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竞争力实用13篇

外贸竞争力
外贸竞争力篇1

贸易中关于知识产权的纠纷很多时候是包括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之中的,但是在这里我们单独把它拿出来讨论是因为与其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相比较,它有其特殊性,而且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对中国的外贸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知识产权壁垒是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名义下,对含有知识产权的商品,如专利产品,贴有合法商标的商品,以及享有著作权的书籍、唱片、计算机软件等实行进口限制;或者凭借拥有的知识产权优势,实行“不公平贸易”。中国屡遭国外知识产权的调查,严重的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出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同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不断缩小而造成的出口对其国内产业的威胁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我们同发达国家真实技术差距的存在。

产品附加值通俗的讲就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过程中所凝结的技术、创新、人力劳动、品牌和附加服务等价值的增值。它与产品的价值增值链的长度,技术含量,创新程度,附加服务的质量和产品品牌价值等有很大的相关关系。日本经济学家关志雄先生的“附加值”理论告诉我们:在一个产品的业务链上,组装的附加值最低,研发的附加值最高;中间值的生产虽有技术含量,也会慢慢递减,而到了销售和售后服务,附加值会随之高涨起来,因为它有品牌和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由此可见,在组装的上游,是技术、信息与知识;在组装的下游是包装、销售及服务。而在产品的中游组装阶段,是廉价劳动力在创造财富.中国的出口产品基本上集中在初加工的产品、棉纺织品和机电产品上,这些产品的技术含童低,加之中国的国际名牌少,尤其是机电产品甚至包括高新技术产品都是处于产品的中游组装阶段,这是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果,但是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出现所谓的“丰产不丰收”现象。这主要是由我国技术能力低所导致的。

3贸易条件恶化

贸易条件是指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对其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当这个概念用于两种以上商品时,它的定义则是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一种指数量值,也可以解释为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能购买进口商品的数量。贸易条件恶化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最早.由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在1949年5月提出,他在一份题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的报告正式提出了“贸易条件恶化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存在长期恶化的趋势。他指出,在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下形成的“中心—”体系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滋生了一些不利于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技术进步利益的不平等分配,贸易周期运动的不平等影响,发展中国家不利的产品需求条件和世界经济中心的低进口数。

4贸易竞争优势将受到更大挑战

目前中国最大的比较竞争优势就是处于各层次的廉价的劳动力,也就是说中国不仅有廉价的简单劳动力,还有相对发达国家廉价的熟练劳动力、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从本质上来讲,中国现在正是在利用这一竞争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但是,这一优势能够持续多久呢?也就是说廉价劳动力优势是否能够成为中国经贸发展的持续竞争优势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虽然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廉价劳动力还能够作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这是因为中国有着广大的农村人口,可以不断的向城市输出廉价劳动力,但是城市的资源是有限的,其人口的容纳程度也是有限的,目前已经出现了大城市综合症,而且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并不十分迅速,因此有可能农村人口的输出在一段时间之后会放缓直至停滞,在那个时候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将会不断的上升,而随着新的开放国家,比如印度加入国际分工,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竞争优势将会逐渐削弱。

5结束语

总之,中国现今和以后还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因此,没有技术创新就很难继续缩小同前方国家的技术差距,而后方国家则会更快的缩小同我们的差距,表现在贸易上,就是竞争优势的削弱和贸易竞争优势受到更大的挑战。我们只有技术创新,掌握有用自主专利权的技术,才能在对外贸易上取得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李平:《论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载《世界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

外贸竞争力篇2

1.竞争的比较性。品牌竞争力是在品牌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能力,这种比较可以是产品质量、成本价格上的比较,也可以是占有或控制市场能力的比较,还可以是人力资本、管理和经营,以及再生产等环节上的能力比较。在比较中,同一行业品牌表现出竞争的优势或劣势。

2.目的利益性。品牌竞争最直接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顾客,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以实现再生产的高效循环。最根本的目的是利润的获取。

3.动态性。品牌竞争力的动态性表现为品牌竞争力随着市场结构和竞争行为的变化而变化,即品牌竞争的优势或劣势不是绝对持久的,优势品牌可能变为劣势品牌甚至消亡,劣势品牌可能变为优势品牌。

4.过程性。品牌竞争力的培育和建立以及竞争能力的消长是有一个过程的。

5.整合性。品牌竞争力是企业资源配置的产物,也是企业运作系统和品牌管理系统整合的产物,缺少任何一种必要的资源或系统中某一环节整合不佳,都会影响

6.品牌意识不强,管理能力较弱

目前,中国企业的品牌管理能力还较弱,企业商标保护意识薄弱。品牌竞争力的培育和建立。

三、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及问题

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所以对外贸易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2008年世界经济贸易将保持增长趋势,虽然存在一些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但是中国将继续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配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居民收入将不断增长,城乡消费需求将继续扩张,投资过快增长将得到一定控制,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将更加牢固。但同时也有诸多问题的产生:

(一)对外贸易高速发展与品牌竞争力不足共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得到了世界的瞩目,但与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称号不相和谐的是,我国的品牌竞争力相对落后。

(二)品牌价值较低,附加值差距较大

总体说来,中国品牌显然较多,但品牌价值与世界品牌价值相比还存在相当的差距。部分消费品市场国产品牌竞争力极弱。在这类消费品市场中,国外的一个或数个品牌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这类消费品市场,而国产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极弱。另外我国外贸品牌的突出弱点就是品牌的附加价值低。品牌附加价值指品牌中所包含的、中肯的、被消费者欣赏的东西和产品的基本功能以外的东西,也就是通过品牌给消费者提供的信任感、满足感和荣誉感,它能通过其商品形式维持一种溢价。在国际上,商标被公认为最重要的知识产权,名牌商标更是如此。跨国公司和许多知名企业视名牌商标为国宝,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保护名牌。多年的计划经济使我国众多企业商标意识淡薄,缺乏品牌自我保护意识。不少企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品牌。

四、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品牌竞争力的建议与对策

(一)营造有利于品牌竞争力提高的社会经济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社会经济中的宏观管理主体,它在促进企业品牌发展中的作用是间接地构建品牌竞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并非在政策上保护中国品牌,而是要在宏观上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从而在微观上促进企业品牌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二)面向国际,制定品牌竞争战略

缺乏战略意识和战略管理是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向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制定品牌竞争战略是中国企业提高品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三)端正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整合管理能力

品牌必须保持与消费者的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这种关系已经超越了以产品功能为基础的利益关系,包含了以喜欢为内容的情感关系和以某种信念为核心的忠诚关系.品牌整合管理的目的就是打造消费者对品牌的某种信念和在此基础上的对品牌的忠诚。

(四)重视核心技术,保障技术的持续创新

缺乏核心能力,是中国品牌参与全球竞争的最根本弱点。核心能力的缺乏根源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在全球竞争和技术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国企业必须不断实现技术创新,以培育自身的核心能力。

鉴于中国工业化起步比较晚的现实,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在未来的5-10年还应是采取引进、模仿、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相结合的方式,但应逐渐走以自主创新为主、合作创新为辅的战略,实现从“引进利用再引进”到“引进消化吸收输出”的战略转折。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世界市场竞争的焦点已转向了多样化、系列化、优质化、国际化和名牌化的竞争。名牌竞争已成为市场营销的焦点、核心问题,也是市场营销的新亮点。因此,我们要占领国际市场,从政府到企业就必须高度重视外贸出口中品牌的建设,增强品牌的竞争力,为进一步扩大出口提供保障,从而更进一步的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袁辉,品牌营销对外贸易新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7年11月(下旬刊)总第522期

[2]丁建军,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品牌营销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第11期

[3]李世辉,中国企业品牌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J],消费导刊,2008年第1期

[4]年小山,品牌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外贸竞争力篇3

1.竞争的比较性。品牌竞争力是在品牌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能力,这种比较可以是产品质量、成本价格上的比较,也可以是占有或控制市场能力的比较,还可以是人力资本、管理和经营,以及再生产等环节上的能力比较。在比较中,同一行业品牌表现出竞争的优势或劣势。

2.目的利益性。品牌竞争最直接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顾客,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以实现再生产的高效循环。最根本的目的是利润的获取。

3.动态性。品牌竞争力的动态性表现为品牌竞争力随着市场结构和竞争行为的变化而变化,即品牌竞争的优势或劣势不是绝对持久的,优势品牌可能变为劣势品牌甚至消亡,劣势品牌可能变为优势品牌。

4.过程性。品牌竞争力的培育和建立以及竞争能力的消长是有一个过程的。

5.整合性。品牌竞争力是企业资源配置的产物,也是企业运作系统和品牌管理系统整合的产物,缺少任何一种必要的资源或系统中某一环节整合不佳,都会影响

6.品牌意识不强,管理能力较弱

目前,中国企业的品牌管理能力还较弱,企业商标保护意识薄弱。品牌竞争力的培育和建立。

三、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及问题

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所以对外贸易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2008年世界经济贸易将保持增长趋势,虽然存在一些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但是中国将继续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配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居民收入将不断增长,城乡消费需求将继续扩张,投资过快增长将得到一定控制,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将更加牢固。但同时也有诸多问题的产生:

(一)对外贸易高速发展与品牌竞争力不足共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得到了世界的瞩目,但与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称号不相和谐的是,我国的品牌竞争力相对落后。

(二)品牌价值较低,附加值差距较大

总体说来,中国品牌显然较多,但品牌价值与世界品牌价值相比还存在相当的差距。部分消费品市场国产品牌竞争力极弱。在这类消费品市场中,国外的一个或数个品牌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这类消费品市场,而国产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极弱。另外我国外贸品牌的突出弱点就是品牌的附加价值低。品牌附加价值指品牌中所包含的、中肯的、被消费者欣赏的东西和产品的基本功能以外的东西,也就是通过品牌给消费者提供的信任感、满足感和荣誉感,它能通过其商品形式维持一种溢价。在国际上,商标被公认为最重要的知识产权,名牌商标更是如此。跨国公司和许多知名企业视名牌商标为国宝,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保护名牌。多年的计划经济使我国众多企业商标意识淡薄,缺乏品牌自我保护意识。不少企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品牌。

四、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品牌竞争力的建议与对策

(一)营造有利于品牌竞争力提高的社会经济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社会经济中的宏观管理主体,它在促进企业品牌发展中的作用是间接地构建品牌竞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并非在政策上保护中国品牌,而是要在宏观上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从而在微观上促进企业品牌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二)面向国际,制定品牌竞争战略

