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文化论文实用13篇

敬畏文化论文
敬畏文化论文篇1

首先,且不说在理论上如何展开是否存在“原罪”的争论,但现实的分析“原罪”问题在较长时间还是民企难以回避和解开的“结”。比如案例二中周伟彬的两套账发生在1998年4月~2001年7月间,法律上的处罚是在2006年,追溯时间跨度将近10年。第二,民营企业始终面临着比国有企业更加苛刻、严峻的法律制约。以境内A股上市公司为例,大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虚假信息披露、不合理的关联交易、乱担保等案例屡禁不止,其中既有国企上市公司也有民营上市公司,但对后者严肃处理或追究法律责任的更多。第三,对于企业的经营亏损、资金链断裂等盈利预期和流动性风险,股东可能实施“用脚投票”或实施“用手投票”让经营者“下课”,但股东们不能启动法律程序将经营者变成被告,送进牢房。史玉柱的巨人网络和周伟彬的遭遇,并不是因为很差的财务绩效所致,而是因为违反了法律。第四,企业比较容易应对、化解财务亏损和人才流失这些“硬伤”风险,但对违法违规这类“软伤”风险就难以承载、无法化解了。如果金龙油墨化工有限公司是在经营上亏损1500多万元,对于数亿元身家的周伟彬来说,承担和消化这类“硬伤”没有任何问题;但偷逃税款1500多万元,就变成了违法犯罪,这种“软伤”对公司、经营者造成的破坏就会相当严重。

对于违法违规问题,民企经营者有两种不恰当的心理预期:一是不少人总是强调“我过去就是这样过来的”。的确,不同程度的账目不清、两套账、小金库、行贿、偷漏税等曾伴随着中国民营企业出生和成长。二是法不责众或从众心理。诸如“现在大家都这样”、“有几个公司没两本账的”、“现在这个社会不行贿、不打点谁能办成事”。这些说法,凸显一些民企对于国家的法制和政策规定还抱有侥幸心理,总是对“利用政策寻租”、“打球”的事情乐此不疲。不可否认打制度上、政策上的球会有“政策收益”,但其机会成本也是很高的,而且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完善,即使有些企业目前还没有踩上“地雷”,但不可能永远是幸运的。

二、规范的内部治理和内控体系是公司制度建设的战略任务

从外部治理来看,企业只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等的义务,但聚焦内部治理与内控体系等制度问题,却有“建设”与“遵守”双重任务。

(一)规范公司内部治理

从制度建设的实用主义角度,应该区别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公司内部治理中的制度底线,即必须遵守的治理规则制度,这类制度是普遍的、明确的、强制的,主要体现为《公司法》等;二是公司内部治理中依据公司具体情况择机决策的制度安排,这类制度具有个体性和弹性,主要体现在《公司章程》的具体条款中。第一类制度是治理问题的基础,第二类制度是第一类制度的具体化和个性化。故此,每个民企治理制度的建设应该:第一,防范“流行病”。总结历年违规情况,民企在股东权责与公司法人权责模糊、资本金不到位或抽逃注册资本、关联交易与转移资金、拖欠银行贷款等方面最容易“触雷”,防范这些“流行病”应该是治理制度的重中之重。第二,高度重视个性化的《公司章程》的制定和审批。《公司章程》是公司的“内部宪法”,是至关重要的公司制度和游戏规则。但很多民企对此项制度的形成和决定非常草率,一些民企的《公司章程》完全是为了应付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公司注册登记时的需要而草率请人撰写或简单照抄其他企业的章程文本而完成的。第三,把握公司治理制度的形式与实质。从形式上看公司治理就是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这套机构,形式上的存在是特别容易的事情,但实质上长期发挥机制功能就决非易事。民营公司治理的关键三件事是:适当隔离CEO和大股东身份;逐步明晰“运动员、领队、裁判员、教员”身份;健全公司内部决策机制、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第四,严格区分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治理上的法律要求更加苛刻,比如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是必须的,非上市民企是否需要独董就是自发的。而且在当今处于转型经济下的中国,证券监管对公司治理的制度冲击和要求呈现很强的动态性。那么,民企如何“低成本高效率”构架自身的公司治理机制呢?也许股东们集中学习《公司法》,结合公司实情加以简单化、具体化、数字化来构建自身治理规则,并落实于《公司章程》,是一条捷径。

(二)构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首先要强调复制和放大企业会计业务中“钱账分管制度”原则,即凡是涉及款项和财物收付、结算及登记的任何一项工作,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工办理,以起到内部牵制的作用。即使公司有了完备的“钱账分管制度”,仍需要外部审计、内部审计的持续监督检查。这种制度安排中隐含着不少不可忽视的“理论假设”:比如:①企业每位员工包括经营者都是理性经济人;②在企业中追求工作效率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制度和流程的到位;③制度建设是过程导向为主体的,尽管不排斥对财务结果的考察。这三条正是典型的、标准化的会计控制思维。本文强调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必须遵照这种思维路径,尤其是公司的采购、销售、投资、重大费用开支等业务必须强化“钱账分管制度”的建设和实施,因为这些方面的内部控制和流程制度,始终是民企的最长“短板”。

这里推荐两条简便、高效的内控制度建设路径供民企参考:一是学习领会政府相关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再具体细化补充成为公司自身的内控制度。如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国资委下发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条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条例》、《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等。这些内控制度适合于国企,制度条文的原则性和概括性很强,关注了内控中普遍性的问题,充分反应了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导向。民营企业可以根据上述制度,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特点,明确关键控制点和控制环节,制定出适合自身需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另一条就是以西方同行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为标本直接借鉴使用。西方一批大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十分成熟,其可操作性、针对性、系统化、精细化等方面很值得我们企业尤其是民企直接“引用”学习。在公司内部清晰的授权制度、严格的职责分离、细化的预算管理、固化的IT系统和信息管理、苛刻的审计监督、明确的业绩合同与绩效问责等制度建设方面,企业不需要谈创新,只需标杆学习和简单模仿。

另外,治理机制和内控制度建设的目标应该同时包括COSO报告中的“为了合理的保证:经营的效果性和效率性;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对法律和规章制度的遵循性。”就业务层次的内控而言,不少企业设计的内控目标主要囿于财务报告可靠性而忽略运营效果(效率)和合规性目标,这不仅使得内部控制制度仅仅限制在财务会计部门,成为一种纯粹的会计控制,也使治理和内控制度无法延伸到整个企业的各个流程和全体成员尤其是董(事)监(事)高(管),难以把公司制度演变为一种管理文化。

三、制度的执行力最为关键

很多企业都不乏健全的制度条文,难的是制度实施中的偏离甚至失灵,偏离或失灵的根源是缺乏制度的执行力、缺少执行者对制度的敬畏和呵护。理论上讲,治理和内控更为关键的就是要强调制度对公司上下包括公司经营者在内的每位成员的威慑力,强调公司每位成员对制度的敬畏和遵循。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新华联集团主席傅军曾经感慨:“在中国做企业比较艰难,为什么呢?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法制还不够健全,诚信体系也有些问题。所以,越是这样的情况,越要强调制度的建立,强调游戏规则的建立。建立的制度能不能执行,这是最关键的。在新华联,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制度是高压线,谁触电谁倒霉。’我们副总裁一级的干部中有当过常务副市长的,有当过厅局级干部的,但我前前后后开除、辞退了5个。你不动真格,就没有办法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联想集团柳传志也说过:“我不能绝对保证我们的管理人员不犯法违规,但是我们联想已有防范违规违法的制度机制,一旦有谁触犯制度肯定付出极高的违规代价。”要确保制度的执行力,同样也需要“付出极高的违规代价”的制度安排。

四、公司掌门人的表现与态度是培植制度威慑力的首要决定因素

敬畏文化论文篇2

一、敬畏感的概述

1.敬畏感的定义。从字面意思分析,敬畏感是指人们既敬重有畏惧的一种感觉,它是人们对待外界事物的一种态度,其中“敬”是指恭敬、有理的意思,而“畏”则是指忧虑、畏惧。综合而言,敬畏感是指人们在对待外界事物的时候,必须要保持一种恭敬的态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避免犯错,与此同时,还要怀着一种忧虑的心态,是人们内心对外界某件事物怀着尊敬且不敢逾越界限的一种处事行为。因为敬畏,所以人们在实施自己行为的过程中才会有所顾忌,才不会出现肆无忌惮的行为。

2.敬畏感的内容。从内容方面分析,敬畏感属于一种极为复杂的综合性情感,它既包含了“敬”、同时又包含了“畏”,与此同时,敬畏感既包含又不局限于这两种情感。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敬畏感是人们进行处理事务的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起源的角度分析,敬畏感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人们对一些事物的未知导致了对某些现象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从而生出尊重和畏惧的心态。根据调查显示,有些青少年对“鬼神”之说非常的敬畏,但是从本质上分析,他们对“鬼神”之说只怀有畏值那樾鳎却不存在敬重的情感,所以这也不能称之为敬畏感。敬畏感属于一种极为复杂的情感品质,对人们的行为和思想都会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这种作用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极具稳定性。

二、敬畏感缺失的原因

在当今社会,科技日益发达,人们对未知的事物越来越少,这也是导致敬畏感缺失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能够更为深入的了解敬畏感缺失的原因,本文将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诠释敬畏感缺失的影响因素。

