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乡村产业研究实用13篇

乡村产业研究
乡村产业研究篇1

Keyword:Rural tourism,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随着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我国的乡村旅游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发展很快。潍坊市乡村旅游兴起时间不长,在实践探索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误区,在理论研究方面,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尚不深入。为此,笔者尝试结合实际提出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对策,为潍坊市寻找科学合理并富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以促进潍坊市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和科学发展,同时也供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参考。

1、潍坊农村旅游现状

1.1现状

2009年,潍坊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全市乡村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优化整合了旅游资源,改善旅游大环境,充分发挥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优势,以民俗旅游为龙头,规划培育了一批乡村民俗游、乡村休闲娱乐游、乡村田园风光游、节会文化观光游、生态农业观光游等具有一定规模、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提高了潍坊的旅游内涵和发展潜力。

1.2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目前,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速度加快,但仍存在着旅游项目开发普遍规模较小,旅游产品的层次有待提高;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资源人工化倾向严重;乡村旅游人才匮乏,缺乏规范管理,营销宣传不到位;项目开发模式趋同,地方特色不够鲜明,品牌效应差;经营和开发各自为政,乡村旅游资源缺乏区域共享机制等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2.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2.1统一规划布局,塑造潍坊乡村旅游的整体形象

发展乡村旅游,首先需要了解服务的对象是哪一些顾客,并找准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只有明确了市场目标,才能找准开发乡村旅游的要点,并在项目的选择、规划开发、市场营销推广和宣传中,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能够吸引顾客、打开市场。因此,在一个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之前,必须要做好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工作,对以下几点尤其需要关注:(1)本地区的区位优势分析(2)本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劣分析(3)目标顾客群体分析。根据数据结果,综合分析,明确定位。

2.2精选地方特色项目,突出打造潍坊的乡村旅游品牌

乡村旅游的魅力和吸引力就在于乡村旅游项目具备其他旅游项目所不同的特色,如果没有有别于其他项目的特色,乡村旅游就失去生命力和吸引力,最终也就没有市场竟争力。各县市区在发展乡村旅游时,首先要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围绕市场抓开发,集中人、财、物力重点打造品位较高、市场开发空间大、发展前景好的旅游精品;同时各县市区之间要注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既有各自特色、又有整体优势的旅游开发格局,从而能使游客留得住、有得玩,刺激游客的消费欲望,以此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2.3系统整合旅游资源,实现乡村旅游区域旅游资源共享

强化政府的指导作用,将旅游项目建设作为全市的工作重点,列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范畴,加强日常调度,半年组织现场观摩,年终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全市综合表彰内容。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金投向乡村旅游开发。加大乡村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力度,把旅游大项目纳入全市招商项目库,给予重点推介。充分发挥市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协调推进小组作用,对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协调规划、国土等成员单位以及县市区政府解决,确保项目建设进度。

2.4统一策划,系统营销,提高乡村旅游吸引力

市场营销能否成功,是乡村旅游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乡村旅游项目规划开发以后,就必须遵循市场规律,设计项目市场定价,做好项目的促销宣传。根据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和方法,从旅游主题口号和形象标识征集、旅游品牌整体策划两个方面开展工作,对乡村旅游项目进行统一策划、系统营销,从项目命名开始,明确项目市场定位,整合提升旅游品牌,面向全国公开招标一流规划策划机构,对潍坊旅游品牌进行重新策划、全面提升,提高潍坊乡村旅游项目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真正让潍坊乡村旅游走出山东,走向全国。

2.5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乡村旅游不同于一般农业,其经营者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较高的职业技能,善于经营和创新,能和游客相处融洽。因此,必须注重培养经营管理人才,科学培训和管理服务人员,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与从业队伍。通过对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培育当地最佳窗口形象,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资源及设施的作用,实现乡村旅游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另外,在传统旅游资源开发中出现过的过重投资、轻管理的现象,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注意开源节流,通过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科学规范地进行管理,坚决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3.结语

本文阐述了乡村旅游研究的意义及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及启示,研究了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总结了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就如何促进潍坊市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将对今后潍坊市的旅游产业发展起到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闰娟乡.乡村旅游发展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理论界2006,(11)

[2]李加林,童亿勤,时媛媛,李菁.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01)

[3]龙玉祥.基于文化营销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初探[J].农村经济,2009(6)

乡村产业研究篇2

百色有着丰富的山水资源、多民族文化和独特的乡村田园风光,再加上红色文化魅力,对区内外游客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目前百色市正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开拓乡村旅游市场,努力打造百里乡村旅游长廊,力争到2015年全市建设28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72个星级乡村旅游区(点),1400个星级农户,各县(区)都建有3-5个标准而独具特色的农业旅游示范点,使乡村旅游成为百色旅游业的一大亮点。

一、百色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类型

百色市历史悠久,山川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而奇特,为开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2012年百色市特色农业规模不断壮大,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1.9亿元,甘蔗、水果、烤烟、茶叶、桑蚕、肉类、水产品产量和产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南菜北运”生产基地蔬菜种植面积达174.2万亩。芒果、林下鸡、茶叶等品牌影响力扩大。“一乡一品”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沙糖桔、火龙果、中药材种植是山区农民致富的重要农作物。百色是广西重要的粮食基地、南菜北运基地、中国芒果之乡和亚热带水果基地、全国香料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并形成“布洛陀”牌香米、田阳香芒、田东香猪、夏橙、华南糖等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百色森林覆盖率达58.6%,可利用动植物资源500多种,素有“土特产仓库”和“天然中药库”之称,桐油、肉桂、八角、大果山楂、茶油、竹荪、云耳、八渡笋、白毫茶等产量多、品质好,林副产品产量居广西前列,这些对开发百色乡村旅游具有十分有利的条件。

截至目前百色市已开发的乡村旅游点已有42个;其中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田阳布洛陀芒果风情园、凌云茶山金字塔3个景区获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右江区平圩民族新村、乐业火卖村、靖西旧州绣球村等8个景区获得了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目前百色发展得比较成熟的乡村旅游点是位于乐业天坑景区旁的火卖村,年接待来自广西及周边省区、港、澳、台地区、欧美及东南亚国家的游客超过10万人次。百色市乡村旅游景观类型统计见下表:

(一)乡村旅游点的经营环境有待改善

百色部分乡村旅游开发地的居民或附近村镇的居民卫生意识不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置不科学,影响游客游玩情绪,有些景点注重开发,不注重环境卫生,导致景点污水、生活垃圾排放进入江河,对景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很大。有些对游客开放的居民区,游客住宿区、游览区、设计杂乱无章,缺乏美感。尤其令游客担心的是餐饮方面,一些乡村旅游点的餐饮原料来源、餐具的消毒、从业人员的健康证办理、操作的规范性缺乏有效的监管,餐饮服务质量更令人担忧。

(二)人才紧缺,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百色市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专业的乡村旅游人才相对较少,由于经营成本和工资待遇等实际问题的考虑,乡村旅游所需服务人才一般是由家族式成员或者附近村民构成,这类人员文化水平都较低、服务意识淡薄,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而由于大部分乡村旅游点处于市郊或县乡,待遇一般,很难吸引专业的旅游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

(三)乡村旅游业发展壮大所需资金短缺,类型单一,创新性不足

目前百色市很重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把乡村旅游业和新农村建设,一村一品工程建设、人居示范点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大部分乡村旅游景点的建设依靠政府主导,民间资金投入或私企资金投入为主,能够争取到的国家政策性资金几乎没有,乡村旅游点后续发展壮大所需资金短缺。部分乡村旅游点发展模式单一雷同,没有因地制宜深挖特色发展,例如百色市郊周围的百香园、澄碧湖山庄、桃花半岛、爱果者农庄、归真园等旅游点基本都是以河面观光休闲、烧烤、体育、娱乐等为主,特色不足,还可以进一步深开发景点的新特色。

(四)营销宣传投入不足

百色市乡村旅游点大多营销宣传手段单一,只有极少数休闲农庄利用本地电视台、本地广播、本地论坛等传媒宣传,但由于传播范围较小,听众范围有限,宣传面不大,所以游客多为本地人、学生、周围贵州、南宁、河池等地的客流。其实百色市的乡村旅游点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那坡县黑衣壮的黑衣民族风情,凌云县朝里乡的风流街,对外地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隆林县德峨乡苗族龙洞大寨内全部用石板铺路,建筑上仍保留有木楼、鸡楼梯、翘檐等特色,寨内保留传统的苗族刺绣、蜡染、银饰等民间工艺,加上游客可以品尝黑棕、饵粑粑、甜酒酿等特色美食;乐业县母里屯高山汉村寨一直沿袭着女人当家作主的风俗,有点像原始社会母系氏族里的场景…,百色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各民族都有独特的民风民俗,这些独特优厚的旅游景点如能加大营销宣传对外地游客能形成巨大的吸引力。此外百色市近年来主推休闲养生路线,百色德保县、乐业县的休闲养生农庄、休闲养生饮食、靖西药食同源的药膳饮食开发潜力不容小视,但是由于宣传投入不足,营销手段单一,这些独特珍贵的特色旅游资源还没有被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悉知,制约了百色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百色市乡村旅游业竞争力提升战略

(一)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百色的乡村旅游点,尤其是部级、自治区级的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要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景点道路基础设施,提高交通条件的可进入性和便利性,建成星级厕所、星级厨房,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本设施,充分利用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改变乱搭乱建现象、合理规划建筑区,休闲区、观赏区以及娱乐区的功能分区规划。

