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耕作技术论文实用13篇

耕作技术论文
耕作技术论文篇1

1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

(1)高原风沙区。推广一年一作小杂粮技术体系,采用留茬固土、免耕覆盖、轮作倒茬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该区域要在改善耕地质量的过程中,实现控制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2)丘陵山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技术体系,普及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中耕除草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在重点实现培肥地力、稳产高产的同时,达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条件的目标。

(3)盆地周围山区。推广一年一作小麦、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技术体系,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化学除草、深松浅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重点解决好治旱改土、保护生态、提高粮食品质。

(4)平川盆地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小麦—玉米两茬平作水、旱地技术体系。在水、旱地上普及应用免耕播种、多种形式秸秆覆盖、浅松、深松、化学除草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措施。立足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旱地水地并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5)丘陵盆地区。推广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技术体系。推广普及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等技术,以达到蓄水保水、治旱改土,培肥地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产出率。

2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优势

(1)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土壤风蚀,改善了生态环境。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小麦免耕栽培试验区试验表明,试验区地表径流量比传统耕作减少51.2%,土壤蓄水能力比传统耕作提高11%~17%;寿阳玉米免耕试验区,地表径流量减少55%,土壤流失量减少95%,土壤蓄水能力提高9%~15%。根据初步估算,如果山西的440万公顷耕地全部实施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可达9520万吨,占全省水土流失量最大值的70%,这就能解决山西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另一方面,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对农田不再进行耕翻、耙耱等作业,实施作物残茬覆盖和留茬固土,能有效地减少土壤风蚀,可有效遏制沙尘暴的发生。

(2)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增强抗旱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所有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区都能获得增产,而且越旱的年份增产幅度越大。2002年全省19.27万公顷示范面积,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9万吨,平均产量5138.1kg/hm2,比对照田增加19.57%,比2001年增加25.24%。尧都区是山西中澳项目试验区,也是部级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2000年在全区降雨量仅为328.1mm的特大干旱情况下,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试验区小麦产量达到2340kg/hm2,而传统耕作的只有1110kg/hm2,增产幅度达到110%;2003年项目区小麦产量达3600kg/hm2,比传统耕作区增产20%。潞城市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2002年保护性耕作玉米产量8874kg/hm2,比传统耕作区增产13.5%。

(3)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据我们对7个重点示范基地的调查,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比传统耕作作业次数减少1~7次,且减少了人畜作业量,农业生产成本比传统耕作减少11.4%~28.3%,粮食产量增加15%~18%。由于产量增加和成本降低,粮食生产的效益显著提高,平均纯收入比传统对照区提高1350~3000元/hm2,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通过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能够有效地培肥地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减少天然降雨冲刷和土壤的流失量。寿阳试验区玉米试验表明,玉米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增加0.046%,比传统耕作区增加35.74%,水解氮增加6.55%,速效磷增加16.4%,速效钾增加10.17%;尧都区小麦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试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增加达到0.065%。3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措施

(1)从实际出发,在引进国外先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选择具有不同耕作制度、自然条件和种植作物建立长期稳定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试验基地,对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机理、技术体系、生产成本和应用效果作长期的试验研究,逐步形成和确立适合本地不同地区的一年一作玉米、一年一作小麦、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和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这些技术模式都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2)建立科学的运作机制,抓好典型示范,由于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农业与传统耕作农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让农民通过试验区的效果认识和掌握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

(3)坚持农机、农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农艺技术,是靠农业机械实施到位的,因此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机具必须满足农艺技术要求,重点是在有作物残茬覆盖的情况下,保证播种质量和不翻耕的情况下如何除草。另一方面,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是一项不同于传统耕作技术的新的耕作方式,要研究新的农艺规范,使农机与农艺互相适应,互相促进,潜力很大,前景广阔。

(4)坚持连年实施,避免短期行为。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径流、提高土壤肥力,但要达到这个效果就必须连续坚持数年,不得间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预期效果。据临汾市尧都区连续9年对采用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的小麦地调查,土壤有机质含量1992年为0.895%,2000年达到1.37%,这是一个逐步的量变过程。

(5)强化培训,普及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知识。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是一项集成组装的综合性技术,需要综合运用秸秆还田、化学灭草、合理深松、化肥深施、精量播种和免耕播种等技术。多年来,示范区对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发展速度与质量。举办保护性耕作技术短期培训会议、讲座,对项目区的主要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从技术原理、操作规范、技术经济分析等方面进行技术培训,并安排实施项目区农户、农机手、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

参考文献

[1]郭瑞,季书勤,王汉芳.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07(7):5-9.

[2]许继光.保护性耕作的定位思辨和总体构想[J].当代农机,2007(6):34-36.

[3]田慧,谭周进,屠乃美,等.少免耕土壤生态学效应研究进展[J].耕作与栽培,2006(5):10-12.

耕作技术论文篇2

生产技术的特点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这是国内外学者所公认的,但对精耕细作内涵的认识有一个深化过程,对它形成的原因和作用,则存在较大分歧。

董恺忱考证了“精耕细作”一词的来源,指出古代文献中虽屡有“深耕疾耘”等证,但“精耕细作”一词始见于五十年代我党关于农业合作化文件和毛泽东同志的讲话中;它实际上是近人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体系的一种概括[59c]。这一观点已为人们所普遍接受。至于这一技术体系的内容,开始时人们偏重从耕作栽培技术上去理解它,并以南北不同的土壤耕作体系的形成作为农史分期的重要标志。外国人有称中国传统农业为“中耕农业”,而与西欧中世纪“休闲农业”相对称者,也是着重在土壤耕作体系的区别[69]。与此同时,人们又纷纷强调中国传统农业土地利用率高(较早由休闲制进入连和制和复种制)这一特点,而与精耕细作并列。随着人们对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体系认识的深化,人们对精耕细作内涵的理解也大大拓宽了。1989年出版的《中国农业科技史稿》“结束语”在论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时,就把提高农业生物自身生产能力的技术措施(如育种.种子处理保藏.对农业生物之间互养或互抑关系的利用等)和改善农业生物环境条件的技术措施(如土壤耕作.施肥.灌溉等)提到同等重要地位。上述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一方面以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基础,另一方面以“三才”理论为指导,这三方面结合而成的统一整体,也可以用“精耕细作”来概括。文中又指出,精耕细作首先是在种植业中形成,但在发展过程中,其基本原则也被应用于广义农业生产的其它领域中[49]。已有人试图用这种认识具体阐述中国传统的农学体系。[29b]

精耕细作属集约经营的范畴。我国传统农业基本上属劳动集约类型。精耕细作与多劳集约关系密切,以至有论者往往把二者等同或混淆起来。最近有人指出精耕细作不一定和多劳集约相联系,并以汉代的代田法和区田法为例,说明可以有产量和效率并重型精耕细作和多劳集约型精耕细作,只是由于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中,小农分散经营越来越占优势,精耕细作也就越来越被限制在多劳集约的轨道上运行了[29e]。

至于精耕细作传统形成的原因,或强调人口多耕地少格局的影响[8a.11],不过这种格局的形成相参对晚后,难以成为精耕细作形成的主因。更多学者从封建地主制下小农经济的特点予以解释,本综述下篇还将具体论及。席海鹰的思路与众不同,他强调自然条件形成的压力,认为精耕细作是在中国人民改造恶劣的自然环境.抵御频繁的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建立并得到发展的。他不是用封建地主制解释精耕细作的形成,相反,是用精耕细作来解释封建地主制的形成,把精耕细作视为联结中国自然条件和中国社会的中轴。[48]从某些精耕细作技术在封建地主制形成以前即已出现看,[29a]这种说法有其一定道理。农史界的学者则多倾向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即: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与不利的自然条件的斗争中所创造的巧妙的农艺,它的形成和发展既与封建制下农民有较多的人身自由和经营自主权有关,亦与逐步形成的由局部到全国性的人多地少的格局有关,同时,它又是各民族农业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结果。[49.29a]

生产结构的特点 农业生产结构指农业生产中各个生产部门或生产项目之间的结合形式和比例关系。它的中心是农牧关系。中国古代农牧关系有着与西欧中世纪不同的特点。在广大的农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导,种植业中又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畜牧业只占次要地位。故古人有“辟土殖谷为农”(《汉书·食货志》)之说。对这种历史现象,论者鲜有不承认的,而认识则大相径庭。

国外学者有称中国传统农业为“无畜农业”或“跛足农业”的。五十年代末出版的《中国农学史》认为我国自春秋以来形成“重农轻牧”的“跛足农业”,影响颇大。[7a]。宁可基本上承袭了这一观点,认为“从汉代开始,除饲养军马及西北与游牧民族接壤的地带外,在农业地区中,与农业相结合的大规模畜牧业就没有得到发展”。其原因则是:个体生产,不宜大规模畜牧业,精耕细作,连种复种,无法普遍开辟牧场;农业生产率偏低,无法广种饲料。[11a]唐启宇分别以“主谷式”农业(先农后牧)和“谷草式”农业(农牧并重)来概括东亚和西欧的传统农业。[51]曹隆恭也认为中国古代农业偏重粮食,不是农牧结合,而是农牧分区。[58]有些研究世界史的同志也从中外比较的角度谈到中西农业生产结构的不同特点。例如吴于廑认为无论东方西方,封建社会的经济都是农本经济,以足衣足食为根本目的,耕织结合,但对牧养牲畜的需要各不相同。中国养畜主要为农耕提供动力,牛耕发展缓慢,纺织原料不靠畜产品。南欧中亚土质粘重,很早就使用重犁,要用二牛.四牛以至八牛拉犁,养牛较多;纺织原料主要是羊毛,养羊业比较普遍;加之很早就有食肉.饮乳酪的习惯,故畜牧业在农本经济中的比重较大。[28]马克思垚也有类似的论述,但他认为中国牧轻农重特点的形成有一个过程,而对西欧中世纪畜牧业比重也不宜高估。[1]

以上论断,如局限在农区个体农户经营的畜牧业的范围内,无疑是正确的或部分正确的。所以说是部分正确,是因为如“跛足农业”一类提法虽然形象,但欠全面,容易引起误解(台湾学者许倬云就曾指出,中国农业自成体系,但是中跛足的[64])。中国传统农业不是农牧结合的提法亦未必符合实际。有些同志更由此走向极端。陈平认为西欧一直是半农半牧,以牛为主,中国则自井田制崩溃以来,就形成以粮为主的“单一小农经济结构”,这是我国两千年来动乱.贫穷.闭关自守的病根[34a]。

这种观点引起一些同志的批评。他们指出:“单一小农经济结构”这一概念是不科学的。因为这里的“经济结构”实际上只是指生产结构,不应与小农经济混为一谈,小农经济一般同时经营多种生产项目,其生产结构不可能是“单一”的。我国春秋以后畜牧业并没有走向衰落,而是有一个较大的发展,至中唐以来才逐步产生农牧关系畸轻畸重的现象,但也不能笼统称之为“单一经济”。我国农区生产结构是以粮食生产为中心,耕桑并举,农牧结合的综合经济。就农牧关系而言,虽然畜牧业只是农区农业经济中的副业,但一方面利用农副产品牧养牲畜,另一方面利用畜粪肥田和畜力耕作,也是农牧结合.互养互促的一种形式。除农家小型养畜业外,地主和国家往往经营较大规模的畜牧业,而广大牧区又有比较发达的游牧经济。我国古代农牧关系可概括为“两个并存”,即:农耕民族占统治地位的,种植业为主的地区和游牧民族占统治地位的.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同时并存;在以农为主的地区内,则是以养马业为基干.主要用于军事目的.规模较大的国营牧业和以牧养猪.牛.羊和家禽为主,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规模较小的民营(农民和地主经营)牧业同时并存。[29b.c.d.2]

关于“多元交汇”

我国是幅员辽阔的多民族统一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农业类型,不能归结为某种单一的模式。由于各种原因,以前的农史研究偏重于汉族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欠全面。在编纂《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时,曾提出要反映各民族对农业科技的历史贡献,不能写成单一的汉族农业科技发展史。这方面的工作已陆续取得一些成绩。在此基础上,近年来有人提出中国传统农业是“多元交汇”的体系的命题,指出中国农业不是从单一中心起源而向周围辐射,而是在广阔的地域内的若干地点同时或先后发生的,各地区各民族基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传统,经过分化和重组,逐渐形成相对异质的农业文化,中国古代农业是由这些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融汇而成,并在他们的相互交流和相互碰撞中向前发展的。精耕细作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多元交汇”体系的产物。多元交汇和精耕细作构成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并成为其巨大生命力的源泉。论者谓这一观点能更全面.更真实地反映我国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农业发展的面貌与机制。它与费孝通提出而为民族学.考古学界普遍接受的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命题相互衔接,而又有所区别。[29e]

