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乡村振兴研究

摘要:新农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涉农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提出新要求。
乡村振兴研究

乡村振兴研究1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部署,勾勒了新时代下乡村发展的蓝图,其中人才处于乡村振兴战略谋篇布局的基础性资源。当前我国农业人口基数大,但真正扎根于农村的专业人才却呈现不足局面,尤其是以农林经济管理为代表的农科类人才,如何将涉农专业人才与乡村建设相匹配,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对口作用。新农科建设为高等农林教育改革提供了指引方向,是应对第四次产业革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同时也为乡村振兴培养适应新形势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农林院校是新农科建设的关键载体,其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应当与国家战略相契合,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窥探我国农科现有人才培养现状,可以发现由于城市化的虹吸,“离农”化趋势逐渐凸显,现有农林人才与乡村实际需求不相符。为此,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有困境入手,分析优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实现新农科教育建设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协同推进。

1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1.1培养模式适应性低

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对于高校各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了价值指引,人才培养体系架构与当前经济社会需求相符,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精英。农业教育与农业社会发展相互影响,人才培养模式应适应于经济社会所需。但就目前农业院校农经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来看,很大部分更倾向于考取研究生、银行等,存在就业范围局限、就业质量低等窘境,学生的就业方向从侧面表明其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认知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导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行业现实需求相脱节。

1.2培养过程实践性不足

在本科教育培养中,农经专业实践性不足首要表现为课程结构的设置环节,更侧重于理论教学,而实践环节较少。其实从招生生源来看,来自城市的学生比例在增高,虽部分同学家在农村,但未曾真正接触农业活动,加之多年求学,对农村知之甚少,究其根源则是学生对农村认识片面,导致对农村的归属感弱、农业认可度低以及缺乏农民融入感。培养方案中虽然均有专业实习部分,但部分地方高校更多是流于形式,或者是学校统一安排实习,由于周期较短、实习地点等因素限制,致使专业实践质量不高,很多同学依然对农村不了解,缺乏对农村的全面认识。

1.3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突破传统创新创业教育的窠臼。地方高校涉农专业双创教育中,多数牵头者为教务处或学工处,通过以赛促教的表现形式来达到培养具有双创素质的人才目标。在真正实践环节中,多数学生是以理论研究为主,缺乏对实践层面的应用,或者是不能足够引起农经专业同学的重视,团队成员存在得过且过、从众的情况。同时由于社会轻农观念积重难返,且地方高校涉农专业面临招生参差不齐、专业认可度低、就业前景堪忧等问题,种种原因限制了农经类双创人才的培养质量。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如何激发与培育农经类学生双创意识,使得学生能够主动投身于乡村建设中,是地方院校农科专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完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

2.1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人才储备库

乡村的振兴,人才处于首位。人才振兴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培养一批扎根农村、懂技术、善管理的乡村高质量人才队伍。教育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人才储备库提供之一,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链的前沿阵地,以往聚焦于乡村产业、教育减贫等层面,对人才服务意识的培养淡薄、涉及乡村就业研究较少。为应对农村农业新业态的发展,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以培养高等农林人才为己任的农业院校,特别是农经类专业应结合农村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借助其现有教育体系培养与基层发展相符,或者是围绕全产业链发展搭建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新体制机制;在农林院校的指引与影响下,拓宽其不同类别人才的广度与深度,以此为契机构建专业化人才需求响应机制,围绕粮食安全、生产经营、乡村管理等方面开展服务于乡村发展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需求分析,为农经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依据,也满足乡村范围内的人才需求;逐渐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个培养中的比重,加强系列实践基地建设,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为乡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2农林学科改革对新农科建设的积极响应

农业经济已然进入新时代,加之第四次产业革命带来的冲击,传统现代农业知识结构体系及其作用受到科技创新的破坏,原有传统农业架构体系狭窄已不适应“三农”发展需求的现实。复合型人才在现今被认为是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高等院校具有为新时代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而高等院校如何培养综合服务型的人才,尤其是服务“三农”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2019年教育部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面奏响了新农科“三部曲”,对其建设路径与发展方向进行阐明。新农科是应对“三农”大变局的适时举措,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转换、振兴乡村的一次教育战略行动,在满足农村社会发展新需求之上,还秉承发展“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涉农院校作为新农科建设的首要战场,在各学科间进行优化,特别是农林学科的改革,不仅推动不同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也进一步提升学院及学校的综合竞争力,并为农村输送更多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2.3提升人才培养和未来农业的匹配度

