觎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夷、狄、蛮、戎等常来进犯。在这种情况下,管仲就高举“尊王攘夷”的旗帜,进行讨伐,使得齐国占据了道义上的制高点。齐国曾经出动军队打退了山戎对燕国的侵略,又粉碎了北狄对邢国、卫国的侵犯,保存了这几个国家。大大地提高了齐国的地位与齐桓公的威望。其后,面对南方楚国向北扩张的威胁,又会合诸侯国的军队共同伐楚,解除了各方对中原的威胁,保护了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保卫了华夏的先进文化。

在管仲的辅助下,齐国强大了起来,齐桓公曾先后主持了三次武装会盟、六次和平会盟,还辅助周朝王室一次,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因此齐国成了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国家,齐桓公声名赫赫,成为各国诸侯公认的霸主。

忠告桓公远离小人

辅佐齐桓公的管仲,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而且也是一位思想家。他的许多思想、理论、观点体现在《管子》一书之中,这书虽然并非管仲所作,但记录了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言行事迹。书中有些篇集中了他的观点,有些观点还很有价值。如在《管子・牧民》中就提到了著名的“礼、义、廉、耻”的四维说。强调“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形象地说明道德的重要,没有了“礼、义、廉、耻”就会国将不国。

管仲还很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在《管子・权修》篇中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强调一个国家从长远考虑,就得树人,就得培养人才。这些观点至今还仍然很有意义。

管仲辅佐齐桓公建立了丰功伟绩,当他临终之时,齐桓公去看望他,他对齐桓公还有所忠告。齐桓公委婉地问管仲他之后,谁可担任相国时,管仲很坦诚地告诉齐桓公,他身边的那几个宠臣――易牙、开方、竖刁等都是奸邪小人,不可信任,并一一说明了理由。这易牙是王宫里的厨师长,很会逢迎国君。据说他为了讨齐桓公的喜欢,竟将自己三岁的孩子蒸煮了给齐桓公吃,齐桓公认为这是特别地忠于自己。而管仲告诉齐桓公,这样的人根本就没有人性,决不能用。那个开方是个卫国的公子,他舍弃卫国太子的地位来侍奉齐桓公,一呆就是15年,连父母过世都不回去奔丧。管仲说这样的人无情无义,哪还可能谈得到忠诚呢?谈到竖刁时,管仲也否定了,他说竖刁为了来王宫做事,便于接近您,竟然自残身体,这样的人违反人之常情,是别有用心,哪能相信呢?管仲劝告齐桓公,必须疏远这些小人,若相信他们,则国家必乱。最后,管仲推荐了隰朋,认为他才是担任相国的合适人选。

齐桓公开始还是接受了管仲的劝告,赶走了易牙等3个小人,任命隰朋为相国。但遗憾的是管仲去世后才10个月,隰朋也去世了。后来齐桓公又把易牙等人召了回来,宠信他们。两年后,齐桓公病重,易牙、竖刁便开始作乱,他们堵塞宫门,假传君命,致使齐桓公活活饿死。

齐桓公死后,几个公子为争夺王位互相残杀,齐国大乱,直到宋襄公率诸侯的军队立太子昭为国君,即齐孝公,这齐国才开始平静。经过这场内乱,齐国的霸主地位自然衰落了。

尽管管仲在世时没有为齐桓公驱除易牙之类的小人、没有解决好接班人的问题是一个遗憾,但是他在振兴齐国,在帮助齐桓公的霸业上是功勋卓著的,所以孔子对他的评价很高。

据《论语・宪问》记载,子贡对管仲很不理解,有一天,他在与孔子谈话时问道:“夫子,管仲不能算仁德之人吧?公子纠被杀,作为公子纠的助手,他不自杀殉难就罢了,竟然做了齐桓公的宰相,还去帮助他,这也太不应该了吧!”

孔子回答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今天都还得到好处哩!要是没有管仲,我们恐怕都要被外族征服了,披头散发,穿那左开襟的衣服啦。我们哪能要求管仲也像普通男女那样守着小的信义,自杀在溪沟边上,而让谁也不知道呢!

孔子是从大处着眼的,他认为管仲帮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保持了周朝的礼乐文化,这是大功大德,对保存华夏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所以评价很高。

鲍叔牙与管仲典故篇5

一个胸怀坦荡的人,一定像郗超,而不是像靳尚。推动历史往前发展的人,也一定是大度的郗超,而不是小肚鸡肠的靳尚。一个能抛开个人恩怨、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人,一定是胸怀广阔的人,也一定会在历史上赢得不朽的声名。

鲍叔牙就是一个大度的人。他把自己的好朋友、鲁国的阶下囚管仲推荐给齐桓公为相,而全然不顾自己才是帮桓公复国的功臣。在相位的问题上,按道理,管仲是没有资格的。鲍叔牙主动让贤,显示出宽广的胸襟。管仲也动情地说:“当初自己与鲍叔牙一起做生意,自己拿大头,鲍叔牙拿小头,但鲍叔牙并不认为自己贪,而是说自己家里太穷;当初自己上战场,看到敌人就逃跑,鲍叔牙也不认为自己怯懦,而是说自己家里老母还健在,怕死在战场无人奉养老母。”想想现在的一些人,一点蝇头小利都争个你死我活,几辈子的老脸都撕破,更何况是那么大的官位,多么大的诱惑啊!但鲍叔牙大度识人,主动让贤,结果齐桓公仰仗管仲,成就了千秋霸业。

鲍叔牙和郗超一样,不仅有知人之明,更可贵的是,有识人之怀。事实上,“识人之怀”有时甚至可能比“知人之明”更重要,也更难能可贵。

鲍叔牙与管仲典故篇6

但鲍叔牙不这么看,他认为管仲因贫(好利)而不以为贪,因时不利(使朋友穷困)而不以为愚、因不遭时(被他人驱赶)不以为不肖、因有老母(临阵逃脱)而不以为怯、因不羞小节(主动寻死以表忠义)而不以为耻。所以,不论是人品、智谋、能力和胆识,鲍叔牙对管仲都深信不疑。在鲍叔牙看来,不仅不应该嫌弃管仲,还应该重用。也因为如此,当齐桓公抢得君位后欲立他为宰相时,鲍叔牙马上向他举荐了曾欲把桓公置于死地的管仲。

后人论及管仲的是非功过,多受个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孔子认为管仲的功业泽被天下,具有仁的效果,故称得上仁;同时,他亦从德行上批评了管仲的僭越无礼。孟子身处霸道功利之说极为盛行的时代,为推行王道主张,不惜与孔子相异,竭力贬低管仲的功业和德行。孔孟千年之后的程颐和朱熹,从寻求一种能为所有人遵守的普遍天理着眼,对管仲不死子纠之难,从伦常之义上进行了新的解释;王夫之以国家民族之义替代了程朱以长幼之序为管仲辩护,高度称赞了他的大仁和大业。

