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天气有关的谚语实用13篇

与天气有关的谚语
与天气有关的谚语篇1

* 四季东风是雨娘。(湖南)

* 东风是个精,不下也要阴。(湖北枣阳)

温带区域和它的北面--就是约在30°N的地方--的雨水,主要是由于气旋带来的。气旋的行动,老是自西向东的,在它的前部,盛行着东北风、东风或东南风。故气旋将到的时候,风向必定偏东的。所以东风可以看做气旋将来的预兆。因为气旋是一种风暴,是温带区域下雨的主要因子,所以我们看到吹东风,使知是雨天的先兆。

* 东风四季睛,只怕东风起响声。(江苏南京)

* 偏东风吹得紧要落雨。(上海)

* 东风急,备斗笠。(湖北)

* 东风急,备斗笠,风急云起,愈急必雨。(《田家五行》论风)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东风是不一定下雨的,东风大了,倒是可怕的。东风既然很小,那末,这般气流,必定从很近的地方来的,也许就是本地的气流。它的一切性质,必定和本地环境是一致的,所以天气是难得变坏的。但是,如果东风很有劲,这表示气旋前部的东风,是远方来的气流,将有气流的不连续面-锋面来本地活动,所以天气要变了。

* 东南风,燥松松。(江苏江阴)

* 五月南风遭大水,六月南风海也枯。(浙江、广东)

* 五月南风赶水龙;六月南风星夜干。(广东)

* 春南风,雨咚咚;夏南风,一场空。(江苏、无锡、湖北钟祥)

* 六月西南天皓洁。(江苏无锡)

* 六月起南风,十冲干九冲。(湖北)

“天皓洁”指天气睛好;“冲”指山冲,“十冲干九冲”意思是十个山冲就干掉九个,旱情十分严重。

这是流行在东南沿海各省的夏季天气谚语。东南风是从海洋来的,为什么又会干燥起来呢?我们知道,雨水的下降,一方面固然要有凝雨的物质--水蒸汽;同时,还要有使这些水蒸汽变成云雨的条件。这个条件,在东南平原地区的夏季,就要靠热力的对流作用或两支不同方向来的气流之间的锋面活动。

热力对流的发生是由于地面特别热,地面层空气因热胀冷缩的道理而向上升腾,这样把地面的水汽带到高空变冷而行云致雨的。但是如果风力太大,地面空气流动得太快,就不可能集中在地面受到强热的作用,也就不可能使地面水蒸汽上升。还有在单纯的东南风中,由于它发源地的高空下沉作用,往往有高空反比低空暖的现象;这样,地面的空气就难于上升了。所以东南风里虽然有很多水蒸汽,但还是不可能行云致雨的。夏天没有云雨,自然天气很热了。

其次,讲到锋面活动。锋面是两支不同气流的冲突地带。一支气流比较冷重,另一支气流比较轻暖,这两支气流相遇,轻暖的只有上升。于是,就把地面水蒸汽带到高空去而行云致雨了。现在地面,只有一支东南风,表明并无其它偏北气流来与它发生冲突而形成锋面,所以水汽便不能上升而发生云雨了。

* 东北风,雨太公。(《田家五行》论风)

东北风是发源于北方洋面的、或发源于北方洋面而掠过长程洋面而来的气流,所含水蒸汽自然没有东南风多;但是,因为它是冷气流,下面接触了南方的、比较热的洋面或陆面,使它里面发生上冷下暖的现象,造成对流作用。于是,地面的水蒸汽,就给它带到高空而发生云雨了。

再加上,气旋前方必然是东北风活动的场所,因此,又出现了锋面降水。

据统计的结果看来,在单纯的东北风里,降雨机会,冬天最多也不过26%,夏天只有11%,也就是说不下雨的机会有74%和89%。如果在气旋前部的东北风里,也就是有锋面活动着的东北风地带,下雨的机会就超过晴天。所以'东北风,雨太公'这个谚语,还不一定完全可靠。

* 春东风,雨祖宗。(江苏常州)

* 春东风,雨潺潺。(广东)

这两句谚语的意思是:春天吹东风,是坏天气的前兆。这是因为,一方面春天地面强有力地增暖。另一方面暖空气逐渐活跃,大陆上气压逐渐降低,反气旋东移入海。在反气旋的尾部就会出现东风。这些东风流到比较暖的陆地上,就造成了下暖上冷的现象。这时空气层是不稳定的,易发生上升对流运动,所以极有可能产生降水。

*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一场空。(广西贵县)

*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九日睛。(湖北武昌)

*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无米煮。(广西)

“无米煮”是因天旱无雨的结果。气旋是自西向东移动的,它的前部是东风,但吹了不久,因为气旋前进的关系,就转成别的风向了。所以东风只吹一日,或者不到一日,就转了风向,表示是气旋要逼近的现象,所以可能下三天雨。如果东风连吹三日而不歇,表示西方没有气旋逼近,所以本地方没有雨。

关于云雾的谚语

云是悬浮在高空中的密集的水滴或冰滴。从云里可以降雨或雪。对天气变化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天上挂什么云,就有什么天气,所以说,云是天气的相貌,天空云的形状可以表现短时间内天气变化的动态。云是用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的现象,所以关于它的谚语最多,也比较符合科学原理。

雾也是悬浮在高空中的密集的水滴或冰滴。从存在的实体讲,雾和云并没有差别。但从它们形成的原因和出现的环境来看,却是两回事。雾层的底是贴紧在地面上的,可见成雾的空气层没有经过上升运动,水汽凝结所必需的冷却过程是在安定于地面的空气层内进行的。这表示有雾的天气,大气层是稳定的,和成云的大气层不稳定性,刚刚相反。最后演变出来的天气,也是刚刚相反。有云的天气主阴雨,有雾的天气基本上是晴好的。同样,雾也是肉眼可见的现象,所以关于雾的谚语也不少。

* 清晨雾浓,一日天睛。(河北滦县)

* 十雾九晴。(河南商邱)

* 一雾三睛。(河北威县)

* 迷雾毒日头。(江苏常州)