伴随劳动力成本与单位面积产出率的一高一缓,传统农林学科在未来农业发展中显出后劲不足局面。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受到创新深层次影响,加之大国间产业格局的重塑。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作为科技与产业变革的引擎之一,扎根于中国大地办大学和培养适时人才悄然变为每所高等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动力。当前农经类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小,毕业生难以寻求到与专业契合度相对较高的工作,同时由于农林类学科是基础学科,与新型产业相对而言,农业行业的盈利能力较弱,在吸引就业中不具有竞争优势。农经类专业必须打破以不变应万变的理念,主动适应信息社会尤其是农林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转变,在原有通识基础教育基础上,还需对学科专业知识体系进行补充完善,提升现有人才培养与未来农业发展的匹配度。

3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路径

3.1培育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2019年,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对高等农林教育的发展提出新嘱托,强调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农林院校尤其是以农经为代表的农科专业更是要凸显其作用,在产教融合、科教协同、本研衔接的培养框架中,搭建以大学生成长为中心,以服务地方区域发展为己任的教育,培养拥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现代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不单单是掌握书本知识,而更多的则是以德育为先,集爱农村、善经营、懂财务、会管理于一身的技能型人才,与新农村建设发展相符。在不同类型的比赛中,如创新创业实践应凸显对农林经济专业学生的价值导向功能,从加深“三农”情怀、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业能力三个层面为社会尤其是农村地区输送高素质知农爱农人才。

3.2优化农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时代下“三农”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在知识体系调整与未来“三农”发展相适应的现实需求中,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与新农科建设一脉传承。在修改和完善人才培养前,农林院校首先针对于社会和行业需求等角度展开细致充分的调研分析,在兼顾地方发展与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情况下,制定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方案,丰富和提升校企、基层政府-高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实现专业课程与农村需求的对接。其次涉农高校应继续坚守“三农”底色,重构课程体系与实践体系,在学科交叉融合中积极探索开设符合时展的课程,完善现有通识课、专业课、选修课等课程种类,优化现有课程体系建设;积极开发具有时代特色的教材,整合线上现下资源,结合农村发展实际案例,培养学生面对棘手困局的综合能力。此外,还应注意到学生群体间的个体差异,挖掘个体潜力,切实做到个性化培养。

3.3深化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在基础、专业、综合三维实践层次中,构建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任课教师应将从单一的室内教学转向多元化的室内外教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师生到农村实践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在拓宽学生专业视野的视野中,不断增强其对知识的渴求意识,在培养团队协作意识的同时锻炼学生面对实际“三农”问题的化解能力。同时还应强化专业实习,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在校企、地方-高校办学模式下,构建学院、学生、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场景,建立起配套的教学团队、人才输送体系,真正通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习来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以及职业角色的转变。

作者:郭琳 何莉 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乡村振兴研究2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2021年9月,中央网信办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明确指出,在农村广播电视网络建设中,广电企业应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结合广电5G网络、卫星直播、无线微波等技术,提高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丰富广播电视节目的提供渠道,实现广播电视的全面覆盖。广电网络以其独特的传输覆盖优势、用户资源优势、网络联通优势和监测监管优势,为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信息基础保障。陕广电推出的“智慧广电+数字乡村”融合产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新动能,突出“智慧广电+数字乡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支撑作用,对乡村振兴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陕广电建设智慧广电助力乡村振兴的分析和归纳,为广电网络更好服务文化强国、数字中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智慧广电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势

陕广电集网络建设、舆论传播、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在陕西省农村数字化建设中担任着重要角色。随着5G技术的应用,4K、AI技术的快速融合,陕广电不断推进智慧广电建设,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传输覆盖优势陕广电网络覆盖陕西省所有市、县和乡镇,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形成陕北、陕南、关中三大环网。通过近年来持续推进基础网络建设完善,其网络的接入能力和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智慧广电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二)用户资源优势截至2021年年底,陕广电有线电视网络覆盖1167万户,其中光网覆盖861万户,无线电视网络覆盖245万户;有线数字电视主终端540.03万个、个人宽带终端129.06万个、无线数字电视终端12.58万个、直播卫星户户通终端31.55万个。用户数量庞大,有着极其广阔的市场空间,每家每户都能享受到智慧广电建设所带来的红利。

