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市场的方法实用13篇

开拓市场的方法
开拓市场的方法篇1

满足现实社会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县域经济发展进步明显,人均收入增加,这为居民订阅报纸提供了经济基础。教育的普及又为报纸的推广提供了智力保障。同时,已解决温饱问题的城镇居民和农民日益注重对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对法律服务产生了广泛的需求,这为地方法制报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填补报业市场空缺 从报业市场分布和地方法制报自身发展分析,中心城市的报业已经相对发达,都市类报纸竞争激烈而集中。而在县域经济板块中,在县级党报普遍停办腾出市场空间的有利条件下,报业市场基本上还是一块待开垦的处女地。可以预见,地方法制报完全可以以相对较少的版面或期数、相对低廉的价格,以法治新闻、法律服务为主,迅速占领县域经济板块的报业市场,在市场资源配置上形成新优势。

响应党和国家的普法要求 让人们了解、学习、掌握法律是地方法制报的一项基本职责和使命。地方法制报20多年的普法教育,带动了亿万人的观念变革,人们从不懂法到遵纪守法,国家机关的各项管理逐步纳入法制建设的轨道。其中,城市居民法律意识增强十分明显,学法、用法、关心法制建设的氛围已经形成。但由于历史原因,在县域范围内用法律维护公平正义和自身权益的思想还未普及,向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转变还需要不断进行普法。目前“五五”普法已经启动,地方法制报完全可以借助新一轮的“普法”行动,进入县域并扎下根来,将普法和法律服务功能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如果说,普法活动促使了地方法制报的诞生,那么当前党和国家新时期的普法活动又为地方法制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符合县域百姓阅读兴趣 地方法制报具有先天的可读性和对读者的吸引力,这是因为报道的很多案例本身有事、有情、有理,同时通俗易懂,文字简练耐读,不作渲染和夸张。这使读者在阅读中可以获得对生活的反思、对真善美的追求,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律的启迪。同时,法制报拥有抨击违法、揭露犯罪的权威,这也是县域百姓关注的焦点。而法制报寓教于乐的方式比枯燥地灌输法律知识的效果更好,可以让大众在阅读中感受到法制的力量,受到法律知识的熏陶,提高法律意识。

进入县域,地方法制报深化改革的新契机

地方法制报步入县域,将会带来县域与报纸的双赢结局;一方面可以为县域营造公平民主的法制环境,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提高百姓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也将为地方法制报深化改革创造契机,将会带来新闻观念、服务意识、读者定位等多方面的积极转变。

扩充读者定位 专业报所具有的专业性,只是个相对界限,不能形成绝对界限。地方法制报作为专业报纸,如果只反映本行业本系统内的人和事,同外部“绝缘”,报纸的路子就会越走越窄。地方法制报读者定位的扩充,将改变地方法制报长期以政法系统作为唯一且一成不变的角色定位,在突破区域与行业限制的同时,也为地方法制报实现以读者为中心、提升报纸新闻性、增强服务意识等历史性变革打下基础。

提升新闻性 地方法制报要作为一张真正意义上的报纸而存在,它所有的报道必须新闻化、资讯化,需要融新闻性、实用性、可读性于一身。与都市报相比,地方法制报在新闻的及时性上可能处于下风,但地方法制报完全可以从深挖新闻的角度入手,用深度性报道赢得读者青睐。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法制报新闻舆论监督的权威性,以法制观念为指导来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也是地方法制报步入县域后赢取读者信任的有益尝试与转变。

地方法制报步入县域,也决定了报道范围不能再仅仅局限于案件报道,其报道的领域应该涵盖与老百姓生活相关的法律新闻与事件。老百姓的阅读兴趣大多源于与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这就需要地方法制报从大法制的理念出发,增强新闻观念,真正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读者,才能赢得读者的认可。

增强服务意识 在行政部门主导下长期形成的“第一市场”读者群定位,使得地方法制报服务经济的职能没有发挥出来。转入省级报业集团后,版面上与经济有关的法制报道依旧非常少见,国家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在地方法制报上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而不能将法制与经济、市场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地方法制报自身市场化的进程。步入县域市场之后,地方法制报可以通过专版、专栏,从法律的角度探讨如何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各种新现象、新问题和各种各样的经济纠纷,以及股份制改造、股票、期货、银行票据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问题。实质上,这也是法制与民生的结合。

地方法制报可以在法律服务内容新闻化、实用化与服务对象的普遍化方向上努力尝试,这样可以使法制新闻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广大群众看得见、理解得了并记得住。

开拓市场的方法篇2

最近,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关系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一方面商业银行出于对安全的考虑,往往把精力集中在大企业上,认为大企业规模大、资产多、信誉好,但是近些年越来越大的存贷差使我国商业银行苦于需找新的优质客户。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在政策上出台了一些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但是中小企业的贷款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据统计,目前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比例仅占主要金融机构放贷数额的16%,有70%的优质中小企业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本文从这个问题出发,试着用供应链金融理论为商业银行寻找一个有效评估中小企业信用的手段,帮助商业银行开拓中小企业市场。

一、供应链金融理论概述

(一)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是在上世纪80年代被正式提出来的,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供应链管理正在取代原来的管理模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其中心原则是以相互协作共盈理念为核心,重视客户市场整体性,强调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基于企业供应链管理需要而发展出来的创新业务,是指人们为了适应供应链生产组织体系的资金需要而开展的资金定价与市场交易活动。从供应链金融的运作原理和流程来说,即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特定产品供应链上的真实贸易背景和供应链主导企业的信用水平,以企业贸易行为所产生的确定未来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配合银行的短期金融产品和封闭贷款操作所进行的单笔或额度授信方式的融资业务及其他配套结算、咨询等服务。

供应链金融具有以下特点:商业银行不涉及物料流,所以在供应链中只须解决资金、金融产品流和信息流的问题,供应链更容易体现其效用;商业银行的大集中工程和先进的信息系统构架为供应链应用创造了必要条件;国际银行业横向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符合供应链的精神实质,为银行组成小规模固定化的业务团队、实现银行“随需应变”提供了运营环境。

二、商业银行开拓中小企业市场的必要性

(一)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业务是金融形势变化的必然选择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多样化投资工具的日益普遍,储蓄分流不断加快,在社会信用中居于垄断地位的商业银行正面临着“金融脱媒”的严峻挑战。在我国金融脱媒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一些业绩优良的大公司通过股票或债券市场融资,对银行的依赖性逐步降低;二是随着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迅速崛起,企业资金调配能力加强,而且开始替代银行提供财务顾问、融资安排等服务;三是短期融资券的发行造成了大企业客户的流失和优质贷款被替换,直接导致了贷款利息收入的下降。在这一形势下,优质大型企业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成为更为稀缺的资源,银行对于这类企业争夺的激烈程度和成本的付出也必然越来越高。因此,发展中小企业无疑是商业银行开拓新的市场和客户必然选择。

(二)有利于银行对整个供应链金融进行控制

从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可以得知,商业银行正从对单个企业风险的控制向对整个供应链风险的控制,中小企业在这个过程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中小企业是商业银行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它的成长性很强,并在经济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次,中小企业贷款难会影响整个商业银行供应链的运营,这可能会导致商业银行供应链节点的断裂,进而影响整个供应链金融的绩效。最后,商业银行要控制供应链的资金流,必须获得中小企业的支持,而通过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可以有效地建立与中小企业的良好关系,缓解不规范运作的动机,增强供应链资金流的可视性和可控性。

三、供应链金融下商业银行开拓中小企业市场的理论分析

(一)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体系的建立

1.供应链金融行为主体的确定

供应链金融主要包括以下四个主体:资金的需求主体,即供应链上存在分工和交易的企业;资金的供给主体,主要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支持型机构,包括物流公司、仓储公司、担保物权登记机构、保险公司等;监管机构,在我国主要是指银监会及其各地分支机构。

2.供应链金融的产品

供应链金融产品主要是第三方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类产品,包括对供应商的信贷产品,如存货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保理等,也包括对购买商的信贷产品,如仓单融资、原材料质押融资。此外,还包括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相互之间的资金融通以及财务管理咨询、现金管理、应收账款清收、结算、资信调查等中间业务产品。

3.供应链金融的市场类型

根据上述产品特点,供应链金融市场基本上属于货币市场,其供求双方是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与工商企业,或者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

4.供应链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

(1)制度环境

供应链金融运行的制度环境涉及三方面的内容:相关法律法规,包括担保物范围与担保物权登记公示的法律规定、企业破产清算中不同权利的优先顺序等;司法体制,包括供应链金融业务出现纠纷时司法部门的判决机制、裁决公正程度与裁决的执行效率;银行业务监管制度,包括监管的具体方法、对象和政策。

(2)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包括银行日常运营当中的金融技术和支持供应链金融活动的各种自然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各因素结合在一起,才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其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二)在供应链金融体系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管理的分析

供应链金融信贷管理的核心是授信问题,即确定商业银行给予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授信额度。对于银行而言,产业供应链整体信用和在产业链上企业的信用要比其他单个企业信用要强,与一般企业授信管理不同,供应链金融授信需要建立一套专门的额度确定办法,其特点是把主体评级和供应链业务上的企业评级结合起来,银行可以给予中小企业授信或放大了授信。供应链金融授信金额等于传统授信限额即折算有效的净资产金额,加上供应链授信的增加金额,其中供应链授信的增加金额是与中小企业所在供应链的信用系数成正比的。商业银行可从以下六个因素出发确定其所在供应链的信用系数,来决定中小企业的授信额度。

1.核心企业信用系数

核心企业在供应链当中的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决定了整条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对供应链信用系数进行确定时,首先要考查核心企业的信用系数。核心企业信用评级所考察的内容具体包括:系统性风险、财务风险、资信状况和基本面风险四个方面,具体考核的方法与商业银行的日常贷款业务相同。

2.交易流程控制程度

交易流程控制程度主要包括交易封闭程度、企业信息透明化程度和业务品种风险控制程度。交易封闭程度指交易完成后银行对回笼资金足额偿还银行贷款保障程度;企业信息透明化程度是指企业提供交易信息、交易对手信息、资金使用信息的频率、准确性和充分性程度;最后还要对商业银行对企业的授信业务品种按风险权重从大到小排列,对交易风险的控制从小到大排列,来实现对不同业务品种进行分别控制。

3.企业之间的交易记录

企业交易记录考察的内容包括商业交易记录和信用交易记录。商业交易记录是指上下游企业已完成交易的次数、交易量大小;信用交易记录指回笼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偿还贷款,是否存在贷款不良记录,以及企业近两年内发生重大经济纠纷案件,对商业信用造成不利影响记录等。

4.交易产品价格走势和收益

商业银行需要对交易产品的主要性能、产品当前和未来市场供求情况、产品竞争力、获利能力进行分析。产品的主要性能分析包括性能指标、特点、先进性、生命周期及在行业内所处的地位;产品当前和未来市场供求情况,主要从现有国内外同类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产品产量和销售量、生产能力利用情况、等角度,分析近三年产品市场供求及变化情况、未来若干年(五年以上),国内外产品需求总量、品种、价格趋势等;产品竞争力分析是分析借款人与主要竞争对手在生产能力、产品性能、质量和价格、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相比的竞争优势;获利能力分析包括分析产品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额、销售利润率、资本回报率等财务指标及其变动情况。

5.供应链绩效水平

商业银行可以从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和柔性四个方面来考察供应链的绩效水平。物流协调方面主要包括供应链运输成本库存周转率平均缺货比率;资金流协调方面主要包括储存成本现金周转率;信息流协调方面主要包括信息交流频率、信息传递及时率、信息传递准确率和单位信息交流成本;供应链柔性方面主要包括数量柔性、时间柔性和产品柔性。

6.银行与企业的战略关系

不同银行根据其自身发展战略,与企业建立的战略关系的内容不同。一般来讲,与银行建立战略关系的企业是指所属行业前景良好、发展空间较大、现金回流稳定、盈利持续增长且业务信誉状况良好的小企业,主要包括:具有较强内外贸易自偿性现金流的小企业,为发展良好的龙头企业做配套的小企业,经营波动小的稳健型小企业,发展前景好的成长型小企业,其他偿债能力强的优质小企业。

根据对以上六个影响因素的分析,商业银行可以对供应链信用水平进行定量化的分析,具体方法如表1所示。该表对各个影响因子的权重以及评价因素对评级的影响程度的确定,可以根据相关记录,组织有关专家来进行评定。其中,供应链所得分数即为信用系数,商业银行可以对供应链的信用系数进行分级,并根据不同级别对中小企业进行分别授信。

通过以上供应链金融体系的建立及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管理的分析,可以得到在供应链金融下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的融资关系,其关系如图2。

