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实用13篇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篇1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 of document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recalls the existing theories about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and mass sports, and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argues to a tentative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and mass sports.The main purpose is to provide a new angle of view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and mass sports.

Key words:sports; mass sports; relationship

多年来,关于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过,并形成“普及与提高说”和“相对独立说”两种观点。对这一关系命题的研究,实际上已超出了学术范畴,成为一个敏感的具有政治内涵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体育事业基本发展方针的确立、演变都是伴随着对两者关系理解的深入而产生的。研究服从于现实需要,为政策寻找理论依据。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演化成一场争论,在这场争论中因大环境的需要而最终“普及提高说”占了明显优势,“相对独立说”则形单影只,我认为更好的作法是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而这种存在有利于理论的完善。正确的作法是通过科学的求证,理性的认识彼此间的异同,求同存异,完善二者关系的认识。不应成为一种政策的解读工具,客观的看,离开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理论的梳理,而孤立地探讨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不能真正实现协调发展的。同时,如何构建两者之间的合理关系,也是随着奥运会后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1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内涵

“理论――指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知识。具有全面性、逻辑性和系统性的特征。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既由社会实践决定,又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科学的理论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和证明的理论,是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正确反映。”[1]由此可见,各个学科的基础理论是该学科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概念、原理体系。而作为构成理论的首位基本要素――概念,在构建各个学科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也就不言而喻。关于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理性认识二者间的关系,首先要正确理解其内涵。

竞技体育也称为竞技运动,与英文中的sport相对应,是人类为发挥自身潜力,以他人或自然障碍物为挑战对象,以体验娱乐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以训练和竞赛为主要手段的一种身体娱乐文化。[1]竞争性是竞技体育区别与其他身体活动的基本特征。此外,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比,还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追求既定的功利目标;二是具有标准化的竞争规则和裁判手段。竞技体育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竞技体育对于社会的稳定发挥特有功能,如娱乐功能、教育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等。根据水平的高低,竞技体育可以分为高级竞技体育和初级竞技体育。本文讨论的即是高水平竞技体育。

群众体育也称大众体育,是指人们在余暇时间里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2]活动目的的非竞争性、活动形式的灵活性、参与主体广泛以及参与时间业余性是群众体育活动的基本特点。其中,非竞争性是群众体育区别于竞技体育的根本特征。群众体育具有五个基本要素,一是活动参与者;二是体育活动组织;三是体育活动设施;四是体育活动方法;五是活动内容。[3]从功能来看,群众体育具有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教育功能。

所谓关系就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4]一方面,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相通的方面,都属于身体活动范畴;另一方面,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在结构和功能上也存在明显差别,突出表现为是否强调竞争性。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研究,实质上就是对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的梳理。

2 既有理论

2.1 “提高普及”说

“提高普及说”是唯物辩证法在体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5]是对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所提出的“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文艺理论原则的借用。[6]是体育事业实行全民制,由国家包办,遵循与执行党和国家指令,服务于社会主义“赶超型”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直接产物。“提高普及说”首先将体育事业看作是由提高和普及两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谓提高就是“培养少数优秀运动队伍”;所谓普及就是“开展群众性业余体育运动”。[6]其次,认为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从普及转化为提高,一是需要参加活动的人多,二是需要群众的技术水平也比较高;[7]而从提高转化为普及,则需要通过竞赛的吸引和发挥高水平运动员的表演、宣传、组织和指导方面的功能和作用。[6]最后,“提高普及说”将体育事业发展看作一个否定之否定,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具体表现为普及、提高、再普及、再提高的过程。[7]

“提高普及说”从哲学辩证法的高度指出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对建国后一段时期内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社会结构发生巨变的社会背景下,“提高普及说”理论的普遍性与体育事业特殊性、复杂性之间的矛盾开始突显,表现出一定的理论局限性。首先,对竞技体育功能理解存在偏差。将竞技体育纳入社会主义“赶超型”现代化发展战略,由国家包办,负责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一方面,导致体育事业竞技化,即蕴涵着将“提高指导下的普及”朝着以高水平竞技运动的提高指导低水平竞技运动的普及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国家包办下的竞技体育纳入政治体系,将竞技体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由政府负责提供和管理,也破坏了竞技体育按照娱乐规律而自发组织和发展的条件。其次,“提高普及说”还蕴涵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间片面的“线性关系”理解,即认为提高必然带动普及、普及必然促进提高的片面认识。在普及与提高的辩证关系中,普及是基础,是前提,没有普及就难以实现提高,提高是普及的必然结果。事实上,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应该是两个不同的“子系统”,具有各自的普及与提高的任务,而且各自受到不同社会经济环境及人体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年龄体质特征、参与方式与时间、手段项目、场地设施条件、组织形式、资金来源、运作与管理体制和机制、供给方式等,因此,提高普及说的“线性关系”假设实质上是不存在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原国家体委提出体育事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后发展成为“各类体育协调发展”战略。所谓协调是指“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是相互推动、协同共进的,发展比例是适当的”。[8]但是,由于“协调发展”首先表明体育事业是由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这两大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8]只是在提高普及想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发展比例”问题。而在现行体制下,确定两者之间的“发展比例”,仍然无法摆脱“两个战略并重”还是“竞技体育先导超前”的战略选择和争论,无法从根本改变体育事业“一手硬,一手软”的局面。因此,“协调发展”实质上是“提高普及说”的逻辑发展和新的表现形式。

2.2 “相对独立说”

“相对独立说”以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真义体育”思想为逻辑起点,是关于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关系的另一种观点,实质上是对我国体育事业竞技化,特别是学校体育竞技化的理论反思。这一观点首先肯定“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sports)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9]认为体育(PE)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本质上是增强体质的教育。[10]而“竞技体育”(sports)作为“一种具有规则性、竞技性或挑战性、娱乐性以及不确定性的身体活动”[10],本质上是一种娱乐活动。因此,体育与竞技应各按其自身的规律发展,而现有体制下提高运动水平和普及群众体育、增强人民体质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实践中只能重一方面而轻另一方面。

“真义体育观”确立的群众体育增强体质的一元价值标准,对于扭转用以竞技运动取代体育的倾向,摆正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唤起人们对提高全民体质重要性的认识,无疑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对体育价值和目标泛化、全能化以及无序现象的价值整合具有指导意义。但是,也有学者指出“真义体育”将体育与智育、德育、美育相并列,事实上是对教育的分解,现实中不可能单独实施“纯粹”的以体为本的“体育”。[10]同时,“相对独立说”过分突出和强调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二元对立性而否认了两者融合的可能性,认为现行体制下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二者必居其一,无法回避,无法调和,也是不恰当的。事实上,竞技运动具有政治、经济、教育以及带动群众体育普及等一系列潜功能,因而,有条件地通过国家管理的形式,发挥竞技体育潜在功能和价值,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并非不可取。

3 互补关系

任海在《论大众体育与高水平竞技运动的相互关系》一文中,从体育分化角度提出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互补关系”学说。认为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是体育高度分化的结果,两者同质异形、相互依存、功能互补。互补关系存在的理论基础在于,两者具有相同的手段――身体活动和相同的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并通过四个方面体现出来,(一)体育发展的互补;(二)体育需要的互补;(三)体育教育的互补(四)体育道德的互补。[11]

互补关系着重讨论了高水平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间的联系。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但是,这一学说也存在着一定的理论局限性。(一)认为大众体育开展的越广泛,竞技体育的观众市场就越大是不恰当的。事实上竞技体育的观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与实质性体育人口相对应,即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又观看竞技体育比赛的人口;一类与非实质性体育人口相对应,即不参加体育活动而仅仅作为竞技体育比赛观众的人口。大众体育的广泛开展,从实质性体育人口的角度扩大了竞技体育的观众市场,而对非实质性体育人口的影响并不大。(二)缺乏从整体上对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仅仅是对两者相互联系特征的概括和总结。

4 相互取予关系

4.1 现实基础及其理论渊源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巨变,体育事业管理体制的转变,[12]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对我国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突出表现为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高度分化。这要求我们从具体的理论出发对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关系问题做出回答。

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是从结构与功能以及二者相互联系出发,深入分析和广泛探讨有关社会系统的基本理论。[13]所谓结构就是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相互稳定的关系,是内在于系统的客观存在,它只有而且必然地通过一定的功能表现出来。所谓功能就是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系统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相对的,可变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又会反过来决定结构。从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来考察体育现象,体育乃是由一定的结构和功能规定着的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从体育系统内部来看,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又是体育系统中的子系统。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结构,对维护社会大系统的稳定发挥一定的功能。

3.2 主要观点

“相互取予”首先强调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是体育子系统中的两个不同的子系统,按照各自的规律运行和发展是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这是由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结构特征以及现代社会组织高度分化的现状和特点――即由承担多种功能的单一组织向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组织的转化――所决定的。从活动主体的构成来看,竞技体育由竞技者(两人以上)、组织者以及观众三因素统合而成;而群众体育则由个体单独或活动者与指导者构成。[14]从活动的具体要求来看。两者在活动时间、地点、对象、体力消耗、动机等方面以及组织的设计、规范程度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别。见表1和表2。

从组织状况来看,在国家-市场-社会的三元模式构架中,竞技体育组织主要分布于国家和市场两类组织中,与国家相对应的是举国体制下形成的主要提供公共性竞技体育产品的具有政府性质的组织体系;与市场相对应的是利润导向下形成主要提供私人竞技体育产品的营利性竞技体育俱乐部组织。而群众体育则普遍存在于国家、市场以及社会三类组织中,与社会相对应的各类民间组织是具体开展和实施群众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

从功能来看,群众体育具有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教育功能。而竞技体育具有娱乐功能、教育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等。但是,两者在功能辐射的范围和以及作用的人群上有明显的差别。

从制约因素来看。群众体育的发展更多受到闲暇时间、生活水平、观念意识、场地设施等因素制约;[2]而竞技体育发展更多受到遗传、选材、训练水平、体育管理体制、竞技体育训练管理水平以及竞技运动科研水平等因素制约。

其次,在承认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差别的同时,也肯定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互融合的可能性,表现为在两个系统邻近环境的“相互取予“特征。这是由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身体活动的共性或相通性、以及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子系统的开放性所决定的。

竞技体育作为一种竞争性身体活动,它的基本功能是娱乐。但是,通过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往往表现出相应的潜在功能。如对外改善国际关系,对内维护政治统一和民族团结以及促进社会稳定的政治功能;娱乐产业经济功能;促进人全面、协调、完善发展以及人的社会化的教育功能,以及独特的竞技体育礼仪庆典文化与道德规范文化整合功能。同样,群众体育除具有 “增强体质”的基本功能之外,还具有康复、娱乐、教育、消遣、交往以及提高企业人力资本等潜在功能。因此,竞技体育子系统与群众体育子系统在按照各自规律运行和发展的前提下,两者相互融合的邻近环境必然存在着功能上的相互取予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群众体育可以在组织方式、场地设施以及活动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吸收竞技体育的内容。由于群众体育具有活动方式灵活性、组织设计开放性等结构性特点。因此,任何有益于强身、健心和乐群的活动手段和组织方式都可以被群众体育批判的继承和发扬。也就是说,竞技体育作为一种身体活动的方式,可以在群众体育中适当运用,但只能作为手段,不能当成目的。(二)易于被群众体育领域广泛采用和吸收的运动项目的水平的提高,可以在运动价值观念和态度层面上给群众体育的发展带来影响。(三)被群众体育领域广泛采用的竞技体育活动项目的普及,又为该项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观众市场,从而促进该项竞技体育项目的繁荣和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首先是体育系统中两个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的子系统,两者具有各自的提高和普及的目标和任务。其次,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系统邻近环境,存在着功能上的“相互取予”的关系。

4 结语

“提高普及说”从发展趋势和方向上指出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特征,这一观点将体育事业发展看作一个否定之否定,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具体表现为普及、提高、再普及、再提高的过程。[7]“提高普及说”蕴涵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间片面的“线性关系”理解,即认为提高必然带动普及、普及必然促进提高的片面认识。而“相对独立说”则着重从是否具有增强体质的教育功能角度阐述了两个系统的相互独立关系,但是“相对独立说”过分突出和强调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二元对立性而否认了两者融合的可能性。上述两种观点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关系的认知水平。并对不同时期体育事业发展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但随着社会结构的巨变,两种观点都表现出一定的理论局限性。因此,笔者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视角出发,在对上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关系理论继承基础上,提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相互取予”的关系理论框架。“相互取予”就是肯定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是体育系统中两个相互独立是子系统,同时认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邻近的部分存在着功能的“相互取予”关系。

参考文献:

[1] 邵生林, 刘玉梅.竞技运动的本质属性[J].体育,1997, (2):19.

[2] 卢元镇. 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248.

[3] 李建国等.社会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3).

[4] 现代汉语词典.

[5] 栾开封等. 关于我国体育和体育工作的哲学思考[J].体育文史,1999, (4).

[6] 熊晓正等.从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到各类体育协调发展[J].21世纪的中国体育,1998, (16).

[7] 陈融.建国以来认识和处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的历史启示―价值追求与代价意识[J].体育文史,1999, (3):11.

[8] 舒有谟, 宋秋元.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思考[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 (4):69.

[9] 王学峰.真义体育思想对中国体育发展的贡献[J].体育学刊,2004, (4):7.

[10]

陈融.试析真义体育观、大体育观的特征与分歧[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 (4):1.

[11]任海.论大众体育与高水平竞技运动的相互关系[J].体育文化导刊,2005, (3):11.

[12]谭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416.

[13]刘润忠.试析结构功能主义及其社会理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5, (5):52.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篇2

1.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又称竞技运动,是指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个人或者群体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体育竞赛为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竞技体育包含了运动训练和运用竞技两种形式,其主要特点表现为:(1)能充分调动运动员的体力、智力和心理能力。(2)具有对抗性和竞赛性。(3)具有国际性。(4)具有娱乐性。(5)具有观赏性。(6)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7)具有规范性、公平性、公开性以及不确定性。

2.群众体育

群众体育又称社会体育或者大众体育是指在广大社会成员余暇时间中,广泛开展的以身体运动为主要手段,以提高健康水平、进行娱乐消遣为主要目的。在身心健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促进社会物质、精神文明进步的社会文化实践。其主要开展形式有锻炼小组、运动队、辅导站、社区体育等以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业余、自愿以及多样性、文明为原则进行开展。其具有发挥体育的社会功能,是提高民族素质和完成体育任务的重要途径。

3.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区别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是存在着性质差别的。竞技体育主要是一种制度化的。完整体系化的竞争性体育活动,而群众体育则是具有自由性的全民健身的业余体育活动;竞技体育是具有正式的历史记载和传说,并且要求对参加者做出明确的界定和正式规则,而群众体育是普通民众自愿参加的一种以娱乐为主社交为辅的形式多样性的体育活动,其不追求名次和运动成绩。

二、我国现阶段体育发展的情况分析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便有了主次之分,在以“竞技体育为主”的思想观念下,群众体育被放置在次要位置上面,随之冷淡多年。在过分在意金牌的政治价值观上,群众体育现不能凸显出其的重要性。导致发展至今,越来越多的人成了体育的观看者,而越来越少主动参与其中,从而使群众体育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我国的竞技发展水平。

三、国际体育发展的情况分析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日本在第18届冬奥会结束后,便把大量的时间、金钱、物力人力从竞技体育中撤离出来,不再对其投资过多的资金,即使在当时的比赛中其获得了金牌第三的好成绩。在其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境下,其却在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并且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时至今日,日本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群众体育都发挥得足够好,并且在大力的宣传下得到了足够全面的发展。而纵观国际,很多国家都是以经济体育为发展的主导方向,在经济快发展的情况下,以体育事业的发展壮大来要求民族心理和政治规划,其经济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并且有效的反映过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情况,从而再逐渐实现体育强国的发展方针。

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在发展中存在的矛盾

1.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的资源挤占

改革开放以来,考虑到显示的需要,我国决定重点发展经济体育,其承载着国家荣誉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在竞技体育飞快发展的同时,其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之能在国际比赛中与发达国际分庭抗礼,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体育事业,尤其是竞技体育的高度关注。而再国外,很多国家也注意到这种体育体制,并加以致用。

2.竞技体育的群众基础与群众体育

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竞技体育的发展必须要有强大的群众体育基础。因此,群众体育决定了竞技体育的生存、发展方向和发展进程。以奥运会为例,在奥运会中,30多种竞技比赛,并且都制定了相应的规则,根据其周期属性从而进行评估和筛选,看其吸引国际多少个体育入口来判定其项目的加入。这充分体现了群众基础对竞技体育的影响能力。但是竞技体育的群众基础却并不等于群众体育。在观看体育比赛的时候,很多群众都有因赛事也热血沸腾,却不甘心自己无法常态如此。当普通民众有想要亲身体验竞技体育的念头时,社会为了避免其承担高额的体育锻炼的费用,便有了安全便捷的体育设施及体育场所的出现,与此同时也实现了群众基础转变为群众体育的过程。

五、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人们需要改变发展的不仅是生活和经济,也是自身的一个生活观念。所谓全面发展不仅仅指的是小康生活,其中也包括健康的体魄和人格,而体育是人们自身素质发展的基础之一。体育的发展不仅需要推动全民健身,更需要社会的不断支持,才能利民利国,只有在个人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做好准备,才能让竞技体育更加的稳步快速发展。而从反方向来看竞技体育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群众体育的发展,为群众体育发展带来机遇,两者相辅相成。

六、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改变,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健康在于锻炼,锻炼在于坚持”。在和谐社会大发展构建中,开展体育性的运动和培养体育精神不但有利于全民身心健康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群众体育都被广泛的传承着,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应该平衡发展,使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进程成正比,多创造一些运动的机会,拥有更多一点的运动空间。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才能巩固强大体育事业,为其保驾护航使之更加壮大。

参考文献:

[1]记者 张海峰. 坚持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N]. 新疆日报(汉),2009-02-15001.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篇3

Abstract: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ion of the strong power in sports in our country has experienced a transformation from one-dimensional one to multi-dimensional,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3 phases: the first one is a one-dimensional great power only strong in competitive sports; the second is symbolized by a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oth in competitive and mass sports; the final is a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various factors includingmass sports, competitive sports, sports industry, sports culture, international sports exchanges, sports legal system, sports science and physical education, etc. In general, maintaining and broadening our advantages in competitive sports is a precondition for the fulfillment of the strategy of construction of a strong power in sports, while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ss sports as a foundation of the strategy,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both in competitive and mass sports as the key part of the strategy and enhancing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industry as necessary approaches to the strategy.