缺乏战略意识和战略管理是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向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制定品牌竞争战略是中国企业提高品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三)端正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整合管理能力

品牌必须保持与消费者的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这种关系已经超越了以产品功能为基础的利益关系,包含了以喜欢为内容的情感关系和以某种信念为核心的忠诚关系.品牌整合管理的目的就是打造消费者对品牌的某种信念和在此基础上的对品牌的忠诚。

(四)重视核心技术,保障技术的持续创新

缺乏核心能力,是中国品牌参与全球竞争的最根本弱点。核心能力的缺乏根源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在全球竞争和技术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国企业必须不断实现技术创新,以培育自身的核心能力。

鉴于中国工业化起步比较晚的现实,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在未来的5-10年还应是采取引进、模仿、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相结合的方式,但应逐渐走以自主创新为主、合作创新为辅的战略,实现从“引进利用再引进”到“引进消化吸收输出”的战略转折。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世界市场竞争的焦点已转向了多样化、系列化、优质化、国际化和名牌化的竞争。名牌竞争已成为市场营销的焦点、核心问题,也是市场营销的新亮点。因此,我们要占领国际市场,从政府到企业就必须高度重视外贸出口中品牌的建设,增强品牌的竞争力,为进一步扩大出口提供保障,从而更进一步的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袁辉,品牌营销对外贸易新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7年11月(下旬刊)总第522期

[2]丁建军,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品牌营销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第11期

外贸竞争力篇4

传统的比较优势概念源于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比较优势系指各国在土地、劳动力及金融资本等有形资源禀赋上存在着差异,而使一个国家可以在某类产品的国际贸易中形成比较生产费用优势,据此说明其参与国际分工的依据和条件。由于受时代的局限,该理论的缺陷在于:生产要素仅局限于土地,劳动力及资本等有形资源要素上,没有考虑知识、技术、商誉等后天累积形成的无形资源要素会对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形成比较生产费用优势产生重要影响,也不可能考虑以产业政策为主要调控手段的政府有效干预是影响比较优势变化的重要因素,是后起国提升比较优势,重塑国际分工形象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日本、韩国的兴起就是一例。

2.比较优势和外贸竞争力

外贸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可贸易的本国产品、产业以及从事外贸的企业向本国开放的外国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据其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从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变化可以看到比较优势仍然在外贸竞争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就中国而言,劳动力丰富而低廉,这正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所在。因此我国的出口产品主要由劳动密集型产品构成。但是在现实世界中,并不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就一定是具有竞争力的,就一定能够打入国际市场了。理论上可以想象,在一个两各国家的世界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其贸易伙伴的市场上是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在一个多国世界中,如果各个国家的要素禀赋或生产技术完全不同,各自都生产一种不同于其它国家的产品,这种产品同时也是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然而,各国的要素禀赋或者生产技术并不会完全不同,因此各国生产的产品常常是相似或相同的。当几个具有相似比较优势的国家向另一个国家出口相同产品时,哪一个国家的产品能在该市场上取胜就取决于竞争优势而不是比较优势了。

竞争力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因此,在一个多国家、多要素、多商品的世界里,一个劳动力丰裕的国家并不必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竞争力,以我国输往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的产品来看,总体上根据比较优势我们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由于我们出口的这些产品大多数还是粗加工低档次的产品,主要依靠低价竞争,因此我们的产品一方面面临其它一些发展中国家相似产品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又常常遭到发达国家的倾销指控。总之,从整体上说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意味着劳动工资成本相对较低。不可否认,我国的纺织业具有先天的资源比较优势,然而以上优势属于低层次优势很容易被取代和超赶,近年来我国工资水平有了较大的增长而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单位产品所耗的劳动力成本有上升趋势,劳动力工资成本己经超过巴基斯坦、印尼、孟加拉国等国家。我国纺织业目前竞争优势缺乏。长期以来纺织业单纯依靠价格优势,忽略了技术创新,缺乏技术优势;我国的纺织品,很少有自己的品牌,更不要提国际知名品牌,缺乏品牌优势;虽然从1999年以来,纺织机械的进口一直维持在20%以上,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技术装备落后,自动化程度不高,缺乏硬件方面的优势;管理水平不高、专业人才缺乏、研发创新能力不足、营销网络不健全,缺乏软件方面的优势;工厂规模小,缺乏内部规模效应、产业集群不够,缺乏外部规模效应;信息不灵,市场敏感度不够,缺乏对市场的快速反应机制,并不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个国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没有竞争力的,但是具有比较优势产品并意味着它会自动具有竞争力。

3.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飞跃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了竞争优势的概念。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个国家使其公司或产业在一定的领域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一国兴衰的报本在于国际竞争中是否赢得优势,它强调不仅一国的所有行业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并且要形成国家整体的竞争优势。而国家竞争优势的取得,关键在于需求条件、要素条件、相关于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者四个基本要素和机遇及政府行为两个辅助要素的整合作用。

4.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战略措施——提高外贸竞争力的战略措施

(1)发挥比较优势是实现竞争优势的基础。比较优势认为,产业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劳动力、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物质禀赋的充裕程度。无论是以劳动生产率为基础的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还是以各国生产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论。其假设前提都是各国的生产要素不可流动,供给条件、生产条件不可改变。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在国与国之间自由流动,跨国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生产要素方面的天然优势不再被一国所有;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自然资源可以被改进、替代、培养;随着人力资本的投入,发达国家的劳动技能和熟练程度日益提高,克服了数量上的不足;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产业内贸易、差异化产品快速发展。比较优势退位,竞争优势表现在依靠抢先投入发展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优势;依靠长期积累并持续对设备、技术、r&d投入获得的技术优势;依靠个性化产品、个性化服务所获得的差异化优势;依靠长期在营销上投资而获得的优势;依靠持续的创新改善、升级换代获得的自我提升优势;依靠政府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支持性制度的外部环境优势;领先独特的管理方法降低交易成本的能力优势;依靠挑剔的消费者和有力的竞争对手带来的压力优势;依靠网络信息、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对市场敏感而做出瞬间反应优势等。对于我国来说,充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是发挥比较优势,有效利用资源,为增强外贸竞争力创造条件。这也等于相对提高了资本及技术资源的丰富程度。资本积累多了,并逐步由相对稀缺到相对充裕,就可以较快缩小与发达国家在资源、技术及产业结构上的差距,从而加快了资源及产业结构的提升,增强了产业的竞争优势。相映之下,不按比较优势发展经济,则这些产业不可能较经济地,并在较短时间内产生竞争优势。如中国的骑车业、电子信息产业以目前状况很难进入国际市场。经济发展是一个持续积累,渐进的过程,知识经济的来临给中国带来的不仅是契机,更是双重压力(工业经济体系的完善及知识经济带来的产业变革)和更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发挥比较优势,稳步前进才是提高竞争优势的捷径。

(2)发挥政府作用促进外贸竞争力提高。政府要为企业创造一个支撑生产率提升的良好环境,在确保强有力的竞争,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方面扮演积极角色,政府最根本的角色是信息提供者。国家是企业最根本的竞争优势,因为国家能创造并保持企业的竞争条件,国家不但影响企业所做的战略,也是创造并延续生产与技术发展的核心。按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源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者,机遇以及政府行为六个因素。如果政府不加干预,前四个基本要素可能很长时间才能孕育成熟,所以政府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我认为提高我国外贸竞争力,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发展教育产业,积累人力资本。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熟练劳动力的比重是提升比较优势的关键环节。对我国来说,技术、知识是稀缺生产要素,知识经济的来临使智力资源成为发展经济的战略性资源,要提高外贸竞争力,就必须通过劳动力素质和技术创新来提高效率和开发新产品。而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足,教育投入占国民收入总额比例为2%-3%之间,低于发展中国家的3.5%,造成人力资源匮乏;我国在全部劳动力人口中受大专以上教育的仅存2.8%,受初中以下教育者为86%;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场所,高等教育投入更为不足。因此,我国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具体如增加劳动力进行终身教育和培训机会;改革教育体制,在培养“通才教育”的同时,注意培养创新精神,这对于形成一个富有活力的企业家阶层,对于提高基础研究水平,自主开发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增加科技投入,促进企业的自主研究与开发。我国技术开发能力低下是制约外贸竞争力的因素,而技术开发能力低下除了企业规模小,劳动力素质不高外,r&d投入严重不足,如r&d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1996年为0.5%,同期发展中国家为1%,发达国家为2%。按波特的观点,先进要素在竞争优势中起决定作用。先进要素不同于自然赋予的基本要素。先进要素是个人、企业及政府投资的结果。为培养先进要素,政府的作用就在于创造一种有利于先进要素生成和循环转化的环境。因此,除了加人教育投入外,政府还应该加大r&d投入,支持企业的研究与开发,促进企业进行创新。

第三,制定产业倾斜政策,保护关键产业及新兴产业。政府要为企业创造一个支撑生产率提升的良好环境,确保强有力的竞争。对于关键产业及新兴产业,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如关税保护、出口补贴等方式。高技术产业对于改善中国产业结构,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起着重大作用,政府应对这些产业战略性扶持。就当前来说,为取得或保护在一些高科技产业或关键性产业上的优势地位,发达国家广泛采用了多种扶持政策和保护措施,仅美国而言,就频繁使用了有秩序的销售安排,单方面的贸易制裁等手段。我国为了尽快提高外贸竞争力,有必要对一些技术含量高、外部效应大的高技术产业,进行适当的、一定时期的保护,建立有效的高科技产业风险基金,如,应继续对技术含量高的机电产品实行退税优惠,扶持其出口,加速国内产业结构向高科技化发展。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均衡。发达地区由于工资成本上升,逐渐失去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我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发达地区率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同时可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转移,充分利用我国低廉劳动力成本的优势。

外贸竞争力篇5

指标一般是指一个数量概念,用来反映社会管理活动的某一方面的状况。指标体系,则是指由单项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所反映的是社会管理活动的综合状况。在指标体系中,评价指标一般是按等级来划分的,上级指标规定和制约下级指标的内容与范围,而下级指标的完成则对上级指标起到一种保证作用。具体来说,建立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目的性原则

