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实用13篇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1

1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体系

1.1地源热泵技术

传统空调存在能源利用率低、不能合理充分地使用高品位能源、造成环境污染、性价比不合理等问题,是在利用少量的高品位能源的基础上,将热量从低品位热源流向高品位热源,从而达到节能效果。热泵需要消耗一定量的高品位能,但在理论上供给用户的却是消耗的高品位能和吸取的低品位能的总和。由于存在这方面的优势,热泵技术受到了环保部门和能源部门的极大重视,因此这项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比较常见的有土壤源热泵、地表水源热泵、地下水源热泵等几种技术:(1)土壤源热泵系统。启动时输入少量高品位的电能,将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转移(见图1)。地球表层是一个巨大的蓄能体,土壤具有很好的蓄能特性,地下的温度在一年四季相对稳定,一般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是理想的冷热源,土壤的温度特性使得土壤源热泵机组运行COP得到极大的提高,与传统的传统空气源热泵相比可节约40%~60%的运行费用。同时,由于土壤源热泵以土地为冷热源,既没有燃烧也没有排烟,并可以一机多用,使用寿命也较长,因此符合能源利用中的可持续发展需求。(2)地表水源热泵技术。地表水可以吸收太阳能和地热能而形成低温低品位热能资源,地表水源热泵采用热泵原理,通过输入少量的高位电能,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的转移,还可对热泵系统排出的尾水进行处理,用于景观绿化灌溉、道路浇洒和地下车库冲洗等。(3)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把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地下水作为冷热源,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的转移,地下水存储的热(冷)能成为机组冬季运行的热源和夏季运行的冷源。

1.2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

热水是建筑物中排在供暖、空调和照明之后的第四大能耗。人类对利用太阳能产生热水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以此作为降低建筑物能耗的有效手段。太阳能光热的用途较为广泛,涉及生活热水、采暖(含制冷和空气调节)、区域太阳能供热水厂、游泳池水加热和洗衣用水等多个方面。

相对于使用化石燃料制造热水,太阳能光热系统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及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产生,同时为了不占用任何室内空间,可以将太阳能集热器装在屋顶上,正常的太阳能热水器不易损坏,寿命至少在10年以上,甚至可以达到20年以上,因为基本热源是免费的太阳能,所以具有很高的经济成本效益。

1.3太阳能光电利用技术

贝尔实验室于1954年开发出转换效率为4.5%的单晶硅太阳电池,从此以后,太阳光电技术逐步在世界各地发展起来。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清洁干净、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太阳能发电,不耗用不可再生的、资源有限的含碳化石能源,使用中不会产生温差气体和其他污染物,能与生态环境达成和谐,基本符合经济社会可再生发展战略。光伏电池组件安装中能与建筑物达成完美结合,既可发电又能作为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不但有利于降低建设费用,并且还使建筑物科技含量提高,也可对电网起到调峰的作用,使物质资源发挥多种功能,得到充分利用(见图2)。

2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

尽管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利用还不尽如人意,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及其技术创新在绿色建筑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国家出台了多项鼓励政策,各地区也相应地对可再生能源技术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得到了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2006年,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两部委下发《建设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自此,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规模化应用示范工作开始全面启动,其中重要的内容是关于太阳能利用技术和浅层地能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2009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民生”的战略部署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形势的需要,以启动我国“太阳能屋顶计划”为切入点,开展了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强调大力支持太阳能光伏产业,并提出对符合条件的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给予补贴。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工作,对纳入示范的城市,中央财政予以专项补助。

为了使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国家除了各种财政补助政策,还进一步出台各种有效的激励措施。土地优惠政策方面,政府部门在土地出让等环节,就将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绿色建筑、住宅全装修、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作为项目建设的基本要求,制定各种土地供应和交易的优惠政策,鼓励开发商采用可再生能源技术。

其他经济激励方面,为推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设立建筑节能专项资金对其建设进行补助,并将其纳入财政预算中。另外,吸引社会资本的加入,设立示范区投资基金,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加快示范区的发展,提高节能水平。为了提高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技术支撑单位的积极性,设立科技奖励基金,奖励在可再生能源项目和绿色建筑项目中做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

3发挥税收政策的作用

在培育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技术创新投资和媒体业技术创新投资方面,政府提供政策支持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各类政策支持中,税收政策在导向性、效率性、补偿性、稳健性、透明性等方面,具有其他政策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粗放式增长方式下,能源消费也以翻番的速度增长,能源短缺、环境压力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挑战。为此,中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思路。企业作为社会的微观经济主体,必须负担起节约能源的社会责任。从企业自身看,通过企业技术创新,节约能源应是企业的内在发展要求。

1.节约能源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

企业是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者,作为个体的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也主要是从利润角度考虑。企业要实现最大利润,首要的办法是降低成本,而通过技术创新,企业一方面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单位产品能耗,从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合理使用,把废能转换成企业可用的能源,可以产生可观的利润。一位企业家就曾说过,企业的生命力在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生命力在于资源节约、环保与高效。

2.节约能源应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之一

目前,我国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八大行业,单位产品能耗远高于世界先进平均水平,煤、电、水等大量能源浪费严重。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应成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目的之一。世界知名汽车制造商克莱斯勒集团,通过启动新能源与新动力技术创新战略,开发出高效率的汽油发动机、高级柴油发动机和利用生物燃料、混合燃料、氢燃料等新能源的汽车动力系统等,掀起燃油动力革命。我国著名的企业五粮液集团采用蒸馏一次水补充及二次恒温控制技术改造、激光全息防伪生产线进水全封闭循环新技术等先进的节能新技术,实现年废水循环利用量700多万吨,各类资源的“三废”综合回收利用产品销售收入高达1.6亿元。该集团董事长王国春认为:“三废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基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五粮液集团主动进行技术创新,把节约能源作为技术创新的目的。

3.企业技术创新是节约能源的途径和保障

节约能源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将企业技术创新导入节能领域,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是节约能源的保障。英国BRONZEOAK公司与印尼RNI公司合作,利用印尼甘蔗、棕榈等自然资源,共同开发生物乙醇等新型能源,建立生物资源发电厂,打造了自然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制造体系。江苏金东纸业公司将企业80%以上的技术改造资金投入到节能减排技术开发新领域,建成白水全封闭循环利用系统,使企业白水循环使用率高达96%;实现了冷凝水全部回收利用,使吨纸耗水从原来的120吨迅速下降到8吨。

4.企业技术创新是节约能源的决定性因素

技术创新是以企业为核心的,而企业是社会的微观主体,具有社会性,因此,企业技术创新注定要为节约能源,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承担责任,企业技术创新已经和必定是节约能源的决定性因素。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以科技创新导入能源利用与再生,高新科技产业增长占全美经济增长的85%以上,开辟了新的增长方式,节约了能源。而传统产业中的机械制造、化学与造纸以及日用消费品工业等,通过技术创新,对节约能源所发挥的作用也非常明显。我们也应确立技术创新导入能源节约、开发与利用战略,使有限的能源发挥出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节约能源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

1.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够明确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科研院所,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企业应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日本的科研开发体系就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辅助形成的。再如美国,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在科研开发方面愿意投入巨资。通用汽车公司每年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大约占其销售额的3%,它还建立了巨大的技术中心,设研究实验室及工程部、设计部、制造部、环境保护部等部门。由于计划经济残余思想的影响,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还不够明确,直接导致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意识不强,认为技术创新应该是研究院所的事情,与企业无关;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在研究开发、技术创新上不愿进行投资,由此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更无从谈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

2.企业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还缺乏能源危机感,缺少节约能源的社会责任感,不能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企业的技术创新,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意识不强,对符合节约能源要求的技术创新关注也较少。一些企业即使考虑进行技术创新,也只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而没有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角度考虑,甚至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立起来。因此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往往采取一些急功近利的办法,走粗放式的老路子,以能源消耗过度为代价,从长远看,这不仅对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而且制约了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企业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

虽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但是以这样的方式增加利润毕竟要经过比较长的一个周期才能实现,而且,企业为此进行技术创新所需投资成本较高,需承担的风险也较大。与此同时,一方面是大量新能源的发展和使用,购买新能源的成本甚至比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再利用和再生利用能源的成本更低,另一方面是企业在粗放式经营中并没有因企业的过度消费能源而直接付出相应成本。因此现实中企业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

4.企业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政策组织保障不强

既然企业自身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政府就应该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并通过政策、法规、制度等引导企业、规范企业、约束企业。在西方国家,政府纷纷制定实施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措施,促进企业开发新技术,采用新材料,改进新设计,加速企业发展向节能环保方向转变。美国的新能源政策要求大力开发节能技术,积极寻求可替代资源,大力倡导全社会节能。比如将汽车节能技术设置硬性指标,规定2007年生产的汽车的燃放必须从每加仑行车20.7英里提高到22.2英里。英国政府大幅度降低对资源消耗高的纺织、钢铁、机械等传统产业的补贴,扶持发展能源消耗少、资源产出率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欧盟鼓励企业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绿色能源产业,新生能源可获得相应排放额度的补偿。而目前我国虽然也有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但总体看来,针对性较差,可操作性不强,效果不明显。

5.企业围绕节约能源的技术创新水平低

近来,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虽有了较大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节约能源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节约能源角度看,目前工艺创新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围绕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工艺创新过少,导致企业能源消耗居高不下,经济效益低。产品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开发各种能节约原材料和能源的产品的创新能力低,而且,我国企业的产品创新还是以模仿、改进和换代为主,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创新。

三、从节约能源视角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1.明确界定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缺位,直接、严重制约着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进程,影响企业的节能减排。因此,首先要从思想上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意识;其次,可以考虑在政策方面硬性规定不同规模的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所占的比重;再次,国家应该采取激励措施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从而保证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2.树立节约能源的技术创新观