Key words: strong power in sports; competitive sports; mass sports

“国运盛,则体育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是将我国的体育事业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总结表彰大会上提出了“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总书记的号召为中国体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标志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竞技体育成绩已经和体育强国接轨,但是反观我国的群众体育发展却与体育强国存有不小的距离。体育强国是一个集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等领域为一体的多维概念。我们要以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战略的提出为契机,通过对体育强国战略指标体系的构建,促进体育强国战略实施过程中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相互取予,进而达到保持竞技体育优势,缩小群众体育发展上的差距,促使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真正意义上实现向体育强国目标迈进的实施策略。

1 体育强国认识的演变历程与指标涵盖

1.1 体育强国的认识历程

1.1.1 竞技体育成绩促进了体育强国战略的提出

体育强国概念的提出是伴随着我国竞技体育取得初步的成功而问世的,体育强国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1972年2月,当时的国家体委适时提出了“体育领域应及时地从过去的抓政治斗争转移到抓体育工作上来,转移到抓攀登体育高峰上来”的发展思路,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体育发展方针,实现了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转型。尤其是在1979年10月我国恢复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之后,国际体委更是把有利于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作为我国体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二、三线阶梯状的训练网,确立了“国内练兵、一致对外”的战略目标,并根据当时奥运会的项目分布与设置确立了体操、乒乓球、跳水等13个项目为重点突破项目。经历了上述举措的实施和调整,我国竞技体育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15枚金牌,在这一时期(1981-1984)中国女排也连续三次夺得了世界大赛的冠军。这些竞技体育成绩的取得为重新确立和评价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影响较大。“体育强国”一词也在1983年国务院下发的《批转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的请示的通知》中出现。在1984年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中又一次提到了体育强国,与初次提法不同的是这次将体育强国作为明确的努力目标。

1.1.2 体育大国的基础促进了体育强国战略的形成

从我国1990年举办亚运会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历经了十八年,在这十八年里我国的竞技体育不断发展,在世界体坛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 1989年之后的三届奥运会中我国选手共获得了60枚金牌,163枚奖牌。在2000年-2008年的3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共取得金牌101枚,其中男运动员取得48枚,女运动员取得63枚。中国竞技体育的不断突破进而奠定了中国体育大国的基础。这样的时代背景也呼唤新的战略发展目标的提出,实践的发展证明“国运盛、体育兴”,正当中国体育面临新的历史转折与挑战时,总书记发出了“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自此在国内也掀起了体育强国战略发展的热潮,学界开始全面审视体育强国的涵义、标准以及发展策略。

1.1.3 对于体育强国的认识经历了从“单维型的理解”向“多维化认识”的转变

我们最初对于体育强国的认识是仅仅停留在竞技体育层面上,这一点在1986年颁布的《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中就明确提出了“竞技体育要超越群众体育”的发展策略。当时的体育院校教材对于体育强国的描述也仅仅是停留在竞技体育成绩层面,即“体育强国是指在世界重大综合性比赛的运动竞赛中名列前茅的国家”[1]。由此可见在这一时期我们对于体育强国的认识是以竞技体育水平作为最鲜明和最主要的标志。

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随着国际体育环境的变化以及我国竞技体育上的不断突破,关于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问题的讨论开始激烈地展开,在国际国内新的发展背景下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成了体育界的共识。与此同时国家也在1995年6月和7月先后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两个纲要的颁布和实施对于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实践发展证明虽然在理论层面上对于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有了一致的认识,在实践操作方面仍然没有摆脱将“奥运争光”放在中心位置的局面。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再次辉煌敲开了中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大门,特别是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总结表彰大会上提出了“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总书记的号召为中国体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标着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2010年1月27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阐述了体育强国的主要特征表现: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国际交往、体育法制、体育科技和体育教育等领域均在国际达到先进水平。这标志着我国在实践上出现的将竞技体育水平理解为体育强国全部内涵的倾向已经结束(表1)。

对于体育强国地认识趋向理性,认为体育强国是一个综合的多维的概念,不仅包括竞技体育还包括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国际交往、体育法制、体育科技和体育教育等领域。

由表1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对于体育强国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单维型的体育强国理解阶段、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阶段、多维化的体育强国理解阶段。这一过程从最初的只关注竞技体育成绩发展为对体育强国的多维化理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后期我们在理论上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放到同一高度,但是在实践操作中群众体育的发展却是略显滞后了。这也是我国至今为止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到达体育强国标准的原因之一。

1.2 体育强国战略的指标涵盖

体育强国战略的提出其本身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它不仅是一个国家自身历史的纵向比较,更重要的是国际间的横向比较。体育强国战略是应该包括群众体育在内的综合发展目标,就目前我国体育的发展历程而言,竞技体育始终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今竞技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对于竞技体育而言,继续保持和扩大优势项目,保持竞技体育成绩的第一军团地位,加大世界大型赛事成绩的取得应该是一段时期内的发展目标。反观群众体育,我国的群众体育发展要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今天我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体育强国已经是一个多维的概念,体育强国不仅仅代表着竞技体育成绩,更是一个会聚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国际交往、体育法制、体育科技和体育教育在内的多维集合体(图1)。

2 体育强国战略的实施策略

2.1 保持和扩大竞技体育的优势是实施体育强国战略的前提

现代体育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一直以来人们都把竞技体育作为观测一个国家体育水平的重要指标,这里的原因主要是竞技体育是可以通过奖牌或成绩进行量化排名的。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一直是中国体育发展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长期的观念意识、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始终呈现给我们的是不平衡的局面,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相对较“硬”而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相比就比较“软”。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竞技体育上的投入逐年加大,各级训练组织对于国家体育政策非常重视,我国的竞技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据资料统计,在1984年至2000年的五届夏季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共获得80枚金牌,223枚奖牌,其中1989年之后的三届奥运会获得了60枚金牌,163枚奖牌[2]。这五届奥运会的奖牌情况分别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获得15枚金牌;1988年汉城奥运会获得5枚金牌;1992年巴塞罗那获得16枚金牌;1996年亚特兰大获得金牌数与巴塞罗那持平,再次排名第四;2000年悉尼奥运会获得28枚金牌,排名跃居第三位,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在2000年-2008年的3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共取得金牌101枚,其中男运动员取得48枚,女运动员取得63枚。尤其是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体育代表团更是以51枚金牌的成绩名列奖牌榜首位。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如果从总体上看各个项目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目前为止我国在一些高含金量的项目上还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就短短的几十年发展而言竞技体育上取得的成绩已经令世人瞩目,究其本质是与我国在体育政策上对竞技体育的无比重视分不开的。在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的背景下竞技体育发展指导思想应是保持优势合理布局,继续保持优势项目和重点项目的水平,努力实现潜优势项目的突破,继续保持我国在世界体坛的领先地位,这是我国提出的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有利前提。

2.2 群众体育的普及是体育强国的基础

“普及”基础上“提高”,通过“提高”带动更广泛意义上的普及是我国体育发展中长期以来的认识逻辑,虽然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但它们互相促进或制约的影响关系已经无需争辩[3]。就像裴立新在论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间的关系时提出的从“普及提高”到“相对独立”再到“相互取予”[4]。美国的州立中学协会联盟(NFHS)2008年的统计结果表明:仅在2007-2008年度美国的高中生参加运动项目训练竞赛的总人数超过了740万,其中参加夏季奥运会项目的人数为500多万[5]。美国是公认的世界体育强国,其在奥运会和世界大赛中的优势项目在美国国内有着较好的普及程度,美国的优势体育项目在美国的中小学和大学中均得到较好的开展和普及。因此就群众体育的开展情况比较我国离体育强国还有着不小的差距(表2)。

在发达国家人均拥有体育场馆的比例要高于我国,如在德国平均每十万人拥有体育场馆数量为240个,在日本平均每十万人拥有体育场馆数量为260个,在意大利平均每十万人拥有体育场馆数量为212个,在芬兰平均每十万人拥有体育场馆数量为457个,在瑞士平均每十万人拥有体育场馆数量为220个,在韩国平均每十万人拥有体育场馆数量为100个,而在我国平均每十万人拥有体育场馆数量为50.82个,面向居民开放的只有44.1%。

由此可见我国的群众体育发展是滞后于竞技体育的,群众体育在实现体育强国战略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群众体育开展得好与坏也直接影响着国民体质水平。

2.3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双向驱动发展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的关键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同时也为了纪念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日的设立是丰富社会体育文化生活、发挥体育的综合功能和社会效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促进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目标迈进的需要。无论是奥运会后的全民健身日的颁布还是于2009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全民健身条例》都昭示着我国体育事业的未来走向,看重奥运成绩注重金牌并不代表着唯金牌论,我们更应该理性地看待金牌价值以及金牌以外的全民健身运动。在主席向体育界发出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后,我国学者纷纷就体育强国所涉及的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关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表3)。

体育强国战略的提出是对群众体育发展的有力推动,是关注民生的体现,更是体育强国概念下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等子系统的和谐发展路径。早在80年代原国家体委就提出了各类体育协调发展的战略构想。所谓协调是指“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是相互推动、协同共进的,发展比例是适当的”[7]。而在现行体制下,确定两者之间的“发展比例”,仍然无法摆脱“两个战略并重”还是“竞技体育先导超前”的战略选择和争论,无法从根本改变体育事业“一手硬,一手软”的局面[4]。虽然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经历了“重”竞技体育“轻”群众体育的过程,但是已经崛起的中国体育已经不需要单一的用金牌来证明自己,我们在努力逐步实现竞技体育强国指标体系的同时也在关注群众体育的发展,也开始与世界体育强国接轨。体育强国战略的提出为我们今后的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契机,只有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双向驱动发展才是迈向体育强国的关键。

2.4 加强学校体育教育积极扩大体育产业发展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发展的必由之路

2.4.1 学校体育是体育强国战略发展建设的薄弱环节

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连续下降,已经降到了20年来的最低点,学生体质水平均低于日本和韩国,学生的视力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位,城市学生中的肥胖率逐年增加,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堪忧,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会严重影响我国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8]。由于多年来形成的因素影响教育部门对于升学率的重视要远远高于对于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进而造成学生体质状况令人堪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分析青少年体质下降时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睡眠不足,学习时间过长;2)运动严重不足;3)饮食不科学[9]。目前关于学校体育发展的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呼吁要加强学校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虽然直到今日学生体质问题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观,依然没有改变学生体质连续下降的现状。这与我国的竞技体育成绩的辉煌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仅就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来说我们的发展水平均落后于世界体育强国,而且都落后于竞技体育成绩远不及我国的日本和韩国。这样来看我们距离体育强国的差距甚大,实现体育强国的路程较为漫长。因此我们要在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教学思路与理念以及教学项目上进行改革,加强学校体育教育投入,强化政府和教育机构的政策主导,真正落实好阳光体育健身工程,提高广大青少年体质,使其与体育强国发展路径接轨。

2.4.2 扩大体育产业发展是实现体育强国的有力保障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体育强国必然是体育产业强国,体育产业是体育强国的标志。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要远远滞后于竞技体育发展,更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相匹配,落后于我国飞速增长的国民经济水平,这也是我国不能称为体育强国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发展竞技体育、群众体育都需要有很好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体育产业是提升整个体育事业整体发展的物质基础。我们成功实现了从参与奥运会到成功举办奥运会,从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到跃居金牌榜首的转变,现在我们又面临着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历史时刻,体育产业的发展作为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奥运会举办后人民群众对于中国体育事业的关注点和发展模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大的背景下调整体育产业结构,加大体育产业和群众体育的发展力度实现体育强国战略已经成为体育部门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笔者认为实现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首先实现体育产业强国,然后再向体育强国迈进是发展必由之路,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建设体育产业强国主要工作在于:1)调整体育产业结构,增加体育服务的人力资本和体育产品的技术含量;2)加大健身娱乐业的发展力度,提高以职业体育为核心内容的体育观赏性和参与性,打造精品赛事,完善体育用品业与销售业的品牌建设;3)逐步推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向市场化和产业化改革,从政府经济的高度介入到最低限度参与,向市场配置资源方向转变;4)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体育产业经济监管模式和组织方式。

3 结 语

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是我国体育发展的未来方向,也是新中国几代体育人梦寐以求的愿望。事实证明我国距离体育强国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体育强国战略的实施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虽然我国在竞技体育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除了竞技体育之外的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略显滞后。这与我国对于体育事业的发展定位和对于体育强国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回顾对于体育强国的认识历程走过了从“单维型理解”向“多维化认识”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以竞技体育为主导的单维型的体育强国理解,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认识阶段和汇集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国际交往、体育法制、体育科技和体育教育在内的多维化体育强国认识的三个阶段。为此实现体育强国战略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保持和扩大竞技体育的优势是实施体育强国战略的前提;2)群众体育上的普及是体育强国的基础;3)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双向驱动发展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的关键;4)努力加强学校体育教育、积极扩大体育产业发展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理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17-18.

[2] 王友唐. 中国竞技体育实力全面提升[EB].人民网

[3] 陈玉忠.体育强国概念的缘起演进与未来走向[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143-145.

[4] 裴立新等. 从“普及提高”到“相对独立”再到“相互取予”―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南京),2008,(1):67.

[5] High School Sports Participation Increasea Again;Boys,Girls and Overall Participation Reach All-time Highs,NFHS,Indian-apolis,USA,[EP/OL].省略,2008-09-04.

