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教育论文实用13篇

关爱教育论文
关爱教育论文篇1

1养成教育

留守学生由于父母长年在外打工,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感觉情感上亏欠孩子,想在钱物上给孩子更多的补偿,而孩子由于年龄小、自制力差、自理能力更差,花钱没有计划,很随意,有的学生每周花钱多则几百元,少则也有上百元,而钱却大部分用在吃零食和玩耍上。表面上看,花费钱财是小事,可是用零食代替主食,必然影响学生的健康。天天吃零食也影响其他学生的消费观,破坏学校的环境卫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己的消费习惯,同时也对他人产生影响。作为班主任应该进行适当的引导,首先要与家长或其代管亲属取得联系,适当控制学生的“钱袋子”,把钱花在恰当处;其次,进行亲情教育,引导其认识到父母的钱来之不易,应懂得珍惜;再次要在班上狠抓一个“严”字,为此,一要有婆婆嘴、天天讲、经常讲。课堂讲、班会讲、课外看到学生吃零食还要讲;二要制定班级公约,让学生了解这样做是对的,那样做是错的;三是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配合班主任工作,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效果显著。但也要注意的是“严”要有张有弛,“严”要有“人情味”,能让学生接受;“严”也应该有“爱”,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考虑、为学生着想,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是真正保护他们、爱护他们的。从而养成学生生活自理、自觉守纪、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2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学生”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隔代教育,隔代教育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很多长辈是不懂教育,一味地宠着孩子。所以,在留守学生中存在着许多不良行为习惯,如:吸烟、喝酒、、打架斗殴等,追其原因有很多,但心理不健康是一个重要因素。盲目模仿、攀比、放纵、好奇、呈英雄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作为班主任应及时了解情况,掌握有关信息,加强家校联系,发现问题,就平等地与学生交流,要尽量多一些善意的笑容,少一些漠视的眼光。这样,我们就能激起学生心灵深处的爱心和宽容,激发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和学习的认识,让他们的心理偏差及时得到纠正。因此,每位老师就应该是一名心理医生,医治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3理想教育

在“留守学生”当中,“读书无用论”非常流行,在这种错误的思想指导下,学生厌学、逃学,人生理想不明确也就不足为怪。作为班主任,一项主要的工作就是要端正学生的思想,树立他们正确的学习观。因此,要让学生明白,读书不是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一道精神枷锁,而是实实在在的一种生活,人的一生就是学习的一生,世界上没有一种学习是让人痛苦的,学习会使人愉悦,会催人上进的;其次,“留守学生”成绩普遍偏差,作为老师应正确面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用一顺包容的心去对待他们,不能因为自己在年终考核中受影响,就去挖苦、嘲笑、甚至漫骂这些学生。如果这样,只会加重这些学生不配合、对抗、厌学、逃学;再次,还可以通过班级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有关“知识改变命运”的真实事例到班上宜读,或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讲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学知识的趣味性,让他们在学知识中感悟人生,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

4激励教育

关爱教育论文篇2

一、关于爱国主义科学内涵的研究

关于爱国主义科学内涵的研究,国内外学者的论述很多。如列宁指出的“: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情感上、意识上、行为上的热爱及其实践。”[1]他还指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2]根据列宁对爱国主义的定义,国内的学者对爱国主义的含义进行了探讨。清华大学吴潜涛教授在《全面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中提出,“爱国主义是反映个人对祖国依赖关系的感情系统;爱国主义是调整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体系;爱国主义是支撑民族繁荣发展的民族精神的核心。”[3]并且吴潜涛教授对其中的各个部分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朱桂莲在其所著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一书中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学者关于爱国主义内涵的相关论述,朱桂莲认为,对爱国主义内涵的界定,至少应涵盖以下两个大的层面“:一是爱国主义与祖国关系的层面,二是爱国主义与世界关系的层面。”[4]并且提出了对爱国主义内涵的进一步界定“,爱国主义不仅是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对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的深切热爱之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人们深层的政治和道德品质,而且是一种能胸怀世界、兼顾国际利益并能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的爱国情感、行为、思想观念和精神。”[5]

二、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研究

卢书欣在《论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中提出“,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的高涨与爱国情怀的淡化共存;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选择出现矛盾;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存在着盲目性与不成熟。”[6]孙祥军在《新形势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中提出,“大学生对待爱国主义教育在态度和心理上存在偏差;爱国主义教育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上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缺乏连续性、长期性和针对性。”[7]上述学者从大学生自身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角度,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主要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三、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

冯喆在《全球化视阈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中提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却从未放弃过,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更给了他们可乘之机。“在全球化的浪潮里,它的开放性使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说和思潮不断地传播,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战中,各种思想的混战产生激烈的火花。”[8]从全球化角度来分析了全球化进程中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出的各种挑战。郑胜水在《新媒体环境下引导大学生理国的路径研究》中提出,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特征决定了新媒体既没有对“时间的倚重”,也没有对“空间的倚重”,表现出“超时空性”。这种“超时空性”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得掌握高端信息传媒技术的西方国家在现存的国际信息传播秩序中,更容易地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传递给处于信息技术低端的发展中国家的人们。”[9]而且从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理国教育的影响的角度,分析了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爱国情感产生的影响,对大学生爱国思想意识形成的影响以及对大学生理国行为的影响。上述学者主要是从社会环境因素作为出发点,探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四、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途径的研究

王恩春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途径的探索》中提出“,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好互联网,建设好网上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爱国主义氛围。”[10]张莉在《论社会视阈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提出,“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发挥社会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积极作用;从小处着手,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宏观情境。”[11]周传和在《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特色》中提出应该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特别是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要始终注意突出国家和民族利益于一切这个灵魂,进行国家观念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使大学生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12]上述学者从不同方面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五、结语

从上面论述的内容可以看出,学者们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有一些尚需探索的问题,如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还不够系统,不够深入,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途径等方面还存在不完善,缺乏实际的操作性,缺乏时代特点。因此,现阶段要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任重而道远,这就需要从事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学者们和热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们不断地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切实推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实践的稳步落实。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8.

[2]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9~580.

[3]吴潜涛,杨峻岭.全面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J].高校理论战线,2011(10):9~11.

[4]朱桂莲著.爱国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

[5]朱桂莲著.爱国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7.

[6]卢书欣.论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J].安顺学院学报,2011(3):39~40.

[7]孙祥军.新形势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71~73.

[8]冯喆.全球化视阈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12~13.

[9]郑胜水.新媒体环境下引导大学生理国的路径研究[D].南昌大学,2013:22.

[10]王恩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途径的探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5):117~118.

关爱教育论文篇3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建设和谐社会和创新性国家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也在发生变化。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如何切实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一、 爱国主义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类社会发展到形成民族、国家之后,随着人们对个人和祖国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化,爱国主义情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了。这种感情集中表现为对祖国的山河、同胞、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无限热爱;对祖国历史、文化和优良传统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把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作为自己的职责,为祖国的独立富强奉献一切。我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使大学生具有忧国、报国的情怀,将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作贡献。这种以热爱祖国为基础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实践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我们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是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第三步战略目标是一项宏大的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方面面,是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而爱国主义正是激励全体人民、凝聚全民族力,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巨大动力。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并引导他们把这种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奋发读书、努力成才的具体的行动,有助于大学生为全面建设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1、加强课堂内容,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涵

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对接,精选爱国主义素材进行教育教学,是体现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重点。学校要利用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四门课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2、提高课堂教学艺术,重视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

在课堂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教师起着主要作用,这同时对教师人格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还要在授课过程中,除了用知识本身的价值去吸引、影响学生的知、情、意行之外,更应该根据爱国主义的内容,把知识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起来,培养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其次,教师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研究,重点学习与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熟读中外历史,搜集革命英雄,先锋模范的事迹材料,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去,提高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的功效。

最后,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充分利用课堂内外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在言行之中体现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言传身教,达到增强教育的现实性和针对性的目的。

3、加强特色教学,展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魅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要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突出特色教学,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突出地方革命与建设史教育:国与家的关系十分密切,一个人在认识上是先熟悉家人、家乡,再逐渐扩大到了解国家。因此,爱家乡是爱祖国的起点,爱祖国的情感是从爱家乡的情感中萌芽并得以升华的。地方革命与建设史教育,是乡情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良好题材,它对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上,特别是在近现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各个地区的人民都为之做出了贡献,在祖国的每一块土地上,都流淌着我们祖先洒下的血汗,记载着先辈创下的伟业,高校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开展地方革命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引起重视。

