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亨利短篇小说集实用13篇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篇1

欧·亨利的写作风格对后世的短篇小说作家影响极大。尤其他作品的结尾处,主人公命运常常会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这结局又在情理之中,符合前文的描述,从而构成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写作方式被人们称为“欧·亨利式结尾”,并被短篇小说作家广泛借鉴和学习。

欧·亨利常常描写落魄小人物在艰苦环境中展现的美德。如《麦琪的礼物》中,妻子为了给丈夫买一条表链作为圣诞礼物,卖掉了自己的头发;丈夫出于同样的目的,卖掉了自己的怀表给妻子买了一套发梳。当他们都拿出各自的礼物时,却发现这些礼物都失去了各自的用场,虽然他们都牺牲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但他们纯真美好的爱情得以升华。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篇2

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欧·亨利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个小镇。父亲是医生。15岁在叔父的药房里当学徒。五年后去得克萨斯州一个牧场放牛。1884年后做过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和银行出纳员。1896年,银行发现缺少一小笔款子,欧·亨利因涉嫌被传讯。他却取道新奥尔良去拉丁美洲避难。1897年,回国探望妻子,因而被捕,判处5年徒刑。在狱中曾担任药剂师,并开始以欧·亨利为笔名写作短篇小说,于《麦克吕尔》杂志发表。1901年,因“行为良好”提前获释,来到纽约专事写作。 欧·亨利创作的短篇小说共有300多篇,收入《白菜与国王》、《四百万》、《西部之心》、《市声》、《滚石》等集子,其中以描写纽约曼哈顿市民生活的作品为最著名。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篇3

欧?亨利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他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科夫并称为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作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欧?亨利一生写过三百多篇短篇小说。他的作品幽默风趣,很受人们的欢迎,也给美国的短篇小说带来了新的气息。他的作品形象地映射了同时代美国人的生活,被称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为了纪念他,1918年美国设立了“欧?亨利纪念奖”,用来奖励每年度的最佳短篇小说,由此可见其声望之卓著。

作为一名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的作品在评论界曾引起广泛关注。但是评论界对其作品的关注大多停留在他作品中人性的主题,语言的简洁幽默,巧合的设置以及“欧?亨利”式结尾等方面。而对于欧?亨利独特的叙事艺术的研究却很少。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试图找出欧?亨利小说的叙事特点并运用相关叙事学理论加以分析,目的在于发现其精妙的叙事技巧及其独特的叙事艺术,为欧?亨利的作品的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

1 . 明暗两线的叙事艺术

对小说进行明暗两线的叙述是一种很重要的叙事技巧。这种叙事技巧可以推进小说情节的演进,故事高潮的发展。在欧?亨利大量的短篇小说中,双重线索交织发展的案例随处可见。明暗线交织是欧?亨利高超写作技巧的表现,也是欧?亨利表达其思想的一个重要技巧。欧?亨利运用这种技巧将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善美的人的品质变得更高尚可贵,把丑恶的人变得更让人咬牙切齿,把可怜的人变得更令人同情。在欧?亨利的作品中,读者往往被作者所设的明线所牵引着,然而在读者不经意间一条暗线已经与明线一齐发展,当一直被明线所牵引的读者读到两条线索交汇之处便会恍然大悟,拍案惊奇,并由此折服于作者高超的叙事艺术。

例如在《麦琪的礼物》中,德拉为吉姆准备礼物是明线,而吉姆为德拉准备礼物则是暗线。欧?亨利在故事的描述中,向读者展现了德拉为吉姆准备礼物的全过程,该过程贯穿着故事的发展,读者在欧?亨利紧凑的故事安排的引导下感受到了德拉内心挣扎的取舍,然而却没有关注到吉姆准备礼物时的种种心理活动和各种行为。这两条线索在故事的结尾处交相碰撞,读者读到这里才恍然大悟,并在作者留下的空白中想象着吉姆为德拉准备礼物时的情景。这两条线索的交织碰撞出了令人出乎意料的结局。作者以这样的艺术效果揭示了整个故事发展的来龙去脉,生动地刻画出小说人物的形象,也升华了小说内容所带来的深刻主题。

同样,在《最后一片常青藤叶》中,琼珊得病是明线,而贝尔曼为琼珊画叶子则是暗线。故事中琼珊遭到肺炎病魔的折磨,奄奄一息,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最后一片叶子的身上,“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后的藤叶飘落下来。那时候我也该走了。”这样悲情的情节带引着读者将焦点聚集在这个可怜的小女孩的身上,为其遭受到病痛的折磨感到惋惜,为其悲惨的命运感到遗憾。然而对于贝尔曼的人物形象作者则采取了“先抑后扬”的手法。在小说发展的整体安排中他的出场很晚。他是在其他人物都出场之后才露面的。对这位蕴含着深刻主题的人物,欧?亨利却只用了寥寥几笔的白描速写。然而就是在这几句不多的描述中,贝尔曼给我们留下了尖酸刻薄、脾气暴躁、生活潦倒的印象。他是一个在底层生活的不起眼的小人物。然而不起眼的贝尔曼却是暗线的主角,作者并未着大量笔墨去描写他如何为琼珊在风雨之夜画上那最后一片“坚强”的叶子,如何在离世之前遭受病痛的折磨,却在明暗两条线索交汇之时留给读者大量的想象空间,和琼珊一起惊讶的同时回味故事发展整个过程,从而感受这个平凡的人物的高尚伟大的形象。

2 . 喜剧和悲剧相交融的叙事情节安排

喜剧性的标志是笑。人的外貌体态、语言表达和动作行为三个方面可以体现出人的喜剧性。而外貌体态的怪异或扭曲,语言表达的幽默与搞笑,动作行为的荒谬和滑稽都能产生喜剧效果。悲剧性表现的是悲。愿望的落空、结局的惨淡、真相的残酷都是悲剧。悲得越深,哀得越甚,越具有悲剧的悲情情调。小说的悲剧性和喜剧性体现小说的主题,小说的作者用一个个小说人物的悲和喜折射社会的美与丑,更体现出人性的善与恶。

正如阮温凌所说“欧?亨利反映社会底层小人物人性是非的戏剧小说,都有自己的喜剧舞台,但其演出的效果,莫不是笑中含泪或泪中含笑,带有发人深省的悲剧情调”(阮温凌,1997)。在欧?亨利的小说中,幽默贯穿始终,处处可见喜剧性效果,随处可遇幽默的表达方式,但这些幽默的表达却又往往是用来形容有着悲剧命运的人物的,两难的处境和出乎意料的结果总是让人啼笑皆非。他笔下的人物常常喜剧性地做好事却最终酿成大祸,常常喜剧性的自我牺牲却往往事与愿违。而那些自以为是的人物本来是喜剧性的伪装却换来悲剧性的收场。这些喜剧性与悲剧性相交融的艺术手法使得读者在最表层的笑料中唏嘘作者笔下世人所看不见的泪水。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似乎一言难尽,亦喜亦悲。欧?亨利用幽默的笔来描绘资本主义世界那幅扭曲的肖像。他有着广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社会的眼光,因此,在他讽刺人物的滑稽遭遇背后几乎都暗含着人物内在的悲剧性。他透过喜剧性情节,直接逼视到了人性的悲哀和悲剧性的社会本质,这是欧?亨利小说喜剧性和悲剧性融合的重要特点之一。

如在《警察与赞美诗》中,苏贝一出场便伴随着一系列的喜剧表演,直到故事快要结束才转为“正剧”的氛围,作者用严肃深刻的语调描写了苏贝对人生的醒悟,然而随即话锋一转,苏贝被捕,他的命运又再一次被宣告为悲剧。在《华而不实》里的打工仔攒十个星期的零钱冒充一天的富家子弟;《汽车等待的时候》中的女主角装扮成富家女却招引来不一样的结局。这两位主人公的遭遇令人可怜也让人深思。喜剧性的伪装换来的是令人咋舌的悲剧。这些喜剧性和悲剧性相交融的情节展露了人物关系,揭示了人物的心理性格,升华了小说的主题。同时,这些喜剧表演到悲剧遭遇也表现出了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让读者陷入其无穷的语言迷宫中,在毫无准备之时遭遇意料之外,而在细细评味之后又觉合乎情理。

3 .“现身”的叙事效果

任何故事都必然有一个叙事者,讲述整个故事。而这个叙事者与故事的真实作者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对于叙事者的研究一直不曾停息,它是叙事学中重要的概念。著名学者胡亚敏曾对叙事者的类型进行了总结划分,认为根据叙事者的行为,叙述者可以分为“自然而然”的叙述者与“自我意识”的叙述者;根据叙述者对故事的态度,叙述者可以分为客观叙述者与干预叙述者。而“现身”指的就是“自我意识”的叙事者和干预叙事者。“自我意识”的叙事者是指作者或多或少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出面说明自己在叙述。而干预叙事者则强调叙述者对作品重实践和人物的态度(胡亚敏,2004)。欧?亨利的小说大都采用非聚焦型视角,并且有许多篇章都采取与“你”进行交谈的方式与读者进行对话。作为叙事者,作者时而出现,对故事中的人物、遭遇加以评论,时而退居幕后,将舞台交给剧中人。这种叙事方式无疑是一种现身的叙事方式。这种适时的现身使得情节发展自然,故事节奏恰当,从而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在《麦琪的礼物》中这样的“现身”艺术比比皆是,例如在介绍德拉的家时,作者写道:“我们不妨抽空来看看这个家吧。一套连家具的公寓,房租每星期八块钱。虽不能说是绝对难以形容,其实跟贫民窟也相去不远。”在介绍壁镜时,作者写道:“诸位也许见过房租八块钱的公寓里的壁镜。”在描写德拉为吉姆搜索礼物时,作者写道:“噢,此后的两个钟头仿佛长了玫瑰色翅膀似的飞掠过去。诸位不必理会这种杂凑的比喻。”在描写德拉补救剪掉的头发时,作者写道:“那始终是一件艰巨的工作,亲爱的朋友们――简直是了不起的工作。”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篇4