[6] 邱雪.体育强国指标体系的创建[J].中国体育科技,2010,(1):12-13.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篇4

一、体育体制改革与群众篮球运动发展的关系

政治在国家和政党活动的活动中担任重要的角色,无意对体育活动有着重大的影响。在中国,群众体育的领导权由国家性质决定;人民享有群众体育的权利由国家制度决定;群众体育事业的基本性质和根本任务由党和国家的根本宗旨决定;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由党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决定。而现时群众体育发展的大环境,是在国家大力倡导和积极支持下形成的,这在推动群众体育事业的进步上起到了有力而巨大的作用。群众篮球运动作为在中国群众体育事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的部分,毋庸置疑受到了政治的重大影响。

二、经济发展水平与群众篮球运动发展的关系

(一)经济发展水平对群众篮球运动的影响

调查中显示,大多数的专家均认为影响着群众篮球运动的发展的显要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经济是社会发展和群众体育发展的基础。群众篮球运动的发展规模、水平和速度作为群众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济发展水平无疑对此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经济发展所能够为群众篮球运动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有着关键性作用。再者,经济发展决定了个人经济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对群众篮球运动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费投入,场地设施建设,以及人们的体育消费水平等方面。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和社会投向群众体育事业经费的机率越高,投向场地设施建设经费的机率也越高。另一方面,受到收入水平的制约,人们的体育消费水平受到限制。而经济发展水平与人们收入水平是挂钩的。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可见,经济发展水平对群众篮球运动有显著的影响。

(二)经济体制对群众篮球运动的影响

就一般规律可言,体育经济体制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体制的基础上,我国群众篮球运动的发展模式是由社会经济的体制从根本上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并在此基础上,借鉴苏联的体育模式,形成了符合计划经济体制的高度集中的体育模式。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时代的总体社会结构中,国家基本占用了全部重要资源并对全部的社会生活实行着全面的管理,在此环境下,包括群众篮球运动在内的群众体育在规划在国家政治、经济体制之内。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过度强化了政府的宏观操控,因而抑制了社会群众参与群众篮球运动的积极性,也让寻求社会支持的渠道受到了阻塞。另一方面,微观管理事物对政府的群众体育管理机构造成了影响,使群众体育宏观管理的职能受到了削弱。面对这种矛盾,一场从根本上的变革势在必行。于80年代中期起步,为了使原来高度集中的模式得到改革,国家进行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的体育模式改革。并且这个由国家调控,依托社会,自我发展,并充满生机的体育模式改革已经初见成效。

(三)职业篮球运动与群众篮球运动发展的关系

普及是提高的基础,提高促进普及,二者相辅相成,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在篮球运动中,普及会受到宣传、体育健身观念、场地设施等因素的制约。提高也会受到其它因素的限制,如科技、选材、训练方法等。

1.群众篮球运动对竞技篮球运动的基础作用

“水无源不流”,此道理在篮球运动中也得到体现。没有群众篮球运动的基础,竞技篮球运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调查问卷中显示,大部分专家认为,群众篮球运动的普及,在发展我国竞技篮球中将会起到显而易见的基础性作用。

根据历史资料数据显示,群众篮球运动从50年代起迅速发展,在50年代末达到了相当普及的程度。这一时期的竞技篮球运动也在国际大赛中屡获佳绩,接近了世界强队水平。在群众篮球运动全面倒退的70年代,竞技篮球运动水平也跌入低谷。进入80年代后,群众篮球运动蓬勃发展。与此同时,竞技篮球运动也走向高峰。然而,据研究结果表明:群众篮球运动对竞技篮球运动的基础作用并不是明显地同步,而是表现出阶段性的特点。

群众篮球运动从49年开始发展,到59年形成高潮,在此期间,竞技篮球运动也得到发展。国人勇战欧洲强队取得了一系列好成绩。当时,我国还没有形成从少体校到国家队的一整套的训练网络,专业队员都是通过基层选拔,如出自码头工人的国家男篮优秀中锋刘二柱。1959年,“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方针的正式出台是在中央批转的国家体委报告中提出的。报告指出:“开展群众性的业余体育运动和培养少数优秀运动队伍相结合,实行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和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这是当前体育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原则。”在经济困难时期,国家体委采用“集中力量猛攻尖端”的方法。60年代,国家体委将运动训练工作方面列为工作重点,致力于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运动训练,以业余体校、运动技术学校或重点业余体校、优秀运动队为基础的三级训练网络已初步形成。从此,在竞技水平提高的过程中训练的因素所占比重逐渐变大。这个问题在70年代的情况中得到了充分说明。一般说来,普及促进提高,而提高总是在普及之后出现的,而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群众篮球运动的普及并没有在70年代使竞技篮球运动体现了应有的高水平。研究后发现,从1966年至1970年,整个业余训练工作完全停止,造成了人才的严重断层是造成我国竞技水平落后的原因。

从70年代末开始,我国的群众篮球运动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20多年期间呈现出繁盛活跃的景象。进而,在80年代竞技篮球运动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步入90年代初,女子篮球队取得奥运会、世锦赛双料亚军得佳绩,男子篮球队也获得世锦赛第8名,纷纷进入了世界强队行列。但此后,女篮成绩开始出现滑坡,同事男篮也屡在亚洲赛场失利,表现出后备力量不足的态势。归根接轨,问题在训练体制方面。而后70年代,三级训练网络在我国逐步恢复。从1978年起,我国篮球队渐渐跟国际联系的加强,广收博采各国先进技术经验。1980年初,在给中央的请示报告中,全国体育工作会议指出:“在我国,体育纳入国家计划,能够运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按比例、有重点地分配财力、物力。这样就能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使体育上得快一些。”在80年代,以竞技体育为先导,带动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发展战略思想在我国进一步明确。同一时间,随着研究和训练工作不断改进、发展,我国篮球运动跟上了迅速发展的国际篮球运动趋势,形成我国篮球自己特色和风格,。到了80年代中期,“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战略协调发展”的战略发展方针被国家体委提出,此方针使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关系得到协调。然而,在竞赛“指挥棒”的调节下,地方各自为政的“全运战略”、“省运战略”出现,篮球等集体项目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导致在90年代中后期竞技篮球运动的低沉。

2.竞技篮球运动对群众篮球运动的促进作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篮球作为一项极具魅力的运动项目,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也会对开展群众篮球运动起着一定的促进推动作用。

中华民族,一个具有强烈民族荣誉感和使命感的民族,国人每一次在世界上取得的成功都能振奋全民族。同样,在体育赛场上,每当国家篮球队在国际上取得好的成绩,都能激起全国人民的兴奋与热情,即使是失利,也能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1952年初,国家成立了中央体训班男、女篮球队(国家队),在篮球爱好者的心目中他们无疑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央体训班男、女队除了自己坚持训练外,还到基层到各省、市表演篮球赛。作为当时的专业队,“八一”队及一些地方篮球队也经常下基层表演,指导群众篮球运动,群众篮球运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促进。50年代末,我们与欧洲强队多次交手,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主要话题。“”时期,专业队“开门训练”,还把赛场设在厂矿、农村、学校等地方,这对群众篮球运动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广泛的促进作用。80年代起,我国竞技篮球水平持续上升,屡获佳绩。国民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体育信息,如现场直播,新闻媒体的报道,能够从中感受现场的气氛,感受到祖国体育事业的强大,从而激起了人们纷纷加入到篮球这项体育运动来。在90年代中期开赛的甲A联赛,凭借主客场制特有的魄力以及主办单位、赞助商、俱乐部对球星的包装,广大青少年和篮球爱好者对其喜爱有加。

(四)体育的产业化对群众篮球运动与竞技篮球运动关系的影响

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体育产业已经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由于在我国如今篮球运动达到了相当普及的程度,可见我国的篮球市场潜力无穷。所以,体育的产业化使群众篮球运动与竞技篮球运动的关系变得密切相关。一方面,大部分参加群众篮球运动的主体是竞技篮球产业的消费对象,想得到推动竞技篮球产业的发展就要发展群众篮球运动,得到了竞技篮球运动的激励从而也能够提高自己的水平。另一方面,人们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会随着竞技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这进一步促进群众篮球产业的发展。此外,竞技篮球产业的发展,可以为群众篮球运动吸引更多的投资,这不仅对群众篮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也使群众篮球产业随之得到前进。

参考文献: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篇5

中国体育一直是在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冲突中发展的。这种矛盾冲突最集中表现在中国体育发展中的体育资源的稀缺性与体育发展目标和规模的宏伟性之间的矛盾关系。经济的困难首先成为全面实现目标无法回避、不可逾越的困难,它注定我们在实践中必须放弃全面实现目标的企图,要求我们面对目标体系中在资源上相互竞争的子目标时,必须将国家有限的财政投入进行有倾斜的配置。从纯粹经济的角度看怎样倾斜并不重要,但是必须倾斜,它构成了几十年来我国体育决策的前提。而几十年来实际的体育发展战略决策主要是根据政治对体育的需求,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两者间选取了向竞技体育倾斜的投资政策,从而造就了半个世纪中国体育发展的现实。在中国,体育赖以发展的资源,不论在精神方面的或物质方面的体育需求,或是与之相联系的体育产业存量,都处于匮乏状态。所以,体育的赶超性发展在经济上必然面临原有体育产业存量结构孱弱的现实,因此合乎逻辑地把我国体育发展引入竞技体育主导型发展轨道,以竞技体育为发展重点,再造社会体育需求体系和投资体系,以克服孱弱结构对赶超型发展的强硬约束,成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于是形成了中国体育产业结构的非常规转换过程。

二、中国竞技体育产业现状分析

按照体育的功能来讲,竞技体育产业主要是为满足人们观赏高水平竞技表演获得审美享受而产生和发展的。人的本性就有通过身体运动获得娱乐享受、促进身心健全发展的需要,并且在此基础上更有追求和欣赏人的身体和身体运动本然健康之美的需求,体育就是人类为满足这类需求创造的实践活动,而竞技体育作为体育之一部分将人们的这种追求推向极致。也正因为竞技体育的高度娱乐观赏价值,可以引起不同民族、国家、信仰的人们的浓厚兴趣和广泛关注,造成奥林匹克赛会这样巨大规模的公众关注焦点,于是一国运动员的成功表演必然带来广泛影响,给国家带来荣誉或产生其他政治上的作用。中国竞技体育在中国体育发展中,尽管历史复杂,它的目标一直是走上“全球化”最高水平的竞赛平台为国家争取荣誉。我国竞技体育目标之高远与参照于西方发达国家竞技体育的自身内在贫弱现实,使得我们的发展必然是赶超性的,而国际竞赛平台上竞争水平之高、规模之大,我国体育资源的高度稀缺,以及我国传统的政府行政体制又使得各级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只能在其内部有效开展活动等原因,便逻辑地规定在我国体育全局的进展运筹中,将各级政府体育事业部门的职能重心转向发展竞技体育,形成了目前我国(相比较群众体育产业而言)巨大的竞技体育产业存量基础。因为市场经济在中国才刚刚起步,中国体育产业还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消费决定供给的规律运行,但是,中国体育已按照计划经济的制度安排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供给决定消费,因此,原有的中国体育产业(原来我们称之为中国体育事业)已形成一定的存量基础,并且这种存量基础的资源供给主要是来自于国家的财政拨款。所以,我们评价中国竞技体育产业时不能仅从市场消费角度来分析,还应注意考察所谓体育事业中的竞技体育产业的存量。根据以往我们对于竞技体育功能目标的政治性定位,衡量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准,就是我国优秀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上特别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

成绩(金牌数),以此看来,我国竞技体育已发展到仅次于美国的“超级体育大国”的水平。取得这样的成绩有诸多方面的原因,从管理学角度来看,我国体育领域内实行的“举国体制”显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谓举国体制就是指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去攻克某一项世界尖端或者部级重大项目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它包括三级训练体系、全运会赛制、省市国家队的长期训练、国家目标等内容,其核心是国家体育总局的三级训练网,即由下到上依次为各地市区体育业余训练队及体育中专、省市体工队、国家队,据近期统计,所有运动员加起来40万左右。实际上就是把中国体育事业系统建构成了一个堪于承担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国际竞争目标重责的产业系统,即竞技体育产业系统。这个系统的功能就是必须有能力将自身造就成一个持续拥有足够数量世界第一流水平优秀运动员的部级的竞技体育集团性竞争能力系统。为了这个目标,在计划经济年代,在我国财政能力限度内,竞技体育产业要搞多大就一定要搞多大,要搞多高就一定要搞多高,以很高速度实现着自己的目标。在市场经济还未成熟的中国,这个需求和投资体系对中国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展至今仍起着深刻、全面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竞技体育产业的存量实际上构成了中国体育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不管从质上还是量上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三、中国群众体育产业现状分析

群众体育产业是由为满足人们余暇时间不断扩大的体育娱乐、健身等多种需要的服务组织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如前所述,中国的体育基本上是在群众体育缺位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因此,计划经济时代没有为群众体育产业留下多少存量基础,不管从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念(有效刺激群众体育产业发展的体育价值观念),还是从管理体制(体制缺位性的管理)上来看,中国群众体育产业的存量基础都很薄弱。虽然由我国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培育发展起来的体育事业系统在几十年间培养了大量体育专业人员,兴建起为数甚巨的体育设施,使我国社会拥有了以往时代不能比拟的体育资源。但是,对于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而言,尽

管如此,体育资源不论在总量上或人均水平上仍然不高,加之,特别是由于体育系统内外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纵、横向资源流动困难,又造成有限资源的利用不充分,所以,群众体育不论在物质资源还是人力资源等方面都是相当贫弱的。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逐步确立,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的变迁,体育有效需求引起了群众体育产业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因此,分析群众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应该主要从消费者角度入手。

第一,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对“群众体育活动点面临的主要困难”的调查结果显示,“经费缺乏”列为所有选项中的第1位,这表明,活动经费仍然是制约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另外,全国10省(区、市)体育系统群众体育工作情况统计报表统计结果显示,根据活动点的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区别,群体经费来源存有差异。晨、晚练点以社会赞助经费较多,占到经费总数的37.90%;其次是政府赞助,占到总数的30.55%;辅导站、指导站则以锻炼者自费为主,占到经费总数的62.30%;经营性健身中心和俱乐部则以经营性收入为主,占到经费总数的64.00%。由此可见,中国群众体育产业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自身经营,然而某些部分还需要政府的赞助。首先公益部分,从我国10省(区市)体育系统群体经费支出统计可以看出,几年来,各级政府在“组织群体活动”方面的经费投入了很大比例,但其他方面尚显力度不够。培训群体骨干、进行群体宣传和开展群体研究三项投入在历年群体事业支出总额中所占比例仅为0.10%左右,我国群众体育工作的核心应是形成有效的体育需求,然而许多政府组织的群体活动只是为了政府的“面子工程”,忽略了对体育内在本真功能价值的开发,造成了群体资源的浪费。与竞体相比,体育系统群体事业支出占事业支出总额的比例仍然很低,1998年为7.13%,1999年为8.06%,2000年仅为2.94%。很明显,竞技体育经费远远高于群众体育经费。其次经营部分,目前在市场上能够见到的群众体育消费活动,主要是在体育场馆或健身俱乐部中实现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地方的运营状况则可以反映出我国群众体育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资料显示,以江苏省为例,经营性健身场所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90年代初,进入了相对快速发展阶段,90年代后期,保龄球馆已成为城市社区健身娱乐业的亮点。据统计,至2000年,经营性健身场所的数量约有100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经营的体育项目至少有15项。投资规模在150万以上的经营性健身场所占总数45%左右。但是,社会办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的经济状况基本处于亏损和微利。保龄球馆和游泳馆全面亏损(南京市五台山体育中心游泳馆除外),健身健美场所微利,羽毛球馆盈利。行业内有些项目发展速度过快,加之居民休闲方式的多样化,使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的经济效益直线下降。如保龄球项目由过去30元/局跌到目前最低价为1元/局,保龄球馆已处于全面亏损状态。第二,2000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显示,“没有体育设施”选项在城乡居民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中已由1996年的第4位上升到第2位。“有场地器材”便准备参加体育活动已由1996年第2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1位。群众体育活动点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各活动点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中,“场地拥挤、得不到保证”在所有7个选项中列第2位。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尽管几年来全国兴建了大批体育场地设施,但因为一方面我国群众体育场馆的数量基数较低,另一方面居民体育消费观念的变化,造成群众需求与体育场馆数量短缺的矛盾依然突出。另外,我国体育场馆开放和使用率不高。我国的体育场馆主要有体委系统的体育场馆、学校系统的体育场馆、企事业系统的体育场馆和民营性体育场馆四部分组成。其中前两者是主要类型的体育场馆资源。1999年全国公共体育场用于体育活动占使用场次的67.77%,体育馆用于体育活动占使用场次的80.85%,有固定看台灯光球场用于体育活动占使用场次的78.77%。这说明,一方面,全国公共体育场所用于体育活动的使用率不高,尚有相当大的使用潜力没有挖掘出来;另一方面,公共体育场所的开放程度也相对不足,如全国的体育训练基地多为国家培养优秀运动员而修建的专门性场所,基本不对外开放。并且,建设于计划经济年代的较大型的体育场馆,在建设时都只考虑了竞技项目一种功能,未考虑全民健身和体育配套功能。而各类各级学校都建有体育设施,但向社会开放的只占室内场馆的6%,室外场地的7%,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开放只占1%。综上所述,群众体育产业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由于资金不足造成的相对于快速增长的群众体育需求的群众体育服务(或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二是由于产业功能障碍造成的群众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等的闲置和浪费。