(二)加强相关人员培训,提升人员待遇

百色各乡村旅游点应该在旅游管理部门主导下培训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以及服务人员,主要培训乡村旅游人才的服务意识培训、卫生意识培训、乡村旅游规范管理与安全应急处理、乡村导游员应具备的服务素质和讲解技巧、地方乡村旅游商品和民俗节庆知识、服务礼仪礼貌等内容。此外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一定要求持健康证上岗。特别是已经获得全国或自治区级休闲农业示范点的旅游名村、名镇和星级农家乐景区更应该自主参与相关的培训,可以采取走出去参观,请进来讲学的方法提升景区工作人员的整体服务素质。经过培训合格后的乡村旅游人才应该获得相关资质或证书荣誉,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一线员工应该以宽幅薪酬制来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人才能够安心留下,避免因为待遇问题导致的人才流失影响服务质量。

(三)以开展清洁乡村为契机整治环境

对百色市乡村旅游点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首先要保留当地特色再开发,发展旅游业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整治一些乡村旅游点道路沿线以及河道排水沟渠、乡村集镇、居民院落的脏乱现象,提升城乡整体形象,整治垃圾乱堆放、占道经营、乱埋乱葬,绿化、美化道路和景区,解决环境乱象。重点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旅游村镇、市郊沿河农家乐景点进行综合整治,大力提升景区环境,建设环境优美、村容整洁的和谐乡村旅游点。

(四)加大营销力度,扩大宣传

乡村旅游点除了可在本地电视、广播、论坛进行广告营销,还可不定期制作旅游手册、旅游光碟、在商品包装上印制景区风光、地址等信息,也可以举办摄影大赛、美食大赛、趣味体育活动等吸引各地游客。有条件的景区可创办景区网站并且定期更新,利用电子商务开展网络营销、价格营销。一些乡村旅游点也可以选择成本较低的主题派对活动进行营销或利用假日节庆营销,投放户外大幅广告、流动广告等方式开展多形式的宣传促销,扩大景区知名度。

(五)加大乡村旅游整合竞合力度

有些景区强调部门或地区个体的经济利益,忽视合作,导致区域景点重复雷同建设,资源浪费。乡村旅游点的发展不能孤立而应该强强联合,各景点之间要加大合作,深挖特色,互惠共赢发展,共享本区域的客源而不是争抢客源。百色乡村旅游景点和产品的设计开发都应围绕民族、红色、土特、绿色来进行,尤其要注重培育乡村特色旅游商品,将最能代表百色的商品进行包装,推出品牌,大力开发民间手工艺品。各乡村旅游点要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客户共享,开展商务互助,提供预订票务、餐饮、住宿、商品、导游、演出等多样化的服务,推出联票、通票等优惠措施,互派管理和工作人员学习、交流。在旅游产品的推广上,既强调区域旅游整体品牌的打造,又突出各自景区独到的魅力资源,发挥各自所拥有的独特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巨大宣传效应,进行大品牌精品建设,进一步扩大旅游资源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保持游客的热情,不断吸引游客的光顾或重游。

[参 考 文 献]

[1]百色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EB/OL].广西百色人大网,2013-02-22

乡村产业研究篇3

一、旅游产业化的进展

旅游产业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 市场 竞争的结果。旅游产业化是一个复合性的概念,包括旅游现代化、国际化、规模化。现代化包括经济、 政治 、 社会 服务和 社会文化 现代化。发达国家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完成了由初级向高级的产业升级,实现了旅游产业化。而新疆的旅游业可以说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与现代旅游业还存在较大差距,乡村旅游产业化的差距就更大了。

二、新疆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1、旅游资源优势。新疆位于亚洲大陆腹地,是典型的干旱区和多 民族 聚居区,又是 历史 上著名的丝绸之路要道。神奇的自然景观,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及灿烂的古代文明不仅成为新疆旅游业的宝贵资源,而且早已蜚声海内外。旅游的作用之一就是要使游客融入自然,在这一点上,新疆的乡村有绝对优势。

2、民俗民风优势。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古文化遗存积淀丰厚,这些孕育了绚丽多彩的人文旅游资源,因而新疆的乡村旅游蕴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新疆是多种文化的交汇点,人文景观多样且具有不可替代性。

三、新疆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1、盲目开发。乡村旅游开发一般应选择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名胜区的周边地带。城市近郊由于 交通 便利,客源稳定,区位优势明显,因而适宜发展乡村旅游;而在风景名胜区的周边地带, 由于有风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有风景区大量的客源为基础,因而也便于发展乡村旅游。而一些既无资源优势,又无区位优势和客源基础的地方,若盲目地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则很难受到预期的效果。

2、经营规模小、档次较低。新疆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购物等旅游项目上,而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结果在相近或相邻的地区,乡村旅游景区开发类型单一,重复开发建设明显,造成产品相似,形成了同一种商品共同面对同一个市场的局面。

3、单兵作战。目前新疆乡村旅游的开发,基本上是农民自发的,因此在开发上存在着小、散、乱的问题。消费价格混乱且无监督,政府 管理 薄弱。造成乡村旅游在整体规划布局上缺乏必要的科学依据,单兵作战、各自为阵。地方保护严重,团结协作的意识不强,乱建设、乱开发。

4、基础设施不完善。一般情况下,乡村 旅游 地区大都位于城市郊区和 经济 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对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 有限,基础设施适应不了游客的需要。特别是在经济较落后的地区,接待条件差,休憩服务设施不足,大部分是临时搭建的房屋和牧民的毡房,缺少必要的休息、娱乐、餐饮等设备,大多数游客只能玩牌,聊天。旅游区道路、停车场、洗手间、电话亭等 公共 设施简陋,卫生状况和设施条件难以让游客接受,也难以留住游客。回游率低,致使其处于低质量、低收入经营状态。

5、服务质量不高。作为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的农民是从原来的 农业 生产者转变成旅游服务提供者,他们缺少相关的服务和 管理 知识,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不容易满足游客的需要。突出表现为卫生差;住宿简陋、服务意识不到位。对外来游客漫天要价,拉客宰客现象时有发生。

6、缺乏 法律 意识。部分度假村、农家乐、旅游景点成为“黄、赌、毒”的新场所。管理不到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 社会 公德和社会风尚的建设。

四、新疆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建议

1、 统筹安排,全面规划。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从完善和丰富城市区域旅游的角度,将其纳入城市区域旅游开发系统,并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合理开发,以打造统一的乡村旅游产品,形成统一的区域旅游线路,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区域旅游网络系统,既可以减少投资失误,避免重复建设,提高乡村旅游开发的效果,又可以实现城乡间的优势互补,客源共享,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稳定发展。

2、多方结合、综合开发。乡村旅游开发要与区域内其他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的开发结合起来,借助已有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争取客源,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3、树立品牌意识。乡村旅游应当主题鲜明,极富特色。同时还必须通过对外宣传促销将产品推向 市场 ,以形成自己的旅游品牌,增强其对市场的感召力。

4、加强管理,培养人才。科学规划有序发展,是谋求和探讨新疆乡村旅游产业化的新突破。因此新疆乡村旅游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目前难于吸引高层管理人才进行乡村旅游的研究和管理的情况下,发现人才,培养本土人才,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5、加大龙头企业建设力度。旅游产业化的发展,龙头企业是关键。龙头企业可以采取连锁经营的方式迅速扩张。

6、加强乡村旅游准入管理,提高进入门槛。制定行业管理规范和标准。

乡村产业研究篇4

2000年以来,随着河南省的城市化不断加剧、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观光农业兴起及各城市郊区景点开发力度加大,吸引了大批城市居民到郊外进行以体验郊野风光、农事活动、民风民俗、乡村美食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活动,而以接待休闲度假旅游者为主要对象的各类度假村、山庄、农舍的开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河南省旅游部门在乡村旅游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成立了河南省乡村旅游领导小组及管理工作办公室,在制定标准、提供指导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此外,河南省旅游部门还围绕环城游憩建设,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郊区景区开发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极大地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一、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评析

(一)旅游资源特征分析

河南省是我国中部地区的大省,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形大致主要有山地、丘陵和平原(含盆地)三种类型。复杂的地形条件、明显的过渡性气候,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江河水系的流经,使全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生态类型及景观区域组合。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盛产苹果、梨、桃、枣、葡萄、樱桃等多种温带水果和各种蔬菜及花卉,形成了各种生产示范基地。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国家旅游局评比的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当中,河南省的农业高新科技园、新乡县七里营刘庄、许昌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等12家单位名列其中。河南省是中国文化的发源之地,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内涵。在河南省,发展较好的乡村旅游点中,基本上具有乡土气息浓厚,乡民风气纯朴以及历史文化悠久等特点。

(二)旅游资源综合评析

依据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确定的风景资源分类体系,按照性状分类、指标控制、包容性和约定俗成的原则,根据自然资源的欣赏价值和人文资源的历史价值和欣赏价值,对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调查与分类。河南省面积较为广阔,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笔者根据对原始文献资料的查阅以及现场资源的调查、踏勘,整理出较有价值的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共计10处。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提出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要求,结合河南省具体旅游资源的性质、特点,选择相应层次的相关指标对河南省典型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评分和分级。将旅游资源划分为特级、五级、四级、三级、二级和一级。

根据资源评价单元的特征,及其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分值和吸引力范围,评出资源等级;特级资源是指具有珍贵、独特、世界遗产价值和意义,有世界奇迹般的吸引力的资源;五级资源是指具有名贵、罕见、国家重点保护价值和国家代表性作用,在国内外著名和有国际吸引力的资源;四级资源是指具有重要、特殊、省级重点保护价值和地方代表性作用,在省内外闻名和有省级吸引力的资源;三级资源是指具有一定价值和游线辅助作用,有市县级保护价值和相关地区的吸引力的资源;二级资源是指具有一般价值和构景作用,有本风景区或当地的吸引力的资源。一级旅游资源是指具有基本吸引力的资源。