关于“水利农业”

十七.八世纪以来,西方流行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有完善的农田灌溉系统,是集约化农业的组成部分。近世言“亚细亚生产方式”者,或把水利灌溉.农村公社.土地国有.专制主义作为其主要特征,而中国亦被归入其中。主要根据之一是马克思说过人工灌溉设施是东方农业的基础。这种观点颇有影响。最近的例子是孟庆琳.王朗玲的文章,认为“我国封建农业是主要的特征是水利农业”,水利灌溉在任何地方都是农业生产的支柱,黄土地区在适当灌溉条件下的“自行肥效”是中国农业具有持久性的主要奥秘。而中国封建官僚体制.宗法制度,以及封闭性都是水利农业的产物[43]。这种观点在农史界并没有获得响应。因为很明显,像我国最早的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反映的那种旱作农业技术体系,是很难划入“水利农业”范畴的。已故王毓瑚先生曾对这种观点提出了系统的批评。他指出十七.八世纪以来欧洲人传说的中国古代农田灌溉制度是出于想象和误解,马克思所说的“东方”,不包括中国在内。农田水利建设兴起的战国时代,也正是土地私有制实行之时。我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实现过类似灌溉网的广泛设施。农田水利建设和集权政治没有必然联系,分裂时期的某些割据政权,反而往往在农田水利建设上做出成绩[4]。李根蟠认为中国古代农业既不象西欧那样完全依赖天然降雨,也不象马克思所说的古代东方完全依赖人工灌溉,各地区是在很不相同的条件下以不同方式解决水的问题,不存在遍及全国的灌溉网。他的观点基本上继承自王毓瑚,但并不否定井田沟洫体系的存在,只不过认为它的作用在排水洗碱。沟洫农业是垄作形成的旱作农业,而非灌溉农业。[29f]最近史学界批判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中关于“治水社会”理论时,也指出它背离了中国历史实际。[12]

二.对中国传统农业评价中的肯定论和否定论

对中国传统农业的评价,是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应走什么道路的问题紧密相连的。七十年代末,我国曾从美国引起成套的农业机械化设备,一时间在部分同志中引起近乎天真的乐观情绪,似乎只要照搬西方的技术和设备,就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我国农业现代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精耕细作的传统,被认为是小农经济手工操作的产物,甚至不再值得一提。在生产结构方面,有人也主张学西方,走“以牧为主”的道路,改变我国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传统食物结构。与此相联系的还有对解放后三十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评价问题。生产结构不大合理,生态环境恶化是三十年农业遗留的突出问题之一,有些同志对此估计较重,认为是执行“以粮为纲”方针所致;“以粮为纲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产物,与历史上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结构一脉相承。这样,他们就从对三十年的否定进而为对传统农业的否定。这股思潮最有代表性的是陈平的《单一小农经济结构是我国两千年动乱.贫困.闭关自守的病根》等一系列文章。在作者看来,单一经济.精耕细作.小农经营是三位一体的。它破坏自然生态,引起劳动生产率递减(如说“精耕细作,复种套种,加上灌溉,使地力不得休息,土壤沙化.盐碱化日益严重”等),造成人口问题和周期性土地危机;阻碍分工,抑制交流,使资本主义不能顺利产生(作者称之为“稳定性最高.进化度最小”的“超稳定结构”),等等,总之是坏到了极点。《病根》一文在《学习与探索》发表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分别全文或摘要转载,一时造成颇大影响。[34]”

这种观点在农史界引起了几乎一致的反对。较早提出不同意见的,如杨直民.董恺忱指出,从农业历史看,集约化是必然趋势。中国传统农业以劳动集约为特点,技术上表现为精耕细作;西方农业现代化,也是提高农业集约度的过程,技术上表现为机械化的精耕细作。因此,不应把机械化和精耕细作对立起来。在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该吸收精耕细作传统中合理的.有用的因素[33]。郝盛琦等人批评了把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归罪于“单一小农经济结构”的观点,反对全盘否定我国传统农业和传统农艺。指出“精耕细作的传统,虽然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它却是我国农民智慧和经验的结晶,不便许多技术经验足资今天借鉴,而且就通过精细管理提高单产这一发展方向而言,也仍然符合我国今天人口多耕地少的国情,决不能简单地贬之为‘老路’。我国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应当继承和发扬,但我国传统农业建立在手工劳动.部分使用畜力和直观经验基上,劳动生产率极低的状况也一定要改变”。“农业机械化必须有利于精耕细作和促进单产的提高,否则,就将在中国的土地上失去生命力”[46]。更多的同志是从正面对传统农业的历史成就和它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给予肯定的评价。尤其是原农业副部长刘瑞龙《正确对待我国农业历史遗产》和《论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化》等文,影响较大。作者指出:“在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不是放弃精耕细作的传统来实现现代化。相反,必须利用精耕细作的传统来实现现代化。把精耕细作和现代化结合起来,这将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点和优点,是加快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最基本的依据。”由于这些文章曾广泛征求和汲取农史界的意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农史界的共识。[19]

肯定论者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论证的。

1.总结我国传统农业的历史成就,肯定它在世界农业史中的崇高地位。这方面文章发表得很多,尤其集中在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农史》(季刊).《农业考古》(半年刊)和《农史研究》(不定期论文集)上,这一时期出版的若干专著和小册子也以很大篇幅阐述这方面的问题。下面只举两例予以说明。董恺忱在《从世界看我国传统农业的历史成就》一文中,广泛吸收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他们的评论,指出:一.中国是世界上栽培作物起源中心之一。二.中国框形犁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传统犁之一。它的特点是具有曲面壁和摆动性。西方近代犁吸收了中国犁的特点,成为近代农业革命的契机。三.我国是世界上有较高土地利用率的国家之一。和南欧中世纪长期实行休闲制不同,中国很早就实行连种制和复种制。四.在世界农业发展较早的国家中,我国是没有出现地力衰竭的几个仅有国家之一,这主要得力于中国农民善于利用生产.生活上的废弃物给土地施肥。五.我国传统农业一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表现在精耕细作农艺和较高的单产上。西欧中世纪收获量只有播种量的三四倍,而中国达到十几倍.几十倍以至上百倍[59b]。原江西省博物馆陈文华等主办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展览,则以具体事实说明我古代许多农业工具和农业技术,比西欧领先一两千年。

耕作技术论文篇3

退耕还林是关系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对改善我国的环境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退耕还林工程不仅可以调整我国的农业结构,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还可以保障我国农业和林业的高速发展。当前,我国的退耕还林工程在个别落后地区还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据此,以下笔者将从各个角度分析目前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深入地探讨利用林业技术推广,促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有效策略和措施。

1进退耕还林工作中林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1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相关部门宣传不到位

在当前的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着部分地区的农民群众,甚至是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对退耕还林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林业技术推广不重视的情况,这直接导致了部分政府部门,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宣传工作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这样的宣传工作显然无法改变落后地区,人们存在的思想观念保守僵化的问题,导致部分农民不愿意接受先进的林业技术,不配合甚至是阻挠退耕还林的相关工作,严重影响了退耕还林工程的推进速度和工作效果。

1.2相关人员缺乏理论知识,农林技术培训能力不足

目前,部分农村和林区居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在接受新信息和新技术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一情况,导致了部分贫困落后地区的居民,甚至是当地的领导干部,缺乏对退耕还林工作的相关政策和理论知识的基本理解,对林业技术知识更是知之甚少。这不仅不利于林业技术知识的推广,更阻碍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1.3技术与退耕还林脱节,科技创新水平不高

当前,我国林业技术推广与退耕还林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些沟通障碍。林业技术与退耕还林之间不协调统一。在推广林业技术的过程中,部分地区的技术发展程度无法满足退耕还林的需求,林业技术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技术创新的成果并不完善,准确性有待提高。这种技术支持上的缺陷,会影响到退耕还林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2利用林业技术推广促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措施

2.1提高对林业技术的重视程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推广方案

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部分落后地区出现因当地相关部门宣传工作不到位,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导致的林业技术难以推广,退耕还林工程进展缓慢,退耕还林的效果达不到预期,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相关部门机构要提高对林业技术的重视程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林业推广方案,转变当地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将林业技术运用到当地实际的退耕还林工作中去,推动退耕还林工作的进展,提高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效率。例如,关于林业技术推广的方案问题。首先,相关政府部门要提高对退耕还林工作的重视程度,履行本部门机构的相关职责,大力推广林业技术的宣传工作,促进相关思想观念和技术知识的普及。相关科研部门和机构要发挥带头作用,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历史背景和风土人情,研究国家退耕还林的相关政策,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林业技术推广计划,和具体细致的退耕还林实施计划。相关主管部门应该积极动员林业科学技术人员,参与目前正在进行的“耕地退耕”调研工作,做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各方面的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林业技术支持方案,并将林业技术支持落实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各方面,推进科学技术高效地转化为退耕还林建设的动力。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还要注意林业技术的知识更新,用理论知识联系退耕还林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技术困难,推动科学的退耕过程发展。在退耕的同时,有计划的不断提高山林的面积和林业的效益工程,最终实现把耕地还给山林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其次,相关宣传部门要配合政府主管部门的工作,加大退耕还林工作政策和林业技术的宣传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尤其是当地农民对相关技术和政策的认识程度,使农民在思想上接受退耕还林政策,认识到退耕还林工程对其自身生活的益处,促使广大农民能主动去学习相关的林业技术。目前,大部分退耕还林地区属于经济落后地区,人们生活水平不高,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和保守,作为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农田对他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退耕还林过程中可能会伤害到农民的当前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甚至是阻挠。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把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放在首位,加大宣传力度,针对农民困惑的问题和误解的政策,给予准确而切实的解答。从实际上改变农民的陈旧观念和落后思想,做好广大农民的思想动员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林业技术宣传活动,为农民了解退耕还林,学习林业技术,创造必要的条件,鼓励农民主动参与退耕还林的相关工作。发动村民自治组织的力量,基层干部可以组织当地的群众参与退耕还林的讨论和建设中来,以提高广大农民对退耕还林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2.2建立退耕还林技术推广示范点,切实做好林业技术培训工作

针对当前退耕还林工作中,由于相关人员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导致的退耕还林工作进展缓慢的问题,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在农村和林区建立专门而固定的林业技术培训机构或学校,对当地居民进行必要的退耕还林知识培训,和林业技术知识培训,提高当地居民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例如,关于林业技术的培训工作问题。首先,相关部门和当地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合理位置设置固定的退耕还林示范点,进行退耕还林相关技术的推广和培训工作。在退耕还林工作中,林业技术的应用需要相关的林业技术知识以及政策知识做基础支撑。在林业技术推广宣传的基础上,对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农民、林区居民进行教育和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关系到退耕还林政策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情况。在缺少学习资源的落后地区,建立固定的退耕还林示范点,通过示范点向农户进行退耕还林的成果宣传工作,理论知识教育工作和技术培训工作,不但能给退耕还林工作打好基础,还能提高当地居民农业和林业相关的知识水平,促进当地农林业的长远发展。其次,相关部门要加大林业技术推广的财政投入,保证林业技术培训学校正常的运转。研究发现,在实践中,由于资金短缺,许多好的科学技术没有办法被落实,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基层的林业技术宣传工作也进行缓慢,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退耕还林工作的进展。因此,当地政府部门一定要保证专项资金的投入,提高研究人员的研究资金,保障基层人员的基本工资待遇,确保林业技术推广示范点的正常运转。最后,相关部门要加大林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力度,注重示范点的教学水平和教师水平的提升,提高农民的林业技术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为了提高林业技术培训的效果,需要加强对林业技术培训的重视程度,同时还要注重示范点的教育教学质量,要鼓励教育人员根据当地农民的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高效学习方法,提高农民的学习观念和意识。此外,培训教师还要多组织林业技术现场操作的培训,组织学习的人员参观退耕还林的现场,提高农民的直观经验认识。此外,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农民思想观念的引导,在讲授林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让农民认识到退耕还林的经济效益。退耕还林不仅可以体现林业技术的实用性,同时也可以促进相关经济产业链的发展。退耕还林的目标是为了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培训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参与,使其认识到退耕还林对他们自身生活的好处,使农村居民能主动加入到退耕还林的工作中来。示范点可以通过设立先进农民代表的方式,以点带面的调动起当地居民参与退耕还林建设的积极性。另外,相关部门和示范点一定要注重加强,对林业技术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再安排这些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去示范点授课,可以有效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和农民的技术培训水平。