四、对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的控制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有如下三种风险:由商品价格波动造成的市场风险,由供应链上核心企业、借款人和第三方物流造成的信用风险,以及由内部程序和人员操作、外部欺诈引起的操作风险。根据风险的性质,商业银行应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

(一)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

由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独特性,必须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理念:以“对物流和资金流的动态控制”代替“对资产负债表的静态分析”。传统的银行业务主体授信方式是以“好的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的,对企业实行的是准入控制的审查,对授信人的资金流向和资金回笼缺乏控制手段。供应链金融业务不应片面强调受信主体的财务特征和行业地位,也不该简单依据对受信主体的孤立评价做出信贷决策,而是注重以真实贸易背景为依据的流程设计对风险的实际控制效用,以及对企业违约成本的评估。

(二)加强行业的动态监测和选择,防范供应链整体风险

行业风险会带来供应链的整体风险,商业银行作为经济体系中的中介,要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加强对行业的监测分析,包括行业的产业政策、产业成熟度、技术风险、行业垄断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稳定程度等。在此基础上,一般应选择产品价格稳定、产品供应渠道稳定、产品销售稳定、流动性强、便于控制的商品,如汽车、建材、金融和能源类等商品。为防范商品的价格变动风险,还可以研究运用期货工具进行业务创新。

(三)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

识别客户是银行一切业务的基础,根据回避原则,必须在业务开展前了解客户的资信和财务状况,了解客户的经营情况,加强对客户信用的审查。另外,还要加强对企业贸易真实性进行审查,商业银行在办理供应链金融业务时,应建立配套的信贷审批制度,审查供应链主体的贸易资格、相关的贸易合同、发票、单据等,加强信贷管理,防范信用风险。

(四)加强对动产的管理,防范操作风险

对于防止出现虚假仓单或保管人与出质人串通的欺诈风险,商业银行应选择信用好、有资质的第三方,并与其签订监管协议,明确连带责任,并可设立保证金。对于仓单的真实性、有效性问题防范措施包括:制定印刷、固定格式、预留印鉴或密码、由指定专人送至银行,并在仓单和合作协议中申明由借款人保证仓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否则因此而产生的融通资金风险由借款人负完全责任。

五、对我国商业银行完善供应链金融的建议

(一)加强金融制度创新,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能力决定了供应链金融的供给能力,也影响到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因此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应放松金融管制,在对国有商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鼓励支持中小商业发展的基础上,引入产业资本,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增强金融机构创新的活力,逐步改变我国社会融资来源单一,信贷风险高度集中在银行的局面。

(二)加强供商业银行应链金融业务的专业化运营

1.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

商业银行可通过收购物流企业,或进一步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建立专门的部门,专业化运营供应链金融业务,减少交易成本,降低物流企业信托责任缺失的风险。如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以后,可充分利用与邮政物流的“姻缘”,发挥在物流方面的网络、人才、系统、技术优势,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

2.建立完善客户交易审查评估体系

开拓市场的方法篇3

第三条市场开拓资金分为中央使用和地方使用两部分,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地方使用部分由中央财政预算拨付的专项资金和地方财政自行安排的专项资金组成。

第四条市场开拓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遵循公开透明、定向使用、科学管理、加强监督的原则。

第二章管理部门与职责

第五条各级外经贸部门和财政部门为市场开拓资金的主管部门,共同对市场开拓资金的使用和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管理。

外经贸部门负责市场开拓资金的业务管理,包括确定市场开拓资金的支持方向和使用范围,提出年度项目资金计划,审核、论证资金使用项目。

财政部门负责市场开拓资金的预算和财务管理,包括审批年度项目资金计划,拨付市场开拓资金,提出市场开拓资金的监管要求,并与外经贸部门共同对项目及资金的使用进行跟踪管理。

第六条各级外经贸部门商财政部门同意后,可委托承办单位负责市场开拓资金的具体业务管理工作。

中央使用部分,由外经贸部商财政部委托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小企业办公室")承办;地方使用部分,可由地方外经贸部门商财政部门委托地方承办单位承办,并报外经贸部和财政部备案。

中小企业办公室和地方承办单位的相关工作,分别接受外经贸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七条中小企业办公室和地方承办单位受外经贸部门和财政部门委托,主要承办下列工作:

负责受理项目资金计划申请、项目实施申请和项目资金拨付申请并进行初审;

根据项目资金计划申请情况草拟年度项目资金计划;

负责对项目资金计划申请、项目实施申请和项目资金拨付申请材料进行整理、汇总和统计分析;

协助外经贸部门和财政部门对市场开拓资金使用情况、使用效果进行跟踪、检查;

草拟年度项目资金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负责市场开拓资金有关管理规定的宣传和培训。

第三章资金用途

第八条市场开拓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企业、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以下简称"项目组织单位")组织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活动。

市场开拓资金优先支持下列活动:

贯彻市场多元化战略,重点面向拉美、非洲、中东、东欧和东南亚等新兴国际市场的拓展活动;

支持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活动;

贯彻科技兴贸战略,支持高新技术出口企业和高附加值产品拓展国际市场的活动;

支持中小企业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等国际认证。

支持名优产品、本国原产成分高于70%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

支持已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的中小企业的国际市场拓展活动。

第九条市场开拓资金的主要支持内容是:举办或参加境外展览会;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软件出口企业和各类产品的认证;国际市场宣传推介;开拓新兴出口市场;组织培训与研讨会;境外投(议)标等方面(具体支持内容及标准详见附件一)。

第四章资金管理和使用标准

第十条中央财政安排的市场开拓资金分为中央使用和地方使用两部分。直接由中央使用的资金占当年资金计划安排的30%,地方使用的资金占当年资金计划安排的70%。

第十一条市场开拓资金支持比例原则上不超过支持项目所需金额的50%。对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以及符合本实施细则第八条所列优先支持的部分开拓活动,支持比例可提高到70%。

第十二条支持方式采取无偿支持和风险支持两种方式。对风险支持,企业在项目实施后未取得开拓市场成效可获得支持资金,否则不能获得支持资金。

第十三条以外币为计算单位发生的费用支出,按费用支出凭证发生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牌价,折算为人民币。

第五章项目资金计划管理

第十四条外经贸部和财政部根据年度市场开拓资金计划安排,共同商定下一年度中央使用部分和分配各地方使用部分的资金额度。

每年7月1日前,分配中央使用的资金额度,由外经贸部下达到中小企业办公室;分配各地方使用的资金额度,由外经贸部和财政部下达到地方外经贸部门和财政部门;地方外经贸部门将地方使用的资金额度下达到承办单位。

第十五条中小企业办公室和地方承办单位,根据中小企业和项目组织单位的项目资金计划申请,分别草拟下一年度中央和地方使用部分项目资金计划。地方承办单位于8月5日前报当地外经贸部门;中小企业办公室于8月15日前报外经贸部。年度项目资金计划内容包括:具体项目、支持内容、支持比例、支持金额等。

第十六条外经贸部和地方外经贸部门,根据中小企业办公室和地方承办单位草拟的项目资金计划及已确定的年度市场开拓资金额度,分别编制下一年度中央和地方使用部分的年度项目资金计划。地方使用部分项目资金计划,外经贸部门商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于8月15日前报送外经贸部。

第十七条外经贸部根据中央和地方使用部分的年度项目资金计划,综合编制下一年度全国市场开拓资金项目资金计划,于9月10日前报财政部。

第十八条财政部审核后,于10月10日前向外经贸部批复下一年度全国市场开拓资金项目资金计划。

第十九条中央使用部分年度项目资金计划,由外经贸部于11月1日前下达到中小企业办公室;地方使用部分年度项目资金计划,由财政部和外经贸部于11月1日前共同下达到地方财政部门和外经贸部门;

第二十条可列入中央使用部分年度项目资金计划的项目包括:

项目组织单位组织全国或跨地区的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活动提出的项目;

中央企业组织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活动提出的项目;

符合本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中央企业或中央企业在京办理工商登记的子公司通过中央企业提出的项目。

第二十一条可列入地方使用部分年度项目资金计划的项目包括:

项目组织单位组织地方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活动提出的项目;

在本地区办理工商登记符合本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中小企业提出的项目;

在本地区办理工商登记符合本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中央企业的子公司提出的项目。

第二十二条财政部和外经贸部可以根据市场开拓资金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在执行年度中对下达的本年度项目资金计划做适当调整。

第二十三条财政部根据下达的年度项目资金计划拨付资金。其中,分配地方使用部分的资金,根据年度项目资金计划一次或分次拨付到地方财政部门;中央使用部分的资金(中央企业使用的资金除外),根据年度项目资金计划按季度拨付到外经贸部。

第六章申请条件

第二十四条符合本实施细则第二十五、二十六条规定的中小企业或项目组织单位可以申请使用市场开拓资金。

中小企业独立开拓国际市场活动的申请为企业项目申请;项目组织单位组织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活动的申请为团体项目申请。

第二十五条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以提出企业项目申请:

具有企业法人资格,拥有进出口经营权或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上年度海关统计出口额在1500万美元以下;

近两年在外经贸业务管理、财务管理、税收管理、外汇管理、海关管理等方面无违法行为;

具有从事国际市场开拓的专业人员,对开拓国际市场有明确的工作安排和市场开拓计划。

第二十六条符合下列条件的项目组织单位可以提出团体项目申请:

组织的活动以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提高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为目的;

参加活动的企业在10家以上(含10家),其中70%以上企业符合本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中小企业申请条件;

申请支持的资金直接受益于参加活动的企业,以降低参加活动企业的费用和开拓市场的风险,提高企业效益。

第二十七条参加团体项目的企业,不得针对同一项目另外申请使用市场开拓资金。

第七章申请程序

第二十八条项目资金计划申请。符合本实施细则第二十五、二十六条申请条件的中小企业或项目组织单位,可于每年7月1日至7月31日,按照本实施细则所附的支持内容,向中小企业办公室或地方承办单位提出下一年度项目资金计划申请。

第二十九条中小企业或项目组织单位在提出项目资金计划申请时,应提交申请单位基本情况、申请报告、申请项目基本情况(详见附件二),并附相关资料。

第三十条中小企业办公室和地方承办单位根据外经贸部和财政部批复的下一年度项目资金计划,以适当方式回复中小企业和项目组织单位,并对下一年度项目资金计划的具体内容进行公示。中小企业和项目组织单位可根据批复的项目资金计划着手准备有关活动。

第三十一条项目实施申请。中小企业或项目组织单位根据批复的年度项目资金计划,在项目实施30日前向中小企业办公室或地方承办单位提出项目实施申请。

第三十二条中小企业或项目组织单位在提出项目实施申请时,应提交项目实施申请、项目实施说明(详见附件三),并附相关资料。

第三十三条中小企业办公室或地方承办单位对项目实施申请进行初审,并于5个工作日内分别报外经贸部或地方外经贸部门;外经贸部或地方外经贸部门对年度项目资金计划内的项目实施申请,应于5个工作日内审核批复。

第三十四条对申请调整项目资金计划内容的项目,中央使用部分由中小企业办公室进行初审后报外经贸部;地方使用部分由地方承办单位初审,外经贸部门商财政部门复核后报外经贸部。

外经贸部和财政部对申请调整项目资金计划内容的项目进行审批。

第三十五条无法在年度内按项目资金计划完成的项目,中小企业或项目组织单位应及时向中小企业办公室或地方承办单位提出项目终止或顺延申请;中小企业办公室或地方承办单位审核后分别报外经贸部或地方外经贸部门审批。

第三十六条对企业项目申请,每次给予支持的资金最高不超过30万元人民币;对团体项目申请,每次给予支持的资金最高不超过300万元人民币。

第八章资金拨付

第三十七条市场开拓资金采取事后拨付的原则,即在项目完成后一个月内,中小企业或项目组织单位向中小企业办公室或地方承办单位提出项目资金拨付申请。

第三十八条申请拨付项目资金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项目资金拨付申请表(详见附件四);

国际市场开拓活动的项目总结报告,主要内容包括:费用支出情况、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存在的问题等;

实际发生费用的合法凭证(复印件)。

第三十九条中小企业办公室根据年度项目资金计划,对中央使用部分的项目资金拨付申请进行初审,按季度汇总整理后报外经贸部。其中,中央企业的项目资金由财政部审核后直接拨付,其它部分由外经贸部负责拨付。

第四十条地方承办单位根据年度项目资金计划,对地方使用部分的项目资金拨付申请进行初审,并报地方外经贸部门审批;外经贸部门按季度报地方财政部门审核后拨付资金。

第九章评估、监督和检查

第四十一条财政部和外经贸部对市场开拓资金共同实施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项目的审批和执行情况,项目资金的使用和财务管理情况。检查方式可以采用跟踪项目全过程、抽查有关资料或委托中介机构审计等。