设计统计指标体系要考虑统计研究的目的,满足统计研究的实际需要。为了科学地评价一国或地区的外贸竞争力,观察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处的位置,探索提高该国(地区)外贸竞争力的途径,需要设计一套科学、完整、全面反映一国(地区)外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外贸竞争力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贸易的本国产品、产业以及从事贸易的企业在向本国开放的外国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据其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它由产品的外贸竞争力、产业的外贸竞争力和企业的外贸竞争力来体现。产品外贸竞争力,即出口产品竞争力,是指一国的商品在设计、开发、生产、营销、使用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在国际市场上与同类商品竞争中表现出来的满足消费者需求、占领国际市场、获取利润的能力。产业外贸竞争力,是指一国的产业及组合在国际市场上所具有的竞争能力。企业外贸竞争力,是指企业在产品开发、生产、营销及售后服务诸方面与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进行综合比较,在国际市场上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这三个方面本身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国(地区)的外贸竞争力。因此,本文认为应从产品外贸竞争力、产业外贸竞争力和企业外贸竞争力三个方面构筑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联系性原则

设计统计指标要从定量分析的全局出发,根据现象在特定活动中的作用设计指标,并使各种指标在同一体系内,相互协调,形成有机整体。在外贸竞争力体系中,产品竞争力是核心,企业竞争力是基础和前提,产业竞争力是依托和场所,外贸竞争力是合力和结果。它们在方向上具有一致性。外贸竞争力必须以产品、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基础。其中,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和产品(或服务)的竞争,而企业则是微观经济竞争的主体,所以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关键地位;产品是微观竞争的客体,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又主要体现在产品的竞争上。特别是在当今的国际经济贸易中,产业内分工和贸易已成为主流,因此差别化产品的竞争是国际竞争的焦点和核心。当然,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稀缺性的影响和约束,一国不可能在所有领域均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这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国家和产业的竞争力最终是通过企业来创造和体现的,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有极强的相关性和依赖性,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可比性原则

设计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要考虑指标口径、计算方法在地区间、国际间及历史上的相互可比性。本文所设计的外贸竞争力指标既可与历史资料对比,又可用于国家(地区)的横向间对比。

可行性原则

设计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时,既要考虑到与客观条件相适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的可行性,又要考虑到我国目前统计制度和统计数据基础,不必要的和难以得到数据资料的指标不设置。

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分析及应用

按照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建立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各指标从不同程度的角度对一国(地区)的外贸竞争力进行判定,具有一定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本文采用加权平均法模型(如表1所示)对一国(地区)的外贸竞争力进行整体的定量分析和综合判断,评价出一国(地区)外贸竞争力的优劣。

K1―Kr代表外贸竞争力的r个因素指标,具体实践中K1代表产品外贸竞争力、K2代表企业外贸竞争力、K3代表产业外贸竞争力;X1―Xm代表外贸竞争力的M个评价等级,具体实践中将外贸竞争力评价的等级设定为5个等级,分别确定为很强、较强、一般、较差和很差,如果认为某一指标(如产品外贸竞争力)很强,则可以被赋值为1.0;若认为很差,则可赋值为0;其他的中间值以此类推得出。nij代表对i因素指标的j等级评价的调查结果的数量。

将上表中不同的影响因素和等级分别赋予不同的权数(由德尔菲法及AHP法求得)和评分,由此得出计算公式:

外贸竞争力=K1×X1×n11+K1×X2×n12+……+Kr×Xm×nrm

=∑Ki×Xj×nij (i=1-4,j=1-5)

总之,外贸竞争力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有序性和预决性等特性。在研究外贸竞争力体系时,不能被庞杂的数字所淹没,而应面对数字、做出理性的思考,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做出定性、定量的有效性分析研究,找出主要矛盾,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找出提高外贸竞争力水平的可行途径。

参考资料:

1.宋明佳、张庚淼,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人文杂志,2003

2.陈春宝主编,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外贸竞争力,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外贸竞争力篇6

指标一般是指一个数量概念,用来反映社会管理活动的某一方面的状况。指标体系,则是指由单项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所反映的是社会管理活动的综合状况。在指标体系中,评价指标一般是按等级来划分的,上级指标规定和制约下级指标的内容与范围,而下级指标的完成则对上级指标起到一种保证作用。具体来说,建立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目的性原则

设计统计指标体系要考虑统计研究的目的,满足统计研究的实际需要。为了科学地评价一国或地区的外贸竞争力,观察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处的位置,探索提高该国(地区)外贸竞争力的途径,需要设计一套科学、完整、全面反映一国(地区)外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外贸竞争力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贸易的本国产品、产业以及从事贸易的企业在向本国开放的外国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据其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它由产品的外贸竞争力、产业的外贸竞争力和企业的外贸竞争力来体现。产品外贸竞争力,即出口产品竞争力,是指一国的商品在设计、开发、生产、营销、使用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在国际市场上与同类商品竞争中表现出来的满足消费者需求、占领国际市场、获取利润的能力。产业外贸竞争力,是指一国的产业及组合在国际市场上所具有的竞争能力。企业外贸竞争力,是指企业在产品开发、生产、营销及售后服务诸方面与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进行综合比较,在国际市场上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这三个方面本身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国(地区)的外贸竞争力。因此,本文认为应从产品外贸竞争力、产业外贸竞争力和企业外贸竞争力三个方面构筑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联系性原则

设计统计指标要从定量分析的全局出发,根据现象在特定活动中的作用设计指标,并使各种指标在同一体系内,相互协调,形成有机整体。在外贸竞争力体系中,产品竞争力是核心,企业竞争力是基础和前提,产业竞争力是依托和场所,外贸竞争力是合力和结果。它们在方向上具有一致性。外贸竞争力必须以产品、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基础。其中,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和产品(或服务)的竞争,而企业则是微观经济竞争的主体,所以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关键地位;产品是微观竞争的客体,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又主要体现在产品的竞争上。特别是在当今的国际经济贸易中,产业内分工和贸易已成为主流,因此差别化产品的竞争是国际竞争的焦点和核心。当然,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稀缺性的影响和约束,一国不可能在所有领域均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这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国家和产业的竞争力最终是通过企业来创造和体现的,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有极强的相关性和依赖性,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可比性原则

设计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要考虑指标口径、计算方法在地区间、国际间及历史上的相互可比性。本文所设计的外贸竞争力指标既可与历史资料对比,又可用于国家(地区)的横向间对比。

可行性原则

设计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时,既要考虑到与客观条件相适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的可行性,又要考虑到我国目前统计制度和统计数据基础,不必要的和难以得到数据资料的指标不设置。

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分析及应用

按照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建立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各指标从不同程度的角度对一国(地区)的外贸竞争力进行判定,具有一定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本文采用加权平均法模型(如表1所示)对一国(地区)的外贸竞争力进行整体的定量分析和综合判断,评价出一国(地区)外贸竞争力的优劣。

K1—Kr代表外贸竞争力的r个因素指标,具体实践中K1代表产品外贸竞争力、K2代表企业外贸竞争力、K3代表产业外贸竞争力;X1—Xm代表外贸竞争力的M个评价等级,具体实践中将外贸竞争力评价的等级设定为5个等级,分别确定为很强、较强、一般、较差和很差,如果认为某一指标(如产品外贸竞争力)很强,则可以被赋值为1.0;若认为很差,则可赋值为0;其他的中间值以此类推得出。nij代表对i因素指标的j等级评价的调查结果的数量。

将上表中不同的影响因素和等级分别赋予不同的权数(由德尔菲法及AHP法求得)和评分,由此得出计算公式:

外贸竞争力=K1×X1×n11+K1×X2×n12+……+Kr×Xm×nrm

=∑Ki×Xj×nij (i=1-4,j=1-5)

总之,外贸竞争力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有序性和预决性等特性。在研究外贸竞争力体系时,不能被庞杂的数字所淹没,而应面对数字、做出理性的思考,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做出定性、定量的有效性分析研究,找出主要矛盾,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找出提高外贸竞争力水平的可行途径。

参考资料:

1.宋明佳、张庚淼,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人文杂志,2003

2.陈春宝主编,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外贸竞争力,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外贸竞争力篇7

一、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表现

1990年,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们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能使企业为顾客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技能和技术”,“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此观点一提出,就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可,并引起了企业家的高度重视。此后,人们从不同角度对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扩展。如Teece、Pisano和shuen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提供企业在特定经营中的竞争能力和支柱优势基础的一组相异技能、互补性资产和规则。”,Mever和Utterback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是在产品族创新的基础上,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能力。Lenard-Barton则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也纷纷对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对这一理论进行充实和完善。如有的学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依赖于企业所拥有的诸多能力,可以包括市场界面能力、基础设施能力和多种技术能力等。有的则认为企业核心能力一般可以概括为企业技术能力和制度能力两大方面。综合各种观点,笔者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通过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要素和能力而获得的,独特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能力。

一个企业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可以根据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来判断。首先,核心竞争力表现为企业的独特专长,它是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经过积累和培育而形成的,内化于企业整个组织体系,是企业特有的技能、知识、管理和文化的整合,它强化企业竞争差异性,因而较长时间内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其次,核心竞争力能够为用户带来独特的价值或实惠,其产品或服务有被用户看重的价值,可为企业创造长期性的竞争主动权,为企业创造超过同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额利润。最后,核心竞争力可使企业拥有进入多元化市场的潜力,延伸出多方面的市场需求,它能应用到新的领域,衍生出一系列新产品、新业务,为企业打开多种产品市场,实现多元化战略提供支持。

二、国有外贸企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国有外贸企业是典型的计划经济的产物。但随着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逐渐建立,国有外贸企业的经营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走上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道路,企业经营管理也日益受到重视。此后,我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贸经营权全方位放开,外贸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给国有外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同时,国有外贸企业在长期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也日趋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营管理能力薄弱

目前,我国多数国有外贸企业经营“大而全”、“小而全”,由于经营雷同化,只能单纯依赖价格竞争,品牌和服务竞争力缺失。而且许多企业存在单纯追求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倾向,国有外贸企业难以控制内部经营和服务质量。尽管国有外贸企业中有不少大集团,但却是管理松散,集团总体经营战略实施不畅,此外,集团内部管理粗放,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导致企业大而不强,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2.经营模式和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国有外贸企业多数从事的是进出口业务,并没有自己的产品生产基地,实行的是“收购制”的传统经营模式,而随着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取得了进出口自营权,使国有外贸企业的货源日益紧张,传统的“收购制”经营模式受到了很大挑战。在经营方式上,国有外贸企业主要从事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转口贸易等其他灵活贸易方式很少涉及,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有外贸企业的发展空间。

3.人才流失严重

人才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国有外贸企业体制僵化,缺乏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和人才机制,压制了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随着外贸经营权的放开,拥有大量客户资源和丰富业务经验的人才纷纷跳槽到经营机制灵活的民营外贸企业和管理先进、待遇优厚的外资企业,甚至一些掌握大批订单资源的业务人员自行创办外贸公司。人才的大量流失,不仅使国有外贸企业经营资源和经济效益遭受了巨大损失,也大大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峻挑战。