四、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中,使我们强烈意识到,我国必须要摆正竞技体育产业和群众体育产业的位置,协调和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从本质上讲,竞技体育产业和群众体育产业是不冲突的,都是为了发展体育事业,都是为了提高人民体质。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二者的地位、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相当于竞技体育产业而言,群众体育产业更重要。一个是“根本”,一个是“枝末”,一个是为了大众,一个是突出精英。因此,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说,我国过去实际上是偏重发展竞技体育产业,把发展体育事业的经费更多地用于少数职业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而不是用于发展群众体育产业,以至于形成了我国今天既是“金牌大国”、又是“体育小国”的现状。

目前,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广大人民群众丰衣足食,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为我国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产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广大人民群众在此基础上必然会产生更高的精神和文化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积极地加以引导,为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产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篇6

社会学是现代社会科学中从某种特有的角度,对社会、对人,对社会和人的关系等进行综合性的研究的学科。顾名思义,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学说。

社会学的创始人法国的孔德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则的实证研究”,因此他认为社会学就是社会的百科全书。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共同生活的科学”。

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将社会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充分运用于解释体育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一门部门应用社会学,它的研究成果,必然会加深人们对体育的理解,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它又要从社会本质上把握体育的特征、功能、手段、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是体育基础学科。它的研究成果必将增加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使社会学更加丰富更加全面。

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在外部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部研究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综合性的科学。

2、体育社会学与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以惊人的冲击力向国际化、科学化和高水平化推进,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世界竞技体育主宰了体育运动发展的命运,成为当代体育运动的主体。它深刻地作用于人类,强烈地干预社会,给人类和社会带来和平、进步和温馨,但也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和困扰。

2. 1竞技体育的功能

体育运动的政治功能一直是我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体育社会学讨论的一个热点课题。这个间题集中表现为对金牌效应的认识上。我国民众对体育比赛具有较高的倾向性,他们从体育比赛中分享着胜利的喜悦或失败的悲哀。民众对体育运动的价值观,是娱乐性强于竞争性,民众对体育是获胜高于参与,这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结果。每一次体育比赛的胜利似乎象征着战场上的胜利,满足了人们在历史上积淤下来的民族复仇心理。人们关注体育比赛的结果,而不重视比赛中运动员的技艺,自己也不亲身参与,这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特点。还有的学者对第2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取胜和第24届的失利所造成的民众社会心理的落差,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发现民众十分重视金牌的政治价值。金牌对群众体育的普及有促进作用,但对人们的体育行为无大影响,不直接改善人民的体质状况。

2. 2竞技体育异化

对竞技体育的异化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体育社会学学者的注意,在中国这方面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骚乱是主要发生在西欧国家的一种社会顽症、在我国也时有发生。产生球迷越轨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体育比赛自身的吸引力可能造成观众难以抑制的情绪激动,当“个人意识消退”现象出现,观众因罪恶感、害怕、差耻而构成的自我控制失灵时,就激发了球迷的越轨行为。某些社会问题、家庭问题也可以使球迷借机生事。球迷的越轨行为常给社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和造成不安定的社会气氛。因此要采取措施,加强防范。

2.2.2体育的商业化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随着大批以商业牟利为目的职业运动员、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出现和发展,各种运动会上出现的大量的商业活动,如广告、出让电视转播权、出售纪念品、运动会指定产品等,伴随着体育的商业化趋势,出现的就是运动员的高价转让、体育、运动员之间的明争暗斗等一系列问题。由于体育的商业化发展确能给当今世界的竞技体育比赛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支持了体育比赛活动的群众化和大规模化,因此体育的商业化问题逐渐公开化和合法化,而体育的商业化造成的社会后果是体育工作者十分优郁的。

3、体育社会学与运动训练

竞技体育是由运动训练和比赛表现出来的。其中运动训练对运动成绩的获得起决定性的作用。运动竞赛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已越来越得到重视。在运动训练学的领域中需要从体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的有以下方面:

3. 1运动训练的社会背景

竞技体育的社会需求是运动训练存在的基本前提

经济实力是运动训练赖以生存的基础。现在管理者、教练员开始重视运动训练的“效益”了,把经费和运动成绩联系在一起。有了“投人”和“产出”的比较,有了价值规律的自觉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运动训练的质量和竞争意识。

经济体制也对运动训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把运动员职业化、竟技体育商业化当成资本主义体育的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动训练的体制取决于市场的结构。项目运动协会、俱乐部将逐渐成为正常的运作形态,中国足球面貌的改观就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足球管理体制改革的结果。

3.2运动训练的社会环境

3.2.1运动训练与学校教育

运动训练含有教育的成份,运动训练与学校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训前教育、训中教育、训后教育,都会影响训练的质量和前途。高水平竞技体育必须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才能使体育事业得到全面扎实的发展。

3.2.2运动训练与家庭

家长对竞技体育的基本态度,决定了青少年儿童对运动训练的参与程度和积极程度。家庭对运动训练的基本态度取决于运动员最终在社会上的地位,而运动员的出路取决于运动成绩和在训练期间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较高的淘汰率和较低的文化程度使家长望而却步。当前中国大多数家长对子女成为运动员采取不支持的态度。这是中国运动训练急需调整的一种外部环境。

3.2.3运动训练与大众传播媒介

当今世界体育的发展是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支持的。竞技体育更以大众传播媒介为生存的一个支撑点,因此体育社会学把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关系作为一个研究内容。体育新闻的激烈竞争性、广泛的群众性、强烈的国际性和紧迫的时间性使体育新闻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当前我国非体育报刊的体育宣传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对竞技体育报道大量增加的同时,对社会体育的宣传也有所发展。 转贴于 运动员营造着看台文化,又必须得到看台文化的支持。当今世界看台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看台文化对运动训练的反作用也越来越强烈。社会对运动员的褒贬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影响着运动训练。如何正确地、有效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推动训练工作,已经成为教练员必须研究的问题。

3.3运动员的社会角色

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的主体,是竞技文化的创造者。他们与教练员构成了运动训练的一对矛盾,又与观众之间构成运动竞赛的一对矛盾。运动员在当今世界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角色。因此,他是体育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运动员具有较同龄人为强的主体意识和竞争性。他们的社会需求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样性,他们的追求的功利有国家的社会的,也有家庭的个人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他们具有创造意识、挑战意识和攻击意识,心理指向比较积极。他们的文化程度偏低,但生活阅历和经验较同龄人丰富。运动员是一种社会榜样,社会常常把他们作为一种民族英雄、青年楷模来塑造和宣传的。他们是社会忠诚的形象代表,他们要倾其全力忠诚他们所属的国家和团体。

3.4运动训练中的社会关系

3.4.1运动员群体

运动员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体育界的一个标志性的群体,对这个群体的研究是体育社会学的重要任务。运动员群体,是以参加运动训练和比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并以取胜为目的体育群体。在竞技体育群体中有较为严格的群体规范和角色分工,这是由竞技体育群体具有强烈的对外竞争性决定的。群体的规范包括纪律、章程、职责、权利义务、体育道德等约束力。竞技体育群体也是所有体育群体中对外排斥和对内凝聚力最强的一种群体。一般来讲,凝聚力越强,该群体的竟技运动水平越高,反之亦然,两者互为因果。影响竟技体育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内部环境因素是:目标认同、教练工作方式、成员在满足需求上对群体的依赖感等。群体凝聚力综合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队员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队员的人员互动类型,队员的内心状态,队内气氛,教练威信等。

3.4.2运动员与教练员

运动员和教练的关系是运动训练的基本社会关系。大量事实证明,运动训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运动员和教练之间是否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社会关系。我国有的专家认为运动训练是一个教育过程,也有的专家持否定态度。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开展得较少,要加大这方面研究的力度。

3.5运动训练中的社会问题

3.5.1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

运动员还是一种需要继续社会化的社会角色,社会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全面负责。他们自己应正确理解自己的处境,做好继续社会化的准备。我国运动员由于专业化年龄偏小,特别是体操、游泳、乓乒球等项目,一部分运动员不能得到较完整的文化教育,同时又受到某些急功近利思想的干扰、整个体育队伍忽视文化教育成为一个较普遍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不仅给运动员的选拔、退役造成一定的困难,而且给管理、训练带来许多麻烦,甚至使运动员队伍违纪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3.5.2滥用违禁药物

滥用违禁药物和一切负面文化一样,具有对正面文化的背叛性它不仅是对运动员誓言的背版,对奥林匹克宪章的违逆,而且是对体育精神的公然践踏以及对竞技体育文化的粗暴蹂跪。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篇7

社会学是现代社会科学中从某种特有的角度,对社会、对人,对社会和人的关系等进行综合性的研究的学科。顾名思义,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学说。

社会学的创始人法国的孔德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则的实证研究”,因此他认为社会学就是社会的百科全书。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共同生活的科学”。

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将社会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充分运用于解释体育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一门部门应用社会学,它的研究成果,必然会加深人们对体育的理解,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它又要从社会本质上把握体育的特征、功能、手段、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是体育基础学科。它的研究成果必将增加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使社会学更加丰富更加全面。

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在外部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部研究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综合性的科学。

2、体育社会学与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以惊人的冲击力向国际化、科学化和高水平化推进,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世界竞技体育主宰了体育运动发展的命运,成为当代体育运动的主体。它深刻地作用于人类,强烈地干预社会,给人类和社会带来和平、进步和温馨,但也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和困扰。

2. 1竞技体育的功能

体育运动的政治功能一直是我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体育社会学讨论的一个热点课题。这个间题集中表现为对金牌效应的认识上。我国民众对体育比赛具有较高的倾向性,他们从体育比赛中分享着胜利的喜悦或失败的悲哀。民众对体育运动的价值观,是娱乐性强于竞争性,民众对体育是获胜高于参与,这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结果。每一次体育比赛的胜利似乎象征着战场上的胜利,满足了人们在历史上积淤下来的民族复仇心理。人们关注体育比赛的结果,而不重视比赛中运动员的技艺,自己也不亲身参与,这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特点。还有的学者对第2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取胜和第24届的失利所造成的民众社会心理的落差,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发现民众十分重视金牌的政治价值。金牌对群众体育的普及有促进作用,但对人们的体育行为无大影响,不直接改善人民的体质状况。

2. 2竞技体育异化

对竞技体育的异化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体育社会学学者的注意,在中国这方面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骚乱是主要发生在西欧国家的一种社会顽症、在我国也时有发生。产生球迷越轨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体育比赛自身的吸引力可能造成观众难以抑制的情绪激动,当“个人意识消退”现象出现,观众因罪恶感、害怕、差耻而构成的自我控制失灵时,就激发了球迷的越轨行为。某些社会问题、家庭问题也可以使球迷借机生事。球迷的越轨行为常给社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和造成不安定的社会气氛。因此要采取措施,加强防范。

2.2.2体育的商业化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随着大批以商业牟利为目的职业运动员、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出现和发展,各种运动会上出现的大量的商业活动,如广告、出让电视转播权、出售纪念品、运动会指定产品等,伴随着体育的商业化趋势,出现的就是运动员的高价转让、体育、运动员之间的明争暗斗等一系列问题。由于体育的商业化发展确能给当今世界的竞技体育比赛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支持了体育比赛活动的群众化和大规模化,因此体育的商业化问题逐渐公开化和合法化,而体育的商业化造成的社会后果是体育工作者十分优郁的。

3、体育社会学与运动训练

竞技体育是由运动训练和比赛表现出来的。其中运动训练对运动成绩的获得起决定性的作用。运动竞赛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已越来越得到重视。在运动训练学的领域中需要从体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的有以下方面:

3. 1运动训练的社会背景

竞技体育的社会需求是运动训练存在的基本前提

经济实力是运动训练赖以生存的基础。现在管理者、教练员开始重视运动训练的“效益”了,把经费和运动成绩联系在一起。有了“投人”和“产出”的比较,有了价值规律的自觉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运动训练的质量和竞争意识。

经济体制也对运动训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把运动员职业化、竟技体育商业化当成资本主义体育的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动训练的体制取决于市场的结构。项目运动协会、俱乐部将逐渐成为正常的运作形态,中国足球面貌的改观就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足球管理体制改革的结果。

3.2运动训练的社会环境

3.2.1运动训练与学校教育

运动训练含有教育的成份,运动训练与学校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训前教育、训中教育、训后教育,都会影响训练的质量和前途。高水平竞技体育必须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才能使体育事业得到全面扎实的发展。

3.2.2运动训练与家庭

家长对竞技体育的基本态度,决定了青少年儿童对运动训练的参与程度和积极程度。家庭对运动训练的基本态度取决于运动员最终在社会上的地位,而运动员的出路取决于运动成绩和在训练期间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较高的淘汰率和较低的文化程度使家长望而却步。当前中国大多数家长对子女成为运动员采取不支持的态度。这是中国运动训练急需调整的一种外部环境。

3.2.3运动训练与大众传播媒介

当今世界体育的发展是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支持的。竞技体育更以大众传播媒介为生存的一个支撑点,因此体育社会学把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关系作为一个研究内容。体育新闻的激烈竞争性、广泛的群众性、强烈的国际性和紧迫的时间性使体育新闻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当前我国非体育报刊的体育宣传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对竞技体育报道大量增加的同时,对社会体育的宣传也有所发展。

运动员营造着看台文化,又必须得到看台文化的支持。当今世界看台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看台文化对运动训练的反作用也越来越强烈。社会对运动员的褒贬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影响着运动训练。如何正确地、有效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推动训练工作,已经成为教练员必须研究的问题。

3.3运动员的社会角色

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的主体,是竞技文化的创造者。他们与教练员构成了运动训练的一对矛盾,又与观众之间构成运动竞赛的一对矛盾。运动员在当今世界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角色。因此,他是体育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运动员具有较同龄人为强的主体意识和竞争性。他们的社会需求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样性,他们的追求的功利有国家的社会的,也有家庭的个人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他们具有创造意识、挑战意识和攻击意识,心理指向比较积极。他们的文化程度偏低,但生活阅历和经验较同龄人丰富。运动员是一种社会榜样,社会常常把他们作为一种民族英雄、青年楷模来塑造和宣传的。他们是社会忠诚的形象代表,他们要倾其全力忠诚他们所属的国家和团体。

3.4运动训练中的社会关系

3.4.1运动员群体

运动员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体育界的一个标志性的群体,对这个群体的研究是体育社会学的重要任务。运动员群体,是以参加运动训练和比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并以取胜为目的体育群体。在竞技体育群体中有较为严格的群体规范和角色分工,这是由竞技体育群体具有强烈的对外竞争性决定的。群体的规范包括纪律、章程、职责、权利义务、体育道德等约束力。竞技体育群体也是所有体育群体中对外排斥和对内凝聚力最强的一种群体。一般来讲,凝聚力越强,该群体的竟技运动水平越高,反之亦然,两者互为因果。影响竟技体育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内部环境因素是:目标认同、教练工作方式、成员在满足需求上对群体的依赖感等。群体凝聚力综合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队员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队员的人员互动类型,队员的内心状态,队内气氛,教练威信等。

3.4.2运动员与教练员

运动员和教练的关系是运动训练的基本社会关系。大量事实证明,运动训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运动员和教练之间是否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社会关系。我国有的专家认为运动训练是一个教育过程,也有的专家持否定态度。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开展得较少,要加大这方面研究的力度。

3.5运动训练中的社会问题

3.5.1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

运动员还是一种需要继续社会化的社会角色,社会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全面负责。他们自己应正确理解自己的处境,做好继续社会化的准备。我国运动员由于专业化年龄偏小,特别是体操、游泳、乓乒球等项目,一部分运动员不能得到较完整的文化教育,同时又受到某些急功近利思想的干扰、整个体育队伍忽视文化教育成为一个较普遍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不仅给运动员的选拔、退役造成一定的困难,而且给管理、训练带来许多麻烦,甚至使运动员队伍违纪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3.5.2滥用违禁药物

