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牵牛星教案实用13篇

迢迢牵牛星教案
迢迢牵牛星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体会《古诗十九首》的语言风格特点。

2、学习诗歌的艺术效果和思想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牛郎织女相思之苦及委婉动人的别离之感。

2、鉴赏叠字的艺术效果。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

3、联系法:以题为纲,联系课内课外拓展延伸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资料:

一、导入:

同学们明白农历七月初七是什么节日吗?关于七夕节有什么传说呢谁给大家讲一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学生)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

补充资料: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感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感情传说之一。(牛郎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与范喜良、白素贞与许仙)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它又被称为乞巧节,相传七夕的夜晚天上牛郎织女相会,妇女于当晚陈列瓜果于庭中,在月下穿针,向织女乞求智巧。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看,我们的祖先多浪漫啊,两颗不相关的星星,就能创造出这么一段凄美的感情故事,其实,牛郎织女星起初只是自然界的星星,随着岁月的演变才有了一些情节,而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迢迢牵牛星》,对这个感情故事的情节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二、介绍《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诗,全篇由五字句构成。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男子从征服役,家庭破裂、夫妻分别,那些有抱负的文人也因混乱的时世不能实现自我的梦想。所以《古诗十九首》主要资料就是抒写仕途碰壁后产生的人生苦闷和厌世情绪(游子诗)以及离别相思之情(思妇诗),主题主要是感叹生命短促、坎坷和向往感情的忠贞,期望夫妻团聚,怨恨虚度青春。

《古诗十九首》在艺术上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吸取了乐府民歌的营养。《诗经》的赋、比、兴表现手法,在“古诗”中得到广泛运用。《迢迢牵牛星》是其中艺术成就颇高的一首,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它为“无言之冠”,钟嵘在《诗品》中说它是“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到底这首诗有什么特色,为什么能赢得如此高的评价,看看它是不是真的“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三、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1、请学生朗诵诗歌,感受诗歌音节之美。

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详见课文下注)

诗歌翻译参考:

一边是遥远的牛郎,一边是隔着银河的灿烂织女。

轻巧地摆动着柔美洁白的双手,札札地穿梭纺织。

整天都织不出布来,眼泪零落就像下雨。

清清的银河水浅浅,相隔距离又有多远?

隔着一条清清的银河,只能含情注视默默不语。

四、层层深入,鉴赏分析

(一)基本资料

明确:本诗以牛郎织女为话题,叙写了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织女因不得与牛郎相聚而终日以泪洗面,织布不成,他们含情相视而不得互诉衷肠。

(二)写作思路

明确:一二句描述环境,中间四句描述织女,最终四句点明离别的根源和哀怨。诗中充满浓厚的浪漫气息,将神话和现实和谐地结合起来。

板书:两星的形状(景)——织女的相思(人)——分离的痛苦(情)

(三)诗句鉴赏

1、鉴赏诗歌叠词之美

这首诗在十句中有六句用了叠音形容词开头。

板书:迢迢——距离之美

皎皎——星光之明亮

纤纤——手之修美

札札——织布之声

盈盈——河水清浅之貌

脉脉——相视之态

叠词的作用是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加上句句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使诗歌更具浓郁的抒情性,也使感情表达得更缠绵悱恻。无论谁,其实一向都需要完美的感情。诗人用织女的意象来表现自我追求完美感情而不得的痛苦,我们因为有完美的感情,所以读了之后会深深的理解并同情。叠字是我们汉语独有的语言现象,它有着重重叠叠,曲曲折折,平平仄仄的美丽,一波三折而又回肠荡气,唐诗宋词元曲哪一页都有它的美丽。谁能背李清照的《声声慢》的开篇几句?

答: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七组叠字写尽了易安居士国破家亡之恨。

哪位同学能模仿这句话给《迢迢牵牛星》的叠字作结。

答:《迢迢牵牛星》六组叠字写尽了“牛郎织女”的相思之苦。

2、鉴赏诗歌无一句直写相思却句句含思的艺术效果

同学们觉得此诗表达了相思之苦,全文哪里写相思了?我没有看到“相思”二字啊!

从“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中能够看出,这两句诗不仅仅写出了织女织布时动作的娴熟,织女的姿态之美,更写出了织女因牛郎不在身边的孤寂苦闷。“擢”举起,“弄”是摆弄。因为思念而不能认真工作,以工作来排遣心中的苦闷。从“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两句也能够看出,她因为思念,一整天也织不出一匹布来,而“泣涕零如雨”更是直接写出了她相思的神态,后面“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是说,他们两人一水之隔,却不能互诉衷肠,表达了那种相思之情。“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件”也是!诗中揭示了现实与梦想的矛盾,河汉“清”且“浅”,人近在咫尺却不得相见,更让人觉得悲怜。“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也能够看出,“迢迢”,遥远的样貌。牛郎织女相隔天涯,那里正是以织女的口吻表达对牛郎的思念。“迢迢、皎皎”就是从环境上渲染了星空广阔、相爱之人远隔天涯的悲凉气氛,让人联想起男女相思之情。

这首诗,没有一句直写相思,却句句写相思!这就到达了无一句直写相思却句句含思的效果。(板书:环境渲染,情感刻画,动作描摹——无一句直写相思却句句含思)

那么,诗中写得这种思念仅仅是天上才有得吗?

不,是人间离情的写照。“一曲天上悲歌,一绪人间离愁”(板书:天上悲歌,人间写照)

五、拓展迁移:

(一)

宋朝的苏门四学子之一,秦观也写了一首“鹊桥仙”来描述牛郎织女的生活: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诗也是以牛郎织女为题材的,那里写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意思就是说忠贞的感情又何必在乎是否日夜的厮守呢?虽然他们只能在七夕相会,但只要他们忠贞不二、心心相印就足够了,同学们怎样认为呢?

