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对外贸易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对外贸易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近几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额持续增长,国民经济蓬勃发展。但是,要想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拓展,还需要积极发挥知识要素的作用,使知识成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不二要素。
对外贸易论文

对外贸易论文:对外贸易商务英语论文

一、商务英语的变化

其实最初出现商务英语这个名词的时候,是因为对外贸易的交流需要这么一种语言的沟通,商务英语的目的是服务于对外贸易,这是一种针对性较强的实用性英语,通常都是根据特定的环境设定商务英语的内容。在进行对外贸易中的的企业双方,是通过商务英语获得更加顺畅、标准化的服务的,商务英语能够帮助双方对彼此的意图了解的更加清晰,有效地促进交易双方的沟通,辅助交易的顺利进行,有助于提升对外贸易的交易成功率。通常来讲,商务英语经常使用的专有名词、交流方式都是同对外贸易的环境以及时间背景相关联的,这同我们日常所进行的英语交流有着相对较大的差异性。在商务英语刚刚发展起来的时期,因为对外贸易的交易形式相对较为单一,进行贸易往来的企业相对较少,商务英语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传统的对外贸易过程中,商务英语虽然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不同国家的交流过程中,依旧使用的相对较少,一般能够使用到英语的环境是相对单一的,是无法同当今社会的对外贸易要求相适应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紧密,各国之间的合作方式日益增加,随着各国之间贸易往来的增加,对外贸易过程中接触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即使合作双方之间是通过商务英语进行交流,但是由于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发展理念都存在差异,自然会对语言的理解不尽相同,有些不恰当的理解甚至会导致对外贸易的失败。因此,当今社会的商务英语更应该注重对于各国文化差异的研究,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应该考虑到这种潜在的差异性。

二、商务英语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商贸知识的学习

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通常是不同国家人员之间的交流,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思维的碰撞以及信息的传递过程,在应用商务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时候,不同国家的人都能够学习到自己或许不曾知道的新的技术。例如一些从事科技研究的工作者,在应用商务英语和同行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可以将不同国家的高科技产品翻译出来,并通过自己的加工以确保能够更快、更的研发出新的技术。同时,在用商务英语进行对外贸易往来的时候还可以把握某种新产品或者新技术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并凭借同国外相关工作者的交流,最终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最终实现共赢,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和水平。

(二)有利于规避矛盾,促进交易达成

在对外贸易往来频繁的当今社会,商务英语是作为一个企业对经济全球化市场加以理解的重要工具而存在的,该工具起到了交易的辅助作用。如果对商务英语能够熟练的掌握并加以的应用,一定能够有效的避免在交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效地促进双方交易的达成。在使用商务英语进行谈判的时候,可能双方表达的意识是正确的,但是有些时候还是会让对方不能够愉快的接受提议,这个时候就应该综合考虑双方的文化差异,并且改用比较委婉的语气来交流,这样会使交易更容易成功。

(三)有利于提升工作者的形象

其实,仔细观察进行对外贸易交流的工作人员我们能够发现,这些工作人员大多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并且具有较高的精神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因为对外贸易工作是一项对工作者素质要求较高的工作。如果对外贸易的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商务英语水平,那么交易的成功率必将提高。另外,在实用商务英语的过程中,需要的不仅仅是对商务英语的熟练掌握,其使用过程中还有相当多的谈判技巧融合在其中,因此两者的有效结合必将会促进交易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对商务英语的熟练应用还能够将交易双方之间的距离拉近,克服语言交流的问题,让谈判的氛围更加和谐。

(四)有利于提升商务函电的水平

在对外贸易中,商务函电主要分为如下三种形式:纸质函件、电子函件以及商务电话。无论是以上三种商务函电的那种函电,在对外贸易中都是为了特定的目的而存在的。在纸质函件和电子英语函件中,对商务活动以及合同中的证据有着较强的要求,而且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英语函电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来讲,邮政、邮寄以及网络是英语函电的主要传输途径。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国际化的商务活动日益增多,因此对于英语函电的应用也就越来越多,并且商务英语函电所涉及到的领域也越来越广,人们对其的使用次数也在逐渐增加。因此在商务函电中应用商务英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首先,应该对对方表示尊重。在函件中虽然不想口语交流中带有语气,但是必须在字里行间表达出自身对对方的一种尊重。因为,对外贸易的双方是平等的,是合作关系,在函件中如果做到彬彬有礼,对对方表示尊重,能够促进交易的达成;其次,英语函件应该做到简洁。为了节省看见人的时间,提高工作的效率,商务英语的应用应该更加简练,做到开门见山,不要因为文字的过多赘述造成对方的阅读疲倦;,英语函件所要表述的信息必须无误,既不能够将事实夸大,又不能因为语言歧义引起对方反感。

三、在对外贸易中使用商务英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商务谈判礼仪和语言技巧

无论是英语还是国语,只要涉及到语言,都会提高语言使用技巧的问题,对于语言的使用既要做到善于表达,又要做到擅长倾听,对于突发情况还应该能够做到随机应变。聆听有时不失为一种能够得知对方目的的重要手段。只有在倾听中掌握了重要的信息,才能够得知对方的意图、观念,对对方是一种尊重,如果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对于对方所提出的某个问题没有听清楚,可以使用:“Icouldnotcatchyourquestion.Couldyourepeatit,please?”来询问,这样才能够的掌握对方的真实想法,一个成功的对外贸易谈判都是以灵活的语言技巧运用为基础的。因此,在对外贸易谈判过程中使用商务英语,要更具针对性的陈述自己的观点,同时注意语言的运用要尊重对方,有礼貌,除此之外,在谈判过程中应该灵活的应变突发情况,学会使用肢体语言来辅助表达。

(二)学会倾听,领会对方意图

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倾听是沟通的基础,尤其是在对外贸易交流的过程中,更应该学会倾听,因为只有认真倾听对方的表述,才能深刻领会对方所要表达的意图。因为商务英语本身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因此,在其使用的过程中,会有不少固定的词语搭配及用法,这需要我们更加熟练的掌握好商务英语的知识,更需要认真的聆听。在认真的聆听了对方的陈述后,弄明白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表示赞成或反对。除此之外,使用商务英语还应该对相对复杂的英语词句加以把握,这些在谈判的过程中不失为一个重要的筹码,也是促使谈判成功的一项重要因素。

(三)在应用商务英语过程中应该考虑国家文化的差异性

在对外贸易过程中使用商务英语,应该充分考虑到双方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因为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会对翻译的性产生间接的影响。全球存在很多个国家和民族,在历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一样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传统,如果在商务英语的使用过程中将这些因素充分的考虑进去,必定会促进交易的进行。因此,英语翻译应该不能仅仅局限于文字表层的含义,必要的时候应该做到意译,尽可能将文章所要表达的原本含义表达出来。翻译人员只有将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考虑进去,这样才能将这些背景对翻译的影响减少到最少,这就要求商务英语使用者在进行贸易交流前对对方国家的民俗习惯加以了解,正确双方国家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共同性,实现商务英语翻译的性。

(四)商务英语的翻译要做到严谨、正规

因为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交易双方会签署很多和交易相关的文件,这些文件都是十分正式的,并且具有极强的正规性,文件中的每项条款和内容都要做到,一旦这些文件出现了文字性的错误必将会影响交易双方的交易利益。因此,商务英语使用者必须做到翻译的明确、正规、严谨,避免条款的翻译产生歧义,同时还应该保障文件中的内容必须同商务的相关要求相符合,让进行阅读的人或者专业人员看出问题。因此,翻译人员应该选择一些相对复杂的句型来对文件中的内容进行限定,使得原文的表达更加严谨,无论是在专业术语的使用还是预言的表达方面,都应该注意相关的要求和规范。同时,对于商务英语的使用,一定要注意句法结构的使用,避免错误的语法结构出现,使得原文的意识和译文的意思始终保持一致性。经济全球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国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各国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下,商务知识、商务礼仪、商务英语等的应用越来越重要。无论是进行对外贸易的买方还是卖方,都应该对商务英语的使用加强重视,将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因素考虑到其中,并且不断加强商务英语技能的专业水平,在翻译的时候做到、严谨,将原文的意思充分的表达出来。因此,我国必须加强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扩大对外贸易的领域,提高对外贸易的成功率,加快我国走向国际化的步伐。

作者:李佩蓓 单位:四川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对外贸易论文:对外贸易中品牌营销论文

一、什么是品牌

从现象中看,品牌就是代表企业的一个商标或者一个图形。它们大部分可以由图形、字母、名称、等多种形式组成并代表着一定的象征意义,具有很高的设计性。一般品牌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商品的名称另一个就是品牌的标志。一般情况下,一个企业的品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对于该企业的认识和评价,人们会对这一品牌形成一个固有的模式,对该品牌的质量、信誉、售后、企业文化等形成一种认知,而且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品牌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对外贸易品牌发展的情况

首先,我国的企业很注重去模仿其他国家的企业,没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一个品牌要想不断的发展,创新是必须的,我国很多企业缺乏不断创新的意识,在研发过程中投入的资金十分少,而只注重企业的销量和产量,这在中国的企业中是十分常见的,销售部门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十分的重要。研发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并且创新的效果展现的十分慢,我国的企业不想浪费时间在研发上就导致了这种重视销售而轻视研发的现象,因为销售能够直接带来利润。然后很多企业并没有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他们认为销售额增加了,名气大了就是品牌的宣传,他们利用各种广告进行不断的宣传,可是这并不是品牌。其次,中国市场中很多企业并没有品牌意识,没有形成一份良好的气氛。品牌是不断发展的结果,品牌并不是一时之间就能形成的,国际上很多的知名品牌并不是一时半会就形成的,而是在一定成熟的市场环境中慢慢的繁衍出来的,经历了几十年甚至是更多年的变化,提高。而纵观我国企业的发展,起步于改革开放,然后再逐渐的形成规范的经济制度,促进我国的企业发展,但是这一制度实行的时间较短,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局限性,这也为自主品牌的发展带来了一些阻碍性的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也逐渐的发展并且呈现一派繁荣的市场情况。很多的国家在出口中都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并且经济的发展也更加注重品牌的建立,不断的提高自己品牌的质量,并且提高企业的效率。每个国家出口总额中品牌营销所占的比重代表着一个国家品牌的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同时体现了该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也代表着该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的好坏。

1.国外著名国际品牌近几年的发展情况

当今的经济市场中,世界的知名品牌总是市场经济中的主角,它们的影响力十分的大。就算是最原始的地方,也会受到这些国际品牌的影响。这些品牌具有这么大的能力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具有十分丰厚的经济作支撑,并且产品的质量有保障,在国际市场中树立了十分高的名誉,赢得众人的信任。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的一项调查表明,名牌在所有产品品牌中所占不足3%,其占有的市场份额却达到40%以上,销售额占50%以上。从2007年到2011年世界品牌500强中入选品牌数量的国家及其数量来看,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美国、法国、日本、英国和德国,而中国仅居世界第六位,从整体的数量中来看,中国的数量十分的渺小,不足美国的十分之一,可见两国的经济相差多远。

