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学生工作联合会工作实用13篇

学生工作联合会工作
学生工作联合会工作篇1

1、全面、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活动,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引领的主动权,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夯实思想基础。要配合学校做好第二阶段的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继续开展“首都大学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完善市学联“实践之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网站,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成立“首都大学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宣讲团”,让广大青年学生走出校园宣传科学发展观;举办“人大代表进校园”、“两会代表、委员谈发展”等活动引导首都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基层,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继续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成长进步。

2、进一步学习、宣传团的十六大精神,按照“两个全体青年”要求大力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结合2011年形势的新特点,进一步深化首都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要继续扩大学生骨干队伍培养的规模,积极挖掘院系、班级学生组织的基础性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将“青马工程”的根基扎得更加牢固。要积极向团组织、学联单位推荐优秀的人才,为学生骨干搭建更广阔的发展平台。要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先锋力量与示范作用,引导他们在重大事件与重大活动之中多作表率、多作贡献。

3、把握纪念90周年、北京市学生联合会成立90周年等重要契机,大力开展理论学习活动与主旋律教育,用一大批有特色、有创新、有影响的理论成果为90周年献礼。各级学联组织要将今年5月定为首都大学生理论学习月,营造起浓厚的理论学术研讨氛围,要通过报告、研讨、先锋论坛、知识竞赛、走访调研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关注、总结中国青年运动波澜壮阔的辉煌历程,汇聚学联组织在不同时期形成的思想成果,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引领青年学生。要吸纳、整合首都高校大学生理论社团的力量,从青年观察及青年研究的角度对青年关注的理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析,在五四前后适时推出一大批有特色、有创新、有影响的理论成果,为纪念90周年献礼。

二、全面迎接建国60周年,深入开展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将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建设新北京的不懈动力。

4、要以最大的热情,尽最大的努力,集中展现当代首都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全力确保群众游行任务高质量完成。要把群众游行任务作为一项无上光荣的政治任务来对待,要把有幸参与游行活动作为人生中一件有特殊意义的大事来对待。各级学联组织要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在庆典、集会、游行等公共活动中发挥好示范与维护稳定的作用,集中展示出首都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以大学生的实际行动,激发和带动首都青年以及社会各界群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奋斗的信心和力量。

5、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不间断、有侧重地开展“使命 责任奋进”社会实践活动,激发青年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各级学联组织要紧紧把握建国60周年的重要契机,以“使命责任奋进”为主题,不间断、有侧重地开展好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要结合自身特色优势与已有资源,立足社会观察与实践的角度,带领广大学子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生产一线、深入抗震救灾,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市学联将对各单位的社会实践活动给予支持,并将对成果较为突出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

6、围绕国庆重要时点,全面开展“微笑北京和谐先锋”志愿服务活动,将广大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转化为投身志愿服务的实际行动。要以纪念建国60周年庆典为契机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要在国庆期间,实施“国庆志愿服务项目管理人计划”,依托公益服务类社团培养一批爱国热情高、行动能力强的志愿者团队及个人,广泛开展以“微笑北京和谐先锋”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大学生志愿者骨干深入社区、街道、公园、展览馆、地铁车站等公共场所,向北京市民、来往游客介绍讲解祖国6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现新北京的人文风貌。

三、紧抓青年学生的迫切需求,强化学联组织的服务职能,竭诚服务学子成长成才。

7、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办好首都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带领首都大学生唱响为祖国科技腾飞而奋斗的时代精神。

围绕“挑战杯”系列竞赛,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项目培训、指导、讲座、交流等系列服务,进一步提升参赛作品的科学性与竞争力;深入推进本校“挑战杯”竞赛活动的舆论宣传,扩大活动覆盖体系及影响力;积极利用资源开展国际、港澳台青年学生与首都大学生的学术科技交流,扩大科技创新的视野。举办首都大学生科技创新文化节,青年科技博览会及创新创业高端论坛,重点展示、呈现、转化当代首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优秀成果,带领首都大学生在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建设“科技北京”进程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8、大力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塑造健康心理,维护学生权益,将服务青年学生的工作落到实处。大力开展就业创业教育,通过举办“决胜起点——简历设计大赛”、“阳光旅程——面试礼仪大赛”、“成就未来——求职技能大赛”及“优秀企业家面对面”、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等活动,切实推广创业理念,提升就业能力。要围绕就业创业深入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观念,坚定信心,克服困难。要继续强化学联组织的维权职能,畅通学生表达意见要求的途径,发挥好桥梁纽带的作用。要广泛借助社会力量开展工作,积极关注有特殊困难的学生群体的需求,寒暑假期间做好关心服务留校大学生活动。

9、继续深入开展微笑北京主题活动,推动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营造健康向上、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吸收“微笑北京”主题活动的优秀经验,围绕“庆祝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一周年”开展“首都高校辩论赛”、“志愿之星风采展示大赛”等一系列深受广大同学欢迎的活动,促成志愿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延续。要继续参与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要创造性地开展社团文化季、读书节、大学生电影节、戏剧节、心理健康节、美食节、校园歌手大赛等学联组织传统精品活动,大力发挥学联组织在营造校园环境氛围上的作用。

四、全面推进学联组织建设,扩大学联组织的覆盖力与影响力,赢得新的事业发展平台。

10、明确新时期学联组织的定位,加强理论建设,完善评比表彰机制。以建设学习型和服务型组织为目标,扩大学联工作参与基础,建立执行主席高校对接联系机制,尤其加强与高等学校研究生会、社会力量举办高校、中等专科学校和中学学生组织的交流。要加强理论学习与研讨,提升对青年群体的把握和观察,用最新的理论武器指导实际工作。此外,市学联将进一步完善学联系统评奖机制,根据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考察各级学生组织绩效。

11、加强全市学生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发挥好学联的桥梁纽带作用。按期进行学联主席换届和学联执行主席遴选工作,定期召开学联主席团会议、主席团扩大会议和全体会议,形成长期稳定的工作机制。在全市学生干部中开展端正工作作风的活动,继承老一辈学联干部的优良传统,克服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不良心态,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树立优良的工作作风,做好广大同学的贴心人。

12、加强对中等专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民办高校学生组织的指导,统筹首高校学生组织协调发展。结合中等专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民办高校办学条件、教学计划和学生特点,指导学生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凝聚力,开展富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为他们搭建优秀品牌活动的平台、学生组织及学生干部交流的平台和各类学生骨干培养的平台,促进各校间相互交流学习,形成各校学生组织百花齐放、各有所长的学联工作新局面。

13、搭建平台,丰富对外交流,拓展学联工作新舞台。进一步推进市学联与全国学联、京外各省市学联的沟通合作、与外国青年团体的文化交流,利用组织优势充分调动首都青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交流活动。要在交流过程中注重总结青年教育、骨干培养、志愿服务、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有益经验,不断促进相互学习与成长,实现学联组织的新发展。

五、密切联系学生,重在教育引导,尽最大的努力确保高校校园的稳定,为营造首都安定和谐的社会氛围做出积极贡献。

学生工作联合会工作篇2

在院党委的领导,院团委的指导下,坚持以丰富校园文化,弘扬大学精神为根本宗旨,以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展现个人才华为目标,积极有效地开展各项活动从而丰富同学课余生活,把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活动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联系社团实际情况,开展好主题教育活动。建设高雅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同学们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建设具有我院特色的校园文化贡献力量。

二、工作重点

1、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强社团干部培养的力度,不断完善自我,丰富校园社团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繁荣校园文化;

2、充分利用学院现有的各种资源,完善我院社团联合会的各项建设;

3、加强各方面的团结,加强内部团队合作,创造自身的团队文化;

