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实用13篇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篇1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我院2012年6月-2013年4月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8例,按期入院顺序将其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男32例,女22例,年龄(21-65)岁,平均(45.7±6.5)岁,其中泌尿外科手术14例、骨科手术4例、普外科手术19例、心胸外科手术9例、妇产科手术8例;对照组男39例,女15例,年龄(20-63)岁,平均(43.4±5.1)岁,其中泌尿外科手术12例、骨科手术6例、普外科手术19例、心胸外科手术3例、妇产科手术14例。这些患者职业分别为:企业职工22例、退休干部36例、学生19例、农民31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在手术过程中和医生配合好,同时完成患者的各项指标监测。观察组患者在要在常规护理之上,实施优质护理,具体措施有:①和患者密切交流,依照其心理情况加强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疑惑心理,主要是实施针对流,以此消除患者对手术的各种顾虑。②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其中包括咳痰、床上排大小便和疼痛评估训练等各种技巧。③安排一个班进行术前访视,手术当天由探视者接回患者,避免出现手术错误。④患者的所处环境必须要保证最佳温度和湿度,尤其注重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在冬天接送手术患者的手术床加用电热毯,事先预热,避免患者受凉;在手术过程中也要注重做好患者的环境护理以及心理护理;手术结束后2h详细告知手术情况,并给予患者及其家属美好祝愿。⑤术后对患者体征变化等情况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就要立即处理。

1.3 观察指标

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 对患者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分析,并对其实施对比。

1.4 数据处理

本次数据全部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实施统计学处理,% 表示计数资料,并采用X2对其实施检验,如果两组数据对比P<0.05,则代表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例/%)

3讨论

总体来讲,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患者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其措施主要包括:(1)术前护理,术前对患者的相关资料及具体情况详细了解,并将手术相关信息和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患者,尤其要注重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出现的各种紧张、焦躁等不良情绪,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更有助于提高其手术效果[2]。(2)术中护理,在患者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从患者出病房到手术室,一直到手术结束必须始终陪伴在患者身旁,详细讲解术中需要明确事情,其次一定要注意说话态度,温和自然,如有必要也可以和患者进行一些握手和按摩等肢体接触,以此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安全感。最后在手术过程中要注重保护患者隐私,可以与其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以缓解患者紧张情绪[3-4]。(3)术后护理,在患者手术结束之后,可以适当的安排患者家属进行探视,以此可以患者的孤独、焦躁以及恐惧心理进行一定的减轻。另外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同时把手术室环境进行一定的讲解,帮助患者尽快对自己的所处环境熟悉。保持手术室内环境安静,减少各种噪音,主动关心患者,帮助患者找到一个合适卧姿,让患者真切的感受到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最后还要详细的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能够对其护理质量不断的进行提高[5]。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在手术室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提高,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东宁,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实践[J],中国美容医学,2011, 20(z3):186-187

[2]程宗燕,李福宣,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品牌的创建与实施[J],全科护理,2012, 10(29):972-973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篇2

1.1 首先我们从转变护士的观念为切入点。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讨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意义,目的。其次,在科内开展了“假如我是一名ICU患者”和“家属希望护士怎么做”为主题的换位思考讨论会。通过学习、讨论护士们找出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理解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统一了思想和认识。大家纷纷表示要以高度的爱心和责任心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

1.2 根据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要求,重新制定了各班职责及每日工作重点;规范了护士的服务语言、服务行为、服务流程,使全科护理工作形成整齐划一的服务模式。

1.3 反复学习《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专科护理技术》等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

1.4 实行弹性排班,解决人力不足的问题,做到一名护士最多看护两名患者。基础护理、生活护理由原来的护理员完成,变成了护理员协助护士实施。每班除了认真看护患者外,保证给患者做全身擦浴一次(由白班执行)及口腔、会阴护理,修剪指甲、梳头,整理床单等服务。

1.5 由于ICU收治患者的特殊性,不允许家属陪护,我们变推出了亲情服务项目,把人性化服务贯穿于医疗护理全过程。如:做到随时与患者沟通,定期与家属沟通,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我们采取日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周征求主管医生意见,月进行满意度调查等形式,全程、无缝了解和满足患者的需求。

1.6 为激发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科内每月评选一名优秀护士并给予适当奖励。评选方法由患者的主管医生、患者、患者家属、全体护士、科内的指控小组共同选举产生。此举极大调动了护士们的积极性与荣誉感,对保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顺利开展起到了有效地推动作用。