在增长优先的发展观指导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目的也仅仅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技术创新过程中忽视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技术创新缺少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要使企业和社会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使技术创新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在企业树立节约能源的技术创新观,把节约能源的观念和思想深入到企业内部,成为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技术创新观顺应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充分考虑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它指导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是可持续的,是符合人类社会长远利益的。

3.加大围绕节约能源的企业技术创新政策保障和支持

借鉴西方经验,充分利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把节能环保型经济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向节约能源方向转变。(1)从产业政策上对那些高能耗的落后产能企业予以淘汰,扶持能耗少的高新技术企业。(2)制定有利于节能技术创新项目的信贷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节能技术创新项目提供贷款,对高能耗企业则限制信贷支持。(3)制定有利于节能技术创新项目的税收政策,对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给予相应的免税、奖励、补贴等优惠,扩大对高能耗产品取消出口退税和降低退税率的范围。(4)建立技术扶持体系,优先考虑将节能技术创新项目列入重点工程,直接投入资金,组织有关企业、科研院所等联合攻关。(5)增加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政府引导类科技计划的投入,给企业节能技术创新项目更多支持。

4.围绕节约能源,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

一方面要加强能源循环使用技术的开发研究。尽可能选用能够回收利用的能源,提高能源回收率,进行能源综合利用和二次再生利用,创造能源循环利用的节能新技术。另一方面,大力推广新工艺、新技术,如低物耗、能耗煤基液体燃料生产技术、生物质能转换技术等,发展尚未使用的能源来取代已经和将要耗竭的能源,尽可能从污染环境的能源转移到可再生利用的绿色能源。以节约能源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切入点,将技术创新导入节约能源、能源利用与再生等领域。

5.围绕节约能源组建企业技术创新联盟

节约能源可以通过对能源的反复循环利用来实现,而能源的反复循环利用不是单个企业和产业能够完成的,它要求企业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共同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例如,一个企业在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的技术创新成果可以让别的企业享用,企业的废弃物甚至也可以成为别的企业的能源。如此循环利用,互帮互助,共同促进整个社会节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促进能源节约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凤岭:整体推进节能环保经济发展[J].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7(7)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3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和原则

“循环经济”是以解决环境恶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为目的,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Boulding K E.)提出的。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全球峰会”以来,世界各国普遍承认循环经济在防止环境破坏、改善人们生活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安排经济活动,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和反复使用,将经济活动组成为“生产者一产品一消费一再生资源”的闭环流程。循环经济倡导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指导原则,并贯穿于整个生产消费环节。

循环经济摈弃传统以线性为特征的机械论的指导,转向以反馈为特征的生态学规律。强调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看待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各种经济活动是在生态一经济这个大系统中展开的,以人为主的经济系统需要输入食品、燃料、日用品或各种原料,输出产品和排掉废弃物,而自然生态系统在消化吸收人类排放出的废弃物时,同样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二者相互作用构成循环,整个过程是一系列的各种动态的平衡过程。其中,各子系统之间的竞争和协同将整个系统从无序推动到有序,由远离旧有均衡状态移动到新的均衡。在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下,研究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演化及因此而达到的生态一经济大系统的均衡状态,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

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是循环经济的三原则。对于能耗物耗过高、资源浪费严重的发展中国家,降低前端资源、能源投入有较大的潜力,减量化原则成为循环经济的首要原则。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于生产前端的资源、能源投入和污染物的排放已有较严格的控制,所以侧重废弃物的再生和利用。如德国矿产资源并不丰富,经过工业化的大量消耗,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已十分有限,又存在大量的废钢铁、老旧汽车、废家电等。在1996年,德国制定了《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旨在彻底改造废弃物处理体系,建立产品责任制度,要求在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在使用后要安全处置或重新被利用。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三种不同的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方法。对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三者的作用可能不等,但它们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延长产品、包装物的使用寿命以及再生利用是以有足够的潜在需求和投资为前提的,如果资源、能源的消耗很大,远高于需求,则循环的量就越大,相应的成本就较高,在经济上变得不可行。所以高效的利用资源、能源首先要做的是尽可能的降低消耗;而另一方面,即使技术创新可以改变生产过程中各要素的投入比例、降低其使用量,在短期内,可以支撑一国宏观经济总体规模的扩大。但对于这种源源不断的资源投入,减量化总是有限度的。此时,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却能给资源、能源投入减量化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成为减量化极限有益且必要的补充。所以,在经济活动中首先应从源头上改进产品功效,尽量避免废弃物的产生,然后对源头上不能削减的废弃物、包装等加以回收利用,只有既不能避免产生也不能循环利用的废弃物才能作为产品的原材料重新进行还原、加工等处理。仍不能进行资源化的废弃物,则要进行分门别类的对环境无害化的处理。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废弃物作为无法再利用而被人们丢弃的东西,所涵盖的范围是不断变化的。过去高炉炼铁环节产生的煤气往往是被散排到空气中,这种低热值的有毒气体对大气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但通过在高压电站锅炉的技术创新,大量剩余的高炉煤气被用来发电,为钢铁生产创造出一条捷径高效的高炉煤气回收途径。所以,原来对环境有害的废弃物通过研发改进可以成为生产活动中的能源,废弃物只是在相对技术条件下无法再利用的而被看做是垃圾,而技术创新可以改变废弃物的范围,变废为宝。

二、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

1912年熊彼特(Sehumpter)在其著作中《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思想,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资料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系统。”而创新的主要驱动力是个人(企业家)和企业家。后来,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一分为二:一是以索罗(R.Solow)、弗里曼(C.Freeman)、曼斯菲尔德(E.Mans-field)、斯通曼(P.Stoneman)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学派,从技术的变革、创新、扩散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新古典经济学家将技术创新纳入到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提出了经济增长理论和后来著名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二是施穆克勒(J.Sehmookler)、罗森伯格(N.Roserberg)和弗里曼(Freeman C.)等人则运用经验研究和案例分析强调科技进步与经济结合的方式、途径、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等。

技术的成长是一个与时间相关的动态过程,它对旧技术的替代需要时间。这在熊彼特时代就提到了,他认为技术创新及其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是一个有机过程,创新的每个环节都会受到诸如现有技术条件、社会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与主流经济学所追求的静态均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长期以来经济学界一直都未给与技术创新充分的重视,1932年罗宾斯(Robbins)在他的方法论研究中还将技术创新归为心理学和工程学的研究范畴,演化理论等非主流经济学基础也就成为技术创新的理论依据。直到半个世纪后,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熊彼特对非线性动态系统的直觉推理也契合了自然科学的显明性发展,技术创新思想才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现代的主流经济学也从以前的静态均衡分析为主逐渐变为以长期动态均衡分析为主,并把技术创新看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之一。

在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过程中,理论界先后出现了五代技术创新模型。第一代,技术推动创新模型又称熊彼特企业家创新模型,最初由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的沃尔什在SHPPHO项目时,依据熊彼特的观点提出,认为技术创新是内生的,推动着经济的长期增长;第二代,需求牵引创新模型则由施穆克勒提出,他在1966年发表的《发明与经济增长》中,指出市场成长和市场潜力是发明活动速度和方形的主要决定因素。第三代,技术创新连锁――回路模型,克服了前两代线性模型的弊端,将科学、技术和需求结合起来,

提出了三者互动的复杂过程。正如罗森伯格在《黑匣子之谜:技术与经济学》中所说:“作为基本的、演进着的知识基础的科学技术同市场需求的结构一道,在创新中一种互动方式起着核心作用;第四代,技术创新周期模型,则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对技术创新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创新后期不再仅是新产品的技术扩散和完善。”厄特巴克(James M.Utterback)和阿伯纳西(N.Abemathy)区分了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它们在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地位不同,技术创新轨迹也跟着从产品创新转移到工艺创新,直到新的主导技术出现,再经历这一过程;第五代,技术创新网络模型是由罗思威尔首次提出,是一个以系统集成和网络化为核心的创新模型,是一个以顾客为导向的快速反应网络系统。突出通过电子系统来实现创新的高效、快速和柔性化。

技术创新对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综合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各种观点的经济学家都已承认,新产品与新工艺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源泉。随着现代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技术创新的经济学本质认识的加深,近年来经济学者已把经济分析方法应用到技术创新的研究上,对技术创新行为进行了大量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问题,并建立了相关模型。其中,除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研究及技术扩散外,新熊彼特学派还开始了具体历史条件和环境下技术创新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新古典主义学派考虑到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市场失灵”问题,提倡政府干预减少先进技术的外溢性给创新者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经济中技术创新活动的展开。

三、技术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手段

循环经济和技术创新对主流经济都有继承,同时又有发展。前者主要引入了生态学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的基本观点,扩充了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追求规模限制下的资源优化配置。而后者则从动态的角度考虑新产品的创造、新工艺的发明、把发明转化为商业应用的创新以及创新的普及,研究不同阶段的相互依赖和反馈以及技术的变化,不断促进经济学界打开科学技术这只“黑箱”。循环经济和技术创新对问题的分析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演进方法,解释经济中的常态――失衡,以求达到更高层次的稳态,加强了经济运行机理的过程分析。纳尔逊(R.Nelson)和温特(S.Winter)也在1974年提出“将生物进化论的原理作为经济分析的方法论基础”的建议。所以,对于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技术创新由于有着与其相同的分析角度,具备成为解开问题的出发点和关键点的优势。同时,技术创新主体与创新对象和环境是一个相互依赖,不断发展的统一体,它们对彼此的影响和改造都是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内展开,搜寻和选择经济一生态系统的规律性以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4