滥用违禁药物和一切负面文化一样,具有对正面文化的背叛性它不仅是对运动员誓言的背版,对奥林匹克的违逆,而且是对体育精神的公然践踏以及对竞技体育文化的粗暴蹂跪。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篇8

Inspiration of the Study of the German Sports System on the Impr ovement of China’s Sports System

LIU Bo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 0084,China)

Abstract: Germany is definitely sports power with the societydominated sports systemBa sed on the sport club system,the sport management is implemented through variou s social sports organizationsThe overall sports are making balanced developmen tTh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sports system in Germany and combining with Chinese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s,the paper made suggestions from two aspects for harmonized development,that is,continuously improve and develop the wholenation system and optimize the development model from athletic sport aspect while enforce the system reform and develop the publi c welfares from mass sport aspect

Key words: Germany; sports system; sports undertakings; harmonize develo pment

发展体育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发展体育事业同时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奥健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奥运会金牌总数第一的耀眼光环并 不能掩盖我国体育事业的不平衡发展。奥运会后关于我国体育事业所处状态的讨论逐渐成为 热点,不少学者认为,我国目前只能称为“竞技体育强国”或处于“大国体育”阶段,尚未 达到“体育大国”,而建设“体育强国”则是我国未来体育发展的目标。[1]而建 设“体育 强国”,最关键的是做到体育事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等要均 衡协调发展。[1]按照这个标准,德国是名副其实的体育强国,其体育事业的各个 方面不但 发展均衡,而且在群众体育和大众健身方面尤其突出。因此研究德国的体育体制,对于我国 体育事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后奥运时期”如何在维持竞技体育水平的前提下,大 力发展群众体育,使我国逐步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 德国体育体制概况

体育体制是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是 实现体育总目标的组织保证。纵观世界各国不同体育体制的基本特征,大致可以划分为政府 主导型、社会主导型和介于两者之间的结合型。无论何种体育体制,均对一个国家的体育事 业产生着根本的影响,不同国家的体育发展水平和规模,除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外, 体育体制在其中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2]183 德国体育是典型的社会主导型体制,没有专门的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宪法中没有明确地 赋予联邦政府管理体育的权力,德国体育的管理任务主要由各类社会体育组织如体育类协会 和俱乐部来承担,各联邦州政府中的教育部门和体育局只负责中小学体育教学和公共体育设 施的建设任务。[3]171目前德国体育的最高管理机构为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 DOSB) ,所有体育俱乐部都通过不同层面(州、地区和城市)的专业协会和体育联合会直接或间接 接受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的管理,因此德国的体育体制又被称为典型的“俱乐部体制” 。这种俱乐部体制有效的促进了德国体育的发展,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等方面 起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11 体育管理机构 图1是德国体育管理机构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与体育运动有关的部门、机构和组 织被分成两部分:官方机构与非官方机构。在官方管理机构中,国家层面(内务部)主要负 责全国范围内竞技体育和军队体育开展,同时给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提供经费和政策等 方面的支持;联邦州层面则负责学校体育(包括中小学和大学)和群众体育的发展;而城市 和地区政府部门(体育局)

因此,并不是所有与体育相关的政府 部门都主管竞技体育,而且是政府级别越低管的越少。再看非官方机构,竞技体育主要由德 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及其下属的各专项协会来管理,2006年以前德国体育联合会和德国奥 委会还是两个独立的组织,2006年5月合并为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DOSB),成为德国 管理和促进体育发展的唯一最高组织机构。

图1 德国体育管理机构[3]171 12 群众体育开展 德国的群众体育很发达、全民健身活动开展非常普及。德国有1/3的人口是体育俱乐部的会 员,经常在俱乐部中参加体育锻炼和比赛,另有1/3的人口经常在商业体育场所或自发的进 行身体锻炼,因此德国的体育人口大约占总人口的2/3左右。[4] 大众体育俱乐部是保证德国群众体育开展的最基本要素。德国的大众体育俱乐部以其合 理的收费、众多的数量以及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吸引了大多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民众加入 进来。德国大众体育俱乐部通过提供场地器材、提供教练指导、提供共同锻炼机会和提供比 赛机会等措施来增加会员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效果,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会员 的归属感和凝聚力。[5] 德国的群众体育最能体现其“俱乐部体制”的特点。最高管理机构为德国奥林匹克体育 联合会,其直接领导的下属机构和组织包括:16个联邦州体育联合会、61个全国性质的专项 体育协会(包括34个奥运会项目和27个非奥运会项目)以及20个特殊体育协会和教育与学术 协会,这些全国性质的协会与联合会又分别管理各个层面的专项体育协会与体育联合会,直 至最基层的大约9万个体育俱乐部和2755万名会员。[6]如图2所示,所有的体育俱 乐部都通 过不同层次(州、地区和城市)的专项协会和体育联合会直接或间接的接受德国奥林匹克体 育联合会的管理。

图2 德国体育俱乐部自我管理组织结构示意图[7] 13 竞技体育发展 德国的竞技体育也是以“俱乐部体制”为基础,其特点包括:1)政府主管部门主要 通过经费投入、建设场馆和训练基设等方式支持竞技体育发展,而具体组织和管理都通过奥 林匹克体育联合会及其下属的各专项体育协会来完成;2)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从俱乐部开 始,在俱乐部或各级训练基地中训练,代表俱乐部参加各种比赛,经费来源依靠政府、俱乐 部和竞技体育基金会共同资助。因此德国竞技体育系统的构成可概括为:在德国奥林匹克体 育联合会领导和管理下,各专项体育协会、联邦州体育联合会和联邦国防军体育管理机构积 极参与,依托奥林匹克训练基地、青少年训练基地和体育俱乐部,通过教练员培训和体育科 学研究,共同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图3)。[8]图3 德国竞技体育系统构成示意图

2 德国体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存在问题

21 成功经验 德国体育体制最主要的特点是“均衡”,即在俱乐部体制下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学校 体育等各个方面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其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1)体育事业平衡发展,各级部门各司其职。德国的体育体制保证了其体育事业的各 个方面能够平衡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各级政府(体育)主管部门的职能分工明确。从前文介 绍的德国体育体制可以看出,其不同级别的政府部门分工不同,国家层面的内务部主要关注 竞技体育,联邦州层面的文化主管部门主要关注学校体育,而地区和市一级的政府部门或体 育局的主要职能是修建运动场馆设施。在这种体制下就避免了所有政府(体育)主管部门都 把竞技体育作为主要工作任务的情况出现,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发挥各级政府主管部 门的优势,使体育事业各个方面得到平衡发展。2)利用俱乐部体制,充分发展体育事业。德国的体育体制是典型的“俱乐部体制” ,在这种体制下其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竞技体育方面,德国没有类似中国的省、市专业队,国家队也不是常年集训,各类运 动员都来自体育俱乐部,他们平时在各自的俱乐部训练,参加比赛时再集中到一起。体育俱 乐部会员数量众多、项目开展普及保证了德国竞技体育的高水平。另外,在俱乐部体制下, 职业运动员有较好的收入,退役运动员的就业矛盾也不是很突出,从而保证了竞技体育的可 持续发展。[8] 在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方面,德国的体育俱乐部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因为目前德国大 多数体育俱乐部都是大众健身俱乐部,即便是职业俱乐部,其中也有大量普通会员。这些会 员只需缴纳少量会费,就可以利用俱乐部的运动设施锻炼,并代表俱乐部参加各级别的联赛 ,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达到健身目的。[5] 德国的体育俱乐部在学校体育方面同样有重要作用。德国中小学下午放学很早,很多家 长都会为孩子选择一个体育俱乐部,利用课余时间接受某个运动项目的训练,因此青少年参 加体育俱乐部的比例在60%以上,这对学校体育教学不但是有益的补充,在某种意义上它的 作用甚至远远超过了学校体育课。对大学生来说体育俱乐部就更重要了,因为德国普通大学 没有体育课,大学生体育锻炼主要通过参加体育俱乐部来实现。[9]3)联赛体系高度完善,竞技群体共同促进。德国的体育联赛是一个庞大的、完善的 竞赛体系,在德国的体育体制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体育联赛与体育俱乐部之间有着 密切的联系,是促进竞技体育水平提高和群众体育广泛开展的重要渠道。德国体育联赛的结 构为“七级联赛体系”,全国性联赛(全国甲级联赛和全国乙级联赛)一般为职业联赛,地 区级别的联赛为业余联赛。德国共有36个运动项目举办全国性联赛。 德国的职业联赛有效促进了相关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职业联赛为运动员提供了更多比 赛机会和更多的收入,促进了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同时通过联赛的影响力保证了这些项 目的普及程度,对丰富民众业余生活、提高民众锻炼的积极性都有积极的意义。职业联赛的 商业化还推动了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德国的业余联赛全面促进了群众体育的开展。业余联赛增加了群众体育的竞技性、趣味 性,同时通过比赛的自我管理和组织使参赛人员身心同时得到锻炼,并在比赛过程中增加俱 乐部会员的凝聚力,大大提高了俱乐部会员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另外业余联赛的存在使 俱乐需要专职教练来提高会员的运动水平,也给退役运动员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由此可以看出,体育联赛对德国体育的贡献是全方位的,不但是职业体育俱乐部,同时 也是大众体育俱乐部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都有着重要而积极的促进作 用。[10]4)政府投入场馆建设,学校与俱乐部共同利用。德国的体育设施非常完善,其中很 大一部分是由政府投资修建的。1959年德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的下属组织德国奥林匹克协会提 出了“黄金计划”(Goldner Plan),其主要内容是在德国范围内大量兴建体育场馆,以此 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黄金计划的实施得到了联邦德国政府、议会和各党派的支持,联 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都提高了修建体育场馆的经费预算,使德国体育场馆的数量在60年代和70 年代大大增加,质量也得到提高。[11] 在政府投资修建的场馆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交给俱乐部来使用。表1是原西德地区俱乐 部使用场馆来源统计,从这个表中可以看出,俱乐部使用的场馆主要来自于政府,而且相当 一部分是免费使用,为俱乐部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些免费使用的场馆并不是 完全由俱乐部单独使用,有不少是俱乐部和中小学共同使用,一般建在中小学校园里,根据 中小学教学和大众俱乐部不同的使用特点,白天由中小学使用,而晚间、周末和节假日则以 俱乐部使用为主,充分利用了政府提供的场馆资源。

22 存在问题 1)俱乐部体制发展遇到挑战。近年来,由于社会环境和体育市场变化的影响,德国 体育俱乐部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低出生率、人口 老龄化、妇女地位提高及外国人口增加导致会员结构产生变化,俱乐部需要满足更多老年人 、妇女和外国人的需求;(2)体育俱乐部的核心地位受到盈利性的体育锻炼场所如健身、 度假、康复、培训中心等机构的挑战,面临更激烈的竞争;(3)随着社会发展及会员对俱 乐部工作要求的提高,兼职人员逐渐减少,使得俱乐部财政负担加重,其独立性和不依赖性 受到威胁;(4)“黄金计划”中修建的大量场馆逐渐老化,受维修保养费用、噪音和环境 保护等因素限制,老场馆的开放和新场馆的建设等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5)由于原 东德地区大众体育普及程度远不如西德地区,加之体育管理体制的差别和运动场馆缺乏,使 得原东德地区体育俱乐部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的困难很多。[12] 表1 俱乐部使用场馆来源统计(%)[12]场馆来源运动场运动馆室外游泳池游泳馆俱乐部所有250974811政府所有 付费使用60148467454政府所有 免费使用653711472454其它 付费使用11130968其它 免费使用22320414 德国的体育俱乐部已经走过将近200年,尽管其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和新的挑战,但德国 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体制已经非常成熟,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和各联邦州体育联合会也都 在积极努力解决或改善这些问题,因此其在德国体育体制中的地位不会被动摇。2)夏季奥运会成绩有所下降。1990年10月德国重新统一,由于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 东德和西德分别排在奖牌榜第2名和第5名,其奖牌总和(142枚)甚至超过了排在奖牌榜首 位的前苏联(132枚),人们对统一后德国的竞技体育充满了期待。1992年统一的德国开始 参加奥运会,但其夏季奥运会成绩并没有象预期的那样赶超美国和俄罗斯,近年来甚至被中 国、澳大利亚和日本超过,2004年在雅典奥运会奖牌榜上已经滑落到第6位(表2)。因 此,德国统一后在夏季奥运上的表现并没有实现“强强联合”,这其中有外部因素,比如中 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崛起,也有自身内部因素,比如原东德一些著名运动员退役和兴奋剂 丑闻的影响,但更主要的原因与俱乐部体制的特点有关。这是德国竞技体育甚至其体育体制 面临的最大问题。

表2 德国统一后历届夏季奥运会奖牌数及奖牌榜名次年份198819921996200020042008奖牌数142(东德102; 西德40)8265564841名次2(东德)5(西德)33565 要解释这个现象,首先要了解东德的体育体制及其特点。东德的竞技体育体制是名副其 实的“举国体制”,即以政党主管、国家投入、统一选材和集中训练为特色的竞技体育体制 。东德政府和执政党统一社会党非常重视体育运动尤其是竞技体育的发展,这种指导方阵甚 至写入宪法中,在德国历史上第一次把体育运动通过宪法规定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使竞技 体育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工具,对巩固政党领导起着重要作用。[13]14东德政府为 此投入 了大量经费。以1988年为例,体育经费投入为15亿德国马克,占当年东德国民收入的056% ,其中60%分配给群众体育,40%分配给竞技体育,但实际上群众体育经费中用在支持青少年 体育运动开展的部分也间接为竞技体育服务。[13]52正是这种高度重视和巨大的投 入为东 德竞技体育带来了高回报,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起到了为政治服务的作用。东德的竞技体育体 制是一种效率极高的体制,作为一个人口不多的国家,能够在奥运舞台上与美苏两个超级大 国分庭抗礼就是最好的说明。但竞技体育的快速膨胀导致了东德体育事业发展不够均衡,此 外东德被认为曾经有计划、有组织的给运动员服用兴奋剂,[14]这些都使东德辉煌 的 竞技体育蒙上了阴影,也导致德国统一后东德的竞技体育体制完全被西德的体制所取代。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东德的竞技体育能够取得成功与国家投入、集中选材、集中训 练、集中管理的“举国体制”有密切的关系,兴奋剂问题也许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绝不是 东德竞技体育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因此德国统一后部分项目竞技运动水平的下降,更准确 的说是原东德优势项目(田径、游泳)水平的下降,主要是因为体制的改变而造成的。在俱 乐部体制下,尽管能保证体育事业的各个方面相对比较均衡的发展,但却无法通过政府行为 对竞技体育进行调控,这样就会带来两个方面的后果:(1)开展不普及的项目,水平无法 得到有效提高。在俱乐部体制下,对于群众基础好、开展普及的项目可以保证其水平提高, 但对弱势项目的水平却无法有效去改善。例如,冰雪项目是德国人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 东西德统一后东德的训练手段和人才储备与西德的体制相结合,使德国成为冬季项目水平最 高的国家,其冬季奥运会上的成绩始终处于第一集团(见表3)。而田径则是一个负面的例 子,由于田径运动的开展基础无法和足球、冰雪项目相比,因此东西德统一之后水平大大下 降,完全丧失了原东德在“举国体制”下建立的优势。因此德国在夏季奥运会上的优势项目 始终为皮划艇、赛艇、马术、自行车、射击、击剑等几个开展普及的项目,其它开展不够普 及的项目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2)造成某些项目发展的不稳定。在俱乐部体制下, 对于运动项目的调控基本由市场规律来决定,一些偶然因素就会对某个运动项目造成很大的 影响。例如网球项目,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格拉芙和贝克尔等偶像级顶尖高手出现,德国人 打网球的热情空前高涨,到90年代中期以前又出现了施蒂希等一批优秀选手。而随着格拉芙 和贝克尔的相继退役,德国人对网球的热情大大衰退,参加网球训练的人数不断减少,造成 了目前德国无人进入世界前10名的尴尬局面。

表3 德国统一后历届冬季奥运会奖牌数及奖牌榜名次年份198819 9219941998200220062010奖牌数33(东德25; 西德8)262429352930名次2(东德)8(西德)131112 因此在现有体制下,如何在保证冬季项目以及足球、手球、曲棍球等球类集体项目继续 高水平发展的同时,有针对性的促进弱势项目,尤其是夏季奥运会项目水平进一步提高,是 摆在德国竞技体育面前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同时也是俱乐部体制很难解决的一个内部矛盾。 [8]