2 效果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篇3

一、 创新护理工作模式,实施全程护理

(一) 打造产科护理队伍的品牌效应,推动模式病房的发展

在妇产科主任、护士长的带领下,全体妇产科护士牢记“病人至上、精益求精”的服务宗旨,强化基础护理,从工作模式、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扎实推进优质护理工作,朝着“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不断前进,不断改善服务态度,增强护理品位,提高护理质量,满足广大孕产妇的合理需求,让患者在轻松、安静、舒适、安全的环境中就医。我院妇产科从护理人员的护理形象、护理理念、护理技术以及服务态度等多方面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动员培训,有力打造护理队伍的品牌效应。通过多种形式的培养和有效的跟踪、监督和管理,推动模式病房的发展。

(二) 落实责任包干,实行小组负责、包干到人的临床护理工作模式

为了更好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士长在临床工作模式及管理方式上都做了相应调整。病区严格实行“管床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的三级护理质控制度,权责分明,重新修订了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并首先推出了“基础护理班”的创新排班模式,实施个性化的基础护理服务。每个床旁的基础护理实施记录表,包含了协助翻身、床上活动、排泄、床上洗头、床上擦浴等项目,每天由专业组长动态评估病人的自理需求,及时修订基础护理项目,护士长参与跟班督查、指导,进行环节质量控制,保障基础护理落到实处。

(三) 突出护士关床的服务特色,全方位为患者提供服务

护士管床是我科的服务特色,就是根据科室的床位和护士数量,将某几个床位分给一个护士管理。让每个病人知道自己属于哪个护士服务。在管理中,护士要做到自己所管辖的床位病患得到及时满意的服务,随时随地出现在有需要的病人身边,一改以往病人需要的时候急着找护士的现象。还实行老带新人一组的分组横向管理,同时实行管床护士、上级护士与科室质控护士的三层纵向管理,真正做到为患者提供全程无忧的优质护理服务。

二、 保证护理安全,强化安全护理教育

为了保证护理安全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妇产科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发现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内外护理差错为实例组织讨论学习借鉴,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护理差错因素新情况、新特点,从中吸取教训,使安全警钟常鸣。

第一、加强制度与职责教育。重申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微机护士尽其职责,杜绝了病人对收费的怀疑,巡视护士尽其职责,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针不良现象的发生等。

第二、加强安全教育管理。以实习护士以及新入科护士等为重要培训对象,加强对她们的法律意识教育,有效提高其抗风险意识及能力,使她们明确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或监督下才能对病人实施护理。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具有护师资格的护士做带教老师,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临床操作技能等。

第三、规范护理行为。让护理人员明确侵权行为的概念以及由此承担的法律责任,从而在医疗服务中履行注意义务,防范医疗过错,同时尊重患者隐私权,真正做到规范自己的行为,重视患者安全。

第四、完善护理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急诊病人入院处置现场救治能力提高,防火、灭火的常识及紧急预案。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对每项应急工作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以确保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 加强教育培训,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提高护理能力

(一) 加强对医护人员护理能力的培训

一是加强细节管理,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细节决定质量,妇产科随机性强,需要从小事抓起,将质控工作贯穿于每日工作中,每周质控一到两项,形成规范,让科室护理人员在质控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二是学习专科疾病的知识,规范专科疾病护理常规,每规范一种专科疾病,便将此种疾病的护理常规应用于日常工作,逐步提高护理工作的规范性;三是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整体专业水平。加强专科业务知识学习,系统学习妇产科学,围产期知识,新生儿复苏,产科急症护理及应急程序,同时多进行产科急证抢救演练,有效提高应急能力及专科护理水平。

(二) 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妇产科病房在做好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高度重视护士积极性的调动,实行了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挂钩制度。根据护理岗位的技术要求、工作风险、劳动强度、工作重要性等要素确定分配原则,同时进行实际工作质和量的考核,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优质护理活动的开展强化了护士的责任感,增进了护患间交流与沟通,而绩效考评制度的实施又极大地调动了护士积极性,妇产科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期间没有一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篇4

为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要求护士面带微笑、起立迎接新病人,给患者和家属留下良好第一印象。并备好床单。护送患者至床前, 妥善安置,通知医生。及时完成入院体重、生命体征的收集。护理人员主动进行自我介绍及入院告知:向病人或家属介绍管床医生和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的使用、作息时间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通知护工送第一瓶开水。了解病人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如急诊入院,根据需要准备好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等。鼓励患者和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和顾忌,建立信赖关系,减轻患者住院的陌生感或孤独感。

2、 晨间护理

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必要时更换床单,手术衣。腹部手术半卧位(护士摇床至适当高度)。必要时协助患者洗漱。积极进行晨间交流:询问夜间睡眠,疼痛,通气等情况,了解肠功能恢复情况,患者活动能力。

3、 晚间护理

整理床单,必要时予以更换。整理,理顺各种管道。根据季节开窗通风或紫外线灯管病室消毒1次/周,出院后进行彻底消毒。

4、 饮食护理

根据医嘱给予饮食指导,告知其饮食内容。积极主动协助患者打饭,肠内营养患者要求护士做好饮食指导,调配,卫生,温度,速度等知识。根据病情观察患者进食后的反应。

5、 排泄护理

做好失禁的护理,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锻炼。每日会阴护理2次。

6、 卧位护理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卧位。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和肢体的功能锻炼,并按需要给予翻身、拍背、协助排痰,必要时给予吸痰。指导有效咳嗽。加强巡视压疮高危患者,有压疮警报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7、 舒适护理