(三)网络联通优势

广泛覆盖的广播电视网络,能够联通条块分割、各自封闭的“信息孤岛”,实现信息网络互联互通。结合目前快速发展的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能够全面地将各类信息资源进行高效整合与综合利用,有效缓解陕西省部分农村地区现代化水平较低、难以管理治理等问题,为农村数字化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四)监测监管优势

广播电视是目前覆盖最广泛的信息网络,同时也是广大农村地区的主要信息来源,加强对内容制播、广电产品的监测监管,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国家政策的宣传普及,有效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陕广电有着相对完善的广播电视监测监管技术体系、制度体系和高素质人才队伍,对播出内容有着严格的审核机制和较强的把控能力,能够有力保障智慧广电建设过程中的网络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二、智慧广电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

陕广电加快智慧广电建设,推出“智慧广电+数字乡村”融合产品,有效提升了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精准化、管理服务智能化、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并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模式,取得了一些成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数字农业、智慧旅游助推产业兴旺

陕西省部分农村地区仍以依靠人力、畜力和手工工具等多种方式结合开展的精耕细作作为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这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存在着结构单一、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和经营管理弱等现实问题,无法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也不利于培养新型农业人才。数字技术,能够推动农业产业链的改造升级,实现精细化、高效化和生态化,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提升农业竞争力以及维系农业的可持续发展。5G网络抗干扰能力较强、覆盖范围较广,利用其进行数字农业业务数据传输,能大大节省光缆布放成本,缩短施工周期。陕广电在延川县梁家河村的智慧农业试点,便是围绕梁家河苹果产业建设的智慧果园系统,具体包含果园监控系统、气候监测系统、病虫害预防系统、土壤监测系统,在果园气候温湿度、土壤酸碱度监测,病虫害预防、果树长势分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各系统的监测和分析,为果农提供科学帮助,实现产量提升和果农经济增收。智慧旅游不仅能够调整资源分配,助推产业发展,同时有利于建设宜居乡村,提高生态水准,传承乡村文化,塑造乡风新貌。智慧旅游建设可以发挥集聚效应,解决中小企业的发展难题,调动中小企业的积极性,杜绝因行业内卷而产生的企业破产、产业衰颓现象。智慧旅游通过调整旅游资源而形成的公共资源,助推产业发展,实现“1+1﹥2”的目标。陕广电根据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实际情况及乡村旅游相关扶持政策,以文旅融合、科技赋能为理念,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方向,以大小屏为载体,发挥本地化、差异化、定制化及“首页首屏首条”的特色优势,从全民参与、产业融合、共建共享的角度出发,通过联合地方文旅部门及涉游单位,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机整合,针对性地打造旨在“提升市民参与度、提振县域整体形象、助力产业融合发展”的全域旅游门户服务平台,并以本地酒店、家庭电视终端为窗口,向外来游客和本地居民宣传“旅游+”,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二)环境监测、视频监控保障生态宜居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发展绿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提升生活品质的基础,是乡村振兴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能够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陕广电建设的农村人居环境监测系统一方面能够实现农村空气、水源、土壤、生活垃圾、厕所粪污、生活污水等的实时监测,另一方面能够分析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情况,及时预警生态破坏事件。视频监控能够及时发现环境破坏事件、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岐山县城北村智慧广电乡村建设项目中,陕广电还建设了视频监控平台,在全村6个自然组主要路口和巷道安装400万高清红外线摄像头126路,实现全村监控全覆盖,特别是针对城北村“城中村”这个特点,在背街小巷也安装了高清视频监控,真正做到无缝隙、无死角、全方位监控。将126路摄像头全部接入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平台上,可实现报警指挥无缝衔接,缩短了指挥处置时间,保障了全村安全。