2.我国国际知名品牌的发展情况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开始与改革开放以后,并且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额已经达到了世界的前端。然而,中国却没有品牌,在世界前50强的品牌中中国没有一个。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正式加入WTO之后,中国才开始慢慢的建立一些品牌,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品牌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我国品牌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并且渐渐的进入到了世界500强的行列。根据GDP的世界排名显示,中国位居第二位,看上去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了,而美国排名及时位,似乎中国与美国的差距就是一个名词,但是,再看世界500强企业的的排行榜,我国位于世界500强的企业与美国的数量相差甚远。并且在我国入选500强的企业中,大部分都是公有制的企业,我国民营品牌发展十分慢,就这种情况来看,我国要想在世界品牌中站立一席之地还需要很大的努力和很长的时间去改变。

三、对我国对外贸易品牌营销现状的分析

1.创建了一批知名的品牌

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就开始不断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力水平也不断的提高。这也促使了我国一大批的从事出口贸易的企业不断的发展,并且形成了很多国际性的大品牌,尤其是一些民营的企业,开始发展,成为了我国品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涌现出一批国际知名品牌

最近这些年,我们国家的自己研发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中取得了十分不错的成绩,人们对品牌的理解也更加的深厚,并且我国的企业品牌意识也更加的突出。对于品牌的研发创新更加的重视。在中国企业不断的向外走的同时,很多十分不错的出口企业在不断的壮大自身的竞争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并且致力于发展成为国际上有名的牌子,例如我国的海尔、美的、格力、波司登等品牌,全部都是国际市场中为中国的品牌赢得了良好的称誉,扭转了世界对中国品牌的认识误区。帮助中国的品牌在世界市场中不断的壮大,和发展。

3.我国品牌的价值

一个企业的品牌是否具有一定的价值,对该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该企业赢得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经济不断的增加,利益不断扩大的环境下,中国很多的企业呈现了上升的趋势,品牌的价值也在不断的提高。中国的品牌呈现出一种不断变强变大的趋势。

4.我国品牌的影响力

这些年来我国的企业在世界经济舞台中不断的提升,中国的品牌在世界品牌中逐渐占领一席之地,中国500强企业,在世界的经济市场中,不断的吸收其他国家的经验,结合自身的情况,开始不断的研发创新,竞争力不断的提升。根据上文中所说到的,得出,我国的企业走向世界之后在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形象,并且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品牌价值。即使是这样,我国的对外贸易的企业仍然有着很多的问题,还有缺点需要改进。比如,我国对外贸易的企业出口的产品数量十分有限,品牌较少,而且没有形成战略营销的方法和手段,并且我国的品牌缺乏自我的保护意识,缺乏维权意识,跟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所建立的大的品牌还有十分大的差距,这样一来,必定会造成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缺乏竞争力。我国的对外贸易的企业中在进行企业营销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问题,首先,我国出口的品牌没有什么极高的文化价值,并且很多产品都没有树立品牌,导致产品不为人知。除此之外,我国的企业经验少,在进入国际金融市场之后,并没有进行自我品牌的保护,文化价值比较低,跟国际上其他的品牌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企业并没有重视这一问题,并且我国对于企业的品牌也没有足够的重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我国的品牌没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四、如何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品牌营销

首先,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企业应该对自身品牌的发展有一个良好的规划和定位。树立一个合理科学的品牌发展策略。品牌发展的策略的核心在于企业的品牌文化的内涵。从另一方面讲,国际知名的一些品牌所卖的并不只是产品本身,二是产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自身拥有的价值。一个有名的产品不仅仅是靠价格去吸引消费者而是产品本身所拥有的品牌文化。所以,一个产品要想长远的发展需要依靠的是产品的文化底蕴。这是企业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其次,企业还要注重不断的改进生产技术,注重企业产品的技术创新。一个没有属于自身技术的企业是不能够在现今的国际市场中生存的。这也正是中国品牌发展所面临的较大问题,中国的品牌没有足够的技术作支撑,不注重创新。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只有不断的进行企业的创新改革,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位于不败之地。再次,可以利用新媒体的力量进行企业形象的宣传。例如,美国的肯德基、日本的索尼、瑞士的手表等这些品牌的壮大和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依靠媒体的力量。现如今,媒体的力量越发的强大,新媒体的崛起使得信息的流通更加的便捷。以前人们通过报纸、广播、电视获取信息,现在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多种渠道获取,相关的企业可以利用这种传播的方式,进行企业形象的宣传,从而去的知名度,受到消费者的信任。,从政府的角度来谈,就是我国的政府部门要给对外贸易的企业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他们发展和创新。当前,我国的自主品牌建立还处于萌芽期,需要政府部门在政策上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除此之外,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加强服务的意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消息,帮助企业避免风险和问题的发生。在进行经济市场管理的时候,要注重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出台相关的金融政策,降低企业贷款的门槛。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市场的情况,我国的政府需要对一些名牌企业给与一定的补助和支持。

五、结论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经济市场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品牌的重要性也日益的凸显出来,成为了竞争的核心,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树立企业的形象。但是品牌的竞争要有一定的原则,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去改变,以经济市场为核心,不断的进行品牌形象的塑造,注重产品的质量,并且不断在企业的竞争中提高自己的品牌优势。我国的企业要把目光放的长远,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对外贸易的实际情况,建立出适合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制度,鼓励自主品牌的创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然后根据当前我国的市场情况,在于国际接轨的对外贸易中不断的进行品牌销售的策略和方法。这样一来,企业树立了品牌,必定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带动我国经济更好的发展,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作者:刘洋 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对外贸易论文:知识要素影响下对外贸易论文

一、知识要素的定义与作用

所谓知识要素,是指包括科学技术理论、生产流程、生产技能、管理技术、销售渠道、知识产权,以及一系列以客户资料、文档和指南作为载体的,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价值的各种资源的统称,这些资源具有无形性的基本特征。其中,一部分知识要素可以成为技术贸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如商业秘密和专利等知识产权;还有一部分知识要素则通过其物质载体——人的大脑,使高技术人才成为创造经济效益的源泉;另外一部分知识要素则蕴含于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系统和管理系统之中。毫无疑问,知识要素属于技术创新要素,在经济发展中有着特殊地位。它时时刻刻地存在于生产过程中,渗透在其他技术创新要素的空间流动中。由此可见,知识要素富含流动性,对生产过程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在知识要素的影响下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对策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对外贸易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近几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额持续增长,国民经济蓬勃发展。但是,要想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拓展,还需要积极发挥知识要素的作用,使知识成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不二要素。具体而言,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我国要想顺利发展对外贸易,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

1.运用新知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贸易商品结构

针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应该选择一笔市场需求量旺盛、产业联系性强的非成熟技术产品,由国家投入资金,提高R&D投入,并借助高新技术逐渐形成独立的研发能力。与此同时,我国还要及时调整贸易结构,扩大我国短缺产品、先进机器设备的进口,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购买技术专利。在进口的基础上还要多研制,形成自我发展能力,争取推动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诞生。

2.适应知识经济要求,创新外贸体制和外贸战略

为了促使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轨,大中型外贸企业(集团)应该尽快建立起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或者将现有的科研设计院所引入外贸企业,或让其自身成为科技型企业,发展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协作关系,打通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各个环节,推动知识成果的应用。

3.建立健全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

知识经济是当今世界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其特点是经济的繁荣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等硬件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和有效信息的积累和使用。因此,知识在工业经济时代只是生产的要素之一,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则不仅仅是生产要素之一,而且还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因素。有鉴于此,我国要加快改革外贸体制,充分借助税率、利率、汇率等经济杠杆,促使外贸企业走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桎梏,走到技术密集型的轨道上来。同时,我国还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技术升级和创新,要充分利用知识信息资源,扩大出口产品的知识“含金量”和附加值。

4.采取技术导向型发展战略

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导向型发展战略就是依据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态势以及本国的实际情况,在本国政府宏观调控下通过市场经济的组织方式和实施手段,有序地开展对外贸易,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以较大限度地获得国际贸易利益,促进我国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

5.加快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

要加强技术市场基础条件建设,完善有关技术市场的法制法规,调动和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中型外贸企业等市场主体进入市场。我国外贸企业还应该提高对技术贸易的重视程度,购买亟需的高新技术,促使外贸产品出口逐渐向质量型和集约型转变,不断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6.扩大技术出口,推动知识成果转化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技术虽然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存在进一步提高的空间,研究与开发力量也不十分雄厚,但我们在某些领域还是具备一定实力的,高科技开发能力和竞争优势依然存在。因此,我国在继续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要适当扩大技术出口,通过技术出口带动成套设备的出口,维持现有产品的技术差距优势,促使国内相关知识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减少对引进技术的依赖程度,使我国的外贸能更好适应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轨的时代。

7.培养高素质的外贸人才

知识经济下的对外贸易内容更为复杂,形式更为多样,这就要求外贸人员必须具备工程技术、外贸业务、外语及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为能更多地造就培养出高素质外贸复合型人才,首先,加大我国教育的整体投入,调整外贸专业课程设置,适当增加一些工程技术类的必修和选修课,拓展学生的思维。此外,课程安排上应充分重视实践,扩大实践的内容,丰富实践的形式,让外贸专业的学生具备相当的实际操作能力。其次,增加外贸在岗人员在职培训和后续教育的机会,加快其知识更新的步伐。知识经济时代,学习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它将成为个人或组织发展的有效工具。当然,学习型社会中的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正规教育,非正规环境下的学习与培训变得更为重要和普遍。因此,外贸部门和企业应寻求有效的联系方法促进企业或部门内部的互动学习以及寻找外部合作,如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这有助于这些部门和企业的创新。

三、结语

毋庸置疑,在我国社会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要素投入的增加做出了不容替代的积极贡献。事实上,要素投入的增加不仅体现在数量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在质量的提高上。由于国际分工的扩大和市场进程的加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需要技术进步提高要素质量和综合生产率,促进规模收益递增,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即我国经济若想保持今后较长时间的增长,不是主要依靠劳动和资本数量的增加,而是要依靠来自知识积累、技术进步等提高要素质量和综合生产率。总而言之,我国各大外贸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知识要素的核心作用,这样才能推动经济稳步增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作者:邵文钧单位: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对外贸易论文:自主创新对外贸易论文

一、辽宁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及转变机制

(一)辽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符合振兴辽宁的历史趋势

1.是实现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辽宁省要依据国家的政策来转变发展方式,从而进一步加快辽宁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的实施使辽宁省对外贸易方面有明显的成绩。不论是商品结构还是贸易环境和结构方式,要使辽宁省对外贸易的成长方式变得更强,就必须为辽宁省创造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条件,并且加快改善辽宁省对外贸易的结构及环境。

2.是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提高对外贸易的整体竞争力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际竞争逐步倾向于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不仅是技术创新和科技发明的结晶,也完善了经济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的财富知识和知识产权让企业的技术优势转换为市场优势和产业优势、积累和强化的优势,提高了整体的外贸竞争力。当今,新型工业化的目标是“人力资源得到充分、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和发挥科技含量高”。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若能得以扩展出口规模,就能实现这个新型工业化目标。

