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转正个人总结实用13篇

医务人员转正个人总结
医务人员转正个人总结篇1

随着基本医疗保险的全面覆盖,医院的医保收入占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加,已成为医院财务资金补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定程度提升了医院对医保资金的整体关注。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北京小汤山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为了更好地适应发展需要,需要逐步由三级综合医院向三级专科康复医院转型,医院转型,意味着医疗收入的结构、费用支出的构成、救治人群的范围等方面出现差异,然而医保总额预付在一定时期是不会改变的,为保障医院平稳运行,医保总额预付款的合理使用,笔者从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出发,通过对医院医保财务管理情况的梳理,从医院医保总额预付资金预算管理、成本管控、合理分配科室定额、财务医保核算精细度提升以及医保总额预付理念的全员覆盖等方面入手,对以我院为代表的正在面临转型发展的医院的医保财务管理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医院医保财务管理的发展作出一些贡献。

1 医保总额预付制的背景和内涵

医保总额预付是目前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的一种改革,该模式起源于上海,其初衷是抑制医疗保险费用的过快增长[1]。2011年北京为了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人社部发[2011]63号),及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关于开展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总额预付试点工作的通知》(京人社医发[2011]98号)文件精神,在北京探索性开展总额预付制下的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改革,于2013年全面在北京二三级医院全面推行。

所谓医保总额预付制度[2],是指医保机构根据当年医保基金年度预算,按以收定支的原则,考虑医疗机构的规模、技术、级别、服务范围及医疗机构服务量(如门诊人次、出院人数、例均费用、药占比等指标),测算出医疗机构的年度预付总额。医保基金的支付是在每月月初,清算原则为“总额预算、按月支付、结余留用、超支分担”。

2 医保总额预付制下对转型期医院医保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和挑战

2.1 对医院预算管理和成本管控的提出高要求和新挑战

医保总额预付,也是事先把年度指标分配到各个医疗机构,因此,把医保总额预付纳入医院预算管理工作,是做好医保财务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医院财务管理的关注重点应从收入?D向关注预算的下达、执行和成本管控。目前各医疗机构的医疗收入大多来源于医保机构,总额预付制度下,特定时段的医保收入是事先确定的,而不是根据实际发生确定的,并且一旦确定,在一定较长时期内是不能变更和调整的。在既定的收入额度内,完成相应承担的医疗服务人群范围,一旦出现超支亏损,医院就需要用自身的经营收入以弥补超支亏损[3]。这样的境遇下,优化医院成本管理,加强预算与成本相结合的绩效考核,尤其是转型期的医院,转型意味着有改变,但是医保总额预付在一定时期是变化不大的。因此顺利转型,加强医院预算管理和成本管控工作势在必行。

2.2 对医院医保资金利用效率的提出高要求和新挑战

医保总额预付的资金是事先确定的,不是根据实际发生给付的[4]。因此,转型期医院,对医保资金的使用合理性、高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转型期间,预估的医保资金出现有改变的情况下,更需要优化科室医保预算指标分配额度[5],即保证总额预付执行进度,又能顺利向需要转型的学科方向发展,保证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方向。

2.3 对财务基础工作的提出高要求和新挑战

总额预付制对医院转型存在一定约束性[6],这就要求医院会计核算理念要摒弃过去简单、粗放的医保往来款记账方式,尽量按照医保类型精细化会计核算,并辅助科室医保台账。这样才能对来年的预算提供更为可靠的历史数据。另外,财务人员的医保理念的更新,素质的提升也应做到与时俱进,要从账房先生的角色转变成管理者的角色[7],并且要把这种理念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敏锐发现转型期间医院医保财务管理出现的新动向、新问题,及时反馈。医保财务人员不仅要做好指标的分解,还应结合实际情况,联合医院医保部门,做好月度、季度的执行进度、转型科室医保数据的分析,及时与相关科室沟通、调整。确保医院医保财务工作的顺利转型过渡。

3 医保总额预付制下医院转型期医保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历史数据的准确性不够

医保总额预付依据的是历史数据,医院的转型意味着历史数据有所调整,因为转型后,医院收治人员范围、治疗的手段等与原来有一定的差别,反应到财务数据上就是?品费、检查费、治疗费和材料费的变动,还有新增治疗项目的成本、费用的缺失,尤其是新成立的科室和治疗小组。如何确保医院转型期重点发展科室医保预算的充足性和非重点科室医保预算的合理性,既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医疗规范,患者满意,又保障科室新技术、新诊疗模式的落地实施,同时保证医保总额预付的合理、合规使用,是转型期医院医保财务管理的难点。

3.2 医院HIS系统与医保平台信息对应性不够

医院HIS系统医保人员类别、费用的查询条件缺失。医院财务部门和医保部门没有有效的交流机制[8],医保银行资金回款沟通不顺畅,医保往来款核对困难,医保拒付款的落实不到位,无法有效地对医保应用情况、回款情况、拒付情况等信息进行核对,这些都将影响医保财务管理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3 医保政策宣传范围的广度、深度不够

老观念认为,医保政策只有医院医保工作人员需要掌握,财务人员只需要记账、算账即可,医生只负责看病即可。其实医院医保资金的流动从挂号开始就涉及到医院的方方面面,想要把费用管理好、资金利用好,几个部门力量是有限的[9],出现医保超支,或在不合理范围内超支,医保拒付等问题,这都是医保政策宣传范围广度和深度不够的体现。

3.4 财务人员医保财务管理意识不足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医保政策也常常处于变化状态,而医保财务人员对改革认识不足[10],对医保政策理解不够深入,单纯认为财务工作只是一个执行科室,只需要记好账,算清账就可以了,政策、管理与自己无关,结果就是账务处理工作无法满足后期对医保基金分析、预算管理、成本管控的需要,使得医保预付基金处于无效管控状态,不利于财务部门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地位的提升。

4 医保总额预付制下医院转型期医保财务管理的对策

所谓的医保财务管理通常是指,为了防止医保基金出现财务风险,以医保资金高效应用为目标开展的各项财务管理、规划、控制等工作的总称[11]。为了优化医保财务管理工作,现仅以我院为代表,提出以下对策。

4.1 医院医保财务核算要精细化,确保历史数据的精确性

4.1.1 按照医保种类构建完善的明细科目,完善HIS系统功能 首先梳理医保结算流程,规范财务记账方式和利于数据使用信息管理的会计科目明细。因此,按照医保种类构建完善的明细项目,依据目前大多数医院的HIS系统所出具的日汇总表,每天记账信息只能为门诊、住院等汇总的应收医保款信息,并无具体各类型患者应收医保款明细,故每月应该按申报时间段进行门诊、住院等各类型患者的应收医保款进行辅助记录,这样报表中才能把属于总额预付的范围呈现出来。

当然,辅助记录是人工控制,现在医院的收入基本来源与医院的HIS系统,如果能完善医院的HIS系统功能,使之与医保信息平台的无缝对接,能够引入医保信息平台的人员参保类别,则更有利于医保基金的预算的下达、执行及调整。医保信息平台与医院信息系统的完善,还利于及时查找结算过程中的差额因素,确保医院医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且使得医保资金账目具备预算使用的功能性,增强医保预算的精确度。

4.1.2 联合医保部门,通过医保平台,建立医保台账 我院住院和门诊医保费用信息均是由门诊住院财务部和医保办两个部门独立完成,因此需要二个部门共同核对数据的一致性,门诊患者是医保实时结算,每日医院HIS系统进行汇总,常规的是根据资金来源汇总,如现金收入、POS机收入、支票收入、医保总收入等,完善的医院HIS系统根据医保患者、自费患者分类汇总;每日还需医保部门根据结算数据,按医保类型,在医保信息平台进行申报。无论是基本医疗、离休、公疗、超转人员、还是工伤、城镇居民都要记录每批次的总费用、单位补充医疗保险(原公疗)支付、残疾军人医疗补助支付和个人支付的金额数据。把记录的每批数据进行整理后,填报门诊、住院申报表,按月与医保部门核对回款金额、拒付金额情况。

完善的HIS系统亦能把医保患者进行分类汇总,并呈现每门诊患者次均费用,药占比等指标达到实时监控,实时反馈。住院患者需要明确各疗区的月在院患者数、在院医保患者数,出院患者数、月出院医保患者数、出院医保患者主要疾病、月出院患者总额预付金额、自付金额、自付金额占比,为医保预算指标的测算、制度、下达、调整提供依据。

4.1.3 加强医保中心的回款核销对账工作以及医保拒付款反馈落实工作 医保对账分析是重点工作[12],一般包括3个步骤:医保结算、打包上报、回款核销。首先是医保患者在医院就医结束后,由医保部门按规定目录进行费用审核,结算人员在医保系统中进行费用分割结算,门诊收费处和住院处打包上传当日结算明细信息,最后形成汇总表后,由财务人员根据日结算汇总表,分类确认应收医保款。

其次,财务部门接到银行医保回单,依据回单信息,与医院医保部门建立医保回款信息对账机制。在医保科和财务处设立专员负责医保费用对账工作。财务医保专员在医院OA上发起医保回款对账申请,医保部门财务专员依据医保回款流转单,依据医保实时结算系统中的分割信息,动态掌握医保费用回款、拒付等动态信息,并对财务核销工作进行指导。即利于?t保总额预付执行进度的把握,又利于拒付款项的反馈处理以及长时间未回医保款项的催缴,或是进行坏账处理流程的实施。同时,需要加强医务人员的医保知识的培训,通过不同途径让医务人员了解现行医保制度的相关条款规定,规范医院的各项医疗服务行为[13],避免下次同类型拒付的产生。

4.2 总额预付指标的预算、成本管理

总额预付制度下,医保资金的年末清算原则是“结余留用,超支分担”。因此,医院必须通过加强预算、成本管理,通过开源节流的方式,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

4.2.1 加强预算管理 针对医院转型后需要发展的新业务、新技术,及医院重点发展或新成立的科室(小组)成立由主管院长、医保办、财务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的医保总额预付领导小组,就医院重点科室、新业务、新技术的发展范围的医保总额预付指标预算分配进行商讨,结合历史数据、联系临床一线的实际、考虑医院风险应对,设定门诊次均(药费、检查、耗材)费用、出院例均(药费、检查、耗材)费用,依据科室患者数量、医保基金支付同比、环比分析,根据预算二上二下的原则[14],达成共识后,进行指标下达。

在医保预算执行过程中,定期对服务质量信息进行收集和评价[15],并将实际数据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实行季度报告、半年调整,年末三月月报告制度,建立持续该进,动态监控等强有力的管控机制,保证医保预算的落地执行。

对于转型中的科室指标的制订,依据转型后诊疗新技术、医用新材料的推广情况我院医政、医保、财务等部门与科室管理者详细讨论,针对可能增长的费用进行预估,结合可能淘汰的技术、耗材费用,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使得指标的设定既保证转型后新技术、新耗材的应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又不会因为转型导致整体医保预付的超支。