1、评价方法

由于河南省的乡村旅游资源较为繁杂,这里仅从乡村休闲度假地来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相应的评价。由于乡村度假地的评价要素和评价体系各不相同,有各自特定的评价标准,因此,应针对评价目标选择反映其特征的相关要素指标。

2、评价体系

(1)评价标准

表1为度假设施的评价因素表,根据表中各因子加权比较分析,以此得出河南省的各类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的得分。

表1 乡村休闲旅游资源评价标准

以上评价系统的分级标准均为:

总得权重数乘以100为其分数,满分100分。

特级乡村旅游资源:得分值域在≥90,是指具有珍贵、独特、世界遗产价值和意义,有世界奇迹般的吸引力的资源。

五级乡村旅游资源:得分在80-89之间,各要素接近理想状态,风景价值高,属于应优先和重点开发的精华景点。

四级乡村旅游资源:得分在70-79之间,风景价值尚可,值得重点开发。

三级乡村旅游资源:得分在60-69之间,风景价值一般,某些要素有缺陷,但仍具有一定的风景开发条件。

得分低于60分的暂不分级,以 / 表示。这类资源某些自然风景要素有严重缺陷,开发利用难度较大或目前不具备开发利用价值。

(2)评价结果

表2是对河南省主要乡村休闲度假地资源的具体评价。

表2 主要乡村休闲度假地评价分值表

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所选取的10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度假地在评价中的得分均比较高。其中,五级乡村旅游资源有一个,四级乡村旅游资源有六个,三级乡村旅游资源有三个。这说明,至少目前,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较为丰富,而且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景点比较多。

二、河南省乡村旅游存在问题

虽然从资源评价中,我们了解到河南省的乡村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河南省乡村旅游在开发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整体水平不高

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形式较为单一,开发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总体开发程度不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许多乡村旅游区缺乏总体规划,尤其是“农家乐”的发展盲目性很大,一哄而上、修路造房、重复建设、低层次开发、环境破坏现象严重。不仅造成资源、财力、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由于没有进行统一规划,乡村旅游景区地域上分布较广,组织线路的难度较大,乡村旅游与传统旅游景点之间也缺乏有机联系,共生性差,从而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二)开发资金不足

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资金不足。尽管政府也投入了一定的发展资金,但仍是杯水车薪。由于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还不配套。旅游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旅游服务体系存在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到位等问题,不能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制约了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管理水平不够

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盲目开发的现象时有发生。相当部分环境质量好、观赏价值高,重点乡村旅游资源得不到新的或深层次的开发,利用效率不高。有些旅游项目因管理不当,造成乡村景观的破坏。

(四)资源保护不够

在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统一协调的开发建设规划,已经出现部分乡村景观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基础设施建设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破坏森林植被,以及建筑设施与自然生态景观不协调等问题。有些旅游点缺乏环卫设施,管理者和游人环保意识不强。一些企业受眼前的、片面的经济利益的驱动,在缺乏统一规划和环卫设施的情况下。部分旅游者对文物涂抹刻画和随意丢弃废弃物,其不文明行为对文物和环境的破坏也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五)宣传力度不够

“酒香也怕巷子深”,河南省诸多的乡村旅游项目,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一直鲜为人知。主要表现为:一是整体形象宣传力度不够。各种乡村旅游项目很少出现在旅游交易会、推介会、欢乐节、展销会上进行集体宣传,其它形式的宣传也很少。单独印制的宣传资料不多,内容也不够丰富,对外宣传不利。二是新开发的旅游产品宣传力度不够。如各种山庄、俱乐部等。另外,宣传促销经费不足也严重影响了河南省旅游的宣传力度。

三、河南省乡村旅游开发建议

针对河南省目前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考虑到河南省旅游资源的主要优势以及旅游发展历史,我们认为河南省除了继续发展传统的优势产品以外,还应通过整体规划、全盘协调,加大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塑造河南省乡村旅游的总体形象。具体而言:

(一)整合优势资源,确保协调发展

在旅游规划的总体指导下,一方面整合现有旅游产品,实施精品战略,通过培育龙头产品,促进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挖掘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潜力,加强乡村旅游产品开打力度,提高河南省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

(二)加强营销策划,塑造总体形象

加强河南省乡村旅游总体形象的塑造、宣传,提高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市场知名度。通过精心论证,尽快明确河南省乡村旅游的总体形象。通过积极主办、参与各种旅游交易会、推介会、欢乐节、展销会,对河南省乡村旅游进行整体宣传。对于新开发的乡村旅游产品,应该列为重点宣传项目,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媒体和网上宣传,尽快扩大市场占有率。

(三)强化优势产品,促进产品开发

继续加强对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体的传统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强化其市场优势,持续扩大市场占有率。考虑到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规律,为了保持河南省旅游产品持久的生命力,必须加强新产品开发,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主要是提高以文化旅游资源为主体的新兴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既增加河南省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又强化现有旅游产品的文化底蕴,从而提高河南省旅游的吸引力。

(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环保意识

不明智、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往往是乡村旅游资源环境破坏的罪魁祸首,通过进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宣传与教育,提高有关当事人的环境保护意识,是减少这类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措施。特别是乡村拥有很纯朴的气息,一旦受到破坏将会很难恢复到原来的自然状态。

(五)广泛吸纳资金,合理妥善使用

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必须贯彻利用内资和引进外资相结合;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争取国家各种专项建设资金扶持;建立乡村旅游发展基金;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国外资金;以多形式、多渠道地筹集社会资金,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解决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过程中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六)抓好行业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旅游业牵涉面广、环节众多,抓好行业管理,尤为重要。制定和完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和法规,使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有法可依,对违反法规的开发行为进行严厉惩罚,保证资源开发工作顺利进行,使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工作走向正轨。

参考文献:

[1] 庄军.旅游投资环境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7.

乡村产业研究篇5

农用地整治作为增加耕地数量和提高耕地质量、增强农田生产能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性举措,我国学者对其已展开较为全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用地整治潜力、整治过程特征、整治类型分区、整治影响等方面。龙花楼等对农用地整治潜力的概念内涵、研究方法、潜力分区等开展了相关研究;项晓敏等基于“强度一潜力一难度”剖析我国农用地整治的实施特征和空间格局特点,综合测度实施状态与规划目标的协调状态困;黄晓阳等从自然资源、规模效应、生态安全等限制因素考虑划分了不同整治类型区;谷晓坤等通过建立农用地整治影响下的农田生产能力估算模型,定量评价平原、丘陵及山地3种不同类型区农用地整治对农田生产能力的影响。

2 共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共生是生态学的概念,最早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 nton de Gary)在1879年提出。共生是指不同生物密切地生活在一起。随着对共生理论研究的深入,生物学家对共生的概念达成共识,即“不同种属的生物按照某种物质联系生活在一起。”进行物质交流与合作,共同进化、共同发展、共同适应是其本质mo。一般意义上,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包括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三要素,而共生界面是共生单元在共生环境中相互作用形成相应共生模式的通道或载体。共生单元是共生关系的基本要素,指构成共生体(共生关系的高级形式)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可通过共生单元象参量和质参量认识其性质和特征,本研究共生单元指农业生产空间的多元农业经营主体;共生环境对一组特定的共生关系来说是外生的,共生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往往是通过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流实现的,本研究共生环境主要指村域自然、人文、人工环境;共生界面是共生单元进行物质、信息、能量传导的通道、载体或媒介,本研究共生界面指农业经营主体相互作用的物质、非物质介质;共生模式既可反映共生单元之间作用的方式,也反映共生单元之间作用的强度,即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物质信息能量传导关系,本研究农业经营主体在既定的共生环境中,根据自身的利益驱动和价值取向,分别选择其他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共生界面的相互作用形成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

2.1共生理论应用研究

共生理论应用于城乡统筹发展研究多从共生理论视角将城市和农村看作两个相互联系的共生单元,通过分析二者的共生模式、共生环境或共生界面,提出城乡统筹的运行机理,另外,也有针对某区域的现状特征,结合共生现象提出适宜其发展的思路及措施。朱俊成等基于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的框架,利用共生关系思想分析区域共生的基本框架与模式,提出武汉城市圈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对丰富区域发展理论与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彭建仿基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视角,着力探索企业与农户和谐共生的形成机制及强化路径,对实现整个供应链竞争力的提升、企业与农户共赢和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刘荣增等将城市和乡村作为区域经济系统的2个共生单元,从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共生界面、共生关联度、共生协调度出发构建了城乡统筹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城乡统筹水平评价与分等定级,旨在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为中原经济区实施城乡统筹战略、最终实现“三化”协调提供决策参考。

2.2共生理论应用于旅游发展研究

主要集中于将共生理论引入主题性旅游协作联盟构建、区域旅游竞合、利益枚关者共生机制。冯淑华.1〕、吴私等引入共生理论,剖析区域旅游竞合的共生条件,探索区域旅游竞合的共生模式和共生机制,以推动区域旅游竞合的整体优化;邹统钎,3〕等通过对旅游生态系统共生要素的剖析和利益枚关者共生机制的探讨,构建了一个稳定、互惠的一体化共生系统,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3共生理论应用于农户发展研究

彭建仿等指出企业与农户的关系正迈入一个共生的时代,就供应链而言,安全农产品供给是企业与农户互惠共生、协同合作的结果,共生视角下企业或农户的安全农产品生产行为究竟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是巫待解决的问题;罗庆等基于共生理论提出农户群发展的共生分析框架,并以河南省孟寨村农户群为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促进孟寨村农户群共生发展的主要思路,研究表明共生理论特别适用于专业农户群的发展研究;王成等已运用共生理论解决不同类型农户协调共生、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等问题,促进农户真正实现资源共享高效,可持续发展。