4.整体竞争力偏弱

尽管我国国有外贸企业有着较长的经营历史,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外贸经营经验,但面对经营环境的变化,加之自身适应能力不强,导致整体竞争力还比较弱。多数国有外贸企业还未建立起自己独特的,能给用户带来超额价值,支撑其进入多元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缺乏,使很多公司经营业绩不佳、不稳定甚至亏损。究其原因,则在于公司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经验缺乏,许多公司发展战略不明晰,盲目进行多元化经营,这些都制约了国有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提升。

三、国有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1.充分认识核心竞争力对国有外贸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当今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竞争范围遍及全球的新环境下,企业很难再依靠规模、价格等传统竞争方式取胜,特别是依靠传统竞争手段获得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竞争力的竞争,特别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国有外贸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必须深刻意识到这一点,从建立持续竞争优势,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认识到核心竞争力对企业发展的重大作用,从高层管理者到基层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重视和关心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2.制定和实施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

国有外贸企业要在研究市场成长趋势和竞争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把握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行业的发展动向,选择符合市场现实和未来需求且自己又具有经营优势的产品作为主攻方向,以此来制定和不断完善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要立足挖掘并充分发挥国有外贸企业在多年经营基础上形成的销售渠道和信息网络优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于核心主业,大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开发需要公司各部门的协同、配合与努力,因此必须由公司高层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机构进行领导,在使公司上下统一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制定出具体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及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3.通过公司内部积累和整合培育核心竞争力

根据公司制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集中公司资源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化经营,逐步形成自己在经营管理、产品、营销、服务等诸多方面与同行的差异。国有外贸企业可以依托多年外贸经营形成的营销渠道、信息网络和品牌优势,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可以给用户带来特殊效用的技能、方法和能力,积累有可能构成今后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通过跨部门的沟通、交流和协调,实现核心竞争力要素的优势互补和整合,进而构建起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中,创新是关键。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要求企业必须持续不断地创新。要倡导和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氛围,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机制、环境和企业文化,鼓励管理制度、经营模式、薪酬制度与激励机制等多方面的创新。

4.通过外部联盟和购并获取与提升核心竞争力

国有外贸企业可通过与自己优势互补的公司结成战略联盟,来获得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如可通过整合供应链资源,与供应商、物流公司等结盟,降低整体经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还可通过购并获得核心竞争力。购并是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快速进入其他竞争领域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购并,企业可以获取所需的资源和能力,借助公司间资源与能力的相互作用和整合,构造新的企业经营格局,调整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构建新的企业经营机制,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形成和加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国有外贸企业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通过购并,投资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有机结合,延伸产业链条,增强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C.K.PrahaladandGaryHamel,“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HarvardBusinessReviews[J].May-June,1990,pp.79~91

外贸竞争力篇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成就,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向前发展,很好地起到了“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作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外贸总额为206亿美元,居世界第32位;2007年,我国外贸总额递增到21738亿美元,已连续4年稳居世界第3位。30年来,我国外贸总额增长了105倍,年均增长速度达18.7%,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78%上升到现在的8.9%。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007年进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4%,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同时,我国对外贸易也为各国经济增长创造了机会,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11%。目前我国是韩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是日本、澳大利亚第二大出口市场,是美国、欧盟、东盟第四大出口市场。

但我国还远远不是世界贸易强国。因为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数量增长和价格优势的基础之上的,在成长为一个贸易大国的同时,简单粗放的产业扩张模式已逐渐显现出其固有的弊端。从宏观经济的指标来看,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风险较大;从国际交换中的利益分配来看,我国仍处低端,外贸发展的规模与效益并不对称;在贸易额中,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的比重均超过了一半,国民收益并不高;在多边贸易体制中,我国的话语权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越来越频繁的贸易摩擦中,我国所处的位置较为被动。因此,如何在持续扩大对外贸易规模的同时,尽快增强对外贸易竞争力、提高对外贸易效益、实现贸易强国梦,是我国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正当我国外贸高速发展之际,由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导致世界经济衰退,对我国外贸发展造成严重冲击。

美国次贷危机强化了美元的弱势地位,加速了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进程,从而使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降低,出口竞争力下降,我国商品出口呈现减速发展趋势。据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1%,中国对美国出口就会下降5%-6%。据我国海关总署统计,200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5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7.8%,比2007年回落5.7个百分点,外贸增速是“入世”7年来首次低于20%,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减速明显。200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8229.3亿美元,增长17.3%,比上年回落10.3个百分点;玩具出口企业数量大幅减少,玩具出口增速大幅下滑,我国有玩具出口记录的企业4388家,比2007年下降49%,全年共出口玩具86.3亿美元,同比增长1.8%,增速回落18.5个百分点。商务部对35家行业协会、10个沿海省市和400家重点出口企业的初步调查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下行的压力加大,出口增速可能较2008年大幅度回落,部分行业甚至出现负增长。从中美双边贸易来看,2008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为3337.4亿美元,同比增长10.5%,比2007年回落4.5个百分点,中美双边贸易总额增速回落至7年来最低点。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扩散,我国对欧洲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对我国产品出口增长造成严峻挑战。

我国外贸竞争力水平的实证分析

面对恶化的外部贸易环境,应详尽分析我国外贸竞争力水平,以期为制定应对策略提供参考。外贸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贸易的本国产品、产业以及从事贸易的企业在向本国开放的外国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据其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本文拟选取能较好衡量外贸竞争力水平的出口商品结构转化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条件来具体分析和评价我国外贸竞争力基本状况。

(一)出口商品结构转化率分析

出口商品结构转化率是用来分析出口商品竞争力发展趋势、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对外贸易质量的重要指标,该指标可以用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全部出口商品总额的比重大小变化来表示。当比重大于1时,说明出口商品结构得以改善和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得到增强;反之,则意味着出口商品结构在恶化,竞争力也在衰退。

图1表明,1980年以来,我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变化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81-1985年为第一阶段,大部分年份工业制成品所占出口比重超过了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但变化幅度不大,而且有反弹。1981年,初级产品出口比重首次降到50%以下,工业制成品首次超过50%。但在1985年,初级产品占出口总额比例再一次超过50%,而工业制成品则降为49.4%。1986-2005年为第二阶段,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持续快速增长,而初级产品所占出口比重则迅速下降。从1986年起,我国工业制成品所占出口比重一直超过初级产品所占出口比重。1990年,初级产品所占份额降到25.6%,到2005年,则降至6.44%;同时,工业制成品所占出口总额比重持续上升,1990年,这一比重为74.4%,到2005年,达到93.4%。可见,工业制成品已经占据了我国出口商品的绝对主导地位,虽然工业制成品在1981年首次超过初级产品的出口,但直到1986年,出口商品结构才真正实现了从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

工业制成品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出口比重的变化。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工业制成品包括化工产品,轻纺、橡胶和矿冶产品及相关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和其他未分类产品。其中,化工产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可归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而其他产品则可归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由表1可知,1992年以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促进了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长。在这一阶段,由过去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向轻纺产品转变,产品具有较低技术含量、粗加工、简单加工特点。1992年以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逐年降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逐年上升,成为促进工业制成品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这一阶段是以出口轻纺产品为主向出口机电化工、高新技术产品等重化工产品转变,产品具有一定程度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精加工、深加工特点。

(二)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净出口与其进出口总额之比,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哪一类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的贸易竞争能力。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表明一个国家的某类产品是净出口还是净进口,以及净出口、净进口的相对规模。如果一国某类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大于0,则为出口专业化,表明该国该类产品具有较强的外贸竞争力,该国为该类产品的净出口国;如果一国某类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小于0,则为进口专业化,表明该国该类产品的外贸竞争力较弱,该国是该类产品的净进口国;如果一国某类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等于0,则为水平型分工,说明该国该类产品的外贸竞争力与国际水平基本相当,其进出口仅是国际间进行的产品品种交换。

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出口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具有如下基本特点:初级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1980-1985年呈上升趋势,但从1986年开始下降,虽然1990年有所反弹,但1991年之后持续下滑,1995年开始为负值,这表明初级产品整体上已不具有国际竞争力,且比较竞争劣势愈加明显;工业制成品贸易竞争力指数总体上表现为持续升势,但升势不明显,1980年该指数为负值,处于比较劣势状态,但1990年开始转为正值,且上升趋势不变,表明工业制成品总体上已摆脱了比较劣势,但在国际竞争中还只具有较弱的比较竞争优势;机械及运输设备贸易竞争力指数在1980-2003年期间是负值,其中1985-1986年处于谷底,2004年后转为正值,表明该类产品具有较强的比较竞争劣势,但其国际竞争力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

(三)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某种产品出口额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与世界该类产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比重的比率,反映了一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用rcaij表示j国在i类产品上的显性比较优势;若rcaij>1,则表示j国i类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强,具有显性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若rcaij<1,则表示j国i类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不具有显性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

表2所示,从1995年开始,[sitc0-4]的rca值都小于1,在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表明我国在初级产品的出口上已不具有显性比较优势。在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中,杂项制品[sitc8]和按原料分类的包括皮革制品、纺织服装等制成品[sitc6]的rca值均大于1,表明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上具有较强的显性比较优势,但整体上均呈现不断减弱的趋势。而在资本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中,机械和运输设备制成品[sitc7]和未列明化学品及相关产品[sitc5]的rca值绝大多数年份都小于1,表明中国在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出口上不具备显性比较优势,且[sitc5]呈逐年下降趋势,[sitc7]则逐渐递增,显示出最快的增长速率。

(四)贸易条件分析

贸易条件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效益与竞争力,一般分为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三种。价格贸易条件是指以某年为基期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反映单位出口商品能够换回多少进口商品。如果一国在一定时期出口一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比基期有所增加,则该国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则恶化。收入贸易条件是价格贸易条件与出口商品的数量指数的乘积,反映一国在出口基础上总的进口能力的大小。

由图3可以看出,我国从1980年以来,价格贸易条件指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不大,其中,1997-2005年间,价格贸易条件指数下降明显。从价格贸易条件的评价公式可以看出,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主要是由进口商品价格大幅上升和出口商品价格明显下降所引起。出口数量指数和收入贸易条件指数总体呈上升走势,但前者升幅大于后者,尤其是1999年后这一现象更加明显。这种变化说明,多年来我国出口一直是高度依赖数量扩张的粗放式增长,这表现为我国出口收入的不断上升以及收入贸易条件的改善是在出口价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通过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来实现的。近年来,我国的贸易利益增长并没有与贸易数量增长呈同比例关系,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国际市场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我国仅仅依靠数量扩张来改善收入贸易条件的空间已越来越小,这也说明我国有必要加快外贸商品结构优化和升级步伐。

