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德育原则实用13篇

小学的德育原则
小学的德育原则篇1

一、正面和反面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正面和反面在这里主要指两个反面,一是教学例子的正反面,二是教学方式的正反面。首先,进行正反面案例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思想层面的教育,但是却也绝不是纯理论、纯思想的教育。纯理论的教育,只能让学生坠入思想的云雾,而无法真正体会到“道德”的本质,所以在教学中适当的举例,也就成了小学德育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在这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进行综合平衡,即不能只强调正面的例子,也不能过分的进行反面例子的讲解,这两种方式都不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真正提高。只有从正反例子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是正反面的教学方式。正面的教学方式即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通过正面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反面的教学方式,则是与正面教育相对应,即通过适当的强制和灌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正面的教育要求教师注意谈话的态度和细节,主要是以理服人,通过模范人物增强教育的感染力;而反面教育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适当的运用强制性的措施,促使学生接受社会道德标准。正面的教育符合小学生的心理接受特点,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毕竟小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有限,从正面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远离败坏社会道德的行为。但是,小学生处于成长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也有一定的叛逆性,因此,在教学中适当的使用强制性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正确对待社会道德标准和规范。

二、知行合一的原则

知行合一是我国教育的光荣传统,在新时代下更是需要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行能力。小学德育教育也必须要遵循这一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既要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对社会道德标准和规范的认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最终实现学生在思想上接受人类社会道德的规范和准则,以此作为实践行动的导向,作为日常言行举止的正确导向。

所以,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必须要在完成课堂理论和思想教育的基础上,适当的开展实践活动,把理论转化为行动,知行合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强调道德规范和准则的基础上,在引导学生在思想上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的基础上,加强动机教育,加强实践教育。如在进行“助人为乐”主题的德育时,教师一是要给学生讲解什么是“助人为乐”,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然后要注意从学生的心理动机出发,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动机,以此干预学生的实践活动。因此,教师既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但是又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动机,真正是“助人为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帮助别人当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淡化功利目的。

知行要合一,知行的动机也要端正。只有在正确的道德观引导下,开展正确的道德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把小学德育工作做好,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知行合一的好学生。

三、与时俱进的原则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材,在进行小学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把德育工作的特点与社会时展的特征结合起来,做到德育工作的与时俱进。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意把德育工作于社会热点和焦点结合起来,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资料,都应该与社会、与时代接轨。在信息万变的时代里,世界就是一个地球村,学生不仅可以从网络上学习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也会受到很多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教育学生如何去判断是非黑白,如何去鉴别不良信息的传递,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例如我国在2008年举行的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中,在法国巴黎著名的埃菲尔铁塔开始环球传递第5站传递时,“分子”从人群中冲出来,试图要抢走火炬,而坐在轮椅上的火炬手金晶用她那残缺的身躯全力保护火炬,面对暴徒对她的殴打,她毫不畏惧,依然坚强的保护着火炬,在一瞬间里,我们可以看到金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奥运会顽强的精神。金晶或许没有运动场上姚明的光辉、没有张怡宁的喝彩,但是,我们在金晶身上体验到的爱国精神并不比其他运动明星逊色。因为,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不仅是要在德育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更新,更要对新时期学生出现的新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点进行关注,并把这些心理特点纳入德育工作的计划中,保证德育教育与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教师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从各方面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展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全局观,从整体上把握德育工作的方向,并根据实际情况,细化到各个教学环节,实现德育工作的规范化、合理化、高效化。

【参考文献】

小学的德育原则篇2

一、在德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应坚持的原则

1.适度原则

在小学班主任德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要坚持适度原则,进而使激励策略发挥更大的作用。适度原则主要是指对学生的激励策略既不能过度也不能过少,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采取对应的激励策略进行奖惩,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激励策略的作用。例如,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处于贪玩的阶段,在上课铃声响过之后仍然在教室楼道里嬉戏打闹,这时教师进行德育就要坚持适度原则,既不能不分对错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进行激励,也不能惩罚过度,而是既要指出学生的错误,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2.及时原则

在德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坚持及时原则主要是强调激励策略的时机性,要根据学生身边发生的小事或者是网络上的热点话题及时进行激励,这样能更好地发挥激励策略在德育中的作用。例如,在我们的德育课上,学生上课能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到德育教学中来,这时就需要老师进行及时的表扬,或进行适当的奖励,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3.全面原则

由于每位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差异性,所以在德育中要坚持全面原则,激励策略要顾及每一位学生,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平时表现就很好的学生,要给他们设定一个通过激励策略可以完成的更高目标,这样有利于他们更加积极进取,而对于平时表现较差,自律能力低的学生,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通过激励策略就可以完成的目标,这样也不会因为目标太高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德育中实施激励策略要因人而异,坚持全面的原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通过德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正确的道德标准。

二、德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途径

1.转变德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小学班主任在德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首先需要教师转变德育观念,要由教师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转变为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教师适时进行引导。所以德育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合的德育激励策略。同时班主任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师生之间多进行交流与沟通,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在班级里也能营造一种良好、积极的德育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认识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2.以学生为中心,丰富并灵活运用激励策略

在小学的德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激励策略。在德育中老师可以对不乱扔垃圾的学生进行口头表扬,对其行为进行肯定;或者是对主动帮助同学,尊老爱幼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奖励,这样通过多种激励策略来进行德育。

3.注重实际生活,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小学德育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所以小学班主任要根据实际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有效实施激励策略。只有将学校生活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进行德育,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例如,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帮助家长做家务,或者将路边的垃圾主动捡起扔进垃圾桶,老师都要对其进行表扬,或者是在综合素质的考评中进行加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德育,自觉主动地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小学班主任的德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师生共同努力。首先,教师要转变德育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不断丰富激励策略;其次,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道德素质的提高,小学生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培养优秀品质和道德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的德育原则篇3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下,我国小学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德育工作依然存在失效的问题。洛克认为:“在一个人或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少的”。其《教育漫话》中的德育观对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洛克的生平及其《教育漫话》简介

约翰·洛克(1632-1704),出生在英格兰西南部萨莫塞特郡一个乡村律师家庭,他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教育思想家,是绅士教育的倡导者,欧洲启蒙运动的先驱。恩格斯评价他是“1688年资产阶级妥协的产儿”。①洛克的著作有《论自然的法则》、《论宽容》、《政府论》、《教育漫话》、《论基督教的合理性》、《自然哲学基础》、《工作学校草案》等。

《教育漫话》是洛克的主要教育著作,是绅士教育的代表作。该书出版于1693年,先后译为法、荷、德、意等文字,中译本最早是由商务印书馆于1937年出版发行,译者是傅任敢。全书共217节,第1~30节讲身体保健;第31~146节讲道德教育;第147~216节讲文化学习;第217节是结论。在这部著作中,洛克详细论述了绅士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和方法。该著作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批判了当时英国的传统教育,提倡较广泛的、切实可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在体育、德育和智育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可供参考的建议。它虽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其主流思想是进步的,值得我们借鉴。