乡村产业研究篇6

面临着我国城乡和谐发展及农业改造的客观要求,乡村旅游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正日益受到政府的关注和重视。乡村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相融合的综合性产业,其产生与发展的整个过程,必然与农村土地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其产业化发展也必然涉及土地的征用和流转。当前我国新时期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对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休闲农业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也为带动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因此,鉴于土地与乡村旅游的紧密关系,研究土地流转背景下乡村旅游的产业化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土地流转与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互为影响

(一)分散经营的农村土地对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造成阻碍

乡村旅游是城市反哺农村、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其发展对于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尤其是改变农村传统生产模式、优化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在广大农村地区还实现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交叉、嫁接和渗透,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土地是农村主导性资源,也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土地经营模式与乡村旅游的优化与转型发展之间是互为影响的。首先,我国实行了30余年的土地分散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促进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进程,客观上抑制了农村土地的适时调整和合理化的流动,使得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很难大面积推广。而建立在一家一户土地分散经营基础上的乡村旅游,大多是农民自愿、自发、自主经营,在发展过程中,其弊端愈加明显,表现为旅游接待能力和经营规模较小,旅游资源和资金无法形成有效合力,乡村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难以得到根本改善,这使乡村旅游产业在增强创新能力、获得互补性利益以及提高整体竞争力方面的问题更加明显。其次,由于受土地分散情况的制约,乡村旅游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经营企业数量多,开发的产品雷同,并且企业之间无序竞争,缺乏产业集中度,阻碍了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形成和延伸。第三,由于分散化的经营本身缺乏必要的管理培训,造成经营户的经营理念滞后、相关业务技能和管理经验能力不足,跟不上市场发展的要求。同时由于整体规划与管理的不足,造成急功近利、一哄而上、重复建设的现象普遍,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小农经营形式,对于地方政府来讲,其产业意义不大;对地方旅游经营者而言,要让农民自身在实践中去摸索经验需要耗费太高的成本,容易动摇经营者的自信。而政府引导、规模经营、整合发展成为扩大乡村旅游市场份额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因此,改变过于分散的土地经营模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行乡村旅游产业化引导基础上的分类差异管理,已经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化发展的乡村旅游,其基本特征是:规模化的集聚、合作化的组织、专业化的分工、一体化的经营、公司化的管理,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乡村旅游时,要做到各村、各镇甚至各县之间跨地区的联动开发,彼此之间扬长避短,开发优势资源,充分实现由分散到集中、由粗放到集约、由独立到集合的理性转变,以促使乡村旅游发展保持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恒久的生命力。

(二)土地经营权流转使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面临重大机遇

土地经营权流转,是指在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属和农业用地性质不变的情况下,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的行为,其实质就是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我国正式从法律上确认农村土地流转的合法性,是2007年7月1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08年10月12日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政策上明确确立了农村土地流转这一核心问题的基本原则。2011年3月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再次强调,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一系列的政策使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必将面临重大的历史机遇和转型升级。

一方面,土地流转促使乡村旅游资源规模化与资本化。土地只有像资金、劳动力、技术一样流动,才能充分发挥其活力、潜力,才能更优化配置、有效利用,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使土地资本化成为可能,为乡村旅游资源资本化打开了一扇合法之窗。首先,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便于把农家乐、休闲农庄之类的小规模经营者组建成庄园或集团,从而克服乡村旅游经营的小、散、乱弊端。其次,土地流转有利于商业资本进入农村,促进特色农业和科技农业休闲农业的发展,从而拓展了乡村旅游的空间范围和活动内容,提升了乡村旅游的档次,增加农业经济总量。农村土地的流转,使土地承包经营权资本及乡村旅游资源都可转化为可聚集、可流转、可抵押的资本。农民能够分享乡村旅游开发成果的主要途径就是土地的资本化。而旅游资源的资本化,对投资界会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可以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从“资源”向“资产”的转变,使其成为具有更明确、更量化、更具有市场价值和赢利结构的良性资产,为国内旅游产业资本、房地产业资本、工业资本、国际资本等进入我国农村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土地流转促进了乡村旅游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其他任何产业一样、需要规模化、集约化开发来提高其生产力,形成经济、社会的规模效益。乡村旅游的规模化发展,必然涉及对农户分散的-土地资源的整合和集中经营问题,这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中提出的“三个集中”的目标是相互关联相互一致的: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可以加快新型工业产业园区、产业基地的形成,而这些园区与基地本身就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向城镇集中,为土地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基础,也有利于乡村旅游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更是解决了乡村旅游产业进程中农村土地使用的分散性和乡村旅游规模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土地流转可以有力地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化的实施,并且成为了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

.二、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中土地流转的模式选择

(一)土地互换或置换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土地互换式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为方便耕种和各自需要,通过集体出面协商或农户自愿协商的办法,将农户经营的地块相互交换经营权,此种形式多出现在农业生产基地,是实现土地集中连片最为原始的方式。土地置换是指在占补平衡的原则下,发包方(既农村集体)以置换的方式,将农民部分或全部承包地块相互调换经营,以重新配置面积相当的耕地或宅基地。土地被互换或置换后,可以使农民的居住环境与配套设施得到改观,集中起来的农民以聚居村落开展旅游接待,发展餐饮、娱乐以及旅游商店等,使乡村旅游得到规模化发展。例如,河南商丘市虞城县在坚持“保留原有分地人口不变原则,保留原有耕地面积不变原则”的两不变原则下,提出了“小块并大块、多块变。一块”土地流转新模式,截至2010年9月,虞城作为试点县已发展土地流转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经营大户7户、500亩以上的经营大户19户、100亩以上的经营大户71户,整合、优化了土地的潜力,为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经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效地破解了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为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土地租赁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土地租赁主要包括出租或反租倒包两种形式。出租是指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自己承包期内的土地在一定期限内部分或全部租赁给本村或外村种植大户或龙头企业等从事生产经营,业主一次性或分期付给农户一定租金。反租倒包是指以乡村组织的名义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承包期内的部分或全部土地以一定的租金、期限统一承租,进行整合、规划,经调整、改造、建设配套,再反包给本村或村外个体、经营大户发展农业或参与乡村旅游经营。例如,成都市郫县新民场镇凌云村从2008年开始进行大规模土地流转和土地整理,先由村集体与农户签订土地租用协议,再由村集体与企业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新增耕地599.5亩,将腾出的135亩建设用地用于发展第三产业,按照基地+合作社+社员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将基地、农民和企业捆绑在一起,形成较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并以凌云村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建成了4500亩集生产、展销、观光、休闲为一体的“西部花乡”综合性产业基地。赋有宁夏“甘草之乡”美誉的盐池县青山乡通过整体出租或股份合作的方式流转2 000亩休闲农庄,进行“农家乐。”生态旅游开发、“夕阳红”清新庄园建设,形成特色规模化生产。在该种模式下,衍生出一种新型的比农家乐、观光农业更为深入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即“市民农园”模式。“市民农园”模式是指在典型特色村镇中,将农民多余的良田、果园等土地通过出租或对外发包的方式流转给种植大户或旅游开发公司,在实现农业规模化运作的同时,建成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基地。基地也可以将土地出租给游客,由游客自行种植或委托当地农民种植,收获的农作物由游客支配,也可以由合作社代卖。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农民的收入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对“三农”有感情的市民休闲问题,使旅游者体验返璞归真的乐趣,通过收获劳动成果获取一定的知识,满足其寓教于乐的需求,形成一种城乡互动的良好局面。

(三)土地股份合作制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是指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农民以承包的土地入股为核心,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及多种形式的旅游服务。这种模式是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有效流转和规模经营的重要方式方法,市场化程度较高。在利益分配方面,遵循“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多投入多得”的原则,实行按股分红、按劳分配、按投入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金、劳动力等方式)分配相结合的方式分享乡村旅游开发的成果,如景区门票的分红等。最终使农民与经营者形成“利益共同体”,形成旅游开发与农民致富和谐共生的景象。2006年,青海省湟中县拦隆口镇扎什营村村民集体将200多亩土地承包给某家公司,实行土地入股的生产经营模式,开办了以种植、赏花、观光、休闲、采摘等为一体的油桃基地,经过四年的发展,油桃基地不仅有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也解决了当地几个村村民的就业问题。

(四)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发乡村旅游的模式

该模式下的乡村旅游是指以农户为主组建经营联合体,把原来松散的个体聚拢在一起,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实施“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接待、统一宣传、统一分配”,合理进行土地流转,形成诸如“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开发乡村旅游。合作社通过统一规划整理土地,统一配套旅游设施等,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还提高了农村生产资源的附加值,在现有存量的基础上提升了资源的旅游价值。2007年6月,山东省青州市旅游局和王坟镇发起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在工商部门取得营业执照的“青州清风寨山楂发展专业合作社”。该社融合了旅游观光、农产品生产、销售和加工等多项功能,并对当地“农家乐”实现统一管理和整体营销。甘肃永靖县多年来致力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截至2011年,该县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55户,带动农户1.3万余户,其中刘家峡镇罗川村委会统一规划和开发,统一建设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并配套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再用“反租倒包”的办法承包给农户,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和观光旅游产业,使农民收益大为提高。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区域经济特色鲜明,现已涌现出了许多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特色之乡”。如燕子墩乡于2001年成立的枸杞合作社,目前共吸纳农户1350户,建成有2.53万亩的生态枸杞观光园,吸引各地游客前来休闲观光采摘品尝,使全乡的乡村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