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的策略

从上述实证分析中,可以发现我国外贸竞争力呈逐年增强态势,但相对较弱。具体表现为初级产品竞争力有所下降,工业制成品竞争力逐渐上升。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额已超过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强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国际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但贸易条件却在逐年恶化,贸易利益没有与贸易数量同比例增长。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的生产环节,在附加值较高的生产、流通和研发环节处于劣势,在资本、技术和品牌方面与贸易强国差距较大。

依据我国外贸竞争力基本状况和国际贸易竞争理论,笔者拟从以下几方面探讨提升策略。

(一)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

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外贸竞争力的最大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的加工环节,而这源于我国具有丰裕的劳动力要素。充分利用好劳动力丰裕这一比较优势,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既可以提高劳动就业率、维护社会稳定,又可以为新兴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积累资金和技术,从而为技术创新、突破生产要素的投入瓶颈和促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升级打下基础。然而,这种要素成本竞争受到“要素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竞争力随要素投入的增多而逐步减弱。目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具有相当规模,必须向高档次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才有持续的更强的竞争力。因此,我国现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高新技术向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渗透,着力于新型化、多层次化、精细化产品开发,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增加其附加值。我国可利用当前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好机遇,加大引进力度,通过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和技术外溢,壮大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同时,我国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使劳动力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这样,我国就能在实现传统要素收益最大化,传统优势产业得到壮大的同时,生产要素结构得以升级,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二)完善外贸促进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我国现行的外贸促进政策在扩大外贸出口、提升外贸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有些政策和措施已不太适应外贸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市场化、规范化、支持度方面有所欠缺,对我国现行的外贸政策和措施有必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构建起稳定、规范和统一的外贸促进体系。为此,要加强外贸立法工作,建立与市场经济、外贸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外贸管理体制,规范政府行为,增强管理透明度,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便利的运行环境和稳定有序的制度平台。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出口促进资金保障机制,各级政府应在财政预算中划出专款作为出口促进资金。通过各种渠道筹集经费,建立国家研发资助基金、品牌发展基金、重点商品出口促进基金、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基金等,大力支持外贸企业发展。要加大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对外贸产业的支持力度,完善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扩展使用范围和品种,降低出口企业的相关风险。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制度,降低出口企业的成本,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要增加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投入,发挥行业商会、驻外经贸机构、行业中介机构等组织的桥梁和服务作用,开展国际市场信息调研,加快信息反馈,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帮助。

(三)加快产业集聚,促进产品结构升级

我国产业集中度低、企业结构小而散,形不成规模经济效益,致使生产和经营成本增高,研究开发投入少,企业缺乏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力。特别是国有经济包揽过多,行业分布过宽,力量分散,严重制约了其发挥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因此,我国要利用世界产业调整和转移的历史机遇,加强经济开发区规划,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分割,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形式,整合各类企业和产业,组建大型企业集团,集聚分散的中小企业,形成区域整体优势,做大产业规模,降低经营成本。同时发挥企业集聚优势,深入开展技术革新,开发新产品,实现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其国际竞争力自然就强。

(四)加强技术创新,创建知名品牌

多年来,我国出口商品是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但整体竞争力较弱,经济效益较低,这主要归因于我国处于工业制成品生产末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品牌,而知识、技术和品牌属于高级生产要素,是构成竞争优势的重要内容。波特认为,适宜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是一国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可见,我国要提升外贸竞争力,就要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创新能力。为此,国家要加大研发投入,启动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素质,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接受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和技术外溢。我国还应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从国际市场价值链看,30%的产品增加值来自生产环节,70%来自以品牌为标志的研发和营销环节。

我国要成为经济强国和贸易强国,提高产品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大力创建国际知名品牌。要创建国际知名品牌,就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品牌发展中优胜劣汰的作用,鼓励和扶持企业争创名牌,为自主品牌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可通过以下措施促进商品品牌建设:为品牌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政府应建立专款基金,支持企业开展研发和技术革新,创建自主品牌;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对一批在竞争中已处明显优势的国产品牌倍加珍惜,通过各种传媒大力宣传;推动名牌企业走出国门;政府多方面为名牌企业在国外投资建立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提供便利;加大自主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广知识产权法,防止恶意侵权行为,合理利用法律保护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五)培植大型企业集团,推进对外直接投资

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企业经营战略、结构和竞争方式是构成一国外贸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国际投资理论认为,国际直接投资是一国外贸竞争力的主要来源。这就是说,要提高外贸竞争力,国家就要重视本国企业自身素质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鼓励企业到国外投资,而最能体现一国外贸竞争实力的就是外向型大企业集团或称跨国公司。据《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公布的全球100家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中,我国仅有10家,表明我国能与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竞争的企业微乎其微。因此,培育和造就一批能跨国经营的工商企业集团,是我国成功跨向贸易强国的现实要求,也是提高我国经济贸易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利益所在。培植能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可通过股权分享、联合投资、合并重组等方法,逐步把我国在海外的中小企业整合为达到一定资本规模和业务拓展能力的大型跨国企业,同时,要推进大企业、大集团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并购重组。国家在产业政策的引导下,遵照市场规律,打破地区和行业界限,鼓励国有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的收购兼并、扩股融资、债务重组等金融方式实现战略性并购。另外组建大型银行财团,推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共同开拓海外市场。

参考文献:

1.王耀中.新编国际贸易学[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

2.张亚斌.内生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贸易结构转换[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4.宋全成.迈向贸易强国——中国外贸竞争力研究[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外贸竞争力篇9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027-01

一、外贸竞争力

外贸竞争力是地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该地区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的能力。随着当代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外贸竞争力对一国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外贸竞争力的评价可以从产品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以及品牌竞争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产品竞争力指商品在设计、生产、营销、推广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在国际市场上与他国同类或类似的商品竞争中表现出来的满足消费者需求并以此获取利润的能力。企业竞争力指的是不同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相互抗衡的力量。产业竞争力主要指一个国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品牌竞争力是企业所独具的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有不可替代的差异化能力,是竞争对手不易甚至是无法模仿的;强势品牌竞争力强,具有高知晓和忠诚度,统领企业其他所有竞争能力,是处在核心地位上的能力。可见,产品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以及品牌竞争力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二、黑龙江省外贸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后,黑龙江省把对外贸易的发展作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起点,国民生产总值由2003年的4 433亿元猛增至2011年的12503.80亿元。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并具备以下特点。

(一) 外贸规模发展迅速

黑龙江省外贸竞争力提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外贸规模迅速扩大。据哈尔滨海关统计,2003年黑龙江省进出口总额为53.29亿美元,其中出口完成28.74亿美元,同比增长44.6%。进口口完成24.55亿美元,同比增长4%。到2011年,黑龙江省实现进出口总值38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9%,增幅高于全年目标35.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4个百分点,位居全国各省第12位。其中,出口176.7亿美元,增长8.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8个百分点;进口208.4亿美元,增长1.3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特点: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高速增长,边境小额贸易平稳增长。全省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29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6.0%;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值64.5亿美元,增长28.5%。从贸易伙伴看,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快。对俄罗斯和美国进出口分别为189.9亿美元和34.3亿美元,分别增长1.5倍和52.8%。从商品类别看,原油、铁矿砂实现倍增,全省原油进口1750.6万吨,增长2.5倍,进口额142.2亿美元,增长4.0倍;铁矿砂进口564.0万吨,增长94.9%,进口额9.0亿美元,增长1.5倍。原油、铁矿砂进口拉动全省进口增长128.9个百分点。从企业类型看,私营企业成为出口主力,国有企业拉动进口攀升。私营企业出口145.2亿美元,增长9.2%;国有企业进口137.0亿美元,增长3.9倍。

(二) 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目前,工业制成品已成为黑龙江省的主要出口商品,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稳步增长。2010年,黑龙江省机电产品及主要资源类产品进口额全面增长,其中机电产品进口2亿美元,同比增长36%;农副产品进口1.46亿美元,同比增长15.7%;原油进口4.2亿美元,同比增长1.3倍;成品油进口1.5亿美元,同比增长2.1倍;大豆进口1.3亿美元,同比增长18.9%;肥料进口1亿美元,同比增长57倍;原木进口1亿美元,同比增长26.88%。

(三)一般贸易增长迅速

黑龙江省2011年对外贸易活动中,一般贸易高速增长,进出口总值29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6.0%;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值64.5亿美元,实现平稳增长。显而易见,黑龙江省外贸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黑龙江省外贸经济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贸结构不合理,外商投资贡献率低。黑龙江省出口商品主要还是以传统工业制成品为主,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出口的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尽管一些出口产品被视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但只是发挥了劳动力的优势。

2.是从贸易结构上看,技术贸易的出口滞后于货物贸易。2009年,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占全省出口比重的2.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28%。因此,黑龙江省外贸尚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竞争力不断增强。主要体现在一般贸易、传统市场以及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并且仍停留在成本渗透型竞争阶段,与较高阶段的科技竞争、资本竞争、环境竞争以及各要素汇总形成的综合竞争有一定的差距。

三、提升黑龙江省外贸竞争力的对策

(一)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实施以质取胜战略

为了全面提升黑龙江省的外贸竞争力,必须转变黑龙江省的外贸发展方式,不但要从扩大对外贸易规模转变到提高对外贸易质量、产品附加值,而且要从追求数量转变为提升质量,实施以质取胜战略。

外贸竞争力的核心是比较生产力,而不是单纯为了贸易顺差或实现贸易平衡,更重要的是获得以较低的资源消耗以及可转化为更高的通过科技创新所得到的领先能力,大力培育品牌企业,加强品牌创新,树立良好的国际信誉。

黑龙江省各外贸企业结合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制定全省对外出商品开发计划,明确出口产品结构调整与市场开发的方向;引入外贸人才,将外贸流程正规化;组织引导黑龙江省不同行业的、有信誉的大中型企业到境外投资、合作办厂,使黑龙江省优秀品牌进入国外市场;同时建立黑龙江省对外出口产品加工区,制定有吸引力的政策,吸引发达省区的民间资本和外商的资本、技术及品牌,联手黑龙江省开拓国外市场。

(二)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外向型产业集群效应

黑龙江省出口产品结构已经实现由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向制成品出口为主;制成品的优势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转型。这种转型只能说明黑龙江省出口产品结构得到改善,而不能说出口产品结构得到优化。事实上,从黑龙江省工业制成品内部结构看,出口结构仍然是比较低级的。目前,黑龙江省出口的制成品大多是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仍然很少,出口产品结构层次低。因此,黑龙江省应积极实施产业升级战略,以适应对外贸易中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趋势,扩大黑龙江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份额。

(三)调整对外贸易战略,创新利用外资

在贸易战略上,黑龙江省应继续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但也应注意,尽管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出口结构反映了黑龙江省的比较优势,但继续维持现有的外贸结构,会加剧现有的落后产业结构,不利于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黑龙江省顺应国际贸易新发展,不断促进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逐步从产业间贸易为主过渡到以产业内贸易为主。

企业可以扩大外资进入渠道,加大资本市场融资以及高新企业的风险融资等新兴引资方式的比重。黑龙江省在金融、保险、咨询等方面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并进行国际合作。黑龙江省服务业对外开放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这些方面都需要黑龙江省培养大量的外贸人才。按照国家统一的服务贸易政策,引导外资投向黑龙江省急需发展的基础服务业和高新技术服务业,充分利用加入世贸组织享有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推动黑龙江省具有特色的服务贸易和具有竞争优势的服务贸易进入国际市场。

可以看出,提升黑龙江省外贸竞争力对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这其中不但需要各方面政策的支持、贸易战略的调整,同时,也需要外贸人才的发挥其核心能力为黑龙江省的外貌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黑龙江省统计局.黑龙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 陈国钢.宁波外贸竞争力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世界经济情况,2008(1).

