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义教学反思实用13篇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篇1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引入新课,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这样,将学生带入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学生及时进入状态,手脑并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将枯燥的知识形象,具体,学生易于接受。

2、在观察中思考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的本质特征,可以说,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本课教学中,我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自己再设计一种情景,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从而得出:两个相关联的量,初步渗透正比例的概念。这样的教学,让全体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得新知,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3、在合作中感悟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篇2

在教“比的意义”的这一节时,我设计了以下学习环节:

1、教育“比”的第一个作用:同类量的比。

①请第一组同学(男生7人,女生5人)起立,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自由提问。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a男生和女生共有几人?

 b男生比女生多几人,女生比男生少几人?

  c男生、女生分别占全组人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d男生是女生的几倍,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篇3

一、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

(一)从当前我国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意识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

1.对反思活动本身的认识不足,坚持进行教学反思的教师的比例较低。现在很多小学教师的课业负担比较重,导致他们没有时间写教学反思,即使有的老师写了教学反思,也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教师本身的主动性较低。

2.对反思的认识和实际的反思行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许多小学教师一方面认为反思对自身发展是有必要的,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但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又将撰写教学反思当作是额外负担,是浪费时间而敷衍了事,凑合完成,往往为了应付学校领导的检查才勉强去做。这样,反思的价值无法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切实的体现。

3.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不够强烈,影响了教师反思意识的建立。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是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具备了对自我发展的认识,才能增强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责任感,才能增强反思的意识和能力。然而,小学教师对自我的发展需求并不高,没有反思的意识。既便是反思了也只处于浅层次和水平的模仿、重复阶段,难以有深入的提高和实质性的飞跃。在教学实践中只重视教什么和怎么教,但对“为什么这样教,好在什么地方”,“讲给什么层次的学生听”,“题目适合谁做”等有关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意识比较薄弱,这种观念上的滞后导致一些教师还没有真正确立起反思的意识。教师对自我发展意识不强使教师的职业境界也得不到提高。一些教师工作仅仅是为了生存,没有长远的打算,在教学中是被动的,不会主动去深入钻研,使教学法陈旧。在教学中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不会去静心思考,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甚至会逐渐对工作和生活漠而处之,从而造成职业倦怠。要使教师建立反思意识,这就要依靠教师强烈的自我发展的动力需求。有着高发展需求的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为了实现自我的发展,愿意不断进行反思,愿意认真去完成工作,为工作付出更多的努力。教师要提高自我反思能力的关键是要有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意识。教师对自我现状不满意,说明教师有自我发展的需要,有了自我发展的需要,为了寻求更完善的自我,教师就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从而建立较强的反思意识。

(二)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方法层面来看

1.小学教师反思的形式比较单一,有种模式化的倾向。比如,我们很多的小学教师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总是套用“首先找出自身不足-自己获得了什么启示-今后该如何去改进”这样一种模式化的写法,自然也就导致很多的教师虽然进行了反思,但却没有收到反思的效果这样的一种状况。

2.在反思方法、反思内容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在很多的小学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写反思教案或反思日记,在方法上比较的单一,但实际上,教学反思的方法应该是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录像反思法、录音反思法等等,而反思教案、反思日记只不过是其中比较简单易行的两种,因此小学教师要想通过反思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应该在工作中加强与同事之间的交流,探索出更加多样化的反思方法。在反思的内容方面,很多的小学教师还存在着重教师轻学生等问题,而教学本身就是教和学的统一体,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因此教师反思的内容也应该涉及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大方面。

二、教学反思对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分析

教师的教学反思,对于一个教师的成长来说,具有以下意义:

1.通过教学反思,能够促进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从而形成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和师生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思考:我是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还是仅仅关注知识目标的达成;是关注学生在发展中富有个性的学习方式还是将学生学习看成是统一的共性的活动;是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兴趣还是单纯地关注知识的传授;是关注学生长远的发展还是仅仅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等等,经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最终促进教师对自己在教学中最终角色的定位。

2.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使自己从一名“教书匠”转变成为“专家型”、“研究型”教师。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新课程改革一个非常突出的“亮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教师必须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指导下对教育作探索创新,摒弃单一化、模式化,树立特色,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只有在教育过程中能够不断的进行教学反思的教师,才可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自己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的认识在一个感性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教师通过对教育教学观念的反思、专业知识的反思、教育教学技能的反思、教育教学能力的反思等,能够正确的理解和把握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理性的教育教学实践者。

4.教学反思,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意识。一个经常并自觉地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的教师,就有可能发现许多教学中的问题,越是发现问题,就越是有强烈的愿望想去解决这些问题。关注问题并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教师树立自己的科研意识,并潜心参与教学研究的过程。

反思是进步的起点,没有反思就没有突破和发展。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不断调节和修正,不断完善并发展的过程。只有及时反思,不断反思,并做出有效的总结和调整,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教师的专业潜能,加速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道路。

参考文献: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篇4

高中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不仅要求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还需要学生能够对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单纯地上课认真听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具备一定的反思能力。

2.高中数学学生学后反思能力培养意义

2.1对教师的意义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后反思能力的培养,对教师的教学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过程,也是教师回顾、重新认识自己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反思不断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注重带领学生进行学后反思,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可以更好地适应教学实践的需要。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并做出相应的弥补。久而久之,可以营造教师内部学术研究氛围,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2.2对学生的意义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学后反思的能力,课堂教学一般以教师为中心。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反思能力的提高,而且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所以,对高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已经逐渐渗入高中数学课堂。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反思能力培养对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可以使学生[1]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困难时不再一味寻求教师的帮助,学会自己通过反思对课本上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举一反三,最终自己解决问题。对学生进行学后反思的培养还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养成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

3.高中数学学生学后反思能力培养措施

3.1通过课前预习进行反思培养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提前进行课前预习工作,并且注意引导学生在预习进行的同时,对涉及的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进行结合,提高预习效率。还要在预习完成后,对预习过程进行反思,对自己的预习过程提出问题,如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涉及哪些公式、定理?与前面哪些内容可以相结合?还可以根据自己预习的程度做一些相应的简单例题并对不了解的地方进行反复琢磨,最后进行标记。这样通过课前预习的方法进行反思培养,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新知识进行预习,还能够培养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反思的习惯[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对预习过程的反思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2通过课堂小结提高反思兴趣

课堂小结是提高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措施,在学生刚接受完新的知识后立即带领学生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往往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认真设计课堂小结部分,讲解完本节课的知识后,训练学生概括、总结、质疑、引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反思兴趣。如在本节课即将结束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其中涉及的数学思想有哪些?本节课的知识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还可以把本节课的知识进行适当延伸,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如在讲解完正弦三角函数的平移问题后,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并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画图的方式推导出余弦三角函数平移的各个结论并进行比较。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能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反思进行新知识的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仅停留在认知的层次上,还能够对课程进行再认知,从而提高反思能力。

3.3回顾解题过程培养反思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中涉及许多的解题过程,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回顾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教师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单纯地解出一个难题远远不够,而是要通过对经典例题的解答进行自身掌握知识程度的反思,查漏补缺,完成对知识的补充。许多学生只是热衷于把问题解答出来,不求甚解,往往忽视了在解题过程中自己的思考过程。其实,解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掌握题目中涉及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从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3]。如判断一个已知函数的奇偶性时,不要仅仅满足于判断出给出函数的奇偶,要通过做习题掌握奇偶函数的特点,并通过深入研究得出判断奇偶函数时不能随便对已知式子进行变形,不等价变形就可能导致已知式子奇偶性变化的结论。

3.4通过课后检验强化反思习惯

课后检验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教师在一章教学内容结束后,应及时带领学生进行反思,与学生针对本章内容听课时出现的问题和掌握情况进行探讨。如在讲解椭圆时,学生一般对椭圆第一定义都比较容易理解,但对于椭圆的第二定义“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的点的轨迹”感到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后及时听取学生的反馈,并带领学生发现第二定义是三种圆锥曲线的联系纽带这一特点,对教材进行深层挖掘,再与已经学过的椭圆第一定义相结合,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更容易了。这样,可以使学生整理好自己的思路,对所学知识可以进行有条理的记忆,对知识进行横向、纵向多方面联系和对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结语

