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的利弊实用13篇

智慧课堂的利弊
智慧课堂的利弊篇1

一、感悟情境,追求“有境”课堂

情境创设,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营造出某种教学情境与氛围,使学生能很快进入探究学习的情境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生动活泼地参与,在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哲学课理论性较强,哲学智慧又源于生活,因此,哲学课更需要也更容易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哲学课的课堂魅力。

课堂导入情境的选择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智慧。笔者所在的城市――无锡有着丰富的生活化事例和文化资源,学生对身边的城市地理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并且有亲切感与归属感。

在课堂教学伊始,教师先播放一段“太湖美”MTV视频,展示无锡美丽的风景和现代城市风貌,展示无锡的城市标识“玉飞凤”,玉在古代寓意着高贵的品格,从而引发学生对成语“瑕不掩瑜”的哲学思考,在分析学生的回答中很自然地引入矛盾主次方面的知识点,以学生身边的本土文化作为教学情境,拉近教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更加自然、亲切,学生乐于参与课堂,同时又从哲学的视角审视生活。

二、关注生活,呈现“有我”课堂

日本学者佐藤学教授在《静悄悄的革命》中说道:“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所有人都能打开自己,让个性差异都能得到关注,因为‘在教室并不存在大家’,存在的只是有自己名字和容貌的一个一个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和个性发展,尤其在哲学课堂,只有将抽象的哲学道理同学生生活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与时代生活紧密结合是政治课教学的鲜明特征。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开展合作探究,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表达观点,从而增强他们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矛盾的主次方面是非常抽象且极易混淆的概念,笔者在设计过程中选用学生生活中的事例,使抽象的哲学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同时在充分预设的前提下,也关注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思维发展,关注课堂的生成。笔者结合寄宿学生普遍关注的话题――寄宿制学校使用手机的利弊问题展开讨论:有人认为,应该允许高中寄宿生使用手机,因为利大于弊;有人认为,应该禁止高中寄宿生使用手机,因为弊大于利;作为一名学生代表,你支持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这类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大多数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展开辩论,但也有学生提出了个性化的思考,指出寄宿生使用手机的利弊问题要因人而异,对于自制力强的学生,手机可以发挥它的积极功效,利大于弊;对于自制力差的学生,则弊大于利。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首先要予以肯定评价,鼓励学生的辩证思维和个性化思维的发展,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高效。

三、c化思维,探寻“有思”课堂

哲学是一门充满思辨性和思想性的学科,它能够帮助人们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认知事物背后的本质,引发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一堂优秀的哲学课能够提高人的思维品质,给人以启迪,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发展。基于哲学学科的特点,主要提升以下思维品质:归纳思维品质,从具体到抽象,个性与共性达到具体、历史的统一;辩证思维品质,系统思考与问题解决;批判和创新思维品质,打破心智枷锁,获得突破性解决方案。

在“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十分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比如在分析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两个知识点时,笔者呈现了两个生活情境:对寄宿生使用手机利弊分析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主次矛盾,而具体知识的呈现则由学生在理解情境材料的基础上自主归纳,从而提高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课堂也应该是充满思辨的课堂,是生成智慧的课堂。在本课教学中贯穿着两条教学主线,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一条以玉文化为主线,以成语“瑕不掩瑜”启示学生学会辩证思考问题,课堂结尾处联系现实问题,辩证地看待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分清主流与支流;一条以生活为主线,由微观到宏观,由关注自我发展到关注国家、社会发展,进而升华为实现“中国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整堂课充满着哲学智慧,教导学生如何全面认识世界,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实现自身的全面成长。

四、展示天性,打造“多元”课堂

课堂教学应该站在学生的视角,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与他们对话、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才是成长的课堂。

传统政治课以“灌输”为主要授课方式,但这一形式无法满足学生的思想、心理成长需求,也不利于师生的共同成长。政治课教学应更加多元化,形式更加丰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采取问题导学、课堂辩论、课题研究、分组合作等活动,用灵活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在“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这一课中,笔者尝试了多种教学方式,如“问辩人生”,以辩论的方式探讨高中寄宿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情系祖国”,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矛盾;课堂结尾处以学生诗朗诵的形式展开,同时以诗歌的形式串联整堂课的内容,将课堂气氛又一次提升到高潮,使课堂充满诗意和哲学智慧。这样的课堂,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知识的内化和情感的升华,实现生生、师生的共同成长。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场所,优秀的课堂应该如诗似景,丰富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活跃着生命的地方,是观察意义世界和感悟生命之美的场所。让课堂拥有“炉边谈话”般的温馨与真诚,洋溢着生命的温暖。“生长课堂”就是要回归生命的课堂,师生、生生自由交流,激发学生的发展本能和生命潜能,实现师生共同成长,这也是每位教师不懈努力的方向。

智慧课堂的利弊篇2

现代教学信息技术中的互动反馈技术应用已日趋成熟,如果合理、恰当地应用这种互动反馈技术,就能更好地根据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促进教学生成,用一个智慧的生命去照亮许多的智慧生命,用一个智慧的心灵去唤醒许多智慧的心灵。下面,我Y合思想品德课的实践,谈一谈互动反馈技术如何辅助教师实现智慧课堂。

一、互动反馈技术的作用

第一:互动反馈技术是在传统的多媒体教室环境下,增加平台软件和教师遥控器、学生群组遥控器、遥控接收器等设备,利用群组红外遥控技术所构成的系统。运用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媒体,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反馈设备设问质疑,引发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学生可以利用手中的遥控器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电子表态。系统通过接收器可以即时采集、收集、整理教学反馈信息,为教师提供各种教学过程中的统计和数据分析结果。为实现思维的互动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而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理性思辨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的发展。

第二:互动反馈技术系统中的挑人、挑组、抢答、抢权等功能不仅是对教学的一个反馈,也是对课堂气氛的一个调整,这一技术的运用在实践中非常受学生的欢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主动参与课堂,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互动反馈技术如何辅助教师实现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是以培养学生的智慧为核心的一种课堂教学形态,目标是培养富有个性、崇尚智慧的灵动学生。总的来说,我认为“智慧课堂”至少体现高效性、共鸣性两个基本特征。下面,我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课例,谈谈如何运用互动反馈技术使课堂达到高效性、共鸣性。

第一:高效性。智慧课堂的本质是高效,利用互动反馈系统优化教学环节,既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反馈,又要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反馈的运用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具体的应用有:通过前馈测查、诊断测查、终结性测查等实时了解学生情况,及时调控教学进行针对性教学,可以避免现实教学中出现的教与学不同步的现象,既能克服传统课堂满堂灌、沉闷、消极的弊端,又能防止新课改后“从满堂灌到满堂问,形式上热热闹闹,本质上高耗低效”的弊端。

例如:在教学《中华传统文化》的课例中,我运用了互动反馈设备先进行了前馈性测查。我设计了三个调查问题,具体如下:

(1)KFC和川菜,你更喜欢吃那个?

A、KFC B、川菜

(2)圣诞节与春节,你更喜欢过那个节日?

A、 圣诞节 B、春节

(3)韩国剧与大陆剧,你更喜欢看哪些?