外贸竞争力篇10

一个企业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可以根据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来判断。首先,核心竞争力表现为企业的独特专长,它是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经过积累和培育而形成的,内化于企业整个组织体系,是企业特有的技能、知识、管理和文化的整合,它强化企业竞争差异性,因而较长时间内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其次,核心竞争力能够为用户带来独特的价值或实惠,其产品或服务有被用户看重的价值,可为企业创造长期性的竞争主动权,为企业创造超过同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额利润。最后,核心竞争力可使企业拥有进入多元化市场的潜力,延伸出多方面的市场需求,它能应用到新的领域,衍生出一系列新产品、新业务,为企业打开多种产品市场,实现多元化战略提供支持。

二、国有外贸企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国有外贸企业是典型的计划经济的产物。但随着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逐渐建立,国有外贸企业的经营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走上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道路,企业经营管理也日益受到重视。此后,我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贸经营权全方位放开,外贸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给国有外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同时,国有外贸企业在长期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也日趋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营管理能力薄弱

目前,我国多数国有外贸企业经营“大而全”、“小而全”,由于经营雷同化,只能单纯依赖价格竞争,品牌和服务竞争力缺失。而且许多企业存在单纯追求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倾向,国有外贸企业难以控制内部经营和服务质量。尽管国有外贸企业中有不少大集团,但却是管理松散,集团总体经营战略实施不畅,此外,集团内部管理粗放,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导致企业大而不强,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2.经营模式和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国有外贸企业多数从事的是进出口业务,并没有自己的产品生产基地,实行的是“收购制”的传统经营模式,而随着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取得了进出口自营权,使国有外贸企业的货源日益紧张,传统的“收购制”经营模式受到了很大挑战。在经营方式上,国有外贸企业主要从事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转口贸易等其他灵活贸易方式很少涉及,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有外贸企业的发展空间。

3.人才流失严重

人才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国有外贸企业体制僵化,缺乏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和人才机制,压制了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随着外贸经营权的放开,拥有大量客户资源和丰富业务经验的人才纷纷跳槽到经营机制灵活的民营外贸企业和管理先进、待遇优厚的外资企业,甚至一些掌握大批订单资源的业务人员自行创办外贸公司。人才的大量流失,不仅使国有外贸企业经营资源和经济效益遭受了巨大损失,也大大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峻挑战。

4.整体竞争力偏弱

尽管我国国有外贸企业有着较长的经营历史,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外贸经营经验,但面对经营环境的变化,加之自身适应能力不强,导致整体竞争力还比较弱。多数国有外贸企业还未建立起自己独特的,能给用户带来超额价值,支撑其进入多元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缺乏,使很多公司经营业绩不佳、不稳定甚至亏损。究其原因,则在于公司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经验缺乏,许多公司发展战略不明晰,盲目进行多元化经营,这些都制约了国有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提升。

三、国有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1.充分认识核心竞争力对国有外贸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当今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竞争范围遍及全球的新环境下,企业很难再依靠规模、价格等传统竞争方式取胜,特别是依靠传统竞争手段获得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竞争力的竞争,特别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国有外贸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必须深刻意识到这一点,从建立持续竞争优势,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认识到核心竞争力对企业发展的重大作用,从高层管理者到基层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重视和关心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2.制定和实施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

国有外贸企业要在研究市场成长趋势和竞争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把握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行业的发展动向,选择符合市场现实和未来需求且自己又具有经营优势的产品作为主攻方向,以此来制定和不断完善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要立足挖掘并充分发挥国有外贸企业在多年经营基础上形成的销售渠道和信息网络优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于核心主业,大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开发需要公司各部门的协同、配合与努力,因此必须由公司高层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机构进行领导,在使公司上下统一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制定出具体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及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3.通过公司内部积累和整合培育核心竞争力

外贸竞争力篇11

一、安徽省外贸竞争力现状

外贸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贸易的本国产品、产业以及从事贸易的企业在向本国开放的外国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据其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下面本文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三个指标对安徽省近年来外贸竞争力的变化作一分析。

1.贸易竞争指数又称TC指数, 它可以反映特定产业或特定产品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强弱。其值在-1至1之间,越接近于1,则表示该产品或产业的出口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越弱。若其值为负,则表示该产品为净进口。其公式为:贸易竞争指数=(X-M)/(X+M),其中,X表示产品的出口额,M表示产品的进口额。

2001年至2005年间,安徽省出口商品中,有四大类产品的TC指数大于0,分别是:食品及活动物、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有机化学品、无机化学品、医药品、塑料制品等)、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轻纺产品、橡胶产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杂项制品(家具及其零件、服装及其衣着附件、鞋靴、光学物品等)。其中,杂项制品的出口竞争力较强,2002年TC指数达到了0.88;食品及活动物曾是安徽省的出口强项,但近年来,随着安徽省出口结构的不断调整,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TC指数由2001年的0.81下降为2005年的0.52。非食用原料贸易竞争指数为负,为净进口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竞争力较弱,大多数年份TC指数小于0,2005年有所上升,达到了0.17。

图 安徽省2001年~2005年安徽省主要出口产品贸易竞争力动态变化情况

2.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国或地区产品出口额占全世界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该比重越大,则该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反之,国际竞争力越弱。从1996年到2005年十年间,安徽省出口规模从175376万美元上升至519000美元,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除1998年因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外,逐年递增,从1996年的0.33‰上升到2005的0.50‰ 。这说明安徽省外贸竞争力整体呈上升趋势。在中部地区,安徽省外贸竞争力也居领先地位。2001年至2005年,除2004年略低于山西和河南以外,均居六省之首。但与其他外贸大省比,差距仍然较大。2005年,广东省国际市场占有率高达0.027726,江苏省也达到了0.011833,而安徽省仅有0.000499。

3.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是用来评价出口商品竞争力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人们通常以工业制成品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商品结构是否合理。自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出口结构不断优化1979年,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比重在80%左右,至1990年,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下降为41%,工业制成品的出口超过了初级产品。此后,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持续上升,至2005年,已达到92%左右,工业制成品出口已成为商品出口的主导力量。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的不断提升表明安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在不断增强。

二、影响安徽省出口竞争力因素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见,安徽省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外贸竞争力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总体规模一直较小,国际市场占有率较低。目前,安徽省出口的竞争力的提升依然受着诸多因素的制约。

1.科技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虽然安徽省出口结构近年来逐步改善,已逐步从初级产品为主导转向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导和初级加工品,但由于科技水平较低,大多数产品均属于加工程度较低、附加值低、出口竞争力差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偏低,且以“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为主,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较弱。2005年,安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6%,占当年全省外贸出口比重的15.9%;而同期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218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8%,占当年全国外贸出口的比重为28.6%。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份额和年增率均低于全国水平。这种出口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安徽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

2.外贸经营主体相对集中。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是安徽外贸的主要力量。从出口所占比重来看,国有企业出口比重偏高,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比重较小,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长缓慢,对全省出口拉动作用较弱。近几年国有企业出口增长缓慢,外商投资企业和集体民营企业出口增势强劲,但与全国水平相比,差距依然较大。目前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出口增长和出口结构升级的主要拉动力量,出口规模已占到我国出口总额的50%以上。而安徽省利用外资水平一直不高,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对全省出口贡献较小。此外,在出口企业中,生产型企业所占比重低,企业规模小。很多企业缺乏国际经营的经验,开拓市场能力较弱。

3.加工贸易发展滞后。安徽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一直是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起步较晚,发展较为落后。2000年以来,一般贸易出口占全部出口比重均在80%以上,加工贸易出口额不足20%,而同期全国进出口总额中,加工贸易均占50%以上,广东省更是高达70%~80%,与之相比,安徽加工贸易发展相对滞后。同时,在安徽省的加工贸易出口中,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两头在外的境外加工贸易企业,附加值低,缺乏高端产品加工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徽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调整以及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4.出口市场相对集中。目前,安徽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东盟等地区。其中,欧盟、美国、日本是安徽省前三位的贸易伙伴。2005年,安徽省与三国的双边贸易额分别达到107808万美元,80571万美元,45694万美元 ,对这三国的出口额之和占到了安徽省总出口额的45.1% 。出口市场的过于集中,使得出口企业容易受到进口国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因素的变化影响,不利于企业规避风险,也容易引起出口商的内部竞争和低价倾销,使安徽省的外贸出口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三、提升安徽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进入21世纪后,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进一步增强安徽外贸竞争力,对于提升安徽省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大引资力度,推动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优化。目前,安徽省利用外资总体水平还不高,较多的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技术外溢效应不明显。今后,应注重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积极引导外商直接投资投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安徽人才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吸引外商投资企业在本地设立研发中心,借助外商投资企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提高出口竞争力。同时,对竞争力较弱的产业进行技术调整,以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业,促其向深加工、精加工方向转化。