第四十二条中小企业办公室与地方承办单位、地方外经贸部门和地方财政部门应建立严格的项目审批和资金审核制度,加强对项目的检查和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估,确保资金的定向使用,发挥资金的最佳效益。

第四十三条中小企业办公室和地方外经贸部门与财政部门每年要对市场开拓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并于次年3月底前上报外经贸部和财政部。重大项目(100万元人民币以上)在项目完成后45日内专题上报。

第四十四条使用市场开拓资金的中小企业或项目组织单位应按有关财务规定妥善保存有关原始票据及凭证备查,对外经贸部门和财政部门的专项检查,应积极配合并提供有关资料。

第十章处罚原则

第四十五条凡有下列行为,均属违反管理办法和本实施细则规定的行为:

违反市场开拓资金使用原则,擅自改变使用范围的;

截留、挪用、侵占市场开拓资金的;

用于个人福利、奖励及消费性开支或用于补充行政经费不足的;

同一项目重复申请的;

利用虚假材料和凭证骗取资金的;

项目组织单位利用市场开拓资金,直接用于提高自身盈利水平和经济效益的;

违反管理办法、本实施细则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其它行为。

第四十六条对发生上述行为的中小企业或项目组织单位,财政部门将追回已经取得的项目资金;外经贸部门将取消其申请资格,并在五年内不允许其申请使用市场开拓资金。

第四十七条严重违反管理办法和本实施细则的,将由外经贸部门和财政部门对该项目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提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中小企业办公室或地方承办单位未能按规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的,外经贸部门商财政部门将对其提出通报批评,严重者取消承办资格。

第十一章附则

第四十九条中央使用部分和地方使用部分的市场开拓资金,根据业务需要,可按不超过3%的比例安排必要的经费,支付聘请承办单位、咨询公司、评估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承办费用和业务费用支出,保证市场开拓资金项目评估、论证和审计工作的实施,强化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

开拓市场的方法篇4

第三条市场开拓资金分为中央使用和地方使用两部分,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地方使用部分由中央财政预算拨付的专项资金和地方财政自行安排的专项资金组成。

第四条市场开拓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遵循公开透明、定向使用、科学管理、加强监督的原则。

第二章管理部门与职责

第五条各级外经贸部门和财政部门为市场开拓资金的主管部门,共同对市场开拓资金的使用和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管理。

外经贸部门负责市场开拓资金的业务管理,包括确定市场开拓资金的支持方向和使用范围,提出年度项目资金计划,审核、论证资金使用项目。

财政部门负责市场开拓资金的预算和财务管理,包括审批年度项目资金计划,拨付市场开拓资金,提出市场开拓资金的监管要求,并与外经贸部门共同对项目及资金的使用进行跟踪管理。

第六条各级外经贸部门商财政部门同意后,可委托承办单位负责市场开拓资金的具体业务管理工作。

中央使用部分,由外经贸部商财政部委托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小企业办公室”)承办;地方使用部分,可由地方外经贸部门商财政部门委托地方承办单位承办,并报外经贸部和财政部备案。

中小企业办公室和地方承办单位的相关工作,分别接受外经贸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七条中小企业办公室和地方承办单位受外经贸部门和财政部门委托,主要承办下列工作:

1、负责受理项目资金计划申请、项目实施申请和项目资金拨付申请并进行初审;

2、根据项目资金计划申请情况草拟年度项目资金计划;

3、负责对项目资金计划申请、项目实施申请和项目资金拨付申请材料进行整理、汇总和统计分析;

4、协助外经贸部门和财政部门对市场开拓资金使用情况、使用效果进行跟踪、检查;

5、草拟年度项目资金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6、负责市场开拓资金有关管理规定的宣传和培训。

第三章资金用途

第八条市场开拓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企业、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以下简称“项目组织单位”)组织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活动。

市场开拓资金优先支持下列活动:

•贯彻市场多元化战略,重点面向拉美、非洲、中东、东欧和东南亚等新兴国际市场的拓展活动;

•支持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活动;

•贯彻科技兴贸战略,支持高新技术出口企业和高附加值产品拓展国际市场的活动;

•支持中小企业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等国际认证。

•支持名优产品、本国原产成分高于70%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

•支持已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的中小企业的国际市场拓展活动。

第九条市场开拓资金的主要支持内容是:举办或参加境外展览会;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软件出口企业和各类产品的认证;国际市场宣传推介;开拓新兴出口市场;组织培训与研讨会;境外投(议)标等方面(具体支持内容及标准详见附件一)。

第四章资金管理和使用标准

第十条中央财政安排的市场开拓资金分为中央使用和地方使用两部分。直接由中央使用的资金占当年资金计划安排的30%,地方使用的资金占当年资金计划安排的70%。

第十一条市场开拓资金支持比例原则上不超过支持项目所需金额的50%。对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以及符合本实施细则第八条所列优先支持的部分开拓活动,支持比例可提高到70%。

第十二条支持方式采取无偿支持和风险支持两种方式。对风险支持,企业在项目实施后未取得开拓市场成效可获得支持资金,否则不能获得支持资金。

第十三条以外币为计算单位发生的费用支出,按费用支出凭证发生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牌价,折算为人民币。

第五章项目资金计划管理

第十四条外经贸部和财政部根据年度市场开拓资金计划安排,共同商定下一年度中央使用部分和分配各地方使用部分的资金额度。

每年7月1日前,分配中央使用的资金额度,由外经贸部下达到中小企业办公室;分配各地方使用的资金额度,由外经贸部和财政部下达到地方外经贸部门和财政部门;地方外经贸部门将地方使用的资金额度下达到承办单位。

第十五条中小企业办公室和地方承办单位,根据中小企业和项目组织单位的项目资金计划申请,分别草拟下一年度中央和地方使用部分项目资金计划。地方承办单位于8月5日前报当地外经贸部门;中小企业办公室于8月15日前报外经贸部。年度项目资金计划内容包括:具体项目、支持内容、支持比例、支持金额等。

第十六条外经贸部和地方外经贸部门,根据中小企业办公室和地方承办单位草拟的项目资金计划及已确定的年度市场开拓资金额度,分别编制下一年度中央和地方使用部分的年度项目资金计划。地方使用部分项目资金计划,外经贸部门商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于8月15日前报送外经贸部。

第十七条外经贸部根据中央和地方使用部分的年度项目资金计划,综合编制下一年度全国市场开拓资金项目资金计划,于9月10日前报财政部。

第十八条财政部审核后,于10月10日前向外经贸部批复下一年度全国市场开拓资金项目资金计划。

第十九条中央使用部分年度项目资金计划,由外经贸部于11月1日前下达到中小企业办公室;地方使用部分年度项目资金计划,由财政部和外经贸部于11月1日前共同下达到地方财政部门和外经贸部门;

第二十条可列入中央使用部分年度项目资金计划的项目包括:

1、项目组织单位组织全国或跨地区的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活动提出的项目;

2、中央企业组织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活动提出的项目;

3、符合本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中央企业或中央企业在京办理工商登记的子公司通过中央企业提出的项目。

第二十一条可列入地方使用部分年度项目资金计划的项目包括:

1、项目组织单位组织地方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活动提出的项目;

2、在本地区办理工商登记符合本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中小企业提出的项目;

3、在本地区办理工商登记符合本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中央企业的子公司提出的项目。

第二十二条财政部和外经贸部可以根据市场开拓资金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在执行年度中对下达的本年度项目资金计划做适当调整。

第二十三条财政部根据下达的年度项目资金计划拨付资金。其中,分配地方使用部分的资金,根据年度项目资金计划一次或分次拨付到地方财政部门;中央使用部分的资金(中央企业使用的资金除外),根据年度项目资金计划按季度拨付到外经贸部。

第六章申请条件

第二十四条符合本实施细则第二十五、二十六条规定的中小企业或项目组织单位可以申请使用市场开拓资金。

中小企业独立开拓国际市场活动的申请为企业项目申请;项目组织单位组织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活动的申请为团体项目申请。

第二十五条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以提出企业项目申请:

1、具有企业法人资格,拥有进出口经营权或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上年度海关统计出口额在1500万美元以下;

2、近两年在外经贸业务管理、财务管理、税收管理、外汇管理、海关管理等方面无违法行为;

3、具有从事国际市场开拓的专业人员,对开拓国际市场有明确的工作安排和市场开拓计划。

第二十六条符合下列条件的项目组织单位可以提出团体项目申请:

1、组织的活动以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提高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为目的;

2、参加活动的企业在10家以上(含10家),其中70%以上企业符合本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中小企业申请条件;

3、申请支持的资金直接受益于参加活动的企业,以降低参加活动企业的费用和开拓市场的风险,提高企业效益。

第二十七条参加团体项目的企业,不得针对同一项目另外申请使用市场开拓资金。

第七章申请程序

第二十八条项目资金计划申请。符合本实施细则第二十五、二十六条申请条件的中小企业或项目组织单位,可于每年7月1日至7月31日,按照本实施细则所附的支持内容,向中小企业办公室或地方承办单位提出下一年度项目资金计划申请。

第二十九条中小企业或项目组织单位在提出项目资金计划申请时,应提交申请单位基本情况、申请报告、申请项目基本情况(详见附件二),并附相关资料。

第三十条中小企业办公室和地方承办单位根据外经贸部和财政部批复的下一年度项目资金计划,以适当方式回复中小企业和项目组织单位,并对下一年度项目资金计划的具体内容进行公示。中小企业和项目组织单位可根据批复的项目资金计划着手准备有关活动。

第三十一条项目实施申请。中小企业或项目组织单位根据批复的年度项目资金计划,在项目实施30日前向中小企业办公室或地方承办单位提出项目实施申请。

第三十二条中小企业或项目组织单位在提出项目实施申请时,应提交项目实施申请、项目实施说明(详见附件三),并附相关资料。

第三十三条中小企业办公室或地方承办单位对项目实施申请进行初审,并于5个工作日内分别报外经贸部或地方外经贸部门;外经贸部或地方外经贸部门对年度项目资金计划内的项目实施申请,应于5个工作日内审核批复。

第三十四条对申请调整项目资金计划内容的项目,中央使用部分由中小企业办公室进行初审后报外经贸部;地方使用部分由地方承办单位初审,外经贸部门商财政部门复核后报外经贸部。

外经贸部和财政部对申请调整项目资金计划内容的项目进行审批。

第三十五条无法在年度内按项目资金计划完成的项目,中小企业或项目组织单位应及时向中小企业办公室或地方承办单位提出项目终止或顺延申请;中小企业办公室或地方承办单位审核后分别报外经贸部或地方外经贸部门审批。

第三十六条对企业项目申请,每次给予支持的资金最高不超过30万元人民币;对团体项目申请,每次给予支持的资金最高不超过300万元人民币。

第八章资金拨付

第三十七条市场开拓资金采取事后拨付的原则,即在项目完成后一个月内,中小企业或项目组织单位向中小企业办公室或地方承办单位提出项目资金拨付申请。

第三十八条申请拨付项目资金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1、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项目资金拨付申请表(详见附件四);

2、国际市场开拓活动的项目总结报告,主要内容包括:费用支出情况、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存在的问题等;

3、实际发生费用的合法凭证(复印件)。

第三十九条中小企业办公室根据年度项目资金计划,对中央使用部分的项目资金拨付申请进行初审,按季度汇总整理后报外经贸部。其中,中央企业的项目资金由财政部审核后直接拨付,其它部分由外经贸部负责拨付。

第四十条地方承办单位根据年度项目资金计划,对地方使用部分的项目资金拨付申请进行初审,并报地方外经贸部门审批;外经贸部门按季度报地方财政部门审核后拨付资金。

第九章评估、监督和检查

第四十一条财政部和外经贸部对市场开拓资金共同实施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项目的审批和执行情况,项目资金的使用和财务管理情况。检查方式可以采用跟踪项目全过程、抽查有关资料或委托中介机构审计等。

第四十二条中小企业办公室与地方承办单位、地方外经贸部门和地方财政部门应建立严格的项目审批和资金审核制度,加强对项目的检查和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估,确保资金的定向使用,发挥资金的最佳效益。

第四十三条中小企业办公室和地方外经贸部门与财政部门每年要对市场开拓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并于次年3月底前上报外经贸部和财政部。重大项目(100万元人民币以上)在项目完成后45日内专题上报。

第四十四条使用市场开拓资金的中小企业或项目组织单位应按有关财务规定妥善保存有关原始票据及凭证备查,对外经贸部门和财政部门的专项检查,应积极配合并提供有关资料。

第十章处罚原则

第四十五条凡有下列行为,均属违反管理办法和本实施细则规定的行为:

1、违反市场开拓资金使用原则,擅自改变使用范围的;

2、截留、挪用、侵占市场开拓资金的;

3、用于个人福利、奖励及消费性开支或用于补充行政经费不足的;

4、同一项目重复申请的;

5、利用虚假材料和凭证骗取资金的;

6、项目组织单位利用市场开拓资金,直接用于提高自身盈利水平和经济效益的;

7、违反管理办法、本实施细则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其它行为。

第四十六条对发生上述行为的中小企业或项目组织单位,财政部门将追回已经取得的项目资金;外经贸部门将取消其申请资格,并在五年内不允许其申请使用市场开拓资金。

第四十七条严重违反管理办法和本实施细则的,将由外经贸部门和财政部门对该项目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提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中小企业办公室或地方承办单位未能按规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的,外经贸部门商财政部门将对其提出通报批评,严重者取消承办资格。

第十一章

第四十九条中央使用部分和地方使用部分的市场开拓资金,根据业务需要,可按不超过3%的比例安排必要的经费,支付聘请承办单位、咨询公司、评估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承办费用和业务费用支出,保证市场开拓资金项目评估、论证和审计工作的实施,强化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

开拓市场的方法篇5

市场开拓资金主要支持内容包括:境外展览会;企业管理体系认证;各类产品认证;境外专利申请;国际市场宣传推介;电子商务;境外广告和商标注册;国际市场考察;境外投(议)标;企业培训;境外收购技术和品牌及其他经市商务主管部门批准的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项目等。

支持对象为企业项目和团体项目。中小企业独立开拓国际市场的项目为企业项目,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项目为团体项目。

申请企业项目的中小企业应符合下列条件:

1、工商注册地在上海,依法取得进出口经营资格或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法人,上年度海关统计进出口额在 4500 万美元以下。对近三年给予过资金支持,但至今仍无进出口实绩的企业,原则上不再予以支持;

2、近三年在外经贸业务管理、财务管理、税收管理、外汇管理、海关管理等方面无违法、违规行为;

3、具有从事国际市场开拓的专业人员,对开拓国际市场有明确的工作安排和市场开拓计划;

4、未拖欠应缴还的财政性资金。

申请团体项目的项目组织单位应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组织全国、行业或地方企业赴境外参加或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资格;

2、通过管理部门审核具有组织中小企业培训资格;

3、申请的团体项目应以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提高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为目的;

4、未拖欠应缴还的财政性资金。

《关于开展2013年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第三方电子商务合作平台申报工作的通知》根据《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管理办法》(财企〔2010〕87 号)的有关要求,对于符合申报条件并提交申报材料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企业,按照“政府补贴一部分、平台减免一部分、企业自筹一部分”的原则,支持上海中小外贸企业以较少的资金、便捷的方式利用电子商务方式开拓国际市场。

申报条件:

1.第三方电子商务申报企业在上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固定的经营场所;

2.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企业服务对象为:应用该平台进行产品宣传、商品营销等活动,包括使用平台开拓国际市场的中小外贸企业;

3.申报主体的电子商务平台连续经营三年以上,运营稳定,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是所申报平台相关行业的知名企业、重点产业集聚区企业或者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

4.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财务状况良好、内部管理完善,业务管理规范、财务管理、税收管理等方面无违法、违规行为;未拖欠应缴还的财政性资金;具有良好的信誉,并且拥有一定的中小企业和市场认可;

5.申报单位应具有ISO等相关资质认证;

6.申报单位认同并承诺履行“政府补贴一部分、平台减免一部分、企业自筹一部分”的原则;

7.优先考虑在历年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在开拓国际市场的推广应用中获得中小外贸企业认可的平台企业。

《市商务委关于做好上海市2013年度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沪商财(2013)448号 符合要求的本市中小企业及相关单位,可在规定期限内申请开拓资金支持,申请单位应对申请项目及相关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并做好企业用户名和密码的维护工作。

2013年度开拓资金项目申报,分两批实施。第一批项目网上申报时间为2013年7月15日至8月15日;第二批项目网上申报时间为2013年12月1日至2014年1月31日。完成网上申报后请在5个工作日内将相应的资金拨付材料提交给相关资金管理部门。

中小企业自申请开拓资金当年度起连续两年无海关统计进出口额的,第三年起开拓资金对其不再支持。上年度海关统计进出口额高于10万美元(含)的中小企业当年度最多可申请10个项目,上年度海关统计进出口额低于1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包括当年度获取进出口经营等资质的新企业)当年度最多可申请3个项目,申报项目限于境外展览会、管理体系认证和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活动。

中小企业申报产品认证项目,单家企业每年度最多可申请3个项目;申报国际市场宣传推介项目,单家企业每年度最多可申请1个项目;申报国际市场考察项目,单家企业每年度最多可申请3个项目,出访同一国家或地区的,每年度最多可申请2个项目。申请国际市场考察项目,一次考察支持国家(地区)不超过3个,出访一个国家(地区)支持天数不超过5天,出访两个国家(地区)支持天数不超过8天,出访三个国家(地区)支持天数不超过10天;申报时必须提供出访人员社保核定单(加盖社保部门公章)原件。

开拓市场的方法篇6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燕山大学两所高校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从期刊网、国内外体育官方网站和报刊杂志收集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与总结,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本文对秦皇岛市高校大学生开展拓展训练的情况,拟发放问卷200份,以了解秦皇岛市大学生拓展训练的开展现状,为秦皇岛市高校大学生开展拓展课提高一定的理论依据。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进行数理统计,为论文的写作提供数据支持。

2、秦皇岛市高效拓展训练开展现状

素质教育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之上的,其核心在于强调作为主体的人的基本综合素质的养成和发展。因此,高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除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调整外,更需要通过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根据本课题的研究需要该调查主要从秦皇岛市高校拓展训练场地设施现状调查;秦皇岛市高校拓展教师师资情况调查;目前秦皇岛市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现状调查三个方面来研究分析。

2.1 秦皇岛市高校拓展训练场地设施现状调查

图1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和燕山大学拓展训练实施场地的基本情况(个)

燕山大学现有高等教育在校学生39000人,河北科技示范学院现有高等教育在校学生24000人。就这两所高校目前所拥有的拓展训练实施场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参加活动的需求。再一个就是有些场地的缺乏导致学生参加拓展活动的方式方法受到很大的限制。

2.2 秦皇岛市高校拓展教师师资情况调查

根据这两所院校的实际情况在校学生的数目比较多,但是主管学生拓展训练的机构还是很不完善。多数以指导员,班长这样就造成了拓展训练的不稳定性。

3、拓展训练在秦皇岛市开展的阻力

在西方国家将拓展训练又称外展训练就如同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新挑战,去战胜一个个困难。拓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等。但是在这一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形形的阻力,笔者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发现安全因素、管理问题、活动特点、经费制约、观念问题等因素成为高校拓展训练实施过程中主要的阻力。这些因素严重影响到拓展训练活动该有的质量。

3.1 拓展训练场地的安全因素分析。拓展训练场地的分类主要有自然环境的野外拓展训练基地,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相结合的户外拓展基地,人工建造的拓展训练场地。人工建造的拓展训练场地。对于人工建造的拓展场地,其危险度在认知上不如野外来得直接,所以容易麻痹大意,场地拓展训练反而成为最需注意的地方。

3.2 管理问题对拓展训练在秦皇岛市高校开展带来的阻力。对于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多数高校实行校、院、班三级运行机制。虽然校、院两级工作组的成立促使素质拓展工作的开展更加规范,但是未能引起学校足够重视,素质拓展工作始终没有真正纳入高校素质教育体系,素质拓展工作长期、稳定、有效的开展得不到保障。

3.3 经费不足制约拓展训练在秦皇岛市高校中的普及。高校拓展训练的投资可多可少,主要根据训练的项目内容和器材的选定以及学校现有条件而定.秦皇岛这两所高校在对拓展训练投资的经费上是比较少的,经过调查发现主要原因学校所进行的拓展训练项目内容比较单一化,这种现象就导致学校从思想上没有引起重视忽略学校在资金上的投入。

3.4 对拓展训练认识不足制约拓展训练在秦皇岛市高校中的开展。自2002年团中央制定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载体实施本校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以来。虽然经过几年的积极尝试,但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依然存在指导思想不明确的问题,从秦皇岛市高校拓展训练的现状调查中发现学校不清楚将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放在学生教育工作的何种位置,没有有效途径使得大学生真正意识到参与素质拓展活动的重要意义。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1)秦皇岛高校拓展训练在指导思想上还存在着不明确性。(2)秦皇岛高校拓展训练在资金投入方面还有待加强。(3)秦皇岛高校拓展训练在各大院校中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4)秦皇岛高校拓展训练受学校资源的影响,组织的拓展活动形式比较单一。

4.2 建议。根据秦皇岛高校在实施拓展训练这一活动中所存在的不足,笔者主要从五个方面来提出建议;明确指导思想,完善组织机构,规范工作流程,健全硬件设施,创造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开拓市场的方法篇7

一、选择目标市场

目标市场是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企业要进入并准备为之服务的最佳目标市场。选择目标市场,就是要求企业在市场细分之后的若干“子市场”中运用企业营销活动确定市场方向的优选过程。目标市场的选择是企业确立市场开拓策略的首要内容和基本出发点。有了目标市场,市场开拓才会有的放矢。

1.评估选择目标市场

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都是围绕目标市场进行的。企业需要评估各种目标市场,根据企业的资源与能力来选择目标市场,从而确定目标市场开拓策略。

企业目标市场的评估,我们认为应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评估目标市场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企业必须考虑潜在的目标市场的规模、成长性、盈利率规模经济、风险高低等。确定目标市场时,要了解企业所确定的目标地区或城市是否存在足够的目标顾客,或企业能发掘出潜在顾客。二是企业占领该标市场所要实现的营销目标以及实现营销目标所必需的资源,评估对目标场的投资与企业的目标和资源是否相一致。即使某一目标市场具备相当的吸力和相应的发展性,符合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还要考虑是否具备在目标市获胜所必需的资源和能力。如果企业在某个目标市场缺乏一个或更多的提供势价值的竞争能力或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与竞争对手相比并无优势时,该目标场就应放弃。

2.根据目标市场确定产品市场定位

企业选择和确定了目标市场后,就进入了产品市场定位环节。市场定位在上世纪70年代由美国营销学家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提出的,他们认为市场定位并不是你对一件产品本身做些什么,而是你在潜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做些么。市场定位的实质是使本企业与其他企业严格区分开来,使顾客明显感觉认识到这种差别,从而在顾客心目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它关系到企业及其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消费者心理,树立企业及产品形象,实现企业场营销战略目标等一系列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企业在进行产品定位时,一方面要研究顾客对产品各种属性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要了解掌握竞争对手产品特色,即把产品和顾客两方面联系起来,选定本企业产品的特色和形象从而完成企业产品的市场定位。

需要提出的是,企业在产品市场定位时,一定要避免这些错误。例如有的企业可能定位过低或过高。有的企业甚至定位混乱或引起定位怀疑,导致用户无所适从或者对企业产品持怀疑态度。

二、确立市场开拓策略

企业在确立了目标市场以后,下一步的任务就是怎样运用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去占领它,并且要选择一个正确的目标市场开拓策略。市场开拓策略的选择依赖于市场本身的特征、各个市场的联系、市场竞争状况以及企业所具备的实力等条件。我们认为,可供企业确立的市场开拓策略主要有地理区域市场开拓策略和产品生命周期市场开拓策略,现在分别进行分析。

1.地理区域市场开拓策略

(1)“保龄球”策略

企业如果要占领整个目标市场,首先确定攻占整个目标市场中的某个“关市场”,然后利用这个“关键市场”的巨大辐射力来影响周边广大的市场,以达到部占领目标市场的目的,因其操作流程类似打保龄球以一推十的做法,故称为“保龄球”策略。

“保龄球”策略的重点在于确立和占领“关键市场”。这类市场具有较强的购买力和影响力,能够影响其他市场。占领“关键市场”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但一旦占领,其他市场就“横扫千军如卷雪”了。显然,实力较强的大企业才能选择这个策略。海尔集团的国内和国际市场拓展就是这样一个模式。在国内消费品市场,海尔首先投入大量的精力占领了广州、上海和北京三个主要城市市场,依靠这三个市场强劲的辐射力量,就等于攻克了大部分中国市场。同样,海尔的国际“金三角”也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即先占领“日本―西欧―美国”三个关键市场,再向全球市场进军。