一、技术创新内涵界定

创新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lois.Schumpeter)的“创新理论”中。熊彼特在1912年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使用了“创新”这一概念,他提出创新是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合,是生产函数或者供给函数的变化。创新既包括开发新产品,采用新工艺,开辟新市场,也包括控制原材料的新来源和实现新的产业组织等。上世纪80年代曼斯费尔德(Mansfield)对技术创新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定义,他认为“一项发明,当它被首次应用时,可以被称为技术创新”。这一定义也为后来许多学者认可并采用。弗里曼(Freeman)对技术创新作了更全面的定义,他认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装备等形式在内的技术向商业化实现的首次转化。

在通过对国内外知名学者对于技术创新定义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研究与理解,本文认为技术创新定义是满足企业家追求利润的目的,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原动力,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新整合产生新成果并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

二、循环经济分析

(一)循环经济内涵界定

学术界对于循环经济的定义包括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的定义是在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核心为物质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狭义的循环经济追求的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可持续性,完全颠覆了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高消耗、高排放、重污染”及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最大化。广义的循环经济在狭义循环经济基础之上又有了一个提升,关注角度与层次都有所扩大,广义的循环经济关注的不再仅仅是经济领域,而是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系统性、整体性的关注。其所研究的问题是着眼于整体大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协调配合,借助于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先进的技术创新成果等,最终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组合状态,实现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循环经济的内涵界定为循环经济是系统性的、整体性的范畴,它突破了经济领域,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原则,包括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和技术等多种要素,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依靠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产业结构创新等手段构建复合的生态经济系统。

(二)循环经济特征分析

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系统性更强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仅仅考虑经济领域,而不考虑社会、环境、资源等方面,并有意识地将其排除在外。循环经济以整体性、系统性观点看问题,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求经济活动与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协调统一,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全面、健康发展。

2.消费观念更先进

传统经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不可避免导致资源过渡消耗、环境过渡污染、消费者消费无节制。而循环经济提倡适度消费的观念,是将消费理念融合到环境保护意识当中,倡导人们在消费中,考虑环境与资源的关系,对产品进行有限消费,即适度消费。

3.生产观念更新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在生产方式、要素投入方式以及两者的结合方面有更新的要求,对于管理理念、生产技术等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改变了传统经济“黑色生产”“褐色生产”的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方式,转而寻求经济与生态的同步发展。

(三)循环经济的原则

“物质循环使用、能量梯级利用、环境污染减少”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其目标在资源有限投入的情况下实现其使用效率的大幅提升,这要求生产单位不仅在单个生产环节上进行资源把控、技术提升,更要在整个生产链中进行资源整合利用,推进物质的多层次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促使人类的经济生活与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最终带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双赢。循环经济的这些理念和发展目标被精辟地概括为“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

1.减量化原则(Reducing)

减量化原则作为循环经济的第一原则,遵循“适度消费”的指导思想,这要求生产单位在生产活动开始之前就要对资源(能源、水、土地、材料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利用。通过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的创新与提升来降低能源的消耗。实现以资源能源的“低消耗”换取最终物质的“高产出”,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再利用原则(Reusing)

再利用原则针对产品的生产过程,强调通过技术手段的提升、资源的重复利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升其利用效率。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实现:通过技术手段的革新提升产品的质量进而使产品多次使用,通过研究产品的功能改进实现产品的多级使用,最终实现 “一物多用”。假设产品使用寿命拉长一倍,那么相当于资源流动速度减缓一半,进而因资源消耗导致的污染物排放量就会减少一倍,最终可使经济活动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性更强。另一方面是对产品资源的集约使用,将产品的利用达到某种规模效应,以此来减少因分散使用导致的资源浪费。

3.再循环原则(Recycling)

再循环原则关注的是生产过程的末端治理,通过对回收利用系统的升级、改进和合理使用实现“变废为宝”,即指对生产初始端、过程端、末端以及消费领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并通过回收技术达到废弃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最终再次投入生产,推动资源循环的良性运转。资源的再循环利用可以实现资源化,资源化可分原级资源化和次级资源化,两者区别在于回收后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后以哪种形式投入生产,生产的产品与原来产品是否一致。相同、相仿的既为原级资源化,否则为次级资源化。

三、技术创新对循环经济的影响机制研究

(一)技术创新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

人类发展史都与技术的革新如影随形,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推动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快速前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科技手段的一次次提升,人类向大自然的索取也进一步扩大,同时由于资源的无节制消耗向大自然排放的废弃物也随之增多。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结果就是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粮食危机、温室效应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无一例外都影响着人类的生存。近几年,面对日益凸显的问题,西方国家开始重新审视经济发展方式,由此引发的生态伦理观也发生了变化,实现由“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中心伦理”的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高排放的生产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科学技术的提升使得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其不可持续性发展。人类认识到这一严重问题的同时一直在致力于解决这一难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仍需技术创新来实现。正是在这种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开辟了循环经济之路。因此,循环经济的诞生是人类技术创新不断进步的结果,技术创新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先导。

(二)技术创新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

技术创新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源泉,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并非促使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其真正发挥作用的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环节便是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可以创造适合社会需要的新产品进而成功地占领市场,创造最终的商业价值。技术创新不是单纯的科技问题,亦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它是涉及多领域、多环节的问题,涉及到经济、生产、市场拓展等创新过程。在此过程中,通过将科学技术与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与结合,使得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相连接,形成促使科技进步与经济相关联,进一步升华,引发质的变化,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技术创新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循环经济既然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那么技术创新必然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技术创新专家认为,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的四重效应,具体为:一是原始创新的能动效应;二是模仿创新的扩张效应;三是后续创新的持续效应;四是结构优化的集成效应。这四重效应的综合使得生产界产出新的成果,转化为了新的生产力,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导致四重效应不断叠加为创新产出提供源动力,并被大量引致到下一轮的生产中,如此循环往复,实现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保持稳定的、持久的推力作用。

由于循环经济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简单发展,还涉及到资源、社会、环境等各方面,是由于循环经济的发展不是单方面的简单线性发展,而是一项包含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等要素非线性的发展过程,技术创新作用于此,必将产生综合性的作用机理。

传统线性经济背景下,经济发展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函数为:I=P×a×T1

其中,I表示传统经济对环境的综合影响;P表示本区域人口数;A表示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用GDP衡量;T1表示传统经济发展所利用的技术。而循环经济发展背景下,影响函数为:I=(P×A) ÷T2

其中,I表示循环经济对环境的综合影响;T2表示循环经济背景下所需的技术。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对比两公式中T对I的作用函数,不难发现,在只考虑技术对环境的影响时,传统经济下技术越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越大,而循环经济背景下,技术创新成果产出越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小。因为在循环经济下,通过技术创新四重效应的组合发挥,引发生产技术的改进、工艺流程的再造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技术创新是实现循环经济途径

技术创新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生态环境改良三条途径,具体如下:

1.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技术创新产生了许多新能源品种,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不可再生资源,大大丰富了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为人类遇到的能源危机的解决提供了途径。依靠技术创新、通过技术改造、挖掘技术潜力,是扭转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能源浪费严重局面的重要手段,亦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途径。因此,面对资源约束的情况,必须加强技术创新,实现循环经济的顺利发展。

2.技术创新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每一次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优化都与技术创新的发展密切相关,技术创新已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产业结构的升级主要体现在高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传统技术得到适当的更替和改造。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也表现在多个方面,可通过技术创新创造适合需要的新产品进而改变需求结构、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促进产业间自由流动与关联、改变贸易结构来共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3.技术创新可改善生态环境

循环经济的发展,是对原有传统经济发展的颠覆性变革,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社会、资源、环境的多重需要,强调应在保证资源储备和环境负荷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增长,这就要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要实现这一变革就必须要技术创新的为基础。通过技术的不断开发,资源消耗减量化技术、能源、产品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绿色设计技术、污染治理技术、信息化技术等均成为建设循环经济的技术依托。通过各种技术的多样化组合运用,将会对生态环境实现最大限度的保护。

参考文献:

[1]武宁.山西省技术创新对循环经济的影响研究[D].山西理工大学,2015.

[2]高国生.江苏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与对策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08.

[3] 罗晓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基于重庆市中小企业调查[D].2015.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5

能源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已经成为各国增加能源供给,促进节能降耗,保障能源安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

《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和清洁发展机制的提出,为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促进这一领域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强大动力。随着人们对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深入理解和广泛接受,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将会得到更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与认同。中国政府为促进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法规,公布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编制完成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为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也为国际科技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计划”中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内容

“计划”所称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氢能、天然气水合物等。

实施“计划”的目标

1.发展新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促进各国技术优势互补,建立技术合作平台。

2.在吸引国外先进技术向中国转移的同时推动中国的先进技术走出去,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合作。

3.制定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交流与合作技术指南,参与国际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技术标准规范的制定。

4.促进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与国外联合建立先进技术应用示范项目。

5.以企业为主体,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快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科研成果的转化;

6.建立与发展一批大的示范项目,促进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技术创新。

7.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建立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推进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规模化发展。

8.合作培养从事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研究与开发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

“计划”重点支持领域

1.太阳能发电与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系统,薄膜太阳能电池和其它新型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综合建筑,低成本、低污染太阳能高纯硅材料生产技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工业应用等。

2.生物质燃料与生物质发电:非粮能源作物、纤维素原料乙醇、能源林业植物、生物柴油、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质气化、沼气及发电等。

3.风力发电:风能资源评估,大型高效风电机组,海上风电机组及风电场建设等。

4.氢能及燃料电池:制氢(太阳能、核能等)、储氢和输氢技术,新型燃料电池与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等。

5.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储运、利用技术等。

“计划”重点任务

1.开展基础研究

鼓励和支持中国研发机构与大学积极参与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国际合作研究与交流,开展新技术基础理论研究,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科技理论成果。