莫泊桑走上创作之路,正是法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兴盛的19世纪后期,但他的创作大多遵从现实主义,在囊括生活的广度、挖掘思想的深度、概括典型的高度上都有极高的水准。因自小受教于福楼拜,“客观而无动于衷”的理念,是他毕生所追随的。他的小说,无论涉及普法战争、农场工人、诺曼底农民还是巴黎小公务员,都保持着冷静客观的现实态度洞悉他们的生死悲欢。《菲菲小姐》里,德国侵略者对法国艺术品肆意疯狂的毁坏,对法国从人格到肉体的侮辱摧残,以至愤怒的拉歇尔突然刺死“菲菲小姐”的瞬间定音,作者都真实而不动声色地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自己的爱憎隐于作品视线之外。他的自描手法、精炼语言、明确表述、几乎不含比喻的句型,让我们看到他坚持的不见作家意图、只见词语本身之美的匠心。而从不具象描绘人物的心理,却让它在人物的言行中自然显露,也是莫泊桑对传统现实主义的发展,这使短篇小说更简洁流畅,合乎现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外,莫泊桑又是“梅塘集团”的中心成员之一,对左拉的自然主义也有清醒认识,短篇《一个儿子》中的生理学描写就是范例。自然主义扭曲了现实主义,又不失为一种观照现代人心灵的方法。

美国文学起步较晚,彼时正青春年少,西欧诸国现代主义风行时,欧・亨利的创作正值全美现实主义的鼎盛时期。欧・亨利出身贫寒,受教不多,幼年就遍尝人间疾苦,流浪生涯使他接触了社会中形形的人物,为他的创作积累了丰厚素材,也使他深知世事艰辛。为生计所迫,他对社会既有憎恶又有屈从,有时也迎合小市民趣味而写作。虽然有的作品内容尚浅,但大部分仍是现实主义的杰作。他客观真切的“写实”传统、别具一格的幽默风格,皆从马克,吐温那里得来。在讽刺揶揄、夸张嘲讽的背后,是世态人情的可笑可叹、可怒可悲。作家仿佛从高处俯瞰众生、描摹现实,却能尽相。他的写实,又含带着美式特别的诙谐风趣,将小市民的琐细生活娓娓道出。不同于莫泊桑,欧-亨利的主观情感更为明朗,并不掩饰对自己笔下人物深沉的爱。如《灯火重燃》中,他对于舍豪门而选清贫、终与丹相守真爱的南希,流露了无比的钦佩和赞赏;对卢最后的放声痛哭,也给予了深挚同情。欧・亨利的语言虽质朴明白、不加润饰,却饱含感情,有极强的感染力。文字生动传神,常常使用的谐音、双关、俚语,又显弦外之音,耐人品读。

莫泊桑对资本主义生活种种黑暗面的剖析和鞭挞,笔锋犀利、毫不留情。《羊脂球》的小车厢,十个人,政要、商贾、贵族、修女、破落子弟加上羊脂球。在法军溃败、普军侵城的风雨时局下,上层社会及其附庸都奇妙地进了这小小马车了。这些为已私利的资产者、贵妇甚至以“灵魂的抚慰者”自称的修女们,有意“屈尊”逼善良纯朴的羊脂球就范,达成目的后却轻易地撇弃了她。作者截这一社会横断面,无动于衷却又鲜明深刻地传达了他对人情世态的愤慨!纨绔子弟浮面的放浪伪善和内心的肮脏丑陋在《橄榄园》和《遗嘱》中都有体现。莫泊桑笔下的小人物,多是小公务员、小职员、、下层劳动者,他们大多生活寂寞、孤独、贫乏、苦涩,受约于大人物的威势却又不免有爱慕虚荣、飞黄腾达之心,现实往往给他们沉痛一击,在这里,作者隐匿幕后、直观人性、对他们的平庸、自私、狭隘、势利不吝嘲讽。如《我的叔叔于勒》中,误以为于勒发迹时“我”的父母急于与他相认,而得知实情时却避之尤恐不及。这正是被金钱腐蚀的人性的尽致淋漓的展现。同类还有《项链》、《散步》、《骑马》、《勋章到手了》等。但如伊凡・蒲宁所说,莫泊桑是“在自己内心里渴望着全世界幸福的作家。”明里态度越是冷峻严肃,暗处同情越是深挚真诚。他“道是无晴却有晴”的文风,发人深省。纵然严酷的现实给了玛蒂尔德项链登台,却成了她的梦魇,这些富人的宝贝却让贫人遭难,莫泊桑怎能不起忧思?

因微薄的出身和窘迫的家境,欧・亨利也对世情冷暖体察人微,对丑恶的资本主义上流社会的奢侈享乐、金钱至上和冷漠势利,借讽刺之笔加以抨击,在表面祥和承平的社会温情脉脉的面纱下,直见它的虚假内质。幽默中见哀伤,讽刺中见愤然。如《警察与赞美诗》开头的景色渲染出凄清萧飒之气,这标榜“自由”、“平等”、“博爱”的国度,其实比枯叶都无情,像苏比这样的底层百姓,生活是毫无幸福可言的。但欧・亨利更着意于描画繁华纽约都市中的小市民、办事员、流浪汉,展现他们的患难与共、贫能守志的高尚品格,连“无赖骗子小说”都旨在表现“反面人物”们向善的那面。他尤以描写纽约曼哈顿市民生活万象的作品著称,被誉为“曼哈顿的桂冠诗人”。他笔下看似轻淡,却淡处见真情,于微言大义外,更有悲悯情怀。《麦琪的礼物》中,德拉和杰姆因生计所迫,分别为对方卖掉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置办圣诞礼物,但他们的质朴真情远胜过达官贵人的玉食锦衣。《最后一片藤叶》中那位重病在身、贫寒无依的老画家,在风雨之夜出门为病中的少女画出老树上最后一片藤叶,永远不会被刮掉的藤叶,她生命的希望,自己却永远离去了。欧・亨利总是在活泼泼生动诙谐的语调中讲述着令人心酸的故事,从平凡小人物身上发掘人性本来的真善或是扭曲,娓娓道出,意味隽永,饱含“含泪的笑”和“含笑的泪”,又使人感叹怅然。可以说,一生历经坎坷、颠沛流离的他,仍然热爱生活、相信生活,他既是冷静严肃的社会批评家,又是乐天知命的达观幽默者。

谈到短篇小说的结构艺术,我们自然想到“欧・亨利结尾”,即意出尘外却又理在其中。这包括两方面,一是结构的明暗重叠,明线掩暗线,在故事进展中始终隐瞒一些环节。保留最重要的秘密,也即对“情节空白”的运用。二是反笔。就是在小说的铺垫中巧设机关,给读者造成错觉,却又“草灰蛇线,伏脉千里”,在结尾处真相大白。这样独特新奇的构思,巧妙安设的情节,缜密精深的笔法,一唱三叹的结局,正是欧-亨利独有的。《麦琪的礼物》可算是代表,德拉卖掉了美丽的长发为杰姆买表链,可杰姆送给德拉的整套发梳,却正是用自己的金表换来的!《警察 与赞美诗》中的流浪汉苏比几经努力,试图人狱过冬都奇迹般地无法实现,当他听到赞美诗时心底的美好情感被唤起,却又莫名地被警察带走,送去了他原本朝思暮想的地方!“蓄势艺术”的娴熟运用,使结尾新高潮的拔起,形成了艺术的持久冲击。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称其为“有意味的形式”。一句“布莱克威尔岛,三个月’11顷泻出19世纪纽约社会底层的全影,作者的态度也明见其中:现实冷酷,是美国社会把苏比推向绝望的深渊,毁了一个有理想的正直青年。类似情境,在《爱的付出》、《华而不实》等许多作品中都有完美体现。文末的恍悟,总将全篇思想一举升华,启人深思。

莫泊桑的设置情节也跌宕起伏。名篇《项链》,仿佛是欧・亨利结尾的再现,文章首尾不凡,结构上点线串联、虚实错杂、明暗相间,在周密的心理活动和细节描写中,层层递进。平凡人家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从偶遇机缘实现上流梦,到失去项链顷刻间跌落现实,本已是双重转折,却不料。她不幸丢失、并耗尽自己十年光阴和全部幻想的项链是假的,这对她那小资产阶级虚荣心是多大的讽刺!末旬既道出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的所谓时尚,将境界托起。又使作者的褒贬爱憎沉淀其中。《一个修软座椅的女人》、《珠宝》等也在情节上呈现了这种戏剧般的“陡转”、“惊变”,结局发生意想不到的逆转。而在故事进程中,作者也已巧设机关,便使结局合乎情理、余蕴无限了。

虽然都追求情节精巧,但他们着眼点不同。欧・亨利追求新奇的巧、“不奇之奇”,即化生活之常为艺术之奇,从都市、城镇、民家的平凡生活中,提炼出妙趣横生却又真实可信的情节。而莫泊桑追求自然流畅的巧。他在选材上并不以离奇情节取胜,而善于运用对他题材有益的具有特征性的细节、不露痕迹的转换手法,巧妙布局,以突出表现那些被观察者忽略、却对作品意义重大的情节。

叙述方式在小说创作中至关重要。欧・亨利和莫泊桑都能充分根据小说的情节内容的需要,在叙述人称和角度上巧作安排,用“全知叙述”(第三人称)或“自传体叙述”(第一人称),将其娓娓道出。

不同的是,欧・亨利小说的叙述方式较少变化,他的小说以传统讲故事方式进行,无论置身事外的第三人称,还是身处事中的第一人称。一般都由一个人称叙述到底。客观叙述中,他还会时时加些“插入语”,即自己的见解,或在小说的开头或结尾来一段看似与主题无关的议论,实际却是别有深意的。如《财神与爱神》结尾提及了执爱之箭、胖胖又淘气的小男孩丘比特,《灯火重燃》以与读者对话的形式开篇。又以愉快的口气引入对两位女主人公的介绍:“六个月过去了,我请求读者诸君与她们见面”。其间,作者一直流露着对受压抑被损害的人们的人文关怀。

但莫泊桑却破单一叙述的旧路,开创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叙事技巧。他的叙述人称常常有变化。最常用的是大故事里套小故事的框架式,这很像《十日谈》,一个特定环境中几人相遇,其中一人讲故事,大家评论。而讲故事的人往往又是故事中的角色,有时听故事的也被带入故事,一同寻找故事中的人,参与故事。如《一个诺曼底人》中,一位朋友向“我”讲述了当地教堂看守人的故事,又不觉把“我”带到那里,让“我”结识了那个看守,并和他一起亲历故事中的事。《米龙老爹》里的米龙叙述他杀死德国鬼子的场面,人称转换了三次,使读者从不同侧面,看到这个传奇式的农民的朴素的英雄气概。作者的思索也彰显在叙述人称的变化中。

因此,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比对,可以看出,这两位生活于19世纪末期的短篇小说大师,艺术里程起终并不一致,思想也并不尽像,但许多创作仍有异曲同工处,富有研究的价值。一位冷静其笔,一位笑中含泪,都在讽刺或批判的背后寄予了对人生与社会的深忧。笔法上的出奇相似,也来自对日常生活的细微体察和自我表达习惯。但不论爱憎在文本之外,还是感怀在讽喻之中,两位大师都以对现实人生的坚守和魔法般幻化出精彩结局的笔力。触及人物的灵魂深处,留给我们无尽感思。

