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教学任务和要求实用13篇

初一地理教学任务和要求
初一地理教学任务和要求篇1

一 初中教育及数学学科的重要性

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基础,初中教育历来成为教育体系所关注和发展的重点。这不仅仅因为初中教育阶段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更是因为初中教育的难度,初中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学生接受教育的质量,也正因为此,初中教育成为整个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初中教育阶段是学生心理和各项能力的重要养成期,高质量、高效率的初中教育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在以后的继续教育中得心应手,也有利于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

初中数学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学生在接受这一阶段教育中的难点和重要点。初中数学一直是初中阶段学习的关键学科,可以说是整个教育中的主体,数学学习的质量对于教育整体的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初中学生所关注的对象。初中数学的教育和学习意义重大,不仅是学生当前学习任务的重要部分也是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当前情况下,做好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是一项艰巨而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将对整体教育水平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 任务驱动法核心思想

历年来,初中教育得到了国家及各级主管部门的极大关注,基础教育也在国家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主导下,不断进行了一系列符合时展和现代教育需要的改革措施,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教学环境和内容。笔者认为,数学教育在理论教学上更加强调素质教学,新的课程改革以来,初中数学教育要求这种综合素质的提升必须要面对全体学生,并以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创新能力为重点。这就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灵活处理。

任务驱动法在数学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掀开来初中数学教学崭新的一页,并且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它以贴近实际、趣味性强的教学特点得到了学生和老师的广泛认可,对于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有着显著的作用。任务驱动法是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基础之上所提出来的一种高效教学方法,通过具体而有针对性的问题设计和任务安排,来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任务驱动法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设定具体的情境,在情境中安排一些问题和任务,让学生在逼真的情境学习中通过解决相关的任务和问题,逐步地掌握一些数学理论和知识。

三 任务驱动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现方式

任务驱动法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有要求严格的实现方式,对学生和教师的课堂交流和互动提出了相关要求,只有在满足这样的条件之下才能实现任务驱动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1.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初中学生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就会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对一些事物和问题有了基础的了解和认识。由于要在任务驱动法的作用之下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掌握,就对学生的相关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任务驱动法在设定的情境之中,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和任务,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进行逐步的解决。这一个过程是学生在运用基础知识克服难题并在这一个环节增加认知的过程,故而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前期的知识素养。实际情况是,由于接受了初中之前的相关教育,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为充实的知识基础,已经具备了利用已有知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而,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任务驱动法是具有实际的操作性的。

2.教育中对教师的要求。任务驱动法在初中数学的教学的运用对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初中教师应该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因为初中课程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以及长期执教养成的固定模式,数学教学往往是老师的一言堂,教师成为了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的主观教学态度和方向就决定着数学学习的进度和内容。因此,上个世纪的教育教学往往被当代教育学家定义为“填鸭式”教学,学生并没有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有点被逼无奈的感觉,对学科几乎没有兴趣。在那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全成了被动的接受者,学习过程中不能体现自己的主观意志,由于这种被动的接受,学生也很难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数学的学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任务驱动法在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情境任务的组织者、完成任务的帮助者、以及数学知识的提取者的角。教师要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地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运用聪敏才智努力地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四 任务驱动法还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形成科学教育体系

在很多的初中学校中,学校管理者和学生在当下的环境中仍然面临着许多尴尬的情况。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教育无疑是当今教育的主流与方向,但是在上个世纪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氛围影响之下,教育及学习的方法与方向所发生的变化不是特别明显,这也就导致了任务驱动法并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优势。由于时间的限制和教学任务的压力,教师很难拥有充足的时间来组织这样的学习过程,即便是有也往往流于形式,起不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长期下去,任务驱动法变得形同虚设了。

为了使任务驱动法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教学的管理者或者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在设定情境的时候,教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适当控制情境的规模和任务的难度,根据时间融入进合适数量的问题,防止由于时间的不足而影响学习效果。另外,教师可以之为范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将这样的学习方式延伸到课外,在课外通过自由组合的形式来进行学习掌握。任务驱动方法只有在灵活的运用中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初一地理教学任务和要求篇2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课程,更肩负着为社会培养现代化人材的重任。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逐步暴露了不能吸引学生兴趣、无法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等弊端,这就需要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按照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并更大地激发起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密切、实践性很强、发展极其迅速、应用极其广泛的学科。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我发现 “任务驱动”教学法非常适合这一课程。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未完成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老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按照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并更大地激发起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采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

         1.初中信息技术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由于教材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少地顾及学生学习过程。教师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体现应用,将所要学的知识精心设计成一个或几个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让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初中信息技术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具有明显的实验性特点。强调 “面向应用,实践为主”的指导思想。“任务驱动”一方面突出了完成任务的方法步骤,为上机实践作好了充分准备;另一方面紧接着上机实践,可以及时验证方法是否可行,从而加深印象,减少遗忘。避免“纸上谈兵”“无机教学”带来的负作用。 

        3.初中信息技术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学生的特点。 初中生精力充沛,具有较强好奇心和求知欲,易接收新事物,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有组织地进行自主学习。接受任务后,学生可以自主地从原有知识技能的启发或利用软件自带的帮助功能以及相关菜单、工具栏中的按钮中经过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用于学生养成自主获取知识的习惯。 

        4.初中信息技术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情景导向,目标明确的优势。 教师通过营造知识的应用情景,教学内容任务,使教学目标具体、生动。学生目标明确,印象深刻,易产生求知欲。如我在讲发送电子邮件时,设计了一个 “给老师发的邮件”的任务,该邮件主题为“新年快乐”,并附有声音和图片。学生接到任务,兴趣高涨,积极性很高,立即开始探索使用outlook express技巧。普通邮件很简单,但要有声音和图片,怎么办?于是有的同学请教“信息技术教程”光盘,有的同学查看outlook express的帮助,经过一节课的探讨学习和实践,全班同学都出色完成了任务,而且有的同学的邮件非常有创意,收到了良好的功效。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采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可以采取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具体的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老师的启发,自己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结合学生特点,提出学习任务。 任务是课堂教学的 “导火线”,是问题提出的表现。设计任务是教师在课前备课的重头戏,要求教师纵观整个课程,统筹安排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特点,每节课的任务不能太大,任务中的新知识、难点不能太多。通常任务的开工可以分成三种,一种是任务的要求非常明确,有统一的样板,要求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给出的样板做,这种形式比较适合于每个知识模块的开始教学,我认为学习的最初阶段需要这种任务形式。第二种形式是任务的一部分内容是教师明确要求的,另一部分内容是允许学生自由发挥的。任务的第三种形式是,教师只给出一些原则上的要求,大部分内容由学生自由发挥实现。这种形式比较适合于每个模块的电子作品设计的教学。

如我在 powerpoint教学中,先演示一个非常精美“圣诞快乐”的课件,把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时我适时指导幻灯片的制作技巧如:文字的输入可以参照word中文本框的应用,在幻灯片中可以插入图片、声音,而且还可给对象制作一些动画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完美。然后我布置任务用powerpoint制作圣诞幻灯片。同学们目标明确,兴趣高涨,积极主动的探索这一软件的应用技巧。

