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实用13篇

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
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篇1

梁启超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培养少年关乎国家盛衰。作为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中国,加强对农村小学生培养关乎到民族复兴的大局,因此,素质教育、科学人文素养势在必行。其中,农村小学数学对养成和提高科学人文素质有重要作用。因此,数学不仅是一门课程,而且有自身的文化;不仅要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何谓科学人文素养

部分学者把科学素质分为科学精神、科学观、科学能力、科学知识;人文素质分为社会责任感、人文精神、世界观、价值观、人格完美。科学素质的核心是科学精神;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狭义上,科学人文素质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但,科学人文素养要高于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结合。

首先,科学素养的定义包含五个要素: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能、科学本质和STS。我国科技部等五部门将科学素养理解为:科学态度;科学知识、技能;科学方法、能力;科学行为、习惯。教育部认为包括: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上述五要素按紧密度分为三维度:科学知识、科学技能方法(含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科学观念(含科学本质和STS)。这是许多国家所采用的定义。科学素养高于科学素质,包含了对数学等基础学科知识的掌握,更在宏观上来思考科技。

其次,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大致等同, 但有自身特点。人文精神是人类自我关怀,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各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国家、自然的关系。因此,它的核心内容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典型标志。

人文素养自身的特点:1、人文素养有内隐性。文学、科技、艺术等物质载体隐含着作者思维方式、价值追求、精神状况,是人类思想展现与情感流露的空间和场所。人文素养(如人的意志品质)是无法完全复制在物质性产品中的,一旦脱离主体就不能独立存在。因为数学等知识体系已脱离了创造主体而成为独立的学习和研究对象。这就要学生去探究、体验、挖掘知识本身隐含的精神因素,才能达到真正的学习。2、人文素养体现了人性本质。人类的发展是生物性不断弱化、社会性不断生成的过程。人文素养是人的社会性的升华和确证,是人性发展的最高境界,是人类真善美的统一。

所以,科学人文素养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结合。在素质教育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对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的养成。

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在学生科学人文素养养成中的不足

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可以理解为通过小学数学教育在学生身心各方面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和结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科学人文素养是培养目标之一,但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却未得到体现。

1、教学理念对科学人文素养的认知不足。我国数学在竞赛中取得了成绩,这归功于注重数学的严密性、逻辑推理和解题技巧。但农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认为学好数学就是得高分。搞不清数学是什么?有何用途?学到了什么?有人认为数学是概念、法则、公式的堆积,因而死记硬背、反复做题,不会变通不会创造。而且,教学方法简单陈旧,只重知识传授,忽视了知识产生的历史过程;例如,讲完知识点后让学生反复做题,轻视了过程教育、人格塑造、科学人文素养的培养。这是缺乏对数学本质的研究,只在表层的知识、技能上,缺乏对数学人文价值的挖掘,仅重视数学的科学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引导。合二为一的数学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被割裂,使学生“谈数色变”。

2、对农村小学数学的科学人文素的资源配置的缺乏或失衡。在农村,数学资源大多数是课本、教参、直尺等,缺乏关乎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配置。在数学史、数学的人文反思等方面上失衡。在教学中少有提及教参上的数学史知识。

3、农村学校的其他问题不利于科学人文素养的工作的开展。农村是劳动力输出地,大量的年轻人离开农村,一边是有一定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老师流出,一边是有科学人文素养的人不愿进村执教。“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加重了学校和农村社会的负担,占用了一定的教学资源影响了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的关注。

三、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在养成学生的科学人文素质中的作用

当今世界高科技人才很多,若我们缺乏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仅不能对社会做出贡献,反而可能犯罪。要使科学真正造福人类,必须使科学人性化,把科学同人文精神相结合,让学生既有科学知识又有价值判断的能力,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应试教育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只关注知识、能力,重视智力、能力的培养,忽视个性、道德、责任感的培养。

1、农村小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科学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助于突出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人文价值的关注。我国现行教育受前苏联凯洛夫教学的影响,具有浓重的科学主义倾向。这种教学加上中国的应试教育指挥棒的作用,是一种不完备的科学教育。人们已经注意到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逐渐理解了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人们证逐渐摒弃“纯科学主义”的理念,回归人文与科学的结合点。

2、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克服我国目前的小学教学中的科学主义、功利主义的倾向。应试教育过分强调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即“双基”,忽视了成绩背后的负面影响。如高分低能。应试教育片面理解了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三大能力”,导致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智育至上、考试至上、片面追求升学率。课堂教学的难度、深度远远超出一般学生的承受能力,从而出现了学生厌学、惧学的现象。这种缺乏人文精神的教学在人才培养上出现了严重的后果。学生只关注与考试有关的知识学习,知识结构片面,情感、志趣、眼界偏狭,急功近利。造成了新一代青少年普遍存在的文化素质和人格养成的片面和薄弱。(作者单位:土塘小学)

参考文献:

[1]廖卫新.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数学教学.2012.6

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篇2

教育部教育师范司(2003)4号文件《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明确地指出要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具体来说,一个合格的专科层次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至少具备以下方面的素质:

(一)师德素质

师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师德素质是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即政治方向、立场、品德、思想作风和行为、素养、仪表等方面素质的总和。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道德的化身、人们的榜样、父母的替身。小学生更是特别信任和崇拜老师,教师要依靠自身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以及渊博的知识来影响和塑造学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身正品端的道德素质。特别是语文教师,由于语文教学课时多,小学语文教师一般还要担任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较多,更应该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二)文化知识素质

文化知识素质是教师素质的基石。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极其迅速,这对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具有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生的知识已远远不够,而应具备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小学语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掌握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头脑要象一部百科全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广博而又精深的文化知识素质。

首先,必须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小学虽说是初等教育,但涉及的知识面却非常广泛,比如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大至天体,小至细菌,古今中外,无所不有,而且有一定的深度。可见知识面狭窄的人是不能当好小学语文教师的。

其次,必须具有扎实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包括语言文学知识和文学知识两方面,语言文学知识包括语音、文学、词汇、修辞、逻辑、教师口语等。文学知识涉及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儿童文学、文学史、文学理论、美学方面的知识。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的掌握,当然是题中应有之义。

其三,必须具有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学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小学语文教师要学好并且精通儿童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利用其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为教学服务。另外语文教学理论是一门应用性的理论学科,小学语文教师应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个科学的认识。

(三)教学能力素质

1 理解与处理教材能力。这是教师在吃透教材与摸清学情的情况下对“教学材料”进行重组整合、创造再生的过程。它是小学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一项教学能力,是能否搞好语文教学的基本功。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处理不仅要从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水平出发,还要全面深入地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同时又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2 语言表达能力。一个知识渊博的小学语文教师,假设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如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有声语、文字语和态势语三种。有声语,是讲与听、教与学的一个桥梁、纽带。没有这个桥梁,就不能称其为讲课。文字语的写作能力,不仅影响小学教师全面素质的提高,也影响他们的科研能力的提高,进而影响到基础教育的质量。“态势语”作为一种教学语言,主要是通过眼神、手势和神态的变化等来表达情意。

3 设计与管理教学的能力。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师自身的素质条件,精心设计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是保证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必要手段。一个好的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常规的训练,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专科层次小学语文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建构

小学语文教师素质培养的关键是要建立与教师专业化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蓝图,是人才培养规格质量的保证,科学的课程体系是教师专业化教育成败的关键。我们认为,科学的培养专科层次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小学语文教师师德素质的主要渠道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教育部于2005年初制定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简称5号文件)和实施方案。根据该规定,高校专科层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将设置“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必修课,同时要开设“形势与政策”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养,解决成长成才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势与政策”着重开展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

(二)文理交汇的综合性课程是培养小学语文教师文化知识素质的关键环节

与中学教育的分科性相比较,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综合实践活动也被列为必修课程显示出较强的综合性特征。小学教育的综合性,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为了适应小学教育的综合性,我们需要重新确立基础课的地位,同时设置相当比例的综合课程,增加文化基础课,拓宽专业基础课,以训练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篇3