4、搞好社团评优工作,表彰先进,做到以点促面,以此调动各社团深入,有效地开展工作。

5、带领各社团开展好社团文化节成立庆典和本届社团文化节工作。

三、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1)、创新和完善学生社团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1、大力扶持、积极引导、着力建设理论学术型社团,注重理论学习和学生思想实际的结合,更好地指导社团成员的学习和生活,努力引导他们成为学生中“学习的典范,工作的模范”,实现社团成员“精英化”。

2、大力倡导、重点扶持创新型社团。以准备参加社团文化节为契机,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找准切入口,以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学习动力和丰富第二课堂为着力点,浓厚校园氛围,使这些社团逐步成为各社团中的主导力量。

3、热情鼓励、积极支持、有效保障社会公益服务型社团。要本着“育人为本、服务学生、服务校园、服务社会”的宗旨,继续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扩大校园文化的辐射圈,并不断在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上提升层次,将真情献给社会,他人,培养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这些社团成为我院对内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

4、加强监管、热情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要以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为基础,以陶冶情操、促进交流为目的,积极开展健康活泼、形式多样、格调高雅的文体活动,实现学生第二课堂生活的多样化。充分发挥艺术类社团的优势,推进高雅艺术文化进校园,提高我院大学生艺术修养。

2)、不断推陈出新,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学生社团特色活动和示范性工作项目建设。

1、开展好我院本届学生社团文化节工作。以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总揽,围绕我院“迎评促建”的实际需要设计我院本届学生社团文化节的活动,把活动项目的创新设计和质量设计放在第一位,并切实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学生特长发展和个性培育方面的作用,努力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各社团的活动要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分类设计,争创特色。院学生社团联合会要抓好全院学生社团标志性、有特色的活动项目建设,各学生社团的活动应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总结,并对大型活动实行备案制和审批制,努力使学生社团不断向高品味、高层次发展。

3)、加强自身组织建设,推动学生社团健康有序的运行发展。

加大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着力加强学生社团干部的培训,利用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社团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增强自身素质。加强学生社团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确保学生社团新老干部的顺利交替。

强化学生社团隶属或挂靠单位的指导功能和学生社团联合会对学生社团的监管职能,保证学生社团有序发展。

五、做好学生社团联合会各项日常工作。

六、完成院团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七、配合好团委、学生会其他工作。

八、本学期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2019年2月至2019年7月:

1.(3月)积极筹备好社团联合会成立仪式工作,并于三月下旬予以完成;

2.(4月)积极开展好第二届社团干部培训工作;

3.(5月)带领个社团开展好本第四届社团文化节开幕式和闭幕式工作;

4.(6月)做好星级社团的评选工作

5.做好本年度的社团年度检查工作;

6.做好社团文化节和年检工作的总结及相关材料的备档工作;

7.做好本学期社联和各社团的总结工作;

2019年9月至2019年1月:

1.进一步规范社联和社团的日常管理工作,规范各项文件的申报程序:

2.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建设;规范各种文件的写作格式,必要时做一次培训;

3.配合好各社团其他的活动;

4.参与学院本届校园文化节活动;

5. 第一届社联成员纳新与调整;

学生工作联合会工作篇3

1、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引导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坚定大学生紧跟党的步伐向前走的信心。

市学联坚持把继续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摆在10年工作的突出位置,密切关注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奥运志愿者工作的相关指示精神,注重在第一时间关注、学习,以最快行动宣传和普及,在首都大学生群体中掀起传达和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不断增强首都大学生积极进取、投身奥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市学联积极响应全党、全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号召,通过开展首都大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开通“实践之窗”——首都大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线答题系统等活动,充分发动了80所高校近十万青年学生参与其中。以赛促学,进一步深化首都大学生对科学发展思想的认识,引导和凝聚首都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来。

2、积极学习团的十六大精神,按照新形势对于共青团组织工作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指导学联组织工作,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在团十六大召开之际,团市委、市学联积极选拔、组织800余名大学生代表、奥运志愿者代表参加团十六大开幕式现场学习聆听。团十六大召开之后,市学联通过组织学生干部代表在共青团北京市十二届四次全委(扩大)会上听取团市委领导关于传达团十六大精神的报告,组织英才学员学习交流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青年团干部深入领会十六大精神内涵。同时,市学联积极以团十六大精神指导自身工作,从科学发展的高度出发,在奥运志愿服务、抗震救灾、暑期社会实践等工作中感染青年、教育青年,引导优秀青年学生努力成长为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3、紧抓改革开放30周年契机,展现祖国发展伟大成就,激发广大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

2010年适逢改革开放30周年,市学联把握这一历史契机,通过专题报告、先锋论坛、社会实践等形式组织引导青年学生关注祖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成就、关注祖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不断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市学联召开首都高校大学生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座谈会,观看xx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年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直播和视频,学习胡总书记讲话精神,共同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历程。市学联将“强国之路·青春使命”改革足迹寻访行动作为10年暑期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三大主题之一,组织市级重点团队开展走访调研、展览汇演等丰富多彩的宣传实践活动,感悟祖国发展与建设成果。市学联还编纂了《今日首都大学生》、《首都高校百家社团小传》等图书画册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二、牢牢把握服务奥运的工作大局,团结带领首都青年学生,为奥运志愿服务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10年中,市学联紧密围绕奥运这一中心工作,广泛联络首都高校各级学生组织,先后召开了四次主席团(扩大)会议,统一思想,团结协作,共同议事,决胜奥运,带领首都大学生全力投入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

1、围绕奥运中心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奥运主题活动,引领首都大学生宣传奥运、参与奥运、奉献奥运。

市学联着眼大局,将自身工作与奥运筹办工作紧密结合,以奥运为中心,努力营造首都大学生参与奥运的良好氛围,激发青年学子奉献奥运的热忱。市学联以“微笑北京”主题活动为载体继续深化志愿者风采展示效果。发起了“微笑北京步步为营”首都大学生健身长跑活动,号召广大学生,特别是奥运志愿者申请人“锻炼身体,提高素质,积极准备,奉献奥运!”,此次活动共有来自64所高校近12万名大学生参与到了长跑活动中,活动覆盖首都青年学子近30万人;开展了“微笑北京,和谐先锋”首都大学生辩论邀请赛,来自首都高校32支辩论代表队参与了辩论赛,近6000名首都高校学生到场观看了辩论赛,3万余名同学参与了大赛的网络交流互动,辩论赛专题视频网站浏览点击量高达250000人次。“微笑北京”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为首都大学生及大学生志愿者代表提供了风采展示的广阔平台,活动的社会开放度、学生的参与度和关注度进一步浓厚了奥运决胜之年良好的校园氛围和社会氛围,极大地激发了青年学生参与奥运、奉献奥运的诚挚热情。

〖1〗与2010年学生联合会工作总结相关的文章:

【返回 栏目列表】

2、提升服务意识,践行志愿者平方理念,各级学联组织全力做好志愿者保障工作。

北京学生联合会为配合好奥组委志愿者部和高校共青团做好各项奥运工作,充分发挥学联在广大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纽带作用,发扬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结合学联自身在学生中影响力大、信任度高的优势,调动各方面资源,全力做好志愿者保障工作。

市学联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积极开展志愿者慰问工作,多次前往各竞赛场馆、非竞赛场馆、服务场馆和训练场馆看望战斗在一线的高校志愿者,向志愿者们传达了来自志愿者部和共青团系统等多方面的关心和慰问。各级学联组织也以多种途径前往一线开展形式多样的关心慰问活动。

市学联先后多次向广大高校志愿者发放服装、药品、食品、生活日用品等物资,以保障激励志愿者的辛勤工作。市学联还与北京2010奥林匹克博览会组委会积极联系,为广大志愿者举办2010年奥林匹克博览会“志愿者日”活动,并向各学校发放激励门票。此外,在奥运、残奥服务期间,学联为首都高校志愿者积极争取多场话剧、音乐剧、音乐会激励门票,以表彰志愿者的优秀表现。在中秋节当天,学联派出代表,向节日继续坚守奋战在志愿一线的志愿送去节日的祝福,并分发月饼,致以最良好的祝愿。在奥运结束后,市学联编纂了《奥运一代》一书,将首都大学生奥运志愿者在赛事服务60天里的精彩与感动记录下来。