突出红色资源和重大时势教育: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提炼和升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尤其是红色资源中蕴涵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事求是、敢创新路的创新精神,敬业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正是爱国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利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他们认识中国国情,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必须倍加珍惜,从而更加爱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贡献。同时,形势与政策教育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点。新世纪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国际国内形势无一不牵涉着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大多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大学生是不断成长的一代知识新人,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一般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关注度,必须紧扣时政热点问题,适时正确地加以引导,抓住契机进行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教育,这样会起到突出的效果。因此,充分利用并发挥红色资源和重大时势教育,对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关爱教育论文篇4

一、国防教育与爱国主义的辩证关系

1.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教育对象的国防意识。国防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国防这一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其本质表现为对国家利益的高度重视。[1]没有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和关注,就不可能有国防意识的形成和增强。国防意识是爱国主义在国防领域的集中体现,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列宁说:“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一种最深厚的感情。”[2]积极的国家认同感、自尊心、自豪感,自觉的爱国义务感,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其本质就在于对国家利益的高度关注。因此,国防意识所反映的对国家利益的关注,是构成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组成部分。

2.爱国主义教育是国防教育的本质任务所在。国防教育实质上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为适应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形势需要而进行的国民思想教育。国防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强化国家利益至上意识、培养公民为国家安全和发展而献身的民族精神和气节。其中,爱国主义是国防教育最本质的规定性。[3]国防教育是增进人民对于祖国的认同,激发人民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的有效手段。

3.国防教育影响着爱国主义情感的发展变化。爱国主义情感随着国防意识的增强而增强,随着国防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国防意识、国防观念,实质上是国家意识、国家观念。没有国防意识,就没有国家意识,因而就不可能产生爱国情感;没有国防观念的提高,就没有国家观念的强化,因而就不会有爱国主义的升华。[4]历史证明,和平时期爱国主义情感的提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

二、《军事理论》教学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2006年修订)规定的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有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等五大部分。这些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与内容,是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崭新载体。

1.开展《军事理论》教学,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当代大学生出生于和平时期,物质充裕,生活条件优越,没有经历战争和炮火的洗礼,对先辈的奋斗历程已渐渐淡忘,国防意识欠缺,国防观念淡薄。大学生通过学习《军事理论》,其国防意识和爱国、卫国的责任感、使命感明显增强。一方面,对国防事业认知更为积极,情感更为热忱深厚。大学生爱国、卫国、强国的激情更为高涨,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显增强。另一方面,对国防实践,无论认知上还是情感上都呈现出十分积极的变化。中国武装力量建设,尤其是几次大阅兵,使大学生对国防实践情感的认同与体验更为深刻、强烈,而且更具后续影响力。

2.开展《军事理论》教学,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民族成就动机,增强民族凝聚力。爱国主义是民族凝聚力的内核,民族凝聚力是爱国主义的外在表现,它们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5]要系统讲授军事理论课,从世界范围的军事科技、政治经济、国际局势、意识形态领域日趋激烈的竞争等方面引起学生的理性思考,强化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应对外部挑战与压力的心理准备。

三、利用《军事理论》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1.确定《军事理论》教学重点,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加强国防历史文化传统的教学,夯实爱国主义精神的情感基础。国防历史上的爱国人物、爱国思想、爱国事迹,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将爱国之情变成报国之志。这正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最具体、最生动、最感人的素材。通过国防历史文化教育,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饶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历史,尤其是国防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遭受的灾难和屈辱,以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精神和业绩。这些正是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和国防意识的共同底蕴。在教学中,充分挖掘蕴藏在国防历史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运用它教育感化当代大学生,让他们接受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形成文化认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心,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观念。

正确认识我国现代化国防建设成就和当前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坚定爱国主义信念。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立起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就必须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现代化国防建设成就和当前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播放国庆大阅兵、军事演习等纪录片,深刻阐释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展现强大的武装力量,让大学生深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从而振奋大学生的爱国精神。从世界军事形势和现代国防、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战例中,可以看到只有加强国防建设才能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强化国难史、民族屈辱史的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居安思危意识,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报国之志。中国国防史和古代中国军事思想的学习,列举丰富的事例、战例,尤其要对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那段屈辱史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史分专题进行讲解,并辅以经典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让大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我国古代的辉煌和近代的屈辱,这些都将促使他们增强居安思危的意识。通过《军事理论》中的战争史教育,大学生能更直接更集中地了解中华民族曾经历过无数次灾难,也曾战胜过无数次灾难,更深刻地感受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铸就的伟大民族精神。[6]

2.改革《军事理论》教学方法,增强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军事理论教学要紧跟时展的新要求,紧贴大学生的新思维,采用启发式、体验式、合作式、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等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首先,要结合战例进行教学。军事理论教学要在阐述基本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尽量把一些战例和相关事例作为论据,节选其精彩情节进行生动讲解,寓理于事例之中,寓理于情趣之中,融理论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从而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其次,要抓住侧重点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如中国国防部分应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感为重点,使学生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军事思想部分应以学生了解古今中外军事思想发展史和主要人物军事理论的基础上,把握古代与近现代军事思想的精髓;世界军事部分应以周边安全环境和国际热点问题为重点,增强学生的危机感,提高国防意识。最后,要联系世界军事发展动向进行教学。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和军事理论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补充教学内容,力求把学生最关心的世界热点、最新信息、最新学术动态引入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生机和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军事理论具有很强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首先,从军事教育的性质上看,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军事学研究的是战争,战争事关国家存亡,民族兴衰,本身就能引起大学生的强烈共鸣。更何况,我国是一个在历史上饱经战事、沧桑满目的国家,任何一次近代史上的侵华战争,都足以激起大学生强烈的爱国之心。其次,通过学习军事思想,能使大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军事文化和外国军事思想的精华,树立辩证的、唯物的世界观、战争观和方法论,形成正确的国防意识,增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责任感。最后,对现代军事科学技术、信息化战争、世界军事形势和周边国家安全战略等内容的学习,既能使学生了解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又能使学生了解到我军现有武器装备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忧患意识。

3.创新《军事理论》教学模式,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军事理论》课要增强教学效果,必须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军事理论教学的辐射力、感染力,使军事理论教学进入大学生的视野,融入大学生的思想,增强其国防观念。在教学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讲授我军武器装备,可以采取现场教学的方法,组织参观部队或军队院校,参观现代化武器装备和兵器模型,加强感性认识,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对军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坚持理论教学与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相结合,如讲授近代国防历史时,可播放《甲午海战》等经典影片;讲授高技术战争时,可播放《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影片,通过形象生动感人的影片,增强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吸引力;提倡教学中就热点问题加强师生讨论与交流,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又如讲授打击“”势力分裂活动,实现国家统一的伟大意义时,可就的现状,利用翔实资料对比分析前苏联解体给人民带来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危害,介绍在防止“”上所作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的斗争,让学生互相探讨发言,启发学生深刻认识“”分裂祖国的危害性和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从而统一思想认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还可开辟第二课堂,建立国防教育网站,设立军事爱好者QQ群,构建军事理论教学网络平台,使大学生通过网络空间,了解掌握更多、更新的军史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增强教育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项文荣.国防意识与国防教育[J].国防,1996,(9).

[2]列宁.列宁全集(第二卷)[J].人民出版社出版,1972.10,第2版:163.

[3][4]王联斌、汪安恕.爱国主义与国防教育[J].空军政治学院学报,1995,(5).