         2.引导学生分析任务,提出问题。 给出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即提出问题。这个时候应该是课堂气氛最活跃的时候。提出的问题中,一些是以前学习过的,这些问题学生自己就会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即稳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这也正是这个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最好都是由学生提出,最初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还没有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问题时,要采用先粗后细,逐步求精的方法。对于某些任务,在这一步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一次都提出来。对于一些任务中存在问题,学生只有亲自做到那一步才有可能提出问题。这种情况下,就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再提出并解决相应的问题。 

        3.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问题提出之后,需要开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这一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的过程。对于老问题一定要由学生自己提出解决方案,而新问题,可以由学生相互讨论或师生共同探索。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比如从哪里获取相关的资料,寻找相关的帮助等等。 

        4.学生完成任务。 在任务完成阶段教师只是一个帮助者和指导者,多给学生以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大胆地去完成任务。教师要走进学生之中,即时地为学生提供帮助,还要主动去观察学生,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共同性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适时的指导。而学生可以自主探索完成任务,也可以在协作学习中完成任务。

         a.自主探索。 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通过自己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体验成功与失败,正确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老师、同学、书本、软件中的帮助或网上求助,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比较单一的任务可以采用这种学习方式。 

        b.协作学习。 学生可以按座位或通过计算机网络按兴趣、能力等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任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辩论等形式,促进学生的沟通,学生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评判、接纳和反思。通过这种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对于比较综合的任务可以采用这种学习方式。比如让学生设计制作一份小报的任务,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同组的学生一起讨论,确定小报的主题,然后把任务分成子任务,小组的同学再分工,有的负责文字、负责图片等资料的收集整理,有的负责录入,有的负责版面设计等,在协作的过程中,小组同学要进行讨论、沟通,达成较统一认识后,就可制作成一份精美的小报。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创新,寻求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设计。在学生初步理解了知识之后,教师还要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之更加深刻,更加灵活。 

        5.总结与评价。 为了检验和促进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评价不仅有助于设计成果的进一步优化,而且有待于学习者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评价的内容包括:是否完成了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熟练应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学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评价的方法可以是观察法和作品评价法。观察法即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完成任务活动中的发言、技能、协作、创新等作出评价。作品评价法是对学生完成任务所形成的作品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用水平及作品中所包含的创意。可以由学生自我评价、同学间相互评价、教师评价。但每堂课后,教师必须作好全班同学的评价结果,每位学生必须记录下自己这堂课的评价结果,这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一目了然,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也做到心中有底,这对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益大有好处,同时也有利于以后的教与学。 三、初中信息技术课采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1.注意“任务”选择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任务”的确定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设计任务时,应遵循科学性、教育性、层次性、趣味性等原则,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任务”是信息技术教学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2.注意任务实施过程中的互动性,突出主体性。 现代教学论认为,多向交流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因而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形成了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这对于充分开发与利用教学系统中的人力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教学过程的多边互动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根本,要认识到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结合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认识起源于动作,思维是内化的动作。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是认知发展的最直接的源泉。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探索性学习结合起来,创设启发诱导的环境,提供材料、工具和线索,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去探索、发现。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可在学生训练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

         3.注意适时归纳汇总。 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是将新知识分解到一些任务之中,有时忽略了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知识在学生头脑中还是零散的,在一节课、一个单元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建立起与已学的旧知识间的联系,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4.注意不应只看到任务的完成,不看是否驱动了知识的学习。 “任务驱动”教学法,这是一种问题解决式、发现式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求解问题的过程中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如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注重知识的学习、掌握,这一次的任务完成了,下一次同样的任务可能完成不了,因为他没有将任务的完成变为一种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自觉行为。任务驱动中,我们既要看任务的完成情况,更要注意通过完成任务是否驱动了知识的学习。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必然会出现更多更新更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也可能会出现更适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运用还刚刚起步,教学中还会遇到新的问题,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探索,进一步推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艾奉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中国电化教育,第176期

初一地理教学任务和要求篇3

二、任务教学在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在我国的初中英语教学中,任务教学方法虽然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优势,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还不同程度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由于教师的任务设计存在缺陷等,任务教学相比其他教学方法往往耗时较长,而且要求的知识点等内容难以全部涵盖其中,造成了课堂效率较低,不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一些学生虽然表面上很热衷于参与课堂设计的任务,但仅仅是抱着好玩的心态,“看热闹”而不“看门道”。在任务完成不好时,并没有自觉主动地对照相关内容进行查缺补漏或课后加强练习,而是采取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从而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在目前的英语考试体制中,很多地区仍然沿袭以笔试为主的模式,不能全面考察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而这与任务教学是不相适应的。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一些教师对任务教学方法采用不积极,有的甚至又重新回到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的老路上。

三、进一步促进初中英语与任务教学的合理结合

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任务教学虽然遇到了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应加强对任务教学的研究,充分认识任务教学的本质和优势,努力把握任务教学的基本原则,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探究规律,进一步促进初中英语与任务教学的合理结合。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任务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任务教学中,只是一个指导员或裁判员的从属角色。要坚决摒弃“一言堂”的做法,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比如,笔者在进行任务教学时,多让学生走上讲台完成相关任务,自己则作为一名“观众”走下讲台,仅在必要的环节进行适当引导,从而保证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发挥的空间。

2.任务教学要服从于、服务于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任务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不能只追求“华丽的形式”和”热闹的场面”,而忽略或弱化了教学内容,以致完不成相应的教学目的。

初一地理教学任务和要求篇4

一、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定义

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提出来的关于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模式,这种教学理论主要是区分两个语言的学习概念,即学习和习得,其中学习主要指的是有意识的学习,进而获取知识;习得则是通过对语言的运用和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和运用语言。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动力或者是动机,以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任务为主要过程,并通过展示任务成果为主要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和体现学生自身的价值。任务型教学的理论主要是以“输入与互动”为基础,强调语言不仅是通过训练语言技巧和学习语言知识,还要经过不断的实践与运用,这样才能够充分突显语言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开展具有“变化性互动”的课堂教学活动,即任务。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技巧。简言之,初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就是通过英语课堂这个平台,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使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和任务化,最终达到新课标对初中英语教学的要求。

二、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

1.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交际性任务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操作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可见,英语口语交际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言运用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交际性任务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虚拟的交际中不断运用英语,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如在商场购物、街上问路、寻找丢失物品等场景中,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综合素养。如,在讲授“How do you go to school”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扮演出国旅游的游客、机场的工作人员、路上行走的行人等等不同的角色,为学生设计交际性任务教学活动,即要求学生完成对话:A:How can I get to...?B:You can get there...进而使学生掌握英语的有关知识和句型结构,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最终促进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教师可以利用话题为主要线索,促进任务型教学的顺利开展

目前,初中英语教材的结构与内容在编制的时候最大的优点就是每一章节都是以话题为主线的模块,且这些话题大部分都是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有的与时尚话题相关等,这对教学的顺利开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创设出具有任务型、创新型的语言教学活动,同时构建出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基本骨架,有效地从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来确定任务分类教学,进而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促进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3.创设情境教学,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目前,新课改对初中英语教师的要求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为主要教学任务,使学生从“只听”中“活”过来。然而,想要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在初中课堂教学中融入任务型教学。其中,在开展任务型教学时,教师应该为学生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从情境中不断地探索、发现、思考并获得学习的乐趣,进而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学生有效掌握英语有关的知识与技巧。如,在讲授“How was your week”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有趣的图片,同时放一首轻松、愉悦的英语歌曲,且这首歌曲是描述This weekend,I went to...,I’m...,I did...等,通过这首歌曲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中,在优美的音乐中掌握新的单词与句型结构。

4.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注重角色动态化

在实际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想使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能够顺利地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其基本前提条件是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和改变角色,进而实现角色动态化。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学主体是教师,通过教师不断为学生灌输知识,要求学生硬性地将知识记下来,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将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死气沉沉,还将大大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然而,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扮演督促者、引导者、组织者和监督者,同时,教师还可以不断调整师生之间的角色变化,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任务型教学的顺利开展。如,在讲授“Don’t eat in class”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组,一组的观点是:I agree somebody eat in class,而另一组的观点:I don’t agree...,通过在讨论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总结和得出结论,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技巧。

总之,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任务型教学模式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新课标不断改革的必然产物之一。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运用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应该以“任务”来促使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与合作等多种方式来完成学习中的任务,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语言技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等综合能力。因此,这种具有目的性、可操作性、趣味性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是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重点关注的任务,也是激发学生思维、思想、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并能够有利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黄正明.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运用策略[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3(32):1-3.