患者每周剪指、趾甲一次;胃肠手术每天协助泡脚1次。生活不能自理者协助更换衣物。提供适宜的病室温度,嘱患者注意保暖。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保持病室安静、光线适宜、操作要尽量集中,以保证患者睡眠良好。晚夜间要做到三轻: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

8、 术前护理

给予心理支持。评估手术风险,适当讲解手术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告知其禁食禁水时间、戒烟戒酒的必要性。如需要则给予备皮。做好术前指导如:深呼吸、有效咳嗽、拍背、训练床上大小便等。

9、 术后护理

准备好麻醉床,遵医嘱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做好各种管道标识并妥善固定各管道,保证管道在位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10、 患者安全管理

按等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了解病人病情发展情况。有输液巡视卡并及时记录。对危重、躁动患者予约束带、护栏等保护措施。危重病人使用腕带。患者外出检查,轻病人由护工陪检,危重病人由医务人员陪检。

11、 出院护理

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术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术后换药、拆线时间,发放爱心联系卡)。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护送患者至电梯口。做好出院登记。对患者床单进行消毒。并通过家访及电话随访等方式对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护理工作[1]。

优质服务的本质是以病人的最终满意为目标,它是医院护理管理的核心。通过与每个病人互动交流,了解其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为病人量身订制和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通过以上护理措施,使护理服务不断完善,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患者的权益有所保障,创造一个文明、有序、和谐的医院环境[2]。

参考文献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篇5

1 影响因素

1.1患者及家属因素

大多数患者认为来医院就医就只是来治病的,医生医术高明,能把病治好就行了,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不高。而且大部分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不了解,对陪而不护、无陪护制度不理解,很多家属有一定的陪护意愿[1]。此外,部分患者及其家属担心护士不能很好地照顾患者,尤其是病情较重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同时还担心享受优质护理会增加住院费用,对是否享受优质护理支持度不够高,虽然期望护士能有较好的护理服务态度,对掌握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也有一定的需求,但对护士提供的生活照顾表示不适应,部分患者甚至不接受护士提供治疗以外的任何服务。

1.2领导不够重视

大多数医院领导重医轻护,重经济利益轻服务水平,认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只是护士们的事,护理部只要执行就行了。其实,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需要医院各个方面的配合,护理人员配置结构不合理,护理用具不到位,后勤支持力度不够等,任何一个因素都能够影响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1.3医护人员观念落后

部分护士仍未能深刻领会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意义,对优质护理服务工程认识片面,在加强基础护理的态度方面,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基层医院依然存在护士短缺、护理人力资源结构不均衡、护理队伍稳定性差、护士职称比例严重失衡等因素,从而影响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近年来基层医院招聘护士综合素质不高,部分责任护士参加工作时间短,临床经验不丰富,不能很好地观察病情、评估病人,存在护理安全隐患。

2 措施

2.1 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思想

为了让更多的患者和家属了解优质护理的真正内涵,了解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使更多的患者及家属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的本质,医院可以设宣传栏,公示服务内容,责任护士应和患者、家属及时沟通,进而使患者及家属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把优质护理服务落到实处。

2.2 提高全院工作人员的认识水平,转变护理服务理念

护理服务理念反映护理人员对护理服务道德的理性认识,而全新的服务理念能将护理人员进行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而促进服务行为的创新[2]。全院召开动员大会,成立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使优质护理的理念深入每名医护人员的心中,使其认识到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为临床一线工作保驾护航,才有可能将优质护理做得更好。

2.3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护理人力的配置是否齐全和合理,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和病人的安全[3]。在保证护士数量的同时要注重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以便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医疗机构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建立激励体制,实行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理质量、工作量、业务能力,病人满意度,给予不同的奖金系数,激励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3 总结

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重在转变观念,正确理解其内涵,纠正一些思想的偏差,才能将示范工程落到实处[4]。只要始终坚持把患者放在第一位,细致观察患者,完善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转变护士的服务理念,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就一定能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王攀峰,张会芝,祖鹏婧.优质护理服务期间家属和病人陪护意愿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2C):494495.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篇6

1.2严格规范医护人员的选拔制度,在选择医护人员时,除了对其学历进行考核外,还需要对其品行进行考核,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细心,耐心,平易近人,做事认真,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这些都需要列到考核项目中,并根据不同的岗位,提出不同的要求。