4.2.2 加强成本管控 首先,需要完善成本管理体系,设立以财务部门为中心,以科室为主体的成本管理体系。根据医院财务部门结合科室近3年的费用收支情况为蓝本,依据转型开展的医疗业务范畴,确定转型医疗科室成本及开展业务项目成本,设定合理的科室目标成本,如科室百元医疗收入的医疗支出。同时,还可以将医保总额预算总目标进行分解[16]。其次,强化医务人员的控费意识,实行全员参与成本管理。只有将医院的全体员工真正纳入成本管理,才能呈现成本管理的良好效果[17]。如将医保考核指标纳入科室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激励奖惩机制,通过这样的风险转嫁,将控费管理转化为一线临床医生的自觉行为。

当然,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医院对成本的核算模式也不应停留在初级的科室级的核算,应该尝试向病种核算和医疗项目核算的模式上发展。诚然,进行病种核算和医疗项目核算的前提是准确的做好科室核算。可以单病种为核算单位,反应每种疾病的诊疗效果和医疗费用(包括医保费用和自付费用),亦可以以季节、月份作为划分,考虑患者病情周期性变化、季节性变化及床位周期性变化特点,预算指标的分解,以病种成本为依据是最优选择[18]。

4.3 财务人员要积极学习了解医保内各项工作、医院医疗发展新动向

医务人员转正个人总结篇2

核定收支,就是要科学测算和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的经常性收入和经常性支出,认定其经常性收支差额,作为计算补偿的基本依据。

绩效考核,就是要建立健全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评价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把基本医疗任务完成情况、公共卫生服务情况和人民群众满意程度等,与补偿水平结合起来,实行弹性补助,奖勤罚懒。

多头补偿,就是在加强内部管理节约运转开支和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消化一部分减收的基础上,对核定的经常性收支差额,通过财政预算和医疗保险基金给予弥补。

二、经常性收支差额的核定

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加价销售后,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常性收支差额,按以下办法核定。

(一)核定经常性收入。经常性收入包括:医疗服务收入、公共卫生项目收入、基本药物外的药品销售收入、财政现有经常性补助收入、其他收入。

医疗服务收入按前三年平均收入加35%(含调价因素)测算核定。公共卫生项目(包括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收入主要根据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和财政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标准,合理测算核定。药品销售收入主要根据基本药物外采购价格、常年性用药数量及其变化趋势,合理测算核定。财政现有经常性补助收入按照年财政安排的经常性补助支出预算(扣除基本建设及其他一次性因素)核定。其他收入主要根据常年性其他收入水平(扣除特殊因素和一次性因素),合理测算核定。

(二)核定经常性支出。经常性支出包括:人员经费支出、业务支出、药品成本支出、其他支出。

人员经费支出按定员定额的方式核定(定员是指人事部门核定的编制或按比例计算的全部人员标准配备数量,定员未到位前按实有人员计算。定额是指人事部门批准的工资标准,暂无工资标准的按我区事业单位全员平均工资标准计算,人员经费支出包括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和在职人员参加社保的支出等)。按照国家有关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规定,核定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我区绩效工资水平暂按人平1.4万元/年计算)。业务支出包括消耗性支出和运转性支出。消耗性支出主要根据常年性基本医疗服务消耗性支出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成本等,结合节约要求,合理测算核定;运转性支出主要根据常年性公用开支(水电费、燃修费、差旅费、办公用品、人员培训及其他各项公用开支)水平,结合节约要求,合理测算核定,药品成本支出按核定的药品销售收入加上药品正常损耗的成本后等额核定。

(三)确定经常性收支差额。经常性收入减去经常性支出后的差额为负数的,即为经常性收支差额,差额通过财政预算和医保基金全额弥补;为正数的,即经常性收支盈余,作为医院发展基金,以后年度安排使用。

(四)收支核定工作的具体操作。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常性收支差额的核定工作,由区级财政部门会同区级卫生部门实施。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具体核定办法,把保证基本运转与发展结合起来,把单位需求与财力可能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地核定每一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经常性收支差额。

三、建立健全绩效考评制度

按照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原则,制定符合我区实际的绩效考评办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的服务数量、服务质量、群众满意程度、健全内部机制等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绩效考评工作由区级财政、卫生部门共同组织实施。考核结果除进行定性评价外,还要确定量化指标,作为“弹性补助”的依据。弹性补助的具体办法在全区财政补助总额内,根据考核结果的量化得分,按0.8-1.2的补助系数计算每个机构的财政补助额,奖优罚劣。

为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日常运转,财政补助采取“当年预拨,次年考核结算,多退少补”的方式拨付。

四、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

确定的经常性收支差额和中、省、市补助后的差额,由区级财政预算安排和医保基金各补助50%的比例进行补偿到位。

(一)财政补助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中央按照“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一次性奖励补助,省级按常住人口每人每年补助2元,市级补助1-3元的原则补助,其余差额由区级财政预算和医保基金全额补助。

(二)医疗保险基金补偿

根据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精神,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在财政补助的同时,发挥三项医保基金(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偿作用,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

根据国务院医改办“安徽会议”精神和省、市要求,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三项医保基金的补偿主要通过向定点医疗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实施。同时,围绕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用药,转换机制,探索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增设药事服务费等付费方式改革。我区目前具体付费方式,暂按核定收支差额的50%从三项基金中拨付,待上级将来出台新的文件规定后,按新的规定执行。三项基金承担的补偿额按三项医保基金年收入总额进行分摊。

医务人员转正个人总结篇3

市场部是否能够正常运转?能开展有效的市场开发工作?决定于医院制定的市场思路、市场开发人员基本的素质高低和市场部管理水平等。如果说策划工作要求的是有创意,求新,侧重于文字表达能力、平面设计能力等方面,是点对面的宣传工作;那么市场工作则基本上是根据市场开发工作的需要,侧重于公关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是进行点对点的宣传工作;工作本身更多的要

求市场人员较高的个人素质,以及较好的工作主动性、自觉性等方面。如果市场人员总是等着别人来安排其工作,同时其又不能很好的与人沟通,那么这样的市场人员原本就不合格。

一般单位用人,是因为“岗位”而选择“人”、用“人”;而我们现在的市场部工作是因“人”而设置“岗位”。如此,市场部工作怎么开展?市场部的业绩考核如何进行?

二、本院市场部的工作职能描述

1、调查市场、分析市场、总结市场规律,制定市场开发工作方向。

①、通过适当方式深入市场调查,分析、总结市场规律;

②、及时收集本医院病人信息,进行客观统计分析,找准市场方向。

上述工作,一是为了更好的明确市场工作方向,二是检验市场工作的业绩。当然,对医院策划部来说,也有必要进行市场分析工作。

2、适当的时候,进行医院全员营销培训,逐步提高医院整体营销水平。

医疗服务营销,不同于有形产品的营销。产品营销,可能是与生产者关系不大的工作;而医疗服务过程是病人来医院后的具体医疗行为,涉及到医疗服务的各环节,联系到提供医疗服务的所有医务人员。如何让病人来医院接受比较满意的医疗服务,自然就涉及到相关医务人

员的营销观念,以及具体的营销行为。

提高我医院医务人员的营销意思、营销水平,进行医院内部的营销培训工作、营销工作,有时候更重要。

3、客服工作。

规范医疗服务,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客服工作,提高医院现有客户的满意度,忠诚度,促进医院的良好口碑,从而促进医院的经济效益。客户服务工作也是销售工作配套的惯例。

这同时也是全体医务人员共同的工作。

三、明确工作职能,有计划的有效率的进行市场开发工作

1、通过举办系列活动进行市场开发

①、策划、组织、举办各种活动:如大学生青春期健康讲座活动(女大学生人流总是比较多),针对农村市场的大型免费体检活动,以及其他各种公益活动等;

策划、组织、举办各种公益活动,对市场人员要求的素质更多。工作本身涉及到市场人员对相关政府职能部的公关能力,以及有效举行活动的执行能力,活

动效果的分析、统计能力。

年后计划在湛江各高校,以及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院,有计划、有目的开展青春期健康讲座活动。为此,市场部还需要配备一名健康讲座人员。活动能成功

进行,既是医院形象、医院品牌的进一步推广,也可以直接促进医院经济效益。

年后计划针对湛江农村市场,做进一步的市

场开发活动。主要以乡镇、甚至有代表性的村为单位,组织一定规模的免费体检活动,或者专题讲座活动,进而

发现病人,从而直接带来医院的经济效益。

适时组织、安排周边社区相关工作。

②、活动类人员要求: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医学类、市场营销类相关专业毕业,25岁以上,性别不限,沟通能力强,工作态度端正,团队意思强,从事市场开

发工作一年以上,有医药、医疗器械,医疗市场开发工作经验优先。

待遇:底薪1000+提成

工作计划:市场部安排2人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实施。

工作考核:按照计划开展活动的次数,以及开展活动的效果。

2、转诊类业务工作

①、工作性质

一方面是针对大的医疗机构的转诊业务,主要是大的医疗机构的收费高而病人相对承受不起的病人。这一块操作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我医院的收费也不低。

另一方面主要是针对小的诊所,门诊机构,大小药店等进行转诊业务工作。我院以前的转诊活动不大成功,我们更多的应该从自身找原因。什么样的人合适做转诊市场的开发?转诊患者的接待程序以及个性化的服务要求等等?以及我们对转诊医务人员的劳务报酬及时合理支付等问题。如果把转诊开发行为仅仅当成是下个通知给对方,以为通知到了就行了,其效

果就自然不理想。至少,开展转诊业务工作要强调两点:市场人员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对转诊病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能力。为了取得客户的信任,有些客户还要有计划的多次拜访。 共2页,当前第1页1

②、转诊类人员要求:文化程度高中以上,年龄30岁左右,女性优先,沟通能力强,有兴趣从事医疗市场开发工作。

待遇:底薪1200元+提成

医务人员转正个人总结篇4

一是加强医院廉政文化建设是医院发展的需要。廉政文化是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社会属性,对社会有较强的辐射功能、凝聚作用、实践作用、约束作用;二是加强医院廉政文化建设是提高员工队伍思想素质的重要手段。随着医疗市场的竞争,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运用廉政文化具有的渗透力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促使医务人员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三是加强医院廉政文化建设培育良好医院精神的重要基础。通过运用医院服务理念、核心价值观等医院文化理念内涵和品牌形象的内涵,营造一种健康、鲜明、向上的廉政文化氛围,同时把“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中,从而使广大医务人员树立起一种高尚的医学伦理道德理念。四是加强医院廉政文化建设是加强新时期医院反腐倡廉工作的需要。医院队伍总体素质是好的,但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医疗卫生领域也有个别医务人员意志不坚定,宗旨观念淡薄,廉洁自律松懈,思想防线不牢固,容易被金钱腐蚀,把权力当作获取私利的工具,背离人民、蜕化变质,价值错位。因此,开展医院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医院廉政文化建设的途径

医院廉政文化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根据医院的行业规范和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广泛性、灵活性、易接受性,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一)将廉政文化建设与主题活动相结合

一是与“树正气、扬清风、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加大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廉洁从业理念,营造医院风清气正的廉洁氛围。以深化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为重点,通过设立“十条禁令”严肃行业纪律,及建立商业贿赂不良记录“黑名单”制度,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廉洁行医和党员干部永葆党员纯洁本色的自觉性;二是与“三好一满意”活动相结合。针对医院各类人员不同的岗位,分别对其进行廉洁从业教育,从而检验医务人员是否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是否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医疗服务行为是否符合要求,群众是否满意;三是将廉政文化建设与品牌提升年宣传活动相结合。以“品牌提升年”宣传活动为契机,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第一位,积极推进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健全并落实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进一步改进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意识,增强“医患”沟通与交流,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