高中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困难的学科,学好高中数学离不开学生良好的反思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进行仔细研究,对现有的培养方式进行完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参考文献: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篇5

笔者最近在学校听了两位老师上的苏科版第九章第一节《反比例函数》的课,两位教师都是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备课。两位教师从复习函数的定义到教学情境的引入基本相似,但对反比例函数的定义部分的教学,两位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教学片段]

教师甲:列出下列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1.2012年新华村有良田500亩,新华村的人口总数为x人,新华村人均有良田y亩,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2.三角形的面积为15,这个三角形的底长为x,底边上的高为y,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3.办公员小丁在电脑上用了x分钟打了2000个汉字,小丁每分钟打的字数为y个,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教师甲:由函数y=■,y=■,y=■像这样的函数为反比例函数,所谓反比例函数就是形如y=■(k为常数,k≠0)。强调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系数k≠0,(2)y=■可以变形为y=kx-1或xy=k。

教师甲:练习:判别下列函数是不是反比例函数:(1) y=■(2)xy=-■(3)y=-2x-1(4)y=■(5)y=■(6)xy=m(m为常数),笔者发现学生做这个练习及其反馈练习的效果并不太好。

教师乙:列出下列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1.2012年新华村有良田500亩,新华村的人口总数为x人,新华村人均有良田y亩,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2.三角形的面积为15,这个三角形的底长为x,底边上的高为y,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3.办公员小丁在电脑上用了x分钟打了2000个汉字,小丁每分钟打的字数为y个,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4.操场一圈400米,小明同学跑了x圈,然后又跑了20米,他一共跑了y米,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提出问题:(1)由函数y=■,y=■,y=■,y=400x+20,你能发现哪些函数有共同的特点?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函数y=400x+20是什么函数?该函数的定义是什么?(2)如果将这些函数我们称为反比例函数,你能否尝试给反比例函数下定义?并提出要求: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思考1分钟后再和小组同学进行讨论交流。

学生:形如y=■(k为常数),称y是x的反比例函数(教师并没有指出k要不能等于零)。教师乙: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定义练习:判别下列函数是不是反比例函数:(1) y=■(2)xy=-■(3)y=-2x-1(4)y=■(5)y=■(6)xy=m(m为常数)。在这部分的练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2)(3)(6)的判断有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辨析、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函数y=■可以变形为xy=k或y=kx-1的两种形式;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当m=0时,xy=m(m为常数)就不是反比例函数。引导学生纠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形如y=■(k为常数,k≠0),称y是x的反比例函数。

笔者发现第二节课的课堂反馈环节中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提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教学效果?首先不难发现教师甲在反比例函数定义教学上观念比较落后,怕学生总结不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怕学生发现不了反比例函数定义中的k≠0的,还特别强调学生要注意k≠0的,而在练习中仍然有部分学生没有注意到这个要求。相反教师乙是引导学生尝试总结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即使定义中学生没有对k提出不等于零,教师也没有立刻指出,而是预留了问题,让学生通过对练习中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发现反比例函数中的k应不等于零。其次教师乙注重复习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因为一次函数的定义中已有k不等于零的要求,相反教师甲则没有注意到。

[教学反思]

1.教师甲的课堂教学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教师为了教知识而教学,学生主要是被动在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早已被提到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但真正落实怎样还在于教师个人的理解,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师甲的心中已根深蒂固了,他依然认为自己是教学的主体,怕学生思考不出来。

2.教师乙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扬教学民主,当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使学生主动性、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乙的教学更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创造条件使学生的认识能力、智力、个性得到了充分地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教学中的控制者和支配者。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勇于创新,逐步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步步设疑,营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形成有效的数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再由全班交流,在整个的交流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从而引发同学们更多、更宽的思考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解惑,在交流中达到共识、在交流中得到分享。课堂上应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师生共同交流才是现如今课堂教学所追求的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的过程,理解反比例的意义,会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2.过程与方法:经历反比例意义的建构过程,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成反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及特征,抽象概括出反比例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同时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进一步培养观察、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

【设计思路】

反比例的教材编排与正比例有类似的地方,区别之处就在于反比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的乘积一定,变化方向相反。而且学生已经认识了正比例,对判断是否成比例的方法步骤已经有所掌握。因此,本节课在教学时应紧扣“反”字展开,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给予广阔的探究空间,预设“在激活经验中设疑引入,在自主探究中建构意义,在巩固应用中深化理解”的教学流程,着重让学生深入体验变化方向相反的规律,力求让反比例的概念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中实现自然生长。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疑引入

1.复习。

师出示题目:

购买同一种水笔,购买水笔的数量和总价如下表。

[数量/支 1 2 3 4 5 6 … 总价/元 2.5 5 7.5 10 12.5 15 … ]

提问: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正比例。这是学校吉老师在购买水笔的过程中收集到的信息,表中的两个量成正比例吗?你是怎样判断的?

小结:我们在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时,一要看两个量是否相关联,二要看这两个相关联的量的比值(或者商)是否一定。

2.引入。

师出示题目:用同样多的钱购买水笔,水笔的单价和数量如下表。

[单价/元 1.5 2 3 4 5 6 … 数量/支 80 60 40 30 24 20 … ]

提问:这是吉老师购买水笔收集到的第二组信息,这里的单价和数量也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设疑:很明显不成正比例。那这样的两个量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能否成比例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种变化规律背后隐藏的关系。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组织学生复习正比例的意义与判断方法,能有效激活已有经验,从认知结构中提取相关知识点,顺利搭建已知到未知的桥梁,为新知学习提供认知基础。对于第二组信息的判断,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激起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

二、探究规律,理解意义

(一)引导探究购物情境中的反比例关系

1.回顾: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研究正比例的意义是怎么学习的,还记得吗?

2.探究: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根据我们研究正比例意义时的方法,看一看表中的两个量有什么变化规律,把你的发现写在学习单上。(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全班巡视)

3.交流: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发现,接下来请你将自己的发现在全班进行交流,在分享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想法进行完善。交流时注意,如果你的发现前面已经有同学分享了,就不要再重复了。(邀请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教师实时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的想法渐臻完善)

4.追问:如果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几个量之间的关系,你会写吗?(板书:单价×数量=总价)

5.想象:下面哪一幅图能表示用同样多的钱购买水笔的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呢?6.阅读:在购买水笔的总钱数同样多的情况下,单价和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大家打开课本61页读一读,并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

7.归纳:因为单价和数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而且单价×数量=总价(一定),所以购买水笔的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关系,它们是成反比例的量。

8.揭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反比例的意义”。

【设计意图】反比例与正比例的概念有共同之处,学习与研究的方法上亦可相互借鉴。有了学习正比例的经验基础,学生对于反比例的学习就会比正比例容易些。上述教学环节中,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和研究正比例时的方法,激活已有的学习经验,为自主探究提供铺垫;其次,充分尊重学生的已有认知,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观察、发现、分析、概括,在对话交流中分享各自的探究成果,真正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最后,呈现三幅图象,让学生想象并作出判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利于学生直观感受“反”的本质,促进学生对反比例意义的理解。

(二)自主发现生产情境中的反比例关系

生产240个零件,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如下表:

[工作效率/(个/时) 120 80 60 48 40 … 工作时间/时 2 3 4 … ]

助学提示:

1.填一填,并说一说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的变化情况。

2.算一算,工作效率和对应工作时间的乘积相等吗?

3.写一写,你能用式子表示工作效率和对应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吗?

4.判一判,生产240个零件,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试一试”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与生产有关的情境中,借助另一组数量关系进一步感知反比例关系。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借助“助学提示”自主完成,通过“助学提示”中四个关键问题的引领,让学生抓住反比例意义的核心本质,促进学生再次深入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判断是否成反比例的思考步骤。

(三)概括生成两种成反比例量的字母模型

1.比较:刚才研究的两个问题中,成反比例的两种量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2.举例:生活中还有类似的变中不变的现象和规律吗?(大米的总重量一定,每袋大米的重量和袋数成反比例;教室地面的面积一定,每块地砖的大小和所用的块数成反比例;看一本《夏洛的网》,每天看的页数和所需的天数成反比例;……)

3.建模:如果用x、y表示筛鱿喙亓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反比例关系可以如何表示呢?