A 、韩国剧 B、大陆剧

智慧课堂的利弊篇3

有关智慧课堂的研究,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对于智慧课堂的解释由两种:一是基于智慧语义,相对于知识课堂与应试课堂而言,以师生智慧共生为价值追求的课堂即为智慧课堂;一是依据知识建构理论,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的应用,所构建的信息化智能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中提及的智慧课堂属于后者,简言之就是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的课堂它是大数据时代翻转课堂发展的最新成果,其教学平台集成了师生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各种资源及应用功能,可实现随时随地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互动。钟绍春教授认为:信息化教育就是要用技术手段让学生更主动、更智慧地学习;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以教育信息化为支撑,努力构建智慧课堂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刘濯源教授提出:教育4.0就是在信息智能文明时代,以满足学习者心智发展为主要教育目标,以互联网和智能终端为信息载体和传递方式,以教学权威组织与自主学习社群相结合为组织形式的教育新形态。学者余建波也指出:教育4.0时代的互联网教育是在尊重教育本质特性基础上,用互联网思维及行为模式重塑教育教学模式、内容、工具、方法的过程。

目前诸多学者已达成的共识是:“智慧课堂”是基于数据的高效教学课堂,是实现了教与学立体沟通与交流的个性化学习的课堂,是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一对一”个性化教学服务及合作探究的课堂,是鼓励创新与开放生成并发展智慧的动态开放的课堂,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即时反馈采取机智性行动及时调整、优化和改进课堂教学设计以及进程的课堂。智慧课堂的创新与应用特色在于:基于智慧教室,实现最新科技成果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基于学习数据分析,实现精准教学设计;基于动态测评,实现教学机智;基于“微课”随常制作与推送,实现常态化应用;基于教育大数据汇聚,为教育教学过程和管理决策提供智慧。

2 课堂智能化

当前的多媒体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网络、台式计算机、投影仪,把教学内容以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给学生,扩大了课堂教学信息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而还是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之处:教师过分注重课件,忽略了板书和师生交流;课件的快节奏切换使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没有时间思考并且记笔记速度难以跟上;投影仪的效果和教室里不同位置会影响到课件的观看;课堂学习没有延伸到课外等。而智慧课堂把先进的信息技术(无线网络、云计算、移动终端、交互式一体机、人工智能等)融入到教学中,创建出人性化、个性化、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持有的移动终端设备,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料,不限时间地点地进行学习以及与教师或同伴进行互动交流。此外,大数据分析技术还能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分析知识掌握情况,提供客观科学的数据,帮助教师做出准确的学业诊断,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内容,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

2 教学模式智慧化

智慧课堂的利弊篇4

1传统教学的缺陷

⑴课程的教学地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高校为计算机基础课程分配较少的学时(少于48学时),甚至有的专业将此课程设置为选修课。这种设置降低了该课程在教师和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导致了对该课程的忽视。同时,不少老师因为学时不够,时间紧迫,仅仅讲述与考试相关的内容,不考的一概不讲。这导致学生的眼界受限,知识和能力受限,无法培养其全面综合的计算机素质。还有的专业没有将这门课给专业的计算机学院的老师讲授,而是随意安排授课人员。没有经过系统专业训练的教师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很难讲好这一门看似简单的课程。⑵课程教学内容的制定与当今时代对于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脱节一些高校的现状是计算机基础的课程教材知识陈旧[3]、质量堪忧,教材总是无法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例如都2019年了还在讲Office2010。有的高校由于缺乏对课程的重视,没有对教材优中选优,而是基于利益的考虑,优先选择自己院系编写的教材。其教材内容是七拼八凑,没有整体性、逻辑性和连贯性,更不用说前瞻性。这样的教材,无疑对学生的学习设置了巨大的屏障。除此以外,一些院校的课程教学知识体系不够明确和完善,教学大纲的制定不够科学。从教学大纲中制定的学时分配来说,常常偏重实用性[4],常用计算机软件操作占据了大部分的课时。这会让教师在授课时轻理论而重操作,如此培养学生,非常不利于其计算思维的形成,对后续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学习也是很大的伤害。⑶教学模式过于传统,信息化水平较低从教学方式上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中心,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5]。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仍然主要以填鸭式教学为主[6],无法通过课堂教学发现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另外,虽然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都配备了实验课时,但是实验课常常是采用教师布置上机任务、学生做完抽样检查的模式。这对于大课堂来说,教师的任务繁重,无法搜集到每一个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无法清晰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薄弱环节。而且,该课程缺乏相应的研讨课时,很难让学生对其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以增强思辨能力和对课程的学习兴趣。⑷课程考核方式不够公平合理从考核方式上来说,该课程普遍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加权方式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平时成绩多由考勤分所得,期末考试多采用机考模式。这种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化、机械化,无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很多学生来到教室打考勤,但可能根本没听讲,而是在睡觉或者玩手机。期末机考的公平合理性也是存在着很多的漏洞。例如机考的试题库可以十年不变,分值的分配和难度的掌握都没有经过系统的考量。甚至有的考试系统不够稳定和安全,频频爆出Bug,严重影响了考试结果的真实性。

2新人工智能环境下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具体方案

2012年开始,在随着卷积神经网络技术在视觉处理方面的应用取得巨大的成功之后,人工智能到达了有史以来的第三个爆发期。目前,深度学习技术在AlphaGo、无人驾驶汽车、机器翻译、智能助理、机器人、推荐系统等领域的发展如火如荼。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方面的应用已经兴起。人工智能的教学产品也已有先例,例如基于MOOC平台研发的教学机器人MOOCBuddy等等。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是融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VR、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增强型数字教育[2].在当前人工智能的大时代背景下,针对传统计算机基础的种种弊端,我们提出了如下教学改革方案。⑴改变教学理念,确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地位计算机基础作为高校的一门公共课,实则应当作为各个专业的学生后续的学习、科研的必修之课程。因此,高等学校应从源头上确立该课程的重要地位,将该课程纳入必修课范畴,并给与更充分合理的课时分配。除教学课时、实验课时之外,需要为该课程增加一定的研讨课时。任课老师必须是来自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同时,定时举办关于该课程的教学培训、教学研讨会和教学比赛,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从源头上给予该课程足够的重视。⑵优化教学内容,重新制定课程的教学知识体系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得系统性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教材对于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材的选取需要优中择优,必要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院校的情况自己编写,力求使用好的教材使教学事半功倍。在选定优质教材的基础上,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学大纲,优化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知识体系,突出计算机学科入门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地位。对现有的过时内容进行更新,例如操作系统以Windows10的操作取代Windows7,Office这部分使用Office2019版本取代2010的版本,同时增加关于算法入门知识、程序设计入门知识以及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知识单元的介绍。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我们在图1中给出了该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知识体系结构图。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慧课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现代化的教学应当转变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因此,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和蓬勃发展的情形下,应当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构建智慧课堂。融合课堂教学身临其境的效果与网络课堂自主性强且方便师生交流的特点,通过师生之间多层次、立体化的互动,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同时,建立功能强大、完善的学生实验平台,基于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作业设置。针对教师布置的实验任务和学生的完成情况,结合在线网络教学系统,通过传感器及网络数据,搜集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并且使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智能分析,使教师对当前的学生的学习情况一目了然,并能引导学生对重点、难点的巩固和掌握。研讨课以学生为主体,按照所选课题进行分组调研、分组讨论,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思辨能力。研讨内容最终可以课程论文的形式上交至课程共享平台,由教师和同学共同给出评分。这里,仍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我们将在线教学系统、实验课平台、研讨课共享平台等集成为一个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网络智慧教学综合平台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用户管理、在线教学、课堂互动、作业管理、考试管理、BBS系统、智能分析和平台管理8个模块,其主要功能如图2所示。该系统采用C/S模式,系统的服务器选用Linux服务器,同时开发基于PC机的和手机端的客户端系统,方便学生和教师随时选用、更加灵活。在线教学模块中的智能学习助理功能,能够根据历史用户的学习行为和当前用户的学习行为,自动地识别学习内容中的难点以及当前学生的难点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点强化。课堂互动模块中,通过可穿戴式传感器搜集学生的学习行为,用于后续智能分析模块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进行智能分析。在线作业评价模块包括机器评价和教师评价两个功能。机器评价是系统为学生作业(客观题、主观题)自动评分,其中主观题的评分也是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教师评分时可以参考机器评分,减少教师工作量。同时,教师评分为机器评分提供机器学习的经验数据,促进机器评分更加智能。智能分析模块能够依据学生的在线课程学习模块、课堂学习模块、作业管理模块等搜集到的学习行为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促使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化特点,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并且有助于后续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和成绩评定。所有系统模块中使用到的智能分析技术包括基本的统计分析、以及各类机器学习算法(k-means,NaveBayes,SupportVectorMachine,DeepLearning等等)。⑷改变传统成绩考核的方式在“教学”+“实验”+“研讨课”课程结构以及网络智慧教学综合平台的辅助之下,学生的成绩评定更加全面化、多元化、公平化、自动化[7]。平时成绩中,除了教学综合平台的“课堂签到”次数之外,还增加更多丰富多元化的考察信息,如:学生的课堂讨论、在线课程学习和考核结果、平时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智能分析模块中辅助分析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平时成绩预测。期末上机考试系统也是智慧课堂综合平台的一个子模块,是精心设计的稳定、安全、功能强大的子系统,方便教师每一年更新试题库,修改bug。试题库中的每一套试卷都应当经过科学的考卷质量分析,使其难度、覆盖范围在一个均衡、合理的范围。最后,教师通过对各类平时成绩指标以及期末考试成绩加权,给出最终的学习成绩。通过规范、合理、公平、全面的考核体系,获得对学生公平、完善的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并刺激教学良性运转。