2.建立产业化示范

重点跟踪、引进和研究国际适宜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先进技术,开展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的系统评价及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多能互补系统等研发工作。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发展是以现代制造技术为基础的新型产业,因此要重点合作开发其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合作建立国际化检测中心。

3.面向规模应用

积极参与制定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国际化和地区性技术标准与规范,为新产品进入市场提前做好准备。交流和借鉴国外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规划、政策及管理经验,建立和完善中国的法规与管理制度。

4.实施“走出去”战略

鼓励中国企业、研发机构和大学走出去,积极参与国内外大型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合作项目,并在国内外合作建立研发中心或基地,与有关国家建立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同时推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

5.促进国际交流和对话

建立与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对话机制,交流在能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的观点和经验,共同探讨解决发展瓶颈的方法与策略。以论坛、讨论会、政策对话等形式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对话、协商和沟通。

6.培养高层次人才

利用合作研究项目、合作研究中心和示范工程等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共同培养从事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研发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

怎样实施“计划”

1.成立计划组织机构

由国家科技部与国家发展与改革委联合协调有关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和重要科研机构,组织实施“计划”。成立“计划”国际科技合作指导委员会,启动国际合作机制。

由科技部与国家发展与改革委联合组织,在全球范围内聘请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高层次专家,成立“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对“计划”的优先领域、重点任务和合作方式提出咨询建议,供指导委员会决策。

2.设立专项资金

将安排专项资金启动“计划”,吸引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资金共同推动“计划”实施。同时重视吸引国际大型能源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和私营资本投入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

实施“计划”五个宗旨

1.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依靠科技创新,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心,以及携手解决世界未来能源问题的努力。

2.通过选择国际领先和国内急需的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科学技术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拓宽引进先进技术的渠道,促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建立国际交流平台,支持我国先进、实用的能源技术走向国际市场,推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促进各国先进技术的融合。

3.通过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技术人才,提高中国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基础研究水平,解决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发展中的关键科技问题。

4.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产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规模化利用程度,有效降低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使用成本。

5.建立中国与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对话、协商和沟通机制。

“计划”坚持的五个原则

1.合作互利共赢。结合世界各国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优势和特点,按照国际惯例,在科技领域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2.保护知识产权。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国际科技合作中,要加强有利于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的先进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

3.先进技术共享。在保护各自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加强各国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示范和应用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我国先进新能源技术进入国际交流平台,促进先进技术和科技资源共享。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6

1.1突破资源约束“瓶颈”,防止经济增长大起大落

我国经济面临的资源约束“瓶颈”正日益凸显。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煤、电、油、运全面紧张,这一现象在2004年尤为明显。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2003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煤炭消费大国和第二石油、电力消费大国,水泥消耗占世界总量50%、铁矿石占35%、氧化铝和铜占20%,而GDP仅占5%,说明我国资源消耗是惊人的,同时伴随高投入的是低产出。据测算,中国每创造一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因此,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1.2减轻环境污染压力,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的背后是资源耗竭、生态破坏、环境恶化,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据世界银行和国内有关机构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重已经高达6%~8%。我国环境污染已经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2003年七大水系断面检测,达到Ⅲ类水质的仅占29.5%,而劣Ⅴ类水质高达44%;全国城市有66.7%缺水;大气中SO2排放量达

1995万t,比国家二级标准要求的1200万t容量高66.3%;农田化肥农药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地荒漠化、各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等现象严重。淮河治污10年投入600亿,治污水质又回到“原点”。全国“两控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面临巨大压力,原定目标难以完成。由于200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陡增,导致全国SO2排放量达到2220万t左右,比2002年增加293万t,酸雨控制区内年均pH值小于4.5的城市比例2003年达到16.5%,呈明显上升趋势,比2000年上升12.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1.3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掠夺式资源开采方式,势必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人口质量的全面提高,注重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同时,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资源消耗,克服“绿色壁垒”,提高产品国际竞争能力,更有利于经济增长。一句话,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

实现循环经济,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新型工业化道路靠的是技术创新,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追赶时期,注定要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技术创新是关键。

传统经济活动是“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单程线形的物质流动模式,而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再生化,可以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从表面上看,循环经济只不过是强调“三废”的回收利用,但这只是一种误解。从技术经济学角度讲,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微观技术层面上是资源(能源)消耗增长过快、资源利用效率过低、资源再生化率不高。这一点我国经济增长状况表现尤为突出。因此,从技术角度讲,循环经济要求我们经济发展必须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调对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在保护环境同时实现经济增长。这就是循环经济的技术范式特征。

有关专家指出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大体由五类构成: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替代技术是旨在通过开发和使用新资源、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替代原来所用资源、材料、产品和工艺,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环境压力的技术。减量技术是用较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在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技术。再利用技术是延长原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资源化技术是生产或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回收处理,成为有用的资源。系统化技术是指主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考虑,通过构建合理的产品组合、产业组合、技术组合,实现的物质、能量、资金、技术的优化使用的技术,如多产品联产和产业共生技术。

毫无疑问,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突破原有的技术范式,大力研发和应用环境友好技术,研究清洁生产管理、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排污最小化技术,开展生态工业和产品生态设计理论研究与示范,实现末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控制,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3制度创新与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需要有相应的制度规范,没有制度保障的技术是不能创造出循环经济的。如果只有技术进步,而没有良好的制度安排,再先进的技术也只能束之高阁,无法产业化,技术不能产业化也就无法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由于环境资源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具有两个基本的特性,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果某人投资控制污染改善环境,那么其他没有投资的人也可以分享环境改善的好处,即所谓“免费乘车”,那么享受环境好处的人越来越多,愿意投资的人越来越少,势必出现资源耗竭、生态恶化,出现“公地的悲剧”。另一方面,如果企业投资设备控制污染、则势必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企业没有激励控制污染。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一个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框架的利益分配体系。

3.1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1)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激励机制。通过制度安排来规范企业的行为,做到“谁使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有奖有罚,形成良性激励机制。在美国,政府充分发挥绿色税收政策,鼓励新能源开发和节能技术的应用,每购买一辆新能源的汽车可减免联邦税2000美元。每回收处理一条废旧轮胎,国家都给相应补贴,企业利用轮胎进行加工,制造成胶粉、添加剂等,获得新的收益。而在我国,如果企业自己花钱收购处理旧轮胎,这便增加企业成本,使许多企业不能盈利。因此,国家应通过减税、补贴和信贷政策,鼓励循环经济型企业的发展,使他们能获得比传统工艺更高的价格优势和效益。制度安排使经济主体的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企业所付出的成本与收益相联系,提高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保障其投资利益。

(2)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约束和规范标准,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如制定循环经济技术规范、框架以及行为准则,从而使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实现具有行为度量的标准,减少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信息成本,减少技术创新的障碍。

(3)降低技术创新的交易费用。好的制度安排可以通过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抑制“经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提供稳定的预期而降低交易费用,促进技术进步,并使技术产业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3.2制度创新重点领域

(1)创建科技创新的激励制度。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技术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循环经济科研队伍建设,健全科技人员激励政策体系,通过实施人才工程促进技术创新;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通过科技制度创新鼓励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实现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循环经济产业化。

(2)制定循环经济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重组。尽快研究制定循环经济产业政策,实施强制性的耗能标准,促进产业结构重组。明确取缔对环境破坏较大的落后工艺、落后技术、落后产品,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支持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计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要求在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中推行生态化理念。大力发展废旧资源回收、再生利用和安全处置产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延长生态工业产业链,以创造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

(3)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公众生态文明理念。因为环境资源的公共性,所以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众的参与,需要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理念。可以建立国家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城市环境质量、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状况以及企业环境质量。构建一个完全信息的环境质量平台,鼓励公众监督企业的环境行为,建立区域环境评估与巡查制度,促进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

(4)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严格法律约束。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予以立法。德国和日本最先尝试以法律手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德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颁布了《包装条例》和《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包装条例》要求生产商和零售商首先减少直至消除不必要的包装,其次要求对包装物回收再利用,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则系统地运用3R原则来解决废弃物问题。在日本,2000年批准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这部法律对推进循环经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日本还颁布了《容器包装循环法》、《家电循环法》、《废物处理法》、《资源有效利用处理法》、《绿色采购法》等法律,这些法律构建了一个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方面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7

2 低碳技术发展现状

目前国际上主流的低碳技术按照减排机理不同分为三大类:(1)作为源头控制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2)作为过程控制的节能和提高能效技术;(3)作为末端控制的CCUS技术。

2.1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较快。经过近年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有了较全面的发展。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等利用领域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水电、太阳能、风电等一些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增长迅速,到2013年底,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35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容量增长11.6%,约为2.78亿千瓦,占发电总装机容量比重为22.5%,比2012年年底提高0.8个百分点;并网风电装机容量增长22.1%,约为7500万千瓦,占发电总装机容量比重为6.1%,提高0.7个百分点;核电装机容量增长16.9%,约为1470万千瓦,占发电总装机容量比重为1.2%,提高0.1个百分点;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增长200%,占发电总装机容量比重为0.8%,提高0.5个百分点。同时,火电装机容量占发电总装机容量比重由2012年年底的71.5%下降约2个百分点,为69.6%。

2.2 节能和提高能效技术

通过近年不断研发探索,节能和提高能效技术所包括的诸如建筑技术、材料技术、能源技术、智能技术、仿生技术、废物再利用技术等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建筑节能新技术,在先进的试验论证和科学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广泛用于现代化的建筑中,并通过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建筑围护结构的能量损失以及降低建筑设施运行的能耗等途径得以实现。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通过推广设计上更通用化、标准化的节能汽车、节能灯、节能设备以及改良的工业程序和其他相关技术,创新提出更合理的节能增效技术。