3、为奥运输送优秀人才,在奥运志愿服务中锻造优秀学联干部 。

市学联紧抓奥运契机,充分挖掘学联组织的育人职能,依托首都大学生新世纪英才学校,对首都高校学生骨干、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骨干进行培训,在培训规模、培养层次和培养体系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教学规模上,英才学校在原有学生干部班基础上,增设骨干志愿者班,分两期培养XX名骨干志愿者,从深度和广度上扩大了学生骨干培养的类别和范围。在奥运会、残奥会服务过程中,英才学校培养的学生干部、骨干志愿者发挥了突出作用,保证了信息渠道通畅,提高了工作效率,协助及时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证了工作紧张有序的开展,为服务新北京、贡献新奥运做出了新贡献,取得了显著成效。

各级学联组织广大学生干部也积极加入志愿服务行列,他们有些人通过层层考核,加入到了奥运志愿服务团队中。这些入选奥运志愿服务团队的学联骨干在日常培训中以其政治素质过硬、服务水平出色、工作经验丰富等特点,迅速在志愿者培训以及奥运赛会志愿工作中脱颖而出,成为志愿服务工作中的骨干力量。另外一些学联骨干则成为志愿者的平方,努力为广大志愿者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三、紧抓时代脉搏,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取得扎实成就

市学联着力发挥育人职能,紧抓重要时点,广泛开展各项校园文化活动,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

1、做好创新创业服务,动员大学生广泛参与“挑战杯”系列竞赛,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相关活动,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和素质。

市学联以“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依托,鼓励大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尝试创造和转化学术成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10年3月启动的“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得到了首都高校青年学生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来自首都50余所高校、6个大类的400余件作品参加初选。在第六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北京代表团再创成绩新高,共获挑战杯金奖5项,银奖12项,铜奖11项,获奖总数28项,金奖及获奖总数均居全国首位。

市学联以首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为契机,在首都高校中继续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引导首都大学生沉着面对就业压力,关注身心和谐发展。同时,各级学联组织开展大学生职场规划讲座、简历制作大赛等活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

市学联关注特殊困难学生群体及特困生就业问题,及时面向首都高校收集特殊困难学生信息,了解其需求并给予适当帮扶。关心服务假期留校大学生活动、首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工作、北京市特殊困难团员帮扶资金发放工作的开展优化了特殊困难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动员困难大学生以自信的精神面对当前就业压力,勉励特困生自强、自立,度过就业难关。

2、以重大事件为契机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引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10年大事、要事、敏感事频发。市学联作为首都青年大学生的先锋组织,始终保持敏锐的政治嗅觉,注意抓紧抓好重要时点迅速动员、开展工作。

5月8日,北京奥运会火炬成功登顶珠峰,首都110万大学生为之骄傲,全世界人民为之振奋。市学联在第一时间贺信,热烈祝贺奥运火炬成功登顶,并激励和号召全体奥运志愿者化热情为动力,奋力夺取奥运决胜!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市学联迅速向首都大学生发出倡议,向受灾同学送出最及时的关爱;并通过四川省学联向灾区群众发出慰问;同时,团市委、市学联迅速启动紧急预案,及时对高校团学组织工作进行整体部署,号召首都青年学生以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支持抗震救灾,与祖国和人民共克时艰。市学联发起组织的“帮扶对子”自助救灾活动、“致亲人-首都大学生志愿者诗歌朗诵追思会”、“放飞爱的希望”-首都大学生志愿者慰问灾区儿童合唱音乐会等主题活动在首都青年学生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2)与2010年学生联合会工作总结相关的文章:

【返回 栏目列表】

9月28日神舟七号飞船载安全着落,市学联以《致敬,顽强拼搏的航天精神》为题第一时间贺信。贺信激励首都学子发扬航天精神,振奋精神,再接再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在发生的重大时事面前,北京市学生联合会在学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充分激发和引导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在服务大局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身建设的新发展。

201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去年的工作中,学联学生干部发挥积极的作用,并总结出很多良好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为学联下一步开展各项工作,奠定了扎实良好的基础。

1、以奥运为契机,深入挖掘学联组织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扩大了学联组织的覆盖面、影响力和凝聚力。

市学联始终注重端正自身组织定位,以建设学习型和服务型组织为目标,不断完善校际学生组织间的沟通联系机制,挖掘自身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市学联以“微笑北京”系列活动为代表,成功举办了一大批覆盖首都多所高校的校际活动,有效整合了资源,拓展了平台。举办了“微笑北京、魅力有我”首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和奥运先锋社团评选活动,开展社团普查和推优评选工作推动学生社团组织规范自身建设、积极开展与奥运主题相结合的社团活动,团结和凝聚学生社团组织服务新北京、贡献新奥运。以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服务工作为突破,实现了学联组织影响力、凝聚力的跨越式发展。

2、密切关注高校学生思想动态,扎实开展高校维护稳定工作,为维护首都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服务平安奥运贡献了力量。

市学联站在维护首都和谐发展良好局面、服务平安奥运的政治高度扎实开展高校学生日常思想动态了解和研究工作,建立思想动态“每日一报”制度,并着力动员和组织首都高校学生干部共同参与到维稳工作来。五一假期、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市学联专门成立维稳工作小组,每天安排专人值班,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员等多种渠道搜集信息,确保校园稳定工作万无一失。

3、坚持加强作风建设,带动感染首都学子,提高了学联号召力。广大学联干部继承光荣传统,发扬优良作风,在服务大局、服务青年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在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各级学联组织的辛勤工作也得到了广大青年学子的积极肯定。各级学联干部要继续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的工作作风,把作风建设贯穿于学联组织的各项工作中,进一步完善服务职能,增强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团结并带动首都学子,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学生工作联合会工作篇4

坚持马列主义为基本理论,以实践“三个代表”为主要思想,以服务学生素质拓展、服务校园文化繁荣为目标,以实现服务青年,服务大局,促进学生成才发展,促进西部发展为行动指南,以打造精品社团为重点,兼顾其他学生社团,一手抓社团活动开展,一手抓社团规范建设,将一个体系化,规范化,品牌化,网络化的社联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最终达到服务学生第二课堂的目的。

二、奋斗目标

1、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社团管理,完善社团联内部管理制度,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为基础,树立良好的社团联办公中心的形象。

2、加强与各部门及学校社团的联系,提升社团联办公中心的发展层次和水平;

3、提高社团联办公中心的学生干部综合素质,打造一支战斗力强,业务精通,有组织,有纪律的学生队伍;

三、具体计划和任务

为了结合学院改革发展的实际,协调配合好社团联各部门的工作,使办公中心的工作有序的进行,我们做了以下安排:

1、加强干部教育。

社团干部是社团工作的主体,只有保证了社团干部队伍的先进性,才可能有社团工作的先进性。因此,开学初,我们将要把对干部的教育当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组织其成员进行思想教育,在工作主动性、工作积极性、工作为了谁、干部的形象以及对社团和干部的正确定位上进行教育;

2)进行相关工作上的指导教育,以保证在工作上熟练,提高其效率。

2、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

办公中心作为一个组织部门,必须要有组织、有纪律。办公中心在很多方面都还不完善,因此我们务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在总结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对部分没有健全的规章要健全,对不完善的制度要补充,对不合适的规定进行修改。使社团联和办公中心的管理更规范、有序。

3、加强学习与交流,创新工作思路

加强与社团联各部门之间,以及与校级、院系的社团联系;加强与团委办公室的交流,使办公中心不断进步,并健康有序的发展壮大。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1、做好今年的工作计划