参考文献:

[1]陈,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评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4)

[2]杜鹃,莫泊桑与欧・亨利短篇小说创作手法比较,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7)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篇5

一、欧・亨利及其作品简介

文坛巨匠,威廉・西德尼・波特(欧亨利)(1862-1910)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奠基者,同法国的莫泊桑和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他一生共创造出273篇短篇小说,许多篇章为世人所传颂。他的很多作品反映了生活在纽约及其他地方的贫苦人民的生活。通过对细节的细致观察以及生动的描写,欧亨利向读者展现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成就使他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笔峰犀利、语言幽默、构思巧妙、人物形象逼真是欧・亨利作品的重要特色。

作为欧・亨利代表作品之一的《警察与赞美诗》讲述了纽约无业游民苏比在冬季即将来临的时候,想方设法让警察把他逮捕入狱,以期获得一个避寒栖身之所,然而多次的尝试,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当他被教堂的赞美诗深深感动,决定重新做人时,警察却毫无道理地逮捕了他。

二、欧・亨利写作风格分析

(一)题材的选择

《警察与赞美诗》一文中,主人公是一位无业游民,他的“理想”就是到布莱克韦尔岛监狱度过三个月的严冬,因为那里没有北风的侵袭和警察无休止的纠缠,还能和意气相投的伙伴们一起消磨时光。这样的“小人物”在欧・亨利作品中屡见不鲜,类似的还有骗子、小偷、酒鬼、赌徒等,欧・亨利正是通过对这些小人物的生动刻画,表达了他对美国社会千百万小人物的极大同情与悲悯之心。

欧・亨利热衷于小人物的选择,不是无来由的,而是缘于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生活经历的影响。 在19世纪末20 世纪初, 当时美国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当时拜金主义盛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人的心灵体系也为金钱所维系和异化。欧・亨利对美国这个名利场的把戏也看得十分透彻,并对这个“金元帝国”的金钱崇拜进行了深刻的揭露、讽刺和批判。通过这一类作品的创作, 作者意在开掘更值得人们在哈哈大笑之后需要去思索的悲剧性内涵,因此我们看到欧・亨利把小人物作为主人公的写作手法是在这个复杂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二)别具一格的幽默

欧・亨利受同时代作家华盛顿. 欧文和马克吐温的影响,承袭他们幽默写作的传统,又创造出了属于欧.亨利似的幽默。他把幽默与讽刺结合起来,对美国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丑陋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在《警察与赞美诗》一文中,各出都可见幽默:幽默的题目、幽默的语言、幽默的结构。

以该文题目为例。题目《警察与赞美诗》,乍看好像警察与赞美有关,或者说警察就是赞美的对象,然而看了文章才知,课文虽然从头到尾都有警察,但着警察并不是赞美的对象,反而因为警察把苏比所有的希望搅黄而成为苏比自始至终诅咒的对象。之所以要把警察和赞美诗放在一起,这正体现了作者的匠心。警察是统治阶级的工具,赞美诗(宗教) 是麻痹人民群众的鸦片,两者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但两者的功效却又有所不同。作者一方面极力渲染宗教的感化作用,让苏比在赞美诗的熏陶下战胜自己,成为一个要自力更生的人;另一方面却又让宗教在警察面前大大地碰了一次壁,自新的苏比不得不进入监狱去改造他的生活。他以这样的幽默,巧妙地向我们展示了宗教的感化力量,在统治阶级面前是那么的软弱无力。由此可以看出题目《警察与赞美诗》所含的幽默讽刺力量。

(三)故事情节的曲折和出人意料的结局

苏比是一位穷困潦倒、四处游荡的流浪汉,为了保留自己仅存的那点人格与尊严,不受来自于慈善机构、市政府办的救济机构办精神上的屈辱,于是决定到布莱克韦尔岛监狱度过三个月的严冬,从而想方设法进监狱而故意去犯罪,前前后后总共尝试了六次:想到高级餐馆蹭吃喝,虽有体面的上半身,但下半身的破旧裤鞋出卖了他,还未进门便被保安拎到了大街上;故意砸坏橱窗,站等警察来抓,尽管自己语气很挑衅,但警察以自己的聪明推理认为犯罪之人不会这样“乖巧”,结果去追另外一个跑着要搭车的人;来到不起眼的饭馆,总算吃饱喝足,跟老板明说自己无钱支付,让老板叫警察来,结果被两个服务员狠狠地扔到了大街上,因为老板见惯如此情况;打算扮演一个十足的流氓,去调戏不远处的良家妇女,却发现是一个妓女,于是急忙甩掉自己找的这个女伴;人行道上,破着嗓子大喊大叫,嘴里说着胡言乱语,以此来扰乱社会治安,却被警察误认为是耶鲁大学的学生在庆祝球赛,不怎么碍事;雪茄店里,偷拿别人的绸布伞,在与伞主人理论中竟发现伞不是“伞主人”的,而是“伞主人”偷来的。六次的尝试,每次都在要实现被警察抓的时候,结局出现了转折,全都不被警察所理会。如此曲折的故事情节,展现的却是反常的思维推理,反映出警察的愚蠢,社会的冷淡与黑暗。

应该说这篇小说最具震撼力的是它的结局,小说的主人公苏比,多次惹事都没能实现其愿望,当他站在教堂前静静倾听赞美诗,决心要从此重新做人、积极面对生活、改邪归正的时侯,警察却以小偷的罪名逮捕了他,最后判处3个月牢狱生活!这样的结局,让读者瞠目结舌,巨大的反差,荒诞的思维错位,让大家在笑后,反思当时社会的黑暗,社会的荒诞本质,这是对现实社会最有力的控诉、揭露和讽刺。

(四)熟稔的修辞运用

在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中,运用修辞手法是最重要的特色。这使得故事幽默风趣,充满机智。以《警察与赞美诗》为例,修辞手法就包括明喻、暗喻、拟人、拟物、换喻、借代、仿拟、委婉语、夸张、移就、反讽和异叙等等。

以反讽为例。The policeman hurried to assist a tall blond in an opera cloak across the street in front of the street car that was approaching two blocks away.警察似乎对别人非常关心, 尽职尽责, 忙着帮助他们, 但却把警察讽刺得人木三分对苏比真正“抢”东西的行为不过问, 却“ 忙不迭地跑去搀扶一个身披夜礼服斗篷、头发金黄的高个子女人穿过横街, 以免两条街之外驶来的街车会碰着她” 。试问,汽车又怎么可能撞着两条街之外要过马路的人呢。正是反讽的运用,使警察的行为显得更为滑稽可笑,批判的更为彻底。

以借代为例。So Soapy had made his humble arrangements for his annual hegira to the island. Island是监狱所在的小岛, 指代监狱, 而监狱在苏比的心目中是躲避寒冬的世外桃源, 所以, 通篇文章中没有一个“ 监狱”(prison) 出现, 另外还有其他的借代词如winter refuge, limbo等, 都表现了监狱是苏比眼中的天堂, 从而把他无路可走的困境表现出来,让读者留下对苏比荒诞理想的深刻印象。

三、结语

在《警察与赞美诗》这部短篇小说中,欧・亨利以富有强烈的幽默感的语言、出人意料却又合乎情理的情节转折和大量的反语,描述了纽约街头的流浪汉苏比为寻求理想的过冬场所所做的一次次不懈努力,揭露了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美国社会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黑暗本质,展示了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人无以为生的悲惨境遇,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正是对小人物的关注,关切和同情,让读者感受到真实,感受到这位文坛巨匠的灵魂。

参考文献: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篇6

Joy in the Sad and Tears in Laughter

——Appreciation of "Gift of the Magi"

TAO Minfang

(Suzhou Institute of Construction & Communications, Suzhou, Jiangsu 215104)

Abstract "Gift of the Magi" is an important masterpiece of O Henry. Works with humorous language, clever design suspense writing style, unexpected end to true love between the hero reflected most vividly. The beauty of humanity is O Henry's creative theme, the bottom of society in response noble and beautiful love the people, but also revealing ironic and cold, ruthless social reality.

Key words Magi; O Henry's ending; humor; suspense

欧·亨利原名威廉姆斯·西德尼·波特,是二十世纪初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开创者。由于他的作品篇幅短小精悍、内容贴民百姓生活、情节引人入胜、语言幽默风趣富有艺术表现力,所以他被誉为“美国的莫泊桑”。歌颂人性美是欧·亨利小说文学创作的主流,作者笔下涌现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落魄的小人物形象,他们在艰苦的求生环境中,仍能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关心与爱,作出难能可贵的牺牲,表现了作者对人性理想的执着追求。

《麦琪的礼物》是欧·亨利短篇小说中最优秀、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麦琪是《圣经》中记载的耶稣出生时从东方来的三个有智慧的贤人,他们送来的礼物代表了尊贵与圣洁,同时也预示着耶稣的一生。从此西方国家就有了圣诞节互赠礼物的习俗。在西方人看来,圣诞礼物是最珍贵、最有意义的,所以希望自己获得的礼物也是最有价值的。麦琪是聪明无比的人,毫无疑问,他们的礼物也是最聪明的礼物。而作品中的德拉和吉姆,虽然非常不明智地为对方付出了他们最为宝贵的东西,但实际上在一切馈赠和接受礼物的人当中,他们是最聪明的,他们用自己纯洁的爱互赠给对方一件无价之宝。作品诙谐机智,泪水中隐含着欢喜、悲痛中暗含着微笑,耐人寻味,体现了作者“含泪的微笑”的独特的写作风格。

1 欧·亨利式的语言——幽默风趣

欧·亨利在《麦琪的礼物》中用幽默又带有淡淡哀伤的艺术语言讲述了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圣诞节前一天,女主人公德拉,一个年轻的家庭主妇为了节省每个铜子儿,不得不“…向杂货铺、肉铺和菜担子买东西时讨价还价,一分两分地省下来的……德拉数了三遍,数来数去一块八毛七,而明天就是圣诞节了。”作者没有用过多的笔墨去写这个家庭是如何的拮据困窘,只是简简单单地用“一块八毛七”引出全篇。因无法给丈夫吉姆买一件称心如意的圣诞节礼物——“麦琪的礼物”而“明摆着什么也办不成,只好一下子坐在破旧的小沙发上默默地流泪。”欧·亨利用貌似平淡的话语营造了一种忧郁凄凉的气氛,而这种气氛贯穿了全文。即使在德拉夫妇看到礼物时惊喜和欢乐的瞬间也带有这种气氛所表现出来的伤痛。