在今天看来,管仲其实就是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角色,遍阅既有史料并后人评述,他在为前任老板(公子纠)打工时,不仅全心投入,也绝无任何叛逆行为,堪称德才兼具、足智多谋。公子纠与小白争夺君位受挫后,再度奔逃回鲁国,公子纠耻于自己成为齐鲁两国的政治交易品,“乘管仲和召忽不备,突然拔出护身短剑,使足力气猛地插向胸口,顿时鲜血喷涌而出,身子‘咕咚’翻到在地。”随后,召忽撞柱而亡,管仲也“引颈扑向路过将军梁子亮晃晃的剑刃”,但求死不得,“众甲士再不容情,一齐上前将管仲扭住”,被押送回齐国。应该说,管仲不仅在意识和行为上恪守了当时的儒家道德标准,对前任老板公子纠也算得上是仁至义尽了,但孔孟以降的诸多学者们,一直对管仲当时寻死不成又苟且偷生四十余载纠缠不休。

再看看管仲辅佐齐桓公小白一生之功业,管仲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不仅成就了老板行业排名第一的位置,还给当时已日薄西山、风雨飘摇的东周王朝带来了一丝稳定的春意,成功造就了利国、利民、利人、利己的较为和平稳定的国际政治新秩序。所以,管仲一生之功绩,可以堪称有效平衡个人之绩与组织之效、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现实稳定与未来强盛之间关系之楷模。

所以,在今天看来,管仲既无该不该活下来、该不该效力于齐桓公的方向性问题,也无做得好不好的程度性问题。管仲所做的工作,堪称成功组织变革的经典案例,这场变革使得齐国由贫乱变富治,由弱变强,即使在今天,依然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哪些因素成就了这场伟大的组织变革?笔者认为,如下要素不可或缺。

鲍叔牙:以组织利益最大化为己任的组织变革催化剂

鲍叔牙就是这样的人。管仲对鲍叔牙的一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的评价恰如其分,公子纠和召忽寻死,并无他人阻拦,而管仲求死则万万不能。齐国大夫隰朋受命前往鲁国去引渡公子纠、召忽和管仲回国时,鲍叔牙亲领精兵五千、战车三百辆将其护送到齐鲁边境并在那里等候。隰朋见阵势如此隆重,百思不得其解,引渡区区几个罪犯,何必如此兴师动众?鲍叔牙的一番话使他疑霾顿消:“管夷吾乃天下奇才,如一旦被鲁国所用,委以大政,你我恐怕从此将永无安枕之日了。趁着夷吾时运不济,鲁侯尚未识其才能之际,将其救回,那才是齐国之福啊!所以,大夫此次出使鲁国,公子纠与召忽是死是活,听天由命。但须想方设法,带一个活的管夷吾回来。”

由此看来,鲍叔牙是从国家安危角度来促成并认真对待隰朋此次特殊的高级人才寻猎之旅的。对于管仲之才于国家安危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鲁国的施伯也是英雄所见略同,因公子纠等人自鲁回齐夺位不成,鲁庄公认为公子纠等人已经成了鲁齐两国外交上的障碍,找来施伯商量对策。

施伯似早有所思,当即答道:“此三人不可一概而论。公子纠生性懦弱,遇事优柔寡断,难成大事;召忽乃一介武夫,忠勇刚烈有余,运筹谋划不足,也非安邦定国之才。此二人或杀或囚或送回齐国,皆可释齐候之怒。独有管仲,对其处置不可草率行事……管仲满腹经纶,杀之可惜。”庄公大惑不解,“管仲既有那么大的能耐,又怎么会落得个有国难投、有家难奔的境地?”施伯解释道,管仲如此是因为命不逢时,并预言他一旦时来运转,天下再难有人可与之匹敌。鲁庄公更感玄乎,就问施伯,“爱卿把管仲夸成天人一般,他的才能比之爱卿如何?”“不瞒大王,管仲可比天边皓月,施伯不过萤火之光。大王礼贤下士,若能委鲁国大政于管仲,不出三年,鲁国必将大治,成就霸王之业。望大王三思。”经施伯这么一说,鲁庄公对管仲有些动心了。两人休会期间,正好齐国大夫隰朋拍马赶到,一番毕恭毕敬后,有惊无险地把管仲装进了回齐国的“槛车”,成功将管仲引渡回国。

管仲以囚犯的身份被引渡回到齐国,鲍叔牙一方面忙着说服管仲抛小节、就大义,出山辅佐齐桓公。另一方面则刚柔相济、避其锋芒、有进有退地逐渐冰消齐桓公必杀管仲的折箭之誓,步步为营,循循善诱,力促齐桓公正面认识并逐步接纳管仲。

就这样,因为有了把齐国的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鲍叔牙不辞劳顿地跑上跑下,左求右说,完全抛开了个人私利,经过一番努力,终将已是自己囊中之物的宰相之位心甘情愿地让给了“宽厚爱民、治国不失权柄、忠信以交好诸侯、制定礼仪以示范于四方、披甲击鼓,立于军门,使士卒百姓勇气百增”各方面均在自己之上的管仲,并发誓,“似夷吾这般佼佼者,大王若仍是犹豫不决,失之交臂,微臣这般平庸之才也无颜居此高位,只有退隐了。”因为鲍叔牙的心胸和组织责任感,管仲死而复生,再度有了新的机会走到历史的前台。

齐桓公:明辨是非的决策人

齐桓公小白就是这样的人。按照唐太宗李世民“管隰为臣,中人可以成霸业”的观点,齐桓公的才识也就是中等,但他有心胸,为人坦诚,明辨是非,知错即改,则是历代君王中少有的。

管仲在齐国拜相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鲁国,鲁庄公大呼自己上当受骗,扬言要兴兵伐齐,以雪此前兵败之耻。桓公闻后大怒,先下手为强,决定派大军讨伐鲁国。管仲知齐国出师必然大败,力谏桓公,但桓公认为,“爱卿不必再劝寡人,别人欺负到头上了,却还要寡人忍气吞声,我这齐国的国君也做得太窝囊了”,拒绝了管仲的请求。

本次战役,就是历史上很著名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长勺之战”,齐国以大败而告终。随后不服输的齐桓公与宋国联盟,与鲁庄公在曲阜郊外的郎之地展开了激战,齐宋联军仍以大败而告终。

多数人,特别是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多有一种共同的毛病,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但还要花很多时间去证明自己做错了的也是对的,至少不愿意当着下属的面承认自己错了,这种人没有心胸也不能明辨是非,不能明辨是非知错就不能改,与下属和臣僚之间就不能坦诚相见,彼此之间的心理疏离感就会不断增长,最终导致整个团队的破裂或貌合神离。而桓公却不是这样的人,连续两次用兵失败,一句“寡人后悔没有听从爱卿(管仲)的劝告,致使齐军连遭败绩。这都是寡人的过失啊”,足见其心胸之宽。

此后,管仲逐步得到了桓公的信任,齐国的霸业之举正徐徐推进。而这一切,引起了齐桓公身边竖刀和易牙一般小人的不满,他们欲通过夫人政治谋求官职不成,就大造谣言来报复管仲,说他独断专行,架空国君,使齐国臣民只知有管仲,而不知有国君;还说他心狭器小,对鲍叔牙知恩不图报;甚至说他是鲁国派到齐国卧底的奸细,此前齐国两次伐鲁失败就是他将齐国的军情偷送到了鲁国。