2、做好第四届社团文化活动节的闭幕式

四月:1、内部进行换届选举,调整社团联合会学生干部队伍。

2、整理各社团资料,使其完善,完善社团联规章制度

五月:1、指定内部管理办法,并严格实施;

2、协助搞好校园科技文化节活动,同时加强内部组织建设。

七月:1、对本学期工作进行总结

2、统筹各个社团的“三下乡”活动

九月:1、拟好招新计划,完成招新工作;

2、完成各社团新同学的注册

3、制定出下学期详细计划。

十月:1、总结招新工作

2、对新社团联合会的成员进行干部培训;

十一月:1、完成第五节社团文化活动节的策划;

2、配合各部门积极开展社团文化活动节;

学生工作联合会工作篇5

虽然上述方针没有具体提出“创新”,但却包含了“创新”。其中“自主”、“放活”是创新的基础,“务实”是创新的前提和根本,“突破”是创新的路径和结果。

除该方针外,我们将继续坚持本届社联成立以来的主要工作思路。

1.明确学生社团定位与目标。我们认为,高校学生社团是青年大学生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基础自发组建成立的、自主开展活动的群众性组织。我们可以从中提取出“兴趣爱好”和“自主”两个关键词。显然“兴趣爱好”是社团存在的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真正意义的社团将不复存在,也只有具备了这个基础社团才能够存在和发展下去。当然这种“兴趣爱好”可以是长久性的,抑或暂时的;可以是理想信念性的,也可以是一般性的、娱乐性的;可以是主流的,也可以是非主流的……“自主”涉及两个层面:一是“自由空间”问题,我们既然认定社团是群众性组织,就应该承认其地位的相对独立性,应该给予社团自主开展活动的空间。只要不是法律禁止的,只要是不损害集体正当利益的,只要是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我们就不应该采取措施予以干涉。这是以第二个层面为前提的,即社团和学生能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进步。我们相信但并不盲目过度自信地认为大学生具有、并且应该具有这种自我管理的能力。

这里的“社团”不仅包括各个社团,还有社团联合会本身。社团联合会作为社团的联合机构,承担着统筹、监督的职能。这种统筹和监督应该是不以违背一般意义上的社团的固有存在价值为前提的,也唯有如此,社团联合会对于社团的发展才能发挥正面效应,才能够社团的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提高我院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为同学们的自我发展与进步创造良好的氛围。

只有明确定位,认清自身存在的价值,看到未来的愿景,社团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成为校园文化的主力军。

2.坚持规范化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任何组织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都要有自己的文化,我院作为学校较为年轻的学院之一,社团也相对比较年轻,无论是社联,还是各社团都还没有走出自己的路子来,因此很多东西还不是很规范。虽然学院里有相关规范,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不仅要有大方向的规划,也要有细节方面的指导;不仅社联要有统一的制度,各个社团也要有自己的规范。在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同时,我们必须注意,社团的性质决定了其“活”的特质,把社团搞“活”很重要,我们不能为了制度建设而限制社团自主发展的空间,甚至使社团畸形发展,而应充分调动各个社团的积极性,使其自觉的以自身发展带动整个社团和校园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3.品牌化、精品化与小型化、平民化社团相结合。树品牌,出精品,是我院社团发展的当务之急,我们将在保持各个社团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培养、支持精英管理者协会和新民学会等有特色、有实力的社团,使其发展成为在校内外有影响力的品牌化社团。同时,我们应该降低社团准入门槛,完善社团注册、注销机制,允许并支持小型社团、“流星社团”的存在和发展,鼓励大广大同学自发组建社团,自该制度实施以来,已有锐志践行社、翔翼羽毛球协会、兰馨文学社先后加入我院社团大家庭。这些举措将为实现“超强并存,以超带强,以强促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团新格局奠定了基础。

4.务实性与宣传性工作统筹协调开展。务实性主要是就社团本职性工作而言,社团作为超级兴趣小组,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用到其内部成员的发展,尤其是专业性、理论学术性社团更应该注重这一点。我们将加大对新民学会、精英管理者协会等专业性、理论学术性社团的指导,着力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我们认为,宣传性工作也必不可少,这对于社团自身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宣传工作做好了,才能吸引更多志趣相同之人加入到这一集体中,进而促进集体和个人的发展,也为各项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综上,“自主,放活,务实,突破”的方针既是对上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针的概括,也是其补充和完善。

学生工作联合会工作篇6

在本学期本部门进行了传统的十人十一足部门对抗赛活动,此次活动是以增进各部门之间的友谊与加深部门内部的合作性为目的所举行的一次活动,在活动之初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可计划不如变化快,许多的情况发生了。使得我们的活动不得不能把很多的细节删除掉,可总的来说,这次活动的目的达到了,也算是完满的完成了这次活动。另外在学院的各项活动之中,本部门也积极配合及参与,使活动能更快更好的完成。

本部门属下部门本学期工作情况如下:

办公室:

1. 安排F13办公室值班

基本每个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都会有干事与干部在值班

2. 整理、存放所有协会资料与所有部门资料

按照不同的要求分开不同的文件夹放置文件,资料的查阅更简便

3. 美化办公室

由于与学院艺术团及某乐队共用一间办公室,所以经常都会混乱不堪,且经常都是无人打扫,扬长而去,致使最后还是由本部门负责清理,在这一点上除了我们的监管不力也希望上级能给于我们更多的权利去增加管理的限度。

调研部:

1.各协会的注册/注销

协助各协会注册/注销,由于每年所有协会必须重新注册一次,所以这工作量可以说比较大,而且由于时间的冲突往往干事与协会会长的文件交接就会出现断层,使工作不得不延长时间,拖慢了校级部门的工作效率。也有一种情况是协会会长对于工作的不配合,千催万赶都还是不交,拖了很久才能拿到,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各协会会员的注册

这一项是校级部门在这学期所进行的其中一样改革,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各协会招收人员的情况,使协会的人员数目得以透明化。这项工作基本上也与协会的注册 /注销所遇到的情况相近,甚至比前者更难以管理,因为我们无法对协会的人员进行核实,这对于要查清会员费的收取与最后的去向都有着很大的难度。

3.各协会的财政收支

这也是校级部门在本学期改革中的一项,是为了提高协会财政收支的透明度。此工作是对协会财政的逐级监管,协会所有收支必须交由所属学院的社联分会管理,以避免协会的乱花销,再定期的对协会的帐目进行审查、校核,再上报至校级部门。但依然有协会对新规定置之不理,在收取了会员会费之余更收取了每个学员400 元人民币的培训费,致使有学生向学校老师投诉,这对于本学院影响极其不好,可到现在依然没有得到任何处理的答复。

策划部与外联部:

由于两部门的联系紧密,所以活动与培训一般都一起进行。

1.十人十一足的策划书

本学期的十人十一足的初稿是由策划部的干事负责写的,但是出来的效果不如理想,可能是刚进入部门还不熟悉写策划书的关系。

2.如何写策划书

教干事们策划书需要涉及的各个方面和如何去写,如何做好活动的经费预算。并经常要求他们以小组形式分组写策划书,题目有时是我给他们的,有时是由他们自己发挥,渐渐的,他们写策划书的能力有了很大进步,能开始发挥创新思维。

学生工作联合会工作篇7

前言

现在是大数据的时代,各种信息以新媒体的方式快速传播。新媒体在现在的生活中必不可少,运用新媒体工具,创新学生会工作的思路和实现途径,迎合广大同学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和凝聚方式,达到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护法权益的目的。

 

一、部门工作职能

1.积极配合其他部门,推出有利于学校,团委,党的推送,将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同学们。

2.引导学生,并为学生服务。反映学生的愿望诉求,努力发挥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和服务功能。