* 早起雾露,晌午晒破葫芦。(河北沧县)

早上的雾,是昨夜地面辐射散热的产物:因为一夜以来,天朗气清,地面热力通畅发散,致使地面层空气内的水蒸汽变饱和而凝成雾滴。可见天气先晴了,然后才有雾的。早上是一昼夜间最低温度发生的时间,温度既然最冷,所以这时候的雾也最浓重。再加上太阳一出,由于紫外线对于空中氧气的照射,使一部分氧气,变成了臭氧。这小量的臭氧会使空中许多微尘(大多是燃烧的产物,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等),加强吸水能力。因此,使早上的雾幕,顿时加浓。但是,太阳升高了,热力加强了,地面变得太热,下层空气就要上升,因此雾滴就消散。这样看来,早上雾的临时加浓,也是因为天空无云,天气清朗的结果。

* 晚间天罩云,早上著鞋行;早上地罩雾,尽管洗衣裤。(湖南)

晚上天空罩了云,早上地面就没有露水或霜。所以早上出行,不用著雨鞋。这是因为天空的云,有保护地面散热的作用,晚上有了云,早上就不会很冷,贴地层的水汽就不会凝结成露水或霜,所以地面是干净的。

早上地面掩了一层雾,天气保证是好的,所以尽管洗衣裤好了。雾是晴天的产物,有雾天气,必定是晴天。

* 大雾不过三。(湖南)

* 大雾不过三,过三,十八天。(河北)

* 三日雾浓,必起狂风。(呼和治特)

* 凡重雾三日,必大雨。(《帝王世纪》)

雾的种类很多,各种雾的成因也不相同。但是,可以称做大雾且可连续发生三天之多的,大概是辐射低雾,海性雾,或者是热带气流雾。

辐射低雾发生在高气压中心的晴好天气之下。故有低雾之日,昼温很高,温度高则气压低。若天气连续晴好三四天,本地气压必大量降低,于是别地方的气流,就会向此地吹来,而天气发生变化。

大雾如果发生在海洋气流中叫做海性雾。因为这种气流来自海洋,所以温度特暖,湿度也特大,接着会使本地气压逐渐降低,而发生天气变化。

秋冬时节,常有热带气流吹到北方来。因为这时候地面冷,所以贴近地面的空气也变冷而有雾出现。这叫做热带气流雾。热带气流盛行了三四天,本地必定暖湿非常,气压也变低了,接着天气就发生变化了。

* 早雾阴,晚雾晴。(江苏泰县)

早雾,指白天有雾。在晴好无云的天气,太阳很好,地面很暖,气流只有上升成云,决不可能静息地面而成雾。现在白天有雾出现,显然天空有云,日光不现,此即阴天的景象。白天的雾,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气旋里面、暖锋面上的云系下降着地的低层云,这是气旋中心区域的天气,当然是阴雨天气就在跟前了。

晚雾晴,晚雾相当于夜晚和清晨有雾,必是晴天。

* 春雾日头,夏雾雨;秋雾凉风,冬雾雪。(江苏江阴、湖南长沙)

春季天气还冷,在晴天无云的时候,晚上更冷。大气冷而重的,沉着在地面,暖而轻的,浮在上空,造成气温向上逆增的现象。于是地面水蒸汽最先凝结成雾,再向上发展;但是高空温度比较暖些,水蒸汽也比较少,所以雾的发展,只限于地面的薄层。它的高度不过几丈,最低的只不过人体那般高。到了天晓以后,太阳出来,因为天空本来无云,地面热了,雾气上升就消散了,天空依然是强盛的日光。这就是“春雾日头”的解释。但是,如果这上升的雾气,给高空或有的温暖气层遏止着不得上升,那末,这雾幕就成层云的状态陈列在天空,天气也就阴了。所以“春雾日头”并非必然。

夏季天气很热,昼长夜短,在一个晚上,不可能使地面层空气冷却到可以凝雾的程度,所以在晴明的夏天,是不可能有雾的。假使夏天有雾出现,可能是由于天空有云,低层湿重,阳光衰弱,地面增暖不强,气流无上升运动,这是气旋天气的景象。所见的雾,也许就是气旋里面的低云,所以要下雨了。

秋冬两季的雾和春天一样,也是晴天的产物,所以白天的天气,还是好天气多,理由和“春雾日头”相同。不过秋冬的阳光已不及春天强,所谓“秋霉凉风,冬雾雪”可能是在南下高气压前部,因为冷空气和本地比较暖和的空气相混合常发生雾。在高气压刚来的时候,风力相当大,冬天还可下雪。如果在高气压的中央区域,白天还可有下沉西风。

*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呼和浩特)

雾后来云,下雨;云后来雾,天晴。雾多见于反气旋中,天气晴明;密蔽天空的云多见于气旋之中,天气恶劣。雾之后,来了一大片云,可能反气旋已过去,气旋来临;也可能高空暖湿得很,雾密集不散而出现云,这是下雨前的景象。反之,如果云消而雾起,足见气旋已去,晴明的反气旋天气已经来临,天就好了。

* 雾下山,地不干。(呼和浩特)

* 云布满山底,连雷带雨滴。(内蒙古呼和治特)

* 云雾山脚,淋湿担脚。(浙江义乌)

这是指山上的云下降着地的现象。

这是气旋里面的云系,越到低压中心,也就越近雨区。所以云层越低的现象表示天快下雨,地上不干了。

* 雾起不收,细雨不休;雾起即收,旭日可求。 (浙江义乌、江苏元锡)

雾一般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在正常的情况下,日出之后,随着太阳的升高,雾就会慢慢地散去,出现“旭日可求”的好天气。若是日出之后,不见雾散,很可能在雾的上空有云存在。这时,雾就可上升与云连成一体,使云的厚度加大,而导致连绵细雨。

* 山罩雨,河罩晴。(四川涪陵)

山顶的罩,就是掩山的低云。这是气旋中心雨区的景象,所以天要下雨了。河面的罩,这就是辐射低雾,它是晴天的产物,因天晴无云,地面散热的结果而出现的,所以说,“河罩晴”。