4.追问:想一想x和y成反比例关系最为关键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实现认知的提升,达成关于反比例意义的完整建构。比较是对“购物”和“生产”两个情境中的反比例关系进行归纳抽象,为建立一般意义上的模型预作铺垫。举例将学生思维的触角向生活伸展,丰富对所学新知的感受与体验,培养学生数学化的眼光。建模促进学生寻找高度概括的字母表达式,促进思维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跃迁,渗透简约数学的思想。追问再次紧扣知识的核心本质,强化判断是否成反比例的关键抓手,学生对于反比例的意义又能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巩固拓展,深化理解

(一)在操作中深化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1.出示:正方形小方片。小方片可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好帮手,这儿有24块小方片,你能摆成哪些长方形呢?(学生拿出24块小方片拼摆长方形)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学生回答后,课件有序出示摆成的长方形如下)摆成的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2.比较:每张表中都是与走路有关的两个量,它们都是成反比例的量吗?为什么?

3.小结:成反比例的两个量必须符合两个条件,即这两个量必须是相关联的量,而且它们对应的乘积必须是一定的。

(三)在联想中深化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1.出示几箱光明牛奶,追问:看到这几箱牛奶,你想到哪些量是一定的?

2.你能想到成反比例的量吗?(每盒牛奶的重量和盒数成反比例,每盒牛奶的体积和盒数成反比例,每箱牛奶的重量和箱数成反比例,每箱牛奶的体积和箱数成反比例……)

【设计意图】概念的理解、技能的提升都离不开形式多样、富有层次的巩固练习的支撑。操作环节让学生动手又动脑,通过摆成面积不变、长宽不同的长方形的操作活动和对四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整体比照,帮助学生形成 “变化方向相反”的直观感知,利于学生深化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与走路有关的题组练习,从正反两方面强化学生对反比例的核心要素的把握,同时增强学生辨析比较的能力。教者借助几箱牛奶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展开联想,一方面打开了学生思维的视界,实现了教学的开放性;另一方面又提高了思维的抽象性,思维的对象由图表与文字,过渡到了无任何文字说明的实物,提升了学生思维的水平。

四、回顾反思,提升认识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篇7

(一)提出问题,亲身体验。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听到的数据准确地填在表格中,关键是让别人一眼就能看明白。1.足球比赛,中国国家队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2.学校四年级转来25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10名同学。3.张阿姨做生意,三月份赚了6000元,四月份亏了2000元。学生独立填表,教师巡视收集信息。

(二)有序反馈,集体讨论。师:这样记录,大家有什么看法?(在投影上展示第一种情况。)生:他用文字描述进2个球,丢2个球,我认为比较烦。师:都是2个球,但一个是进球,一个是丢球,意思正好怎么样?(同时借助手势表示进球和丢球的相反意义。)转来和转走的意思呢?赚和亏呢?仅仅用我们学过的数,还能区分这些意义相反的量吗?师生交流第二种情况:学生用+表示转来,用表示转走。师生交流第三种情况:学生用表示赚,用表示亏。师:快说说你怎么想到这两个符号?(师指向账目结算部分。)生:我认为张阿姨赚6000元,所以用表示赚;而亏了2000元用表示亏。(其他学生发出会心的笑。)师:看得出来,大家很欣赏这种方法。像这样用符号表示的方法还有呢?(师随即展示其他同学使用的不同符号。)同学们的想法都很有创意。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你用的符号你明白,他用的符号他明白。但是,数学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帮助我们相互交流的,怎样才能让大家都明白呢?生1:需要找到一种大家都能看懂的符号。生2:需要找到一种统一的形式。

[评析: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要让孩子们重蹈人类思想发展中的那些关键步子……而且仅仅是关键步子。”首先,教师请学生记录具有相反意义的三组数量。学生采用了单纯的数据、文字加数据、图标或符号加数据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现了学生对情境问题的深入思考。教师巧妙地利用这些有价值的资源有序反馈,两个数量的相反意义始终凸显在学生面前,并促使学生不断进行有意义的数学思考,直到产生“需要找到一种统一的形式”的内需。这时,负数的概念呼之欲出。在解决不断产生的认知冲突过程中,学生感悟着正、负数的意义,体验着由具体到抽象的符号化、数学化过程,认识逐渐从模糊到清晰。短短的一个环节,教师带领学生简约地经历了人类探索负数的历程,实现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

片段二.有效的数据对比,引领学生深层思考

课件播放中央电视台某日的天气预报录音:哈尔滨零下15℃到零下3℃,北京零下5℃到5℃,上海0℃到8℃,海口12℃到20℃。随后,引导学生初步明确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不同表示方法。师:生活中用什么来测量温度呢?(温度计)。你们能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吗?(能!)

师:谁能把温度计上的温度读出来?( 温度计上分别显示=20℃,0℃,-20℃)

学生用举卡片的方法来回答。

师:那也就是说,在温度计上,越向下温度越(冷)。用你的动作和表情告诉我-20℃时有什么感觉?(生做出哆嗦的样子。)

[评析:在没有标明刻度的情况下,学生再次产生认知冲突,唤起了更深层面的思考:要在温度计上表示温度,首先要确定0℃的位置。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观察、讨论,学生在有学习意义的操作中,在思维的碰撞和互动中明确感悟到:在温度中,0℃是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比0℃高的温度用正数表示,比0℃低则用负数表示,实现了对0的再认识。同时,将正数、负数、零有机地整合到了一个新的概念框架(即后续学习的有理数)中。教师结合学生的操作结果,引导学生思考: -20℃和-15℃相比,哪个更冷?同学们在操作、观察中感悟到“正数比0大,负数比0小”。直观、具体的思考,把负数大小的比较、绝对值等后续知识很好地渗透进来,数据对比突显出优势。注意赋予读数以新的内涵,学生在读过温度后联系自己的经历说感受,这给了学生更多的体验数的机会,“太冷了”“太烫了”,原来没有生命的数大大丰富了学生的体验,数感也在其中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片段三.结合具体情境,渗透数学思想

教师请两位同学分别在黑板上竞赛写正数、负数。

师:如果有时间给你不停的写,正数、负数写得完吗?正数、负数各有多少个?用什么符号表示无数个?

教师分别在黑板上正数、负数的下面写出省略号。

师:想想看,所有正数和0相比,有什么关系?所有负数和0相比,有什么关系?

(板书: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评析:结合相关内容向学生渗透一些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如极限思想、集合思想、对应思想、符号化思想、统计思想等,这是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在上面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广泛举例,初步感悟到正、负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这时,学生对正、负数集合的认识是浅显的、体验是感性的。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简单而又巧妙的设问给学生创造了体验的机会。通过小小的省略号充分体现无限的观念、集合的思想,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片段四.在情境中提升对正负意义的理解

教师利用课件显示练习: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42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O.4米。

师:风速怎么还有负的?赶快讨论一下。

生:风和刘翔是对着跑的。

师:你能给大家表演一下吗?(能。)可以找一个好朋友来帮忙!