1.科技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很多以前未知的事物都开始了解并熟悉,所以导致敬畏感渐渐的缺失。从敬畏感产生的角度分析,是由于人们对事物的未知,从而导致敬畏情绪产生,但是随着未知事物越来越少,敬畏感缺失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对于青少年,他们生活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年代,对于传统思想接触的机会较少,而学校教育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精神生活方面的培养,最终导致青少年精神生活的贫瘠。由于科学技术能够解决的事情越来越多,导致人们在思想意识方面形成了“科学技术无所不能”的观念。与此同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多种价值观并存的现象也最终导致传统文化价值的降低,从而影响到了人们的道德标准,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发生了扭曲,敬畏感也在这样的条件下渐渐缺失。

2.经济价值导向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开始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为了能够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这个指挥棒的影响下,人们的所有工作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经济利益,采取了各种措施和办法。市场经济是以追求物质利益为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与敬畏感产生冲突,但是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影响下,敬畏感对人们的约束效果越来越不明显,从而导致了一系列不良思想产生,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所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敬畏感的作用也正在被减弱。

3.传统文化衰落的影响。在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思想,对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具有重要作用。有很多学者认为,儒家学说是一种经世致用之学,可见对其评价之高。随着现代文化的不断发展,儒家思想开始逐渐的没落,甚至淡出人们的视野,导致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都没有机会去接触儒家学说,去学习和感受其中的精髓。对于中国而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高的价值,但是在西方思想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受到严峻的考验,如果不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重新建立起来,敬畏感将很难培养。

三、敬畏感培养措施

敬畏感是约束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因素,如果缺少敬畏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将会无法控制,最终导致社会的混乱,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为此,加强敬畏感的培养极为重要,尤其是针对青少年,加强他们的敬畏感培养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1.秩序感培养。在自然界中,一切生物的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秩序性,如果无序,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混乱不堪。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春夏秋冬是一年的四个季节,如果四个季节发生颠倒,人们将无法适应环境。从天文角度分析,任何行星的运行都具有一定的轨道,所以世间万物都处于有序运动的状态。为了能够培养青少年的敬畏感,首先就要从秩序感培养抓起,让其了解到秩序的重要性,从而以秩序为约束条件,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2.联系感培养。人们在实施自己行为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发生肆无忌惮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联系感,从而无法预料行为的后果。想要实现敬畏感的培养,必须要以联系感培养为基础。青少年正处于心智快速发育的阶段,可塑性很强,如果不采取良好的教育培养,很容易导致思想意识方面的缺失。为此,我们应该加强联系感的培养,让青少年在实施自己行为时,首先会联想到自己的行为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从而有助于对自己行为和思想的约束,最终产生敬畏感。

3.和谐感培养。和谐社会的建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但是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的很多行为都产生了不和谐的效果,如假冒伪劣、等,这些都是不和谐的具体表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因果报应都不是空穴来风,所以我们必须要以培养青少年的和谐感为基础,逐步培养敬畏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青少年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始终保持理性的态度。

四、结语

在当今社会,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极为丰富,但是精神生活却极为贫瘠,这也导致敬畏感逐渐的缺失,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社会的进步,本文分析了敬畏感缺失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了敬畏感培养的方法,为更好的培养青少年的敬畏感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敬畏文化论文篇3

如今,在一部分现代人当中,这种敬畏感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正逐步弱化和缺失。比如说,改革开放30年来,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骄奢淫逸、挥霍浪费的现象也逐渐抬头:为了眼前利益,某些人不计后果大肆破坏环境,任意掠取资源,完全丧失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更有甚者,抱着“天不怕,地不怕,历史也不怕,百姓更不怕”的心态,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个人对生命的敬畏、对道德的敬畏、对社会舆论的敬畏丧失殆尽。

如此种种短视或自私的行为,不仅违背了科学发展的理念,而且还会危及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子孙后代的延续。所以,大力培养和增进现代人的敬畏感,刻不容缓。

近年来,人们通过不同方式,例如读经、祭祖等活动,来唤醒现代人对历史传统的认同感,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而对各种事物有所敬畏。但是,对于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这些努力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继续加大伦理道德教育的力度,对法律、秩序和规则保持敬畏,对社会责任感保持敬畏,同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总之,现代人只有常存敬畏之心,才能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所规约,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完善,才能保证中华文明的薪火传承、生生不息。

敬畏文化论文篇4

心存敬畏,应敬畏自然。敬,为天人合一的和谐超脱;畏,为天地有常的庄重肃杀。

自然是万物之源,宇宙从中产生,历史从这里起步。人类才得意踏上历史舞台,并世代延续下来。

天地自然,古者敬之,自周之伊始,君主重祭礼,登顶泰山,以报山地之功。至于文人骚客,皆敬自然,以自然为美。

如太白赞赏:况阳春照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又如苏子感叹:此皆造物者之无穷藏也。

然而在工业革命的滚滚浪潮下,我们动摇了内心对自然的敬畏大厦,一味追求发展速度,以至今日浊尘蔽空,不见星月,周身雾霾缭绕。

而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塞罕坝林场的修复,便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所创造的奇迹。人们爱护自然,共建绿水青山。

心存敬畏,应敬畏规则。敬,为人伦有序的和谐;畏,为规则的庄严凝重。

人类社会中规则交替,但正是规则以及人们对它的敬畏创造了社会的安宁。

重庆公交坠江事故,15条鲜活的生命在几秒内经历了生死归途,车冲破护栏的那一刻,众人撕心裂肺的哀嚎,无不令人揪心疼痛。

即使每个人在社会的角色定位不同,但都一定是社会的遵循者。正是事故的始作俑者,她的一系列行为折射出规则意识的淡薄,酿成惨剧发生。

在社会中,有法律这一稳定的规则庇护着我们;在学校里,有校规校纪这些条条框框装订在生活的棱角上,呵护着我们的成长。

我们既在规则的庇护下,又在规则的框架内稳步前行。

心存敬畏,敬畏文化。敬,为中华文化日久弥新;畏,为中华文化厚重丰蕴。

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无尽的宝藏。无论是风靡全球的孔子学院,还是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的一句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的化用,都是我国文化普适性、包容性的征明。

国际竞争中的软实力来源于文化,支持中国梦实现的源动力还是文化。

曾经缺乏敬畏而不加以传承与保护的行为,将民族宝藏拱手让人。

当传承文化流入新时代,在我们身边荡漾,通过《经典永流传》将古诗唱给我们听;《国家宝藏》将久居深宫的国宝呈现在我们面前。

一吟百转,一眼千年,它们引发观众无数共鸣。我们应坚守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活得新的活力,

心存敬畏,应敬畏少年。敬,为少年的蓬勃朝气;畏,为少年的后生可畏。

陈独秀曾说:少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新刃之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

在时代潮头的总是少年。百年前的,正是那一群朝气的少年。诚然,敬畏少年之刚勇锋利,更是敬畏中国之傲然屹立。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机遇,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新时代的少年们应将个人素养与中国梦结合,心向远方,砥砺前行,塑造真正可敬可畏的少年一代。

在当今中国追寻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时代中,我们更应存敬畏于心,方能明脚下经纬。

敬畏自然,守住绿水青山,与自然和谐相处;

敬畏文化论文篇5

一、“敬畏生命”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

首先,任何思想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史怀泽“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源自其独特的个人经历。阿尔贝特・史怀泽(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是德国哲学家、神学家、社会活动家、人道主义者,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出生在新教牧师家庭的史怀泽,从小接受宗教文化的浓厚熏陶,悲悯的情怀和基督教教义,使得少年时代的史怀泽便拥有一颗敏感的道德心。1913年,史怀泽在50年的丛林诊所服务期间,目睹了非洲人民艰苦的生存境遇,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和坚强。自1913年抵达非洲到1965年去世,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面对自然和人类自为的灾难他开始对传统的生命哲学和伦理思想进行反思和探究,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伦理观念。

其次,思想是个人的,同时也是历史的产物。史怀泽的伦理思想体系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特征。其思想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时萌芽并发展,当时的欧洲资本主义工业迅猛发展,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也滋生了文化危机,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各派思想家都在寻找思想上的新路径,也促使了史怀泽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们精神世界的空缺和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伦理缺失。19世纪末期,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迅猛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随着人类实践能力的增长,各种发明创造层出不穷,物质生活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但此刻人类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精神文化的作用。史怀泽认为,社会的文化正处在严重的危机当中,他指出人们已经完全忽视了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物质与精神的平衡状态已经遭到破坏。物质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给人类文化带来了普遍的危险。工业的高度发达带来了物质建设的成就,人类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但这种改善却把人类由自由引入了不自由的状态。

此外,史怀泽亲身经历了大规模的生命毁灭活动――两次世界大战,使得他从关注人类个体道德活动转而开始关注有关人类和自然命运的问题。在他看来,“敬畏生命”的信念不仅要用于保护世界生命,人类自身也要通过“敬畏生命”的思想充实和完善。人类通过无休止的竞争和战争来征服他人和自然,却放弃了自己内在的精神自由和文化建设。史怀泽在对人类的所作所为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敬畏生命”的思想主张。