一、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素养培养的意义

语文素养对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小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其丰富的想象力为学习提供了动力,也是学习习惯与个人素养形成的初级阶段。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更应当关注学生素质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在阅读、写作、交流等方面的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在言谈举止上的培养,以及在个人道德品质上的培养等,都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在当前应试教育模式下,虽然在成绩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果,但是往往忽略素质教育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出,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学生为重点,正确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当前教学中语文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语文教学方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在一些地区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味追求高成绩、高分数,将课本知识机械式地强加到学生的脑海中,忽略了语文素质培养的意义,严重制约着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培养。大多数语文教学中,对于知识点的传授讲解只局限于课本知识以内,小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面无法得到延伸。学生的学习方法依旧传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教学缺乏灵活性与延伸性,直接扼杀了小学生的想象力,将学生的思想禁锢在课本知识中。“高分低能”是对现代小学教学成果的一个侧面反映。新课改的要求,明确提出了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创新,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三、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措施

1.转变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只有引导者的意识和认识得到了转变,才能使作为被引导的学生沿着正确的指引方向发展。所以说,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条件,只有指引者有了正确的指引方向,才能使被指引者步入正确的轨道上来。比如,在讲解《鲸》一文时,为什么鲸鱼属于哺乳动物?它与鱼类的区别是什么?如果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这篇课文,那么为了寻找答案,学生就会在课下查找材料,从而明白鱼类的特性,对比鲸鱼与鱼类的区别,既增长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从而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2.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对于小学生来说,对知识的渴望程度远远超出课本内容,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也不应当局限于语文的学习范围。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当鼓励学生进行思维的发展,可以融入生活化的一些知识,丰富授课内容,从而锻炼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比如,在春节每家每户都贴对联,其用词就非常讲究,可以让学生试着设计春联的内容,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素养。

3.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辅助教学设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最明显的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使原本抽象的理论教学变为图画、动画、视频教学。比如,在学习《学会看病》一文时,可以通过视频演示医院的看病流程,使整篇文章的看病流程直观化。不仅加强了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更让学生真正学到了生活的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小学语文素养的培养不止体现在某一方面,还体现在所有方面,它来源于生活中,与生活息息相关,又最终回归于生活之中。因此,作为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推波助澜。

⒖嘉南祝

[1]陈春花.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13(22):189.

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篇4

结合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内涵、构成、特征以及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在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教育策略。

第一,注重培育小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语文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热爱祖国语文是热爱民族和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注重培育小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第二,促进小学生对艺术美感与审美愉悦的获得

教学是一门艺术,在众多学科中语文是最具美感的艺术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去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使小学生沉浸于文学作品之中,领略语言之美和意境之美,促进他们对艺术美感和审美愉悦的获得。

第三,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加强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

知识与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两个重要因素,而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与教学密切相关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而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语文能力也能得到提高,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例如,在学习《落叶》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通过自身的体验来理解课文,丰富学生情感的体验,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有效地促进知识和能力的统一,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形成。

第四,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

对学生来说,语感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在知识的积累中促进他们语感的形成,从而有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三、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几点建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对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重新的审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对小学语文教师们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师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自身的修养。

第一,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提高小学生的文化修养,若想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注重文化底蕴的积淀。这就要求教师一要多读书,广泛涉猎各方面的书籍,尤其是要广泛阅读儿童文学方面的作品;二要多记诵,教师可以记诵一些优秀的古代诗词来丰富自己文化积淀;三要多写,教师应养成写作的好习惯,丰富自己教学经验的积累,有利于自身文化底蕴的积淀。

第二,丰富自身的情感素养

语文是充满情感的,它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注重自身情感素养的培养。因为,只有教师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具有丰富的情感素养,才有可能培养好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细细体味文章中的情感,将文字转化成饱含着感情的语言,并对文中的思想感情进行感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体会其中的思想情感。

第三,自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教师注重对小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这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先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只有当教师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时,才有可能培养好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才可能和学生们一起去感受美和鉴赏美。教师可以从语言上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和优美,也可以从衣着上体现自身的形象美,还可以以自己的心灵美来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篇5

一、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内涵阐释及重新认识

关于“阅读”的内涵有多种阐释,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阅读是从阅读对象中获取意义的过程[1]。《教育大辞典》认为是从书面语言获取文化科学知识的方法、信息交流的桥梁和手段。《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阅读是从符号、文字、图表、公式等书面材料中获得信息的过程。可见,阅读活动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阅读材料、读者和意义建构。

关于“素养”的说法也不一致,《辞海》界定为“修习涵养”。《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释义为“平日的修养”。素养的培养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日常修养中逐渐形成发展。综合国外教育文献,与素养有关的词语主要有四个,即“competence”“ability”“literacy”和“skill”,其中“competence”的表述较为全面,更贴近中文里“素养”的含义[2],是指个体为了健全发展,必须适应生活情境需求所不可或缺的知识和能力或技能和态度[3]。鉴于此,素养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是知识、技能与态度的综合。

当前,国际著名教育评估项目PISA、PIRLS、NAEP等都重视对阅读素养和阅读的评估。关于“阅读素养”,“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ISA)认为是“对书面文本的理解、运用、反思并积极参与阅读活动的过程,以增进知识,发挥潜能,参与社会,实现个人的目标”[4]。全球学生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IRLS)将阅读素养界定为:读者出于社会或个人的需要,理解并运用书面语言。具体包括能够从各种形式的文本中建构意义,能从阅读中学习,参加学校及生活中阅读群体活动,从中寻找乐趣。[5]“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价”(NAEP)将阅读看作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包括文本感知、理解文本和运用文本信息满足特定目的和语境的需求等。有研究者在对PISA、PIRLS和NAEP阅读素养概念述评的基础上提出:阅读素养是“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良好的读写态度、习惯和策略,为当下和未来生活提供帮助和准备”[6]。还有人认为是“对书面文字、图画、表格以及电子语言材料组成的文本进行解码,并整合、推论、评价信息,提出新想法;积极参与相关活动,与师生、家人、社会人士交流,体验阅读的乐趣;积极反思,运用阅读所得信息解决现实问题”[7]。综上所述,阅读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强调主体的能动性,通过与阅读材料交互作用,获得知识、能力及情感体验,从而不断完善自己,为未来生活作准备。

国内外对阅读素养内涵的理解并不一致,我们认为,阅读素养是指个体运用识、记、读、说、思、写等方式对阅读材料进行阅读感知、阅读理解、阅读评鉴和阅读表达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及品格的综合表现。通过阅读,个体不断获取阅读知识、习得阅读技能、享受阅读乐趣,并运用阅读信息解决现实问题,为未来的生活与学习奠定基础。

小学阶段是阅读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阅读素养大多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培养形成,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是阅读素养在小学语文课程学习领域的体现,是指小学生运用识、记、读、说、思、写等方式对语文学科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感知、阅读理解、阅读评鉴、阅读表达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及品格的综合表现。

阅读有多种,既有直观材料阅读和非直观材料阅读,又有粗读、细读、精读等多种形式,但不论何种形式的阅读,都需要识、记、读、说、思、写,都需要从阅读材料中提取信息、理解主题并进行表达思考,这是各类阅读共同的基础。小学语文阅读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抽象文字识别、阅读、思考与理解的起点,是开展其他形式的阅读、提升阅读素养的基础。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水平越高,人的阅读素养整体水平就越高。[8]

二、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个体学习和社会发展价值

小学语文阅读素养不仅是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具有个体学习和社会文化价值。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可见,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意义和价值是十分明显的。

(一)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是小学语文学科学习和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支撑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核心,是小学语文学科学习和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支撑。《课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精神增长。大量教学实践证明,阅读是母语学习的核心环节,是提高儿童语言能力的基本途径。[9]小学语文阅读素养不仅能让小学生认识并记住字音字形、巩固识字、丰富词汇、发展语言,还能为写作奠定基础。[10]一开始小学生的阅读信息不那么丰富,阅读表达内容生硬、感情干瘪;随着年级增高及阅读量的不断扩充,小学生识字量日渐增加,积累的词组、短语、句式随之增多,小学生能够更加自由、随心选择合适的阅读表达方式,准确、流利地进行表述,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同时,会接触到更多优秀的作品,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也随之提高。此外,小学语文阅读素养还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精神增长,促使小学生思考和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情感认识体验,形成人文素养,促进小学语文学科的学习和发展。