两名学生到前面表演逆风跑步的情境。

师:风的方向正好跟刘翔的方向相——反(边说边用手势表示不同方向),那风速用什么数表示?(负数。)

师:如果当时风速是每秒+0.4米又是什么意思?麻烦你们俩,再表演一次,行吗?(生再次演示同方向跑动。)

师:如果当时赛场的风速是每秒+0.4米,刘翔的成绩还会怎么样?(更好。)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篇8

一、从一个“个案”开始的理论思考

又是一次不幸的事件,又是一处教育反抗行为。“2012年4月13日晚7点30分左右,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八年级一班14岁的女生李欣玥从自家五楼的窗户跳下,14日早晨,因抢救无效,永远地离开了爱她的父母和同学。” [1 ]记者和编辑们选择这样的“过激”事件似乎是为了吸引眼球,其实也是为了让人们赶紧开始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还有哪些不对劲,重新思考老师、家长、学校、社会、政府、学生本人等等这些人的责任在哪,相互责任的界限在哪,不同的人到底负有哪些不同的职责。然而自从网络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似乎总是看到这样的事情,大众几乎把这样的“个案”当成“经常事件”,似乎新一代的学生总是会选择各种偏激的或者消极的行为来表达对教育的反抗。

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同情、愤怒、悲伤、感慨、理性等声音不仅给老师、学校和家长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也为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带了更大的压力。在教育实践中,似乎已经越来越不能用一句“个案”就把同情、愤怒、悲伤、感慨的普通人全都打发了。

家长和学校都急迫地要马上给出灵丹妙药。和东营市胜利一中面临类似压力的学校何止一所,有类似问题的学校何止一所,有类似担心的家长何止一人。哪个学校不想让自己的学生健康成长,哪位老师不想让自己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哪位校长愿意让自己的学校名声败裂,哪位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牺牲品?所有家长、学校,所有关心教育的人恨不得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明天开始就全面消除这类问题。面对教育实践中的紧迫要求,于是不同的办法开始被实施。

比如,赶紧不惜代价,对学生采取心理疏导,可是那些本来心理状态良好、没有问题的学生被心理疏导老师一顿教导后,搞得似乎自己要出问题了一样。实际的情景也许是一阵燥热,而后更多的人看到的是更多的问题和更大的失望。

比如,有人认为取消所有学校强令学生剪头发的规定。且莫说任何教育都难免有“规训”的味道,即使取消剪头发的规定,未必就能保证学生其他的教育反抗行为不发生,未必就能保证没有人在过激的反抗行为中受到伤害。

问题看来很复杂,而教育实践的需要又极其急迫,教育理论研究者也有理由急迫,然而更要说:“且慢,要看清楚这些问题,还需要理论研究者把心冷下来,找个安静的环境,理性的思考一番。”只有找到问题的根结所在,才能最终给所有人一个交代,给关心教育的人一个交代,给学校和家长一个交代,给已经死去和或者受伤的幼小心灵一个交代。否则终究难免让无辜的人受到冤枉,让无心的人受到错怪,让热心的感受失望,让社会变得不理性。

二、教育中的反抗行为

1. 反抗行为与反叛行为

反抗行为似乎与人的天性有关。比如婴儿一旦发现环境与自己所要求的不一样就会大哭不止;开始“懂事”的孩子也是一样,一旦能“懂得”某些事物,第一反应就是要坚持自己的要求。这是教育活动面临的一大棘手问题。人类既然要绵延,那就需要教育的传承,而所谓的传承不可能只是传承一些生活经验、生产技能,而更多的是要把惟独属于人类的东西,诸如被叫做“反思”、“智慧”、“勇敢”之类的美好品质传承下去。更进一步,不仅要让受教育者形成这样的好品质,而且要让受教育者学会“如何”形成,要让受教育者会在生活中运用,这才算是达到了教育的最终目的。

所以好的教育带来觉醒,带来理想,教会人思考,教会人坚守,同时也教会人对不合理的失去进行反抗。这类的反抗行为古今中外都一直存在:早在两千年前的中国汉朝,太学生们就开始参与政治事件;近代以来,外国大学生们的反抗行为更是司空见惯;即使印度这样的新兴国家也是一样 [2 ]。更有无数像《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样反映青少年“叛逆”或者与社会不融合的性格的小说。当下国内的情况则更加复杂,学校中的“90后”、“00后”们很多时候简直是“非暴力不合作”。“‘我就这样了,你看着办吧!’是他们的口头禅。” [3 ]

有的时候学生的行为被冠以“反叛行为”“叛逆行为”的称呼,这些称谓能更侧重从心理学或者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对此,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也有一些相关的论述。比如关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大学生运动潮流的研究,丁雪明写了硕士论文《20世纪60年代美国校园反叛运动探析》,孙益写了《校园反叛———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学生运动与高等教育》 [4 ],吴舒蔓、吴发科写了《“叛逆期现象”剖析及其教育对策》,等等。

但是从不偏向任何人或者既有规则的角度出发,用“反抗”这个稍微“中性”一些的词可能要好一些。“反叛”所指的对象是对垒的两面,似乎不可挽回,但是教育中的学校、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应该完全是对垒的关系。“叛逆”可能更侧重学生心理状态,教育中的有些反抗行为并不是“叛逆”,使用“逆”来描述学生的一些复杂行为似乎也太过分了些。

2. 反抗行为与暴力行为

威胁校园秩序的何止是校园的反抗行为,其实校园中各种不安全因素比比皆是:踩踏事故、危房坍塌事故、校车事故、人为砍杀事故、春游交通事故、食物中毒事故等,其中与人的主观愿望关系最大的是校园暴力行为。

教育中的反抗行为分类有时候可能会表现为暴力形式,但是更多时候则是“隐性”的反抗和无声的反抗,因为极端行为等于是暴力行为。比如今年的早些时候,启东市汇龙中学江成博同学把国旗下讲话偷换成自己对教育不满的稿子,这被有些人认为是“言语极端”,但是这种行为本身没有任何暴力性,不会对某人带来身体上伤害,应该说只是针对教育而来的,如果说负面影响的话,也只是会对教育本身带来不好的影响,但是绝没有暴力性。

有些校园反抗行为则是暴力行为,比如学生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尤其毕业的时候),打碎宿舍的玻璃,甚至学生殴打老师等。

总的来说,教育中的反抗行为与校园暴力行为出发点是不同的。暴力行为通过暴力手段解决各种矛盾,一定会带来破坏;而反抗行为主要是反抗教育现状,反抗与教育有关系或者没有关系的社会现状,反抗者有时候清楚反抗的最终目的不会达到,他们只是想表达不满,因此大多数都不是以暴力形式出现的。反抗者最希望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反抗,借以达到反抗的目的。

三、教育反抗行为的原因分析

也许有人会说,学校若是取消某些会引起学生反抗的事情(比如“剪头发”),就不会出现学生的反抗了。但是,这并不是从理论上解决问题的思路,只要学校还在,就难免会有其他各种学校与学生之间不一致的地方。教育本是琐碎事,老师们絮絮叨叨地要学生在某些具体的细节作出符合规范的各种要求永远都会存在。应该怎样认识这些反抗行为呢?一种分析可以从整个社会环境出发,即社会学的角度;一种则可以从出现反抗行为的学生的个人心理因素或者成长过程去探寻,即心理学的角度。

1. 社会学的分析

在某种意义上,教育中的反抗行为其实是整个社会反抗行为的一部分,人们对所生活的世界感到不满,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绝非只在今天是这样。而教育中的各种反抗行为也与社会背景息息相关,比如发生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反叛行为虽然离不开当时的教育背景——比如对课程结构、课程性质表达不满,以及对学校管理的合法性表示质疑等,但是也离不开当时的社会背景,首先离不开当时社会的民权运动,也与“新左派”势力的上升有关系,加上当时美国国内反对“越战”的情绪越来越高涨,所以才出现了大量的校园反叛事件 [5 ]。总的来说,社会方面的因素主要包含几种:

(1)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要么指全社会陷入混乱,要么指进入新的秩序中,这意味着全社会形成了新的理想。前者比如中国东周分裂,魏晋以后五胡乱华,这样的情况下社会冲突不能不比原来更多,冲突多则反抗多;而后者则会出现新理想的实现要比原来面临更复杂的环境问题,所以也会带来更多的冲突和反抗。

对于中国学校教育来说,在思想上不能适应近代以来的社会转型也是造成教育反抗行为较多的因素之一。“教育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过度批判,对教育传统的过度反叛,是教育的文化矛盾的历史根源。” [6 ]在后现代思想家眼里,教育的现代化本身就会引发冲突。因为“作为落实知识权力的制度形式之一,现代教育空间(学校)自然也存在着政治经济等非学校空间中所存在的现代性问题。言外之意,教育的现代性问题同样可以描述为理性的知识教化权力与个人(学生) 日常生活之间的冲突。” [7 ]