二、“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理论内涵

1.所有生命都是伦理观照的对象。

“敬畏生命”是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是史怀泽伦理思想的核心。它所指的生命,是包含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而不仅仅只有人类。敬畏生命的道德关爱也是强调关爱其他生命。史怀泽极其反对人类为了追求物质而在自然界进行大肆的破坏,他在《敬畏生命的伦理》文章中写道,如果人类不能对自然界所有生命存在物产生敬畏,就无法真正的实现奉献伦理和自我完善伦理的统一。史怀泽认为:“我们一直处在这样一种必然性之中既毁灭和伤害生命,出于伦理本性,我们始终试图尽可能地摆脱这种必然性,我们渴望能坚持人道并从这种痛苦中解脱出来。”[1]也就是说,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伤害,认真考虑尽量保存其他的一切生命。

2.所有生命在存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

这是史怀泽“敬畏生命”思想的理论特征之一。这一思想建立在对世界和谐性和对生命统一性的认识基础之上。他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处在一个统一的系统之中的。人类只有一个自然,因而有责任去保护和爱护其他生命而不是伤害他们。史怀泽指出:“生物之间没有等级之分,所谓生物之间有价值的区分,人们往往主观臆断地依据与人的关系确定不同生命的价值,这种判断是以人的感受为依据的,主观色彩浓厚。”[2]所有的生命在存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人类应当撇除自身的主观臆断,尊重所有生命生存的意志。

3.实现“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三个原则。

要履行“敬畏生命”的伦理原则,首先应当珍视自己的生命。人只有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只有敬畏自己的生命,才能承担对其他生命的责任和义务,才会遵守敬畏生命的原则。其次,要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它先于人类而产生,只有树立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利共生。第三,需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不只体现在医疗救治中,而应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履行。这需要我们呼吁和平、抵制战争。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人们应该认识到战争对生命的毁灭性打击,要努力避免战争,保存所有生命并促进其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的世界。

三、“敬畏生命”伦理思想对当代生态道德建设的价值

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国当代生态道德建设任重而道远,史怀泽提出的“敬畏生命”伦理思想是一种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观,这不仅为我国生态道德方面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也对改善我国生态伦理环境和构建和谐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1.为树立生态文明时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提供一种思想来源。

史怀泽“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否认生命之间的价值区分,把道德所关怀的对象的范围扩展到所有生命,充分显示了对自然的内在价值的尊重和肯定,是重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条件。从史怀泽“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中,我们能够找到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原点。“敬畏生命”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强调万物和谐共生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包括对自然界的本原、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3]“敬畏生命”的思想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自然观,理性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达成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生态道德的共识。

2.为将道德责任从人拓展到自然,提倡人对自然的责任提供理论支持。

传统伦理学主要研究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问题,“敬畏生命”把人之外的自然存在物纳入伦理关怀的范围,用道德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首次把道德问题延伸到了自然之中,这种思想的产生直接为生态伦理学合法性的论证提供了思想基础。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因而道德的维度也必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敬畏生命”拓展了伦理学的深度,扩大了伦理使用范围,赋予伦理学研究更广阔的视阈,完成了从人际伦理到人与自然间的伦理的理论跳跃,也为生态道德建设将人类道德责任扩展到自然界提供了合理依据。

3.促进现代生命价值观的形成,走出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困境。

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认为,人与世界的关系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符合人目的的世界。“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否认这一观点。史怀泽认为:“对生命的神圣价值的这种主观随意的划分,正是那些肆意践踏和杀戮人的生命的暴行和战争的最深层的根源。要想彻底消灭战争,就必须死守‘生命是神圣的’这一价值防线。”[4]此外,“敬畏生命”的伦理承诺是一种无限的责任和义务,它拓展的是伦理的形而上的内涵,是对人性的内在意含的确证和展开,这对于现代生态道德建设中树立尊重一切生命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指导意义。

阿尔贝特・史怀泽,被评为当代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活动家、人道主义者、哲学家,并在1954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开创了“生物中心主义”的先河,为现代生态伦理学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渊源。在史怀泽的伦理思想中,“敬畏生命”思想不仅是对人类道德思想的诉求,更是对人类行为方式的规范,它要求人类要丢弃和其他生命对立的分裂思想,达到与自然中一切生命的和谐共处。史怀泽“敬畏生命”的思想为生态文明时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提供思想来源,同时为当今将道德责任从人拓展到自然提供理论支持,它有利于促进现代生命价值观的形成,对我国当代生态道德建设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晓琴.生态伦理.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物中心主义[D].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3.

敬畏文化论文篇6

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真正令我好奇的,是这些举动背后的驱动力——他们因何敬畏生命?

试想,是什么让历史得以延续?是生命。倘若这世上没有生命,又何谈文明,何谈历史?

因而,生命的价值之大,让我们有了一种最初的敬畏,历史的发展进步,始终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生命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换言之,生命可以记录历史,生命的价值就在于推动历史发展。有了生命,才有创造,有了创造,才会有历史。

如果不敬畏自然中的生命,最终会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文明的覆灭将不可避免。于人类而言,只有敬畏生命,才能发挥出生命最大的价值,形成人人互爱的风气,文明才能进步。敬畏生命更是一种起码的尊重,敬畏生命是我们一生的课题。

然而,世间万物岂能尽如人意。纵然敬畏生命意义如此重大,仍然存在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偷猎者对准猎物的枪口,警醒世人要敬畏生命。当子弹没入所谓“猎物”的瞬间,与之一起消殒的还有偷猎者的生命价值。一个不敬畏生命的人,何以让人敬畏他。

同样地,几年前轰动一时的“复旦投毒案”,当事人确实在学术造诣上无可挑剔,但他缺乏对生命的敬畏,亲手扼杀了另一条同样有着光明前途的生命,这何尝不是一种对自身生命不负责任的态度?

敬畏生命不仅是敬畏外界生命,自己的生命也要心存敬畏。

每每有轻生者的消息爆出,社会舆论一片哗然。一个敬畏生命的人,必然不会选择这般敷衍的方式了结一切。从楼上一跃而下,毁灭的绝不仅是一个生命,更是一个家庭,一份价值,甚至于未来的希望。

敬畏生命,绝不会停留于嘴边就得以实现,作为具有无限潜质的人,我们要唤起心底那份敬畏生命的自觉,爱惜一花一木,保护动物,他们将回馈给你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敬畏生命从不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

敬畏文化论文篇7

首先,理性是唯物主义,而敬畏则存在很大的精神因素。20世纪初期,以“打倒孔家店”为代表的近代新文化运动,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不遗余力,甚至把所有传统的东西都称之为糟粕。儒家被打倒了,却没有一个能与之抗衡的新文化出现,因此,在中国人心中存在了几千年的对孔子的敬畏,一下子烟消云散。近代科学的引入,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挽救了中华民族,但也走入了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不相信任何所谓的权威。其次,敬畏作为一种感性的行为,与理性是存在着矛盾的。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敬畏祖先、敬畏神灵、敬畏自然、敬畏公平正义……而理性思维则要摈弃一切态度的因素,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事物的前因后果。片面倡导理性,质疑权威,结果必然是销蚀人的敬畏之心。最后,理性要看的是量化的数据,而敬畏则是一种主观的判断。现代企业管理中,各种有关用户的需求调查层出不穷。然而,有那么一小撮人,固执地坚持着不去跟这个风。乔布斯有一句名言,他说,人们通常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除非你秀出产品给他们看。福特汽车创始人福特也说:如果我们当年去问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我:一匹更快的马。试想一下,如果是这样,我们的生活中该缺失多少充满想象力的新鲜玩意儿。

敬畏文化论文篇8

倡导敬畏观念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传承。在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的历程中,充分体现了无畏与敬畏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发扬大无畏革命精神,不畏强敌、不畏霸权、不畏艰难险阻;另一方面,以敬畏的态度对待规律、对待群众、对待历史、对待权力等,从而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倡导敬畏观念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历经30多年不懈奋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干部队伍中出现道德滑坡、消极腐败现象,特别是“”问题较为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这一切都与缺乏敬畏之心息息相关。有的党员干部对组织缺乏敬畏,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党员干部对群众缺乏敬畏,漠视群众呼声,损害群众利益,特别是在征地拆迁、住房、教育、医疗等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突出。有的对权力缺乏敬畏,,权力寻租,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有的对法律缺乏敬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司法公信受到质疑。有的对道德缺乏敬畏,品德败坏、生活腐化。有的对规律、对历史缺乏敬畏,热衷追求短期政绩,片面追求GDP增长,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一句话,缺乏敬畏是导致领导干部出现这样那样问题的重要原因。倡导敬畏观念,对于解决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倡导敬畏观念,对于领导干部做到“三严三实”,对于落实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领导干部应当树立什么样的敬畏观念

敬畏组织。正确对待组织,是党员干部立身行事的前提。敬组织,就要信赖组织、忠诚组织、服从组织、奉献组织,为组织的事业奋斗终身;畏组织,就要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始终与组织同心同德。

敬畏群众。敬群众,就要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始终信赖群众、依靠群众,诚心诚意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畏群众,就要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敬畏道德。领导干部对道德要保持敬畏之心,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警惕失德失范。舆论是对道德的主要约束,以舆论为镜鉴,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务求经得起舆论监督。

敬畏法纪。我们党是靠远大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严明的纪律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神圣不可侵犯。身为领导干部,必须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奉公守法、公正廉明、洁身自好,绝不触犯党纪国法的“高压线”。