21世纪是信息化、多元化、数字化的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然而,随着国际化的不断进入,英语越来越受到重视,对社会的经济发展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英语教学尤为重要,初中是学生接触英语的初始阶段,要想学生能够顺利地在生活中运用英语,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那么,应该如何促进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定义

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提出来的关于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模式,这种教学理论主要是区分两个语言的学习概念,即学习和习得,其中学习主要指的是有意识的学习,进而获取知识;习得则是通过对语言的运用和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和运用语言。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动力或者是动机,以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任务为主要过程,并通过展示任务成果为主要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和体现学生自身的价值。任务型教学的理论主要是以“输入与互动”为基础,强调语言不仅是通过训练语言技巧和学习语言知识,还要经过不断的实践与运用,这样才能够充分突显语言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开展具有“变化性互动”的课堂教学活动,即任务。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技巧。简言之,初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就是通过英语课堂这个平台,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使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和任务化,最终达到新课标对初中英语教学的要求。

二、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

1.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交际性任务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操作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可见,英语口语交际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言运用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交际性任务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虚拟的交际中不断运用英语,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如在商场购物、街上问路、寻找丢失物品等场景中,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综合素养。如,在讲授“How do you go to school”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扮演出国旅游的游客、机场的工作人员、路上行走的行人等等不同的角色,为学生设计交际性任务教学活动,即要求学生完成对话:A:How can I get to...?B:You can get there...进而使学生掌握英语的有关知识和句型结构,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最终促进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教师可以利用话题为主要线索,促进任务型教学的顺利开展

目前,初中英语教材的结构与内容在编制的时候最大的优点就是每一章节都是以话题为主线的模块,且这些话题大部分都是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有的与时尚话题相关等,这对教学的顺利开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创设出具有任务型、创新型的语言教学活动,同时构建出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基本骨架,有效地从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来确定任务分类教学,进而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促进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3.创设情境教学,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目前,新课改对初中英语教师的要求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为主要教学任务,使学生从“只听”中“活”过来。然而,想要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在初中课堂教学中融入任务型教学。其中,在开展任务型教学时,教师应该为学生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从情境中不断地探索、发现、思考并获得学习的乐趣,进而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学生有效掌握英语有关的知识与技巧。如,在讲授“How was your week”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有趣的图片,同时放一首轻松、愉悦的英语歌曲,且这首歌曲是描述This weekend,I went to...,I’m...,I did...等,通过这首歌曲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中,在优美的音乐中掌握新的单词与句型结构。

4.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注重角色动态化

在实际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想使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能够顺利地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其基本前提条件是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和改变角色,进而实现角色动态化。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学主体是教师,通过教师不断为学生灌输知识,要求学生硬性地将知识记下来,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将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死气沉沉,还将大大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然而,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扮演督促者、引导者、组织者和监督者,同时,教师还可以不断调整师生之间的角色变化,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任务型教学的顺利开展。如,在讲授“Don’t eat in class”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组,一组的观点是:I agree somebody eat in class,而另一组的观点:I don’t agree...,通过在讨论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总结和得出结论,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技巧。

初一地理教学任务和要求篇5

新课改要求,初中英语的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同时,初中生之间存在个别差异,这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立足于英语教学的实践,教师应该根据分层教学的理论,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来开展教学,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从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应用出发,重点探究了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且根据教学实际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够推动初中英语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一、分层教学的重要意义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英语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即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从个体的要求出发来推动整体英语素质的提升。但是,从教学实践来看,很多教师都将自身精力集中在备课和教学任务中,而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关注,并且不断地加强教学模式中的统一化。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的要求,很多教师都不重视分层教学,而是运用统一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难以取得更好的成效,即优等生的学习缺乏深度、中等生的学习拔高不足、差等生的学习乏力,从而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针对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分层教学突破了学模式的限制,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和发挥,能够为全体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因此,分层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以学生为本,即高度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特征和需求来进行指导,有效地满足学生个性要求,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差异,分层教学法是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全面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科学途径,这就要求教师遵循分层教学的理念,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设计和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都有提升的空间和能力,发掘出学生的成长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为学生的长期英语学习提供动力。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与应用

分层教学的合理开展要依据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体系、学生的个性差异等等,因此,教师要把握多元化的前提,即从多方面来贯彻落实分层教学,不要仅仅注重单方面的分层教学,尤其是在学生的能力结构、教学任务的难度把控、教学评价的合理调整等等方面。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谈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与应用。

(一)制定分层次的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是开展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所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群体的特征,特别是英语能力水平的层次特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重点分析,进而把握不同因素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另外,教学任务的制定要按照层次划分进行布置。因此,教师应该将能力水平相近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地任务安排,让学习需求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完成相应的任务,并且从中得到能力的培养和炼。通过教学任务的分层制定,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激发,学习氛围也会得到改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来进行分层教学,这也是教学任务分层制定的重要体现。例如,在讲解词汇知识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差异制定出不同的任务要求,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词汇解释和相应句型,还应该让学生主动地去收集词汇的相关知识,包括近义词、词汇出处等等,使得优等生能够拓展学习内容,有效地丰富英语学习的内涵。对于中等生来说,要强调英语词汇用法的记忆和训练,多布置一些题目和句型来加强学生对于词汇用法的掌握。从普通生的角度出发,教师应该主动地降低教学任务的要求,不应该要求他们掌握太多的内容,而是要突出词汇解释的记忆,并且要安排一定的复习任务,帮助学生加强理解和记忆。

(二)教学进度和难度的合理把控

从初中英语的分层教学要求来看,对于教学进度和难度的合理把控至关重要,这是教师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要素。首先,教师需要认真地分析学生群体的学习水平和具体情况,从而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优秀生、中等生和普通生。通常而言,优秀生具备较强的英语综合能力,其学习需求可能会超过教学大纲的要求;中等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但仍然存在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普通生则是学习能力一般,甚至存在一定的理解能力不足的情况,并且在基础知识方面更加薄弱。

因此,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合理地把控教学的进度和难度,要充分地考虑到全体学生的需求,不要过度地追求统一化,而是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来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能力水平的层次来划分小组,然后根据教学内容来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从整体上把控教学进程,在实现保持良好进度的同时,提供难度不同的教学内容。另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在能力结构上的不足,选择性地培养学生的听所读写等各方面能力。通过对教学进度和难度的合理把控,初中英语的分层教学将会更加容易取得成效。