1.1 爱的礼物也是爱的牺牲更是爱的升华

《麦琪的礼物》中德拉夫妇为了互送圣诞礼物互表爱心,妻子德拉卖掉引以为自豪的一头长发,为丈夫买了一条表链,这让读者感到震惊。在美国视金钱为一切的社会背景下,这种伟大的情感怎能不让每个善良的读者潸然而下呢?读者又怎能不为这对贫贱夫妻的恩爱而感到弥足珍贵呢?不料,丈夫却卖掉了祖传的金表,买来一套精美的纯玳瑁梳子来打扮妻子已不复存在的美发。“我们把圣诞节礼物放到一边,暂时保留着吧,这两件礼物太好了,只是目前还不能用。”吉姆笑了起来。到此全篇戛然而止,两份珍贵的礼物一下子变成了无用的废物,凄楚的现实和美好的感情同时撞击着读者的心灵。为了男女主人公的无私爱情而欣喜,为了男女主人公的长发和金表而惋惜,这一喜一惜不仅展示了人间的苦难,同时也展示了人性的温暖,从而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的意图——纯真的爱情高于一切,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主宰一切的观点。

1.2 “含泪的微笑”的语言艺术风格

幽默是美国文学的传统之一,从华盛顿·欧文有趣可笑而又意味深长的语言,到马克·吐温的俚语式的幽默语言,因受同时代这些作家的影响,加上一生坎坷的经历,欧·亨利作品中独特的幽默与众不同——充满了辛酸的笑声,在夸张、嘲讽、风趣、反衬的幽默之中含有抑郁、凄楚的情绪。《麦琪的礼物》中德拉夫妇有两样引以为豪的东西:一样是德拉的头发,另一样是吉姆三代祖传的金表。“倘若是巴女王住在风井对面的套间里,德拉哪天洗完头后把头发甩到窗外去晾干,也会让她的一切珠宝和饰物相形见绌。倘若所罗门国王当上一名守门人,他的全部财宝都堆放在地下室里,吉姆每次经过时掏出他的怀表来看看,就会让他嫉妒得直扯自己的胡子。”在这里,作者使用这种夸张的手法使得读者对所描述的情景印象深刻。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夫妻双方为了真爱放弃了如此珍贵的东西,珍宝在真爱面前黯然失色。再如那句“而如今,当收入缩减到二十元,‘迪林厄姆’的笔画看上去也显得模糊不清,似乎在认真考虑最好紧缩城一个‘D’,已显得谦逊一些。可是,每当詹姆士·迪林厄姆·扬先生回家到楼上的房间,詹姆士·迪林厄姆·扬太太一边喊着“吉姆”,一边紧紧地搂住他,一切又都很美好。”名字,三部分的全称,常常用在上流社会人物的正式履历或职位的称呼中,这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吉姆来说毫无用处;而妻子德拉对他的简称“吉姆”,不仅显现了夫妻之间的亲热,而且实用、简洁。在这里,作者使用 “反衬” 的手法强调,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还存在着另一种价值——情感价值。而深厚的爱情所拥有的价值比实用价值更高。读者可以从作品中看到,没有用的东西,可以成为富有情感的载体,情感价值可以超越实用的功利。欧·亨利的这种夸张、反衬、讥讽中带有幽默的写作手法给穷人生活的无奈增添了喜剧的色彩。同时,也正因为这种“含泪的微笑”式的写作手法,欧·亨利被世人认为是现实主义的幽默大师。

2 欧·亨利式的含蓄——巧设悬念

欧·亨利作品中使用的语言都是最为平民化的语言,所以读者能够很容易地读懂他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语言含蓄是他作品语言的另一个特点,他的幽默不是直截了当地表明,而是在不经意之间表现出来的,因而,读者在读完小说后仍能回味无穷。

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必有高潮,没有高潮情节就没有起伏,就缺少波澜难以吸引读者。而情节高潮需要组织、需要铺垫。靠什么来铺垫,就靠制造强烈的悬念来实现。《麦琪的礼物》设置悬念的4个前提是:时间是故事发生在圣诞节前一天,风俗是互送圣诞礼物,经济是德拉家经济拮据,感情是德拉夫妇夫妻恩爱、感情深厚。在交代了这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前提后,第一个悬念设在故事的开始“一块八毛七”,接下来再写“数来数去一块八毛七”,着重强调家庭贫困,这是目的之一。目的之二是为下文买圣诞礼物做铺垫。“而明天就是圣诞节了”,没有钱买合适的礼物怎么办?第二个悬念设在“突然从窗前转过身子站在镜子面前……飞快地打散头发……”这时作者不惜笔墨地描写德拉的头发。“眼睛还留着晶莹的泪光,裙子一摆,飞一般地出门下楼。”让读者疑惑她要干什么?第三个悬念设在德拉卖完头发之后,“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德拉像张开玫瑰色的翅膀飞来飞去……事实上她跑遍各个商店为吉姆搜索合适的礼物。”她能为吉姆买什么样的礼物呢?第四个悬念设在吉姆下班到家,“吉姆停在门内,像一支猎狗问道鹌鹑的气味那样一动不动。他的眼睛盯住了德拉……这表情既不是发怒,也不是惊讶,也不是赞成,也不是恐惧,不是她预料中的表情。不过他带着这种奇特的表情死死地盯住她看。”吉姆不仅让女主人公德拉无法理解,这样的描写也让读者产生种种疑惑,一直到故事结束才真相大白。含蓄的开头、悬念连连的故事发展、豁然释疑的故事结尾,让读者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跌宕起伏的探索激情和兴趣,不一口气读完绝不罢休。这样的故事结局可以说是出人意料,但是因为有了层层的铺垫,所以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欧·亨利在故事叙述中连续设置悬念,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既符合生活的常理——恩爱的夫妻圣诞节要互赠礼物,又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下层人民经济窘迫的现实。“悬念”结果是让人又感动又心酸——为德拉夫妇的恩爱而感动,又为他们的处境而感到心酸,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含泪的微笑”。

3 欧·亨利式的结尾——出人意料

欧·亨利作品的成功主要在于他善于捕捉和把握生活中的典型场面。在一个个生活片断里,处于两难中的主人公必须面对抉择,这时作者不仅能集中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也能充分展示他们生活中固有的矛盾,同时加上欧·亨利具有把情节剪裁得恰到好处的本领,因而能够在很短的篇幅内达到一种思想与艺术相结合的完美效果,给人以强烈的印象,而这也正是欧·亨利短篇小说成功的关键。

欧·亨利著名的独特写作手法——故事情节的巧合和出人意料的结尾在《麦琪的礼物》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从而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的意图——纯真的爱情高于一切,否定了金钱主宰一切的观点。

3.1 设置“巧合”

《麦琪的礼物》中的第一个“巧合”就是吉姆把珍贵的祖传的金表卖了以换取高尚、纯洁的爱情;德拉也同样认为爱情高于一切,于是把美丽的长发剪了来表达爱情的贞洁。正是在主人公这种符合情理和故事情节发展规律的心情下,他们各自为对方买了昂贵的礼物——玳瑁梳子和表链来配他们引以为自豪的珍宝——德拉的长发和吉姆的金表,准备在突然之间让对方惊诧、感动一番,这是自然而然出现的第二个“巧合”。第一个“巧合”为第二个“巧合”埋下了伏笔,第二个“巧合”则是第一个“巧合”的必然结果,为故事出人意料的结尾打下了基础。当他们各自拿出礼物的时候,让人啼笑皆非,但故事情节的“巧合”却又是那么合情合理。两次的“巧合”不仅表现了德拉夫妇所面临的现实,也表达出了他们之间高贵、纯洁的真爱。

3.2 出人意料的结尾

说到欧·亨利的小说、谈到他的写作风格一定会提到他的结尾方式——欧·亨利式结尾。欧·亨利式结尾就是在故事结尾时突然让主人公的心理情境发生意料之外的变化,或使主人公的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这种结果又在情理之中,符合实际生活,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麦琪的礼物》在故事结束之前,故事情节波澜不惊,作品平平叙来,却又环环相扣。读者会认为主人公德拉为买圣诞节礼物的所作所为是很正常的,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但是当德拉把圣诞礼物表链给吉姆并要他拿出金表时,吉姆才说出了真话:“我们把圣诞节礼物放到一边,……只是目前还不能用。我将表卖了钱给你买了梳子。”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让读者哭笑不得。但在哭笑不得之余,这样的结尾又是多么符合逻辑,是多么有力量的结尾呀。男女主人公的脸上出现了微笑,因为他们彼此都体会到了真爱。欧·亨利借助主人公的言行、心理活动,以轻松、幽默的语言和沉甸甸的故事,揭示了“爱”的伟大。

3.3 悲中见喜 笑中有泪

“泪”和“笑”、“悲”和“喜”在读者眼里是两对互不相容的概念,但是欧·亨利却在他的作品中通过主人公德拉和吉姆互赠礼物的表现中,把两组情感和谐地统一了起来,给读者留下了喜中有悲,笑里有泪的印象。德拉和吉姆互赠礼物时的阴差阳错,虽为可笑,但读完之后,谁能不热泪奔流而下呢?谁能不为他们命运的困苦而难过、不为他们之间的深情厚意而感动呢?读者从这种“为世人所看得见的笑料”中看到了“为世人所看不见的眼泪”的特殊之处,深受感动。然而,更让人感动的是,德拉和吉姆虽为圣诞互赠礼物而牺牲了各自心爱的、家里仅有的两件值钱的物件,但是他们对对方所表露出来的深厚情感却最为重要。尤其是在当时物欲横流、世风日下的社会大环境中,他们之间纯洁的真情更是弥足珍贵。

欧·亨利的作品以广大下层人民群众困苦生活中的美好爱情为主题,但结尾偏重于悲剧性,因此在引人同情和沉思的同时,给人以希望、光明和奋进的力量。作品所折射出的人性美使读者回味无穷,尖锐幽默的表现手法更让读者抑制不住笑声。然而在笑时,又怎能忘记悲哀、痛苦和不幸?欧·亨利在同情和赞美普通百姓的同时,也揭露了百姓恩爱爱情背后的社会现实——冷酷、无情。

参考文献

[1] 余汉英.独特的艺术手法与亘古不变的主题——简析《麦琪的礼物》.安徽文学,2009.10.

[2] 朴丽莉.浅析欧·亨利的幽默写作风格.中国西部科技,2009.9.

[3] 欧·亨利短篇小说选[M].译林出版社,2005.