2.加大科技投入,以国际市场为导向,提高企业自主研究开发能力。目前安徽省企业研发投入普遍不足,整体技术水平还相当落后。而技术水平是衡量企业、产品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发达国家均十分重视技术的开发和保护,对高新技术的转让有严格限制。要想获得其核心技术和先进技术,较为困难。因此,只有自主创新才能掌握主动权。政府应及时了解和跟踪国际先进技术的发展动向,加大科技投入,完善融资渠道,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优产品,进一步增强安徽省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水平和生产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安徽省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出口比重,提升安徽省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加快发展加工贸易,促进加工贸易升级转型。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应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吸引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附加值大、科技含量较高、辐射能力强的加工贸易项目,延长加工贸易的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企业的配套发展,促进加工贸易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进而带动全省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

4.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品牌建设和保护,培育出口名牌。品牌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进入国际市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根据商务部公布的2005年~2006年度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名单,在全国190个出口商品名牌中,安徽省有5个名牌,分别是省技术TOPDRIVE、合力机械HELI、省服装MIDNIGHT SUN、省轻工LILY、安迪健身ANDY,约占全国总数的2.6%,名列中西部省份第一位。这项工作今后应继续加强,一方面要发挥现有名牌优势,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帮助拥有知名品牌的大企业帮助拥有知名品牌的大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另一方面,按照部级出口名牌的标准建立选拔机制,选择有潜力的省级名牌,积极引导扶持,给予财政金融方面的优惠待遇,促其实现品牌升级,争创更多的部级出口名牌。

外贸竞争力篇12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外贸竞争力;提升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010

1引言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我国大陆的第一大经济区,国家定位的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是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该地区正致力于在2018年建设成世界最大的都市圈。自1985—2013年,长三角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从18%上升到89%,其中出口依存度达到50%以上,出口俨然成为拉动长三角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之一,进口依存度同样居于高位。开放型经济已成为长三角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长三角地区也因此一跃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2长三角地区外贸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2.1地理条件优势

长三角地区包括经济最发达的江浙沪三省区,三地在我国经济总体布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该地区铁路线广布,内河航运发达,机场数量众多,又兼上海为龙头,苏、锡、宁、杭、甬五大副中心城市与其交相呼应,各类实体商品、服务贸易以及生产要素可以高效快捷地在亚太地区流动,使得民营经济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长三角地区拥有先进融资机制,基于上海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长三角在贸易发展的过程中各方融资渠道都较为通畅,提升外贸竞争力的机会也就更为浓厚。

2.2外商投资优势

我国内陆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要实现外贸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外来资本,吸引外商投资,这是提升地区外贸竞争力的重要举措。2012年全年,长三角地区16个主要城市共利用外资达500亿元,到位注册外资达562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增速快于上年0.4个百分点。长三角地区吸引外资已经进入质量优先、优中选优的新阶段,未来将在制造业、服务贸易等领域有更大作为,外商投资已成为地区外贸竞争力提升的强力支撑并推动了区域的国际化进程。

2.3产业结构优势

2013年上半年,从浙江省的重点产品出口情况来看,依然是第二产业产品为主导,出口额在5亿美元以上且出口形势较好的产品主要是家用电器及其相关的使用设备,共38.9亿美元,增长9.4%;照明器材及零件出口额为25.6亿美元,增长16%;电动工具为8.1亿美元,增长12.6%。这些传统优势产品依然强势。而高档家具、新兴游戏等产品也由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新实施使出口量激增。相对地,“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继续下降,煤和成品油出口量分别下降38.6%和9.8%。但产业出口总体而言还是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产品的出口增长势头也很迅猛。

2.4政策鼓励优势

中央或地方政府为了加速地方经济发展,通过实施配套的产业政策来鼓励相关产业发展。长三角地区拥有多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政府实行的出口退税政策和汇率变动政策,为长三角地区外贸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鼓励。出口退税政策很好地缓解了政府不支持异地收购后再进行出口的矛盾;而汇率改制的适时实行又很好地联系了浮动汇率制与市场供求,具有强大的资本实力,以民营经济为主的苏浙两省因此在外贸竞争中获得了较强的成本竞争优势。

3长三角地区外贸行业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分析

3.1缺乏核心技术支持

首先,长三角地区的中小企业数量始终居多,并且随着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还有增加趋势,但受本身创新能力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这些企业大部分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过度依赖一般廉价劳动力,因而产品的出口结构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企业也难以掌握核心技术。其次,对外资的过度依赖使长三角地区的龙头产业无法赢得有效的市场竞争格局。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内陆企业缺乏技术革新的手段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长三角地区外贸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受到巨大的限制。

3.2传统的贸易方式弊端显露

从贸易主要方式来看,长三角地区加工贸易比重过高,由此产生诸多问题。首先,加工贸易“大进大出”的特点是长三角地区贸易总额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却使得该地区外贸依存度过高,为经济发展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而过高的贸易依存度会使地区面对更不利的贸易环境,如出口贸易受外部环境制约,内需不足等。另外加工贸易带来的大量顺差,容易引起其他国家的关注,导致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而使贸易摩擦不断深化。其次,从国际分工的价值链角度分析,长三角地区传统的加工贸易方式使产品附加值低,导致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3.3长三角各城市之间竞争力发展不平衡

长三角地区是一片广阔的大平原,城市众多,然而,这样的一个大陆经济竞争力最强的区域和掌握大陆经济命脉的地区却也存在着很大的竞争力差距。2012年城市的统计数据的计算方法是假定香港的经济竞争力指数为1,其他内地285个地级城市以香港为参照取百分比降序排名。浙江省:“草根”经济面临新挑战,转型发展应对产业空心化。全省各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均值为0.112,居全国第11位,指数方差0.002,仅居第20位。全省综合经济竞争力前3名城市为宁波、杭州和嘉兴,而丽水、衢州居后两名。江苏省: “南强北弱”。江苏省综合竞争力指数为0.159,居全国第8位。其中排名第1的苏州市更是以3093.5亿元的超高进出口总值冠绝全省,占到了全省进出口总额的56.16%,仅一个城市就在外贸总量中占据如此大的比重,可见全省经济竞争力“南强北弱”的鲜明特点。而盐城、淮安、宿迁三市综合竞争力远落后于省内其他城市。

3.4面临国内外其他区域的竞争

首先,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三大经济区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以各自的方式进行经济建设,三地的外贸发展水平也都在国内拥有竞争力。珠三角地区外源性经济突出的特点已经显露无遗,这得益于珠三角地区靠近港澳,港澳台地区的投资企业较多,仅数量最多的港资企业的年投资额就超过3000亿美元,三资企业也因此成为了推动地区外贸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动力;其次,深圳作为珠三角地区的龙头城市,也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城市,在近几年珠三角地区的贸易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龙头,港深两地在近年加大资金、技术、人才和资源上的全面合作也为增强珠三角地区的外贸竞争力带来了新的曙光。

4提升长三角地区外贸竞争力的对策

4.1完善外资利用方式的同时重视核心技术

就长三角地区目前的现实状况来看,想要持续保持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外资的注入不可或缺,外资的引入对于极大地缓解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问题的作用依然巨大。完善外资的利用方式,不能单单只停留在引进外资的数量上,更要注意外资的合理利用,在引进资金量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学习和参考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方式、营销方法、核心技术以及对人才的合理利用。此外,想要提升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必须在引进外资的同时巧妙地联系内资,鼓励地区内现有的民营经济的发展,用内资巩固自身地区原有行业的建设,结合外资来取得更好的发展空间与商业机会。

4.2优化出口商品的结构,探索新型贸易方式

现阶段,长三角地区已经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完全具备承接已经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长三角地区的各城市必须在巩固自身在强势行业、制造业等支撑行业上的竞争力。还要正视在高新技术掌握程度上的缺陷和较低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力研发和发展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产业,增加产品生产厂家的细密分工,实施产品带动、重点投入、引智增效的战略,促进产品规模数量的提升,质量档次的提升;建设外包服务业的基地,走上高新技术生产产业和先进服务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4.3发挥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中国内陆全境的经济、金融、科技、贸易、交通和会展中心,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也是“长三角经济圈”的龙头城市。发挥上海的辐射作用,加快与苏南,浙东、北等地优势城市的对接,将第三产业向苏、浙两省境内的欠发达地区转移可以作为政府在未来的布局走向。重视利用上海洋山港,使之与舟山金塘和东方大港宁波北仑之间形成一个贸易航运合作体系,建立专门的机构对三港之间的港务进行调节;还要重视各地之间差异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大力推进产品生产和服务的差异化,并且通过科技创新、树立品牌优势及完善服务等方式来推进战略的实施,推进产业协作,使地区内城市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4.4鼓励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直面国内区域竞争

就目前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要素禀赋状况来看,机械、纺织、电子等产品项目是拓展海外市场的主流产业,面对国内如珠三角地区愈发激烈的区域竞争,长三角地区扩大在世界范围内的外贸影响力,在区域竞争中保持优势的方法便是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欧洲、北美以及中国的邻国日本、韩国,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最为重要且进出口交换额最大的国家和地区,但近年来,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增多,贸易环境也面临着更多的阻碍。长三角地区必须把握住世界市场的大方向,开发新市场,积极地与亚洲其他地区,南美、东欧、北欧等地区的城市及贸易主体进行战略开发合作,改变之前较为单一的消费市场,拓宽市场,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最终达到双赢。另外,西亚(阿拉伯地区、伊朗等)和非洲尽管目前市场竞争力较弱,但一些民众消费水平较高,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也可能在未来成为长三角地区发展对外贸易的目标,长三角地区的对非援助项目也在逐年增多,在此基础上双方可以建立更多的友好合作项目,对重点产业进行长期的规划,加强政府联系和外贸经济的交流洽谈,促进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

5结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长三角地区已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的集聚地,并形成了以外资和加工贸易为主要特征的开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竞争力也逐步提高。然而,受国际竞争环境和长三角资源禀赋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以不断增加投入要素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固有缺陷和脆弱性也日益显现。长三角地区外贸发展方式从规模快速扩张阶段进入了重要的结构调整时期。因此,无论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还是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提升长三角外贸的竞争力已成为目前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外贸竞争力篇13

自1995年成为中国出口第一大支柱以来,机电产品对国家出口就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力。从量上看,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规模连年扩大已是不争的事实;从质上看,外贸竞争力强弱却是有待深入研究的战略性问题。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分工国际化的深化发展,商品(服务)价值链主体多元化和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一国商品(服务)出口的贸易实得与其名义出口价值往往不成正比。进入21世纪后,中国机电产品“贸易实得”与“名义出口价值”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如此现实启发我们,解决这个战略性问题要分三步走:第一步,重新界定外贸竞争力内涵;第二步,创建契合外贸竞争力新内涵的评价指标;第三步,选择适当的国际标杆对中国机电产品外贸竞争力进行测度和比较。

