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的传统文化实用13篇

各地的传统文化
各地的传统文化篇1

中华民族是由多个分散的部族经过斗争和融合而形成的新民族。同时由于各地区历史和传统的不同,区域文化在迈向大同的趋势下,各地区依然保存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特点。概括的说来就是文化的区域多样性与民族文化大同性的辩证统一。文化的区域多样性是指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各地区的文化个性,这种个性则表现为本地区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大同性是指各地区传统文化的共性,即对外统称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各地区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发展出来的,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多层次的统一体。文化的区域多样性与民族文化大同性造成各地区文化认同的双重性——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认同并不否定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也不代替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认同,这两者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加强各地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显得尤其重要,而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渐成熟期的高中生,是各地区先进文化知识的学习者,加强高中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从而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稳定良好的精神动力。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必定是建立在文化的区域多样性基础之上,只有在了解本地区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才谈得上对这个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因此加强高中生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识是十分重要的。

我国民间美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承载着上述的辨证关系,即民间美术的区域多样性与中国民间美术大同性的辩证统一。中国民间美术是各地区传统民间美术的融合统一体,民间美术的发展是建立在各地区传统民间美术基础之上的,各地区传统民间美术的持续发展是我国民间美术的原动力。千百年来民间美术代代相传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无形价值,但如今的发展现状却令人担忧。一方面,各地区传统民间美术在没有系统化保护的前提下一些传统技艺逐渐失传;另一方面,大批民间传统美术为了生存,挤向现代市场,一味迎合市场,遭遇机械化、批量化。各地区传统民间美术正在散失自己原本的位置和影响。此外当今“西化”媒介宣传的影响,使得作为各地区先进文化知识的学习者的高中生对于本地区传统民间美术还知之甚少,对民间美术的认识也较为模糊肤浅。因此,加强本地区传统民间美术的学习与研究对于高中生提高综合素质有着很大的帮助。

1. 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引入本地区传统民间美术 有利于确立本地区美术文化在全国范围内的独特性

我国民间美术历史悠久,博大深厚,各地区传统民间美术更是百花齐放,每个地区都有能代表自己地方特色的传统美术。以八闽文化中的漆文化为例,从脱胎漆器到漆画作品,从供人使用的精美器具到供人欣赏的艺术作品,漆文化从此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将这样有地域性的民间美术引入高中美术课堂,能很好的扩大漆文化发展的基础面,同时也能创出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色课程。我国各地区传统民间美术有着巨大的潜力,如果将它引入高中美术教育进行学习,有利于各地区美术文化在全国范围内树立其独特性,带来无法估量的艺术价值。

2. 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引入本地区传统民间美术 有利于激发学生在学习研究中的创新意识

在将各地区传统民间美术引入高中美术教育的同时必定伴随着许多需要解决磨合的问题。例如,福建传统的傀儡戏、布袋戏中蕴涵大量的民族传统服装元素,如果将这些元素运用到设计模块或是绘画模块的教学上,就是一个需要运用创新思维解决的问题。一个具有丰富价值的审美客体自身所散发出来的艺术魅力是激发审美主体进行创新活动的主要力量。地区传统民间美术作为这样的审美客体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将其引入高中美术教育必定有利于激发学生在学习研究中的创新意识。

3. 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引入本地区传统民间美术 有利于本地区传统民间美术长期持续的发展帮助高中生树立民族意识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媒体对本国文化宣传不到位不全面。一方面,受世界各国竞争日益激烈的影响,我国的工作重心偏向经济发展,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宣传力度不够,没有真正普及大众;另一方面,各种社会媒体片面的宣传,对本地区传统民间美术缺少准确和到位的介绍和报导,过分的倡导西方文化。“西化”宣传使我国传统民间美术特色淡化,或是被变相包装。正处于塑造阶段的高中生从日常生活到个人价值观都显现出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引入本地区传统民间美术,不但可以为古老的传统民间美术注入来自高中生的年轻生命力,促进本地区传统民间美术长期持续的发展,而且有助于高中生在学校研究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树立民族意识,提高民族自信心。

鉴于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引入本地区传统民间美术所带来的众多帮助,我们应该尽快将地区传统民间美术系统化的引入高中美术教育。就此我们应该尽力完成以下几点

1. 改革课程设置,建立本地区传统民间美术资料库

首先,改革课程设置,对传统文化教学中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敢于创新,重新整合、专设有关传统民间美术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适时加入本地区传统民间美术的材料,有助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累计传统民间美术的知识,为创新做好准备;其次,收集素材,建立本地区传统民间美术资料库,做到学生问什么教师都可以有据回答,同时丰富的材料也便于学生理解和提高学习兴趣。

各地的传统文化篇2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的社会存在在精神上的反映,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爱好、兴趣、气质、性格、情操等特征及民族的自豪感、认同感。民族的传统文化对现代的人们仍然具有影响力。在当代中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显得更为迫切。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开发能否顺利进行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路径关系密切。其中重要的路径之一就是要使民族地区的教育承担起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责任。这一点,在少数民族人口聚集的贵州省,在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当下,应对现代化的冲击,做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其重要。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于2002年10月制定实施了《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在贵州民族文化进校园这样的大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无疑是承担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中坚机构。在农村,随着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往往逐渐被汉化或者边缘化,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从儿童、青少年抓起。因此,各中小学广泛进行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思想政治课自然成为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课堂之一。利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资源,一方面会促进民族文化的现代性,另一方面会使得思想政治课更加生动活泼,更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笔者结合对民族地区中学调查的情况,试图对思想政治课利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民族文化特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做一小结。

一、思想政治课中对民族文化资源选择的相关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结合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实际,充分选取民族传统文化的素材,在此过程中应把握好几个原则。

(一)适度原则

把握地方民族文化资源运用的度,使用时要避免狭隘的地方主义、落后的习俗和腐朽、迷信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和侵袭。

(二)适用原则

选用的本地文化资源素材要有目的性和实用性。学生在搜集本地文化资源素材时,最好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和学生在搜集、使用素材时,内容应该与教材内容和学习目标相关,能引发深层的思考。

(三)科学性原则

选用的民族文化素材要符合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能够论证基本的理论观点。教师应首先对搜集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真伪鉴别,对于道听途说、证据不足的素材要剔除;要做到精选民族文化资源,将有价值的材料加以提炼;将零散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整理,使之系统化。

(四)学生主体原则

民族文化资源的搜集大部分可以以课前活动或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布置任务之前,设定好清晰、明确、详细的教学目标以引导学生正确地选择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选择与课程标准相关的民族文化资源,引导学生以课程标准为纲,以本地民族文化资源为素材,以本地社区和乡村为实践基地,通过社会调查、访问、参观、搜集实物等,寻求多途径获取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养成从身边的资源中搜集文化信息、获取新知识的习惯,形成“文化就在我们身边”的理念[1]。

二、思想政治课中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具体办法

(一)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文化传统教育属于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其宗旨是吸收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课堂各环节,如引入新课、讲授课程、作业练习和考试都可以利用少数民族文化的素材。

1.利用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导入新课。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当地的实际生活资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学习“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时,可以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搜集家乡的民族民俗文化,如少数民族的歌舞、刺绣、花灯等民族民间文化的各种素材,学生会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其后,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通过这些生动的材料的运用,使学生领悟了基本知识和原理,能够有感而发,提升觉悟,既加深了他们对家乡的认识,又迁移巩固了知识、拓展了课堂教学。

2.运用民族文化资源分析教材,讲授课程内容。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不断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分析方法深入认识事物,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可以起到加深理解和巩固的作用。 例如“文化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继承”时,可以分组讨论各民族的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总结这些传统文化的影响、传承状况。学生将在交流中深刻体会到优秀民族文化的魅力而深感自豪,同时对这些古老的民间艺术、文字等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出现严重断层,甚至濒危的状态而忧虑[1] 。

3.围绕地方民族文化素材编制试题,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不妨在考试环节中适度选取民族文化素材。例如,在讲授“文化生活”中的“文化与经济、政治”时,可以以本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为载体,通过材料引导学生结合家乡实际分析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的实际情况,思考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由浅入深,拓展了学生思维,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目的, 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开辟思想政治课的第二课堂,与其他学科交叉进行文化传统教育

少数民族学生具有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人类至少有七种智能: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学能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我认知智力[2]。多元智力理论对民族地区素质教育有很好的启示,在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可以从多学科、多途径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

1.思想政治课与语文、历史、地理、艺术、体育甚至其他自然科学协同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及培养教育。例如,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包含丰富的文化传统内涵;历史课更是可以结合民族发展的历史讲解民族在发展、迁徙过程中孕育出来的民族习俗、等文化;地理课可以结合民族迁徙、战争等历史讲解民族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体育课可以侧重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和训练,如黔东民族体育较为发达,可结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等活动培养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其他自然科学同样联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讲解历史上少数民族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历史上民族地区与汉族的科技文化交流。

2.开设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讲授民族传统文化。开始民族文化专题讲座是思想政治课开辟第二课堂的主要方式。例如,2014年7月25日至7月26日在铜仁学院举行了武陵山区生态发展论坛。与会专家对武陵山区民族文化历史与现实方面做了探讨。这类学术会议之后,民族地区各类学校都可以结合学校和当地民族文化传统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题教育。

3.利用大众传媒,广泛宣传民族传统文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众传媒的文化传播效应日益彰显。我们可以利用各类媒体,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分析思考民族的传统文化及其发展。例如贵州省铜仁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60%,民族文化相对发达的地区,2009年4月,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魅力梵净山”就在铜仁市民族风情园举行,是一次集中展示黔东少数民族文化的盛宴。各类学校还可以利用旅游发展大会等机遇,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他们对家乡民族文化事业的热爱之情。

4.丰富校园文化,突出民族传统文化的主题。如校训、校风、墙报标语、字画、校规等涉及校园内的各种文化标语及各种文化活动都可以突出民族传统文化的主题。在校园里还可以组织诸如传统美德故事演讲会、辩论会、论文竞赛等进行文化专题教育。例如,黔东地区的松桃县民族中学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的较好。进入校园就能看到一个庞大的四面鼓,而且墙报上也展示了苗族的传统文化。松桃民族中学音乐、美术教师身上更是体现了传统文化修养和内涵。正是他们和他们的后继者们传承、弘扬了该地区苗族传统音乐、书画艺术。

5.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民族传统教育。少数民族地区除了过汉族的某些节日之外,还有自己民族各具特色的节日。如苗族的“四月八”,各地各民族还有很多不同的节日习俗。在学校,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尊重各少数民族学生的节日习俗和禁忌,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教育他们以更宽广的视野来思考民族文化的未来。

总之,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思想政治课不仅要在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而且要大力开辟民族文化教育的第二课堂,利用其他课程、专题讲座、大众传媒、校园文化、节日习俗等校园内外的生活实践,充分利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青年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包括本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