2.3推广数字林业技术,运用新技术促进退耕还林

针对目前,在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林业技术创新成果应用不到位,退耕还林过程中科技含量水平较低的问题。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可以运用数字林业技术开展退耕还林工作,此办法可大幅度提升退耕还林过程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依托于大数据库的数字林业技术,还可以关注林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林业发展的模型,在提高林木数量的同时,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体来说,首先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根据相关市场的变动调整退耕还林的计划细节,强化林业技术信息的设施建设,同时根据当地的现实需求建立重点退耕还林区域,发展林业经济,促进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在此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要全程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严格把控数字林业技术的具体使用过程。其次,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在退耕还林工程中,要学会应用数字林业信息技术,对“退耕”和“还林”两大环节的具体细节,和意外情况进行监控,尽量避免自然意外或人为情况造成的经济损失。例如,利用数字林业技术来完成“还林”工作。一方面,对于林业相关的自然灾害,数字林业技术可以用来预警,在问题发生时制定适当的工作计划,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比如,在数字林业技术中,气象卫星遥感技术可以与定位信息系统相结合,这样能妥善监测森林火灾的发生,捕捉火灾的原因和情况,分析火灾造成的损失,并及时制定恢复的计划,减少农户的损失,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通过数字林业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信息,相关部门可以对“退耕”面积进行适当的预算和研究,找出“还林”过程中,种植树木的最合理的种植数字与距离。同时通过对林业数据的分析,可以确定树林中占优势的树种和树种分布,根据树林面积、环境和气候变化,选择树林中种植的规划。这种稳健而科学的“还林”计划,可以最大限度的确保林木的健康生长。

3结语

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代价,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是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长久稳定的有效措施。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环境问题,尤其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退耕还林问题。利用林业技术推广促进退耕还林工作的高效发展,解决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在更好地改善环境问题的同时,可以提升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耕作技术论文篇4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4.021

农户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业技术的需求者和采用者。农业科技成果只有被农户接受、消化并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农业技术的传播、采用及其应用效果最终取决于农民是否采用技术及如何采用技术。因此,研究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对于解决农业技术转化与扩散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综观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农户采用技术的诱因[1-2]和决策依据[3-7]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对农户采用技术影响因素的研究。影响因素大体可以归纳为外部性因素[8-9]和个体性因素[10-12]。其中外部性因素主要包括制度、信息、区位等,个体性因素主要包括户主年龄、户主性别、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水平、经营规模和兼业化程度等。上述文献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这些研究均是针对同一种技术分析影响其采用的因素,还很少有人就农户采用节约耕地型技术与节约劳动型技术的差别开展研究。本文以节约耕地型技术(高产品种)和节约劳动型技术(机耕技术)为主要内容,分析农户节约耕地型技术采用行为与节约劳动型技术采用行为存在的差异以及影响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结论和启示,以期为引导、规范和优化农户技术采用行为,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效率提供支持与参考。

1 技术选择和数据收集

1.1 具体技术的选择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的变化,我国农民的技术选择行为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由原来温饱型的高产技术选择开始逐渐向小康型的优质技术选择转移,由劳动力密集型技术逐渐向劳动力替代型技术转移[13]。为考察上述趋势是否仍然存在,本文选择节约耕地型技术和节约劳动型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并选用高产品种代表节约耕地型技术,选用机耕技术代表节约劳动型技术。高产品种具有资金和耕地替代性,采用高产品种可以获得较高的单产,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机耕技术具有劳动力替代性,农户通过运用专业农机作业可以减少劳动力投入。

1.2 数据收集

本文所用数据是课题组在2009年6月-9月期间对西部地区(云南、四川)、中部地区(湖南、湖北)、东部地区(山东、浙江)共6个省传统农业区域的18个样本县(区)、54个村实地调查获得的。问卷分为农户调查问卷和村级调查问卷。农户问卷包括3部分:①农户对节约耕地型技术与节约劳动型技术的认知情况调查;②农户对节约耕地型技术(高产品种)和节约劳动型技术(机耕技术)的采用情况调查;③农户基本经济社会信息调查。村级问卷包括:①村干部对节约耕地型技术与节约劳动型技术的认知情况调查;②村干部对节约耕地型技术(高产品种)和节约劳动型技术(机耕技术)的采用情况调查;③村干部基本经济社会信息调查;④村庄基本地理环境调查。通过对村和农户的调查可以全面反映农户对节约耕地型技术与节约劳动型技术的认知及实际采用情况,为调整和优化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政策提供依据。

本文数据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通过实地调查得到。课题组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样本农户,根据每个样本村经济收入水平的高中低3个层次,按照3∶4∶4的比例抽取,即每个样本村较高收入家庭30%,平均收入家庭40%,较低收入家庭30%;女性被调查者不少于40%;村干部家庭不超过30%;并充分考虑调查群体的年龄分布。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80份,最后回收1870份。由于有些问卷填写空缺太多,剔出这些无效问卷,最终有效问卷为1672份。

2 节约耕地型与节约劳动型技术采用率调查

2.1 农户对节约耕地型技术与节约劳动型技术作用的认知

从表1可知,平原地区农户认为节约耕地型技术作用极大的比例为26.8%,明显低于山地和丘陵地区农户认为节约耕地型技术作用极大的比例;丘陵地区农户认为节约耕地型技术没有作用的比例为17.11%,平原地区农户认为节约耕地型技术没有作用的比例高达22.77%,均高于山地地区农户认为节约耕地型技术没有作用的比例。从本次调查来看,平原地区每个农户家庭平均拥有5.73亩耕地,丘陵地区每个农户家庭平均拥有4.44亩耕地,山地地区每个农户家庭平均拥有3.37亩耕地。由于不同地区农户家庭平均耕地拥有量的差异,其生产的主要目的就会有所不同,山地地区农户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温饱,平原地区农户生产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收入。因此,山地地区农户比平原和丘陵地区农户更关注节约耕地型技术,对节约耕地型技术的理解更深刻。

调查结果显示,平原地区农户对节约劳动型技术作用最为认可,认为作用大或极大的比例达69.54%;山地地区农户对节约劳动型技术作用的认知率次之,认为作用大或极大的比例达64.76%;山地地区农户对节约劳动型技术作用的认知率最低,认为作用小或没有作用的比例高达41.7%(见表2)。这是因为平原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好,农业机械化的水平较高,农户对节约劳动型技术效益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山地和丘陵地区虽然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导致技术效益无法充分发挥,影响了农户对节约劳动型技术的理解。

2.2 节约耕地型技术与节约劳动型技术的采用率

从表3可知,23.5%的农户采用节约耕地型技术,其中山地地区农户采用节约耕地型技术的比例最高,为33.55%,丘陵地区农户采用节约耕地型技术的比例次之,为27.85%,平原地区农户采用节约耕地型技术的比例最低,为19.4%。这说明:一是大部分农户没有采用节约耕地型技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主要考虑的是增收,而不是简单的增产;二是村庄所在地区地形不同,农户对节约耕地型技术的采用情况也不同。由山地到丘陵再到平原,农户采用节约耕地型技术的比例逐次下降。调查结果表明,60.41%的农户采用节约劳动型技术,其中平原地区农户采用节约耕地型技术的比例最高,为74.6%,丘陵地区农户采用节约劳动型技术的比例次之,为52.01%,山地地区农户采用节约耕地型技术的比例最低,为19.22%(见表4)。这说明:一是大部分农户都采用了节约劳动型技术。随着劳动力机会成本的提高,农户采用节约劳动型的技术是节约成本的明智之选;二是村庄所在地区地形不同,农户对节约劳动型技术的采用情况也不同。由山地到丘陵再到平原,农户采用节约劳动型技术的比例逐次上升。

3 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实证分析

3.1 基本假设与模型选择

根据前面的分析,本研究以“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本村地形”、“专业技能”、“社会公职”、“耕地面积”、“家庭人均收入”、“技术作用认知”、“参加技术培训”、“借款难易”、“出村频率”为自变量,以农户是否采用节约耕地型技术(高产品种)和节约劳动型技术(机耕技术)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技术采用的因素进行分析(具体指标见表5)。运用SPSS13.0的二项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

3.2 变量的选择与赋值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农户是否采用节约耕地型技术(高产品种)和节约劳动型技术(机耕技术)受所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具体选择方法见表5。

3.3 技术采用模型

Logistic函数模型能有效地将回归变量的值域限定在[0,1]之间,特别适用于因变量为二项分类的资料。所以,本研究的模型的因变量即农户选择技术的意愿为“0”或“1”,而且用概率来表示这一变化,下面为Logistic的概率函数模型:

pi=F(y)=F(β0+∑ni=1βixi)=

1

1+exp-(β0+∑ni=1βixi)

(1)

(1)式中,pi表示农户采用技术的概率(采用=1,不采用=0);y是因变量,表示农户是否采用技术(采用=1,不采用=0);βi表示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n表示影响因素的个数;xi是自变量,表示第i种影响因素;β0表示回归方程的常数。

3.4 两种技术采用行为的比较分析

分别对节约耕地型技术(高产品种)和节约劳动型技术(机耕技术)采用行为采用全部变量进行二项Logistic回归,结果如表6、表7所示。

从表6可以看出,在高产品种采用行为模型中,通过显著性检验的有常数项和6个变量,方程拟合度很好,达到1%的显著性水平。“户主年龄”、“耕地面积”、“技术作用认知”、“出行频率”对农户采用高产品种有较为显著的正向作用。“本村地形”、“家庭人均收入”对农户采用高产品种有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从表7可以看出,在机耕技术采用行为模型中,通过显著性检验的有常数项和7个变量,方程拟合度很好,达到1%的显著性水平。“本村地形”、“专业技能”、“耕地面积”、“技术作用认知”、“借款难易”、“出行频率”对农户采用机耕技术有较为显著的正向作用;“参加技术培训”对农户采用机耕技术有较为显著的负向作用。

(1)本村地形是影响农户采用高产品种与机耕技术的关键因素。对于高产品种而言,本村地形的符号为负,说明从山地到丘陵再到平原,农户采用高产品种的积极性逐渐降低,原因在于,从平原到丘陵再到山地,农户参加其他非农产业的机会越来越少,粮食生产作为收入来源的作用较大,因此农户通过采用高产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动机愈来愈强烈。对于机耕技术而言,本村地形的符号为正,说明从平原到丘陵再到山地,农户采用机耕技术的积极性逐渐降低,原因在于,从山地到丘陵再到平原,农户参加其他非农产业的机会越来越多,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因此农户通过采用机耕技术节约劳动力的动机愈来愈强烈。此外,从山地到丘陵再到平原,农业生产条件的变化也是促进农户采用机耕技术的重要原因。

(2)耕地面积是影响农户采用高产品种与机耕技术的重要因素。中国农户的耕地规模过小,绝大多数处于规模经济效应递增阶段,耕地规模越大,经济效应就越高。因此,耕地面积增加有利于农户做出采用高产品种与机耕技术的选择。

(3)技术作用认知是影响农户采用高产品种与机耕技术的重要因素。实证分析表明,农户认为高产品种与机耕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的作用越重要,越倾向于采用该技术。其中,机耕技术的检验结果很显著,高产品种的检验结果较为显著。农户普遍认为,采用高产品种,可以提高产品产量,但实际上通过调查发现,让农户对高产品种进行选择时,有33.8%的农户由于种子价格高而不愿采用,有66.2%的农户愿意采用,其中部分农户会根据往年粮食收购价格高低确定是否采用。这说明,农户尽管对技术重要性的认知是正确的,但可能出于整体收益的考虑而拒绝采用。这可能是导致高产品种的检验结果不是很显著的原因。

(4)出行频率是影响农户采用高产品种与机耕技术的重要因素。如果外出越频繁,农户接触技术信息的机会越多,有利于加深农户对技术效益的理解,从而更倾向于采用高产品种与机耕技术。

(5)户主年龄是影响农户采用高产品种的重要因素。年龄大的户主,习惯于常规种植方式,倾向于沿用先前的种植品种,采用高产品种的意愿不强烈。而年龄较小的户主,缺乏种植经验,容易接受并采用高产品种。

(6)专业技能是影响农户采用机耕技术的重要因素,但对农户采用高产品种的负向影响不大。户主拥有专业技能,可以有另外的收入来源。放弃需要专业技能的工作而从事农业生产,对农户来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抉择过程。采用机耕技术,可以节约劳动力,从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户克服这一困难。而采用高产品种解决不了劳动力分配问题。此外,从事农业的收益一般低于从事需要专业技能工作的收益。因此,专业技能可能会阻碍农户采用高产品种。

(7)家庭人均收入对农户采用高产品种的负向影响显著。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户对“增产不增收”、“谷贱伤农”等现象有了较多的切实感受,对高产品种的选择发生质的变化。经济状况较好的农户由于有其他收入来源,不愿意承担“增产不增收”的风险。因此,对高产品种不感兴趣。经济状况较差的农户基本没有其他收入来源,通过增加产量来增加收入的愿望强烈。因此,具有最强烈的采用高产品种的欲望。