语文教学教师案例借鉴二

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资料分析,结合学生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学习朗读诗歌《迢迢牵牛星》并能熟读成诵后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2.理解诗歌资料,感受诗歌画面美。

3.抓住重点诗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意美。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意境,掌握鉴赏此类诗歌的技巧。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懂得古情今懂,古为今用。

确立重点和难点的依据:理解诗歌,感受到音韵美和画面美,这是第一层次的学习,真正能让诗歌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到达诗歌文化的传承,这才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了解背景

1.出示图片,重温牛郎织女民间故事。

星空广阔而神秘,关于星空也有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牛郎织女》这个故事就是其中之一,让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奶奶和外婆都讲过的这个神话故事。(学生简述)

今日我们将以诗歌的形式重温这动人的传说,学习古诗《迢迢牵牛星》。

2.了解来源《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都是五言诗,被誉为“千古五言之祖"。

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评价为“五言之冠冕",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下头就让我们一同走入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首《迢迢牵牛星》。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读后点拨字音。

2.学生自读,读通顺,读准确,读出节奏;指名读,同学互评。

3.师生配合读。(教师读上句,注重强调出叠词和节奏,让学生在接读时,自然读出诗歌的音韵美。)

三、结合注释,疏通诗意

1.借助注释和结合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理解诗意。

2.交流诗歌大意。

课件出示:牵牛星在遥远的银河对岸,织女星明亮而皎洁。织女摆动着纤细雪白的手,“札札"地穿梭织布。一整天也织不成布帛,哭得泪如雨下。银河既清且浅,他俩相距也没有多远,仅有银河相隔,却只能含情脉脉相望,而不能互诉衷肠。

3.再读诗歌,要求学生想象画面,感受美感。

四、理解诗歌,评析感悟

1.这首诗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织女对勤劳善良的牛郎的相思之苦。)

2.全文没有一个“思"字,诗歌借助哪些诗句传递了这份相思的哀怨与痛苦呢?

(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是遥远的地方,这与诗中的哪句诗矛盾?“河汉清且浅,先去复几许。”仅仅是一水之隔,何谈遥远一说呢?有王母娘娘这样强大的势力阻隔,它们很难相见,相望而不能相见更能让人感觉遥远,心生思念。

(2)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织女是织布最好的神仙,所以,取名“织女”,为什么会“不成章“呢?一个“弄"字是玩、戏的意思。织女虽伸出素手,但无心织布,只是抚弄着机杼。这动态的描述,写出人物内心悲苦。“零如雨",思念的泪水如雨水一般无法抑制。这是什么修辞手法呢?这夸张和比喻的修辞,直接写出了织女的相思之苦。

(3)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河水盈盈,泪水也盈盈,只是深情的凝望着对方,却不能说出话来,近在咫尺,若隔天涯。这句诗含蓄而深沉地表达出相思之苦。

3.诗中的字里行间都体现了织女对牛郎的思念,让我们用朗读表达出这离别的哀怨,相思的痛苦吧!

4.小结:这首诗看似写神话传说,看似写天上的感情杯具,而实则是人间生活的真实写照,此诗产生的年代正是社会动荡时期,男子从征服役造成家庭破裂,夫妻分别的局面,尤其给劳动妇女造成的是身心上的双重痛苦,夫妻久别是他们的生活,离愁别恨是他们的心声,夫妻团聚成了他们的向往。

五、诗文迁移,领会技巧

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织女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主要从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节描述,这样生动细腻的描述,把织女这样一个寂寥愁闷的少妇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纤纤"“素手”一一外貌描述。

“擢"“弄"“一一动作描述。

“泣涕"“脉脉"一一神态描述。

运用描述方法把人物形象写传神,这在我们平时作文中也能够用。

六、诗词拓展,品味语言。

有人评价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中最具天上人间浪漫色彩的诗作,借天上之事,传人间之情。这样的浪漫不仅仅在资料,还有他的语言形式上。

1.找叠词,谈感受

诗歌中用了很多的叠词“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让我们把他们找出来,读一读,你有怎样的感受?

(叠词的加入使诗歌准确而生动,也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旋律美。)

2.诗词拓展,品味叠词。

你还读过哪些使用叠词的诗歌?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一《诗经》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一《诗经》青青的是他的衣领,日日萦绕在我心里。

七、课堂练习,背诵古诗,吟唱古诗。

1.课堂练习

填空。

诗中写出了织女因感情思念而受到折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2.练习背诵古诗,吟唱古诗。

板书:

两星的现状

迢迢牵牛星教案篇2

一、一道数学题引出学生对多角度思维的认识

“2、4、6、(?)后填什么?”答案(1)“填8,都为偶数。”答案(2)“填10,因为4+6=10。”答案(3)“填12,因为■=3,■=3。”答案(4)“填5,因为2、6都是一笔写成,4、5都是两笔。……”

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其实我们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思维,会得出多种不同的结论,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多角度思维就是指我们解决问题时打破常规(惯势)思维,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一种方法,而是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探索前人没有开辟的新天地,提出不同凡响的观点。

二、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让学生进一步领悟多角度思维

第一组文学作品:《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这两首都引用牛郎与织女的神话传说故事。《迢迢牵牛星》主题是表现男女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充满愁苦哀怨,因此他们流露对牛郎与织女被天河相隔一年只能相见一次的同情、怜悯之情。(牛郎与织女一年只见一次,爱情遭到“扼杀”,跟自己有“同命”相怜之感。)《秋夕》主题是表现宫女们深居宫中的孤寂无聊和对爱情的向往,因此她们流露出对牛郎与织女虽被天河相隔,但一年还能相见一次的羡慕之情。(牛郎与织女虽一年只见一次,但他们毕竟有爱情,还能相见一次,而自己在宫中没有青春,没有爱情,寂寞悲惨度过一生。正如唐代诗人元稹所写“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第二组文学作品:《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这两首诗都讲到楚霸王项羽兵败,乌江自刎这一历史事件。《绝句》中诗人觉得项羽宁愿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是一个堂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大丈夫的英雄形象,流露出对项羽同情、景仰之情。另外我们可能还会自然地想到霸王别姬,一个将军在战争的最后关头想的不是天下,不是战争,不是事业,而是宝马和美人,项羽这个人太儿女情长了。一个既有英雄气概又儿女情长的人怎能不让人喜欢呢?恐怕当时的女孩子都会这样想:“如果我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他。”《题乌江亭》作者认为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能“包羞忍耻”,以便期待能“卷土重来”,流露出对项羽讽刺、鄙夷之情。