[4] 赵书颖.“含泪的笑”与“含笑的泪”.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3.

[5] 朱锦岳.浅议《麦琪的礼物》的艺术魅力.考试周刊,2009(42).

[6] 梁雯.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科教导刊,2009.8.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篇7

语用学是语言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会话过程中,语言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语言的使用也应该需要遵循语言学的相关原则,在会话原则的框架内进行交流,才能提高交际过程中的效率,提高交际的目的。语用学的关注点是人们的语言在交流中的实际运用,不是人们随意编造的句子,也不是经过人们各种精挑细选、精心编辑之后的一些语言素材,使用的就是生活的、日常的、实际的语言,因此注重对实际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进行收集,尤其是生活中的诸多口语材料。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中,有可能会违反语言学的原则,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展现人物的性格,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更加真实地描写。《警察与赞美诗》这部作品中的语用学原则的应用,使得作品的主旨更加清晰。

一、《警察与赞美诗》简介

《警察与赞美诗》是美国文坛大师欧・亨利的一部短篇小说,这部作品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欧・亨利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有适度的幽默与夸张,即使是在比较短小的篇幅里,也能准确地表达出他想要表达的思想,能给读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欧・亨利将思想与艺术进行结合,创造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在欧・亨利的创作生涯中,他用文学的方式描绘了很多种类型的人物,这些人物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因此他的创作也被评为是美国生活中幽默的百科全书。

欧・亨利的出现,使得美国的短篇小说创作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从1918年起,美国设立了“欧・亨利纪念奖”,其目的就是为了奖励每年最佳的短篇小说家,也是对欧・亨利的一种缅怀与纪念。《警察与赞美诗》中的主人公苏比,本来是一个饥寒交迫的流浪汉,由于冬天无处可去,外面的生活又让他感觉十分难过,于是他决定要以身试法,将自己投入监狱中,去到监狱中生活,但是屡次都失败了。当苏比无奈地踱步到一座古朴教堂前时,赞美诗演奏的甜美乐声使他陶醉。他的灵魂又突然间发生了改变,在他的意识中出现另一种推着他朝着正常的轨道去生活的力量,于是他决定第二天自己一定要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不能再过流浪生活,要在这个世界给自己找到一个可以立足的地方。命运总是捉弄人,当苏比的内心重新充满希望和动力时,却偏偏被警察送进了监狱。前后的故事发展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作者用了一种轻松幽默的笔调描写了苏比这个流浪汉为达到自己可笑的目的而作出的种种尝试,当苏比想要将自己投入到监狱中时,警察表现出来的却是一种宽容的态度,以至于他虽然多次犯错但都没有如愿进入监狱,但是当他想要重新做人,与自己的过去说再见的时候,警察却偏偏将他抓起来投入监狱,前后的对比就是一个很好的讽刺,看起来这是一个可笑的故事,但是这个可笑的故事最后又演变成为一个可怜、可气、可悲、可叹的故事,这不仅对于当时的社会进行了讽刺,也是对命运无情捉弄人的情况进行感叹。

二、语用学视角下对《警察与赞美诗》的解读

(一)语用学的特征

语言学的研究是对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语用学是语言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语用学形成了一定的特征:第一,语用学关注语言本身所具有的一种社会属性,即要如何来实现社会功能;第二,语用学视角下语言的产生其实是一种时间活动,并不只是一种对语言的认识;第三,对个别语言以及语言的变体的重视程度更高;第四,在解释语言的不同表达形式时更加注重其连续性。一般说来,在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会话过程中,需要遵循语用学的相关原则,根据语用学的相关内容进行交流,才能提高交际过程中的效率,提高交际的目的。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中,有可能会违反语用学的原则,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展现人物的性格,为了使得两个人之间的对话目的得以实现,为了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更加真实地描写,因此在语言交流过程中使用语用学的原则,可以使得语言效果更加丰富。语用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语言合作原则,语言合作原则指的是人与人在交流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交流的顺畅,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即所谓的语言合作原则,尽量使得人物之间的语言交流可以体现出作品的主题,可以对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展示。

(二)语用学视角下的《警察与赞美诗》

语言应该要遵循语言合作的原则,语言合作应该要体现出交流的信息,对于交流过程中没有提到的信息可以不用讲出来;在交流的过程中也不要说虚假的话语,要尽量真实地交谈;在交流的时候要尽量直白,要有条有理,简洁凝练,语言合作原则中的相关内容往往可以对整部作品中的话语交流进行限制,防止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交流。比如《警察与赞美诗》这部作品,人物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语境发生改变,交谈人的交流背景发生了改变,因此导致语言交流过程中违背了语言合作原则。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根据不同的场合和语境,交际双方的权利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发生相对变化,如果周围的环境是陌生的,这种变化会更加明显。

在文章中,使用最多的规约性预设主要存在于人物语言中,这些语言的存在,可以揭示小说的深层意义和作者的意图。比如苏比与警察之间的第一次对话,警察询问周围的人是否知道砸玻璃的人在哪,警察在问话的时候,虽然使用了疑问句,但是他内心其实是一种陈述句的语气,希望周围的人可以配合地告诉他砸玻璃的人在哪。作者在语言的应用上使用了“might have had”结构,由此产生了一种预设,预设这件事情和苏比是有关系的,在苏比与警官的对话中,苏比表达出的意思是希望警官对整个事情调查之后就可以将他抓入到监狱中,但是警官对于他的话语有些是接受的,有些是屏蔽的,警官接受的是苏比交谈时所表露出来的一种友好的表情,警官断定,一个人不可能说自己有罪,同时还很友好地与警察交流,因此他在潜意识中就拒绝了苏比的暗示,他也不想去弄清事实,最终使得苏比自己被抓进去的愿望得不到实现。这种预设在语用学的应用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

欧・亨利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对于语言学以及语用学的规则和原理的应用十分到位,他在小说中对预设信息的运用是很有技巧的,预设信息的表达是语篇中的一种合理的状态。欧・亨利对语用预设的娴熟运用使得小说中的预设效果更强烈,在《警察与赞美诗》这部短篇小说中,作者对语言以及语篇的设计,为后面的所有故事的展开都做好了铺垫,作者首先使用非规约性预设信息为读者构建好了一个比较轻松的语境,使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对美国社会中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进行了很好的了解,作者预设的就是这样一个场景,读者根据这样一个场景进行阅读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十分自然的故事背景,对故事的发展也会有一定的理解。比如从作者所展示出来的美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中可以看出,下层人民的生活并不是很好的,相比起来,监狱中的生活可能还比现实生活要好,因此也可以理解苏比为什么那么想进监狱,要通过做各种坏事来让警察抓自己,因为他在现实生活中会经历冬天的无家可归以及天寒地冻,在监狱中至少可以给自己一个遮风挡雨的场所。作者预设的场景有很多,但是苏比一次次地失败,也使得读者的愿望一次次落空,以为苏比可以进入监狱,但是最终还是一次次被警察放走。当苏比在教堂听见赞美诗的时候,他决定要改过自新,这又是作者为读者预设的一个场景,我们都以为苏比要好好生活了,但是苏比的遭遇却并不是如此顺利,不会因此过上平稳的生活,读者在这时候应该也以为苏比会过上理想的生活,过上正常人的生活,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取得成功,但是他又一次颠覆了读者的意识和想象,他悔悟的那一刻被警察逮住,进入了监狱,他美好的愿景又一次破灭,于是整个故事又回到了小说开头人物无法逃避的命运上。作者的这种意图性情节构建,可以使得小说情节的开展更加跌宕,给人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结语

在欧・亨利的创作中,通过对情节的预设与实际发展状况之间的对比,给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使得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有利于作者与读者间的有效交际。语

参考文献

[1]常夏丽.浅谈欧・亨利小说中异叙修辞法的翻译――《警察与赞美诗》两译本评析[J]. 海外英语,2010(12).

[2]徐丽娟.简析英语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修辞格的语义功能[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09).

[3]王庆光.《警察与赞美诗》中的词义修辞格探析[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篇8

  《麦琪的礼物》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相信很多人在小学或者中学课本上都看过,能入选我们国家的中小学课本,可见其故事是非常有教育意义,且有益于孩子身心发展的。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下这本书吧! 故事的主角是一对居住在出租屋里的年轻夫妻德拉和吉姆,他们生活地相当拮据。作者欧亨利非常会使用对比和反差来突出一些事情,语言诙谐幽默,但同时由直击人心,文字非常有魅力,对于孩子们的写作是很好的启发。比如他用“心里谴责自己”来形容德拉集钱时候的羞燥感,可见集钱买圣诞礼物的重要性超过了面子问题。欧亨利对他们房子甚至用了“乞丐窝”来形容,但是从插图中我们却可以看出家里的一切都整整齐齐,一点都没有“乞丐窝”的感觉,这是插图有问题么?不是的,这恰恰能看出妻子是非常爱这个家的,即使贫困,也会把自己的家打理地井井有条,温馨整洁,有个家的样子。

  我们在封面中就看到她因为给丈夫买圣诞礼物的钱不够,而焦急得流泪抽噎,双眼紧盯着桌面上看来看去也多不了的硬币。当画面转到她那如瀑布一样美丽的秀发时,我们不由得为她赞叹,这样一头色泽亮丽的波浪秀发必然经过了主人精心的保护,作者甚至用“让示巴女王陛下的珠宝首饰黯然失色”来形容,可见拥有这样一头秀发在德拉心中是多么骄傲的一件事。但是她却在秀发和礼物之间,毅然选择了礼物。我们可以在她闪闪发光的眼睛和脸颊上消失的红晕的对比;还有她眼睛里及落在地毯上的泪水和她飞快走出房门时闪过的裙摆的对比中看出,她心里对自己一头秀发的依恋。对于身上一身旧衣服的德拉来说,有一头漂亮的秀发对她来说是唯一令人称羡的了。有的女性甚至把头发看做了第二生命。是如何的一份感情,能让德拉把身上最值得骄傲的秀发舍弃,来换取给一份给对方的圣诞礼物的啊!她想买的礼物是一条能和丈夫吉姆的金表相配的表链,金表是吉姆最值得骄傲的东西,却因为没有适合的表链,一直不敢秀于人前。大家可以看到长发时和短发时的她的对比,真是非常大的反差,我们不由痛惜她的牺牲。尤其是当她拿到表链回到家后,一边修复秀发的损伤,一边揣测着丈夫看到她短发后,会不会不喜欢她的忐忑不安的模样,真叫人心疼。