敬畏权力。身为领导干部,手中或多或少握有一定的权力,一定要认识到,权力的本质是责任,权力的本色是为民。权力这把“双刃剑”,用之于民善莫大焉,用之于己贻害无穷。始终对权力心存敬畏,秉公用权、为民用权,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敬畏历史。中国古代自汉武帝开始,就有史官负责记录皇帝的言行和政务得失,称之为“起居注”。史官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皇帝不能干预。《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先后向房玄龄、褚遂良索要“起居注”查看,都遭到拒绝。封建社会的皇帝几乎可以为所欲为,但也有敬畏,那就是敬畏历史。“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是非功过自有历史评价。领导干部要对历史心存敬畏,努力做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绩。

敬畏规律。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不可抗拒性。领导干部要敬畏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扬独立思考的精神,虚心向群众学习、向专家求教,老老实实搞好调查研究,确保科学决策、正确决策,务求各项工作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致力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怎样增强领导干部的敬畏观念

强化纪律。一要增强组织的权威性。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从严治党,对党员干部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强化组织权威,以使党员干部敬畏组织。二要增强群众监督的有效性。深入推进办事公开、民主管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以使党员干部敬畏群众。三要增强法纪和道德的严肃性。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纪律面前没有例外,违法必究、执纪必严。发挥舆论监督的力量,激浊扬清,抑恶扬善,以使党员干部敬畏道德。四要增强干部工作的导向性。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方针,按照关于好干部的“五条标准”选用干部,引导党员干部提升党性修养、锤炼道德品行。树立科学的考核导向,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干部,从而使党员干部增强对权力、历史、规律的敬畏。五要增强领导干部的示范性。领导干部不仅要心存敬畏,还要努力做一个干部群众敬重、信服的人。科学领导、正确领导,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公道正派、廉洁自律,依靠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赢得干部群众的敬重和信服。

敬畏文化论文篇9

一、问题的提出:敬畏感在师生关系中的缺失

师生关系紧张已成为当下我国教育面临的棘手问题,而敬畏感的缺失是导致师生关系日益紧张的重要原因。不论是高校,还是中小学,师生发生冲突的恶性事件屡见报端,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类似事件的发生与当下道德教育中学生对老师敬畏感的缺乏不无关联。敬畏感是人意识到自身有限性之后,追求自律、自省,从而实现主体超越及价值感追求的一种天性,是一种崇高道德情感,也是人的一种美德。而这种美德却随着一些不良教育思想的入侵日渐式微。很多学生把师生之间的关系看作是交易关系,服务与花钱享受服务的关系,丧失了对老师的敬重与畏惧;一些教师不追求自身的超越,盲目迎合学生,导致学生难以对老师产生敬畏;大众化教育的推进使得班级规模、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学生不认识老师,老师不认识学生,师生之情越来越淡漠与疏离,更是难以产生敬畏感。

“在古典的目的论语境中,师生是亲密的友爱的,是平等且相互尊重的,并且,学生要敬畏教师。而在现代机械论的语境中,师生关系是疏离的而非友爱的,是契约式的而非伙伴式的,是平等的但缺乏教育性的。”[1]古今师生关系的对比,可发现敬畏感的缺失在师生关系问题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师生关系的疏离与冲突问题日益严峻的现状下,明确在现有的社会结构下道德教育中的敬畏感如何发挥其作用,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解决当下的师生关系问题。

二、对师生关系中敬畏感的内涵探析

1.中西方语境下的敬畏。敬畏往往与一定的对象相关联,如敬畏父母、敬畏自然等,其基本含义是敬重与畏惧,而且还含有“战战兢兢”之态。在中国语境下,敬畏意味着由敬而畏,孔子的畏即是我们所说的敬畏,它不只意味着害怕、畏惧,更是意味着为实现自身的道德信念而主动做到的道德自律,畏由敬生。在西方语境下,敬畏更多意味着由畏而敬,西方对人的理性无法洞悉广袤的宇宙以及神秘的上帝而感到畏。可见,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的语境中,敬畏感都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德性追求。

敬畏是人对自己感觉的一种形式,但它来自于人与外界环境交流的过程之中,由意识向外又转回自身而产生的一种“神圣的惊怵”。综上所述,“敬畏感就是为了实现主体的价值追求而自律、自省的一种道德情感。”敬畏感是一种虔诚的、与生命活动相契合的认识自身局限而又超越自身存在的心理与道德体验。这一体验应持久地存在于人的生命活动之中,并不与文化的精神本质相矛盾。但值得注意的是,敬畏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科学对世界的侵占,甚至也在很大程度上遏制艺术对世界的侵占”,所以敬畏感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平衡发展,延伸到师生关系领域,敬畏感的产生同样有利于提高师生的满足感与幸福感。

2.敬畏在师生关系中的内涵。在师生关系中,我们倡导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关系,但师者之所以为师,乃缘于其在灵魂上的高贵与卓越性,对善恶美丑的判断甄别能力,要远远高于学生,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师生是不平等的。学生只有在老师的引领下,才能一步步达到灵魂和德性应有的高度。若学生意识到自身与教师所处的地位并不平等,需要向教师学习,以弥补自身不足,而自律、自省地追随教师,实现自身价值追求,便会产生虔诚的敬畏体验。师生间的关系体现出了文化的基本精神并可以使双方获得做出适宜的行为所带来的价值感,这一价值感有助于敬畏体验的产生。

当然,敬畏感不仅仅意味着学生要敬畏老师,同样,教师要敬畏学生,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有创造力的、充满了无限发展可能的生命体去尊重,去敬畏。教师要敬畏并呵护这些生命的成长,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教育。

三、师生关系中敬畏感缺失的后果

1.敬畏感的缺失导致师生关系的疏离与冲突。在道德教育活动中,师生本应该是作为亲密无间的共同体而存在的,他们共同追求真善美,形成了和谐统一的关系。但敬畏感的缺失,导致师生只注重个体私欲的满足,不再有共同的理想追求,进而导致师生关系的疏离。在缺乏敬畏感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仅仅将自己的工作视为一门谋生的职业,将教书作为谋取自己利益的手段而非灵魂德性提升的途径;学生将老师视为知识的占有者,学习就是不断从老师那攫取知识,以便为自己今后的谋生做准备。把师生紧密联系起来的敬畏感不再,他们就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关系越来越疏离。

师生之间既已沦为互相利用的关系,一旦对方无法满足自己私欲,师生之间便容易反目,导致冲突的发生。近几年,师生冲突的案例屡见报端,分析这些案例可见,敬畏感的缺失是其根源。学生不再敬畏老师,屡屡僭越,老师不再敬畏生命,将学生看成冰冷的物体,动辄严重体罚。如果师生互相敬畏,这种悲剧便不会发生。

2.敬畏感的缺失导致学生过度的自我中心性,进而影响学生人格的发展。缺乏敬畏感,本质上在于对自身的有限性认识不足,无法完成自身的超越。真正的敬畏感能够引导人产生一种积极向上超越的倾向,是防止人性堕落的一种非常强烈的内在情感力量,学生没有敬畏感,意味着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崇高的东西值得他去向往和追求,这必然会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放弃对高尚德性的追求,过一种缺乏秩序感、约束力的散漫生活,甚至走向堕落。敬畏感不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而是一种内在的德性追求,是人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缺乏敬畏感的学生,就会缺乏精神家园,难以养成向善的美德,难以形成卓越、感恩、信任等人格,容易导致人格发展的障碍。

四、敬畏感在师生关系中的归位

道德教育是作为塑造人、教化人的终极理想而存在的,因而德育要顺应人的天性发展,将人内在的道德自律和道德情感追求――敬畏感引导出来,并鼓励人们将敬畏感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努力践行,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在师生关系中,敬畏感的归位,意味着尊师重道的传统的归位,也意味着亲密的、友爱的本真师生关系的归位。

1.要重塑与维护师道尊严。当今社会,对教师的敬重远不如以前,因此,我们要重塑师道尊严,“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学问才会受到敬重;真理学问受到尊敬,然后人民才会敬重学问,认真学习。因此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道的美德,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

重塑与维护师道尊严,对教师应提出以下要求:首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具备相当的文化素养和水平,切实做到好“传道、授业、解惑”;其次,不仅将自己的工作视为谋生的手段,更应该重视其育人的目的,不断提升自己思想和灵魂的高度,提高善恶真假的辨别能力,带领学生追求智慧与善美;再者,严格要求自己与学生,教师要以身作则、身正为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严格要求学生,帮助学生确立崇高的道德理想与追求,不断超越自己。

2.教师自身要对知识、对自然、对他人和对自己有所敬畏。教师的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要想让学生产生敬畏感,必须自身首先有所敬畏。首先,教师应在教育过程中流露出对每一位学生生命的敬畏;其次,采用多种方法和方式,如创设一种有利于克服自我为中心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的奥秘、进行适当的思维训练等,促使和引导学生敬畏体验的产生。

3.加强德育实践,达到知行合一。学生不仅要在认知上意识到敬畏感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及自觉的道德追求。德育教材应注重对敬畏感内容的编写,提高学生对敬畏的认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礼”的敬畏意识,这对于学生内心秩序感的建立,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重建以及人际关系的改善都有重要的作用,进而会改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格。教师应创设一些活动,如对父母和师生之间仪式感的训练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敬畏感。