3.是合理得利用资源和市场

缓解经济增长和资源约束矛盾的需要。“大进大出”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最主要的特征。在“大进大出”的过程中,我国在国内外的资源优化配置是企业通过在国际分工中的广泛参与来实现的,这也使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我国要在国内外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并积极的扩大开放的程度及范围,辽宁也要积极配合,以缓解资源约束和经济快速增长矛盾。并要继续加大力度来转换辽宁省对外贸易在国内外资源,来支持经济快速发展。我们能够明显的看出,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合理的配置,并且长期的在全球范围内使用,而加快转变辽宁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会更快达成目标。

(二)加快转变辽宁外贸发展方式的机制

1.以“量”的稳步增长为前提

辽宁经济的发展必须以“量”的增长为前提条件,因此务必保持辽宁外贸稳定的增长速度,它是我们促进转变辽宁外贸发展方式的保障和重要前提条件,外贸的良性发展是在一定量的增长基础上进行的。

2.以优化辽宁外贸结构为导向

在外贸“量”的稳定增长前提下,发展方式转变应以结构优化为导向。优化辽宁外贸商品结构应从传统的外贸发展方式转向以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为主的制成品,也就是改变以往的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的产品机构。此外,要加大力量促进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出口。

3.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核心动力

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是转变辽宁外贸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和核心动力。改变增长动力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方法,改变外贸发展方式。因此,辽宁必须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这才是转变辽宁外贸方式的真正所在。

4.以服务贸易发展作为突破口

服务贸易所占比重能直接反应其经济发展水平,辽宁的服务业水平不高,既是辽宁经济发展弊端同时也是转变的突破口所在。服务贸易自身对资源的消耗非常少,因此要进一步加快辽宁服务贸易发展的速度,从而实现辽宁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服务贸易发展中应重点发展银行服务、保险服务、运输、通讯、咨询等行业的发展。

二、辽宁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一)转变外贸发展的观念应树立科学发展观

转变传统的单纯的靠量出口和顺差决定命运的错误的发展观。正确的发展观应是:在外贸稳定增长前提下,促进外贸质的提高和出库商品结构合理化和市场多元化,促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并且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二)改变辽宁外贸发展外生动力为主的状况

积极促进内生动力发展辽宁对外贸易发展对于外部需求依赖过大,一旦国外市场出现政治上或者经济上的波动,辽宁对外贸易收到的影响就会较大,这种发展方式不符合辽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转变辽宁对外部需求依赖过得的现状,而关键因素就是积极促进辽宁内生发展动力,积极培育辽宁自己的主体市场主体产业,进而使其成为辽宁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降低辽宁的外贸依存度。提高辽宁对外贸易内生动力应该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加强:一是积极发展辽宁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近几年发展较快,成为市场的新生力量,必须提高对其支持与鼓励;二是积极发展低碳型、环保型的产业,进几年来低碳经济是全球发展趋势,符合低碳和环保才能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三是扩大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

(三)优化辽宁外贸商品结构是关键

1.进一步扩大制成品的出口量

若要提高出口商品的层次,就应该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要想更好地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辽宁外贸产品结构是关键。这就要求首先必须要提高辽宁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数量,在此前提条件下,进一步加快工业制成品不断升级和更新换代,逐渐从单品的价格优势倒向依靠产品品牌、技术和质量综合实力的转变。

2.重视机电产品的出口

提高出口商品结构的层次,优化商品结构,其次是要重视机电产品的出口,对于机电产品的出口结构也需要作出进一步合理化的调整,加大出口规模,使得其在辽宁省总出口量中逐渐占据重要的地位,确立年均增长超过20%以上的具体目标,在出口结构方面,逐渐放弃低端转向高端。在做好船舶出口的同时,也要继续加长产业链,使辽宁的船舶产业更辉煌;充分利用汽车零部件、输变电装备的快速发展优势,继续创新,进一步发挥此类出口产品的优势;对于机床产品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严格把关低档产品的出现,对于污染严重的、耗能量高的产品进行适度的舍弃,主要的矛头应该指向那些技术含量比较高,能够提高经济附加值的产品;对新产品的投资开发和研制,开发新的产品和拓展新的出口市场。

3.增加高科技产品在出口量的占比

增加高科技产品在出口量占比,也能够很好的提高出口商品的层次,优化商品结构。对于该产品的出口结构也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对于其增长速度要有一定的要求和既定目标,有计划的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在全国出口量中的比重,慢慢的向国内平均水平发展;在出口结构方面,要以网络产品、航空航天、生物工程与制药等产品为主要内容,通过不断的努力,培养自己的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线。

(四)进一步优化辽宁出口市场结构据统计

辽宁的贸易伙伴高达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前五名分别是欧盟、东盟、美国、韩国和日本,占辽宁出口总量的50%以上。因此优化辽宁出口市场的结构,首先要对原有的市场进行保留政策,同时要不断的开拓新的市场,增加市场覆盖面的广度和宽度,实行多元化发展。按照全省的国际市场开拓计划,全方面、多种形式的开拓国际市场,寻求政府的支持也很重要,估计企业走出这个圈子,去外面抢占市场。对传统市场进行巩固的同时,也要努力发展中东、中亚等新兴市场,保持一种出口多元化的状态。在品牌效应和质量提升等方面要多下功夫。

(五)转型升级加工贸易2011年辽宁出口总额中

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分别占了40%以上。可见,加工贸易对辽宁省的出口特别重要。若要使贸易得到发展,就要转型升级加工贸易。但是一般贸易的地位确实不容置疑的,但是可以对那些对辽宁经济增长侧重作出巨大贡献的一般贸易有所侧重。如何使加工贸易转型和升级,是辽宁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关键。首先是要引导单一性的生产模式向研发、销售、高科技介入等方面发展,从而推动辽宁省在国际分工中的发展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再有,辽宁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也依靠了企业对技术的充分发挥和产品带动。最重要的是在“十二五”期间,要以充分利用长兴区综合保税区的优势,加快对船舶工业的转型,实现在“十二五”期间转型行业中的先锋。

(六)优化主体结构对辽宁省外贸发展不利的是

外资企业占领了外贸的主导地位,民营企业与外企相比,出口总额中民营企业的占比要低很多。所以,辽宁省在未来贸易建设上应当以自主发展为主体,估计国有和民营企业在这方面的发展,确立他们的主导地位。政府可以对民营企业在出口上进行帮扶,鼓励贸易主体多元化发展,发挥国内企业的地理优势。政府应加大对大企业的培养,能够推出竞争力强的跨国企业。通过优化主体结构的各种方法,培养出辽宁省自己的跨国公司。

(七)政府应进一步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

制定鼓励科技创新政策为了鼓励企业的自主创新,政府应该对于社会,尤其是先进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政策的扶持,加大社会和企业科技创新研发的投入,使得科技创新投入在辽宁GDP中比例有所提升。政府也可以出台一些政策,如鼓励企业的研发增加投入;对企业实施减税、免税等。其次是要对于校企联合方面进行大力的促进,从而使得企业的研发速度变快,降低企业的研发负担;同时能够使得学校学习的科学技术的实用性提升,从而使得技术研发到转化为成果之间的时间缩短。还有,对于自主创新方面,政府应进行政策性引导,大力促进先进设备的引进。应该鼓励企业进行奖励政策,在各个层级的财政方面都应该大力鼓励科技创新。

(八)培育自主品牌政府应对出口品牌进行重点培育

在政策上提供支持并制定相对应的实行方案;通过品牌建设建立出口产品的自主创新体系,鼓励企业买品牌、创品牌、租品牌等方式加强对品牌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形成一种互相学习、自主创新、各方协同、相互促进的品牌培育体制,通过政策鼓励、技术支持等多种方式增加商标和专利注册的数量。

(九)加快建立外贸企业的考核机制和业绩评价

1.是要对这些考核机制进行调整

考核机制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协调好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效益各方的关系,建立科学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

2.省政府应该对于外贸大省的工作进行有效的领导和组织

外经贸厅应该对于各个市的外贸进行承包责任制,从而有效地进行发展目标的制定和业务指导。此外,应该将责任的目标在各个县级、市级的企业中进行落实,并且要进行严格的考核,将考核与奖惩制度相互联系,从而使得对外贸易方面有着更快速的发展。

(十)改革财政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

1.改革税收政策

财政方面应该对于高效益、高附加值、科技含量高、自主营销、自主品牌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的出口力度进行大力的支持,同时通过完善出口退税等方面的政策来提升外贸企业的积极性。在出口退税方面,应该对于不同的企业进行差异化的退税政策,从而促进效益高、污染低的企业的发展,对于劳动密集型、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的出口退税方面应该减少出口退税的额度,从而使得外贸企业的发展方式方面得到有效的转变。

2.改革相关金融机构的鼓励及支持政策

积极支持辽金融部门开展有关进出口信贷业务,对于市场、国别等的承包范围进行扩大,最终使得整个省的出口企业有着更为安全、稳定的发展。同时应该对于出口信用保险方面的导向作用进行有效的发挥,从而支持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服务、技术、货物等方面的出口。同时,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方面要进行有效、彻底的解决,从而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的长足发展。

作者:董琴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对外贸易论文:环境问题对外贸易论文

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1)我国出口贸易给

我国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在我国出口贸易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仍为出口的主要特征,出口产品大多属于资源消耗较大、污染较严重产品。我国这种粗放型的外贸发展模式,消耗了我国大量的能源,导致我国资源日渐贫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据环保部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单位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我国每增加一个单位工业生产总值所产出的固体废物是发达国家的10倍以上;每增加一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排放的废水污染物是发达国家的5倍以上,据统计我国每增加一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6倍、日本的7倍之多。此外,加工贸易比例重大也给我国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据统计年鉴相关资料显示,2012年加工贸易出口总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42.1%。但是我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绿色技术型产业十分落后,造成资源巨大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这不利于我国生态环境。

(2)进口"洋垃圾"严重威胁

我国生态环境2007年央视《经济信息联播》曾报道过:在欧洲被称为欧洲垃圾集装箱的英国,每年都将大量的废物垃圾倒入我国,已经造成严重污染,并严重威胁我国某些地区的生态环境。而更出人意料的是,英国大型出口洋垃圾不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英国环境问题,还给英国相应的企业带来额外的巨大利润。2012年12月,英国《每日日报》报道,由于被中国拒绝,几百吨的生活垃圾被运送回英国。再如,西班牙出口到我国的果汁包装集装箱由于含有残留果汁,聚集了5.5万多只苍蝇;荷兰出口到我国的30个集装箱中,共发现近800吨的走私城市垃圾;另外日本大多企业也为了降低自己在日本处理废物垃圾回收及加工的费用成本,将收集来的废旧塑料等废物垃圾卖给我国企业来处理。更触目惊心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高达5亿吨之多,而其中70%以上都经各种途径运入我国。近年来,走私"洋垃圾"入境问题并未得到遏制,频频发生在我国各地区。"洋垃圾"的跨国入境,不只是给我国垃圾处理增重负担,而且还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