各地的传统文化篇3

1.春节地域多样性,城乡差异性

春节具有地域多样性。春节多样的地域性构成了整个春节系统,是在广泛地域范围内占据主要地位的春节的必然产物,也体现着民众们对于春节的重视。

同时,春节具有城乡差异性。在山东农村地域依然存在的传统拜年方式、春节祭祀、传统春节装饰等正在城市里逐年消失。城市居民对春节的参与热情度逐年递减的同时,农村居民仍对春节保持了相当高的热情参与度。

2.春节年味儿变淡,春节申遗呼声渐长

在针对春节的满意度调查中,我们得出的满意度平均值仅为 6.0889,而且有99.87%的被调查者认为传统节日期间节日氛围不够浓郁。 我们发现在国内不论城市农村,较之以前,传统节日的褪色已经不是特殊现象。

3.春节效应依然存在,热点问题层出不穷

传统春节带来了高度消费和广泛的旅游市场,但是同时,高度的消费和广泛的旅游市场背后,隐藏着高度的浪费和高碳的姿态。各地域普遍存在的高春节消费和高春节应酬更是刺激了恐归族的产生。这一切都来源于春节期间莫大的精神物质压力而引发的部分民众的“春节恐怖心理”。

4.国内保护政策

在中国现阶段,保护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相对比较完善。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司的总领之下,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具体审核、实践、以及相关人才的培养,由地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具体到位的推进工作,在财政部的资金支持下,将各种保护政策落实到位。

在国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统节日的措施首先就是确定法定节假日,确定“文化遗产日”和“非遗节”等。但是我国传统节日与发展新兴旅游业结合力度不够,如今对于大型的群众性汇演,依然缺乏政策引导。

二、与韩国现状对比而得出的借鉴措施

虽然城市文化比较发达的韩国,传统节日受损程度也严重于中国,但是韩国对于传统节日的保护意识却强于中国,也已经采取了些许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对中韩两国保护传统节日的措施的对比分析,我们提出中国可以借鉴,可以为我国所用的几项措施如下:

1.加强政府引导,在节日期间开展传统体验活动

传统节日期间缺少节日氛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传统活动的贫乏。韩国经常性的组织规模性汇演,开展多种丰富的体验活动。在韩国,即使在城市文明发达的首尔,传统色彩依然依稀可见。在各处传统宫殿里,每逢佳节,更是热闹非凡。皇家散步、守卫兵交接班仪式等传统汇演,给人们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在这里还能体验参与各种传统游戏,如投壶、制作传统面具、荡秋千等等,吸引了各方的游客,这样使得来自四海八方的外国游客和本国民众们可以花费最少的经费,度过一个最有意义的传统佳节。据了解,在中国个别地方已经存在有类似的活动。比如河南开封清明文化节上演绣楼招亲等活动,吸引了数千民众前来观看,又比如重庆清明文化节上汉式公祭,山西介休清明文化节的祭祀大典等。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在个别地方举行的活动,不足以调动起各地民众参与传统节日的积极性。在加强各省市文化建设的同时,希望加强政府的引导,在各地区开展简单而有传统氛围的传统体验活动,比如,四大美人汇演、传统服装照相馆、包公巡街等,以渲染传统节日氛围。

2.鼓励民间团体,建立相关基金支持

各种传统再现活动的举办,更加需要强有力的财政作为后盾。在韩国,文化遗产保护财团就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和产业,缩短传统文化与民众之间的距离,增加民众们参与传统活动的机会。如今中国民众们对于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仍有一定的热衷度,而且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足以吸引全世界的眼球,这就使得发展文化产业和建立资金支持具有了一定的可行性。

3.无形遗产有形化,保护和传承浓郁传统文化元素

如同韩国韩服于韩国传统文化,我们是否也可以发掘传统文化元素来传承无形遗产的氛围呢。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数不尽数,中国结、汉服、龙图腾、玉佩、扇子等等,都可以保护和发扬,让无形的文化遗产暗喻其中,进行有形的传承。比如说,可以鼓励传统婚礼形式,并以减免费用的方式将婚礼公开化,或者以减免门票的形式鼓励传统服饰,在商品中采用传统图案,化传统为时尚等等措施,都可以传承和保护浓郁的传统文化元素,使无形遗产有形化。

4.借助传统建筑,营造节日氛围

建筑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传载媒体。而古风淳朴的传统建筑,更能给人一种穿越时空,身置明清的陶醉感。韩国的各项传统再现活动,之所以都选择在古代宫殿建筑或者传统韩屋里举行,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同样在我国,明清古街、宋代遗址、皇家花园、古风庭院等并不难寻。在不对各种文化遗产有破坏威胁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传统建筑,如减免门票、免费开放、在传统建筑区内进行传统汇演等,更能营造节日氛围。

5.保护传统节日与发展新兴旅游业相结合

在旅游是大势的今天,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以年文化为代表的节日文化,可以充分的发展为一个新的旅游热点。韩国正是将传统文化发展为了极具特色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发展保护本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了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同时形成了新的旅游产业链,拉动了内需。近几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为体验灿烂的华夏文化,选择在春节期间留在中国过春节。再此机遇之际,充分利用传统建筑,传承和保护浓郁的传统文化元素,举办各种传统再现活动,发展各种专门的旅游观光地,可以在拉动内需的同时弘扬华夏文化。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文化产业,让保护传统节日与发展旅游业相互依靠、相互促进。

各地的传统文化篇4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0-1303-07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and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of Rural Area

GU Wei-qiu1, TU Chuan-fei2

(1.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7,China;2.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ial and Economics,Nanchang 330013,Jiangxi China)

Abstract:This study holds that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a harmonious rural society.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inevitably promotes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China.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rural society also indicate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Then, in the background of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uction, the paper explores the paths that we should choose to inherit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inheritance; development; new rural area; harmonious society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所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重点、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一定意义上是社会文化重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以先进文化为指导,面向时代,立足现实,在这种社会文化重构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当前社会文化重构的基础。历史发展表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农村社会的整合和演进过程中,曾发挥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并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谐社会建设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文化整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农村社会的整合中所起的历史作用,我们必须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民俗体育文化对农村文化整合的积极作用。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方针政策,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传承提供了契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这既是农村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内涵

目前国内学者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还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反映并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为该民族所传承和享用的一种特殊的传统体育文化。在我国汉族人口将近占我国总人口的90%,汉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可以称之为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除汉族以外的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而所有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体育文化又统称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所以,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即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并不仅仅就是指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它是包括汉族以及其他55个民族在内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实际上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构建和谐社会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表达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反映了十几亿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建设一个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就是顺应人民的意愿,不断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1]。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多样性的社会,富含个性差异,但必然是要求它的内部要素诸如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个子系统通过一定自然法则形成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同时其子系统内部各要素也要处于一种和谐发展的状态[2]。从这个意义上讲,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质是社会内部诸要素之间关系的重新调整与社会各个文化子系统的重新整合。所以说,社会只有和谐地发展,才有可能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下去。如果社会内部各子系统或其子系统内部各要素搭配出现偏差,将会造成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质,是社会关系的调整与社会文化的整合或重构,任何形式的文化整合或重构,都不可能脱离原有的文化传统(或都需要原有文化为基础),而我国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既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提供了现实的途径。

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相互关系

2.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对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

2.1.1 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精神基础 重和谐,求同存异,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思想精华,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选择,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可以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认同的基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实现民族认同最好的方式和媒介。众所周知,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各类活动项目,无论是活动形式还是技术方法,均有着鲜明的东方文化特征。中国社会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伦理观、人生观弥补了西方体育文化的不足。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让人进入一种高远的境界,得到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享受。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境界至今仍具“魅力”。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蕴涵是这些思想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都具有积极作用,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和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文化基础。

2.1.2 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利于和谐民族关系 基于共同的文化传统形成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是促进民族和睦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民族传统体育可以使不同的民族、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人(甚至不同政见者),都会因一项民族传统体育竞赛活动而聚合到一起。如舞龙、拔河、赛马等诸多的民族体育活动,多是以村寨或种族为参赛单位,在这类活动中,集体内部各成员的相互配合往往是成败的关键,即使旁观者也会为集体的胜利而欢呼或因集体的失败而沮丧。在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即融洽了邻里关系,又改善了民族关系,从而促使社会得以和谐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国各族同胞的共同理想。各民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同胞聚居的农村地区,加快这些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构建农村和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关键。推动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以极大地和谐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团结。我国各级政府举办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也极大地加强和促进了我国56个民族之间的友谊,成为我国各个民族进行友好交流,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2.1.3 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利于农村新文化建设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悠久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我国各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长久以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在广大农村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必然会带动和促进我国农村和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掌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间艺人将是建设新农村文化的骨干力量,散布于广大农村和民族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和民间艺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相通性,在民间文化的传承中,起骨干和桥梁作用。发挥民族传统体育艺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尤为重要。新农村文化建设要突出发展“本土文化”,广大农村地区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建设新农村文化的重要根基。继承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之成为为农民所享用的丰富精神财富,通过焕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青春,使其成为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地方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新”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最终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

2.1.4 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利于民族团结 一个民族作为社会的一个群体,它有同一信仰和文化,为了让民族内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追求和增强共同的群体意识,就必须寻求一种良好的手段,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是这样一个有效手段。随着人类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这种手段的作用尤为明显。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分别在天津、内蒙古、新疆、广西、云南和北京() 、宁夏举办了7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设置的项目和参赛的人数不断增多,运动会的规模和影响逐届扩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挥了民族间联系和交流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成为联系民族感情、加强民族团结和提高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民族凝聚力是使人们聚合在一起的情感力量,是一种本民族成员基于共同的民族心理而紧密团结在一起的力量。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加之地域性和民族性等基本特性,使其成为培养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的有效形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增强本民族的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许多民族的人们都从孩提时代开始进行民族传统体育锻炼,通过民族体育活动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中华民族人民群众广泛参加的传统活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长期得以传承和发展,本身就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1.5 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 和谐社会必然是人民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的社会,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和谐之基”。而民族传统体育从产生时起,就同该民族的生产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了,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本地区、本民族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从而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应当看到,体育能够在促进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首先在于民族传统体育能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因为生产力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个基本因素构成,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所以劳动者的素质就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素质越高,对经济的发展就越有利。民族传统体育能增强劳动者的体质,调节劳动者的情绪,提高有机体的工作能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有助于改善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提高劳动者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保证在复杂的环境下劳动活动的稳定性,它对劳动者掌握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民族传统体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还体现在民族传统体育能够直接创造经济收入,以及对相关产业的巨大推动作用上,民族传统体育也蕴涵着巨大的商机。展望未来,随着各民族人们对体育需要的增加和对本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自觉意识的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这对促进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然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和谐发展。