二、洛克《教育漫话》中的德育观

(一)德育的内容与原则

洛克所谈的道德教育主要是指“如何使得精神保持正常,使他的一切举止措施,都合乎一个理性动物的高贵美善的身分”。②关于德育的内容,洛克始终把儿童应具备的良好的德行放在首位,德行包括理智、礼仪、智慧、勇敢等美德。他认为德行是绅士教育的灵魂,其他教育围绕着德行这个核心并为之服务。③关于德育的原则与基础,洛克指出:“一切德行与价值的重要原则及基础在于:一个人要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要能不顾自己的倾向而纯粹顺从理性所认为最好的指导,虽则欲望是在指向另外一个方向。”②可见洛克主张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就在于要克制自己的欲望。

(二)德育的方法

基于道德教育的原则,洛克提出了道德教育的方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重视早期教育,注重说理教育。洛克认为“凡是有心管教儿童的人,便应在儿童极小的时候早早加以管教。”④父母在孩子刚刚就知道服从时就应树立自己的威信,而不是一味的放纵他们;在孩子长大以后,则应采取越来越亲切的态度去对待他们,成为他们最好的、唯一可靠的朋友。洛克主张说理教育,他说:“我不能不认定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⑤,并指出说理要符合儿童的能力和理解力。说理的时候,举止要温和,态度要镇定,要使儿童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

其次,反复练习,培养良好习惯。许多习惯的养成往往要靠练习,洛克说:“我觉得一切德行与美德的原则在于去克制理智所不容许的欲望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和增进靠习惯,而使这种能力发挥得容易熟练则靠及早练习。”⑥洛克主张练习时,照料儿童的人应该仔细研究儿童的天性与才能,制定出适合儿童自身的规则。他还强调同时培养的习惯不能太多,要一种习惯养成之后,再去培养另外一种习惯。

再次,重视榜样示范作用。在对儿童的教育中,洛克特别重视榜样示范的作用。他说:“与榜样相比,没有任何事情能这么温和而又深入地打动人的心扉。”⑦他认为在教导儿童的方法中最简明、最容易而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并加以口头开导。这样会使儿童懂得更清楚,印象也更加深刻。他强调父母与导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让儿童去做他所希望他做的事情。他还指出伴侣的影响比一切教训、规则、教导都大。

第四,奖惩合宜。关于德育,洛克是主张使用奖惩的方法的,但他强调奖惩一定要合宜。在奖励的方法上,他反对对儿童进行单纯的物质奖励,即“用儿童心爱的事物去奖励儿童,去讨儿童的欢心”。⑧他提倡用良好的名誉去奖励儿童,他说:“名誉虽然不是德行的真正原则和标准,但它离德行的真正原则和标准是最近的。”⑨关于惩罚,洛克认为惩罚应该尽量避免,鞭挞更不可多用。他反对体罚学生,认为那是一种“奴隶式的管教”,其养成的是一种“奴隶式的脾气”。⑩

三、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策略——基于洛克《教育漫话》中德育观的启示

小学的德育原则篇4

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依然在一些地方和学校严重存在;德育工作不适应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方法与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倾向比较严重;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德育教育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一些地区的社会环境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一些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教师职业道德亟待加强;德育工作的保障措施不够有力,体制、机制、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等政策不到位。因此,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项紧迫任务,将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成败。WWw.lw881.com因此,如何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小学的德育原则篇5

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依然在一些地方和学校严重存在;德育工作不适应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方法与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倾向比较严重;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德育教育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一些地区的社会环境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一些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教师职业道德亟待加强;德育工作的保障措施不够有力,体制、机制、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等政策不到位。因此,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项紧迫任务,将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成败。因此,如何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小学的德育原则篇6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5-0065-02

一、德育的内涵

什么是德育?简单地说,德育就是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目前普遍认为德育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另外还有更为广义的德育界定,认为除以上几个方面外还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是环境教育、预防艾滋教育等等。西方教育理论中所定义的“moral education”较为明确,把道德与政治、法律相区别开来。碍于传统思维,我国常把道德和思想政治相提并论,扯不清理还乱。尤其是到了现代民主法制社会里,道德则更需挂上公民社会的政治素质和意识。对于这一点西方国家的办法是另开设公民教育课,也就是相当于我国的政治教育,从而做到了既适应现代社会要求又明确了德育的内容。因此笔者赞成对德育的定义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的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1]。下面就学校德育为话题展开讨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法德不清

以“门”为例,人民网发表了名为《门:90后女孩是处女很丢人吗?》一文。正如记者所言“看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我最初的感觉便是无法理解,真的是无法理解......”,但笔者认为这并不仅仅是无法理解这么简单,也不仅仅是道德问题,而是严重的违法事件,是对法律的公然践踏和亵渎的问题。据资料显示,“我国19岁以下青少年平均5%~10%的男孩、3%~8%的女孩有过性经历。1998年以来,在北京妇产医院接受中期引产的女性一半未婚,其中20岁以下的女孩占14%。近年来,人民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中,青少年犯罪超过了30%,性犯罪案件占18%~25%,并呈上升趋势。”[2]性常识,性道德与法律分不清,法律意识淡薄以至于无知,法守不住如何看德育?

(二)揠苗助长

说到德育,另外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不切实际地要求学生,尤其还在小学就冠以高尚高大的高标准来严苛要,脱离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和规律。“小学生的基本思维特点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他们的自我意识正在上升,并且处在由具体到抽象,片面到全面综合的过渡期。”然而,连小学也是普遍盛行的教育思想所谓“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要求“热爱学习、立志成才”,老师无外乎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3]精英教育作为主角,多考些分数反而最重要。当然,也就不是启蒙培养具有丰富个性和健全独立人格的现代教育。“好”意本没有错,但是根据孩子的认知能力,这种“抽象”的德育对于孩子无疑是无法理解和承受的,多以应付式的死记硬背。相反,学生道德问题中普遍存在“人生缺乏理想,缺乏信念;对爱国主义精神缺失......价值观念的错位,言行举止的失范”成了莫大的讽刺。

(三)与生活严重脱节

一方面,波澜壮阔的市场经济改革,社会大发展,光怪陆离的世界无奇不有,校园难免不受影响。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信息转瞬即逝,生活多姿多彩而富于挑战。这也就要求我们的学校与社会建立同样广泛的联系,让学生走出“象牙塔”,鼓励走进社区乡村,深入身边实际,体验和发掘生活中随处随时发生中的喜怒哀乐。学生可观可感,教师适时引导,培养他们分辨和判断能力。事实上“由于德育和生活社会缺乏建立广泛的联系,故德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不相干的东西,成了“来自天外的声音”,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使其内化。”[4]

三、德育工作需要秉持的基本原则

就以上德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根本处纠正德育工作中的无意识“盲区”,任何“细枝蔓叶式”的探讨都只是空话。这个“根本”就是原则,就是德育工作中的方向,只有坚持了正确的原则才能准确达到目的。关于这一点,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德育原则的统一意见是:知行合一的统一原则;生活的原则;爱和民主的原则;主体性原则;体验性原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原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的原则。