(二)将廉政文化建设与学习典型活动相结合

典型教育,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基础性的舆论导向作用。廉政文化通过正面典型来弘扬主旋律,鼓舞和凝聚人心,通过反面典型来敲响警钟,预防罪恶滋生。教育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警钟长鸣,拒腐防变。

(三)将廉政文化建设与媒体、网络等载体相结合

把廉政文化的内容进行多样化渗透,积极营造廉政文化氛围。一是利用信息网络,在医院网站上建立反腐倡廉板块,及时展示纪检监察工作各项内容;二是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定期向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发手机廉政短信,在廉政上给予温馨的提醒;三是定期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观看廉政教育片,并组织讨论交流观后感;四是利用廉政读物,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并写好读书体会;五是利用医院网站、信息等,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进展、成效、经验和先进典型的报道等弘扬廉政文化,培育廉政文化氛围和良好的人文环境。

(四)将廉政文化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

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医务人员都面临着金钱、人情的考验,医院党员干部可能存在收受“红包”、过度医疗服务、以“医”谋私等不廉洁现象及医务人员在为患者服务过程中,个别医务人员仍存在与患者沟通不到位及服务“生、冷、硬”等现象,要加强医院行风工作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单靠说服教育是不行的,必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医务人员的从业行为进行规范,做到有章可循和违章必纠。结合纪检监察项目化管理工作,建立督导制度,即是把纪检监察工作按照党风廉政建设、效能监察、案件查办、纠风和行风建设四个专业划分的工作转换成一个个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措施有效的项目课题,通过分解任务、量化标准、明确项目责任人、工作目标和时限去完成。

一是医院各职能部门在纪委的组织领导下,经常下科室督导、调研,做到定期汇总、定期讲评、定期量化测评,有效促进各项制度的落实;二是实行科主任目标管理责任制,科主任代表科室与院党组织鉴订廉政责任状,科室医务人员与科室签订廉政责任书和优质服务承诺书,实行院、科两级负责,责任落实到人,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和执行力;三是建立个人医德医风档案,把医德医风、仪容仪表、服务态度、医护质量、工作责任心等纳人考核内容,将考核情况与效益工资和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相挂钩,提高干部职工的自律意识和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医务人员转正个人总结篇5

1.2现场调查法 采用抽样判断法于2014年10月~2015年5月间分别对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左溪中心卫生院、荷地中心卫生院、贤良中心卫生院、张村乡卫生院等共2所县级医院和17所卫生院进行调查。根据区域卫生行政管理系统统计资料进行现场查看医院/卫生院的实际工作、医生执业、医技人力资源等情况;同时与单位负责人和(或)医生进行座谈,了解双向转诊的实践与看法。

1.3监测项目 对参合农民在各级医疗机构的就医倾向、卫生院/站的卫生资源及医师状况、双向转诊履行情况、卫生院/站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全科医师制度实施情况等进行分析评价。

2 结 果

2.1本县范围内新农合参与情况调配结果 到2014年末,区域内19个镇(街道),337个行政村,其中农村331个行政村,新农合制度覆盖率为100%。参合人口数17.29万人,参合率为99.76%。本调查研究范围内新农合的初级政策执行到位,农民参与新农合的积极性较高。

2.2 参合农民各级医疗机构就医情况 区域内参合农民各级医疗机构就医情况住院人次占7.9%。首次就诊在基层卫生院的仅占33.5%,流向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占66.5%,其中县人民医院首次就诊的占65.28(见表1),到更高层次医疗单位就诊的患者占1.2%。

2.3 双向转诊的履行情况分析 2014年本调查区域内乡镇卫生院总诊疗人次为19万人次,上级医院向下转诊538人次,仅占总诊疗人次的比例的0.3%;向上级医院转诊5万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比例为26%,区域内双向转诊的履行情况差。

2.4 域内2014年乡镇卫生院的总诊疗人次为19万人次,出院人次仅为0.01万人。区域内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和住院床日等工作量有关指标均低于其它发达县乡镇卫生院的平均水平。调查范围内共计住院人次4.337万人,住院费用合计为1.675亿元。足见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单位,卫生技术资源严重缺乏,不能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情况明显,医疗单位门诊人次与门诊费用对比分析体见表(1);医疗单位住院人次与住院费用对比分析见表(2)。

表1 医疗单位门诊人次与门诊费用对比分析(%)

表2 医疗单位住院人次与住院费用对比分析(%)

2.5研究区域内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基本构成情况 2014年区域内乡镇卫生院共17所,床位数12张,卫生人员总数178名,卫生技术人员177名(占卫生人员总数的99.44%),执业(助理)医师141名(占卫生人员总数的85.3%),注册护士17名,药师(士)15名,技师(士)4名。区域内除县级医院外主要服务参合农民的乡镇医院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仅177名,实际服务参合人数达200454万人,平均约1132名参合农民需要1名执业(助理)医师。乡镇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的学历(大学占2.8%)、职称(高、中级技术职务者仅占0.11%)。考取有执业证书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仅162人(占91%)。调查结果还显示大多数乡村医生为个体户转岗而来,且绝大部分医生没有在三级医院进修经历,治疗经验及医疗水平相对低下。另有44个乡村卫生站都只能开展简易门诊,没有设置留观室,乡村医生也没有留观患者的经验,主要功能是简易门诊和简易药房,详见表3。

表3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基本情况(n=178,%)

3 讨 论

区域内乡镇卫生院临床类别执业医师要经过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双向转诊指征和指南编制,乃至双向转诊的基本流程的建立,使之成为真正意义的双向转诊“守门人”仍然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本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只具备开展多发病、常见病诊疗的能力,但是执业医师的学历和职称偏低,参合农民对乡镇卫生院缺乏信任感,因缺乏人才医疗实施无法正常运转。调查结果还显示17所乡镇卫生院中178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历条件参差不齐,大学学历人员仅占2.8%,初级职称人员占84.83%,而高级职称人员空无1人。最终导致患者自己直接到上级医院就诊,卫生院出现没有病人可转和卫生资源闲置的现象。由于上述众多问题存在,区域内无法开展政策性引导的双向转诊,转诊处于不信任的状态。然而,域内新农合双向转诊守门人体制建设,需要区域性政策力量推动和外部技术力量支持的双向转诊守门人的过渡模式。结果导致区域内乡镇卫生院新农合双向转诊“守门人”没有充当“守门人”这一要职。

当前在我国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制度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之前,必须利用我国卫生事业行政主导的政策优势,在非强制首诊基础上,构建区域性双向转诊守门人的过渡模式,如采用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担任双向转诊责任医师机制的过渡模式,来推动新农合双向转诊守门人的体制建设。据调查我市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已在推动全科医学建设工作,但正式投入市场并起效需要漫长的时间。目前我国的医疗体制是非强制首诊,患者拥有自主首诊选择权,而采用双向转诊责任医师机制推动区域新农合双向转诊守门人体制建设双向转诊守门人制度意味着强制首诊。就乡镇卫生院引入常态化外源性医疗技术资源的顾问医师机制来推动双向转诊守门人体制建设就现状而言,守门人的合适人选是乡镇卫生院的医生,但由于学历、技术职务偏低,缺乏参合农民对其的信任,为乡镇卫生院引入常态化外源性医疗技术资源的支持,基层医疗单位人员结构、技能、设施及设备与大型医院差距很大[3]。从上述问题分析,今后双向转诊工作是否可以引入上级医院医师技术支持,提高双向转诊的专业技术能力,并增进参合农民对其的信任感,以解相关问题。

庆元县地处浙西南,由于地貌关系各乡镇离县城均有较远的距离,乡镇卫生院与各个村落间又想距很长的路程,近年来交通虽有所改善,但仍存在较大的问题。由于患者动身出门就要1天时间,就诊时常常面临到乡镇看病还是到县城就诊选择的问题。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留置乡下的家村人口多为老弱病残人员,很多农村户籍的人口虽存在,但基本都已进城务工,双向转诊工作最终面临的是没有患者而无法实现的可能。

以双向转诊制度为纽带的医疗服务体系的目标是充分利用医疗资源,为居民提供连续性和经济性的医疗服务。实现的途径是理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院的利益关系,加强两者的联系,促进两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这符合医改的方向,也顺应了居民的需求[4]。国内研究认为,大型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双向转诊制度,有助于发挥各级医疗机构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提高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实现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卫生服务供求关系趋于平衡[5]。而偏远地区或乡村,这些地方交通不便,经济相比落后,人口流动性大,区域性差异大,人门文化及保健意识低等多种问题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双向转诊工作的开展。

综上所述,县级以下乡镇卫生院需要实行好双向转制度,需要从多方面解决目当前困扰双向转诊实施的各种因素,建立起高效流畅的双向转诊机制。在开展双向转诊工作中要正确区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与县乡级以下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站)所面临的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建立不同的转诊流程与工作方案。要进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卫生站一体化管理,有效推行乡村医生优胜劣汰的岗位培训,提高卫生服务人员的基本水平。相关影响因素的解决办法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宝玉,张启瑜,潘景业,等.城乡对口支援医院双向转诊的路径探讨及实证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6):1028-1029.

[2].关昕.基于区域性医疗集团下的双向转诊模式探讨-以“北京复兴模式”与“大庆模式”为例[J].中国社会医学,2009,5(25):303-305.

医务人员转正个人总结篇6

二、主要付费方式简介

1.按项目结算。是一种最古老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被普遍使用。指病人在接受医疗服务时,按服务项目的价格计算费用,然后由医保经办机构向病人或医院提供费用补偿。按项目付费下,所偿付的费用数额取决于各服务项目的单价及实际服务量。其优点是符合市场常规,操作直观,易于理解和掌握;能够调动医生积极性,有利于医学科技进步;鼓励提供全面优质服务,容易令参保人员满意;经办机构易于获得大量医疗和管理信息。缺点是容易刺激过度医疗和大型检查,费用难以控制;需要进行逐项审核,工作量大。管理重点是严格管理,放大扣款。

2.按病种结算。指将疾病诊断作为确定付费标准的标识,把医疗机构对每个病人提供的医疗服务过程作为一个产出,对疾病诊断下的整体产出确定一个统一的费用支付标准。适用于诊断简单明了的疾病种类。优点是鼓励医疗机构加强医疗服务质量,提高诊疗水平;促进医院加强成本核算;促进医保经办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标准化建设。缺点在于管理难度大、成本高;容易造成诱导住院、分解住院、推诿重症病人及诊断升级。

3.按人头结算。指医保经办机构同定点医疗机构或医生协商并签订合同,按照在一定时期内确定的额度及其服务的参保人员数量支付费用,定点医疗机构或医生负责向服务人群提供合同规定范围内的医疗服务。适用于基层卫生社区健全和服务对象明确的地区。优点是可刺激医疗机构通过降低成本扩大收益,促进疾病预防;定额支付、基金安全有保障、操作简单、易于管理。缺点是容易造成推诿病人、服务不足、服务质量下降。因此,必须引入竞争机制,允许参保人员定期重选定点医疗机构来减少负面影响。