2.1.6 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助于丰富农村学校体育教育 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从产生到发展,始终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作为教育的主要手段和内容,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我国许多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也起到了儿童启蒙和传授知识的作用。儿童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感知和了解,有许多是在传统体育活动过程中获得的。如白族的人拉人拔河、苗族的接龙舞等运动,在运动中往往需要许多人参与和协作,儿童在活动中能结识许许多多的小伙伴,并养成与众多小伙伴友好相处的习惯,增强协调关系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一直以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是农村学校体育 教育的手段。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中,如白马人祭山神的刀舞、景颇刀阵、藏蒙等民族的骑术,以及众多民族的摔跤、射箭等,无不是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来传授生存和生活的技能。人类早期的教育,主要是通过舞蹈和体育的形式实施的,在没有文学和书本的情况下,教育的主要手段是口授和身传活动的摹仿[3]。事实证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充实了体育教育内容,完善了体育教育功能。建设和谐社会,物是基础,人是关键。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提升公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世界各民族的性格、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差异,主要是因为文化差异造成的。人生下来便受到本民族文化的熏陶,成为一个具有本民族文化特征的人。各国、各民族的性格和伦理道德观的差异,都是不同的文化造就的。因此,通过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所蕴涵的价值观及道德观,有助于把社会成员教育成为有道德、守规范的文明公民,从这个意义上说,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利于教育的和谐发展。

2.2 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作用

2.2.1 和谐社会的理论为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了重要指导思想 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其中用“六个更加”来反映未来全面小康社会六大基本特征。在这“六个更加”中除了第一个是经济外,其他五个都是社会因素。从中可见在发展观上的根本变化,即从片面地追求GDP的增长发展到以人为本,注重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至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模式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模式。社会发展是“社会以一定的活动内容与方式满足社会成员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进步过程,是反映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过程”[4]。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其健康有益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满足了各民族人民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是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在今后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应以和谐社会的六大基本特征为根本指针,工作中充分渗透和谐思维,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2.2 构建和谐社会为尊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社会资源之间固然各有差异,但是它们都共存、共生于一个社会之中,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即子系统之间具有比较匀称、比较均衡、比较稳定的关系。人类社会因文化的多样性而得以不断进步和繁荣,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民族风情、民族风格,各民族风格迥异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独特的生命力和不可取代的价值。但是,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奥林匹克文化全球化使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和个别性被无情销蚀。因此,必须为不同民族体育文化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以及不同文明的价值拓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在奥林匹克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充分尊重世界上各个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个性、差异性和多样性,是长期以来我国各民族和睦相处、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谐共生的重要原因。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和民族文化,尊重文化的差异性,促进东西方文化的和谐发展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可见,构建和谐社会,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美美与共、和谐发展。

2.2.3 构建和谐社会可以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文化发展速度也相应提高。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多年来,文化本身的发展在总体上极不充分,既落后于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又出现了各地区、各门类之间的发展失衡,还带来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失落和断层。中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绵延数千年的文明、漫长的农耕文化历史、以及56个民族多元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使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中国多姿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艺术形态丰富、文化气息古老而又富有生命活力。但是,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被席卷在奥林匹克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面临的处境非常严峻,如何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如何延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赖于与新的社会文化建设的契合,而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为这种契合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科学定位和提高到如此高度,它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纳入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共进的社会进程,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地位具体化、现实化,从而极大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契合,不仅是当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更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

2.2.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发掘、研究和学习指明了方向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累积、不断创新的过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习俗惯制和,在东西方体育文化互融互补的交流过程中,坚持创造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身的特色,格外审慎地对待各种并存的民族传统文化,既要积极引导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向着现代化的统一目标迈进,又要保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和个性化;在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往往依附于该民族的风俗节日,是风俗节日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也要帮助少数民族群众革除陋习和封建迷信思想,提高学习和引进现代化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理性思维的能力,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方式;大力引进和传播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西方体育文化,为我所用,着力于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断创新,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转化成在当代具有重大进步意义的文化价值资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做出独特的贡献,共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培育时代精神、体现人文关怀、实现民族文化权益、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完善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

2.2.5 构建和谐社会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经济保障 过去一段时间,重增长,轻发展,造成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不仅与和谐社会的目标相悖,而且经济发展本身也受到了严重制约,造成消费增长不力,主要靠投资拉动增长的局面。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物质前提,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基础,它是在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壮大,和谐社会应该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并进的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经济作为解决社会问题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这一点始终必须坚持,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不重视社会发展。不发展经济不可能实现和谐社会,经济持续增长是的社会文化发展必要条件。由于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大多数集中在我国的农村地区,而这些地区往往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人们生活水平比较低,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就逐渐被边缘化。党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城乡协调发展,东西部协调发展,各民族地区协调发展,只有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不断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才可能得到不断的传承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使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发展,才能够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保障。

2.2.6 构建和谐社会为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宽松稳定的社会环境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这样良好的社会背景,可以为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宽松稳定的社会环境,必将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路径选择

3.1 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双向驱动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多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而这些地区要构建农村和谐社会,首要的是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应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城镇化进程,通过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应充分整合资源,发展优势产业,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应注意从当地实际出发,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实事求是地加以推进。与此同时,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包括智力支持、政策支持、资金支持等。

没有既根植于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又吸收世界先进思想的文化根基,再庞大的经济也会成为无源之水,沙滩楼阁,总有难以为继,轰然倒塌的一天。所以,在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应该同时兼顾,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不断上创新,继而在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创造出一种“新”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才是衡量新农村和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成败的重要指标之一。

3.2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以人为本,为全社会服务,让政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提供良好的公共政策服务和制度供给的组织[6]。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不但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各地的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在当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被边缘化的情况下,政府的积极引导甚至法律的强制作用就显得尤为迫切。政府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主导力量,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非常重要。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完备的法律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传承的强有力手段,目前,我国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却缺乏比较完备的法律与条例加以保护,更缺乏抢救发掘的忧患意识,所以,在当前普遍缺乏文化自觉意识的情况下,通过法律法规的建立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已势在必行。全国性的法律要体现全局性,宏观上协调在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国家还要鼓励和支持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国家相应法律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法规和条例[7]。此外,在立法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艺人和传承人的法律地位也需要严肃考虑,任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是依附于特定的人群、地域、空间而存在的,在某种意义上,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人的绝迹意味着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消亡,因此,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艺人和传承人的法律地位的确认就十分重要。

其次,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国家除了立法保护以外,还应该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统一规划。可以由体育部门和文化部门联合起来组成专门机构,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进行全面的论证和规划,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全国各族人民既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享有者,又是确证者。因此,政府部门通过宏观管理职能将普通民众和专业人士的力量整合起来,以充分发挥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功效就显得尤为重要。

持续充裕的资金投入(包括社会民间资金的投入)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的资金来源。近年来,我国政府以及社会上对于保护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资金投入有所增加,但是,由于我国各个民族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政府投入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资金还是微不足道的,因此,政府除了适当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资金投入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在吸收和鼓励民间、个人等各种资金渠道注入到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事业之中,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支撑。

3.3 在突出文化价值的前提下,适度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 资金短缺一直是困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难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拨款和社会上民间资金的支持,最重要的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身要有造血功能,也就是在突出文化价值的前提下,适度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可以说,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经济价值的开发,旅游行业部门一直走在前面。改革开放以来,借着旅游业和假日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旅游景点上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表演,没有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身所蕴涵的客观规律办事,大量“排练"和“复制"一些所谓的能够代表当地人文景致和文化特色,展示当地风俗习惯与民族风情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表演",以招徕游客,赚取利润。客观来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被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发展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种出于旅游效益考虑的保护,为科学全面地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争取了时间。但如今,我们逐渐意识到,所谓“旅游经济",所谓先开发后发展或边开发边发展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是“GDP至上主义"[8],绝非尊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守护精神家园之举。因为,旅游开发也带来负面效应,那就是没有较科学地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过于片面地追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身的文化价值。许多地方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认识不足,民众对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意识不强,缺乏行之有效的规划和措施,甚至遭到不适当的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源“上升"到旅游资源时,人们开始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时,出发点往往不是“文化"本身,而更多的是经济收益。甚至更低劣一点的,就采用粗糙的手法,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变成摇钱树。所以,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必须回归文化本位,在不影响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的前提下适度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经济开发的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文化价值始终是主角,虽然我们提倡民族传统体育由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突出其文化价值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既要防止过度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要防止文化造假。

强调适度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并不排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事业的存在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两个方面,直接关系着各族人民的文化权益能否得到实现,关系着各族人民的多层次文化需求能否得到满足,进而关系到我国各个民族的和谐相处、和谐发展。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坚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两加强”,不可偏废。在强调适度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和适度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同时,要加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公共事业的发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加强农村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与水平,以维护和实现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保证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成果。

3.4 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作用 我国政府确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意味着民间组织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大有可为。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为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市场经济要求转换政府职能,尽快确立“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因此,政府职能转换需要民间组织,市场经济需要民间组织,社会发展需要民间组织。社会需要呼唤新的社会结构和治理机制,社会需要是我国民间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民间组织的作用和价值更不应忽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应采用政府管理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依靠社会管理的方式实施管理,因此,加大社会管理力度,提高社会管理的水平就迫在眉睫。在社会管理的组织形式上,可以从非组织型向有组织型转化;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上,用展示、比赛等方式鼓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部的相互交流;在管理队伍建设上,在社会上逐渐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专家队伍和志愿者队伍。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仅是组织一两个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就可以完成的,更重要的是要在民族地区建立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民间组织,保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不断传承和发展,从而使民族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有效传承,并形成一个长效机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相应的基础设施固然必须跟上,这些相关经费问题可以通过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拨款,以及社会资金的注入多种途径解决,但这些民族传统体育设施的有效运作和维护还是需要组织管理,否则投了再多的钱,如果人们依旧缺乏公共利益观和公共管理意识,又能起多大效果呢?所以光靠财政投入还是不行,确立一个农民自治的有效组织载体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更为重要。事实上,在我国许多地区,农村民间组织在农村正悄然兴起,这是由农民自愿组织、自我管理、自行服务的新型行业性民间组织。从实践看,它是贴近农村实际、满足农民需求的民间组织模式,深受广大农民欢迎,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农村基层体育组织是开展群众体育工作的保障。为了加快农村体育文化、民族地区体育工作的协调发展,应该在每乡、每村建立文化体育工作站,使体育工作的网络从县级延伸到乡村,从而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村体育在乡镇一级没有组织机构的矛盾,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有一个高效率的民间组织来组织协调,否则就算有更多的人员、更充裕的经费、更多的场地设施,也未必就能够有效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另外,为了能真正发挥文体工作站在体育工作中的组织作用,应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定期进行交流总结,相互介绍各乡、镇文化体育工作的好经验,进一步加强了体育部门与乡镇的工作联系,发挥联系点的带头示范作用,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良好的平台,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全面开展。

3.5 发挥文化力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作用 首先,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工作,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后继有人。通过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教育,发挥群众文化事业机构的作用,特别要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工作。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困难和症结,从长远看,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是农村学校体育质量跟不上、农村学校体育太落后。只有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充分注入农村学校教育中,才能培养出大量的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有了人才才可能更好地发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这样才能形成农村学校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从而真正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所以,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而言,课程,特别是制度化教育中的学校课程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因此,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引入民族地区正规学校教育,鼓励民族地区大中小学应将其纳入学校教育,让青少年从小就能接受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这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发展有重要意义。此时,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要全力挖掘现实生活中尚存的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人政府应优先给这些民族传统体育艺人发给特别补助金,并要求他们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技艺的传授,鼓励他们多招收徒弟,传于后代。