(2)“采蘑菇”策略

企业开拓目标市场时,通常按“先优后劣”的顺序,而不管选择的市场距远近,即首先选择和占领最有吸引力的目标市场,再选择和占领较有吸引力目标市场,由大到小、由最有潜力到最不具潜力逐步开拓,类似先采摘最大的“菇”,再采摘第二大的“蘑菇”,以此类推,被称为“采蘑菇”市场开拓策略,它是一种跳跃性的市场开拓策略。

“采蘑菇”策略的优点在于:一是有利于企业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因为企业可以更合理配制资源,占领最佳的市场;二是具有灵活性和及时性,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优先开拓最佳市场。一般来说,无论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可以选用“采蘑菇”策略。

(3)“农村包围城市”策略

城市市场目前的竞争非常激烈,许多企业挤往城市而忽略了小城镇和农市场,这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实力尚弱、品牌知名度不是很高的中小企业来说一个机会。因为凭中小企业现有的企业资源想要攻占中心城市市场,难度相大,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小,但是先选择比较容易占领的周边市场,一方面可积蓄企业资源、积累营销经验,另一方面从农村也可向城市市场逐步渗透,而实现最终占领城市市场的目的。这种先易后难的目标市场开拓策略被称为“农村包围城市”策略,适合于中小企业选用。

(4)“遍地开花”策略

企业在开拓其目标市场时,同时向各个目标市场发动进攻,以达到对各目标市场同时占领的目的,其开拓流程仿佛到处撤网,遍地开花,因此这种标市场开拓战略被称为“遍地开花”策略。

这种策略具有极大的市场拓展威力,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达到同时占领各个市场的目标。但是,这种策略成功的条件却极为苛刻,它需要企业具有充足的营销资源、大量的开发费用和强大的调控能力。显然只有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具备这样的条件。正因为如此,这种市场开拓策略目前成功的可能远远低于失败的概率,成功者寥寥,却失败者多多,这种策略并不适应于一般企业或目前实力和经验尚不丰富的企业。曾经“巨人”的倒下和“三株”的枯萎就是典型的案例。

2.产品生命周期市场开拓策略

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呈现四个阶段,即:开发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产品生命周期市场开拓策略就是依据产品所处生命周期特点实施不同的市场开拓方法和途径。

(1)开发期的市场开拓策略

开发期的特征是产品销量少,促销费用高,制造成本高,销售利润怀念低甚至为负值。根据这一阶段的特点,企业要努力做到:投入市场的产品要有针对性;进入市场的时机要合适;设法把销售力量直接投向最有可能的购买者,使市场尽快接受该产品。

在产品的开发期,一般可以由产品、分销、价格、促销四个基本要素组合成各种不同的市场开拓策略。例如,把高价格、高促销费用结合推出新产品。实行高价策略可在每单位销售额中获取最大利润,尽快收回投资;高促销费用能够快速建立知名度,占领市场。

(2)成长期市场开拓策略

新产品经过市场开发期以后,消费者对该产品已经熟悉,消费习惯业已形成,销售量迅速增长,这种新产品就进入了成长期。针对成长期的特点,企业为维持其市场增长率,延长获取最大利润的时间,可以采取这样几种策略。一是改善产品品质,如增加新的功能和新的型号,改变款式等。二是寻找新的细分市场。通过市场细分,找到新的尚未满足的细分市场,组织生产,迅速进入这一新的市场。三是改变广告宣传的重点。把广告宣传的重心放在建立产品的形象上来,树立品牌知名度。四是可以选择时机适当降价,激发潜在的购买者。

(3)成熟期市场开拓策略

一般来说,产品进入成熟期以后,销售量增长放缓,并逐渐达到销售高峰,销售利润也从成长期的最高点开始下降;市场竞争变得激烈,各种品牌、各种款式的同类产品不断涌现。在这个阶段,宜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使成熟期延长,或使产品生命周期出现再循环。例如,可对市场进行调整,就是企业努力发现产品的新用途、寻求新的用户或改变推销方式等,以使产品销售量得以扩大。也可以对产品调整策略,就是通过产品自身的调整来满足顾客的不同需要,吸引有不同需求的顾客。企业还可以通过对产品、定价、渠道、促销四个市场营销组合因素加以综合调整,刺激销售量的回升。

(4)衰退期的市场开拓策略

衰退期的主要特点是:产品销售量急剧下降;企业从这种产品中获得的利润很低甚至为零;大量的竞争者退出市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已发生改变等。面对处于衰退期的产品,企业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采取不同的策略继续销售,并选择合适的时间让产品退出市场。

三、实施市场开拓策略需要注意的问题

选择并确立了正确的市场开拓策略,就是对策略的实施了。我们认为,实施市场开拓策略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注重搭建广泛的营销渠道网络

企业在进行市场开拓中,如何搭建有效的广泛营销渠道网络,非常重要。就是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和销售情况,对整个流通过程的各个环节加以探讨,选定和构建合适的售渠道。对于那些需广泛占领市场的日用消费品,一般可采用批发商分销的售渠道。而对于那些生产资料以及初级产品,应选择较短的直接渠道。同时,组建和扩大公司专业营销队伍,指派销售代表到各地区去,赋予们与该地区的所有潜在顾客进行接触的责任,对销售渠道的重要环节进行维与开发。

第二,注重新客户资信度考察

在竞争激烈、市场需求纷繁复杂的今天,企业应该不断地寻找和发展新客户组建有潜力、有活力的客户群,以拓展市场。但与新客户发生业往来之前,必须要对新客户进行全面的考察和衡量,分资信级别建立客户档案逐步开发。资信度考察包括考察新客户的支付能力、经营能力和声誉等。

第三,注重网络营销的作用

开拓市场的方法篇8

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燕山大学两所高校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从期刊网、国内外体育官方网站和报刊杂志收集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与总结,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本文对秦皇岛市高校大学生开展拓展训练的情况,拟发放问卷200份,以了解秦皇岛市大学生拓展训练的开展现状,为秦皇岛市高校大学生开展拓展课提高一定的理论依据。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进行数理统计,为论文的写作提供数据支持。

2、秦皇岛市高效拓展训练开展现状

素质教育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之上的,其核心在于强调作为主体的人的基本综合素质的养成和发展。因此,高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除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调整外,更需要通过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根据本课题的研究需要该调查主要从秦皇岛市高校拓展训练场地设施现状调查;秦皇岛市高校拓展教师师资情况调查;目前秦皇岛市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现状调查三个方面来研究分析。

2.1 秦皇岛市高校拓展训练场地设施现状调查

图1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和燕山大学拓展训练实施场地的基本情况(个)

燕山大学现有高等教育在校学生39000人,河北科技示范学院现有高等教育在校学生24000人。就这两所高校目前所拥有的拓展训练实施场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参加活动的需求。再一个就是有些场地的缺乏导致学生参加拓展活动的方式方法受到很大的限制。

2.2 秦皇岛市高校拓展教师师资情况调查

根据这两所院校的实际情况在校学生的数目比较多,但是主管学生拓展训练的机构还是很不完善。多数以指导员,班长这样就造成了拓展训练的不稳定性。

3、拓展训练在秦皇岛市开展的阻力

在西方国家将拓展训练又称外展训练就如同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新挑战,去战胜一个个困难。拓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等。但是在这一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形形色色的阻力,笔者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发现安全因素、管理问题、活动特点、经费制约、观念问题等因素成为高校拓展训练实施过程中主要的阻力。这些因素严重影响到拓展训练活动该有的质量。

3.1 拓展训练场地的安全因素分析。拓展训练场地的分类主要有自然环境的野外拓展训练基地,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相结合的户外拓展基地,人工建造的拓展训练场地。人工建造的拓展训练场地。对于人工建造的拓展场地,其危险度在认知上不如野外来得直接,所以容易麻痹大意,场地拓展训练反而成为最需注意的地方。

3.2 管理问题对拓展训练在秦皇岛市高校开展带来的阻力。对于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多数高校实行校、院、班三级运行机制。虽然校、院两级工作组的成立促使素质拓展工作的开展更加规范,但是未能引起学校足够重视,素质拓展工作始终没有真正纳入高校素质教育体系,素质拓展工作长期、稳定、有效的开展得不到保障。

3.3 经费不足制约拓展训练在秦皇岛市高校中的普及。高校拓展训练的投资可多可少,主要根据训练的项目内容和器材的选定以及学校现有条件而定.秦皇岛这两所高校在对拓展训练投资的经费上是比较少的,经过调查发现主要原因学校所进行的拓展训练项目内容比较单一化,这种现象就导致学校从思想上没有引起重视忽略学校在资金上的投入。

3.4 对拓展训练认识不足制约拓展训练在秦皇岛市高校中的开展。自2002年团中央制定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载体实施本校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以来。虽然经过几年的积极尝试,但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依然存在指导思想不明确的问题,从秦皇岛市高校拓展训练的现状调查中发现学校不清楚将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放在学生教育工作的何种位置,没有有效途径使得大学生真正意识到参与素质拓展活动的重要意义。

开拓市场的方法篇9

[作者简介]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经济学硕士,国际商务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浙江 杭州 310000)

如今,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不断提升,优势日趋明显。据统计,在我国沿海一些地区,民营企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70%,几乎涵盖了所有社会层面新的经济增长点,具备了很强的经济活力。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民营企业也同样活跃在对外贸易领域,担负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如在浙江,民营企业的出口额已超过国有外贸企业和外资企业,成为出口贸易中的主力军。然而,民营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总体还不高,尤其是国际市场的开拓能力还很薄弱。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是民营企业迎接企业全球化竞争的必然选择。

一、影响因素

市场开拓能力包括对新市场的开拓和占领以及市场营销手段的创新。由于民营企业涉足对外贸易时间不长,在具体开拓国际市场时,难免遇到各种问题和障碍,这些影响因素主要涉及企业自身和产品竞争力方面:

1.缺乏营销积累及国际经验

营销网络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托。民营企业目前仍有不少处在其发展的初期,无论是其自身的规模还是业务涉及的区域都还比较小。由于开拓国际市场的历史较短,尚无法建立起比较完整拥有可靠、通畅、高效的海外营销网络以及不断开拓这一营销网络的能力。而一张完善有效的营销网络是要靠时间的积累才能建立的,因为没有多年经营所积累的客户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而且,民营企业不甚了解目标市场的风土人情、法律法规等经营理念和规则,缺乏与国际接轨的经验。

2.缺乏专业人才

由于发展起点和发展历程的特殊性,民营企业创始人大都文化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经营技能和管理理念。企业从业人员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低,普遍缺乏熟悉法律、精通业务、懂管理、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涉外经营人才的匮乏已是制约其海外拓展,提高出口竞争力的一大瓶颈。努力吸引和培养一大批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面向国际、面向未来、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懂得世贸规则和国际惯例、熟悉各国法律、熟悉操作流程的外经贸专业人才队伍已是当务之急。

3.缺乏较高的商业信用度、品牌知名度和服务信誉度

目前,民营企业出口的产品中,90%是OEM,只有10%是自有品牌。一个好的品牌可对产品发挥“扩散效应”,对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发挥“放大效应”,对顾客的注意力和忠诚度发挥“磁场效应”,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拓展效应”。然而,我们企业对产品品牌的意识很淡薄,没有意识到品牌对消费者具有极大的诱惑性,可以提高市场的开拓能力,使企业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最终带来巨额利润。

4.手段、策略落后

由于国际市场变化莫测,开拓国际市场的手段和策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成败。我们大多数民营企业不太重视营销策划工作。营销的手段和策略落后,已成为制约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首先,开拓手段比较单一。如大多从事一般贸易,而劳务输出、承包工程、引进外资、到海外直接投资等开拓的形式较少;在一般商品中,间接出口的多,直接参与国际市场营销少;在与国外企业联合上,单独经营的多,与国外企业参股、控股合作的少。其次,销售渠道不广。民营企业由于开拓国际市场的历史较短,普遍存在销售渠道不广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第三,缺乏对国际市场定位(如市场容量、市场占有率、市场潜力等)及消费者行为(如消费者需求、层次需求、心理预期等)作深入调查研究及市场细分的分析(如消费者行为细分、消费者层次细分等)。第四,缺乏与国外公司紧密合作的能力。他们往往单打独斗,孤军奋战,很少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品牌优势、经销网络优势、熟悉当地经济情况等优势。

5.出口商品结构问题

如果说企业是开拓国际市场的主体,那么,产品就是开拓市场能力的重要方面。目前,民营企业的出口产品还是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增长仍停留在低价格的数量规模的扩张阶段,出口商品结构还是以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体现在产品结构上的“三多三少”:粗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一般产品多,名优产品少。自主出口品牌匮乏,低价竞销恶性竞争等现象依然存在。这种状况的根本改变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成本和价格优势还将是民营企业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出口商品结构限制了市场开拓能力的提高,成为开拓市场的瓶颈。