这些流言蜚语很快传到了齐桓公的耳朵里,桓公亲自找管仲澄清事实,并于第二天召集文臣武将,当场宣布加封管仲,尊奉管仲为“仲父”,并下令道:“今后不论什么国家大事,均先告诉仲父,再禀告寡人。凡大事,任凭仲父裁决。”

通过一系列的事件,因为桓公知人和容人的胸怀、明辨是非、坦诚待臣,知错即改,管仲在齐国的地位已是坚如磐石。上有桓公为稳固靠山;下有鲍叔牙无私维护;左右有隰朋、宾须无、仲孙湫、宁越等倾力相助,一个生死与共、荣辱相依的高效能的组织变革团队就形成了,齐国的兴霸大业自此就开始迈入了快车道。

组织变革的推行是多界面关系的平衡过程

一哲人说过,搞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敌人搞成朋友,把朋友搞成至交。此话一点不假,而要做到这点,需要高超的关系平衡能力。《史记・管晏列传》上对管仲的行政能力有如此评价:“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桓公曾向管仲坦言自己是一个酒色纨绔之徒,但管仲认为这些均无大碍,只要围猎时不要践踏百姓的庄稼、饮酒不要成瘾、好色而不要凭借权势欺人即可。可见,在内部关系的平衡上,管仲在原则坚持与人性的适度宣泄之间取得了恰当的平衡。

后来桓公冲冠一怒为红颜,决定举兵讨伐蔡,因蔡与强大的楚国交好,向蔡出兵实际就是向楚动武,不论胜败,双方都会元气大伤。而楚国不仅冒天下之大不韪擅自称王多年,而且已经不向周朝政府进贡祭祀用的包茅多年,于是管仲与齐桓公亲率八国诸侯征讨楚国。

以什么为借口好呢?桓公当然是为了自己的爱妃蔡姬,但如此兴师动众,让天下诸侯知道详情后大家都没有面子,于是聪明的管仲以楚易于接受的多年不向周朝政府象征性地进攻包茅和侵扰郑、宋为辞。这样,以楚国之强,亦有了服罪之名;楚复向朝廷纳贡,便是自认是周王室辖下,其僭号自解,可使周王室增辉;楚与郑、宋同为盟约国,争战杀伐的祸患已解,两国从此可以安心治理国家;齐国是这次征伐的发起和统率者,毫发无伤却足以夸耀诸侯,又不至于兵连祸结,争战不休,此等于齐国于天下皆有利之事,管仲做起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就这样,管仲不战而屈人之兵,交战双方缔结盟约后,楚国自然愿意交出蔡姬,但何时交接,怎样交接,管仲可谓考量得细致入微,给足了相关各方的面子,有效平衡了各方的关系和利益诉求。“盟约之前如将蔡姬送还,不知内情者,还道楚君惧怕了大王,才乖乖将蔡姬送上,以美女来讨好大王,换得罢兵结盟,显得太过卑贱;对大王来说,惊动八国诸侯兴师向楚国问罪,得到蔡姬后便与楚国讲和,世人还道是大王雷声大而雨点小,重于私情、偏,而轻于王事,参与伐楚的诸侯必然有被愚弄之感。那时,大王有口莫辩啊!”就这样,老板的私事和公事都一起给办了,各方都得到了自己期望的面子,桓公也听得频频点头,不由得夸赞道:“仲父助寡人治国平天下,无有不成,如此私家情事也替寡人想得那么周到,真不知离开了仲父,寡人会当如何?”

其他如桓公应燕国请求北征山戎,管仲借势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临场的智慧之举,使桓公在公众视野中讲信誉的美名得以维系等等,凭借他先予后取的高超的政治智慧,齐国的人气指数迅速上升,终助齐国成就了人们心仰神随的霸主形象。

变革的方略须以满足并积极引导大众需求为基础

对于齐桓公,称霸诸侯是其远大理想,但现实国情却是齐国上下还是乱糟糟的一团。齐国大治何以为始,变革徐进的路径又将如何?管仲认为,富民乃组织变革之关键所在,富民下承收服人心,上承组织强盛,任何远大目标的实现都要以坚实的物质和人才作基础。但桓公年轻气盛,好大喜功,认为“重兵,内可以制止骚乱;外可以与诸强抗衡;上可以得到周室朝廷的看重。”于是就有了如上不听管仲力谏而致的连续两次伐鲁之败。

好在知错能改,于是管仲的变法才得以顺利推行。《史记・管晏列传》中如此记载: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但如此简单的道理,却总有无数的英雄豪杰和著名机构以“重新发明轮子”式地反复经历。

以进为退,赢得关键人物对变革的理解和支持

管仲本一囚犯,因鲍叔牙拼力推荐,桓公求才心切且有相当的雅量,才使其得以死而复生。桓公一时高兴,马上就要拜他为相,管仲则坚决反对,认为时机尚不成熟,“臣对齐国未立寸功,拜为宰相,众臣一定多有反对,到时大王如何应对?只用一句‘管仲说得很好啊’来应付,又何以服众?”建议桓公去征求一下其他大臣,特别是那些他特别倚重的重臣的意见。

高菔俏焕铣,才思敏捷,足智多谋,又为桓公抢先从莒国回到齐国夺得国君之位立下大功,与鲍叔牙一起,是桓公的股肱之臣。由于鲍叔牙偏重于征讨杀伐,高菰诔中为桓公出谋划策,颇得桓公的信赖,所以一直觊觎着宰相之位。他一听桓公要拜管仲为相,心里颇不受用,立即来见桓公,“臣以为,管仲确是人才,拜为宰相,也未尝不可。不过,既然有众多大臣反对,依臣愚见,此事不必急在一时,可过些时日再定不迟。”但当桓公告诉他对于匆匆拜管仲为相反对得最早、最厉害的就是管仲本人时。高莶坏貌恍脑贸戏,“唉,没想到管仲如此超凡脱俗,微臣自愧不如!”