敬畏文化论文篇10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是享誉中外的杰出古建筑学家。他们一生致力于保护古建筑,呼吁保护北京城墙和古都风貌。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0年,梁思成在其提交北京市政府的《新北京城规划方案》中明确提出,“北京旧城是一座规划严整,保留有众多文化古迹而且至今仍保存得十分完整的古城把这座世界上少有的历史名城保留下来,在改建中保持它的传统风格。”可是,梁思成不曾想到,他的建议不仅没能唤醒决策者的良知,反倒眼睁睁地目睹了北京城墙、永定门、广安门、阜成门、西直门等十多座古建筑惨遭毁灭性的拆除。面对此番情形,梁思成将满腔忧愤化作一声长叹:“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对此,林徽因更为义愤填膺:“你们拆去的是有着800年历史的真古董将来,你们迟早会后悔,那个时候你们要盖的就是假古董!”逝者长已矣,往事不可追。然而,有谁能够想到,2012年1月27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故居竟也难逃被拆的厄运!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位于北京北总布胡同24号(旧门牌为3号)。从1932年到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曾在此居住了六年。特别是他们家的会客厅,曾是20世纪30年代北平文化界人士举行“文化沙龙”的场所——每逢星期六下午,文化名流都会聚集于此,谈笑天下事,纵论古今情。如周培源、陈岱孙、叶公超、胡适、朱光潜、常书鸿、徐志摩、卞之琳、沈从文、萧乾等都是这里的常客。可以说,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见证了“京派文学”最初的形成和后来的崛起,极具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人文意义。正因此,林徽因夫妇故居被拆的消息传来,舆论为之哗然。正如一位建筑评论家所说:“‘梁林故居’对于后人来说,是勾起历史记忆的场所,强拆它,如同一次对精神的虐杀。”

敬畏者,乃尊敬且畏惧也。敬畏感作为一种复杂的、矛盾的综合性情感,兼具了“敬”与“畏”的双重内涵。推而论之,一个人如果没有敬畏感,就会为一己之利而丧失良知,大胆妄为,甚至“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马克思语)。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敬畏感。倘若一座城市缺失了敬畏感,就会在利益驱使下为所欲为,无所禁忌,甚至干出无法无天的事。2011年9月,总理在纪念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警告:“从建国以来,我们应该吸取的一个很深的教训,就是拆了真的,建了假的。大批真的物质遗产被拆毁,然后又花了很多的钱建了很多假的东西。”

敬畏文化论文篇11

中组部长李源潮同志曾于2008年9月5日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举行的开学典礼上说,“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并且提出了“一要敬畏历史”、“二要敬畏百姓”、“三要敬畏人生”的要求。[1]这“敬畏”的告诫,至今依然是我们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加强修养的座右铭。

一、心怀敬畏与廉洁自律

廉洁自律是党和国家对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立身之本的内在要求。怎样才能廉洁自律呢?我认为,懂得敬畏,是自律的前提。什么叫“敬畏”?敬畏是指人们对生存息息相关的神圣的或神秘的事物或力量的既尊崇、敬重,又惊讶、畏惧的情感。“敬畏”之“敬”,体现的是一种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有所作为的价值追求;“畏”彰显的是一种安身立命的言行界限,凸显的是一种有所不为的自省智慧。[2]敬畏就是人的自我约束,是防范在前的自律、自警、自省,它促使人有所忌惮,检点自己的言行,约束自己的狂妄,抑制自己的傲慢,校正自己的不端,减少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敬畏”的人生态度,能够为人生最高精神需求提供道德支撑,警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促使人们对自身的言行举止进行道德自律。

说通俗一点,敬畏就是“善怕”。人生贵在“善怕”。做人什么都怕不行,但什么都不怕也行不通。对“怕”的态度应该是:害怕应该怕的,迎战不该害怕的。我们把应该害怕的“怕”,称之为“善怕”。

善怕,是一种敬畏感。民间有种说法,叫“头上三尺有神明。”[3]这就是说,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应该有所害怕,对自己才会有约束,不然的话,这个世界就会乱套。如今有些人由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错位,竟然走上了违法犯罪之路。究其原因,除个人品德出轨外,另一方面就是缺乏应该害怕之“怕”。我们共产党人头上的“三尺神明”,就是人民大众。假如平日里能想到“头上三尺有神明”,人民群众在监督,伸手必被捉,就会检点自己的行为,不犯贪,不作恶,鞠躬尽瘁,为民工作。

善怕,就要懂得敬畏崇高的信仰。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是对人格的自我完善、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生意义的追求。敬畏崇高的信仰,就会自觉地根据信仰的生存价值取向选择自己的行为,将自身生存的价值概括于其中,从而获得自身存在价值的精神体验和感受。[5]为共产主义奋斗,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这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崇高的信仰。我们有了对这个伟大信仰的敬畏之心,就会随时随地检点自己的言行有没有玷污这个伟大信仰,对人民群众是不是无限忠诚。

善怕,是对道德的尊崇。道德是做人的灵魂。古人云:处世有根为俊杰。[5]这个“根”就是良好的道德。一个人要跻身于大千世界,靠的就是这个“根”。人一旦道德缺失,就会给一生带来不幸。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当尊崇和捍卫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涵养家庭美德,着力去认识良知和道义,并在孝敬父母,学会感恩,关心公益,回报社会等方面践行道德。只有这样,人才活得有意义。只有这样,作为一个党员干部才不辜负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善怕,是对法律的敬畏和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安宁、人民安康、国家富强的法宝,只有遵守和维护她的神圣,社会才能走向和谐与文明。社会上,有极少数干部胆大妄为,置法律于不顾,什么事情都敢做,什么事情都不怕。,吸毒贩毒,贪污腐化,抢劫杀人,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其根源就是缺乏对法律的敬畏和尊重。

二、大权在握与谨慎用权

一个公务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应懂得“敬畏”,因为干部手中掌握权力。古人说:“权,利民残民两可间,位谁掌,此乃大于天。权,奸长垂数尺涎。强争夺,为势为金钱。”[6]“权力”本身与贪欲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一旦滥用权力,必然导致贪欲、出现腐败。所以,我们干部一定要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力。这里所说的“畏”,不是惧怕、怯懦,也不是畏首畏尾、缩手缩脚,而是一种敬畏,这是头脑清醒、态度端正的一种体现。一个掌权者如果失去了敬畏之心,为人处世就可能变得狂妄自大、肆无忌惮,甚至贪得无厌、无法无天,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只有常存敬畏之心,才会时刻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保持正确人生航向,堂堂正正为人,踏踏实实做事,干干净净做官,从而在工作、生活和自身修养上有所作为。

掌握一定权力的党员干部,对这个权力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法定形式赋予的,干部是受人民群众委托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百姓赋予的权力,就是为百姓服务的。古人尚知“当官不给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浅显道理,作为受党教育多年的领导干部,更应该做到为民用权、为民谋利、为民守责。在一些地方的个别领导干部,不知道敬畏百姓为何物,片面地认为自己手中的权力是自己通过奋斗得到的,与老百姓没有什么关系。于是,一旦权到手,便把令来行。把手中的权力作为贪污腐化、违法乱纪、包养情妇的工具,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做百姓利益的忠实代表,保持同百姓的血肉联系,真诚倾听百姓呼声,真实反映百姓愿望,真情关心百姓疾苦,心中装着百姓,敬畏百姓,才能正确地对待权力、责任和利益,真正做到权为百姓所用、情为百姓所系、利为百姓所谋。[7]

缺乏敬畏之心的掌权者,是很危险的。心在贪时最蛮横,人在狂时最大胆,自以为有权,有恃无恐,为所欲为,我行我素,称王称霸,目无法纪,最后跌向犯罪的深渊。[8]许多反面教材告诉我们,必须经常以党纪法纪为镜,看清自己廉洁自律硬不硬;以群众疾苦为镜,看清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得牢不牢;以同级领导为镜,看自己的政绩高不高;以下属为镜,看自己的作风实不实。要主动在自己头顶上悬一把利剑、套一个“紧箍咒”,使之多一分畏惧、去一分贪婪,多一分小心、少一些欲望,在利益面前不贪心、在诱惑面前不动心、在分化面前不变心。

三、大刀阔斧与敬畏科学

学会敬畏是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这三大要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缺一不可。我们每个干部的工作都是社会的一部分,都离不开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这三大要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速度”已经成为国人引以为豪的名词。但是,随着经济的腾飞,“大刀阔斧”已成为一些干部的习惯动作,不惜以自然、资源、人文为代价,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三大要素程度不等地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损害,一些涉及经济、生态和文化道德等各方面的伦理危机也日益暴露出来,最突出的表现有三:一是由于缺乏对经济文化规律的敬畏,片面追求GDP,导致经济增长失范;二是由于缺乏对大自然生态的敬畏,导致生态系统失衡;三是由于缺乏对道德的敬畏,导致道德资源失落。这三大危机严重影响我们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9]为此,我们必须破除对GDP的盲目崇拜,对经济发展规律保持足够的敬畏,用和谐发展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必须对自然生态的保持足够敬畏,以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构建生态文明观。从生态发展出发,去思考人类社会发展的模式。必须保持对道德的足够敬畏,建立和谐的社会疏导机制,消除道德功利化思想。当今中国之所以存在道德功利化思想,究其根本是生产力的不发达。古人说的好,“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当前社会的物质供应量尚不能充分满足每个社会成员的需求。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收入分配的不平衡造成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这也为道德危机的产生埋下了隐患。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要努力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多做工作,要把道德重构和经济腾飞一致起来,变急功近利为深谋远虑,消除道德功利化思想,通过不断的长远的工作,逐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达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温情并和谐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李源潮.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举行2008年秋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EB/OL].人民网,2009-09-06.