关爱教育论文篇5

第一,《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一书中对社会主义大爱精神的研究,特别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科学解读大爱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爱”的学说思想。

自古以来,诸多思想家都以不同的意识形式和理解方式去尝试着解读人类“爱”的内涵,纷纷提出了各自的思想观点。然而,由于他们或是受唯心主义、或是受形而上学思想的影响,都没有科学地阐明爱的内涵与本质。正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才使得人类关于爱的认识具有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人们才得以形成对爱是什么这一历久弥新的命题的正确解答。对于爱的内涵这一基本问题,《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一书进行了详尽地说明,认为爱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人道精神,是指人们的一种意识趋向和表达,既是人的一种心理的精神的状态,又是人的一种行为方式。该书作者强调,从心理的层面来看,爱体现着一种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精神;从行为的层面来看,爱就是一种无私奉献和履行责任的行为。在此基础上,该书又把大爱定义为“人对人的自身价值、前途和命运的自觉持久的关爱精神和高度负责行为的统一”,是主体对客体在行为上的高度负责。这样一来,长期困惑于人们头脑中的什么是爱,什么是大爱的基本问题就显得明晰起来了。随之,该书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基础上,科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人本观来科学解读大爱精神,以倡导和弘扬大爱精神、建设大学大爱文化为主线,全面、深人、系统地揭示了当代社会主义大学大爱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根本目标、主要任务和方法原则。尽管该书对于大爱精神的阐述是围绕建设大学大爱文化这一主题来进行的,但它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爱与大爱、大爱精神与社会主义大爱精神的解读,却有着广泛的意义和价值,不但从一个崭新的视角为当代大学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且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从根本上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爱”的学说思想,为广大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继续深人探讨和考察这一命题提供了思想依据和方法论指导。

第二,《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一书中对社会主义大爱精神的研究,特别是其对大学文化建设的导向作用的论证,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研究体系,进而从理论上为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说明。

思想理论教育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党的政治优势。具体到高等教育领域,缘于其承载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思想理论教育工作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如何面对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多元、科学精神缺失以及理想信念弱化等现实问题,推动学校思想理论教育工作创新,以增强其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已成为一个函需解答的重大课题。转贴于 然而,《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一书对于大爱精神、大学文化等基本范畴的研究,既涉及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又囊括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实践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与反思,此外,还包含着对当前如何开展思想理论教育的有益启迪,并系统回答了在面对社会转型期中价值更新对高等教育形成影响和冲击的复杂形势下,如何充分弘扬大爱精神,进行社会主义大学大爱文化建设,进而开创新时期思想理论教育新局面的重大问题。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该书在把大爱视为大学教育的本质,把大爱精神看做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教育观同大学教育的特殊性的紧密结合,把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同弘扬大爱精神的大学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同弘扬大爱精神的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工作结合起来,进而使得大爱精神成为大学文化和大学教育的理论标志。因此,可以说,研究大爱精神和大学大爱文化建设是一个综合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它能够从以上所述的几个方面充实和完善当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体系,为实现思想理论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合理化提供一条健康的发展轨道,不断增强思想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关爱教育论文篇6

1.一般认为儿童堕落论(性恶论)是西方传统教育的出发点。性恶论是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即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期的荀子就倡导这种理论,认为人性本恶,所以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者认为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为孔子所倡导。基于不同善恶认识对儿童教育方式所造成的相异的教育结果,才是我们所要关注的真正问题:西方儿童堕落论认为儿童生来是恶的,这种先天遗传带来的缺陷应该通过后天严格的管教驱除掉。

2.特定的社会性质决定其教育目的,教育目的要求与其相适应的教育方式与手段。在欧洲中世纪,经院主义的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教学方法要求呆读死记,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要求记住教师说的话和书中规定的的教条,不许学生有独立思考行为。教学过程还盛行体罚,整体上教学活动显得沉闷乏味。在古代中国,教和学都围绕科举制进行,考试强调背诵记忆的内容,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

3.归纳传统教育的基本特点:儿童被动接受规定的知识;学习情境单调乏味;不自然的、紧张的心理状态。

二、追溯自然主义教育的起源――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建立在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它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容忍、无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卢梭的著作《科学与艺术》中就已经反映出“自然――文明”的二元对立的自然主义思想。

基于以人为中心的哲学理念,教育家夸美纽斯以及他后来的卢梭(Comenius)、裴斯泰洛奇(Pestalozzi)和斯宾塞等对传统的长期统治学校教育的儿童堕落和被动学习的观念发出了挑战。裴斯泰洛齐深恶于传统的文字教学,他说:“试想这种杀人的恐怖现象多么可怕。儿童在5岁以前享受的自然乐趣突然消失了,他们无拘无束的行动遭到专制的统治,像羔羊一般被关在发出恶臭的屋子里,被迫接受文字教育,过着残酷的生活……这种反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只不过是窒息人类的工具而已。”

18世纪,这3位教育先驱者的诞生绝非历史的偶然的巧合。夸美纽斯切身体验与觉醒――卢梭的批判与启蒙――裴斯泰洛齐艰难的教育实践,向人类宣告了一个重大教育变革时代的到来。

三、自然主义教育

自然主义教育是基于并实践人类的平等、自由和博爱的教育理论,实质上反映了人文主义对人自身的肯定和尊重。

1.平等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指在精神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把对方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

夸美纽斯很早就基于平等意识,主张普及的教育,认为“所有男女青年,不论富贵和贫贱,都应该进学校”。1780年,裴斯泰洛齐在其教育论文《隐士的黄昏》中用格言的形式写道:“人类一般的教育应是各种专门教育和阶级教育的基础。”他主张人人有权利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机会。他深信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发展机能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2.博爱一词具有人道主义精神涵义,即倡导人与人之间有一种互相关心、爱护和互相帮助,其最基本的条件是“人人平等”、“有一颗热忱的心”。在中国古代战国时期墨家就有关于“兼爱”的论述,唐代的韩愈也提出过“博爱之谓仁”的说法。夸美纽斯认为教师应以慈父的态度对待学生,考虑和鼓励儿童的学习兴趣,要求教师要做到能激发“孩子们求学的欲望”他们必须“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

强调情感和爱的教育是裴氏教育思想中最为突出的一面。裴思泰洛齐认为,博爱对于成功的教学是必要的,作为教师不只是要熟练掌握教学方法,还要有一颗爱心,能够关爱所有的儿童,注意儿童的需要,以慈爱赢得学生们的爱和信赖。

3.自由是一种免于恐惧、免于奴役、免于伤害和满足自身欲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舒适和谐的心理状态。自然是指事物按其内部的规律发展变化,不受外界干预。《庄子•德充符》:“常因自然而不益生。”自然主义教育家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

夸美纽斯作为早期的一位推崇自由的教育环境的先驱者,他尊重儿童的自然需要和兴趣,认为教师应该为儿童创造快乐舒适的课堂教学环境,他说“教学的恰切秩序应该从自然去借来,不能受到任何的障碍”;裴思泰洛齐也非常重视人的天性,要求根据人的天性自然进行教育,他说“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呢?它就如同是一位园丁的艺术,在他的照看下,百花齐放,万木争春。他对花木实际的生长没有任何作用,生长的要素寄存于树木之中,园丁种植浇水,但是上帝让其生长……”所以教育的首要前提是从天性善这一人性论因素着眼,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的发展。卢梭认为:“我们的教育得自‘天性’‘人为’‘事物’三种来源,这三种教育力量和谐一致……就是受了好的教育了。”

教学要适于人性的自然,就必须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可以被认识,利用它可以促进人的最优发展。夸美纽斯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性,他把儿童教育分为4个年龄阶段,每个年龄阶段都相应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和相应的学校教学方式。同样,卢梭遵循教育要培养“自然人”的目的,强调教育要“顺应自然”的原则,注重儿童的年龄特性变化。根据年龄阶段的分期,卢梭提出,在不同时期所进行的教育是不同的。

4.对自然主义教育特征的基本归纳:(1)基于人本理念,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2)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性的原则;(3)强调情感教育,注重儿童兴趣主动和环境体验的有效教学方法。

四、自然主义教育的现代意义

进入十九世纪下半叶之后,科学心理学的发展,逐渐加深了人们对儿童心理特征的了解和认识;媒体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工业与科技文明铸就的教育永远代替不了人文关怀下的教育。

我们今天的教育面临着解决诸多现实问题。教育的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如农村的性别歧视,学校划分优劣班级以及教学条件的城乡差异、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等;还有,应试教育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值得关注。

关爱教育论文篇7

二、研究的意义:

1、教育爱对教育,尤其是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教育爱是教师职业情感的灵魂。教育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为高尚的情感,它不是狭隘的情感,也不是个人知觉情绪的反映,它超越了亲情、友情、甚至是爱情。它是一种自觉的、真诚的、无私的、而且是普遍持久的。它是理智的,具有指向未来的性质。教育爱正是这些品质的综合体。它体现了教育者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一种崇高精神。儿童是未来的希望,尤其是现代教育,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教育爱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一名教师没有教育爱,那么她就不会去热爱教育事业,也就不会去爱儿童,教师和儿童也就不能融合,教育儿童的目的也就不能实现。所以说教育爱是一切教育活动成功的基础。学前教育学生,将来要面对的是天真活泼的儿童,如果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缺乏教育爱,那么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就会失去灵魂,队伍建设就会失去活力,也就无从谈论教育改革了。这关乎儿童的未来,甚至是国家的将来。所以说教育爱对教育,尤其是对学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2、当前幼儿教师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毕业班学生有一定的关联。