其次,广泛宣传,加强交流,丰富活动,积极搭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交流平台。舆论宣传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没有和谐的舆论,很难有和谐的社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宣传工作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和谐、健康发展,必须有良好的宣传舆论作为保障。没有和谐的体育宣传,很难有和谐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因此,体育宣传既是构建农村和谐体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体育的重要保障和前提,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培养民族共同心理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载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我国新闻界、出版界和电视台、电影界、新闻资料中心应该有意识地注重宣传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给予它们较高地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和非组织性的特点,各级政府的有关部门应有组织地依托现有场馆和传统民俗节日庆典以及各类民族文化艺术节的机会,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比赛、表演、交流等活动,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再次,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研究。为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开展、不致失传,我们应对我国各民族大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强身健体、育心、育德的角度加以理论总结。我国中医理论宝库丰富、医理精深,都是相关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创编的理论依据。为确保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顽强的生命力,我们还必须借鉴现代新兴科学,如食品与健康、气候与锻炼、生活方式与心脑血管疾病、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加以科学总结,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但当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论的相对滞后,已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要迎头赶上,要在开展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深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体系。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建立科学的长效保护和长远发展机制。对有一定社会文化价值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应及时纳入搜集、整理范围,并加以保护、抢救、改造、利用,使其得以保留并健康发展。另外,对于濒临流失与灭绝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政府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其流失、灭绝。在传统社会中,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主要依附于民族风俗节日,在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下,到底是保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容还是形式?到底如何引导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建设新农村新文化服务,而不是在西方体育文化的刺激下无所适从?这些问题都很值得研究。

3.6 在继承的基础上关键是要创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零点调查的《2005年度零点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显示,文化娱乐设施和资源在我国农村地区极度匮乏……[9]。在我看来,农村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是不争的事实,但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不是文化的荒漠,相反,它蕴藏着包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内的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农民不是没有文化的人群,他们中间卧虎藏龙。散布于广大农村和各个民族的“乡土艺术家"、“民族艺术家"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的艺术养分直接来自于农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相通性,是农村文化事业中最活跃的因子。所以,仅仅把西方体育送下乡是不够的,仅仅停留在建设农村体育设施和场馆的层面是不够的,这是当前发展我国农村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个误区,给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送体育”和体育设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当地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而且大多数民族传统体育不受人数限制,不受场地、器材制约,便于开展。因而,能否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创新,激发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文化活力,在新农村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

继承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创新是时代前进的动力。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来说,其积淀是相对的,创新则是绝对的。应严格按照人类精神建构和心灵塑造的本质需要,来探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真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深刻继承,来寻求创新与发展的途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全球化时代做到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就不仅要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长处,还应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短处,这就要求坚持文化自主性,要有全球化视野,认清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主流趋势,促进世界各个不同民族之间体育的交流,了解不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长处,尽力吸收作为自身的构成性要素。对此,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秉承自信、开放的心态,在汲取和借鉴世界各民族优秀文明成果时,体现包容性,主动吸取它们的积极成分,但我们也绝对不能失掉各自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承载的该民族固有之文化血脉,丧失自己的主体性。而是要在注重创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在与世界上其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实现自身文化的繁荣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前提下进行扬弃和创新,借助奥林匹克文化全球化这一平台,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努力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观念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通过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民族凝聚力等的阐发,特别是对价值观念、民族心理、民族认同意识等的梳理、审视、整合和建构,引进、容纳、消化吸收西方体育文化的优秀方面,通过综合创造,不断创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让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放异彩。

4 结束语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有着多民族共同创造的辉煌的“多元一体”文化共同体。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巨大动力之一。在社会转型加剧的同时,由于西方体育文化的碰撞冲击,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受到了西方体育文化巨大的冲击,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与城市和谐社会建设在形式上不能同构,而应有所区别。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农村人口众多,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多数分散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甚至是一些自然、生活条件较差,开发较少的民族地区,这样,在我国农村和民族地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和民俗体育在建设农村和谐社会中大有作为,它们在我国农村易于开展、符合农业生产和农民实际、便于农民接受。正是由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与城市和谐社会建设的不同,我们应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民俗体育文化在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这既符合当前我国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的“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的时代要求,促进农村新文化建设,又有利于发掘、整理和弘扬我国农村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民俗体育文化。可以预见,随着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合理开发的越来越重视,它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出新的历史贡献。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又可以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大格局、大视野、大舞台[10]。机遇难求,时不我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必然推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也昭示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们需要坚定信心,共同开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美美与共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EB/OL].中国社会学网:sociology.省略/.

[2] 田祖国.关于和谐社会条件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4):5-9.

[3] 刘爱平.民族传统体育与和谐社会建设[J].体育文化导刊,2007(6):60-65.

[4] 吴寒光.社会发展与社会指标[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

[5] 韩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N].经济日报,2007-02-01.

[6] 丁元竹.社会发展规划需要处理好十大关系[J].新华文摘,2005,(18):12.

[7] 杨海燕.无形文化保护初探[A].传统的回归与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研究文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各地的传统文化篇5

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在为当代文化发展创造条件的同时,也使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出现了困境,如何保护好传统文化是一项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任务。“多耶”――它一直是侗族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并隐藏着侗族文化的基因。由此可见,保护好多耶舞文化就等同于对侗族文化的保护。笔者力图为侗族多耶舞的传承与保护提出可行性的方法和措施,促使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不断推进。

一、侗族多耶舞传承与保护的途径

(一)政府主导、政策保障,加大经费力度。政府在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工作中居于领导地位,是组织者和管理者,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和支持,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传统文化保护的工作方针、原则和各项战略部署,使本地区保护工作得以扎实、有序地向前推进。相关部门要建立起完善的保障机制,颁布相关政策法规,并结合社会和公众的监督。在发展多耶舞传承的同时结合当地发展文化旅游、民俗节庆活动等开展生产性保护,政府要加大经济的投入,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

(二)建立侗族传统舞蹈生态文化艺术馆。在各民族,现代生活提高了当地人的经济收入和收入水平,拓展了他们对外界的视野,与传统生活渐行渐远,侗族传统歌舞文化面临着被遗忘的危险。因此,当地相关部门应建立艺术文化馆,培养文化艺术人才,拓展艺术道路。

(三)培养多耶舞文化继承人并保护传承人,调动积极性。在传统文化中,是否得以传承,传承人是核心。保护好传承人是保护好传统文化的重要保证。各级政府和文化行政部门拿出一定数量的经费来补贴这些传统文化传承人,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和吸引传承人,并通过组织开展艺术活动,进一步提升民间艺术家的荣誉称号、社地位及认同感。

(四)在学校里开展侗族多耶舞文化课程。在传承形式中,教育传承是最有力度的。应将侗族多耶舞文化引入当地学校音乐教育的正式课程中,通过对课堂的教育,让更多侗民从小就接触本民族多耶舞的文化。学校教育作为传承多耶舞文化的艺术转化中介,让更多优秀作品和专业的传承人重新回归到民间,将侗族文化不断延伸。

二、侗族多耶舞传承与保护的意义

“多耶”是中国侗族的传统民间歌舞形式之一,盛行于侗族地区从祭祀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多耶舞是侗族人最喜欢的歌舞,透过它的歌舞形式我们可以看到深厚的侗族文化积淀。因此,保护好多耶舞文化传承,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加强了对多耶舞文化的重视,弘扬了侗族文化。通过对多耶舞文化的研究,了解到多耶舞对侗族文化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措施,挽救了多耶舞传统文化的流失,保护了侗族文化。在多耶舞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凝聚了侗民们重新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与喜爱,增强了民族文化自豪感,而且激励了当地人对本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和重视,弘扬了侗族文化。

(二)推动当代多耶舞文化发展的同时,有力地保留了多耶舞传统文化。在传承与保护的话题中,怎样在有力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更有效地保护好传统文化,是每一位学者都关心的问题。现代文化的进入,既创造了条件,也使传统文化出现了困境。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好本土文化,倡导文化多样性,增强了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促进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互动,并通过各种渠道,推动原生态文化的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原生态文化的价值。

(三)加大了对多耶舞民俗活动的文化价值宣传。近年来,各个民族都设立有代表当地民族风情的旅游点,侗族也不例外,多耶舞在民俗节庆和商业活动中是最常见的,通过对原生态舞蹈文化的展现,多耶舞吸引了各地、各国的旅游者,宣传了侗族文化价值,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传统文化的保护,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根本。尽管侗族多耶舞文化备受关注,但到目前为止,多耶舞的传承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更加去重视。

参考文献:

[1]黄小明.侗族歌舞“多耶”的文化变迁[D].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

[2]徐建波.侗乡“多耶”的起源、传承、及现展[D].体育文化导刊,2005.

[3]袁善来.“多耶”与侗族文化[J].文艺评论,2015.

[4]师冠楠.从歌舞“多耶”看侗族民间文化及审美心理[J].大宗文艺,2013.

[5]格桑吾珠.浅谈侗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研究,2015.

各地的传统文化篇6

Key words: Xinjiang minority nationality;traditional sports;national-wide fitness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274-02

0引言

“全民健身”活动是一项由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有目的、有步骤、有措施的系统,也是一项跨世纪的,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

“全民健身计划”的提出和实施,对提高全民素质,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将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指明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对指导我国群众体育实践,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水平和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其核心是动员和组织群众广泛参与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有步骤地开展不同地区人群的健身活动,把运动实践贯穿到每个人的一生,逐步建立具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在少数民族地区各种条件的限制,普遍存在场地匮乏,器材短缺等现象,并成为该区域阻碍全民健身发展的主要原因。然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恰恰能在这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因此,应大力提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更多地发动群众加入到体育锻炼的队伍中来,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使丰富全民健身运动内容。随着少数民族的社会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着衰退及消亡危机的情况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到全民健身运动来,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会得到保留和发展的机遇。

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新疆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取得了很大进步。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过发掘整理,内容不断丰富,在实施全民健身的过程中融入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群众性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日益活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做为全民健身活动进入了城乡社区。如:在新疆各地,维吾尔族的“麦西来甫”吸引了各族体育参与者的兴趣。新疆的民间体育活动参与人数之多,活动范围之广,既有竞技性较强的体育形式,又包含有娱乐性,趣味性和健身性较浓的体育活动内容充分发挥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长处,对促进中国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增进交流,推动民族大团结,提高各族人民健康水平也重要的意义。

2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极为丰富,风格也各不相同,表现形式多样,在新疆特有的地理环境、社会生产方式、历史条件、文化水平以及宗教、民俗等因素的作用下,逐步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点。