三、土地流转政策下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性思考

(一)加大政府的扶持与规制

乡村旅游要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特色化的产业目标,就必须坚持政府的扶持与规制。土地流转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政府要坚持“统筹安排”、“有限干预”、“均衡利益”的原则,从资金的投入、乡村旅游地方标准的建立、基础设施的建设到从业者的培训等诸方面进行支持、主导、促进和监督,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服务的职能作用。要向农民详细宣传土地流转相关政策,尊重农民意愿与话语权,赋予农民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创建合理机制引导土地流转,促进土地流转市场健康发展。对符合开发条件的乡村旅游用地通过政策引导、社区宣传、市场规范、资金支持等手段,引导土地流转的正态发展。同时重点扶持流转市场和土地仲裁等硬件建设和建章立制、人员培训等环节,扶持农民更好地完善乡村旅游接待设施,搭建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从而改进服务质量,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乡村旅游用地的规划与评价

乡村旅游在其开发过程中必须遵循“合理开发、珍惜每寸土地”的原则,不断加强旅游用地规划与评价。在具体旅游用地规划的操作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应统筹规划,结合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对乡村旅游开发地进行严格科学筛选,应本着不丢弃固有的地方民族风情、生活习俗、田园风貌的原则来合理规划。同时加强对“四荒”(即荒山、荒丘、荒沟、荒滩)的整治,保护当地特有的人居环境、自然风光,保持其原真性,如通过适当的土地流转模式建立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村寨等。并科学地、前瞻性地结合旅游用地自身特点,确立一定时期内旅游用地开发利用的方向,对旅游用地进行时空上的优化组合,并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以确保乡村旅游顺利开发、持续经营。

(三)积极探索合理的土地流转模式

土地流转政策下的乡村旅游开发,政府、企业、农民及合作组织等各类主体形成了一定的利益关系,但由于各类模式自身特点及限制因素,在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各有偏重,对乡村旅游土地使用性质保障上的效用也会有所差异。因此,为解决乡村旅游建设与农民争地的矛盾,合理地保障农民的权益,应根据乡村各自特点,因时因地探索出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土地流转模式,在保证耕地总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实现农民居住环境与配套设施的改善,集中起的民居可作为聚居村落开展旅游接待,发展具有乡村民族特色的餐饮、娱乐、旅游购物等行业。土地流转可以在采取委托流转、互换等方法的同时,允许农民以土地入股,实行保底分红,这样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利益,并以价格杠杆推进土地向园区集中。总之,在“新农村、新旅游”思路的引领下,要采取多种土地流转形式和合作开发模式,不断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极大地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四)确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由于在很大程度上无法预知土地的增值效益,同时对相关土地法律和政策等缺少认知,加之缺少话语权,所以在土地流转的实践领域里难免会产生利益分配的不均衡不公正问题。农户是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的主体,因此,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确定能够充分保障多方利益、尤其是农民利益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实现土地顺利流转的关键。例如,让土地流转后的失地村民以股东身份参与旅游利益分配。在旅游开发时,将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产权界定清楚后转化成股本,收益可以实施按股分红与按劳分红相结合,进行股份合作制经营,国家、集体和个人可在旅游开发中按照自己的股份获得相应的股息和红利等等。土地流转制度下,利益分配机制的核心应是始终把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土地流转的出发点,以此保障农村土地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五)健全和完善景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乡村产业研究篇7

本课题组于2015年7-8月,利用2个月的时间立足于新常态下成都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实,通过深入开展走访调研,并发放《成都及其周边地区乡村旅游消费满意度调查问卷》110份,共回收101份,回收率91.8%,有效率100%,以期通过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为实现成都市乡村旅游产业链的提档升级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一、新常态下成都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成都市下辖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龙泉驿区、成华区、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武侯区9区,新津县、蒲江县、大邑县、金堂县、郫县、双流县6县,代管邛崃市、崇州市、彭州市、都江堰市4个县级市。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成都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2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14元,增长10.3%。(数据来源:成都统计信息网《2015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成都市下辖各区市县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和“五大兴市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二、新常态下成都市乡村旅游产业链发展基本情况

2013年,成都市农业按照“全产业链”思维,打造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规划建设了10个集中连片十万亩规模的粮经产业新村建设成片推进综合示范基地、6个集中连片两万亩以上规模的产村相融现代农业精品园区和成新蒲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带。2013年成都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8900万人,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143.6亿元。2014年成都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8896.43万人次,总收入160.97亿元,其中古镇收入29.69亿元,农家乐收入58.77亿元,乡村景区收入58.72亿元,乡村酒店收入13.79亿元。

当前,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需求旺盛,市场广阔,潜力巨大,对成都市整体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目前,成都市周边区域的乡村旅游产业已逐步成为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平台型产业。然而,与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近郊的乡村旅游产业相比较,成都的乡村旅游产业显得地域文化特色不浓,缺乏人文历史资源产品和特色休闲度假产品,著名的品牌旅游产品稀缺,旅游衍生产品太少,产业链与价值链较短。2015年9月成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协会正式成立,也是为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推动乡村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三、新常态下成都市乡村旅游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们从本次开展“成都及其周边地区乡村旅游消费满意度”问卷调查情况来看,调研组针对成都市居民对成都及其周边地区的旅游影响感知,除被调查者基本情况之外,对成都市乡村旅游消费满意度情况的判断共设置了“一年内参与成都及其周边地区乡村旅游的次数”、“故地重游的可能性”、“参与成都及其周边地区乡村旅游的人均消费”、“参与成都及其周边地区乡村旅游的停留时间”、“当前成都及其周边地区乡村旅游价格的合理性”等13项具体指标。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成都市乡村旅游产业链发展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产业链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成都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四川省范围内来看,发展态势最好,属于环都市型,业态不断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旅游新业态,但是,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从对目前成都及其周边地区乡村旅游点各项服务水平的满意度上来看,游客对成都市乡村旅游服务水平的满意度,还有很大的提升发展空间调查显示其中只有对“交通可达性”和“自然生态”2项指标的满意度稍高(详见表1)。

(二)产业链较短、较窄

当前成都市乡村旅游产品多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开发精细化程度不高,产品结构单一、泛化,产品结构设计、产业集群及产业链延伸存在明显的不足。

从乡村旅游中主要开展的活动(多选)上来看,选择“接近大自然,观赏自然风光”的人数最多(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80.20%);其次是“品尝农家特色餐饮”(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60.40%);再次是“聊天休息,散步闲逛,打发时间”(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54.46%);“购买农副产品”、“体验乡村生活”、“感受农村传统的节日习俗”等选项虽然也是当前成都市民参与成都市乡村旅游时的活动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活动。再从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项目(多选)上来看,选择“品尝特色美食”的人数最多(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73.27%);其次是“观赏自然景观”(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70.30%);“登山”、“漂流”、“z影”、“访问历史文化遗迹”、“参与民俗文化活动”、“学习民间艺术传承工艺”等旅游项目也是成都市民在参与成都市乡村旅游时会选择参与的旅游项目。

我们不难发现,在进行成都市乡村旅游产业链的提档升级时,一方面要重点关注游客“品美食、赏美景”的基本旅游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多开发一些旅游项目,以多方面满足经济新常态下游客的多元化旅游需求。

(三)与其他产业融合不足,产业链内互动协作不足

从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来看,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正在进一步加深,但是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还稍显动力不足。除了要继续推进一三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之外,还要扩展与二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乡村旅游用品、旅游商品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另外,成都市乡村旅游产业链内各旅游企业分工协作和互动也不足,比如成都市周边有不少农家乐是当地村民自主分散经营的农户模式,“单打独斗”的现象较为普遍,同时很多乡村旅游渠道或供应商企业也只关注自己的领域,缺乏全局统筹,乡村旅游产业链内各个环节的发展定位、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缺乏一定的科学决策和前瞻性。

四、新常态下成都市乡村旅游产业链提档升级对策建议

(一)调整产业链结构,创新设计产品

新常态下要进行成都市乡村旅游产业链的提档升级,重点是优化乡村土地利用方式,引导旅游产业链供给结构调整,创新开发恰当的旅游产品,如发展乡村度假、文化街^、温泉滑雪等乡村旅游新业态以及骑行绿道、自驾车营地、汽车旅馆等乡村旅游新产品,建设高端的参与型、体验型、度假目的地,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内容,厚重文化内涵,重点打造有亲子理念、国际范儿的成都风格乡村旅游。

(二)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打造核心旅游品牌

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挖掘,地方特色化的打造是拓展成都市乡村旅游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比如乡村客栈(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43.56%)和酒店(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34.65%)都是成都市民较多选择的乡村旅游住宿地点,除了客房的舒适度、交通的便利性之外,乡村文化内涵的挖掘将是这一环节的重要竞争点。我们在深挖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同时,还要将乡村旅游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生态化、集约化、乡土化、品质化的要求,塑造乡村旅游品牌形象,打造核心旅游品牌,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增强产业链竞争力。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当前成都市乡村旅游产业链的提档升级,除了着重关注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挖掘、地方特色化的打造之外,基础设施配套的改善也是非常重要的支撑保障。

卫生、环境、交通、住宿、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我们在进行成都市乡村旅游产业链提档升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配套建设项目。

最后,我们还要特别关注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金融产业、信息产业等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成都市郊区乡村旅游代表区域构建交流与协作平台,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从横向、纵向扩宽乡村旅游产业链。

参考文献:

[1]赵承华.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链整合研究[J].农业经济,2007(5)

[2]弓志刚,李亚楠.乡村旅游产业链共生系统的特征及模式的演化和构建――以山西省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1)

乡村产业研究篇8

乡村休闲旅游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亮点,通过自由、轻松的旅游方式,游览农村的自然风光、观看农村的风土人情、呼吸农村新鲜的空气、感觉不一样的生活节奏。在城市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空气质量逐渐减退的情况下,利用闲暇时光去农村走走,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然而乡村旅游的点多、面广、线长,因此当地政府应该对开发乡村旅游应有长远的思考,重点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的旅游景点,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吃、住、行、娱乐等,另一方面应加大乡村休闲旅游景点的宣传和引导。