(一)必须牢固坚持法治性观念原则

这是第一,也是必须首先需要明确的。然而,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对于法律的认识远没有西方社会所理解的那样深刻和具理性。就中国的现实而言,法治具有脱离传统“人治”的根本意义。西方的现代文明是写在法制之中的,它的力量犹如《独立宣言》而被视为圣经。因为最初的“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作为一种无形的、非程序化的人性光芒深藏于人们灵魂之中,转化为人的情感、意志和信念,而这些原始的道德愿望只有通过制度化的法律才能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社会规范,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良性的社会道德秩序才有绝对的约束力,不仅为少数道德高尚的人所信服和赞誉,而且成为整个社会的道德信仰和社会成员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法律是道德的起码要求,是道德的底线、是不能踩的“红线”。没有法律作底线,宣扬的那些再完善、再美好的道德最终也不过是说教而已。只有当人们从灵魂上对法律有强烈的敬畏之心,然后才是对违背道德的羞耻感。让人在作出某项行动之前首先去理性地考虑:这样做违不违法?如果人在行动之前想到的是我这样做道不道德,那他就极有可能去做,直至酿成犯罪。试想:对违法犯罪之人,还有什么道德?还讲什么道德?讲什么德育?因此,在现代的社会里,首先必须强化基本的法制理念,让学生首先学法懂法守法,然后才是德育。

(二)必须坚持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相协调的原则

“孩子是个性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时期,一般认为:童年是心理和行为形成的敏感时期和关键时期,在0―6岁是自我意识的萌发期、6―12岁是重要习惯的养成期,10岁孩子的性格开始形成,到16岁时形成独立的人格。”再看看“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对于大、中、小学生的德育目标和内容的特殊性明显缺乏界定,可操作性又不强。而具体到每一个人,他们不同的成长经历和身心的成熟度都将决定是否接受一种所谓的道德。因此,道德主要依靠人们内心的自觉接受,从这个角度讲,要求“教师只是价值澄清过程的促使者,持中立态度,尊重学生自己的结论。”对于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角色问题,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鼓励个人发展从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的道理推理能力;道德发展不仅是获得一定道德知识的结果,还是个人道德思维方式的质的变迁。”强调对道德行为和现象的判断、评价以及认知上的推理思考,并加以非“定性判断”的引导都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的思考能力,减少盲从、被动的人格特点,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同时,积极的认知推理和判断思考也有利于加强对美德体验,巩固成为自觉的行为。因此,在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人格独立的条件下,平衡“知”和“行”才可能凑效。把握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认知特点行为规律之间的协调统一,充实德育的具体目标和内容,是目前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实际上,学校在“知”的方面没有预先做到的情况下,学生不“知”,而强调“行”,在学生内外冲突中,“行”则不可能。更何校园德育“行”之又少。哪里“行”呢?回答是走向生活。

(三)必须紧密结合现实的社会生活的原则

世界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学校道德和社会道德应当是统一的”,“不能有两种道德原则:一种为着校内的生活,一种为着校外的生活。”[5]可见,校园里宣扬的道德与生活中通行的道德必须具有一致性。现代教育是为现代社会服务的、培养现代人的教育。然而,当世界倡导文化多元化,民主、创造和独立的伟大精神的时候,依然让教师去统一灌输一种所谓的“美德”和一种脱离实际的价值观,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以美国为例,学校没有统一、专门的思想品德教材,也没开这门课。中小学教师传授一般的伦理道德规范、常识,注重的是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把它作为德育的中心任务,注重引导和激发。如科尔伯克著名道德两难问题实验“海因滋偷药”中设置的情境一样,让学生自发自觉地踊跃发表见解,并不横加阻拦或加以对错的评判。在道德实验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推理,学会了理解,懂得从不同角度的看问题的方法和思维,而不是盲目听从权威的结论。美国学者认为,道德伦理规范的灌输无济于学生道德水准的提高,真正的教育途径就是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道德认识,提高道德责任感,培养道德情感。美国学校德育的重要特色是坚定地为社会实际服务,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需求进行,无论是所设课程内容还是所取形式,都绝无空洞教条之处,一切从实际出发。所谓实践就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与社会服务,增强德育的实效。国家则免费供学生参观各色各样的博物馆,开放国防设施,定期进行国防教育。且看美国上下的建筑物,直至一座普通的居民楼,一辆消防车都飘扬着的星条旗就有所感了。德育是贯穿于每个角落,每一个时刻。德育也就融入整个课程(不是我们理解的某一科目)当中,孩子们耳濡目染、亲身亲历,也就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而指望一本教科书,开一门无关紧要的《思想品德》课,不“知”又不“行”的情况下,如何能做好德育工作?

综上,德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道德建设要从娃娃抓起,在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再根据具体的客观的实际落实到发展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丰富健全人格上来。坚持法制性、规律性和生活性的三个大原则。只有把德育中的理念性的问题纠正了,德育的工作也就开始朝正确的方向迈进了。

参考文献:

[1]陈志权,等.研究生德育隐性课程建设初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2):60-64.

[2]龙一平,沈绍睿.论美国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9(6):142-143.

小学的德育原则篇7

作为宋明理学的总结者,王夫之极为注重道德教育,因而就形成了他的极为丰富的德育思想。王夫之在德育目标、德育原则、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等方面都有非常深刻的思考。

一、“正志为本”的德育目标

王夫之十分重视“志”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他把“立志”与“正志”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立志是否远大而坚定,圣人和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圣人有远大而坚定的志向。他说:“学者德业之始终,一以志为大小久暂之区量,故《大学》教人,必以知止为始,孔子之圣,唯志学之异于人也。”这就是说,在王夫之看来,学者必须先“立志”,志向定了,他的学习与思考才会有明确的方向,他在生活中才不至于因受到偏私的的干扰而做出悖理违义的事情来。他说:“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王夫之不仅要求学者要“立志”,而且要求学者要“正志”,他提出:“正其志于道,则事理皆得,故教者尤以正志为本。”同时,他还强调,学者立志必须执着与专一,“人之所为,万变不齐,而志则必一,从无一人而两志者”。他强调,确立了自己的志向以后,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应该矢志不移,如果朝三暮四,则“不可名为志,而直谓之无志”。但是,王夫之所说的“志”是“志于道”的,即要志于封建伦理道德,这也是他“正志为本”的德育思想的局限性之所在。

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他就必须先“立志”,古代如此,今天仍然如此。有志者,事竞成。立志对于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只有树立了远大的志向,才能做到前进有目标,努力有方向。一个没有目标、没有理想、没有志向的人,他是不能有积极的行动的,即使有了行动也会是盲目的或不能持久的。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和志向以后,他还必须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志向而行动,必须从一事一物做起,必须一点一滴地积累,不能好高骛远,否则理想就会变成空想。在近一千年之前,王夫之能把“立志”作为德育建设的目标,能将其放在一个人的事业能否成功的各因素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二、“因人而进”的德育原则