2.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传统性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产生以来,始终与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信仰相联系,世代相传,具有明显的传统性众多传统体育项目历史发展中,经过锤炼、优化而升华、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在内容、形式、时间、地点相对稳定的众多传统体育项目。

2.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地域性在我国的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孕育出来自己的体育文化,必然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如新疆的各民族中维吾尔民族特点的“切里西”、具有草原风格的哈萨克民族的“追姑娘”,反映锡伯民族风貌的“射箭”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由于新疆的地域广,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而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本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

2.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强身健体的娱乐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强身健体娱乐性项目居多。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健身性、娱乐性和观赏性。这些活动大都安排在业余时间进行。在欢庆丰收、欢度佳节、祝贺新婚、民族盛会等活动中,穿上风格独特的民族服装,在活泼详和气氛中表演或比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维吾尔族的“达瓦孜”,“麦西来甫”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妙趣横生,将体育寓于娱乐之中,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强身健体的娱乐性。

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的巨大变化,在党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在我国全民健身战略的地位愈加显得重要,对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起到了促进作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统性为广大各族人民群众参加体育活动奠定了基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各自特定区域和群体中倍受欢迎。当代体育文化呈现多元化状态,体育文化的多元化体现在体育项目的多样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其项目的多样化使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更加丰富和充满活力。如:具有维吾尔民族特点的“切里西”、具有草原风格的“追姑娘”、反映锡伯民族风貌的“射箭”等项目是牧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本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拘束于一定的聚居区域,但各族各地经久不衰的群众体育活动正是全民健身的体现形式。

3.1 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谐社会的概念”,不仅是我党执政理念的发展和升华,而且也表明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深刻变化,社会和谐发展越来越突出和重要.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民族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民族大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促进民族大团结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顺畅和谐。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这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通过举行和参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及表演活动,对拓宽社会人际交往和文化交流,构建和谐社会与民族团结,为实现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做出贡献。

3.2 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高健康水平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独特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在经济开发的力度逐步增加、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已把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提高到战略发展的高度上,为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带来了发展机遇。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加强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和时代特点。随着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有了很大发展。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余暇时间增多,生活水平提高,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了有利条件。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深受各族人民喜爱。形式多样、简单易行、参与人数众多的特点确立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全面健身运动中的重要作用。丰富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内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满足各民族对健身的社会需求,提高民族精神面貌,对新疆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3 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运会接轨纵观民运会的体育项目我们可以看出,50%以上都是娱乐类项目。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欢庆丰收,欢度佳节,祝贺新婚,消遣娱乐为主,它们都将一种欢快、喜庆的气氛寓于体育之中。各族人民载歌载舞、服饰绚丽,活泼风趣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与艺术融为一体,既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又有利于人们相互交流感情。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较为集中的地域,也是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体育发源地,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多且文化品位高,具有开发和挖掘潜力大的优势。在新疆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建立健全有关体育制度和训练基地,与全国民运会接轨,这对推动全民健身,提高人民体质、增进健康,加强民族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传播,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

4结论与建议

新疆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全民健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较好地增进新疆少数民族人的体质。世居新疆的各少数民族在欢庆民族传节日时,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既锻炼了身体,继承和发扬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又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各民族民都尊重比赛的获胜者,因而视之为一种荣耀。赛场上努力拼搏,场下跃跃欲试,平日多练习,多锻炼,才有比试的机会。由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场地器材无严格要求,简单易行,因而使全民健身运动得以普及和开展。新疆由于地理、历史、文化等原因,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大多以个人项自为主,多为力量的较量,如比力气,比技术技能,因而多练才会取胜。另外秋收之余,或闲暇时间,人们总愿意聚在一起比试一番,便于学习和推广。在活动中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愉悦了身心。因而新疆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促进了少数民族人的身体健康,能够丰富全民健身运动的内容,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笔者就建设新疆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出如下建议:

4.1 大力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各级政府必须注意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优秀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现代体育文化和谐发展、共同繁荣。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之进入新疆多元化的全民健身领域。

4.2 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组织管理建议有关部门,在原有基础上加强新疆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完体系建设纳入到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从资金、组织、活动开展、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

4.3 加快社会指导员队伍建设全民健身不仅要求全民参与,还需要科学健身,这就需要有一支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指导人们进行科学健身。因此,各地应当着力培养一批专业的少数民传统体育指导员队伍,来传播科学的健身知识,也通过他们来带动和吸引更多各族居民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

总之,在实施全民健身的过程中融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提高各族人民健康水平、提高新疆各民族的精神面貌中有重要作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在全民健身活动内容的多元化。在全民健身活动当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身也会得到有所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文忠.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及发展趋向[J].体育科学,1997(17).

[2] 王国元,张玉祥.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文化特征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 .

[3]李桦.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J].体育科学,1994(14).

各地的传统文化篇7

(三)娱乐性民族传统体育属于不同民族在满足最基本的物质生存条件的前提下,为使自己的精神需要得以满足而开展的文化创造。各种活动均存在着某种竞技模式,然而大多数都是在业余时间开展的,并非非常严肃与严格,尤其强调渲染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旨在健身娱乐、闲暇消遣。主要从自由的嬉耍,到岁时节令的大型文体广场,不同民族均将体育与喜庆丰收、宗教礼仪、祝贺新婚、欢度佳节进行有机结合,并和不同民族音乐舞蹈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充分体现出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性。例如舞龙就属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最具娱乐性的一种活动。

二、传承保护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策略

实质而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属于一种文化。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于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有机内容之一,弘扬贵州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最为重要的是对其进行有效地传承保护,使其充分体现出瑰丽的色彩。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策略传承保护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一)体育、旅游有机结合,共同发展贵州省较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大部分坐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带。因各个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生活习俗与民族文化使民族传统体育和旅游业两者形成一种极富前景的开发组合。各种民族运动活动和民俗传统、人文景观、自然山水进行有机结合,一方面能够对当地的旅游景点进行宣传推介,对民族文化进行弘扬,另一方面还能够使体育与旅游两者共同发展,对推动该省地方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坚持“国发(2012)二号”文件中的精神,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凭借贵州具有的多民族文化资源,对民族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将节庆会展、民族歌舞等文化品牌优化升级,建立体育旅游休闲基地。同时还应该以贵州省将自己建设成集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大省为核心,在当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从而使体育与旅游两者有机结合,共同发展。

(二)充分利用各种传媒进行推广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资源,例如广播、报纸、网络、电视等,对贵州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与少数民族体育知识进行宣传推介,同时积极对不同地区少数民族体育赛事进行转播,通过这种方式对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推广,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贵州省于2011年独立承办第九届全国民运会,这是贵州省首次承办的全国性大型综合运动会,这在很大程度上为贵州民族体育运动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该省牢牢把握该历史契机,这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以建设“和谐中华,多彩贵州”为核心,充分强调贵州元素,体现贵州的特色和亮点,把少数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活动向社会各界推广。例如,这届运动会中,富有贵州民族特色的独竹漂得到了充分展示,获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关注,并且使该省获得本项赛事的金牌。(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推动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迅速发展,贵州省各级人民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渠道

进行投融资,努力吸收各种社会资金,提高对体育器械、运动场地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努力对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硬件设施条件进行改善。在经济上获得保证的基础上,还应该定期开展多种类型的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同时对民族项目规则进行认真制定,为不断推广与交流民族传统体育提供前提,使该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朝着规范化与社会化的方向向前发展。

(四)切实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收集整理实质而言,对于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来说,只有一定比例的体育活动获得推广与发展。因社会历史方面的诸多原因,当目前为止,已经有许多民族体育文化失传,仅仅可以在历史的记忆中发现其踪迹,也有的已经发展为陈列于历史博物馆的古董。对长时间发展中留下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该开展一系列细致深入的保护性记录,在这个前提下对其进行清理、分类、登记、编辑甚至出版问世,使其能够得以保存。纵观贵州极其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单纯凭借各级政府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措施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需要各种少数民族体育协会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与政府部门形成强大的合力,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传承保护。此外,利用立法的手段进行保护才能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同时还需要把那些典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之内,开展相应的申报工作,然后对其进行保护。

(五)通过学校教育培养相关方面的人才培养与教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后备人才,关键是在民族地区开展全面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通过这种方式为民族传统体育培养大量的后备人才。作为文化传播的关键场所,学校是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尤其应该积极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引入到校园活动之中,通过这种方式推动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断发展。应该对条件较好的学校进行鼓励、支持,使其能够细致深入地整理民族传统体育,并对其进行改进,有所创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对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开发出较高价值的体育课程资源。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努力使少数民族学生充分掌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而能够为该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保护培养大量人才。

各地的传统文化篇8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7-0176-02

一、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民族在各自不同的历史发展中,由生产和生活以及与自然界抗争中形成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文化形态,是必备的生产、生活技能和娱乐手段。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的强身健体、娱乐、交往、育人等功能日益凸现出来,而且,通过各民族间传统体育交流促进民族团结。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各民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生活方式的多元演进,同时也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门类众多的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娱乐、教育功能等。目前,传统体育文化已挖掘整理出了1000多个体育项目,如摔跤、舞龙、舞狮、荡秋千、划龙舟、武术等。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个性的自主性较强的高层次优秀文化,在推动师生主体思想道德品质全面发展的同时,又可以辐射到社会中去,引领社会时代文化潮流。这也是一所高校发展与成功所必备的因素之一。校园文化又是特殊的育人载体,对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趋向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民族文化是不可缺少的成分,而传统体育文化恰恰是不同民族文化鲜活的载体,能反映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精神。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展,可以体现民族地区高校的民族性、传承性,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丰富校园民族文化内容。

二、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重视现代竞技体育文化培养,忽视传统体育文化继承。在知识、信息社会化及竞技体育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西方体育文化所体现的健与美、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等特点深深吸引着当今的广大青少年学生,竞技体育已成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竞赛、课外活动的主体,民族地区高校也是如此。这些高校,虽然有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和氛围,但忽视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现象较为严重。体育课堂、业余健身中到处充斥着国际流行体育运动项目,就其存在的形式来看,也多是局限于课堂教学,所采用的项目与我国1000多项传统体育项目相比仅是凤毛麟角。在竞技体育文化冲击下,当代大学生对传统体育文化认识缺乏、兴趣不浓,甚至出现了否定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的趋向。

2.重视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忽视常态化。民族地区高校由于各自重视程度的不同,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也不尽相同,有些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一些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一部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校重视活动开展,但对于师生业余健身却没采取导向措施,忽视了传统体育开展的常态化。

竞技体育的健身价值、培养学生顽强拼搏、不畏困难的意识等功能不容置疑。丰富多彩的校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这不仅是传播民族价值观的最佳载体,也是高校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中传统体育文化元素常态化的缺失,是校园文化活动育人功能不健全、不完善的体现。