小学语文阅读素养体现了正在研制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构建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要求,小学语文阅读素养中的识、记、读、说、思、写表现形式正是语文核心素养“语言构建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重要支撑。

(二)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是个人学习能力和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

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是小学生必备的重要素养,是个人学习和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主席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1)苏霍姆林斯基说:“不是补习,不是没完没了的‘督促’,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能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决定性的作用。”[11]大量研究也表明,学生的阅读素养与学习成绩及未来发展具有较大关联性,80%学习成绩不优秀的学生都表现出阅读不佳[8],阅读素养不佳的学生无论在升学还是在谋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时均面临较大困难[12],国内外大量例证说明阅读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对个人学习能力和终身发展作用重大,而阅读素养的形成从小学开始,并主要在小学形成,因此可以说小学语文阅读素养对个人学习能力和终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阅读素养,尤其是从小学培养形成的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是人生学习的基础,是沟通个人主观与客观世界联系的重要纽带,使人们不断认识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接收信息、增长见识;阅读素养是提高智力水平的基本手段,使人们通过阅读训练思维、深化理解、启迪智慧;阅读素养是养成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在阅读中丰富体验、陶冶情操、享受乐趣;小学语文阅读素养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力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随着知识的扩充、智能的发展以及人格的健全,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随之增长,使其在成年后能迅速参与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小学语文阅读素养为个体发展提供的各种软实力,其实质是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形成的,小学生应广泛涉猎各类书籍,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沿着兴趣不断向前深化发展。[6]

(三)阅读素养是国家社会文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阅读力即国力。[13]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人力资本的竞争,语文阅读素养作为国人接收母语信息进行学习的基础,属于国家软实力的范畴,是国家社会文明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正如李克强总理所强调的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全民阅读量逐年增加是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十分重要的标志。(2)“如果意识不到阅读的必要性,就会忽视阅读的各项优势,从而最终丧失在人类种族中的地位。”[14]

世界发达国家对阅读高度重视并注重小学阅读素养的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将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20世纪70年代,美国就开始了国民阅读运动,1998年,《阅读卓越法》的签署确立了国家拨款支持阅读的体系,《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颁布大大提升了儿童的阅读水平;英国借助基金会推进全民阅读,实施“阅读起跑线计划”;从20世纪末起,日本先后颁布《关于儿童读书年的决议》《儿童读书活动促进法》《推动儿童读书活动基本计划》《关于国民读书年的决议》等法律法规,极大地推进了国民阅读活动实施;为唤起民众阅读热情,韩国颁布了《图书馆及读书振兴法》《阅读文化振兴法》,实施推进国民阅读五年计划。可见,阅读素养是国家社会文明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正在成为共识。小学阶段是个体语文阅读素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良好的个人语文阅读素养的形成有赖于小学阶段语文阅读素养的发展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小学语文阅读素养发展得好,个体阅读素养则相应提升,全民阅读素养的提升,会为社会文明程度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我国开始重视公民阅读素养的提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倡导全民阅读”,随着《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出台,不少城市积极响应,举办了形式各样的阅读活动,但我国全民阅读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还缺乏具体可行的有效措施,全民阅读更多停留在理想、愿景层面。“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15]可见我国成年人均阅读量和阅读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公民的阅读习惯尚未养成。因此,我国要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增强综合国力,必须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阅读素养,尤其是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差距。

三、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表现形式

NAEP认为阅读活动始于对阅读材料的感知,NAEP和PISA、PIRLS对阅读过程的归纳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均从浅层理解到深层理解,进而进行评价、运用信息文本。[7]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原会长曾祥芹教授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认为基础教育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可分为认读—解读—赏读—评读—应用能力。[16]我国《课标》对小学阶段阅读的总体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借鉴PISA、PIRLS、NAEP等国际著名评估项目及国内关于阅读和阅读素养的研究成果,根据《课标》对小学生阅读的要求,基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教学实践,结合对高校、教科院所25名教育专家和京、渝、川、鲁、鄂46名教研员、328名一线语文教师的实证调查,综合分析可将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表现形式概括为:识、记、读、说、思、写(见表1)。

四、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相互关系

“识”“记”“读”“说”“思”“写”六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交织构成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完整表现形式。其中,“识”和“记”是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基础,“读”和“说”是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重点和主要内容,“思”和“写”是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进一步巩固、发展和提升。

(一)“识”和“记”是基础

“识”即认识、识别、辨识。“识”侧重于对事物的整体感知,了解其外在的轮廓及大致,但并不一定是精确的、准确无误的。“识”是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基础,阅读活动起始于“识”,首先是对单个字符和音节的“识”,一字多音、一字多义,然后扩展到对词语、句子、段落和篇章的感知、认识、识别。就小学语文阅读素养“识”的对象而言,不仅包括书面文字符号、图表表格、图画图片等,还应该包括由各种电子语言材料构成的阅读素材。《课标》就明确提出了“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认识课文中出现的标点符号”等要求。

“记”即记忆、记住、记牢、记正确,“记”是“识”的巩固和深化,在熟悉程度、掌握正确性上比“识”的要求又高了一个层次。《课标》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突出了读的正确性和熟悉性,必然是在记住、记牢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背诵是不看原文凭借记忆回想起所阅读过材料的一种读书方法,其实质要求是正确的记忆,“背诵优秀诗文”正是正确记忆的具体体现。此外,“记”还应包括阅读过程中对阅读到的信息的记忆,只阅读不记忆等同于没有阅读,这就要求读者理解记忆、不死记,掌握记忆的方法和技巧。

“识”和“记”侧重于语言的感知和积累,是“读”这一行为发生的基础,没有“识”和“记”,阅读活动无法开始,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更无从谈起,“识”“记”得越精确、越牢固就越有利于提升阅读的流畅性,促进快速阅读。

(二)“读”和“说”是重点

“读”即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中心内容。《课标》对学生“读”的要求分为朗读、默读、略读和诵读四类,其中“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的基本要求;默读是不出声地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阅读形式;略读比默读的难度更高,要求快速跳读、浏览并提取有效信息,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不具备略读的能力,故从第二学段开始对学生进行要求;诵读则要求大声地读出来,多指诵读诗文,重在通过高声朗读获得语感和内在的情感体验。此外,《课标》还专门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作了要求,即第一、二、三学段分别不少于5万字、40万字和100万字,这就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大量课外阅读,其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说”本意即用话来表达意思,是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重点,是阅读素养“输出”的重要方式。在《课标》中,“说”可以概括成为交流而说、为复述而说和为提问而说三种。为交流而说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乐于表达的兴趣和习惯;为复述而说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记忆、思考和表达能力;为提问而说目的在于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看法进行事实或价值判断。

“读”发生在“识”“记”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为“说”“思”“写”奠定了基础,成为小学语文阅读素养内部联系的纽带和中心,从而构成阅读素养读说结合、读思结合、读写结合的多个方面。“说”是阅读素养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说”是更直接、更常用、更具生活化的表现形式。一方面,小学生所“识”、所“记”、所“读”、所“思”的内容大都需要通过说来表达;另一方面,要想“说”得好,小学生需要在“识”“记”“读”“思”上多花费心思,尤其在“读”上多下功夫。

(三)“思”和“写”是发展

“思”即思考,是思维的内在探索活动,是阅读主体对阅读材料进行加工的内在表现形式,是阅读素养的深化与发展。想象是思考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17]思考与想象同其他心理活动一样,其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都有其现实依据。有鉴于此,“思”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对材料“读”的基础上,基于思考,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延伸,是知识积累程度的重要反映。学生既可以摘录阅读到的精彩文章、片段,又可以记录自己的日常见闻、感受,将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形式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于实质[18],在于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热爱生活并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掌握简单的实用文体。