当前幼儿园中还存在一些幼儿教师体罚幼儿,精神责罚,忽视儿童需要等现象。曾报道过一些案例,浮现出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幼儿不听话,老师剪断指》一6岁幼儿由于不听老师的话被老师剪下左手食指。《老师体罚出新招,竟逼学生吞苍蝇》。如此体罚学生,正表明她(他)们缺乏教育爱观念,或者有的幼儿教师歪曲了对教育爱的理解。而有的教师错误的认为,他们打学生或者罚学生是出于爱,正所谓的爱之深才恨之切,为自己错误的行为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真是自欺欺人啊。只有看到了问题的存在和严重性,才能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马上就面临毕业,接下来就要从事和幼儿教育有关的工作,能否做一个称职的幼教工作者,就要首先看他(她)具不具备当一名教师的基本素养:爱!所以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教育爱观念的研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3、了解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教育爱观念现状,对改进学前教育对学生的职业情感培养提供借鉴。

教育爱是教师职业情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问题在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今天是不容忽视和冷落的。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肩负的是教育幼儿的重任,对他(她)们进行角色塑造,确立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教师观,能够使他们理解自己的专业目标和对未来自己要从事的职业的定位。如果教师缺乏教育爱,那么她就不能真正理解教育,也就不能真正热爱儿童。大学教师用自己的教育爱思想来感化和传输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或者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开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教师素养有关的课程,有助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情感的培养。

4、目前国内对学前教育教师教育爱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相比国外,我们做的还有很多。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教育爱观念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我国历史上对教育爱虽然有过提及,解放后虽然斯霞有过这方面的探讨,但仅仅停留在经验的总结之上,并未深入系统的研究。目前有许多学者都开始关注教育爱问题,也作过一些研究,但大多都还是停留在经验和理论上,未能在实践和理论上作系统的研究。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的教育爱观念的研究,采用多种方式:访谈、问卷调查、文献查阅等手段来做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5、为教育者特别是即将面临毕业要从事幼儿教育的学前教育毕业班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儿童的新视角。

在研究的过程中,会通过和毕业班的学生,包括学前教育本科生、五年一贯制毕业生、高职毕业的谈话,和发问卷请她们填写,这也是一种让她们认识教育爱的重要性的途径,也会使她们从新的角度和用新的眼光看待教师的职业情感,以新的眼光去认识儿童。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昆体良已明确认识到并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他指出:最要紧的是要建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亲密友谊,使他的教学工作不是出于完成任务,而是出于对学生的热爱。

① 裴斯泰洛齐不仅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而且在教育实践中以身作则,充分体现了教育爱的精神。阿图尔?布律迈尔指出:在裴斯泰洛齐身上散发着一种难以形容的爱。

②正是这种使所有人感动的炽热的爱促使他在逆境中奋起,百折不挠,克服重重困难,以实践其教育理念。 昆体良、裴斯泰洛齐只是初步阐述了教育爱的一些思想,却没有对教育爱进行系统的研究。对教育爱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要到后来学者了。 凯兴斯坦纳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教育爱的一些基本问题。首先,他认为爱并不与教育相矛盾,而是教育所必需的。其次,他认为爱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他指出:凡不能为爱他人而活着的人,就根本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

③再次,他将教育爱视为一些特质。这对于我们准确把握教育爱的内涵有巨大的启发与借鉴意义。最后,他已触及到了教育爱的本质问题。他在将教育爱视为一种情感的同时,也意识到了这种观念所蕴涵的一种潜在的危险,即有可能会出现好心办坏事或称毒害性教育的现象。他在强调教育者必须具备对塑造具有个性的人的纯真的爱的同时,也强调教育者必须成功地实践这种爱的能力。 凯兴斯坦纳关于教育爱的研究,特别是对于教育爱本质问题的触及影响了与其同时代及后来的学者的研究。这些学者经过深入研究,最终揭示了教育爱的本质。 斯普朗格明确认识到并揭示了教育爱的本质。斯普朗格是最提倡教育爱的人,并对教育爱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地研究。首先,他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将其视为教育的根, 他认为,人类最伟大的力量是爱。

④ 其次,他认为教育爱的本质是教师帮助学生价值可能性的实现,即帮助其成为他自己。最后,他讨论了教育爱的特征。他认为教育爱有两个方面的特征,即消极方面与积极方面:①消极方面:不籍爱以图发生作用。②积极方面:并不意图促进别人的个别价值倾向,而是针对别人心灵的整个价值能力,使他所有的价值倾向发展。

⑤ 斯普朗格对于教育爱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关于教育爱本质问题的探讨极大地加深了人们关于教育爱的认识并促进了教育爱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 Goldstein从实践层面较为系统地探讨了教育爱的一些基本问题。首先,她分析了关于教育爱的研究如此贫乏的原因。

1、人们认为,教育爱太明显了,以至于无需研究。

2、人们认为,教育爱太复杂了,以至于无法研究。

3、这有其历史渊源。早在20世纪初期,儿童教师渴望被人视为专家。虽然照顾与爱(caring and love)非常好,但它们并不象科学知识那样令人印象深刻(impressive)。 因此,爱的研究被忽视了。其次,她非常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她以爱的三角理论(the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⑥为基础分析了教育爱的基本组成要素,即亲密、承诺与热情。当这三个要素全都具备了时,此时的爱便是一种完美之爱(consummate love)(Sternberg)。 Goldstein通过具体的实验及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具体分析了爱在教育中的作用、教育爱的基本要素等问题。弥补了实践层面研究之不足,她的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资料与观点。

(二)、国内研究:

我国向来提倡尊师爱幼。但历史上对教育爱的研究可以说是匮乏的。虽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已经认识到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提出教育要因材施教,但都未能引起教育者对教育爱的重视。 解放后,斯霞总结自身教育经验和体会对教育爱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她指出:热爱教育工作,必须热爱学生,这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我们当教师的神圣职责。我们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从内心迸发出一股强大的力量⑦她同时认为教育爱体现在教师的日常生活之中。 斯霞对教育爱的探索主要还是停留在对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未能在理论上对教育爱进行深入地探讨,也未从实践上去加以研究。这与她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她提出的母爱教育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在当时却受到了批判。 目前,教育爱正开始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和教育者的重视。说明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教育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一些人也在这方面做了探讨,但是,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关于教育爱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 台湾学者邓石岩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教育爱的一些基本问题。

首先,他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他提出:爱是人类精神成长的沃土在家庭和学校里,爱几乎是教育的全部教材。有了爱,环境再困苦,孩子还是会健全的成长;失去爱,即使是富裕的境遇,幼小的心灵仍不免枯萎。所以我说爱就是教育的力量⑧其次,他认为教育爱的本质是帮助儿童真正成为他自己。他提出:帮助学生依其根性发展成他自己,是教师最重要的职责 教师的爱表现在慧眼识英雄上,看出每一个孩子的特质,予以启发、教导和训练⑨ 再次,他认为教育爱是无条件的。他说:爱是一种帮助学生成长的能力。它的特质是给予,所以爱是没有条件的。当教师的心被条件化时,就很难施展有能力或有启发性的爱。⑩ 邓石岩主要是从活动的角度探讨了教育爱的内涵。他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把握教育爱的内涵。

(三)、总结: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教育爱思想主要研究的文献查阅,我们不难发现:首先,人们对教育爱的认识和研究是逐步深入和发展的。其次,人们对教育爱的研究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再次,人们对教育爱的认识和研究具有局限性,即受限于他们对爱的认识程度。最后,在教育爱的研究方面,我们与国外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缺乏系统的研究,而国外已领先我们很大一截。

三、研究方法:

四、进度安排:

六、参考文献:

关爱教育论文篇8

爱国主义是民族文化中一直保留的优秀传统,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在校的大学生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以外,高尚的爱国情操也是必备的基本素质。当代大学生思维灵活,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他们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不可否认,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受西方文化思想的渗透和攻击,一些院校大学生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主要表现在:集体主义观念弱化; 诚实守信意识淡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网络成癔综合症严重。研究探讨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特点和有效途径,有助于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爱同主义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真正牢固地树立爱国之心报国之志。爱国主义教育,不能搞形式主义,必须从时代要求和学生思想实际发,强调针对性,注重实效性,并在教育手段上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形式。据有关文献显示,有29.1%的同学认为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德育基地”得到爱国主义教育;26.3%的同学认为“社会”中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31.1%的同学认为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从互联网和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中获得;而有13.5%的同学认为从“其他”途径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教育者应通过多渠道、系统立体的教育途径,扎扎实实地开展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力争做出实际成效。