“因人而进”即应根据受教育者智力的高低和其优点与缺点等具体情况而进行教育。王夫之从他的“性日生日成”的人性生成论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性情是人在后天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因而他就十分重视后天教育的作用。而在道德教育中,他认为教育者居于主导地位,因而教育者对被教育者必须善教,必须“顺其所易,矫其所难,成其美,变其恶。教非一也,理一也,从人者异耳”。这即是说,虽然具体教育方法各不相同,但基本原则却是一样的。他指出:人“质有不齐”,有刚有柔,有敏有钝;志量不齐,有大有小;德性不同,有优有劣;知识不等,有多有少。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就应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对之进行教育,即“因人而进”他说:“君子之教因人而进之,有不其之训焉。”。他认为,如果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而采取“一概之施”,那就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关于如何做到“因人而进”,王夫之指出,最关键的就是教育者必须了解教育对象,即他所说的“必知其人德性之长而利导之,尤必知其人气质之偏而变化之”。王夫之还进一步指出,作为教育者,要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他就必须“始则视其质,继则问其志,又进而观其所勉与其所至,而分量殊焉”。这即是说,作为教育者,他必须逐步深入地了解学生,先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再询问学生的志向,继而再考察学生的道德行为。如此之后,他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才能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做到有的放矢。

王夫之提出的“因人而进”的德育原则充分地考虑到了受教育者年龄、个性、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别,其核心就是要针对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以便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这一原则在理论上是有根据的,对我们今天的德育实践仍然有其重要的启示作用。

德育是一项“人心工程”,只有对不同年龄、不同个性、不同道德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使他们将道德认识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因此,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了解教育对象,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然后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育,以使道德教育能尽可能地符合学生的实际。这也就是说,对于学生。我们既要有基本的和共同的要求,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特长,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教育。邓小平曾经说过:“我们在鼓励帮助每个人勤奋努力的同时,仍然不能不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因此,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德育对象思想道德发展的实际水平,必须讲求针对性与实效性,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统一起来,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

三、“立教有序”的德育方法

所谓“立教有序”,就是必须依照大小、远近、精粗、轻重等次序来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它实质上就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王夫之在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关于“立教有序”的教育方法。他指出:“于事有大小精粗之分,于理亦有大小精粗之分。乃于大小精粗之分又有大小精粗之合。事理之各殊者分为四:一、事之粗小;二、事之精大;三、粗小之理;四、精大之理。众理之合一者为五,此事理之序也。”在王夫之看来,不仅“事”有大小、精粗与轻重之分,而且“理”也有大小、精粗与轻重之别,所以他将“事理之序”区分为五等,即事之粗小、事之精大、粗小之理、精大之理以及大小精粗之理的合一。在王夫之看来,一个人要成为圣贤,他对这些大小精粗的事理都是要学的。但由于人的精力有限,人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是需要逐步提高的,所以就必须采用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即设法做到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事及理。用王夫之自己的话说,就是“始教之以粗小之事,继教之以粗小之理,继教之以精大之事,继教之以精大之理,而终以大小精粗理之合一”。无疑,这样循序渐进地施教,能使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稳步地提高。相反,如果不按序立教,最后的结果就可能是“教者之心已劳,学者之业难就”。

循序渐进的方法,既是教育教学中的普遍法则,也是王夫之德育思想的重要内容。这种方法既看到了学生接受道

德教育的渐进性,也强调了德育内容的循序性,它对于我们完善德育方法,对于我们按规律办事以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就形成,它必须经过长期的培养,它的形成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对学生进行的道德教育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能指望一蹴而就,不能急于求成。所以,在道德教育中,我们必须做到从小处着手,从小事着手,从近处着手,从简单的事情上入手,循序渐进,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才能增强德育的效果。

小学的德育原则篇8

什么是德育?简单地说,德育就是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目前普遍认为德育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另外还有更为广义的德育界定,认为除以上几个方面外还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是环境教育、预防艾滋教育等等。西方教育理论中所定义的“moral education”较为明确,把道德与政治、法律相区别开来。碍于传统思维,我国常把道德和思想政治相提并论,扯不清理还乱。尤其是到了现代民主法制社会里,道德则更需挂上公民社会的政治素质和意识。对于这一点西方国家的办法是另开设公民教育课,也就是相当于我国的政治教育,从而做到了既适应现代社会要求又明确了德育的内容。因此笔者赞成对德育的定义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的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下面就学校德育为话题展开讨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法德不清

以“破处门”为例,人民网发表了名为《破处门:90后女孩是处女很丢人吗?》一文。正如记者所言“看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我最初的感觉便是无法理解,真的是无法理解......”,但笔者认为这并不仅仅是无法理解这么简单,也不仅仅是道德问题,而是严重的违法事件,是对法律的公然践踏和亵渎的问题。据资料显示,“我国19岁以下青少年平均5%~10%的男孩、3%~8%的女孩有过性经历。1998年以来,在北京妇产医院接受中期引产的女性一半未婚,其中20岁以下的女孩占14%。近年来,人民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中,青少年犯罪超过了30%,性犯罪案件占18%~25%,并呈上升趋势。”性常识,性道德与法律分不清,法律意识淡薄以至于无知,法守不住如何看德育?

(二)揠苗助长

说到德育,另外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不切实际地要求学生,尤其还在小学就冠以高尚高大的高标准来严苛要,脱离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和规律。“小学生的基本思维特点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他们的自我意识正在上升,并且处在由具体到抽象,片面到全面综合的过渡期。”然而,连小学也是普遍盛行的教育思想所谓“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要求“热爱学习、立志成才”,老师无外乎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精英教育作为主角,多考些分数反而最重要。当然,也就不是启蒙培养具有丰富个性和健全独立人格的现代教育。“好”意本没有错,但是根据孩子的认知能力,这种“抽象”的德育对于孩子无疑是无法理解和承受的,多以应付式的死记硬背。相反,学生道德问题中普遍存在“人生缺乏理想,缺乏信念;对爱国主义精神缺失......价值观念的错位,言行举止的失范”成了莫大的讽刺。

(三)与生活严重脱节

一方面,波澜壮阔的市场经济改革,社会大发展,光怪陆离的世界无奇不有,校园难免不受影响。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信息转瞬即逝,生活多姿多彩而富于挑战。这也就要求我们的学校与社会建立同样广泛的联系,让学生走出“象牙塔”,鼓励走进社区乡村,深入身边实际,体验和发掘生活中随处随时发生中的喜怒哀乐。学生可观可感,教师适时引导,培养他们分辨和判断能力。事实上“由于德育和生活社会缺乏建立广泛的联系,故德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不相干的东西,成了“来自天外的声音”,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使其内化。”

三、德育工作需要秉持的基本原则

就以上德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根本处纠正德育工作中的无意识“盲区”,任何“细枝蔓叶式”的探讨都只是空话。这个“根本”就是原则,就是德育工作中的方向,只有坚持了正确的原则才能准确达到目的。关于这一点,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德育原则的统一意见是:知行合一的统一原则;生活的原则;爱和民主的原则;主体性原则;体验性原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原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的原则。

(一)必须牢固坚持法治性观念原则

这是第一,也是必须首先需要明确的。然而,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对于法律的认识远没有西方社会所理解的那样深刻和具理性。就中国的现实而言,法治具有脱离传统“人治”的根本意义。西方的现代文明是写在法制之中的,它的力量犹如《独立宣言》而被视为圣经。因为最初的“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作为一种无形的、非程序化的人性光芒深藏于人们灵魂之中,转化为人的情感、意志和信念,而这些原始的道德愿望只有通过制度化的法律才能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社会规范,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良性的社会道德秩序才有绝对的约束力,不仅为少数道德高尚的人所信服和赞誉,而且成为整个社会的道德信仰和社会成员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法律是道德的起码要求,是道德的底线、是不能踩的“红线”。没有法律作底线,宣扬的那些再完善、再美好的道德最终也不过是说教而已。只有当人们从灵魂上对法律有强烈的敬畏之心,然后才是对违背道德的羞耻感。让人在作出某项行动之前首先去理性地考虑:这样做违不违法?如果人在行动之前想到的是我这样做道不道德,那他就极有可能去做,直至酿成犯罪。试想:对违法犯罪之人,还有什么道德?还讲什么道德?讲什么德育?因此,在现代的社会里,首先必须强化基本的法制理念,让学生首先学法懂法守法,然后才是德育。