2.3 CCUS技术

相比上述两类技术,CCUS技术的发展相对缓慢,目前国外已经制定了深入研究该项技术的发展路线和研究布局,明确了今后CCUS技术发展的研究重点和技术方向,已经相继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我国CCUS技术研发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与大规模推广应用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CCUS技术的长期安全性和可靠性还有待实践验证,同时仍存在项目投资大、能源消耗高等突出问题,需要通过不断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来提高该项技术的成熟度。

3 CCUS技术创新研究简要分析

未来几十年化石能源仍将是人类最主要的能量来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一定时期内处于高位。CCUS技术作为一项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具有大规模低碳减排潜力的技术,能实现从高碳到低碳的能源转型,能广泛开展高碳能源的低碳化利用,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进行温室气体深度减排技术之一。根据国际能源署2011年蓝图情景预测,CCUS技术将在2050年对全球二氧化碳减排总量的贡献率将占19%,是仅次于改善能源效率贡献38%的第二大减排技术。

如何发展CCUS技术,应成为能源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关键布局。其技术创新突破口简要分析如下:

3.1 二氧化碳捕集技术

二氧化碳燃烧后捕集技术相对成熟,我国已在燃煤电厂开展了10万吨级的工业示范,与国际领先技术差距不大。当前,影响该技术商业化利用的主要原因是能源消耗高和项目投资大。

二氧化碳燃烧前捕集在降低能源消耗方面潜力很大,国外5万吨级中试项目装置已经投运,我国6万~10万吨级中试系统的试验项目已启动。目前,需科技创新解决的是富氢燃气发电等关键技术。

3.2 二氧化碳输送技术

利用管道输送二氧化碳最具规模优势。据国外资料显示,商业化二氧化碳管道输送已有40年以上的投运实践。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的输送以陆路低温储罐运输为主,还没有商业化运营的二氧化碳管道输送。当前,需科技创新解决的是二氧化碳源汇匹配的管道网络规划与设计优化的相关技术、大功率压缩机等管道输送关键装置、安全控制以及在线监测技术等。

3.3 二氧化碳利用技术

利用二氧化碳进行石油开采,国际技术已接近成熟,我国还处在工业化扩大试验阶段。当前,需科技创新解决的是油藏工程相关设计及配套技术、关键设备等方面。

利用二氧化碳开采煤层气,国外已进行了多个现场试验,目前我国还在进行先导性试验。当前创新研究重点是研发适合我国低渗透软煤层的成井、增注及过程监控技术。

二氧化碳化工和生物利用方面,国外大规模应用已产业化。我国在二氧化碳合成共聚聚丙烯塑料、碳酸酯、能源化学品等方面已进入工业示范阶段。当前,需科技创新解决的是规模化、低成本转化利用。

3.4 二氧化碳封存技术

二氧化碳封存,国外对陆地咸水层封存、海底咸水层封存项目已经进行了十几年的连续投运和安全监测,年均埋存量已达到100万吨。我国仅有10万吨级陆地咸水层地质封存的示范工程项目。当前,需科技创新解决的是重点发展适合我国陆相沉积地层特点的二氧化碳长期地质封存的基础性理论、评价方法、监测预警及其相关补救对策技术等。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8

1.1 突破资源约束“瓶颈”,防止经济增长大起大落

我国经济面临的资源约束“瓶颈”正日益凸显。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煤、电、油、运全面紧张,这一现象在2004年尤为明显。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2003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煤炭消费大国和第二石油、电力消费大国,水泥消耗占世界总量50%、铁矿石占35%、氧化铝和铜占20%,而gdp仅占5%,说明我国资源消耗是惊人的,同时伴随高投入的是低产出。据测算,中国每创造一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因此,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1.2 减轻环境污染压力,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的背后是资源耗竭、生态破坏、环境恶化,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据世界银行和国内有关机构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重已经高达6%~8%。我国环境污染已经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2003年七大水系断面检测,达到ⅲ类水质的仅占29.5%,而劣ⅴ类水质高达44%;全国城市有66.7%缺水;大气中so2排放量达

1 995万t,比国家二级标准要求的1 200万t容量高66.3%;农田化肥农药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地荒漠化、各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等现象严重。淮河治污10年投入600亿,治污水质又回到“原点”。全国“两控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面临巨大压力,原定目标难以完成。由于200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陡增,导致全国so2排放量达到2 220万t左右,比2002年增加293 万t,酸雨控制区内年均ph值小于4.5的城市比例2003年达到16.5%,呈明显上升趋势,比2000年上升12.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1.3 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掠夺式资源开采方式,势必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人口质量的全面提高,注重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同时,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资源消耗,克服“绿色壁垒”,提高产品国际竞争能力,更有利于经济增长。一句话,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

实现循环经济,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新型工业化道路靠的是技术创新,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追赶时期,注定要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技术创新是关键。

传统经济活动是 “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单程线形的物质流动模式,而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再生化,可以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从表面上看,循环经济只不过是强调“三废”的回收利用,但这只是一种误解。从技术经济学角度讲,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微观技术层面上是资源(能源)消耗增长过快、资源利用效率过低、资源再生化率不高。这一点我国经济增长状况表现尤为突出。因此,从技术角度讲,循环经济要求我们经济发展必须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调对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在保护环境同时实现经济增长。这就是循环经济的技术范式特征。

有关专家指出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大体由五类构成: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替代技术是旨在通过开发和使用新资源、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替代原来所用资源、材料、产品和工艺,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环境压力的技术。减量技术是用较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在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技术。再利用技术是延长原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资源化技术是生产或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回收处理,成为有用的资源。系统化技术是指主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考虑,通过构建合理的产品组合、产业组合、技术组合,实现的物质、能量、资金、技术的优化使用的技术,如多产品联产和产业共生技术。

毫无疑问,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突破原有的技术范式,大力研发和应用环境友好技术,研究清洁生产管理、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排污最小化技术,开展生态工业和产品生态设计理论研究与示范,实现末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控制,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3 制度创新与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需要有相应的制度规范,没有制度保障的技术是不能创造出循环经济的。如果只有技术进步,而没有良好的制度安排,再先进的技术也只能束之高阁,无法产业化,技术不能产业化也就无法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由于环境资源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具有两个基本的特性,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果某人投资控制污染改善环境,那么其他没有投资的人也可以分享环境改善的好处,即所谓“免费乘车”,那么享受环境好处的人越来越多,愿意投资的人越来越少,势必出现资源耗竭、生态恶化,出现“公地的悲剧”。另一方面,如果企业投资设备控制污染、则势必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企业没有激励控制污染。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一个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框架的利益分配体系。

3.1 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1)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激励机制。通过制度安排来规范企业的行为,做到“谁使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有奖有罚,形成良性激励机制。在美国,政府充分发挥绿色税收政策,鼓励新能源开发和节能技术的应用,每购买一辆新能源的汽车可减免联邦税2000美元。每回收处理一条废旧轮胎,国家都给相应补贴,企业利用轮胎进行加工,制造成胶粉、添加剂等,获得新的收益。而在我国,如果企业自己花钱收购处理旧轮胎,这便增加企业成本,使许多企业不能盈利。因此,国家应通过减税、补贴和信贷政策,鼓励循环经济型企业的发展,使他们能获得比传统工艺更高的价格优势和效益。制度安排使经济主体的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企业所付出的成本与收益相联系,提高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保障其投资利益。

(2)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约束和规范标准,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如制定循环经济技术规范、框架以及行为准则,从而使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实现具有行为度量的标准,减少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信息成本,减少技术创新的障碍。

(3)降低技术创新的交易费用。好的制度安排可以通过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抑制“经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提供稳定的预期而降低交易费用,促进技术进步,并使技术产业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3.2 制度创新重点领域

(1)创建科技创新的激励制度。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技术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循环经济科研队伍建设,健全科技人员激励政策体系,通过实施人才工程促进技术创新;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通过科技制度创新鼓励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实现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循环经济产业化。

(2)制定循环经济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重组。尽快研究制定循环经济产业政策,实施强制性的耗能标准,促进产业结构重组。明确取缔对环境破坏较大的落后工艺、落后技术、落后产品,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支持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计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要求在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中推行生态化理念。大力发展废旧资源回收、再生利用和安全处置产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延长生态工业产业链,以创造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

(3)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公众生态文明理念。因为环境资源的公共性,所以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众的参与,需要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理念。可以建立国家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城市环境质量、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状况以及企业环境质量。构建一个完全信息的环境质量平台,鼓励公众监督企业的环境行为,建立区域环境评估与巡查制度,促进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

(4)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严格法律约束。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予以立法。德国和日本最先尝试以法律手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德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颁布了《包装条例》和《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包装条例》要求生产商和零售商首先减少直至消除不必要的包装,其次要求对包装物回收再利用,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则系统地运用3r原则来解决废弃物问题。在日本,2000年批准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这部法律对推进循环经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日本还颁布了《容器包装循环法》、《家电循环法》、《废物处理法》、《资源有效利用处理法》、《绿色采购法》等法律,这些法律构建了一个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方面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9

1.1突破资源约束“瓶颈”,防止经济增长大起大落

我国经济面临的资源约束“瓶颈”正日益凸显。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煤、电、油、运全面紧张,这一现象在2004年尤为明显。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2003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煤炭消费大国和第二石油、电力消费大国,水泥消耗占世界总量50%、铁矿石占35%、氧化铝和铜占20%,而GDP仅占5%,说明我国资源消耗是惊人的,同时伴随高投入的是低产出。据测算,中国每创造一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因此,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1.2减轻环境污染压力,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的背后是资源耗竭、生态破坏、环境恶化,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据世界银行和国内有关机构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重已经高达6%~8%。我国环境污染已经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2003年七大水系断面检测,达到Ⅲ类水质的仅占29.5%,而劣Ⅴ类水质高达44%;全国城市有66.7%缺水;大气中SO2排放量达