(三)应急广播、“三务公开”共建文明乡风

应急广播系统依托有线电视网络基础设施和5G网络,建立县区、乡镇、行政村三级应急广播平台,通过与省级应急广播调度平台对接,满足县区、乡镇和行政村的地域性应急信息和应急指挥需求,实现全天候、全方位、全时段的预警信息。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实现应急广播全覆盖,遵循“平战结合”的原则,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疫情防控、环境整治等方面,通过广播喊话这种直接高效的方式实现预警播报。平时接入省广播电台信号,定期播放广播新闻,同时村里利用广播播放通知文件、各项政策解读等。农村村务、党务、财务的公开化、高效化与制度化是村民了解相关政策、保障自身知情权的重要一环,也是推动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关键要素。陕广电针对“三务公开”建设了相应的数字电视版块,包括村务公开、财务公开、通知公告、办事流程等,村民通过“互联网+电视”,可以全方位了解村内的大事小情及村务信息,查看村财务状况、村集体重大经济事项公开信息等内容。

(四)网格治理、智慧党建推动有效治理

网格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是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的“基座”,通过运用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对乡村进行重点人口监控、突发事件上报、重点信息采集、矛盾纠纷处理等网格治理,能够加快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乡村。陕广电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效能,构建规范化网格、精细化服务、创新化管理基层治理平台,形成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为全力打造实力、活力、美丽、幸福陕西夯实基础。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则蹄疾步稳。近年来,智慧党建不断赋能乡村数字化治理,成为农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强大动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陕广电构建的“5G+智慧党建”模式,有助于宣传党的相关政策、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能力、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实现基层党组织的学习可量化、管理精细化、考核精准化、手段多样化、信息可视化、服务多元化。

(五)农村电商、消费帮扶促进生活富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电商凭借便捷、高效、成本低、覆盖面广等优势,进一步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农村经济“活起来”“火起来”。陕西省部分农村积极推动电商和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推进农村商品流通模式转变、创新,构建现代化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助推农村产业发展。陕广电各子公司电商平台结合各地广电的成功经验,明确智慧广电乡村振兴消费帮扶平台主体公司,探索“公益广告、节目+消费帮扶”“短视频、直播+消费帮扶”等模式,通过“大屏+小屏”线上销售模式助力农产品销售,有效解决了疫情防控期间的农产品滞销问题。

三、智慧广电助力乡村振兴的启示

(一)夯实基础设施

加强乡村基础网络建设。继续推进广电网络向农村延伸,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加快推进5G、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等新技术的部署和应用,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促进服务内容、传播方式、传输质量的全面提升,以新技术、新手段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声音、公共服务送到千家万户,为广电网络深度参与乡村建设夯实基础。

(二)强化标准引领

以“试点先行、示范带动、标准引领”模式,进一步探索“智慧广电+文化阵地+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乡村振兴”路径,有效破解乡村用户从“看电视”到“用电视”转变的发展瓶颈。积极探索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的实现路径,选取部分村镇作为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试点,围绕智慧广电“建、管、用、融”全面发展制定基础设施、应用水平、管理机制、融合发展四个方面的标准,同时鼓励各地相互学习借鉴,分享成功经验,推广成功模式,为推广建设智慧广电乡村工程打下坚实基础。

(三)完善运营模式

运营模式是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发展的关键。由于各地经济文化、信息化发展的差异性,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的建设方案、运营模式也各有差异,应因地制宜,采用合作共建、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实现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面向乡村用户的各类平台、内容和服务的公益属性,保障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四)营造良好氛围

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媒介,积极宣传智慧广电建设成果,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网络社会组织凝心聚力、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数字乡村建设。各级部门可通过举办乡村振兴发展论坛、开展智慧广电建设经验交流活动、典型案例等方式,进一步深化宣传工作,以点带面促进数字乡村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及新媒体宣传优势,宣传智慧广电建设成效,推动智慧广电融入乡村经济文化发展,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为智慧广电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培育新业态

要以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为契机,以深化融合创新为重点,积极对接乡村振兴、数字经济、智慧乡村等国家战略,实现智慧广电对智慧乡村、智慧社区、智慧家庭等方面的服务引领,积极拓展综合信息服务和智能化应用等新业态,构建广电网络服务生态体系。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部署,积极拓展乡村公共服务渠道,促进智慧广电深度参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乡村建设,广泛参与“雪亮工程”、平安乡村、党员教育、民生服务、应急服务、信息公开、远程医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广电网络力量。