3.及时准确、鲜明生动地传播党的思想主张,宣传国家大政方针。

二、主要工作

  1.加强新媒体部的宣传配合作用加强各部门的联系,积极主动的行使宣传职能,为学校的宣传工作再添亮点。

2.充分利用微信、微博、qq空间等新媒体,做好学校活动的宣传工作。

3.管理和维护各个新媒体平台。

三、具体工作安排

  1.定期更新平台内容,以保证平台的吸引力。

2.使用新鲜活泼的语言撰写推送文字,利于与学生们产生共鸣。

3.在内容上选择更多地以读者的角度来思考,使用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与同学们互动与交流。

4.继续紧跟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不断探索和提升新媒体技术运用,了解新媒体发展趋势。

四、工作预期效果

1、加强与各个部门的合作,加强与校学生会的交流。

2、发挥新媒体部门干事的个人特长能力。

3.集思广益,发挥创新能力,开展更多的线上与线下活动,吸引同学们的关注。

结束语

在本学期内努力去完成制定的目标,接受每个人的好的意见,去完善各个新媒体平台。并且可以试图在新的平台上扎根立足。

 

学生工作联合会工作篇8

三、增进交流,加强学术研究型社团的建设。积极组织全校学术研究型社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督促各个社团加强自身内部的建设,做好各项工作,积极培养接班人。

四、积极开拓,寻找新的服务亮点。部门应该在原有活动和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领域,更好得体现我们部门的职能,提供更多的措施在帮助和扶持学术研究型社团。

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科学技术协会相关工作“

1、3月中旬,作好“挑战杯”创业竞赛参赛作品的收集和整理,协助校团委作好校“挑战杯”创业竞赛的初选。组织相关的辅导讲座,对入围前40的队伍进行辅导。

2、4月中旬,作好校“挑战杯”创业竞赛决赛的相关准备工作,及时收集参赛队伍最新的作品,组织好决赛的相关工作,以便于及时选出优胜的20强,参加省里面的初评选。

3、4月中旬到6月中旬,对进入省“挑战杯”创业竞赛决赛的队伍进行更加专业的指导与培训,通过创业沙龙等形式,邀请专家和参赛队伍做及时的沟通与交流。

4、6月中旬,组织入围省“挑战杯”创业竞赛决赛的队伍参加省里比赛,对与获胜的队伍进行及时的宣传与表彰。

二、作好第四届“浙江财经学院学术研究型社团综合力排行榜”的相关工作:

在社团文化节期间,通知各个学术研究型社团积极开展相关准备工作的,及时收集相关资料,作好汇报工作。

在社团文化节闭幕以后,及时收集社团的资料,按照《浙江财经学院学术研究型社团综合力排行榜测评办法》及时统计各个学术研究型社团的分数,公布前十社团名单,并及时将排行榜结果通知相关主管老师。对优胜社团做相应的表彰。

学生工作联合会工作篇9

2、加强团员的思想教育,提高团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能较好的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我们团支部定期对本支部团员进行思想教育、组织学习团队知识,提高团员对团组织的认识,收到了初步的效果。

3、在团员发展上,始终坚持实行团员发展接受团委、团总支和学校学生的评议监督。

二、开展多项活动,营造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1、学校海报是我校的主要文字宣传阵地。我团支部在各个社团的配合下一起在学校中进行有效的团知识的宣传。

2、树立爱心观念。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活动和抗震救灾的义工中同学们深受启发,感受到互帮互助、团结一心的社会大风气。

3、切实做好团支部活动工作,利用团支部会议对我支部成员进行思想教育。从思想到品质、从安全到卫生、从守纪到常规等多方面,强化团员的认知,营造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氛围。

三、以活动为载体,增进团组织的凝聚力。活动的有序开展,能增强团组织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提高我支部成员对团组织的认可度。一年来,团支部紧紧围绕学校团委的中心工作有序的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有力的推动了学校的整体工作。

1.推进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我支部成员参加义卖为西南灾区募捐活动,组织参加青海红十字会为玉树灾区搬运救灾物资、组织团员青年帮助困难同学。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服务社会、关心他人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奉献意识。

2、三月份,召开团支部全体大会,组织学习团的章程,健全完善我团支部。

3、四月份,采薇书画社举办书画展活动,我校与青大、民大等各大院校举办的书画展活动。

4、五月份,有新闻学社成功举办送毕业生晚会。同时配合五四科技文化节的工作。

四、存在问题:

1、个别团员的团员意识还应进一步加强。

2、团活动团支部会议的开展应进一步规范。

3、应进一步加强团干部对团的基础知识培训力度

五、今后工作思路:

1、进一步完善团支部工作制度。

2、抓好每一次活动,取得实效。

3、扎实常规工作,拓宽业务,配合好团委和团总支及学校的各种大型活动。

学生工作联合会工作篇10

(2)做好换届纳新工作,为公共关系策划协会注入新血液

按照院社联的工作计划和实际情况,我们在六月份就完成了协会内部的换届工作。上学年,在十月份初我们便进行了初步的纳新宣传工作,并开始接受报名,秉着择优录取、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挑选合适人选。通过与新生召开交流会的形式介绍与宣传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能,得到了同学们的接纳与认可,经历两轮的面试和为期一个月的试用期,我们最终选拔出一批积极、认真、负责的学生干部。

(3)加强学风建设,推进同学们的思想道德教育

为响应学校的学风建设活动,提高我学院的学习氛围,公共关系策划会重视围绕学院教学工作的中心,结合各时期的特点,积极宣传动员,并通过组织主题会议、论坛、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端正了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增强了学习的内在动力,养成了“惜时、勤学”及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的良好学风,这一举措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4)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促进本协会不断发展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只有不断学习与创新,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由于本协会尚处于发展时期,各项规章制度仍然不够完善,所以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提出新要求,完善原有制度,实现机构管理的制度化,使本协会的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此外,各部门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不断深化改进内部工作机制,如分工合作制,很好地优化分工,充分发挥各部门每一位成员的潜力,使得大家在工作过程中既感到充实又没有负担,同时,大家也可以互相学习,集众人智慧于一体,共同把工作做好。

此外,我们始终重视每年学年的干部培训,在今年的干部培训中,我们从制度规定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等几个方面着眼,以此加强本协会机构的内部管理,增强机构内部的沟通与交流,同时也让全体干部进一步了解相关的工作管理制度和程序,激发了干部们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意识,也增强了本协会的凝聚力。

(5)举办特色活动,丰富校园生活

一年时间匆匆而过,但各部门的活动可以说是有条不紊、紧跟步伐,且越发丰富多彩,本协会一批高品位、高层次、高文化含量的校园文化活动的推出,从不同程度上丰富了广大同学的第二课堂生活,繁荣了校园文化。

『 1 『 2

¶þ¡¢éïò»ñ§äêμä²»×ãö®´¦

£¨1£©îòãçã»óðìá¸ß±¾ð­»áôúñ§ôºμäó°ïìᦡ£±¾ð­»áôú¸÷ä꼶ö®¼äμäó°ïìá¦óðºü´ó²î±ð£¬õâ¸öîêìâò»ö±öæô¼×å±¾ð­»á´ó·ù¶è׳´ó¡£

£¨2£©ôúð­»á³éô±μäμä¹üàí·½ã滹óð´ýìá¸ß¡£

£¨3£©¶ôí¬ñ§ãçμäòâ¼ûμäêõ¼¯¡¢´¦àíòô¼°éï´«£¬îòã绹ã»óðò»¸öñïãüμä»úöæà´±£ö·´ó¦μäñ¸ëù¡£

学生工作联合会工作篇11

第三条 学生社团的各项工作与活动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向。各学生社团都必须有明确的工作方向和范围,并在其间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

