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煤气安全技术管理实用13篇

煤气安全技术管理
煤气安全技术管理篇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18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与煤矿安全生产息息相关的电气设备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直接关系到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电气设备存在安全问题不仅会造成触电、火灾等危险事故,甚至有可能导致瓦斯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的出现。因此,确保煤矿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与防爆性能,对于减少煤矿企业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开采作业人员及企业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煤矿安全生产对电气设备的基本要求

由于煤矿企业生产作业环境特殊,且煤尘瓦斯气体等均容易出现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因此对于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由于煤矿开采过程中煤尘与瓦斯的可燃性,因此电气设备必须具备一定的防爆性能。其次,煤矿企业生产井下巷道与采掘工作面相对狭窄,因此要求电气设备体积不能过大,便于开采作业面的布置与人员的安全撤离。第三,由于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启动频率高,频繁的启动容易造成电气设备的负荷过载,因此煤矿电气设备应该具有一定的过负荷能力与起动力矩。

2 煤矿电气设备安全常见问题

2.1 设备短路

短路是指电气设备中由于线路短接,导致电气设备中的短路电流远远超过设备额定电流的现象。设备短路后由于电流瞬间增大,则会导致用于电缆线路以及电气设备的损坏,造成供电中断或者设备故障,甚至引发火灾以及瓦斯爆炸等重大事故。

2.2 过负荷

过负荷现象主要是由于煤矿电气设备的供电配电回路中的电流实际值超过了设备的额定电流值,由于较长时间的过负荷会造成设备的损坏或者火灾的发生,对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十分不利。

2.3 电气设备欠电压

由于煤矿企业生产电气设备功率相对较大,如果供电电压不能达到电气设备的额定工作电压,设备处于欠压工作状态,则会出现电气设备工作电流增加,长时间的设备欠压有可能导致线路绝缘损坏,出现安全事故。

2.4 设备漏电

漏电故障属于接地故障的一种,主要是由于煤矿电气设备绝缘保护出现问题,导致电气设备出现放电或者电弧等安全问题,容易造成触电或者瓦斯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2.5 设备单相接地故障

单相接地故障也属于短路故障,主要是由于煤矿电气设备接地或者与地联系的相线短路。单相接地故障包括相线与大地、电气设备外壳或其他金属构件之间的短路故障。由于煤矿电气设备供电网电压较高,单相接地故障有可能造成煤矿电气设备与其他导体之间出现故障电压,因此容易造成人员触电或者由电弧引发的火灾爆炸等安全问题出现。

2.6 电气设备单相断线故障

单相断线故障主要是由于电气设备中三相供电系统中的某一相线路故障,造成设备在煤矿生产作业中的功率降低。设备在低于其额定功率的条件下保持运行,

会出现设备运行中电流增大导致电气事故的发生。

3 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技术

3.1 煤矿电气设备过电流安全防治措施

电气设备短路、过负荷以及单相接地故障均属于电气设备的过电流故障。预防煤矿电气设备过电流故障的根本办法在于加强设备的保养,采取科学合理的接地保护措施,并设置保护装置以便于及时切断过电流线路,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煤矿电气设备的选择上,应选择额定电压低于电网的工作电压的线缆与设备,以免造成绝缘的击穿。并根据相关技术规程,定期对煤矿电缆线路与设备进行绝缘预防试验,同时合理的选择过流保护装置,确保其灵敏可靠。现阶段煤矿电气设备过流保护装置主要有熔断器、电磁式过流继电器、感应式过热继电器以及电子保护器等几种,合理的选择短路点以及短路电流

值,即可实现煤矿电气设备的短路保护。

3.2 煤矿电气设备漏电保护措施

煤矿电气设备漏电主要是由于电缆或者设备的绝缘陈漏,或者由于煤矿井下潮湿,造成防爆电气设备内部受潮结露造成的。预防煤矿电气设备漏电的措施主要有:对绝缘交叉的线缆以及设备进行更换,同时避免电缆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应定期进行干燥处理;根据我国《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安装使用检漏保护继电器,漏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当绝缘电阻值低于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阻时,漏电闭锁装置检测并闭锁送电线路以及设备的漏电故障,避免漏电故障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3.3 煤矿电气设备接地保护措施