4.总额预付。指由医保经办机构单方面或通过与医疗机构协商,来确定医疗机构在一定时期内医疗服务费用的总额预算,医疗机构向参保人员提供规定的医疗服务,并相对自主地确定预算款的使用。这种付费方式需要医保经办机构对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量有高度的控制权。优点是基金支付可控,防止基金风险,并可避免其他付费方式存在的弊端。缺点是要求管理者要有高超的管理艺术,可能诱导医疗机构不合理减少医疗服务,弱化市场作用,影响医疗机构运行效率。短期内,医疗机构可能会限制收治病人及控制成本,但从长期看,医疗机构又会有所收敛,以期获得下一年度的预付额度。

5.按服务单元结算。指将医疗机构提供一系列医疗服务按一个特定的参数划分为若干服务单元,如一个门诊人次、一个住院人次或一个住院床日等,然后根据预算额度参考往年资料和其他影响因素,确定每一个服务单元的费用支付标准,按照医疗机构提供服务单元数量进行付费。该办法往往用于门诊定额付费和住院定额付费。6.包干使用。指按照预算额度确定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险待遇标准,在规定时间按照签约人数一次性支付给定点医疗机构或参保个人,定额包干使用。

7.其他付费方式。如DRGs付费等。

三、总额控制下的费用结算

1.建立基金预算管理制度。完善医保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制度,在编制医保收入预算的基础上强化支出预算,并将基金预算管理和费用结算管理相结合。

2.合理确定定额指标。要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以医保年度基金预算为基础,在扣除一次性预缴、异地就医、离休人员和定点零售药店等费用,并综合考虑各类支出风险的情况下,统筹考虑物价水平、GDP增速等因素,确定医保基金支付的年度总额控制目标。

3.细化分解总额控制指标。以近三年各定点医疗机构提供服务情况和实际医疗费用发生情况为基础,将年度总额控制目标按照定点医疗机构的级别、类别、服务范围、有效服务量以及承担的首诊、转诊任务等因素,并区分门诊、住院等费用细化落实到各定点医疗机构。指标要向基层倾斜,以适应分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基层与医院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支持合理有序就医格局的形成。

4.费用拨付、结算与指标调整。医保经办机构要将总额控制指标与具体付费方式和标准相结合,预留10%左右的质量保证金和适当年终清算调剂金后,将总额控制指标分解到每个月份,按照服务协议约定按时足额结算,确保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正常运行。对未超过总额控制指标的医疗费用,医保经办机构应根据协议按时足额拨付;超过总额控制指标的医疗费用,可暂缓拨付,到年终清算时再审核拨付。医保经办机构可以按总额控制指标设定资金,按协议约定向定点医疗机构预付,以缓解其资金运转压力。对在改革过程中医疗机构有效工作量或费用构成等发生较大变动的,经办机构可根据实际,在年中对定点医疗机构总额控制指标进行调整,做到科学管理。

5.注重沟通与协商。经办机构要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制定实施总额控制的程序和方法,并向社会公开。要建立医保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之间有效沟通协商的机制,在分解总额控制目标时,应广泛征求定点医疗机构和参保人员代表的意见。

6.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按照“结余奖励、超支分担”的原则,合理确定医保基金和定点医疗机构对于结余资金与超支费用的分担比例,以充分调动定点医疗机构对控制医疗费用的积极性。建立费用超支主要由定点医疗机构合理分担,结余资金主要用于合理奖励定点医疗机构的机制。对超过总额的医疗机构,应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促其改进管理。医保经办机构可视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对定点医疗机构合理超支部分给予补偿。

7.推进付费方式改革。要在全面开展总额控制的同时,继续探索完善按人头、按病种等付费方式,不断提高付费方式的科学性,提高基金绩效和管理效率。

四、当前形势下的定点医院监管

(一)建立完善管理机制

1.细化定点服务协议,突出协议的效能。要将总额控制管理内容纳入定点服务协议,并根据总额控制管理要求调整完善协议内容。要针对总额控制后可能出现的情况,逐步将次均费用、复诊率、住院率、人次人头比、参保人员负担水平、转诊转院率、大型检查阳性率、抗生素使用比例、手术率、择期手术率、重症病人比例等,纳入定点服务协议考核指标体系,并加强管理。

2.建立有效查房制度。要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稽查小组,定期、不定期进行稽查,节假日坚持稽查。稽查时要做到“三看”“五问”“三对照”。“三看”即看病员、看证件、看病历,“五问”即问姓名、问年龄、问单位、问病情、问医疗服务,“三对照”即对照病历、对照年龄、对照性别。稽查结束后还要写出稽查报告,作为对“两定”进行处理的依据,也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3.建立定点医院分级管理制度。对违规少、配合好的医院,提高预付资金比例和标准,解决医院周围资金问题,还可减少病历抽审数量,简化费用审核程序。

4.建立定点医院退出制度。对反复出现严重违规或骗取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定点医院,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可取消其定点资格,若干年内不得重新申请,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5.建立医疗保险专家委员会。在日常管理中遇到重点难点问题要多向专家请教,提高管理的科学性,避免与医疗机构发生冲突。6.建立药品和项目的最高限价制度。医保经办机构作为“第三方付费”的主体,要发挥好制约监督作用,可对临床常用药品及高价值医用材料进行最高限价,有效控制高回扣药品的使用。如南阳对30多种常用药品实行最高限价,奥扎格雷价格为14.7~58元不等,限使用28元以下的;生脉针价格区间3.5~50元,限使用15元以下的;还对50多种医用材料进行限价。7.建立集团购买及谈判制度。利用集团购买的优势,指定透析和肾移植病人的门诊治疗由一家定点医院治疗,价格马上大幅下降。公务员健康体检通过团购谈判,500元的常规体检价格降为150元。

(二)明确医疗监管重点

1.严格部门入院标准。按照国家卫生部门制定的出入院标准,收治参保人员,严格执行“首院、首科、首诊”负责制,严禁推诿病人,违规者视情节核减住院人次。

2.合理计算住院人次。住院24小时以内者,不计入住院人次;医疗费用未达到起付线者,不计入住院人次,若发生抢救费用,按急诊抢救报销;跨年度住院者,按1/2住院人次计算。

3.严禁虚假住院、挂床住院和分解住院。虚假住院是指挂参保人员姓名,虚构伪造医疗文书的行为。分解住院是指人为将应一次连续住院治疗过程分解成两次或多次的行为。挂床住院是指住院病人不在院且无合理原因。

4.严禁串换上传。串换上传是指信息系统上传的药品或诊疗项目与实际不符的行为。违规者给予2~5倍罚款。5.严禁诱导住院。诱导住院是指擅自减少统筹基金起付标准或以现金返还等方式诱导参保人员住院的行为。违规者视情节核减住院人次。

6.严格限制外购药。必需外购药品的,应经审批;符合程序的外购药品由统筹基金按规定支付,纳入该院统筹应支付总额。

7.严格执行转诊转院制度。转诊率不得超过正常就诊人次数的比率,被医疗保险专家委员会认定为违规转院者,按规定核减年度住院人次,或按年度最高支付限额拒付。

8.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系统的作用。要学会利用先进网络信息系统,实时监测医疗动态,及时对重要指标进行纵向、横向统计分析,做到精确管理,并对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9.进行满意度调查。经常性对病人进行医院服务质量调查,掌握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付费方式改革不得牺牲群众利益,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调查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注意用具体数据进行管理要每月统计各医院各科室医疗费用情况,还要了解全国全省的统计数据。对各医院进行纵向比较,对同级同类医院进行横向比较,从比较中发现问题,从而指导管理和协商谈判。根据医院人均费用执行情况和不同医院相同科室人均医疗费的对比分析,确定病历送审要求。对管理好的医院实行病历免审、少审,并减少查房次数。对管理差的医院以及人均费用偏高的科室实行病历全审、严审,并加大查房力度和密度。全年平衡结算后,对管理好、不超过协议定额及人均费用显著下降的医院,在进行年度考核和返还质量保证金时予以倾斜,并实行总额预付,帮助医院解决资金周转问题。在日常管理中,对定额指标超标高出定额的医院及时通报提醒;对连续居高不下的医院,召集院长、主管院长、医保办主任和各科室主任参加专门座谈会,向其通报全国人均、本地同级或高一级别医院的纵向、横向比较,帮助他们找原因、定措施。通过座谈交流,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定额目标的落实。

(四)善于用法律法规进行管理要熟练运用《社会保险》等法律法规进行管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让违法违规行为受到应有的处罚。还要学会运用卫生部门的行业规范来进行监管。例如《全国医疗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2011年工作任务分解量化指标》规定,医疗机构临床应用裸支架比例不得低于临床应用冠状动脉支架总数的20%,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植入支架数超过3个,须经本机构心脏外科医师会诊同意后方可实施。我们经办机构完全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病历审核,要求医院予以落实,从而保障患者利益和基金合理使用。

五、管理成效

1.医院踊跃参加改革试点。新的付费方式办法出台后,因后付制改为预付制解决了医院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也充分尊重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动,引导收入与服务挂钩,同时从根本上解决了按项目付费刺激医疗费用快速上涨问题。以治好病和患者的满意度为主要考核体系建立的奖惩机制得到定点医院的支持,南阳市九家三级医院和部分二级医院与医保中心签订了“定额预付管理协议”。

医务人员转正个人总结篇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232-02

医院后勤管理是指组织、协调、监督和指挥后勤部门及所属人员有序地开展工作,为医、教、研、防工作服务及保障其工作正常进行而提供的各种活动。后勤服务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医院体系正常运转的支持系统。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医院的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因而在推行后勤改革的过程中,笔者所在的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实行分阶段、稳步推进的发展策略。从1998年实行3个部门承包经营迈出改革的第一步,到2002年下半年成立后勤服务总公司,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市场化、企业化的模式运作,后勤改革已顺利进入第二阶段,并朝着社会化的方向稳步发展。

一、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分离,建立有偿服务模式

医院进行机构调整,将原总务处、配送中心、维修部撤销,成立后勤服务总公司,继续履行其原有服务职能;新设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后勤管理处,专门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管理与协调。经过2002年7月份到2003年6月份独立运行,积累了后勤服务部门的运行成本数据,结合医院2002年之前的后勤保障支出数据,参考社会相关后勤保障收费体系标准,制定有偿服务标准,签署《后勤服务管理协议书》。

1.按服务性质,重新划分班组类型。为了便于医院对后勤服务的管理与协调,将后勤服务总公司所属班组,按服务性质及核算办法划分为五种类型:

(1)保障性班组:包括通讯班、供热站、污水处理站、电梯班、空调班、供氧站、配电室、供水办、车队便民服务10个班组。

(2)服务性班组:包括木瓦油工班、铁工班、电工班3个班组。

(3)经营性班组:包括职工食堂、营养食堂、洗涤中心、影印中心、印刷厂、善达超市、配镜店、被服厂、理发店、看车处10个班组。

(4)定额包干性班组:包括绿化班、保洁中心。

(5)定编自营性班组:指配送中心。

2.分类型制定核算办法,资金切片划拨,经费实行总额包干。保障性班组经费核定分两部分:一是人员费。依照法律规定,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定岗核编;公司接纳核定编制内医院原后勤职工,医院按档案工资拨付保障部门人员工资。二是运行费包括保障部门的办公费、业务费、维修费、水电费、低值易耗品等。对工作量能够计量的班组,核定每单位费用标准,比如通讯班对医院提供的通信设施日常维修费用,按每月2元/部标准拨付;对工作量无法计量的班组,核定年费用总额,比如空调班对医院冷、热设施的维修、维护保养管理,按全年26.4万元拨付。全部经费实行包干使用,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管理原则。