1 通过课堂结合专业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赋予爱国主义丰富科学的内涵,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就应该把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爱国理论贯穿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教学和教育中,正如我们现在努力让十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大学生真正理解、相信、掌握和运用科学的爱国主义理论,并以此武装头脑,指导行为,即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从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向大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主阵地。除了最基本的“两课”教育外,还可以结合学生自己所学的专业,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维度,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和民族气节方面为后人做出了榜样。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古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文学佳作时,学生容易被这些作品感染,讲授的老师对作品中的爱国主义因子深层次挖掘,不难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旅游相关专业的学生,专业教师在讲解的时候时也可以融入爱国主义内容。就是对自己祖国的自然风貌以及自然资源的热爱,即爱祖国的自然存在物。这是爱国主义最基本、最基础的要求。历史专业学生通过对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学习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及民族气节和忧患意识。

2 通过建设校园文化环境进行爱国主义熏陶

所谓校园文化,就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是高校发展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2.1注意营造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

学习场所悬挂的名人格言和肖像以及校园公共场所内应当广布如国歌、国旗等国家象征物和重要人物塑像,不仅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最佳心理状态,心旷神怡,而且还会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崇尚高尚的情怀,产生向上的热情,使学生德育品质得以升华。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营造爱国主义氛围,要使与爱国相关的大量知识、材料、图像,体现在校园的各种宣传媒介中,从而形成浓郁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

2.2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大学生的生理迅速成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自我审视与自我塑造能力增强。学生在个体思维活动中,已经不局限于大多来自师长的“经验型”归纳,而更喜欢通过亲身实践进行逻辑判断和推理。他们不喜欢说教,他们对自己的思想言行能够做出一定的判断和选择,而且能够按照一定目标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来锻炼自己、丰富自己、塑造自己的现象,并努力向全面的方向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活动领域不断扩大,丰富而复杂的情感需要随之产生,并努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得到满足和充实。因此,作为教育者,只有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并理性地加以把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才符合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活动可以时显性的,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纪念日为契机,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去体会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时代精神。活动也可以是隐性的,通过举办富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讲座、演讲赛、歌咏比赛、知识竞赛、文娱表演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

3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节假日期间安排学生去缅怀先烈,在教育基地里,给学生讲解名人们的光荣事迹观看图片,在身临其境中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暑期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公共服务,学校提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能提升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磨练吃苦耐劳的品质,从中体会工作的艰辛,通过锻炼学生会更多的替他人和社会着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对培养学生舍己为人的精神和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有很好帮助。

4 通过网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这个高科技的产物既是人们非常熟悉,又是人们学习和收集信息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高校来讲,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灌输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针对网络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爱国主义教育进网络”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4.1主题网站建设

学校应该努力建设自己的主题网站,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武装师生头脑,把握好舆论方向,深入挖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促进主题网站维护工作,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全球性的国际观念。

4.2加强论坛管理

校园论坛是高校全体师生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对某项热点问题展开激烈讨论的网络区域。学校必须贯彻落实“绿色论坛”理念,倡导用户使用文明用语,抵制不良信息。从而形成和谐的校园论坛环境,广泛分享有价值的信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计划的有效实施提供辅助支持。

4.3充分利用博客圈、微信群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充分利用博客功能,通过建立博客圈拓展高校德育工作途径,帮助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认知,组织学生展开学习讨论,保证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始终与整个目标系统密切相关,以渗透式教学的形式真正在实践环节中将创新理念充分运用,使之更好地指导行动,促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

5 进行心理指导,疏导心理问题

在拓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途径过程中必须为学生配备专业的心理指导教师,重视学生在使用学习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形成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时对学生的困惑给予正确解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从最专业的角度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自控能力,勇于承担责任,乐观面对世界。辅导员及时发现学生群体中的心理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总之,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爱国主义的内涵更加丰富,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爱国主义的教育途径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大学生应该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自觉担当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任务,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为国家、民族和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关爱教育论文篇9

一、弗洛姆关于爱的构成要素

弗洛姆对爱是这样界定的:“爱是指热烈地肯定他人的本质,积极地建立与他人的关系,在双方各自保持独立和完整性基础上的相互结合。”由此可以看出,爱既是人处于克服孤独的需要,追求与他人结合,又是各方维护自我、保持个性,不把自身消融于他人之中。爱是一种活动,一种人际关系,是建立在双方平等、各自独立、相互肯定基础上的人与人的结合。弗洛姆把爱分为: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兄弟之爱、母爱、、自爱和上帝之爱。为了不使爱变得抽象,弗洛姆提出了爱的构成要素:给予、关心、负责、尊重和了解。他认为,爱是一种主动性的活动,而不是一种被动性的情感。

首先,爱是一种给予而不是索取。给予不是在物质领域,而是在人文领域,给予人的整个人格或生命,把他一生中最宝贵的生命活动、兴趣、理解、知识、幽默、欢乐、悲伤等无私地奉献出来。通过给予,“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足、我的能力”。

其次,爱意味着关心。这在母爱中表现得最为显著。如果缺乏这种积极的关心,就没有爱。爱的本质是创造和培养,爱情和劳动是不可分割的。人们爱自己的劳动成果,人们为所爱之物而劳动。

再次,爱是责任。“责任是我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出来或尚未表达出来的需要的响应”。负责任意味着有能力并准备对这些需求予以响应。

最后,爱是尊重。就是承认对方的自由和独立性,有能力,实事求是地正视对方和认识对方独有的个性并努力地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缺乏尊重、责任心会很容易变成控制别人和奴役别人的另类心理。

弗洛姆把爱看作人的一种基本需要、一种情感体验,从精神上界定爱,指出爱的本质是给予。弗洛姆的这些思想对人的全面发展,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爱情观大有裨益。

二、爱情教育――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素质是描绘个体条件和能力全貌的综合性概念。对未来研究极具权威的罗马俱乐部总裁佩西在《未来一百页》的报告中指出:“无论从哪个角度揭示未来,有一点是首肯的,未来是以个人素质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有健康的体魄、渊博的知识,又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按素质系统划分,即具有良好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而大学生的爱情教育则关系到培养人、塑造人的问题,教育学生怎样走好人生路,是高校教育必须担负起的义不容辞的职责。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曾说过:跟青年男女个别地直接谈有关爱情的事情是很有益的。跟十七八岁的青年直接做没有掩饰的谈话,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需要的――需要教导青年来谈爱情。

首先,爱情教育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人从出生到成熟直至死亡,各个阶段都有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也就是说每一个年龄段都有其明显的年龄特征。人在一生的发展中既表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又表现出了连续性,心理学家们都把人的一生分为阶段来研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0―1.5岁是婴儿期,人格发展是信任对不信任;1.5―3岁是学步期,人格发展是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3―6岁是儿童早期,人格发展是主动性对内疚;6―12岁是小学期,人格发展是勤奋对自卑;12―18岁是青少年期,人格发展是认同感对角色混乱;18―24岁是成年早期,人格发展是亲密对孤独;25―65岁是成年期,人格发展是繁殖对停滞;65岁以后是老年期,人格发展是自我完善对失望。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至24岁之间,正好属于埃里克森所划分的成年早期,这一阶段人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体验爱情的实现。发展亲密感对顺利地进入社会健康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由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论可以看出,情感是人的生存的必然需求,这个时期心理发展特点表现为需要获得别人对自己的亲密感,恋爱是这个时期人的成长过程较为显著的特征。如果人为地阻止大学生这种心理成长,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健康成长。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对真正爱情的含义、爱情的本质及所包含的全部内容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很容易出现不健康的爱情观。弗洛姆认为爱是一种能力,是需要学习的。爱情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了解什么是爱、爱的价值是什么、意义是什么,使学生明白爱情产生的生理、心理因素,懂得如何去爱别人,如何被爱。

其次,爱情教育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们能正确驾驭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家庭,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教育应该使学生对人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包括婚姻、爱情、家庭。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最根本的东西的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正是由于“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才产生了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才开始了人类的发展史。人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历史产生和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的需要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正确引导大学生对爱的需要。

最后,大学生中出现的爱情问题需要教育引导。不同学者对我国大学生恋爱的情况都作了调查,尽管调查年限、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不同,调查所得数据不同,但是从这些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恋爱已是大学生活中十分普遍的现象。《2000年中国大学生性文明调查》的数据显示,有56.4%的大学生谈过恋爱。笔者2000年对西北边远落后地区大学生恋爱情况进行调查,有恋人的大学生占28.3%;2006年对宁夏师范学院大学生恋爱情况进行调查,正在谈恋爱的学生中05级占29%,04级占32%,03级占38%。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恋爱表现出下面几个特征:

①年龄低龄化。它是当今大学生恋爱现象的重要特征之一,以往大学生恋爱以高年级或毕业班居多,而现在许多学生入校不久便加入恋爱大军。

②方式公开化。我们知道,大学生的爱情观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从改革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谨慎严肃期(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学生被禁止谈恋爱,谈恋爱处于地下;开放突破期(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法规的不断变化,文化的交融引发了社会观念和大学生自身观念的变化。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恋爱行为有了相对宽容的态度,大学生的恋爱方式日渐开放,由地下转入地上;网络条件下的速成期(2000年至今)。现在的大学生谈恋爱不在乎别人的注目和议论,在校园里形影不离,大庭广众之下卿卿我我已较为普遍。

③爱情表达方式缺乏修养。表现为恋爱行为不检点、不约束、甚至放纵。

④恋爱动机简单化。只恋爱而没有考虑到将来的结婚,不是清楚地、自觉地意识到恋爱是为了选择终身伴侣,不少恋爱者的动机只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或虚荣心的需要,消除内心空虚,寻找精神寄托,充实课余生活,满足好奇心,随大流等。

当然大学生爱情观的主流是健康的,认为爱情应该在学习和工作中,在相互学习中建立。但是我们也看到,在一部分学生中,爱情观不成熟,表现为爱情至上,把爱和被爱视为人生的第一目标,终日沉溺于爱情之中;游戏人生,一些大学生谈恋爱奉行的是“只求现在拥有,不求天长地久”,消除寂寞,打发时间;恋爱中缺乏责任,他们对于生活、对于未来没有一个清晰构架,对于未来家庭生活中需要担负的责任,还没有心理准备,爱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时候只是在脑海里闪现的一种拥抱的冲动而已。从大学生恋爱中表现出的特征可以看出,大学生在谈恋爱的时候,不理解爱情的真谛,不理解什么是爱,不能处理好恋爱与学业、恋爱与道德、恋爱与性等的关系。

如前所述,爱是一种能力。爱情不仅仅是一种瞬间强烈的激情,还是一项挑战和意志抉择,一项生命本质追求的价值判断,一个人生历程的切实承诺与实践。爱情是意志行为,是个体人格成熟发展的需要,爱情的指向是自我独立意志的主动抉择,是人类成熟个体认真履行自己的承诺,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去拥抱爱人的生命,是以自己生命的本质去体验爱人的生命真谛。爱不是无师自通的情感,面对大学生的恋爱现状,教育工作者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大学生的爱情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要引导大学生善待自我和他人的情感,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了解自我,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人生观、爱情观,为拥有完整和谐的人生做准备。

三、大学生爱情教育的内容、途径

大学生爱情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大学生形成健康和谐的爱情观,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以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不是鼓励学生谈情说爱。鉴于此,爱情教育的具体内容应该包括:爱的本质,爱的道德教育,爱的情感教育,爱的艺术教育,爱情与事业的关系教育,失恋教育,爱情与性的教育,生理教育,爱情、婚姻和家庭的关系的教育,法纪教育等。爱情教育的核心是爱情的道德教育。卢梭说:“道德的美必然增添爱情的美。”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爱情能使理智有助于感情,能向感情注入道德力量,使内心活动在道德上趋于高尚,而不使人去盘算他所爱的人能给他带来多大的好处。只有当感情和思想融合成人对人的道德责任感,爱情才会是高尚的。”

大学生爱情教育的主要途径如下:

首先,加强爱情的理论学习。弗洛姆认为,爱是一种艺术。爱情实践的基础是爱情理论,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爱情教育首先要解决爱的理论问题,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爱情,爱情的本质是什么,爱情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如何处理恋爱中的各种关系,等等。可以通过专题讲座、选修课、推荐有关爱情的名著如《情爱论》、《爱的哲学》(瓦西列夫)、《爱的艺术》(弗洛姆)等,提高大学生的爱情理论水平。

其次,运用团体辅导的方法开展同伴教育,发挥群体效应。团体辅导是指在团体指导者的带领下,团体成员围绕某一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互相启发、诱导,形成团体的共识与目标,进而改变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当代大学生群体既表现为具有独立性、有主见、不盲目服从,具有变通性和灵活性,又因其自身道德理性的不成熟,喜欢参照和效仿,同时渴望认同和学习,希望得到支持和肯定。团体辅导的功能可以满足和适应大学生的这一需要。通过同辈群体的互动,助人自助,面临同样问题的学生能一起分享爱情问题中的烦恼与挫折、喜悦与欢乐,达到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的作用,从而提高大学生对爱情问题的认识,培养健康人格。

再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一个具有良好的校风的学校环境和一个温暖融洽、团结和谐、好学上进的班级环境,给学生以健康向上的精神感染和思想熏陶,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恋爱心理活动和行为。

最后,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的作用,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及时解决大学生恋爱中的各种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美]弗洛姆著.赵正国译.爱的艺术.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4.3.

[2]张成山等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8.

[3]黎文森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8.

[4]樊富珉主编.大学生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1.

[5]张向红.我院学生恋爱观探析.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2).

[6]刘涛.近十年我国大学生爱情教育研究综述.江西教育科学,2007,(11).

关爱教育论文篇10

一、“仁者爱人”与仁爱教育

《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者爱人,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第一要义,强调的是对他人的尊重与关爱。孔子把“爱人”视为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高准则,就是希望人们能以“仁爱之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种超越血缘关系而尊重他人权利并普遍性地爱他人的理念,是孔子仁学思想的最基本特征。

孔子不仅以“仁爱”思想要求民众,还要求执政者率先垂范,以“仁爱”治国安邦。他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他还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只有执政者带头施爱,且人人都有一颗仁爱之心,一个和合有序的礼治社会便不难实现了。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孔子所提倡的“仁爱”,并非不讲原则。孔子说:“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当子贡问他“乡人皆好之”或“乡人皆恶之”时,他的回答是:“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孔子还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他把“乡愿”那种模棱两可的“好好先生”称为“德之贼也。”(《论语·阳货》)由此可见,孔子所倡导的“仁爱”是建立在原则基础上的理性之爱,是爱憎分明、爱善者与憎恶者相统一的一种美德。

深刻领会孔子“仁者爱人”思想的内涵,反观当前我国独生子女群体中较普遍存在的“爱心缺失”的问题,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启示:“仁爱教育”,迫在眉睫。

众所周知,当今时代的青少年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祖辈、父辈的爱都倾注在他们身上,好吃、好用、好玩的多由他们独享,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再加上商品经济社会,物欲横流,过分追逐享乐与金钱至上的理念,充斥其间。在这种环境熏陶下长大的青少年儿童,极易形成自私、懒惰、依赖与任性等心理弱点。他们从小生活在以我为中心的环境中,缺少关爱他人的内在意识。这种“爱心缺失”的问题往往是产生人际冲突乃至造成社会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问题的严重性并不仅仅在于此,而是在于长期以来被人们忽略了的家庭“仁爱教育”。

须知,仁爱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传统优势,在家庭教育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当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成龙成凤,成为有博爱之心的仁人志士。然而,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却有赖于家庭仁爱教育的传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作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家长要想使子女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就必须通过实施仁爱教育,使子女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学会倾听他人意见,与他人协商共事;学会分享与换位思考,凡是自己不愿意的,决不可强加于别人。实施仁爱教育,家长要身体力行,为子女做出榜样。只有这样,才能将仁爱教育落到实处。

二、“孝第为本”与孝悌教育

孔子一贯主张“爱人”应从“孝第”开始,然后再由近及远,把对亲人的爱推广到社会上。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第,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在《论语》中,子有是这样阐释孔子“孝第”思想的,他说:“其为人也孝第,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篇》)不难看出,孔子的仁爱思想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特征。“爱人”应以“孝悌为本”,只有以孝为先,以爱齐家,方能爱他人、爱国家。“孝第为本”,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又一要义。它不仅是人们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还具有促进社会和谐与安定的作用。

在“孝第”中间,孔子更为重视的是孝道。他认为,一个人要尽孝道,就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以礼相待。“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二是关心牵挂。“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三是恭敬真诚。“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孝敬父母的根本不在于赡养父母的形式,而在于是否心存真诚。对父母的真诚是最难能可贵的。如果没有孝敬之诚心,赡养父母与饲养狗马之类又有何异?