3.重视现代体育社团的建设,忽视民族传统体育社团的发展。高校社团是大学生进行自学、自主、自律为主体活动团体,通过社团组织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当前,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整体上也呈现出了多色彩、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但仍有诸多弊端,如民族文化元素较少、对学生民族情结和精神文化建设缺失等。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社团较多,其中也不缺少现代体育社团,多进行竞技体育项目的活动,对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全面素质起到培养作用。而单纯的民族传统体育社团的设立几乎没有,有些关于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如武术归入体育社团、民族舞蹈则列入艺术社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各种新思潮和新观念与传统的文化模式和观念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受到影响,对民族传统文化表现出了不应有的冷淡甚至背叛。

民族地区高校应进一步加强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建设传统体育社团,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人文素养、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完善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三、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对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1.传承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大学生民族人文意识的养成。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应根植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其母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受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重义崇德、宽厚、礼让为理念,以崇尚人的内在气质、品格、精神修养为价值取向的一种文化形态。校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是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民族文化教育,是通过内化的形式,从认知、感知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自主性。民族地区高校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使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意识,促进民族团结,培养民族人文意识,在校园文化中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内化大学生的行为,提高自身的体育人文素质、民族传统文化素养和民族人文意识。

2.传承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大学生道德情操的提升。当代大学生处于多元文化交相冲击,各种思想互相交织,各种观念互相碰撞的时代,影响了学生的价值取向、传统道德观念的形成,使一些学生过分关注己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道德失范严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产生到发展,始终与教育紧密相连,作为教育的内容手段,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重义崇德、轻利的思想,强调集体高于个人的集体观和民族观,引导着各民族和睦相处。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体育文化已成为群众娱乐性的体育活动,具有真、善、美的整合价值。民族地区高校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可对学生这种民族价值观、人生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热爱和平、善良诚信、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优良道德品质,从而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认知能力的拓展和道德情操的提升,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活。

3.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实现传统体育的教育保护。民族地区高校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担负民族优秀文化教育保护重任。虽然民族地区高校在民族传统科研、体育教学、竞赛训练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整体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校园文化中传统体育的大众化、常态化较差,民族地区高校体育工作者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任何一项体育运动的发展与传承都是从学校的层面来完成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传承与发展也离不开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地区高校应该率先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传统体育的理解,培养传统体育人才,为基层输送传统体育指导者,更好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上的普及与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作出贡献。

四、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策略

1.重视传统体育文化建设,弘扬传统体育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经过历史的洗礼,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跨越古今,不同的地域诞生了形式多样的传统体育形式:既有修身养性、以柔克刚的项目,又有勇猛刚毅、斗智斗勇、竞技等内容,还有在悠扬的音乐伴奏下进行优美肢体表演的项目。民族传统文化是根,丢失了根,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会成为海市蜃楼、空中浮云。因此,学校(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应迅速补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一课,由此,校园文化建设才可能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既具有历史性,又具有现实性。民族地区高校依托本区域民族传统构建体育文化,既可以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给学生的交往提供别样的平台,促进学生间交流和团结,也有利于校园文化实现自身的特色化、品牌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同时也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思路。

2.创办民族传统体育社团。高校体育社团是在团委领导下组织成立,给有相似兴趣爱好或特长的同学打造的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组织,负责一些体育项目的宣传、推广传播、组织竞赛、联络社会相关的体育活动。民族地区高校要鼓励学生创办各种项目的传统体育社团,支持社团宣传、传播传统体育文化和技能、组织竞赛,使更多学生了解传统体育文化,广泛吸纳传统体育爱好者。通过传统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对传统体育健身、愉心、民族人文功能的了解,进而在闲暇时间通过传统体育进行健身,丰富校园文化,更好地实现传统体育在校园文化中传承。

3.加强体育健康课中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大学体育健康课是学校体育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体育教育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传播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培养大学生民族传统体育兴趣爱好、掌握相关运动技能,使更多的学生喜欢用传统体育进行健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开花结果是水到渠成的事。民族传统体育多简单易掌握,应选择具有实践意义、教育价值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增加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广泛传播传统体育文化。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师也要自主研究传统体育理论,学习传统体育技能,加强科研能力,为传统体育在高校发展作出贡献。

4.借助民族传统节日开展传统体育活动,丰富学生传统体育文化知识。我国传统节日体育的祭祀、娱乐功能长期在我国民间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传承文化、整合社会的巨大作用。民族传统节日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如“春节”“端午节”、苗族的“姊妹节”、布依族的“六月六”、水族的“端节”等。在这些节日中都离不开各类民族传统体育表演及竞技活动。

民族地区高校要借助本区域的一些民族的传统节机会开展相关的传统体育活动,介绍其相关知识,给广大学生提供了解民族历史、民风民俗以及传统体育文化的平台,促进学生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激情,创办特色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竞争力,使学生在闲暇时间用传统体育进行健身、娱心,也能更好地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梁其军.文化环境与校园文化本质的回归[J].湖北社会科学,2011(9).

各地的传统文化篇9

2.1完善青少年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法规

教育法规的体系与结构,反映的是教育法规之间的横向与纵向的关系。1)从横向来讲,主要指的是教育法规的完整性,即指我国究竟要制定哪些教育法规才能满足教育活动的客观需要;2)从纵向来讲,指的是教育法规的层次性,即要分清哪些是统揽全局的教育法规,哪些是调节某方面教育活动的具体的教育法规[9]。在我国的教育法规体系结构中,无论从完整性还是层次性来审视,青少年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法规建设都较为欠缺,有待于完善。例如,《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法规文件汇编》收集了近20多年来我国宪法、法律、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等部委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文件和规定共40部[10],内容涉及到学校体育的方方面面,但缺少有关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法规和文件。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法规建设涉及2个方面的问题:1)从横向来讲,教育法规建设要保障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相配套、相协调、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教育法规的整体效用。例如,、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途径”中要求,“各学科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纲要》使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有机融合、相互促进。2)从纵向来讲,要依照“统揽全局的教育法规”的基本精神,健全和完善具体调节青少年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活动的法规。例如,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规定和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具有本地域及本地域民族特点的传统体育教育法规。这样从宏观到微观、从全局到具体、从横向到纵向,使青少年传统体育教育法规能够覆盖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从而使青少年的传统体育教育有法可依。

2.2提高青少年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

民族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基于不同的文化接触和实践,以自己的选择和标准对各种文化事项做出的认知判断、情感依附、行为选择和调整倾向。民族文化认同是个体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民族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是文化变迁和融合中的必然现象[11]。文化认同对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象征,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惟一标志。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华民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因此,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大力提升民众的文化认同度。在体育教育领域,由于青少年从小更多接触的是现代体育,对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和所承载的文化了解有限,淡化了传统体育的教育价值。调查结果显示,有70.6%的中学生没有学习过武术,57.6%的中学不开设武术课(见表4)。此外,受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和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青少年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渐失去兴趣。有学者研究指出:“体育文化全球化对当下学校武术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西方体育运动项目的教育思想严重影响了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文化认同危机已经严重影响着当今学生对武术的理解与选择”[12]。这种自身文化的消退和民族文化意识的淡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青少年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主义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爱国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它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给予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以重大的影响。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英勇抵抗外敌入侵,维护祖国的和独立,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这些特点在民族传统体育几千年的发展和传承过程中都有所体现。自然,青少年学生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手段。而爱国主义教育又强化了青少年的民族身份认同。因此,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提升青少年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从更深的层面和更综合的角度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使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可见,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也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利用传统体育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节熏陶和感染青少年,促进其德智体全面发展;而青少年“人格的升华,境界的提高,精神振奋,爱国主义情感的凝练”,又为青少年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度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3加强对青少年民族传统体育的实践教育

如前所述,多数中学生没有学过武术,多数学校不开武术课。无论何种原因所致,客观上使青少年学生远离民族传统体育实践。文化认同的形成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但这并不是说只需要理论方面的认识,还必须把这种认识付诸于实践,实现由认识向实践的飞跃。作为人们头脑里的思想观念,对文化的认同不可能在瞬间完成,必须经过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实践可以促进文化认同的丰富和发展[13]。对青少年进行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不仅仅是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把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心认同转化为外在实践,把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同运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运动实践中感受和体味传统体育项目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更坚定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体育的实践教育,学校体育是重要的途径。1)各级各类学校应加大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在体育课程中的比重,广泛挖掘具有典型民族文化特征的传统体育项目,对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梳理和教材化加工,开发地域特点鲜明的传统体育校本课程。通过体育课教学,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传统体育技术技能,为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奠定基础。2)要广泛开展课余的传统体育活动,提高学校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程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传统体育运动实践不断提升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对青少年进行传统体育的实践教育,要贯彻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原则,充分整合和利用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学校应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资源,聘请传统体育项目传人或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习练者为学校荣誉体育教师,以解决学校传统体育师资不足的矛盾,推动学校传统体育的广泛开展。社会有关部门、街道社区等,应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体育活动场地的方便;为他们参与传统体育竞赛及群体活动创造条件。

2.4挖掘校园环境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功能

环境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和特定的时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观念和行为。当代教育学、心理学乃至文化学的诸多研究都表明,适度的、内隐的某种氛围,因其孕育、营造着一种存在却不刺激、和谐而不张扬、易于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乐于接受的意蕴,并且具有渗透性、持久性的特点,所以在个体素质的养成中有其特殊的功能[14]。学校是培养人的机构,校园环境相对于其他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具有定向性、规范性,更显其感染力和约束力。因此,加强校园的传统体育文化环境建设,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可以使青少年时时处处受到传统体育文化的熏陶。校园环境的文化建设是校园环境文化教育功能的基础。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涉及“物质环境文化系统、组织环境文化系统、活动环境文化系统、精神环境文化系统”四个方面[15]。自不待言,校园环境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依赖于校园传统体育文化环境建设。

2.4.1改善传统体育活动的物质条件,奠定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物质基础

因各地的经济、体育传统、民族风俗的不同,开展传统体育活动也不尽相同。因此,要结合各地的不同情况,广开财路,多方筹措资金,因地制宜地抓好传统体育物质条件建设,为开展传统体育教育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4.2构建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组织网络,为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提供组织保证

组织环境系统即由主管学校体育的校领导、体育教研室、体育教师、传统体育社团等组成的校园传统体育组织网络,为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提供组织保证。同时,组织环境系统还包括各种形式的制度。例如,学校关于开展传统体育活动月、活动周、活动日制度,使传统体育活动制度化;建立学生传统体育项目的业余段位制度或等级制度,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传统体育活动。

2.4.3创新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活动形式,营造浓厚的校园传统体育文化氛围

2010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的通知》。第1批传承学校选择的项目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技艺等。虽然没有包括传统体育项目,但可以借助这一平台,或借鉴这一做法,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创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学校的活动,通过开展此项活动,推动传统体育项目的广泛开展,同时,学校应把传统体育项目作为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内容,统筹安排。如前所述,可成立传统体育项目的学生社团,开展训练和竞赛;设立学校传统体育节或活动月、活动周等,促进学校传统体育活动的普及,营造浓厚的校园传统体育文化氛围。