[2]何棣华.敬畏,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J].广西民族研究, 2008,(2).

[3]头上三尺神明:信仰的关照[EB/OL].省略/bbs/viewthread.php?tid=40485,2009-02-09.

[4]史少博.崇高信仰的功能[J].学术论坛,2009,(7).

[5]王修芙.人生三像[N].鹰潭日报,2008-05-28.

[6]郭俊奎.“坚守准则”就要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力[EB/OL].人民网,2010-03-02.

敬畏文化论文篇12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将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其中,教育敬畏感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教授在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指出,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视为建设一座大厦,敬畏是如水泥的粘接剂;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视为培育参天大树,敬畏则如赖以生长的土壤;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视为驶向中华崛起的彼岸的大船,敬畏犹如载舟的水。但遗憾的是,当前的现实中,对教育的敬畏感正在逐步削弱甚至丧失,主要表现为:(1)功利主义、拜金主义;(2)滋生的毒瘤甚至使其斯文扫地;(3)某些教育者本身对教育缺乏敬畏感;(4)一些教师不再有初为人师时的崇高感;(5)一些教育管理者也缺乏教育的神圣感;(6)行政权力或公权力挤压教育与学术权力的现象时有发生[1]。

树立教育敬畏感,尊重知识、崇尚教育,对于个人、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价值与意义。古今中外,概莫如此。美国、日本等国的成功崛起,均是有力的证明[2]。 重建教育敬畏感,对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及其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不仅表现为优先发展教育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将敬畏教育、崇尚教育与发展教育落实到方方面面,切实体现教育为人的发展、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奠基。

一、重建教育敬畏感――课堂的视角

教育敬畏感的来源主要有二:一是“教育外部对于教育的认同”;二是 “教育内部的神圣”[1]。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3]。就教育敬畏感而言,教育内部是教育敬畏感的源泉,是外部对教育产生敬畏和认同的基础前提与关键。自从教育产生后,古今中外,莫不对之敬畏――西方一般将穿长袍(主要是牧师、律师、医生和教师)视为职业尊重与敬畏;中国则有“天地君亲师”之教育敬畏的传统。如果说,学校教育敬畏感有所式微与缺失的话,一定源于学校教育内部对于教育敬畏感的式微与缺失。

课堂是学校的最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中最核心与关键的要素。课堂是学生时间花费最长久的场所,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关键场所[4],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围绕课堂展开[5](P3-8)。学校作为社会的镜像,都可以反映在课堂中。教育敬畏感的削弱和缺失,源于教育内部敬畏的削弱和缺失,始于课堂敬畏感的削弱和缺失。因此,要重建教育敬畏感,则首先要重建课堂敬畏感。重建课堂敬畏感是重建教育敬畏感的关键和主要途径。

二、大学课堂敬畏感式微与缺失的原因

大学课堂敬畏感的式微与缺失,既有教育外部(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的原因,也有教育内部(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等)的原因。大学课堂敬畏感的式微与缺失是教育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内因是前提、基础和关键。

从宏观来看,现代大学,已不再是蜗居于“象牙塔”,而是从社会的边缘位置过渡到社会的核心位置。现代大学已融教学、科研与服务于一体,成为社会改革与发展的“加速器”。但同时,现代大学的改革与发展,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影响和制约。其中,诸如“官本位倾向、市侩作用、学术不良作风、犬儒现象” 等一些不良和庸俗化的社会现象也已在大学显现,且有蔓延和增长的趋势[6]。这些现象有悖大学宗旨、违反教育规律,将严重危及教育敬畏感,并影响和作用于大学课堂,导致大学课堂敬畏感的式微与缺失。

从课堂利益相关者来看,学校、大学教师和大学生均难逃其责。

(1)学校。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大学发展趋同化。国内很多高校无视学校实际和办学条件,都想将自己的学校办成研究型大学[7]。 研究型大学的一个突出标志是科研,于是,“重科研、轻教学”成为当前国内高校存在的较为普遍的现象[8]。 然而, 高校“把自身的真正价值限定在科研方面,高深的研究和本科教育存在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平面上,前者是愉悦、成名和奖励之源,而后者却只是用来维持大学的存在……在许多情况下,学生得到的却比付出的少。各大学在招生材料中骄傲地宣称拥有世界知名的教授、先进的设施和开拓性科学研究,但成千上万的学生直至毕业也未曾见过这些教授或亲身体验真正的科学研究”[9]。另外,很多高校过于注重科研数量化,导致科研形式化进而出现了科研质量下降的情况,学术不端行为也在不断增加[10]。 高校发展趋同、缺乏多样性与丰富性,对于高等教育发展,乃至对于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都是件很危险的事情。

(2)大学教师。当前,我国大学教师评价和奖励机制过于单一。“论文、专著成为职称评定的硬杠杠,成为教师评定职称的必备条件,而且对教师承接科研课题、的数量、档次等都有明确的要求”[11]。 教师聘评过于注重科研,导致“在相当多的学校,教学得不到鼓励,花了很多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咨询的教师,面临着愈来愈暗淡的提级和取得终身教授职位的前景” [12]。由此,大学教师不愿意上课,把教学当成一种负担,尤其是“教授不上课”,成为高校普遍存在且被广泛认同的现象。“当一些学生冲着课表上排出的那些知名教授兴冲冲走进教室时,却发现课堂上频频出现的却是青年教师的身影[13]。

由于上述情况很容易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教育部和高校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和恶劣影响,制订并颁布了一系列保障课堂教学的政策与措施,如明文规定教授必须上讲台为本科生授课、设立部级教学名师、“教学型教授”职称等。

(3)大学生。一方面,大学生因为课堂教学质量下降,感到课堂学习收获不大,开始忽视和忽略课堂学习;另一方面,大学生由于就业形势严峻,越来越偏重课外实践和技能培养,疏于课堂学习。上述情况,导致大学课堂多少有些沦为“学生混取学分” 的场所[14]。

其一,大学生对课堂满意度降低。根据学者傅真放的调查,“大学生对高等学校校风、学风和教风整体非常满意的仅有0.78%(也就是说100个学生中没有一个对于“三风”非常满意),满意的占17.19%,一般占49.75%,不满意的为32.28%。学生对校风不满意主要原因是校园学习氛围不浓,管理比较乱,人多拥挤,生活不方便等。对学风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学生主动学习不够,缺少勤奋进取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具体的奋斗内容,参加科技文化活动少,感到时间过去了却没有学到什么本领。对教风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对有的教师的教学态度不满意,如有的教师上课内容陈旧备课本都已经发黄了,有的教师讲些与本学科无关的内容,45分钟的课花了近20分钟发牢骚,把对社会的不满和个人的怨恨放在课堂上发泄,还有很多教师不懂教学方法,不知道如何教学生,等等。”[15]这一结论与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在《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调查结论相近――“大学生最不满意的是课堂师生互动;高校教育最应该改进的三大方面依次是实习实践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以及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够”[16]。

其二,大学生逃课现象增多。大学生逃课,在现代大学里根本算不上一件什么新鲜事。但是,当前的大学生逃课较之以前出现了一些新特征:一是由以前的逃公共课转向逃专业课。有调查显示,目前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17]; 二是由“显性逃课“转向“隐性逃课”,也就是指,教师在上课时,大学生做其它作业或想其它事情,大学生的思维根本没在课堂上[18],可谓“身在曹营心在汉”。

大学生逃课的产生虽有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等诸多原因,但教师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逃课学生反映,“我们那课的质量太水了,真不想上,所以我才逃的课……与其在课堂内打瞌睡或者玩手机还不如逃出来做点有意义的事情。通常,我们都会有好多人一起逃课的,虽然我们都不想逃,但老师留不住人啊!”[19]

其三,课堂中不尊重教师现象增多。大学生在课堂中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明显增多,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的原因。在教师方面,突出表现为“只重个人利益,课一讲完,夹包就走,从不向学生过问什么,致使学生人格、智能发展遇到许多阻碍”[20];在学生方面,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扩招后进入高校的学生鱼目混杂、层次不齐,影响和削弱了大学课堂敬畏感。

其四,课堂技能倾向过度。受就业形势严峻的影响,高校普遍加强了大学生技能与课外实践方面的课程与培训,以适应社会和大学生求职的需要。但是,过度的技能倾向,使得大学课堂像个“一个超级市场,在这个市场上,任何东西,只要它能有销路,都可以列入大学手册”[21]。而且,过于强调技能与课外实践方面的课程与培训,会导致大学生思想和知识上的浅薄和孤立,并降低教育的价值[22],最终影响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五,课堂中的“炫富”倾向。前不久云南大学副教授尹某在课堂教学中炫富引起社会热议,其中褒贬不一。究其实,课堂“炫富”和“嫌贫爱富”恰恰道出了一种真相,那就是在当前的高校及课堂中,不少教师已经迷失自我、抛弃责任、唯利是图。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教授针对这种现象曾表示,不少教授已经异化为经济的机器,甚至堕落为经济动物或者科学的骗子。“当学者被异化,危害的不仅仅是学术和学术共同体内部,而且会毒害整个社会”[23]。