(2)文化冲突 一个国家在同样一段时间内也会出现不同的文化。其中一种表现是由地域等因素形成的,另外一种则是因为“代际”差异造成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迅速实现工业化,社会转型的速度过快,这造成了不同时代的人生活的环境迥异,人生观念也有较大差异,于是出现“70后”、“80后”、“90后”等说法。不同的生活环境意味着不同的思想状况,意味着差别,在教育的实际中自然会引起冲突和反抗。

(3)认识差异 在一所学校内,校园管理一方和学生之间对某种事物的认识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对于“体罚”,《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中并没有明确说明什么是“体罚”。在现实的教学情境中,如果一位老师让一个学生站着听课,这时,学生会对周围的人诉苦,因为他觉得自己受到体罚了,但是学校或者老师则未必认为这就算是“体罚” [8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冲突和反抗。前例“剪头发”事件就是因为学生和学校之间对“剪头发”这件事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学校可能出于忽略青春期男女生性别差异以便形成较好的学校风气的要求出发让学生剪头发,但是忽略性别差异这个出发点往往又不愿意告诉学生,学生则认为学校强令学生剪头发只是为了便于管理,整齐划一,忽略学生个性等。双方的看法差异自然会导致行为上的不同,进而会造成冲突与反抗。

2. 心理学的分析

心理学方面,学生在教育中的反抗行为主要有几个因素:第一,个性因素。每一个人在内心都或多或少有反抗的倾向,这本来并非是人性的弱点或者缺点。有的学生个性属于自我意识特别强烈的那种,因而一旦有与环境不融合的地方就会出现各种反抗行为。第二,成长过程中的遭遇。比如,生活在一个反抗行为过于被容许的家庭中,或者过于不被容许的环境中都会正向或者反向地影响学生的行为。第三,年龄因素。人固然天生有“理想”,但是一位老者与一位中学生之间有所不同,年龄因素会影响到学校教育中的反抗行为的多或者少,以及发生的方式等。第四,偶然事件激发。每一次极端事件的背后都有某次事件的激发,这些激发事件甚至会让本来不相关的矛盾一并爆发,从而带来不应该有的极端行为,造成暴力和损失。

总的来说,心理学角度的原因分析有可能对某个“个案”提供很好的解决思路,但是不足以从更广阔的理论层面理解教育中的反抗行为。

四、守旧的教育——教育的宿命

任何一个社会都难免会有冲突与反抗,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冲突的社会意味着沉闷与乏味。然而这样的想法并无助于解释教育中的反抗行为,必须从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来探讨。

1. 传承与守旧

教育的职责在于传承,“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它的传递性” [9 ]。传承或者传递的本质在于把以前的东西传下来,不管是知识、品质,还是生活方式。传承不拒绝创新,但是传承的本义则是“传”,传的内容不可能是“未来”的东西,因此难免是“旧”东西。在这样的逻辑下,教育自古以来一直选择“守旧”。孔子选择旧的“六经”作为教学内容,而后“六经”(或者“五经”,一般认为,这些经典出现的时间比孔子生活的时代要早)的教育内容为历代教育者所采纳。愈到后代,“五经”愈发古老,然而教育的传承性却要求不断传承这些古老的东西,并在对古老知识的传承中“存古开新”,在传递“旧”事物、旧知识的过程中,开启受教育者的智慧,这是孔子“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大学》)理想的体现。

教育具有传承性不能必然推理出教育具有守旧性,但是教育具有传承性容易形成守旧性;现实中的情况是教育总是趋向于“守旧”。在学校里,经常能看见这样的现象,翻开学生的课本,里边的知识简直可以称为“古老的知识”了,但是学生在课本之外接触的知识则可能是新鲜刺激、富有时代气息的,甚至对于许多人来说有不可想象的超前性。课程体系的陈旧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于是有人感慨学校教育所传授的知识何等“落后”,“许多教材在国家的垄断下几十年一贯制,内容陈旧、形式呆板,远离火热的社会生活,脱离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一直招致社会各界的强烈批评” [10 ]。

总之,学生每天所接触的社会生活与学生课本上的知识和学校推行的知识往往有极大的差别。但是推行教育的人,不管是政府、家长,还是学校、老师不可能完全向学生传授“真实的生活”,因此总是趋向于传授一种“形式”,一种既定知识框架,一些“原来的”旧内容,而这是由教育的本性决定的。

2. 守旧与保守

国外一直有“保守主义”的说法,国内也会看到“保守主义阻碍改革”的说法。“保守主义”与教育所具有的“守旧性”似乎不同,前者表示的是一种传统,一种态度,一种理想,而后者表示的是一种“特点”,但是从深层次来说,这两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国外的保守主义往往与政治思想缠绕在一起,各国政治传统和各种政治思想派别的情况有所不同,所以各国的情况也各不相同,但是这些在中国都不存在。比如在最近的美国,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是一体的。“在美国所出现的这场保守主义教育运动中,新自由主义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它的主导思想便是倡导‘弱政府’。” [11 ]而对于日本,国内的研究者倾向于认为新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主张略有不同。新自由主义主张个人主动能力的发挥,在个人与政府上侧重个人能力,从政府与市场的角度来说则侧重市场的力量,主张政府作用有限论与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而新保守主义则倾向于主张日本的传统中所具有的文化“个性”,因而注重传统文化的培养。

其实,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一直是不可分割的。“保守主义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传统主义加上古典的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的实质是自由主义,是自由主义与传统主义的结合。” [12 ]比如日本的新保守主义注重“传统”,而美国的保守主义则与自由主义合在一起。所以“当代的新保守主义是古典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高度融合,以至不论在方法论上,还是在具体观点上都难分彼此,故被称为自由的保守主义或新保守主义。新保守主义要保守古典的自由主义的大传统,旧保守主义要反对否定自由传统的激进主义。在当代的政治意识形态谱系中,保守主义与古典自由主义基本上是同义语” [12 ]。

总之,“守旧性”也许和“古典自由主义”有一些交叉,通过对“古典”进行新的解释,论证出“古典”的东西也很好,进而论证出教育应该具有“守旧性”的结论。排除各种标签,排除各种政治理想,“保守主义”其实也算是在为教育的“守旧性”进行辩护。

3. “守旧”的宿命与困难

教育的“守旧性”源自教育的传承性,从这个角度看,选择“守旧”乃是教育的本性中就有的宿命。教育的守旧性当然是为了教育本身更好地实现其传承性而存在的。

然而“守旧性”的存在会形成一个矛盾,这即是教育本来要启迪智慧,“培养创新型人才”,可是通过旧知识,在既有的框架中,如何突破“新”与“旧”的界限呢?在教育“守旧性”的前提下,教育者总是坚信通过设定好的各种“体系”就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创新”的能力,因而总是趋向于把受教育者放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按照既定的、旧有的知识体系对学生进行“思想改造”,又期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带来“新”。“旧”能够带来“新”吗?孔子认为,学习古人旧(“六经”比孔子还古老)的“六经”就能够带来新思想。后人也相信这一点。今天有些人即使不相信“五经”,而改信其他的了,但是同样是“以前”形成的知识、思维、道德框架等等这些“旧”内容。

由于这个“宿命”,教育的实际情景往往趋向于“按部就班”进行传承,有时候即使是“活动教学法”,许多“活动”也是早已安排妥当的框架、体系和模式,因而总是趋向于反对“多元化的”、“过激化的”行为。之所以这样,并非因为教育活动存心反对创新,而是出于对教育“传承性”缺失的担心。因为一旦有不可控的“创新的”或者“刺激的”行为出现,那么就容易导致出现受教育者对旧有的、既定的知识的不信任的行为。比如“”的时候,大量的受教育者完全不相信教育活动所传承的“既定”的“旧知识”。正是这样,教育者才似乎总是“守旧”,似乎总是“反对过激”,总是趋向于对非正常渠道的反抗行为持“保留态度”,因为这些影响的不仅仅是教学秩序,而且是教育的本性。

可以看到,这一矛盾在今天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原因来自很多方面。比如,学生的信息获取更加便捷,比如社会思潮不再完全认可保守主义或者守旧等。假如学生可以非常便捷地获得各种新鲜刺激的信息和知识,为什么还要十分热心于这些“旧”知识呢?假如整个社会思潮认为“守旧”等于“不好”,教育所传承的不管是知识,还是与之相并列的行为方式都是“旧”的,那么教育中的反抗行为会更多,教育者与教育行为都会面临更大的困难。