“学而不思则罔”。阅读的过程是个体进行学习、信息加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思”伴随着“读”出现,对阅读材料进行内部加工,分析、比较、概括、综合,加深理解。“思”是读的深化,重在强调在语言建构与应用中获得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思考得越透彻明了,越有利于“读”得深入、“说”得清楚、“写”得连贯。“写”和“说”一样,均属于阅读表达的范畴,但是“写”是一种更偏正式的、书面的表达形式,更倾向于文字的表达与应用,“写”需要建立在“识”“记”“读”“说”“思”的基础上,边读、边思、边写也是一种常用而又重要的阅读方法。可以说“思”和“写”是对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巩固、发展和提升。

五、小学语文阅读素养认同度调查及研究思考

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篇6

一、小学生语文素养整体不高

1.书写不规范,错别字多

通过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的作业字迹潦草不清,格式错误明显,且不能保持书面整洁,不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低中段学生的作业本上错别字横行。如低段的拼音“p”与“q”,“b”与“d”的应用,很多学生将其混淆,且屡改屡错。中段学生对于形近字也无法很好地辨认,甚至一部分学生仍不能完全掌握低段的拼音任务,将错误一直从低段带到高段。

2.语文知识面狭窄

农村小学生极不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除了课堂上教师要求掌握的内容会去识记,很少有学生会自主地去获取其他语文知识,导致大部分学生知识贫乏、眼界狭窄、语文能力低下。

3.口语表达能力差

农村小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很多。一个是胆子小、易紧张,他们在私下交流玩闹时可以大胆地交流,但是在正式场合就会紧张到语无伦次、声音小、不自信、肚子里没话说;另一个问题是语言贫乏粗俗、口头禅较多,还时常夹杂着方言;还有一个问题是表达思路不清晰、不完整,常常东说一句西扯一句,没有中心思想观念。

4.作文水平较低

农村小学生最怕的就是写作文,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总之无从下笔。有些学生写了好几页,却内容空洞纯粹是在凑字数,没有中心,没有层次可言。有些学生作文本上一大片空白,就写了几句话;有些学生有真情实感却不知道如何表达……还有一个问题是格式错误普遍存在,有好多学生连开头空两格的作文基本常识也无法掌握,标点符号随意应用,尤其是冒号与上下引号的应用更是错误百出。

二、小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失衡

1.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高于应用能力

小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识记掌握情况较好,但不能熟练掌握和应用基础知识。导致在文本阅读时,能够浅层次地涉猎浏览,但无法深层次地理解应用。

2.男女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呈现差异

男女生在基础知识领域中水平差异不明显,但在口语交际、习作方面,女生水平明显高于男生。主要是由于男女生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造成的,女生语言发展能力早于男生,因而存在优势。

三、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

1.重视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学环境的建设与优化,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各种环境与多种力量的共同促进下得到真正的提高。

(1)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努力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学生要从自身重视语文知识学习,自身的努力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

2.强化不同知识学习的指导方法,促进全面发展

(1)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减少基础性错误,如形近字的辨认,必须有错必改,直至不犯错误。同时,在识记基础知识的同时,要理解其意义,从而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

(2)加强阅读,扩充学生知识面。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阅读,除了课内阅读,更要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阅读量,拓宽知识面,最终化为己用,从阅读中找到自己的声音和想法。

(3)加强语言表达训练,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首先,要给学生充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平台,加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醒学生多看多想多写。

3.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男女生在语文学习上呈现差异,每个个体在语文学习上也存在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引导他们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语文学习计划,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能力。

总之,只有具备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最终探索出一条适合提升农村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之路,找到更符合农村小学生实际发展的必经之路。

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篇7

一、地方高校小教本科生数学素养研究过程

(一)调查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

对地方高校小教本科生数学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地方高校小教本科生数学素养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希望引起地方高校对小教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视。

本研究对象来自河北保定市地方高校小教专业的学生,共发放问卷400份。

(二)调查问卷内容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在地方高校小教专业的文理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行调查。问卷主要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地方高校小教专业学生数学素养包括的几方面的调查,第三部分为地方高校小教专业学生专业发展情况。

这次发放问卷的方式是现场发放纸质问卷。问卷共发放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80份,有效率为95%,这次调查有效。

(三)地方高校小教本科生数学素养调查结果及成因分析

1. 小教本科生数学素养调查结果概述

本文对保定市部分高校小教专业380名本科生进行了测试,其中一年级共87名学生,二年级100名学生,三年级共113名学生,四年级80名学生,其中并对其数学素养在年性别、小教专业方向上的差异进行了统计。

结合表1可以看出,在被调查小教本科生中男生人数偏少,只占3.68%,这也印证了被调查地区的第一学历本科生男教师人数也偏少。

结合表2可以看出,在被调查小教本科生中理科人数较少,只占46%,这说明被调查地区的文理统招人数基本平衡,印证了数学、语文也是小学教育中的两大重要学科的事实。

先分析被调查的380名小学数学教师的知识素养情况,结果如下表:

从表3可以看出,从整体上看,小教本科生数学知识素养掌握程度,中等具备为31%,相当具备占46%,由此可见,小教本科生的整体知识素养处于中等偏上,在数学本质认识上,64%的小教本科生处于相当具备的水平,说明小教本科生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处于偏上水平;数学在文化和社会中的作用上,有4%的小教本科生还处于基本没有具备的水平,所以从这方面可以看出,有一部分小教本科生缺乏数学在文化和社会中作用的认识方面的知识;在与数学相关背景的方面,有4%的小教本科生处于基本没有具备的水平,所以要加强小教本科生这方面的学习。

整体上看表4,小教本科生数学能力素养的测试结果中,中等具备为46%,相当具备的为40%,所以可以看出,小教本科生的能力素养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是表4第17题中“用口头、书面、视觉等多种方式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不具备和完全不具备共为10%,说明小教本科生在“用口头、书面、视觉等多种方式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还是有欠缺的,而这方面正是与学生沟通理解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对老师能力的基本要求;还有该调查中小教本科生“从数学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思想的能力”偏低,这说明小教本科生的知识表达能力欠缺,数学思想掌握不够全面,所以提高小教本科生的能力素养迫在眉睫。

在表5的调查结果中显示,调查地区的小教本科生情意素养中等偏低,其中完全不具备和基本不具备的占24%,这说明小教本科生的情意素养很不乐观,其中在“教师应有的教育观念并且与知名的教育观念相吻合”方面差距很大,其中完全不具备占8%,通过访谈可以了解到小教本科生不是没有教育理念,而是不知道自己的教育理念是否与知名的教育专家相吻合,还有一方面小教本科生从事科研的愿望基本不具备,这就说明小教本科生进行科研愿望很少。总体来说小教本科生的数学情意素养偏低,不容乐观。

2. 小教本科生数学素养调查结果分述

(1) 地方高校小教本科生数学素养在学生性别方面的差异

下面结合被调查小教本科生性别,就数学的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情意素养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第一、地方高校小教本科生数学知识素养在学生性别方面的差异

从表6和7中可以看出,小教本科女生数学知识素养、数学能力素养的均值均略低于小教本科男生的数学知识素养、数学能力素养的均值,总体说明男生要比女生善于学习数学。

第三、地方高校小教本科生数学情意素养在学生性别方面的差异

最后分析了被调查的380名小学数学教师的情意素养情况,结果如下表:

从表8中可以看出,小教本科女生数学能力素养的均值略高于小教本科男生的数学情意素养的均值,说明小教本科女生对数学的喜欢程度较高。

(2) 地方高校小教本科生数学素养在专业方向方面的差异

下面结合被调查小教本科生专业选取方向,就数学的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情意素养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从以上3个表格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380名小教本科生中,小教本科文科学生数学知识素养、数学能力素养、数学情意素养的均值均低于小教本科理科学生数学知识素养数学能力素养、数学情意素养的均值,这也印证了理科生在数学教育方面,数学素养的习得机会较多。

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篇8

一、培养学生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的目的及重要性

我们所说的文学是指包含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之类的文体,而文学素养则是一个人或者组织在文学的创作、传播和交流等行为及语言、思想的水平。而要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就要知道什么是语文。语文是百科之母,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及语言文字的能力的统称。在人们互相交流思想的过程中,语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时起到了辅助的作用,可以说,语文作为主要学科,是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明的桥梁。培育学生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激发小学生的语言文字的学习潜力和兴趣,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培养的过程中,还可以促进小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他们的个性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从古至今,教学都按照“因材施教”的方法去教学,但是在实际中,能做到的是少之又少,很多小学教师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方法单一,甚至有些枯燥。小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只能机械的学习,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小学生的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严重缺乏。