(3)发达国家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向我国转移

首先,由于我国市场准入标准和环境法规比发达国家宽松且不完善,我国一些企业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对产业转移的质量重视程度不够,为了加快经济增长盲目的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只看数量上的快速增长,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忽视了提高产业转移的质量问题。相反,目前发达国家由于环境法规及环境意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这使得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将一些在本国禁止使用、销售的工艺落后型、污染严重的产业向我国转移。其次,由于我国目前发展过度依靠资源环境和廉价劳动力优势,国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我国制造业,而我国由于核心技术等的缺乏,造成我国制造业目前高投入,高能耗,低利润。例如,近年来我国珠三角地区FDI流入量得到迅速增长,珠三角生产规模随着不断扩大。然而,由于FDI流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额流入珠三角给珠三角经济带了新活力的同时,也使得珠三角许多地区"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大幅度的增加,珠三角环境污染日益严峻。

二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1)逐步完善环境政策

加大执行力度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包含调整、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生态环境污染等内容。但是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内容仍然不够,不够完善,明显滞后于发达国家法律法规。并且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存在一些标准不明确,甚至于与国际惯例某些条款不统一等问题。面对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现状及我国环境污染现状,我国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环境法律法规内容及标准,制定与国际环境标准相一致的、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及其相应的执行标准、惩罚力度等。例如针对前面提到我国进口洋垃圾现状,我国可以严格制定禁止和限制"洋垃圾"进口相关法律法规,细分"洋垃圾"的分类标准;明确违法进口"洋垃圾"的企业的处罚标准,并加大处罚力度;完善执法人员责任标准及相应的徇私惩罚。

(2)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

一方面,我国应加强对高科技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并紧密跟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技术,并通过对先进科技技术和工艺装备的引入,吸收先进的核心技术,以提高对外贸易的技术含量,实现出口商品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另一方面,在日益呼吁倡导节能减排,我国也应该鼓励企业研发节能降损、资源高效循环再利用技术,大力推进清洁能源技术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此外,我国需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动加工贸易向中高端产业延伸,并加强环境的保护,引导加工贸易向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转型,优化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

(3)控制国外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向

我国转移我国应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审批、检测和管理工作。我国应对污染程度较大的产业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且对于现有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污染问题进行限期治理,以达到我国的环境管理标准。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尽力控制承接不利于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

作者:解新华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对外贸易论文:生态环境对外贸易论文

1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1)我国出口贸易给我国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在我国出口贸易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仍为出口的主要特征,出口产品大多属于资源消耗较大、污染较严重产品。我国这种粗放型的外贸发展模式,消耗了我国大量的能源,导致我国资源日渐贫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据环保部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单位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我国每增加一个单位工业生产总值所产出的固体废物是发达国家的10倍以上;每增加一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排放的废水污染物是发达国家的5倍以上,据统计我国每增加一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6倍、日本的7倍之多。此外,加工贸易比例重大也给我国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据统计年鉴相关资料显示,2012年加工贸易出口总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42.1%。但是我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绿色技术型产业十分落后,造成资源巨大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这不利于我国生态环境。

(2)进口"洋垃圾"严重威胁

我国生态环境2007年央视《经济信息联播》曾报道过:在欧洲被称为欧洲垃圾集装箱的英国,每年都将大量的废物垃圾倒入我国,已经造成严重污染,并严重威胁我国某些地区的生态环境。而更出人意料的是,英国大型出口洋垃圾不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英国环境问题,还给英国相应的企业带来额外的巨大利润。2012年12月,英国《每日日报》报道,由于被中国拒绝,几百吨的生活垃圾被运送回英国。再如,西班牙出口到我国的果汁包装集装箱由于含有残留果汁,聚集了5.5万多只苍蝇;荷兰出口到我国的30个集装箱中,共发现近800吨的走私城市垃圾;另外日本大多企业也为了降低自己在日本处理废物垃圾回收及加工的费用成本,将收集来的废旧塑料等废物垃圾卖给我国企业来处理。更触目惊心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高达5亿吨之多,而其中70%以上都经各种途径运入我国。近年来,走私"洋垃圾"入境问题并未得到遏制,频频发生在我国各地区。"洋垃圾"的跨国入境,不只是给我国垃圾处理增重负担,而且还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

(3)发达国家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向我国转移

首先,由于我国市场准入标准和环境法规比发达国家宽松且不完善,我国一些企业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对产业转移的质量重视程度不够,为了加快经济增长盲目的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只看数量上的快速增长,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忽视了提高产业转移的质量问题。相反,目前发达国家由于环境法规及环境意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这使得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将一些在本国禁止使用、销售的工艺落后型、污染严重的产业向我国转移。其次,由于我国目前发展过度依靠资源环境和廉价劳动力优势,国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我国制造业,而我国由于核心技术等的缺乏,造成我国制造业目前高投入,高能耗,低利润。例如,近年来我国珠三角地区FDI流入量得到迅速增长,珠三角生产规模随着不断扩大。然而,由于FDI流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额流入珠三角给珠三角经济带了新活力的同时,也使得珠三角许多地区"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大幅度的增加,珠三角环境污染日益严峻。

2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1)逐步完善环境政策,加大执行力度

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包含调整、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生态环境污染等内容。但是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内容仍然不够,不够完善,明显滞后于发达国家法律法规。并且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存在一些标准不明确,甚至于与国际惯例某些条款不统一等问题。面对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现状及我国环境污染现状,我国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环境法律法规内容及标准,制定与国际环境标准相一致的、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及其相应的执行标准、惩罚力度等。例如针对前面提到我国进口洋垃圾现状,我国可以严格制定禁止和限制"洋垃圾"进口相关法律法规,细分"洋垃圾"的分类标准;明确违法进口"洋垃圾"的企业的处罚标准,并加大处罚力度;完善执法人员责任标准及相应的徇私惩罚。

(2)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

一方面,我国应加强对高科技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并紧密跟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技术,并通过对先进科技技术和工艺装备的引入,吸收先进的核心技术,以提高对外贸易的技术含量,实现出口商品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另一方面,在日益呼吁倡导节能减排,我国也应该鼓励企业研发节能降损、资源高效循环再利用技术,大力推进清洁能源技术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此外,我国需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动加工贸易向中高端产业延伸,并加强环境的保护,引导加工贸易向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转型,优化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

(3)控制国外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向

我国转移我国应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审批、检测和管理工作。我国应对污染程度较大的产业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且对于现有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污染问题进行限期治理,以达到我国的环境管理标准。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尽力控制承接不利于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

作者:解新华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对外贸易论文: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对外贸易论文

一、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的逐步完善

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起源于垂直专业化比率的计算。2001年,美国普渡大学经济学教授大卫•哈默斯等提出了出口垂直专业化(VerticalSpecialization)这一概念,并运用投入产出测算一国出口中包含的进口成分和一国出口中作为中间产品被其他国家进口的成分,得出该国垂直专业化程度。出口贸易的垂直专业化程度越高,说明出口产品中进口中间产品所占比例越大。但垂直专业化比率的计算方法有两个基本假设:一是不管最终产品用于出口还是国内消费,其使用的进口中间投入品的程度相同;二是所有进口中间产品都是由国外增加值构成。这两个假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举例来讲,如果一国加工贸易所占比例较大——如中国,加工贸易出口所需要的国外投入品比重远高于一般贸易,则及时项假设不成立。再比如,如果本国向另一国家出口中间产品,经后者加工后再作为中间投入品由本国进口,则第二项假设不成立。为了克服上述方法的局限性,WTO首席经济学家罗伯特•库普曼等提出了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这一方法是通过多国投入产出表,测度最终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国内和国外价值增值的贡献程度。多国投入产出表提供了不同部门产品的交易情况,并将这些产品作为中间投入品和最终产品加以区分。目前的多国投入产出数据库,主要有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全球价值链数据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WTO的增加值贸易联合数据库、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亚洲经济研究所(IDE-JETRO)开发的亚洲国际投入产出数据库、美国普渡大学建立的GTAP数据库以及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等。增加值贸易核算弥补了出口垂直专业化方法的不足,成为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分工体系下更加科学、有效的贸易分析工具。

二、增加值贸易消除

中国外贸统计幻觉传统的贸易总值统计方法大大高估了全球贸易的规模和贸易失衡的程度。在新的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下,中国的贸易规模和中国对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贸易顺差均大大减少。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大幅下调。在新的核算体系下,中间产品多次出入海关的重复计算被剔除,全球贸易总额统计结果大大减少。2013年2月,联合国贸发会议的《全球价值链和发展:全球经济中的投资和附加值贸易》报告指出,在全球出口中,一国进口的商品中仅仅为了生产某种出口商品或服务的中间产品的比例,占到全球出口的约28%。以2009年为例,全球出口总额为19万亿美元,其中重复计算的有5万亿美元。这种重复统计形成的虚高成分,对于主要以加工贸易融入全球价值链的中国更为显著。根据OECD-WTO增加值贸易数据库统计,2009年作为及时大出口国的中国,按照总值统计的出口额近1.3万亿美元,而按照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仅为8386亿美元。可见,增加值贸易方法的统计结果仅为传统方法的65%,也就是说中国规模巨大的出口中,留在国内的增加值只有65%。基于增加值贸易方法计算中国对美国的出口,结果也显示出口规模的大幅缩减。根据OECD-WTO增加值贸易数据库统计,2009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规模按照总值口径计算为2899.6亿美元,而按照增加值口径计算则为2012.5亿美元,减少了31%。二是中美双边贸易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全球贸易失衡、尤其是中美贸易失衡已经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问题,甚至被认为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中国与贸易伙伴庞大的顺差,也加剧了中国与其的贸易摩擦。新的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有助于从更加科学的角度解释全球贸易失衡,厘清中国在其中的责任。2011年,WTO和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亚洲经济研究所在《贸易模式和东亚的全球价值链:从货物贸易到任务贸易》报告中,以增加值贸易方法计算了中美贸易顺差。相比传统统计方法,2000年、2005年和2008年中美贸易顺差额减少了20%~27%。如果考虑加工贸易因素,同期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程度将会进一步缩小40%以上,2005年甚至达到53%。2013年,OECD和WTO联合增加值贸易数据库,按照增加值贸易方法计算的2009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减少了25%。并且,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失衡问题也存在虚高成分。初步结果显示,以增加值贸易计算的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减少约三分之一。中国商务部《全球价值链与中国贸易增加值核算研究报告(2014年度)》也得出相似的结果。可见,经过增加值贸易的重新核算,中国对美欧贸易失衡的状况并没有那么严重。而形成这种明显统计差异的原因,可以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进行分析。随着中国融入全球价值链特别是深度参与东亚地区的价值链,“三角贸易”的格局逐渐形成,中国在东亚地区价值链条中处于加工组装的环节,因此实际上承担了整个东亚地区对美欧的贸易顺差。

作者:耿楠单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

对外贸易论文:水路运输对外贸易论文

一、协整分析与Granger因果检验

在宏观经济领域中,如果直接对非平稳的变量采用传统的多元回归分析可能会出现“伪回归”的现象。Granger等(1974)在蒙特卡罗模拟试验中发现,当随机变量Yt和Xt都服从单位根过程(非平稳)时,即使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线性相关性,将Yt对Xt作回归得到的系数β的最小二乘估计必定有显著的t值。在此基础之上,Phillips(1986)通过理论方法证实不相关的单位根变量之间很可能会存在“伪回归”现象。虽然一些经济变量本身是非平稳序列,但是它们之间的线性组合却有可能是平稳序列,这种线性组合反映了变量之间长期的稳定关系,被称为协整关系(Co-integration)。最早由En-gle&Granger(1987)提出其理论方法,并使用两步法对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进行建模。然而Engle&Granger的两步法在两个以上变量的情况下应用效果不佳,由此Johansen&Juselius(1990)提出了一种基于向量自回归(VectorAutoRegression)模型的多重协整检验方法,用于对多个单整阶相同的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文章的研究对象为FTV、WTV、WWI这三个变量,所以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来确定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