智慧课堂的利弊篇5

一、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有人说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优势

(1)它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能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2)它能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成为解决学时矛盾的重要途径;(3)能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提供辅导;(4)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集中全体教师的智慧与教学经验,使教学内容更加规范有序;(5)可免除教师上课时板书的劳累,而更多地注意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讲授;(6)用多媒体教学,能培养学生丰富的审美能力,启迪智慧。总之,它是学生学习的好帮手,教师上课的好助手,它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课堂教学离了它是万万不行的。

2.还有人说多媒体的使用存在很多弊端,它不是万能的,不用更好

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件制作时间较长,耗费精力大,可能会影响教学进度;(2)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3)以视听代替朗读,使师生朗读和感悟能力有所下降;(4)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会影响教学效果。

那么,关于多媒体运用的说法谁是谁非呢?我认为多媒体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它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而已,切不可喧宾夺主,夸大它的作用。它之于课堂教学就好比是绿叶对红花,化妆品对女人。用得恰到好处,则画龙点睛;使用过度,则画蛇添足;不用时则尽显师生本色。它的存在恰似课堂教学中最美的绿叶,将课堂教学衬托得更加绚丽多姿!

二、在平时的实践教学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使用多媒体的方法

1.该用时则用,不该用时坚决不用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由于这首词是词人在赤壁古战场抒发怀古之情,将自己与三国中的周瑜进行对比。于是在授课时,我在课件中播放了杨洪基唱的《三国演义》的主题歌视频,营造了一种历史沧桑的氛围,把同学们带到了三国时代,完全让学生随着音乐和画面感受长江的磅礴气势、赤壁的险峻风光、三国英雄的英发雄姿而融入坡的感情世界。接下来我坚决没用视频朗读而是通过自己的现场范读引领学生进入初读课文环节,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朗读的兴趣,为后面的赏读品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加上教师富于激情的点拨和启发,使整堂课读书声不绝于耳,师生的交流涌动着智慧的火花。如果没有多媒体只从文字上去感受长江,可能有些纸上谈兵,而借助生动逼真的视频,学生对长江,对历史人物的感受不言而喻。这时,多媒体的使用无疑为课堂增色不少!

2.依据教学内容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体

例如在小说《宝玉挨打》的教学中,我就借助视频,把老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宝玉挨打片段视频在课堂上放映,让学生在惊心动魄的挨打场面中观察不同人物的表现;在意犹未尽中品味个性化语言,且指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加深学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想深度。我根据教学的不同需要,选择恰当的现代化教学用具辅助课堂教学,让学生在40分钟内从多方面接受信息,提起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多媒体教学中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多媒体仅仅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手段,不能让它代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导和组织地位。课件的制作除了追求直观和生动外,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的主动发展,要适合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除了自制课件外,多数情况下都是拿现成的课件来修改,往往在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时间、同一课时使用不同的课件,根据学生情况随时调整。往往从网上下来的课件用到最后越来越少,我绝不让课件牵着鼻子走。

智慧课堂的利弊篇6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中教育相比,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这种教学方法一直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受到重视,而国内教育界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当时大力提倡的是在师资培育和高校的专业课中实践,确实大大提高了高校实践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备受推崇。

近年来,在中职专业课堂上运用案例教学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甚至到了一种凡上优质课、公开课必用该法的趋势。诚然,案例教学法运用得当,可以积极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但是如果运用不当,反而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摸不着头脑,打击他们对专业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效率。笔者从事经贸类专业课程教学几年,对此深有感触。在这里浅要分析一下案例教学法在中职专业课程教育中运用的利弊,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发同仁对案例教学法的适度应用的探讨热情。

二、案例教学法的利弊分析

(一)在高校的案例教学法课堂中,以下这些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1.目的明确。通过典型事件使学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又适合自己的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2.综合性和启发性。案例所涉及内涵较为丰富,要求学生要综合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理论知识,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结合案例,积极果断地做出决策。这就极好地锻炼了学生的知识综合能力以及灵活的处事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3.学生的主体性。案例教学中,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深入体验案例中的角色。

4.实践性。学生之前学过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到实践中,真正变理论为自己的能力,理论实践结合。

5.动态性。一般来讲,实施案例教学法,整个课堂是一种动态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体之间、个体与整体之间都是互动的。

(二)对于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教学,案例教学法的优势也显而易见。

首先,运用案例教学法能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和教学能力。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要求教师对在分析讨论中可能会用到的理论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在恰当时机引导学生,这种准备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应用过程,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知识素养和备课能力。

其次,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能加强师生关系,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选择案例时,要求教师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以更大的热情积极投入到案例的讨论中去。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能深入学生的生活,想生之所想,用学生的眼光看到问题,挖掘案例素材,并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运用其现有的知识来解决,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寻求新的途径,加强师生互动。这会使师生关系更为密切和谐,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再次,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能锻炼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和教学智慧的提高。案例教学其实就是教师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的思维激发出去,就好像给学生一片精神上的广阔草原,让他们的思维自由自在地驰骋,但最后还要将他们逐一拉回来。在案例讨论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并不是教师所想象的,个别学生对于案例的理解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课堂把握能力和较高的教学智慧,灵活处理。当然,这一点不仅仅是案例教学法课堂上的问题,但是相对来说,这种情况在案例教学法的课堂上更容易出现,对于教师的教学智慧的要求也更高。

智慧课堂的利弊篇7

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已经来临,各行各业中不断涌现出许多新的现代信息技术,并且已经大量投入使用,然而,这也给教育行业带来了冲击和新的变革机遇。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英语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高职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目前也面临着新时期的挑战,学生对于该课程的满意度不断降低,究其原因如下:高职英语教学内容与中学英语雷同度较高;教学理念和方法仍旧比较传统;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多样使得教师失去了以往的吸引力。因此如何使高职英语教学紧跟时展步伐和趋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成为英语教育从业者研究的重点。