由于煤矿生产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与电气设备的接触较多,然而接地保护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小接触电压,并起到分流作用,因此为了避免触电以及火灾、爆炸等危险事故的发生,必须对电气设备设置接地保护。接地保护由于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大地相接,在规定的接地电阻条件下,可以实现电气设备的安全电位,从而避免触电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我国《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煤矿电气设备中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应与主接地极构成总接地网。在煤矿企业的变电所、高压电气设备室、低压配电点、采煤作业工作面以及高压动力电缆的连接装置,均需设置接地保护措施。

4 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4.1 完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首先结合企业自身设计特点建立电气设备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严格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规程进行电气设备的维修管理。同时科学合理的制定安全生产事故紧急预案,在生产过程中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确保生产与设备运行环境处于最佳的安全运行状态。

4.2 贯彻煤矿电气设备安全检查制度

在煤矿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应对电气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期检查维修,避免生产过程中电气设备存在故障与危险,确保各项作业安全可靠。根据相关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电气设备的定期检查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检点在于确认电气设备可靠的防爆性能与安全使用状况。对于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各种故障与管理问题,应及时的总结整改,并组织安

全负责人检查安全问题的处理情况。

4.3 提高企业人员安全意识与设备安全维护技术水平

对于煤矿生产企业,应采取安全教育培训的方式提高企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之熟悉了解煤矿电气设备安全对于保证开采安全的重要性。并结合不同技术岗位加强作业与操作规程的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使得相关电气设备维护保养人员能够熟悉的使用维护煤矿电气设备,及时的处理安全故障。当电气设备出现险情时可以及时的进行必要的应急处理,避免事故的进一步发展扩大。

5 结语

煤矿电气设备作为煤矿开采机械化、信息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也是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只有不断提高相关安全管理技术水平,并不断的加强安全责任管理,才可以有效的确保煤矿电气设备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安全,对于促进煤矿企业经济效益,避免灾害事故的发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煤气安全技术管理篇2

随着煤矿生产的大规模的发展,对其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气自动化在煤矿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整个煤矿电气自动化的运作系统在数字技术的管理下快速的进行。本文主要对煤矿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应用特点,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并根据其发展现状分析如何更好的推动煤矿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的应用。

1 煤矿企业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应用的特点

1.1 可靠性较高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智能设备不断发展,数字技术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数字技术的应用使煤矿设备操作更加容易、安全。除此之外也大大提高了设备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提高了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煤矿企业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的应用可靠性较高。

1.2 性价比较高

煤矿生产中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煤矿生产设备的智能化进一步提高,从而进一步推动煤矿设备生产自动化的实现与运行。除此之外,数字技术的应用,使煤矿设备具有自我诊断和修复功能,有利于企业节约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煤矿企业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的应用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1.3 可操作性较好

数字技术技术在煤矿生产设备中的应用降低了煤炭运输的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而且数字技术得应用有利于简化生产程序,加强设备自动控制能力,使设备操作更加容易,保证设备安全生产。

因此煤矿企业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的应用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2 煤矿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数字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管理的智能化,使设备可以自动收集与控制数据,加强了煤矿企业生产的全面控制,提高处理数据的能力,有利于煤矿生产实现安全、自动、高效的管理。

2.1 数字技术在煤炭采挖方面机械的应用

近些年来,电牵引在一些煤矿生产中进行应用。一些煤矿企业甚至采用多横向安置的电机驱动系统,装机容量越来越大,有些采掘机械总的装机容量达到了1500kW。此外,在交流电牵引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抗污染能力,提高工作效率。计算机的应用是煤矿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的应用的关键。挖掘机械操作在和传感器以及故障诊断技术的配合应用中实现了效率、准确度和可靠性的提高。

2.2 数字技术在煤矿运输提升机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 PLC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数字技术在煤矿运输提升机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煤矿设备的保护系统也越来越系统化和综合化。在煤矿运输提升机应用中,胶带机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和胶带集中监控系统的研制和运用,使得胶带自动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

同时在提升机安全性方面发展的方面,数字技术的应用在提升机安全性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3 数字技术在煤矿安全及监控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煤矿安全及监控控制系统是煤矿电气化中数字技术的应用。安全监控系统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国许多大型煤矿企业中都有遥测仪,红外线自动喷雾和断电仪等一系列装置进行安全监控。对煤矿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数字化监控,有利于提高煤矿生产管理的安全性。