1.单位根检验

首先需考察各变量的平稳性。文章采用单位根检验的方法来判断所选数据的单整性,使用EViews7.1软件,对LNFTV、LNWTV、LNWWI及其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单位根ADF检验,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LNFTV、LNWTV、LNWWI原序列皆为非平稳序列,而其一阶差分序列皆为平稳序列,满足各变量一阶单整的协整检验条件,可以进一步对变量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

2.Johansen协整检验

除满足变量间单整阶数相同的条件外,滞后期数目的选择也对协整检验的结果非常敏感,不同滞后期会导致协整检验的结果有显著不同。文章采用AIC(AkaikeInfoCriterion)和SC(SchwarzCriterion)准则来确定滞后期数。虽然AIC和SC值最小的滞后期数为4,但考虑文章所选取的数据仅有18期,当Johansen协整检验的观测量小于15时期可能会导致检验结果的不,因此选择滞后期数为3期。使用EViews7.1软件,对LNFTV、LNWTV、LNWWI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由上文回归分析和单位根检验可以发现模型的组成变量有具线性趋势,故选择Intercept(notrend)inCEandtestVAR方式进行检验。分析结果如下:及时行表示假设不存在协整关系;第二行表示假设最多存在一个协整关系;第三行表示假设最多存在两个协整关系。可以看到在95%的置信水平之下,拒绝不存在协整关系和最多存在一个协整关系的原假设,接受最多存在两个协整关系的原假设,结论表示LNFTV、LNWTV、LNWWI三者之间存在两个协整关系。其标准化协整方程可表示为:LNFTV=0.4135LNOFT+61.3985LNWWI(1)式(1)反映了在1995-2012年间,我国的对外贸易额与水路货物周转量及水路运输的基础设施投资三者间确实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且外贸的发展有赖于水路运输基础设施的大力投资发展。从量化的角度看,进出口贸易总额每增长1个单位需要水路运输基础设施投资额增加61.3985个单位来对其提供支持。

3.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分析

模型旨在揭示某变量的变化受其自身及其他变量过去行为的影响,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经济变量有着互相影响的关系,是否能从统计上考察这种关系是双向还是单项的呢?Granger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和交叉谱方法研究因果关系,提出了因果关系、反馈、瞬间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滞后的正式概念。Sims(1972)延伸了检验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时间序列是平稳的。Granger(1988)指出了因果关系与协整之间的关系,协整涉及一种长期和均衡的状态,因果关系则更加侧重于短期的预测能力,对于一对可能达到均衡的序列,它们之间一定存在提供必要动态的因果关系。如果一对序列I(1)是协整的,那么它们至少在某个方向上具有因果关系。由上文结论可知,LNFTV、LNWTV、LNWWI皆为一阶单整序列,相互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满足Granger因果检验的前提。此外,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于滞后期长度的选择有时很敏感,不同的滞后期可能会得到不同的检验结果。利用上文所得到的结果,本节Granger因果检验选择滞后阶数为3,对LNFTV、LNWTV、LNWWI三个变量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一一做检验。从检验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及时,我国水路运输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与我国外贸的发展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水运业的基础设施投资能促进外贸的发展,反过来外贸的发展也推动了水运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第二,水路货运周转量是水运业基础设施投资额的单方面Granger原因,可以认为水路货运周转量的增加带动了水运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然而反过来水运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却不是水路货运周转量增长的Granger原因。这说明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应当在于满足水路货物运输服务的要求,由货运周转量的多少来决定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而不能本末倒置,为了片面追求货运周转量等指标的增长进行不必要的建设。第三,水路货运周转量是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单方面Granger原因,这意味着货运周转量的增长带动了我国对外贸易量的增长,然而反过来我国对外贸易量的增长却不是货运周转量增长的Granger原因。文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在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进口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更多的高附加值产品意味着在货运周转量不变情况下的贸易额将比以往增加。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总额增长较快,尤其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短暂调整之后,进口数额不但没有进一步下降,反而加速增长。文章所得结果显示,水路货运周转量的增长显然是进出口贸易额增加的原因之一;然而随着高附加值产品进口数额地增加,总贸易额地增长未必会导致货运周转量的数量增长。不过,周建等(2004)在对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理论研究中发现,当样本数量小于20时,如果Granger因果检验认为存在因果关系,则所研究的变量之间存在真实的因果关系的可能性很高,反之,如果检验结果为不存在因果关系时,也不能断定变量之间不存在真实的因果关系。所以未来的研究有必要选取月度或者季度数据以增加样本数量进一步研究两者之间的联系。

二、结论

文章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水路运输基础设施的投资与进出口贸易及水路货运周转量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尤其是水运投资与对外贸易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外贸量的增长能带动水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反过来水运投资也能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外贸产业,其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业的支持,尤其是在水路运输业的支持。为了促进对外贸易产业的发展,加大水路运输基础设施的投资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分析还可以看到,水运投资并不是水路货运周转量增长的原因。水路运输的基础设施应当根据实际运输的需求来进行建设,按需投资,而不应该为了片面追求货运周转量的增长,进行无谓的建设,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此外,文章的分析结果还表明水路货运周转量的增长是进出口贸易额增加的原因之一,但反之未必。其原因可能在于随着高附加值工业制成品的进口额的增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增长不一定带来实际货物周转量的增长,不过这需要增大研究的样本数量来进行进一步的论证。

作者:胡景焕赵刚单位: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对外贸易论文:可持续发展对外贸易论文

一、河南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挑战

(一)对外贸易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的制约

对外贸易的发展会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一定的压力,环境和资源又约束着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质量。伴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及人口的高速增长,河南省的资源消耗量不断增加,河南省平均每天能源消耗量由2000年21.70万吨标准煤到2013年的67.82万吨标准煤。2013年河南省单位GDP能耗为0.7699吨标准煤/万元,全国单位GDP能耗为0.6624吨标准煤/万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省在工业化道路过程中不仅消耗了大量资源,而且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三废”的增多给生态环境建设带来巨大的压力。虽然河南省强调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树立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努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但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仍不容乐观。与此同时,进出口的不断扩大,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出口增长主要依赖资源、土地、劳动力和环境等要素投入,科技、管理、创新等要素投入不足。有些产品的生产甚至是以环境为代价,如果不加强外贸发展的环境保护意识,将会进一步恶化生态。

(二)对外贸易发展面临产品生产标准提高的挑战

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对产品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关注食品方面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量以及产品本身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外,还关注产品的能耗和碳排放。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环境标准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外贸产品在生产环节中面临生产标准提高的挑战,安全标准、卫生标准、包装标识标准、环境标准、劳工安全标准和福利标准等对产品的出口造成极大的阻碍。无论是国际环保使命的要求,还是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都要求河南省外贸企业适应当前各种复杂的贸易保护措施,摒弃传统的外贸增长方式,积极优化调整商品结构,提高商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走外贸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河南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大力发展绿色贸易

当国际绿色贸易大潮滚滚而来时,河南省企业首先应积极顺应绿色贸易的潮流,及时转变观念,重新审视发展与环保的关系,树立绿色产品竞争意识,优化出口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贸易;其次,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家支持发展低碳经济这一有利时机,积极与科研院校联合起来,提高环保技术,开发高效节能环保产品,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使绿色产品、环保技术产品、环境标志产品等成为对外贸易导向型产品。在吸引外资和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河南省应逐步提高污染产业中外国投资者的市场准入条件,采取限制或拒绝进口的贸易管理措施限制国外高污染产业向本省转移。

(二)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

对外贸易在扩大企业市场规模的同时,也引入了世界范围内更多的竞争对手,加强了企业间的竞争。企业为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下来,取得自身的发展,就必须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河南省很多中小企业目前仍处于围绕外商需求进行生产的阶段,在出口过程中只注重生产忽略技术创新,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这些企业应抓住历史机遇,加大科技投入,依靠自主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通过创建自主品牌,贯彻落实品牌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河南省政府同时还应加大投入研发资金,鼓励企业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升对外贸易的质量,并以重点企业为引领,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形成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推动企业国际综合实力的提升。

(三)促进贸易整体协调发展

河南省外贸企业要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兴市场,逐步降低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依赖。拓展新兴市场,开拓成长性好、潜力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份额,既可以化解企业在原有出口市场上遭遇的激烈竞争,也可以有效规避贸易壁垒,在更广的空间、更高的层次上提升对外经济发展水平。同时,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应在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同时,发展高端农产品的种植与加工,提高有机农产品的出口数量,将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创立和打造一批国际品牌的特色产品,提高河南省农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另外,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导因素是技术进步,进口是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从国外直接进口和使用已经成熟的技术可以节省自己研究与开发的支出,提高技术进步的效率。所以,河南省政府应完善进口税收政策,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和短缺能源的进口,促进资源进口的多元化。

(四)继续推进加工贸易升级

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多采用加工贸易的方式,外资也主要流向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对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外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促进作用较小。河南省政府需要根据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高低区别给予优惠政策,鼓励跨国公司将产业链中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较高的环节转移到本省,较大限度地发挥外资的溢出效应;另一方面由于出口产品在国际分工中处于相对低端,附加值低、产业链短,这对产业的拉动十分有限,因此河南省应继续稳步推动加工贸易升级,优化加工贸易结构,提高本地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增强配套能力,提高本地企业在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中的参与程度,增加加工贸易的增加值,以提高外贸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者:杨增凡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对外贸易论文:环境污染对外贸易论文

一、腐败作用于对外贸易环境污染效应的影响机理分析

1.腐败通过作用于规模效应改变对外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当腐败水平较低时,收入差距较小,这有助于拉动国内消费需求,但不利于出口规模的扩大,在改善当地环境的同时扩大了进口品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改善了当地环境;反之,腐败水平上升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致使国内内需不足,促使企业扩大出口规模从而恶化了当地环境,同时,内需不足一方面会直接减少国内市场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得国内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促使一国采取贸易保护而减少进口,进而恶化了当地环境。

2.腐败通过作用于结构效应改变对外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当腐败水平较低时,收入差距较小,伴随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会整体优化,这有助于提高出口商品的结构,减少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从而改善了当地环境;反之,腐败水平上升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广大低收入群体的存在不利于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进而致使出口商品结构低下,出口商品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较低,从而恶化了当地环境。

3.腐败通过作用于技术效应改变对外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一方面,当腐败水平较低时,用于进口技术和设备的资金就较多,这有利于促进当地环境技术的提升,进而有助于对外贸易通过技术效应改善环境;反之,随着腐败水平的上升,用于进口技术和设备的资金就会减少,这不利于促进当地环境技术的提升,进而阻碍了对外贸易通过技术效应改善环境。另一方面二是当腐败水平较低时,用于研发支出、教育支出、健康卫生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的资金就较多,也有助于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这些有利于促进研发水平、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吸收对外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而有助于对外贸易通过技术效应改善环境;反之,腐败水平的上升会降低用于研发支出、教育支出、健康卫生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的资金,也不利于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阻碍了研发水平、人力资本、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对外贸易通过技术效应改善环境。