1 智慧课堂概述

有关智慧课堂的研究,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对于智慧课堂的解释由两种:一是基于智慧语义,相对于知识课堂与应试课堂而言,以师生智慧共生为价值追求的课堂即为智慧课堂;一是依据知识建构理论,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的应用,所构建的信息化智能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中提及的智慧课堂属于后者,简言之就是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的课堂它是大数据时代翻转课堂发展的最新成果,其教学平台集成了师生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各种资源及应用功能,可实现随时随地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互动。钟绍春教授认为:信息化教育就是要用技术手段让学生更主动、更智慧地学习;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以教育信息化为支撑,努力构建智慧课堂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刘濯源教授提出:教育4.0就是在信息智能文明时代,以满足学习者心智发展为主要教育目标,以互联网和智能终端为信息载体和传递方式,以教学权威组织与自主学习社群相结合为组织形式的教育新形态。学者余建波也指出:教育4.0时代的互联网教育是在尊重教育本质特性基础上,用互联网思维及行为模式重塑教育教学模式、内容、工具、方法的过程。

目前诸多学者已达成的共识是:“智慧课堂”是基于数据的高效教学课堂,是实现了教与学立体沟通与交流的个性化学习的课堂,是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一对一”个性化教学服务及合作探究的课堂,是鼓励创新与开放生成并发展智慧的动态开放的课堂,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即时反馈采取机智性行动及时调整、优化和改进课堂教学设计以及进程的课堂。智慧课堂的创新与应用特色在于:基于智慧教室,实现最新科技成果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基于学习数据分析,实现精准教学设计;基于动态测评,实现教学机智;基于“微课”随常制作与推送,实现常态化应用;基于教育大数据汇聚,为教育教学过程和管理决策提供智慧。

2 课堂智能化

当前的多媒体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网络、台式计算机、投影仪,把教学内容以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给学生,扩大了课堂教学信息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而还是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之处:教师过分注重课件,忽略了板书和师生交流;课件的快节奏切换使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没有时间思考并且记笔记速度难以跟上;投影仪的效果和教室里不同位置会影响到课件的观看;课堂学习没有延伸到课外等。而智慧课堂把先进的信息技术(无线网络、云计算、移动终端、交互式一体机、人工智能等)融入到教学中,创建出人性化、个性化、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持有的移动终端设备,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料,不限时间地点地进行学习以及与教师或同伴进行互动交流。此外,大数据分析技术还能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分析知识掌握情况,提供客观科学的数据,帮助教师做出准确的学业诊断,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内容,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

2 教学模式智慧化

中学英语教学以传递语言知识为主,高职英语若仍停留在“讲―-听”层面上,教学理念和方法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就很难走出当前的困境。智慧教育强调培养智慧型人才,智慧不等同于知识,是思维的结果。智慧课堂以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发展为教学目标,通过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引发学习主体的参与、体验、互动,从而实现知识的习得和思辨能力的提升。智慧课堂是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学习环境、教学方法、思维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体。

3 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育行业变革带了机遇和挑战。在智慧教育理念指导下,智慧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把信息技术与课内外教学融合起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创造智能化教学环境,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智慧课堂的建设研究还在探索阶段,在今后还应该加强实践对其进行进一步检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孙曙辉,刘邦奇.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模式[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22).

[2]卞金金,徐福荫. 基于智慧n堂的学习模式设计与效果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2).

[3]唐烨伟,庞敬文,钟绍春,王伟. 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

智慧课堂的利弊篇8

二、保证“广度”,化用辩论探究法,让“辩论”惠及众生

“分是非、明同异”这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结合高中生自主意识、评价能力逐步增强的年龄特点,在合作探究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取一个与现实社会中争论较多的热点话题紧密相关的内容作为辩题,让学生在辩论中探寻真理、明辨是非,同时锻炼思维、培养口才,增进合作。

在人民版《必修三》学习与探究之一“科举制度的利与弊”中,教材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辩题――科举制度的利与弊;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我将必修一专题七的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与科举制度进行比较,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辩题――科举制与近代西方考试制度作比较,“把辩论引入历史课堂,让激情绽放智慧之光”,实践证明,“辩论探究”法确实是一个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热情、凝聚团体智慧、提升个人能力的教学方法,而且其对社会冲突热点的关注也非常符合高中历史的学科特点。但“妙法”还需“巧用”,假如教师在组织过程中能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我想辩论所迸发的智慧火花就能真正让所有学生共享:(1)辩论所需的人数是有限的,不可能全班学生都成为辩手。可通过组建“智囊团”等办法,将“少数个体作战”变为“团体协同作战”;(2)随着辩论的进行,学生很可能偏离“辩论探究法”的初衷,完全以压倒、战胜对方为目的,出现“非黑即白”的激烈对抗局面。此时,教师应及时加以引导,培养学生全面看待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肯定学生的多元观点,并进行必要的总结和提升。

三、挖掘“深度”,活用展示感悟法,让“展示”感悟人心

智慧课堂的利弊篇9

创新师生关系,实现平等对话

良好的师生关系胜过良好的教育。在“问题卓雅QIP学本课堂”中,把教师称为“大同学”,这不仅仅是称谓上的改变,更是新型师生关系和学本课堂学习观的体现。课堂上,老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是课堂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支持者。学生是小同学,师生之间点拔启发,交流互动,碰撞智慧。学习以问题为中心,问题由师生共同生成,课堂由学术助理主持流程。

创新求知路径,实现结构化预习

“问题卓雅QIP学本课堂”的课前“结构化预习”,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的预习,而是学生按“查、画、写、记、练、思”六字诀深入系统地把学习内容读熟、读厚、写满。学生批注要做到“我手写我心,随心所欲写感想”,以求摆脱僵化记忆、生搬硬套的学习弊病。

创新解决途径,实现合作共赢

把知识问题化,把问题能力化。课堂上,充分利用“三单”(问题导读单、问题解决单、问题评价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再引导学生围绕关键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展讲交流、深入探究,从而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形成智慧。

创新学习形式,实现大班额小班化

在学习中,“问题卓雅QIP学本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实现大班额教学小班化。教师根据小组成员能力特点进行合理分工,人人都是学科长,个个都是领头雁。

创新作业批改,实现五级评价

“问题卓雅QIP”课堂把批改作业的权力下放给了学生,实行五元评价制,让家长、同伴,学科长、小组长参与评价。利用五级评价进行检查和激励。五级评价指的是学习者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学科长评价、学术助理评价和教师评价抽评。

创新观课标准,回归课堂本真

真正的一节好课不是看教师讲了多少,讲得有多精彩,而是看教师给学生多少空间,师生课堂互动是否和谐,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收获、有提升。“问题卓雅QIP学本课堂”的观课重点是学生是否做到四真(即在问题引领中做到真听讲、真讨论、真互助、真评价)、三度(即参与度、兴趣度和学习能力提升度)。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构建真实、灵动、自然、生态的民主课堂,让教学回归本真,让学生学会学习。

创新备课上课,解放教师手脚

新城实验学校的教师备课、上课也很特别,往往是教研组先共同备课,然后资源共享。在课堂上,他们着力培养学术助理登台上课,教师腾出手脚进行课堂观察和教学研究。学校成立了课程专家团队,针对教师在结构化备课和上课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研讨,再反馈总结,改进补充,优化方案,指导课堂。

创新家校关系,实现合作共赢

充分利用家长学校这一平台,对家长进行专项课改培训,最大可能地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助推学校课改。英国教育家怀特海告诉人们,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新城实验学校在韩立福博士的“学本课堂”理念指导下,通过层层创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质疑、学会创造,让学生成长为“智慧”的人。正如教育部门相关领导对该校的评价:这是一所生动而深刻的学校,这所学校处处能看到师生的智慧!