(三)教学评价的分层实施

初一地理教学任务和要求篇6

为做好公务员初任培训,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从**年元月份起,我们对处在全省领先地位的公务员初任培训和科长任职培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针对公务员初任培训和科长任职培训新的需求,设计了新的教学计划,拟定了教学大纲,聘请大学教师、教授、专家着手编写公务员培训教材。现在我们拿到的这本《公务员培训讲义》,是在**年省人事厅委托我们组织编写的×××《科级公务员任职培训教程》基础上重新编写的。这次编写,在内容上吸收了**年8月以来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新经验、新举措和新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报告,保持了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

我们这期初任培训班,按照新的教学计划,针对新录用人员特点,把转换角色、规范行为、明确职责、树立公仆意识、做合格公务员作为培训教学目标。围绕这个目标,设置了公务员制度和法规、行为规范、行政管理职责和程序。心理调整、角色转换、必备业务能力等×××多门课程。通过培训使大家认识到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了解自己的义务、权利和职责,掌握依法处理行政业务、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为做合格公务员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师的选聘上,我们从××学院、××党校、政府部门聘请了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行政领导经历的教师任教,其中有市政协领导和在政府部门工作的负责同志,有长期从事干部培训教学工作的教授和老师。我们对教师的备课、教学设计等提出了建议,并同每位教师进行了教学磋商,力求使整体培训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在培训宏观管理上,按照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的要求,认真落实培训登记制度。每位参训人员的学习科目、课时、成绩以及鉴定都要在《国家公务员培训证书》和《国家公务员培训登记表》上进行登记,并由组织人事部门验印生效,以此作为初任公务员任职定级的依据。

在教学管理上,我们制定了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设立一名班主任跟班听课。每日进行考勤,严格履行请假制度。建立班委会,发挥学员主体作用,实现自我管理。

这期培训班共安排21天,其中电子政务培训10天,从今天开班到25日结束。由于授课内容多、时间紧,学习任务十分繁重,希望大家要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自觉遵守纪律,服从管理,配合教学人员开展好各项教学活动。

同时教学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现代培训理念,以学员需求为导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训质量,坚持改革创新,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注意听取学员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及时改进工作,搞好服务。

初一地理教学任务和要求篇7

一、任务型教学在英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学生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发展了认知潜力,形成有明确目的,生成、转换、应用语言知识和交际的潜力。它强调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学习策略的使用以及学生的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每一项学习任务的完成,都使学生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1.任务型教学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为了完成某项语言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想法设法地取得相关学习资料及课外知识,这样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增强其主动学习的意识。在学习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各尽所能,从中获得乐趣,每个学生都体验到了自己的价值,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可以充分发挥潜能,培养主动、积极进取、追求、探索、合作和参与的精神,从而都有不同的发展。

2.实施任务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英语学习的过程主要是围绕语言运用而展开,实施任务型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鲜活的语言学习环境,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学习模式,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的转变,使英语学习活动的开展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主动探索的基础上,进而有利于形成体现学生主体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发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英语学习氛围。

3.实施任务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习惯,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任务型教学中,要求教师设计好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完成学习任务,其中侧重的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在独立或者合作探索、学习中或多或少地会出现某种偏差,这时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动态,不但要对其中有效的学习策略以及学生努力独立完成任务的态度予以肯定,还要提出并演示其他的有效策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熟悉自己优秀的学习策略并尝试新的方法,有的放矢地使学生的个人学习策略最优化,进而培养他们的自我指导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二、任务型教学设计的原则

教师在教学任务的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明确所设计任务是为了对课本的哪些语言点或知识点的训练和巩固,通过任务要求学生达到什么结果。

2.可操作性原则。教学任务的设计不能大而空。有的教师设计的任务也有明确的目的,可是不能注意从学生角度思考,在学生实际操作时很难或无法完成教师预期的任务,教学任务的设计要遵循可操作性原则。

3.体现学生主体性原则。任务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辅助者,学生才是完成任务的主体。任务的设计应能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充分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通过任务的完成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体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4.体现互动性与合作性原则。英语教学是语言的教学,语言的综合能力获得需要与人交流。所以英语课堂教学中,要顺利完成任务,就需要参与者的互相合作,每一个参与者对小组及自己在组内的工作都应有责任感,都要提供他所掌握的信息,与小组成员及时交流、沟通、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这就要求任务设计者在设计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活动时的互动与合作。

5.要遵循阶梯形原则。学生接受和运用知识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从最低级一下子达到最高级。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完成任务时的难度,然后给他们设计出几个不同难度的“台阶”,让他们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顺利完成任务,使他们有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需要提醒的是:以上各原则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操作中要注意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三、任务型教学的实施程序

每堂课的教学步骤不是也不应该是固定不变的,但基本上都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Leading-in / Warm-up Activities for interest。用来引入或预热任务,使任务的呈现不显得突然。

2.任务之前的呈现(Pre-task)。在任务被布置下去之前,呈现和学习要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知识,介绍清楚任务实施的要求和具体步骤。

3.分步完成任务。多个小型任务或“台阶式”任务,构成任务链,指导学生以两人小组或多人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并检查这些小型任务的完成情况以便学生顺利完整地完成整个任务。

4.展示任务。各小组要向全班展示自己小组任务结果。

5.任务评价。根据小组展示情况,分别进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特别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起到总结任务、引导学习、激励后进的作用。

6.补充式任务。根据任务完成情况,给予恰当的补充性任务(homework),使全体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四、任务型教学在英语课堂的实施策略

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总的教学方法,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熟悉。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也能更好地让学生达到练习听、说、读、写英语的目的。那么要如何将任务型教学运用于初中英语课堂中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明确英语语言教学目标。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明确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语言技能(比如听、说、读、写的能力等),让学生明确要学习和掌握哪些语言知识(比如,学习哪些单词、熟悉哪些句型、理解哪个语法等知识点)。例如,在教学“What color is it”句型时,教师利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黑板上书写学过的字母,很自然地引出“What(letter) is this”和“What color is it”等句型。通过反复的问答,并请一些学生到黑板前模仿教师,边写边问:“What's this?”“What color is it?”通过这几个句型的反复操练,活动的语言教学目标就十分明确。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接受能力作适当的扩充和延伸,恰到好处地向学生传授本课的语言知识点。

2.师生角色互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从知识的权威者成为学生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从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化为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首先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尽量多地设计一些难易适中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动起来,在活动中学会他们所要学的语言知识;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活动中发现他们自己的潜能,树立自信心;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其次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研究小组的活动中,了解、倾听学生的需求,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认可教师为他们中的一员,愿意没有拘束地一起交谈和讨论,主动地、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再次教师要善于找出学生的问题所在,通过解惑、解难,使师生间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这有利于学生智慧的发挥,思维能力的提高。

3.加强在职教师培训,提高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二十一世纪是知识高速化、信息现代化、经济全球化时代。如果教师的素质还停留在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水平,恐怕就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学校应为教师进修提高、知识更新、能力充电拓宽渠道,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举办教学讲座、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使教师在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等方面得到提高,增强其综合素质及教学能力。