五、“新”“旧”之间——教育的选择

在“新”与“旧”之间,教育应该如何选择?如果选择不断更新所传承的“旧”知识,开放并且不断调整“旧”的基本知识体系,不仅会造成教育内容的不稳定,而且会造成对过去知识看法的不稳定,不仅继续影响和扩大代际之间的观念差异,带来社会观念分裂,而且会带来受教育者对“知识”本身的怀疑,进而带来对教育可能性的怀疑。

“传承”乃是教育的本性与天分,“守旧”乃是教育的宿命。“传承”在人类社会中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人类社会依赖“传承”才得以不断延续。然而“守旧”这个特点呢?“守旧”是否要继续和“好”与“坏”扯上关系呢?是否一定要认为“守旧”就是“好”或者就是“不好”呢?恐怕打破这个逻辑才可以为教育在“新”与“旧”之间自由地选择提供广阔的空间,也为教育通过“旧”创造“新”提供广阔的空间。孔子曾说过:“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心平气和地对待旧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老百姓形成苟且混日的人生态度,才能有上进的心思和好的追求。

然而如果完全选择“旧”知识,不承认不断更新的新知识、新体系,势必会让教育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下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不仅会导致教育中各种暴力的非暴力的反抗行为越来越多,而且会影响人们对教育的信心。

总之,对于解决教育反抗行为的问题,在“新”与“旧”之间的选择显得无比重要。这种选择不完全是激进和保守的争论,而是所有人都应该心平气和地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谢东樱.山东东营一14岁少女因不想剪发跳楼身亡(2012- 04-15)[EB/OL].http:///wztt/201204/t2012041 5_2136801.htm,2012-05-12.

[2]陆建华.印度反叛青年们的社会地位[J].当代青年研究,1987,(8):10-19.

[3]豆花荣,关兴举.营造个性化教育课堂之我见[J].中国教育学刊,2010,(4):88.

[4]孙 益.校园反叛———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学生运动与高等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评论,2006,(8):18-23.

[5]丁雪明.20世纪60年代美国校园反叛运动探析[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樊 浩.现代教育的文化矛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6-30.

[7]周 勇.现代社会中的知识与教育冲突[J].教育研究,2003,(3):22-26.

[8]贾 音.学校安全的义务主体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9]刘智运,胡德海.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102-107.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篇9

著名的语文教育学家张志公先生说过:“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学习词汇。”词语学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基础性的重要环节,非下点功夫不可。以往学生们习惯于“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式的死记,学得很累还往往用错。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摸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实用方法,下面做些总结归类,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望文生义”法

看见一个词儿,从字面上猜测其含义。例如:① 稍纵即逝――稍微放纵一下就消失了。

比较一下教科书上的解释:“稍微一放松就会消失。”准确率至少在95%以上,只是将“放纵”改成“放松”就完美了。

② 拈轻怕重――选择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比较一下教科书上的解释:“接受工作时挑选轻松的,害怕繁重的。”准确率也在90%以上,只是多了一个语言使用环境。

③ 与日俱增――和日子一起增长。比较一下教科书上的解释:“随着时间增长而增长。”准确率应该在80%以上,不过用“时间”比用“日子”更科学些。

这是最自然、最常见的解词方法。我们要向学生灌输这种最基本的解词方法。在阅读文章尤其是考试做阅读题时,遇见一个陌生的词儿,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望文生义”地推断其含义。例如:查老师几次去要求换教室,可是学校没有空余的教室,况且这一排有五个教室 ,多少都受音乐声浪的冲击,只是贾里他们班首当其冲。

首当其冲――首先受到冲击或影响。再查查教科书的解释:“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这里是受影响最大的意思。”相比之下,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望文生义”地解释,反而比教科书的解释更简洁、更容易掌握。因为在现实中很多学生习惯囫囵吞枣的记词语,如果只记住教科书的解释的前面一截,显然语义太重了。

当然,如果条件许可,还是应该查查词典来确定其含义。

等到熟练掌握“望文生义”法之后,有时要学会抓关键字眼,例如:

不假思索――“假”是“凭借、通过”的意思,整个成语是“不经过思考”的意思。

精益求精――“益”是“更加”的意思,整个成语是“好了还要更好”的意思。

不言而喻――“喻”是“明白”的意思,整个成语是“不用说就可以明白”的意思。

需要说明的是:“望文生义”一词儿本身是个贬义词,在这里是临时当做中性词用的。

二、同义反义替换法

有的词语可以用同义词替换的方法来简化解释,例如:

安谧――安静腌――肮脏娴熟――熟练

摇曳――摇动浸淫――浸透 凝重――庄重

瞩目――注目热忱――热情招徕――招揽

风范――风度诅咒――咒骂活脱脱――活生生

豢养――喂养摄取――吸收鄙薄――轻视

有的词语可以用反义词加“不”的方法来简化解释,例如:

野蛮――不文明失意――不得志参差――不整齐,不一致

三、比喻形容法

有的词语在使用时不是本义而是比喻义,这时解释词语要用比喻的说法。例如:

①鬼使神差――鬼神在暗中指使,比喻不由自主地做出某种意想不到的事。

②江河日下――江河的水日夜不停地想下游流去。比喻日趋衰落,情况一天不如一天。

③连锁反应――比喻一系列相关的事物,只要一个发生变化,其他都跟着发生变化。

④大相径庭――比喻彼此相差太远。径,门外的小路。庭,堂外的院地。

⑤捷径――近路,比喻能较快地达到目的的巧妙手段。

有的词语在使用时不是字面上的含义或者原义,这时要用“形容”之类的引导词来解释。

教师应该强调:这种比喻形容法在运用时要突出解释词语的引导词一般要用上“比喻”或“形容”这些字眼儿。

四、“死记硬背”法

有的词语实在从字面上看不出意思,联系上下文也猜不出含义,一味乱猜会搞错。这就要老老实实地查找工具书来记住其含义。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篇10

第一次教学――“仅仅是个扇形”

【经历】

结合活动要求,围绕概念教学,在初步解读教材后,我们备课组选《百分数的认识》这课的教学内容可挖掘的材料多,可挖掘的深度也多,只要找到不一样的切入口,课堂味道肯定也不一样,于是便定下这一课题。

1.研读教材。《百分数的认识》包含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两块内容,它是在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和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来进行教学的。百分数实际上是表示两个数相比的一种关系。因此,它与分数有密切的联系。对百分数意义的深刻理解,是教学的重点;弄明白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的区别,是教学的难点。

2.研究学生。我们的课从哪里开始?这就要找准学生认知发展区的最近区域。通过课前学情调查分析可以知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百分数,也有个别学生能根据具体的百分数说出它的大概意思,但对百分数的意义,并不是真正地理解,对于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的区别更是不清楚。

3.参阅材料。新课程下,名师是怎样达成教学目标呢?他们的课堂亮点在哪里?通过对名师相关材料的查阅,领悟到了对这节课教学内容的精确解读及处理方法,也找到了一些解决教学实践时的困惑与问题的思路。

4.精心设计。基于以上过程,第一次形成了教学设计,确定了“概念教学的有效实施”这一目标定位。

【反思】

有了预设,随后进行课堂实践,学生经历“猜想、探索、总结、验证”后,对百分数的意义有所理解和掌握。但在“选择哪位同学去参加比赛”环节,对“差比”与“倍比”进行比较优化时花去了过多时间,虽然有成效,可是所花的时间与效果不成正比。这样一来,后面的“应用拓展”环节未能进行,课堂便戛然而止了,因此,第一次的教学仅仅只是画成了一个不大的扇形。有反思,才有新收获,带着课堂实践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对教学设计进行重新审视与思考。

第二次教学――“圆心角变大了”