可见人们看问题的角度、方法不相同,而对同一事物,同一题材,各自感受和认识是迥然不同的,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同一枝花,伤心的人会说“感时花溅泪”;高兴的人会说“它在丛中笑”;憔悴的人会说“人比黄花瘦”;欣喜的人会说“人面桃花相映红”;有人说花是有情的,所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人说花是无情的,“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面对春景,有人高歌“春色满园关不住”,有人低吟“流水落花春去也”;面对秋景,有人但见“秋天万里净,山暮澄江空”的明丽,有人却看“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凄婉。面对秋之枫叶,杜牧感觉到的是一种欢悦:“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白居易感受到的是一种萧条:“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杨显之感觉到的是一片火红:“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张生感到的是一种忧伤:“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感到的是革命的激情:“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片枫叶,牵出多少情思。

三、在练习中激发学生多角度思维

从不同角度分析下列成语的含义:

1.滥竽充数:答案(1)从南郭先生的角度:讽刺有些人不懂装懂,没有真才实学。答案(2)从齐宣王的角度:批判领导不善选拔人才,实行“大锅饭”体制,让一些人有机可乘。答案(3)从乐工的角度,讽刺有些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要个人的切身利益不受损,得过且过,其他人爱怎样就怎样,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缺乏社会责任感。

2.班门弄斧:答案(1)讽刺一些人不自量力。答案(2)赞颂一些人不迷信权威,不盲从定论,推陈出新的胆识,难能可贵,勇气可嘉。

3.有志者事竟成;开卷有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知足常乐;严师出高徒;铁杵磨成针(答案略)……对一些成语多角度地分析,就有可能发现蕴涵在其中的丰富事理。角度越多,发掘的道理就越多。

因为学生通过对多角度思维进一步领悟之后,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设计这一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更进一步加深对多角度思维的认识,独到的发现越多,越能激发多角度思维的兴趣。

四、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

思维在文章生成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主要作用,说到底写作是一种思维活动,文章是思维的果实,写作过程应该多样化思维。对一事物从多种多样的角度和方向去观察,就会有多种多样的结果,写作者脑海中就会形成思维的扇形“射击面”。不断地转换思路,进行多角度和多方向思考,探索事物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无疑将会摆脱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从而步入创造性思维的坦途。

比如写《停电以后》,如果只从“停电不好”角度写出停电以后的悲伤忧愁,思维角度就显得单一。我要求同学们变换角度,从“停电真好”这一角度思维。有的同学写出停电以后有时间了,一家人去探访好久不见的爷爷、奶奶,从爷爷、奶奶那又惊又喜的眼神里可以读出老年人需要关爱,从而表现“关爱老年人”这一主题;有的同学写出停电以后一家人改变以往有电时一家人争抢电视频道弄得矛盾重重的情景,举行烛光晚会,从而表现“家庭和谐”这一主题;有的同学写出停电以后走出家门去感受外面的世界,从而表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一主题等,这样主题比较深刻、新颖,内涵丰富且有意义多了。作文主题有了独到的分析,就会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这样的作文就会更精辟,也更出众。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我们应该大胆打破常规,颠覆传统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写作,一定会有许多新颖独到的见解,一定会写出优秀的文章。

当然,学生多角度思维的培养不是靠一堂课就能达到的,需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总之,我清醒地认识到作文教学是艰巨而漫长的过程,可谓任重而道远,我将不懈地努力。最后,我想以《史记・孔子世家》中的一句话作自我勉励:“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参考文献:

迢迢牵牛星教案篇3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文学作品因为学生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看到更美的风景。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的习俗。教师进一步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他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上作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袅袅婷婷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依恋与心酸?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转换角度”提问法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理解,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发展学生的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多角度发问,尊重学生的多角度解读是培养这些能力的有效方法。

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如果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遥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三、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曲径通幽”提问法

迢迢牵牛星教案篇4

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采用以下几种提问方式指导学生完成个性化阅读的全过程。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量非常大且丰富多样,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在每个学生头脑中呈现不同价值观念。课外阅读的思考价值愈发显得重要。因此,课外阅读这个环节必须与课内的阅读思考有机结合。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莫言作品专门欣赏,与近现代作家的作品对照阅读,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品鉴,提高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应抓住有利的时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也有的同学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正如泰戈尔所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都如断臂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的美感,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多元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学生在不拘泥于答案的基础上,“推开一扇窗子,看到更美的风景”。

迢迢牵牛星教案篇5

一、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深刻感受作品,走进作品,回归真实,从而培养学生阅读个性。在教学中努力使学生在自我阅读的基础上重新推开一扇窗户,领略到更加美丽的风景。例如在学习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这首词时,有的学生从写作这首词的背景进入,有的从作品内容进入,有的从文中景物进入,有的从反映词人思想感情的冷热字眼进入,有的从词中意蕴丰富的名句进入……于是乎,个性的阅读异彩纷呈:李煜的身世、生活经历、创作该词的背景;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月下故国、雕栏玉砌、已改朱颜;加重的读音:“了”、“不堪回首”“愁”等;意蕴丰富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学生们在个性的解读中了解了李煜真切、深沉的故国之恋。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个性阅读的平台,学生真正走进了作品,才会有个性的体悟。

二、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联想,随时收集个性的思想火花,培养个性的阅读方式。记忆犹深的是,在讲“雨后的青山,是泪洗过的良心”时,学生均有同感,觉得谢冰心的比喻实在是清新鲜活,一位喜欢“咬文嚼字”的学生振振有词: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的、有形象的,而良心是摸不着的、看不见的。聪明的作者,却拿抽象的良心,来比拟具象的青山,真是妙极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位同学马上有了反应,联想起李煜之“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是抽象的,却用了具象的一江春水来写,抽想的情感形象化了,这和雨后的“青山”是泪洗过的“良心”同工异曲。水面激起了浪花,就再也难以平静下来了:李白“白发三千丈”之愁;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的许多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之深情”等等。于是在想像联想中翩然,熠熠的火花渐渐积累了起来:原来抽象的情感也有长度、深度、广度,还有了重量,它是如此的形象逼真,既有具象,又有质感。联想思索中,我们感悟到了个性阅读的乐趣,新的体悟,新的解读,新的思维漫延开去――同学们竟想起了贺铸的《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原来“闲愁”如“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思维想象联想中,学生的个性阅读拉开了序幕。