* 朝要天顶穿,暮要四脚悬。(《田家五行》论日)

* 朝有天,暮有地,主睛;反此,则雨。(《田家五行》论日)

“朝有天”和“朝要天顶穿”、“暮有地”和“暮要四脚悬”意义完全相同,都是晴天之兆。

晴天太阳落山之后,地面空气就沉着不动,早晨的空气,更是沉寂。这时候,只有在地面凝成低雾,不可能有云。所以“天顶穿”成了天气晴好的保证。凡是晴明的天气,太阳光强烈,地面气流可以上升,形成云彩;但是地平的四方,是悬空的、干净的。这种云产生在本地天顶,或可下对流性雷雨,但不久就要消灭的,所以四脚悬空,也是未来天气好的征兆。要是有风暴从远方前来,那末地平线上,必定有浓云密蔽着,决不可能四方空空的。

关于雨雪露霜的谚语

天上落下的雨、雪、冰雹和地面凝成的露水、白霜,虽然同是气界水态的变化,但是各有它的气象成因,同时也表示不同的未来天气。因为这些现象是最易观察的,也是和人类生活有直接关系的,所以这类谚语相当可靠。

* 夏雨隔牛背,秋雨隔灰堆。(浙江)

* 十里不同天。(江苏无锡)

我国属于大陆性气候,夏天的雨大多属于热雷雨或阵雨。热雷雨的发生,基本上是因为地面受热,发生对流运动,把地面的水汽送到高空,凝成雷雨云而发生的降水。但是由于地面各部分的物理性状不同,对于热力的反应也不同,因此地面上的气温有高有低。例如森林草原地区温度低,不毛之地温度高;柏油大道温度高,煤渣马路上温度低。所以在极小范围之内,空气对流的强弱,可以有很大差别。这里的对流,可以发生雷雨云,那里就不可能。再因为雷雨云的面积,普通不过几平方公里,所以我们常看见城南下雨而城北未必下雨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十里不同天”。到了秋天,还留着些夏天的景象,所以还有“秋雨隔灰堆”之说。

* 天东雨,隔堵墙;这边落雨,那边出太阳。(山西太原、安微全椒)

* 西南阵,单过也落三寸。(《田家五行》论云)

* 老夫活到八十八,未见阵头东南发。(江苏苏州)

气旋和其他种风暴通常是从西向东移动的,所以只有发生在西方的风暴,才能影响到本地。发生在东方的风暴,只会再向东去,不可能再影响本地。所以有“这边落雨,那边出太阳”的说法。

* 雨打鸡啼卯,雨伞不离手。(浙江义乌)

* 雨打鸡鸣丑,雨伞勿离手;雨打黄昏戍,明朝燥悉悉。(南京)

在晴好的天气,早上只会有雾,不会下雨的。现在下雨了,表示天气本来不好,可能有远地风暴逼近。一次风暴的经过,常要一天或一天以上的时间,不是短时内可以完的。现在,早上就开始下雨,那末未来一天之内,要“雨伞勿离手”了。在黄昏时分,高空气流一般的有下沉运动,天空原有的云,很易因此消散(因为下沉气流是最热燥的气流)。在这时候,如果有碎块云里下来的雨,是下不长的。但是,如果这种雨是一种风暴雨(就是从西方移动过来的有系统的云雨),那末“雨打黄昏戍”也就未必“明朝燥悉悉”了。

* 早晨下雨当日睛,晚上下雨到天明。(山东)

* 鸡呜雨,下不长。(浙江象山)

* 投瞑雨,天卖晴。(福建福州)

* 早晨下雨,一天晴。(河北沧县、山东栖霞)

* 早雨睛一日,晚雨到天明。(陕西武功)

* 雨打五更,日晒水坑。(《田家五行》论雨)

* 晏雨不晴。(同上)

* 开门雨涟涟,晴朗在午前。(江苏无锡)

* 开门雨,关门睛。(江苏元锡)

* 早雨天晴,晚雨难晴。(江苏无锡、常熟,浙江义乌)

* 雨打早五更,雨伞不用撑。(浙江义乌)

这几条都说早上有雨主晴,晚上有雨才是久雨之兆。

* 夜晴无好天。(河北)

* 夜睛无好天,明朝还要雨连绵。(广西郁林)

* 久雨见天星,明朝雨更猛。(同上)

这三句都是说:在久雨之中,突然夜间天晴,明天仍要下雨。

*雨前蒙蒙终不雨,雨后蒙蒙终不晴。(河北 、陕西武功)

在高气压下,风平天青,气层非常稳定,地面尘埃水汽结集低空,所以平视蒙蒙,这种现象既然是气层稳定的表示,所以天气是不会变得阴雨的。下雨后,空中仍是蒙蒙,这必定是在气旋暖锋之后,暖区之内,空中微雨飘荡、水汽充斥,此后还有冷锋大雨,所以天气不可能立刻转晴的。

* 雨前麻花落勿大,雨后麻花落勿久。(江苏苏州)

“麻花”指小雨,“雨”就指大雨。雨前麻花是说无大雨而只有小雨,这种雨属于稳定性雨的一类。例如,降落在单纯的热带气流中的雨。热带气流本身很湿,它比较地面要暖些,所以没有大规模的热力上升运动,只有由于微风涡动激起的动力上升运动,因此不可能出现很高很厚的云,只见分散的、层状的、薄薄的云,所以只能下麻花小雨,下不了大雨。雨后麻花,就表示大雨已过,还有几滴小雨,这表示雨天将要结束了。

* 一点一个泡,还有大雨未到。(湖南)

* 一点雨似一个钉,落到明朝也不晴;一点雨似一个泡,落到明朝未得了。

(《田家五行》论雨)

* 落滴起泡定阵雨。(江苏常州)

* 雨生蛋,落到明朝吃过饭。(江苏常熟)

大凡刚刚开始的雨,雨滴必是很大的。因此,雨滴在下降过程中,已不成为圆球体,而成为扁平的球体了。在它的下面,可裹着空气,若下落到河面上,这空气从河水中选出,就成为气泡。因为这种气泡是见于开始下的大雨滴的,所以象征着大雨正在开始。