就这样,管仲以退为进,不仅获得了直接主管桓公对自己变革坚定不移的理解和支持,也赢得了关键同僚,如高莸热说睦斫夂椭С,为日后变革的顺利推行积累了深厚的人脉资源。

情报网络和人力体系的建设与维护

兵法云:“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如何才能知彼呢?那就得派了解彼方的人深入彼方,将日常的情报收集和应景性的情报收集有机结合在一起,管仲在这些方面都可堪称大师。

管仲随公子纠在鲁国一呆就是数年,突然有一天,一个农夫打扮的人来见管仲。管仲大喜,与之秉烛夜谈。次日,那人匆匆离去。管仲派侍从去请召忽,自己则穿戴齐整端坐客室中。片刻功夫,召忽来了。他进门刚一看到管仲,便诧异道:“大夫满面春风,莫非有什么喜事?”管仲郑重道:“将军请坐。今日齐国当有使臣来,特请将军相陪,一同应对。”召忽边就座边惊奇地问:“大夫怎知国内有人来?”管仲微微一笑,道:“我与将军、公子离开齐国,虽是避难,却也是为了保存势力,将来重整齐国社稷。如若就那么匆匆忙忙地一走了之,耳聋目瞎,岂不要客死他乡?不瞒将军说,离开齐前,我早已隐伏下耳目,待国内一有风吹草动,便火速前来告知。所以,齐国的一行一动,皆在吾掌握之中。”

想想看,一个随着主子逃亡的人,不仅想到了主子可能想都没有想过的问题,还数年间一直坚持着,这样的人焉有不成功之理?管仲的情报网络意识由此可见一斑。

此外,在具体的人选上,管仲也有周详的考虑,比如齐桓公准备九合诸侯共讨南方强楚前,他亲自选定出使各国使者,宁戚因有成功说服宋国与齐国修好的经历而被派往宋国,王子成父因曾帮助郑厉公复位等有利因素而被派往郑国。等等,可以说,正因为管仲有了如此精细和周密的情报网络,所以他的决策不仅具有正确性,更保证了决策的前瞻性。

鲍叔牙与管仲典故篇7

在历史长河中,也有不少关于友情的故事。管鲍之交,就是最好的例子:管仲和鲍叔牙年轻的时候就非常投缘。两人曾合伙做买卖,管仲家里穷,拿不出多少钱来,鲍叔牙也不在乎。如果赚了钱,管仲要多分一些,鲍叔牙也心甘情愿。因为他知道管仲不是贪财,而是穷得急等钱用。管仲曾感慨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

管鲍之交,成为交友的典范,流传千古。这种友情不是互相吹捧,而是真心相助,不图回报。也就想单明明和杜小亚之间的友谊一样。或许有时候就是一个古怪的想法——

杜小亚因化疗而掉了许多的头发,所以迟迟不敢上学。好朋友单明明为此特意想了个办法:让杜小亚戴上帽子。为了不使杜小亚惹人注目,单明明也戴上了一顶怪模怪样的帽子,来引开别人的注意力。使杜小亚不再感到孤单、自卑。

鲍叔牙与管仲典故篇8

中焉可师,耻焉可友,谨是二物,用惕尔后。道苟在焉,佣丐为偶⑥;道之反是,公侯以走。内考诸古⑦,外考诸物⑧,师乎友乎,敬尔毋⑨忽!

(选自《柳宗元集》卷十九)

〔注释〕

①道:文中的道、中道、中,均指柳宗元理想中的政治标准、思想原则和道德规范。②生:后生,即学生。作者自谦之词。 ③箴(zhēn):一种规劝、告诫的文体。④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⑤牙:鲍叔牙,春秋齐国大夫。鲍叔牙与管仲是好朋友,鲍叔牙辅助的公子小白(后来的齐桓公)取得了齐国的统治地位,杀了管仲辅助的公子纠,并囚禁了管仲;鲍叔牙在齐桓公面前推荐管仲为相。古人把管鲍之交,作为朋友的典范。⑥佣:佣人;丐:乞丐;偶:指师友。⑦古:历史。⑧物:事物。指社会现实。⑨毋:不要。

〔翻译〕

当今社会上,做老师的被大家讥笑。整个社会都不求师,因此离“道”也越来越远了;做朋友的,不是以“道”相交,而是以利相交,整个社会上就没有真正的朋友,因此造成了正道日益被抛弃的后果。唉!我对于这种状况感到很痛心啊,于是写下这首歌作为箴文。既用来警戒自己,又用来规劝别人。

不求师怎么行呢?我靠什么成就自己!不交朋友怎么行呢?我靠什么提高自己!我想师从老师,谁值得我师从呢?假使找到了值得我师从的老师,又会被整个社会上的人讥笑。我想交朋友,应交什么样的人呢?假使有朋友可交,在对待“道”上又可能因观点不同而分手。现世已找不出孔子那样的老师,像鲍叔牙那样的朋友也早已死去。即使二人在世,恐怕我的“道”和他们的也不一样吧。

言行合乎中道的可以作为老师,知道以利为耻辱的可以结为朋友,谨以这两个标准,用来提醒你以后求师交友。如果能坚持中道的,即使是佣人、乞丐也可以作为老师和朋友;假如背弃了中道,就是公侯卿相,也要离开他们。内要考察于历史,外要考察于社会现实,对于从师交友,要警戒不要疏忽。

〔评析〕

柳宗元的这篇箴文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告诫世人从师交友要以“道”为标准,否则,就是公侯卿相,也要远离他们。

鲍叔牙与管仲典故篇9

以文学作品的丰富文化内涵,让大学生学会分析和思考文学的精神内质,以此来充实了他们的思想空白,让他们的文化素养有一个较好的提升。在讲完《管晏列传》课文之后,不能仅仅解决了重点和难点,同时要让学生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相友最深”,被世人誉为交友思想达到了最高境界,一直成为历代名传佳肴,这到底是为了什么?通过思考,学生们会懂得去在与人交往时,面对不同的认识和思想观点,去转换自己的思维,懂得去换位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去相互理解,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在相互理解的理解中建立了深厚友谊,正象管仲回忆时说的:鲍叔牙曾经与我一道做生意,在赚钱之后我常常会多难一些,可是鲍叔牙却不认为我贪婪,他知道我的家庭很贫穷;我曾经为鲍叔牙出主意,想办法,结果把事情办得更加糟糕,就是出现了这样严重的错误,鲍叔牙却不认为我更愚蠢,包括我做官,在战场上失败,对于这些屡屡的失败,鲍叔牙总是会看出我的问题,并且能够给我以巨大的鼓舞,假如鲍叔牙对管仲的不去理解,他们之间的不会建立友谊,通过学习,同学们准确地认识到事物本质及其内含。通过学习,同学们能够准确地认识到在人际交往看到别人的有点,同时要看到自己身上存在的弱点,只有做到了相互理解才能获得真正的知己。

鲍叔牙与管仲典故篇10

寒假期间,我又一次捧起《论语》这本书,饶有兴趣地品读起来。在这本经典著作里,遗留着古人灿烂的文化历史,富有哲理的人生名句箴言,中华民族文明的精髓。即使今日,处在21世纪的新社会,《论语》仍在文化界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引领着人民朝着未来,文明跨步前进。

《论语》中,一句至理名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最让我刻苦铭心。从中,可见孔子对诚信的重视。在孔子看来,诚信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范畴,取得人们的信任比什么事都要重要。