深刻领会孔子“孝第为本”的思想,对于加强孝悌教育,解决当今社会较普遍存在的“亲情淡漠”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君不见,在我国众多的“四二一”式家庭中,“孝老”已被“亲小”所替代,“啃老”则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虽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孝悌”,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和做人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正在被人们所淡忘;亲情,作为人类相生相息的一种自然情感和维系社会伦理道德制度的基础,正在被金钱和利欲所替代。由此而产生的亲情关系破裂乃至家庭暴力事件,正在危及社会的安定。试想,一个人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孝顺,都不感恩,怎么可能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加强孝悌教育,确实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孝敬父母、尊重师长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一种美德,我国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孝道。宪法中就有“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虐待老人”等条款规定。孝悌教育,作为我国传统教育的一大优势,应当成为当今时代我国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当家长的有责任把孝悌作为教育子女的一门必修课,做到常抓不懈。在道德观念上,要让子女懂得父母有养育之恩,孝敬父母责无旁贷,无上光荣;在道德情感上,要让子女知道父母的生日、爱好、身体和工作情况,学会关心、体贴与理解父母;在道德行为上,要让子女对父母恭敬真诚,自觉接受父母的教诲,但又不过分依赖父母,主动与父母分担辛劳和忧虑。在孝悌教育中,家长的以身作则至关重要。家长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和影响子女,引导他们从爱父母、爱自己身边的人做起,进而升华到爱集体、爱国家、爱人民。

三、“克己复礼”与克己教育

克己复礼,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第三个要义。《论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在这里,“仁”有两层含义:一是克已,二是复礼。所谓克己,就是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所谓复礼,原本是指回复周礼,即西周维护社会秩序的一整套政治制度和伦理规范。我们今天理解其内涵,不必苛求其原义,可以把它理解成必要的伦理制度与行为规范即可。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克制和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才算是仁人。“克己复礼”,不仅体现了孔子仁学思想的本质内涵,同时又指明了践行仁学思想的正确路径。

首先,“爱人”需要“克己”,“克己”要有目标。孔子为此提出了“为仁”的“三项要求”、“近仁”的“四种品德”和“行仁”的“五个标准”。其中,“三项要求”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四种品德”是:“刚、毅、木、纳。”(《论语·子路》)意即“刚强不屈、坚毅果敢、质朴无华、言语谨慎”的品德。“五个标准”是:“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

其次,“克己”要有措施保证。孔子提出了以下几条措施:一是“思”。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二是“省”。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三是“戒”。他认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四是“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即杜绝“不凭空猜测,不主观武断,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的毛病。五是“学”。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修行“仁、知、信、直、勇、刚”等六种德行,才会克服愚、荡、贼、绞、乱、狂等六种弊端。

第三,“克己”是条件,“复礼”是目的。孔子认为,“礼”是衡量人的行为和道德是否规范的标准。“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只有“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所以,他一再要求他的学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意在使其弟子知礼守礼,立身于世。“礼”还是维护社会秩序与伦理道德的核心。理政治国,需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在孔子看来,礼作为一种形式载体,不仅可以约束与规范人们的道德意识,还具有促进国家安全与稳定的功效。

关爱教育论文篇11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渠道作用。根据爱国主义本身的内涵,两课教育既要互相配合,又要在教学内容中有所侧重,将爱国主义教育分阶段、分层次渗透到两课教学的内容中。通过两课教育使学生能正确把握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的关系,坚定青年学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二、以重大事件和纪念日为契机,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以重大事件和纪念日为契机,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按照位置来划分,可分为校内教育基地和校外教育基地两类。按照其内容和性质划分,又可分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学校教学实践基地两大类。各类教学基地功能各有所重。在当前,尤其要高度重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特殊作用。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利用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组织了许多富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对长年处于高校狭窄生活环境的学生来说,既富有新鲜感和吸引力,又能使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受锻炼,增长知识和才干,培养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例如,太原师范学院有89.5%的团员是全国注册青年志愿者。在2008年举办的山西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中,该院60余名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在非典时期,我院的青年志愿者承担了“空中课堂作业辅导”,为停课期间的中小学生开展作业辅导,用爱心谱写了一曲特殊的抗“非典”之歌;在2010年该院承办的山西省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期间,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我院争光、为大运服务”的口号,他们用饱满的热情诠释着志愿者精神,用辛勤的努力展示着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其熟练技能和奉献精神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2008年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2010年山西省大学生志愿服务晋西北计划中,近40名太原师范学院的优秀学生踏上了支援祖国落后地区建设的征程。

2008年3月在海外奥运会火炬传递过程中,海外大学生不畏的危险,自发组织保护奥运圣火,确保火炬传递顺利进行;2008汉川大地震发生后,大学生志愿者们献血、捐款捐物;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大学生志愿者在奥运会举办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们辛勤无私的工作,他们热忱大方的微笑,成为了北京奥运会的一道靓丽风景。这些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民族精神的体现。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对大学生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关系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大计,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是贯彻和落实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三、运用各时期爱国主义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对大学生进行榜样教育

大学生正处在青年中期,从心理角度看,大学生神经过程趋于平衡,他们精力充沛,易激动甚至于失眠。他们情绪丰富但不稳定,有强烈的两极性。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但鉴别能力不强,由于阅历浅,对事物认识轻率,片面。他们在与他人交往时不愿敞开心扉,但内心又非常渴望交流。而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和认识水平又没有达到能够真正独立地、正确地调节自身行为的程度,在多种社会价值取向面前,大学生会对自己以往的价值观产生怀疑,从而导致迷茫和消沉。

榜样教育是为了满足大学生内心需要而应运而生的,它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世纪之交,“衡阳抢险英雄群体”诞生于着眼培养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人才的海军工程大学,大学生就要像他们那样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理论的指导。当代大学生只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所作为,并在为社会作贡献中实现自我价值。

四、组织大学生开展红色旅游,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氛围

要使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成为我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营造一种浓郁的社会氛围,使老区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在人们日常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能随时随地受到感染和熏陶。媒体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老区革命传统和新时期发扬革命传统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弘扬正气,激发全市人民的爱国敬业精神,把革命传统教育贯穿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各个方面,促进老区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有机结合;利用革命文物、烈士陵园、革命旧址等特定场所举行各类有益的活动;组织开展征文、演讲、主题会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教育活动,还要组织力量把我市各个时期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重点革命先烈的事迹编入党、团课教材,使革命传统教育代代相传,使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

五、充分运用现代传媒对大学生进行渗透式爱国主义教育

关爱教育论文篇12

一、全面把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和大学生群体特点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实际的教育操作过程当中还存在一些缺陷,这主要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不够所导致的。其次,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存在一定差异。大学生的个体差异、生活背景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导致有些大学生对“爱国”认识不到位的现象,造成学习过程中方向上的偏差。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某些高校课堂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不够充实,教育模式比较老化、教学方法不够创新,以至于爱国主义教学多存在浅层次的读读教材、无思想上的爱国升华。学生对这样的教育感到枯燥,这对于爱国主义的教育工作开展不利。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内心非常渴望并能够表达自身情感。但是由于校内教学的忽视,爱国主义教育的普及受到了一定影响。

二、运用丰富多彩的方式方法,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当前由于高校爱国主义教学的方式方法还比较单一,使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不够深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改变以往单一、单调的教学模式,采取多元化创新方式进行教育。例如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及实践教学、爱国主义活动等各个方面贯穿和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从各个方面贯穿和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将课堂作为主阵地充分进行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好引导,将学生引入爱国主义情怀教育中。同时,应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够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平时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也要向学生宣传爱国主义的思想,以各种丰富多样的知识为载体,以生活和社会为践行舞台,既省时又省力。

2.以重大事件为契机,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环境。

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比较倾向于对各种知识进行填鸭式的灌输,没有很好地关注到大学生的自身感受。现代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应该抓住时事和热点新闻,从最新最近发生的事件出发,提高大学生的关注重心和兴趣点。例如奥运会的举办大大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祖国的强大,从而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更加深刻。

另外,可以从国外的重大事件中提取爱国主义情怀成分,但是教师必须搞清楚对象,我们所谓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将外国的重大事件作为例子并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中国特色的热点报道和时事政治的真正含义。

3.抢占网络阵地,加强舆论引导,开辟爱国主义教育新途径。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互联网+”更是互联网创新模式下的新业态,为深化改革、体制创新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网络平台。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离不开网络,网络信息的公开性和共享性使得它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风靡起来,成为地球村的高音喇叭,但是网络也成为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途径,所以我们要研究如何才能够抢占网络阵地,加强舆论引导,完善网络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开辟爱国主义教育新途径,从技术上把握现代教育的主要脉络。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输工具,使时事新闻能够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流传,同时相关官方回复、媒体分析和社会评论通过网络广泛传播。但是“信息”有好有劣,如果学生对所看信息不加甄别地进行吸收,就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造成负面影响,使爱国主义教育失去作用。所以,学校及相关部门都应采取相应措施,加紧建设学校专属的网络媒体工具,如:建构校内官网或是校内APP软件。相关部门尤其是高校所在地的政府部门应充分履行自身职能,最大限度地净化社会环境,引导社会舆论,抢占网络高地。