* 雨声发喘,河水涨满。(河南篙县)

雨声发喘,大雨之貌。雨大了,所以河水涨满。

* 饭时雨,下四指。(山东栖霞)

午饭时天气最热,对流最盛,降雨总是很多的,但非必然。

* 雨洒中,一场空。(湖北)

一块积雨云四脚空空地悬在中天,它下的雨,只及本地,一下子就完了。这种云起自本地,消于本地,所以雨量不会太大,雨时很短。

* 淋了伏头,下到伏尾。(河北 、山西宁武、河南嵩县)

伏天正值阳历七八月之交,是全年最热的期间。这个时期,如果气层是稳定的,热力对流就不能发生,即使有对流发生,也不可能发展到在天空造成雷雨云而打雷雨的程度。这种局面一旦造成,可维持很久,使天气久热而不下雨。但若大气层既潮湿,又不稳定,热力对流就极易发生。今天发生雷雨,明天还是发生。因为同一不稳定气团之下,它的组织、构造是可以维持好多天不变的。所以在这种大热天气,不下雨也罢了,下过一次,就很可能常常下。

* 雨洒尘,饿死人。(河北 )

雨小,只能洒尘,天气太干,旱灾发生,所以要饿死人。

* 霜后暖,雪后寒;(苏南)

* 霜前冷,雪后寒。(江苏镇江)

* 落雪勿冷,融雪冷。(南京、山西太原、河南商邱)

霜和雾都是晴天的产物。因为天空无云,夜间地面散热很强,温度才能下降到零度以下,使贴近地面的水汽直接凝成白霜,所以凝霜之前是冷的。等到天亮日出,因为天空无云,太阳光很强,霜的水分很少,融解时并不需要大量热力,所以天气相当温暖。

雪是从高空落下来的,凝雪的时候,地面气温并不一定很冷。但是雪要融解成水,就须吸收大量的热力(一克的雪,融解成水所吸收的热量,等于把一克水的温度,从摄氏零度升到80度时所需要的热量)。这热量就从地面层空气中吸去,所以不等到雪融完,气温是不可能回升的。

关于雷电的谚语

所有的雷声闪电,都是在雷雨云里发生的。

* 南闪火门开北闪有雨来。(浙江)

* 南闪千年,北闪有雨来。(浙江、《田家五行》论电)

* 南闪半年,北闪跟前。(江苏常熟、无锡)

* 电光西南,明日炎炎。(浙江义乌、江苏常熟、元锡)

* 电光西北,下雨涟涟。(同上)

* 东南方向闪电晴,西北方向闪电雨。(湖北应城)

* 南闪晴,北闪雨。(广东)

这几句所讲的闪电,是发生在冷锋上的,称为冷锋雷雨,或飑线雷雨。冷锋位于北来冷气团的前锋,从北向南行动。看到雷电发生在北方,可见冷气团将跟着冷锋,自北向南而来,所以"北闪有雨来"。如果看到电闪发作在南方,它必定再向南去,不再北来。这时在本地方盛行着的是干燥而清洁的北方气团,刚到时比较冷些,但是因为天青无云,阳光强烈,温度是会很快升高的,所以说“南闪火门开”。

* 东闪西闪,晒煞泥锹黄鳝。(浙江)

* 东霍霍,西霍霍,明天转来干卜卜。(福建福州)

* 电光乱明,无雨天睛。(陕西武功)

夏季雷雨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锋面雷雨,一种是局地热雷雨。前者是由于锋面上升气流引起的,呈带状分布,范围广,生命久;后者是由于局地性强热对流引起的,范围小,生命短。“东闪西闪”就是第二种雷雨体现的现象。我们仅能看到电光,听见雷声,而不涉及降水。因此“电光乱明,无雨天晴”。

与天气有关的谚语篇2

例句:We save money for a rainy day。

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

不雨则以,一雨惊人

例句:I just got sacked and my wife left me!So 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

right as rain

身体健康,一切正常

例句:I was sick,but now I feel as right as rain。

和云有关的谚语:

on cloud nine

飘飘然如上九重天

例句:She passed the auditon and now she is on cloud nine。

head in the cloud

不切实际,好高骛远

例句:You can't always have your head in the cloud,you need to be down-to-earth。

和彩虹有关的谚语:

与天气有关的谚语篇3

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蚊子聚堂中,来日雨盈盈。

群雀洗凉,雨下大又强。

蜜蜂窝里叫,大雨就来到;蜜蜂不出窝,风雨快如梭。

蚂蚁垒窝要下雨。

蚂蚁成群,明天勿晴。

久晴鹊噪雨,久雨鹊噪晴。

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

鸡登高鸣晴。

鸡愁雨,鸭愁风。

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

狗咬青草晴,猫咬青草雨。

与天气有关的谚语篇4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

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河里浮青苔,毕有大雨来。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

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头发响,风一场。

老牛抬头朝天嗅,雨临头;马嘴朝天,大雨在前。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

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

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

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

晌午不止风,刮到点上灯。

无风现长浪,不久风必狂。

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

大风怕日落,久雨起风晴。

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

与天气有关的谚语篇5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

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

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

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

晌午不止风,刮到点上灯。

大风怕日落,久雨起风晴。

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

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

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

与天气有关的谚语篇6

(1)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云南气象谚语)

(2)清明有霜梅雨少(江苏气象谚语)

(3)清明有雾,夏秋有雨(江苏气象谚语、湖北气象谚语)

(4)清明雾浓,一日天晴(河南气象谚语)

(5)清明起尘,黄土埋人(山西气象谚语、内蒙古气象谚语)

(6)清明响雷头个梅(浙江气象谚语)

(7)清明冷,好年景(辽宁气象谚语、河北气象谚语)

(8)清明暖,寒露寒(湖南气象谚语)

2.清明节谚语

(1)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山东气象谚语)

(2)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广西气象谚语)

(3)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山东气象谚语)

(4)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龙江气象谚语)

(5)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黑龙江气象谚语)