1.3严格落实责任制,实行整体护理,排班要有人性化,每名责人护士管理的患者不能过多,6人为上限,患者从登记入院到出院的全程,应由同一名护士负责,这样便于与患者的沟通,和满足患者的各种要求。并且,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合理安排责任护士,如病情不是很严重的可以选较年轻的护士,但对于危重患者,一定要选择经验丰富的,能力较强的护士。

1.4严格医院内卫生清扫工作,要时刻保持环境的干净,保证病房的整洁,地面干净,没有异物,脏东西,如若发现,及时处理,不要在患者心中留下不相信的阴影。

1.5多与患者互动,调查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并将其列为护士等级评选的重要内容。

1.6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适时的向患者讲解自身病的一些病因,发病机理,发病特征,以及预防措施,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等,对于相关病症,也可以通过图文等多种形式进行拓展。

1.7建立完备的绩效考核制度

1.7.1护理人员按时上岗,并按其岗位管理进行考核,护士应该服从护理工作模式,改革安排,并将其列入绩效考核的依据。

1.7.2坚决贯彻客观、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于劳动强度大,精力耗费多的一线工作人员,应实现多劳多得的原则,坚决摒弃大锅饭制度,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1.7.3建立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登记制度,并通过考察责任护士的出勤率、护理患者的数量、护理质量、技术难度、风险程度、满意度、考试考核优秀、撰写论文科研等方面为其打分,特别的,患者满意度也需列入其中,并占较大份额。对表现好的护士,要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

2 提高妇产科内医护人员的素质

2.1加强医护人员基础护理的理论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如可以通过开设特色教程的形式,找经验丰富的下岗老医生开课授学,课程内容包括护理的理论知识,实际护理须知,患者心里探究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夯实医护人员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其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也可以通过竞赛的形式,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不断的自我完善实战技能,提升水平。

2.2优化各管理阶层的管理能力,制定优质的行政计划,保证整个妇产科医护人员高效的工作,这可以通过对管理阶层进行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计划优质护理服务病区护士长到上级医院进行培训,使其接受先进的,高效的教育来实现。

2.3规范护士礼仪 护士礼仪是护士综合素质的体现,得体的礼仪可以为其服务加分。因而,我们也可以通过开设礼仪培训教程,或者是将其列入入职培训的一个环节,规范护士的礼仪,另外,对其进行道德,文化方面的教育也必不可少。知识渊博,举止得体的医护人员,无疑会在患者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患者也会更加愿意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病情也会更快的好转,早日康复出院。

2.4对护理人员进行文案工作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观察病情,记录病情的能力,便于其整理和过后总结经验,促进其能力的提高。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篇7

2.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现存的一些问题

2.1优质护理服务仍没有被摆在日常护理工作的重位

优质护理服务没有得到重视,首先的责任在于医院领导本身对于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视程度不够[6]。他们更倾向于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如何提升本院的医疗水平和公众形象上,这两点固然重要,若只是片面地侧重医疗水平而忽视了护理工作水平,这是不科学的。很多领导觉得把医院的基础护理工作安排好才是妥当的,但他们没有意识到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更没有意识到将科学的优质护理模式融入日常护理工作这一理念的重要价值。

2.2优质护理服务管理体系仍不健全

目前我国优质护理服务还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在管理体系上还是按照每个医院自身的模式去制定规章制度,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医院并没有相关的督导小组对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进行监督,很多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比较混乱,甚至有些医院没有专门的部门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监管工作,而是依附在相应的科室,指派零散的几位工作人员进行护理管理工作。

2.3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评价体系仍需完善

由于目前大部分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还没有一套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很多医护人员在工作时,没有一套严格的准则来进行监督,因此医院在接待患者时,针对患者的病历档案书写、档案管理、卫生管理以及物件遗失管理,针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操作、法律意识教育以及后勤管理等方面都没有相应的细则进行规范,导致医护人员工作质量下降,使得患者及家属对于医护工作相当不满意。这样一来,会严重影响医院日后的工作,也会使得医院的形象受损,口碑下降,不利于其长远发展。

3. 提高消化内科的护理工作质量,倡导优质护理服务的改进方法

3. 1提高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思想意识

做好优质护理服务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加强医院领导干部对于优质护理服务的思想意识。可以定期组织医院相关领导干部参加优质护理服务的相关会议,通过组织研修班等方式让领导干部对于医院优质护理服务高度重视起来,让其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可以通过组织相关领导干部参加论坛或者研讨会,让领导干部注意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地位。

3.2加强优质护理服务的相关规章制度

医院管理人员可以成立专项的医护管理部门或科室,安排专员进行医护管理,同时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以确保优质护理服务的顺利进行。国家相关部门可以指定医院护理工作的相关标准,各个医院要按照统一的管理办法进行正确的优质护理服务。此外,还可借鉴海外优秀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经验,将先进的工作经验引入到我国的优质护理服务中。

3.3制定完善的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评价体系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篇8