4.深化大学生历史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文化传统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国家民族得以延续下去的精神支柱。对于大学生来说,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教育传承应该得到高度重视。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原因,一些学校将技术性强、实验度高、应用性广的工科和理科学科看得很重,而不太重视历史、政治等文学性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导致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热情不高。历史是继承民族文化和民族深厚底蕴的载体,只有深切地学习民族历史,才能够增强对国家的认同和对民族的热爱,树立起爱国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不应仅从技术方面获得帮助,正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国能够一路走到今天,靠的不仅仅是方法,还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精神,帮助和支持我们走向今天的现代化。

某些大学爱国主义教育中历史文化传统的传承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不够丰富,所以,高校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和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深入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心中建立起对国家历史的认同感,为爱国主义的教育做好铺垫。

5.加大在实践活动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力度。

爱国主义教育形式的单一容易导致学生对于爱国主义教育不感兴趣,产生一些厌学情绪。所以从根本上说要在加强内容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的同时让学生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只有让大学生积极投入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才能提高爱国主义意识。

社会上有浓厚的实践氛围,但是由于思想和行为有时脱节,导致实践过程中某些大学生可能因为不懂得保护自己而出现实践偏差的现象,对此,相关机构应加大社会的安保力度,为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三、结语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意识形态的教育,也是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所以,高校和相关部门要完善各个方面的工作,才能够在深层次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应认识到,之所以当前某些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还不够强,是因为除了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还有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只有社会和学校共同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关爱教育论文篇13

有的学者从认识论、价值学、伦理学、政治学的角度认为爱国主义的内涵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爱国主义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旨在表现为一种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对个人与祖国关系认识的感性阶段,从价值论的角度看,反映的则是主体(人)对国家价值的情绪体验;2.爱国主义还表现为理性的爱国主义观念,它是建立在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深沉思考和对人们与国家民族内在价值关系的理性把握之上,具体以爱国主义道德规范和政治规范的形式表现出来,在阶级社会还表现为一定的阶级性。

有的学者认为,爱国主义是爱国情感、思想和行为的理性升华,是“基于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无比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情感,体现了深厚的爱国之情、坚定的报国之志和高尚的效国之行的有机统一。”

有的学者从“爱国主义”的逻辑学分析,认为爱国主义的内涵应为:一定国家、阶级所倡导的对自己祖国、民族、人民、亲人、故乡、山河、文化及各种优良传统和习俗习惯的认同与热爱,具有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并乐于为祖国的利益、尊严和荣誉献出自己一切甚至生命的系统理论或思想作风。爱国主义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一方面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继承性,另一方面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

还有的学者认为,爱国主义是一个道德范畴,体现的是个人对民族、国家的基本价值认同,是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能够从内心规范人们的爱国行为,使其自觉自愿的履行好各自对祖国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爱国主义也是一项政治原则,作为政治情感,爱国主义具体表现为人们对国家政治制度价值取向的一种政治认同感。

我认为虽然很多人给爱国主义下了许多各式的定义,虽有不同,但大都认为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主义”,应该包含有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只讲思想感情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定的感情升华,即从思想升华到行动。勿庸置疑,爱国主义必须包含有“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一内涵。其核心问题是个人对祖国的态度,这是爱国主义最起码的标准。爱国情感的深层底蕴是根植于人们对自己所在的民族共同体利益的关切,一种民族认同。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即便在同一时期,不同阶级的爱国者也有不同的爱国主义行为,同一阶级的爱国者也会有不同的爱国举动,但是他们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却始终相同、永久不变。

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症结

学者们普遍认为,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中央和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从本地本校的实际出发,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总的来说,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成功的。但也不容否认,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其症结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大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着模糊认识和困惑

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青年中知识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绝大多数有着正确、积极的爱国主义思想观念。他们热爱祖国,有较强的民族自尊心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具有较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报效祖国的思想准备。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一些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某些困惑,其主要表现为:

①虽然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但这种热情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②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价值标准趋向对自己的实用;③面对我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现实,有的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前途信心不足;④一些大学生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在现阶段所表现出的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

2.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本身存在不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②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和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健全;③有些高校的条件、保障机制不能很好地适应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④当前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形式主义等弊端,对新形势下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探索不够。

三、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正如《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非常广泛。从历史到现实,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自然风光到物产资源,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瑰宝,要善于运用国情材料,并注意挖掘各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具体地说,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成就的教育、中国国情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教育等。学者们提出,根据新的形势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特点,高校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1.社会主义教育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爱国主义为社会主义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社会主义又为爱国主义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爱国就要热爱社会主义的中国。所以,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同社会主义教育结合起来,要从历史的发展、现实的国情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不同角度使学生明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从而引导他们确立起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

2.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深层次的东西,是千百年来历史的积淀,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纽带。大学生只有了解中国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良好的传统文化的底蕴,才能抵御外来文化中消极因素的侵蚀,树立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渗透,在学习和吸收包括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在内的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3.国家和国家安全教育

国家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国家的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权力。爱国就要保护国家。同时,面对经济全球化给国家安全带来的潜在威胁,必须加大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力度,使他们明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安全已不仅仅局限于军事安全,而且已经扩展到经济、政治、科技、信息等领域,从而提高他们对国家安全的警觉性和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在思想上筑起一道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实屏障。

4.爱人民的教育

人民大众是国家和民族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对人民的热爱与忠诚是爱国之情的最重要的体现和必然归宿,是爱国主义的应有之义。大学生只有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自觉地贴近群众,与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其爱国之情才有坚实的根基。因此,在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必须教育学生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主动贴近群众,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努力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

5.艰苦奋斗教育

爱国主义的情感和思想,最终要体现在报效祖国的行动中。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最集中、最深刻地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而要完成这一宏伟、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奋发图强,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可以说,艰苦奋斗与实干兴邦是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大学生是建设祖国的新生力量,更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历史责任,走艰苦奋斗、实干兴邦的创业之路。

四、关于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有的学者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应采取以下对策:第一,对大学生的爱周主义教育应与时代同步,理性、开放而宽容。第二,加强大学生爱家、爱亲人、爱乡土教育,为爱国主义教育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一个个体对国家民族的爱不是虚空的、抽象的,其形成同样不是一蹴而就的,总是随着个体社会实践范围的扩大,点滴积累而成。所以对大学生爱同主义的培养,应该从爱家、爱亲人、爱乡土着手。第三,加强大学生历史教育,因为这是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文化给养。让历史教育贯穿在教育的不同阶段。第四,加大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实践比例,反对空淡和形式主义。仅仅通过灌输来确立一种价值观念,不仅不能产生道德本能,相反会导致道德逆反。道德教育成为道德的异己力量。

有的学者认为:第一,正面灌输与寓教于乐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形成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正确态度和良好心理。第二,强化各种内容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第三,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增强其连续性、长期性和针对性。

还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应该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把爱国主义教育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第二,把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第三,把爱国主义教育和校园文化相结合。第四,爱国主义要与国内外重大事件相结合。第五,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推进改革开放相结合。第六,爱国主义教育要与师德建设相结合。

我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由近至远”,从“小”入手。指从小事做起,从小事抓起,从个人这一个小单位入手,做到爱自己、爱别人、爱大家,爱家庭、爱学校、爱社会、爱国家。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也要有这样的理念,教育人们从“小爱”转化为“大爱”,从“近爱”提升为“远爱”,真正做到“祖国在我心中”。

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以上研究分别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进行了积极的、有益的、开拓性的探索,但这些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表现在:研究的视野不够开阔;研究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失效原因的宏观分析比较多,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分析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原因的较少;许多学者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爱围主义教育实效性的措施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一定的结论,但也只是从表层理论到表层理论的堆砌,没有深层的理论底蕴和原理支撑;研究不够系统、不够全面,或只研究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失效原因,或只研究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或只研究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缺乏从一个整体的高度进行的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第一,开阔研究的视野,从整体上研究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重点研究如何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第二,既要从宏观上分析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失效原因,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分析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微观原因。第三,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措施进行研究,从中发现规律,在深层的理论和原理支撑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加强实证研究,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第四,注意从一个整体的高度,开展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第五,加强教育途径、方法的探究,注意抓住教育的良好时机。

参考文献:

[1]傅晓宇,王海稳.多维视角中的爱国主义内涵[J].理论月刊,2004(12).

[2]王置娟.爱国主义精神的当代要求及其价值[J].高校理论战线,2004(5).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