  欧亨利用了“艰巨的工作”来形容修复过程,可见她自己对自己的短发是多么不满意。当德拉听到吉姆的脚步声时,欧亨利又用顿时“发白的脸色”来形容德拉的紧张心情。当我们的那男主人公吉姆出场时,他怔住的古怪表情令故事走向了高潮。吉姆也用金表换了德拉喜欢很久的头饰。两个人都付出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来换取能配得上对方的宝贝,但是结果是他们都失策了。从表面上看两个人都做了傻事,但是他们的内心深深感受到了对方对自己的爱,两人各有得失。但欧亨利却说这是麦琪的礼物,是最明智的礼物,他们给对方的最好的礼物是给对方的爱意。

  刚才说到德拉用秀发换表链的初衷不就是为了吉姆能开心么。虽然失去了他们最宝贵的物品,他们却得到了更为宝贵的感情,这才是最好的圣诞礼物。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德拉的头发是会长的,而吉姆的金表也是可以通过努力赚回来的。只要两个人的心不变,那么未来他们重获头发和金表也不过是时间问题。就像亨利说的生活是由哭泣、抽泣、微笑构成的,乐观地看待未来,会让一切都好起来。一句话,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 绘本是12开的精装版,封面是硬皮的,外面有一个精致的书封,内页采用铜版纸。书中文字页面在左,插图在右边,在我们细细研读过文字里的深意后,再看插图,真是有种文字和插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感觉。文字部分的右边一直有一朵花?立在书缝中央,摇曳生姿,随着故事的推进,慢慢成长拔高,在故事的情节最高潮的时候,开出绚丽壮观的“爱”之花。真是满满的幸福感。

  这本绘本吸引人不只是欧亨利的文字,也同样插图非常出彩。文字的右边页面都一副整页的精美画作。插图把欧亨利故事中的一个个触动人心的画面展示在了我们眼前。插图带着一种旧照片的效果,带着浓郁的美国风情的建筑和家居风格,展示了文字不能传达到的,当时所处的那种时代背景,让人物的形象更加的丰满、生动。光光是几副插图,我们就能联想出整个故事的情节,明白故事的前因后果,在脑中构思出一个小剧场。很好地表达出故事里的情节。特别是不论是人物的背影、脸部表情、眼神等都在用无声的语言,以独特的角度反映了欧亨利在文字里想表达的感觉,向我们传达着人物的情感和一些故事相关的信息。可以说插图中对人物表情的刻画达到了传神的境界,仿佛这个故事的情节通过真人演绎后描画了下来的效果。看书的过程就像看了一场无声电影,让人回味无穷。 对于孩子来说,这样一个有爱的故事,可以延伸到对家人的亲情方面,孩子们总是享受着家人的付出,却很少想到付出,当他们感受到付出也是一件快乐的事的时候,他们也会学着去付出,去力所能及地帮助家人,这才是一份成长的礼物。同时也让孩子意识到,不是越贵的礼物越能表达自己的感情,只要出于心意的礼物就能表达自己内心。这样孩子就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孩子有很好的引导作用。精美的画面对提升孩子的审美观也是非常好的。 适合4岁以上的孩子亲子阅读,小学的孩子自行阅读。

  《麦琪的礼物》读后感2000字左右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有着各自的不幸。

  然而,如何来界定“幸”与“不幸”呢?在这个金钱被放置在至高位上的世代,似乎“幸福”也披上了物化的色彩。

  《麦琪的礼物》中,有一句话:“纯粹以质地取胜而不是靠耀眼的装潢——一切好东西本该是这样的。”

  在欧·亨利的笔下,人性、爱情、贫穷、价值……物质的贫瘠与精神的富足都用温情的笔触细细地铺展开来,如同一幅用暖色调绘成的欧式油画。

  一个人的思想与他的成长环境、人生际遇密不可分。欧·亨利幼年丧母、家道中落后15岁便在社会独自闯荡,少年承担了生活的辛酸与不易,目睹了资本主义社会下的贫富分化。自觉为小人物立言。

  所以,在故事中,德拉和吉姆生活在破败的与贫民窟并无两样的出租房,德拉费尽力气积攒下来的余钱不过是一块八毛七分,门口的电钮无人按过,斑驳的信箱也不曾有来往的邮件……

  他们似乎是被社会所遗忘的底层小民,艰难顽强地挣扎着生活,发出“生活就是由啜泣、抽噎和微小三者组成的,而抽噎总占优势”的慨叹。

  但作者怀有一颗温厚的心,一颗注定不被贫贱生活所扭曲的心。欧·亨利与妻子在一场舞会中相识,两人冲破了层层阻碍,组建了贫困却幸福的家庭。繁重的劳作使妻子变得体弱,而出任银行工作的欧·亨利因为银行缺少一笔资金受到怀疑,为了逃避审判而被迫去往美洲。

  在得知妻子病重的消息后,便匆忙赶到岳父家看望,却为时已晚。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对于亡妻的深挚犹如永不干涸的泉源,汩汩地流淌在麦琪的礼物间。

  德拉和吉姆对彼此的爱,无需言表。他们的生活一贫如洗,却各自有一件珍贵的“宝物”:吉姆有一块祖传的金表,德拉有一头瀑布般的长发。圣诞节前夕,为了赠予对方称心的礼物,吉姆卖掉了金表,为德拉买了一套“纯玳瑁做的,边上镶着珠宝”的梳子;德拉卖掉了自己的长发,为吉姆买了一条金表链。

  结果,吉姆有了金表链却没有了金表,德拉有了美丽的梳子却没有了秀发。他们都为对方

  舍弃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而换来的礼物却因此变得似乎“毫无用处”了。

  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从现实的人性维度考量“礼物”,认为礼物之本质的实现是不可能的。因为,一旦将礼物赠予他人,往往就会期待对方的回报,这使“礼物”陷入了一种计算与交换、索取而非赠予的困境。

  也许,只有一种“毫无保留的支出”,一种不期待互惠的赠予,才符合德里达对真正的礼物的定义。

  麦琪的礼物便是如此。

  表面上看,似乎德拉和吉姆送的礼物都失去了使用价值,但他们却毫无疑问和对方浓烈的“爱”撞个满怀——这是无价的礼物。

  德拉说:“头发是可以数清的,但他对丈夫的爱是数不清的”。礼物在这里已经超越了物质的形体,倾注在一对相濡以沫、至真至诚的伴侣身上。无价的爱在“金钱至上”社会中显得如此耀眼、拥有无可比拟的价值。

  欧 · 亨利在小说结尾写道 :“我的拙笔在这里告诉了诸位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 ;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一家最宝贵的东西。但是,让我们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 ;在一切收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他们就是麦琪。”

  “麦琪”二字反复出现,实则蕴含了丰厚的《圣经》色彩。在英文新国际版《马太福音》第二章的英文题目为“The Visit of Magi”(即“麦琪的朝拜”),其中第一节写道“Magi from the east”(“从东方来的麦琪”)。由此可知,“麦琪”在《圣经》语境中指耶稣出生时来送礼物的三位博士。

  据《马太福音》第二章记载,希律王做犹太人的王的时候,耶稣生在耶路撒冷的伯利恒,天空出现异象,有三位博士便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三位博士到达伯利恒,看到小耶稣和他的母亲玛利亚,就俯身伏拜,揭开宝盒,拿黄金、乳香和没药献给他。而这些礼物饱含着他们最真挚的情感。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篇9

  读了欧·亨利的名作《麦琪的礼物》,我才深深地感受到了欧·亨利小说的吸引力。

  这篇《麦琪的礼物》写一对贫苦夫妻,丈夫有一只金表却没有相称的表链;妻子有一头美丽的长发,却没有相配的发梳,而妻子卖掉长发给丈夫买了金表链。两人同时为对方考虑各自干出了动力心魄的“壮举”,使得双方的愿望都落了空。作品以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收尾,凸显了夫妻之间感情的诚笃、深挚,读来催人泪下。

  这篇文章又便我想到泰格尔的小小说名作《窗》,描写两位卧床的重病人,住在仅有一门一窗的狭小房间里,只有透过窗口才看见外界,生活死寂沉闷。为了安慰病友,近窗人每天向病友

  编织窗外斑澜多姿的景观,使病友摆脱寂寞,得到了快慰。至此故事似可以作结了。然而病友突生嫉妒,对近窗人竟见死不救,待争到近窗的铺位,见到的却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作品于文末陡起波澜,出现逆转,使小说有了强烈的艺术魅力。

  这种欧·亨利式的结尾是使人物的情感、行为或事情的结果向完全相反方向转折的一种构思方法,是增强文章吸引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一般包含两大部分:“蓄势在前”,和“逆转在后”。即先形成一种思维定势,然后突转,突然打破积蓄已久的定势,从而造成一种久蓄而猝发的艺术冲击力。

  这种结尾往往会造成心灵的震憾,给人更直接地心灵暗示,爱是相通的,但又是不可理喻的,只要互相谅解,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人世间将开满绚烂的爱之花!

  《麦琪的礼物》读后感范文600字

  燥热的午后,万物都失去了活力,我无意间翻动了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集。不看则已,一看便停不下自己的目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麦琪的礼物》这篇文章,它让我真正领略到了人性的魅力。

  《麦琪的礼物》就是因为金钱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讲得是一对夫妻因为想给对方买一件圣诞礼物而舍弃了自己的心爱之物。可惜最后彼此的礼物却都失去了使用价值,但他们都得到了人世间最宝贵的礼物———彼此的真情。我认为他们是幸福的,虽然他们很穷,生活拮据,但在他们心中,金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的真情,只要拥有它,他们感到比有钱的富翁幸福百倍。换一个角度来看,假如小说中女主人公德拉家财万贯,即使她买了昂贵礼物也看不出真情所在,杰姆也就不会感到那么幸福了。德拉美丽的头发,杰姆珍贵的金表,两样各自引以为自豪的东西都失去了。而然这篇文章却能时时唤起人们内心的本善,使之能够让人还能够体会到世间真情的祥和与温暖,主导的人性并不是尔虞我诈,见利忘意。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特雷莎修女所说:“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假如万贯家财和一份真挚的感情同时放在你面前,你会选哪一样呢?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那份感情,因为真挚的感情是无价的!我相信真心的付出终会有真诚的回报,拥有真情才能拥有幸福。

  《麦琪的礼物》读后感范文600字

  爱,与生命相生相伴;爱,与生活息息相关。

  小说家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写的是一对贫困的夫妻在圣诞节来临的时候,双方都想送一件令对方高兴的礼物。丈夫杰姆为了妻子美丽的头发卖了自己址心爱的金表,买了一套梳子,妻子德拉为了给丈夫的金表配上金表链,卖了自己美丽的头发。当池们互姗礼物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礼物已不是对方需要的了。不过,当你读完那篇小说时,你就会发现,他们的礼物正好是对方最需要的,那就是爱。