凶险性前置胎盘,即既往有剖腹产史,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且胎盘附着于原子宫瘢痕部位,常伴有胎盘植入。前置胎盘在我国孕产妇中的发病率为0.24%~1.57%[1],是孕产妇晚期妊娠阴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对于部分前置胎盘产妇,如及时的进行剖腹产可以降低母婴死亡率,同时要配合临床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对母婴孕后也非常重要,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可大大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现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影响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26例,将其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患者13例,年龄25~35岁,平均(29.5±2.0)岁;孕周25~38 周,平均(33.2±2.4)周。B组患者13例,年龄24~36岁,平均(27.2±2.5)岁;孕周25~38周,平均(31.7±3.5)周。两组患者在年龄及孕龄长短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A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的方法,具体的干预护理措施包括:①心理护理:患者会对自己和腹中胎儿的健康感到忧心,因而会产生烦躁、恐惧、焦虑不安等不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的负面情绪,此时护理工作人员需要与患者主动进行沟通,帮助患者了解情况,消除抵抗情绪,从而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②饮食护理。③补充水分。④抢救措施。⑤术后饮食及睡眠护理[2]。对B组患者则直接进行常规护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A、B组患者的听说、行走能力及两组患者并发贫血、血小板减少[3]以及胎儿发生贫血、血小板减少的例数及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恢复情况比较

经过护理后,A组患者听说能力、行走能力正常的例数及比例比B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出现并发症的比较

经过护理后, B组患者护理后并发贫血、血小板减少的的例数及比例发病率比A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后胎儿的情况比较

经过护理后,B组患者发生胎儿贫血、血小板减少的例数及比例比A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4]。因此病病例较少,目前临床认识较浅,一旦发生此病将严重威胁孕妇生命。此病过去的死亡率高达80%[5],近些年来,随着剖宫产技术和产科危重症抢救技术的提高,此病的死亡率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是仍在10%~20%[6]徘徊。手术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经常导致患者产生以焦虑为主的心理应激反应[7],反应过于激烈就会严重影响手术和麻醉的顺利进行以及术后身体的修复,良好的护理干预往往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此病,有关专家做了一项调查,关于护理干预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的影响,调查显示,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凶险性前置胎盘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8]。

对患者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有:①心理护理干预,患者会对自己和腹中胎儿的健康感到忧心,因而会产生烦躁、恐惧、焦虑不安等不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的负面情绪,此时护理工作人员需要与患者主动进行沟通,帮助患者了解情况,消除抵抗情绪,从而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9]。②饮食指导,对患者手术前、后进食及禁食情况进行嘱咐。③其他方面的护理,比如抢救措施、术后观察及术后饮食睡眠指导等。另外要让患者经常出去散步,舒缓心境,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助于患者的治疗[10]。

在本次探究中,对护理干预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影响进行了研究,护理后,A组患者听说能力、行走能力正常的人数及比例比B组患者高。B组患者护理后并发贫血、血小板减少以及胎儿发生贫血、血小板减少的人数及比例比A组患者高。发现经过护理干预后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较普通护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降低,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宋书梅.基础护理是护理工作永恒的基本内容[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6):454-455.

[2] 陈湘玉.传承护理专业发展进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气[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12-313.

[3] 胡碧波.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病房降低红灯率的方法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9):787-788.

[4] 王兴华.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运用疗效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2):215-216.

[5] 应丽华.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促进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0):37-38.

[6] 崔妙玲,李敏燕,杨连招,等.医院护理管理中患者安全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76-78.

[7] 于水情.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1):66-68.

[8] 黄娇鸿,杜良宵.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于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6):730-731.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50例,按数字法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是单眼受伤。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39.8±2.7)岁,其中拳腿伤的9例,摔伤8例,车祸伤3例,石块挫伤的2例,鞭炮挫伤的2例,爆炸伤1例。观察组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24~61岁,平均年龄(41.1±2.4)岁,其中拳腿伤的7例,摔伤9例,车祸伤4例,石块挫伤的1例,鞭炮挫伤的2例,爆炸伤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等其它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观察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一般护理 嘱咐患者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病房里安静、舒适,减少无关人员的走动,减少对患者的医学不必要的刺激。

1.2.2病情观察 护理人员每天要及时的进行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视力和眼局部伤口的变化,注意患者眼压的变化和每日积血的吸收情况。每天进行测眼压,如眼压高,及时遵医嘱给予降眼压药物,必要时给予止痛药物。如有其他异常情况,及时的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1.2.3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嘱咐患者进食易消化的软食,鼓励患者多吃水果和富含粗纤维食品,保持大便通畅,尽量减少咀嚼动作。

1.2.4用药护理 遵医嘱按时给患者用药,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向患者解释用药的作用及副作用,防治引起患者一些不必要的紧张。给患者滴眼药水时要注意执行无菌操作。