三、仔细寻找矛盾,正确分析,使阅读个性的能力在思考中得到提升和发展。例如在教学《虞美人》一课时,我就有意引导学生寻找矛盾:“春花秋月”本事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什么希望它“了”?矛盾中细细思索,《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豪放气势与末句的看似消极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之间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当学生用自己的积淀和情感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课本知识与自己阅读有机串联起来时,就会获得独特感受,享受到了阅读个性带来的愉悦。当学习《迢迢牵牛星》这首古诗时,有学生提出“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与“牵牛星”相隔遥远,而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那么,如何理解这里“远”与“近”的矛盾呢?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的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清且浅”;还有学生认为:表面相隔遥远,但却“胜却人间无数”,虽是用一年的时间来守望一日的团聚,但年年岁岁有今朝,岂有“今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的悲怆,不仅重新阐释了短暂与永恒的矛盾,还有了理性的思考。在矛盾的自圆其说中,阅读个性的品位逐步在上升。

四、学生有了个性阅读的入场券,有了个性阅读的平台,有了个性阅读的兴趣,对文学作品主题就会有个性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努力“逗”起学生探究个性阅读的热情,让他们能充分享受个性阅读带来的独特乐趣,深深体悟到“米洛斯的维纳斯”也能带给我们一种美,它是一种缺撼美。阅读鉴赏再也不去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了,在分析狄金森的《篱笆那边》里的“上帝”形象时,学生的思维不再固定在“权威、正统、禁锢者、冷面统治者”上面,学生各抒己见:不是所有的追求都值得赞赏,不是所有的上应该退休,当我们所向往的,所追求的并非真正美好事物时,上帝的“骂”就不再是无理的指责,而是理智的劝告了,故此,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上帝”和“孩子”的组合,真正完美的人生,不但应该有一半“上帝”的理智,还应该有着一半“孩子”的激情。个性的解读,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加快了把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的训练进程,学生的鉴赏能力上升至一个新层面,学生受益匪浅。在探究“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原因”过程中,既有个性的解读,又兼顾解读不走向混乱,让学生在文学长廊中尽情遨游,享受个性阅读带来的乐趣。

对每一部文学作品,每个人都会“各以其情而自得”。即使同一部作品,也有很大的“个性”。所以我们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培养阅读个性,才能使学生随着自己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最终获得愈来愈多的个性解读。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调动思维,丰富想像,开阔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看来,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阅读已经成为能够给老师和学生同时带来独特享受的一门艺术了。

【参考资料】:

1、《语文教育学引论》。(主编:阎立钦。副主编:倪文锦。高等教育出版社)。

2、《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主编:顾振彪等。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

3、《语文课程新探》(主编:陆志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迢迢牵牛星教案篇6

横峰侧岭

三篇传记均选自史书,以叙事立传,有较高的史实价值和文学价值,是传记的典范之作。三篇传记所选之事全是典型事件,最能反应传主的人性、人品及精神,诠释了人们的敬仰之由。在表现人物上都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叙事清楚,行文流畅,详略得当,巧妙地加入精当的语言描写,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对人物的评价全都引用别人的评述,更具说服力。三篇传记看似相仿,细细揣摩,三位立传高手在我们的面前树起了三座形态各异的伟峰:

“强”峰董宣。整篇传记诠释了一个“强”字,“强”是董宣的精神内涵,成就了他的一世英名。董宣的“强”一种不顺应时势、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强”:“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何以要管?此多事之“强”;“臣不须口,请自得杀”“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何以了得?此抗旨之“强”;死时“布被覆尸”“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何以至此?此清高之“强”。一个“强”字包含了董宣人性之美、品行之高。董宣把“强”之境界提升到了云端。

“智”峰包拯。“智”是包拯的立身、行事之本,传记写出了他的多元之“智”:“盗割牛舌案”是“远智”;“不持一砚归”是“情智”;“使契丹”是“言智”;“知开封府”是“理智”;对待亲朋家人是“德智”。一个“智”字勾画了包拯“青天”之伟大形象。

“爱”峰岳飞。“爱”是岳飞的思想底蕴,他用自己的言行演绎了一曲爱的颂歌:“事亲至孝”――爱亲;“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爱国;“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爱民;“卒有病,亲为调药”――爱卒。“爱”铸造了岳飞“精忠报国”之魂。

寓园小憩

1 学法

寓言是指有所隐含的语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解读寓言要从内容与形象、表现手法两方面进行,要具体分析,力戒空泛。

2 习法

《杞人忧天》刻画了一个悲观的“庸者”形象,“忧天地崩坠”而“废寝食”,作者刻画这一人物是通过“忧者”与“忧彼之所忧者”的对话及“忧者”前后认识的对比,把他们“一愚一智”的形象展示出来,增强了讽刺效果。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问题而忧虑。

《杨布打狗》篇幅短小,语言简洁,但寓意深刻,说理透彻鲜明地揭示了: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结果往往会出错。

诗词撷英

1 《迢迢牵牛星》的叠词之妙

《迢迢牵牛星》中的叠词,显然不是称谓的重叠,而是形容词的重叠。“盈盈”是形容星空的距离,“皎皎”是形容织女星的光辉,“纤纤”是形容手的形状,“札札”是形容织布机的声音,“盈盈”是形容水的形态,“脉脉”是形容织女神情。它们的附加情味应该是摹写事物的状貌,也就是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即使饱含了感情,那也是诗歌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表现手法赋予的。另外,从朗读的角度来解析,叠音词的运用还为诗歌增添了音乐美,加上句句押韵,随韵成趣,情趣盎然,使诗篇更具浓郁的抒情性。

2 《渡荆门送别》的壮阔之景

迢迢牵牛星教案篇7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

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化的解读变得更具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的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例如:在学习《樵夫,别砍那棵树》这首诗时,我问:“这首诗歌表现了什么主题?”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基础上,做出个性化理解,有的认为诗歌让人们要热爱大自然不要滥砍树木;有的说表现诗人对老橡树的深厚感情,有的说表现诗人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视、电脑的普及,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学生课外获得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且丰富多样,这些教育效果不容忽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而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应抓住有利的时机浓墨重彩,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与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些同学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无法相见,但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有些同学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这是何等无奈!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由于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一种开放课堂结构即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有利的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引起学生的探究热情,让他们能“仰而弥坚”,越坚,钻得越起劲;“钻而弥深”,越深,就越锲而不舍,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例如,在学习《愚公移山》一文中在分析“愚公”这一人物形象时,在学生的思维先固定在愚公有毅力、实干、锲而不舍的精神时,我顺势提出一个问题:愚公“移山”与“搬家”哪个更方便?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走向更远更深。经过积极思考讨论,认为“移山不如搬家好”。接着学生谈了自己的见解:不是所有的埋头苦干、坚持不懈都是值得赞赏的。