(二)必须坚持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相协调的原则

“孩子是个性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时期,一般认为:童年是心理和行为形成的敏感时期和关键时期,在0—6岁是自我意识的萌发期、6—12岁是重要习惯的养成期,10岁孩子的性格开始形成,到16岁时形成独立的人格。”再看看“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对于大、中、小学生的德育目标和内容的特殊性明显缺乏界定,可操作性又不强。而具体到每一个人,他们不同的成长经历和身心的成熟度都将决定是否接受一种所谓的道德。因此,道德主要依靠人们内心的自觉接受,从这个角度讲,要求“教师只是价值澄清过程的促使者,持中立态度,尊重学生自己的结论。”对于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角色问题,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鼓励个人发展从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的道理推理能力;道德发展不仅是获得一定道德知识的结果,还是个人道德思维方式的质的变迁。”强调对道德行为和现象的判断、评价以及认知上的推理思考,并加以非“定性判断”的引导都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的思考能力,减少盲从、被动的人格特点,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同时,积极的认知推理和判断思考也有利于加强对美德体验,巩固成为自觉的行为。因此,在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人格独立的条件下,平衡“知”和“行”才可能凑效。把握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认知特点行为规律之间的协调统一,充实德育的具体目标和内容,是目前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实际上,学校在“知”的方面没有预先做到的情况下,学生不“知”,而强调“行”,在学生内外冲突中,“行”则不可能。更何校园德育“行”之又少。哪里“行”呢?回答是走向生活。

小学的德育原则篇9

一、中小学德育内容的层次

现当代德育内容结构的一般趋势是从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开始,因此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应当包括三个层次:

其一,规则层次的德育内容。这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一些具体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规则。如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孝敬父母,友爱同学,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谎,不恃强凌弱,不损坏公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放等等。

其二,原则层次的德育内容。这是对各种规则层次德育内容的一般概括,是在一般情况下必须遵守、特殊情况下可以变通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准则。如热爱和平,但对于别国的侵略我们又必须要敢于说不,敢于以武力的方式将其驱逐出境;如诚实守信,但对于敌人的诱供,我们要敢于守口如瓶,善于“撒谎”,对于一些需要鼓励和赞美的人来说,有些“善意的谎言”可能要比“实话实说”更能取得实效;如尊重他人,有时并不意味着对他人的缺点甚至错误熟视无睹,只是在批评或指正时应做到真诚等等。

其三,理想层次的德育内容。这是对各项原则层次德育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学校大力提倡的、希望学生去追求的最高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境界。如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舍己为人、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维护法律尊严、伸张人类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德育内容的三个层次教育对学生的行为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理想层次的德育内容主要起激励作用,原则层次的德育内容主要起指导作用,规则层次的德育内容主要起规范作用。由于起激励作用的德育理想在中小学阶段实现的程度较低,加上德育理想一般较为宏大、抽象,不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教师一般也只是发发倡议、喊喊口号,很少也很难去监督学生的发展水平。相比而言,起指导作用和规范作用的原则和规则层次的德育内容,因其可操作性较强,则较便于实施和监控。同时理想层次也必须通过原则和规则层次来落实,所以我们与其空喊口号,让德育理想成为空中楼阁,不如立足实际,脚踏实地从规则与原则层次做起,让德育理想“落”下来,变得实在些,也许这样反而会收获“理想”的果实。

二、中小学德育内容的重点

依据德育内容三个层次的划分,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的重点应当包括或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

基本道德是个体生活的基础性道德要求。基本道德往往是历史上传承下来为人类社会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我认为道德教育在内容上要选择那些相对恒定的德目来进行。比如勤劳、勇敢、诚实、守信、公正等基本德目。这些德目虽然具有历史的、民族的、文化的差异,但他们包含着人类文明共同的、基本的价值取向。我认为这些基本的东西要通过价值传递给下一代。”“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总将有着和我们祖先同样的需要。那就是,愉快、勇敢地度过我们的一生,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保持那些指导我们更好成长的品质。这些品质是欢乐、爱、诚实、勇敢、信心等等”。

德育的基础正是要教会学生做人。所以诸如公平、正直、诚实、勤劳、勇敢、仁爱等等基本的道德品质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奠基性内容。

2.国民公德教育

国民公德教育是指通过德育对本国的国民给予的一种作为合格国民(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的公共政治立场、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法制观念等的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形成本国国民基本的集体意识、国家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主要包括德育内容中的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

为何强调在中小学加强国民公德教育呢?第一是因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与法制意识对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当前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教会学生采取一种积极关心、参与建设的集体主义的立场,在对集体至上和利己主义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结合集体利益第一的原则,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巩固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将抽象的爱国与现阶段爱社会主义、积极准备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结合起来,将狭隘的民族主义与爱护世界和平、维护全人类的福祉、做世界的中国人结合起来,将民族自尊、自信心与虚心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文化结合起来,将爱国情感与实际的、点滴的爱国行动结合起来,而不是“网络上那么多豪言壮语,可在现实中情况却似乎正好相反”;将崇尚高尚的道德品质与遵循最起码的社会道德防线——民主与法制结合起来,将善良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热情与遵循民主与法制的方式结合起来,将公民的权利意识与公民的义务意识结合起来。第二是因为,当前我国中小学的国民公德教育显得有些空泛与理想化,未能取得较好的实效,同时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出现了崇洋、丧失民族自信心的不良倾向,一些人甚至不顾国格而走入歧途。因此,清务必“尊重你们的国家和文化。你们可以穿得像个法国人,说话像个日本人,但请你们内心一定得是个中国人”。

3.社会公德教育

其实社会公德教育和国民公德教育可统归为公德教育,之所以将两者区分开来是因为,第一,两者虽都属于公共品德(道德),但公共的领域不同,国民公德侧重于强调在国家生活中怎样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而社会公德则侧重于在社会日常公共生活中怎样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第二,我国传统上较重视“家”与“国”,而忽视了处于两者之间的社会生活,导致了在一些社会公共领域中社会公德意识贫乏的局面。如当众喧哗,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讲文明等等。

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让学生不论在学校、在家庭还是在公共场所都能自觉遵守文明行为规范。“‘文明行为习惯’的内容广泛,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看起来似乎全是日常小事,但却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内涵的标志或表现。”文明行为教育的具体内容很多,诚如《小学德育纲要》所强调的“教育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他人,对人热情有礼貌,说话文明,会用礼貌用语,不打架、不骂人;初步掌握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礼节;遵守学校纪律和公共秩序;讲究个人卫生,保护环境整洁;爱护公共设施、文物古迹,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