第四条  各学生社团之间一律平等,社团之间的工作关系由学生社团联合会予以协调。

第五条  学生社团的成立与注销,必须到学生社团联合会申请,经校团委同意、登记、注册后,方可开展或停止活动。

第六条 成立的社团从登记之日起每学年初要向学生社团联合会申请注册一次。并做好社团的计划和总结工作。

第七条  学生社团需要更换名称时,须向学生社团联合会申请,经校团委同意,履行登记、注册手续后,方可以新的名称开展活动。

第八条 实行学生社团代表大会制度。日常事务管理由学生社团联合会主持。

第二章 会员

第九条 凡经校团委批准,在社团联合会登记注册的社团,自动成为社团联合会的会员。

第十条 社团联合会的会员享有以下权利:

(1)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有监督、讨论和批评本联合会的权利

(3)对社团联合会的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及建议。

(4)其他的应由会员享有的权利

第十一条 社团联合会的会员须履行以下义务:

(1)执行社团联合会的各项决议;

(2)接受社团联合会的监督和管理

(3)参加社团联合会全体会员会议;

(4)维护社团联合会团结、稳定。

(5)其他的应由会员履行的义务

第三章 学生社团代表大会

第十二条 学生社团代表大会每学年召开一次,是最高权利机构。决定**市**中学社团主要年度工作,作出年度工作安排 ,修改章程。大会闭会期间,代表大会的决议由学生社团联合会执行。

第四章 学生社团联合会

第十三条 职责

1. 对各学生社团的申请进行审批,及时向校团委申报。

2. 负责每年度社团的注册工作和社团工作计划、总结等文件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

3. 负责各社团的团组织建设和活动开展情况。

4. 全面负责每年度社团的考核工作,审议学生社团的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对学生社团进行评比、表彰。

5. 负责协调社团同学校各部门的关系。

6. 负责组织召开社团代表大会。

第十四条 组织机构设置

联合会的组织机构由主席团、秘书处。

第十五条 岗位职责

(一) 主席团

主席: 全面主持学生社团联合会工作。负责召开社联各类会议;领导和监督各协会及主管副主席开展工作,负责审批社团工作计划和重大决策;根据学生社团章程、管理条例及考核条例,向学生社团联合会提出任免学生社团干部。社团联合会主席原则上兼任校学生会副主席职务。

副主席: 协助主席全面开展社团工作,负责对学生社团申请的审批、注册,严格对社团成员进行考核;对各学生社团每学期进行审核、注册、备案;对各级学生社团申报进行大型活动检查评优工作;定期对社团工作、社团干部进行考核,并及时将考核情况向社团主席汇报;统一负责学生社团的各项管理工作以及各类组织、协调工作。

秘书处: 协助主席团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工作计划、总结和重大文件的起草;管理各种社团文件档案;负责各类会议的通知、签到、组织会议等工作;实施对社团干部的培训;收存各级学生社团编印的刊物;协助主席团加强各协会之间的联系,发挥社团联合会与各协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 各学生社团

会长 (团长、部长): 主持协会全面工作,严格把握工作方向,负责协会活动计划的审查和常规活的策划,对协会事务进行宏观调控,理顺工作关系,主持召开会员大会及协会工作会议,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向协会会员传达上级指示和文件精神。贯彻执行协会章程,对会员进行监督和考评,代表协会参见学生社团联合会例会,提出合理的工作方案和发展计划。

副会长 (副团长、副部长): 协助会长抓好全局工作,负责会员的技能培训,主抓内部日常事务及有关管理工作,会长不在时代行会长职权。

第五章 社团管理

第十六条 学生社团的发起

1.有正式学籍在校生5人以上,成立以后会员的总数一般情况下不得少于10人;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自愿遵守本条例的各项规定的均可申请成立社团组织。

2. 社团的名称应该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背校园文明风尚。学生社团名称应当与其性质相符,准确反映其特征。

3. 学生社团必须有规范的组织机构和科学的发展规划。

4. 发展成熟的社团要团支部。

第十七条 学生社团的申请

凡自愿发起成立社团者,需按以下程序向学生社团联合会提出申请:

1.起草本社团的章程,其中包括社团的名称、目的、组织机构、负责人、会员资格、会员权利、义务、活动开展,财务制度等内容,章程应与社团的日常活动保持一致。

2.由该社团发起人学生社团联合会领取《社团申请表》,逐项填写,履行正式审批手续。

3.经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席团审查,上报校团委批准后,并予以公告,社团方可正式成立。

学生社团联合会将《社团申请表》一式三份,分送校团委、学生社团联合会、社团自留一份。

4.社团审批时间一般不超过5个工作日,对未批准的成立申请,学生社团联合会须提出不予批准的说明意见。

第十八条 注册

1.由社团发起人拟定详细的申请报告,较社团联合会初审,符合条件后再经校团委审批成立。申请报告应包括社团名称、活动内容、范围、参加方式、负责人详细情况等。

2.各学生社团应在每学期开学之后2个星期内到学生社团联合会进行学期注册工作,以利于学生社团联合会更好的掌握各社团的情况。

3.不经审批注册的社团视为非法社团不允许开展任何活动。

4.社团由内部组织建设的高度自设定机构建章立制选定负责人及指导老师组织等组织行为一般自主决定,但应与联合会沟通。

5.社团联合会要对各社团建立详细的档案资料。

第十九条 变更撤换

1.社团改名、更换负责人、转换活动内容或合并,经批准并重新注册备案后方可执行。

2.社团可自愿撤销,但必须到社团联合会登记,取消注册。

第二十条 奖励、责任处理

1. 每学年,学生社团联合会要对组织活动突出,有较好影响的社团、较优秀的社团成员、为社团发展做出贡献的个人予以一定奖励,以精神鼓励为主。

2. 对于不按规定注册、活动,不配合校团委、社团联合会工作,或其他不符合规定的行为要通报并责令改正。通报不作改正或情节严重的,取消注册、停止活动。属于个人问题的,追究个人责任。

3.对活动中违法违纪的集体或个人,要报校方有关部门处理。

第六章 社团活动

第二十一条 社团活动制度

1 .每学期初,社团要向社团联合会提交本学期活动计划。

2 .社团有相对独立活动权,如需要场地、器材可向社团联合会申请帮助。

3 .社团活动不得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4 .对于跨校联合活动、有重大影响的活动、预计超过50人的均要经校团委同意方可进行。

5 .社团的每次活动均要有详细记录,学期末应将本学期的活动总结及财务收支情况报社团联合会存档。以上材料将作为社团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七章 社团招新

第二十二条 为使社团永葆活力,为新同学提供展示和锻炼自我的空间,联合会原则上在每学年初统一开展社团招新工作。社团招新工作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 .社团在开展招新工作之前,应向学生社团联合会提交招新报告,经学生社团联合会批准通过后方可进行。

2 .社团的招新海报或材料应清楚明确,招聘会员应说明会员的权利和义务,招聘干部、干事应说明拟招聘的具体人数、工作职责,严禁招聘海报或材料含糊不清,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

第二十三条 学期中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招新的社团,须向学生社团联合会提出申请,同意后方可进行。

第八章 学生社团评优及方法

第二十四条 参评资格

凡在社团联合会注册并通过审核的学生合法社团均有资格参加评优。

第二十五条 评选规则

1.社团具有明确的组织、领导机构及指导人员。有明确的内部人事机构及章程。

2.能够及时参加社团联合会的会议,积极响应学校及组织号召。

3.有详细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

4.能够按照计划进行工作及组织各项活动。

5.在校内外有较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能够提高学校社会影响力。

6.对学生的素质提高有较大的帮助。

第二十六条 评选方法及步骤

1.参选社团由相关组织提名或学生社团提出书面申请。

2.被提名和提出书面申请的社团经校社团联合会讨论通过并提交校团委审批.审批通过者便可以参加优秀社团的评选.