服务性班组为医院提供的正常维修服务工作,参照物业管理的做法,根据医院业务用房面积,按每月0.7元/m2支付人工费,按每月0.75元/m2支付维修材料费,两项费用均包干使用,超支不补。非常规性维修项目,必须经医院批准,并列入专项工程管理,费用单独核算拨付。医院的专项工程和基建工程,按医院工程管理规定执行,同等条件下由医院后勤服务总公司优先承接服务,其工程结算按丙级五类收费标准,审计后据实结算。

经营性班组医院让渡市场给与其经营,经营期内接纳医院核定在编职工,承担定编内职工的一切工资、奖金费用;占用医院的房屋按每月4元/m2上交房屋使用费;经营期内使用的水、电、气、电话等消耗据实上交医院;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均由班组自行承担,计入成本;除此之外经营性班组还要每年向医院上交一定额度的承包管理费。

定额包干性班组医院核定在编职工人数,核定全年经费总额,不单独拨付人员工资,比如绿化班以医院绿化面积16元/m2的标准,拨付全年绿化费用。

定编自营性班组医院只核定在编职工人数,人员费及运行费一律停止拨付,给与政策,鼓励其学习先进的物流管理,以稳定的需求量降低进货价格,将进货价差让渡给其,实行自负盈亏。

3.资产评估、两权分离,形成资本金投入。医院将原后勤服务所配备的固定资产,经清查盘点,划转给后勤服务总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以原始价值作为计价依据,形成医院对后勤服务总公司的资本金投入,后勤服务总公司负责所使用资产、设备的维修、维护及保养,确保医院资产的保值增值。由于开展业务而新增的固定资产由公司负责。

医院将交接之日的库存材料及物品(配送中心的库存材料、各维修班组的库存维修材料)划转给后勤服务总公司,形成医院资本金投入。

二、建立有效的服务价格、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医务人员转正个人总结篇8

 

医学生工作转正自我鉴定一

到xx人民医院工作已满一年时间,这一年来,在医院领导的教导和培养下,在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下,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等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现将本人工作以来的情况做简要的自我鉴定。

一、思想上,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思想上,我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通过以上努力,我感到自己的政治素质有了长足进步。

二、业务上,努力夯实医学专业知识,强化“三基”,力求更优秀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虽然有五年的医学专业知识学习,但仍缺乏对临床实际问题的辨证处理能力,在上一年的工作中,我深入病房,刻苦钻研,关爱病人,加强医患沟通,使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在应对各种医疗事务时都能做到以人为本,精益求精。

回首这一年,是不断学习,不断充实的一年,是积极探索,逐步成长的一年。医学知识日新月异,我也深知在业务上存在不足,但我有信心,在以后的工作中集众所长,克服不足,不辞艰辛,执着追求,竭尽全力去完成医师所承担的“帮助病患,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

医学生工作转正自我鉴定二

转眼间,在xx医院三个月的实习就要结束了,这几个月来,在医院领导及上级医生的精心培育和领导下,在思想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

在思想上,我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各项法规。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时刻以一名真正的党员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真正的党员。

在工作中,我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尊敬领导、团结同事、关心病人、不迟到、不矿工、塌实工作,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服务,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在学习上,自从毕业到至今,我从没有放弃学习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用理论知识来联系实践,不断求知进取,在提高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

当然,我还存在着经验不足,考虑问题不够全面等缺点,我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克服不足;我将努力找准自己的定位,尽自己的所能为医院作出贡献。

医学生工作转正自我鉴定三

为期十个月的实习生活转眼已经结束,时间过得真快。实习是我们将理论转化为能力,迈向临床的第一步,在实习期间我受益匪浅并将终生受用,我下面对本次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实习的自我鉴定:

今年7月份我到桂林市人民医院实习,按医院和学校的要求和规定,我分别到了急诊、骨伤、内、妇、儿、外、五官等7个科室学习,在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医院及医院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团结同事,严格律己,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及擅离工作岗位。

对病人细心照顾,和蔼可亲。努力将理论知识结合实践经验,在实习过程中我还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努力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实习生活也培养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经过将近一年的实习实践我熟练掌握了病程记录、会诊记录、出院记录等所有医疗文件的书写;掌握了临床各科室的特点及各科室常见、多发病人的诊治;掌握了常见化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及和各类危急病人的紧急处理。较好地完成了各科室的学习任务,未发生任何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

医务人员转正个人总结篇9

二、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指导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切实加强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统计信息、档案资料的管理制度,并按部的统一规划开发相关的数据库。

三、要注意做好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我部将有计划地组织各地及统筹地区经办医疗保险业务的骨干进行业务培训。各地劳动保障部门也要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对具体经办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四、各地在落实《管理规定》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认真研究、及时解决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改进工作、完善管理,涉及全局的问题,请及时向我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反映。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业务管理规定

为规范全国基本医疗保险业务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和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一、登记与缴费核定

(一)受理缴费单位(或个人)填的的社会保险登记表及其所提供的证件和资料,并在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对符合规定者予以登记,并发给社会保险登记证,负责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变更、注销事宜。

(二)建立和调整统筹地区内缴费单位和个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档案资料(缴费单位与缴费个人的基础档案资料主要项目见附件2与附件3)。

(三)根据上年度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情况,以及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的支出情况,本着收支平衡的原则,制定本年度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征集计划。

(四)对缴费单位送达的申报表、代扣代缴明细表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审核,认真核定参保人数和缴费单位与个人的缴费工资基数、缴费金额等项目。向用人单位发放缴费核定通知单。

(五)对于按规定应参加而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或个人),要及时发放《办理社会保险手续通知单》,督促其尽快补办参保手续。

(六)按规定为在统筹地区内流动的参保人员核转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对跨统筹地区流动的,除按规定核转其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外,还应通知费用记录处理和待遇支付环节,对个人帐户进行结算,为其转移个人帐户余额,并出具转移情况表。

(七)定期稽核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单位的职工人数、工资基数和财务状况,以确认其是否依法足额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八)由税务机关征收基本医疗保险的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逐月向税务机关提供缴费单位(或个人)的基本医疗保险登记情况及缴费核定情况。

二、费用征集

(一)根据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单位和个人的基础档案资料,确认缴费单位(或个人)的开户银行、户名、帐号、基本医疗保险主管负责人及专管员的姓名、联系电话等情况,并与缴费单位建立固定业务联系。

(二)依据核定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数额,开具委托收款及其他结算凭证,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户征集基本医疗保险费,或者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征集。

(三)以支票或现金形式征集基本医疗保险费时,必须开具“社会保险费收款收据”。

(四)及时整理汇总基本医疗保险费收缴情况,对已办理申报手续但未及时、足额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单位(或个人),经办机构要及时向其发出《社会保险费催缴通知书》;对拒不执行者,将有关情况及时上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由其下达《劳动保障限期改正指令书》;逾期不缴纳者,除责其补缴欠缴数额外,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2‰滞纳金。

(五)保费征集情况要及时通知待遇审核和费用记录处理环节。对欠缴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单位(或个人),从次月起暂停其享受社会统筹基金支付的待遇;欠缴期内暂停记载个人帐户资金,不计算参保人员缴费年限,等补齐欠费和滞纳金后,方可恢复其待遇享受资格,补记个人帐户。

(六)定期汇总、分析、上报基本医疗保险费征缴情况,提出加强基本医疗保险费征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费用记录处理

(一)根据缴费单位和个人的基础档案资料,及时建立基础档案库及个人帐户。

(二)根据费用征集环节提供的数据,对单位和个人的缴费情况进行记录,及时建立并记录个人帐户(个人帐户主要记录项目见附件4)。个人缴纳的保险费计入个人帐户;单位缴纳的保险费按规定分别计入个人帐户和统筹基金。根据待遇支付环节提供的数据,对个人帐户及统筹基金的支出情况进行记录,以反映个人帐户和统筹基金的动态变更情况。

(三)由税务机关征收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根据税务机关提供的缴费单位(或个人)的缴费情况对个人帐户进行记录,同时将有关情况汇总,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四)按有关规定计算并登记缴费个人的个人帐户本息和缴费年限。

(五)负责向缴费单位和个人提供缴费情况及个人帐户记录情况的查询服务。对缴费记录中出现的差错,要及时向相关业务管理环节核实后予以纠正。

(六)根据登记与缴费核定环节提供的缴费单位和个人的变动情况,随时向登记与缴费核定环节及待遇支付环节提供变动单位和个人的基础资料及个人帐户的相关情况。

(七)对缴费单位、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等报送的基本医疗保险统计报表,定期进行统计汇总与分析,按规定及时向上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报送。

(八)缴费年度初应向社会公布上一年度参保单位的缴费情况;每年至少向缴费单位或个人发送一次个人帐户通知单,内容包括个人帐户的划入、支出及结存等情况;每半年应向社会公布一次保险费征收情况和统筹基金支出情况,以接受社会监督。

四、待遇审核

(一)按照有关规定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并与之签订服务协议,发放定点标牌。

(二)向缴费单位和个人发放定点医疗机构选择登记表,并组织、指导其填报。根据参保人员的选择意向、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及区域分布,进行统筹规划,为参保人员确定定点医疗机构。

(三)指导缴费单位的基本医疗保险专管员(或缴费个人)填写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审批表,按规定进行审核,并向参保人员发放基本医疗保险证(卡),同时将相关信息及时提供给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

(四)及时掌握参保人员的缴费情况及医疗保险费用支出的相关信息。对欠缴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单位(或个人),从次月起暂停由社会统筹基金向参保人员支付待遇。

(五)接受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的费用申报以及参保人员因急诊、经批准的转诊转院等特殊情况而发生的费用申报,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核。核准后向待遇支付环节传送核准通知,对未被核准者发送拒付通知。

(六)负责建立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档案,主要包括就医记录、个人帐户及统筹基金的使用情况等。

(七)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负责定期审核、调整参保人员所应享受的保险待遇。

(八)按照有关法规和协议,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进行监督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

五、待遇支付

(一)确认缴费单位或个人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资料,编制人员名册与台帐或数据库。

(二)根据有关规定,研究确定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支付方式以及与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的结算方式和结算时间。

(三)根据待遇审核环节提供的核准通知及申报资料,按协议规定的时间与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进行结算,及时拨付结算款。

根据有关规定,核退个人垫付的应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款项;为跨统筹地区流动的参保人员转移个人帐户余额;向参保人员继承人支付个人帐户结余款。

(四)对个人帐户和统筹基金的支出情况及时进行登记,并将有关支出数据提供给费用记录处理环节。

(五)与银行、缴费单位、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等建立经常性的业务联系,以便于相互协调配合。

六、基金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

(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国有商业银行设立基金收入户和支出户,收入户只能向财政专户划转基金,不得发生其他支付业务;支出户只接受财政专户拨付的基金及该帐户的利息收入,不得发生其他收入业务。