文明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应当同对个体内部心灵的精神培育结合起来,避免出现外表很有“教养”,实则虚伪、狭隘的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同时也需要注意,行为规范也是人为的准则,具有相对性、发展性、动态性,“应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有关规范的制定、修改和执行当中去,让学生做规范的主人而非奴隶”。

4.家庭美德教育

家庭道德关系处理始终是个体人生的第一议题。家庭美德教育既关系个人的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风尚。中国是一个十分注重家庭伦理的国度,中国人始终相信“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明确指出:“爱国主义的神圣情感来自母亲。”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念正在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如离婚率上升已成为学校德育的不利因素之一。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也应当未雨绸缪,在学校德育中加强家庭美德教育。

家庭美德的教育内容也是很广泛的,诚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强调的“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5.信仰道德教育

“所谓‘信仰道德教育’是指以终极价值体系建立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在中国的文化和体制之中,其主要内涵是:第一,要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第二,要进行理想教育。”儿童、少年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重点内容和根本任务。

理想是人奋斗的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是人们奋发向上的源泉。青少年是充满着理想的时期,向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始终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理想也是人的精神内核之一,理想的培育是德育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只有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理想,学生才可能有健康、自觉的价值生活,才能有真正合乎道德的行为,形成真正的文明行为习惯?

以上分析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的三个层次及五个方面的重点,其实这种区分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有一定的阶段性与针对性。实际上,德育内容的每一个方面都应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我们应当努力吸取世界各国德育的先进经验,结合国情,遵循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将学校德育的内容进行不断优化和落实,以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89.

[2]商继宗.中小学比较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95~196.

小学的德育原则篇10

中小学生道德习惯养成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六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道德习惯培养必须按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身心成长的规律,在长期的训练中逐步生成,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和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

2.养成性原则。道德习惯培养是一个逐步提高、生成的过程,即要注重良好道德习惯的培养,还要注重已形成的不良道德习惯的矫正,使学生在长期的引导、强化、矫正中形成外在行为。

3.主体性原则。在道德习惯养成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通过自身的学习与提高,感受到形成良好习惯的效果,体验到矫正不良习惯的益处,从而使良好的习惯得到巩固和发展。

4.持久性原则。道德习惯不可能在朝夕之间一蹴而就,要提通过反复的训练,至习而惯之,不能一阵风,时紧时松,更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长期,贯穿在各个环节之中。

5.差异性原则。要承认学生之间基础条件、个性特征、环境影响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共性要求和训练的同时,突出个性教育,使不同特征的学生均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6.实效性原则。要从实际出发,努力做到目标准,内容实、措施细、效果佳,讲求严谨、及时、适时、合理和巧妙,避免形式主义,要从根本上促进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

二、道德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与标准

道德习惯包括文明习惯(语言与行为)、交友习惯(择友与交往)、劳动习惯(意识与能力)、生活习惯(自强与俭朴)、处事习惯(诚信与效率)。

道德习惯养成教育的标准:

1.文明习惯标准:举止大方,语言文明,尊老爱幼,扶弱助残,待人热情,助人为乐,爱护公物,文明上网。

2.交友习惯标准:谨慎交友、团结合作,善待朋友,互相谦让,注重沟通,虚心学习,自我反省,宽厚待人。

3.劳动习惯标准:热爱劳动,掌握技能,关心集体,照顾长辈,生活自理,服务他人,承担家务,服务社区。

4.处事习惯标准:珍惜时间,讲求效率,诚实守信,尊守法纪,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健康心理,良好精神。

5.生活习惯标准:按时作息,锻炼身体,仪表端庄,衣着整洁,讲究卫生,爱护环境,远离,珍惜生命,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禁烟禁酒,生活健康。

道德习惯养成教育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按照不同学段确定教育重点,小学低年级以文明习惯和生活习惯为重点;小学中高年级以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为重点;初中年级以劳动习惯和交友为重点;高中年级以交友习惯和处事习惯为重点。

三、道德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学生道德习惯养成教育遵循“明理——导行——训练——生成”的基本思路,通过以下方法实施教育。

1.榜样示范法: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提示学生的道德行为。

2.行为训练法: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方式,强化道德行为的生成。

3.习惯矫正法:对不良习惯及时给予提示并给予纠正。

4.自我约束法:运用相关规定,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自律意识与能力。

小学的德育原则篇11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所存问题的原因

如今的中小学道德教育不容乐观,其中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个人认为以下几个原因是症结所在:

(一)社会生活现实中不道德个案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冲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个别人受利益的驱使做出的极端恶劣和不道德的事件(如“小悦悦事件、救人不知感恩事件”)会对学校长期努力而开展的道德教育产生极坏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还是部分存在的,更有甚者,个别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不道德现象也有发生,这更会对学校德育产生及其恶劣影响,学校道德教育多年的努力可能会因一次的不道德现象而使学生产生纠结和疑问。

(二)教师教育的改革力度不够致使个别教师师德和素质较差

第八次课程改革实行已有时日,总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产生的问题也不少,急需我们深思,最大的不足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和师德素质跟不上,教师教育改革急需深入,是否可以通过课程改革来推动教师教育改革,以减少因教师素质和师德缺乏而产生的像“教师辱骂、讥讽学生”等不道德的现象。

(三)教育评价内容和方式单一致使道德教育知识化和课程化

如今,中小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的考试效度和信度是极其不理想的,想测量的东西根本不能有效地测量出来,德育评价的方式就是考试,由此德育的大部分内容就是讲解知识点,德育课程化现象非常明显,这非常不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德育教学。

(四)教育管理体制行政化以及权力行使意志化和缺乏监督

学校行政化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但权利行使的意志化和缺乏监督则会导致学校为了取得一定的政绩而做出一些违背道德的事情,像“学校出事故不能打110、强制在一个餐厅就餐”等现象就是教育意志、行政领导的体现。德育的行政干扰与德育的生活化处理不好会导致二者背道而驰。

(五)当代多元文化对学校社会主义一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当下中小学生面对的是多元文化的冲击,封建残余还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部分腐朽没落的资本主义文化(如黄色暴力影像视频)也有存在,由此,中小学生的德育会受这些文化的影响,更有甚者会受到其侵蚀,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网络为这些多元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快捷的渠道,对中小学德育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策略探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学校德育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和新要求,针对其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现提出以下解决当前中小学德育所存问题的策略:

(一)注重树立道德榜样和培养道德信念

中小学德育工作者(特别是德育教师)要树立坚定的道德信念,及时分析个别道德失范行为(像小悦悦事件)的危害性并对其进行舆论的谴责;另外,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带头作用,在全班充分挖掘先进德育事迹,树立道德榜样,在全班形成以遵守道德规范为荣的信念和氛围。

(二)充分发挥德育的主体和价值

发挥德育的主体性价值,不要把德育仅仅作为学校、班级、课堂管理的手段,德育处的工作不是仅仅作为维护学校秩序的部门而存在,德育的主体价值和功能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人,使人求真、向善。