四、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学生潜能的极大发展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现,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而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适时的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中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在讲到太守派人随渔人寻找桃花源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他们找到桃花源会怎样?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激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高潮。有说太守会带兵攻打桃花源,桃花源会战乱不断,失去往日安宁;有说太守会让桃花源人交苛捐杂税,桃花源人会重新陷入痛苦的生活之中;有说太守看到桃花源如此美丽将桃花源据为己有,桃花源人被赶了出来,流离失所……他们争先恐后的说出了好几种答案,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创新能力。

五、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

语文教学讲一个“拈”的工夫,正如一位名师所说: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教师拈的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在学生常常忽略的文句中拈出几个关键词设计问题,但教师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还可以拈出重点,拈出矛盾,这样驾驭课堂就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比如学习《有的人》,拈出“短暂与永恒”的矛盾,学习《回忆我的母亲》,拈出“平凡与伟大的矛盾,学习《迢迢牵牛星》,拈出“远和近”的矛盾,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拈出“盼”与“躲”的矛盾。

迢迢牵牛星教案篇8

古人认为,喜至则有兆,喜鹊之兆是为“鹊噪”,也即“鹊声”:“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为喜兆,故谓‘灵鹊报喜’。”喜是个人主观感受之物,因而“鹊噪”所兆之喜也有多种指向。此如《朝野佥载》中记述唐时黎景逸“常有鹊巢其侧,每饭食以喂之。后邻近有失布者,诬景逸盗之,系南康狱”,后闻鹊语“敕果至”事;再如“喜鹊中午叫,表示婚姻吉”的婚姻兆;又如“鹊巢中有梁,见鹊上梁者必贵”的建筑兆等等。但更多的兆喜指向却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

“乾鹊噪而行人至”。

晋代葛洪《西京杂记・卷三》曾记樊哙问陆贾祥瑞应验事,陆贾答曰:“乾鹊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喜。小既有征,大亦宜然。”行人思归与亲盼行人归是人之常情,更是古代文人骚客抒愫的恒定主题:“乌鹊语干回,黄昏不见来。漫教脂粉匣,闭了又重开”;“神鹊神鹊好言语,行人早回多利赂。我今庭中载好树,与汝作巢当报汝”。鹊有传喜之用,游子归里是为大喜,以“鹊噪”兆“行人至”更是情理中事,再由“行人至”延伸为客人至更是顺理成章:“其鸣有吉庆事或客至。”

鹊兆升迁。

晋干宝《搜神记》卷九曾记:“常山张颢,为梁州牧。天新雨后,有鸟如山鹊,飞翔入市,忽然坠地,人争取之,化为圆石。颢椎破之,得一金印,文日:‘忠孝侯印’。颢以上闻,藏之秘符。后议郎汝南樊衡夷上言:‘尧舜时旧有此官,今天降印,宜可复置;’颢后官至太尉。”仕途升迁,是古代读书人的黄梁痴梦,以兆喜之鹊映兆升迁更是合乎情理。正因为鹊兆升迁,所以人们又称预知升迁的人为“喜鹊”:“窦申者,参(窦参)之族子。累迁至京兆少尹,转给事中。参特爱之,每议除授,多访于申,申或泄之,以招权受赂。申所至,人目之为喜鹊。”

鹊桥

除了以“噪”兆喜的鹊灵信仰外,在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故事中,喜鹊又有搭建“鹊桥”之能。民间传说织女七夕渡银河与牛郎相会,喜鹊上天搭起引渡之桥,俗呼“鹊桥”。

牛郎织女本是天上二星,其事早见《诗经・小雅》:“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此时织女牵牛故事已现雏形。汉时,则现鹊桥情节:“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至南北朝时,牛郎织女故事已与今说无异:“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红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任肪《述异记》)“桂阳成武丁,有仙道,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弟曰:‘何事渡河?’答曰:‘暂诣牛郎。’至今云:‘织女嫁牛郎也’。”、(吴均《续齐谐记》)

《诗经・(庸阝)风》有《郭之奔奔》诗,中有“鹑之奔奔,鹊之疆疆”句。诗中用“奔奔”、“疆疆(音疆)”形容郭(鹌鹑)鹊(喜鹊)居有常匹、飞则相随的样子。此时古人已有喜鹊相偕而飞的认知。秋高气爽时,喜鹊高翔则又给人留下了无限遐思的空间:“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以为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别离苦,夫妻之别离最苦:“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反之,相聚喜,别后夫妻相聚更喜:“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在以表现离愁别绪为主题的牛郎织女故事中,为别离一载的牛郎织女搭上鹊桥供其欢愉,非相偕而飞的报喜鸟――喜鹊莫属,'这也更符合国人大团圆的思维惯势。

“鹊桥”的搭建,更多体现了是人类“格物致知”、借他物抒己情的理想表达过程。

鹊登枝

自“鹊噪”而“鹊桥”,经过人类文化洗礼的喜鹊,以“疆疆”之形秀于外,以“鹊噪”、“鹊桥”之灵惠于中或,“报”(喜)或“搭”(鹊桥),喜鹊在确立了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基本品格的同时,遍登文化之枝,也完成了其为文化报喜鸟角色的丰满塑造:人们摹其形,托其名,寓其义,吟其事。

迢迢牵牛星教案篇9

一、天高任鸟飞,不要束缚学生思想腾飞的翅膀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都如断臂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的美感,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

多元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 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如果赏析就此打住,也未尝不可,因为其中确实已蕴含着一定的古典内涵。但是我还不满足于此,非要追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于是就进一步提出能诱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

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了,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的依恋与心酸?