3 对完善我国体育体制的启示

2008年9月,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体 育工作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 ,为今后我国的体育工作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发展要求。“体育大国”和“体育 强国”的概念与相互关系,以及如何从“体育大国”发展成为“体育强国”成为近期研究的 一个热点,有关学者普遍认为,“体育强国”的标准是体育事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竞技体育 、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体育产业等要均衡协调发展。而其中主要是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两 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因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是体育事业的两大组成部分,二者对我国体育 事业发展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15]

31 中国体育体制的特点 中国体育体制是指“由国家不同行政或准行政部门主要负责的、以不同身份群体的体育 活动为组织管理对象的体育组织管理系统”。[16]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体育体制最主 要的两 个特点分别是“由行政部门负责”和“以不同人群为组织管理对象”。这种体制的优点是政 府可以主导体育发展的方向,在发展竞技体育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而缺点恰恰是发展不协 调,最容易造成的结果就是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失衡。 我国的体育体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为体育体制初创期(20世纪50年代至70 年代末)、体育体制摸索期(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和体育体制完善期(20世纪90年 代中期至今)。[17]在体育体制完善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及改革措施使我国的竞技 体育举 国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普及、职业体育和体育产业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 。这种完善不仅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而且需要根据国外的先进经验,尤其是符合我国 国情的先进经验不断对改革的思路和措施进行调整,这也是研究国外体制并与我国的体制进 行比较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

32 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优化发展模式 我国虽然在夏季奥运会上取得突出的成绩,但我国的竞技体育目前还存在以四个方面的 问题:1)在夏季奥运会奖牌中,田径、游泳两个基础项目和足、篮、排“三大球”五个 项目的奖牌较少,表现出奥运奖牌的质量差异;2)冬季奥运会成绩明显落后于体育发达 国家,如美国、德国、俄罗斯;3)奥运会之外的其它世界大赛竞争力较低,如足球世界 杯、篮球世锦赛、田径黄金联赛和网球职业巡回赛等;4)职业体育市场还不够完善,缺 乏如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篮球、冰球、棒球、橄榄球)和欧洲五大职业足球联赛(英超 、意甲、西甲、德甲、法甲)等著名职业体育赛事。因此,我国目前只能算“奥运强国”, 还不是“竞技体育强国”。[15]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坚持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 ”,同 时优化发展模式,将有效改善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使我国逐渐从“奥运强国”转变为“竞 技体育强国”,从而达到“体育强国”在竞技体育方面的标准和要求。具体的思路包括: 第一,继续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继续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主要是针对夏季奥 运会基础项目和冬季奥运会项目水平的改善和提高。我国在夏季奥运会上取得的优异成绩已 充分证明“举国体制”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上的优势,而德国统一后田径和游泳水平大幅下 滑从反面证明,开展不普及的基础项目离开“举国体制”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因此,只有 继续坚持“举国体制”,才能使开展不够普及的夏季奥运会项目以及冬季项目水平逐渐得到 提升,从而使我国在奥运会上的优势项目分布更加均衡。 第二,优化发展模式,完善职业联赛。完善职业联赛主要针对球类集体项目水平的提高 和体育市场的完善。对于一些开展比较普及的球类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手球、冰球等 ,通过职业联赛不但可以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同时能够开拓市场、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在 欧美体育发达国家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做法。对于我国来说,有必要对各个运动项目做一定程 度的区分,已经职业化和有可能职业化的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棒 球、垒球、手球、曲棍球、网球、拳击、跆拳道等项目要继续坚持或选择市场化的发展思路 ,其它项目如田径、游泳、射击、体操、举重、柔道、摔跤、水上项目、自行车、击剑、射 箭、铁人三项等则应继续坚持“举国体制”。[18]

33 推进群众体育制度改革,发展公益事业 竞技体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要向体育的本质回归,即真正向普通民众敞开大门, 回归大众体育,因此群众体育是实现体育强国、发展体育事业之根本所在。我国目前群众体 育的发展状况还比较落后。根据2000年的调查结果,我国的体育人口比例约为3393%,这 个 数字是把7至15岁的在校学生以及武装力量等人口作为当然体育人口来统计,如果只计算16 岁以上的体育人口只有183%。[19]81而德国在2000年俱乐部会员数量已占到总人 口的3263%,另外还有大约1/3左右的德国人经常在商业性健身场所、德国体育联合会管辖 以 外的组织机构中或个人进行体育锻炼活动,[4]因此德国的体育人口大约占总人口 的2/3。在体育设施方面我国的人均运动场地数量较少,每10万人的人均场地数只有658个 , 而 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都在200个以上,北欧的芬兰甚至达到457个。另外我国体育设施的质量 比较差,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跳水馆等大型体育场馆只占场地总数的10%。[2 0] 从这两个指标可以看出,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还有相当的差距。根据德国群众体育发展 的成功经验,我国的群众体育只有从制度上进行改革,并在发展思路上进行较大调整,才 有可能跟上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步伐。具体的建议: 第一,调整政府职能,各司其职。要发展群众体育,相关部门政府职能必须要转变,如 果还维持目前各级政府体育主管部门都负责竞技体育的现状,群众体育的地位始终无法得到 提高。在这方面,德国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德国,国家层面的政府部门(内务 部)的工作职责包括竞技体育,而联邦州层面的文化部门主要负责学校体育,地区和市一级 的体育部门只管群众体育(修建体育设施),这样明确的分工使德国的各级政府各司其职, 体育事业的各个方面可以得到均衡发展。我国的具体国情不同,由于没有强大的俱乐部体制 做支持,竞技体育的职责不可能从省市一级的体育主管部门中分离出来。 第二,发展公益事业,修建体育场馆,支持“社区体育俱乐部”。政府部门的职能调整 之后,还要有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群众体育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这面德国的成功经 验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即将群众体育作为公共福利事业来发展。需要政府重点做的有两件 事,一件是投资修建更多的体育场馆设施,为发展群众体育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另一 件是支持“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发展,通过类似德国大众体育俱乐部的方式为群众体育提供 “软件”保障。 第三,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发展“学区体育”。我国体育场地大多数属于教育系统,大 约占总量的656%,其中对外开放的比例仅为292%,且利用率不高。平均每10万人拥有开 放 的体育场地仅有259个,远远不能满足大众健身活动的需求。[20]因此,如果能 充分利用 学校资源,采取德国学校与俱乐部共用部分场地的模式,不但可以缓解体育场地紧张的矛盾 ,同时也可以促进“学区体育”的发展,是其成为发展我国群众体育的一个重要补充。 第四,大力推广业余体育赛事。德国的业余联赛是大众体育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 证,我国目前俱乐部数量很少,因此推广业余联赛的时机并不成熟,但如果能借鉴这种成功 经验,大力推广业余体育赛事,对于提高体育爱好者的锻炼积极性以及促进大众体育俱乐部 的发展都有益处。

4 结论与建议

德国是典型的社会主导型体制,以“俱乐部体制”为基础,体育管理的任务主要由各类 社会体育组织如体育类协会和俱乐部来承担。在这种体制下,德国体育事业的各个方面如竞 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等得到了均衡发展,是名副其实的“体育强国”。德国体育体 制的成功经验包括四个方面:(1)各级政府(体育)主管部门的职能分工明确,国家层面 、联邦州层面和地区层面的(体育)主管部门分别关注(负责)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场馆 建设方面的工作,使体育事业的各个方面得到平衡发展。(2)大力发展体育俱乐部,以体 育俱乐部为基础,全面促进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开展。(3)联赛体系高度完 善,通过职业联赛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和体育产业发展,通过业余联赛促进群众体育的开展。 (4)政府投入修建体育场馆设施,作为公共福利事业交给俱乐部或学校使用,同时向大众 体育俱乐部开放学校场馆,合理利用体育资源。 我国的国情与德国不同,因此德国的成功经验不一定适用于我国,但这些成功经验有一 些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通过分析,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 在竞技体育方面,要继续完善“举国体制”,同时优化发展模式。继续坚持“举国体制 ”可以提高夏季奥运会基础项目和冬季奥运会项目的水平,完善职业联赛可以提高球类集体 项目的水平并完善体育市场,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在群众体育方面,要推进制度改革,发展公益事业。改革的思路包括:1)调整政府 职能,区县一级的体育主管部门脱离竞技体育工作,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体育场馆建设和群体 活动组织;2)政府部门要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修建体育场馆设施,支持“社区体育俱 乐部”的发展,为群众体育开展提供“硬件”和“软件”基础;3)向社会开放学校体育 场馆资源,缓解体育场地紧张矛盾,促进“学区体育”发展;4)大力推广业余体育赛事 ,提高体育爱好者锻炼的积极性,促进各类体育俱乐部的发展。 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是我国体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落实 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体现,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分析借鉴世界体育强国的成功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与我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提出有针对 性的改革思路和建议,必将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使我国在迈向“体育强国 ”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参考文献:

[1] 周爱光.“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内涵探析[J].体育学刊,2009 ,16(11):1-4.

[2] 杨文轩,杨霆.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Grupe O,Krüger M.Einführung in die Sportp dagogik[M].Schorndorf, 1997.

[4] Dieckert J,Wopp C.Handbuch Freizeitsport[M].Schorndorf,2002.

[5] 刘波.德国体育俱乐部体制与群众体育关系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9,30(1) :64-68.

[6] Struktur des DOSB [EB/OL].dosb.de/de/organisation/organis ation/.

[7] Gieseler K: Der Sport 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M].Wiesbaden, 1992.

[8] 刘波.德国统一前后竞技体育发展特点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9): 25-28.

[9] 刘波.德国体育俱乐部体制与学校体育关系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8,29(1) :88-93.

[10] 刘波.德国体育联赛体系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7,28(5):59-64.

[11] Rthing/Prohl u.a.(Hrsg.).Sportwissenschaftliches Lexikon[M].Sc horndorf,2003.

[12] Heinemann K.,Schubert M.Der Sportverein: Ergebnisse einer repr?sentat iven Untersuchung[M].Schorndorf,1994.

[13] Reichelt F.Das System des Leistungssport in der DDR[M].Marburg,200 6.

[14] Spitzer G.Ist das DDR-Doping ein nachhaltiges Modell? In: Doping im Spo rt[C].Tübingen,2002:166-191.

[15] 田雨普.努力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J].体育科学,2009,29(3):3-8 .

[16] 戴敬东.中国体育体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10-14,117.

[17] 王艳,刘金生.再论我国体育体制的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8,22(6):20-23.

[18] 陆宗芳,罗玲红.公共治理视角下的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模式[J].北京体育大学 学报,2009,32(10):19-21.

[19] 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0] 刘梅英,田雨普.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困境和突破[J].南 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3(3):27-30,41.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篇9

Discuss the Inspiration of the World Mass Sports Congress for Chinese Mass Sports

XIE Bin

(Dept. of P.E.,Changzhou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164, Jiangsu China)

Abstract:As one of the three important meetings of IOC,the World Mass Sports Congress is in the growing influence and importance of the context of the increasing,through researching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and purposes, etc. It explored the World Mass Sports Congress on the enlightenment of mass sports development in China. We found that the founder of significance and theme of the World Mass Sports Congress hav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in Chinese mass sports after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We should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etitive sports and mass sports and identify the goal of powerful sports country in the process. We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a platform of the World Mass Sports Congress to strengthen exchanges with the world of sports to promote a harmonious world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The government should put people first and focus on continuous development to improve public mass sports service system.

Key words: the World Mass Sports Congress; mass sports;competive sports; after Beijing Olympic Games

世界群众体育大会是由国际奥委会大众体育委员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国际体育联合会总会联合资助的世界规模的大会,是国际奥委会的三大重要会议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国际奥委会全会和世界奥林匹克大会)。大会旨在宣传普及群众体育知识,研讨有关世界群众体育发展等问题,向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进行群众体育知识传播和经验交流的场所。对世界群众体育大会的发展历程、形成意义以及组织形式等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世界群众体育大会的创办和举行对世界群众体育实践活动、对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的群众体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在群众体育发展方面已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探索,但是国内对世界群众体育大会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本文旨在从世界群众体育大会对奥运后中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启示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中国群众体育的未来发展道路有所裨益。

1 世界群众体育大会沿革及其实践意义

1.1 世界群众体育大会沿革 第1届世界群众体育大会于1986年在德国法兰克福组织召开。1994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奥委会一起资助和组织世界群众体育大会。从1996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体育联合会总会也开始对世界群众体育大会进行资助和组织。[1]从第7届开始,国际奥委会就将世界群众体育大会交给各个主办国奥委会来组织。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到目前为止,已经召开了13届。鉴于近年来世界群众体育大会的议题日益增多,国际奥委会决定从2011年起将原来每两年举办一届改为每年举办一次。2010年4月28日举行的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上,北京从4座候选城市中脱颖而出,获得了2011年第14届世界群众体育代表大会的举办权。这也是会制改革后的第一次世界群众体育代表大会。[2]

自第七届群众体育大会以来,各国奥委会开始拥有承办权,承办国也开始重视自己国家的群众体育的发展,因此,群众体育的地位也相应得到提高。历届大会的项目委员会与大会的组委会相互协作,规定了大会的模式和主题(表1),对报告论文进行评审。[3]大会一般为期四天,内容包括开闭幕式、欢迎酒会、正式会议、总结会、会外活动等。其中,正式会议的内容主要包括报告、演讲及论文摘要的陈述或展示;会外活动主要包括大众体育及文化活动、招待会、为陪同人员准备的项目以及其他活动。

1.2 世界群众体育大会的创办意义――关注群众体育,倡导全世界人们投身体育运动

世界群众体育大会是国际奥委会所属三大全球性会议之一,自1998年开始,与会者人数保持在500~1 200人之间,主要来自奥林匹克大家庭、提供赞助的国际组织、体育运动组织、科学和学术界、联合国机构、国际和非政府组织、各级政府机构及媒体等。通过大会各国代表宣传普及先进的群众体育知识,研讨有关世界群众体育发展等问题,是世界各国进行群众体育知识传播和经验交流的理想场所。

与国际奥委会全会和世界奥林匹克大会不同,世界群众体育大会关注的是“大众体育”而非精英体育,倡导男女老幼无论身体和精神状况,社会经济状态,地区文化差异,都应通过参与体育活动来提升健康、美好和幸福的生活质量。

在2010年第13届世界群众体育大会的开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我们因为共同感受到一种危机而聚集在芬兰。这一危机就是全世界各个年龄的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都在受到不良的影响。在上一届马来西亚大会上,我们极力主张各国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门将群众体育运动作为各个层面健康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年之后的今天,这种需求更将迫切。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60%的人口在体育锻炼方面都没有达标。”罗格主席倡导:“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让人们运动起来,这就是我们今天坐在一起的原因。世界大众体育大会和国际奥委会群体委员会承担着国际奥委会的重要使命。国际奥委会将不断通过体育运动来为人类发展服务。我们要继续倡导全世界、各个年龄的人们投身体育运动”

从历届群众体育大会的主题可以看出,世界群众体育大会主要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加强群众体育方面的教育,关注人类自身的健康和人类未来的发展。在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强化群众体育的历史使命。如2010年第13届大会的主题是“发展大众体育,造福21世纪人类社会”。大会受到国际奥委会的高度重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亲自出席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国家要让体育真正成为大众的体育,要努力让人们运动起来,世界大众体育大会和国际奥委会群体委员会承担着重要使命。”[4]

1.3 世界群众体育大会背景下全球群众体育的实践活动 世界群众体育大会的目标是通过经验交流和实践活动,推动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普及和推广群众体育的相关知识。大会的组织工作在国际奥委会、国际奥委会大众体育委员会、协调委员会以及当地组委会相互协作的基础上进行,并根据国际奥委会授权开展相关会议议程。

国际社会日益重视和发展群众体育,社会体育问题普遍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掀起了一波波群众体育活动的高潮。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更多的国家制定了长期的适合本国国情的群众体育发展规划,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自标。

国际社会相关部门也开始关注世界群众体育的迅速发展。1964年,国际运动与体育理事会了《体育运动宣言》,提出“从事体育运动是每个人的权利”的宣言。为了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6年成立了“政府间体育运动委员会”。国际奥委会也开始积极关注群众体育的发展,向各类群众体育机构提供资助,并于1983年成立 了“大众体育工作组”,两年后改为“大众体育委员会”。 “大众体育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一是召开每两年一次的世界群众体育大会;二是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奥林匹克日赛跑”。该组织的宗旨是“扩大活动范围,探索新的发展前景和新的平衡,更全面地满足整体和每一个人的合理愿望。”其目的是实现把群众体育融入奥林匹克运动的目标和任务,并有责任鼓励和支持那些能够使所有人都参与的体育活动的发展。