【经历】

对于第二次教学的设计,我们备课组又进行了探讨交流,形成了一些共性认识:一是,本课是一节概念生成课,百分数概念来源于生活,有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要想深刻理解,达成教学目标,就必须先确定核心主线,遵循“直通始终、明确方向、整体连续”的注意点;二是,不要搞那些华而不实的导入,要有明确的问题导向,所选数据应具有代表性,尽量不产生误导,进入主题要快;三是,必须建立在学生学情上,对于小组的合作讨论、汇报交流,需要做些前期的辅导工作;四是,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不能仅仅靠着预设进行教学,更要抓住课堂生成进行教学。基于以上思考,带着二次教学设计,我们又走进了课堂。

【反思】

第二次教学,紧扣“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展开,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体现在两点:一是,导入新课后,创设“汉字听写大赛”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学生自主探究,接着展示各种想法,引发认识冲突,通过小组合作、集体讨论,从中选择最优方案:运用“倍比”最合理。至此,教师抛出“现在应该选择谁去参赛呢?”使得学生意识到要通分,即统一分数单位,百分数的出现就水到渠成了。二是,知识应用环节,通过“辨一辨”“画一画”“想一想”“填一填”等多层次、多角度的练习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起第一次教学,本次显现出来的教学效果已是显而易见了,圆心角变大了,扇形面积增加了。当然,这次教学依然暴露出硬伤――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并能结合实际较为准确表述出来呢?在“选择谁去参赛”情境中初次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后,对于“电脑程序复制图”中的“14%”,学生准确地给出了表示的意思,接下来对“汽车销售数据图”中稍复杂的“120%”和“241%”,学生有感性认识,但上升到理性却有距离,因而没能准确表述出来。

第三次教学――“可惜未成圆形”

【经历】

在前两次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备课组再次对课堂进行打磨,认识到:一是,了解清楚学情,有针对性设计好预习方案,调查分析学生预习后的成果状况,对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分类、取舍和提升;二是,在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不拘泥于课本提供的素材,而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处理好相关知识要不要探索、探索什么、怎么样探索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根据这些思考,我们备课组再次改进了教学设计,把“汽车销售数据图”改为“羽绒服含绒量数据表”,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有了百分数能更便于对事物进行比较”,并在比较中让学生紧扣“谁是谁的百分之几”说出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接着再用一句话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使学生能较为轻松自然地实现百分数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反思】

第三次教学,感受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过程推进自然,知识衔接顺畅,课堂效果提高了,只可惜现实依旧不是圆满。比如,在探索百分数的意义环节,虽然重视了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深刻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但对百分数意义的总结似乎姗姗来迟,教学稍显疲沓。又如“一条绳子长97/100米”这题,有学生认为“97/100可以改写成97%,因为97/100米是1米的97%”,教师处理稍欠火候,急于给出评价。此时,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比较,阐述理由,并顺势提出“既然可以化成百分数,那它一定是表示了两个数量之间的一种关系,你能说出97%和97/100米分别是谁和谁比吗?”自然引导学生达成共识:97/100米是个具体的量,不表示两个数的比,不能改写成百分数。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篇11

“反思型教师”没有一个准确的严格的定义,主要的说法认为:“反思型教师就是能够借助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他人的教学经验,积极主动地对自身教育教学观念及其实践活动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分析、研究和改进,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的教师。”其实,反思型教师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征。

第一,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反思型教师,要有终身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的意识。教师作为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知识传递者,必须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变革以及知识结构层,不但从知识层面,更要从整个人的精神层面,带给学生新的知识文化。

第二,反思应该是对自己课堂进行的客观记录。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讲,不但要反思自己的长处优点,更重要的是要成为一名理性的批判者。从自己的课堂中找出不足与缺陷,对自己进行进一步的反思。其次,反思也要观测周围学生的反应。

第三,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每个学生性格不同、学习习惯不同、方方面面都有所不同。

二、提倡反思型教师的必要性

提倡反思型教师,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个人成长的需要。提倡反思型教师是中国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推动力。提倡反思型教师对于个人而言意义重大。要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终身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个人知识能力的提升。其次,提倡反思型教师也就是要求教师要具备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都能够使教师更具创造力,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三、成为反思型教师

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与国家政策、社会支持联系在一起的,学校也可以针对自己的学校以制度的形式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规划和组织。比如,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让教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或者组织专题演讲与各种竞赛活动,让教师了解国内外关于外语教学的最新动态,掌握最先进教学理念。教师通常可通过以下几个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1.教师日志/日记

教师的日志和日记就是教师对自己一天实际教学的忠实记录,将在课堂中的有意义的所作所为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有一些好的想法和改进意见都可以写进去,这样在下一次教学中就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进行录像、录音教学,这些都是一线教师宝贵的教学材料。

2.教师之间相互观摩

教师也许不能直接从自己的课堂中找出自己的优势或者是缺点,但是定期观摩别的教师的上课,就会很轻松地找出他人课堂中的优势和缺点,因为这个时候教师不是当事人,而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进行观察。把这些都记录下来,然后再与自己的课堂进行比较,这样就能很轻松地找出缺点和不足。

3.教学研讨

教学研讨不但要求学校提供特定的时间和环境,更要求教师自身具有研讨意识。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否则是没有办法进行理论上的研讨活动的。可以积极为学校建言献策,教师之间不定期地召开教学研讨会,重点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失误、难点等进行讨论与分析,集思广益,最后每位教师都可以从别人身上和从讨论的结果获得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从本文所述的反思型教师的特点来看,反思型教师、反思型教学都是相对于经验型教学而言的,被认为是教师较好、较完美的提高自身技能水平的方式。对于何为反思型教师,当代还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首先,反思型教师的概念不是特别清楚。其次,教师还是缺乏一个比较有利的反思环境。最后,对于如何培养教师的反思技能并没有比较系统的研究。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同努力,探索出更加系统、更加符合现代教学要求、满足教师发展的新模式。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篇12

一、通过合作互动相互启发反思

构建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不是死记硬背理论的过程,而是通过体验和思考完善认知的过程。只有一个人的体验往往是狭隘的,有时候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所以说完善知识和理解还需要通过多元互动,这样才能相互启发,才能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因此,笔者认为培养小学生相互启发反思的能力,我们在遇到典型问题时可以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搭配成五人左右的学习小组,围绕共同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合作学习。

比如,许多学生对于“面积”的概念认识不清,虽然他们学了知识点后记住了它的概念和算法,但是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也不知道如何运用。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让孩子们共同探索、相互启发。问题如下:(1)一页方格纸,有10行,每行有9个格子,画一画,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格子?(2)一块地有10行树,每行有9棵,一共多少棵呢?也画示意图数一数。(3)面积的意义是什么?这三个问题不难,但是都是在启发孩子们反思面积达到概念,从而通过实践、思考对面积的概念上升到实践运用的高度。实际操作中,肯定会有学生理解偏差,其他成员就可以启发他重新认知和反思,从而对面积意义及其实践运用有了全面的理解。

二、通过对比来反思易混淆概念

小学是数学学习的初期,概念性的内容并不多,但是由于孩子们往往以形象理解为主,这就造成很多字面相似的概念容易产生混淆,如不及时引导反思,久而久之问题越积越多就会沦为学困生。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小学生以形象认知为主的规律,将相似的概念进行对比来启发孩子们认清概念。

例如,我常用脑筋急转弯式的提问来启发孩子们进行对比反思:一斤铁重还是一斤棉花重。许多学生听到问题就不假思索地说“铁重”,这样他们就上当了,在我们的启发下,他们就会认识到对比错了概念,同样是一斤,应该是一样重。这样的问题具有很强的警示和启发性,便于启发孩子们进行深入思考,通过鲜明的对比来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深刻认知。

再如,很多学生在做应用题的时候,往往分不清比例和具体分数值,我们也可以通过对比来引导反思:(1)一袋米10公斤,卖了■还剩多少公斤?(2)一袋米10公斤,卖了■公斤,还剩多少公斤?分不清的学生,看到这样的对比就会发蒙,然后我们提示他们认识到分数后面带单位的是具体的数值,不带单位的就是比例关系,他们就一目了然了。数学中很多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我们都可以总结、对比进行反思认知,这样才能完善知识漏洞,让学生以灵活的方式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