(二)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及时编制基本医疗保险费收入和支出记帐凭证,同时按规定对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实际收支进行审核。

(三)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凭证或记帐凭证,登记基本医疗保险明细分类帐或现金日记帐、收入户存款日记帐、支出户存款日记帐、财政专户存款日记帐。定期汇总记帐凭证,填制记帐凭证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后登记总帐,并将明细帐金额分别与总帐进行核对,无误后进行结帐。

(四)每月与开户银行对帐,确保帐帐、帐款相符;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及时调整未达帐项;对因银行退票等原因造成的保险费欠收,要及时通知费用征集环节,查明原因、采取措施,确保保险费收缴到位。按照有关规定,与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定期对帐。

(五)按期计算、提取保险费用,并编制凭证,保险基金当年入不敷出时,按《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有关条款的规定执行。

(六)根据保险基金的实际结存情况,在满足周转需要的前提下,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办理基金存储或购买国债的手续;建立银行定期存款和各种有价证券备查帐,掌握银行存款及有价证券的存储时间与金额,按时办理银行存款及有价证券的转存、兑付及保管工作。

(七)指导和监督费用征集、费用记录和处理和待遇支付等工作,建立应缴未缴、应付未付保险基金备查簿,以及各种业务台帐,定期进行核对、清理,加强对各种暂付款、借入款、暂收款等的管理。

(八)按要求定期编报会计报表,正确反映基金的收支结存情况,并提供基金筹集、使用、管理等情况的分析报告。

(九)年度终了前,根据本年度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和下年度基金收支预测,编制次年的基金预算草案。基金预算草案由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审核,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在预算执行中,遇有特殊情况需调整预算时,应编制预算调整方案,并按上述报批程序执行。定期向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十)年度终了后,编制年度基金财务报告。年度基金财务报告经劳动保障部门核准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形成基金决算,并逐级上报。

(十一)制定、完善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会计的反映、监督职能。

(十二)建立和完善保险基金预警制度,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基金收支情况进行分析、预测。计算机管理系统要具备较为完善的基金监控、分析、评价、预测功能。

附件: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业务管理图(略)

医务人员转正个人总结篇10

(一)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能够对医院已经实现的经营成果进行合理评价

现阶段,医院财务报表的内容有医疗收支明细表、基本数字表、资产负债表等。财务人员借助财务报表,能够充分地认识到医院现有的偿债能力以及未来的发展能力,这样医院经营者才能够作出更加合理的决策。

(二)医院通过财务分析,能够使资产结构得到最合理的优化

这对提升现有的经营管理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财务人员借助财务指标的设置,能够了解到哪些因素阻碍医院发展,这对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资源,提高医院的盈利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医院财务分析的方法

(一)趋势分析法

此种方法不但能够应用在相同医院不同时间内纵向分析,还能应用在不同医院之间的横向分析。借助趋势分析法,财务人员能够掌握引起医院指标变化的重要因素,进而对医院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但是财务人员需要格外注意,在计算不同时期的数据时,计算方法必须相同,并且要将偶然发生的因素扣除,这样财务数据才能够反映出医院真正的经营情况。

(二)比率分析法

此种方法主要是需要计算结构比率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比率,以便能够从不同的方面,来反应医院经营现状。但是由于行业标准不统一,以此判断比率无法确定是高、是低,也许能够将每个指标的数据数值都能够计算出来,但是却也难以找到与其能够进行比较的指标。

(三)因素分析法

此种方法主要是指如果某些因素对财务分析指标造成了影响,如果其他因素没有发生改变,依据顺序确定方法来判断各个因素之间应该产生的各个变化。因为每个因素变动都会对计算顺序产生影响,所以运用此方法的重要性就是明确影响指标的每个因素,同时还需要了解到这些因素对指标能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

三、医院财务分析指标

(一)偿债能力指标

该财务分析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主要是用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从这一计算中可以明确的看出,资产负债率能够有效地显示出企业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关系,现如今,其已经成为世界上普遍认可的衡量企业长时间负债偿还能力的不可缺少的指标。站在经营的角度,医院的资产负债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因为过高则表示医院没有充足的发展资金,经营过程中存在着比较大的风险,其偿债能力比较差,但是如果过低,则表示医院的外部资金并未得到充分利用。流动比率主要是通过医院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计算所得。该指标主要是为了反映出医院所具有的流动资产在短时间内债务到期之前,能够变现来偿还负债的能力。影响流动比率的最重要的因素有两个,分别为应收医疗款,即日常经营过程中,收到的医疗款项、药品周转速度。因为我国医院属于事业单位,为此,应该执行适度负债的方法,防止医疗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流动比率作为正指标,也不能过高,过高则说明医院的存货过多或者是待摊费用有所增加,这就需要财务人员进行分析。通常情况下,流动比例达到2:1最佳,这说明医院的财务情况保持稳定。

(二)营运能力指标

该指标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这其中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业务收入除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通过该比率能够表示出应收账款变现情况,以此采取措施最短的时间内收回应收账款,这样既能够保证医院短期偿债能力,同时还能够反映出医院在应收账款方面的管理效率。

(三)盈利能力指标

其主要包括总资产结余率以及业务收入结余率。这其中总资产结余率主要是通过业务收入结余除以平均资产总额而获得。该指标能够表示出医院所有的资产具体的获利水平。总资产结余率与医院的资产结构、管理水平等密切相关。

(四)发展能力指标

该指标主要包括业务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业务收入增长率主要是通过本年业务收入增长额除以上年业务收入。该比率能够反映出医院的发展趋势以及增加业务收入的能力。该指标能够反映出医院现有的生存与发展水平。总资产增长率主要是通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除以年初总资产。该比率能够表明医院本期资产是否实现了增长,以此衡量医院的发展能力。在财务分析过程中,有关人员应该对资产扩张结构有所重视,同时对医院的后续发展能力要加以研究,防止医院资产出现过度扩张的情况。

(五)成本控制指标

该指标主要包括管理费用率、人员经费支出比率。管理费用率=管理费用/业务支出。医院的管理费用被分摊到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项目中,在财务报表上没有显示。此比率能够反映管理费用占总支出的比率。人员经费支出比率=人员经费支出/业务支出。人员经费支出一般是医院的主要支出,此比率反映医院人员支出是否合理。提示管理者应当结合医院的发展特点和技术状况,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六)工作效率指标

病床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实际开放总床日。此指标反映医院病床的使用效率和资源利用的有效性。病床使用率过高,则说明床位比较紧张;若过低,则会浪费医院的资源。病床周转率=出院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此比率反映医院资源的使用效率。病床周转率越高,资源的利用效果越好,工作效率越高。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出院者实际占用床日数/出院人数。是反映医院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越低越好。

(七)社会效益指标

药品收入比率=药品收入/业务收入。由于医疗机构特殊性,不仅要追求经济利益,还要顾及社会效益,充分体现医院的公益性。医院应当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减少对药品收入的过度依赖,切实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门诊业务收入/门诊人次。对医院而言,应当寻求一个适当的标准,既可以减少门诊病人的就医费用,又能维持正常的经营。出院者平均收费水平=住院收入/出院人数。此指标是一个平均数,应当注意区分病种。

医务人员转正个人总结篇11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紧紧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全面建立并不断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和医疗服务特点的医保支付体系。健全医保支付机制和利益调控机制,实行精细化管理,激发医疗机构规范行为、控制成本、合理收治和转诊患者的内生动力,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患者有序就医,支持建立分级诊疗模式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发展,切实保障广大参保人员基本医疗权益和医保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保障基本。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不断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着力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需求,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利用,筑牢保障底线。

二是建立机制。发挥医保第三方优势,健全医保对医疗行为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及对医疗费用的控制机制。建立健全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间公开平等的谈判协商机制、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和风险分担机制,提高医疗机构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促进医疗机构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三是因地制宜。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医保基金支付能力、医保管理服务能力、医疗服务特点、疾病谱分布等因素,积极探索创新,实行符合本地实际的医保支付方式。

四是统筹推进。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各项改革,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发挥部门合力,多措并举,实现政策叠加效应。

(三)主要目标。

2017年起,进一步加强医保基金预算管理,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各地要选择一定数量的病种实施按病种付费,国家选择部分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试点,鼓励各地完善按人头、按床日等多种付费方式。到2020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覆盖所有医疗机构及医疗服务,全国范围内普遍实施适应不同疾病、不同服务特点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按项目付费占比明显下降。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实行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针对不同医疗服务特点,推进医保支付方式分类改革。对住院医疗服务,主要按病种、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长期、慢性病住院医疗服务可按床日付费;对基层医疗服务,可按人头付费,积极探索将按人头付费与慢性病管理相结合;对不宜打包付费的复杂病例和门诊费用,可按项目付费。探索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支付方式,鼓励提供和使用适宜的中医药服务。

(二)重点推行按病种付费。原则上对诊疗方案和出入院标准比较明确、诊疗技术比较成熟的疾病实行按病种付费。逐步将日间手术以及符合条件的中西医病种门诊治疗纳入医保基金病种付费范围。建立健全谈判协商机制,以既往费用数据和医保基金支付能力为基础,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确定中西医病种付费标准,引导适宜技术使用,节约医疗费用。做好按病种收费、付费政策衔接,合理确定收费、付费标准,由医保基金和个人共同分担。加快制定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实现全国范围内医疗服务项目名称和内涵的统一。逐步统一疾病分类编码(ICD10)、手术与操作编码系统,明确病历及病案首页书写规范,制定完善符合基本医疗需求的临床路径等行业技术标准,为推行按病种付费打下良好基础。

(三)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试点。探索建立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体系。按疾病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复杂程度和实际资源消耗水平等进行病种分组,坚持分组公开、分组逻辑公开、基础费率公开,结合实际确定和调整完善各组之间的相对比价关系。可以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技术为支撑进行医疗机构诊疗成本与疗效测量评价,加强不同医疗机构同一病种组间的横向比较,利用评价结果完善医保付费机制,促进医疗机构提升绩效、控制费用。加快提升医保精细化管理水平,逐步将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用于实际付费并扩大应用范围。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收费、付费标准包括医保基金和个人付费在内的全部医疗费用。

(四)完善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等支付方式。支持分级诊疗模式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建设,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行门诊统筹按人头付费,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各统筹地区要明确按人头付费的基本医疗服务包范围,保障医保目录内药品、基本医疗服务费用和一般诊疗费的支付。逐步从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治疗方案标准、评估指标明确的慢性病入手,开展特殊慢性病按人头付费,鼓励医疗机构做好健康管理。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将签约居民的门诊基金按人头支付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家庭医生团队,患者向医院转诊的,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家庭医生团队支付一定的转诊费用。对于精神病、安宁疗护、医疗康复等需要长期住院治疗且日均费用较稳定的疾病,可采取按床日付费的方式,同时加强对平均住院天数、日均费用以及治疗效果的考核评估。

(五)强化医保对医疗行为的监管。完善医保服务协议管理,将监管重点从医疗费用控制转向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双控制。根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和服务特点,分类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与医保基金支付挂钩。中医医疗机构考核指标应包括中医药服务提供比例。有条件的地方医保经办机构可以按协议约定向医疗机构预付一部分医保资金,缓解其资金运行压力。医保经办机构要全面推开医保智能监控工作,实现医保费用结算从部分审核向全面审核转变,从事后纠正向事前提示、事中监督转变,从单纯管制向监督、管理、服务相结合转变。不断完善医保信息系统,确保信息安全。积极探索将医保监管延伸到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有效方式,探索将监管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促进医疗机构强化医务人员管理。