4.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通常初一年级比较顺利,到了初二年级,有学生就开始掉队,且随着课程内容难度的不断增大,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的原因是初一学生刚刚进入一个新的教学环境,对一切都有一种好奇心理和新鲜感,且教材内容也较为浅显,大部分学生都能跟上来,成绩不相上下,进入初二以后,由于课程难度加大,部分学生开始走下坡路,差距拉开,分化加剧。因此,教师作为整个任务型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该要极力避免这种消极现象的反复出现,特别是在初一年级的教学阶段,应充分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课堂任务的安排时,根据每个学生的知识积累程度和能力水平,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做到阶梯性,即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形成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和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并且,在任务安排中,教师要运用鼓励机制,多鼓励学生,使学生增强信心,更上一层楼。总之,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一种媒介、桥梁,要教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技巧,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任务型活动中积极参与,努力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英语能力。

5.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创设真实情境,贴近生活。教师只有尽量创造了较为真实的情境,才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置身于贴近自己生活的语境中,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这样他们可以将英语知识和自己的生活联系到一起,做到学以致用。例如,我在教授方位名词,扩充in/on/to + the +方位+of用法时,发现学生难以掌握介词表示位置,进而难以掌握整个短语的运用。于是,我便要求学生观察学校或自己家的位置,根据实际情况,画好示意图后再让学生用方位短语来介绍自己家所在位置。学生对这一任务非常感兴趣,上课时都争先恐后地介绍。由此可见,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巧妙地将授课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6.话题为核心,以功能和结构为主线,创设任务型活动,使学生体验“知识―技能―经验”的学习过程。根据新版的初中英语课本的设计,我们可以采用功能与结构相结合的教学途径,改变过去以结构主义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以话题为核心,设计一些任务型的活动,加强交际性。例如,初一课本第25单元话题为:What do you like?功能项目为like and dis like,结构主要是动词like的一般现在时的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等。那么,要求学生就已学过的colour,food and drink,sports等方面的内容,用句型I like……,I don't like……来依次谈论这个话题,有的学生甚至能引用《领先英语》上的知识,谈论得更深、更广,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大家的学习劲头更足。因此,每单元一个话题,日积月累,话题运用得多,学生掌握的知识也就越全面。

新版教材中设计了更多具有信息差距(information gap)的交际活动,如角色扮演(Role play)、调查(Making a survey)、猜迷(Guessing)、解题(problem solving)、采访(interview)、讲和写故事(Telling and writing a story)等,通过这些任务型活动的介绍,可以让学生用英语制作节日贺卡,就某个话题向笔友或好友发e-mail,学着用英语打电话或写一封英文信,上网搜寻有关信息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这一类真实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活动,感受成功运用语言的喜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情感和策略的调整,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因此可以说,任务型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7.英语教学活动的内容应层次分明,形式多样。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且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英语教学活动形式应该多样化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形成语感,进而培养他们初步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比如通过听录音、看录像、多媒体演示、小制作、游戏、看图说话、笔头练习等课堂活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组织形式,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堂组织活动。同时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做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步把以课本为中心的活动转化,从而让学生在模仿中熟悉和感知所学语言,在有意义的言语活动中进一步理解所学语言,在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交际环境中运用所学语言,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的喜悦,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8.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与生活中。因为我们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PPP教学步骤重点在于表达,自始至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活动来练习语言,活动越多,学生的习得就越多。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学,还要把他们求知的欲望延伸至课外,现实结合生活进行真实的语境练习,真正做到“为学而用,用中学,学中用”。

总之,任务型教学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完成某项具体任务,并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它强调交际的过程和语言的功能,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因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但是,任务型教学模式中任务的设计和实施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课前如何进行教学活动设计,课上如何组织学生的任务活动,课后能否促使学生继续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都直接影响任务实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任务型教学法的有关理论知识,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总结经验,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初一地理教学任务和要求篇8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

1、初中信息技术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于教材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少地顾及学生学习过程。教师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体现应用,将所要学的知识精心设计成一个或几个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让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初中信息技术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具有明显的实验性特点。强调“面向应用,实践为主”的指导思想。“任务驱动”一方面突出了完成任务的方法步骤,为上机实践作好了充分准备;另一方面紧接着上机实践,可以及时验证方法是否可行,从而加深印象,减少遗忘。避免“纸上谈兵”“无机教学”带来的负作用。

3、初中信息技术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学生的特点。初中生精力充沛,具有较强好奇心和求知欲,易接收新事物,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有组织地进行自主学习。接受任务后,学生可以自主地从原有知识技能的启发或利用软件自带的帮助功能以及相关菜单、工具栏中的按钮中经过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用于学生养成自主获取知识的习惯。

4、初中信息技术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情景导向,目标明确的优势。教师通过营造知识的应用情景,教学内容任务,使教学目标具体、生动。学生目标明确,印象深刻,易产生求知欲。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可以采取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具体的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老师的启发,自己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结合学生特点,提出学习任务。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导火线”,是问题提出的表现。设计任务是教师在课前备课的重头戏,要求教师纵观整个课程,统筹安排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特点,每节课的任务不能太大,任务中的新知识、难点不能太多。

2、引导学生分析任务,提出问题。给出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即提出问题。这个时候应该是课堂气氛最活跃的时候。提出的问题中,一些是以前学习过的,这些问题学生自己就会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即稳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这也正是这个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最好都是由学生提出,最初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还没有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问题时,要采用先粗后细,逐步求精的方法。对于某些任务,在这一步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一次都提出来。对于一些任务中存在问题,学生只有亲自做到那一步才有可能提出问题。这种情况下,就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再提出并解决相应的问题。

3、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问题提出之后,需要开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这一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的过程。对于老问题一定要由学生自己提出解决方案,而新问题,可以由学生相互讨论或师生共同探索。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比如从哪里获取相关的资料,寻找相关的帮助等等。

4、学生完成任务。在任务完成阶段教师只是一个帮助者和指导者,多给学生以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大胆地去完成任务。教师要走进学生之中,即时地为学生提供帮助,还要主动去观察学生,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共同性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适时的指导。而学生可以自主探索完成任务,也可以在协作学习中完成任务。

三、初中信息技术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1、注意“任务”选择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任务”的确定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设计任务时,应遵循科学性、教育性、层次性、趣味性等原则,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任务”是信息技术教学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初一地理教学任务和要求篇9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事业,一直把义务教育作为我省教育发展的基石工程来抓。尤其是从20*年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工作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相继实施了“寄宿制建设工程”、“远程教育工程”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强有力地推进了我省义务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义务教育的面貌。缩小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差距,一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奋斗目标之一,但是,在我省的部分国贫困县(市)和民族县近年来存在着连续投入乏力、学校班额偏大、办学条件告急、亟待改善等现实而迫切的问题。大力加强这些地区的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工作,是从整体上提高我省义务教育阶段水平的关键性环节,这是一个硬指标、硬任务。因此,尽早解决这些县市当前义务教育拖后的问题,在国家支持和总体部署下实施好“初中改造工程”,意义非常重大。