1.2.5完善基础护理质量检查管理体制,由责任护士组长每天进行护理工作检查,全面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和需求,提供适宜的护理服务,确保患者"三短九洁"。

1.2.6心理护理 眼挫伤多为意外损伤,直接影响视力功能和眼部外形,患者多比较焦虑和恐惧,担心自己视力是否会下降,眼部外形是否会改变,对以后的生活是否有影响。护理人员及时向患者解释病情,以及以后的预后情况,使患者能积极的配合治疗,减轻患者一些不必要的紧张。

1.2.7采用科学,简洁的表格式护理文书遵循责任、安全、简化的原则,缩短记录时间,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来为患者服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由患者填写我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并有专业护理人员进行评分[1],非常满意:100~95分;满意:80~94分;一般:65~79分;差: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P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情况 优质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视力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 优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满意度为92.0%,对照组满意度为72.0%,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外伤性前房积血是由于眼球遭受挫伤,眼球损伤后,虹膜血管渗透性增加或由于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积聚在前房所致[2]。对于轻者可以自愈,但对于大量出血或反复继发性前房积血者,会使患者继发青光眼及角膜血染,严重危害患者的视力功能,所以早期治疗,并给与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3]。

优质护理干预是顺应了现在医学发展的模式,从以往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现在的以"患者为中心"。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对患者的疾病清楚的了,还需要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生活习惯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经常向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的知识,使患者能清楚了解自身疾病的相关内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使工作流程得到优化,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同时,本研究显示了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视力情况,增加的了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与肯定,为以后的护理工作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的视力情况,改善患者的满意率,促进护患之间的友好发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20名,年龄5-14岁,平均年龄7.3±2.5岁,这120名患者中,其中60名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作为观察组,剩下的6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见表1。

1.2 方法

1.2.1 优质化护理 优质化护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①转变护理观念:我院在职工大会上进行广泛的动员[2],向全体员工灌优质化护理的护理模式理念,从而使全体员工在精神上具备同一认识,同时我院护理部门多次在部门内开展“优质化护理”的讲座、培训活动,进一步使护理人员强化了优质化护理的护理理念,从而为优质化护理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②工作模式的改变:使用APN排班模式代替传统的“功能制”排班模式,并根据科室的实际工作量,合理的安排班次,并积极倡导各班次、各时间段护理人员的相互配合,至少保证有两名护理人员在班,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的连续性,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护理的效率;③分级管理模式:每个病房均设立病房组长岗位,形成“病房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三级管理模式[3],明确各级层护理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④优化护理流程:各护理小组均配备多功能诊疗车,车内放置有护理过程中常用的测量仪器及药物,护理人员随时为患者提供必需的护理服务,同时护理人员在病房内的主要任务就是围绕患者,加强对病房巡视的次数,减少患者的呼叫次数,使护理人员由被动服务转变成主动服务,从而彰显护理的人性化;⑤护理文书简化:护理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件的书写,采用表格式护理文书,对传统的护理文书进行简化,同时建立“床边记录制”,对护理过程中所观察到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所实施的护理服务进行记录,缩短文书书写时间,从而留出更多可用于服务患者;⑥落实护理基础:责任护士在完成医嘱内工作的基础上,还应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评估[4],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建立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方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同时护士长及护理部定期对科室内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⑦出院患者随访:每周定期对出院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对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指导。

1.2.2 临床观察指标 分别以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巡视病房满意度及病房管理满意度作为临床观察指标。

1.2.3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以P

2 结 果

2.1 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38例患者满意,19例患者一般,3例患者不满意,对照组患者中21例患者满意,25例患者一般,14例患者不满意。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结果见表2。

2.2 巡视病房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37例患者满意,18例患者一般,5例患者不满意,对照组患者中21例患者满意,30例患者一般,9例患者不满意。两组患者巡视病房满意度比较结果见表3。

2.3 病房管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38例患者满意,15例患者一般,7例患者不满意,对照组患者中19例患者满意,25例患者一般,16例患者不满意。两组患者病房管理满意度比较结果见表4。

3 讨 论

优质护理以“以病人为中心”作为护理服务内涵,一方面增加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强化了护理服务意识;另一方面转变了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使护理人员的服务从“被动”转化为“主动”,提高了护理质量[5],同时通过对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系统的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极大的改善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优质护理可以充分的发挥护理人员的工作潜能,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次临床研究发现,优质化护理较之常规护理方法,其护理服务满意度、巡视病房满意度及病房管理满意度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P

总之,优质护理可有效的提高市级儿科病房中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及提高患者的住院质量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欧春红,古利丽,李海静.护士床边工作制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6):695-696.