二、对策

1.营销能力的培育

首先,要切实转变营销观念,加快营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逐步建立起以顾客为导向,以价值增值过程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整合营销的各种要素,提高营销整体运作效率和效果。其次,建立营销组织。这种营销组织应该围绕客户设置,而不是像传统营销活动那样仅仅围绕产品、市场和利润设置。第三,重视客户关系管理,以实现“让客户满意”的目标。为此,应把自己关注的焦点从内部运作转移到客户关系管理上来,通过营销自动化软件实现对客户的“一对一”营销。第四,善于运用虚拟经营方式,即在有限的资源下,为了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仅保留企业中最关键的功能,如技术或生产能力,而将其他的功能如营销功能虚拟化,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外力进行整合弥补,以便在竞争中最大效率地发挥企业有限的资源。但虚拟经营的企业必须控制关键性的资源,如专利权、行销通路或研发能力等,否则就会受制于人。

2.配套管理系统的建立

首先,建立一个营销导向的组织结构。目前,我们大多数民营企业不太重视营销策划工作,有的甚至连营销策划的组织都没有,营销中的短期行为相当普遍。不少企业仍然是销售导向,市场部徒有虚名,没有配备营销专才,专司广告、促销、调研、品牌、客户服务等。其次,要有制度化的营销计划、执行与监督评估体系。民营企业传统的营销是没有计划,或者计划流于形式,没有充分的依据,也不依此执行。企业忙于事务的多,很少进行监督、评估与审计。定期评估有利于计划与策略的调整。借鉴欧美成熟营销管理经验,建立整合的营销系统仍是当务之急。再次,企业之间的竞争早已不再是一个企业对一个企业的竞争,而成为一个企业的供需链同竞争对手的供需链之间的竞争。只有掌握自己产品供应链体系的能力,才能获得整个产业链的大部分的收益。以体现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的CIMS(现代集成制造系统)为代表及其带来的典型管理技术和模式,如ERP、MRPII等,已成为现代企业在打造供需链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新式“利器”。

3.自主专利权、品牌的创建

要同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从事长期的进出口贸易,企业必须特别重视质量、信誉和品牌。品牌是企业形象的直接反映,是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代表着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员工素质和商业信用。品牌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由以展现的载体,是以企业生产组织能力、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市场营销与开拓能力等为基础的市场占有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民营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提升,归根结底取决于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和核心技术的开发与发展以及自主知识产权有效保护。

创新不是一劳永逸的,如果说一项技术创新成果能保持相当一段时间的话,那么品牌创新是每日每时的事。民营企业在实施名牌战略、提升名牌形象方面,要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吸纳新技术,提高产品档次,从量的扩张转变为质的提高。从为品牌打工,转向品牌生产,再提高到品牌经营,把“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从国内名品牌提升到争创国际名品牌,不仅需要“走出去”,而且需要“走进去”和“走上去”。所谓“走进去”,就是企业要进入主流市场,销售主流产品。所谓“走上去”,就是尽快使本企业品牌成为出口所在国的主流品牌。“走进去”和“走上去”既是“走出去”的继续,也是对“走出去”的进一步发展,最终达到占领更大份额的国际市场和大幅度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的目的和要求。

4.开拓市场的具体方式

差异化战略、个性化经营始终是一个企业在强手如林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的利器之一。民营企业在确定国外目标市场后,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以下四种不同的国际市场开拓方式:

(1)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可依托大企业或专业外贸公司已有的稳定的国外销售渠道开辟新市场。这对于小企业既减少了对目标市场的调研工作,如市场需求、原材料的供应等,又减少了国际营销的风险和费用,同时也能充分利用大企业或专业外贸公司信息、销售渠道、人才、信贷、管理等方面的便利,产品的销量也得到了一定的保证。而且,还带动了中小企业的国际化。

(2)利用专业市场的发展带动企业国际市场的开拓。专业市场能够提供较高的价值增值,具有国际市场导向作用。在浙江,民营企业具有“小资本大集聚、小企业大协作、小产品大市场、小产业大规模”的特征。根据实际情况和特有优势开拓国际市场,一些企业已经在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开设了一系列专业市场,如浙江康奈集团利用海外温州人优势,先后在法国、美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等10多个国家开设了37家专卖店和36家专柜,直接将“康奈”的品牌推向欧洲市场,而且还制定了全球1000个营销网点的战略规划。又如,海宁皮革城在莫斯科建立了“海宁皮革专业市场”,温州企业结群在巴西设立了“中华商城”,在马来西亚设立了的“中国商品贸易中心”,在南非设立了“中华门商业中心“,在阿联酋设立了“中国产品交易中心”。这些专业市场成为信息和产品的集散地,很好地为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解决了信息传递和销售渠道的问题。并且,成为企业了解、开拓当地市场的窗口。

(3)努力使产业形成集群化,通过集群推进国际市场的开拓。产业集群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形成基础,发展产业集群是后起国家及地区从比较优势转变为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所谓集群是由一群彼此独立自主相互之间又有特定关系的企业所组成的,并能形成信息、资金、产品、人员、信用等资源之间的交换。集群内的企业高度专业化分工,生产中结构的开放程度远比一般独立的企业要高,并且,依靠集群机制,有着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反映能力。民营企业可依托集群模式形成专业化生产,发挥规模经济优势,提高国际竞争能力,进而开拓、占据国际市场。

(4)对于具有一定的国际化经验、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可独立开拓海外市场。当然,这种方式对企业各方面的要求较高。

5.采用多种贸易方式扩大出口,实现市场多元化

开拓市场的方法篇10

明显的库区天气、优胜的生态情况以及本地群众善种茶叶的传统,都让在发展茶叶产业方面有着不成替代的优势。当时,在发展茶叶产业方面又面对着可贵的时机。

一是茶叶行业既是传统行业,更是旭日产业。一方面,茶叶作为健康饮料、文明饮料,是其他饮料所不成比较、不成替代的,茶叶市场宽广、热销不衰;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能的提高,茶叶深加工和服务的延长也开端成为茶叶行业新的增进点,茶叶的真正价值越来越展现出来,其发展前景不成估量。二是县委、县县政府加速改变发展方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将茶叶作为农业“九大”产业中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之一,明确提出加速我县茶叶开拓,推进茶叶产业化历程,完成茶叶产业跨跃式发展战略,并已在全体规划、政策扶持、品牌整合、技能培训、市场运作及茶文明建立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三是作为宜茶区,已被列入全县茶叶产业开拓三大规划区,即环太惯例划区。这必将有利于整治提拔现有茶园,又将促进茶叶产业的规划化发展。

(二)比拟优势特殊明显

县委县政府之所以把列入茶叶开拓三大规划区,乡党委县政府之所以确定茶叶产业为主抓产业,是由于茶叶产业在有特殊明显的比拟优势。一是生态优势。情况美好,植被掩盖率较高,尤其是境内无工业污染,这为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茶产物供应了优越的生态前提,在发展茶产业,不只符合现代社会绿色消费的需求转变,并且可以到达生态建立和经济发展的最佳一致。二是区位优势。、于绕境交汇,库区终年蓄水,使空气湿度大,库区天气明显,近河区域泥土肥美,酸性、微酸性泥土前提十分适合茶叶发展,且有明显的早茶生产优势。加之冬天气温较低,可杀茶叶虫卵,茶叶病虫害很少、农药残留极低,这些都使器具备生产优质名茶的先天前提。三是企业带动优势。湖南碣滩有机茶茶场有基地近千亩,现年生产加工各类茶叶25000公斤以上,该公司无论是在劳动力转移照样技能改造,无论是信息流通照样市场开辟,都对本地的茶叶产业发生明显的带举措用,然后对全乡茶叶产业的发展、强大发生积极影响。四是本地群众善种茶叶优势。作为一个移民大乡,本地群众为了发展生产,添加收入,早在上世纪90年月初,就开端了种茶。在实际中,本地群众探索、总结、积聚了一套适于本地茶叶生产、加工的办法,原生产的“白毫早”茶叶,幽香爽口,较其他种类的早近20天,成功地抢占了新茶市场。目前在立新、白羊坪、朝瓦溪等村,简直是家家户户都有几分茶园,茶叶成了家庭经济收入的一局部。

(三)基地建立初具规划

乡是五强溪库区移民大乡,为协助移民群众发展生产,县移民局于1994年在立新和朝瓦溪两村境内开拓茶园1000余亩。近年来,乡党委、县政府抢抓时机,积极指导,以现有茶园为中间,经过一扩二连三延长向周围辐射,即:扩展示有老茶局面积,衔接周围散农户茶园,并向茶园基地周边村延长扩展,规划用五至十年时间,完成全乡茶叶基地建园10000亩。据计算,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经过县政府指导、规划,已完成老茶园革新400余亩,在老茶场周边的立新、白羊坪、朝瓦溪等三个村新开茶园1300余亩,并在黔中郡、穿衣溪、茶垭等村延长开拓茶园600余亩,当前全乡茶园种面积已近3000亩,栽植的茶叶种类首要有福云6号、福鼎大白、碧喷鼻早、白毫早、桃源大叶茶等,初具茶叶生产、加工规划。

(四)加工承接初具才能

于1995年兴修茶叶加工场一座,年生产加工各类茶叶4000公斤以上,上缴国家税收10余万元。2005年该加工场被湖南碣滩有机茶公司租赁,2010年该公司投资150多万元,将加工设备进行更新晋级,现已具有加工名优茶、大宗茶、红茶、黑茶才能,年生产加工各类茶叶25000公斤以上。为了把茶叶开拓效果转化成经济效益,乡县政府于2010年扶持开拓大户刘圣金新建小型茶叶加工场一座,该厂也具有加工生产银针、名优茶、大宗绿茶、黑茶才能。依据全乡茶叶产业开拓规划,今后还将再兴修茶叶加工场一至两座,以更好地知足生产加工需求。

二、茶叶产业开拓存在的问题

我乡在栽种茶叶、发展茶叶产业进程中,虽然积聚了必然经历,获得了必然成果,但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比拟,还有很大差距,首要显示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零星开拓形式凸现矛盾。在近几年新开拓的近2000亩茶叶基地中,大局部是农户的零星开拓,初步计算,全乡参加茶叶开拓的农户达700余户,多则几十亩,少则几分,而面积在50亩以上的只要三四户,仅200余亩,只占全乡现有茶叶面积的8%左右,面积在100亩以上的大户没有。这种开拓形式在必然水平上表现了谁开拓谁一切、谁受益准则,在基地建立初期有必然的示范带举措用。但这种开拓形式在当时已表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首要显示在:一是投入少,运营治理还不足以惹起农户的高度注重,农户还不克不及把茶叶作为产业来抓;二是零星开拓,各自为阵,不陋习模不连片,开拓中轻易招致“花斑”、“牛皮癣”等零散、狼藉散背景象,晦气于全体规划;三是规划小,产量不高,地盘产出率低,经济效益比拟优势不明显,易伤害开拓农户的决心;四是治理粗豪,科技含量低,甚至是任其自然,任其自生自灭,糜费了人力、地力、财力;五是单个农户为了追求面前好处,化肥、农药施用不符合要求或过量施放,影响了茶叶的质量,极易损害全乡茶叶品牌形象。

2、茶园建立滞后制约发展。按乡党委县政府的规划,拟用五至十年时间在全乡发展茶叶基地10000亩,茶叶产业逐步成为全乡富农增收的主导产业,但就当时来看,基地建立还较为滞后。首先是茶园规划小。虽然当时有茶园面积近3000亩,但实际可采摘面积不足千亩,老茶园渐成老化趋向,新茶园尚未进入盛采期,加之零星开拓,可以说基本不是“园”,更谈不上集约化运营。其次是治理粗豪。全乡除局部茶叶大户和老茶场的治理相对规范外,绝大局部茶园疏于治理甚至抛弃治理,单个当地简直荒凉。因为效益太低招致开拓户不肯治理,又因为疏于治理致使效益更低。再次是种类构造不合理。全乡没有茶叶育苗基地,一切种类全赖引进,在现有茶园中,引进、栽植的茶叶种类首要有福云6号、福鼎大白、碧喷鼻早、白毫早、桃源大叶茶等,个中福鼎大白、碧喷鼻早、桃源大叶茶等几个种类是近几年才引进的,原有茶园首要是福云6号和白毫早,种类相对单一,采摘期相对集中,招致产量低、效益不明显。第四,各项基本设备滞后。因为大局部茶园处于涣散形态,尚未集中连片,这就添加了茶园配套设备建立投入本钱,致使现有茶园没有机耕道,没有生态绿化带,没有浇灌设备系统等,基本设备的滞后,严厉影响了茶叶基地建立的发展。