1995万t,比国家二级标准要求的1200万t容量高66.3%;农田化肥农药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地荒漠化、各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等现象严重。淮河治污10年投入600亿,治污水质又回到“原点”。全国“两控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面临巨大压力,原定目标难以完成。由于200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陡增,导致全国SO2排放量达到2220万t左右,比2002年增加293万t,酸雨控制区内年均pH值小于4.5的城市比例2003年达到16.5%,呈明显上升趋势,比2000年上升12.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1.3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掠夺式资源开采方式,势必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人口质量的全面提高,注重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同时,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资源消耗,克服“绿色壁垒”,提高产品国际竞争能力,更有利于经济增长。一句话,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

实现循环经济,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新型工业化道路靠的是技术创新,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追赶时期,注定要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技术创新是关键。

传统经济活动是“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单程线形的物质流动模式,而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再生化,可以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从表面上看,循环经济只不过是强调“三废”的回收利用,但这只是一种误解。从技术经济学角度讲,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微观技术层面上是资源(能源)消耗增长过快、资源利用效率过低、资源再生化率不高。这一点我国经济增长状况表现尤为突出。因此,从技术角度讲,循环经济要求我们经济发展必须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调对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在保护环境同时实现经济增长。这就是循环经济的技术范式特征。

有关专家指出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大体由五类构成: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替代技术是旨在通过开发和使用新资源、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替代原来所用资源、材料、产品和工艺,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环境压力的技术。减量技术是用较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在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技术。再利用技术是延长原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资源化技术是生产或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回收处理,成为有用的资源。系统化技术是指主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考虑,通过构建合理的产品组合、产业组合、技术组合,实现的物质、能量、资金、技术的优化使用的技术,如多产品联产和产业共生技术。

毫无疑问,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突破原有的技术范式,大力研发和应用环境友好技术,研究清洁生产管理、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排污最小化技术,开展生态工业和产品生态设计理论研究与示范,实现末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控制,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3制度创新与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需要有相应的制度规范,没有制度保障的技术是不能创造出循环经济的。如果只有技术进步,而没有良好的制度安排,再先进的技术也只能束之高阁,无法产业化,技术不能产业化也就无法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由于环境资源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具有两个基本的特性,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果某人投资控制污染改善环境,那么其他没有投资的人也可以分享环境改善的好处,即所谓“免费乘车”,那么享受环境好处的人越来越多,愿意投资的人越来越少,势必出现资源耗竭、生态恶化,出现“公地的悲剧”。另一方面,如果企业投资设备控制污染、则势必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企业没有激励控制污染。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一个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框架的利益分配体系。

3.1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1)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激励机制。通过制度安排来规范企业的行为,做到“谁使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有奖有罚,形成良性激励机制。在美国,政府充分发挥绿色税收政策,鼓励新能源开发和节能技术的应用,每购买一辆新能源的汽车可减免联邦税2000美元。每回收处理一条废旧轮胎,国家都给相应补贴,企业利用轮胎进行加工,制造成胶粉、添加剂等,获得新的收益。而在我国,如果企业自己花钱收购处理旧轮胎,这便增加企业成本,使许多企业不能盈利。因此,国家应通过减税、补贴和信贷政策,鼓励循环经济型企业的发展,使他们能获得比传统工艺更高的价格优势和效益。制度安排使经济主体的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企业所付出的成本与收益相联系,提高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保障其投资利益。

(2)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约束和规范标准,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如制定循环经济技术规范、框架以及行为准则,从而使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实现具有行为度量的标准,减少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信息成本,减少技术创新的障碍。

(3)降低技术创新的交易费用。好的制度安排可以通过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抑制“经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提供稳定的预期而降低交易费用,促进技术进步,并使技术产业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3.2制度创新重点领域

(1)创建科技创新的激励制度。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技术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循环经济科研队伍建设,健全科技人员激励政策体系,通过实施人才工程促进技术创新;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通过科技制度创新鼓励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实现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循环经济产业化。

(2)制定循环经济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重组。尽快研究制定循环经济产业政策,实施强制性的耗能标准,促进产业结构重组。明确取缔对环境破坏较大的落后工艺、落后技术、落后产品,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支持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计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要求在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中推行生态化理念。大力发展废旧资源回收、再生利用和安全处置产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延长生态工业产业链,以创造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

(3)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公众生态文明理念。因为环境资源的公共性,所以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众的参与,需要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理念。可以建立国家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城市环境质量、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状况以及企业环境质量。构建一个完全信息的环境质量平台,鼓励公众监督企业的环境行为,建立区域环境评估与巡查制度,促进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

(4)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严格法律约束。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予以立法。德国和日本最先尝试以法律手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德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颁布了《包装条例》和《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包装条例》要求生产商和零售商首先减少直至消除不必要的包装,其次要求对包装物回收再利用,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则系统地运用3R原则来解决废弃物问题。在日本,2000年批准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这部法律对推进循环经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日本还颁布了《容器包装循环法》、《家电循环法》、《废物处理法》、《资源有效利用处理法》、《绿色采购法》等法律,这些法律构建了一个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方面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10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046—04

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其内涵与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王经北,2010)。发展低碳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体现(冯之俊,2009),因此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我国正处于以重化工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进程中,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煤炭主导型的能源结构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加之人口众多、能源技术落后,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面临的严峻挑战。已有文献主要从节能减排(10hnston,2005;庄贵阳,2005)、实现途径(Stern,2006;付允等,2008)以及市场价值(IPCC,2001;Kawase,2006)三个方面探讨低碳经济的内涵及发展思路,均认同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而低碳技术创新模式是低碳技术创新行为的逻辑过程和理论导向,能够有效地规避实施风险,保障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快速形成和稳定提高。因此,如何在明确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特征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低碳技术创新模式并提出相应的模式实施支持政策,就成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意义

低碳技术创新模式是科学发展观的逻辑延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在全球气候变暖和资源环境约束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标志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并成为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由之路。服务于工业文明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构建新的低碳技术创新模式势在必行。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以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要求,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构建必须满足科学发展现的要求,必须依据我国区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的特征,做到充分体现以企业为代表的低碳技术创新主体能动性,合理配置和使用低碳资源,正确处理低碳创新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形成统筹发展的生态协调机制。

低碳技术创新模式是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的合理制度安排。是低碳经济稳定发展的有效保障。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之中,面临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与此同时,我国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为基础的技术系统,以及由此基础上粗放的能源利用系统,决定了随后的技术系统与利用系统,这是一种路径依赖过程。它在不断追随的技术创新与相应的制度创新中获得递增的规模收益,路径依赖过程不断得以强化,形成了“碳锁定”状态。重重困境表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紧迫性和挑战性。发展低碳经济,不仅需要“硬”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也需要“软”的制度和政策保障,这种“软”保障就是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碳技术创新模式是指导和规范低碳技术创新行为的一整套制度安排,能够最大程度地规避实施风险,确保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快速形成和稳定提高,从而能够有效地保障我国低碳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我国低碳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存在的难题

首先,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内涵不明、类型不清是在进行具体的模式选择时面临的首要难题。低碳技术创新与一般技术或制度创新在背景、内涵及方法上具有显著区别,这主要体现在低碳技术的特点上,正是由于技术创新过程的高度不确定性、创新收益未知性和溢出性使得低碳自主创新系统必然具有更加复杂的结构和处于更加多变的环境条件之下,从这个意义而言低碳技术创新模式与一般的技术创新模式必然具有较大的差异。然而这种差异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现阶段却仍然处于混沌状态。各执一词,没有统一的认识。关于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类型,国外的主流观点是进行“突破式创新”,认为传统能源技术具有严重缺陷,无助于稳定全球气候,因此要以可再生能源技术为主体对能源生产技术进行突破性的转变。虽然这一观点也能在国内找到立论依据,但官方却更加肯定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集成创新再到原始创新的“渐进式创新”模式。此外还有强度更为剧烈的“根本性创新”模式以及非常缓和的“自由式创新”模式。究竟如何划分,还需依据我国国情进一步探讨。

其次,我国显著的区域创新能力差异使得低碳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更加困难和复杂。低碳技术创新模式还需要根据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的特征加以选择。低碳技术创新模式要与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相适应,表现为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要基于已有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不能不顾客观能力的实际任意选择,这样不但不会进一步提升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反而有可能起到相反的阻碍效果。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每年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呈现不平衡发展的态势,显著的区域创新结构差异决定了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需要因地制宜、灵活选择,这必然加大模式选择的难度。

再次,如何科学评价我国区域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是低碳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主要难题。从理论上而言,在评价我国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按照能力的强弱选取适宜的区域低碳技术创新模式是一个可行的办法。然而,难点恰恰在于区域低碳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复杂性。区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也是一种区域创新系统,按照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其系统构成包括低碳技术创新主体性要素、低碳技术创新资源性要素和低碳技术创新环境性要素。低碳技术创新主体性要素是创新活动的参与者,主要包括企业、政府、科研院所以及金融中介机构等,其中企业是创新的主要执行者;低碳技术创新资源性要素是创新活动的资源基础,包括从产生创新成果到将其转化为现实经济效益的过程所使用的一切资源;低碳技术创新环境性要素是创新活动产生的背景与保障,制度环境是其中的核心。因此区域低碳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成只要包括低碳技术创新主体创新能力、低碳技术创新资源供给能力和低碳技术创新环境支撑能力三个方面,具体指标的选择关系到区域低碳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科学性,是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主要难题。

三、我国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类型与选择方法

针对我国低碳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存在的难题,笔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内涵、类型及选择方法。

1.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内涵及类型。由于研究背景和视角的不同,国外学者关于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研究结论具有较大差异。主流观点是进行以可再生能源技术为主体的突破性创新,新的能源技术是对能源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而传统能源技术具有严重缺陷,无助于稳定全球气候