1 六盘水市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

六盘水市旅游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但是随着“中国凉都”旅游品牌的建立,旅游产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一定的位置。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六盘水市旅游产业中的重要经济来源。乡村旅游、城郊旅游成为六盘水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热点、亮点。六盘水市以“以旅促农、以旅兴农、以旅富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主题,受到世人的关注,也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2015年7月,贵州省农委和省旅游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命名2015年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通知》中,六盘水有盘县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园、钟山区大湾镇茂霖休闲度假农家山庄、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及盘县妥乐古银杏示范园4个单位获评“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这对拉动六盘水市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 六盘水市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2.1 资源丰富,特色鲜明 根据中国科学院等权威专家对六盘水市进行实地观测和实验,分析六盘水的气候资源,得出了六盘水的气候特点“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的称号。六盘水市雨量充沛,气温适宜,整座城市坐落在海拔1 800m以上的高原,紫外线适中。2013年被评为全国10大避暑旅游城市。六盘水现有的特色资源如:钟山区的麒麟洞公园、生态民俗长角苗博物馆、北盘江峡谷奇山夜景、盘县千珠古银杏、老厂“万亩竹海”、南开苗族跳舞节、玉舍火把节等,为六盘水市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 交通便利,构建快捷 六盘水市作为攀西――六盘水资源综合开发区和装备去制造业基地,又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全市共有少数民族44个,人口约84万。因此,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服饰、不同的民族习俗,再加上三线建设的历史文化背景,将为六盘水是的乡村休闲旅游提供足够多的元素。我市处于川滇黔的结合部,有4省立交桥之称,贵昆铁路、南昆铁路、内昆铁路等经过六盘水。方便的交通、快节奏的生活,把六盘水市的乡村休闲旅游连成一条绿色产业链。

2.3 领导重视,政策扶持 六盘水市的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逐步走上正轨,整个旅游业呈现一种欣欣向荣的发展状态。在“十三五”开启之年,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确立了“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的旅游发展主基调,并相近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荐六盘水市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六盘水市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吸引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的人才。六盘水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重点提到了开发特色旅游资源、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实施旅游精品战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旅游质量,推动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以中国凉都为品牌,打造消夏避暑、休闲旅游、宜业宜居、高原运动城市的特点,推进避暑旅游和区域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建设。因此,市委市政府对于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深信在不久的将来,六盘水市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会得到较大的发展。

3 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六盘水市城市发展规模较小,交通极为便利。目前六盘水市旅游发展的总基调是“大产业、大数据、大健康”,建议将六盘水市的休闲旅游发展的主题定为“快乐怡情”。这强调的是一种中小城市才能体会到的快乐、悠闲、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和今天人们所倡导的时尚、生态、度假有着不同程度的相似。为促进六盘水市乡村休闲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有以下的相关建议可供参考。

3.1 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实施整体规划 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缩影,也是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当地政府,应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纳入整个旅游发展的规划当中来,明确乡村休闲旅游在六盘水市旅游规划当中的作用和地位,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经营方向。六盘水市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发展不成熟、附属产品质量低且与市场生态经济发展不协调,需要市委市政府及各县区委政府大力支持,无论是在政策上、资金上、扶持力度上进行大力支持与帮助。因此,要使乡村休闲旅游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相关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合理充分地利用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和旅游信息,从而发展乡村经济,更好地提高农民收入。

3.2 打造旅游品牌,增强文化内涵 景区(点)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特色,离开特色就没有吸引力和竞争力[1]。然而对于六盘水市而言,六盘水市旅游局、各县区旅游局及农业部门、发展部门应加强沟通与联系,根据各乡镇的旅游资源、气候、农业、交通、文化资源等特点,创新性地开展符合本地区特有的旅游品牌,同时要注重文化内涵的展示。从大的环境来说,六盘水市的乡村休闲旅游可以围绕中国凉都――贵州屋脊、湿地公园、地质公园、三线建设及水城煤炭等要素,进行精心设计、重点打造,使游客在旅游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六盘水市的历史变迁和人文氛围。此外,在开发乡村旅游景点的时候,不但要有较高的文化品位、艺术格调,还要保持原汁原味的乡村风土人情,突出田园风光这个开发的亮点、特点。

3.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针对目前乡村休闲旅游档次低、服务人员水平有限、服务理念落后、管理不科学、经营理念落后的问题,应该开展层次多样、培训方式灵活的服务人员的培训,从而提高乡村休闲旅游人才队伍的素质。加强休闲旅游管理人才的培训,包括管理人员、经营人员以及服务人员的培训,创新开发一套适合六盘水市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培训体系,创新引导乡村休闲旅游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在理念上转变,更能够适应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提升六盘水地区整体的休闲旅游产业。

3.4 开发相关的旅游休闲产品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吃、住、游等是必须的,但是相关的配套产品的研究开发,能够给乡村休闲旅游带来一定的影响力,同时能够提高整个景区的旅游收入。与传统的产品不同,旅游景区的产品应该集合景区的文化资源、气候特点、旅游资源来进行开发与设计,从精神层面给游客一种直观的感受,给游客一种回味无穷的体验。产品的设计应注重品牌效益,注重打造乡村原生态旅游精品,通过挖掘本地区原始生态的乡村休闲生态旅游资源,从而提高品位与品牌的的知名度[2]。

3.5 倡导低碳旅游,注重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和开发的前提,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前提和重要保障。然而在今天,我们看到很多的旅游景点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三废污染日益加剧,这为景区的发展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六盘水市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应该倡导低碳环保的原则,开展的旅游项目都要尽可能的减少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景区的规划和开发过程中,树立低碳理念,坚持开发与保护同时进行。人们向往乡村休闲旅游,向往的是乡村特有的感觉,向往绿色、向往原生态。因此,六盘水市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走环保之路,才能使乡村休闲旅游实现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乡村休闲旅游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产物。六盘水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应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尤其是乡村休闲旅游,找准客源市场,提升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形成具有六盘水市经济发展的旅游特色。乡村休闲旅游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只有相关部门大力沟通、共同努力,才能把六盘水市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形成具有六盘水市特色的休闲旅游品牌,带动六盘水市经济社会的崭新发展。

参考文献

乡村产业研究篇9

文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乡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乡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寨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古镇风貌、祠堂庙宇、乡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保存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首先应对这些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资源清楚,然后按照优先发展原则,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对一般性的具有生长可能性的文化资源维持伏,不宜匆忙开发;而对那些非转化资源予以有力保护,绝不能破坏性开发,以确保乡村人文生态的平衡。对这三种资源分门别类和科学开发,有利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推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和发扬。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的民俗正在逐渐消逝。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乡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乡村文化,精心打造乡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

乡村产业研究篇10

[8] 国家旅游局、国家统计局.2000年“十一”黄金周旅游统计报告[R].旅游调研,2000(49).

[9] 吴必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1(4):354-359.

乡村产业研究篇11

引言

20世纪中后期,旅游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或行业的依存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起重要作用的龙头产业和核心产业,并且在它的周围也集聚了一大批相关产业或行业。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1.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指相互关联的企业、专业供应商、服务机构、与产业相关的公司及社会团体(大学、贸易机构等)在特定区域内,既竞争又合作所形成的地理集中。产业集群并非全新的学说,新古典经济学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曾对这种现象做出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如阿尔弗雷德·马歇尔、阿尔弗雷德·韦伯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论文数量逐渐增多,甚至在美国出现了研究产业集群的热潮,一些负有盛名的经济学家对产业集群的理论产生浓厚的兴趣,大量研究成果由此产生,如波特等。

2.旅游产业集群。旅游产业集群是指由旅游要素企业、关联企业以及辅助企业和相关机构,围绕优势旅游资源或区位条件优越的旅游目的地而形成的空间地域集聚体,它是旅游产业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集群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产业集群是一种现象,是旅游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是大量与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联系密切的行业或企业以及相关的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由此形成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优势的一种现象。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旅游产业集群是一种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能够促进区域旅游内聚力的提升和区际旅游产业的和谐共生。

3.乡村旅游产业集群。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企业和旅游相关企业从乡村文化和乡村资源的特色出发,为满足旅游者体验乡村性的文化、景观和乡村生活的需求而相互结网互动,创新旅游服务的乡村旅游产业链的集群。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最早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钱津研究员在对中国产业集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后提出的。对乡村旅游来说,主要由独特的乡村文化和景观、充足的体验乡村生活的旅游市场需求、配套完善的旅游相关支撑产业、产业链上的企业为满足旅游者体验乡村生活的旅游需求而相互结网和互动、当地政府的积极扶持以及发展乡村旅游的机遇等导致产业集群。

二、当前研究内容

1.旅游产业集群。国外学者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和竞争优势,集群中就业和劳动力分配,旅游产业集群中的企业网络和社会资本,旅游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和合作等几个方面。

通过对国外学者的研究分析可以得知:(1)在旅游业发达,旅游发展历史较长的地区的确出现了明显的旅游产业集群现象,用集群理论对这种现象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将有利于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和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2)国外学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旅游产业集群的企业间联系、社会资本等方面,对旅游产业集群企业竞合机制、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和演变以及集群空间结构等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