作者:袁媛 李璐冰 王文军 单位: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乡村振兴研究3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推动了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这就需要推动农村三大产业加快改革步伐,实现融合发展,促使农村经济不断突破,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越走越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三产融合”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中的意义

(一)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涌现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了市场主体融合。经过融合的市场主体,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强、服务能力强、利益联结紧密,表现出较高的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经过调研发现,通过三产融合,农村出现了许多新型经营主体,如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职业农民也大量涌现。同时,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增加,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

(二)增加优质安全农产品供给

在三产融合过程中,绿色发展理念不断融入农业深化改革过程,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转型升级,进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打造绿色产业品牌。另外,在农村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农产品线上营销模式逐渐健全、完善并且发展壮大,使得市场和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更加关注和重视,这些都有利于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等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进而促进农业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同时,还可以强化供给主体的品牌意识,提高农产品商标注册率,扩大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市场供给量。

(三)升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经过多年发展,农村三产融合方式呈现多元化特点,有利于推动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推动产城融合,形成主体多元化、业态多样化和发展聚集化的农业新态势。同时,乡村现代旅游模式是三产融合新业态的典型代表,这一产业的出现,推动了休闲农业、美丽乡村等旅游品牌建设、发展,相应地带动了水、电、路、网等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增强了农村新产业的现代化服务能力。此外,电子商务在农村不断延伸,为农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如通过农村网店发展可以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创新创业。

(四)促进农民增收和就业渠道多元化

三产融合通过模式创新、链条延伸、主体参与和业态打造,可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使农民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农业生产领域,还可以向农业全产业链延伸,从农业内部向农业外部拓展,或者向更为广阔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民跨界增收,跨领域获利。此外,农牧结合、休闲农业等产业的不断拓展,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大的平台和载体,促进大量的农民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中进行创业,如从事休闲农业、特色养殖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等,从而提升自我社会价值。

二、“三产融合”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基本要素供给有所不足当前,农村经济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取得了很大成就,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得到了凸显;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农业经济已不仅仅是要解决人民温饱问题,还要更注重农产品质量和多元化,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从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农产品质量提升空间仍然较大,部分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不足、产品品牌塑造不佳等问题依然存在。第一,一些种植户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认为产量高才是硬道理,因此在种植农产品过程中忽视产品的安全性,不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影响农产品质量。第二,产品结构方面,很多农村地区仍然是分散式经营为主,各经营主体之间关联性低,无法形成较高的抗风险能力,不利于乡村形成产业链,阻碍乡村产业发展。第三,在产品品牌塑造方面,部分农村地区缺乏品牌观念,无法充分发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形成特色产品,产销路子较为闭塞,影响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另外,一些农村地区在基本要素供给上也存在不足的状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水利建设、网络建设、能源传输和农业教育等方面都无法满足农业优化生产要求。其次,在人才建设方面,由于农村地区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尤其是优秀人才流失严重,限制了农村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最后,在信息技术上,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产业发展。

(二)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产业融合度较低

近年来,在国家三产融合政策推动下,很多农村地区大力发展村镇企业和乡村旅游业,成效显著。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不足,很多地方的村镇企业还处于初级加工阶段,深加工能力欠缺,这样导致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多被精加工工厂和包装工厂获得,而村镇加工厂只能在初级加工过程中获得少许的利润。第二,在乡村旅游业发展中,交通和网络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大数据等现代信息化技术利用不足,影响乡村旅游业的服务能力和知名度。此外,乡村旅游产业没有和农业及其他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农村优势资源开发不足,这些因素都阻碍了乡村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产业融合度较低也是三产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在传统观念影响下,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个体经营模式仍占主导地位,无法与其他经营主体充分结合,农业产业发展规模化和多元产业融合模式尚未建立。其二,很多农村虽然成立了农村新型合作社,建起了种植采摘于一体的体验式新型农业园,但是在资金和技术上,都存在投入不足或后续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三产融合不均衡,乡村产业振兴动力不足在当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例如,在一些地区农业虽然得到了较大发展,但是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低下,尤其是在储藏运输和农产品加工方面,发展具有滞后性;有的地区农产品的功能开发较为单一,农业生态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不充分;有的地区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体制不健全,三产融合度不高,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能力较弱。此外,有的地区产业融合仅仅停留在产业内部或者只是产业间的简单嫁接,要么仅是商业模式简单改变,但是本质上还是需要通过重新配置资源、渗透新型科技来促进生产率提升。在乡村产业振兴上,部分地区积极探索,制定新农人计划,在微博等信息交流平台与新农人展开合作,为新农人在个人网址中提供流量支持,帮助新农人打造个人农产品品牌,促进当地农产品的推广。同时,新农人自发在农村地区建立合作社,推动当地农产品的发展。这样的积极探索,对于乡村振兴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当前无法获得大范围推广。