[2] 王淑新,王颖.综合骨科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杂志,2011,28(6):60-61.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篇11

2012年为深入贯彻卫生部深化“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我院通过实施“全员参与、集思广益”模式,充分调动人人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出台便民利民新举措22项,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大幅提高,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试点模式病房2个,覆盖面积11%,提出便民利民新举措4项,落实于2个试点病房,2011年5-12月开展7个试点模式病房,覆盖面积36.84%,推出便民利民新举措7项,落实于7个试点病房,2012年全院范围内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覆盖面积100%,先后推出22项服务于患者的新举措,在全院范围内推广落实。

1.2 具体做法

1.2.1 精心策划 为达到预期效果,护理部精心策划,广泛发动全院医护人员集思广益,认真查找护理流程、护理环境和护理环节上的不足,并要求所有临床科室召开以护理质控小组为最小单元的专题会,认真阐述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为什么要实施“全员参与,集思广益”的目的和重大意义,在全员参与的基层上,形成了“活动”实施方案,达成了广泛共识。

1.2.2 剖析“自己” 按照卫生部深化“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要求,深入剖析“自己”在护理全过程和护理环节上的不足,要求医护人员换位思考,“试当”患者,提出改进措施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服务。

1.2.3 组织落实 在经过剖析“自己”,请患者“挑刺”之后,医院召开“全员参与,集思广益”专题会,与会者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推出便民利民新举措近百条,分类整理22项,短时间内均得到落实,并在所属各基层医院推广实施。

2 结 果

2012年医院实施“全员参与,集思广益”模式开展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推出便民利民新举措22项并全部得到落实,与2010年和2011年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活动中所完成的各项指标相比,落实范围及患者满意度相比较有了显著的提升,具体结果详见下表。

4 讨 论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是新医改配套的惠民工程,也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内涵丰富,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改善医院服务态度和提升医院服务质量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效,面对当今医改形式的大潮,为了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让医院的护理工作做到贴近患者、贴近病人、贴近社会,为让医院的护理工作达到社会满意、政府满意、患者满意的目标,不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以开展此项活动为契机,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和各医院护理发展的科学管理模式,因此“全员参与”模式的运用,对医院2012年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参考文献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篇12

1.2进行专题培训

为保证限时服务顺利开展,我们首先对科室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让大家了解限时服务开展的意义、服务内容,实施方法及服务标准。

1.3效果评价

建立良好客观的质量评价体系,客观评估限时服务执行情况:对住院患者、出院患者护士、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分别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随机的方法抽取参与限时服务的各类人群,然后进行满意度的调查。

1.3.1患者对责任护士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

调查表为科室自行设计,患者对责任护士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服务态度、服务内容及服务质量等项目;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服务态度、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医德医风及病区总体环境等项目。由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给予真实、客观评分。满意度评价分为很满意、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5个等级,其中很满意、满意和较满意算作满意率。

1.3.2病区护理质量调查

每周通过组织护理质控小组自查和外聘质控专家督察等形式对实施限时服务举措前后病区单项护理质量指标进行检查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检验水准α=0.01。

2结果

2.1实施限时服务理念前后患者对责任护士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比较。

2.2实施限时服务理念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3讨论

限时服务,指在限定的时间内为对方提供的服务,较多应用于物流业。为贯彻落实《2010年全军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依据国家卫生部有关要求和全军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总体安排,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在干部病区开展了限时服务,通过限定服务时间、调整工作程序,优化工作流程等系列举措,使患者满意度,病区护理质量较前明显提升,特别是接待、服务新患者的效率,治疗护理工作落实的及时性上有显著改观。

3.1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限时服务的开展,我们建立了一系列标准化流程如:换液流程、转科流程、扫床流程等等,这些流程的再造与优化使得各项治疗护理在落实的及时性上有较大改观。特别是接待、服务新患者的效率明显提高。但是,在实践限时服务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由于医疗护理中涉及到的服务项目众多,且部分项目操作复杂、精密,对完成的质量要求高,而对完成所需时间要求相对宽松、不易规定具体多长时间完成,适合纳入的服务项目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3.2转变管理理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自实施限时服务后,我们在确保患者各项治疗护理及时准确执行的基础上,对护理流程的再造与优化,使患者的护理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减少,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核心,护理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护理质量管理方法的有效程度,也依赖于护理群体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监控的参与。随着限时服务的开展,护理人员质量管理理念进一步改善,护理人员的主动参与和自我管理的质量意识增强,作为一线护士实现了主动巡视病房,工作就在患者身边的目标;作为管理者实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的目标。

3.3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

干部病区自限时服务开展以来,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更加注重细节服务、时效服务,使患者的需求及时得到回馈,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了护理服务满意度。

3.4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扩大社会影响

干部病区自转变服务模式,实施限时服务举措以来,丰富了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实施基础护理全面化,护理环节人文化,使患者享受到了更全面、更立体、高品质的优质护理,提高了科室的竞争力,提升了科室整体服务水平,同时更扩大了科室的社会影响力,得到了社会、患者、医务人员的认可。干部病区也于2013获全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荣誉称号。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篇13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诊治的50例CICU患者,我院心脏重症监护室共有床位6张,护理人员14人,床护比为1:2.4,对所选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1.2方法