教师的儿童读物阅读量少,小学生在课堂上吸收到的知识太少。对于小学生来说,儿童阅读物就是他们开阔视野汲取知识的途径之一。但是在课堂上,小学生只能学到书本的知识,他们对文学的感悟能力不强,对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不强,的享受不到文学带给他们的乐趣,教师阅读量过少,没有充分发挥对小学生的启蒙教育作用。

三、培养学生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的方法

(一)运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小学生是处于语文学习启蒙的关键阶段,如何学好语文,为其他科目打下基础是十分必要的工作。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过于枯燥乏味,很难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培养小学生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是产生了很多的阻碍。21世纪是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节省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多媒体在声音和视觉上的运用能更好的帮助小学生吸收知识,牢记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阅读多种文学体裁作品,拓宽文学视野

小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过少,要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小学生在这个阶段既非常贪玩又非常爱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并且阅读的内容要多种多样,阅读多种文学体裁的作品,可以让小学生的文学视野得到开阔,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形成。培养小学生的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让他们在今后的沟通、交流、为人处事等方面得到提升,提升个人魅力。

(三)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文学读物中的内容

文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文学的写照。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往往都是作者从生活的感悟中得来的,其中包含的生活哲理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小学生的启蒙教育尤为重要,一个人的素质教育应从小抓起,小学生在读物里徜徉文字的海洋,在里面看到了一个用文字构成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小学生学到他们从未遇到的知识,然后结合生活实际,用书本中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这种书本与生活结合的方式就是培养他们文学意识和文学素质的重要途径。

(四)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

小学生要养成动笔的好习惯,在文字中培养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小学生每次考试都会考到作文这一项,但大多数小学生的作文都写得不好,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平时很少动笔,不仔细观察生活。小学生从小要学会写日记或者动笔随时记下的生活中的感悟,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这些记录下的东西就成为了写作的素材,就不愁动笔没东西可以写。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可以增加小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不光是在课堂上教授,更要在生活中去慢慢养成。我们不但只看到培养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对小学生的重要性,在另一方面,要看到小学教育对中国百年教育大计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灵活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是学知识,而是当成一门兴趣学科,让小学生在学习里充分发挥其创造性。

参考文献:

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篇9

课程统整是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概念、事物、现象等学习内容或者经验组织结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课程[1]。它不仅是一种新的概念,也是一种基于课程融合、又高于课程融合的组织形式。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这个年龄段的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虽然获得了永久性的概念,但是缺乏抽象性思维,概括能力比较低,因此可以利用课程统整,精简课程结构,减轻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1.课程统整的必要性

客观上,当今世界知识总量正呈指数型增长,知识的无限性和生命的有限性这一矛盾让我们不得不对知识进行统整;主观上,当前以学科基础和知识结构为分类的抽象宏大的课程体系不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最后,从核心素养本质来说,核心素养并非单学科素养进行简单相加积累,而是通过跨学科素养相融合来发展学生能力。

2.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统整范例

核心素养提出后,各国都试图通过统整课程来促进这一目的的达成。其中,STEAM教育是美国基于其核心素养研究(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发起的一种由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等多学科融合的课程模式。新西兰课程也试图在各科之间架起桥梁,帮助学生将零碎的知识统整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目前这两种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统整都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我国在2017年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STEAM教育和我国教育发展的联系,近年来,也对课程统整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例如,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一实验小学基于“单元整合,五课渐进”的五课渐进法,通过五个循序渐进的课型(预习过关课、字词读写课、课文品读课、拓展阅读课、主题习作课)整合一个单元的教材内容来完成整个单元的教学。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后,学生成绩非但没有下降,综合能力反而得到提升,素养也得以培养,得到了教育界和家长的一致认可。

3.立足我国核心素养对课程统整的建议

第一,相近相邻原则。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可以通过统整形成一个大的知识系统。在进行课程统整的时候,一方面要抓住学科主要特点,另一方面也要顾及该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比如二年级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学习“尊老爱幼”时就可以和语文课上的“孔融让梨”进行课程统整。首先这两门学科都属于人文科学性质的学科,统整起来比较容易;其次,“尊老爱幼”对低年龄段的小学生具有抽象性,通过和“孔融让梨”统整后,可以借助“梨的大小”这一具体角度去理解“人文情怀”,进而实现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的核心素养目标。第二,有限性原则。首先,统整课程数目的有限性。并不是将越多的课程统整成一个系统就越好,超过三科课程统整就会给学校教育秩序和任课教师带来压力,并且更多的课程挤压混合在一起,反而不利于抓住其学习“核心”。核心都已经丢失,何谈核心素养的培养?其次,统整课程上课次数的有限性。有限的合理的统整课程上课次数可以巩固学生的系统知识,提高其信息编码能力,便于内化知识;但是单一的无限制的统整课程使大量知识涌入学生头脑,会使其对所学学科重点产生疑问,臃肿多余的知识最终会降低学生的上课热情,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乐学善学”这一素养也会成为水中倒影。第三,切勿矫枉过正。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整体发展,而现存的分科教学造成知识散碎,不利于学生总体发展,但是存在于世界课程史上千百年的分科课程经过了时间的检验,依然是各国主要的课程组织形式。统整课程在某种程度上能弥补分科课程的不足,但是也并不是十全十美,我们在真正的教学中应该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切勿买椟还珠,矫枉过正。

二、利用“互联网+”教育,创新核心素养落实载体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教育风起云涌,为教育教学带来诸多便捷。小学生好奇心重,对计算机新奇的人机交互极有兴趣,因此可以通过“互联网+”教育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作为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载体。

1.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学生“自主发展”

“互联网+”教育创新原有教育模式,使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发展”成为现实。互联网的便捷性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不足,从小学生自身出发,通过“一对一教学”“在家上名课”,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弥补自身短板,真正地做到了因材施教。另外,学生在使用互联网学习的过程也是不断深化了解“信息意识”和学习“技术应用”这两项素养的过程。

2.个性化设计,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核心素养不只是重视知识的储量和内容,更强调知识习得过程,因此提出“学会学习”这一素养。根据斯金纳操作条件学习理论,当一个学习任务完成后,及时的检测和反馈不仅有利于对当前知识的巩固,还有利于下一步的学习。然而现实教学中很难做到这一点,要么是课堂上来不及检测,要么是“大一统”的反馈缺少针对性[2]。通过“互联网+”教育收集的基于大数据情景化的个体数据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反馈,使学习的进程和安排掌握在学生自己手里,促进了4A(Anytime,Anywhere,Anyb-ody,Anyway)学习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素养的提升。

3.基于核心素养对“互联网+”教育的建议

第一,立足学生身心智力发展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核心素养的培养。和以往教学以单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不同,“互联网+”教育这种教学模式在贯彻核心素养的落实上更具优势。比如在上课之前,通过讲解多媒体教学工具,鼓励学生从“技术应用”这一层面去体会“互联网+”教育这种新的课堂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多方面立体的图文内容使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感受到“人文积淀”和“人文情怀”,另一方面学生可以站在一个审视者的角度,对这堂课所用的多媒体课件内容进行点评,进而培养其“审美情趣”。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一边借助互联网展示中国在全球的地理位置,一边讲解我国悠久深远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国家认同”感;继而展示北京、上海、西安、广州等城市的分布与位置,让学生形成认知基础和“人文情怀”,然后让学生课下借助计算机绘制“家”“学校”及周边的重要建筑物,这样既巩固了课上所学的知识,又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技术应用”能力;最后让学生点评这节课所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其“审美情趣”的发展。第二,支撑系统的完整性。在“互联网+”教育这种新的课程模式中落实核心素养,必须配有完整的支撑系统。基于小学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其支撑系统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说明。硬件上,需要有配套的计算机等教学辅助设施来保证“互联网+”教育的可行性,在硬件设施供给充足的情况下还应考虑将核心素养融入其中所需要的技术支持。软件上,老师的能力影响授课效果。胜任这种教学模式的老师首先必须具有精深的互联网知识,学会将互联网知识和现实课程结合;其次还需要对核心素养有深刻独到的理解,上课过程中将核心素养“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