三、通过典型问题反思动态数量关系

应用题是中高年级小学生的重难点,许多学生对应用题不知如何下手,实际是他们没掌握分析应用题中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逻辑关系。所以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结合典型例题做模型指导,孩子们通过分析和反思,掌握数量关系的动态变化,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一家网店商品原价是100元,双十一搞促销单价下降10%,节日结束后又提价10%,那么现在的价格和最初的价格一样吗?这就是典型的动态比较对象应用题,其中的降价和提价的10%对应的对象不一样。促销时降价10%,针对的是原价100元而言,而后来提价是针对降价后的90元而言的,这样一解释学生的思路就明确了,以后遇到这类问题就知道怎么解决了。

本文是笔者联系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怎样培养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几点见解。总的来说,反思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它能让学生取长补短,完善知识漏洞。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设置启发性的教学方案,让孩子们通过体验、互动和反思,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和迁移。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篇13

直接对译法,即直接用学生的母语解释词义,大部分教材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呈现生词。直接对译法的优点是词语解释简单便捷,能对词语的意思进行较为直接的解释。外语的学习经验告诉我们,在学习一门外语的时候,我们会习惯性的借助母语来理解或记忆,特别是比较抽象意思的词语,如,“人民”、“间接”、“困难”等,这类词语用直接对译法讲解能够一点就通。

直接对译法的缺点是有些词语与外语没有准确的一对一的对译关系,很难准确翻译,这种不准确的翻译又会产生新的混淆。比如“认识”、“知道”翻译成英语都是“know”的意思,“I know him.”可以翻译成“我认识他”,也可以翻译成“我知道他”,但是,两者的意思却是不一样的。另外,“I know it.”只能翻译成“我知道这件事”,而不能说“我认识这件事”。

直接对译法只是初步的界定词语的意思,如果想要区分它们,还需要进一步从语法功能和语义特征方面辨析词语。

二、直观说明法

直观说明法,即是用实体事物、图片、肢体语言对词语进行解释说明。实体事物、图片可以用来介绍实际存在的事物,如“苹果”,我们就可以拿出一个苹果或展示一张图片,告诉学生“píng guǒ”这两个音节形成所代表的内容及意义。类似的我们还可以讲解其他水果、日常用品、电器、交通工具等。

肢体语言也称体态语,章志光(1996)先生认为:“人们用眼神、面部表情、手势、体态动作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进行社会交际的方法和手段称之为体态语。”[3]肢体语言主要用于帮助学生掌握适合动作演示的动词:动作性强的动词,如“站”、“坐”、“来”“去”等;面部表情,如“哭”、“笑”“开心”等。

直观说明法很生动形象,能够让学生将词语的音和义直接的联系起来,便于记忆生词。并且将直观的实物、图片、肢体语言运用到课堂活动阶段,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汉语词汇的积极性,使得词汇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记忆更加深刻。

三、比较联系法

比较联系法,即通过同义词、近义词或反义词的对比和联系解释词义。汉语词汇的一大特点是存在大量的同义词和近义词,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归纳出不同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凸显其共性和区别,使其区别特征更加明显,有助于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掌握。比如,“肥”和“胖”都是形容词,二者都可以作“瘦”的反义词,但有区别。两者都表示“fat”的意思时,“胖”指一个人有很多肉,体型宽广,但是很结实,如“这孩子真胖”;“肥”表示含脂肪多的,①(与“瘦”相对,除“减肥、肥胖”外,一般不用于人)②用于物时,指衣服鞋袜等宽大,如“衣服有点肥,袖子有点肥”。

运用反义词可以揭示事物的矛盾,形成鲜明的对照和映衬,从而将事物的特点深刻地表示出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反义词,这样成组的反义词对比记忆可以是记忆更加深刻。汉语中一些简短的单音节反义词,如“大、小”“快、慢”“长、短”等,采用比较联系法,能够简单、轻松地记忆词组,同时记忆能够理解地更加透彻,并且能够快速掌握。

在比较联系法中,用于比较的同义词、近义词或者反义词可以是学过的词语也可以是没学过的。学过的词语可以帮助学生再次构建其语义网,达到巩固的效果;还未曾学过的词语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注意教师扩充词汇时,不应该选取较偏、较难的词语。

四、语素教学法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单音节的语素与单个汉字意思是对应的,汉字的意思即是语素的意思。语素可以构成词,这个词的意思是由它所组成的一个语素或多个语素的意思共同决定的。吕必松先生曾提出:“长期以来,我们基本上把词作为最小的教学单位,一直不太重视语素教学。其实汉语教学中语素教学是一个不该忽视的方面,应考虑把语素作为最小的教学单位。”[4]可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还要重视语素拆分和语素间的组合规律。通过语素教学法讲解生词,不但能够准确地把握词汇的意思,而且还能够增加与该语素相关的新词的数量。例如,讲解“订货”一词,“订”的意思是“预先约定”,“货”的意思是“货物”,通过这种方法讲解,学生们能够很快明白这个词的意思。教师也可以有此扩展“订购、订阅”,或者“发货、收货、验货”等词语的意思。

在使用语素教学法进行词汇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要注意语素的多义性。在现代汉语中,一个语素可能会对应一个意思,也可能对应多个意思,汉语词汇语素教学中,教师就要考虑所讲的语素是否有多个意思。例如,讲解“家庭”这一词语时,“家”的语素义是“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相关的可以扩展为“家眷、家长、家乡、家训、家规”等。但是,由于“家”这个语素还能组合成“画家、书法家、科学家、作家”以及“儒家、道家、法家、诸子百家”等相关的词语,所以在讲解时也应该相关的提及到,“家”还有表示“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学术流派”的意思。

要考虑学生的汉语水平,分阶段进行。语素教学法应该遵循“常用为先”、“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规则,这是从语素本身及学习者接受汉语的能力出发的。初级阶段的学生,接触到的词汇有限,教师主要是以整词教学为主,这样既方便教学,又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如果每个词语都用语素教学法,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疲劳感,不能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分析词语,这样教学的话,反而不利于汉语词汇的学习。这个阶段语素教学可以作为辅助,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可以引发学生联想或总结某些规律。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学生,掌握一定量的词汇,使用语素教学法使学生具有相同语素词产生联系,把词汇构建成语素网,便于巩固、记忆生词,在此基础上,遇到新的词语,可以有效地拆分语素产生对应关系理解词义。

正确认识语素教学法和词本位教学法,要视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两种方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各有特色,要合理搭配使用这两种方法。在现代汉语里,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词本位教学法是把一个词作为整体来讲解,更容易实现交际。由于词语本身规律性不强,学生只是单纯的记忆生词,这样的话学习效率不高,容易使学生产生疲惫。语素教学可以弥补词本位教学的缺点,将有关联的语素结合在一起,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

另外,语素教学法要适度,并不是所有的词语都可以拆分成语素分析。例如“忘记”一词,是由“忘”和“记”两个语素构成的,但是它们两个是一组反义词,合在一起又是什么意思呢。所以,教师不能不分适宜的乱用语素教学法,否则会使学生更加迷惑,加重学生学习词汇的负担,造成理解上的错误。

五、语境猜测法

语境猜测法,即是根据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中推测词语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多义词的大量存在是词汇丰富的一种表现[5]。多义词有多个义项(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各个义项只出现在自己的语境中,每个具体的语境中只有一个义项适用,别的义项都不适用。所以,当从语境中理解、记忆一个词语时,能够较为准确的理解和运用词语。徐子亮(2000)在对语境与语言结构的实验中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语境对字词的意义有导向、确认和解释的功能;语境对字词识别的速度产生影响,语境中字词辨认的速度更快。第二,在语境可以为词语的识记增加线索,可以促进词语的保持;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呈现可以加强对该词的记忆。第三,在句段中的语境可以修正破读,提供猜测词义的线索,还可以衔接缺省,帮助跳跃障碍词。[6]由此,语境能够使多义词的词义单一化、具体化,采用语境教学法有利于教师对词义的准确把握。

例如,根据上下文,讲解“深”这个词时,教师可以从以下五个句子入手。

① 这口井很深。

② 这本书很深。

③ 我们的友谊很深。

④ 夜已经很深了。

⑤ 这种布的颜色很深。

分析“深”所在的不同语境中表示的意思,另外,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地扩展不同义项的相关词语。如下表所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