(三)倡导德育生活化、活动化、过程化

把德育当做像吃饭、睡觉那样再平常不过的生活过程。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一是,道德知识的教学生活化、活动化、情境化、问题化,不要只是一味的强调道德知识、规范的灌输和记忆;二是,注重学生参加德育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去体会、体验;三是,学校的一切教学和活动都尽可能直接或间接的蕴含着德育的韵味,直接的道德教学与间接的道德教育相结合。

(四)德育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结合新课程的理念,进行德育评价方式的改革研究。尽量使德育考试内容生活化、开放化、灵活化,只靠一味的死记硬背很难做好试卷、取得高分;此外,还可以采用有别于传统纸笔测验的档案袋评价、评语评价等新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主体上,教师、学生、家长都可以参与。

(五)适时调整德育目标:设定道德底线

在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行进中要适时调整德育目标,坚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设定道德底线,进行最基本的道德规则教育,而不只是大、假、空的道德原则和理想教育,倡导设立道德底线和做人的基本良知。

(六)注意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的有机结合

中小学德育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是主阵地,家庭是有效补充,社会为其提供环境,三者的统一与结合是为增强中小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在在价值多元中找到一致和冲突),培养学生理性的道德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

小学的德育原则篇12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德育理论界就提出“德育要从简单灌输某些信条和养成某些行为的工作‘重点’上,转移到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上来”。[1] 那么,30年过去了,中小学道德教育成功地转移到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上了吗?基于对这个问题的兴趣,我们对海南地区4所学校的16名教师进行了访谈,发现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德育观念还存在以下问题。

1.认为德育内容无所不包而导致卸责

访谈中教师谈到的德育内容很广泛,共涉及28个小点,从具体的“坐姿,学生之间的小摩擦”到“注意礼仪、卫生习惯和团结合作”再到“对生活、对人的态度,对社会的适应”。有的教师认为德育的意义重大,“德育工作,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德育)对他(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影响很大,如果把他管理教育好了,不管是学习、思想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但实际情况是“班主任更应该潜心下来专心研究,跟踪调查班里的学生,这是我自己认为的理想,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达到”,“忙起来主要按照《 新课程标准 》做,它要求怎么做就怎么做”。

教师对于德育理想与现实的差别对待并不是个别现象。“道德是人类自身人性的完善方式”,教师认识到德育的意义重大、内容众多:道德关乎人的一生,涉及人与社会、与他人、与自身的各方面,德育像个以历时为经、以共时为纬的网,包围着每人每事和每时。但在没有刚性标准来评价,没有具体方法来操作,又没有一定的精力和时间来保证的情况下,教师面对如网的德育,望而却步而导致责任扩散。

2.教师以身作则却收效甚微

谈及“德育,最需要教师做什么?”半数以上的教师说:“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榜样的作用毋庸置疑。面对无所不包的德育,教师无从下手,那么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榜样,这看似是个不错的做法。但自身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能够“以身作则”,只是教师的职业前提,如果把德育仅仅看成是为学生树立行为的榜样则还远远不够。网络时代,信息、榜样遍地都是,学生遭遇的信息已不由教师来控制,相反地,教师变成了可供学生选择的众多信息源中的一个。校外的现实情境若与校内的榜样示范发生冲突而不能平息,就会出现榜样式微、无效,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3.对德育的主体性认识不足

访谈中,16名教师都没有提到在德育过程中所遇到的道德困境、道德两难问题或者关于道德相对性的困惑。这表明,在他们的意识中,德育与智育一样,都有可以参照的统一要求和标准答案,即道德规范是确定无疑的,是可以直接灌输的。

可是道德具有历史性、情境性和相对性。德育的目的不仅仅也不可能只是让学生掌握道德规范,更重要的是让其在当前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社会中,在复杂的道德环境中,能够独立判断与思考。而这需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将学生视为德育的主体,才能使德育真正落到实处,而不仅仅表现为空喊口号。

二、中小学教师德育观念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背景原因:来的路――“有章可循”的等级社会

中国古代社会建立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度之上,“家”的概念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家中的长幼等级渗透到社会规范中,人被分为不同的身份等级,“有的只是皇帝、贵戚、达官、布衣、君子和小人。达官贵人能够我行我素,颐指气使,颇令人欣羡,其实这也并不是他们的个人人格,而不过是一种身份、角色而已”[2] ,各个等级都有自己的行事规范,必须这样做或那样做。然而,国家的管理者成了“父母官”,师者果真如了“父”,那么,君、师、父的混同无形中让人们背上传统儒家伦理中的人情包袱,“弹性很大”的规范又好像可以这样解释或那样解释。人们在各自的等级上“有章可循”地生活着,可生活中却没有了“人”自己。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人们遵循着等级、“弹性”的规范维持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但规范的意义不仅于此,规范的目的在于维护人与社会的根本利益与需要,规范指向未来,它超越现实而着眼于“理想”,体现着人提升自己的理想追求。[3] 规范虽然具有历史延续性,但同时又是发展变化的。然而目前,在学校德育当中还存在着只重身份不看“人”,无视规范的目的和发展的现象,因为仍把规范当全部、当定论,所以规范事无巨细便导致德育内容无所不包。

2.根本原因:进行中――“无章可循”的当下社会

近百年来,我国社会发展迅速使得变化迭出,自然环境也在面临着威胁,现代人要生存和发展,不得不从依靠外界而走向独立,个人主体逐渐形成。按照马克思划分的人类发展三大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形态,“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联合体形态。目前我国的情况是:具有封建特征的以“人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群体主体在渐渐瓦解,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个人主体亟待培植。伴随着个人从多年的人性压抑中解放出来,人的会喷薄而出,一时形成泛滥,这是难以避免的。[4] 泛滥的“洪水”把社会规范冲刷得“无章可循”,虚无主义、相对主义盛行。可是教师既要传达社会的主流规范却又逃不出现实的不确定性和信仰缺失,他们不得不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于是更多的教师借助“教师中心”来维系权威,用以身作则的榜样行为来作为外在刺激。但是社会发展形态不会逆行,用倒退至“群体主体”的强压手段来对待个人主体,则会出现:随着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增多,越发意识到自己是个人主体,部分学生会时常做出证明自己主体身份的举动,于是教师区别对待,使得班级管理又陷入“无章可循”,教师欲以身作则却无处寻“则”的处境。

3.直接原因:去的路――学校的德育环境和教师德育理论素养亟待改善和提高

公正是处理社会关系的首要价值法则,公正包括两条最基本的原则:一是平等原则,凡属社会,每个人无例外地给予;二是对等原则,凡属待遇,均与其所谓对等。[5] 由于目前中小学的班级规模过大,人数限制了被关注机会的平等分配,教师也不能给予每个学生对等的关爱,有限的教育资源不能惠及每一个人。而且用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标准来评价教师,使得教师只抓成绩而无暇抓德育,把提高学生成绩、传授教学内容作为目的,把教育对象――人当做手段,这直接导致教育异化。

如果说改善教师的德育环境需要从制度层面来调节,那么提高教师德育理论素养则时不我待。在被访谈的16名教师中,只有3名教师的专业背景与德育相关,其中2人的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1人是应用心理学专业,所以说在中小学里具有德育专业背景的教师只占很小的比例。另外在职培训中涉及的德育理论知识也寥若晨星。没有基本的德育理论素养做支撑,教师就认识不到德育的目的和功能,便把主体性――道德的本质弃而不顾。