三、改革教学方法,拓展核心素养落实途径

基于核心素养对人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发和实施新的教学方法迫在眉睫。本文认为,基于课堂内部的“深度教学”可以使知识更加立体丰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类、“自主发展”类核心素养;在课下通过与实践相结合,使抽象知识变得“可感知”“有温度”,提高学生“社会参与”方面的素养。

1.课上深度教学,立体呈现“文化基础”

与以往教学主要凭借螺旋式课程的累积来实现教学目标不同,深度教学不是一味追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也不是将教学重点仅仅停留在符号表面,而是通过深入丰富教学层次设计,实现立体价值。通过“有限教导”“多元教导”“情感教学”“全景立场”让小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更加自主愉快地学习,获得积极的、有关核心素养的情感体验,形成自我认知。

2.课下实践互补,多面丰富“社会参与”

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篇10

我国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教育观念、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思想品德等因素。它随着教育目标和要求的变化调整而不断变化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大智慧”,树立新的现代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是人们对于教育活动认识的结晶,它既集中反映教育现实的变化,又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现实的存在。有了现代教育理念,才会有现代的教育。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基点。这种教育的“软件”建设应当是小学语文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关键。

二、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大视野”,在知识结构上更加强调多层复合性

小学教育更加注重教育内容的相互联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综合使用,更加追求整体利益,教育的评价将更加全面、系统,评价的重心将放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这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也相应地提出了多层复合性的要求。未来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知识结构上不再局限于“语文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

三、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大境界”,更加注重提高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大力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才能充分挖掘出教材中深含着的意蕴,才能真正走进文本,与作品之间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从而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向小学生准确、深入地传达出语文课程中文学的美感,让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和美的感染,培养文学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四、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大技能”,努力提升学习能力、现代化教学技能和教育研究能力

1、小学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习能力,广义地说,是指通过多种渠道,运用多种形式,采取多种手段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的能力,它是一项基础能力。基础夯实了,才可以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实践中,一些小学语文教师教育观念落后,知识结构陈旧,教学模式僵化保守,都与其学习能力欠缺密切相关。提高小学教师的学习能力,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始终保持学习的激情和动力,增强学习的毅力。教师是学生和知识之间的媒介,我们的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情感与态度等等,一句话,就是要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

2、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提高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这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能力素养适应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和时展的必然要求。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形象性。因而,小学生对教学活动外在表现的兴趣有时会远远大于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如,教师讲课的表情,教学组织形式、教具等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们往往会爱屋及乌,因为喜欢某个老师或某堂课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就喜欢听这堂课的内容。

3、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提高教育研究能力

我们必须在教学思维、方法、手段等方面有求变的意识,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努力尝试新的教法,积极创新,注重反思,摒弃过时的、传统的、无效的教学方式。具有科研的意识、知识与能力,是所有专业人员的共同特征。因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必须强调有关研究能力的要求。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具备基本的语文教学实践能力,而且还应具备更高层次的教育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高质量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应该有追赶朝阳的精神,朝着美好的前景快乐起航,成就我们美丽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篇11

一、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问题

1.重科学的实用价值,轻学生的发展价值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实际上是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应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根本目的。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目的不是着眼于学生本身的发展,而是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一般认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这种重科学实用价值、轻学生发展价值的倾向,充分体现在对学生提出的学习目的要求中。人们一般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科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预先设计好的问题。这个要求,归根结底是为了科学的运用目的,而主要不是学生自身的发展。

2.畸重知识与能力,忽视非认知因素

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上,片面强调知识与能力层面的内容,而忽视非认知因素层面的内容。这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在课堂学习中仅提出知识和能力要求,不提非认知因素的要求。其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仅注重考试范围中的知识与接受知识的能力,探究、批判、创造的能力则不在学习的视野中。其三,误解非认知因素,仅把它视为掌握知识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内容。如认真的态度、学习的兴趣被认为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手段。其实以科学旨趣和科学精神为核心的非认知因素,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也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标志。

3.重理科课程的学习,轻文科课程的运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学校课程分为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由科学的档案记录而形成的学科在学校课程中直接体现为理科课程。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途径上,认为只有理科课程才能形成科学素养,文科课程则少有形成科学素养的价值。新课程改革前的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大都包含着这种思想。综合课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内容,在小学以综合课为主,但在小学综合课中,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其他综合课程中则较少提到科学素养的要求。

4.重课程学习,轻学生生活经验

课程学习主要是以学科教材为依据、受教师课堂教学制约的学习。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上,强调课程学习,轻视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认识上,认为学生的发展是教师教的结果,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只有课程学习时间,缺少学生独立钻研时间。在学习管理上,对课程学习有严格的管理、指导和检查,对学生课外的学习生活则缺乏足够的关心。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独立钻研被排除在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之外。其实,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精神只有在学生直接的钻研活动中才能真正产生和发展。

5.重学习结果,轻钻研过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在科学素养形成的实际评价上,常常只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又常常只重知识和在试卷上知识运用的评价,忽视只有在活动过程中才能反映出来的实际能力和非认知因素的评价。在试卷评价上,常常只重解题结果,忽视解题过程,标准化的考试是其典型表现。因此,科学素养的形成最终被看成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不是一个随着学习生活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二、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诸多问题的影响

学生在科学素养形成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许多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科学素养被曲解

学生的科学素养应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形成的以科学文化为来源、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的个体素质。它应是一个以科学文化为支撑、体现着科学文化的事实存在与个体素质的内在逻辑结构系统,包括知识、能力和非认知因素三个层面。前述五种现象,实际上曲解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一,颠倒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目的,将为了学生发展的目的转换成了科学的直接运用。其二,割裂了科学素养的内容,将知识、能力、非认知因素分离,并将作为科学素养核心内容的非认知因素排除在学习生活外。其三,割裂了科学与教育。科学内含着丰富的非认知因素,它们作为思想、观念和情感,既充盈在科学活动中,也表现在人文学科的内容和学习过程中。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中将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分立并对立,客观上造成了理科方向的迷失和科学素养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因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成为书本知识的记忆,远离学生生活,学习成为一种负担,科学越发展,学习越艰难,厌学越严重。

2.学生发展片面化

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曲解,实际上将学生视做为了科学的附载体,而不是将科学作为学生发展的原材料。因而导致学生片面发展的结果。这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以学科的完整性取代学生发展的完整性,表现为单一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内在逻辑性。但是,学科本身的完整性并不等同于学生发展的完整性,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并不是各门完整学科学习内容之和。二是学生的畸形发展。由于割裂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学生这种被割裂的科学素养越发展,学生的发展就越畸形,如知识日益丰富,情感日益消失,学习兴趣日益削弱。科学过程本来是一个反复与失败斗争的过程,是一个不怕失败与挫折的过程,由于科学素养中非认知因素被排除,尽管学生的科学知识日益丰富,认知能力日益增强,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却越来越弱。

3.教育背离社会需要

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发展机遇与危机的社会。知识经济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发展曙光,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过分压制,导致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新的困境。不论是满足新的发展需要,还是克服危机,当代社会都需要具有高度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从最基本的要求来看,他们应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能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具有基本的知识、技能与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能够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能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做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我国学校学习生活中片面强调知识与识记知识能力的科学素养,与当代社会对人的这种需要是不相符合的。它能培养出有知识的人,但不能形成创造性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人;它能培养出学校学习生活中需要的读书能力,但不能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它能培养出工具理性高扬的生产者,但不能形成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情感和态度的社会人。