4.腐败通过作用于环境规制改变对外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伴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人们对于环境规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腐败水平较低时,外贸企业所面临的激烈市场竞争会促使政府通过提高环境规制而提升社会福利,并且通过行贿以左右政府降低环境规制的概率较低,这些有利于对外贸易改善环境。相反,当腐败水平较高时,外贸污染企业会加大行贿力度,提高政府降低环境规制的概率,因而不利于对外贸易改善环境。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当一个地区腐败水平较低时,对外贸易会改善当地环境质量,当腐败达到一定水平后,对外贸易会加剧当地环境污染。

二、实证研究

1.模型设定、变量测度和数据说明对于环境污染水平的测度

现有文献一般用单一或几个环境污染指标或综合环境污染指数来衡量,多数文献是采用单一或几个环境污染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本文借鉴多数学者的做法,采用人均工业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来测度。对于经济规模的测度,本文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环境库茨涅茨曲线(EKC)假说认为,当一个国家经济规模较低时,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规模的增加而加剧;当经济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即环境污染和经济规模之间呈倒U形关系,因此,为了验证该假说,我们在模型中加入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平方。对于产业结构的测度,本文用第二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一般理论认为,在一国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工业化往往需要利用大量的资源,消耗大量的能源,加剧了环境污染,但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经济增长方式会逐渐转向集约型增长,产业结构也会升级,此时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会趋于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会迅速提升,从而会改善环境质量。对于技术进步的测度,本文借鉴许和连和邓玉萍(2012)的做法,采用资本劳动比来衡量技术进步。资本劳动比较高意味着技术效率较高,能够提高技术进步速度和减污技术能力;并且,资本劳动比上升往往意味着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产品的资本技术含量也将随之增加。一般理论认为技术进步使得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进行生产成为可能,因此会减少污染排放量,改善环境。这里需要对资本进行计算,我们使用“永续盘存法”。劳动力投入量用各地区年末就业人数来衡量。对于环境规制的测度,本文采用环境污染治理投入和排污费收入之和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一般理论认为,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政府也将提高环境规制,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和惩罚力度,进而改善环境质量。对于对外贸易的测度,本文采用进出口总额来衡量。一方面,对外贸易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使发展中国家了解国际环境标准和国别标准以及国外消费者的环境偏好,当这些被发展中国家消化吸收后可以改进其自身的生产方式,推动改善环境管理,加强环境措施和提高环境标准。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一般有着比较低的环境规制,对外贸易会使发展中国家成为“污染避难所”,促使发展中国家降低环境规制以维持或增强国际竞争力,出现所谓向底线赛跑的情形,从而恶化了环境。总之,对外贸易会通过规模、结构、技术和规制等多种渠道对环境污染产生影响,是否改善或恶化环境取决于这些渠道作用的综合结果。对于腐败的测度,本文采用每十万地区总人口中贪污贿赂和渎职侵权人数来衡量。腐败往往会通过扭曲一国环境政策、降低环境管制力度、阻碍环境治理投入、减少环境技术的研发投入和引进投入等渠道加剧一国环境污染。对于外商直接投资的测度,本文采用各地区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一方面,外资流入把“绿色”节能技术或“清洁”技术传播到发展中国家,并通过技术示范和溢出提高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生产率,节约要素资源禀赋投入并改善环境质量,即外资的技术效应降低了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外资看重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程度高的加工制造业,且发展中国家地方政府竞相降低环境规制吸引外资致使环境恶化,即外资的结构效应和环境规制效应加剧了环境污染。因此,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的影响尚不能确定。上述变量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环境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各地区的统计年鉴和《中国检察年鉴》。

2.内生性问题

如果这里直接对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可能会因解释变量的“内生性”而导致估计偏差,内生性来源于几种因素:一是引入了被解释变量一阶滞后项作为动态项,该项易和随机误差项存在相关关系;二是各地区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高速增长,即更多的环境污染通常会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能够进一步吸引外资流入,并且经济增长也能够带来更高的贸易开放度,因此,更多的外资流入和更高的贸易开放度可能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可见,即使回归结果表明外资、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关系显著,也不能断言两者对后者有加剧作用,这里最小二乘法已经不能一致和无偏地估计系数,因此本文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3.实证结果分析

腐败对于地区对外贸易环境污染效应的影响。表明,没有引入腐败变量时,对外贸易加剧了环境污染,但并不显著。在模型2中引入了腐败这一变量,回归结果显示腐败通过扭曲环境政策、降低环境管制力度、阻碍环境治理投入、减少环境技术的研发投入和引进投入等渠道加剧了环境污染。在模型3中进一步引入了对外贸易和腐败的交互变量,发现该交互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这说明腐败水平的增加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环境规制加剧了对外贸易的环境污染,这也说明对外贸易恶化环境是有条件的,而其中一个条件是腐败水平较高。中的回归结果还可知,由于加入了对外贸易和腐败的交互变量,对外贸易的回归系数由不显著的正数变为显著的负数,这说明控制腐败对对外贸易的环境污染效应后,对外贸易改善了环境质量。这可能是由于中国货物出口和服务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货物出口中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和服务出口中的新兴服务出口比重均大幅增加,2009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和新兴服务出口比重分别为31.4%和43.3%,出口商品结构升级降低了环境污染;还可能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每年平均花费一百多亿美元进口了大量的技术和设备,促进了技术进步,加上中国的研发水平提高、人力资本增加和金融发展,提高了对外贸易技术外溢的吸收能力从而进一步改善了环境质量;并且还可能是由于对外贸易增加了中国的就业人数,提高了人均收入,从而致使人们对清洁环境的需求增加,促使中国环境标准提高,导致环境污染下降;还可能是由于国外绿色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因素,使中国污染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所占的比重很小(2009年仅为2.72%),并且仍有下降的趋势,从而致使环境污染下降。上述这些效应超过了出口增加所引起的环境污染规模效应。中的回归结果显示对外贸易的回归系数为负数,对外贸易和腐败交互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正数,两者方向相反,所以对外贸易对环境污染是否加剧将取决于腐败水平。本文依据回归系数计算出对外贸易加剧环境污染的腐败水平临界值约为2.97,也就是说当腐败水平低于2.97时,对外贸易会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对比2009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腐败水平可以发现只有北京、上海、河北、江苏、安徽、江西、山东、广东和四川的腐败水平低于临界值,对于这9个省市而言,对外贸易改善了环境质量,而全国其他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腐败水平均高于临界值,这意味着这些省市的对外贸易加剧了环境污染。这也证实了本文的假设,即腐败水平较低时,对外贸易改善了当地环境质量,而当腐败达到一定水平时,对外贸易加剧了当地环境污染。进一步从区域角度来看,2009年东部地区的平均腐败水平约为2.89,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平均腐败水平分别约为3.64和3.91,说明在我国三大区域中只有东部地区的对外贸易改善了环境质量,而中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加剧了环境污染。下面会进行稳健性检验,即分别基于东中西部地区数据进一步验证该结论。还可知其他变量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经济规模与环境污染成倒U型曲线,说明EKC假说在中国成立,符合预期;产业结构降低了环境污染,这可能是由于第二产业内部行业结构调整在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在由污染产品向清洁产品的方向转变,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已初见成效;技术进步、环境规制变量均改善了环境质量;而外商直接投资可能由于结构效应和环境规制效应大于技术效应,致使其加剧了环境污染,但这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可能是因为本文采用实际利用外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外商直接投资,而中国各地区的实际利用外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均太小,2009年较高的地区也低于10%,各地区平均值仅为3%。

三、相关政策建议

依据上述实证结果,为了发挥对外贸易改善环境质量的积极作用,对于东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而言,一方面,要采取对策治理腐败,如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公众和公职人员的道德水平;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铲除腐败存在的土壤和条件;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需尽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需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取消阻碍市场发展的行政审批事项;建立完善腐败预防性机制、惩罚性机制和监督机制,从而提高腐败成本,减少腐败的发生率和收益;研究制定反腐败方面的专门法律,为加大打击腐败力度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武器。另一方面,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货物出口和服务出口商品结构向清洁方向转变;加大研发和教育投入,深化金融市场改革,提高研发水平、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水平,以便对进口的技术设备进行消化、吸收和利用,更好地吸收对外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发挥对外贸易通过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通过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促使本地区加强环境规制,进一步发挥对外贸易通过规制效应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

作者:阚大学吕连菊单位:南昌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对外贸易论文:财政危机对外贸易论文

一、熙丰变法产生的原因

宋朝政府冗沉的局面加剧了政府的财政危机,政府开始面临入不敷出的局面。由于宋朝采用事权分散的制度,所以北宋的官僚机构冗沉现象非常严重,机构重复设置的情况十分严重,很多官员尸位素餐,严重影响了政府行政的效率。除此之外,统治者还通过扩大科举和恩荫的方式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统治基础,进一步造成官僚集团的臃肿。在军队方面,由于要预防外敌入侵和镇压国内人民的起义和动乱,所以统治者不得不花费巨额的费用来养兵,又进一步增加了军队的数量。日益庞大的官僚集团和军队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财政压力,再加上统治者挥霍无度,肆意进行赏赐,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支出。政府的财政收入逐渐不能够满足正常的需求,寅吃卯粮的现象开始出现,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政府又进一步压迫和剥削底层的劳动人民,所以出现了农民和士兵起义此起彼伏的现象,这种严重的社会危机和财政危机影响了北宋王朝正常的统治秩序。宋朝在对外政策上实行的消极防御政策,进一步弱化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例如宋朝和西夏签订的和议政策,宋朝要用大量的财富来换取国家暂时的安全。这种严重的社会危机引起了社会有识之士的警觉和担忧,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状态,他们开始思考进行改革。庆历三年即1043年,范仲淹在宋仁宗的支持下开始改革,由于庆历新政触犯了一些统治阶级的利益,所以遭到了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新政仅仅坚持了一年多便荒废了。庆历新政之后的二十多年中,改革的思潮再次在社会上泛滥起来,危机四伏的社会现实总是让一些有见识的士大夫忧心忡忡,所以他们再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主张改革。王安石向宋仁宗上书关于变法的《万言书》,其中集中涵盖了他关于变法的思想,例如对现有制度进行改革,抑制兼并,发展农业生产,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实现富国的目的;同时训练军队,维护宋朝的边防安全,达到强兵的目的。尽管王安石的这些主张没有得到宋仁宗的重视,但是王安石的这些变革思想得到了当时的士大夫的推崇,进而成为了变法派的代表人物。宋神宗即位之后,政府的财政负担成为了他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一些大臣向他提出的节流措施对于解决日益沉重的财政危机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他需要找到一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情况的方法,所以他想到了王安石,王安石的《万言书》中关于改革的方案给宋神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安石不仅在富国强兵等方面对宋神宗有很大的启发,而且在文教等方面都很有见地,所以他的观点引起了宋神宗的重视。由于宋神宗本人对变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再加上王安石的观点和看法与他的认知一致,所以宋神宗正式启动了熙丰变法。这次变法过程中,统治阶级内部不同利益团体之间相互争斗,最终这项改革失败了,但是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熙丰变法的中心内容是为了富国强兵,经济改革是其中的重点内容。王安石曾经指出:“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抑制兼并,均济贫弱”是经济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变法失败的原因不是由于反对派力量的强大,而是和宋神宗发动这场变法运动的性质有很大的关系。对于封建社会来说,所谓的改革和变法都是希望通过一定的形式改善原来的统治,但是其基本制度仍然不变。对于宋神宗来说,渴望通过一场变法和改革来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加强皇权的统治,但是正是这种强大的皇权导致了变法的失败,这也是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农业部分的改革,直接促进了生产发展,在熙宁年间出现了兴修水利和开垦荒地的高潮,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熙丰变法在当时间接或者直接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它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统治而发动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所以它不可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同时由于改革也损害了部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以受到了他们极力的阻挠和反对,使变法在执行上越来越困难。有的地方坚决执行了中央的变法措施,有的是为了讨好上级而假装执行的,还有阳奉阴违的,也有坚决不执行的。王安石本人也非常清楚这种情况,认为“:(新法)虽然胜往时,然监司未尽称职。”