(6)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龙江气象谚语)

(7)清明宜晴,谷雨宜雨(江西气象谚语)

(8)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南气象谚语贵高原气象谚语)

(9)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河北气象谚语、山西气象谚语)

(10)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江苏气象谚语、湖北气象谚语)

3.清明节气的风对未来天气及年成好坏也有一定预示:

(1)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福建气象谚语)

与天气有关的谚语篇7

谚语是成语的一种特殊类型。但它不同于其他种类的成语。谚语是语义相对完整的固定句子,通俗简练、生动活泼,使用时可作为句子成分,也可作为独立的交际单位,表达完整的思想。有传授经验教训的作用。

在一个民族的语言中,谚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用的好能使语言增色,文笔增辉。然而,作为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谚语可以启迪人生、指导人们的行为、传授经验、进行道德教育、宣传鼓动等社会功能。谚语的价值不仅仅囿于此,通过它还能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那么英语谚语的文化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本文就此作简要论述。

2.谚语的文化价值

2.1谚语反映大不列颠民族的历史

社会历史的发展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旧的语言逐渐衰亡,新的语言不断产生。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的痕迹主要残留在习语当中,翻开一本中型英语词典,在“Rome”(罗马)的词条下就会找到至少三条与“罗马”有关的谚语:

DoinRomeastheRomansdo.(在罗马就要像罗马人一样生活。比喻:入乡随俗)

Romewasnotbuiltina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比喻:伟业非一日之功)

AllroadsleadtoRome(条条道路通罗马。比喻:殊途同归)

公元前六世纪,罗马人征服不列颠岛,其后占领不列颠岛长达400年之久罗马文化与风俗逐渐渗入不列颠,形成一个不列颠拉丁文化。罗马人走后,他们的文化及其对不列颠的影响仍然留在不列颠岛上,以上三条谚语可见罗马帝国昔日的辉煌。

大不列颠岛除了被罗马帝国侵占过以外,还曾先后被日耳曼部落、诺曼底族侵占过,所以,英语中有很多来自拉丁语、法语、西班牙语等欧洲语言的谚语。

来自拉丁语语的谚语有:

Fortunefavorsthebrave.(勇敢者交好运)

Thereisnorulewithoutanexception.(没有一条规则没有例外)

来自法语的谚语有:

Don’tputthecartbeforethehorse.(不要本末倒置)

Onceisnocustom.(一次不是习惯)

Nurtureisabovenature.(教育生于天赋)

来自西班牙语的谚语有:

AcoldAprilthebarnwillfill.(四月寒冷谷满仓)

Hehastwostomachstoeatandonetowork.(他有两个肚子吃,只有一个肚子做工作。意为“好吃懒做”)

2.2谚语反映大不列颠的地理位置

英国是一个岛国,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中的不列颠诸岛上,英国所处的这样一个岛多的位置,对其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海上运输在英国运输业中占有特殊位置,因此许多英国谚语与航海有关。这些谚语大部分都是水手在长期航海生活中创造和使用的,既是水手们的经验之谈,直接适用于航海,又具有广泛的意义。例如:Iftheraincomesbeforethewind,loweryourtopsails,andtakethemin;ifthewindcomesbeforetherain,loweryoutopsails,andhoistthemagain.(如果先下雨后刮风,就收下你的中桅帆;如果先刮风后下雨,就把中桅帆再扬起。)这条谚语不仅指导水手何时扬帆,收帆而且是一种普遍的气象常识,它告诉人们,雨后刮风,雨要不停地下,而雨前刮风,雨下不长。

再如Hoistsailwhenthewindisfair.(趁着好风扬起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教育人们,要利用好机会干事情,趁热打铁,乘风破浪,机不可失,时不再来。Agoodsailormaymistakeinadarknight.(好水手在黑夜航行也会出错)Thegoodseamanisknowninbadweather.(坏天气才能使出好水手)等。

捕鱼业在英国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为英语留下不少与渔业有关的谚语

Allisfishthatcomestohisnet.(进到网里的都是鱼)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是“任何有用的东西或有好处的事都来者不拒”,含有贬义。Thebestfishsmellwhentheyarethreedaysold.(再好的鱼三天也变臭)比喻“在一起相处得太久,再好的朋友都会生厌。

Thebestfishswimnearthebottom.(好鱼居水底)比喻“有价值的东西不会轻易得到”.

Fishbeginstostinkatthehead.(鱼要腐烂头先臭。比喻意义与汉语谚语“上梁不正下梁歪”相似)

Hewhowouldcatchfishmustnotmindgettingwet.(要像抓鱼就不能怕弄湿衣。比喻意义与汉语谚语“要吃龙肉,就得亲自下海”相似)

Neveroffertoteachfishtoswim.(不要教鱼儿游泳。比喻“不要再内行人面前卖弄自己”。相当于汉语谚语“不要班门弄斧”)

2.3谚语反映不列颠民族的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一个地区的人的生活方式,它包括很多、很广,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既受到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这些方面。一个民族的语言作为这个民族的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必然反映出该民族的风俗习惯,谚语更是与民族的风俗习惯紧密相关。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动物,宠物文化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中英两国人民都有养狗的习惯,但两国人对狗有不同的传统看法。英国人对狗有好感,认为狗是忠实可靠的朋友。因此,英语中有许多关于狗的谚语:Letthesleepingdogslie(让睡觉的狗躺着。比喻“莫惹事生非;别自找麻烦”)Everydoghashisday(每只狗都有它的好时光。比喻“人人皆有得意日”。)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等等。而中国人一般厌恶鄙视这种动物,常常用狗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比如:狗拉耗子,多管闲事;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狗眼看人低;好狗不挡道等。

2.4谚语反映不列颠岛多雨多雾的气候

大不列颠地处欧洲大陆西部的中纬度,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点是雨量充沛,风大雾多。英国不仅经常下雨,而且雨下得很大。因此产生谚语Itneverrainsbutitpours.(不雨则已,一雨倾盆)。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是“倒霉的事情总是一起发生的”相当于汉语成语“祸不单行”的意思。Smallrainlaysgreatdust.(小雨压大尘)比喻“小的东西也可派上用场“。另外,雨过天晴,天空会格外美丽:Afterraincomesfairweather.这条谚语告诉人们:“困难过后,胜利就会到来。”

大不列颠岛不仅雨多,而且雾多。过去伦敦素有“雾都”之称。多雾的天气也给英语留下不少谚语。Whenthemistcomesfromthehill,thengoodweatheritdothspill;whenthemistcomesfromthesea,thengoodweatheritwillbe.(雾从山上来,好天要变坏;雾从海上来,好天气会来).