让每位同学都卓雅

新城实验学校的学本课堂创建有以下亮点:

亮点一:常态化的学生支持型课堂促进了学本课堂生态形成,有效地推动了课堂教学方式转型,培养了学生社会化素养,为培养学生黄金般的素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亮点二:高质量的结构预习促进学业成绩大面积提升,使所有学生的结构化预习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智慧课堂的利弊篇10

0引言

语法之于英语学习,一直存在很大争论。究竟是有用还是无用?怎么学?如何学好?一直都是大家讨论的话题。毋庸置疑,语法十分重要,它贯穿英语语言学习的听、说、读、写之中。那么语法究竟应该如何学习,又应如何实施,本文对其进行了探讨。

1目前我国英语语法学习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片面性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近年来兴起的交际法。

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认为语法知识最重要。教师一般通过大量机械操练和书面练习来训练学生,让学生通过掌握语法规则,以达到精准地掌握语言知识。传统语法翻译法采用演绎法教学,这也是我国最初语法学习的方法,其弊端是过于重视结构,易忽略语言的交流功能。它强调语法知识学习和掌握的重要性,但用孤立而静止的方式看待语法,属于知识本位的学习法,该方法培养出的多是应试能力强而实际运用能力弱的学生。

鉴于语法翻译法的弊端,交际法应运而生。交际法对语言准确性要求有所降低。它着重强调意义与交流,反对教师演绎法的直接讲授知识,认为应当通过交流的方式学习语言,与语法翻译法相比,其重点在于去结构化,表意为上。在此之后,英语教学中逐渐出现了淡化语法的现象。这导致很多教师认为语法在英语教学中并不重要,仿佛只要提起语法学习,就会认为是传统观念。于是他们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轻视甚至不愿意讲解语法,从而导致学生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降低,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程建平调查发现,有60%的学生不知道英语单词的词性, 也不知道什么词可以修饰什么词, 对句子成分更是模糊不清[1]。这是一个很恐怖的现象,对语言学习非常不利。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Wilkins)曾指出:“对一种语言,语法体系的习得依然是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法是获得语言运用创造性的手段,缺乏语法知识会严重影响交际能力。”[2]

所以在当前教学中,若片面采用以上任一种教学方式,其实都是以分离的方式看待语法学习,将语法和交流置于一个非此即彼的地位,割裂了语言本身的整体性。正如曾贤模对我国英语教学历史总结后得出结论:“语法教学,过分强调了,会给英语教学带来负面影响;若忽视了,则会带来不可弥补的缺憾。”[3]所以,语法的智慧学习是将规则与交流相联系的一种学习。

1.2教学评价单一性

目前,中学英语学习的评价方式主要是考试。“以考试作为衡量学生英语学习的唯一根据的观念由来已久,教师往往都是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认为教学评价就是考试,考试就是分析分数,分析分数就是分数排队,这种观点是学科本位,缺乏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点。”[4]韩丹在对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发展性学生评价进行研究时发现,学生评价方式有95%是通过测验与考试[5]。

考试固然是评价的一种手段,但绝不是唯一手段。若单一用考试成绩对学生做出评价,非常不利于学生发展。从多元智能理论来分析,教育并不是只为了促进智力的发展,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语法的智慧学习一定是教学评价多样化的学习,能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这才是关键。

1.3学生主体积极性不高

提起语法,学生多半都感觉十分枯燥。究其原因,语法教学一般是教师先讲解语法的知识结构,然后布置大量的练习来让学生完成。单纯的背诵和题海战术对于语法的掌握而言,非但无益,而且徒增学生对语法学习的排斥厌恶情绪。

“动机(motivation)是外语学习中最有影响的学习者个体差异之一,是影响外语学习者学习成效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它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经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其W习行为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6]动机又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外部动机主要是外部环境的因素促进学生学习。学生较容易因为外部因素的改变而丧失学习动机;内部动机主要是学生内心对所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它能促进学生更持久地学习。所以,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自觉地学习与发展。所以,语法的智慧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进行学习。

1.4学生实践能力不够

目前,学生学习语法主要是为了应试,而非真正的实践。这导致一些考试分数很高的学生在日常进行口语交流时依然是语法错误百出。从实践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教学结果是失败的。

以上现象说明现行的英语语法学习并没有达到让学生在实践中正确表达的语用目的。过于重视背语法规则做对单选题拿到高分,这绝不是语法的智慧学习。语法的应用领域绝不应该是考场,而应是实践生活。所以,语法的智慧学习应是在实践中通过正确的语言运用,听懂确切的信息和正确地表达自我。

2智慧学习改进学生英语语法的思考

智慧学习不仅是学科知识的学习,它有更为广泛的含义。“广义的智慧教育是一种更为全面、丰富、多元、综合的智慧教育, 它主要包含着3个既相互区分又彼此联系的方面: 即理性(求知求真)智慧的教育、价值(求善求美)智慧的教育和实践(求实践行)智慧的教育。”[7]

根据这3个层面,笔者认为语法的智慧学习也分3个方面:(1)通过语法的学习,掌握语法知识并训练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语法知识是语法智慧学习的基础部分。但是这一层次中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容易被教师们忽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去分析、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也能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事进行分析和判断;(2)通过语法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近年来,高校学生杀害同学的案件不在少数,每次都能让大家震惊。造成悲剧的原因有些仅仅是因为吵架、误会等,这其实都是与人交流能力欠缺的表现;(3)通过语法的学习,最终能在实践中运用并创新。“高分低能”现象在现代社会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是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僵化的,实际运用中往往漏洞百出。这也是现在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招收应届生的原因,他们认为应届生缺乏实际运用的能力。实际运用之于创新,笔者认为是递进关系,不会运用何来创新?只有在实际中会应用了才能去思考高一层次的创新。

2.1对分课堂下的语法智慧学习

对分课堂是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类似传统课堂,对分课堂强调先教后学,教师讲授在先,学生学习在后。类似讨论式课堂,对分课堂强调生生、师生互动,鼓励自主性学习。对分课堂的创新关键在于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学生在课后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8]虽然对分课堂最初是针对大学课堂提出的,但是笔者认为它同样适用于中学课堂。首先,其目标都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发地学习。对分课堂不同于传统的讲授式课堂,也有别于最近兴起的讨论式课堂,将两者和谐地结合起来,既能消除传统讲授课的枯燥,又注重了教学效率,非常适合中学课堂。其次,中学生与大学生有部分的心理特质相似,能够接受此课程。再者,中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学习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更需要进行智慧学习,来达到全方位的协调发展。

根据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对分课堂之语法教学的操作模式做如下安排,第一节课教师首先讲授本单元语法内容,只做大概讲解,随后教师布置作业。本次语法作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需要有书面语法知识作业,这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检验学生掌握程度;二是需要有整理语法等探索类作业,这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业一定要独立完成,从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下节课的讨论做准备。第二节课进行分组讨论,每个成员都应参与讨论,随后教师再解答小组没讨论出的问题。具体如图1所示。