二、熙丰变法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和影响

整个宋代的对外贸易有着其独特的特点,这种特点和唐朝的对外经济贸易都不同。宋代由于陆地上丝绸之路被不同的北方国家所阻断,所以海洋成为了宋朝对外贸易的通道,政府为了国家收入和外交的目的,实行了比较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北宋时期政府的经济对于海外贸易的依存度特别是财政方面仍然非常低,例如相对于海外贸易收入比较高的南宋时期,其对外贸易收入占据国家财政税收收入比例低于3%,一般只有1%—2%,所以对经济贡献比例非常低。宋代对外贸易在地域上达到了印度洋周围的地区,这和宋代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有着很大关系,再加上民间力量的推动,促进了宋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宋代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上达到了空前繁荣的阶段,宋代的农业生产比唐朝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增长,特别是生产技术的进步和水利设施的修建,耕地面积的扩大等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再加上一些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为海外交易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产品,为海外贸易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宋代手工业也在唐朝的基础上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生产上分工也更加细密,产品的质量和技术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再加上宋代陶瓷业的发展和在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成就,进一步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宋代的航海技术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当时造船业也十分发达,加上宋代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宋代政府为了鼓励对外贸易的发展,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市舶司,专门负责对外贸易的管理和进行征税。978年,宋太宗在杭州设立了市舶司,后来又迁到了定海县,后来又迁到了明州城里,又迁回了杭州。999年,宋真宗命令在杭州和明州各自设立市舶司,都由当时的两浙路市舶司进行体育管理。宋神宗元丰三年政府下令规定与高丽和日本之间的外交往来必须从明州出发,元丰八年即1085年,又规定杭州、广州、明州不再设立市舶司,不能够签发去南海国家的出海证。为了扩大和其他国家的交往,促进经济交往,吸引外商,987年,宋朝政府派出了官方的外交团到东南亚国家进行招商活动,这种以政府使者身份进行对外交往以促进商业贸易的行为,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非常少见的。除了这些措施之外,宋朝政府还要求各级地方官员和商人要努力招待好外来的商人。例如当外国的商船离开中国的港口时,市舶司要召开专门的宴会进行送行,在外国商人比较集中的泉州和广州港口设立“蕃坊”,并且由宋朝的政府选择一些比较有声望的外国商人来担任蕃长,由政府授予相应的官衔,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外国商会。蕃长主要负责其蕃坊内部事情,帮助宋朝政府管理外来商户,并且对外招商,对在华犯罪的外国商人进行处罚等。为了促进对外贸易,宋朝政府还在泉州、广州等地设立了蕃市,方便外商在中国的贸易活动,而且还设立了蕃学,帮助外商子女进行就学。对于外国来中国拜访的使团,宋朝政府也给予了比较高规格的接待,并且送他们礼品、服饰等,例如在北宋时期就有大食商人蒲罗辛“造船一只,舶载乳香投泉州市舶,计抽解价钱三十万贯”,由于其贸易规模比较大,宋朝政府认为其功劳比较大,所以授予他“承信郎”的荣誉,同时希望他回国之后能够广泛地宣传宋朝的贸易政策,带动更多的外商来华进行贸易。宋代的海外贸易在唐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对外贸易的范围也逐步扩大,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港口也在逐渐增多,而且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和种类都大幅度增加,对于社会经济和国家财政的影响也超越了唐朝。促进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关键的因素是宋朝政府实施了支持对外贸易的政策,同时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为海外贸易提供了物质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为海外贸易提供了外在条件。

三、总结

总之,宋朝政府所实行的积极对外贸易政策,大大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熙丰变法以大地主阶级的利益为支柱,它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变法的目的也是为了缓和宋朝政府和人民群众日益紧张的阶级对立矛盾。变法者虽然实行了一系列比较积极的经济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的受益者大部分为地主阶级。由于熙丰变法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经济的利益,所以其经济政策的重点就转向了人民,进一步增加了人们在经济和政治上的负担。宋朝的对外贸易取得了新的成就和发展,这和宋朝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是密不可分的,再加上宋朝经济的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对外贸易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作者:郭春阳张莹单位: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对外贸易论文:一带一路对外贸易论文

一、“一带一路”的概念

在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亚太区域在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作用逐渐显现,而中国正处在亚洲地区和太平洋沿岸地区一个核心地带上,是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坚实推动力量,并且有着为亚太区域互联互通、区域增长转型中发挥特殊的重要作用。2013年,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策略,为我国古丝绸之路重新赋予了新的时代含义,同时也为泛亚与亚欧区域的共同合作注入一种新的活力。所谓“一带一路”,就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策略是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构建,即提升向东开放水平,也加快了向西开放步伐,同时还推进区域贸易自由化进程,助推了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一带一路”也将是中国新一届政府确认的发展战略。

二、对外贸易发展潜力的含义

对外贸易也称“进出口贸易”,对外贸易发展潜力就是指在进出口贸易中达到预期的价值交换能力,也就是贸易双方在贸易中带来的潜在效益和进出口贸易在未来贸易活动中的内在发展方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外贸易发展潜力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进出口数额大小定发展潜力的大小。为了理解对外贸易发展潜力,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对外贸易发展潜力除了进出口数额外,还有进出口商品的质量和产品附加值。质量及时,有质量才能保障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也是对外贸易长时间的生命线。产品附加值是对外贸易的得以长久的根本,没有附加值的产品,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就会减小,就会被市场所抛弃。其次是贸易间的大环境,包括双方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全球的经济大环境,以及相关区域政策等因素,如自由贸易区。自身贸易基础条件的建设,科技创新能力,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市场贸易的大小,和商品的创新和更新换代能力。这些都直接决定了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一带一路”下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潜力分析

古语言:凡得西域者,国必强,凡失西域者,国必弱。西域就是我们现在的新疆,西域的地位和作用的发挥对丝绸之路的影响。而在“一带一路”下评价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潜力,从“一带一路”政策和对外贸易发展潜力的含义分析,简单从经济环境和区域政策、商品需求、以及产业结构进行多方面的考虑。

1.经济环境和区域政策影响

2013年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提出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该战略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通过现代化的综合交通通道和信息网络通道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紧密联系起来,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辐射东亚、中西南亚和欧洲以及北非区域,涵盖40多个国家30多亿人口,是横跨亚欧大陆的世界最长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和战略性经济带。APEC首次将“互联互通”,互联互通为推进亚太区域贸易自由化进程奠定重要基础。互联互通有利于推进贸易自由化进程,而且成为贸易自由化进程基础性、标杆性的行动。而2013年下半年以来,为应对资本外流和通货膨胀,多个新兴经济体采取提高利率、紧缩财政等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新疆是北、中、南三条大通道的交汇之地,又处于东西两大经济圈(亚太经济圈、欧洲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和枢纽,“一带一路”下新疆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2.商品需求影响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作为国家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站,与中亚五国中的哈、吉、塔三国接壤,还和乌兹别克斯坦与土库曼斯坦隔国相望。中亚与新疆相同,拥有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以及优越的农业发展光热水土资源组合条件,同时还有种类齐全的矿产资源,储量巨大,开发市场前景广阔,以及待加工原材料资源种类丰富。近年来,尤其是由原苏联国民经济区域布局的影响,中亚轻工产品生产非常匮乏,随着经济的快速复苏中亚对商品的需求欲发强烈。中亚进口产品也逐渐由生活消费品向机电产品、建筑材料等方面扩展,2007年新疆出口机电产品20-3亿美元,同比增长74.41%。新疆具有较为齐全的产业结构体系,尤其在电子、轻工、纺织服装、日用品工业、建材、机电业、家电、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具有很强的优势,而这些正是中亚五国和其辐射地区最薄弱的产业,双方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一带一路”下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潜力巨大。

3.产业结构影响

在“一带一路”下,强调了贸易的自由化,而随着贸易的不断深入,旅游作为第三产业以非常强势的姿态推动着各旅游城市的经济快速发展,优势在不断的显现出来。新疆有着独特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资源分类中,我国旅游资源68种基本类型中新疆至少拥有56种,达到了全国之首。新疆著名的自然奇特景观有天池、喀纳斯湖、博斯腾湖、赛里木湖、巴音布鲁克草原等。“丝绸之路”在新疆有5000多公里,南、北和中三条干线上留下数以百计的人文景观,包括古城池、千佛洞、古墓葬和古屯田遗址等,尤其是文明中外的交河故城、楼兰遗址、高昌故城、克孜尔千佛洞、香妃墓等景点。可以同中亚国家进行合作,对我国西边丝绸之路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这样可以达到整合与连接完整的中亚旅游资源链条,实现新疆的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有利于与周边国家搞好交往关系,还可以促进了贸易的多元化。

四、总结

通过分析,在“一带一路”政策下,新疆的对外贸易发展潜力巨大,但是新疆地区还是存在自身的问题,市场的需求不足、城乡居民增收较难、物价压力很大、财政增收难以及扩大就业难等问题都影响了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马天平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中心

对外贸易论文:农产品对外贸易论文

一、目前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一)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逆差严重

1.进口多、出口少情况严重理论上说,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蔬果、水产和加工食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具备出口优势和潜力;另外,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地面积较少,棉花、大豆和土豆这种土地密集型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劣势,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调查表明,我国禽畜、水产与果蔬产品的国内价格大大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具有良好的国际竞争优势,但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仍然呈现出“进多、出少”的局面,因为受到土地限制和消费增长与工业化发展的影响,大宗农产品进口数量不断增多,加剧了农产品进口多、出口少的矛盾。

2.随着贸易额增长贸易逆差扩大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持续9年呈现稳步增长,2005年与2006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情况有所好转,但到2007年与2008年,逆差现象变得明显,逆差达到180多亿美元,虽然2009年逆差额稍有回落,但仍超过了百亿美元,2010年与2011年贸易逆差更是加剧增长。