(一)实施“初中改造工程”,是巩固“两基”成果的重大举措

实施“初中改造工程”,是国务院站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发展新起点上,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性决定。当前,我省义务教育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一些重大专项工程的实施,使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但与实际需求相比,农村初中校舍不良等办学条件严重短缺的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部级贫困县和少数民族县,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比较困难,当年靠积极进取、迎难而上实现的“两基”目标,水平较低,基本办学条件仍然较差。要巩固这些地区的“两基”成果,必须要进一步增加投入,完善其基本的办学设施,改善农村初中办学条件。这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我省共投入2.3亿元(其中国家补助2亿元)的资金,在这些地区实施“初中改造工程”,目的是使这些地区农村中小学具备基本的校园、校舍和体育活动设施,加强寄宿学校必需的食堂、饮水设施和厕所建设,改善卫生条件,这是省政府完成“十一五”期间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任务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体现党中央投入义务教育的又一重大民心工程。

(二)实施“初中改造工程”,是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是一个方向性的目标。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教育公平,对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开始重点推进了占全国人口50%左右的农村地区加快实现“普九”,客观的说,由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的“两基”,带有较强的工作突击性,再加上近年来国家对我省这方面的支持相对不足,一些县市因种种原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增幅有所回落,当前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面临新的发展困难。一方面,城乡之间还很不平衡,办学条件和水平必然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学生不断向县城和一些人口规模较大的乡镇集中,导致大班额现象日益加重,一些地方的学生因学校无法寄宿只能寄住在亲戚家或租房学习,包括校车,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问题。实施“初中改造工程”,就是为了集中解决这些地区在寄宿比例低、大班额现象严重、办学条件不足等方面暴露的新的发展问题,也是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

(三)实施“初中改造工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按照国务院的总体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大力加强农村教育等公共事业的全面发展。虽然通过艰苦的努力,我国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包括教育发展的差距有所缩小,但是农村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面临的困难依然远远大于城市,人口文化素质偏低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实施“初中改造工程”,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初中入学率,减小辍学率,不断提高农村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就是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初中的校园面貌、提升农村初中的教学设备的水平,将农村初中建设成当地最好看最结实最安全的建筑,切实发挥校舍改造的带动作用,促进当地村容、村风的转变。因此,实施“初中改造工程”,也是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整合资源,统筹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各项工作

(一)“初中改造工程”要与农村义务教育已经实施的几项重点工程相统筹

近几年,我省在国家的补助下,实施了多项较大的义务教育工程项目。“初中改造工程”是在实施这些工程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是对这些工程的深化和补充。为提高“初中改造工程”资金的使用效益,各县市要全面掌握各项目校已有工程项目资金筹措情况以及建设进展情况,做到加强项目规划、管理和效益方面的统筹。工程建设要做到勤俭办事,坚决避免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保证新建和改、扩建的寄宿制学校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等专项建设计划相衔接。

(二)“初中改造工程”要与正在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相统筹

2007年以来,国务院决定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此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由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问题。在这一背景形势下启动实施“初中改造工程”,既有利于为新机制搭建更好的平台,促进新机制取得更大更好的效益,同时又对这些地区实施新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县、市和管委会既要结合新机制的推进,严格执行“初中改造工程”的总体规划,又要充分估计“初中改造工程”实施后寄宿学生增加、免费发放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需求随之增加的情况,适时研究和调整当地完善新机制的相关政策措施,统筹安排好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专项经费,不断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努力将每一所学校办成完全合格的好学校。

(三)“初中改造工程”要与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相统筹

实施“初中改造工程”,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列入“初中改造工程”的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尽可能建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城镇和乡镇,使之既能适应当前普及义务教育的现实需要,又能适应当地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长远需要。同时,要把项目学校的规划与当地的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项目学校既要符合当地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规划,也要通过项目学校的设置优化当地的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小学布局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不要因为过分强调集中而加重农村学生的就学负担。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初中改造工程”顺利实施

“初中改造工程”是国务院和省政府决定实施的重大工程,是新时期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的重要民心工程。实施“初中改造工程”,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实施,抓细各项落实工作。

(一)强化责任,加强对工程实施的领导

实施好“初中改造工程”,关键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真正重视起来,把“初中改造工程”作为本地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成立相应机构,要在今天会议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和落实工程实施方案,制定相关配套措施。教育局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直接指挥,一抓到底;分管领导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及时了解工程具体规划和进展情况,解决问题,结合分管工作为“初中改造工程”提供有力保障。

“初中改造工程”的实施,要从细微之处入手,不能大而化之,简单行事。为保证“初中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市级教育局局长,包括相关处室的负责同志,要深入到项目县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况,指导和推动县里的工作。对重点地区,要进行重点管理,主要领导同志要直接负责。要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真正把“初中改造工程”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成效。

(二)协调配合,建立有效工作机制

实施“初中改造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家、省、市、县多个部门的相互协作与密切配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省教育厅和省发改委下发的有关文件要求,与有关兄弟部门密切配合,努力形成充分协商、协调行动、共同实施的工作机制,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教育行政部门要多做基础性工作,在政府的领导下,配合发展改革部门做好年度建设计划;配合建设部门做好项目施工手续办理及施工过程监督;配合财政部门管好用好专项资金,主动沟通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中的其他职能部门,确保落实“初中改造工程”的各项措施,齐心协力地做好“初中改造工程”的各项工作。

(三)落实政策,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

应该看到,国家发改委拿出2亿资金补助我省实施“初中改造工程”,对各项目县来讲,是党的温暖,是雪中送炭,可谓机遇难得。各县市一定要本着对人民群众和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制定并落实相关政策,按照国家教育部和发改委《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用好管好中央专项资金,把好事办好,好事办实,不能出差。

各县市要对“初中改造工程”项目立项、办理土地使用手续、规划设计、施工组织等建设过程中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按政策予以免收;涉及的经营服务性收费,要在服务双方协商的基础上,建议各有关单位从关心支持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角度予以减收或免收。各级教育部门要主动联合发改委、财政、建设、工商等部门,积极落实这一规定,努力提高“初中改造工程”投资的产出效益。

(四)加强管理,施工过程中要落实六个“严格”

一是严格执行规划。“初中改造工程”是国债项目,一经批复后,不可随意改动,包括工程项目县的总体规划、总体布局和年度计划,项目学校的建设宿舍、食堂、锅炉房、厕所和其他生活用房。如有调整,须报经省教育厅和省发改委同意再送国家批准。

二是严格基建程序。“初中改造工程”项目要严格按照基建程序来操作。由发改委进行工程的立项和审批,统一组织招投标选择施工队伍。要坚持四项基本建设制度,即基本建设工程投标制、工程质量监理制、项目法人制和决算审计制。要坚决贯彻“牢固、实用、够用、方便学生”的原则严格执行。

三是严格资金管理。“初中改造工程”项目资金,要建立专款专用制度,严肃财经纪律,确保资金安全,绝对禁止截留、挤占、挪用、滞拨的现象发生。实行项目学校的工程完工一个,通过审计验收交付使用后就拨付一个项目款的方式。工程项目经省发改委下达立项文件后,各项目县应立即着手办理工程开工的前期工作,财政部门同步将国家和省级的专项资金拨付到位。

四是严格工程质量。“初中改造工程”要选择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规划、设计,要选择有质量保证的材料用于施工,要选择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指导和监督工程的施工,要选择资质高的单位对完工项目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五是严格项目责任。“初中改造工程”的每个项目都要有专门的负责人,负责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责任。省里与县里签定责任书,县里与各项目学校也要签定责任书,并建立责任追究制;进一步严把质量关,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和重大安全事故;严格按照省里确定的年度工程计划,实行倒排工期制度,按时、保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六是严格工程效益。“初中改造工程”是农村办学条件提升的项目,全面改善农村初中的办学条件,实现农村初中校舍的标准化。工程的效益主要表现在农村初中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上。各项目学校要选配好的领导班子,建设好的师资队伍,建立好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生活管理、行政管理、资产管理、安全管理等制度。