“一个月包退,两个月包换,终身维修。赶快拿起手中的电话订购吧!”在许多电视频道中,经常看到这排山倒海的场面,听到这声嘶力竭的呼喊的电视购物广告。多功能手机,褪黑仪,增高鞋,这一种种广告产品难道真的拥有那神奇的魔力吗?其实不然。在前几个星期,电视栏目里就揭开了电视广告背后的神秘面纱。主持人带着大家,一齐总结了电视广告的种种特点,拍摄电视广告的招招秘诀。其中主持人举出了一个典型事例。广告里介绍的一个号称“排毒基”洗脚盆,声称只要你把脚放进去,并撒上一点盐,就可以把你体内里各个部位的毒素统统地排出来。从电视屏幕上,分明亲眼目睹了那黑黄相间的毒素排出来。然而,买回洗脚盆的消费者发现,不只是放脚,即使放其他的物品,这水还是会变得浑浊不堪。看来,这毒素根本不是人体里散发出来的。记者通过调查,才发现:原来,洗脚水变色是由于洗脚盆里能量泵中的电极和溶于水后的精盐发生电解反应所产生的。

无论是在生活、社会里的哪一个角落,都应保留着最为珍贵的诚信,才能取得别人对你的信任。失去诚信,就相当于一个健全的人失去了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只五彩的蝴蝶失去了一对翅膀。没有了诚信,宏伟的企业项目将面临失败!没有了诚信,人与人之间将不再存在着由信任搭建起的桥梁!没有了诚信,世界将充满着灰暗与欺瞒!“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这《论语》中的名言,教给我们:诚信,是我们的为人之本!是世间最美好的道德品质!决不允许任何虚假的玷污!让我们共同祝愿:让诚信永驻人间,让诚信保留最真实最美丽的容颜!

《论语》阅读心得感受2岁月悠悠,古老的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在飞逝而过的五千年中,这龙的故土上出现了多少杰出的人物。如酒仙诗人李白;地动仪的发明家张衡;数学家祖冲之;伟大的设计师詹天佑……但是,有一位学术精湛的学者,他的许多有见地的思想,直到今天都令我们无法忘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就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孔子。他的第子根据他的言行举止写出了响誉世界的《论语》。下面是我读孔子《论语》的一些感想: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_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孔子这些思想时至今日对我们仍有很大的教育作用,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愁吃穿的年代,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树立远大志向,能享福也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不要被学习中的困难吓倒,搞好学习,报效祖国。

孔子一身以仁德为道,一生安贫乐道。而我们现在呢?乱扔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让我们来见证一下吧,国庆期间,全国各主要旅游景点游人散去后留下的是可观的垃圾,神圣的天安门广场,留下了九吨垃圾:香口胶,零食袋,纸屑等遍布广场。海南三亚大东海景区三公里海滩遍布五十吨生活垃圾;长沙高速公路上遍地也是垃圾……与之对比鲜明的是像香港这个人口密度很大的全世界有名的旅游城市或像新加坡等国家,人们无论在大街还是小巷都很少找到一片纸屑。作为深受儒家学派思想影响的中国人,我们的传统美德到哪去了呢?

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自己不情愿做的事情就不要推给他人去做。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想想别人,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小悦悦事件的发生,震撼人心,全国上下议论纷纷。她被车撞倒后,有十八个路人陆续经过,竟然都视而不见。他们本来可以挽救一个活泼可爱的生命,可他们都选择了放弃。然后,小悦悦又被一辆车二次碾压之后,才被在路边捡垃圾的陈阿婆发现,并把她送进医院抢救。几天后,小悦悦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夏洛能编织出爱的大网,孔子为了见患了严重感染病的弟子回最后一面,可以不顾自己的安微。这不是我们常说的道德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些怕被人说而不管小悦悦的人,就可以把死亡和痛苦留给小悦悦来承受?孔子教导我们要心善如水,我想请问:对奄奄一息的小悦悦熟视无睹就是善吗?

孔子的一生安贫乐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诗、礼、乐修身成性。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学习德、智、仁、美样样精通的孔子!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并让之发扬光大。

《论语》阅读心得感受3寒假里,我和妈妈一起读了《论语》。

《论语》一共有20章,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本书。它主要讲述了人与人如何相处、如何勤奋学习、如何在社会上努力奋斗和如何孝敬父母的一本书。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学而第一“里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句话。

在人生的道路上,朋友的力量是不可缺少的。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光凭自己单薄渺小的力量是远远不可能创造出大事业的。由此,我想到到了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故事。

管仲和鲍叔牙小时候是一对好朋友。管仲小时候家里很穷,所以常常偷鲍叔牙的钱,但鲍叔牙不但不记恨他,反倒对管仲更加友好。几十年过去了,管仲在为公子纠争夺王位时差点杀死公子小白。在公子小白继承王位时,鲍叔牙也成了宰相。鲍叔牙不计前嫌还推荐管仲,可见鲍叔牙的心胸是多么宽广呀!

还有一个是有关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故事,当琴师伯牙在荒山中弹琴时,樵夫钟子期竟然能够听出”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十分高兴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但是钟子期死后,伯牙再也找不到知己了,便摔掉琴,发誓不再弹琴。可见在一生中友谊是多么可贵,多么重要呀!

这些事例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我的好朋友小董来我家玩,一开始我俩还相处挺好的,也合得来,但没过了几天,我们便经常为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吵得天昏地暗,不可开交。最后,妈妈告诉我们俩要团结友爱,才能做好每一件事,还告诉我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过了几天,我的朋友小杨来我家作客,我吸取了教训,与小杨开心的度过了一天。在生活中,友谊真是无处不在,只有在经历磨难后,才能真正体会到友谊的珍贵。

读了《论语》,我受益匪浅。它教育了我怎样与朋友交往,我一定要把小主人做的更好。

《论语》阅读心得感受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浩瀚的书海中,轻轻翻开一本油墨晕香的文化典籍,仿佛就能与先贤进行深刻的交流,而与此同时他们的智慧光芒也会让我们深受启发。因此,传承文化经典,铸造文化新辉煌刻不容缓!

近日,我读了《论语》一书,书中充满哲理的句子让我无时不感受到古人的智慧,感受到那跨越几千年仍充满生命力的文字,它们于古时被创作,却仍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现在的现实生活。

正如书中《论语·述尔》有言,“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不安”。这句话是要求我们要行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即要求我们处理事情要保持一种中正平和的态度,要把握好分寸,拿捏好力度,使事情处在一种相对和谐的状态。这句话深刻地体现了古人的处事哲学,他们懂得度的把握,懂得在一定限度内调节分寸。而这种思想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更是一种补益。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变得浮躁起来,人们难以保持一种中正平和的状态去处事,更有甚者,个别人会采取极端手段去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传承这种处事风格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处事之道,使人们能够用和谐的态度去解决问题。而像《论语》这样的文化经典,更是可以在我们现代生活的文化建设中起到强基固本的作用。

文化经典,浸润着古人的思想光芒,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涵养着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心灵,慰藉着我们的灵魂。一个国家若是漠视对文化经典的批判继承,就会失去对文化创新的根基,而无继承创新又何来新辉煌?又怎样坚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加强对文化经典的继承,有助于充分挖掘古人的丰富思想内涵,用其蕴含深刻价值的思想指导我们的生活,而同时在对文化经典的继承中,我们能够筑牢现有文化体系,丰富现有文化内涵,铸造我们中华文化新辉煌!