二、百花齐放,让课堂充满创新色彩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这些渠道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且丰富多样,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在每个学生那里呈现不同形态等等,它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而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也应抓住有利的时机,浓墨重彩,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

而另外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若是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间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三、各抒己见,带领学生不断的超越自我

由于当前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要主动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即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各抒已见,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民主的环境,提供自主条件,既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逗”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能“仰而弥坚”,越坚,钻得越起劲;“钻而弥深”,越深,就越锲而不舍,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狄金森的短诗《篱笆那边》时,在分析“上帝”这个形象时,在学生的思维先是都固定在 “权威的代表”“正统思想的化身”,“别人思想行为的禁锢者”,“以自身刻板僵化的理念来扼杀世间美好事物的冷面统治者”上面,为了使探索更为深入,不要一叶障目,我顺势提出一个疑问:草莓的甜美只是想象的结果,若草莓是酸的,是苦的,我们真的不需要“上帝”吗?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走向更远更深。

经过积极思考讨论,学生们谈了自己的见解:不是所有的追求都值得赞赏,当我们所向往的,所追求的并不是真正美好的事物时,上帝的“骂”就不是无理的指责,而应是理智的劝告了。而如果不加以分析,一味地肯定追求,否定规则,结果自然会造成一种无序的世界。

于是我想到了《西游记》和《悟空传》的比较阅读。在《西游记》中,作为叛逆精灵的孙悟空在五行山下被压五百年后,走上取经之路,终成正果。而在今何在的《悟空传》里,孙悟空正是要一种绝对的自由,他棒杀唐僧,打破五行的秩序,但是当一切的规则都消失了的时候,他只剩下了自己,所以,他最后只能让最后的自己在焚毁一切的天庭大火之中成为一块石头。一个喜剧,一个悲剧,但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深邃的哲理:规则,是必须的,完全放弃规则,只能酿就悲剧。而事实上,在现实社会里,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上帝和孩子的组合,真正完美的人生,不但应该有一半上帝的理智,还应该有着一半孩子的激情。 转贴于

四、虚实相生,引领学生从多角度解读文本

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学生潜能的极大发展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现,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

而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而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高潮。

学生分为两大阵营,一方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是忠贞不渝的,他们既然有“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铮铮誓言,而且为之不惜以死抗争。虽然在同母亲的第一次交锋中,焦仲卿无奈地接受母亲的安排而遣兰芝归家,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深受封建礼教和家长制毒害的文弱书生的懦弱性格,但从原诗中最后“自挂东南枝”更能看出他为了爱,也敢于背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训,他们真挚的爱情和焦仲卿的叛逆精神正是兰芝能够回来的保证。

而另一方同学则认为:婆婆自然也决不会容许一个有着人性的自尊的媳妇生活在自己身边。而从兰芝这一个角度讲,她作为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身上却始终闪耀着个性自尊和自强的锋芒,这种人性之光在婆婆眼中自然是“举止自专由”,成为被驱逐的理由。如果要回来,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的自尊,在婆婆的统治下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等着“三十年媳妇熬成婆”这样一个轮回,三十年的漫漫光阴里,熬去的不只是如花的容颜,磨去的还是人性的棱角,而这一切是兰芝不会做的。

五、摘取精华,为学生点亮智慧的明灯

语文教学讲一个“拈”的工夫,即洪镇涛老师所云: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教师拈的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在学生常常忽略的文句中拈出几个关键词设计问题,但这里老师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还可以拈出重点,拈出矛盾,这样驾驭课堂就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比如学习《巴尔扎克葬词》,拈出“短暂与永恒”的矛盾,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拈出“平凡与伟大”的矛盾,学习《迢迢牵牛星》,拈出“远和近”的矛盾等。只要能准确搜寻出问题的核心和裨,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再如在学习《琵琶行》时,我在小序中拈出“铮铮然有京都声”中的“京都”二字,问学生“京都长安对白居易来说意味着什么?有着京都之声的琵琶乐曲对白居易来说为什么如此动人心弦?”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古代士子大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豪情壮志,而唐代的都城长安则是他们梦想实现的地方。此时的白居易虽然被逐出这个权力的中心,暂时性地在山水间找到了寄托,但是有心报国,无路请缨,壮志难酬的遗憾一直是他心上的伤痕。这里的京都之音自然让回想起了往昔的岁月,心中的梦想,所以才会感到乡音一般的亲切。所以才会有后来同琵琶女的天涯沦落之恨,高山流水之慰,才会有最后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六、活问、巧问,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迢迢牵牛星教案篇10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最忌讳的应该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在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高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这自然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同时,语文课堂提问也应杜绝那些“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提问法,为提问而提问,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难题,让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以实现思考的价值,这些问题,也会使课堂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上述 “头轻脚重”和“头重脚轻”两种形式便是课堂提问容易陷入的误区。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尝试以下的六种提问方式: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都如断臂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的美感,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多元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 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又进一步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了,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的依恋与心酸?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这些渠道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且丰富多样,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在每个学生那里呈现不同形态等等,它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而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也应抓住有利的时机,浓墨重彩,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若是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间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由于当前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即课堂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引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能“仰而弥坚”,越坚,钻得越起劲;“钻而弥深”,越深,就越锲而不舍,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狄金森的短诗《篱笆那边》时,在分析“上帝”这个形象时,在学生的思维先是固定在 “权威的代表”“正统思想的化身”,“别人思想行为的禁锢者”,“以自身刻板僵化的理念来扼杀世间美好事物的冷面统治者”时,我顺势提出一个疑问:草莓的甜美只是想象的结果,若草莓是酸的,是苦的,我们真的不需要“上帝”吗?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走向更远更深。经过积极思考讨论,学生们谈 了自己的见解:不是所有的追求都值得赞赏,当我们所向往的,所追求的并不是真正美好的事物时,上帝的“骂”就不是无理的指责,而应是理智的劝告了。而如果不加以分析,一味地肯定追求,否定规则,结果自然会造成一种无序的世界。在《西游记》中,作为叛逆精灵的孙悟空在五行山下被压五百年后,走上取经之路,终成正果。而在今何在的《悟空传》里,孙悟空正是要一种绝对的自由,他棒杀唐僧,打破五行的秩序,但是当一切的规则都消失了的时候,他只剩下了自己,所以,他最后只能让最后的自己在焚毁一切的天庭大火之中成为一块石头。一个喜剧,一个悲剧,但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深邃的哲理:规则,是必须的,完全放弃规则,只能酿就悲剧。而事实上,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上帝和孩子的组合,而真正完美的人生,不但应该有一半上帝的理智,还应该有着一半孩子的激情。