(8)参加技术培训对农户采用机耕技术的负向影响显著。农户参加培训,会加深对机耕技术的了解,并且通过培训这个平台,农户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效仿,产生很强的推广效益,从而激励农户采用机耕技术。但是各地技术培训的内容主要是种植技术、养殖技术、无公害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等技术,基本不包括机耕技术,当培训次数过多时,会产生其他技术对机耕技术的替代效应,导致参加技术培训对农户采用机耕技术产生负向影响。

(9)借款难易是影响农户采用机耕技术的重要因素。农户在采用机耕技术时需要承担一定的成本,如果农户能很容易借到款,就会减少后顾之忧,增加采用机耕技术的可能性。

4 结论及启示

4.1 结论

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大多数农户采用了节约劳动型技术,有60%以上的农户采用了机耕技术。大部分农户在农业生产中已经接触和使用了新机械,对科技的作用已经有了较为清楚的了解,进而积极采用节约劳动型技术。但是,仍然还有大约40%的农户出于生产习惯和过往的失败经验等原因,对农业生产中科技作用的认识存在不足或偏差而拒绝采用节约劳动型技术。第二,节约耕地型技术的采用率较低,只有23.5%的农户采用高产品种。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户越来越倾向于用优质农产品技术代替高产品种。第三,具有不同家庭特征、外部环境特征的农户基于技术自身特征差异会表现出不同的技术采用行为。这具体表现为,同一变量对农户采用不同属性技术的影响各不相同。“本村地形”、“耕地面积”、“技术作用认知”、“出行频率”对节约耕地型技术(高产品种)和节约劳动型技术(机耕技术)采用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受教育程度”、“社会公职”对节约耕地型技术(高产品种)和节约劳动型技术(机耕技术)采用均没有显著影响;“户主年龄”、“专业技能”、“家庭人均收入”、“参加技术培训”、“借款难易”对一种技术的采用影响显著,对另一种技术的采用则影响不显著。

4.2 启示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机会成本会不断升高,未来我国农业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应该是大力发展节约劳动型技术,以适应广大农村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应进一步提高宣传推广农业科技的针对性。例如,有专业技能的农户,更倾向于采用节约劳动型技术,因而可将宣传农业科技的重点放在没有专业技能的农户身上,促进他们采用节约劳动型技术。此外,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教育的投资力度,提高农村整体教育水平,为农业技术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速水佑次郎,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Yujiro Hayami, Vernon W Rutta.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M].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2000]

[2]林毅夫.中国的家庭责任制改革与杂交水稻的采用、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Lin Yifu. The Reform of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and the Adoption of Hybrid Rice in China, Institution, Technology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M].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08]

[3]Binswanger H P. Attitudes Towards Risk: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in Rural India[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80,62:80-82.

[4]汪三贵,刘晓展.信息不完备条件下贫困农民接受新技术行为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1996,(12):31-36.[Wang Sangui, Liu Xiaozhan. Analysis of Poor Farmers’ Behavior to Accept the New Technologies Under Incomplete Information[J].Problems ofAgricultural Economy, 1996,(12):31-36.]

[5]Ellis F. Peasants Econom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88.

[6]赵龙群,孙希琪,孙明贞,等.我国农民采用科技的行为特点及其对策的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1997,(2):42-45.[ Zhao Longqun, Sun Xiqi, Sun Mingzhen, et al. Studies on the Behaviour Trait Adopt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y Chinese Farmers and Its Countermeasures[J].Management of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7,(2):42-45.]

[7]Doll J P, F Orazem. Production Economics: Theory with Applications:2nd(M). New York: Wiley,1984.

[8]Feder, Gershon , Slade, Roger: The Role of Public Policy in the Diffusion of Improve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85,5: 423-428.

[9]高启杰.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农民行为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00,(1):28-30. [Gao Qijie. Studies on Farmers’Behavior in the Extens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J]. Management of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0,(1):28-30.]

[10]RogersE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3nd (M). NewYork: The Free Press,1983.

[11]AtanuSaha, LoveH Alan , Schwar Robeit. Adoption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under Output Uncertainty[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4, 11: 836-846.

[12]朱明芬,李南田.农户采纳农业新技术的行为差异及对策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1,(2):26-29. [Zhu Mingfen, Li Nantian. Studies on Differences of Farmers’Adopting New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and Countermeasures[J].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2001,(2):26-29.]

[13]宋军,胡瑞法,黄季.农民的农业技术选择行为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1998,(6):36-39,44. [Song jun, Hu ruifa. Analysis of Farmers’ Choosing Behavior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J].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1998,(6):36-39,44.]

[14]陈玉萍,张嘉强,吴海涛,等,资源贫瘠地区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4):130-136.[ChenYupin,Zhang Jiaqian,Wu Haitao,et al. Analysis on InfluencingFactorsofFarmers’TechnologyAdoptioninResourcepoorMountainous Area[J].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2010,20(4):130-136.]

[15]陈诗波,王亚静.循环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外生性决定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19(4):82-87.[ChenShibo,WangYajing.AnalysisonTechniqueEfficiency Exogenous Determinants of Circula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A Microcosmic Empirical Study on Peasant Household[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9,19(4):82-87.]

[16]罗小锋.农户对生产中科技作用的认知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9省1311户农户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10,(8):80-86.[LuoXiaofeng.AnalysisonFarmers’Cognition of Technical Func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Collected from 1311 Farmers in 9 Provinces[J].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2010,(8):80-86.]

[17]Ajayi O,FK wesiga.Implications of Local Policies and Institutionson the Adoption of Improved Fallows in Eastern Zambia[J].Agricultural Forestry System,2003,59(3):327-336.

[18]CroppenstedtA,DemekeM,MMeschi.Techno1ogy Adop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onstraints: the Caseof Fenilizer DemandinEthiopia[J].Review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3, 7(1):58-70.

[19]Joshi G R,SPandey.Farmer’s Perceptions and Adoption of Modern Rice Varieties in Nepal[J].Quarterly Journal of Intemational Agriculture,2006,45(2):171-18.

Difference Between Peasant Households in Applying LandSaving Techniqueand LaborSaving Technique

LUO Xiaofeng

耕作技术论文篇5

明清是精耕细作深入发展并逐渐成熟期,主要特点是适应人口激增、耕地吃紧的情况,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是精耕细作的基础。扩大农用地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农用地的产量(即土地生产率)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两条途径。随着人口的增加,中国历代都在扩大耕地面积和农用地范围,并创造了圩田、架田、涂田、砂田等多种土地利用方式,这些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也是在“精耕细作”的生产观下,以生产技术的进步为依托而产生的。

圩田,即在江河滩涂或湖泊淤地上筑堤挡水所形成的农田。所谓架田,就是先在水中架设木筏,再在木筏上铺上泥土,如此以来,肥沃的田地便巧夺天工地生成于水面之上。架田是一种人造耕地,充分体现了精耕细作观念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涂田是开发海岸滩涂所形成的一种农田。但海涂往往含盐分很高,因而涂田开发初期一般不种庄稼,而是先要经历一个脱盐的过程,具体方法是“初种水稗”。所谓砂田,就是用砂石覆盖土壤,减少干旱地区农田中的水分蒸发,以利作物生长,所以有人又称为石子田,此种土地利用方式主要出现在西北干旱地区。

在扩大耕地面积的同时,人们也在考虑如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把发展农业生产的重点放在土地生产率的提高上。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认识到,集约经营、少种多收比之粗放经营、广种薄收更高效。所以,中国传统农业土地利用水平是不断提高的:夏、商、西周,休闲制代替了原始农业的撂荒制,出现了畎亩结合的土地利用方式。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连种制取代了休闲制,并创造了灵活多样的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隋唐宋元,水稻与麦类等水旱轮作一年两熟的复种有了初步的发展。明清时期,除了多熟种植和间作套种继续发展以外,又出现了建立在综合利用水土资源基础上的立体农业的雏形。

上述土地利用方式的依次进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各个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攻方向,也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基础和总目标。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与精耕细作是互为表里的。

耕作技术论文篇6

本文介绍一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和实践,提出在有关保护性技术推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在宣传和培训工作中,要准确把握传统耕作技术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区别;通过实施关键技术,确保保护性耕作实施到位;加强发挥农机与农艺的技术,通过相互融合发挥综合效益;注意对农户的引导和扶持,充分提高农户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对相应的农具进行完善,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不断规范标准。通过对少数地区进行示范性实验,达到推广的目标。

1 推广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

实施推广保护性耕作,对于农业产量的提升,农作物质量的保障都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在各个地区实行农作物推广保护耕作技术的试点不多,我国地大物博,种植农作物的面积仍旧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而在这里面仍然存在一些干旱地区不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发展这些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推广保护性耕作,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最大化利用土地面积是我国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通过对地域的地理环境研究以及农作物的轮作模式,找到最适合该地区耕种的农作物,并进行病虫草害的技术防治规范。通过推广实践,实现保护耕作技术的运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作物的产量。

2 准确区别传统耕作技术和保护性耕作技术

在宣传过程中,重点对群众进行理论知识的普及和鉴别传统与保护性技术耕作的概念。在一些地区,由于农户对保护性耕作的概念不甚理解,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推广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农户的热情不高,项目的推广力度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在实际推广中,一方面需要加强推广力度和宣传,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农户专业知识的培训,通过群众之间相互普及和宣传,增强农户对保护性耕作的信心,把握好关键技术,确保能够落实保护性农作物耕种。

3 加强农业农艺的发展和机械设备相结合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综合农业新技术,在实际的推广中,有些地区过分强调对机器设备的运用而忽视了对农业农艺的发展。因此,在推广中要加强两者相结合,通过从农艺的质量方面入手,收集更多地配方进行施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不稳定现象。

4 引导农户进行保护性农耕技术的推广

农户是保护性农耕技术推广的主要实施者也是直接受益者,在实际推广中,如果能确保农户的利益不受推广影响,一定要让农户感知到保护性农耕带来的实际利益。帮助其建立和完善基层农业化服务,帮助农户建立更完善的农耕机制,调动农户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不同形式的政府补贴和优惠政策来保障农户的最大利益,让农户能切身感受到推广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性。

5 加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验规范和试点的建设,完善技术领域

保护性耕作试验的成功与否需要通过试点试验进行验证,如果在理论和实际层面都支持,则需要进行大力推广。在推广前期,试验研究的时间短暂,在农作物的成长环境,成长因素和方式中并没有能够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在技术指导过程中缺乏针对性的建议和成熟的技术实践经验,造成在推广中出现瓶颈。而在各地区中,通过借鉴其他地区而获得实际经验的并不在少数,所以应该加强实验试点范围,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将某些地区的农田建设成为具有科学研究效果的样板田地,通过实验的研究进行保护性耕作推广,让农民群众能看到保护性耕作的技术实施对农作物的生产有着显著的效果,能促进农产品更好更快的发展。

6 加强对保护性耕作农业设备的完善,提高单位田地作物质量

通过加强对保护性耕作农业设备的完善,提高单位田地的工作效率,为农产品的产出质量提供了保证。日常的耕种机械中最常用的是免耕播种机,这种播种机采取的是自动化播种的耕种方式,能够更科学地进行耕种,达到顺利种植农作物的目的。但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农业设备只是小型的播种机,且适应性不强,容易出现故障。大部分农作物仍然需要人工加机械的处理方式,减少农户的工作负担,所以在建设农作物设备的时候,除了大力发展小型的播种机之外,还要积极开发相关的大型播种机,解决日常耕作中出现的播种困难问题,减轻农户的工作量。

7结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保护性农业耕作技术推广的重要意义,以及从各个角度阐述了保护性农业耕作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主要是通过不断完善技术规范和加强耕作制约,提高农产品的覆盖率和产量,规范技术重点开发农业技术设备。在重点解决小型机械问题的同时,积极实施创新性的耕作技术,通过对农户群众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将保护性农耕技术推广到更大的地区中去,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运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参考文献

[1]赵春祥.关于实施推广保护性耕作的问题与建议[J].农村牧区机械化,2008,(03).

耕作技术论文篇7

三角犁铧真的有百害而无一利吗?