文化经典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应当珍惜的宝贵精神财富。以党的思想为指导,传承文化经典,铸造文化新辉煌,让我们的民族在新时代焕发新的辉煌!

《论语》阅读心得感受5今天,我终于读到论语的第8篇了,回想着原来读的辛苦。有许多字不会读,都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查,字典翻都翻得想吐。虽然前面很辛苦,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孔子的仁和礼都在我的心底扎下了深根。正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从课前导读上也读到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论社会地位高低贵贱,每个人都应有受教育的机会。

我读论语时发现了一句话: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以为并没有什么大的含义便直接看译文了。译文上是这样写的: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时说话办事的有把握;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凡听到的都能辨别是非;到了七十岁时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鲍叔牙与管仲典故篇11

许对我们当今的改革做一番思索是有所裨益的。

个人经历之异同

管仲(?--bc645(643))又称夷吾、敬仲,字仲,颖上人。其出身在平民或者贵族之间,资料各说不

一。从史记的记载中可知 ,管仲年轻时曾与鲍叔牙一同经商。但在经商没多久后,俩人各事其主。在公子

纠和公子小白争夺齐国君主之位的斗争中,小白胜而为君,管仲而受辱乃幽囚。后经鲍叔牙引荐而始辅齐,

此后主齐辅政四十余年,管仲采用一系列改革,促进齐国政治、经济得以长足发展,使齐国日益富强,终

助齐君桓公成就霸业,并使齐桓公成为春秋诸国之盟主多年,后于齐国之相位上辞世。

梭伦(约bc638---bc559)古代雅典著名的改革家、立法家和诗人。他作为古代希腊谦和美德的集中

体现者,被誉为古希腊颇有名望的七贤之一。梭伦是雅典萨拉米斯贵族后裔,但由于其父乐善好施,到梭

伦年轻时,家庭经济已不宽裕。故他就外出做生意,以养家需。同时体会外出经营商业的酸甜苦辣,并游

历地中海沿岸城邦。其足迹遍及希腊许多城邦及小亚细亚等地,他了解各地风土人情,考察各种社会制度,

结交各地名贤之人。后因萨拉米斯大捷而声震雅典,并因他的才华和人品使其声望和威信在雅典人心中逐

渐提高,在雅典各阶层都有一定的认可度。终于在bc594年成为九执政中的第一执政(首席执政官),此

后他开始立法变革。于执政二十二年之后,在雅典人发誓十年不改其法律的誓言的情况下而离开雅典,远

行至埃及等地进行游历,周游各地十年后梭伦返回雅典,又与僭主庇西特拉图做了抗争,最后终老雅典。

从两者的经历中能看出俩人都曾经作为商业从事者于所在地域游历,并获取了详实的资料,这为两人

在后来担任改革重任时(尽管一位是辅政者,一位是主政者),都能制定出切合他们所在时代和所在区域的

实际状况的策略打下坚实基础。用太史公之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来表述两

位先贤不畏艰难,四处经商寻求利益是有一定切合之语。

但是两位先贤由于诸多情况,各自的经历又是相当有差异的。首先,两者在经商的成绩上有所不同。

史记中虽未记载管仲经商成功与否,但从管仲言“吾始困时,尝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

贪,知我贫也。” 可知,至少在管仲和鲍叔之间,管仲的经营资力出于下位。“吾尝与鲍叔谋事以更穷困,

鲍叔不以我为愚,只时有利不利也。” 可推知其在商业经营中没有获得较大成功才谋事以更穷困。加之西

周商人的地位并不是较高,能否推算管仲在商业经营上虽然获得一定成绩,但很快就转入予他人谋其事的

方向,即成为谋划策事之人。而梭伦则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梭伦在出身与名望方面均属上等阶层,但在财

富与现实地位方面属于中等阶层。” ,可知其在家道渐微之时,含辛茹苦,励精图治,恢复其经济实力,

使他处于中上等的地位,但仍然不是大工商主的地位。其较管子的社会地位已经不同,这其中原因与希腊

原本就对商业不贬有关,商业的成功有益于社会综合地位的提升。这些使两人在后来的策事时所采取的方

略有所不同。

其次,两人改革的权力之获取方式不同。管子经过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之争,已处于幽囚,在鲍叔的举

荐下方为桓公(小白)所用,后渐握相权。而梭伦则是在萨拉米斯之战中获得威望,又因其原系雅典望族,

故在雅典各阶层获得认可,经公推而成为首席执政官。这样就必然形成两人在改革中寻求之目的有差异,

管子必须协调其上位之人的意志与社会现实,且以上位之人(君主)的意志为首位;而梭伦则以协调各阶

层的意志与社会现实,往往以社会现实为首位,寻求各阶层之共益。

再次,两者改革立法时所处之位置相异极大。管子是以辅政之位来推行其改革,而梭伦则以主执政之

职实现其立法改革。故而管子所推行之策略必须经君主的批准方可实行,这里就出现了君权不能触及之瑕,

而梭伦则以首席执政官来立法并通行雅典,限制其立法的因素甚少,主要为全雅典人所共识的正义与公平。

各自所面临的社会实况

从史籍记载中可知,春秋时齐国背河临海,土地贫瘠又非常少,形成齐国较其他诸侯国要重视商业和

手工业。根据有关资料可看出雅典(阿提卡)的地理状况与齐国的状况有许多相似之处, 不同的是,古希

腊有众多岛屿城邦,而

>首先,从外部环境来看,管子所处的是王室渐衰,诸侯渐大之春秋。各诸侯国基本上对王室指令不重

视,而更重视其自身的强弱。而梭伦所处的是希腊诸各城邦国家各兴其政,以图发展。但整个希腊当时以

寡国小民成实际状态,并不多见相互间的兼并。

其次,从自身来看,齐国当时为诸侯国中的大国,其所寻求的目标是维持强盛,并对其他之诸侯有兼

领之图。而雅典当时是希腊的二流城邦,并不是很有实力,其目标是不断发展自身以图强。

再次,齐国虽然有因无君而争君之乱,但其社会各阶层并没有出现相互间裂缝难合之态。而雅典之况,

则已是剑拔弩张,处于冰山崩溃的前夕。

因诸多相似及特异也必然使管仲和梭伦面临的问题有同有异,而他们在对问题之解决的策略上就必然

会各有韬略,而其中有异曲同工之作,也有同曲异效之策。

所采策略的比较

两位改革者在他们所处的环境之下,都从经济、政治及社会诸多方面对当时各自国家进行继承、革新,

以达到治国兴邦之效。两者相同之处就是都不约而同的以经济为首要方向,而且对原有法律在继承的基础

之上予以修订,在人们如何进行政治生活也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各自国家在以后的措施中奠定基石。