2.4.4结合学校教育的特点,融合各种教育手段和途径,追求整体教育效果

把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作为在学校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之一,融入到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活动中,与这些教育活动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增强广大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提升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利用校园各种传播工具和载体,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传统体育文化宣传。例如,举办传统体育文化艺术节、传统体育文化知识竞赛、各种形式的传统体育文化宣展,举办各种讲座,使青少年了解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深刻理解其蕴含的中华文化之精华,增强青少年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自豪感。

各地的传统文化篇10

一、问题的提出

同志在中共十报告中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福音,因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要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支持。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共产党实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废除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挖掘、整理、保护少数民族古籍,采取措施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少数民族歌舞团,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在工作、学习中的交往、合作更加频繁,通婚更加普遍,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得以形成并不断巩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相互离不开”深入人心,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和改善。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原来保护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如:国家、地方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对民族文化遗产的现状进行全面普查,建立详细的资料数据库和工作网站,确定保护名录、保护方案;保护文化生态环境,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区、保护带、保护村、保护点、博物馆等,开展特色文化艺术之乡和民族艺术家的命名活动,等等。2009年国务院还颁布了《关于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9号)。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这些措施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阻止民族传统文化迅速消亡的势头,其突出地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许多富有特色的民间工艺已经失传或正在消失;二是大批具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遭到破坏;三是民间艺人后继乏人,一些口头和非物质文化已经失传或面临失传,许多艺术属独门绝技,口传心授,往往因人而存,人亡艺绝;四是具有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流失严重,许多稀有民族工艺品及其技术大量外流。”对此,不少学者心急如焚,有的学者认为“传统民间文化正面临灭顶之灾”。河南大学高有鹏教授甚至发出“保卫春节”的宣言。为什么政府重视,有政策法规,有机构,有投入,依然阻止不了民族传统迅速衰落、文化多样性日益消亡的状况?如何才能保护文化多样性?

二、民族传统文化衰落的特殊原因分析

二战之后,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加速,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信息接收的共时化、人类活动的同步化以及地球的村落化。全球化首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动了文化跨越国境的交流和传播,给文化霸权和文化覆盖提供了渠道和手段,某些超级大国、发达国家凭借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的优势在谋求世界政治霸权的同时,通过有选择地输出经济和技术,并无保留地输出其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而且强调那就是全人类的标准,使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弱小民族的文化的传承面临着严峻挑战乃至迅速消失。中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衰落离不开这样一个大背景。

除此以外,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殊性加剧了传统文化消失的速度。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所创造的文化为人类社会作出过巨大贡献,曾经长期在历史上成为主流文化。然而,到了近代,随着国力的衰落,中华文明在世界的地位下降了。中华民族被船坚炮利的列强所蹂躏,受尽屈辱,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受打击。中国有识之士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引入西式教育,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本来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但是“”之后有些矫枉过正,存在过度否定民族传统文化的倾向,学校教育以英文和现代科学知识为教学内容的主体,中华民族的传统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被排斥在教学体系之外,民族文化自信受到极大摧残。包括严复、梁启超、鲁迅、郭沫若、何祚庥、李敖等一批文化名人和自然科学家都把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视为伪科学,民族文化自卑心由此可见一斑。这种状况到“”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少数民族民间典籍被列为“四旧”遭到焚烧;佩戴的金银首饰被列为“四旧”遭没收;那些所谓没有“革命内容”的民族传统工艺品、服饰、家具、商品一概禁止摆卖,甚至予以捣毁;少数民族的许多优秀文艺作品被粗暴的践踏,文艺工作者受到恶毒的诬陷和无情的打击,就连壮族最有代表性的优秀文艺作品《刘三姐》也被当成“大毒草”来批判,扮演刘三姐的演员黄婉秋也因此被强加上莫须有的罪名而进行劳动改造15年;少数民族以歌言情,被污蔑为“唱黄色歌曲”、“耍风流”而遭禁止;少数民族的铜鼓等乐器也被没收;各地的社坛、神庙、祠堂全部被摧毁,各家祖宗牌位也要拆除,使少数民族的民族自尊、文化自信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全盘否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潮依然有相当的市场,电视剧《河觞》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就是突出的例子。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族的情况尚且如此,少数民族的情况绝大部分则更加糟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虽然经过拨乱反正,采取了不少措施来挖掘、整理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但是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依然心有余悸。而且,目前许多关于保护和弘扬中国各民族丰富的优秀民间文化遗产的政策、意见和建议基本上没有站在民众的立场来考虑,政府官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重视遗产申报轻视保护”、“以产业化开发来代替保护”、“遗产私属化”、“遗产及传承人造假”、“遗产保护主客体错位”,“选择性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学校教育包括社会教育除了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英文和现代科学知识外,传统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教学内容体系中很难获得一席之地。长期以来,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只能使用全国统编的教材,即使是少数民族文字教材也基本上是翻译汉语版的。这些教材中有关中国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汉族的,有关少数民族的内容除了建立过统一政权的蒙古族和满族的涉及较多外,其他少数民族的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虽然2l世纪初中国国家教育部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的管理政策,要求少数民族地区的新课改要增加本土化、本地化、本民族化的教学内容,凸显民族特色,然而,并没有制定相关有约束性的配套措施,以升学率为中心的办学指导思想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既不能作为学校成绩的重要体现,也不是老师工作绩效的有机组成部分,更不能帮助中小学生升上好学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国家教育绩效考核机制与民族文化传承的脱节,缺乏完善的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支持系统以及家长和学生发展机会的原动力不足,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大多仅仅是点缀而已。教育部要求增加本土化、本地化、本民族化的教学内容只能沦为一种倡议,不可能扎扎实实落实到位。

当前,中小学的教材中难找到有关少数民族的内容。而随着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孩子从上幼儿园、小学、中学以至大学,这个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都在缺少传统文化的氛围中,读书越多待在家里与长辈共同生活的时间就越少,参加村寨民俗活动的机会更少,很少有机会受到本民族文化的熏陶,造成弱势族群的“文化人”反而没有文化(地方性知识)的怪现象。读中文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即兴编唱山歌远不及民间没有受过学校教育的歌手。而近二三十年来,因为沿海发达地区的拉力与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推力,少数民族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民族优秀传统缺乏传承对象,致使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人在艺存,人亡艺失”,许多珍贵的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有的甚至已处于濒危状态。

三、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发挥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主渠道作用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代接一代,年轻一代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从根本上决定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否被传承下去。因此,保护一个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举措,首先要让年轻一代有机会接触、学习传统文化,使他们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认同传统文化,最终自觉学习与传承传统文化。

当代,一个人一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如果说家庭是孩子心灵成长的土壤,那么学校就可以说是供给青少年心灵成长所需的营养。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民族团结事业的有生力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也要像邓小平所讲的那样“从娃娃抓起”。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因而,当前深入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是让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把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纳入日常教学活动中,纳入素质教育的内容。

(一)把民族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活动中以充实当前的教学内容

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的文化多姿多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之间虽有一些矛盾甚至战争,但那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一些小溪流而已,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各民族团结友好。各民族在长期的友好交往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通婚,取长补短、博采众长、择善而从,熔铸四方文化精华,铸就了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也促进了各民族自身的发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各民族共同缔造、捍卫了伟大的祖国,共同创造、发展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在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使中华文化更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的鲜明特征。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合作、共创中华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在工作、学习中的交往、合作更加频繁,通婚更加普遍,关系更加密切,“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相互离不开”的局面得以形成。因而,把各民族民间音乐、绘画、舞蹈、体育、文学、传’统手工艺制作等优秀的民间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引进各级各类学校教学活动,将大大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把民族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活动中促进各民族青少年的相互了解

由于民族传统文化长期被学校教育所忽略,导致国民对我国多民族格局了解不多。根据笔者20多年在高校的课堂调查,不管汉族学生还是少数民族学生,也不管是文科学生还是理工科学生,在听笔者的课之前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全部准确读出我国56个民族的名称,更谈不上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由于对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中的地位认识不足,汉族中心思想自觉不自觉地流露,造成历史上遗留的错误观念没有被肃清而继续流传。如,中华民族“都是黄皮肤、黑眼睛”、“龙的传人”等提法充斥媒体,把中华民族称为“炎黄世胄”、“炎黄子孙”、“华夏子孙”司空见惯,而不知道中华民族组成部分中有不是黄皮肤、黑眼睛的成员,许多民族并不崇拜龙,也不认为自己是“炎黄世胄”、“炎黄子孙”、“华夏子孙”,甚至非常反感这些提法。这些不符合中国实际的观念之所以大行其道,就在于许多人不懂得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把汉族等同于中华民族,把汉族文化等同于中华民族文化,忽视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不仅伤害少数民族的感情,也不利于加强和巩固中华民族的团结。因此,必须把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纳人学校教育活动中,让各民族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及其形成过程,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把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纳人学校教育活动中,使青少年从小认识到辽阔而美丽富饶的祖国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披荆斩棘开拓出来的;各民族长期在地缘上交错杂居,友好相处,文化上相互学习、互相影响、互相吸收,经济上互通有无,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离的格局。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学技术,以经史典籍为主要载体的诸子百家思想,以诗、辞、赋为代表的文学,这些汉族文化都深深地影响着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在科学技术、医药、建筑、音乐、舞蹈、文学、服饰等方面也有丰富的创造,也对汉族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胡服骑射”到少数民族的养马技术以及高粱、棉花、胡萝卜、大蒜、石榴、胡桃等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传到汉族地区,再到旗袍成为中国女性的代表性服装,无不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对汉族的影响。历史上少数民族先民创造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开放性、融合性、创造性,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反映了少数民族先民不畏困难,团结奋进,不断探索,勇于开拓,敢为天下先,惩恶扬善,宽厚待人,尊老爱幼,讲究秩序,和谐共处的精神。历史上少数民族先民以开放包容、勤劳勇敢、正直刚强、公平合理、和睦团结、尊老爱幼、与人为善等品格,依靠良好的品质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创造美好生活。今天,这种重要的精神对于我们建设小康社会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让青少年从小就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特点及其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中的贡献,才能为民族团结进步打下坚实基础,才能促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把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纳人学校教育体系中,就会使少数民族感觉到民族的平等,少数民族受到尊重,感受到民族大家庭的亲和力,不断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安顿感,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地处边疆,当他们受到境外文化渗透时,少数民族干部群众能够自觉有效地抵御不良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渗透,巩固和扩大中华民族文化的阵地,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安全和国家利益。