从我们的试验结果可知,虚实并存耕层是传统垅作的继承和 发展 ,源于、但优于三角犁铧耕作。虚实并存耕层比全虚和全实耕层既增产,又提高了有机质含量。也就是虚实并存这一土壤耕作方式创造的耕层,可以在增产的同时(用地),增加局部土壤有机质含量(养地)--即用地养地相结合。此处的"局部"即是指"实部",而实部的前身即是三角犁耕的"三角生格子"。据此,我们认为中式犁用三角犁铧耕作所产生的三角生格子,在保持我国耕地肥力数千年不衰,与施肥的化学因素和豆科与轮作换茬的生物因素养地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即是长期为世人所忽略的物理因素养地(4)。是历尽数千年沧桑,所保存下来的我国传统精耕细作的宝贵经验之一。

那么,三角生格子是否已消灭?在生产上是否存在? 应用 范围如"熟耕"是我国历代农书一再强调的,"十耕萝卜九耕麻"、"纵横七八遍"的提法也屡见不鲜。"犁欲廉"更是自《齐民要术》起,便是农书公认的直接消灭三角生格子的技术措施,从 理论 上看,似乎已经消灭了。

首先分析一下中式犁、三角犁耕的基本特点。由于是等边三角形犁铧,可将耕起的土壤向左右平均分配。同时由于左右两面压力相等,因而中式犁行走时相当稳定。甚至可以像骑自行车撒把一样,只要牲口走得稳,完全可以在趟地时,不扶犁,跟在犁后面空手而走。只是在地头抹弯时才扶犁。这些是非曲直笔者亲身体验过的。如果在耕地时要"犁欲廉",像洋犁--平翻犁一样,不漏耕,也不重复耕。而将田土全面耕起,消灭三角生格子。则前一犁耕的侧面,地面压力要减小,左右不平衡,结果造成中式犁行走不稳定;另外,前一犁耕的土壤,又要受一次无用的搅动。费力大而功效微,实际上在两犁沟之间不得不留有一定距离,也就是无意识地保存了三角生格子。

其次,在实际生产中,犁耕是一项繁重而又艰苦的体力劳动。试想,在一望无际的田地里,"犁欲廉"和"纵横七八遍",底确是不现实的。是理想化了的。笔者在七年的插队知青农业生产第一线上,就是在耕青年点自己的园田地,种土豆时,也没有像常规的趟一犁扣一犁的种法。而是直接把土豆栽子摆在地上,一犁隔一犁地复上土完事。这表明,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人们总是要尽量简化作业,减轻劳动强度。这时的任何理论教条都是没人能遵守的。

由此可见,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无法有效地消灭三角生格子。笔者认为之所以古农书一而再,再而三地,一代接一代地反复强调"熟耕"、"纵横耕"、"廉耕",就是因为在生产实践上"漏耕",也就是三角生格子始终无法解决。我们认为这是判读古农书中的生产技术的应用广泛与否的一条法则:古农书中广泛记载,而后消失的生产技术不是失传了,而是在生产上已普遍应用,不需要再推广介绍了;古农书中自始至终广泛记载,反复强调,历久不衰的生产技术不是已经广泛存在,应用了,而是在生产上始终是个没有有效解决的难点。要注意这两项反其意而用之的法则,只适用于农业生产技术措施,不适用于理论阐述。

综上所述,三角生格子是历代农学家们努力提倡予以消灭,但几千来并没有消灭,而是在生产中广泛存在(不是应用,而是无可奈何地留下来,客观存在)。这一客观存在应归功于中式犁的三角犁铧。因此应重新评价中式犁在我国精耕细作传统农业中的地位与作用。重新认识三角犁铧的"弊病"与优点。改写中式犁的"功过史",重新检讨自五十年代末以来我国全面引进西方平翻铧式犁取代中式犁,彻底消灭三角生格子的得失。给中式犁以应有的位置,继承我国传统精耕,古为今用,让中式犁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中再立新功。其实,虚实并存耕作就是在研究三角犁铧产生的三角生格子基础上,提出并发展而成,中式犁已经立了新功!

2.西方传统翻耕弊病产生的免耕法

首先应明确"免耕"与"免耕法"的区别。免耕是免除耕作,不耕;免耕法是一种定型的耕法,应具备应用技术、配套机具、理论依据三个组成要素。

免耕法产生于 工业 高度发达国家的大马力、高能耗、高强度铧式犁翻耕下,造成大"黑风暴",严重破坏土壤的背景中。它能够应用于生产的必要条件是高效化肥与广谱高效农药、除草剂。作为一种耕法,其组成三要素简言之是,其理论依据是防止风蚀、水蚀、保护土壤。应用技术是"地面秸秆复盖"加"喷-种-收"体系,需要大剂量化肥、除草剂和农药。其配套机具是免耕播种机加喷药器。其应用条件是:必须是大、小孔隙比例适当的免耕土体;较高有机含量的耕地土壤;不得在粘重土壤、低湿地运用。

其利是减少进地次数,因而减轻压实土壤、减少机耕费用、减少能耗。地面秸秆复盖可保持水土,防风蚀、水蚀。培肥土壤。其弊为减小了耕层总孔隙度。降低了地表温度。加剧了病虫鼠害。高剂量的化肥、农药、除草剂增加了费用,加剧了环境污染,污染了农产品;抑制了土壤微生物活动(10-15)。

从上述可知,免耕法不是免耕,也不是单纯直接播种,它与我国 历史 上的"裂土扫麦法"的墒种,传统的"耒襄种"、"耧种"、"瓠种"是不能等同而论的。我国传统精耕细作除水田、砂田,留茬播种外,多是裸地耕作,虚土复盖。谈不上广谱高效化肥、农药、除草剂和免耕播种机,更谈不上保护土壤,防止风蚀、水蚀的理论指导,因此不能说在 中国 免耕法古已有之。免耕法耕层总孔隙度较小,是全实耕层。渗水能力差,提墒能力强,蓄水差,供水好,光用水不保水。按虚实结构说定性,属嫌气性微生物活动强,对作物是发小苗,不发老苗。产量低,对土壤是光养不用。矿化分解释放养分少,作物后期脱肥产量低。免耕法用高化 肥投入,虽然消除了不发老苗和产量低的优势。但由于地面复盖,春季地面温度低,发小苗的优势没有了。同时进一步抑制了本来就很弱的好气性微生物矿化活动。其实质是把土壤只作为作物立地的基质,没有发挥土壤本身的作用,即土壤微生物的作用(10-15)。

在 目前 我国的工业和 经济 条件下,应尽量发挥土壤微生物转化、释放养分的生物作用,让每一个好气微生物成为一个高度运转的小化肥厂,积极用地。以减少工业合成或进口化肥的投入数量。节省非再生能源的消耗,尽量发挥土壤微生物这一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价值。另外,高化肥、农药、高除草剂的投入是否为我国具体的国力民情--发展中国家、人多地少--所允许。我国北方旱地应用免耕法时,秸秆复盖后降温,春旱使除草剂失去效用,以及全国耕地有机质多在百分之一以下等具体问题难以解决。配套机具--免耕播种机加喷药器又需要大量资金,目前难以解决。更有甚者,高剂量的化肥、农药、除草剂污染了农田环境和水源,这是难以接受的。

3.中国式土壤耕作现代化刍议

要实现土壤耕作现代化,就必须把揭示土壤耕作本质 规律 的基础理论研究放在首位。它是进行土壤耕作科学技术手段现代化的前提和依据。而基础理论和技术手段都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则是实现土壤耕作现代化的标志。要实现中国式的土壤耕作现代化,就必须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研究中国传统土壤耕作的来龙去脉,发掘其本质规律,古为今用;二是研究国外土壤耕作发展与现状,弄清机理,洋为中用。三是研究中国土壤耕作现状,风土条件,国力民情,在进行"古今结合、中外结合"的对比研究分析基础上,推进改革,实现适于中国的土壤耕作现代化。在我们对现代、古代土壤耕作的二十余载研究中,在初步查清耕层土壤虚实结构之后,从不同角度明确虚实的内涵、外延,以及不同虚实耕层之定性的基础上,认识到,我们既不能走国外高度发达工业国已经碰壁的多耕铧式犁翻耕的石油农业之路;也不能走消极顺应 自然 ,用人类宝贵的不可再生能源转换成化学能去强求高产,消极保护土壤的免耕法道路。我们要走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综合运用一切人为和自然的积极因素,实现高效低耗的精耕道路。这里的"精耕"已经在传统的"精耕细作"基础上,赋予其"具有精确目标耕作"的精耕新含意。方式、 方法 、目标、道路,开宗明义,认识到了。要实现它,却需要大量、细致、脚踏实地的工作,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16-18)下面将目前为止,就试验与认识所及,简述与耕层虚实结构有关的"综合运用一切人为和自然积极因素" 实现中国式的土壤耕作现代化如下。

1.土壤团粒结构说协调水肥气热,用养结合的机理是精湛的,但受自然因素(寒温带)限制太大。土壤团粒是由生物--物理--化学这一生化过程形成而创造了适宜土壤孔隙,无法人为有意识创造我们所需要的适宜孔隙比例。以此为指导的土壤耕作被动适应多,主动改造少。对比之下,我们的虚实并存结构实质是人工团粒结构,是用人为物理因素创造了适宜的孔隙。不但可以适用于任何土壤,而且其虚实比例可人工调控。以其指导生产要主动得多。应深入对比研究,以尽快揭示虚实并存机理,达到量化,指导、应用于生产。

2.免耕法是西方国家保护土壤,顺应自然的产物。其利用生物耕作的原理可取。减少进地次数,高效低耗,不压地,少压地的目标和降低生产费用可借鉴。其以秸秆覆盖保护土壤的指导理论,防止风蚀、水蚀的技术可引为我用。其化肥使用促高产原理可用,但不能过量,应有机、无机相结合。

3.上虚下实是"稼生于尘而殖于坚"的苗床原理应遵循。由此启发而利用冻融、干湿交替;微生物上多下少;养分、热量、通气性上多下少而自然形成上虚下实苗床应充分重视。4.生物学研究已阐明的好气性微生物学过程与嫌气性微生物学过程的各自积极作用,应尽量发挥。二十年前,我们曾形象地称好气性土壤微生物为"庄稼的厨师",嫌气性土壤微生物为"土壤建筑师",并撰文分析了各种虚实状态下,二者的生活、工作实况(19),今天,我们更深信,以此生物学原理做指导,如果达到量化,将把土壤耕作的用地与养地从"必然王国"推进到"自由王国"。可数、可计的定量数值将使土壤耕作从古代传统生产经验变成有理论指导,可主动调控的现代技术。

相信随着古农业遗产的深入整理、校释,科学研究的深入与定量,将使耕层土壤虚实结构更加充实、完善。将有更多的人为因素参加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来。

参考 文献 :

(1)陈文华:《 中国 古代农业 科技 史简明图表》农业出版社,1978。

(2)范楚玉,苟萃华:《悠久的中国农业》农业出版社,1983。

(3)章楷:《中国古代农机具》人民出版社,1985。(5)顾复:《农具学》商务印务馆,1928。

(6)颜纶泽:《中等农具学》中华书局,1933。

(7)迟仁立,左淑珍:《耕层构造史初探》,中国农史学会成立大会论文,1987。

(8)余友泰,程万里:《农业机械的构造、原理及 计算 》,高等 教育 出版社,1956。

耕作技术论文篇8

关于汉代北方地区气候状况及其变化早己备受关注,也众说不一。3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认为:“到了秦朝和前汉气候继续温和”,“到东汉时代即公元之初,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但东汉冷期时间不长。”近年来,关于汉代气候变迁的研究又有新的进展。邹逸麟主编《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4和满志敏的《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5对两汉时期的气候状况提出了异于竺论的看法。满志敏等人的研究运用诸多农业物候资料来说明气候的波动,对我们比较有意义。稻、麦以及豆类等作物的种植比例在这一时段逐渐被调整,冬小麦在两汉得以在黄河流域广泛推广。豆类作物在黄河流域的种植在西汉也曾有过变化,但是在东汉时期洛阳周围对大豆的种植却重新重视起来。《四民月令》所记载的物候月令几乎每月都有和“豆”相关的内容,洛阳汉墓的出土资料对此亦有印证。较能说明问题的还有《氾胜之书》和《四民月令》农事活动的变化。《氾胜之书》中说“:立春后,土块散,……此时二十日之后,和气去,即土刚。”以土壤解冻作为耕作的起始日期有利于保墒抗旱,汉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这一日期远晚于现代。《四民月令》所载洛阳附近麦收时间也早于前汉的夏至前后,而中耕除草的时间多在雨水前后。诸多资料可以表明,两汉气候确实曾经发生相当显著的变迁,大致在两汉之际,经历了由暖而寒的波动。西汉中原诸郡的气温较温暖,但已经出现降温趋势并有波动;东汉以降气候开始转冷,起伏明显。气候的冷暖变化可以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降水水平,从而影响农业技术的内容、类型及其实现方式。反之,一定的农耕技术总是适应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两汉之际,北方地区以抗旱保墒为核心的“耕—摩—蔺”技术体系与水利的发展,说明这一时期干旱成为农业发展的矛盾之一。