1993年,国际奥委会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全民体育和全民健康定为双方合作的核心目标。1994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百年奥运纪念大会,本次会议关于群众体育的决议被国际奥委会采纳并写入了《奥林匹克》。

2 中国与世界群众体育大会

2.1 中国积极参与世界群众体育大会历程 自世界群众体育大会举办以来,中国奥委会积极参与,在参加的历届大会中,中国体育学者在大会上就群众体育的发展经验以及发展方向等和其他国家的体育学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历届大会上,中国的体育学者通过中国近年来的群众体育政策、群众体育发展状况等方面向各国详细的介绍了中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和前景。2005年,经中国奥委会和北京市政府批准,为了给北京奥运会营造氛围,北京市曾申办过2006年世界群众体育大会,但没有成功。为进一步弘扬北京奥运的精神风貌,传承奥运成果,推动北京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和世界城市建设的进程,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通过积极准备,并征得中国奥委会同意,北京决定申办2011年第14届世界大众体育大会,于2010年1月15日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了正式申请,并于2010年2月份提交了正式申办报告。负责此次申办的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严格按照申办程序,高质量地完成了提交申办报告、答复国际奥委会问卷等各个阶段的任务,最终实现了申办目标。[2]

第14届世界大众体育大会在世界上体育人口最多的国家举办,不仅将丰富群众体育的内涵,而且也将促进中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国有理由也有能力让世界看到: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作为体育大国,在世界群众体育的发展过程中所应当承担的责任、所能做出的贡献。

2.2 北京成功申办世界群众体育大会的意义 世界群众体育大会是影响较大的国际交流盛会,北京申办和举办该大会,对世界群众体育的发展、对中国群众体育的未来可在以下几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有利于巩固北京因成功举办奥运会而大大提升的国际影响力,更好地延续北京奥运会的积极效应,推动北京在世界奥林匹克舞台上继续扮演积极而重要的角色,并为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创造更好的国际条件,树立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体育大国的良好形象;

有利于向世界展示北京在利用奥运遗产促进城市发展方面的最新成果,同时学习其它国家的良好经验,为全面传承奥运遗产,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推动中国和世界群众体育的实践活动的良好发展;

有利于宣传展示北京作为奥运城市开展群众体育的成就和经验,为“人文北京”建设提供新的动力,推动中国群众体育进一步发展。

3 对中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启示

3.1 利用世界体育大会平台,加强与世界体育的交流,促进世界体育的和谐发展

世界群众体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世界群众体育大会也越来越有影响力。作为国际性大会,世界群众体育大会极大的发挥了作为各国进行交流的平台作用。

实践告诉我们,中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世界群众体育的发展,世界群众体育的繁荣也有中国群众体育的贡献。在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下。中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更要密切同世界体育的联系,努力为全世界的群众体育的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奥运会,中国群众体育工作要善于吸收和应用其他国家在群众体育、福利事业以及公共产品管理方面的经验,将群众体育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指标体系。在世界群众体育大会的平台上,我们要扩大与其他各国之间的群众体育方面的交往,在加强交流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群众体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与此同时,广泛参与群众体育领域内的各种体育组织和活动。

3.2 组织机制――流畅的协调组织机制是大会成功举办的保障 世界群众体育大会能够顺利举办,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大会建立了流畅与协调的组织机制。以第9届世界群众体育大会为例(图1),参加本次大会的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位代表和众多的群众体育组织。组委会建立了两个协调委员会。一个是大会组委会与国际奥委会协商建立的,委员包括国际奥委会大众体育委员会主席、世界卫生组织相关官员、国际体育联合会总会秘书长、上届群众体育大会秘书长,以及荷兰奥委会与体联的官员等重要人物。另一个是大会组委会与当地政府、当地体联建立的。这两个机构不仅能保证大会组委会与国际奥委会、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体育联合会总会以及许多国际体育学术组织进行沟通与联络,而且还能保证组委会与当地政府、当地体联进行直接的沟通。[5]

近年来,在中国召开的世界性体育活动日益增多,这不仅是各国体育界学术方面的交流,同时也是一个展示承办国群众体育事业形象和成就的机会。世界群众体育大会流畅与协调的组织机制,对中国以后举办大型的体育会议有很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图1 第9届世界群众体育大会组织结构

3.3 从断裂到协调――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演进 作为体育事业内的两个子系统,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的关系在我国一直都是体育界争论的焦点话题。

纵观新中国体育发展史,不难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关系呈现不同的特征。建国初期,国家确立了“体育运动普及化和经常化”的方针,把群众体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以1959年容国团为新中国获得第1个世界冠军的标志,后来一系列的优秀成绩将竞技体育推向了一个发展高潮。但是随后的三年自然灾害使竞技体育事业陷入低谷,在1965年世乒赛后,又得到一些恢复和发展。“”期间,各项体育事业都遭受到了严重的挫折。“”之后,体育事业进入快速的发展时期。由于历史的原因,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内心深处都有一股热情澎湃的强国梦,时隔21年重返奥运大家庭、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女排实现“五连冠”等等一系列的成绩,使国人的内心有了强烈的成就感,那就是通过竞技体育的强大来展示民族的强大与复兴。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政府制定了“奥运战略”,把竞技体育提到优先发展的地位。群众体育业的发展由此放慢了步伐。随着《2001-201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提出,在举国体制强有力的保障下,竞技体育保持着强势的发展趋势。连续4届奥运金牌榜上的名次连连攀升,北京奥运会更是位列榜首。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对群众体育的发展有了重新的更清醒的认识,国家也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围绕全民健身、促进群众体育发展的政策、法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群众体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国务院于2009年8月通过的《全民健身条例》更是为全民健身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在业已成为竞技体育强国的背景下,国家对群众体育的发展日益重视。[6]

在如何厘清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上,必须客观辩证的分析看待,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对中国体育事业来说,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正如借用邓小平同志说过的那样“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所以说,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犹如天平的两端,是在动态的过程中求得平衡的。正如著名体育学者卢元镇所认为的那样: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将会走向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双轮驱动的道路。[7]

3.4 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体育强国推进过程中群众体育的角色定位

北京奥运会后,国内体育学术界就“中国是体育强国还是体育大国?抑或两者都是?”这一话题展开了激烈而富有见地的讨论。有学者认为,中国要想成为体育强国,既要成为“竞技体育强国”,也要成为“群众体育强国”。“体育强国”的确立直接取决于“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水平,“竞技体育强国”和“群众体育强国”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一个国家若不能成为“体育强国”,但并非不可成为“竞技体育强国”或者“群众体育强国”,但如果连群众体育强国都不是,那么根本就不能称之为“体育强国”。[8]从如今的中国的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来看,中国还不能称之为体育强国,后奥运时代,政府的体育政策必须向群众体育事业做出倾斜,同时也不能放弃竞技体育的发展。这样才能稳步向体育强国推进。

在向体育强国稳步推进的过程中,群众体育应该如何发展,应该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呢?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群众体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开展体育活动的种类形式上、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数量上、群众性体育竞赛的举办频率次数上、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规模总量上等各个方面看,我国可以达到群众体育大国的标准。但是,群众体育的发展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体育人口的增长与锻炼质量的不协调;2)全民健身的民族特色与国际交流较少,并且影响微弱;3)群众体育发展的呈现区域不均衡态势;4)社会所提供的资源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需求。[9]

近年来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相对于竞技体育的发展还处于落后。我们必须意识到,在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进程中,群众体育的发展应当既是难点,也是重点。我们只有对群众体育的发展有了清晰的认识和定位,才能更加重视群众体育的发展,给予群众体育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其发挥在体育强国推进过程中的贡献,进而为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3.5 以人为本,不断发展和完善群众体育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后奥运时代的中国群众体育发展 群众体育具有明显的公益性,本质上应该属于一种社会福利。以人为本,不断发展和完善群众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是奥运后中国群众体育事业的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在这个进程中,政府要担负起主要责任。

中国在竞技体育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用怎样的态度去对待群众体育?建国以来,群众体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项体育设施也得到较大的改善,各类体育场地已超过100万个。各类群众体育组织形成了中央、省级、地市级、区县级、街道(乡镇)的层次结构,组织化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条例》等的推动和保障下,群众体育活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体育人口日益增多。2009年,《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和“全民健身日”的设立,更是标志着我国群众体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10]

2008年9月29日,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要继续发展群众体育事业。体育是人民的事业。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激发的群众体育热情保持下去,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培养人民健身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在2009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讲话中还专门指出要建立全民健身长效化机制,群众体育在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中可以做出更大贡献。

所以,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应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群众体育强国的目标基础上,实施“保持竞技体育优势的基础上,侧重群众体育的发展”的战略转移,政府应强化向普通人民群众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努力构建面向全体民众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4 结 语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育工作亦不例外。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目标。一个国家的发展基础是广大的普通群众,同时,一个国家发展的最终和核心目标也是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构建核心社会。发展群众体育,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幸福,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所以,我们要意识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全面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群众体育的发展仍然是体育事业的重中之重,依然是基础性薄弱环节,随着《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实施,政府应不断强化向人民群众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全面构建面向全体大众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不断向体育强国迈进。

参考文献:

[1] 编者.第九届世界群众体育大会[J].上海体育科研,2003,24(1):7.

[2] 编者.北京荣获2011年第14届世界大众体育代表大会举办权[EB/OL].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官方网站省略/boda-news/s214609305/n214612911.shtml.

[3] 编者.历届国际大众体育大会[J].中国体育科技,2000,36(6):34.

[4] 编者. Final Announcement[EB/OL].第13届世界群众体育大会官方网站jyu.fi/en/congress/sportforall2010/announcement-page.

[5] 编者.第9届世界群众体育大会总结[EB/OL].中国大众体育网省略/lr.aspx id=501.

[6] 徐士韦,谭小勇,傅企明等.建国以来我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演变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3(3):35-40.

[7] 陈琦.后奥运时代我国大众体育发展展望[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5):397.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篇10

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其各自拥有的基本性质和特点都在发展和变化。从学者们对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研究出来的结果和其显现的事实来看,大众性、民族性的群众体育与职业性的国际性竞技体育并列存在,当代体育开始从内部开始分化。虽然两者之间还存在着共同点,但是不同的特点和走向已经出现,基本趋势、规律与特点开始出现两极分化。“普及与提高”、“塔基与塔尖”这种最基本的关系已在发展的长河中消失不见。

群众性体育失去了长期的系统化训练和科学选材,竞技体育人才就不可能从中选拔。“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的口号已不能适应当代体育的思想,“更高、更快、更强”成为当代体育的目标。“普及与提高”既不能阐释现实发展成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新关系,又不能贴合当代体育运动发展的实际情形。当代群众体育的特点为大众化、民族化以及广泛参与性;竞技体育的基本趋势为国际化、职业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在奥运会高水准的竞技体育中,更能体现国际化、职业化,群众体育更多的显现民族化和大众化。竞技体育要求遵照国际竞技的规则和法制并按照国际的行事方式进行,群众体育更加注重锻炼形式,手法。想要精准的用科学化方法实行体育实践,就要认识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之间已经向平行线发展。将各自的优势体现,融合当代体育运动的现状,才能归纳出一条新出路。

二、当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规律与特点

奥运会是最典型的当代体育发展产物,新时期的奥运会不只是体育运动的竞技场,还是超大型的社会活动。这样的新形态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和肯定,经历历史的晕染和润色,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风格的形态。

1.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

竞技体育是运用个人和集体力量,在竞赛规则严苛的约束下,将竞赛锦标作为目的的体育运动。主要包含以下两个部分:运动竞赛和运动训练。前者是后者的延伸,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当代竞技体育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化

要保证竞技运动员的系统化,专业化和职业化是所有的基本条件,而竞技运动员需要两种社会条件支撑。一种是国家会在各方面的保证中给予一定的补助;另一种就是在经济条件较低的国家,确保运动员依靠国家投资,有接受长年系统化训练的条件。竞技体育系统化保证了运动员的出色成绩,成为国际竞技体育的主要措施和必要规律的同时也加强对运动员的要求。科学研究表明:运动员需要将近十年的时间才能训练成一位杰出的运动员,需要更多技巧的运动则需更长时间的训练,而球类和需要耐力、力量的运动要晚一些。总地来说,运动员要把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投入到运动事业中,科学系统化的训练则是他们获得、保持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利器。教练员和科研人员会根据训练阶段和应达程度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营养套餐”,使运动员在磨练中积累经验。

(2)科学化

随着科学化在当代训练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重,多种科学技术被普遍应用到运动训练当中。各种关于力学的物理知识被广泛应用到训练中,电脑以及摄像机成为训练进行的重要工具,整个过程都会随时有医学伴随来保证突发的运动伤害可以快速得到处理,最大程度将运动员的损害降到最低。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各种运动装备的更新,这些高科技开始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比赛结果。现代化信息由人造卫星和各种现代化通讯技术传入,这些通讯方式成就了高质量的国际竞技体育。

(3)商业化

竞技体育利用层出不穷的比赛方式来达到其商业效果,从而加大其对观众和赞助商的吸引力,使更多企业投资体育竞赛。如系列赛、分站赛。为了便于商业运作和保持系列赛、分站赛的高竞技水准,一些世界单项运动协会将比赛成绩作为“积分”,以此当作奥运会的敲门砖。这使得许多优秀的国家运动员与奥运会失之交臂,转而投进各种系列赛、大奖赛中,根据这些来判定你是否可以参加一些运动竞赛和调整运动计划。体育竞赛进行方法的改变是高水准体育商业化的产物,它改变了旧时的比赛规则和比赛节奏,使经济在竞技体育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国的运动员想要在奥运会和其他重要的国际竞技体育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打破传统的训练手段,做出新的训练和竞赛计划。商业化的竞技体育解决了传统训练手段具有周期性这一特点,高强度、高密度和多样化的竞技体育成为体育训练的主导趋势。

2.竞技体育的规律与特点

要想在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实践中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以一般规律和特点为前提,融合各个项目的特点和规律,实行本项目的训练和竞技。所以竞技体育的普遍性原则就是其一般规律与特点。

(1)竞技体育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客观社会条件已经成为竞技体育这门行业的必要保证,专业的竞技体育管理队伍,高科技的器材设备,体育竞赛的运作经费,能够确保平时的训练和比赛正常运行。而该房子就需要一个坚实的地基,也就是一个适应国家基本经济国情的竞技体育体制。将有天赋的运动人才选,加以长期系统科学的训练,这所有的元素成就出来的人才就有可能在国际竞技体育中取得世人瞩目的成绩。所以竞技体育的一般规律与特点首先就是要反映这所有方面要具备的一般社会条件。换句话说,我们必须要从人、财、物等基本条件来研究当代竞技体育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另外,充分体现我国传统思想政治的工作优势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特点。

当代体育竞技是社会多种因素作用,并且是青少年运动员在极其差的条件下“以人为本”的活动,必会接收到社会上的各种思想。要想高效进行系统化运动训练,使运动员始终保持饱满的激情,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2)竞技体育的特殊规律与特点

不同的竞技项目都有竞技体育特殊规律与特点的分布。乒乓球就凭靠快、准、狠、变、转的特别技术,成就了一条适用于中国乒乓球队的战术,中国乒乓球在乒坛上无人能出其右。而闻名世界的中国女排则把握“全、高、快、变”四项制胜因素将当代女子对排球的特殊理解发挥的淋漓尽致。女子体操“难、新、美、稳”的基本致胜因素将女子体操所要达到的目标诠释的通透有致。另外,花样滑冰的主体联系由跳跃、旋转、步伐、舞蹈、音乐和表演等部分组成,比赛的胜负则由动作难度、艺术表现能力以及运动员对音乐的理解来评定。球类项目中也都有其各自特殊的运动规律和特点。例如篮球和排球,一种是无屏障对抗,一种是隔网对抗,训练手法不同,不同的特点也逐渐显现。大道速滑与短道速滑也有其各自特点,一个比的是运动员之间的绝对速度,另一个比的是相对速度。不同的目的采取不同的训练手段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众多运动项目都说明了一个事实:每一个运动项目都对应一个运动规律和特点。