三、促进教师转变德育观念的对策

1.约束德育边界

“有章可循”的等级意识遗留使得德育内容无所不包,但目前学校德育中教师的任务是,熟知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以了解社会发展现状的由来,明晰当前社会发展的矛盾和冲突以便有效地结合实际来帮助学生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所以为学生提供可选择、可判断的道德情境才是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德育内容。

在我国,“德育”从最初作为“道德教育”的简称,外延不断扩大。2001年5月颁发的《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中关于德育的工作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至此,德育内容几乎涵盖了社会意识形态的所有内容,形成了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心理教育等五大板块的“大德育”,随着社会发展,环保、青春期、审美教育等也不断地加入进来。把丰富的内容提供给德育并无大碍,但是政治、法律、心理教育等的作用机制、教育方法和目的与道德教育却并不一致,所以应该明确德育目的不是传授给学生这些繁杂的内容,而是以这些内容为参考,最终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与选择能力。

2.确立教师职业核心价值观

“范跑跑”事件引起的轩然大波反映出当下社会的价值虚无让人们“无章可循”,特别是对教师应遵循的核心价值的不确定。《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9年版)》的内容为: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然而它的底线在哪里?

如果说教师有教书育人的责任,那范美忠无疑做到了,因为他周围的人一直都认为他是好教师。可是当得知他在灾难来临的那一刻没喊一声就跑出教室则遭到了社会各界一致的质疑,难道教师可以在危机时刻不顾学生的安危而只顾自己?在几个月后,陕西勉县教育局规定,高考期间若发生地震,监考教师都要保证将全部学生疏散完毕后方能离开。人们又无不质疑,难道教师有牺牲生命保护学生的责任吗?作为一个人和作为一名教师的人应遵循的核心价值有何差别?没有可遵循的价值底线会有失公正,但社会对教师价值期待过高又会把教师职业“神化”。教师职业的核心价值观亟待明确,才能让教师们有章可循。

3.充分重视德育主体性观念

德育即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他人和自己的关系,可以把它归结为两个方面:传达社会规范和如何对待自己,两者分别用来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个体内心的平衡。其中后者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一切道德活动的原动力为目的。[6] 教师只有在具备一定的德育素养的基础上理解了道德本质是主体性,而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启发个人积极向上的根本动力,才能在发挥自身主体性的前提下重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即在“无所不包”的生活中,从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活动入手,让学生理解发展着的规范的意义,锻炼其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展,则可以在无所不包的生活实践中进行自我发展。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海南 海口,571158)

参考文献:

[1]鲁洁.新的科技革命和思想品德教育[J].教育研究,1984(12):3.

[2][4] 高清海.主体呼唤的历史根据和时代内涵[J].中国社会科学,1994(4):7,8.

小学的德育原则篇13

小学品德和社会课原则是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它反映了小学品德和社会课规律是实现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目的指南针。在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有利于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目标和课程标准的实现。

1 激发主动原则

主动是教学活动的最本质特征,主动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活动是主动的体现,无教学活动的主动,也就没有主动的教学活动,主张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学习观倡导: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主动学习也是学生积极的学习,它不用督促、批评,当然更不要强迫、惩罚。学生主动学习的基本特征的表现应是学生对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激情高涨。所以实施有效的小学品德和社会课首先要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受外在的压力而被迫的让学生学习。因此活动教学设计注重的激发主动原则,旨在是要求小学品社课的小学品德和社会课必须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小学品德和社会课中,积极主动的进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从而发展开拓认知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个性特质的彰显。激发主动原则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要求教师必须积极尊重学生的学习自力,信任学生的内在主动的强大潜力。陶行知曾提出对学生教学教师必须依据的五大解放:(1)解放学生的学习的头脑,让学生能想。(2)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能干。(3)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主动说。(4)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现实社会里去探寻获得丰富的知识,让学生从封闭似的学校中解放出来,让学生享受快乐的大自然,与大自然为友。(5)解放学生的时间。这五大解放的立足于培养儿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要想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实现这五大解放,作为教师首先必须给予学生尊重和最大的信任。在进行小学品德和社会课设计的过程中,充分相信他们的内在强大的学习潜力,使学生自由自在的在知识的海洋中探求,在大自然中探索新奇,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而不去呆板的亦步亦趋的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2 设置问题原则

小学品德和社会课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引导下,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之中,是以解决问题为主旨,围绕核心问题,让学生主动的与外界即他人或物体进行充分的交流、交往,在相互作用下,在与外界对象交往的过程中,来增加学生的内心体验的教育教学过程。它是含盖了全架构的完整的教育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及评价标准的体系。因此科学设置问题是小学品德和社会课开展活动教学要遵循的一个重要教学原则。科学设置问题原则通俗的意思是指开展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活动教学中要在教师引导下围绕特定的主题进行教学活动,可以以一个或几个问题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进行教学活动。在我们实际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较多的这样的教学场景,在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课前设计好的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在教师事先发给学生的课文内容信息中寻找答案,这样的教学活动我们认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活动。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真正的真正意义上的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活动应该是以问题解决为目的的,问题的答案不是老师预先设计好的,而是需要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思考或争论,需要通过学生与他人或物体进行直接性的交互活动,在与对象的交往作用过程中得出的,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出现一个确定的、唯一的答案的。问题的最终解决的措施通常是开放性的,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培养。

3 具体情境原则

具体情境原则是指可以以小学品德和社会课要设立具体的情景为立足点,在这个具体情景下来教师来设计教学,小学品德和社会课活动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在具体情境中,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任务,围绕特定主题,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与他人或物体进行交互作用,在学生主动的与外界即他人或物体进行充分的交流、交往,在相互作用下,在与外界对象交往的过程中,来增加学生的内心体验的教育教学过程。所以说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活动教学要遵循具体情境原则。它是指小学品德和社会课活动教学要设立具体的情境,在具体情境下来设计、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因为在现实的小学品社课的实际活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脱去情境的,即教学中具体的情境和实际操作的教学设计是异轨的教学。这是值得教学一线的教师深思的问题。

4 创造民主原则

在小学品德和社会课中,教师与学生各自的责权利要分清楚,作为学生有公开地讲出自己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权力。教师民主的课堂是让学生把自己的意见大胆的说出来,然后教师组织其他学生们为之讨论或辩论,这样意见的真伪对错就很快明了了,所谓是真理越辩越明。如此通过学生和老师的公开讨论,合理的意见予以肯定并给予保留,不合理的意见则给予抛弃,很难以判断合理与否的意见则在时间不容许的情况下留待课下继续讨论交流,在如此一个公开讨论问题的教学过程的民主情景中,各种偏见、误解、错误的看法统统将伴随着讨论空间的扩大和讨论时间的持续而给予完满解决。这样的课堂教学长期开展就能让学校教育逐渐从封闭的呆板的教学走向活跃的开放的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实际活动教学中民主的课堂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民主的教学使孩子们能够解放出来,打消他们的胆怯和依赖老师的心理,使学生们能够无拘无束的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看法甚至是个体的情感体验,不担心教师和同学的讽刺和耻笑,总之,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民主活动教学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探索的乐趣,从而习得新知培养了能力。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