中原诸郡河流众多,有发展水利技术的自然条件。“当时豫西河流数量众多,枝蔓稠密,是为水资源较为丰富,水系发育良好之证。”1烛水、伊洛、濝水、济水、沁水、汜水、淇水注于黄河。各支流又有分支注入,泫水入沁,沾水入淇;谷水、涧水、瀍水“东入于洛”,鄤水入汜。梁宋之域有蒗荡渠、鲁渠水、睢水、阴沟水、汳水(汴渠)、涡水等贯穿其间。颍汝之间,潠水、洧水“折入于颍”;黄水、滍水、昆水、澧水、瀙水入于汝。南阳盆地西有均水、丹水,中有育水(淯水),东有比水。中原诸郡不仅河道密布,且湖泽众多。班固《两都赋》曰“:顺流泉而为沼。”据史念海的研究,数千年前由太行山东到淮河以北,到处都有湖泊,大小相杂,数以千计,黄河下游稍不逊于现在的长江下游。黄河以南、嵩山、汝颍以东,泗水以西,直到长淮,较大的湖泊有140多个,数量众多。河南郡境内,有荥阳荥泽、中牟圃田泽。较小的湖泽还有郏城陂(今荥阳县南)、萑苻泽(今中牟东)等。东部湖泽更多,《尔雅•释地》曰“宋有孟诸”,《水经注》“明都泽,在梁郡睢阳县东北。”逢泽(今开封市东南)、牧泽(今开封市北)、白羊陂(今杞县东)、大荠陂(今民权县境)、乌巢泽(今封丘县境)、蒙泽(今商丘东)、空泽(今虞城东北)等中小湖泊,多不胜数。

中原诸郡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不仅区域之间差异明显,亦见于区域内部。两汉虽有发达之农耕技术,然而“影响一个地区技术选择的诸种因素中,起更大作用的往往不是关于某种技术的知识是否存在,而是他是否合乎这个地区的环境条件。”2这就决定了中原诸郡各地必因之有多样的农业技术组合。

二、汉代中原诸郡农业水利的区域差异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土壤耕作技术,很大程度上就是围绕防旱保墒这个中心来进行的。解决农田的干旱问题,有两条途径:一是灌溉,二是保墒。中原诸郡地理条件良好,历来水多宜农,较早既有发达的水利。不过各地之水资源与地形差异较大,水利技术的区域差异明显。

两河之地战国旧有水利,两汉仍多有效用。如魏文侯二十五年(前422年)引漳十二渠,梁惠王十年(前360年)引黄入圃田泽以溉田种稻,3秦代始建沁水枋口堰。东汉时期,两河及其附近地区水利灌溉事业有所发展。永元二年(90)鲁丕于东郡“为人修通灌溉”。4河内诸郡“修理旧渠,通利水道,以溉公私田畴”。5“洛阳附近伊洛两水的下游还是比较肥沃的”,6光武时大司空张纯“穿阳渠,引洛水为漕,民得其利”。7梁宋之地极富沟渠,交通灌溉,自先秦有之,汉时更兴。如汉初梁孝王东徙睢阳,开汴河修筑蓼堤。颍汝之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它小渠及陂水道通者不可胜言也。”8西汉时期汝南郡较大的水利工程是鸿郤陂引水灌溉工程,东汉建武十三年复修,灌溉水田达数千顷,“汝土以殷,鱼稻之饶,流衍它郡”“,起塘四百里。”1筑堤开渠连通附近的焦陂、上慎陂、中慎陂、慎陂,形成一片调水灌溉的稻作农业区。和帝时“又修理鮦阳旧渠”,2“垦田增三万余顷”。3灵帝建宁三年(170年)“修复清陂”。4建武年间,邓晨“兴鸿郤陂数千顷田”。5兴平年间,鲍昱于汝南复旧有陂塘“,作方梁石洫”。6足见其地陂塘堤堰历时已久,新修再造皆有。

“南阳地区地处汉水上游,两汉唐白河的灌溉己经较为发达”。7元帝建昭中,召信臣“视郡中水渠,开通沟渎,起水门堤阅凡数十处,以广灌溉,岁岁增加,多至三万顷。”8以建昭五年(前34年)修建六门堨为最。《水经注》载六门堨“下结二十九陂”,构成陂渠串连的水利灌溉网。东汉建武七年(31),杜诗“修治陂池,广拓上田”。9《水经注》载水上有樊氏陂、东陂、西陂、豫章大陂等灌溉工程;湍水(今湍河)上,有楚、安众港、邓氏陂等灌溉系统;比水(今唐河)上有马仁陂、大湖、赵渠等陂渠。南阳地区水利工程多是沟渠陂塘相连,因地制宜。井灌则用于小型灌溉,以洛阳为盛,各地皆有。洛阳汉墓出土了约二百余件陶水井模型,居住遗址的砖砌水井遗存发现三处,深可8米有余。井栏、井架、水斗、水槽的设置,显见与灌溉有关。1981年淮阳大连乡西汉院落模型,有水渠水井相连于院中田圃。泌阳等地发现了用于农田灌溉的水井群。10永城汉墓也曾发现陶井2件。汉代河南诸郡水利,有着明显的时空特点。“汉代乡间的灌溉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借助于大型水渠、陂塘的灌溉;一类是农家小型陂塘的灌溉;还有一类是利用水井汲取地下水灌溉。”11大型水利多集中于农业与经济发达之地,小型陂塘在水源条件好的乡间较为流行。历来北方地区水利以沟渠为主,起源较早。经历战国至武帝时期的兵灾人祸,多有毁败。武帝致力边事,重于京畿;后又接新莽变乱,加之黄河水患,中原诸郡水利开发受到影响,农耕生产或有荒废。直到东汉初年,中原北部诸郡多“修理旧渠”,复用其利。南部淮汉之间,却在此时得以发展。西汉水利向以大型综合灌溉网为特色,南阳灌区和汝南灌区诚可鉴之。东汉时,陂塘水利的发展借助豪族势力得以普及。

水利权属问题与普遍的技术选择之间存在微妙的关系。水利兴修耗资靡费,绝非一般农民家庭所能承担,大型水利则多属于政府或是地主豪强。因此,所谓民用其利也多指地主豪强。《史记•武安侯列传》载灌夫“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于颍川。”南阳亦有此例。《史记•酷吏列传》载“(宁成)贳贷买陂田千馀顷,假贫民,役使数千家。”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汉代已有大量的自耕农存在,中原诸郡亦不例外。自战国以来,政府多致力于劝民务农,汉立国之初就比较注意“假民公田”,后又多次授田于民以实现农民“普遍化”。随着土地的集中和豪强势力的发展,个体的自耕农少有水利利用,也就限制了其技术选择。因此,汉代中原诸郡水利的修筑并不能完全反映广泛的技术选择,实为其一部分。

三、汉代中原诸郡的种植结构与农作制

农作制度是土地利用的表现形式,其与作物种植结构有直接关系。汉代中原诸郡“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与战国以前大体一致,但各种作物所占的比重却发生了很大变化”。1考古发现证明,两汉时期中原诸郡范围内有粟、黍、麦、稻、豆、粱、麻等大田作物分布。

粟、麦、豆在中原北部地区占有重要的地位。粟的分布较为广泛。济源市桐花沟西汉中期墓M63号墓主骨架上下各有一层谷粒;伊洛地区出土的西汉成帝时的陶仓有“小米百石”铭文;河内粟的产量亦是不少,(汲)黯曾“发河内仓粟以赈贫民”;2陈留等中心城市也“多积粟”。3自春秋战国以来麦子在此地的种植逐渐增加,皆因气候之故。《战国策》曾记载,洛阳一带因为缺水,“其民皆种麦,无他种类”。两汉时期小麦在中原诸郡继续得到推广,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年),“劝(关东)有水灾郡种宿麦(冬小麦)”“,麦子的种植在这一时期仅次于粟”。4西汉黄河下游麦作继续发展,梁宋地区较好的农耕条件使得小麦在这一区域迅速得到普及。足见冬小麦在黄河中下游的推广与气候有关。此地气候以夏秋降水为多,黍稷等作物的种植适逢其间,而冬小麦生长期则可避开夏秋多雨季节,使北方地区在冬春两季有作物覆盖而减少风蚀和土壤水分的散失。大豆在中原诸郡的广泛种植已被考古资料所证实,河南烧沟西汉墓中出土过大豆。5“仅仅就粟、麦、豆这三种主要农作物而言,汉代中国北方的农民在发展多种作物的轮作制时,就有相当好的选择。”6汉代中原诸郡的农业技术水平已经比较精细,广泛建立了复种连作制。这是就总体技术水平而言,不同区域尚不能一概而论。

气候优势使得战国时期已在中原诸郡占有一定地位的水稻进一步推广。不仅“黄河以南的中原诸郡是汉代北方著名的水稻产区”,7黄河以北也有极高的稻作技术。从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看,洛阳西郊、辉县城北、洛阳烧沟等地都有稻谷出土,出产颗粒肥大的无芒水稻,8证明曾存在大面积的稻作农业区。“五十年代在洛阳烧沟汉代出土的稻米,颗粒肥大,很可能就是本地所产。洛阳西南的新城县(今伊川西南)也以盛产稻米著称。”9《四民月令》中有关于稻作的农事安排。河内稻作技术亦不在其下,“今河南省黄河以北沁丹河流域水利条件优越,很早就发展为水利区。……这里生产的水稻质量可与新城秔稻比美。……清淇水流域的汲县一带泉流丰富,陂塘众多,是理想的水稻种植区。”10何晏称“河内好稻”,11汉顺帝时崔瑗又开拓稻田数百顷“,薄卤之地更为沃壌,民赖其利”。12故有“河内青稻,新城白粳”13之说。足见黄河两岸皆有良稻。梁宋之地稻作亦为可观。徐州奎山西汉墓葬曾出土有稻粒,至东汉,梁宋地区粮食作物虽仍以黍、稷、麦、菽、稻为主,而水稻种植规模更加扩大。汝南郡“汝水以东,颍、涡、睢、汴等河之间的水稻生产,也是东汉开始勃兴的”,1“汝土以殷,鱼稻之饶,流衍它郡”,2成为东汉新兴农业经济区。建安初,曹操屯田许下,引颍水灌溉植稻。夏侯惇亦在襄邑一带作陂植稻,邵陵“兼开稻田。”3此地水稻的种植面积最大,其次是小麦。南阳久为经济都会之地,农业发达,作物繁盛。张衡《南都赋》极赞其地草木之兴,旱稻兼具而品种多样,有粳稻、糯稻和黄稻多个品种。“汉代水稻在南阳已成为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稻田面积亦很可观。”4此外,稻麦轮作,年有二熟,“冬稌夏穱,随时代熟”。

就作物结构的时空特征而言,中原诸郡旱稻皆备,惟是作物种类之比例有较大差异。北部黄河流域旱作体系历来完备,两汉之际结构进一步调整,形成以旱作为主兼有稻作的种植结构;东部稻作经济区在西汉得以勃兴,东汉时成为新兴的稻作农业区;南阳盆地稻作与旱作皆备,技术类型更是多样。不同的作物类型必然有不同的种植技术,这样的技术选择与环境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其发展趋向与水利事业兴衰之间的应和也绝非偶然。

四、汉代中原诸郡的耕作法与农具

前文以作物结构和水利等农业资源为中心对中原诸郡耕作技术选择的整体趋向做了初浅考察,但是我们知道,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技术选择即使是在一个小范围内也会是相当复杂的。整体的技术趋向并不能反映一地区技术选择的全貌,更需对其技术细节作出讨论。

两汉北方土壤耕作技术多样,包括垄作法、平作翻耕法、局耕法、免耕法等。垄作法适应性较强,是适应干旱趋势的耕作方法,在旱作农业区较常见。始创于汉的平作翻耕法、局耕法、免耕法,也是抗旱保墒的整地技术,并形成了耕—摩—蔺三位一体的旱地耕作技术体系。汉时对整地的要求较严格,除了深耕还要细锄,深耕细锄成为汉代农业生产的技术要求。适应这一变化,中耕农具由先秦的钱和鎛,转而出现了新型的锄和铲。河南南阳七里园乡出土了一幅中耕除草的画像石,图中铁锄上肩狭窄。这种器身较窄的板状锄,在耕锄较密的株垄时,不易碰伤禾苗。这说明汉代中耕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中耕也成为精耕农业的核心技术。