但因形势及各自传统等不同,必然是的它们在具体措施方面有相当不同。

首先,因管子以辅政来实现其改革,那么其必须依靠其上的君王(桓公)之令才能使其策略得以贯彻,

故他的法治思想必须与君王的意志寻求某种协调,因此没能形成系统的法典。而梭伦作为立法的首席执政

官,则可以完成其系统的思想而颁成法典。当然梭伦也是在其执政期间逐步完善其法律。

第二,从经济方面来看,管子采取“相地而衰征。” “陵、阜、陆、墐、井、田、畴均。” “与民分

货。” 等策略。并根据齐国临海有渔、盐之利,而兴渔盐,设立盐、渔、铁官职加以管理,鼓励渔盐交易。

他主张的法令的制定必须适应民众好财争利的习性,将法规建立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之上,以适应人们对物

质利益的追求。即“下令于流水之原者,令顺民心。” 。而且管子还认为物质利益不仅是人性的追求,还

是人们遵守礼仪法度的前提。即著名的语句:“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梭伦则基于经济考

虑,立法的第一步就是颁布“解负令”。将已沦为债务奴隶的雅典民众恢复自由,使雅典平民收回他们已失

的土地,即首先恢复雅典平民的经济地位。接着梭伦采取鼓励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措施,加强对外贸易。

禁止农产品出口以使雅典粮食供应充足。为促进雅典农业的发展,梭轮还就水井的公用、灌溉系统的整顿、

植物的栽植设立条例。尽管两位改革者所采用的方法各异,但从他们的方略中可探知他们都以极其敏锐的

观察力看到一个社会稳定的根源首先要解决人们的基本生存,并且必须因势就利来发展各自的经济以达到

富强,这可谓是异曲同工之妙。

第三,从政治方面来看,他们都对已有的法规既有继承并有革新。春秋时期,三代以及西周所奉行的

人格政治暂失优势,但礼之遗风尤在。故管子提出“修旧法择其善而业用之。” ,并主张以法理政,以法

统军,以法治民,并将三者在制度上结合起来。即“作内政而寄军令焉。” 其“旧法”是指西周的礼制和

刑罚,但范围较广。管子把礼、义、廉、耻视为“国之四维”,强调“饰四维”、“张四维”,强调礼义的强

制作用 。同时对礼的一些方面有所突破,诸如“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尊尊” 、“刑不可知”

等,以达“礼以导民”, 任用贤能,及以法令作为人们言行之准则。官子在齐设立“三国五鄙制”, 将齐

人分成士、农、工、商四民,使四民分居定业。梭伦则继承德拉古之法律并有革新。就如亚里士多德所记

载那样:

在阿里斯泰喀摩斯执政期间,德拉科(德拉古---摘注)定立了他的法规:9位执政官从那些拥有不少

于10米那之自由财产的人中选出,其他诸种较低官职则选自得以具备武装的人。将军与骑兵将官从那些显

明其拥有不少于100米那自由财产并且其处于合法妻室的子女也已超过10岁人中选出。(官员必须为其官

职交保,且担保人资格严格限制。---摘注)……议事会由401人组成,从公民中通过抽签产生,这一官职

以及其他官职由年龄超过30岁的公民抽签决定;在所有人都轮到过之后,将重新开始抽签,在此之前同一

人不得任职两次。(对未到会(议事会、公民大会)有罚金制。---摘注)……战神山议事会(元老院---摘

注)为法律保护者,并且监督各类官员,以使其依照法律来统治。……这一政体中的组织形式就是这样一

种性质,大多数人为少数人所奴役,平民们起来反对显贵阶层,派别之争十分激烈,而且各派别长时间的

相互对峙。

他(梭伦---摘注)建立了一个政体,并另行制定了法律,人们停止使用德拉科除关于凶杀之外的各种

法令。他确立的法律延续上百年之久。根据财产把人划入四个阶层,与先前的划分一样,500麦第姆诺户、

马户(骑士)、有轭牲户、雇工;其各种官职分配给前三个阶层中的人担任,如9名执政官、财政官(司库)、

主买官(监契官)、“十一人(狱吏)”和掌俸官。各种官职按各阶层财产多寡进行分派,属雇工阶层者仅仅

得到参加公民大会和公审法庭的权利。……他组建了一个400人的议事会,每一部族出100人;但他指派

战神山议事会负责保卫法律,就像它先前作为政体的监督者而存在那样。(梭伦并对早先时候由战神山议事

会召集并自行决定适合于每种官职的人选,任期一年的制度进行了改革,由每一部族选出10位候选人以角

逐9名执政官之职位,再从这些候选人中抽签而定。---摘注)

从外在表现来看,官子与梭伦都以全民皆兵的形式寄政于军,又都将辖下之人分为四等,但他们所取

得的功效却大相径庭,截然不同。管子在人格政治渐失效用之时,从社会现实中选择了“引荐”、“挑选”

制之来形成国家管理官员的构成方式。而梭伦则以“级级自选”并互有制约之制来形成其官员的构成方法。

管子将齐人四分并离居定业(以身份为基,但相互间存在一定的可变性)。梭伦则以财产为基将民四分,而

各自等级之间的流动性要较管子所设的要大。

分析其各自策略得源头,则可知华夏民族自原始之末,氏族向国家过渡的时候就是以各部落的自足为

先,部落间的互换为次。每每部落之间发生争端,往往会有一存一亡之果。故而渐次形成“以食为天”、“自

给自足”的主要发展模式,而此种模式下必然要形成一个群体中要有统一意志,综合成有序的规范。故三

代至周形成王为独尊,官员皆归属于王之下。尽管王的中央集权并不能全部贯彻于全部领地,但王在名义

上是独尊的。管子之改革自然不能完全脱离这一框架,也只能最大限度的突破,通过曲折的方向来对王的

独权作一番制约。其所用“引荐”、“挑选”都是上位者通过在下位者的推荐,然后根据其意志而选,甚至

于上位者可以不依引荐而自选。所以其构成之模式是以从上向下的。管子将人四分也是依据其治世之需。

士为谋治之主,故将士列在首位;

农为人食的基础,故紧列其次;工商则在当时为主辅的行业,故列三四

之位。而管子之策更推进了此种模式的发展。管子对各民的自身权利未给予强调,而主要强调的是社会秩

序怎么稳定。而希腊民族则可以从亚里士多德的记述所示,希腊民族是众多的城邦构成的,以城邦立国,

并且大多数为小国寡民。而小国要自给自足则难度相当大,其生存之道就不能尽靠自产之食来维系,必须

通过各国之间的互换。而互换必然引起人们的流动,推进商业,进而要求行动之自由。故梭伦之改也必然

在其民族习俗的基础上来格制创新。所以他所采用的“级级自选”制度形成自下而上的官员构成模式,且

官职之间存在制约。依此形成的法就不是某一个人的个人意志,而是众意。而众意又需有机构来保护,于

是就有了元老院之制来保护法律。又因希腊民众的流动性较大,其政治之基为全民,物质基础是工商经济,

梭伦必然依据财力将民四分。这更能符合希腊当时之现实。梭伦的立法不仅根据希腊的民风,而且进一步

推动了希腊民族的社会意识的发展,为希腊的民主宪政奠定了基石。

第四,从社会改革方面来看,官子主张“礼以导民”、“伸张君主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使人服政、