2.2对分课堂之语法教学的优点

1) 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传统课堂上,教师全盘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久而久之学生觉得非常枯燥。尤其是语法学习,大量的知识结构和具体规则的背诵,以及做大量习题的检测方式,让学生觉得语法枯燥沉闷。而对分课堂的优点是:首先,语法作业的布置不再是题海战术,更注重趣味性、创新性和实践性。例如让学生自己发挥灵感设计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不仅可以通过作业的趣味和新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训练其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可以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其次,在第二节讨论课中,让每个成员都参与讨论的环节,能学生强烈地感觉到参与了课堂,也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应当在学生出现错误时采取鼓励态度,让学生不产生畏难情绪,继续保有学习的热情。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智慧学习的重要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动机的激励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从而促进学生的智慧学习。

2) 教学方法的创新。讲授法进行教学,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获得结构清晰、内容明了的知识。但是由教师全程主导的课堂,学生容易形成不思考、只记忆的不良学习模式。讨论法能启发学生思想,但是讨论的内容容易走偏,导致学习效率并不理想。对分课堂将两者结合,既注重知识的讲解,又注重学生的讨论,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对于语法教学而言,前面探讨的传统翻译法的重点在于知识本位,重视语言结构的讲解,但是容易造成具体语境意义不准确;而交际法的重点在于意义本位,重视语境,但是却容易造成语言使用的正确性降低。对分课堂在语法教学法上,也能够很好地将两者优点结合起来。在第一堂课的讲授法后,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语法的基本知识,再通过学生独立内化知识的阶段后进行讨论,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明白具体语境的运用,从而促进语法智慧学习中理性智慧的发展。

3) 教学评价更科学。传统的教学评价多为考试型终结性评价,仅以分数论英雄。这样的评价方式单一,且不具有完整性。期中和期末考试的成绩有时会受到学生心理素质、外界干扰等影响,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分课堂中,强调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的对象是学生,主体是学生与教师。一方面是作业评价。教师记录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也自行记录在独立完成作业时的困难,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做出下阶段相应的学习调整。另一方面是讨论评价。通过不断改善如交流时的态度、语气或方式等来提高学生在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中的社交能力,由此来促进语法智慧学习中价值智慧的发展。

4) 促进学生学习实践能力的提升。传统课堂培养出的学生,大多会考试而不会在实践中运用,而实践运用是智慧学习最重要的一方面。在对分课堂中,教师第一节课讲解语法结构,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总结该语法的语用场景。通过第二节课的讨论和总结,学生能真正明白该语法的用法,进而再设计真实场景的实践性作业,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比如,在被动语态的学习后,教师可以在下个语法知识点之前,课间布置一个用被动语态进行表达的小比拼。由小组长记录情况,在下次语法学习之前进行奖励,从而促进语法实践智慧的发展。

3结束语

本文以语法学习作为讨论对象,认为语法的学习绝不仅是知识的学习,也应当是智慧学习。语法的智慧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利用对分课堂的形式,是因为其能很好地结合了语法教学中一直存在对立的传统翻译法和交际法。希望通过更好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语法智慧学习。

参考文献

[1] 程建平.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地位的变迁及思考[J].基础英语教育,2007(6):35.

[2] Wilkins D A. Perspectives in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London: London Academic press,1983.

[3] 曾贤模.关于英语语法教学地位的在思考[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1): 2526.

[4] 余唐.对中小学外语学习评价的初步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27.

[5] 韩丹.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发展性学生评价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6] 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11137.

[7] 靖国平.从狭义智慧教育到广义智慧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5(3):4853.

智慧课堂的利弊篇11

语法之于英语学习,一直存在很大争论。究竟是有用还是无用?怎么学?如何学好?一直都是大家讨论的话题。毋庸置疑,语法十分重要,它贯穿英语语言学习的听、说、读、写之中。那么语法究竟应该如何学习,又应如何实施,本文对其进行了探讨。

1目前我国英语语法学习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片面性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近年来兴起的交际法。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认为语法知识最重要。教师一般通过大量机械操练和书面练习来训练学生,让学生通过掌握语法规则,以达到精准地掌握语言知识。传统语法翻译法采用演绎法教学,这也是我国最初语法学习的方法,其弊端是过于重视结构,易忽略语言的交流功能。它强调语法知识学习和掌握的重要性,但用孤立而静止的方式看待语法,属于知识本位的学习法,该方法培养出的多是应试能力强而实际运用能力弱的学生。鉴于语法翻译法的弊端,交际法应运而生。交际法对语言准确性要求有所降低。它着重强调意义与交流,反对教师演绎法的直接讲授知识,认为应当通过交流的方式学习语言,与语法翻译法相比,其重点在于去结构化,表意为上。在此之后,英语教学中逐渐出现了淡化语法的现象。这导致很多教师认为语法在英语教学中并不重要,仿佛只要提起语法学习,就会认为是传统观念。于是他们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轻视甚至不愿意讲解语法,从而导致学生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降低,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程建平调查发现,有60%的学生不知道英语单词的词性,也不知道什么词可以修饰什么词,对句子成分更是模糊不清[1]。这是一个很恐怖的现象,对语言学习非常不利。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Wilkins)曾指出:“对一种语言,语法体系的习得依然是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法是获得语言运用创造性的手段,缺乏语法知识会严重影响交际能力。”[2]所以在当前教学中,若片面采用以上任一种教学方式,其实都是以分离的方式看待语法学习,将语法和交流置于一个非此即彼的地位,割裂了语言本身的整体性。正如曾贤模对我国英语教学历史总结后得出结论:“语法教学,过分强调了,会给英语教学带来负面影响;若忽视了,则会带来不可弥补的缺憾。”[3]所以,语法的智慧学习是将规则与交流相联系的一种学习。

1.2教学评价单一性

目前,中学英语学习的评价方式主要是考试。“以考试作为衡量学生英语学习的唯一根据的观念由来已久,教师往往都是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认为教学评价就是考试,考试就是分析分数,分析分数就是分数排队,这种观点是学科本位,缺乏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点。”[4]韩丹在对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发展性学生评价进行研究时发现,学生评价方式有95%是通过测验与考试[5]。考试固然是评价的一种手段,但绝不是唯一手段。若单一用考试成绩对学生做出评价,非常不利于学生发展。从多元智能理论来分析,教育并不是只为了促进智力的发展,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语法的智慧学习一定是教学评价多样化的学习,能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这才是关键。

1.3学生主体积极性不高

提起语法,学生多半都感觉十分枯燥。究其原因,语法教学一般是教师先讲解语法的知识结构,然后布置大量的练习来让学生完成。单纯的背诵和题海战术对于语法的掌握而言,非但无益,而且徒增学生对语法学习的排斥厌恶情绪。“动机(motivation)是外语学习中最有影响的学习者个体差异之一,是影响外语学习者学习成效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它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经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其学习行为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6]动机又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外部动机主要是外部环境的因素促进学生学习。学生较容易因为外部因素的改变而丧失学习动机;内部动机主要是学生内心对所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它能促进学生更持久地学习。所以,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自觉地学习与发展。所以,语法的智慧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进行学习。

1.4学生实践能力不够

目前,学生学习语法主要是为了应试,而非真正的实践。这导致一些考试分数很高的学生在日常进行口语交流时依然是语法错误百出。从实践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教学结果是失败的。以上现象说明现行的英语语法学习并没有达到让学生在实践中正确表达的语用目的。过于重视背语法规则做对单选题拿到高分,这绝不是语法的智慧学习。语法的应用领域绝不应该是考场,而应是实践生活。所以,语法的智慧学习应是在实践中通过正确的语言运用,听懂确切的信息和正确地表达自我。