三、当代群众体育的发展趋势、规律与特点

1.大众化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物质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时,人们更加注重精神和身体上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人们根据自己的所求自愿参加各种不同的体育活动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②为了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政府主管体育的部门举办了各式各样定期或不定期的活动,在丰富市民日常生活的同时达到锻炼身体交流感情的目的。体育活动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使体育活动在现代社会中显现出其作用和意义的重要性。

2.科学化

在现代,人们都自觉运用科学的方式来辅导自身的体育活动,人们会评估自身的条件制定科学的方法将科学化进行到底。现在,我国开始向西方学习,运动处方这个新新名词进入人们的视线,医师会因不同的身体机制制定不同的体育康复形式。依据年龄和身体健康的不同来安排体育运动也表现了体育科学化。当代群众体育的发展趋势就是运用体育的科学化使群众在日常体育活动中得到最好的锻炼。

四、结束语

要想做好体育工作,就要做好探究掌握和钻研体育运动发展的基础走向,基本规律以及发展特点。从体育运动的历史发展过程看,其随社会进步而不断变化是必然趋势。我们要保留发展体育中固有的那些东西,保持体育本身的相对稳定的规律和特点。实际中正确采用,理论上尽力掌握,用它们的真正效用服务于体育事业,使中国的体育事业做大做强,在世界体育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转型论及其在中国的表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科版),2003,25(5):62—73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篇11

群众体育工作是我党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提高国家的竞技体育实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将个人从事群众体育工作时遇到的实际问题归纳为需正确处理的十个关系。

这十个关系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群众体育两者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普及性和提高的关系;群众体育与体育产业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群众体育工作部门与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是指导、服务和相互配合的关系;群众体育工作部门与训练单位是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的关系;群众体育工作部门与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是管和办的关系;群众体育工作部门与行业体育协会是业务指导关系;群众体育工作部门与教育、文化部门是有分有合、各有侧重的关系;群众体育工作部门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各界是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关系;体育总会与单项运动协会、体育俱乐部是业务指导和管理的关系。笔者厘清“十大关系”,并指出其重要性,力图为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有效的参考。

摘自《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4.1~2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篇12

奥运会作为最高级别的体育盛会,呈现给世界的是竞技运动能力的最高水平。2012年伦敦奥运会早已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获得排名金牌榜第二和奖牌榜第二的好成绩,这一成绩打破了我国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创造的32枚金牌的海外参加奥运会的最好成绩纪录。成绩的获得固然离不开广大体育运动工作者的努力付出,但是繁荣发展的竞技体育背后带来的是我国群众体育的明显滞后,全民体质的逐年下降、众多慢性疾病的高度频发等,无不彰显着长期大力发展竞技体育而忽视群众体育所带来的弊端。本文以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为主线,根据竞技运动的主要特点,多角度分析竞技体育在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旨在使用我国体育运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 竞技运动的概念界定

何为竞技运动?至今,我国体育运动理论界也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竞技运动的概念问题不单纯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竞技运动本身生存和发展关系非常直接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劳动是竞技运动起源的内在条件,游戏是竞技运动起源的人性本能,战争是竞技运动起源的外在动力,宗教是竞技运动起源的精神土壤。在我国,将竞技运动亦称为竞技体育已被大多数人所认同,俨然已是当代体育的核心部分。它以比赛作为基本的形式,且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与社会有着广泛的结合面,从而产生多方面的效益。一般把竞技运动概念解释为“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身体能力、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比赛”。在这种观点的导向作用下,直到今天,只要一提到竞技运动,人们就会认为这是指以“夺标”、“争冠”为目的的高水平竞技运动。高水平竞技运动,亦称“精英运动”,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高水平的运动表演或成绩主要服务于经济、政治或其他社会目的。任海等通过研究将竞技运动概念定义如下:竞技运动是一种具有规则性、竞争性及挑战性娱乐性和不确定性的身体(身体性)活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不管是在高水平竞技运动中还是学校体育或群众体育中,都有竞技运动形式存在,也就是说,竞技运动在当今社会是各项体育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2 我国竞技运动的主要特点

1959年3月,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在德国举行的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获得了中国竞技体育史上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从此以后,国际各种竞技运动会上就常常会看到中国人的身影以及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并且听到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回荡在赛场上空。中国自1979年回归到奥运比赛场后,逐渐形成了以竞技运动为核心的体育运动发展模式。

在我国竞技体育的管理模式上,在借鉴多国竞技体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与考虑我国的国情出发,从建国初开始我们就采用了举国体制。举国体制就是举全国之力发展体育,其形成是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阶段等共同决定的,在建国初期和后来很长一段发展时间都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乃至国际形象的提升带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举国体制是以政府为主导,主要通过行政手段管理竞技体育事务,统一配置竞技体育资源的管理体制。在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发展过程中,举国体制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但是竞技运动的举国体制是中国有别于其他国家的主要特点,是中国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伦敦奥运会后,举国体制究竟应该如何改革才能更加适应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是一个值得广大体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3 我国竞技运动发展态势的展望

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表彰总结大会上提出我国要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这为新时期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前进道路。中国体育将面临一场广泛而重大的功能百分比的再分配,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化,而竞技运动的改革是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伦敦奥运动会后,应该重新审视高水平竞技体运动在整个竞技运动的地位。打破竞技“为国争光”的思路,对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进行革新,重新对国家体育总局的组织形式、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体制进行调整和完善。我国综合实力的高低,可以通过很多方法和途径去证明,在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量只是其中的途径之一,而不是唯一。

3.1 竞技体育的管理模式将得到改变

传统上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一直采用的是举国体制的管理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推动和运动项目职业化、市场化的发展,俱乐部和各行业协会将成为主导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要力量,国家体育总局将成为一个独立的管理部门,而不应该成为市场的主体,各俱乐部根据市场需要,培养优秀运动员、运动队,组织不同级别的比赛,做赛事宣传与推广,让不同地域的优秀运动员进行人才市场选择与流动,让人才、项目等都拿到市场上进行选择,优胜劣汰,走上职业化发展道路。

3.2 竞技体育应与群众体育结合,改善国民体制健康与慢性疾病的发生

竞技体育必将与群众体育更多的结合,竞技体育独大的传统格局将被打破,多种竞技体育项目群众化将成为趋势,改善国民体质与部分慢性疾病。目前,影响国民体质下降的因素有很多,但体育运动较少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居民身体活动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其后果就是居民体质降低,身体健康水平的低下,慢性疾病高发。中国进入慢性病高负担期,目前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八成国人懒得动,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缠上崛起的中国,给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电子产业和网络的快速发展,给予了电子游戏的发展动力,电子游戏在各个群体中广受欢迎,开展得如火如荼,形成了一种产业。广大青少年是电子游戏的狂热追随者,而长期的沉溺于游戏之中,势必造成一系列的严重后果。青少年的体质与健康关系着整个中华民族未来的兴衰,青少年体质问题以及慢性疾病的运动疗法将成为中国体育的主流发展趋势之一。因此乔玉成通过体育锻炼、平衡膳食、戒除不良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人的体质水平,通过发展科技消除对人类体质发展不利的基因,以抵消人类进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退化。

3.3 竞技运动应进行市场改革,妥善处理运动员退役安置问题

高水平竞技运动应该进行市场改革,在竞技运动发展同时考虑运动员选材、文化教育、职业培训等问题,妥善解决运动员退役、就业安置等问题。高水平竞技运动作为一种可供观赏的商品,其价值具有特殊性。半个世纪以来,中国高水平竞技运动的作用体现可表现为发挥政治外交功能、振奋民族精神、刺激科技进步、促进文化传媒的发展、满足娱乐需要等方面。尽管我国高水平竞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巨大,但当今其在我国的发展却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高水平竞技运动作为一种职业,其发展水平如何往往可以由从事这项运动的人数多少来判断。我国长期以来竞技运动员主要来自于家庭贫困的孩子和有一技之长的青少年,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就业观、人生观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高水平运动员退役之后的安置与保障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的社会现状,使得更多地青少年与学生家长在选择从事竞技运动时多了一些顾虑。此外,在我国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下,能吃苦耐劳、刻苦训练的孩子和舍得孩子吃“苦”的家长也越来越少,同时在全民体质普遍下降的大背景下,高水平运动员的选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我国举国体制下的高水平竞技运动员究竟有多少人可能很难统计。大多数高水平运动员由于缺乏系统的文化学习,除了运动技能本身以外,没有其它额外的生存技能,虽然目前部分省市体育局定期对运动员组织一些技能培训班,但由于个人认识、文化背景、训练安排等因素影响,真正对运动员就业所带来的帮助有限。计划经济时代,可以由政府出面进行工作的安置,而今市场经济时代,高水平竞技运动员的就业朝着自主选择出路的方向发展。如何保障这些运动员退役后的二次就业问题,将是我国体育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因此,在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基础之上,如何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生存技能在一段时间内将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3.4 竞技体育的社会推广将与休闲体育的发展紧密结合

休闲体育是人们在闲暇时间以增进身心健康,丰富和创造生活情趣,完善自我为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对增进健康、强健体魄,预防疾病与康复,提高文化素养与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生活内容与加强人际关系,以及促进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形成等都有重要意义和作用。随着节假日的增多,居民的休闲时间将越来越多,体育将成为人们休闲时的一个必要手段,层出不穷的运动游戏和运动项目将满足人类社会在休闲时代所需要的身体和精神方面的需求。

随着奥运会成绩的取得,使得国人一段时期内会增加对体育项目的喜爱与参与,调查发现,对我国部分城市居民参与的体育项目的调查显示,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位居居民最喜欢的项目前列。同时,非奥运会项目但能广泛开展的有比较好的群众基础的项目也受到了广大居民的喜爱,将成为今后群众体育发展的方向。比如太极拳、气功、五禽戏、健身操、快走、慢跑、跳绳等运动形式,节奏不是太快,适合那些常年受慢性病折磨的群体。竞技运动融汇于全民健身运动中,可以激发广大锻炼者的积极性,提高运动的实效性。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应该多方面创新大众健身与竞技运动结合的形式,一方面普及多种竞技体育项目,为竞技体育项目培养更多更基层的优秀后备人才,另一方面创设更多深受群众喜爱的非奥运项目,培养特色项目,使其普及化,如在我国北方地区流行的“僵尸舞”,刚开始只起源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后来经过黑龙江省群众体育比赛推广,现已推广到东北三省,其整齐划一的动作、对身体各方面的锻炼也深受居民的喜爱,成为了当地居民体育锻炼的必备之选。今后应该动员社会力量创新大众健身与竞技体育运动结合的形式,以群体运动的形式组织,以竞技运动的形式表现,使我国竞技体育运动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3.5 竞技运动将继续加强运动风险管理,切实做好运动员的保障工作

运动风险伴随着竞技运动的发展而存在,近几年我国运动风险事件频发使得更多人关注竞技运动的负面效应,也使得诸多体育活动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就各体育院校的运动会而言,很多学校的运动会只成了形式摆设,减少开办次数或是不得不开。普通群众对于运动技术风险的不了解、运动队过份追求运动成绩而忽视运动风险等都是影响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运动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运动员在从事竞技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将大打折扣。作为体育职能部门,必须加强运动风险管理、风险识别、风险规避等问题,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有效降低和避免风险发生几率,加强运动员的个人保险、保障工作。

4 小结

竞技运动的定义在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界定,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结合与发展将成为竞技体育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将竞技体育整合不同的体育运动形式发展,将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体质健康带来促进作用,竞技体育的发展涉及的方面很广,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势必受到诸多方面的阻隔与挑战,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军事利益、社会利益等,这就需要广大的体育从业者转变意识,适应发展,使得我国的竞技体育运动能早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胡亦海.竞技运动起源辨识、历程断想、功能启迪[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5):5—8.

[2]田麦久,雷厉,田烈.我国竞技体育理论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体育文化导刊,2012(7):46—52.

[3]周爱光.对竞技运动概念的再认识[J].中国体育科技,1999,35(6):5—6;10.

[4]任海“竞技运动”还是“精英运动”?——对我国“竞技运动”概念的质疑[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5(6):1—6.

[5]赵建新,王浩,杨永晶.竞技运动与竞技体育差异分析[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26(6):89—92.

[6]布赖恩·麦克利克,刘文浩.美国的体育与竞技运动:两者的比较与对照[J].体育学刊,2000(3):123—128.

[7]孙科,杜成革.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及其变革走向[J].体育学刊,2012,19(1):19—24.

[8]刘玉锋.八成国人懒得动,“生活方式病”缠上崛起中国[EB/OL].http:///20120902/n3521 16619.shtml.2010—09—02.

[9]刘建和,毛俐亚,岳海鹏,等.影响北京奥运后中国竞技体育走向的几个因素(论纲)[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1):1—5.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篇13

1.2.1奥运会促进了群众体育自发意识和学校体育的竞争意识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人民群众自觉健身的意识。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了显著的变化,群众体育也相应地有了较大的提高。“谁是球王”乒乓球争霸赛、羽毛球争霸赛、足球争霸赛等一系列赛事的开展,从全国组织海选直至最后总决赛展现了我国在群众体育、全民健身方面的广泛普及。体育场馆、健身广场扶植,广场舞、健身舞在城市、乡村遍地开花,蓬勃发展,更好地迎合了大众的健身诉求。北京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体育举国体制和选材系统的不断完善,能够更好地促进学校教育、基础体育的发展,增强学生的体魄,培养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举国体制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随之而来的,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也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1.2.2体育设施建设在奥运会后起到促进作用奥运会为北京留下了众多具有国际水准的体育设施,这些设施设备齐全、功能完备、专业性强,为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北京奥运会后的“十二五”期间,全民健身的城乡组织网络进一步完善,经常性参加健身锻炼的人数比例逐年增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断扩大,科学、健康、文明的体育活动日益融入群众生活,健身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相应地群众对体育公园、体育场馆、广场、体育健身器材需求也是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全民健身工程的推广普及,在全国各地建成了市、县、乡、村的体育健身网络设施,并免费向公众开放。学校体育尤其是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投入不断增加,也有了跨越式的发展。

1.3体育文化交流在奥运会后得以加强奥运会是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盛会,集体育、经济、文化、科技、艺术等浩繁内容于一体。以奥运会为载体,中国的优秀文明、特色体育、体育理念及体育活动得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推广,不同的体育意识形态得以整合创新,在接受外国体育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得以提升和进步。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中国兼收并蓄地学习国外先进理念,国内的赛事、体育教育、全民健身有了较大水平的提高。

2奥运战略与群众体育之间的抵牾

2.1全民健身在奥运战略的大环境下地位降低随着人类社会对竞技体育的热爱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竟技体育在体育工作中必然是重中之重。奥运会的金牌数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指标之一,现阶段,我国必然要把竞技体育摆在体育工作的中心。因此,在目前我国有限的体育资源条件下,必然要优先发展竞技体育,从而使竞技体育和群众、学校体育发展不平衡。如今,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城市和乡村间的不平衡进一步拉大。

2.2东部沿海和西部,城市和乡村体育发展不平衡由于各地经济水平、社会文化因素等条件的影响下,各地经济水平落差较大,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更是如此,体育消费作为一种非必须的消费类型,体育的发展在各地表现极为不平衡。在我国比较落后的西部农村以及老、少、边、穷等地区,很多人对于体育的认识还很肤浅,更谈不上参与其中了。据调查,在我国沿海地区等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群众体育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而在西部的农村贫困地区,人们还在为温饱问题而努力,所以就根本谈不上健身了。这些地区,人们受教育程度普遍落后,群众体育及学校体育观念更是淡薄。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带动了周边地区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也更进一步拉大了我国较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差异。

2.3我国群众体育及学校体育加速发展的必要性现今,我国大多数农村体育运动的程度是较低的,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较低的体育运动水平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体育文化的需求,体育文化在增强广大农民体质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方面的作用还有待提高,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素质不尽人意,农村为疾病的高额医疗费用致贫、返贫的现象依然存在,而且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拉大,农村体育消费水平还很低下,农村体育消费市场很难打开局面,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均场地面积以及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相对较少,农村学校和城市相比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都处于较低水平。我国不仅要在国际的重大比赛中夺取更多的金牌为国增光,还要通过普及群众体育来增强国民体质。体育运动的发展要以国民健康为本。

3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之路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