四、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学生潜能的极大发展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现,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而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而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高潮。学生分为两大阵营,一方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是忠贞不渝的,他们既然有“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铮铮誓言,而且为之不惜以死抗争。虽然在同母亲的第一次交锋中,焦仲卿无奈地接受母亲的安排而遣兰芝归家,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深受封建礼教和家长制毒害的文弱书生的懦弱性格,但从原诗中最后“自挂东南枝”更能看出他为了爱,也敢于背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训,他们真挚的爱情和焦仲卿的叛逆精神正是兰芝能够回来的保证。

而另一[,!]方同学则认为:婆婆自然也决不会容许一个有着人性的自尊的媳妇生活在自己身边。而从兰芝这一个角度讲,她作为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身上却始终闪耀着个性自尊和自强的锋芒,这种人性之光在婆婆眼中自然是“举止自专由”,成为被驱逐的理由。如果要回来,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的自尊,在婆婆的统治下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等着“三十年媳妇熬成婆”这样一个轮回,三十年的漫漫光阴里,熬去的不只是如花的容颜,磨去的还是人性的棱角,而这一切是兰芝不会做的。

五、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语文教学讲一个“拈”的工夫,即洪镇涛老师所云: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教师拈的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在学生常常忽略的文句中拈出几个关键词设计问题,但这里老师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还可以拈出重点,拈出矛盾,这样驾驭课堂就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比如学习《巴尔扎克葬词》,拈出“短暂与永恒”的矛盾,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拈出“平凡与伟大”的矛盾,学习《迢迢牵牛星》,拈出“远和近”的矛盾等。

再如在学习《琵琶行》时,我在小序中拈出“铮铮然有京都声”中的“京都”二字,问学生“京都长安对白居易来说意味着什么?有着京都之声的琵琶乐曲对白居易来说为什么如此动人心弦?”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古代士子大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豪情壮志,而唐代的都城长安则是他们梦想实现的地方。此时的白居易虽然被逐出这个权力的中心,暂时性地在山水间找到了寄托,但是有心报国,壮志难酬的忧伤一直是他心上的伤痕。这里的京都之音自然让回想起了往昔的岁月,心中的梦想,所以才会感到乡音一般的亲切。所以才会有后来同琵琶女的天涯沦落之恨,高山流水之慰,才会有最后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迢迢牵牛星教案篇11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这些渠道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且丰富多样,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在每个学生那里呈现不同形态等等,它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而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也应抓住有利的时机,浓墨重彩,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若是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间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两种解读,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由于当前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要主动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即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各抒已见,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民主的环境,提供自主条件,既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逗”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能“仰而弥坚”,越坚,钻得越起劲;“钻而弥深”,越深,就越锲而不舍,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狄金森的短诗《篱笆那边》时,在分析“上帝”这个形象时,在学生的思维先是都固定在“权威的代表”“正统思想的化身”,“别人思想行为的禁锢者”,“以自身刻板僵化的理念来扼杀世间美好事物的冷面统治者”上面,为了使探索更为深入,不要一叶障目,我顺势提出一个疑问:草莓的甜美只是想象的结果,若草莓是酸的,是苦的,我们真的不需要“上帝”吗?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走向更远更深。经过积极思考讨论,学生们谈了自己的见解:不是所有的追求都值得赞赏,当我们所向往的,所追求的并不是真正美好的事物时,上帝的“骂”就不是无理的指责,而应是理智的劝告了。而如果不加以分析,一味地肯定追求,否定规则,结果自然会造成一种无序的世界。于是我想到了《西游记》和《悟空传》的比较阅读。在《西游记》中,作为叛逆精灵的孙悟空在五行山下被压五百年后,走上取经之路,终成正果。而在今何在的《悟空传》里,孙悟空正是要一种绝对的自由,他棒杀唐僧,打破五行的秩序,但是当一切的规则都消失了的时候,他只剩下了自己,所以,他最后只能让最后的自己在焚毁一切的天庭大火之中成为一块石头。一个喜剧,一个悲剧,但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深邃的哲理:规则,是必须的,完全放弃规则,只能酿就悲剧。而事实上,在现实社会里,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上帝和孩子的组合,真正完美的人生,不但应该有一半上帝的理智,还应该有着一半孩子的激情。

四、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学生潜能的极大发展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现,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而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而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高潮。学生分为两大阵营,一方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是忠贞不渝的,他们既然有“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铮铮誓言,而且为之不惜以死抗争。虽然在同母亲的第一次交锋中,焦仲卿无奈地接受母亲的安排而遣兰芝归家,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深受封建礼教和家长制毒害的文弱书生的懦弱性格,但从原诗中最后“自挂东南枝”更能看出他为了爱,也敢于背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训,他们真挚的爱情和焦仲卿的叛逆精神正是兰芝能够回来的保证。

而另一方同学则认为:婆婆自然也决不会容许一个有着人性的自尊的媳妇生活在自己身边。而从兰芝这一个角度讲,她作为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身上却始终闪耀着个性自尊和自强的锋芒,这种人性之光在婆婆眼中自然是“举止自专由”,成为被驱逐的理由。如果要回来,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的自尊,在婆婆的统治下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等着“三十年媳妇熬成婆”这样一个轮回,三十年的漫漫光阴里,熬去的不只是如花的容颜,磨去的还是人性的棱角,而这一切是兰芝不会做的。

原作固然有无穷魅力,假设的情节又激活了一个个体对原作的解读,真所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五、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语文教学讲一个“拈”的工夫,即洪镇涛老师所云: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教师拈的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在学生常常忽略的文句中拈出几个关键词设计问题,但这里老师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还可以拈出重点,拈出矛盾,这样驾驭课堂就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比如学习《巴尔扎克葬词》,拈出“短暂与永恒”的矛盾,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拈出“平凡与伟大”的矛盾,学习《迢迢牵牛星》,拈出“远和近”的矛盾等。只要能准确搜寻出问题的核心和裨,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纲举目张,即所谓“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再如在学习《琵琶行》时,我在小序中拈出“铮铮然有京都声”中的“京都”二字,问学生“京都长安对白居易来说意味着什么?有着京都之声的琵琶乐曲对白居易来说为什么如此动人心弦?”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古代士子大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豪情壮志,而唐代的都城长安则是他们梦想实现的地方。此时的白居易虽然被逐出这个权力的中心,暂时性地在山水间找到了寄托,但是有心报国,无路请缨,壮志难酬的遗憾一直是他心上的伤痕。这里的京都之音自然让回想起了往昔的岁月,心中的梦想,所以才会感到乡音一般的亲切。所以才会有后来同琵琶女的天涯沦落之恨,高山流水之慰,才会有最后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迢迢牵牛星教案篇12