(Tushmall &Aanderson,1986;Hoffert,2002),甚至更激进地将低碳技术看作是一种技术范式的转变,是要对传统能源技术以及建立在传统能源技术之上的社会、经济系统进行一种根本性的改变(Berkhout,2006)。这种观点认为传统的碳基技术使得社会经济技术系统形成了路径依赖,这种依赖一方面来自于建立在传统能源技术之上的技术锁定(Arthur,1989):采用老技术的递增收益导致了锁定,从而阻碍了新的能源技术替代优势的形成,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系统同样面临递增收益导致的技术系统锁定的问题。路径依赖的另一方面是制度锁定,制度可以理解为规范人类行为的所有约束变量,这包括正式的约束如法律、经济规则与合同,以及非正式约束如社会习俗与行为规范。相比而言,较为缓和的观点是进行渐进性创新,即对现有技术的非质变性的改革与改进,是基于现存市场上主流顾客的需要而进行的线性、连续的过程。这种观点认为现有技术经济系统中某些技术如节能技术就已经可以应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了,“只要进一步拓展现有技术的应用,人类在21世纪上半叶将可以解决碳排放和气候问题”(Pacala &Socolow,2004)。

从学术逻辑上看,国内关于技术创新模式的研究成果与国外具有相似之处,也提出了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两种自主创新模式,其追随者(胡鞍钢,2008;王海芹等,2009)认为中国需要实现一个传统的发展路径向一个创新性的发展路径转变,他们的立论基础与国外突破性模式或技术范式转变的观点在本质上是不谋而合的。与国外有所不同的是,除上述两种模式外,我国学者根据中国技术创新的特殊环境和实际水平,提出了第三种模式,即自主创新模式,包括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三种类型,从内容属性上来看,这种模式是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的综合。自主创新模式被国内多数学者所接受(党文娟等,2008;宋德勇,2009),他们认为中国的技术创新将经历对前沿技术的引进、模仿阶段及自主创新阶段,促进技术进步应注重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

自主创新的概念与区域创新系统有很大的关联性(江蕾等,2010),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必须依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也必须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本途径。低碳自主创新系统是区域创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以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要求,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必须依赖自主创新,低碳技术创新模式也是一种自主创新模式,也可分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三种类型,只不过在内容和性质上有所不同,这三种类型的作用对象是具体的低碳技术,而自主创新模式的对象是一个一般性概念,可以是能够提升竞争力的所有技术,可见低碳技术创新模式是自主创新模式的具体化表象。

2.我国低碳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方法。低碳技术创新模式包括低碳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低碳技术集成创新和低碳技术原始创新三种模式,具体哪种模式最为适宜,还需要根据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的特征加以选择。低碳技术创新模式要与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相适应,表现为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要基于已有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不能不顾客观能力的实际任意选择,这样不但不会进一步提升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反而有可能起到相反的阻碍效果。

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是以增强低碳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为目标,充分发挥低碳技术创新行为组织(包括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中介和政府)的自主创新积极性,高效配置区域创新资源,将创新构想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的综合能力。根据上文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的构成特征,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可以从低碳技术创新主体(agent)、低碳技术创新资源(source)和低碳技术创新环境(ci‘rcumstance)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区域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指数LCI可以用以下模型求得:LCI=agent×source×circumstance,式中agent、source和circumstance分别代表低碳技术创新主体、资源和环境的实证评价得分。根据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指数的大小可以将区域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弱、中、强三类,不同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均有三种低碳技术创新模式可以选择。于是不同类型的低碳自主创新模式与不同程度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组合在一起,形成9种低碳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方案(如图1所示)。

然而在实际选择中,并非所有的方案都是可取的,不可取的选择方案分为两类:一类是低能力高模式方案,这类方案的共同特点是在较低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现实下却选择了需要较高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实现的低碳技术创新模式,如方案B和方案C。根据自主创新的内涵,低碳技术的原始创新是完全按照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低碳核心技术或核心概念的突破;低碳技术的集成创新是通过不同单项技术的要素、结构、功能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被整合而生成的不同于原单项技术的新技术。可见,这两种低碳技术创新模式需要有中度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作为支撑和基础,方案B和方案c这种忽视客观实际盲目跃进的方案对提高低碳技术创新能力而言不但无利反而有害。另一类是高能力低模式方案,这类方案的共同特点是在较高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现实下却选择了只需较低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就能实现的低碳技术创新模式,如方案D、方案G和方案H。低碳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通过模仿低碳技术首创者的实质性技术,或引进或破译首创者的低碳核心技术,通过吸收和改进获得更具竞争力的低碳核心技术。可见这种模式只需要较低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即可,因此方案D、方案G和方案H虽然是可以达成的,但是从最优化的角度而言,未充分展现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效能,造成了能量的浪费,也是不可取的。根据上述分析,在选择我国的低碳技术创新模式时,有效的选择方案只有三种:基于弱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A)、基于中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集成创新模式(E)和基于高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原始创新模式(I),这也恰好符合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现实。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每年都会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呈现不平衡发展的态势,东、中、西部自主创新能力以此递减(范柏乃,2004),因此本文初步判断东部地区适宜模式A,中部地区适宜模式E,而西部地区适宜模式I。

四、有效实施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政策建议

我国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低碳技术创新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功能上的有机互补,需要政府、高校、研究机构、金融中介等低碳技术创新主体之间,建立一种稳定的、良好的作用机制,从而有效利用我国低碳技术创新资源,最终达到提升我国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目的。具体的创新实施支持政策可包括以下几点:

1.发挥政府作用,综合运用相关政策工具。政府是低碳技术创新的推动者,在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要在国家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上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促进与低碳技术创新有关的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与行为引导。同时,加强创新主体的有机联系,对企业、NGO、研究机构、大学等机构进行有效的组织与协调,充分调动和发挥创新主体(企业)的积极性。政府要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来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从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两个方面并结合技术的生命周期来搭配政策工具,深入研究这些政策工具的传递机制与实际绩效。进而建立起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低碳技术创新政策体系。

2.完善低碳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低碳技术创新系统需要有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社会服务体系的支撑,加快企业低碳技术中心的建设,实行以低碳创新为中心、以低碳市场为导向、以产学研相结合、提高低碳创新能力为要求的组建方式,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结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低碳经济的技术推动政策应该把重点放在加强低碳产业创新能力建设、建立低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上面。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是保障低碳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能力建设的内容很多,包括:技术标准、技术信息、技术数据、设备仪器、计算软件、技术咨询、产品认证、技术培训等。能力建设要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在内,联合起来,共同对资源进行整合、共享、完善和提高,通过建立共享机制和管理程序逐步做到资源有效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低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成立部级的低碳产业研发中心等。

3.加强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建设。目前我国设立了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政府基金)和中国绿色碳基金(民间基金),满足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需求。但是,现有的这两个基金主要资助碳汇的项目,还未将基金用于低碳技术研发的支持和激励上。碳基金的目标应该除了关注碳汇的增加外,还需要更加关注通过激励商业和公共部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并从中寻求低碳技术的商业机会,从而帮助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社会。定期的激励机制,可刺激有能力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生产出更加节能的新产品,带动整个行业的技术升级,实现更大的节能减排目标,对超过能效标准的企业进行特别补贴,鼓励企业进行低碳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具体实施中,在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上,来引领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研究和实施低碳生产模式。要发挥产业低碳技术政策在市场激励中的作用,政府用政策激励和保护企业的创新积极性,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适当增加环保投资,开展环境资源税和环境补偿税的收费,实行生产工艺排污许可证制度等。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11

(二)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环境代价小,可大幅削减能源消费排放,成为解决大气污染等环境危机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应用技术发展迅速,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光热发电等技术创新不断进步,如无叶片风力发电机、第三代薄膜光伏电池、风光热储智能互补发电、地热替代燃煤供暖等技术或项目得到不断推进,为提升我国非化石能源占比奠定了基础。

我区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新能源发电装机已经占到全区电源装机的30%,具备建设国家可再生能源主力基地的先天优势,为我区建立以化石能源和再生能源并重的能源体系提供了基本条件。我区西部“光强、风多、地广”,优先在荒漠区培育可再生清洁能源产业,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潜力巨大。

(三)加快建设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资产与文化遗产价值巨大,其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等服务人类生存的功能无可替代,可为构建我国北方生态屏障和京津冀“上风上水”清洁带提供重要保障,建立创新的保护机制和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四)提高资源利用与节能环保技术

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自治区产业发展形成重要的技术支撑。例如:我国的燃煤发电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当前平均每度电消费318克标准煤,而美国是375克标准煤;燃煤超低排放的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控制技术不断进步,“十二五”期间,我国燃煤电厂烟尘排放限值实现从每立方米50到30再到10毫克的三连降。再如,煤化工高盐废水多级多元脱盐技术、城市污泥生物质燃料棒合成工艺等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有着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

基于以上思考,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推广能源清洁利用技术,提高电力外送能力。我区作为全国煤电输出和电力盈余大区,在努力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的同时,大力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煤应主要用来发电,全面推广电能替代,严控散煤燃烧,鼓励做饭用电、采暖用电,建设城市和农村的用电示范区。

“一带一路,电力先行”。努力构建以“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为特征的能源互联网,建立分布式低碳能源网络,推进多能互补,提高电网接纳新能源的能力。

第二,推动发展可再生新能源,提高就地消纳能力。我区要制定“可再生能源调度管理办法”,完善“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购长效机制”。在广袤的西部荒漠区规模化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产业,重点在阿拉善等200毫米降雨量以下地区发展太阳能和风能,推动可再生能源经济发展。内蒙古不仅要建成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也应建成可再生清洁能源的主力基地。