三、配套改革措施

(一)加强医保基金预算管理。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科学编制并严格执行医保基金收支预算。加快推进医保基金收支决算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各统筹地区要结合医保基金预算管理完善总额控制办法,提高总额控制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完善与总额控制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对超总额控制指标的医疗机构合理增加的工作量,可根据考核情况按协议约定给予补偿,保证医疗机构正常运行。健全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商机制,促进医疗机构集体协商。总额控制指标应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童医疗机构等适当倾斜,制定过程按规定向医疗机构、相关部门和社会公开。

有条件的地区可积极探索将点数法与预算总额管理、按病种付费等相结合,逐步使用区域(或一定范围内)医保基金总额控制代替具体医疗机构总额控制。采取点数法的地区确定本区域(或一定范围内)医保基金总额控制指标后,不再细化明确各医疗机构的总额控制指标,而是将项目、病种、床日等各种医疗服务的价值以一定点数体现,年底根据各医疗机构所提供服务的总点数以及地区医保基金支出预算指标,得出每个点的实际价值,按照各医疗机构实际点数付费,促进医疗机构之间分工协作、有序竞争和资源合理配置。

(二)完善医保支付政策措施。严格规范基本医保责任边界,基本医保重点保障符合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原则的药品、医疗服务和基本服务设施相关费用。公共卫生费用、与疾病治疗无直接关系的体育健身或养生保健消费等,不得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各地要充分考虑医保基金支付能力、社会总体承受能力和参保人个人负担,坚持基本保障和责任分担的原则,按照规定程序调整待遇政策。科学合理确定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的医保支付标准。

结合分级诊疗模式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建设,引导参保人员优先到基层首诊,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可以连续计算起付线,将符合规定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探索对纵向合作的医疗联合体等分工协作模式实行医保总额付费,合理引导双向转诊,发挥家庭医生在医保控费方面的守门人作用。鼓励定点零售药店做好慢性病用药供应保障,患者可凭处方自由选择在医疗机构或到医疗机构外购药。

(三)协同推进医药卫生体制相关改革。建立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医疗费用总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医保基金支付能力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机制,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推行临床路径管理,提高诊疗行为透明度。推进同级医疗机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减少重复检查。建立医疗机构效率和费用信息公开机制,将费用、患者负担水平等指标定期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并为参保人就医选择提供参考。完善公立医疗机构内部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机制,引导医疗机构建立以合理诊疗为核心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规范和推动医务人员多点执业。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省(区、市)要高度认识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重要性,在医改领导小组领导下,协调推进医保支付方式及相关领域改革,妥善做好政策衔接,发挥政策合力。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财政、发展改革、中医药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协同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做好规划和组织落实工作。

(二)切实抓好落实。各统筹地区要按照本意见精神,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于2017年9月底前制定具体改革实施方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财政部、国家中医药局成立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试点工作组,2017年选择部分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试点,并加强技术指导。

(三)做好交流评估。加强不同地区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成果交流,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各统筹地区要开展改革效果评估,既对改革前后医疗费用、医疗服务数量和质量、医保待遇水平、参保人员健康水平等进行纵向评估,又与周边地区、经济和医疗水平相似地区进行横向比较,通过评估为完善政策提供支持。

医务人员转正个人总结篇12

  1、较快地进入了角色。初到学院报到时,院领导就提出了要熟悉相关情况,从熟悉人、熟悉事、熟悉业务入手,尽快进入状态。我也是按照院领导的要求做的,从认识财务科及学院机关人员入手,由认识到熟悉再到了解,一步步地进入状态。同时认真学习学院相关文件,了解和掌握办事流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进入了角色。

  2、积极协调处理各种关系。由于学院与医院实行“院院合一”的管理模式,人员成份相对比较复杂,有仅当老师做教学的,有仅在医院工作做医疗的,有二者兼顾的。业务种类也较多较杂,与学校机关、校内各单位及校外业务部门均有业务往来。针对这种特点,我充分发挥机关的协调作用,利用自己在大学机关工作过,熟悉学校及校内相关单位机关人员的优势,积极协调了诸如学院本部、原南校区人员超劳补贴发放的审批,学院在南方医院相关经费的结算,国库支付资金的结转等,提高了单位资金的流通速度,保证了相关经费及时足额到位。

  3、顺利完成相关帐务移交。学校财务与资产管理处根据学院、医院“院院合一”的特点,本着给医院充分财经管理自主权的原则,决定在医院独立法人证尚未办理的情况下,相关帐务逐步移交。分别于xxxx年3月将医院帐务、xxxx年9月将原南校区综合食堂、南校区幼儿园帐务由财务与资产管理处移交医院财务科管理。为此,我与原帐务负责人充分沟通协调,并到经费管理使用部门征求意见和建议,做到了移交帐务清楚,移交单位、接交单位和经费管理使用部门满意,保证了经费供应保障的顺畅。

  4、调研兄弟医院财经管理经验。为了做好医院财经管理工作,我带领医院财务人员赴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院、江都医院、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单位调研。通过调研,了解了相关医院财务机构、人员设置,以及经费保障管理制度等内容,从中学到了不少有利于医院财经管理、经费保障的好经验。

  5、完成医院xxxx年预算编制及经费保障工作。医院xxxx年情况比较特殊,住院部投入使用的时间几经调整,住院部科室展开方案也与原计划有较大变动,准确编制预算难度较大。我到医院报到时,医院预算初稿已编制,后随住院部投入使用时间以及展开科室的变化作了调整,住院部正式投入使用后,门诊量、住院病人与预期又有大出入。根据实际情况,财务科与医务科一起,反复沟通,重新测算医院收入,前后共作了7次调整,方形成医院xxxx年预算方案提交院党委审议。

  由于医院前期专业技术人员的招聘是按照三甲医院的规模,住院部科室全面展开配备的,住院部投入使用后医院效益与预期相去甚远,在医院业务收入增幅不大的情况下,人员成本比例相对过高,医院经费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为了把有限的经费管理好、使用好,我及时向院领导通报相关情况,相方设法做好资金调剂,在医院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保证了人员生活待遇和医院正常运转经费需求。

  6、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完善规范的财经管理制度是做好单位财经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兄弟医院调研的基础上,我牵头起草制订相关财经管理规章制度,目前已下发《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借款、经费报销暂行规定》,并已起草了《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工程、设备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文件,为科学、规范财经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二、新年度工作计划

  20xx年,是医院住院部投入使用后的第一个年度,也是医院发展投入的关键年,随着医院法人证的办理,传统疗法中心、体检中心的投入使用以及专科设备陆续到位,医疗业务收入将有大的`增幅,医院迎来跨跃式发展年。财经工作将紧紧围绕医院党委工作意图展开,积极筹措资金,一保生活,二保运转,三保重点,做好医院财经管理、经费服务保障工作。

  1、科学编制医院xxxx年决算和20xx年预算。科学编制xxxx年决算和20xx年预算,既是对xxxx年医院财经工作的总结,也是对20xx年医院财经工作的预期,只有做好这两项工作,才能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切实做好医院财经管理工作。20xx年预算编制,将在参考xxxx年经费收支情况,特别是住院部投入使用后业务收入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疗法中心、体检中心展开时间,充分征求业务科室意见,科学编制,做到保生活、保运转、保重点、保发展。

  2、合理调剂资金,做好服务保障工作。20xx年是医院的发展年,需要大量经费投入,经费供需矛盾仍将比较突出。财务科将在保证人员基本生活、基本公用支出的前提下,合理调剂资金,保证医院重点发展资金需求,做好经费服务保障工作。

  3、办理医院相关财务证照。医院法人证办理后,我们将抓紧办理开设医院银行基本帐户、银行贷款卡手续,及时办理《税务登记证》、《票据领购证》等财务相关证照,为医院经费完全独立运作打下基础。

  4、完善财务规章制度。在前期起草制度、文件的基础上,完善修订相关财务规章制度,规范医院的财经管理程序、制度,做到管理有章可循,科学、合理、规范。

  5、财务人员配置及岗位调整。按照《医院财务管理办法》“财会人员编制”规定,参考兄弟医院情况,结合医院实际,提出医院财务人员配置方案,适当引进财务、审计专业人员,对现有财务人员定岗定位,充分发挥财会人员当家理财的职能。

  总之,结合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觉得本人能够胜任财务科长长岗位职责,新年度,将总结上年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努力做好医院财经工作,为医院又好又快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关于医院财务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转眼间又将跨过一个年度,我们又将迎来新的一年。20xx年是我院医疗业务面临突破的一年,医院财务运行情况良好。全年实现总收入1745.87万元,比上年增长896.65万元,增长率为105.58%。门诊人次较上年增长5155人次,增长率27.66%。出院人次较上年增长943人次,增长率145.08%。这一年来在医院领导的指导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 ,我尽自己的全力履行好财务科的工作职责,积极学习,努力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工作水平,并认真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一方面:我这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

  一、做好财务核算,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1、每月及时上报财务报表,保证财务结算的正确、及时、真实,为领导提供全面可靠的经营管理资料。

  2、做好财务决算工作。

  3、做好科室的成本核算,每月及时反馈各科室月度收入指标、成本费用支出情况。结合深化医改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内部分配激励机制。

  4、及时与器械科核对固定资产,加强固定资产的利用率。

  二、做好资金管理和资金科学运用工作。

  1、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科学合理安排资金,保障日常医疗活动正常运行。

  2、做好资金科学运作是财务科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银行结算和医院财务管理制度,较好的完成了所有的货币资金收付工作。

  3、做到有约付款,适度缓解了医院的资金支付压力。

  三、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价格,确保服务价格、收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不违规收费,严格执行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和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公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和常用药品价格。严禁在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之外自立项目、分解项目或擅自提高标准加收费用,严禁重复收费。

  四、积极协助临床科室解决价格、收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做好医保预算指标及药品指标的控制工作。

  六、20xx年我科完成医院的中心任务81人次。

  七、严格执行“七不准”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二方面:明年财务工作计划

  一、我将一如既往的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同时加强财务科与各科室之间的沟通联系工作。

  二、创新思路,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把工作做深做细。

  三、对于20xx年我科中心任务的完成,有以下设想:

  (1) 通过微信平台,在自己的朋友圈和关系网来宣传我院。

  (2) 通过自己科组织义诊,到科室成员的所在社区进行义诊宣传,宣传脑卒中。在义诊的同时,给每一个来义诊的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并备电子档,登记电话、病史、用药等相关信息,并做到至少一个星期回访一次。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中心任务能比去年有所增长。

  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将会坚持做到身体力行,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以更加积极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去,立足自身岗位,履行自身工作职责,为医院实现更高的利润而努力。

关于医院财务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医院财务工作在医院各级组织的领导下,结合计划安排,全科人员目标明确,同心同德、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医院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确保医院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各项制度的改革,不断地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加强财务管理,保证医院各项经济目标的顺利实现。经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完成了的财务计划工作,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用心进行政治、业务学习,提高职工队伍职业道德素质