  爱的真谛是给予而不是索取。瓦西列夫在《情爱论》中表明了这样的观点:“爱的最高境界是‘以对方的幸福为自己的幸福’。”在小说中,女主人公德拉多次悲伤吸泣,并不是因为生活的拮据,而是因为圣诞节到了,却没有足够的钱为丈夫买一件合适的礼物。(读后感)

  一块八角七分钱—她的钱全在这儿了,太少了,与那条白金表链的价格相比,只是一个零头。她为此哭了。最后,她把自己那能与巴西女皇的珠宝、首饰相媲美的头发剪掉卖了。同时,她的丈夫杰姆为了给她买一套梳子,把那只能使所罗门嫉妒得吹胡子瞪眼睛的金表卖了。有人在感叹:唉,多么可惜!有人在羡慕:哇,多么幸福!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篇10

一瞧,莹由衷地震惊!这可是她做梦都崇拜的摇滚歌手。前不久,莹听说他车祸死亡的噩耗,嚎啕大哭,为此还绝食一天以示哀悼。想不到真是想不到万万想不到做梦也想不到会在这儿碰见她的“黑马王子”。顺水推舟以友好邻邦的名义讨要了101个亲笔签名。要是还能回到人间,莹多么希望向她的死党着实炫耀一番。莹好象看到她们嫉妒得眼睛变红眼,嘴巴变兔唇。正沉浸在甜蜜的喜悦中,莹愕然:自己已经是死了一回的人。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篇11

对于翻译的标准和原则,我国学者严复最早提出“信、达、雅”的标准——“信”即忠实于原文,“达”即翻译的流畅,“雅”即译文的典雅。这一翻译标准至今仍对我国翻译界存在影响。此外,德国著名功能派翻译理论代表人物莱斯对译文按照功能划分为不同的标准:描述性文本,即报道和说明类文本,应注重客观表达所要表达的内容;表达性文本,即各种文学性文本,应注重语言的表达形式;祈使性文本,主要指各种宣传类文本(广告,宗教和政治宣传等),这类文本翻译应注重宣传和感染效果。依据莱斯的观点,the gift of the magi属于表达性文本,应注重语言表达的形式,即应忠实于作者的情感立场和语言表达风格。

这两个翻译标准理论,将作为本文比较各个译本的主要评判依据。

the gift of the magi作品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解读

翻译好一部作品的前提是要了解这个作品。在the gift of the magi这篇小说中,作者讲述了一对小人物的看似很平常的故事,它主要讲述了圣诞节的前一天,住在公寓里的贫穷的德拉想给丈夫吉姆一个惊喜,可是她只有1.87美元,她知道这点钱根本不够买什么好的礼物,于是她把引以自豪的褐色瀑布似的秀发剪下来卖了,换来了20美元。找遍了各家商店,德拉花去21美元,终于买到一条朴素的白金表链,这可以配上吉姆的那块金表。而吉姆也想给老婆一个惊喜,他同样卖掉了引以自豪的金表,买了德拉羡慕渴望已久的全套漂亮的梳子作圣诞礼物。夫妇俩为了给彼此准备礼物而费尽周折,礼物最终买回来了,却让人哭笑不得。

翻译好这篇小说,我们首先要体现小说的写作风格,欧亨利在这篇小说中运用了他一贯的幽默语调和简练的语言,选取了一个生活中看似很平常的故事,但故事中又带有淡淡的哀伤,结尾也出乎意料。由于故事情节主要是靠素材体现,故大部分翻译都能保留原作的跌宕起伏;而对语言的整体选择,大部分译文都体现出简单和口语化的特点,对此在本文中也就不再赘述。

翻译中文的化差异

读完这篇文章,许多读者可能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标题为什么叫“the gift of the magi”。对于标题的翻译也有几个不同的版本,大家所熟知的中文标题为“麦琪的礼物”。此外,也有其他的译法,如“东方博士的礼物”、“贤人的礼物”。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同的版本呢?我们首先分析一下标题的含义。

标题中的the magi②,实为magus③的复数形式,出自《圣经》典故:指东方三贤人,他们在耶稣诞生时给耶稣送去黄金、乳香、没药三件礼物。黄金表示高贵、乳香象征神圣、没药预示耶稣最后要受迫害致死。以英语作为第一语言的人,都会知道the magi的寓意,即象征智慧和神圣,看到小说的这个题目自然就能领会这种表达法的含义。但是翻译的目标读者,由于固有的文化差异,很多并不熟知这个典故,所以看到这个题目未必能够明白其中隐含的深层意思。读者即便借助注解能明白the magi的意思,但仍然很难产生自然的联想。就象汉语中我们用“说曹操曹操到”这个短句一样,我们汉语的读者一目了然,在其他语言中却似乎无法用一两句解释让读者清楚“曹操”深刻的文化含义。

可能正是基于这个缘故,为了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标题中包含的寓意,伍蠡甫先生最早将the gift of the magi翻译成“东方博士的礼物”。可以肯定,参照《圣经》中的典故,这样翻译保留了the magi的真实寓意,似乎也符合了“信”的标准,但这样的翻译却又难免让人觉得太直白,失去了小说原有的意境。依照莱斯的翻译标准来看,文学作品重在欣赏和体味文章的感情和语言,而这一翻译很明显丢掉了原文原有的色彩。

后来王永年先生将the magi译为“麦琪”,这显然是音译。此译法难免也有其弊端。首先,译文读者大多不知道典故来源,一眼看到标题“麦琪的礼物”,几乎无一例外的以为“麦琪”是故事主人公的名字。所以有必要为其加一个注解,加注解后,“麦琪”的含义非常清楚。翻译中遇到这类有典故的文化问题,音译加注解不失为一个聪明的解决方法之一。它既能保持原作风味,又能促进文化交流,不失为上策。故之后的翻译也大都沿用了“麦琪的礼物”这一翻译方法。

两种译本比较来看,“东方博士的礼物”与“麦琪的礼物”两种译法的不同并不能绝对的区分孰对孰错或是否忠实于原文的问题,只是所达到的效果有差别。如果是对于领悟能力较低的初级读者,译者将the magi译成“东方博士”或者“贤人”既能使读者避免对小说的标题产生误解,又能使读者深刻领会原文the magi的含义。而对于文学爱好者,翻译成“麦琪”,则一方面有助于中国读者自发的去探究更深层的英语典故,有助

于使中国读者接受和熟知西方文化,有利于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读者品味欧亨利的写作风格。

几个译本对标题翻译体现了不同的目的和原则,对于小说整体语言的运用亦存在些许差异。比如对钱币翻译,由于各个国家对钱币的衡量尺度不同,形式也不同,这就造成了“sixty cents ofit was in pennies”翻译的多种多样,“其中六角是铜板”,“其中六毛钱是铜子儿凑起来的”,“而且六毛是钢■”,“而且其中的六毛是小硬币凑成的”……这些翻译中大都是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且前两种译法可以看出明显的古代文化。当我们的文化中没有这样的概念时,或许这是理所当然的办法。而这样译的好处是使中国的读者觉得很亲切,也很容易想象出“零散”和“拼凑”的概念,容易体会出作者所表达的感彩。然而,文化交流的问题再一次摆在面前——中国的读者读懂了小说的大概意思,然而我们仍然不知道美国人是怎么样花钱的,或者说美国的钱币是什么样的。如果是本着这一目的,我认为翻译成“六十美分是零钱”或者“六十美分是便士”则能够更好的传达这一概念。

此外,这对小夫妇有两样特别引为豪的东西——吉姆三代祖传的金表和德拉的头发。如果示巴女王住在天井对面的公寓里,德拉总有一天会把她的头发悬在窗外去晾干,使那位女王的珠宝和礼物相形见绌。如果所罗门王当了看门人,把他所有的财富都堆在地下室里,吉姆每次经过那儿时准会掏出他的金表看看,好让所罗门妒忌得吹胡子瞪眼睛④。

示巴女王和所罗门王都是旧约圣经中非常富有的人物,拥有各种珍奇宝贝,文中通过与示巴女王和所罗门王的夸张对比映衬出珍宝在夫妇俩真爱面前黯然失色。对于这一表现手法,各个译本几乎一致的采用了保留原有文化中的人物,而后通过注解使得中文的读者对此有了一定了解。这也恰恰验证了这才是符合翻译的最初目标,也是众多读者需求的。

仅从这几处,我们可以看出翻译中难以避免文化差异问题。如何处理这一问题,重要的是看读者和翻译目的。如果仅是为了普及这一故事或者为了让读者知道欧亨利的作品,或许“入乡随俗”采用中国读者更熟悉的概念让读者觉得更容易理解;而如果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还是尽量保留其原有文化,虽然读者最初并不熟知,但看得多了才能真正慢慢了解西方文化。

结 语

翻译的最初目的是文化的传播,而在翻译过程中,难免遇到不同国家截然不同的文化现象,这就给翻译增加了难度。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差异,更是给翻译家们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翻译不仅要考虑文化传递的任务,还要尽量保留其文学价值。而面对不同层次的读者,翻译还应有不同的标准,这样才能使译作最终符合读者所需。

注释:

①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流行的翻译为《麦琪的礼物》.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篇12

文学是对社会的一种反映形式。澳大利亚的文学创作也离不开其社会和文化的大背景,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环境导致了澳大利亚文学的特殊性。读者在阅读澳大利亚文学作品时,通常会感觉到澳大利亚文学的平淡无奇。这种看法不是某一个人的看法,而是很多读者都会有的想法。只不过,具体来讲,澳大利亚的平淡之处只是其情节过于平淡,但是说其语言平淡枯燥却是说不通的。这是很多学者经过反复研究之后发现的,是所有从事澳大利亚文学研究教学的同仁们的一致共识。众所周知,澳大利亚小说相比于欧美小说,成熟性与造成的文学影响较弱。这是由于澳大利亚地理位置与欧洲较远,地缘因素造成澳大利亚小说很难被读者立刻接受。其实,澳大利亚小说与英国小说相同,都是欧洲文艺所延伸的产物。但是艺术发展形势被澳洲周围的大洋所阻隔,没有能够与英美等主流西方文学发展同步,滞后的文学发展阻碍了澳大利亚文学的传播。