1.2.1组织学习与制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组织护士学习《2010年"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制定规范化服务准则、措施及优质护理服务用语,使每一位护士都能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实际工作中。

1.2.2实施责任护士岗位职责、挂牌上岗 制定责任护士岗位说明书,掌握所负责患儿的病情、完成基础护理、认真做好护理记录、患儿的病情观察、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消毒隔离工作。及时与医师、患儿及家长沟通,倾听患儿及家长的意见,在护士长指导下参与病房管理、教学、科研、绩效考核落实工作。护士长每天来检查各项护理工作的完成质量、抽查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的落实情况、了解患儿及家长对责任护士知晓情况,发现问题随时整改并及时反馈给家长。

1.2.3改变原有的排班工作模式 实施分级责任制,人员力量合理分配,保证患儿护理安全,让每位责任护士的岗位相对固定,使能更充分地掌握病情,为患儿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真正做到了主动与患儿及家长沟通并了解患儿病情,有计划、有目的为患儿服务,密切护患关系[1]。

1.2.4加强健康教育 针对我病房收治的专业病,每位患儿手术前一天我们都对其进行术前访视,病情平稳返回病房后会对患儿及家长进行术后健康宣教,普及患儿及家长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对疾病的知晓率,使家长建立可防可控的信念,从而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对疾病的预防、感染控制、治疗康复起着促进作用。使患儿得到整体、连续而安全护理服务。

1.2.5体现护理人性化 病房开展"三心活动",以责任心、耐心、细心去呵护每一位患儿的衣、食、冷、暖,并渗透到每一个治疗、护理细节中。护理工作中良好的护患沟通,不仅可以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还可以使患儿与护士产生心灵上的共鸣、理解和互动,形成和谐融洽的沟通氛围[2]。责任护士与家长做好沟通,及时告知家长患儿的情况,遇到问题时征求家长意见,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非常重要[3]。

1.2.6建立温馨提示卡 病房内各种标识明显,保证患儿安全。在患儿床头、病室墙壁、病室窗台、刚擦试过的地面、开水间门口、病房大门等处粘贴了内容不一、形式多样的温馨提示卡,提示患儿及家长需防范的各种安全隐患,以便进一步保证患儿的安全。

1.2.7建立征求意见本、意见箱改进工作中的不足 护士长每月以座谈、交流、发放问卷及设立意见本、意见箱的形式向患儿及家长征求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改正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保持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1.2.8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为深入贯彻卫生部医政司关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评价标准》的要求,使护士的薪酬分配向护理工作量大、风险系数高、技术性强的岗位倾斜,并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建立奖罚分明的具体细则,实施条例,严格执行。如晋升,评优制度;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制度;奖励制度等,从诸多方面,督查优质护理服务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倾听患儿及家长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保证优质护理服务的稳步提高。

1.2.9简化护理文书书写,健全护理工作制度 将体温单和各种评估单电子化和简约化,并修缮特护单,特护单书写尽可能多地采用打钩方式,护理文书书写时间每班减少约40min。同时,甄选书写项目,增加"伤口疼痛评分"、"皮肤护理"等项目,体现专科护理特色。编撰了专科护理常规、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专科疾病护理规范和质量标准、专科疾病健康教育等8个专科护理制度与标准,护士依据这些规定开展工作,护士长督促、指导护士落实到位。

1.2.10增强护理支持系统,增加直接护理时间 在原有卫勤中心良好运作的基础上,医院进一步完善护理支持系统,从多渠道节省护士的非专业工作时间。如静脉配制中心负责监护病房所有液体的配制,包括静脉营养大袋的配制;供应室完成监护病房所有用品的消毒及其下送工作;仪器科采购大量方便实用的护理用具供护士使用,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2 效果

2.1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提升了患者住院的满意度,提名表扬的护士人数越来越多。患者满意度是评价医院医疗服务品质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2.2稳定并提高了护理质量 优质护理服务既强调基础护理的落实,也强调专科护理水平。病房患儿的基础护理质量全面提升,患儿安全卫生管理措施实施到位,进一步保证了患儿医疗、护理各项工作的安全进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患儿安全意外的发生。

2.3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通过排班模式的改变,护士分层使用,护士绩效工资的提高等措施,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护理人员逐渐转变服务观念,变被动为主动。增强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强了业务理论知识,提升了护理质量,确保了护理安全。

3 小结

优质护理服务是患儿安全度过术后监护期和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提供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是一项民心工程,根据患者的需求制定护理服务计划。将管理方式转变为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绩效挂钩,同工同酬,做到优劳优得,充分体现出护理的价值感。对儿科重症心脏监护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