气象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农民在长期与天奋斗的实践中,总结了关于气象的经验,也反映在有关的谚语中,Asnowyear,arichyear.(下雪的一年,丰收的一年)CastnotaclouttillMaybeout.(到了五月末,才把棉衣脱)Foramorningrainleavenotyourjourney.(早雨不耽搁旅行).Eveningredandmorninggrey,arethesignsofafineday.(晚霞和晨雾是晴天的征兆)Amistymorningmayhaveafineday.(有雾的早晨可能是晴天)Whenthewindisintheeast,it’sneithergoodformannorbeast.(风起东方,人畜不安)Whenthewindisinthewest,theweather’satthebest.(风起西方,气候最佳)。

2.5谚语反映大不列颠的币制和度量衡制

反映大不列颠币制的谚语有:inforapenny,inforapound.(一旦开始就干到底;一不做,二不休)Pennywiseandpoundfoolish.(小事聪明,大事糊涂)Takecareofthepence,andthepoundswilltakecareofthemselves.(小事谨慎,大事自成)Givehimaninchandhe’lltakeanell.(他得寸进尺)这几条谚语中的penny,pound,inch是大不列颠的货币单位和度量衡。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英语谚语中的文化印迹是很明显的,可以通过对谚语的溯源分析和分类研究来考察大不列颠文化。当然并非每条谚语都有它的文化含义,但是确实有不少谚语能够反映出大不列颠文化的面貌及其发展过程,因此可以说,英语谚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是研究大不列颠文化的重要材料,虽然不是唯一的材料。

参考文献:

[1]汪榕培.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与天气有关的谚语篇8

一 引言

何谓谚语呢?谚语是一种民间自主创造、广为流传、简洁明了并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谚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中的内容经过长期反复使用后自然沉积而形成的具有固定格式,寓意深刻的民间用语。

学习英语不可能不接触谚语,但是英语谚语是长期的文化和生活的沉淀,特别是中英之间的文化差异大大增加了我们学习和理解的难度。谚语的翻译对于我们理解谚语本身的意思及其涵盖的民族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且这又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本人尝试从影响谚语翻译的因素入手,通过比较,对谚语的翻译做一些探索。

二 影响英语谚语翻译的因素

谚语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精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制约了今天的谚语翻译,因此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把握翻译的要领与文化内涵,通过英语语言国的生存环境、天气气候、历史原因、等全方位考虑,正确理解谚语自身所包含的深刻含义。

1.生存环境

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生活和劳动的环境息息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气候适宜。英吉利海峡是欧洲不少国家通向大西洋的唯一入口,这使得它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从而也造就了英国繁荣的航海业和渔业,雄霸世界几个世纪。因此留下了很多与航海业和渔业有关的谚语。

例如:(1)Hoist your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 起风时就要扬起风帆出海。(喻除虫如除草,一定要趁早。)(2)The great fish eat up the small. 大鱼吃小鱼。(喻弱肉强食,自然淘汰。)

2.天气气候

英伦三岛远离欧洲大陆,地处大西洋之中,属于海洋性气候,湿气终年都比较大,容易形成雾。英国以多雾著称,首都伦敦更是被称为“雾都”,可见雾在英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的位置。英国虽然气候温和,但天气多变,在一天当中也常常忽雨忽晴,经常会看到在晴朗的早上有人带着雨伞出门,所以英国人常说:“国外有气候,在英国只有天气。”多变的天气也为人们提供了经常性的话题,在英国甚至最沉默寡言的人也喜欢谈论天气。

正因如此,在英语中,有关天气变化的谚语也比比皆是。

例如:(1)April weather,rain and shine both together. 一边日出一边雨,晴雨无常四月天。(2)All the months in the year curse a fair February. 二月天气好,全年气候糟。

3.历史原因

社会历史的发展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众所周知,古英语和中古英语,就其语言的结构和运用来说都与现代的英语有很大的区别,而这些变化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随着时代的变化,旧的语言不断消亡,新的语言不断更新。今天我们再回头看去,谚语的发展与变化就如同历史的不断发展进步,能清楚地反映社会和文化的变迁,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就需要考虑其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才能正确理解谚语的含义。

公元前43年凯撒大帝征服英伦三岛,罗马人统治不列颠人,同时也将当时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传入,公元410年罗马帝国自英国撤离,罗马的占领和统治达400年之久,罗马文化对英国的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今天的英语语言中,我们仍然可以找到历史的痕迹,在谚语中就有这样的表达。

例如:(1)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喻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2)while Rome is burning.大难临头依然寻欢作乐。(喻对大事漠不关心。)

这两条谚语反映了语言文化的长期同化作用,反映出罗马帝国对英语发展的深刻影响。

4.