一、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文学作品的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多元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又进一步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他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上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他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

二、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理解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电脑普及率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使这些渠道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大,且丰富多彩,在每个学生那里呈现不同形态,因而它们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而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应抓住有利的时机,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笔者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也就“清且浅”了。另有学生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如果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就总还有个理由来消解,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遥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这是多么深刻的解读。

三、挖掘教材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学生潜能的极大发掘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显。诚如是,学生会感到自身价值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产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如果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种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而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来自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刘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高潮。

四、使课堂自始至终都充满挑战性、探究性和趣味性,产生“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

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有意注意,培养自主学习意识。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我们要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抓住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点、难点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

比如在学习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笔者先给学生讲了海子的人生经历,讲了海子于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的事情,讲他死时身边只有《新约全书》、《瓦尔登湖》等几部书,并为学生复印了海子的一些诗作,然后问了一个问题:一个伟大的天才,为何会有这样的选择呢?带着这个问题,学生认真地进行了思考讨论,概括出了海子一生的三个梦想:流浪生活中的远方之梦,诗歌王国中的王者之梦,现实生活中的田园之梦。此外,学生还对海子卧轨自杀做出了多种诠释,有的认为两条铁轨永不相交,意味着海子心中的理想与现实永远分离,而他正是想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将它们连在一起。而另一些学生认为,火车在海子看来是一种现代文明的象征,这正是海子一生所反抗而又失败的东西,他的死是同现代文明的最后一次交锋。更有学生认为,驶向远方的火车对他来说就是开往春天的地铁,他也要让自己沉睡在这条通向远方的路上,让它带着自己的血、自己的梦想,一路高扬着朝圣的长旗,奔向远方。

综上所述,适时适度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语文课堂中“问”的有效性,不但能体现出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而且能努力展示出语文教学的特色,从而让提问成为架设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桥梁,成为能给师生都带来思维享受的艺术。

参考文献:

[1]王会娟.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教学交流,2008,(9).

迢迢牵牛星教案篇13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隽永而温暖,像陈年老酒一样散发着醇厚的香气,让人渴慕向往;又像纯洁的清泉一般昭示着清新自然,洗涤着浮燥的心灵,引人进入一种高远的境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句话已经成为几千年来对爱情最完美和感人的经典表述。接下来就对这句话的历史渊源、情感传承及现实借鉴做一具体的解析。

一、历史渊源

要探究“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渊源,要上溯到《诗经•击鼓》篇:“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在这首诗中,这句话在中国文化中第一次震撼出场,意思是“死生永远不分离,对你誓言记心里。我曾紧紧握你的手,和你到老在一起”。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此戍卒思归不得诗也”,程俊英也认为“这是卫国戍卒思归不得的诗”,可见此句以战争为背景,表达出了战士对妻子的爱恋深情,这种真诚而质朴的情感穿越了时空,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作为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源头,《诗经》中反映情感的作品不在少数,如《关雎》篇把感情写的单纯热烈,《采薇》篇则写的悲凉凄楚,《氓》篇表现的是女子被抛弃的痛苦,而这些所有的情感最终落实到真实生活中,还应该是那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恬淡,加上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真诚。《老子》中“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说的也是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的道理,这也恰恰对比出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淡然的温馨、永恒的幸福。

但是与这种情感的表达更多相悖的,在文学史上则是弃妇诗,和女子思念远方丈夫的痛苦。《诗经•氓》中女主人痛悔地叙述了自己恋爱、结婚及婚后被遗弃的遭遇,疾告天下所有的女同胞“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即是说男子如果沉迷爱情,会很容易解脱,而女子则不容易解脱。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相比之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情感更加弥足珍贵!

二、情感传承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历史的长河不断为这句话进行着丰富的注解,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的主人公焦仲卿和刘兰芝,追求正常、平淡、长久的爱情而不得,最后双双殉情。《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传达的则是男女离别的伤心和“执子之手”的难以相求。

从梁山伯、祝英台的双双化蝶,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到唐明皇、杨贵妃长生殿相誓相离,李商隐对“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向往和“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无奈等等,人类历史呈现出了一串串无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悲剧。美学认为,悲剧比喜剧的震撼力量最大,也最能表达出情感的真谛,这话是很有说服力的。代表中国古典文化最高水平的《红楼梦》则将这种情感推到了极致,林黛玉和贾宝玉真心相知相爱,并为爱而痴而傻而病,但最后两人还是无缘在一起,黛玉死了,宝玉出家了,爱情的神话又一次化为童话,但是它永远地震撼着我们。

“情”永远是人类无法释怀的题目,生活因情而变得意趣盎然,也因为情又会索然无味,情更大程度上主宰了人类前行的动力和方向,也主宰着社会的和谐和世界的未来。

三、现实借鉴

在当代赵咏华的《最浪漫的事》,算是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最好诠释了,“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直到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听着这动情的歌声,和着优美的旋律,总是会人拉到一个无比幸福和知足的温馨境地。这种亘古不变的追逐和向往,正是人类在情感上共鸣。

在一方面大力褒扬这种情感之时,还出现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网络搞笑版“执子之手,方知之丑,泪流满面,子不走我走”, 这无疑是现在相亲版本中的一些流行事实。此外还有“执子之手,将子拖走。子说不走,好吧,关门放狗!”,这种以经典语句解构现实情境,也正好可以说明正宗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深厚情感已经深深地融入进了普通大众的思维范围之中,已经构成了我们意识中不可或却的情感积淀。因为只有大家都认可和熟知的原意,才可以使改版后的语句让人可以会心的领悟,畅然轻松地发笑,否则改版后的幽默和搞笑就会荡然无存。

由此可见在这种情感上的认可古今是一样的,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个温暖的主题,让人类在心理和情感上不在孤立无援,留有空白,而是永远享有这种人性的自我关照,让情感变的高大美好而神圣!现在虽然很多人潇洒地说着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但更多的人还是倾心于《最浪漫的事》的温馨。多少人羡慕那些手牵着手出来晨练的老年夫妻,其实拥有一份踏实美好的爱情,是世人共同的心声。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两千多年过去了,很多东西都可能成了陈迹,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种真挚的爱情却永恒地散发着它鲜活的魅力,让人缅怀着期盼着感动着!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