  1、组织财务科会计人员学习预计20xx年度将实施的《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透过学习让会计人员提前掌握国家关于医院会计制度的变化。

  2、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如会计继续教育学习、审计继续教育学习,学习后全部考试透过。

  3、对收费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强调收费员“廉洁自律、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并将医院目前正在执行的《收费办理制度》《退费管理制度》《医院关于加强医收费票据控制与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收费员进行了讲解。

  二、做好日常工作及财务分析,加强财务收支管理

  根据医院的实际状况,加强医疗业务收支管理。努力增收节支,减少医疗费用支出,充分利用医疗技术和设备,用心开展医疗服务。实现总收入xxx万元,其中财政补助xxx万元,医疗收入xx万元,药品收入xx万元,其他收入xx万元,总支出xx万元、其中医疗支出xx万元,药品支出万元,财政专项支出万元,其他支出万元,因此本年累计结余约xx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门诊收费员总计收费单据x张,收费金额xx万元。住院处住院登记x人次,收取押金xx万元,办理病人结帐x人次。

  三、加强资产管理,确保医院资产安全

  1、采用有效的方法和监控措施加强货币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医院每日货币资金流动量较大,为确保资金安全,收费处要按下发的每日收费制度执行,出纳每日都按时将现金送交银行。由于医院的特殊性,经常在出纳银行存款后有病人交费住院,造成现金超库的状况,为此财务建立了现金报告制度。医院财务工作总结财务科对门诊收费员退费进行随机抽查,以此监督退费行为,但发现此项工作仍有缺陷,财务思考新的管理办法以堵塞漏洞,强调退费、报损、作废票据务必全部上交,建立了票据交接机制。

  2、每半年、年终组织全科财务人员对医院物资实地盘点,对医院物资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协同相关科室共同管理好医院财产物资。

  3、今年xx月中旬连同设备科人员将对全院固定资产进行清查。

  四、强化管理,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

  1、用心推进新农合医保医疗工作的开展,认真了解有关政策规定,配合有关工作,使医院有关工作开展得越来越顺利,有利于医院的发展。

  2、医院物价方面的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就应认真作好有关方面的调查工作,提出合理化推荐,使得医院医疗收费更加合规合理,有助于增加医院的市场竞争潜力。

  五、用心配合推进医院数字化建设以及医保软件接口工作

  财务科及其所属部门在医院软件更换,医保接口软件运行不畅中,为医院数字化的早日实现,并克服了各种困难,用心配合各部门工作作出了努力。医院HIS系统财务有关管理方面的报表有怠于进一步完善。

  六、用心对外沟通,加强与相关部门联系,有序推动工作

  1、与发改委、财政局加强联系,使得我院工作有序推进,年度财政拨款到帐以及明年医院预算支出上报工作完成。

医务人员转正个人总结篇13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是指对具有专科背景的从业人员进行全科医学的岗位训练,即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中现有的专科医生,通过转岗培训,使其具备全科医学知识并取得全科医生的执业资格,从而完成身份和执业的双重转变。湖南省卫生厅根据国家六部委下发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中的明确要求[1],2010年研究制定了《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实施方案》,明确了湖南省全科医生培养目标为每所乡镇卫生院1名全科医生、城市每万名居民拥有1~2名全科医生,过渡期内分三年对基层医务人员实施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本文通过对湖南省2010~2011年首批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情况的回顾和经验总结,为下一步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提高培训质量提供参考。

1湖南省2010年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制度

湖南省于2010年启动了首批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根据全科医生工作要求、全科医学基本原则和卫生部《全科医学医师培训细则》[2,3],提出了“缺什么,补什么”。由一名指导老师负责1~2名学员的“一对一”培训模式,制定了《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制定了“201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计划”。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可进行部分调整,提出适合本市的培训方式[4],这些切合实际的调整,发展和完善了湖南省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工作内容。

1.1培训基地

湖南省14个地州市各确定1所三级综合医院为“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参照《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认定管理办法》执行。转岗培训基地由省卫生厅发文认定。

1.2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具有正规医学中专以上学历,从事社区卫生服务、乡镇卫生院和基层血防站的基层执业(助理)医师。

1.3培训师资

培训基地要求指导老师有6年以上工作经历,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所在医院择优选拔“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指导老师”,报当地卫生局下文确定,并报省卫生厅备案。

1.4培训内容

根据国家卫生部《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的要求,湖南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内容包括了内科、外科、妇产科、传染科、急诊科、儿科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同时包括了社区预防、社区保健及康复课程。

1.5培训方法

采用“缺什么,补什么”、由一名指导老师负责1~2名学员的“一对一”的培训模式。转岗培训分理论学习、技能操作和临床实践三个阶段。

为缓解工学矛盾,理论学习分为自学和集中授课两个阶段,课程统一安排由学员选修。临床实践形式采取集中理论培训、个别面授、临床观摩、参与查房与病案讨论、手术带教等。带教方式采取课堂授课、举办讲座、远程教学、基层现场指导、互联网视频等。学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与指导老师形成“一对一”的教学关系,双方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完成培训内容。

1.6网上问卷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在网上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学员基本情况、培训途径、培训原因、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场地、对全科医生的了解、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对培训医院各科室专家的了解、是否愿意从事全科医学等。

1.7考核和结业

考核分为科室考试和结业考核。

科室考试增加了学员在科室内的学习压力,出科考试合格后,才可以进入下一个科室学习。入科考试主要为理论考试,出科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入科考试和出科考试均由培训基地相关科室组织。

结业考试内容分为实践技能考核和理论考试两个部分,实行百分制,按6∶4的比例记入总成绩。实践技能考核由市州卫生局组织,对学员要求掌握的技能操作进行考核记分,操作成绩在60分以上者才可以申请结业参加理论考试。理论考试由国家卫生部建立试题库,统一命题,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对学员进行考试。操作和理论考试的总成绩在60分以上为合格,取得湖南省卫生厅颁发的《湖南省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合格证》。结业总成绩低于60分者,可在3个月后,申请理论考试补考一次[5]。

2湖南省2010年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情况

2.1培训基地

在全省14个地州市各选择了一家三级医院作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

2.2学员情况

湖南省卫生厅计划2010年在14个地州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收转岗培训学员1 000名,实际招收985名,其中男671人、女314人,其中16人中途放弃。

2.3师资培训基地

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师资培训基地确定为湖南省人民医院[6]。

2.4问卷调查结果

网上调查采用一人一卷的问卷方式,发出969份,收到有效答卷664份。从问卷调查表的结果统计看出,学员近两年培训次数统计中培训1次的最多,为277人,占42%;培训时间3个月以内的最多,为420人,占63%;学员希望通过培训实现自我提高的有370人,占56%;表明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机会少,培训时间短,希望参加培训的愿望强烈。工作困惑统计中认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困惑的最多,为489人,占74%;愿意参加由政府出资的培训有959人,占99%,说明学员对学习培训有现实的需求。这次教学内容基本满足卫生技术人员系统学习全科医学知识的迫切需要,课程安排符合当前培训需要,培训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符合培训对象的需求。培训后学员对全科医生的了解比率为97%,愿意从事全科医生的532人,占83%;有固定病友群的518人,占78%。在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与带教老师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对建立双向转诊网络有帮助。愿意与指导老师保持联系的921人,占95%;经常把患有严重疾病的病人转向上级医院的有486人,占75%;偶尔接受上级医院转回的康复患者291人,占45%;说明双向转诊的渠道还不顺畅。学员每天工作10 h以上的最多,为260人,占39%;周工作日统计中工作6 d的最多,为354人,占53%;出诊次数统计中以随喊随到的最多,为490人,占74%,表明学员在基层起到了“健康守护神”的作用,把服务对象的健康放在了首位。目前的培训费用由政府负担,学员不用为学费发愁,问卷调查中认为参加学习影响个人收入的有355人,占53%,这可能是制约基层卫生人员参加转岗培训的主要因素,下一步制定政策时应发培训津贴,适当弥补损失以提高参训积极性。

2.5 临床技能操作考试成绩

在湖南省14个地州市进行了操作技能考核,抽考了体格检查、外科无菌技术、急救技能、儿科体格检查等,实际参加考试人数969人,0人缺考。考试结果显示90分以上(含90分)112人;80~89分(含80分)415人;70~79分(含70分)297人;60~69分,(含60分)136人;60分以下9人,操作合格率为99.3%。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衡阳市、娄底市、永州市、怀化市、常德市、益阳市、张家界市、邵阳市、湘西自治州合格率均为100%,郴州市合格率均为96%,长沙市合格率为94.7%。

2.6 理论考试成绩

实践操作考试中9名学员不及格,因此有资格参加理论考试的人数为960人,其中4人缺考,实际参加考试人数956人。考试结果显示90分以上(含90分)161人;80~89分(含80分)351人;70~79分(含70分)254人;60~69分(含60分)136人;60分以下54人。理论考试不合格人数占5.6%,说明要加大对基层医务人员的理论学习与培训,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操作考试和理论考试通过率见表1。

2.7 合格达标率

临床技能操作考试成绩与理论考试成绩按6∶4的比例计入总成绩。有的学员虽然理论考试不及格,由于操作考试成绩的比重大,两项汇总后仍可达标。本次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参加学员969人,考核考试合格的学员为951人,合格率为98.1%。

3 讨论

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可以改善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7]。截至2009年底,湖南省共有县级医院291个,乡镇卫生院2 390个,村卫生所44 39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92个。全省社区卫生人员7 773人,乡镇卫生院人员61 053人,村卫生室人员50667人,占湖南省卫生人员总量的34.02%。全省执业(助理)医师105 800人,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机构的执业(助理)医师分别为4 995人、28 400人、3 537人,分别占全省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4.72%、26.84%、3.34%[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匮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执业医师尤其是全科医师数量严重不足、服务水平不高、从业人员不稳定。湖南省规划到2020年,经过多种途径培养12 000名全科医生,近3年以转岗培训为主要途径[8]。湖南省2010年首届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在2011年完成,参加培训的人数为969人,培训后合格达标的学员为951人,合格率为98.1%。

湖南省首批参加转岗培训的学员文化程度以中专和大专学历为主359人,占54%;资格统计中执业助理医师最多,为378人,占57%,反映湖南省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才匮乏,亟待加强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和学历提升工作。这次转岗培训工作,有的市州未完成招收任务,学员总数差31名。主要原因在于工学矛盾,只有缓解工学矛盾带来的压力,才能提高学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培训效果。

湖南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采用“缺什么、补什么”、“一对一”的培训模式,重在培训基层全科医生必备的医学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满足基层医疗队伍专科医生向全科医生转型,开展基本医疗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改委,卫生部,中央编委,等. 关于印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发改社会[2010]561号) [Z]. 2010:13-14.

[2] 吕兆丰,郭爱民. 全科医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6-82.

[3] 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 全科医学医师培训细则[Z].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0:10-15.

[4] 王诚丽.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组合拳[J]. 中国医院院长,2011,8(2):80-81.

[5] 湖南省卫生厅. 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考核管理办法(试行)(湘卫科教发[2010]20号[Z]. 2010:3-8.

[6] 湖南省卫生厅. 湖南省卫生厅关于确认首批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学转岗培训基地及师资培训基地的通知(湘卫科教发[2010]16 号)[Z]. 2010:3.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