是一种意识形态,更是一种文化。它作为一种精神风俗,是极其复杂的,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等各个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英国人的也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历程。基督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信仰人数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英国国教为基督教新教,虽然英国人口中也有许多天主教徒,但众所周知的基督教分支追随者——基督教新教徒却占据了英国大部分人口。因此,英语谚语中带有基督教色彩的不在少数。

例如:If man proposes evil,God disposes of it. 上帝会阻止想要为恶的人(喻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或尽人事,听天命。)

在西方国家,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因而上帝god在英语中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

例如:(1)God helps them who 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那些帮助自己的人。(喻自助者,天助之。)(2)Pay to Caesar what belongs to Caesar and God what belongs to God. 让上帝的归上帝,让恺撒的归恺撒。(喻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或做好自己的事。)

在英语谚语翻译中,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的因素值得认真思索外,翻译者还要考虑古代的寓言和神话、文学、艺术、体育等因素同样也会影响我们对英语谚语的翻译和理解。

三 结束语

英语谚语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笔可贵的财富,是英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在翻译时需要我们全面考虑以上种种因素,巧妙地运用各种翻译方法,这样我们就能准确表达谚语,就能全面地理解谚语的深刻含义。

与天气有关的谚语篇9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

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湘)

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赣)

雨打雨水节,二月落不歇。(赣)

雨水明,夏至晴。(湘)

雨水节气的寒、暖、风、雷现象对未来天气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桂)

暖雨水,冷惊蛰,暖春分。(桂)

雨水前雷,雨雪霏霏。(苏)

雨水节气南风紧,则*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湘)

雨水节气时,雨下在早晨和晚上可以预兆出未来不同的天气,这方面的谚语有:

雨打五更头,午时有日头。(浙)

早晨下雨当天晴,晚间下雨到天明。(苏)

早雨不会大,只怕午后下。(湘)

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桂)

开门见雨饭前雨,关门见雨一夜雨。(浙)

早晨落雨晚担柴,下午落雨打草鞋。(湘)

早雨天晴,晚雨难晴。(苏、浙)

有关夜(晚)雨的气象谚语有:

雨滴黄昏头,行人不要愁;雨滴鸡开口,行人不要走。(赣)

雨打夜,落一夜。(浙)

夜雨三日雨。(浙)

白天下雨晚上晴,连续三天不会停。(吉)

雨下黄昏头,明天是个大日头。(陕)

晚上下雨白天晴,晒得泥草青又青。(赣)

有关春雨的气象谚语有: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十场春雨穿单衣。

更多热门文章:

1.2015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雨水

2.2015年二十四节气谚语之雨水

3.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农谚:雨水

4.有关雨水与农业的谚语

5.关于雨水节气的气象谚语(汇编)

6.关于雨水的农谚【二十四节气】

7.二十四节气之雨水谚语【汇总】

与天气有关的谚语篇10

粪是庄稼宝,离它长不好。

待要庄稼好,底粪要上饱。

地里铺上粪,家里座上囤。

春天粪筐满,秋天粮仓满。

春天比粪堆,秋后比粮堆。

雨水节,雨水代替雪。

雨水非降雨,还是降雪期。

春雨贵如油。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宽。

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

雨水到来地解冻,化一层来耙一层。

更多热门文章:

1.2015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雨水

2.2015年二十四节气谚语之雨水

3.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农谚:雨水

4.有关雨水与农业的谚语

5.关于雨水节气的气象谚语(汇编)

6.关于雨水的农谚【二十四节气】

7.二十四节气之雨水谚语【汇总】

与天气有关的谚语篇11

气象谚语,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仔细观察风、云、雷、电、雨、雪、冰、霜、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中,不停地思索总结它们活动的规律,以简明概括的语言,准确生动的形象,描绘它们的千变万化,寻找预测它们的来龙去脉,人民群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千百年积聚下来的宝贵经验。

说到气象谚语,就会想到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虹轰隆西虹雨”等气象谚语就是学了他的文章后使我铭刻不忘,还是学了他的物候学,使我们对民间口口相传的物象、天象等气象谚语有了科学而形象地了解。

我的师傅就是一个结合本地区特点善于观天察地的气象观测者。他积累了满肚子的气象谚语:什么“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燕子低飞蛇过道,鸡不回笼喜鹊叫”;什么“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什么“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今日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等等气象谚语,在当地人称“小神仙”,许多气象谚语我就是从师父那里听来的,并在我多年的气象业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于“雨”的谚语,人们不免会想起“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先雷后雨雨必小,先雨后雷雨必大”。2012年7月21日的特大暴雨,全区平均降雨量176.4毫米,最大降雨量在龙泉镇408.9毫米,门头沟气象站降雨量305.2毫米,突破该区气象历史记录。本次降水印证了“先雨后雷雨必大”的谚语。21日上午9点开始,“先雨后雷雨必大”,到22日夜间04点结束连续地倾泻了一场特大暴雨。

关于“云”的谚语,有“天早云下山,饭后天大晴”;“日出东边白,雨停云消散”等等,意思是说,如果早晨东边云层开裂,天脚白里透光,天顶开,有雾气,都是天气晴好的征兆。 又有“朝怕南云涨,晚怕北云堆”;“清早起海云,风雨霎时临”等等, 是说,早晨东南方灰黑云层势如海潮汹涌而来,或大清早就有对流云出现,都是坏天气的征兆。“西北恶云长,冰雹在后晌”;“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等等谚语在实际地面观测中得到了印证。又如“朝霞不出门 ,晚霞行千里”,是指在日出和日落前后的天边,有时会出现五彩缤纷的霞。日出前后在东方天空看到的霞称早霞,日落前后在西方天空看到的霞称晚霞。

霞是由于日出和日落前后,阳光通过厚厚的大气层,被大量的空气分子散射的结果。当空中的尘埃、水汽等杂质愈多时,其色彩愈显著。如果有云层,云块也会染上橙红艳丽的颜色。日出前后若出现鲜红的朝霞,说明大气中的水汽已经很多,而且云层已经从西方开始侵入本地区,预示天气将要转雨的征兆。若出现大红色、金黄色的晚霞,表示在我们西边的上游地区天气已经转晴或云层已经裂开,阳光才能穿过来形成晚霞,预示笼罩在本地上空的云雨即将东移,天气就要转晴。又如“天上鱼鳞天 ,无雨风也颠 ”,在蔚蓝色的天空,有时可看到排列整齐紧密,似鱼鳞或球状细小云块组成的云片或云层,常排列成行或成群,很像轻风吹过水面引起的小波纹,这种云在气象学上叫卷积云。卷积云一般出现在五千米以上的高空,形成后维持时间很短。出现这种云,表明本地上空将有低压槽移近,天气将由好转坏。因此卷积云的出现,一般是由晴天向阴雨天气转换的时候。而“天上鱼鳞天,无雨风也颠”,就是风雨来临的前兆,一般一两天内就会有风雨来临。 其他如“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 有雨山戴帽 无雨云拦腰 ”等等,都隐含着气象科学道理在其中。