对于两汉稻作技术的情况,以往诸家所论皆言南方之发展。北方稻作之法在《氾胜之书》中已有所载,后汉《四民月令》对洛阳周边的稻作种植技术亦有记载。其曰:“三月可种粳稻。……五月可别稻及蓝,尽夏至后二十日止。”移栽有利于田间管理和除草,又有利于土地的复耕。可见,至少在后汉,洛阳地区的稻作技术已经较为先进,并可能有了稻田中耕技术。前文已述,南阳灌区和颍汝之间东汉成为新的稻作农业区,技术已有很大发展,但因缺少详载而难于知晓其技术细节。

这其中最为显著的是赵过代田法和氾胜之区田法,传统观点一般认为其属于汉代最为先进的农业技术。这两种用地技术的技术细节,史有明载,亦为众方家所论,自不赘言。后世对于代田似推崇有加,皆因史载其“用力少而得谷多”,“岁可获数十钟”。5近年却多有争论。卜风贤《重评西汉时期代田区田的用地技术》6一文对汉代的代田区田提出了新的看法。卜文认为,这两项技术并不能代表汉代农业技术的最高水平,也不能作为汉代农业精耕细作体系的主要部分。其原因在于代田开沟起垄,是一种农田治理技术而不是耕地作业,其核心是整地而不是精耕细作;区田于山地、丘陵、高崖、坡地等小块土地做区耕种,“便荒地为之”,于区内深耕细作,疏于耕地整地,缺乏精耕关键技术,绝非精耕细作。其文进一步认为区田法多推行于灌溉农业区之外的山地丘陵,山地农业与区田的不耕而作相符合。卜文依《氾胜之书》“禾收,区种(麦)”之记载认为这两项技术包含了轮作倒茬的复种连作种植法。

代田区田当是多个技术环节的组合,其目的确为抗旱保墒,尤其适宜于北方旱作。代田法开沟起垄,是为垄作之法;其圳垄“岁代处”,也有休闲遗孑。代田虽重整地,却不是没有中耕。值“苗生叶以上”“,稍耨陇草,因隤其土以附”。1有耕有耘,皆有巧便农器。代田法推广的时空范围比较有限,主要用于增加畿辅周边之耕地,“是后边城、河东、弘农、三辅、太常民皆便代田”。2代田法以牛耕为条件,这非汉代一般农人所能做到,所以“民或苦少牛,亡以趋泽”。3

区田是在甽种法和代田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为集约的耕作方法,适应了汉代农业拓展和小面积耕作的需要。区田之法“不先治地,便荒地为之”4并非疏于耕地“,不耕旁地”并非不耕区旁之地,而是要在整治耕地基础上,集中小区作业,“庶尽地力”。中耕锄草亦有其法“:区中草生茇之,区间草以划划之,若以锄锄。苗长不能耘之者,以匐镰比地刈其草矣。”言“诸山陵近邑高危倾阪及丘城上皆可区田”,而“非必须良田”,并非说只可施于荒地,平地熟田亦可为之,此处意在强调其技术的适应性。可见其既有耕有耘,中耕锄草,又有粪溉土壤改造。至于复种之说,与其说区种包含复种连作制度,倒不如说是区种和复种制度的结合使用。由于其对人力与技术要求高,难以在很大范围内普遍推广。因此说,代田和区种更像是技术组合,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其有什么样的环节与实现方式要依据其环境特点决定。

中原诸郡的技术选择难以一言蔽之。一方面“,影响一个地区技术选择的诸种因素中,起更大作用的往往不是关于某种技术的知识是否存在,而是它是否合乎这个地区的环境条件。”5我们不能确定像代田区田这样的技术在中原诸郡的推行的确实情况。另一方面,可以肯定这里必然会有多种技术选择存在,这一点可以从其地之农具得以考证。

汉代时期铁器的推行促进了各地农业技术的发展。“约在公元前90年引进的新农业技术可能已与铁质工具的扩大使用结合起来,以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粮食产量。”6中原诸郡的铁农具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进,“战国晚期,铁农具的种类,已由原来的、铲、镰三种发展到了(大、中、小)、铲、镰、锄(六角形、平圆形)、铧、锸(一字型、凹字形)、锛(斧)等七种,若细分那就是十余种之多。……到了经济再度发展的汉代,促使铁农具向多样化和专业化发展。……但就耕作农具这一项,已在西汉之际成套完善起来。”7

这些农具多见于各地考古出土。河南郡“有铁官”,古荥河一与巩义市铁生沟河三遗址均有大量铁农具出土。铁生沟河三遗址出土生产工具105件,有铁、双齿、铁铲、锄、犁等农具92件,其中起土用双齿耙(报告称双齿)8件、中耕弧刃锄12件、V形铁犁23件。郑州古荣镇冶铁遗址出土铁器达318件,农具206件,占总数的65%,有犁、犁铧、铲、锄、凹形锸、锸、、双齿等。中牟亦曾发现汉代犁壁。1鹤壁轱辘集、古县鹿楼村等的作坊遗址出土大量铸铁农具以及铸模、铸范,有、锛、斧、锸、锄、铲、犁铧、镰等数十件。从考古资料看,梁宋地区发现的西汉铁器数量较多。汉代砀县城出土的农具有锸、镢、锄、镰等;永城保安山二号墓出土有铁锄、铁斧,2河南杞县许村岗一号汉墓出土有铁刀、铁锄等。3颍汝之间面积广大,出土铁农具更是丰富多样。临汝夏店、鲁山南关等地都出土大量铁农具及其铸模、铸范,4包括:犁、、双齿、锛、小锛、铲、加刃铁锄、锸等,其中临汝夏店西汉冶铁遗址发现大小铁300余件。5铁制的犁、铲、、锸、镰、锄、锛等成为人们日常用的农具。6南阳铁器向负盛名。仅瓦房店出土的铁农具就有镢、耒、锸、犁、犁铧、犁镜、耧铧、锄、镰等,其中西汉时期48件,东汉时期972件。7另有、斧、锛、铲多件。南阳瓦房庄遗址还发现有铸造、犁铧、耧铧、锸等农具用的泥范,在南阳的宛城出土有西汉的主要改进农具耦犁和耧车。“一些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首先得以应用和推广”。8

汉代中原诸郡铁农具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促进了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其中以牛耕铁犁与中耕器具为主要。“有的学者依据各地出土零散实物,撰《汉代耕犁之构造》,说犁架有了犁床、犁辕、犁箭、犁铧、犁锵(镜),以畜力牵引,且用肩扼,以牛髻、牛环导牛。”9“两汉魏晋南北朝是中耕技术进一步发展和广泛推广的重要时期……中耕的主要工具———锄得到较大的改进”,10在中原诸郡出现了多种形式的鹤颈锄、弧刃锄和直板锄。就农业生产工具来说,不仅出现了新式农具,原有的铁制农具也大为改进。

但若以此作汉代农具水平之全貌,则失于偏颇。梁家勉先生认为“:秦汉时代铁犁牛耕虽获得很大程度的推广,但并不能完全取代其他铁质翻土农具,尤其是和锸;这一时代可说是犁、、锸并用时代。”11杨际平《秦汉农业:精耕细作抑或粗放耕作》一文认为,对于汉代铁农具的普及程度要有客观认识,秦汉时期仍为由锄耕向犁耕过渡时期。12西汉牛耕尚不普遍,仍以锸锄耕为多。对于文献中所载之农业技术的普及程度,杨文亦持保留态度,并不认为其普遍存在。其时亦有粗放休耕农业存在,即《氾胜之书》载“二岁不起稼,则一岁休之”。以上诸说,是对汉代农业全局性的考察。且诸家之说,多囿于农史研究纵向动态过程,而忽视了技术类型及其实现方式的多样性,对技术的横向多元关系疏于考察。

耕作技术论文篇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16-(2014)02-

一、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设施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截至2010年,宁夏共完成退耕还林1272万亩,涉及宁夏32万户153.02万多退耕农民。其中退耕造林471万亩,荒山造林737万亩,封山育林64万亩,退耕户发展设施农业6.98万亩,占全区设施农业总面积的0.58%,完成农民创业就业技能培训25.29万人次。设施农业建设分布在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完成退耕任务的各市县区,生产种类以番茄、辣椒等果类蔬菜、西芹、甘蓝等叶类菜、西瓜、甜瓜等为主。

二、退耕还林取得的成效

(一)增加了退耕农户收入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使退耕还林的各项政策得到有效延续,确保了退耕还林成果的进一步巩固和退耕农户收入的稳定增加。设施生产日光温室亩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拱棚蔬菜达到3000-8000元,亩效益达到种植粮食作物的10倍以上;据调查,全区退耕还林农民人均来自设施农业的纯收入300元。发展设施农业已逐步成为退耕还林农户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二)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

退耕还林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通过发展后续产业设施农业,开展就业创业转移技能培训,使项目区农民熟练掌握了农业实用技术,造就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大部分的农民劳动获得技能证书1-2个,农民家庭1到2个成员到非农业领域的工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迅速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每个农民工的年收入增长占退耕前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

(三)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为促进退耕还林区设施农业的发展,自治区各级政府、各部门在政策、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项目区设施农业得到较快发展,从传统的露地种植调整为现代设施生产,促进了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及现代农业发展,培育了绿色产业,加快了这些地区群众的脱贫致富步伐。

(四)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退耕还林区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设施农业的发展,节约了灌溉用水,提高了土地生产力;结合农村能源沼气项目的建设,粪便循环综合利用,提高了土壤肥力和设施产量,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和卫生环境。

三、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合力推进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按照《宁夏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的要求,自治区及各市、县(区)分别成立了退耕还林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规划、指导、协调后续产业建设工作。发改、财政、农牧、林业、科技、扶贫、水利等部门分工协作,形成了以市县建设为主体,多部门协作,上下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发展格局。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宁夏退耕还林区主要在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干旱少雨,地貌类型多样,水源情况复杂且水资源总量不足。退耕还林县、市地区,结合当地实际,对专业技术人员仔细分析如气候,水,土壤条件的组织,因地制宜、因水而建,固定在水下的布局,根据水的规模,根据农民的需要和经济条件确定设备的类型。设施在大,中型拱棚,温室二手工程。从施工任务,区域布局,组织协调,资源配置,结构调整,落实责任,目标,具体措施,年度实施计划。通过规划,目标,进度,确保有序的工作。

(三)整合项目,多元投入

为了切实把设施农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后续产业,自治区整合了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项目等,重点对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退耕还林户设施农业建设予以扶持,相关部门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金融部门提供贷款支持,对基地、预冷库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开拓、品牌创建及龙头企业予以扶持,在此基础上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机制,吸引企业、大户等社会力量,投入设施农业建设。

(四)坚持标准,提高质量

日光温室按照《宁夏二代节能日光温室建造标准》建设,选择NXW-4型、NXW-5型日光温室,按照“三材五度”的要求,严格把握建设质量关,保证温室温光性能良好;塑料拱棚推荐PYSDP2008-3型水泥拱架竹板结构和PYSDP2008-7型钢架竹板结构拱棚,达到稳定性能、通风性能良好,操作空间大,使用年限长的要求,做到建成一座、利用一座、见效一座。

(五)提升科技,提高效益

农田实际农民发展设施农业技术薄弱,组织“设施农业科技指导山川结对帮扶活动”农业和畜牧业,自治区、科学和技术部、局林业、林业科学院宁夏大学的专家、停滞点村、部在所有城市和县在对帮助专业技术人员发送灌区,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市场驱动的山区农业发展。建设的设施农业技术支持体系,依托的科研力量和技术资源优势创建设施农业技术示范,显示优良新品种、高高效栽培模式、成熟的技术。强化对退耕农户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栽培水平及效益。

参考文献

[1]蒋学勤.大学生危机干预及其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J].中国农技推广,2012年1期

[2]陈晓光.浅析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作用[J].新农村(黑龙江),2013年10期

[3]王根华.山川秀美工程:再造西部"江南"——访国务院西部开发办赵艾司长[J].新西部(上旬刊),2007年5期

[4]孔祥丽等.喀斯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以桂西北河池市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09年11期

[5]范云峰.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年3期

[6]周晓艳等.浅谈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9期

[7]赵仕碧.论完善的后续政策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前提[J].现代园艺,2011年9期

[8]黄文清等.试论新形势下退耕还林工程建设[J].林业建设,2005年1期

[9]李淑新.《退耕还林条例与生态环境建设[J].绿色中国A版,2002年12期

[10]龚发武.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思考[J].湖南林业科技,2008年2期

[11]张洪明等.落实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思路及措施探讨[J].四川林勘设计,2009年1期