龙勤在《建立云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簇群的意义与构想》一文中,将波特的集群理论应用到生态旅游的发展中,这是现今所能见到的关于旅游产业集群方面最早的研究;有的学者的针对“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如刘恒江在《上海旅游产业簇群研究》中,对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上海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旅游产业集群能有效提高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态势日趋激烈,这就要求各地实施旅游企业集群战略,以有效提升区域旅游业的竞争优势,实现旅游目的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的学者重点分析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机理和细部架构,如尹贻梅和刘志高在2003年中国地理学会年会的发言提纲《旅游企业集群:提升目的地竞争力新的战略模式》中提出,将企业集群战略引入到旅游目的地发展中来,认为这是一种提升目的地竞争力的新的战略模式,并给出了旅游企业集群的定义、分析了旅游企业的优势、讨论了旅游企业集群的构成并提出了发展旅游企业集群的战略;有的学者从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带动作用角度分析旅游产业集群现象。如郭荣朝在《物流业与旅游业互动研究》中,阐述了物流业与旅游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提出了整合对策;有的学者还从创新的角度来对旅游产业集群加以了分析。如麻学锋在其题为《旅游业产业集聚的创新研究》一文中,着重分析了中国旅游产业集群的现状,旅游产业的集聚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现时意义,并且提出了旅游产业集群的创新措施。

总的来讲,国内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界定旅游产业集群并辩证其存在性、研究其形成条件和集聚机制、阐释其形成机制和构成、分析其结构类型和竞争优势等。研究的特点表现为着重于集群理论在旅游产业的应用和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框架的初步构建,在研究方法上相对而言比较单一,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学科角度。

2.乡村旅游产业集群。钱津认为产业集群将在服务领域遍地开花,由工业产业集群和商贸产业集群向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是必然趋势,将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升到产业集群化的高度,使乡村旅游的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也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平台和更好的产业规范保障。乡村旅游只有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才会获得根本出路,而走向这一条道路,必然会形成新型的产业集群。

乡村旅游产业集群要想更好地发展应注意以下四方面的基本点:一是政府主导,形成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就是在某一个县、市内开发出十几个甚至是上百个村寨成为乡村旅游点,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不仅应在形成乡村旅游产业集群中发挥主导作用,而且在日后的运营当中也应该起到统领作用;二是品牌同质,产业集群不是进行差异化生产,而是追求同质产品生产的集中;三是度假旅游,乡村旅游形成产业群,必须是乡村能够赚到较多的钱,即有好的收益,要达到这一点,只能是创造条件发展度假型乡村旅游;四是规模适当,太小了形不成产业的号召力和市场的吸引力,也不能超越市场需求去盲目发展。

杨伟容在《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一文中,根据国内外学术界的最新理论与方法,构建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理论体系,分析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以武汉黄山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刘冬认为随着上海都市乡村旅游产业链逐渐完善,产业集群模型初步形成。作者顺应上海都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上海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上海都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策略,从微观的角度提出上海都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措施。

冯静在《贵州旅游产业的集群发展组织模式研究》一文中认为,以产业集群的组织模式来实现贵州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是提高贵州旅游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

结论

国内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开始于近几年,目前研究成果集中在旅游产业集群的基础研究上面,如旅游产业集群的界定、形成条件和聚集机制、旅游产业集群的结构、类型和竞争优势等,仅有少量的研究涉及集群发展空间布局模式及培育途径、旅游产业集群的系统架构、旅游产业集群的演进、集群内产业间和企业问关系、集群内部竞合机制等方面,对乡村旅游集群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而且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定量研究。再者,由于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研究较为滞后,政府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关注度不够,支持力度不足。

参考文献:

[1] Sara Nordin.Tourism Clustering& Innovation- Paths to Economic Growth & Development[EB/OL].http://etour.se.2006-12-21.

[2] Patrice Braun.Creating Value To Tourism Products Through Tourism Network and Clusters:Uncovering Destination Value Chains [EB/OL].http:// /data o ecd /27/3/ 6886079.pdf,2007-12-21.

[3] 麻学锋,吕白羽.武陵山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9):6-8.

[4] 杨竹青.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5):79-81.

[5] 杨伟容.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6] 冯卫红,苗长虹.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07,(5):16-21.

[7] 龙勘.建立云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簇群的意义与构想[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4):43-46.

[8] 刘恒江.上海旅游产业簇群研究[J].上海经济,2003,(5):25-26.

[9] 尹贻梅,刘志高.旅游企业集群:提升目的地竞争力新的战略模式[Z].2003年中国地理年会发言提纲.

[10] 郭荣朝.物流业与旅游业互动研究[J].物流技术,2004,(10):37-38.

[11] 麻学锋.旅游业产业集聚的创新研究[J].市场论坛,2004,(8):62-63.

[12] 钱津.乡村旅游的建设和发展[J].中国纵横,2005,(12).

[13] 钱津.贵州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及其反贫困意义[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5).

[14] 钱津.产业集群与乡村旅游发展[J].广州大学学报,2007,(4).

[15] 里白.乡村旅游形成产业群化走势探索[J].经济师,2007,(8):6-7.

[16]] 冯静,邹显强.贵州旅游产业的集群发展组织模式研究[J].北方经贸,2009,(5):153-156.

乡村产业研究篇12

(二)国内对文化创意产业链的研究

目前针对文化创意产业链的研究较乡村旅游多出些许,但主要是从产业链视角出发针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厉无畏,于雪梅(2007)认为培育创意人才,完善创意产业链是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要环节。邢华(2009)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赖于价值链的整合,并提出以产业链末端—版权贸易为主线整合产业链。陈少峰(2010)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产业链的经营与运作,产业持续发展的保障是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横向扩展以及产业要素挖掘与整合。纵向产业链的延伸,可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内、外部资源共享,即产业内、外融合;横向产业链的拓展,可表现为产业功能的多元化发展,即产业规模效应的体现;产业要素的挖掘与整合,可表现为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产业链的深度化和专业化经营。金元浦(2010)将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概括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创意环节,秉承“创意为王”的理念;第二环节,生产环节,采取“内容为王”的措施;第三环节,销售环节,坚持“眼球为王”、“渠道为王”策略。

(三)国内对创意旅游产业链的研究

国内针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相对较多,且主要集中在融合的机理、路径、模式及策略方面的研究,专家学者的研究已十分深入且系统,并且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但从产业链视角出发对二者融合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此外有关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方面的研究也十分欠缺,且主要集中在观光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方面,研究的不够全面、系统、深入。柯涌晖,赵明,陈白璧(2011)认为闽台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了创意产业价值链,完善了旅游产业链条。李洋洋(2011)将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模式分为了延伸性型、重组型和渗透型三种,认为延伸型的产业融合模式出现在产业链的生产制作和消费环节,延伸了原有产业链条;重组型的产业融合模式解散了原有的产业链,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产业链条;渗透型产业融合模式扩展了原有产业的价值链内涵,提高了产业增值能力。王爱玲(2009)以“紫海香堤艺术庄园”为实证研究对象,认为其成功是现代观光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从产业链的设计、经营和营销各环节充分融合的结果。

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乡村意象不强,农耕文化尽失

“乡土情结”是众多乡村旅游者的重要旅游动机,对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的偏好,是实现乡村旅游消费重要影响因素。但现阶段,一方面受城市强势文化侵入,本土文化弱化影响,另一方面受社区居民文化自觉、文化自豪、文化保护等意识欠缺影响,使得乡村旅游地的传统农耕文化流失,乡村意象弱化。

(二)项目单一雷同,缺乏主题创意

乡村旅游地的发展对“经济精英”、“创意人才”有较强的依赖,但根据霍华德的“三磁铁理论”,农村地区与城市相比在就业机会、人才聚集方面存在显著劣势,因此,在旅游开发上欠缺“创意大脑”;其次,由于乡村旅游地的开发普遍存在融资困难,在乡村旅游产业的创意环节的资金的投入十分有限,普遍是照搬照抄,且不结合本土地域优势及特色,使得项目单一雷同,缺乏地域特色。

(三)乡村环境恶化,生态功能弱化

乡村旅游地普遍受到不同程度农业化学物质及废弃物污染、污染企业转移农村导致的工业污染、农村生活垃圾及污水污染。但受政府对农村污染控制问题还没有系统的、足够的重视,且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扶持措施不力,以及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等因素影响,乡村环境持续恶化,自然美、生态好的意象日益弱化。

(四)忽略市场调研,营销模式固化

乡村旅游地的营销首先缺乏与市场的对接,乡村旅游地自发进行市场调研及市场分析的凤毛麟角,因此,营销模式和手段的选择没有实际指向性。其次,乡村旅游地的营销模式落后,网络营销、植入式营销、创意营销及联合营销所占比重极低,全国范围内建成“信息化乡村旅游景区”的数量屈指可数。

三、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建议

乡村旅游产业可以与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互动融合,在第一个创意阶段,要将乡村旅游的发展思维融入到创意乡村旅游研发、设计和资源规划中;在第二个生产阶段,将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过程”作为“乡村旅游产品”进行销售,供旅游者观摩;在第三个营销阶段,建立起文化产业现代化的营销网络,起到足够吸引消费着注意力的目的,而在第二阶段的乡村旅游经历则又刺激着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在两者的互动影响中,创意性文化旅游产业就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创意旅游者;在第四个消费阶段,与第三阶段作用类似,在此阶段,对创意乡村旅游产品的消费产生感染效应,促使消费者对该文化创意相关的乡村旅游感兴趣,而反过来,在第二阶段的旅游经历又增加对该文化旅游产品的认同感;第五个后续环节,实质上是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延伸和重组,通过建设主题公园,举办展览会、博览会、展销会、节庆等方式向旅游市场延伸,从而实现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

(一)创意环节

从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结构来看,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形成依赖于乡村旅游活动能带来的大量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且有吸引力的创意乡村旅游产品所形成的核心要素。因此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建设要从创意环节入手。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创意环节的融合阶段,两个产业可以在项目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利用,创意、创作相互借鉴等方面进行互动。具体说来,首先,应将乡村旅游的发展思维融入到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研发、设计和资源规划中,立足乡村旅游产业乡村性的本质,深入挖掘乡村旅游产业的特色,将乡村旅游产业的特色资源作为创意乡村旅游的创意素材,增强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原创力;其次,立足于乡村旅游产业的现有资源,融合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资源,即: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科技化和数字化的创意理念,实现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创意环节资源的互补融合。