2智慧学习改进学生英语语法的思考

智慧学习不仅是学科知识的学习,它有更为广泛的含义。“广义的智慧教育是一种更为全面、丰富、多元、综合的智慧教育,它主要包含着3个既相互区分又彼此联系的方面:即理性(求知求真)智慧的教育、价值(求善求美)智慧的教育和实践(求实践行)智慧的教育。”[7]根据这3个层面,笔者认为语法的智慧学习也分3个方面:(1)通过语法的学习,掌握语法知识并训练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语法知识是语法智慧学习的基础部分。但是这一层次中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容易被教师们忽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去分析、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也能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事进行分析和判断;(2)通过语法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近年来,高校学生杀害同学的案件不在少数,每次都能让大家震惊。造成悲剧的原因有些仅仅是因为吵架、误会等,这其实都是与人交流能力欠缺的表现;(3)通过语法的学习,最终能在实践中运用并创新。“高分低能”现象在现代社会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是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僵化的,实际运用中往往漏洞百出。这也是现在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招收应届生的原因,他们认为应届生缺乏实际运用的能力。实际运用之于创新,笔者认为是递进关系,不会运用何来创新?只有在实际中会应用了才能去思考高一层次的创新。

2.1对分课堂下的语法智慧学习

对分课堂是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类似传统课堂,对分课堂强调先教后学,教师讲授在先,学生学习在后。类似讨论式课堂,对分课堂强调生生、师生互动,鼓励自主性学习。对分课堂的创新关键在于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学生在课后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8]虽然对分课堂最初是针对大学课堂提出的,但是笔者认为它同样适用于中学课堂。首先,其目标都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发地学习。对分课堂不同于传统的讲授式课堂,也有别于最近兴起的讨论式课堂,将两者和谐地结合起来,既能消除传统讲授课的枯燥,又注重了教学效率,非常适合中学课堂。其次,中学生与大学生有部分的心理特质相似,能够接受此课程。再者,中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学习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更需要进行智慧学习,来达到全方位的协调发展。根据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对分课堂之语法教学的操作模式做如下安排,第一节课教师首先讲授本单元语法内容,只做大概讲解,随后教师布置作业。本次语法作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需要有书面语法知识作业,这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检验学生掌握程度;二是需要有整理语法等探索类作业,这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业一定要独立完成,从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下节课的讨论做准备。第二节课进行分组讨论,每个成员都应参与讨论,随后教师再解答小组没讨论出的问题。具体如图1所示。图1语法的对分课堂

2.2对分课堂之语法教学的优点

1)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传统课堂上,教师全盘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久而久之学生觉得非常枯燥。尤其是语法学习,大量的知识结构和具体规则的背诵,以及做大量习题的检测方式,让学生觉得语法枯燥沉闷。而对分课堂的优点是:首先,语法作业的布置不再是题海战术,更注重趣味性、创新性和实践性。例如让学生自己发挥灵感设计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不仅可以通过作业的趣味和新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训练其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可以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其次,在第二节讨论课中,让每个成员都参与讨论的环节,能让学生强烈地感觉到参与了课堂,也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应当在学生出现错误时采取鼓励态度,让学生不产生畏难情绪,继续保有学习的热情。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智慧学习的重要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动机的激励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从而促进学生的智慧学习。2)教学方法的创新。讲授法进行教学,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获得结构清晰、内容明了的知识。但是由教师全程主导的课堂,学生容易形成不思考、只记忆的不良学习模式。讨论法能启发学生思想,但是讨论的内容容易走偏,导致学习效率并不理想。对分课堂将两者结合,既注重知识的讲解,又注重学生的讨论,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对于语法教学而言,前面探讨的传统翻译法的重点在于知识本位,重视语言结构的讲解,但是容易造成具体语境意义不准确;而交际法的重点在于意义本位,重视语境,但是却容易造成语言使用的正确性降低。对分课堂在语法教学法上,也能够很好地将两者优点结合起来。在第一堂课的讲授法后,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语法的基本知识,再通过学生独立内化知识的阶段后进行讨论,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明白具体语境的运用,从而促进语法智慧学习中理性智慧的发展。3)教学评价更科学。传统的教学评价多为考试型终结性评价,仅以分数论英雄。这样的评价方式单一,且不具有完整性。期中和期末考试的成绩有时会受到学生心理素质、外界干扰等影响,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分课堂中,强调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的对象是学生,主体是学生与教师。一方面是作业评价。教师记录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也自行记录在独立完成作业时的困难,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做出下阶段相应的学习调整。另一方面是讨论评价。通过不断改善如交流时的态度、语气或方式等来提高学生在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中的社交能力,由此来促进语法智慧学习中价值智慧的发展。4)促进学生学习实践能力的提升。传统课堂培养出的学生,大多会考试而不会在实践中运用,而实践运用是智慧学习最重要的一方面。在对分课堂中,教师第一节课讲解语法结构,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总结该语法的语用场景。通过第二节课的讨论和总结,学生能真正明白该语法的用法,进而再设计真实场景的实践性作业,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比如,在被动语态的学习后,教师可以在下个语法知识点之前,课间布置一个用被动语态进行表达的小比拼。由小组长记录情况,在下次语法学习之前进行奖励,从而促进语法实践智慧的发展。

智慧课堂的利弊篇12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好玩好动的天性,我们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活动,如:歌曲,游戏、表演、儿歌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并掌握知识。我们的英语课堂越来越"活",随之而来的"小意外"也越来越多,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 课堂上,我们面临的有可能是远离教学目标的提问,也有可能是中断教学活动的纪律事件等。该如何处理这些"意外",成功的将"小意外"引导成我们教学活动的契机而不是阻力呢?教师的课堂教学机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教育机智的定义:

什么是课堂教育机智?《教育心理词典》定义为:课堂上学生的心理活动是千变万化的,随时都可能发生事先难以预料的,但又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这种"特殊对待",心理学上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智力定向能力,对学生活动的这种敏感性,以及依据学生新的活动,特别是意外的活动,快速做出反应,并能及时采取恰当措施的能力,称之为"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是教师通过课堂实践,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反思,从而形成的一种驾驭课堂的能力,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3教育机智在课堂中的体现: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在越来越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今天,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交流活动,学生有着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让教师难以预料的状况。这时候,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教育机智,就会影响到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造成不良的教学效果。反之,在对待意外事件时,教师能抓住学生心理,把握好教育契机,冷静、沉着、随机应变、化弊为利,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教育机智在本人课堂上的体现和运用做几点阐述:

3.1沉着、冷静,当断则断。

当意外事件发生时,教师必须沉着、冷静,控制自身的情绪,理智的思考处理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当断则断,及时处理,把握教育时机,避免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只有沉着、冷静,才能让我们的思路更清晰,思维更敏捷,才能选用最恰当的方法有效的引导学生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例如:

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3B Unit4 Time(B)时,为了巩固重点句型(What's the time? It's...)和数词(一到十二)时,我设计了一个活动,名称为:《Wolf, wolf, what's the time?》。具体规则如下:四人为一组,一个学生扮演老狼,其余三个学生扮演小羊,小羊问老狼:"Wolf, wolf, what's the time? "

老狼回答:"It's one/two/.../twelve."当老狼回答到"It's twelve."的时候,老狼开始吃羊,被捉到的小羊就变成老狼继续游戏。活动开始学生非常感兴趣,孩子们都很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上台表演的前几组孩子表现的都很出色,这时候意外状况发生了,最后一组表演的小羊们不给老狼捉,在教室里毫无规律的乱跑,整个教室像炸开的锅,一团乱。我该怎么办呢?