3、生产加工程度有待提拔。茶叶加工程度的凹凸在必然水平上决定着茶叶效益凹凸。从当前全乡茶叶加工近况来看,现有的加工程度还相对掉队,有待提拔。一是加工企业规划小、掩盖面窄且本身才能不强,对农户的带举措用和市场开辟才能非常有限。在全乡近3000亩已有茶园的基本上,仅两家茶叶加工场,湖南碣滩加工场基本以基地生产加工为主,处于“闭门加工”形态;而圣金茶厂规划小,尚处于起步创业阶段,处于“作坊生产”阶段,更是难以发扬带举措用。这一近况就招致了全乡茶叶鲜叶无处送,茶叶加工机制率低,相当一局部茶叶由手工加工进入市场,最终效益难以凸显。二是茶叶资本和生产要素难以合理装备和有用应用,综合开拓滞后。全乡茶叶产量原本就不高,而生产进程中又只注重春季名茶生产,大宗茶(夏秋茶)开拓应用跟不上,产物构造较为单一,产物加工原料应用率低,很多茶叶资本未能得以充分应用。三是加工技能规范纷歧,“关门加工”和“作坊生产”难以在区域内构成品牌效应和规划效应,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4、市场运作机制亟待构成。与其他当地茶叶市场化水平比拟,乡茶叶市场化水平还很低。一是没有墨绿(鲜叶)买卖市场,在当时的零星开拓形式中,因茶叶开拓户不具有加工才能,其茶叶开拓效益突出表现在鲜叶上,在毫无附加值的状况下,还因为没有由于墨绿(鲜叶)买卖市场而招致鲜叶被低价、压价收买,最终茶叶开拓户所得效益廖廖。二是没有干茶销售市场,除湖南碣滩茶场有品牌、有必然的市场和销售收集外,乡内其他茶叶开拓户生产加工的茶叶基本上是自产自销,既无品牌又无市场,招致附加值少、利润小,使得茶叶难以变“金叶”。三是本乡短少懂市场运作的茶商和专业营销人才,没有销售收集,产业发展触角不长,市场动态、市场需要求市场趋向等信息不灵,难以与茶叶前沿市场抗争。

5、产业链条空间尚未拓展。在当时的茶叶产业开拓中,着力和偏重于基地的规划与建立、茶叶的制造与加工及市场的开辟与运作,这种开拓有利于规划发展,有利于品牌整合,有利于市场竞争,然则这种开拓也是单一的、相对单薄的,不单本钱高利润少,并且附加值难以提拔。实际上,新技能的推行、茶叶深加工和服务的延长已越来越成为茶叶行业新的增进点。茶叶新种类的研发、茶叶生态旅行旅行、茶文明的开掘与弘扬、采茶制茶品茶一条龙体验等都可成为茶叶产业链上的一环。充分应用近郊优势,拉长、延长这些产业链,最大限制提拔茶叶附加值,不掉为茶叶产业发展的“另辟门路”。

三、我乡茶叶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当时,全县茶叶发展势头猛、情况优、政策好,面临全乡茶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何量体裁衣,抢抓时机,创新体系体例机制,采取得力办法,加速推进茶业产业化历程,逐渐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兴茶富农路子,对茶叶开拓具有非常主要的实际意义。

(一)抓基地建立不放松,使茶叶产业发展陋习模

基地建立是茶叶开拓工作的基本,没有基地支撑,整个茶叶开拓工作将是无源之水的海市蜃楼。只要紧抓基地建立不放松,才会助推茶叶产业规划发展。一是围绕种类、规划、治理、基本设备等坚持高效产业基地。第一,要优化种类构造。种类决定茶叶质量、产量,全乡要在现有种类基本上,依据县茶叶开拓批示部的要求,量体裁衣,进一步优化种类构造;第二,要增强基地治理。指导农户依照规范化、规范化、精密化的要求,科学治理好基地;第三,要适度规划扩张。坚持市场导向,科学规划茶园,构成以老茶园为中间,逐渐构成立新—朝瓦溪、白羊坪、穿衣溪—黔中郡、茶垭—团枣等几个茶叶片区;第四,要完善茶叶片区的基本设备,保证每个片区有机耕道、有浇灌系统、有防护林带;第五,要借助省科技特派员联乡的时机,建一块高规范的茶叶示范基地,集机采示范、生态有机示范、高效示范、治理示范等于一体。二是探究基地建立新路子,完成基地规划化、集约化、规范化集中连片发展。针对当时零星开拓表露出来的问题,采取四种形式加以改良。一方面,在新建茶园时,果断根绝零散开拓,鼓舞公司、民营业主或专业协作社等新建高规范有机茶园;二方面,经过以地盘入股、地盘出租等地盘流转方式把既有的培管不到位、效益不明显等基地集中整合,采取“企业+基地”运营治理形式,由公司、专业协作社或民营业主一致运营治理;三方面,经过以地盘入股、地盘出租等地盘流转方式招商引资,采取“企业+基地+农户”运营治理形式;四方面,经过“企业+农户”形式,执行订单农业,保证农户好处。这几种形式较之零星开拓,不只可以处理茶业发展中很多的资金投入问题,并且可以提拔生产技能和运营治理方法,然后调整优化全乡茶叶产业构造,提高茶业发展的质量和程度。

(二)抓生产加工不不坚定,使茶叶加工程度上台阶

茶叶的质量、效益很大水平是由茶叶的生产加工决定的,在大力推进茶业产业化历程中,要坚持抓生产加工不不坚定,不时提拔加工程度。首先,大幅提拔茶叶加工才能,力争用3—5年把全乡茶叶的机制率提高到90%以上。按全乡茶园片区规划,加速中小型名优茶加工场建立,大幅提拔茶叶加工才能。还,针对生产进程中又只注重春季名茶生产,大宗茶(夏秋茶)开拓应用跟不上,产物构造较为单一等景象,努力加大综合开拓,尽快提高全乡茶叶的单产和效益。第二,疾速提高茶叶制造程度。依照名优茶加工规范,裁减过时的加工工艺和设备,积极引进人才,大力推行提高前辈技能设备,提高产物质量和生产效率。第三,积极发展精湛加工。经过“内联外引”的方法,加速开拓无公害、绿色、有机茶饮品、茶食物、茶药品,使其成为食物医药工业的加工原料,不时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茶产业的附加值。第四,增强质量监管,推进茶叶产业发展规范化。以碣滩茶地舆标记产物维护为契机,严厉执行生产技能规程,坚持符合现代食物加工要求的绿茶生产技能,增强市场准入治理,一致制造工艺,促进茶叶产业规范化发展。

(三)抓市场营销不模糊,使茶叶产业开拓出效益

开拓市场的方法篇11

一、影响因素

市场开拓能力包括对新市场的开拓和占领以及市场营销手段的创新。由于民营企业涉足对外贸易时间不长,在具体开拓国际市场时,难免遇到各种问题和障碍,这些影响因素主要涉及企业自身和产品竞争力方面:

1.缺乏营销积累及国际经验

营销网络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托。民营企业目前仍有不少处在其发展的初期,无论是其自身的规模还是业务涉及的区域都还比较小。由于开拓国际市场的历史较短,尚无法建立起比较完整拥有可靠、通畅、高效的海外营销网络以及不断开拓这一营销网络的能力。而一张完善有效的营销网络是要靠时间的积累才能建立的,因为没有多年经营所积累的客户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而且,民营企业不甚了解目标市场的风土人情、法律法规等经营理念和规则,缺乏与国际接轨的经验。

2.缺乏专业人才

由于发展起点和发展历程的特殊性,民营企业创始人大都文化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经营技能和管理理念。企业从业人员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低,普遍缺乏熟悉法律、精通业务、懂管理、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涉外经营人才的匮乏已是制约其海外拓展,提高出口竞争力的一大瓶颈。努力吸引和培养一大批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面向国际、面向未来、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懂得世贸规则和国际惯例、熟悉各国法律、熟悉操作流程的外经贸专业人才队伍已是当务之急。

3.缺乏较高的商业信用度、品牌知名度和服务信誉度

目前,民营企业出口的产品中,90%是OEM,只有10%是自有品牌。一个好的品牌可对产品发挥“扩散效应”,对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发挥“放大效应”,对顾客的注意力和忠诚度发挥“磁场效应”,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拓展效应”。然而,我们企业对产品品牌的意识很淡薄,没有意识到品牌对消费者具有极大的诱惑性,可以提高市场的开拓能力,使企业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最终带来巨额利润。

4.手段、策略落后

由于国际市场变化莫测,开拓国际市场的手段和策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成败。我们大多数民营企业不太重视营销策划工作。营销的手段和策略落后,已成为制约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首先,开拓手段比较单一。如大多从事一般贸易,而劳务输出、承包工程、引进外资、到海外直接投资等开拓的形式较少;在一般商品中,间接出口的多,直接参与国际市场营销少;在与国外企业联合上,单独经营的多,与国外企业参股、控股合作的少。其次,销售渠道不广。民营企业由于开拓国际市场的历史较短,普遍存在销售渠道不广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第三,缺乏对国际市场定位(如市场容量、市场占有率、市场潜力等)及消费者行为(如消费者需求、层次需求、心理预期等)作深入调查研究及市场细分的分析(如消费者行为细分、消费者层次细分等)。第四,缺乏与国外公司紧密合作的能力。他们往往单打独斗,孤军奋战,很少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品牌优势、经销网络优势、熟悉当地经济情况等优势。

5.出口商品结构问题

如果说企业是开拓国际市场的主体,那么,产品就是开拓市场能力的重要方面。目前,民营企业的出口产品还是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增长仍停留在低价格的数量规模的扩张阶段,出口商品结构还是以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体现在产品结构上的“三多三少”:粗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一般产品多,名优产品少。自主出口品牌匮乏,低价竞销恶性竞争等现象依然存在。这种状况的根本改变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成本和价格优势还将是民营企业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出口商品结构限制了市场开拓能力的提高,成为开拓市场的瓶颈。

二、对策

1.营销能力的培育

首先,要切实转变营销观念,加快营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逐步建立起以顾客为导向,以价值增值过程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整合营销的各种要素,提高营销整体运作效率和效果。其次,建立营销组织。这种营销组织应该围绕客户设置,而不是像传统营销活动那样仅仅围绕产品、市场和利润设置。第三,重视客户关系管理,以实现“让客户满意”的目标。为此,应把自己关注的焦点从内部运作转移到客户关系管理上来,通过营销自动化软件实现对客户的“一对一”营销。第四,善于运用虚拟经营方式,即在有限的资源下,为了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仅保留企业中最关键的功能,如技术或生产能力,而将其他的功能如营销功能虚拟化,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外力进行整合弥补,以便在竞争中最大效率地发挥企业有限的资源。但虚拟经营的企业必须控制关键性的资源,如专利权、行销通路或研发能力等,否则就会受制于人。

2.配套管理系统的建立

首先,建立一个营销导向的组织结构。目前,我们大多数民营企业不太重视营销策划工作,有的甚至连营销策划的组织都没有,营销中的短期行为相当普遍。不少企业仍然是销售导向,市场部徒有虚名,没有配备营销专才,专司广告、促销、调研、品牌、客户服务等。其次,要有制度化的营销计划、执行与监督评估体系。民营企业传统的营销是没有计划,或者计划流于形式,没有充分的依据,也不依此执行。企业忙于事务的多,很少进行监督、评估与审计。定期评估有利于计划与策略的调整。借鉴欧美成熟营销管理经验,建立整合的营销系统仍是当务之急。再次,企业之间的竞争早已不再是一个企业对一个企业的竞争,而成为一个企业的供需链同竞争对手的供需链之间的竞争。只有掌握自己产品供应链体系的能力,才能获得整个产业链的大部分的收益。以体现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的CIMS(现代集成制造系统)为代表及其带来的典型管理技术和模式,如ERP、MRPII等,已成为现代企业在打造供需链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新式“利器”。

3.自主专利权、品牌的创建

要同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从事长期的进出口贸易,企业必须特别重视质量、信誉和品牌。品牌是企业形象的直接反映,是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代表着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员工素质和商业信用。品牌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由以展现的载体,是以企业生产组织能力、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市场营销与开拓能力等为基础的市场占有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民营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提升,归根结底取决于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和核心技术的开发与发展以及自主知识产权有效保护。

创新不是一劳永逸的,如果说一项技术创新成果能保持相当一段时间的话,那么品牌创新是每日每时的事。民营企业在实施名牌战略、提升名牌形象方面,要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吸纳新技术,提高产品档次,从量的扩张转变为质的提高。从为品牌打工,转向品牌生产,再提高到品牌经营,把“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从国内名品牌提升到争创国际名品牌,不仅需要“走出去”,而且需要“走进去”和“走上去”。所谓“走进去”,就是企业要进入主流市场,销售主流产品。所谓“走上去”,就是尽快使本企业品牌成为出口所在国的主流品牌。“走进去”和“走上去”既是“走出去”的继续,也是对“走出去”的进一步发展,最终达到占领更大份额的国际市场和大幅度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的目的和要求。