(二)生产环节

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生产环节的融合阶段,一方面,将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过程”作为“乡村旅游产品”进行销售,供乡村旅游者观摩,丰富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产品素材,如:独具创意的舞台演出、创意影视作品、大型歌舞“秀”等等,都可以成为旅游体验的过程;另一方面,将“乡村旅游产品”进行创意性、艺术性及科学性的包装和生产,供乡村旅游者购买,提升创意乡村旅游产业产品的综合功能价值。

(三)营销环节

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营销环节的融合阶段,该环节决定了策划、组织等环节成本的回收和盈利状况,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满足观众的文化体验质量,创意性乡村旅游产品通过现代宣传手段能更好的达到推广效果,且大大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而实际的旅游经历又能刺激旅游者观看、欣赏或购买创意乡村旅游产品。如:影视作品通过现代电影技术能更好的展现实景旅游地,而且剧组拍摄往往能吸引众多媒体跟踪报道,对拍摄地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宣传作用;而实际的旅游经历又能刺激消费者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因此,在营销主题、内容、形式、渠道等设置上,不拘泥于模式化的处理,实施灵活的富有创意的运用。

(四)消费环节

创意乡村旅游产品的销售是文化旅游产业链实现价值的最终环节。文化旅游消费者完成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和消费后,一次完整的文化旅游活动才实现。销售环节是创意乡村旅游产品与受众互动体验的关键环节,旅游者的满足是保证创意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保证。创意性乡村旅游产品要具有很强的精神感染效应,成功的创意乡村旅游产品必定满足了旅游者的某种文化诉求或创意诉求,能刺激旅游者前往创意乡村旅游地体验;且旅游者在消费创意乡村旅游产品时,其相关的旅游经历又能增加对创意乡村旅游产品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五)后续环节

创意乡村旅游商品、知识产权的出让、品牌的扩张、影视动漫等是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衍生环节。创意乡村旅游消费结束后,一部分旅游者还可能购买相关的衍生产品,如《快乐星球》图书、《印象·刘三姐》旅游演艺的光盘等。另外创意乡村旅游品牌的扩张,创意乡村旅游企业知识产权的出让等。该环节能进一步挖掘和创造价值,对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意乡村旅游衍生项目的开发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乡村产业研究篇13

随着国内外旅游逐步的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青睐,现代人对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已不仅单纯限于名胜古迹的观光,且旅游胜地在旺季人满为患,无形中激发了人们对集短途、经济、娱乐、度假、体验、回归为一体的旅游产品的迫切需求,由此催生了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是为了寻求一种使旅游业得以平衡发展的方式,防止城市和沿海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速度过快,从而达到保护国家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目的。通过对乡村旅游整体的研究,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乡村旅游的发展经验,再结合中国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地方案例相结合,找出目前中国乡村旅游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是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

乡村旅游是由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并获得快乐的一种旅游,是一种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一种旅游,是将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和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其基本形式是凭借城市周边地带的农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面向城市居民开发的集观光、旅游、科普、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农业园区。这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它最大的吸引力在于与城市不同的环境,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形成乡村旅游独有的鲜明特色。

乡村旅游早期发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农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而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的乡村旅游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

一、我国乡村旅游产生背景与开发意义研究概述

我国乡村旅游的产生有着十分深厚的时代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建设的逐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旅游意识在日益增强,对旅游形式的需求也变得日新月异。乡村旅游以其一种既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的需求,又以对环境、生态的保护为前提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早期的乡村旅游研究很多介绍了乡村旅游的意义及背景。对意义的阐述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及农业观光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可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为农村农民增收创利,缓解就业压力等;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如梁明珠(1999)总结了观光农园的重要创新意义,提出了观光农园对农业、农村、农民和都市人不同的意义。白琳(1999)以归县为例分析了发展农村旅游对解决三峡库区农业人口的就业压力和重构社会、经济系统的特殊意义。李立华等(2002)、何景明等(2003)分别以西藏和四川少数民族自治区地方为例,分析了乡村旅游对边远贫困地区扶贫的积极意义。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回顾二十多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经历,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改革率先突破,尤其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辟了农村由单一农业向农、工、商、游多元发展的道路,我国的乡村旅游开始得以展露头角,发展较快的江浙地区的部分农村,作为先进典型接待了大量的国内外各方人士,甚至还有境外团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农业资源得到开发与利用,村镇得以扬名,农民也从中受益,企业从中有利可图,旅游规模得到壮大,一些村镇开始兴办起旅游企业。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农民就业和收入结构等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旅游局确定创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后,乡村旅游产品在我国得以正名,被正式列为旅游产业的一部分。凡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村民,每年来自旅游的收入快速增长,农民就地搞旅游服务,不离土、不离乡,幸福指数高。实践证明,乡村旅游迅速成长为我国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靠旅游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走出了一条重要的成功之路。

党和政府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为乡村旅游大发展和上一个新的台阶提供了强大的政治、经济平台。同时,乡村旅游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条解决“三农”问题的理想、有效的途径。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及模式研究概述

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和模式研究一直是个热点问题。学者们就此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见解。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特点和模式进行了阐述。一方面就全国范围而言,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特点和模式;另一方面细化到某个地区、景区,以特定的区域对乡村旅游的模式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王兵(1999)对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提出根据区位把乡村旅游分为3种类型地区:景区边缘地区、都市郊区、老少边穷地区。舒伯阳(1997)将观光农业划分为3个阶段模式,即早期旅游萌芽阶段的自发式、初级经营阶段的自主式、成熟经营阶段的开发式,以及两种地域模式——依托自然型和依托城市型。尹振华(2004)提出开发我国乡村旅游要采取“做减法”的开发模式,加强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许春晓(1995)分析了欠发达但资源丰富农村旅游业成长的3种模式,即旅游资源主题型、旅游资源共建型、旅游资源附属型,并对邵阳市西部3个县级行政区的旅游业成长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三、乡村旅游主要研究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乡村旅游的研究内容,大都不是集中于某一个具体的侧面,而是一种试图全面覆盖的“大杂烩”式的格局。从乡村旅游定义、乡村旅游特点、乡村旅游开发意义、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乡村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乡村旅游开发对策、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到乡村旅游的开持续发展无所不包,范围很广,但宏观研究较多,深入到企业、游客、当地居民、旅游目的地的卫管研究和分析则还不够,不同尺度案例地研究较多,理论性不强。这种全景式的研究状况,表明我国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深度和层次还相对较低,整体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历史较短,现实开发中存在不少产品、市场、体制、管理、政策、金融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学者在不同尺度上,结合具体案例地,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和对策。潘秋铃(1999)认为我国乡村旅游存在整体接待水平低下,游客配套设施不完善;产品雷同,未脱离观光的特征等问题。李太平(2003)认为南京乡村旅游发展问题有:缺乏统一的布局规划;缺乏参与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接待服务水平低下;缺乏应有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等。吴建华(2004)等认为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曹艳英(2004)等认为,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盲目投资和粗放式经营;在经典建设和项目开发上缺乏科学的规划;项目单一。缺乏内涵和特色,人工倾向化、城市化严重;产业规模小,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不完善管理与经营体制不健全;旅游地市场的季节性较大。王云才(2002)提出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刘爱服(2005)以北京为例,指出北京乡村旅游存在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落后;人才欠缺乏等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四、临安白沙村“农家乐”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居民回归自然、感受乡村的需求,也带动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收入,明显的得到了提高。

临安市地处于浙江省西北部的天目山区,东临杭州,西接黄山,幅员3126.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76.5%,生态优越,气候宜人,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白沙村位于临安市的西北角,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村域面积32平方公里,全村的森林覆盖率在95%以上。全村十里长谷蜿蜒,两侧峰峦起伏,溪流急湍,水清石现。夏天白天最高温度在30度左右,晚上更低,故有“一年四季盖棉被”的说法。近年来,白沙村通过积极保护森林和生态资源,依托太湖源景区和优美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乐”,全力打造“乡村休闲度假胜地”,白沙村是久居大城市的城市人生态旅游、避暑度假的首选。

基于以上条件,本文将从白沙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结合,通过对白沙村乡村旅游的区域发展特色,反映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

毕业论文(设计)的提纲:

一、乡村旅游的起源、概念和类型

二、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和现状

三、白沙村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四、白沙村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条件分析

五、白沙村乡村旅游开发规划思路

六、论文小结

参考文献

刘伟,等.以色列乡村旅游发展迅速[J].世界农业,1998,231(7):12-13[2]

周玲强,黄祖辉.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4,24(4):572-576.[3]

何景明.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经济,2004,(7):36-38.[4]

文军.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农村经济,2003,(10):30-34.[5]

李慧欣.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学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8(2):37-39.[6]

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28(5):125-128.[7]

韩丽.乡村旅游开发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19(4):87-89.[8]

胡巍.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旅游资源评价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3):58-59.[9]

甘巧林,陈忠暖.从乡村旅游的非农化看乡村旅游的兴起[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84-89[10]

杨旭.开发“乡村旅游”势在必行[J].旅游学刊,1992,7(2):38-42.[11]

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14(2):38-42.[12]

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14(1):15-18.[13]

肖佑兴,明庆忠,李松志.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J].旅游科学,2001,16(3):8-10.[14]

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科学,2006,21(3):12-19.[15]

乌恩,蔡运龙,金波.试论乡村旅游的目标、特色及产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3):78-82.[16]

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5):125-128.[17]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