循政”来概述。梭伦则主张国民参政,并创立陪审制度来赋予贫民司法权。服政、循政往往是人们处于被

动的地位,故对自身的权利的主张及义务的遵循始终不处于积极状态,而参政使人们能处于政治活动之中,

从而推动政治之演进,也使人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所实现的成果的比较

齐桓公因用管子之谋而成春秋霸主,“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此后又经李悝、申不害、商鞅各自发

展这样的理论,形成法家思想并应用于不同的诸侯国。到韩非乃集法家之大成,构建完整系统的法家理论。

李斯将这一理论实践于秦国终使赢政并六国成一统。梭伦执政雅典二十二载,使雅典的强国之基坚实。其

后,庇西特拉图僭主之政虽成专制,但在很大的范围上继承了梭伦所立之法。正因庇西特拉图用梭伦之法,

渐使雅典成为希腊的一流城邦。终于在两位贫民出身的执政官克里斯提尼、伯里克利先后进一步完成民主

宪政,使雅典登上希腊盟主之位。并号称“全希腊的学校”。管子和梭伦的改革所取的效果是人所共知的,

其对后世的影响也各有千秋。管子以辅政执齐,则他的策略之效用因主上采用必然能达到迅捷之效,快速

使齐国成为春秋首霸。但同时由于管子处于辅政,在桓公之后他的政略必受影响。齐国后来之亡于管子之

政的渐消不无关系。但是其理论又在其他君王诸侯中得以更新发展,使这些诸侯国交替强盛。梭伦因其是

雅典的首席执政,在立法的时候必须考虑雅典各阶层的利益,寻求在各阶层之间达到平衡与协调。故他的

立法的效果就不是能够立竿见影的,而是经庇西特拉图的继承并执行多年后才渐显良效。然而梭伦制定的

法的效力却是非常长久的,以致罗马的西塞罗时期,西塞罗仍说梭伦的法律在雅典仍有效。

管仲因其政绩之宏和思想之博,不仅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后来既为法家所尊崇,有为儒家所称

道,还为道家所赞誉。甚至到

亿人民中,各类人口所占比率

如何?各生活在什么样的区域?等等。

*胡晓东 男,法学研究生e-mail:huge70@netsoffice.com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

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子事公子纠。---《史记.管晏列传》

《史记》

《史记.管晏列传》

《史记.管晏列传》

《亚里士多德选集·政治学卷》pa298

attica之土壤甚为贫瘠,几乎所有地区的地下石均接近地表面,使生活所需的极简单之农作物亦甚困难,

令人极为沮丧。仅有冒险性之行业及需要耐心培植之橄榄与葡萄,始促成attica之文明。……因为土地贫

瘠,接近海岸以及港口众多,遂诱使attica人民从事贸易;因为人民坚定勇敢,富于发明创造遂使其赢得

爱琴海的市场。通过这个商业商国,雅典在伯利克利时期获的财富、权力并达到文化之巅峰。---《世界文

明史.希腊的生活》pa141--143

《世界文明史.希腊的生活》pa146

《国语.战国策》卷六 齐语 pa60

《管子.乘马》转载于《中国法律思想史》pa29

《管子.牧民》转载于《中国法律思想史》pa26

《管子.牧民》转载于《中国法律思想史》pa29

《国语.战国策》卷六 齐语 pa58

《国语.战国策》卷六 齐语 pa59

《管子.牧民》转载于《中国法律思想史》pa28

《礼记.曲礼上》转载于《中国法制史》pa28

《礼记.大传》转载于《中国法律思想史》pa13

《管子.枢言》转载于《中国法律思想史》pa28

《国语.战国策》卷六 齐语 pa57-58

《亚里士多德选集·政治学卷》pa296--298

《亚里士多德选集·政治学卷》pa298--302

《史记.管晏列传》

《先秦诸子法律思想》梅仲协 著 转载于《管子的法律思想》pa一四六

《世界文明史.希腊的生活》pa147

《改革精英》pa47

《历史研究》pa148

参考文献:

《国语·战国策》 左丘明/刘向 著 岳麓书社出版 1988年版

《管子的法律思想》 戴东雄 著 中央文物供应社

《中国法律思想史》 杨鹤皋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法制史》 张晋藩 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世界文明史·希腊的生活》(中译本) 威尔·杜兰 著 译者:幼狮文化公司 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鲍叔牙与管仲典故篇12

张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纵横于天下诸侯,可怜的楚怀王,你怎能让张仪那如滔滔江水似的甜言蜜语蒙蔽视听?你只看到张仪才思敏捷,口若悬河,于是你心灵的天平发生了倾斜:屈原被放逐,张仪获得高升。殊不知,张仪乃巧舌如簧、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无德、无行之辈。选择人才标准的错位,使楚怀王最后落得身死异乡的悲惨下场。(设问启发读者思考,使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更加明确,意蕴深厚。)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刘备以忠义驰骋天下,以肝胆照耀乾坤,选择人才亦是“忠”字为先,“德”字为首。

刘备惊叹关云长万夫不挡之勇与披肝沥胆之气魄,与之结义桃园。于是便有了关云长“为寻故主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壮举和“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骋时无忘赤帝”的佳话。历史证明刘备当初对关羽既重其“良”又重其“驯”是正确的。(引用名人名言,文句精美,意味深长。句式长短变化,错落有致,富有感染力。)

春秋时期,鲍叔牙向齐桓公力荐管仲的故事流传千古,然而古往今来世人所津津乐道的正是鲍叔牙博大的胸襟与高山仰止的品行,而对管仲才能的钦佩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知世人对“德”的崇拜是高于才的。(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突出,语言色彩更加鲜明。)

晏婴辅齐,鹿裘不完,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侠肝义胆的豫让虽身怀绝技,却能灭须去眉,吞碳为哑;娄师德,德才兼备不记私仇,十荐狄仁杰。他们是历代帝王所推崇的才,不只是因为他们有“良”有“能”,更由于他们有“驯”有“信”。(“晏婴辅齐,鹿裘不完,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对偶使句式整齐有力,x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由此可见,“德”是“才”的支配机器,“才”只有以“德”为主体,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正如大雾天的航船只有在灯塔的指引下才能驶入港湾;在沙漠中行走,只有在指南针的指引下才不会迷失方向一样。(比喻的运用,使语言更为生动形象,使说理更为透彻。)

“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销而不可易其刚。”评价人才,选择人才,注重才能固然重要,但高尚的品行同样不可或缺,因为厚德才能载物,高尚才能有景行,马先驯乃有能有良,才能恒久立足于世。(引用名人名言,使文章意蕴深厚,回味无穷。)

鲍叔牙与管仲典故篇13

总角之交:幼年儿童结发成两角,即将头发分成左右两半在头顶上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最初见《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现在人们还时常用“总角之交”这个词来指幼年时代的交情。

车笠之交:指不以贵贱为异的深厚友谊。《越谣歌》:“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虽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这种朋友,不以贵贱而异,友谊深厚。

刎颈之交:刎,割断;颈,脖子。指人与人交情深厚,比喻同生死共患难的交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