3.由校社团联合会、社团代表、学生代表按评选规则给参加评选的社团打分。

4.经校团委、校社团联合会最终评审,评出优秀学生社团。

5.对优秀学生社团给予表彰及奖励。

6.组织优秀社团向其他社团进行经验介绍。

第二十七条 评分标准

1.社团建设情况(章程、执委会等各方面内容)10分

2.社团活动情况(活动次数、参加人数、是否进行活动观摩等内容)20分

3.社团活动影响(同学、与会教师的观感、社会反响等内容)30分

4.社团获得的荣誉(刊登该社团的新闻媒体、获得的评价等内容)20分

5.社团活动展望(对日后社团发展方向、活动计划等方面内容)10分

6.日常工作情况(参加社团联合会会议、社团联合会精神传达等内容)10分

第九章 财务管理

第二十八条 社团联合会经费管理办法

1.社团联合会经费由校团委划拨和通过其他正当渠道积累。

2.社团联合会所有资金由主席团统一调配,收入及支出账目由秘书处登记管理。

3.各部门使用资金,必须提出书面申请,由主席团讨论通过方可支用。

第二十九条 社团经费管理办法

1.社团经费可由各社团自行筹备或申请支持等途径解决。

2 .不得开展以纯盈利为目的的经商活动。

3 .申请经费仅限于举办活动前,由学校团委、社团联合会根据具体情况商定。

4 .社团活动坚持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

5 .对于会费及其他经费的管理,各社团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并制定详尽的财务管理制度。

6.联合会秘书处将不定期对各社团会费使用和财务状况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对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

第十章 附则

学生工作联合会工作篇12

为创新研究生培养体制和机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教育部与中国工程院共同发起,自2010年开始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7所高校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6所具有博士授予权的工程研究院中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试点工作,2011年试点单位增加到36家高校以及科研院所[1]。2012年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试点工作得到了更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累计共63[2]家单位积极响应与参与。高等学校与应用型科研院所之间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围绕“更新观念,提高质量,协同创新,融合发展”[3]的主题正如火如荼的开展。

2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试点工作实践与体会

2.1 合作单位之间长期的科研与人才培养合作是联合培养工作的基础

我院在2012年开始参加了试点工作,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分别在药学一级学科领域开展了联培博士生的合作。两年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与我院合作实质落实的二级学院分别是各自的药学院,复旦药学院与我院在科研、人才培养方面渊源颇深,而上海交大药学院更是在十年前由上海交大与我院联合创办。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工作能够取得良好的开始,得到了各自单位的领导、导师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响应,是与多年来我院与两家单位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有多年的合作基础是分不开的。

2.2 联合培养博士生的目标[4]是合作单位共同的追求

今日世界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创新发展任务紧迫。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根本目的是在于提高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高校与工程院所在此方面通过科教结合,促进双方进行高起点、宽领域、全方位的科学技术研究合作与交流。共同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搭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开展重大战略课题研究,催生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而这正是双方合作单位均非常愿意达到的结果。

2.3 加强沟通协调是联合培养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办法

任何工作离不开沟通与合作,而校际之间的合作能否开花结果则更是需要获得多方的支持和协调。为切实做好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需要在多方面下功夫:

(1)认真学习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并积极做好宣传和落实。在成为试点单位后,我院先后以导师沟通会,研究生指导小组会议,学位评定委员会等多种场合或形式组织开展学习教育部文件精神,并向导师和相关人员做好宣传工作。对于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要求做到吃透文件精神,搭建合作平台,规范管理过程。对于导师人员,要求做到领会联培实质,严把质量过程,协同创新发展。我院各级领导十分重视联培工作,以院士为代表的众多资深研究专家、博士生导师也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并积极的参与到联培工作中去。之所以今天能够取得较好的工作效果,得到了我院各级领导、合作单位、广大导师的肯定是与做好教育部文件精神的宣传和落实是分不开的。

(2)融会贯通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与我院原有的博士研究生工作,互相促进呈良好态势。我院自联培工作伊始就把她作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尤其是博士研究生质量的重大契机,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在教育部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做好联培的规范动作,同时融会贯通联培与我院原有博士培养工作,对我院与合作高校的研究生过程管理进一步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如招生报名考试与录取的程序设计、培养过程服务与要求、学位授予标准制定等。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犹如源头活水来,使得联合培养博士生工作和我院原有博士工作一盘棋,互相促进呈现良好态势。

(3)与合作高校加强协作,互相支撑,协同创新发展。在具体的工作中,我院重视与合作高校的协作,在导师遴选、管理机制等各方面加强沟通协调,确保联培工作顺利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相信在多方力量下,确保达到协同创新发展的最终目标。

3 进一步做好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试点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联合培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明确“突出创新、强强联合、互利共赢、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基础上,着眼于体制机制、培养模式、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创新,不拘一格选拔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4]。在具体的工作中,涉及的导师遴选、报考、科研创新能力评价、初试、复试、录取、培养方案和计划、课程设置、科研训练、质量控制等均需要双方合作单位在良好的合作氛围下共同制定适宜的规章制度,可以说制度建设是联合培养工作良性发展的保障,是质量环节保证。这需要通过广大的研究生教育和管理人员的智慧和汗水来实现。

我院在两年联培博士生工作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的结果,录取了28名博士研究生,已经开始课程学习或科研训练。但是如何进一步做好,还需要我们多思考多实践。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在以下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尝试:(1)在培养环节,合作双方资源已经共享,互相融合,发挥各自优势,课程互选,我们将在保证授课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特色精品课程。同时在我院原有研究生开题报告、中期考核的基础上,重视并做好联培研究生的过程管理。加强各类博士生学术交流,促进科学创新思维的发展。(2)在学位管理环节,严把质量关,不断提高培养质量。在已经起草制定的标准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修订完善相应标准。

参考文献:

[1]关于工程研究院所与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12年扩大试点征求意见的函.

学生工作联合会工作篇13

学校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学校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近些年我国已充分意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介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也广泛开展,比如学校在普遍重视知识掌握和智力开发的同时,也开始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社会实践被作为重要的教育环节引入到学校教育中。笔者认为,学校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在重视理论教学和一般的实践教学的同时,还应重视创新实践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把创新实践作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来抓,使学生在进入社会时,既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

立足工科教育实际,我们认识到中国工程教育尤其是高等工程教育中现实存在的重“学”轻“术”的倾向使得许多工科专业学生缺乏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缺乏对现代工程所必须具备的有关经济、社会方面的知识的了解,缺乏参与现代工程的领导、决策、协调、控制的初步能力和管理素质。为改善这一系列现实情况,解决工科学生不“工”的突出现象,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机制,以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工程人才教育水平为出发点和立足点,联合行业企业先进力量,成立面向工程人才培养合作联盟,开创校企合奏的育人新篇章。本文拟从我国工程人才培养现状、校企合作探索和我院具体实践为主要内容,展开创新人才培养的讨论。

一、我国工程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虽然工科教育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用人单位仍然普遍反映工科学生的工程能力太差,缺乏创新实践能力。工科学生不“工”,重“学”轻“术”现象普遍。反思工科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实验、实习、实训、毕业环节以及与此相关的就业问题等,被称为工科教育的“软肋”。

1.校内实训基地被削弱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具有工科专业的院校都建有为工科专业实践教学服务的实习工厂等专业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就近、就地到这些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际操作和专业技能训练。这种院校自有的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校内实训基地由于受市场经济和资金欠缺的影响,纷纷改为独立经营的企业化实体,并大都与校本部分离,改变了专门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这种体制性丧失固有实训基地的状况,严重地影响了工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成为近些年工科专业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2.校内实验质量及标准降低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扩招、增加新专业等),高校学生人数激增,相对投入不足,给高校各方面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特别是工科类专业,需要大量的实验场地和设施投入。实验项目缩减、实验套数不足现象普遍,难以满足学生实验训练的要求。