(三)把民族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活动中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全体成员创造的产物,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结晶,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遗传基因”。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精神财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教育,在担负传承全人类共同文化成果的同时,既要传承本国主体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要担负起传承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只要本民族的民众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即便是已经失传的传统依然可以复活。犹太民族的文化复活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公元前70年,罗马人毁掉了犹太人的都城耶路撒冷,犹太人被逐出家园流落世界各地,他们使用寄居国的语言,致使希伯莱语作为口语逐渐消失。但是,民族文化的自觉使已经几乎成为了历史语言的犹太人的语言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复活,到当代,希伯莱语成为了以色列国500万人使用的正式语言。虽然希伯莱语在1948年5月以色列国建立前后还经受了多次挑战,移民数往往超过了原有居民数,然而希伯莱语作为存活语言的地位从未动摇。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遭受到多年“浩劫”后,再加上近年来青壮年劳动力长年外出务工,远离传统文化的沃土,于今掌握民族传统文化的老艺人已经不多,而且大多数年事已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到了随风而去的危险境地。当务之急,就是要大力培养民族文化的传承人。没有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培养传承人,首先要通过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把各民族传统文化纳人学校教育活动中,让青少年从小接触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从小培养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培养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逐渐把民族文化的传承由自然引向自觉,由民间行为变成官方行为,由家庭引向学校,由分散引向集中,拓展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渠道,提升保护水平,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四、因地制宜地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为了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近年来一些地方率先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还没有在全国普遍推开。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意见》也没有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规定。贵州省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和借鉴。2002年10月贵州省教育厅、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制定《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启动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2008年又制定《关于大力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意见》,加强领导,明确要求,加大投入,制定标准,树立典型,考核表彰,使少数民族文化进入学校教育活动扎实推进。效果显著。如今,贵州各地中小学校将本土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作为素质教育内容,将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音乐、绘画、舞蹈、体育、文学、传统手工艺等引入相应课程和第二课堂活动中。各职业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立足于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积极开设民族民间音乐、绘画、舞蹈、传统手工艺等专业,有条件的还要开设民族民间文化的特长班,推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民族高等院校则坚持办好民族文化、民族体育、民族语言、民族医药、民族艺术等相关专业,积极为全省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培养专业教师和提供理论支撑。少数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达到了学校满意、家长支持、学生拥护、社会认可、专家赞誉的效果。这说明,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很有意义的,也是可行的。

虽然,国家教育部关于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以及教育部、国家民委2007年印发《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提出了要求,但是还没有得到切实贯彻落实。因此,必须要在国家统一的原则指导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学校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进校园活动,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作为素质教育内容,并把此项活动的开展情况列入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考核内容,同时要树立典型,加强考核和表彰,由倡导变成必须执行,使民族传统文化进入学校教育活动扎实推进。

第一,把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写入法律。全国人大应该修改《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把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用法律确定下来,教育部门在制定教学大纲和教育计划时必须明确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要求和目标。

第二,在全国统编的中小学教材中根据情况适当插入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教育部和国家民委要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明确要求,制定标准,组织专家重新审定目前的统编教材,在各门教材中适当增加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如,在语文教材中适当加入各民族的神话、故事、传说、谚语等;在数学教材中渗入各民族的传统历法、记数计算方法等;在历史教材中要多讲各民族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创中华和各民族的内容;在音乐教学中渗入各民族的民歌、乐器的演奏;在体育活动中融入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等。

各地的传统文化篇11

[文章编号]1002-4808(201O)01-0042―01

我对乡土教材没有研究,主要向大家学习。这次会议非常有意义。用人类学的方法来研究各民族的教育是教育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特别是我国幅员辽阔,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因此。要研究各民族的教育就必须与研究各民族的文化联系起来。影响教育的因素很多,有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等,但影响最深远、最持久的是民族文化传统。即使是汉族,因为分布在全国各地,各地的地域文化也不相同。因此不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化,就不可能了解那里的教育。所以开展人类学研究,深入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了解那里的文化传统和族群心理,是教育研究最科学的方法。研究民族文化对研究者来说,有研究主体了解研究客体的真实情况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为了该民族或该地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让当地教育能够传承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传统、乡土知识。

各地的传统文化篇12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外来思想在不断充斥着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越来越多的人更容易接受外国先进的、简易的思想文化,这使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严峻危机。但是,传统文化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绝不能失传,也不能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媒体等的发展而失去本根,改变基因,只能借助媒体的力量来拓宽传统文化的流通渠道。如今,正处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借助此趋势,来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转化。媒体是一块肥沃的土地,首先,要紧紧把握住媒体发展的方向,从以往的借助个人博客、个人贴吧、节目来传播传统文化的发展,而转变到现在流行的微博、微信、QQ等,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发展来推动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更新。其次,各种媒体应借助网络,多开展一些宣传传统文化的节目。例如,可借助传统的文化节日来开展一些文艺节目,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其中。再次,媒体应多推广一些传统文化活动。例如,端午节举行赛龙舟比赛、中秋节举办制作月饼比赛等,对比赛中的优秀者给予奖励,以此来激励更多的人投入到传承传统文化活动中去。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更多的人更加全面的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只有借助媒体的力量,拓宽传统文化的流通渠道,才能使得传统文化得以有效传承。

三、利用媒体打造传统文化的专属品牌

一个事物的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唯有如此,才能可感可视,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起鲜明而美好的形象,而传统文化的发展亦是如此。如今,媒体的功地位日显重要,传统文化须打破以往的封闭式发展,利用自己独有的文化品牌,借风使力,因利乘便,以此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其实传统媒体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地域的阻碍,使得传统文化信息的流通受阻,使得传统文化难以打造出自己的专属品牌。所以,媒体应采取合理的经营模式来打造传统文化的专属品牌。媒体在传承文化的活动当中,应运用新兴的技术来宣传传统文化思想,以此来获得更多人的接受、认可。只有使得更多的人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打造传统文化的专属品牌,进而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现在,大多数人都比较注重精神消费,很乐意为文化标志买单。所以,传统文化要想永久流传,就必须不断维护自己的品牌,并对品牌进行授权,使其真正形成一种资产。例如,完全可以将一些传统文化地区的产品进行包装,对这些产品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后再借助媒体的力量,将这些蕴意深厚的文化产品销售出去,以此来打造出属于传统文化的品牌。文化产品如能赢得更多人的信赖,那么它就会拥有更多的顾客,其文化品牌的知名度自然也就诞生了。再如,一些广播电台,他们可以与一些网络客户进行合作,以此来提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空间,进而运用网络来开拓自己的传统文化品牌。由此,不但使得文化产品得以销售,还可以确保传统文化得以永久传承。

四、媒体应抓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潮流

传统文化中所宣扬的理念,深深影响着每一个人,可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的推进,这些观念逐渐被一些新的思想观念所取代。就拿传统节日七夕节来说,大多年轻的人更倾向于过2月14的情人节,而将传统的7月7日情人所节忽略。还有如圣诞节之类的节日,以前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哪有这些节日,而如今这些外国的节日却大受中国人的喜爱,更有甚者将本国的传统节日抛之脑后。由于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传统文化的发展受阻,所以,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交融之际,要使得传统文化代代传承下去,媒体就应该抓住文化的发展潮流。即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又不能使得传统文化遗失。这就要求媒体在宣扬文化时,要紧紧坚守以传统文化为中心。例如,电视台在做节目时,应邀请一些具有深厚传统文化修养的人士来参加,以此来提升传统文化的魅力。而后,媒体应扩大宣传范围。媒体工作者就可以将这些节目视频传到各个网站,通过此方式来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而对于外来文化则要以谨慎地态度去选择,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同时在这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还要注重收集民意,看大多数是否乐意接受外来文化,而后媒体再根据调查结果来看是否需要宣扬此文化。虽然媒体是一个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但它必须要适时更新一些旧的东西,这样才能保证其自身不落伍、不被抛弃,进而才能获得更好、更长远的发展前景。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潮流。

各地的传统文化篇13

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人类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综合多种民族传统体育概念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一个或多个民族独有的,在人民大众中广泛传承的、具有修身养性、健身技击、休闲养生、竞技表演、观赏游艺、趣味惊险、民俗音乐歌舞交融特色的体育活动形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深远长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延续至今的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形态有其传承的意义和重要性。

2.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意义之一:能加快建设和谐社会的步伐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传统体育项目。我国把民族团结作为民族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地,坚持各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的方针和发展方向。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经济及各项事业的繁荣对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团结和和谐的建设有重要作用。所以巩固并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多民族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源远流长,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黑龙江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它是黑龙江省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文化现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先决条件,需要先进文化的支持。

3.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意义之二:促进交流,增进友谊

体育的功能就有相互沟通交流的作用,并且活跃气氛,增进友谊,让多种体育活动充实闲暇的时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是人类生存的必需,黑龙江省的各少数民族生存环境比较偏僻、封闭,与外界接触少,在大多数情况下处于自然纯朴的生态环境中。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在生产劳动之外渴求对外的交流,如物质的交换、思想观念的沟通。通过对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的调查和考察向世人呈现偏远地区的民族文化生活状态,加深外界对边区民族文化的印象,认识民族地区人民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热情好客的民族特点和坚韧勇敢的民族品格,民族体育活动的多种发展对促进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体育交流和人民之间的友谊传承有重要的意义。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征功能

1.“民族性、区域性、时代性、全球性”

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表现为“民族性、区域性、时代性、全球性”。我国的少数民族体育特征普遍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统一性和连续性、兼容性和开放性、非宗教性和泛道德性。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是各民族文化的融会,应大量吸收外来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是现代体育运动之源,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各民族对此有深厚的情感,对维系和加强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他们世代相传的体育活动,渗透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学艺术,反映出具特色的经济生活和风俗习惯。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被挖掘、整理、推广到普及,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演变过程。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人们越来越注重它的文化价值、健身价值、娱乐价值和竞技价值。

2.“竞技性”特征

“竞技性”特征,在我国原始社会就出现体育竞技的萌芽,竞赛活动历来就是报答神灵赐福的宗教庆典的重要内容。关于“科学性”特征,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主要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形成和发展的,其落后性是由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决定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封建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它所长期宣传和规范的等级制度、权力意识、奴性心理上。

3.“地域性”特征

黑龙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作为我国北方地区要塞,对于巩固全国的稳定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理意义,此地区传统体育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关系,促进东北地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有重要的作用。

四、促进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对策

1.促进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使其规范化、社会化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进行研究,挖掘整理,去伪存精,对其中的优秀成分进行提炼、整理、改进,使之向规范化方向发展,使之符合时代的潮流。我国枝繁叶茂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很少为世人所了解,特别是大城市的人群和远离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全民健身纲要》的颁布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其绚丽多姿、设施简易、方便易行的特点,是全社会的共识,在全社会普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其走出以往封闭的社会圈子,使其为全民健身服务。

2.发展浓郁的民族风格与特色

它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古朴的风格及独特的作用和巨大的影响力,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强化人们对多样的少数民族体育及其多元的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欣赏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进一步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有助于人们更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民族文化,把握民族精神,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使人们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体育传统性的存在意义,更好地把握民族体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对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3.发展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体育的经济化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就其自身发展来说,必然受到传统文化的制约。在民族传统文化广阔背景上展现的民俗与少数民族体育,往往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各少数民族体育传统性形成的初始阶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体现出少数民族体育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性和选择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同文化类型的经济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巩固各少数民族体育的传统性,为少数民族体育传统性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我国多样的生活方式和生产劳动造就了多彩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同时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及其传统型的源泉和土壤。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对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促进经济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珊珊.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的传统性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