三、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

1.工业经济教育观的支撑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工业经济下的教育观,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工具为根本目的,其着眼点在经济的增长,而非人的发展。因此,它强调的是人的劳动力价值,而非人之为人的价值。现代工业生产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因此学校教育和学习突出科学的实用价值,学习科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科学技术从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第一生产力。从劳动者角度来看,知识和能力正是人成为劳动力的重要要素,是劳动力水平高低的评判依据。工业生产中的劳动力,从本质上讲是活的机器,它们获得生产中所需要的自然科学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学习理科课程。夸美纽斯在论证班级授课制时,也正是从工业生产需要出发,把工业生产模式运用于学校教育中,将人的培养活动转变为劳动力的生产活动,人从本质上转变为“物”,学校中的人被赋予了更多的物的因素。因此,作为整个工业经济的折射,在教育上则形成了科学知识灌输、培养人力的教育观,它内在地忽视了人之为人的要求,强调人之为物的因素;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上,则必然强调科学知识的获得与运用。

2.科学主义知识观的影响

科学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真正的知识是实证的知识,与客观事物的本质相符合,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知识是发现的,只有科学家或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实验或推理的方式去发现知识,其他人只能学习科学家发现的知识,而不能自己去发现知识;科学家发现的知识是通过概念、范畴、符号和命题加以表述的,是客观、确实和唯一的。科学知识在学校通过教材的形式来呈现,因此,学校教学被认为是知识的授受过程,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则是发挥科学知识的作用,学生被视为知识的潜在作用与现实作用之间转化的中介和工具,学习过程就是记住已有知识的过程,学习结果的好坏以知识的再现程度来衡量。

3.教育选拔功能的强化

教育本是培养人的活动,但我国的教育负载着更多的人才选拔功能。自我国学校教育出现以来,人们就将教育与人才选拔相联系。1840年以后的一系列民族屈辱,使得“强国”成为人们一直以来的追求。这种“强国梦”民族情结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的人才选拔功能。强国需要人才,人才就是较好地掌握着科学知识的人,就是在学校教育系统中能够不断升学的人。因此,整个学校课程定位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侧重于科学知识的学习。这种课程定位,从根本上限制了学习生活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范围与程度,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接受得到了突显,而科学旨趣与科学精神的形成则被削弱。

4.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

教育者缺乏科学素养,这是我国教师职前教育的一个固有毛病。我国教师培养采取分学科专业方式进行,这有效地提高了培养效率,使得每一门学科的教师在自己学科范围内的技能得以比较熟练。但是,在科学素养的发展上则存在诸多的残缺。其一,文科教师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训练;其二,理科教师也只懂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三,理科教师的科学素养呈现出片面性,表现为有知识而没有科学精神与科学旨趣。因此,从师范教育出来的教育者能够胜任教书的工作,但却难以胜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工作。教师们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难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一个典型表现。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正是成为影响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最大障碍。

四、当前改善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基本措施

1.树立正确的学生科学素养观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结果,也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自我印证。科学是以人为依托的,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也就是从科学的角度对人自身素质的一种认识。科学素养,就人的精神而言,是一种内心自由的精神,表明人在处理与他者的关系上,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就人的行动而言,表现为人的创造性,人在行动中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各项任务。因此,内心自由精神和人在行动上的创造性实际上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有创造,才有自由;只有自由的,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以科学文化为材料来培养学生内心自由的精神和行动上的创造性,而不是让学生臣服于科学。

2.树立恰当的知识观

尽管后现代主义对科学主义的知识观进行了解构,但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讲,必须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知识观。它至少应包括如下要点:其一,知识是人们经验的总结。这种经验既可能是人们解决生产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经验,也可能是人们观察事物得出的经验。因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都有产生知识的可能性,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其二,知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知识总是人的知识,人只有在活动中通过与对象的相互作用才可能产生知识,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个人的创造性只能表现在活动中。其三,知识具有视角性。它是与问题相联系、从某一个视角得出来的一整套方法体系,掌握知识就是掌握与某一个问题相关的一整套方法系统。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培养中小学生拥有或创造新的方法系统的品质。

3.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才有可能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研究式的学习形成自己的科学素养。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应实现两个转变。其一,从专业型教师走向综合型教师,实现文理兼顾;其二,从教学者走向教育者,从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转变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教师要实现这两个转变,必须要走研究型教师之路。通过研究,使自身得以成长,在内心自由与外在创造性上都有新的发展,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4.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养成的。学生没有一定自由度的活动,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科学素养。因此,学校应建立一个人才选拔与学生发展相结合的宽松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创造性地尝试错误;教师也应从注重活动结果转变为注重活动过程,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需要付出大量劳动的过程,它既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亲自钻研的过程。学校教育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教育行为,才能真正达到有效形成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瞿葆奎,雷尧珠,余光,黄荣昌.中国教育改革[C]//教育学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篇12

一、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问题

1.重科学的实用价值,轻学生的发展价值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实际上是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应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根本目的。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目的不是着眼于学生本身的发展,而是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一般认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这种重科学实用价值、轻学生发展价值的倾向,充分体现在对学生提出的学习目的要求中。人们一般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科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预先设计好的问题。这个要求,归根结底是为了科学的运用目的,而主要不是学生自身的发展。

2.畸重知识与能力,忽视非认知因素

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上,片面强调知识与能力层面的内容,而忽视非认知因素层面的内容。这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在课堂学习中仅提出知识和能力要求,不提非认知因素的要求。其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仅注重考试范围中的知识与接受知识的能力,探究、批判、创造的能力则不在学习的视野中。其三,误解非认知因素,仅把它视为掌握知识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内容。如认真的态度、学习的兴趣被认为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手段。其实以科学旨趣和科学精神为核心的非认知因素,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也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标志。

3.重理科课程的学习,轻文科课程的运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学校课程分为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由科学的档案记录而形成的学科在学校课程中直接体现为理科课程。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途径上,认为只有理科课程才能形成科学素养,文科课程则少有形成科学素养的价值。新课程改革前的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大都包含着这种思想。综合课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内容,在小学以综合课为主,但在小学综合课中,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其他综合课程中则较少提到科学素养的要求。

4.重课程学习,轻学生生活经验

课程学习主要是以学科教材为依据、受教师课堂教学制约的学习。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上,强调课程学习,轻视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认识上,认为学生的发展是教师教的结果,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只有课程学习时间,缺少学生独立钻研时间。在学习管理上,对课程学习有严格的管理、指导和检查,对学生课外的学习生活则缺乏足够的关心。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独立钻研被排除在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之外。其实,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精神只有在学生直接的钻研活动中才能真正产生和发展。

5.重学习结果,轻钻研过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在科学素养形成的实际评价上,常常只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又常常只重知识和在试卷上知识运用的评价,忽视只有在活动过程中才能反映出来的实际能力和非认知因素的评价。在试卷评价上,常常只重解题结果,忽视解题过程,标准化的考试是其典型表现。因此,科学素养的形成最终被看成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不是一个随着学习生活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二、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诸问题的影响

学生在科学素养形成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许多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科学素养被曲解

学生的科学素养应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形成的以科学文化为来源、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的个体素质。它应是一个以科学文化为支撑、体现着科学文化的事实存在与个体素质的内在逻辑结构系统,包括知识、能力和非认知因素三个层面。前述五种现象,实际上曲解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一,颠倒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目的,将为了学生发展的目的转换成了科学的直接运用。其二,割裂了科学素养的内容,将知识、能力、非认知因素分离,并将作为科学素养核心内容的非认知因素排除在学习生活外。其三,割裂了科学与教育。科学内含着丰富的非认知因素,它们作为思想、观念和情感,既充盈在科学活动中,也表现在人文学科的内容和学习过程中。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中将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分立并对立,客观上造成了理科方向的迷失和科学素养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因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成为书本知识的记忆,远离学生生活,学习成为一种负担,科学越发展,学习越艰难,厌学越严重。

2.学生发展片面化

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曲解,实际上将学生视做为了科学的附载体,而不是将科学作为学生发展的原材料。因而导致学生片面发展的结果。这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以学科的完整性取代学生发展的完整性,表现为单一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内在逻辑性。但是,学科本身的完整性并不等同于学生发展的完整性,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并不是各门完整学科学习内容之和。二是学生的畸形发展。由于割裂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学生这种被割裂的科学素养越发展,学生的发展就越畸形,如知识日益丰富,情感日益消失,学习兴趣日益削弱。科学过程本来是一个反复与失败斗争的过程,是一个不怕失败与挫折的过程,由于科学素养中非认知因素被排除,尽管学生的科学知识日益丰富,认知能力日益增强,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却越来越弱。