切实做好六个严格,我们就向人民群众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初一地理教学任务和要求篇10

实施"农村初中工程"是改善我省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的重大举措和有力契机。各地各部门要统一思想,站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今年继续深入实施这项工程,是国家新增中央投资,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实际行动,更是一项特殊的政治任务。省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已列为政府八件民生实事之一。尤其是国家今年将我省享受西部政策的敦化、图们、珲春、延吉4个县级市和临江、集安两个边境市纳入"农村初中工程"实施范围,与国贫县(市)、民族县一起实施"农村初中工程",这对尽早解决我省基础教育薄弱县市办学条件落后的问题,意义十分重大。

第一,实施"农村初中工程",是巩固、扩大"两基"成果的重大举措。实施"农村初中工程",是国家站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发展新起点上,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性决定。现在,我省义务教育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一些重大专项工程的实施,使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与实际需求相比,农村初中校舍严重短缺的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纳入工程范围的县市,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比较困难,基本办学条件仍然较差。改善农村初中办学条件,完善其基本的办学设施,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在这些地方实施"农村初中工程",目的是使这里农村初中具备更好的校园、校舍和体育活动设施,改善寄宿学校必需的食堂、宿舍和厕所的条件,这将有效地提高全省义务教育的整体水平。

第二,实施"农村初中工程",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实现的"两基"带有较强的工作突击性,这是当时的历史条件造成的。因种种原因,不少地方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增幅不高,当前一些县市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面临新的发展困难。一方面,城乡之间还很不平衡,办学条件和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学生不断向县城和一些人口规模较大的乡镇集中,大班额现象日益加重,还有一些地方的学生因学校无法寄宿寄住在亲戚家或租房学习,包括校车,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问题。实施"农村初中工程",有利于解决这些地区寄宿比例低、办学条件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标准化办学有着重要意义。

第三,实施"农村初中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很明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人民的小康。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大力加强农村教育等公共事业的全面发展。应当看到,虽然通过艰苦的努力,我省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包括教育发展的差距有所缩小,但是农村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面临的困难依然存在。实施"农村初中工程",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初中入学率,减小辍学率,不断提高农村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实施"农村初中工程",将农村初中建设成当地最结实最安全最美观的建筑,还可以有效改善农村初中的校园面貌、提升农村初中的教学设备的水平,切实发挥校舍改造的带动作用,促进当地村容、村风的转变。

二、精心组织,科学统筹农村初中工程与整体教育资源建设

实践证明,实施"农村初中工程"要与当前实施的校舍维修改造、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相衔接、相统筹。要搞好科学布局,避免重复投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要注意解决好几个问题。

一是和已经实施的几项重点工程相统筹。近几年,我省实施了多项较大的义务教育工程项目,"农村初中工程"是对这些工程的深化和补充。为提高"农村初中工程"的效益,各县市要全面掌握各项目校工程项目资金落实情况以及建设进展情况,切实做到加强项目规划、项目管理和效益方面的统筹。一定要在搞好布局上下功夫。工程建设要做到勤俭办事,避免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保证新建和改、扩建的寄宿制学校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等专项建设计划有机衔接。

二是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相统筹。20*年,国家决定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保障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我省保障机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今年已达到国家规定的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日常公用经费开支问题。在这一背景形势下实施"农村初中工程",既有利于为新机制搭建更好的平台,促进新机制取得更大更好的效益,同时又对这些地区实施新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县、市和长白山管委会既要结合新机制的推进,严格执行"农村初中工程"的总体规划,又要充分估计"农村初中工程"实施后,寄宿学生增加和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的需求可能随之增加等情况,适时研究和完善新机制的相关政策措施,落实补助贫困寄宿生资金,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不因生活费问题辍学。从今年春季学期起,我省全部免除农村寄宿学生的住宿费,除向学生收取作业本费和在校就餐的伙食费以外,严禁向学生收取其他任何费用。项目学校绝不能因为学校住宿条件的改善而借机向学生收住宿费。

三是和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相统筹。要把项目学校的规划与当地的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项目学校要符合当地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规划,要能够优化当地的中小学布局。我们在这里强调,列入"农村初中工程"的学校必须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尽可能建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城镇和乡镇,使学校既可适应当前普及义务教育的现实需要,又尽可能适应当地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长远需要。新建的学校,应选在交通方便、地形开阔、环境适宜、地势较高、排水通畅、地质条件较好、远离污染源的平坦地段。不能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及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等不利于学生学习与生活,危及学生身心健康和安全的场所毗邻。如有此类情况,要立即按程序调整。要保证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加强领导,确保完成农村初中改造工程任务

"农村初中工程"是国务院和省政府决定实施的重大民心工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实施。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是抓好政策落实。国家补助我省专项资金实施"农村初中工程",对各项目县市来讲,是雪中送炭,可谓机遇难得。各县市一定要本着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制定并落实相关政策,按照国家教育部和发改委《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用好、管好中央专项资金,把好事办好,好事办实,不能出差。各县市应对"农村初中工程"项目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按政策予以免收;涉及的经营服务性收费,要在服务双方协商的基础上,从关心、支持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角度予以减收或免收。这项工作要由政府协调有关部门来做。这一点,去年靖宇、汪清、龙井、长白等县市做得很到位,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并下发文件,对工程涉及的收费进行了免收和减收。各地政府都要充分借鉴他们的好经验,做到"能免尽免、能减尽减",确保中央专项投资发挥最大效益,惠及*百姓。

二是抓好责任落实。各地要真正重视起来,把"农村初中工程"作为县市政府的民生实事,作为本地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地都要成立以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立初中工程项目办公室(简称初中工程办)。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程项目学校建设任务的实施与管理,认真履行领导职责,加强监管,落实资金,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哪里出现问题,就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初中工程办"组织实施本县工程建设规划,协调本县"初中工程办"成员单位履行职责,及时完成项目建设前期论证、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年度建设方案编制、年度建设项目报批、专项资金管理、项目中期检查、项目竣工验收等项工作;监督项目学校和施工单位按省发改委下达的投资计划组织施工。今年增加的6个县市,要参照"省初中工程办"的模式,抓紧抽调精干人员,成立"初中工程办",履行相关职责。省"初中工程办"负责全面组织、协调、指导本省工程项目的管理,编制"初中工程"项目规划,监督、检查项目进展情况并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我这里特别强调一点,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因极特殊原因需调整工程建设规划的,必须提前报省发改委和教育厅批复,并报国家备案后再进行图纸设计和施工。

三是抓好人员培训。实施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对相关工作人员搞好培训十分必要。各级"初中工程办"的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国家工程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文件,熟悉工作程序,提高业务水平,熟知国家政策。县级"初中工程办"负责本县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和学校校长的业务培训工作。要让项目学校校长清楚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建设环节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协助管理人员监督好工程的施工质量。