一、文学创作流派的多元化

澳大利亚文学体系中主要分为两个文学流派: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特别是在早期移民时期之后的时段里,涌现出如作家马库斯・克拉克、亨利・金斯利、罗尔夫・博尔特沃德等中早期“移民小说派”作家。这些著名作家的主要作品反映了生活在黑暗而艰苦的早期牧场的现实生活。这些小说虽然均富有传奇色彩,但是现实主义流派已经逐渐成型。澳大利亚在形成现实主义小说传统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的现代主义才逐渐成为主流文学风格,特别是在众多著名的长短篇小说、戏剧、诗歌等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时期。逐渐取代了长期以来占据澳大利亚文坛重要地位的现实主义小说,成就了澳大利亚小说的第二次飞跃。在此过程中,澳大利亚文坛巨匠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作家帕特里克・怀特改变了澳大利亚文学的创作思路。他将风靡欧美大陆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引进到澳大利亚,并且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最终构成了影响全世界的“怀特派文学”。帕特里克・怀特的作品富有象征性与“意识流”特色,不论是1939年发表的《幸福谷》,还是在1987年发表的《三支不平静的乐曲》,都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欧美现代主义流派对澳大利亚文学的深入影响,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反映出了许多社会现实问题,具有较为深刻的历史意义。

由于欧洲文学创作对澳大利亚文学影响深远,伴随着澳大利亚成为移民大国,在此时期内澳大利亚文学融合了移民文化的观点,发展并形成了新的文学流派――“现代主义文学”。澳大利亚现代主义流派小说中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法有变形、立异、怪诞等,所以该流派的小说又统称为“荒诞派”。荒诞派受到了欧美流行的荒诞戏剧的影响,此剧是法国著名剧作家伊・艾勒斯科在1950年针对戏剧的特点来命名的。荒诞剧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剧情较为荒诞、异想天开。人物本身形象也较为夸张。主要通过人们意想不到的描法对真实的生活进行讽刺与描述,大多数荒诞剧都通过荒诞的手势以及滑稽的动作来向人们传递信息。1990年以后,澳大利亚进入民主主义时期,澳大利亚小说形式与手法发生了重大改变,这一趋势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澳大利亚短篇小说大家亨利・劳森等一批作家,在特殊时期的社会背景下,亨利・劳森对澳大利亚现实主义小说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作家的作品已经能够构成独特的文学风格,摆脱了前期对欧洲文学写作风格的模仿,奠定了澳大利亚文学创作风格的基础。

除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在澳大利亚小说界当中还有一种汇集众多特色的“无名流派”。主要集中于新旧流派革新换代时期,澳大利亚文学家对文学特色的探索成果,与传统写作手法有所区别。无名流派的代表作是澳大利亚著名作家麦卡洛的小说《荆棘鸟》,该作品主要反映了爱情纠纷的传奇小说,在该部小说中,作者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精华进行融合,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描写,将小说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以及主线描述得淋漓尽致,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复杂多变的感情生活,可读性极强。所以,澳洲小说界流派可以说是纷呈,文学评论家对于各个流派的评价虽然不一,但是均一视同仁。不同文学流派风格迥异的创作表现形式,其评判标准以文学作品的好坏作为唯一准则。因此,这种各种文学流派并存的发展模式促进澳大利亚文学的不断进步。

二、文学内容的多元化

当代澳大利亚文学内容已经突破了以往仅对乡村景物于生活的描述,跨越了写实主义给澳大利亚小说的束缚。将当代澳大利亚小说仅从单一的丛林自然镜头转变到多镜头的描写内容。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小说将取材的重点向城市生活与景物转移,从而改变了以往对农村单调生活的描述,使小说富有多样的创作素材。当代著名的文学家主要包括怀特、穆尔紊斯、艾尔兰、卢里等,他们的作品素材都是现代人的城市生活一点一滴中挖掘的,折射出现代人多彩的生活。特别是怀特的著名作品《生命之树》就根据现代人城市生活来抒发对城市生活的种种无奈,进一步展现城市人内心深处的彷徨与迷茫。

作家怀特在写作风格上与多数澳大利亚作家大相径庭,无论在句法或用词上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在澳大利亚文学领域影响深远,他认为现实主义的小说远离艺术,而小说应该提高生活,给人以启示,不应只记录人们早已熟知的事情。中期撰写的小说《战车里的骑手》和《实形的曼达拿》不以情节取胜,而着重人物的塑造和心理刻画。深入地描写了自从主人公追寻城市生活以后的种种见闻,深刻地反映出城市人群内心孤独与迷茫的社会现象。通过对人物的剖析,深入探索人生的真实含义。当代著名作家马鲁夫也撰写了与怀特《一杯茶》风格一致的著名作品《空空的午饭盒》,这篇短篇小说具有现代演讲小说的特色。在小说中,主人公从城市的楼房中看到站在草坪中一名英俊潇洒的青年人,外表酷似已经去世的儿子,引发了主人公对过世儿子的思念之情,刻画了一系列的主观幻想画面。还有新派小说家舍卡墓斯常采用倒叙的艺术描写方式撰写了短篇小说《地板上的聚会》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小说中刻画了一名搬到另一个城市的年轻人史蒂夫举办宴会的场景。由于主人公缺乏经验举办的宴会不顺利。但是史蒂夫仍然对宴会非常满意,这是因为通过宴会史蒂夫能够感受到城市生活中缺少的幸福滋味。宴会散去后史蒂夫独自坐在大厅中回味宴会的心理让读者身临其境,此篇小说对西方的城市年轻人心态把握得非常精准,对心态的描写也是细致入微。此外,澳大利亚文学还包括反映欧洲社会的百姓生活等,有些小说甚至还涉及到一些著名的亚洲国家的民俗风情。由此可见,澳大利亚小说创作内容具有多元化的显著特征。

三、文学创作手法的多元化

1945年后,澳大利亚文学为了摆脱以往被禁锢的思想,打破澳大利亚文学闭塞的文化束缚,将文学表现手法进行了革新。对一直沿用的“劳森技法”进行了较大的创新,改变了以往对外来创作描法抵制的心理,从而能够吸引一批欧美读者的关注。改革的先驱者就是前文所提到的贝尔,在著名作家贝尔的众多作品当中,尝试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甚至将劳森的名篇进行改写,以表达对“劳森传统”的小说质疑。贝尔在小说中利用丰富的表现手法,丰富的想象力,形象的画面感逐渐形成新派小说的独特文学创作手法。贝尔说过“给予现实主义以扭曲”是他创作的特点,是小说富有生活张力的源动力。所以后来的怀特派小说家都力求于利用新的表现手法,不甘愿沉沦于传统风格,给读者新鲜的感觉。最具特色的文学创作手法是“心理叙述艺术”。该手法主要通过对人物潜意识的描写来反映客观事件,对小说情节要求较少。贝尔还摆脱了澳大利亚句法规范的羁绊,在创作小说中大多利用象征主义、“意识流”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新鲜的“不完全句式”来吸引读者眼球。

现阶段,澳大利亚新派小说家乔伊斯、劳伦斯和卡夫卡逐渐向西方先进的文学创作模式进行不断探索,学习西方较为灵活的语言表达方式,特别是弗兰克・穆尔豪斯的“间断叙述法”较为著名,他在澳洲文坛上被誉为“新派小说的代言人”,第一个短篇小说集《徒劳无益及其他动物》在1969年问世,长篇小说《黑暗的宫殿》在2001年获得澳大利亚最高文学奖迈尔斯・弗兰克林奖。也有部分澳大利亚小说家对拉丁美洲的文学表现手法进行研究,不断吸收拉丁美洲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手法进行小说创作。所以目前澳大利亚小说不断向艺术创作手法的创新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纵观澳大利亚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其发展趋势清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早期的澳大利亚文学是一部移民文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学,并走向成熟,成为众多文学流派之中的一员。发展至今,澳大利亚文学在其内容和创作方法上表现出来了更多的“国际化”倾向。在整个历史中,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基本上占主导地位,但非传统文学的存在,是与传统文学互为补充。语

参考文献

[1] 刘寿康译.澳大利亚短篇小说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 董蓓菲. 澳大利亚中学母语教科书评介[J].语文建设,2006(10).

[3] 黄源深,澳大利亚文学作品选读[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篇13

那泰山是个孤儿,被遗弃到原始丛林,跟着一群猿猴厮混,上蹿下跳,爬树抓鱼,结果不会讲人的语言,反而身手敏捷,成为森林的居民。

这故事可比教科书好玩。我们问:“后来呢?”

汤老头说:“后来啊,等下次,再给你们讲。”

我们几个很不高兴,开始起哄,您现在就说啊,快点快点。

汤老头笑眯眯地,活像一只世界上最狡猾的狐狸。他宣布下课,踱着步子去院子里吃饭。我们一群猢猴散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第二天,我们当然是急不可耐地在家吃了晚饭,就去汤老头家继续听故事。

两天一个故事,故事前学一点东西,写写作业。汤老头说:“听了故事,可以在本子上记下了,再讲给别人听。”

我们兴致勃勃听从他的意见,再献宝似的,说给邻居家小孩听,甚至说给大人听。

汤老头讲的最后一个故事,是《最后一片叶子》。而这个故事,只有我在听。

因为他的小小补习班已经结束,新学期开学了,我的小伙伴都去上学了。

至于我,因为母亲是个多礼的人,要我拎着一盒皮蛋,送去致谢。其实我们去他家之前,就已经缴了20元补习费的。

那个黄昏变成了我一个人的故事专场。

我用尊敬崇拜的目光,看着这个肚子里有无穷故事的老头,央求他再说一个,因为我很喜欢听。他呵呵笑了,我能发现他的汗毛都在震颤,大概是很高兴有学生喜欢听他讲。他收下谢礼,剥了个皮蛋直接给我吃了。

这个故事,汤老头讲得很慢:一个叫乔的年轻女孩生病住院,凄风冷雨中,孤独又绝望。于是,年老的画家贝尔曼,偷偷在窗外画了几片树叶。乔觉得自己的生命就像树叶一样,最终都会凋落,一片不剩。但是,有一片叶子却一直顽强地挂在枝头。

我听得目瞪口呆,世界上还有这么奇特的故事,让人心里有一些哀伤,但又不会绝望。末尾听到树叶是画的,我呆住了。

离开汤老头家,走的时候,他顺手给了我一盒云片糕。

去了学校之后,我才想起,忘记问他这个故事从哪儿来的。我的胃口一直被吊着,念念不忘。我想搞清楚来龙去脉。

我打算等我从寄宿高中放假回家了,去找他问清楚。

也不过是半个学期,活了80岁的汤老头去世了。我看见他的子女,把一屋子书清理出来,卖了。

后来,在大学的电子阅览室,我在搜索框里,输入了那个从汤老头嘴里听到的名字――欧・亨利。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