3.教育背离社会需要

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发展机遇与危机的社会。知识经济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发展曙光,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过分压制,导致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新的困境。不论是满足新的发展需要,还是克服危机,当代社会都需要具有高度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从最基本的要求来看,他们应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能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具有基本的知识、技能与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能够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能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做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我国学校学习生活中片面强调知识与识记知识能力的科学素养,与当代社会对人的这种需要是不相符合的。它能培养出有知识的人,但不能形成创造性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人;它能培养出学校学习生活中需要的读书能力,但不能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它能培养出工具理性高扬的生产者,但不能形成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情感和态度的社会人。

三、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

1.工业经济教育观的支撑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工业经济下的教育观,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工具为根本目的,其着眼点在经济的增长,而非人的发展。因此,它强调的是人的劳动力价值,而非人之为人的价值。现代工业生产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因此学校教育和学习突出科学的实用价值,学习科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科学技术从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第一生产力。从劳动者角度来看,知识和能力正是人成为劳动力的重要要素,是劳动力水平高低的评判依据。工业生产中的劳动力,从本质上讲是活的机器,它们获得生产中所需要的自然科学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学习理科课程。夸美纽斯在论证班级授课制时,也正是从工业生产需要出发,把工业生产模式运用于学校教育中,将人的培养活动转变为劳动力的生产活动,人从本质上转变为“物”,学校中的人被赋予了更多的物的因素。因此,作为整个工业经济的折射,在教育上则形成了科学知识灌输、培养人力的教育观,它内在地忽视了人之为人的要求,强调人之为物的因素;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上,则必然强调科学知识的获得与运用。

2.科学主义知识观的影响

科学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真正的知识是实证的知识,与客观事物的本质相符合,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知识是发现的,只有科学家或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实验或推理的方式去发现知识,其他人只能学习科学家发现的知识,而不能自己去发现知识;科学家发现的知识是通过概念、范畴、符号和命题加以表述的,是客观、确实和唯一的。科学知识在学校通过教材的形式来呈现,因此,学校教学被认为是知识的授受过程,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则是发挥科学知识的作用,学生被视为知识的潜在作用与现实作用之间转化的中介和工具,学习过程就是记住已有知识的过程,学习结果的好坏以知识的再现程度来衡量。

3.教育选拔功能的强化

教育本是培养人的活动,但我国的教育负载着更多的人才选拔功能。自我国学校教育出现以来,人们就将教育与人才选拔相联系。1840年以后的一系列民族屈辱,使得“强国”成为人们一直以来的追求。这种“强国梦”民族情结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的人才选拔功能。强国需要人才,人才就是较好地掌握着科学知识的人,就是在学校教育系统中能够不断升学的人。因此,整个学校课程定位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侧重于科学知识的学习。这种课程定位,从根本上限制了学习生活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范围与程度,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接受得到了突显,而科学旨趣与科学精神的形成则被削弱。

4.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

教育者缺乏科学素养,这是我国教师职前教育的一个固有毛病。我国教师培养采取分学科专业方式进行,这有效地提高了培养效率,使得每一门学科的教师在自己学科范围内的技能得以比较熟练。但是,在科学素养的发展上则存在诸多的残缺。其一,文科教师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训练;其二,理科教师也只懂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三,理科教师的科学素养呈现出片面性,表现为有知识而没有科学精神与科学旨趣。因此,从师范教育出来的教育者能够胜任教书的工作,但却难以胜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工作。教师们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难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一个典型表现。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正是成为影响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最大障碍。

四、当前改善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基本措施

1.树立正确的学生科学素养观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结果,也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自我印证。科学是以人为依托的,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也就是从科学的角度对人自身素质的一种认识。科学素养,就人的精神而言,是一种内心自由的精神,表明人在处理与他者的关系上,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就人的行动而言,表现为人的创造性,人在行动中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各项任务。因此,内心自由精神和人在行动上的创造性实际上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有创造,才有自由;只有自由的,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以科学文化为材料来培养学生内心自由的精神和行动上的创造性,而不是让学生臣服于科学。

2.树立恰当的知识观

尽管后现代主义对科学主义的知识观进行了解构,但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讲,必须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知识观。它至少应包括如下要点:其一,知识是人们经验的总结。这种经验既可能是人们解决生产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经验,也可能是人们观察事物得出的经验。因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都有产生知识的可能性,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其二,知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知识总是人的知识,人只有在活动中通过与对象的相互作用才可能产生知识,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个人的创造性只能表现在活动中。其三,知识具有视角性。它是与问题相联系、从某一个视角得出来的一整套方法体系,掌握知识就是掌握与某一个问题相关的一整套方法系统。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培养中小学生拥有或创造新的方法系统的品质。

3.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才有可能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研究式的学习形成自己的科学素养。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应实现两个转变。其一,从专业型教师走向综合型教师,实现文理兼顾;其二,从教学者走向教育者,从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转变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教师要实现这两个转变,必须要走研究型教师之路。通过研究,使自身得以成长,在内心自由与外在创造性上都有新的发展,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4.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养成的。学生没有一定自由度的活动,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科学素养。因此,学校应建立一个人才选拔与学生发展相结合的宽松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创造性地尝试错误;教师也应从注重活动结果转变为注重活动过程,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需要付出大量劳动的过程,它既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亲自钻研的过程。学校教育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教育行为,才能真正达到有效形成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瞿葆奎,雷尧珠,余光,黄荣昌.中国教育改革[C]//教育学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篇13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从减少碳的排放量到推崇新能源,从新型电脑的问世到智能手机的普及……人类的生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改变,这些改变来源于科技。但是,科学却没有深入到当代文学方面,文学领域的作品不多,小学语文中关于科学文艺的内容更少,在这方面,对语文教师的知识储备无明确要求,往往是带少年儿童去科技馆参观一下就算是科学教育了,这种状况亟待解决。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中国的科学文艺行业缺少的是人才储备。文艺工作者应该去了解前沿科技,将科学技术与文学创作结合在一起,创造科学文艺,应将科学与文艺相结合,创作出受读者g迎的文学作品。北师大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科幻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项目,这为小学语文教师提高科学素养、增强教学魅力提供了很大帮助。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亟须普及小学科学文艺知识

日前,国务院下发了一系列关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纲要,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全面加强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能力建设。这一纲要的提出,可以有效增加全民对科学的认知,提高科学知识利用率,进一步改善全民生活水平;同时,全民利用科学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有利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园,对我国改革开放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全民参与提高科学素质行动中,对小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尤显重要。目前,我国各地区都将基础素质教育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各地区普及小学科学课程,以纲要为宗旨,正确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科学文艺水平的策略

学校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具备科学素养,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学业的进步以及良好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形成自己良好的科学素养。因此,教师科学素养的培养要走在公众科学素养的前面。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以及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具体来说是积极转变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素养。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首先要在思想上进行转变。思想是一切问题的指挥棒,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明确科学素养的重要作用,才能从自身出发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2.完善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

在当今小学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过于看重自己的所教学科的知识积累,往往忽略其他学科的综合知识,这样会导致自身的知识面比较狭隘。要想提高语文教师的科学素养,首先要做的就是鼓励语文教师进行多学科的学习,以此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新课程的实施下,教师在充分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外,还要通过学习其他相关方面的内容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3.积极拓宽获取科学资源的渠道

教师可以学习国内外的成功教学经验,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通过这一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学术交流与互动是获得科学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师科学素养的重要方式。学术交流不仅是交流学术知识,也交流思想,教师之间交流教学体会,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科学素养是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必然要求,也是时展的需要。素质教育在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提高科学文艺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学习新的理念,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同时,提高自己的科学文艺素养,发扬科学精神,为教学事业的科学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韦宏.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重庆社会科学,2006(7).

[2]刘伟.挖掘儿童文学阅读中的“趣”[J].河北教育(教学版),2007(9).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