四是抓好工程质量。校舍安全与否,工程质量是重要保证。农村初中工程项目要综合考虑安全、安静、便利、卫生等因素,建筑设计坚持"结构安全、功能齐全、满足需要、就地取材、美观大方"的原则。严格执行《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确保建设项目达到设计的合理使用年限。项目建设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所有建筑项目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具有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承担单位。项目竣工后,县级"初中工程办"组织相关部门联合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交付使用。按省教育厅和发改委《关于"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设置永久性标牌的通知》(吉教联字[20*]65号)的要求,在单体建筑物醒目位置设置永久性标牌,标示"国家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项目"。继续按照20*年省教育厅和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精神,项目县(市)要做到"严格执行规划、严格基建程序、严格资金管理、严格工程质量、严格项目责任、严格竣工验收手续"。这也是我们的经验。

初一地理教学任务和要求篇11

二、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

1.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交际性任务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操作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可见,英语口语交际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言运用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交际性任务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虚拟的交际中不断运用英语,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如在商场购物、街上问路、寻找丢失物品等场景中,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综合素养。如,在讲授“How do you go to school”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扮演出国旅游的游客、机场的工作人员、路上行走的行人等等不同的角色,为学生设计交际性任务教学活动,即要求学生完成对话:A:How can I get to...?B:You can get there...进而使学生掌握英语的有关知识和句型结构,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最终促进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教师可以利用话题为主要线索,促进任务型教学的顺利开展

目前,初中英语教材的结构与内容在编制的时候最大的优点就是每一章节都是以话题为主线的模块,且这些话题大部分都是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有的与时尚话题相关等,这对教学的顺利开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创设出具有任务型、创新型的语言教学活动,同时构建出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基本骨架,有效地从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来确定任务分类教学,进而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促进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3.创设情境教学,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目前,新课改对初中英语教师的要求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为主要教学任务,使学生从“只听”中“活”过来。然而,想要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在初中课堂教学中融入任务型教学。其中,在开展任务型教学时,教师应该为学生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从情境中不断地探索、发现、思考并获得学习的乐趣,进而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学生有效掌握英语有关的知识与技巧。如,在讲授“How was your week”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有趣的图片,同时放一首轻松、愉悦的英语歌曲,且这首歌曲是描述This weekend,I went to...,I’m...,I did...等,通过这首歌曲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中,在优美的音乐中掌握新的单词与句型结构。

初一地理教学任务和要求篇12

一、以中考的要求为灵魂,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注重技术性教学

2005年,江苏省的淮安市和宿迁市率先将信息技术纳入中考科目,并进行了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虽然分值较低(折合为10分),但是对于规范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推动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初中阶段的具体教学要求包含“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初中信息技术中考指导手册明确地指出了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和相关的考试要求,作为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有目的地注重技术性教学。

二、以课标的要求为指导,选择性增加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在信息技术中考纲要的指导下,结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领域课程标准,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增加教学内容是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必要性: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发展成为培养信息化人才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教育。信息技术科目已经发展成为和语文、数学等科目同等重要,甚至是更为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因此,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所探讨的问题、研究的内容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行性:根据本人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经验以及和其他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学习与探讨,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初中课本上的内容有点单调,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过于理论化,过于程序化,但是初中信息技术教科书上的内容注重基础性操作,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系统学习的规范性操作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是很重要的。

三、以信息素养的养成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注重教学方法

信息素养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只有通过系统的信息技术教育才能够实现。以信息素养的养成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注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本人也总结了一系列适合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现总结如下。

1.以爱导学:给学生足够多的关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很好的解释。在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中,给学生足够多的关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感受到教师目光中的期待。对学生尽量做到“处处留情,时时在意”,用爱导学。

2.以乐促学:为学生营造欢乐的气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促进学习。初中的信息技术主张“以乐促学”。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欢乐的情境,营造良好的气氛,让学生愉悦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以任务驱动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被广大一线教师所接受和认可的。而鉴于初中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初中教学中,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给学生一定的任务,还要有激励学生完成任务的机制。

教学过程中的“任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最重要的是巧妙地设置任务,让学生在没有负担的状态下完成。以任务驱动教学,保障教学过程稳妥有序地进行。

4.以成效激励教学:精选有创意的学生作品,激励教学信息技术的显著特点就是即学即用性。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特别是章节性小结课上,教师可以通过选择学生有创意的作品,让作者本人对其余学生讲解、展示,从而起到模范带动作用,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起来,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去探索,不断去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以评价完善教学:通过学生学习的评价,完善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检验和促进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评价要重视学生的表现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而不仅仅只针对结果。通过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有利于改进以后的教学实践。

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正在蓬勃发展,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更应积极地投身到教改中,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初一地理教学任务和要求篇13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实施分层教学的原则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实施分层教学要遵循面向全体、重视发展、尊重个体的原则。面向全体是指分层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针对全体学生制订发展目标;重视发展是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是不断发展的,在看到学生个性差异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尊重个体是指老师制订教学任务要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为主要目标。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

(一)学生分层是实施信息分层教学的基础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分层。学生分层即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接受能力将学生分为几个层次,然后根据每个层次的不同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和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分层辅导、分别释疑,再达到各有所得、各有侧重的目的。对学生进行分层,需要教师准确掌握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拔高层、基础层、达标层三个层次,在学习“加工图片素材”这节课时,可以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而分别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如拔高层可以让学生学会“素描、清晰、抠图”三种处理方法,而基础层则可以学习“清晰、抠图”两种,达标层则学习“清晰”一种,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分层教学能让学生同时达到学习饱和,实现初中信息技术的高效学习。

(二)任务分层是实现分层教学方法的载体

任务分层是学生分层后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分层教学的好处、实现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的重要方法。制订任务时,达标层的学生应该以参与性为主,基础层则以强化基础、多加锻炼为主,拔高层则要以独立思考、提高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为主,通过不同层次的联系,让学生更好地根据实际情况得到充足、有效的锻炼,保证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分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制作‘摇动的树枝’动画”这节课时,针对达标层,老师可以要求其认真观看“摇动的树枝”动画图,模拟出动态路径即可;基础层教学即要求学生绘制出“摇动的树枝”路径,自主绘制一棵大树树枝摇动的路径;拔高层则要求学生在完成基础层教学任务的同时,绘制一片森林的摇动路径,并适当加入树枝的路径等。任务分层能够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知识掌握程度和操作能力达到有效的锻炼,是提高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效率的重要策略。

(三)动态管理是提高分层教学效果的策略

动态管理是指对学生的分层情况要时刻保持活性变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掌握的知识程度都是不断发展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知识水平、知识面、操作能力、学习能力等不同指标重新对学生进行分组,达标层、基础层的学生可以通过努力学习而进入到拔高层,拔高层的同学也可能因为疏忽学习而降低到基础层或达标层,时刻保持学生学习的紧迫性及分层的弹性,才能更好地实现分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半学期之后,可以根据课堂提问、操作能力考核、作业表现、同学评价等分层方法重新确定学生的分层情况,同时对于进步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退步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惩罚,达到有效的激励机制,保持分层教学的活性。综上所述,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是素质教育要求下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基础性和个体性的重要学习方法,对学生个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实施分层教学需要遵循面向全体、重视发展、尊重个体的原则,详细制订分层计划和分层措施,为学生学习打好基础,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更离不开学生分层、任务分层、动态管理等分层方法,全面细致地将学生、资源和学习过程均做好分层管理,能够更好地提高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作者:刘明珠 单位: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一实验中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