(二)我国出口的农产品退货现象普遍随着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扩大,发达国家加强了对我国农产品输入的限制条件,他们巧妙利用消费者高度重视和关注食品质量安全的心理,对我国农产品输入设置了较高门槛,致使中国农产品难以进入这些高门槛国家,导致我国出口农产品被退货情况增多。2006年日本对输入的农产品进行“肯定列表制度”检验,彻底改变了农业化学品的管理制度。其中200多种农产品与700多种化学品都涉及到了这种“肯定列表制度”的检验,该制度指出的50000多种检测标准里只有10000多种有科学验证的正式标准,另外40000多种被日方称为暂行标准。该制度严重影响了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繁多的检测项目增加了检测成本,使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利润下降,检测时间的延长制约了农产品输出的速度和数量,很多产品经过繁琐的检测最终以不合格的理由退货。

二、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竞争优势

(一)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某个国家的某个商品出口额所占世界同一种商品出口总额的比例。国际市场占有率多用来比较某些国家某个商品国际市场占有能力及其国际市场竞争力。

(二)我国农产品在主要进口国家市场占有率主要进口国家市场占有率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个产品输入到主要进口国家的金额占该国家此产品进口总金额的比例。主要进口国家市场占有率反映了出口国产品在主要进口国家市场的竞争能力。

(三)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竞争指数分析。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逆差额与进出口总额都表现为上升趋势,进出口总额曲线倾斜度大于贸易逆差额曲线表明: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总额增长速度比贸易逆差额的增长速度快,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竞争力逐年提高。

三、提升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竞争力的策略

(一)重视农业发展毋庸置疑,我国是农业大国,却不是农业强国,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虽然具有一定优势,但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农业作为我国基础产业,关系到人民的衣食之源和国家的经济命脉,是我国稳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保障。虽然国家逐年加大了对农业的投资,但与其他产业相比,对农业的重视程度还较低。根据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虽然从1998年至今,我国对农业发展的投入增加了2000多亿元,但用于农业发展的支出在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有所下降。要以提高农产品对外贸易竞争力为目标,更加重视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

(二)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通过政府的介入,在政策、法规等宏观方面为我国农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首先,政府要加大政策倾斜,扶持农业发展,通过各种惠农政策有效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和升级,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激发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其次,围绕提升农产品对外贸易竞争力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在进行农业投资时应向农业薄弱环节倾斜,并加大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的投入。另外,国家还要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指导农业生产和发展,改变农产品生产、贸易的结构以及区域分布,搞好产销衔接,从而有效规避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风险。

(三)提高农业生产人员素质并调整经营方式劳动力的素质以及生产经营模式对于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要想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就必须提高农业生产劳动力的素质,并采取科学合理的生产经营模式。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执行者和科技的使用者,要加强对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让他们充分掌握农业科技。另外,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调整农业生产经营的模式,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农业的产业升级。

(四)把握我国农产品优势我国农产品在不同市场以及不同消费者中有不同的优势,企业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发挥这些优势。差异化产品和营销在激烈的竞争中具有决定性优势,农业生产和贸易公司可以加大投资力度,研究并施行这种差异化发展战略,以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对外贸易中的竞争力。

(五)积极开展农业对外投资现阶段农业对外投资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取得战略物质与资源、克服贸易壁垒、优化生产要素、实现竞争多样化的需要。首先,要积极开展农业服务业的对外投资,如农业企业可根据我国农业生产总结出的农药和化肥使用方面的经验在周边国家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其次,可以通过合资、合作与并购的方式打入国际上发展前景较好的农业产业领域,利用当地环境和技术条件,增加企业技术和经验上的积累,从而提高企业农产品的竞争力。另外,在重点贸易国家设立办事处和农业贸易公司,紧跟市场动态,摸清消费者喜好以及技术和政策导向,为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拓展与投资提供有效信息。

作者:李静恒单位: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对外贸易论文:国际经济贸易影响下的对外贸易论文

一、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

(一)新兴经济力量发展迅速世界经济中三个主要的力量是美国、日本、欧洲,这三个部分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3左右,进入21世纪后,其经济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发达经济体由于在最初经济发展阶段起点比较高,因此导致了一系列问题,诸如,人口老龄化、经济空心化以及国内需求不足等,这些原因造成其经济一直处于低缓的状态,想要发展就需要外在因素刺激。但是,相对世界上其他的新兴力量,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根据相关统计研究表明,十年后,两者之间的经济力量将相对持平。

(二)多边贸易体系谈判进展缓慢当代世界贸易已经逐渐朝着贸易自由化方向发展,但是同样还存在保护贸易和自由贸易对立的情况。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针对两者之间的问题组织了多次的贸易谈判,但是由于多方国家在很多问题上不能达到一致,致使贸易谈判一直处于僵局。虽然多边贸易体制的谈判一直处于僵局,但是贸易自由化、全球化并没有停止。目前,世界贸易组织仍就对服务贸易、技术转让、农业问题等问题组织谈判,进一步协调各个国家的立场,寻求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法。

(三)双边、区域自由贸易相对活跃实现贸易自由化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实行双边、区域经济合作。双边区域经济合作主要从英国和法国签订的科博登条约开始。随着全球经济转型,近些年,在多边贸易发展缓慢的情况下,各国提高对外贸易合作的主要途径就成了双边区域经济合作。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参与了双边区域经济组织,诸如,欧洲、亚太以及北美成立世界上较大的经济组织、南美的安第斯共同市场等。

二、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体制也在不断地改革,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也在不断加大。2011年时,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出口额居世界及时,进口额居世界第二。在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下,我国应该制定符合国情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提高。

(一)提高出口贸易结构和方式我国对外贸易战略一直都在不断的进行调整,但是从整体上看仍然是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对外贸易方式,并且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出口贸易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出口贸易也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竞争力低、出口市场单一等。因此,国家需要对出口战略做出相应的调整,转变对外贸易方式,将对外贸易从数量取胜转变为质量技术取胜;对技术密集型产品在税收上应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促进其较快发展等。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不仅体现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水平和竞争力,而且还能够体现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现代化水平。目前,我国的服务贸易呈整体滞后的情况,竞争力较低。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发展新兴生产型服务业,促进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的提高。提高服务产业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政府应该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主要可以提高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加强人力、财力以及技术投入,制定服务贸易综合发展战略措施,为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打破相关领域的垄断模式,提高竞争力,并且逐步完善服务贸易立法以及贸易管理机构。二是改善服务质量,优化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传统的服务业应该提高其服务管理水平,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及劳动人员素质,促进自身服务能力的提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电信行业。电信行业主要的提升方式就是对外投资,实行跨国运营。二是保险、咨询服务等行业。这类行业在改善服务质量以及优化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时,主要应该结合国家政策,通过联合、兼并的模式进行行业重组,扩大自身发展规模,避免和禁止恶性竞争,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三是计算机以及信息服务行业。该行业应该充分挖掘出自身的发展优势,努力提高和完善自身服务水平。

(三)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影响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结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结构。我国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该结合中国实际国情以及充分考虑和分析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下国际产业结构以及发展趋势,制定出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目前,我国应该对装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利润的传统产业进行大力扶持,提升产业的素质和竞争力。

作者:陈曦单位: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对外贸易论文:电子商务对外贸易论文

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由于电子商务属于一种新型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活动有着天壤之别,人们在使用电子商务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和威胁,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就成了当务之急。现行的许多贸易法律、法规是基于传统的有纸贸易二制定的,而电子商务的无纸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特点与现行的法律产生了矛盾,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所引起的各种商业纠纷,已无法用传统的商业法律去解决,经济要发展,法律必先行。因此,我国的立法机关应该专门制定有关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在较大程度上保障客户的利益,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电子商务安全问题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了解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使用电子商务进行交易。在享受电子商务带来的便利时,有关电子商务犯罪的事件也越来越多,层出不穷。互联网络设备、设施上存在的弱点和安全问题,给电子商务的正网络病毒的恶意攻击,轻则造成网站系统瘫痪,用户登录不上,重则造成网站数据的丢失,造成商业机密和个人信息的外泄,给公司和个人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电子商务人才缺乏由于电子商务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商业活动相结合的产物,这就需要大量能够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商业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衡量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电子商务是否发达的应该重要依据就是该国家或地区是否拥有这样大批的复合型人才。但现实情况是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十分缺乏,电子商务从业者普遍综合素质不高,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只是凭借自己的一些认识来进行电子商务活动,这深深影响着电子商务的长久发展。

二、促进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电子商务的对策

(一)电子商务诚信建设的措施首先,我们要从自身做起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努力解决客户遇到的任何问题,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使客户感受到我们的浓浓的诚意,增加交易双方的诚信度。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有关电子商务的诚信机制,为每位使用电子商务的用户搭建一个信用查询平台,构建一个包含公司、客户、交易安全、售后、评价等大量信息的数据库,用来约束每位成员。当我们进行对外贸易电子商务活动时,我们可以利用信用查询平台和统一的数据库来查询有关公司、客户、售后、评价等情况,获得有关诚信度的信息,以帮助客户正确选择合作公司达成交易活动,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另外,我们要严厉打击不法分子,对出售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恶意骗取客户的个人信息,对客户实行诈骗等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要进行及时地举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加整体电子商务的诚信度。

(二)加强法律法规的研究与制定中国现行的对外贸易法律法规基本上是针对传统的对外贸易方式来制定的,许多规定不适用于电子商务,对对外贸易电子商务的发展会带来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国家立法机关和行政主管部门建立起一套有关电子商务的法律体系。这个体系必须要密切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围绕电子商务发展及相关的网络管理、信息安全、金融结算、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来建立和完善。根据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制定具有前瞻性和符合电子商务发展特点的条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与国际接轨,能够适用于其他国家,争取达到国际标准。此外,我国制定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必须要具体规范电子商务的交易程序和行为,明确使用时必需遵守的法律义务和责任,较大限度地保障交易的公平和安全,能够给日常的电子商务贸易纠纷带来处理方法,给予一定的判定标准,以保障电子商务能在合法的范围内为国际贸易服务。

(三)提高电子商务的安全性,降低信用风险由于对外贸易电子商务涉及银行、税务、海关、外汇等诸多部门,如果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给电子商务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加大对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互联网的技术水平,规范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提供者的行为,做好行业自律,从自身做起维护电子商务的安全。在平时,我们要加强安全防范,给电脑安装安全软件,定期进行安全体检,增加其系统的稳定性。针对电脑黑客和网络病毒的恶意攻击,我们要组织技术力量进行漏洞修复,及时时间安全补丁,实现资源共享,净化电子商务的环境,必要的时候我们应该拿起法律武器捍卫我们的合法权益。

(四)加大人才培养制度由于电子商务是商务活动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对于人才的要求比较高,从事电子商务的人才必须是熟练掌握计算机以及经营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难度比较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培养和引进一批熟练掌握计算机以及经营管理技能的专业人才,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我国电子商务的建设中去,加快我国电子商务建设步伐,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使我国成为电子商务强国。在平时,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鼓励各高等学校开设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专业课程,使更多的学校增加电子商务专业,向学生普及网络知识,培养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人才,以适应电子商务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

作者:朱伟辉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