三、以“三产融合”推进乡村振兴路径优化的建议

(一)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强基本要素供给

第一,推动农产品质量升级。农业是乡村产业的核心,要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为目标进行农业产业内外优化升级。各地要重视农产品质量提升和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根据各个农业产区的区域特点合理分配资源,依托重点企业、龙头企业,打造创新发展试点区和产品先行区,推动农业创新和高质量农产品生产。同时,各地区要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实现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此外,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建立也应成为各地区农业发展的重点之一,要通过严格的质量标准和监督机制确保农产品质量。第二,加快农业配套设施升级。一方面,各地要重视交通建设,在完善基础路网的基础上加快农村现代物流通道发展,及时地将优质农产品运送至市场。另一方面,各地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三产融合互联网体系建设,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更新农产品生产模式、销售模式和服务模式,帮助农民及时了解市场情况,推动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第三,积极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各地区不仅要重视国内市场,还要积极探索海外市场。随着我国的国际贸易地位逐步提高,“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我国外向型经济拥有更好的平台,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要注重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产品技术含量,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融合

部分地区农业发展结构存在一定不合理性,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种植性农产品方面,充分做好宏观调控,对于较为紧缺的农产品,可以在稳定基本粮食作物产量的前提下,逐渐减少非优势农产品在主产区种植面积,扩大紧缺农产品种植面积;对于产能过剩的农产品,可以通过政策约束等手段,引导农户减少相关农作物的种植面积。第二,在渔业和畜牧业上,要注重畜牧业和渔业供需平衡,保证我国在相关农产品生产使用上保持一定的自给能力。第三,重视农业生态化发展,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发展,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新理念加快农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动三产融合,用工业辅助农业实现农产品工业化,以服务业辅助农业实现农业服务现代化。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调控优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展农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功能,打造互联网带动农业发展新模式,促进乡村产业高效融合。另外,努力发掘乡村的历史文化特色和自然环境特色,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为群众提供生态观光和体验新选择。

(三)三产深度融合,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第一,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当前我国农业经营主体大多是分散式家庭经营者,部分农户的经营管理无法适应新型农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农村地区要积极引导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升,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和规模化,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另外,加快农业股份制改造,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农民可凭借自有土地参与股份,推动农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第二,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的社会功能。农村地区应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工业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与新科技相结合,不断提高农业整体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可采取新型乡村旅游等经营模式,发挥农业在生态观光等方面的社会功能,促进农业多元化发展。第三,努力打造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政府可提供相关政策支持,促进新型特色农业发展。农村地区应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智能化水平,建立更多的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业发展精准精细化水平,在新兴业态基础上打造三产高效融合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洋,孙振兴.乡村振兴背景下甘肃农民专业合作社三产融合问题研究[J].山西农经,2022(07):66-68.[2]殷晓茵,李瑞光,何江南,等.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实践逻辑及协调路径[J].农业经济,2022(01):52-54.

[3]李国泉.生态富民谱新篇——崇义县创新“三产”融合推进乡村振兴[J].老区建设,2021(15):39-41.

[4]潘雨晨.定边县农村“三产融合”的跨部门协同优化途径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22.

[5]范倩楠.三产融合背景下秦巴山区乡村生产空间演变特征及规划策略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21.

[6]廖伟鑫,陈柳云,练天佑.乡村振兴视角下湛江乾塘镇三产融合趋势与发展路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21,62(04):809-812。

作者:陈丽 单位:南阳理工学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