二、基于贸易实得的外贸竞争力内涵和测度指标

(一)外贸竞争力内涵的重新界定

外贸竞争力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朔到亚当·斯密时期,但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才开始有较多的文献出现。从文献公开发表的时间看,外贸竞争力内涵等规范研究,并未与外贸竞争力测度等实证研究同时起步。第一个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是Balassa1965年创建的,直到1978年Carmichael才正式界定外贸竞争力为一个国家的企业或者产业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的能力。这种从销售能力视角进行界定的做法被广泛认同,因为此后13年都未出现其他界定。1992年Markusen从实际收入增长速度的视角进行界定,但未得到广泛认同,国内外学者或者继续直接引用Carmichael的定义或者加以改进。

在对Carmichael的定义加以改进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学者是陈宝春,他的视角从销售能力拓展至了获利能力,但他没有强调利润的多少,也没有创建相应的测度指标。利润(本文指会计利润)是一国企业开展外贸活动的基本动力,而利润的根本来源又是本国企业为出口商品(服务)所创造的附加值。当一国企业为出口某种商品(服务)所创造的附加值与其名义出口价值不成正比时,名义出口价值增加并不意味着该国企业获得的利润也相应增加。一国的外贸活动由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组成,商品(服务)进口后可能直接进入本国消费领域,也可能先进入生产领域再进入本国消费领域,还有可能进入生产领域形成新的商品(服务)再出口至国际市场,即“先进(进口)后出(出口)”。在第三种情形中,出口商品(服务)价值链主体就既有本国企业也有外国企业,名义出口价值减去由外国企业创造的价值,才是本国企业创造的、通过外贸活动实现的价值总额,本文称之为“贸易实得”,它正是本国企业为出口商品(服务)所创造的附加值的依附主体,其大小将直接决定利润的多少。所以,在当前商品(服务)价值链主体日益多元化和国际化的现实背景下,应该立足于贸易实得对外贸竞争力内涵重新进行界定。我们认为外贸竞争力是指一国产业或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商品(服务)并获得相应利润的能力。

(二)贸易实得指数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三大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下文称为传统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均为国外学者创建:RCA是Balassa1965年创建的;Grubel等1975年创建了产业内贸易指数(G-L);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是John等1987年创建的。此后,国外学者都是直接应用以上指标测度外贸竞争力,再没有进行指标的创新。

根据我们对外贸竞争力内涵的重新界定,就不难发现以上三大传统评价指标都无法真正契合其内涵,因为它们都只涉及名义出口价值量的方面,而忽略了名义出口价值背后质的问题:这些出口商品(服务)价值链主体全部都是本国企业还是包含了外国企业?通过出口本国产业或企业获得的贸易实得多还是少?能获得相应的利润吗?为此,我们创建新的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贸易实得指数(Actual-Trade-Take,ATT),它是一国企业或产业出口某种商品(服务)的贸易实得与该商品(服务)名义出口价值总额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

(1)

(1)式中,ATTj表示一国企业或产业出口第j种商品(服务)的贸易实得指数,Xj代表该国第j种商品(服务)的名义出口价值总额,Mxj代表该国为第j种商品(服务)出口而进口的价值总额。ATTj的取值范围为[0,1]。根据贸易实得、附加值和利润之间的关系,ATTj越接近于1,该国企业为第j种出口商品(服务)所创造的价值总额越接近于名义出口价值总额,本国企业通过出口商品(服务)得到的利润就越多,该国第j种商品(服务)的外贸竞争力就越强,反之亦反。公式中的Xj可以在统计年鉴等渠道查到,Mxj需要我们计算,公式如下:

Mxj=xj(αj β+b) (2)

(2)式中,αj=(a1 j a2 j … an j)代表国内直接消耗系数向量,aij表示j部门每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出需要国内i部门直接提供的中间产品或服务的数量,■,Di表示国内i部门直接为j部门生产Y所投入的中间产品或服务总量,Y为j部门总产出。β=(b1 b2 … bn)T代表进口投入系数向量,bi表示i部门每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出需要本部门进口产品或服务用于中间投入的数量,■,Fi表示国内i部门为生产出Yi的总产出所进口的中间产品或服务的数量,Yi为i部门总产出。■,b表示j部门每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出需要本部门进口的数量,F为j部门为生产Y单位的最终产出需要本部门进口的中间产品或服务数量。

从ATT的计算过程可以看出:ATT指数能够充分体现一国出口产业或企业获取利润的来源和外贸竞争力的新内涵。

三、中美机电产品外贸竞争力的实证与比较

(一)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现状

鉴于美国既是全球机电产品贸易的贸易强国,又是中国机电产品贸易的重要伙伴,本文拟将美国作为中国横向比较的参照样本。2005年1月1日中国98%工业品的“入世过渡期”结束,中国机电产品自此失去了“入世过渡期”保护,开始面临全方位的国内外竞争。2004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总额为2682.2亿美元,占世界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7.63%,同期美国机电产品出口总额为3931.1亿美元,占世界机电出口总额的11.19%。2010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总额增加至7031.0亿美元,占世界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18.13%,同期美国为4453.4亿美元,占世界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11.48%①。从市场占有率看,“入世过渡期”结束后,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所占的世界市场份额与美国相比已从落后逆转为超出,说明中国的名义出口价值不断扩大,即销售能力在不断增强。

中国机电产品销售能力逐步增强的表象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好的事实——“先进(进口)后出(出口)”现象非常普遍:2000年以来,中国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占比达六成以上,2010年为67.36%②,加工贸易出口占比越高说明中国机电产品“大出(出口)大进(进口)”现象越普遍,也就是说中国出口的机电产品价值链主体除了中国企业还有大量的外国企业,获利能力急待深入研究。

(二)中美机电产品外贸竞争力的比较

本文拟以HS(1996)作为机电产品的分类标准。根据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和质检总局2008 年联合颁布的《机电产品进口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机电产品是指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电子产品、电器产品、仪器仪表、金属制品及其零部件和元器件,从内容看上,它们隶属于HS(1992)的第84—89章。

1、基于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的测度

TC是指一国某种商品(服务)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公式如下:

■(3)

(3)式中,TCj表示某国第j种商品(服务)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Xj代表该国第j种商品(服务)的出口总额;Mj代表该国第j种商品(服务)的进口总额。TCj的取值范围为[-1,1]。从TC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虽然它涵盖了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但仅以名义进出口价值为计算因子,没有考量名义进出口价值总额中贸易实得的大小,因此它只能衡量中国机电产品生产企业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能力。由于中国逢2、7年份才编制国家投入产出表,2012年的国家投入产出表尚未,下文的贸易实得指数仅能从2007、2002和1997年三个时点对研究样本的机电产品外贸竞争力进行测度,因此在这里我们也仅计算这三个时点的TC值,计算结果和变化趋势见表1和图1。

根据计算结果和TC指数的评判标准,此处我们得出的结论是:1997—2007年这10年里,前5年中国机电产品的外贸竞争力总体比较弱,后5年有一定的改善;相比较之下,美国机电产品外贸竞争力不但比中国弱,而且逐步恶化,平均值为-0.24,比中国平均值低0.134。但事实上,美国不但是世界公认的发达国家、工业化起步较早的国家,而且还是当前全球机电产品贸易市场上高尖端技术机电产品的主要供给者,与中国相比,美国机电产品外贸竞争力肯定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所以,本节应用TC指数得出的结论明显违背事实的情况,足以说明在当前商品(服务)价值链主体多元化和国际化加剧的背景下,TC指数已经无法准确、客观地测度一国商品(服务)的外贸竞争力。

2、基于贸易实得指数(ATT)的测度

在此,我们将应用ATT重新测度两个国家的机电产品外贸竞争力。根据ATT的计算方法,我们需要的数据是两国的投入产出表和机电产品进出口数据。各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数据在联合国官网就可以查到。为了测算出各国机电产品名义出口价值总额中的进口价值总额,我们需要部门分类非常详细的国家投入产出表来计算αj、 β、和b。需要说明的是,美国每年都编制有国家投入产出表,而根据国务院的规定,中国每逢2、7年份才编制国家投入产出表,2012年国家投入产出表尚未,最新近的国家投入产出表是2007年投入产出表,因此,我们仅以2007、2002和1997年作为纵向比较的时点。

经过计算,得到了中美两国1997、2002和2007年3个年份机电产品的ATT值(见表1)。透过表1和图1可以看出以下基本情况:美国机电产品贸易实得指数的平均值为0.585,10年里的增减幅度非常微小,无论是各个年份的贸易实得指数还是贸易实得指数平均值都位居中国前列;中国机电产品贸易实得指数在起点(1997年)本来就不高,落后美国0.15,2002年还出现了大幅倒退,此后至2007年虽有一定上升,但始终没有回归至1997年的起始状态,最终导致三个时点的ATT平均值落后美国0.171。

四、基本结论与启示

第一,在当前商品(服务)价值链主体日益多元化和国际化加剧的现实背景下,基于贸易实得重新界定外贸竞争力的内涵,才能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全面、准确地把握外贸竞争力。

第二,ATT能够比TC更加准确、客观地测度一国机电产品外贸竞争力,因为它能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即从销售能力和获利能力两个维度对机电产品外贸竞争力加以测度。本文应用ATT比较中美机电产品外贸竞争力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美国是世界机电产品贸易强国,中国只是贸易大国,其外贸竞争力与美国等机电产品贸易强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第三,国内机电产品生产企业“大出(出口)大进(进口)”的加工贸易方式是导致中国机电产品贸易实得不多、外贸竞争力不强的根源之所在。国内机电产品生产企业应将主要依靠初等要素投入的加工贸易方式,转变成依靠产品研发、售后服务、品牌培育等高等要素投入的一般贸易方式,成为机电产品价值链高端价值的创造者。

第四,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科技进步步伐的加快,今后机电产品国际竞争的焦点将趋向于高尖端技术密集型产品。政府要尽快调整机电产品相关产业引资政策,完善技术法规与标准体系,建立与国际接轨,涵盖标准、认证、国际信息收集与等的机电产品扶持与监管体系。

注:

①数据来源:UN Comtrade 电子数据库。

②数据来源:《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各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参考文献:

①Carmichael, E. A. Canada’s manufacturing sector: performance in the 1970s. Canadian Study, 1978, 51, 72-128.

②Balassa, B.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Manchester School, 1965, Vol. 33, No.2, 90-123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