如今我已经从事气象工作35年,对气象谚语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缘,并对气象谚语进一步加以总结上升到理论知识来认识,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气象谚语是劳动人民群众观察地理自然、风土人情,观察风、云、雷、电、日、月、星、辰后的总结。它语言生动形象、简明扼要、贴近生活、易懂易记,说起来琅琅上口;集中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展示了人民群众的想象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体智慧结晶之一。学习、运用气象谚语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都是大有裨益的。

与天气有关的谚语篇12

冷雨水,暖;暖雨水,冷惊蛰。(桂)

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湘

更多热门文章:

1.2015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雨水

2.2015年二十四节气谚语之雨水

3.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农谚:雨水

4.有关雨水与农业的谚语

5.关于雨水节气的气象谚语(汇编)

6.关于雨水的农谚【二十四节气】

7.二十四节气之雨水谚语【汇总】

与天气有关的谚语篇13

农谚漫谈

张一志

我们的祖国是举世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这句话表达不当,应在“四大文明古国”之后加上“之一”才妥当。)她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壮丽的山河、勤劳的人民。无数英雄的儿女都热爱祖国、热爱生活,都有着极强的创造性。可以这么说,没有哪一个民族能与中华民族相比,没有哪里的人民不佩服中国人民。(以上内容,“历史”、“文化”、“山河”、“人民”、“影响力”等话题与本文说明对象“农谚”关系不大,可以说是浪费了笔墨。这么开头,牵扯太远,比较牵强。)在同大自然的长期斗争中,我国劳动人民总结出了大量通俗形象、内容丰富的农谚,直到今天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农谚,指导农业生产有着重大的意义。(注意:这是本段的中心句。)比如,“枣芽发,种棉花”一句话告诉我们,春天里,当春风吹来,枣树泛绿发芽的时候,大家就可以去种下棉籽了。错过了这个时候,即使你再怎么用心,都可能会是有种无收。你看,多么通俗!(由于农谚本身表意准确,清楚,所以解说可以从略。)又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一句话,说明种瓜、种豆的时间宜于放在清明节前后几天,这才是最佳时间。还有,“三伏不热,三九不寒”的说法也很形象。(“三伏”一句与农业生产无关,脱离了本段中心,属举例不当。)

农谚,广泛地生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我就从我父母口中知道了“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粮正当时”(举例有误,应该是“秋分种麦正当时”)、“春天一场风,秋天一场雨”、“头伏萝卜二伏荠,三伏种好大白菜”等通俗简练的农谚。我的父母和众多的农民一样,可真不愧为种田种地的高手啊!(这句话与说明主题无关,应删去。)我还发现,还有的农谚的语言异常简洁,常常是三五个字就表达了深刻的含义。比如,“瑞雪兆丰年”“天早锄好田”等,用极少的文字表达了深刻的含义。(重复使用“表达了深刻的含义”,语言缺少变化。)我国劳动人民是多么了不起啊!我们一定要学习这种精神。!

评改处方

如果你动手统计一下文中的农谚数量,你就会发现作者真是个有心人。他善于从生活之中积累写作素材,并努力探寻其中蕴含的若干规律。这种留心求学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作者并没有将谚语的特性说清楚、说明白。谚语数量众多,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审视它们,于是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你看,作者说了农谚“指导农业生产”方面的意义(说明用途),说了农谚“广泛地生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说明存在方式),说了农谚“语言异常简洁”(说明语言特点)。这么写,将笔墨浪费在并不重要的话题之中(如谈存在方式的问题),没有抓住农谚的主要特点――它的巨大作用。并且,几个部分对农谚进行的分类也不科学、不彻底,出现了前后绞在一起的情况。比如说,指导农业生产的农谚与语言简洁的农谚就是互相交义的。

修改本文,应该讲求分类的准确性。要注意的是,不管需要分类的事物有多少,一次分类只能运用和坚持一个标准。结合农谚的特点,宜于以其作用为标准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分类的情况依次进行说明――从作用最大的一类说到最小的一类,或者从作用最小的一类说到最大的一类。另外,要注意围绕说明中心选择恰当、典型的例子,不可堆砌例子。

升格佳作

农谚漫谈

程强

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同大自然的斗争和相处中,总结出了大量的农谚,用他们的聪明才智揭示了大自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规律,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这些农谚在今天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农谚,通俗形象,内容丰富,涉及很多方面,其中以指导农业生产、揭示气候变化规律、进行天气预报三类农谚我们最为熟悉。

指导农业生产的农谚,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总结,能据以安排各时期的农活。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头伏萝卜二伏荠,三伏种好大白菜”,“枣芽发,种棉花”,“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等,就明确地告知人们播种各种农作物的最恰当的时间;而“天早锄好田”则提醒人们要进行锄地保墒,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有些农谚则从反面告诫人们不要误了农时,如“立夏种棉花,有苗没疙瘩”则属此例。这类谚语非常丰富,曾在千百年的农业生产中发挥过巨大作用。

揭示气候变化规律的谚语,是劳动人民对大自然奥秘的探索,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如“春天一场风,秋天一场雨”,揭示出“春风”和“秋雨”之间的内在联系:“三伏不热,三九不寒”,总结出一年中气候冷暖变化的规律:“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六雪点灯”,则更具体地总结了两个具体日期的气候变化情况。至于有名的“九九歌”,则更是对气候有规律变化的通俗形象的说明。

还有一类预报天气情况的谚语,更为人们所熟知。因为它与人们的生活起居有密切关系,因而更为人们所欢迎,如“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等,都是很灵验的天气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谚语是根据当年气候的特点来预报年景收成好坏的,也是人们所熟知的,像“瑞雪兆丰年”就属此例。

这些谚语,其中大部分我们可以用今天的科学知识给以解释,有些则暂时还不能揭示其中的奥秘所在,则更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农谚,作为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闪着耀眼的光芒,我们应很好地整理总结并继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