4.开拓市场的具体方式

差异化战略、个性化经营始终是一个企业在强手如林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的利器之一。民营企业在确定国外目标市场后,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以下四种不同的国际市场开拓方式:

(1)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可依托大企业或专业外贸公司已有的稳定的国外销售渠道开辟新市场。这对于小企业既减少了对目标市场的调研工作,如市场需求、原材料的供应等,又减少了国际营销的风险和费用,同时也能充分利用大企业或专业外贸公司信息、销售渠道、人才、信贷、管理等方面的便利,产品的销量也得到了一定的保证。而且,还带动了中小企业的国际化。

(2)利用专业市场的发展带动企业国际市场的开拓。专业市场能够提供较高的价值增值,具有国际市场导向作用。在浙江,民营企业具有“小资本大集聚、小企业大协作、小产品大市场、小产业大规模”的特征。根据实际情况和特有优势开拓国际市场,一些企业已经在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开设了一系列专业市场,如浙江康奈集团利用海外温州人优势,先后在法国、美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等10多个国家开设了37家专卖店和36家专柜,直接将“康奈”的品牌推向欧洲市场,而且还制定了全球1000个营销网点的战略规划。又如,海宁皮革城在莫斯科建立了“海宁皮革专业市场”,温州企业结群在巴西设立了“中华商城”,在马来西亚设立了的“中国商品贸易中心”,在南非设立了“中华门商业中心“,在阿联酋设立了“中国产品交易中心”。这些专业市场成为信息和产品的集散地,很好地为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解决了信息传递和销售渠道的问题。并且,成为企业了解、开拓当地市场的窗口。

(3)努力使产业形成集群化,通过集群推进国际市场的开拓。产业集群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形成基础,发展产业集群是后起国家及地区从比较优势转变为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所谓集群是由一群彼此独立自主相互之间又有特定关系的企业所组成的,并能形成信息、资金、产品、人员、信用等资源之间的交换。集群内的企业高度专业化分工,生产中结构的开放程度远比一般独立的企业要高,并且,依靠集群机制,有着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反映能力。民营企业可依托集群模式形成专业化生产,发挥规模经济优势,提高国际竞争能力,进而开拓、占据国际市场。

(4)对于具有一定的国际化经验、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可独立开拓海外市场。当然,这种方式对企业各方面的要求较高。

5.采用多种贸易方式扩大出口,实现市场多元化

开拓市场的方法篇12

一、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存在主要问题

笔者认为,造成差距的原因除了由于历史上中西部地区国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一直是国有经济占主体,近几年民营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是与沿海省份相比,其综合实力较弱、规模普遍较小,限制了其进入国际市场外,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自身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开拓国际市场的战略眼光

在当今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仍有相当部分的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缺乏开拓国际市场的长远战略眼光。有的企业虽已拥有相当实力,但总认为中西部地区的区位条件不优越、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能力不足,未从战略高度对开拓国际市场予以高度重视,加上国际化经营人才匮乏,很多企业甚至不知道如何制定开拓国际市场的长期战略规划和短期具体计划。

(二)开拓国际市场的手段与渠道比较单一

目前,中西部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方式比较单一,主要表现为:一是在手段上,大部分企业以一般商品贸易为主,而在承包工程、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等方面涉猎较少,而且在一般商品贸易中,进行贴牌生产,加工贸易间接出口的多,自主品牌直接出口的少;二是在渠道方面,大部分企业以依赖专业进出口商的渠道为主,而自营出口与自建海外市场渠道的少,包括一部分已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也普遍存在市场渠道不广的问题。

(三)开拓国际市场的营销策略落后

首先,不重视市场调研,不少企业对国外投资贸易环境不太了解、在没有深入调查研究的情况下进行盲目投资,遭遇了经济、法律、政治、市场等各种风险。其次,缺乏系统科学地营销策划,有些企业是缺乏资金,更多的企业是缺乏人才与思想,不知道应该如何进行营销策划。第三,营销创新不足。许多企业只满足于或只会运用传统的营销手段与方法如人员推销、广告等,在营销创新方面,如利用国际互联网通过电子商务开拓国际等方面,还缺乏手段与思路。

二、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对策

如何提高中西部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能力,笔者认为,当前中西部民营企业应着力抓好以下两点。

(一)分阶段选择恰当的进入模式并制订相应的战略规划

中西部民营企业首先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与产品特点,结合国际市场的现状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分阶段选择恰当的进入模式并制订相应的战略规划。

2.推进自主品牌出口阶段。当企业的加工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应根据国际市场的形势,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通过技术改造与产品升级、实施品牌认证和建设、培养外贸人才,推进自主品牌出口。在这一阶段,企业要认真学习领会国家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八部委的《关于扶持出口名牌发展的指导意见》,充分争取“中西部外贸发展基金”和“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其他扶持资金与鼓励政策,要高度重视境外商标注册和品牌宣传工作。

3.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阶段。当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出口量不断增加,加上最近几年来我国贸易顺差持续走高,企业在国外不断受到贸易壁垒的限制,绿色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进口限制等非关税的贸易壁垒种类繁多,层出不穷,极大的限制了我国出口的进一步增加。面对这样的背景,伴随企业规模扩张,实力增强后,积极稳妥地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就十分必要。笔者认为,中西部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应该按照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在产业选择上,主要发展那些在国内处于边际位置的产业,以轻工、机电和传统制造业为主,在既是劳动密集型又是技术密集型的“复合产品”上取得突破,因为这些产品发达国家不愿做,而许多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低又做不了。在区位选择上,应该选择与我国生产技术相近的国家,如东欧、中亚、东欧和独联体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工业基础好,资源丰富,具有经济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中西部民营企业应该积极关注和投资开拓这一领域,通过直接投资进入这些地区相对落后的轻工业、加工业和制造业。另一方面,要抓住发达国家产品周期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带来的机会,将我国具有一定相对优势的技术、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二)系统科学地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

1.认真地调查分析国际市场环境。我国部分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遭遇了诸多难题,不少企业对海外投资贸易环境不太了解,在没有深入调查研究的情况下进行盲目投资,遭遇了法律、政治、市场等各种风险。因此,中西部民营企业应逐步建立全面有效的信息获取与反馈体系,及时准确地把握市场信息,有目的、有系统地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有关国际市场的各种情报资料,为营销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2.细分市场,准确定位。首先,在做好市场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国际市场进行细分,并对各个细分市场进行评价,从中选出最佳的目标市场。其次,要认真分析所选择的目标市场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弄清楚其对产品包装、技术标准、环保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对产品进行准确的定位。

3.动态调整国际分销渠道。当中西部民营企业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模式进入国际市场时,企业会面临不同的分销决策:在开展加工贸易阶段,应着重利用外贸公司和中介组织的力量,选择间接分销渠道间接出口为主;在推进自主品牌出口阶段,应着力培养自己的外贸人才,申报进出口经营权,成立出口业务部门,进行独立出口;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阶段,需要组建海外营销机构,自建海外分销网络或利用东道国分销商,在海外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营销活动。

开拓市场的方法篇13

一、生态农产品市场开拓中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质量较差,不符合民众要求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很多农产品生产企业在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则是所供应的生态农产品质量较差,产品质量差,则意味着不符合消费者要求,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很容易导致供过于求,从而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目前看来,在我国农产品市场中,虽然出现的农产品种类非常丰富而且产品的市场供应链也很充足,但是,整体而言,产品的质量还比较差,这样很容易导致消费者在食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造成市场中生态农产品质量差的原因主要是农产品从生产到加工再到出售,没有明确的标准进行约束,在某些环节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另外,受到技术限制,致使农产品在培育、储藏以及包装过程中都存在不符合市场标准的情况,进而引发产品质量问题,从而对生态农产品市场开拓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2.生态农产品结构不合理,影响市场拓展

产品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生态农产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具体而言,在当下的农产品市场中,初级产品供应量较高,但是这些初级产品的收益效果并不明显,那些高技术、精包装的生态农产品市场供应量非常有限。根据相应的调查结果,我国目前的农产品市场中,水果、蔬菜、粮食、等初级产品所占比例较大,而通过一系列精加工的生态农产品数量非常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在农产品市场中,农产品产业链不成熟造成产品层次低下,进而对生态农产的销售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从而严重影响生态农产品的市场开拓。在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产品市场中,受到技术限制,很多农产品都是经过简单的粗加工之后就被投入到市场中进行销售,这种做法导致所供应的生态农产品无法获得市场竞争优势,进而影响到生态农产品市场开拓的进行。

3.生态农业销售成本较高

产品销售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经济效益,但是如果产品的生产销售成本较高,那么必定会影响都产品的销售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产品生产方式还比较落后,生产效率不高,进而导致生态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成本较高。产品成本较高,则意味着产品的市场收益则会相对较低,这样的产品所形成的市场竞争力也会比较弱,所以,会对产品的市场开拓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4.农业科技及产品销售人才素质有待提高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才的作用被日益突显,高素质专业人才,往往在产业发展中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持作用,所以,人才是生态农产品市场开拓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但是,目前来看,我国很多地区在生态农产品市场开拓过程中,农业科技及产品销售人才的素质仍然有待提高。受到社会、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产品生产者专业素养较差,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无法对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进行数量操作,而且农业科技研究人员的数量也比较有限,而且针对生态农产品的市场销售,没有建立专业的产品销售队伍,忽略了对高素质销售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进而无法对生态农产品市场开拓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

二、生态农产品市场开拓策略探究

1.发展生态农产品深加工业

对生态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可以进一步提高生态农产品的品质,进而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市场需求量则会相应得到增长,进而有效促进生态农产品市场开拓。通过进行一系列的加工程序,提高生态农产品的自身价值,从整体来看,产品的市场销售成本会相对降低,而产品的市场收益则会相对提高,进而有效促进生态农产品市场开拓。例如对于大豆,可以将其深加工为纯天然的食用高蛋白、食用油、豆奶等,对于优质小麦而言,则可以将其加工成为等级面粉、麦片等,而且对于一些优质小麦,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订单种植,以满足一些高消费水平消费者的需求。

2.发展绿色农业及特色农产品

发展绿色农业及绿色农产品是生态农产市场开拓的基础,面对当前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所以,在生态农产品市场开拓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加强发展绿色农业产品及特殊农产品。具体而言,首先针对农产品的整个生产流程,建立严格的标准,其中包括农产品的选种、种植、生长管理、储藏、加工、运输等,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进行严格把关,从而确保所生产的农产品符合绿色食品的质量要求。另外,在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相互配合下,建立专门的绿色农产品种植基地,根据一些特殊客户的要求,为其生产特定的农产品,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生态农产品的市场收益,而且可以更好的满足农产品市场多样化的需求,进而有效促进生态农产品的市场开拓。

3.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产品企业建设

在生态农产品的市场开拓中,企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产品企业建设。首先要加强技术方面的投入,技术在农产品的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不断提高生态农产品的质量,必须不断增强生产企业的科技实力,为此,各地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进而扶持和培育出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所推出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进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强生态农产品品牌建设。在当前的经济体系中,产品品牌的建立在产品销售以及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有效促进生态农产品市场开拓,必须依靠企业的力量加强生态农产品品牌建设。例如对于农业发达的黑龙江省而言,可以通过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和包装,推出黑龙江特色农产品,建立黑龙江农产品特色品牌,如黑龙江特色豆奶粉、大豆蛋白、玉米变性淀粉等。

4.加强生态农产品销售渠道建设

渠道建设是确保产品稳定出售的重要保障,对于生态农产品市场开拓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生态农产品贸易中,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必须对其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进行进一步建设和完善,通过对农产品进行细致分类,对产品销售渠道的种类也进一步增加,而且要进一步增加渠道规模,以此来提高产品的输出效率。在生态农产品贸易中,不同的企业可以加强合作,为农产品销售建立更多的销售网点,进而有效推动农产品的销售。

5.加强人才培养

针对生态农产品的市场开拓,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技术人员的培养,另一方面是专业销售人才的培养。首先,建立专门的技术培训班,定期对农业生产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对先进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全面了解,并能够熟练掌握各类技术,而且,还要注意农业研究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其次,可以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加强专业产品销售人员的培养,因为农产品销售活动的开展,离不开销售人才的工作。培养更多的人才,可以为生态农产品市场开拓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小结

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就生态农产品的市场开拓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具体对生态农产品的市场开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然而由于个人所学知识以及阅历的局限性,并未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够凭借本文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