三、大学课堂敬畏感的重建路径

大学课堂敬畏感源自教育信仰和尊重知识,因此,要重建大学课堂敬畏感,首先要重建教育信仰,填补大学课堂价值真空状态。就重建大学课堂敬畏感的路径而言,可以从宏观(教育外部)、中观(学校)和微观(课堂)三个层面展开;同时,应是一种双向式(由教育的外部向内部与由内部向外部相结合)的路径。

1宏观层面

国家、社会应切实崇尚教育、尊重知识,并落实到国家与社会的方方面面。要坚持经济与教育(精神)两手抓,而不是发展了经济、荒芜了教育(精神);应真正尊重知识与教育,不仅让知识与教育为国家创造财富,而且要让知识与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2中观层面

一是学校要转变观念,切实重视课堂教学:(1)改变过于注重实用技能培养的现象,并重人文教育;(2)尊重授课教师;(3)加强课堂教学管理;(4)改革大学教师评价和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科研与教学各取所长、和谐发展;(5)切实为优质课堂教学创造环境与条件,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6)切实提高科研质量,严惩学术不端行为,形成让所有人都尊重大学课堂并对大学课堂肃然起敬之氛围。二是高校教师要增强责任心与爱心,重视教学,关爱学生。应通过认真钻研学科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使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而让课堂成为探讨真理、促进知识发展的神圣之地,成为师生共同提高与发展之场所。三是要拓展学术内涵,建立教学学术观,破除教学与科研二元对立论争,尽快建立有利于全面认识教师工作、鼓励教师全面充分发展的评价和奖励机制。

3微观层面

首先,大学课堂应对大学生“严加管教”。这种“严加管教”不是表面形式的课堂点名、签到、扣学分等,而是一种真正体现“宽进严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质量模式。

其次,重视课堂研究。“课堂是教育工作者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是因为教育工作者经常出入课堂,把课堂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陌生是因为尽管教育工作者与课堂关系密切,但他(她)们很少关注和研究课堂”[24], 以至于课堂“教条化、模式化、静态化、单一化”[25]。要改变上述情况,必须重视课堂和课堂研究,“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5](P3-8)。

四、结语

崇尚教育、尊重知识、建立教育敬畏感是建立高等教育强国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然而,教育敬畏感源自课堂敬畏感,重建教育敬畏感首先要重建课堂敬畏感。只有大学课堂成为“探究高深学问、精神与心灵得到净化与熏陶” 的神圣之地,才能真正传播与散布教育与知识的尊严与敬畏;才能让人感到教育和知识的威慑力与震慑力;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尊重教育与知识――热爱教育与知识――探究教育与知识――教育与知识发挥和显现作用。

对大学课堂的负责,就是对大学生的负责;对大学生的负责就是对教育、国家、社会和人类及未来的负责。这不仅是回归大学之道[26]的真正意蕴,而且是“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27]的起点。

[参考文献]

[1] 李培根.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国家还需何种高等教育理念[EB/OL]. .

[2] 项贤明.教室里的强国动力:教育在近现代世界主要国家崛起过程中的重要促进作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5-13.

[3] 袁贵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90.

[4] [日]金子元久大学教育力[M].徐国兴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6.

[5]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3-8.

[6] 眭依凡.大学庸俗化批判[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7):32-28.

[7] 纪宝成.办学结构趋同化是中国教育的悲哀[EB/OL]..

[17]沈晓丽,等大学生逃课,谁的责任?[EB/OL]..

Rebuild the Reverence for Class in Higher education

HE Xiao-lei, LIU Qing-bin

敬畏文化论文篇13

中图分类号: C936;F272.9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Abstract: Based on the sample of 457 employees from 4 companies in Chengdu,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how does the emotion of awe to promote the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CB).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image composed of elites and deeds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can help employees actively feel the awe. When the employees experienced the emotion of awe, they will be able to enhance their resilience and improve organizational justice, and further positively impact on their OCB. This study also found that the independent self-construal was the moderator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ceived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image and the emotion of awe. However, the employees with higher independent self-construal will be less easily to feel awe.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can help practical management to build, grow and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organizations.

Key words: awe;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perceived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image; independent self-construal

组织公民行为对企业稳定员工队伍,激发组织活力,提高组织整体绩效水平有明显的帮助。过去的研究从多个角度阐释了组织公民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组织公民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体特征、任务特征、组织特征和领导行为等。从个体情感角度来解释组织公民行为的内在机制成为研究的热点。Luthans就指出,将积极情绪的研究成果引入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是开发和提高组织效能和员工绩效的有效途径[1]。

从积极情绪的研究趋势上看,不能简单地讨论一般的积极情绪的功能,而需更深入地探讨离散积极情绪的独特作用[2]。敬畏感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活动中的积极情绪,在组织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常言道:“心存敬畏,行有所止”,说明敬畏感能促进人们在言行举止上有所约束。有如一种肉眼不可查视、双手不可触碰的微妙力量,敬畏感时刻维护并构建着具有竞争力的组织。因此,本研究将探讨组织中成员的敬畏感在促进组织公民行为中的作用。

1文献回顾

1.1敬畏感形成的原因

近年来,在组织行为学领域出现了“情绪革命”的思潮,使大量学者开始关注组织中的情绪力量。敬畏感作为一种典型的积极情绪[3],是混合了困惑、钦佩、惊奇、服从等多种感觉的复杂情绪[4]。敬畏感不仅来自对外部环境“感知的宏大”,例如面对权威所产生的钦佩、服从等多种复杂情感混合而成的感觉;还来自通过心理图式改变而产生的“有必要的顺应”,例如在不熟悉或具有挑战的情境中所引发的困惑、惊奇等感觉[5, 6]。因此,敬畏感使人们产生对权威的尊仰,以及顺应所带来的心理接近性。作为一种积极的、服从的情绪体验,敬畏感促进了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建立[4],以及亲社会行为的产生[7]。在众多离散积极情绪中,敬畏感对组织中员工的行为存在重要的影响。

1.2敬畏感的结果

积极情绪扩建理论认为,积极情绪能够启动和扩展个体认知能力、建设个体资源,减少消极情感带来的负面影响,激活积极的行动倾向[8],并最终提高组织绩效[9]。首先,敬畏感不仅有助于组织成员积极适应环境,也有助于通过拓展和建设个体心理、社会和生理资源等途径来提高应对压力和适应逆境的能力,即提高了组织成员的心理韧性[10]。其次,敬畏感还能帮助组织成员抵抗负面压力带来的不满、愤怒等心理状态,让处在积极情绪状态下的个体更倾向于做出组织公平的判断,即增强了组织成员的组织公平感[11]。更重要的是,敬畏感能够促进组织成员产生积极的利他行为,例如自觉保护组织声望、自发提供建设性意见、主动传播组织商誉等行为[12],即促进了组织成员的组织公民行为。

组织公民行为是指虽不受组织直接承认的、但有益于组织运作的各种组织成员行为[13],是提高组织绩效最为经济的手段。有鉴于敬畏感在组织公民行为形成中有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本研究从个体层面角度出发,研究敬畏感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的内在机制。

2概念模型及假设

2.1感知积极组织形象对敬畏感的影响

敬畏原型理论认为,个体敬畏感的诱发因素主要包含3个方面:一是物理性诱发因素,如壮美山河等自然场景;二是社会性诱发因素,如伟大领袖等具体人物;三是认知性诱发因素,如动人传说等奇闻异事。对于组织成员来说,组织形象构成了组织成员敬畏感产生的评价要素。组织形象是组织成员对组织全面生动的印象,是对组织信息(如,领袖、事迹、文化等)的感知结果[14]。当组织成员感知组织存在伟大领袖、英雄人物等社会性诱因时,或者感知组织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成就等认知性诱因时,会对组织产生敬畏感。因此,提出假设如下:

H1:感知积极组织形象促使个体产生敬畏感。

2.2敬畏感对心理韧性、组织公平感、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积极情绪扩建理论指出,积极情绪能够促使个体提高认知灵活性,扩展个体的注意、认知和行动范围,并构建更加持久的心理和社会资源[8]。作为一种典型的积极情绪,敬畏感也能够通过拓展和建设个体心理、社会和生理资源等途径,加强个体应对压力和适应逆境的能力[10],即心理韧性――个体从逆境、不确定状态、冲突、失败和责任压力中迅速恢复的能力。因此敬畏感对提高个体心理韧性具有积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培养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可以显著提高他们的心理韧性,当大学生获得积极情绪越高时,他们所表现出的心理韧性就越强[10]。由此,有如下假设:

H2:组织成员敬畏感越高,其心理韧性越高。

积极情绪也能有效抵抗个体受到负面压力带来的消极状态,同时鼓励个体重新获得积极、乐观的态度。处在积极情绪状态下的个体更倾向于做出公平的判断[11]。由此,我们推测获得敬畏体验的组织成员将更能体验到组织公平感。