这时候,我灵机一动,大喊一声:"Wolf!" 拦住老狼,当孩子们都被我的声音所吸引时,我突然做了个拔枪的动作,同时说:"One, two, three, bomb!"然后对小羊说到:"I can help you. You can go home now."就这样,课堂的纪律一下子就被控制住了。

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英语,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较浓厚,在这个阶段,教师应很好的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事件发生时我如果大声呵斥,那么很有可能给孩子们带来阴影,在今后的英语课堂上不敢参与各种活动,同时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样不仅影响了孩子们对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受到打击。笔者通过猎人救小羊的一个方式,不但很好的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效的控制了课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2将计就计,因势利导。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课堂上总有一些爱出风头、恶作剧的学生,当他们的行为出现偏离时,如果老师采取强制的办法来制止这名学生的话,学生会认为教师霸道,不可理喻,不但无法真正信服你,而且拉开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对英语产生敬畏感,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了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对学生将来的英语学习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后果。反之,当事件发生时,教师如果把握时机,将计就计,因势利导,不但能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控制好课堂秩序,同时使得教学活动更有效,保证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例如:

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5 Seasons(B,C)时,当天是愚人节,在教学过程当中,我发现学生们都神情怪异并且窃窃私语,原来是一位调皮的小男孩正在对另外一位同学做恶作剧,于是我提问到:"Boys and girls, do you know Fool Day?"(你们知道愚人节吗?)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了,那个恶作剧的孩子动作也停下来了,然后再问:"When's Fool Day? (愚人节在什么时间?)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人们通常做些什么?)"做了回答之后,同时提出:"Which season in April?"将学生的思绪带回到新课的学习中来,课堂的秩序得以控制。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处理这一事件时,以学生的好奇心为出发点,将计就计,因势利导,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形成了课堂上平等的师生关系,创建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对老师真正的心服口服。增强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3随机应变,化"弊"为"利"。

每节课都有它自己的教学目标,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个教学目标而运转,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偏离这个轨道时,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挖掘发现意外事件与本课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构建桥梁,化"弊"为"利",巧妙的利用意外事件,使之成为教育的契机,成为教学活动的催动剂而不是阻力。例如:

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3B Unit3 Family members(B、C)时,正在教授重点句型:Is he/she your ...? Yes, he/she is. No, he/she isn't.这时候,一位小女孩举手说,马睿文不认真听讲,在看画册。全班小朋友的目光全部聚集到了这位小朋友身上,马睿文在申辩说,没看画册,画册只是放在桌上的,其他小朋友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课堂顿时乱了。于是,我走到他的身边,拿起画册,灵机一动,我不是正愁着机械操练句型太过枯燥吗?指着画册上的孙悟空提高音量向全班小朋友提问:"What's this?"学生全部安静下来,并回答:"It's a monkey.":师问:"Who's he?"(He's s Sun Wukong.)"Is he your brother ?"(No, he isn't.) "Is he your friend ?"(Yes, he is.) "Now, practice in pairs." 学生饶有兴趣的开始进行小组活动,积极参与操练。然后对马睿文问到:"Is he your friend ?" (Yes, he is.)师:"Sun Wukong says you don't read the picture book in class, OK ?"他满脸惭愧的回答到:"OK."整个事件得以圆满解决。

课堂上的这一意外没有影响到我的教学进程,反而成为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契机,以意外制造意外,创造出出其不意的教学效果。

3.4宽容、尊重,含蓄幽默。

⑴爱学生,就要对学生宽容,尊重学生。

俗话说:"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更何况这样一群正在成长的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自控力还不是很完善的孩子,面对他们无心的小差错,我们应该以爱为前提,包容他们,尊重他们,换位思考,理解他们,巧妙的正确的引导他们,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促使他们自我反省,自我教育。最好的教育是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即"教是为了不教"。

当然,尊重与宽容并不代表无原则的迁就和纵容,在对待偶发事件时,教师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把握分寸,宽严相宜。

⑵以含蓄幽默的语言,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上总有一些偶发事件使教师陷入尴尬境地,如果置之不理的话,有损老师威信,同时使事态更为严重,甚至一发不可收拾,处理不当的话,不但会影响教学进程,而且还很有可能伤害到学生情感,影响教学效果。这时候,教师一句幽默的语言或许就能够轻松的缓解气氛,消除教学的不利因素,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例如:

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1 Who is younger? B部分单词bigger时,我向学生提问:"Which animal is bigger, the dog or the elephant?"一位性格内向,从不积极举手发言的女孩怯生生的举起了手,这时候,我觉得应该给她发言的机会,于是请她回答。"The dog is."她答到。全班顿时炸开了锅,其他学生哄堂大笑。她的脸顿时红了,眼睛里充满着悔意,于是我提高音量说:"Oh, I see."全班静了下来,"The dog is bigger than the elephant. Do you know , why?"学生睁大了眼睛看着我,满眼的疑惑,我故作神秘地眨眨眼说:"Because the dog is her dog, but the elephant is in the picture." "Oh, I see."学生恍然大悟,会心一笑。那位女孩感激的看着我。

在处理这一事件时,如果直接指出女孩的错误,就等于默认了其他学生对她的嘲笑,从而使她好不容易鼓起的发言的勇气,瞬间消失殆尽,同时将会使她产生对发言的恐惧感,使得她更加自卑,或许再难看到她举起的小手,将严重影响到她对学习的信心。在此时,教师及时的运用了幽默的语言,化解危机,成功的保护了女孩的自尊心,不但换来了女孩的信任,帮助女孩树立对学习的信心,同时也开阔了其他学生的思维,使得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教育机智是一门教学艺术,只有真正的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摸索、反思、总结、积累,才能逐渐形成教育机智,并能充分发挥教育机智,将"意外"化为"点睛之笔",使"意外"成为教学的契机,使得课堂中的"意外"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绊脚石",而是成为"垫脚石",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更有效。通过努力和不断地完善自我,我坚信,教育机智将在课堂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使我们的教学和课堂充满智慧和生机,使我们的学生更加喜爱我们的课堂,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广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2001年《英语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智慧课堂的利弊篇13

一、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

集体备课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集体智慧的融合。也就是说,集体备课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集体备课克服了教师独立备课的种种弊端:1.是避免了盲目性,集体备课可以透过集体的讨论和切磋,深入教材,明确备课的深层次目标,使教师克服了为备课而备课,切中要害,一针见血。2.是避免了因知识的狭隘而造成的偏差,通过集体的创作,教师可利用他人的只是,经验来弥补自己的种种不足,不但增强了备课内容的全面性,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在集体中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备课水平。

集体备课是一个大课堂,教师可以在备课的同时学习各种知识,积累各种经验,在集体中不断发展自己,从而成长为一个博学多能的教师。首先,集体备课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通过教师的参与,发挥集体的模范带动,不断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学习意识,竞争意识,促进教师不断地学习业务,从而提高业务素质,其次,集体备课可以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从独居的室内走向集体多大课堂。首先接触的是一个大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不谦虚不行,不学习不行,通过互相学习,职业道德不断增强,并且在集体的促进过程中,及时完成备课任务。

三、集体备课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要从两个方面来说:1是集体备课使备课越来越精益求精,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如重复拖沓的内容,虚而不实的形式,集体备课可以做到言简意赅,画龙点睛。2是提高备课质量和工作效率。正是由于前者的作用,才使集体备课的效率越来越高。

四、集体备课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