3.校外实习效果不佳

到社会企业实习是培养合格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举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工科专业的校外实习效果显著。工厂、企业热情接待和安排实习,工人和技术人员均不计报酬,给予关怀和指导实习,学生可亲自在车间或技术部门参与机器操作和技术实践,不但增长了实践工作能力,也学到了劳动人民的好品质,可谓思想、业务双丰收。当今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厂家怕干扰生产秩序,影响经济收益,不愿甚至拒绝接待学生实习,致使校外实习只能走马观花,学生得不到相应的专业技能训练。

4.毕业设计(论文)的工程训练内容难以保证

毕业设计是工科专业最重要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但存在诸如题目脱离工程实际、题目偏小单一、题目重复、多人同题、单师(只有校内教师)指导等问题。同时由于学生多而专业教师少,教师的指导工作量过大,既有繁重的教学工作,还有众多的科研任务,不能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检查。有些毕业设计课题缺少实践平台,只能作理论分析,正确与否无从知晓。还有的学生的选题和指导教师的研究及教学方向不一致,教师无法对学生的研究进行具体的指导,达不到综合能力、工程能力训练的目的。

5.联系就业严重冲击毕业环节

毕业环节的第八学期是学生联系就业的重要时期,学生参加各种招聘会、面试等活动,无法安心进行毕业环节的工程训练。使得培养计划设计的最重要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

6.企业选拔人才和学生找工作均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一方面企业所急需各类专业人才,但由于企业不了解应聘大学生的实际能力与水平,难以做出选择;另一方面大学生急于找工作,又不了解企业状况,也不好下决心,一个学期过去了,工作没有找好,毕业环节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工程训练。所以就形成了学生就业难、企业招人难的局面。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立工程人才培养合作联盟。

1.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必经之路

开展校企合作不仅是人才培养制度的创新,也是教育制度和劳动力市场的创新。从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及其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看,建立这一制度具有迫切性。校企合作是学校实现应用型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是发挥企业信息优势,了解行业信息的需要;是扩展就业渠道的需要;也是促进专业建设,提升学院竞争力的需要。只有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紧跟时展,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才能既帮助学校克服自身师资、实习基地和经费不足的困难,加快发展步伐;又便于学校准确把握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趋势,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改革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2.面向工程人才培养合作联盟的实践

化工与能源学院本着探索创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的宗旨,联合国内知名化工类及相关企业,成立工程人才培养合作联盟,以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将工程人才培养的部分过程直接与用人单位结合,让用人单位参与其中,培养具有较高工程能力的毕业生。

(1)合作联盟的操作方法。合作联盟以社会对工科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将工科人才培养的部分过程(本科四年级)直接与用人单位结合,让用人单位参与,解决工科人才工程能力培养缺失问题,如校内实训基地削弱、实验质量及标准降低,校外实习效果不佳,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工程训练内容难以保证,学生联系就业严重冲击毕业环节,同时解决企业选拔人才和学生找工作的盲目性问题。创建“毕业环节与就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基地,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在化工类工科高校中具有推广价值的培养高等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有效模式。

化工与能源学院本科生在双向选择基础上,于第七学期与学院和联盟成员单位签署毕业环节联合培养协议,明确三方职责和义务,学生毕业环节课题结合联盟成员单位需要确定,实行双导师制,根据毕业环节内容需要,学生可以联盟成员单位为主进行毕业环节,也可以以学校为主进行毕业环节工作。研究生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于第三学期与学院和联盟成员单位签署毕业设计论文联合培养协议,明确三方职责和义务,研究生毕业论文课题结合联盟成员单位需要确定,实行双导师制,根据毕业论文内容需要,学生可以以联盟成员单位为主开展研究及论文工作也可以以学校为主开展研究及论文工作。毕业论文的教学质量要求由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根据学校要求确定。

(2)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作为联盟成员的各企业单位有:优先招聘化工与能源学院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允许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在本企业设立实习(实训)基地;允许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教学;以优惠条件与化工与能源学院联合开展科技创新或人才培养培训活动以及在双方同意基础上为化工与能源学院的新技术提供中试场地及条件等在内的权利与义务。

化工与能源学院需履行:优先满足合作联盟成员企业对化工与能源学院相关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在合作联盟成员企业成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每年派遣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到盟员企业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或研发工作;优惠为合作联盟企业进行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提供技术服务,职工成人学历教育及岗位培训,干部、技术人员业务培训以及定向工程硕士培养;优先向合作联盟单位科研成果最新信息、优先转让科研成果;以优惠条件承接合作联盟单位技术攻关或检测检验工作等权利与义务。

(3)实践成果。化工与能源学院面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合作联盟成立一年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已初见成效,学生实习和毕业环节设计等方面的困难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科研项目和技术培训有序开展,联盟队伍不断壮大。

一年来,我院共计有 人次到成员单位实习; 名学生在成员单位从事并完成了毕业设计环节;2007级毕业生中有 名学生到联盟成员单位就业;在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方面, 个岗位培训班已经开始; 个科研项目有序展开,合同金额达到

元。一年来的实践证明,成立合作联盟,有效的推动了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与科研成果的转化。

三、构建联盟合作长效机制

1.制约机制

合作联盟自筹备之初就建立了完整的机构章程及规章制度。内容涵盖联盟的性质、宗旨、总体任务、校企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等方面,为联盟的有效运行与长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保障。

2.互动机制

学院与企业共同参与合作联盟发展重大决议和事项的讨论和表决,就合作联盟应组织实施的项目、合作联盟的发展提出建议。合作联盟设会长一名,由参加合作联盟的企业单位轮流出任,每届一年;合作联盟设常务副会长一名,由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院长出任;合作联盟设秘书长一名,由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担任,实现了校企协同管理。

3.双赢机制

面向工程人才培养合作联盟在产学研结合上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双赢。这个过程,就是企业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过程。企业通过与学院的结合,实现生产要素新组合与互补,不仅获得经济效益,自身技术也得到提高。反过来,企业的信息优势、技术优势以及设施设备优势,一方面解决了学生毕业前的综合实习问题,另一方面也促使学院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实现了校企双方的优势互补与共赢。

4.情感机制

每年十月份第三周的周六、日是联盟成员的集体活动日。集体活动一方面为联盟搭建信息、技术合作洽谈等交流平台,另一方面为增进行业企业友谊推波助澜。此外,充分发挥“同乡会”和“校友会”的作用,开展“优秀校友进校园”系列活动。

四、强化校企合作,推进学院与行业企业共同进步。

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建设。

化工与能源学院以合作联盟为平台,进一步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方法、手段和形式,根据社会需求,增强教学过程中的技能性和实践性教育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指导,以专业为主体,在现有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将企业实习环节纳入整个教学体系,结合就业形势,科学合理的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就业、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与企业合作方面,注重技术交流与科研转化,从而提升学院的学术竞争能力,促进研究型学院建设目标的实现。

2.以企业需求为依据,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做好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工作,既是保障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的长久之策,也是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当务之急。校企合作是教育适应经济,为经济服务的具体制度。毫无疑问,校企合作的动机、过程、成果都应该必须体现企业需求,以企业需求为依据,展开技术支持与互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发挥辐射效应,服务民族企业与地方经济。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来自国际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能否尽快培养与造就一大批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为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工程科技进步做出新的重要贡献,就成为提高国家工业竞争力、实现强国之梦的关键,成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任务。企业与高校进行校企合作并回报社会,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公益事业,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和重要举措。从学院角度,希望以合作联盟为纽带,进一步加强与企业合作,并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时刻谨记回馈社会、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应用研究、技术服务等活动。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辐射效应,把对接社会需求、提高服务能力作为发展核心,为国家培养大量的高素质工程人才,为民族企业、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

2 朱春辉.当前高职院校校企介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30)

3 曾庆洪.蓝海林战略联盟的绩效影响因素研究:一个基于规模联盟和范围联盟的理论框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4)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