H3:组织成员敬畏感越高,其组织公平感越高。

积极情绪扩建理论还认为积极情绪与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等积极行为正相关[8]。George和Brief指出,积极情绪能够为组织带来利他行为,例如保护组织声望、提供建设性意见、传播组织商誉等行为[12]。敬畏感作为常见于组织中的积极情绪,也应具有同样效应。因此提出假设如下:

H4:组织成员敬畏感越高,越能促进组织公民行为。

2.3心理韧性、组织公平感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心理韧性和组织公平感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Luthans等提出,作为一种隶属于心理资本的状态性心理变量,心理韧性能够联接个体的情绪与行为[15]。心理韧性更高的组织成员更有可能执着地完成工作任务,坚定地应对逆境,高度认可自己的组织,从而达到促进组织公民行为的目的。研究表明,较高的心理韧性不仅能提高组织成员的组织认同,还能缓解组织成员的离职倾向[16]。因此,结合假设H2的推导,提出假设如下:

H5:心理韧性正向影响组织公民行为,并中介敬畏感对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

过去大量的研究还发现,组织公平感能够直接预测组织成员满意度、组织承诺、组织评价、组织公民行为等组织效果变量[17]。刘亚等指出尽管组织公平由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信息公平和人际公平这四部分组成,但在中国国情下由人际公平衍生而来的领导公平变量是组织公平感4个因素中预测能力最强的因子,尤其对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影响[18]。Moorman也发现,上级主管公平与否直接影响组织成员是否具有组织公民行为[19]。由此,结合假设H3的推导,提出假设如下:

H6:组织公平感正向影响组织公民行为,并中介敬畏感对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

2.4独立自我对敬畏感产生的调节

自我构念(Self-construal)是个体看待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特别是他们认为自己与他人相区别,还是与他人相关联。根据Singelis的划分,自我构念可划分为独立自我和依存自我[20]。独立自我作为独立于社会环境的“有界限的、统一的、稳定的”自我,强调个体的内在价值、保持独立表达、直接的沟通方式;依存自我作为“灵活的、变化的”自我,强调个体的外在特征、归属与契合、间接的沟通方式[21]。Markus和Kitayama认为独立自我占主导的人们倾向于体验和表达自我关注情绪如自豪、自尊和挫折,因为这些情绪源于并且肯定了自我的独立性[22]。敬畏感同样强调关注自我[23],因有如下假设:

H7:独立自我构念调节感知积极组织形象对敬畏感的影响,且组织成员独立自我构念越高,其敬畏感越强。

3研究方法

3.1研究设计

问卷设计。根据Keltner和Haidt的敬畏原型理论[5],识别组织中诱发敬畏感的因素,并据此开发感知积极组织形象量表。敬畏感的测量采用Shiota等的量表[24]。心理韧性的测量采用Luthans等在中国情景下开发的量表[15]。组织公平感的题项则来自刘亚等针对中国员工设计的量表[18]。组织公民行为的测量,参考吕福新和顾珊珊针对中国员工自我层面的组织公民行为的量表[25]。独立自我的测量,采用Singelis的自我构念量表[20]。所有量表均采用7点Likert量表。

预测试。首先对四川省成都市某市属国营企业133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用于修订问卷。其次,根据回收数据的结果对本研究使用量表进行纯化,最终确定用于正式调查的量表。

正式调查。基于样本的集中性和便利性,分别对成都市4家市属国营企业发放150份问卷,计划收集600份。从2015年4月1日至4月30日,实际回收528份问卷,经筛查去除不符合要求作答的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457份,问卷回收率为76.2%。有效样本中,男性占53.8%; 30岁以下的占31.3%,31至40岁的占28.0%,41至50岁的占21.2%,51岁以上的占19.5%;教育程度上,高中及以下占3.7%,大专占22.3%,大学本科占57.5%,研究生及以上占16.4%。

3.2信度与效度检验

首先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查测量的信度与效度。经过Mplus 7软件分析,CFA模型整体拟合指标均在可接受范围:χ2=555.74(df=340), CFI=0.952,TLI=0.947,RMSEA=0.037,SRMR=0.042。拟合指标中,χ2/df=1.63(0.9;RMSEA, SRMR

3.3假设检验

结构模型拟合指标显示:χ2=598.90(df=344),CFI=0.944,TLI=0.938,RMSEA=0.040,SRMR=0.057。拟合指标中,χ2/df=1.74(0.9;RMSEA, SRMR

模型显表明,感知积极组织形象正向影响敬畏感(γ1=0.765,p

Mplus的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心理韧性和组织公平感部分中介敬畏感对组织公民行为的效应,(β敬畏感=0.135,p

3.4自我构念的调节效应检验

独立自我构念的Cronbach’s a值为0.797,样本均值为4.688(N=457,SD=0.963)。依据Nicolao等的方法[26],将高于样本均值2个标准差的组定义为高独立自我构念组(MeanHigh=5.427,N=76,SD=0.563);将低于样本均值2个标准差的组定义为低独立自我构念组(MeanLow=3.899,N=76,SD=0.613)。利用Mplus对两组进行Wald检验,分析独立自我构念对感知积极组织形象与敬畏感关系的调节效应。高低两组中,感知积极组织形象对敬畏感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670(p

4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发现,具有宏大、震撼、感人等特征的组织形象能够有效诱发组织成员产生对组织的敬畏感,有利于加强心理韧性和提升组织公平感,从而使其产生积极的组织公民行为。同时,研究还发现高独立自我构念的组织成员更不容易从积极组织形象中获取敬畏感。本研究在理论上一方面补充了积极组织行为学中关于积极情绪对组织公民行为作用的研究,另一方面也为敬畏感的研究拓展了新的视角。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首先,样本多样性有待扩展,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采用跨文化研究方法,采用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样本作对比研究,探讨组织成员敬畏感的差异。其次,本研究仅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出发考虑组织外部环境(组织形象)对组织成员敬畏感的影响,没有考虑复杂的组织环境下(比如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政治知觉等干扰因素[28])组织成员敬畏感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Luthans, F.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Developing and managing psychological strengths [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2002, 16 (1): 57-72.

[2] Williams, P. Emotions and consumer behavior [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14, 40 (5):

[3] Shiota, M N, Campos, B,Keltner, D. The faces of positive emotion [J].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2003, 1000 (1): 296-299.

[4] 董蕊, 彭凯平,喻丰. 积极情绪之敬畏 [J]. 心理科学进展, 2013, 21 (011): 1996-2005.

[5] Keltner, D,Haidt, J. Approaching awe, a moral, spiritual, and aesthetic emotion [J]. Cognition & Emotion, 2003, 17 (2): 297-314.

[6] 田野, 卢东,Powpaka, S. 游客的敬畏与忠诚:基于情绪评价理论的解释 [J]. 旅游学刊, 2015, 30 (10): 80-88.

[7] Shiota, M N, Keltner, D,Mossman, A. The nature of awe: Elicitors, appraisals, and effects on self-concept [J]. Cognition and Emotion, 2007, 21 (5): 944-963.

[8] Fredrickson, B L.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 56 (3): 218-226.

[9] 郭小艳,王振宏. 积极情绪的概念, 功能与意义 [J]. 心理科学进展, 2007, 15 (5): 810-815.

[10] 王永,王振宏. 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及其与积极情绪, 幸福感的关系 [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 29 (1): 94-100.

[11] 方学梅,陈松. 不确定性, 情绪对公正判断的影响 [J]. 心理科学, 2012, 3 (35): 711-717.

[12] George, J M,Brief, A P. Feeling good-doing good: A conceptual analysis of the mood at work-organizational spontaneity relationship [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2, 112 (2): 310-329.

[13] Smith, C, Organ, D W,Near, J P.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ts nature and antecedents [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83, 68 (4): 653-663.

[14] Atvesson, M. Organization: From substance to image? [J]. Organization Studies, 1990, 11 (3): 373-394.

[15] Luthans, F, Avolio, B J, Walumbwa, F O,Li, W. 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chinese workers: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 [J].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2005, 1 (2): 249-271.

[16] 尹奎,刘永仁. 职场排斥与员工离职倾向: 组织认同与职业生涯韧性的作用 [J]. 软科学, 2013, 27 (4): 121-124.

[17] Colquitt, J A. On the dimensionality of organizational justice: A construct validation of a measure [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1, 86 (3): 386-400.

[18] 刘亚, 龙立荣,李晔. 组织公平感对组织效果变量的影响 [J]. 管理世界, 2003, (3): 126-132.

[19] Moorman, R H.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justice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 Do fairness perceptions influence employee citizenship? [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1, 76 (6): 845-855.

[20] Singelis, T M. The measurement of independent and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s [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994, 20 (5): 580-591.

[21] 姚卿, 陈荣,赵平. 自我构念对想象广告策略的影响与分析 [J]. 心理学报, 2011, 43 (6): 674-683.

[22] Markus, H R,Kitayama, S.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1, 98 (2): 224-253.

[23] Van Cappellen, P,Saroglou, V. Awe activates religious and spiritual feelings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J]. Psychology of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2012, 4 (3): 223-236.

[24] Shiota, M N, Keltner, D,John, O P. Positive emotion dispositions differentially associated with big five personality and attachment style [J].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2006, 1 (2): 61-71.

[25] 吕福新,顾姗姗. 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行为的相关性分析――基于本土企业的视角和浙江企业的实民证 [J]. 管理世界, 2007, (5): 94-103.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