[12]张斌.原州区林业生态建设和退耕还林补植补造情况[J].科技与生活,2012年24期

[13]王琳.罗甸县退耕还林工作取得的成果及巩固措施[J].农技服务,2011年12期

[14]焦居仁.对西北地区退耕还林的认识和建议[J].中国水土保持,2003年11期

耕作技术论文篇10

1保护性耕作在我县的实践

互助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接壤处,平均海拔2700m,年平均温度4.6℃,年降水量450~550mm,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植被生态环境较为薄弱,农田、水蚀风蚀严重,土壤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分能力低下。由于灾害频繁,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近几年,我县进行了免耕、深松、覆盖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县政府的支持下,我县农业部门在农业区设立了长期试验区,开展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认为保护性耕作适合我县县情,具有显著的保土、保水,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抑制农田地表扬尘,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增加农民收入等优点。为了加快保护性耕作的示范推广进程,我县启动了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这标志着我县保护性耕作的示范推广进入了新的阶段。

我县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应用目前还处在发展阶段,具有以下特点:①政府重视和推动。将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攻关、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分别列入相关的计划和项目中予以支持,县政府将保护性耕作纳入政府工作日程,制定了规划、实施计划和政策措施;②实施区域和应用对象正逐步拓展。保护性耕作的应用区域由农业区向农牧交错区扩展。应用作物由小麦、油菜扩大到杂粮、牧草等,逐步形成多种技术模式;③技术培训形式多样,宣传工作有声有色,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农业局结合当地情况,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保护性耕作机具现场演示、示范宣传和技术培训活动,不但提高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普及程度,而且还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还存在以下问题:①部分机具还不配套。急需填补空白,已经研制出的部分机具适应性不强,性能不稳定,有待改进完善;②农艺不配套。如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灌水技术、施肥技术、杂草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的研究较少,不能有效指导生产;③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农民对实施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推广尚难,适合农村实际的推广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④部分关键作业机具性能不稳定,可靠性不高,机具选型上不能满足坡地作业要求。

2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

(1)保护性耕作是保护农田、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保护性耕作通过深松少耕、地表覆盖,可以增加天然降水入渗,大幅度减少地表径流和无效蒸发,增强抗旱节水能力。多年的试验表明,在我县采用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量50%~60%,减少土壤流失80%左右,增加土壤蓄水量16%~19%,提高水分利用率12%~16%,保水、保土效果十分显著。

(2)保护性耕作是防治土地沙漠化和治理沙尘暴的重要途径。我县是沙尘暴发生严重的地区,是沙尘暴和浮尘天气的主要尘源,来自于不合理开垦的土地和过度翻耕的农田。保护性耕作通过秸秆残茬覆盖,可以降低地表风速;作物根茬可以固土,秸秆可以挡土;土壤水分的增加,增强了表层土壤之间的吸附力,改善了土壤的团粒结构,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农田扬尘。

(3)保护性耕作是节本增效、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实行保护性耕作,一般只需要秸秆地表处理、深松(每3~4年1次)、免耕施肥播种、除草、收获等,比传统耕作工序减少一半以上,效率高,能耗低,生产成本降低30%以上。另一方面,保护性耕作可以实现粮食增产和生产成本降低,使农民收入增加(一般为20%~30%)。据统计,小麦平均增产138kg/hm2,油菜平均增产144kg/hm2。

3加快推进保护性耕作的对策

(1)坚持政府推动方略。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在政策和投入上加大补贴。同时,对机具生产和机手作业服务实施减免税收和农机用油优惠等政策。

(2)坚持长期示范宣传。通过开展宣传培训,建好核心示范区,引导农民自觉采用先进技术,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

(3)坚持农机与农艺结合。不断创新和完善技术体系。在借鉴发达地区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农机农艺结合,借鉴与技术创新结合,试验研究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

和配套机具,是保护性耕作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针对具体地区的自然条件、种植制度、经济水平开展适应不同类型区、不同作物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病虫草害防治方法、配套机具等方面的试验创新,逐步解决当前示范推广中的机具、植保、水肥高效利用、技术模式等瓶颈问题,并加快技术的组装、集成、配套和示范,支持和保障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广泛应用。

耕作技术论文篇11

1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概述

1.1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概念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国际上是较先进的农业技术,节本增效,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的发展方向,而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1.2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与传统耕作的区别

与传统的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在农作物收获之后,根茎大部分留在田里,保证农田的土壤肥力,抵御风蚀水蚀等侵害土壤,还能通过免耕、少耕等来减少耕地次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通过喷洒化学试剂或者机械除草来提高劳动效率,取消铧式犁耕翻,实行免耕或少耕,通过节本增效的方式逐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优势

提高劳动率,增加农作物产量。保护性耕地使得土壤中的营养丰富,有充足的肥力,土壤的各项指标达到最佳标准,这种情况下可以使农作物的产量提升几个百分点,保护性耕地技术可以使得相同品种,相同土地,相同施肥量的耕作增产。

减少生产成本和投入。保护性耕作在农作物收获之后,根茎大部分留在田里,这样减少了整理土地秸秆的时间,提高了肥力,减少农肥的投入,节约了资金,少耕、免耕方法减少了整地、打垄、中耕等作业环节。

有效抗旱。这种耕作方法容易储存土壤水分,在伏旱季节能够较少水分的蒸发,有明显的抗旱性。

2 吉林省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

玉米在东北是主要的农业作物,尤其是吉林省玉米产业是该省的产业支柱,吉林中部玉米种植比较广泛,吉林省年种植玉米面积高达230万hm2左右,因此研究玉米的耕种技术对于吉林省有重要的意义。

2015年吉林省的区域化种植和机械化种植不断推进,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对从事玉米种植的农户示范区讲解了保护性耕种的技术,还统一组织编写了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及相关的培训资料,免费发给各地区。到现在为止,基本已经形成规模,并且应用机械化生产。下面来看看吉林省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具体发展。

2.1 制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策略

针对吉林省的土地状况,耕种技术,播种时间,生产收获时用的技术方法,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技术推广方法,在资金上给予农民补贴,慢慢的改变他们的耕作习惯,认可该项技术。

2.2 加强技术宣传和实际培训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媒体的应用,为玉米保护性耕种技术的推广奠定了基础,有效的推广能够使人们深刻的认识到这项技术的重要性,让人们从思想上认识到保护耕地的重要性,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集合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宣传。技术的实际培训是很重要的,培训和实践可以使得农户真正的掌握技术的核心,以及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并将这种方法主动的推荐给其他的人。

2.3 农机和农业技术的结合

玉米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中要与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等结合,加强对各项指标的监管和研究,在农机方面现代化的机械技术有助于提高劳作效率,进一步推广保o性耕种技术,针对不同地质条件找出合适的发展之路,在完善农机和农艺的结合,推进我国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4 加强政策扶持

吉林省政府根据国际出台的保护性耕作项目的政策,通过土地的流转,合作社的建立,农户的融资为主的多元化融资渠道,用政策来带动保护农业耕地,这项技术也是保护耕地政策的一种。

3 结束语

通过对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分析和认识,吉林省对于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通过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和学习,逐步制定了相应的推广措施,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以,吉林省对于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要加强宣传力度,在全省逐步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全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耕作技术论文篇12

我国传统农业中有很多保护性耕作经验,如华北地区铁茬播种、东北地区垄作、西北地区砂田种植等,但翻耕一直为土壤耕作技术的主流[3]。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相继开展了免耕或少耕的试验研究和示范。90年代中期免耕技术开始在华北两熟地区夏玉米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目前小麦及其他作物种植中保护耕作技术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4]。我国稻作免耕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杜金泉的“免耕稻作高产的技术与应有”和侯光炯的“自然免耕”理论最为系统,并于80年代在南方稻作区得到大面积推广。目前,广东、广西、四川、江西掀起了稻作免耕研究的热潮,水稻免耕面积在不断扩大。

水稻免耕栽培作为一种新型的栽培技术,在生产上有广泛的需求,但在技术上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没有形成栽培技术体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完善。预计今后水稻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将有如下发展趋势:一是由水稻保护性耕作向稻田保护性耕作发展,实现稻田全年免耕,形成一种新的稻田耕作制度,提高稻田的综合效益;二是保护性耕作栽培的生理生态基础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将得到加强,以形成完善的保护性耕作栽培的技术体系;三是保护性耕作栽培的配套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将引起重视,以促进免耕栽培中关键技术的解决,如新型化学除草剂、土壤疏松剂、保护性耕作秸秆催腐剂等的开发;四应走农机一体化道路,保护性耕作栽培应有与其相应的机械;五是栽培与其它高效栽培技术结合将更紧密,形成适应不同种植制度、不同土壤类型、不同种植方式的保护性耕作技术。

参考文献

[1]侯光炯,谢德体,水田自然免耕可获高产,农业科技通讯,1986,第11期

[2]侯光炯,赖守梯等,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综合研究报告,西南农业大学学报(增刊),1987,4期,46-65

耕作技术论文篇13

镇赉县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创新了一整完善的推广模式。首先,持续开展集中培训。每年组织科技人员及统一战线“同心科技服务团队”成员通过多种授课等形式,把农民集中起来开展集体学习培训,为保护性耕作项目的顺利实施及城乡一体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着力开展参观学习。利用现有的核心示范区,以召开现场观摩会的形式,通过技术人员讲解和农民现身说法,让农民从理论到实践真正接受保护性耕作这项先进技术;最后,全面落实项目地块。成立项目实施工作小组,在每年的秋收和春耕前分片包干,下到项目区,对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块进行落实。同时,为保证项目建设学有样板,用有典型,该局每年都在玉米主产区设立核心示范区,积极引进全覆盖免耕播种机械设备。农民耕作观念在悄然中发生着转变,农机具正在向新的耕作模式更新,收到了预期效果,真正达到了以点带面扩大普及的效果。

1 镇赉县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存在问题分析

1.1 对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认识性不足

虽然在近几年,镇赉县积极采取措施改变干部和群众的传统认识,农民的耕作意识也发生了显著改变,但是部分干部和群众传统农业生产观念根深蒂固,认为深耕可以有效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通透性,实现抗旱增收,农民群众已经形成的耕作习惯在没有看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具体的成果和经济效益前,很难改变这种传统的种植习惯,为了工作难度还是比较大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1.2 农业设备适应性不广泛

对于镇赉县地区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来说,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保护性耕作机械设备推广过程中费用高和适应性不广泛的问题。用于生产面小、玉米和水稻的农业机械设备价格高昂,对于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群众根本无力购买,此外,由于保护性耕作机械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同时添加种子、肥料,同时还要结合土地实际情况,对播种量和施肥量进行动态调整,机械设备的播种宽度和地块大小严重不符,造成了农机设备作业效率不高,机械设备的性能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求,水稻、玉米等免耕播种机的适应性较差,可靠性较低,还需要对机械设备做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1.3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服务不完善

由于保护性耕作机械设备在操作过程技术相对比较复杂,绝大部分农机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还不是十分熟练和科学,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调整不当,养护不到位,当机械设备出现问题之后并不能及时排除问题,农机使用效率不高。此外,地区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不完善,相应的售后体系功能不足,厂家技术服务人员服务工作不到位,由于机械设备较少,很多机械设备零部件损坏之后,市场上缺少能够更换的零件,对保护性耕作机械设备的所使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 镇赉县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措施分析

2.1 强化技术推广

要继续深化农业科技大培训、大推广和大普及活动,切实做好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宣传活动,积极利用科技下乡、电视、网络和报纸等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农民群众对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的认知程度,保证群众全面了解地区关于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目的和意义。同时,还要及时改变部门领导科学意识,转变发展理念,用先进的农机设备和农业生产技术改善镇赉县的农业生产环境,缓解干旱、风沙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严重影响。

2.2 加强技术攻关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如果单靠地方农机部门努力是不够的,必须保证多部门联合起来,做好技术攻关工作。要积极联合上级植保部门、农机生产技术人员,县级农机专家和市县级政府部门开战联合工作,结合镇赉县农业生产要求,对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进行创新,改变过去农机设备适应性不好的局面,通过技术创新,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具体事由农机专家、植保部门以及农业机械生产技术人员共同制定完善的农机技术方案,然后根据方案内容对农机设备进进行改建,保证农机设备可以一次性完成碎茬整地、施肥、精量播种、覆盖土壤、镇压等农业生产工作,提高保护性耕作机械的适应性、可靠性,最终提升农机设备的作业效率。

2.3 强化管理,精心组织

通过积极宣传,得到县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成立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专项领导小组。加强示范基地建设,不断扩大示范规模和范围,切实保证镇赉县乡镇和村落都具备一定规模的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示范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小组要深入到基层一线,统一管理和监督,不断扩大农机范围的拥有量,通过定期举办现场演示会,举办培训班,让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保护性耕作机械的优势。随着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地区还要建设完善的农机服务体系,对农民科学操作机械进行培训教育,保证农机售后服务得到全面的延伸,更好的促进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开展。

3 结语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在镇赉县农业发展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保护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将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事业去抓,建立完善推广体系,真正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