着力解决再生能源限电和电力就地消纳问题。发展大用户直购电交易,发展风电就地供热,风光热储智能互补发电,完善峰谷电价制度,带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第三,建立草原国家公园制度,出台生态保护补偿办法。建议在内蒙古率先建立草原国家公园制度,构建国家公园管理者与当地农牧民利益共享模式。在呼伦贝尔及大兴安岭地区建立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探索建立草原、森林、水资源等为重点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研究出台《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保护补偿办法》。根据国务院的《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完善重点生态区域补偿机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将天然草原及自然保护区纳入国家和地方生态补偿范畴,制定相关生态保护补偿政策。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12

1.2减轻环境污染压力,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的背后是资源耗竭、生态破坏、环境恶化,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据世界银行和国内有关机构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重已经高达6%~8%。我国环境污染已经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2003年七大水系断面检测,达到Ⅲ类水质的仅占29.5%,而劣Ⅴ类水质高达44%;全国城市有66.7%缺水;大气中SO2排放量达

1995万t,比国家二级标准要求的1200万t容量高66.3%;农田化肥农药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地荒漠化、各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等现象严重。淮河治污10年投入600亿,治污水质又回到“原点”。全国“两控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面临巨大压力,原定目标难以完成。由于200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陡增,导致全国SO2排放量达到2220万t左右,比2002年增加293万t,酸雨控制区内年均pH值小于4.5的城市比例2003年达到16.5%,呈明显上升趋势,比2000年上升12.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1.3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掠夺式资源开采方式,势必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人口质量的全面提高,注重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同时,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资源消耗,克服“绿色壁垒”,提高产品国际竞争能力,更有利于经济增长。一句话,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

实现循环经济,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新型工业化道路靠的是技术创新,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追赶时期,注定要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技术创新是关键。

传统经济活动是“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单程线形的物质流动模式,而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再生化,可以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从表面上看,循环经济只不过是强调“三废”的回收利用,但这只是一种误解。从技术经济学角度讲,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微观技术层面上是资源(能源)消耗增长过快、资源利用效率过低、资源再生化率不高。这一点我国经济增长状况表现尤为突出。因此,从技术角度讲,循环经济要求我们经济发展必须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调对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在保护环境同时实现经济增长。这就是循环经济的技术范式特征。

有关专家指出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大体由五类构成: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替代技术是旨在通过开发和使用新资源、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替代原来所用资源、材料、产品和工艺,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环境压力的技术。减量技术是用较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在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技术。再利用技术是延长原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资源化技术是生产或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回收处理,成为有用的资源。系统化技术是指主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考虑,通过构建合理的产品组合、产业组合、技术组合,实现的物质、能量、资金、技术的优化使用的技术,如多产品联产和产业共生技术。

毫无疑问,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突破原有的技术范式,大力研发和应用环境友好技术,研究清洁生产管理、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排污最小化技术,开展生态工业和产品生态设计理论研究与示范,实现末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控制,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3制度创新与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需要有相应的制度规范,没有制度保障的技术是不能创造出循环经济的。如果只有技术进步,而没有良好的制度安排,再先进的技术也只能束之高阁,无法产业化,技术不能产业化也就无法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由于环境资源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具有两个基本的特性,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果某人投资控制污染改善环境,那么其他没有投资的人也可以分享环境改善的好处,即所谓“免费乘车”,那么享受环境好处的人越来越多,愿意投资的人越来越少,势必出现资源耗竭、生态恶化,出现“公地的悲剧”。另一方面,如果企业投资设备控制污染、则势必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企业没有激励控制污染。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一个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框架的利益分配体系。

3.1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1)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激励机制。通过制度安排来规范企业的行为,做到“谁使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有奖有罚,形成良性激励机制。在美国,政府充分发挥绿色税收政策,鼓励新能源开发和节能技术的应用,每购买一辆新能源的汽车可减免联邦税2000美元。每回收处理一条废旧轮胎,国家都给相应补贴,企业利用轮胎进行加工,制造成胶粉、添加剂等,获得新的收益。而在我国,如果企业自己花钱收购处理旧轮胎,这便增加企业成本,使许多企业不能盈利。因此,国家应通过减税、补贴和信贷政策,鼓励循环经济型企业的发展,使他们能获得比传统工艺更高的价格优势和效益。制度安排使经济主体的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企业所付出的成本与收益相联系,提高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保障其投资利益。

(2)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约束和规范标准,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如制定循环经济技术规范、框架以及行为准则,从而使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实现具有行为度量的标准,减少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信息成本,减少技术创新的障碍。

(3)降低技术创新的交易费用。好的制度安排可以通过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抑制“经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提供稳定的预期而降低交易费用,促进技术进步,并使技术产业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3.2制度创新重点领域

(1)创建科技创新的激励制度。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技术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循环经济科研队伍建设,健全科技人员激励政策体系,通过实施人才工程促进技术创新;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通过科技制度创新鼓励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实现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循环经济产业化。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13

1.1 突破资源约束“瓶颈”,防止经济增长大起大落

我国经济面临的资源约束“瓶颈”正日益凸显。从2003年开始, 中国 的煤、电、油、运全面紧张,这一现象在2004年尤为明显。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2003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煤炭消费大国和第二石油、电力消费大国,水泥消耗占世界总量50%、铁矿石占35%、氧化铝和铜占20%,而GDP仅占5%,说明我国资源消耗是惊人的,同时伴随高投入的是低产出。据测算,中国每创造一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因此,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1.2 减轻环境污染压力,协调人与 自然 和谐发展

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的背后是资源耗竭、生态破坏、环境恶化,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据世界银行和国内有关机构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重已经高达6%~8%。我国环境污染已经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2003年七大水系断面检测,达到Ⅲ类水质的仅占29.5%,而劣Ⅴ类水质高达44%;全国城市有66.7%缺水;大气中SO2排放量达

1.3 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掠夺式资源开采方式,势必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人口质量的全面提高,注重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同时,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资源消耗,克服“绿色壁垒”,提高产品国际竞争能力,更有利于经济增长。一句话,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

实现循环经济,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 工业 化道路,而新型工业化道路靠的是技术创新,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追赶时期,注定要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技术创新是关键。

传统经济活动是 “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单程线形的物质流动模式,而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再生化,可以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从表面上看,循环经济只不过是强调“三废”的回收利用,但这只是一种误解。从技术经济学角度讲,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微观技术层面上是资源(能源)消耗增长过快、资源利用效率过低、资源再生化率不高。这一点我国经济增长状况表现尤为突出。因此,从技术角度讲,循环经济要求我们经济发展必须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调对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在保护环境同时实现经济增长。这就是循环经济的技术范式特征。

有关专家指出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大体由五类构成: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替代技术是旨在通过开发和使用新资源、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替代原来所用资源、材料、产品和工艺,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环境压力的技术。减量技术是用较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在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技术。再利用技术是延长原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资源化技术是生产或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回收处理,成为有用的资源。系统化技术是指主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考虑,通过构建合理的产品组合、产业组合、技术组合,实现的物质、能量、资金、技术的优化使用的技术,如多产品联产和产业共生技术。

毫无疑问,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突破原有的技术范式,大力研发和 应用 环境友好技术,研究清洁生产管理、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排污最小化技术,开展生态工业和产品生态设计 理论 研究与示范,实现末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控制,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3 制度创新与循环 经济

循环经济需要有相应的制度规范,没有制度保障的技术是不能创造出循环经济的。如果只有技术进步,而没有良好的制度安排,再先进的技术也只能束之高阁,无法产业化,技术不能产业化也就无法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由于环境资源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具有两个基本的特性,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果某人投资控制污染改善环境,那么其他没有投资的人也可以分享环境改善的好处,即所谓“免费乘车”,那么享受环境好处的人越来越多,愿意投资的人越来越少,势必出现资源耗竭、生态恶化,出现“公地的悲剧”。另一方面,如果 企业 投资设备控制污染、则势必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企业没有激励控制污染。因此, 发展 循环经济,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一个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框架的利益分配体系。

3.1 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2)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约束和规范标准,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如制定循环经济技术规范、框架以及行为准则,从而使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实现具有行为度量的标准,减少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信息成本,减少技术创新的障碍。

(3)降低技术创新的交易费用。好的制度安排可以通过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抑制“经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提供稳定的预期而降低交易费用,促进技术进步,并使技术产业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3.2 制度创新重点领域

(1)创建 科技 创新的激励制度。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技术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循环经济科研队伍建设,健全科技人员激励政策体系,通过实施人才工程促进技术创新;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 社会 化、国际化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的 问题 。同时,通过科技制度创新鼓励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实现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循环经济产业化。

(2)制定循环经济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重组。尽快 研究 制定循环经济产业政策,实施强制性的耗能标准,促进产业结构重组。明确取缔对环境破坏较大的落后工艺、落后技术、落后产品,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支持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计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要求在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中推行生态化理念。大力发展废旧资源回收、再生利用和安全处置产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延长生态 工业 产业链,以创造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

(3)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公众生态文明理念。因为环境资源的公共性,所以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众的参与,需要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理念。可以建立国家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城市环境质量、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状况以及企业环境质量。构建一个完全信息的环境质量平台,鼓励公众监督企业的环境行为,建立区域环境评估与巡查制度,促进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

(4)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严格 法律 约束。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予以立法。德国和日本最先尝试以法律手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德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颁布了《包装条例》和《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包装条例》要求生产商和零售商首先减少直至消除不必要的包装,其次要求对包装物回收再利用,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则系统地运用3R原则来解决废弃物问题。在日本,2000年批准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这部法律对推进循环经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日本还颁布了《容器包装循环法》、《家电循环法》、《废物处理法》、《资源有效利用处理法》、《绿色采购法》等法律,这些法律构建了一个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方面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

参考 文献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