3 我国煤矿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煤矿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应用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和煤矿生产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技术应用还是比较落后的。目前我国煤况采掘设备最大的装机功率才830kW. 装机功率的功率较小于发达国家。而且尽管我国已经研制出看K195、KJ4等安全监控系统,但也依然与一些先进国家存在差距。除此之外,由于我国在一些技术方面还不成熟,一些煤矿生产企业中电牵引等设备多为外国进口设备。

其次,虽然一些安全监控装置可以满足企业生产的安全性,但是与之相配的传感装置在使用寿命和稳定性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也使使我国的安全检测系统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我国在煤矿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的应用还不成熟。

4 推进煤矿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应用的措施

4.1 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实现生产独立自主

推进煤矿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的应用需要提高自身核心技术的研发,提高自身生产能力,改变一些企业依赖国外技术的现状,实现企业生产的独立自主。如加强相关传感器及其性能的研发,尽可能地为监控系统的工作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减少传感器与一些安全监控系统不匹配的情况,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产的的安全性。

4.2 加强管理,提高操作员工综合素质

完善煤矿企业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应用的相关条例,加强管理,培养专业人才,重视员工的培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有效的开发员工潜能,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积极推动员工的对技术研发的热情与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永坤.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5).

[2]吕凤新.煤矿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应用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5(06)(下).

[3]杨秀宇,叶浩.煤矿企业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的应用[J].科技风,2015(14).

[4]马建华.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与创新[J].制造业自动化,2012,34(06):142-144.

煤气安全技术管理篇3

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煤炭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煤炭开采以地下开采和小型矿井开采为主,容易发生多种安全事故。作为高危行业,煤矿开采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做好煤矿的“通风、防火灾、防煤尘和防瓦斯”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

1.1 通风技术和设备的分析

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煤矿通风系统旨在为井下工作人员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为井下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其可靠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保障能力。近年来煤巷和半煤巷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长距离和大风量通风成为了研究热点,一系列高效和低噪声对旋局部通风机相应面世,行内也开发出适应于高风压、长距离和大风量通风的导风筒,并对煤矿通风方式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对旋局部通风机,可以将通风效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现在的80%以上,噪音由原来的100 dB降低到现在的80 dB左右,这极大地改善了工作人员的作业环境。

1.2 火灾防治技术和设备的分析

据统计,我国有超过半数的煤矿都存在着煤层自然发火危险,近年来我国研究了S值法、K氏法和双氧水法等方法来对煤的自燃倾向进行判定。目前煤矿火灾防治手段主要控制氧气的供给、隔绝漏风的通道和控制风量。为了有效地防止煤矿自燃火灾,我国先后对不同煤种自燃标志气体指标和矿井火灾预测预报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开发了煤矿专用气相色谱仪,GC-85型矿井火灾多参数色谱监测系统和检测井下O2、CO、CH4、CO2和C2H4五种气体的火灾传感器。

1.3 煤尘防治技术和设备的分析

煤尘是煤矿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岩石和矿石的微细颗粒,长期吸入会使工作人员患尘肺病。当温度达到700 ℃和具爆炸性的煤尘浓度为45~2000 g/m3时,煤尘会发生爆炸并产生大量毒性气体,甚至引发矿井火灾和瓦斯爆炸。针对煤尘爆炸的条件,目前煤尘防治技术主要是降低空气中的煤尘浓度,同时通过湿法作业和洒水等方式消除煤尘。

1.4 瓦斯防治技术和设备的分析

煤矿瓦斯防治技术,主要包括瓦斯煤尘爆炸防治技术、矿井瓦斯预测技术、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瓦斯抽放技术和矿井瓦斯监测监控技术等。其中,矿井瓦斯预测技术是矿井通风设计、瓦斯防治和安全生产的基础,主要是围绕煤层瓦斯含量测定、煤物理结构特征、比表面积、孔隙分布、煤层瓦斯成分和涌出量预测方式开展研究;瓦斯抽放技术是矿井瓦斯防治技术的核心,目前已经构建了由卸压煤层和围岩抽放、未卸压煤层和围岩抽放、采空区抽放和综合抽放等组成的瓦斯抽放技术体系;瓦斯爆炸是我国煤矿损失最大的灾害事故,因此学者研究了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治理技术,并开发了小型液压风机、无火花风机等专门用于排放积聚瓦斯的装备。

2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

以往所应用的IS014000、IS09001和OSHA18001三大认证体系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各自都有使用范围和优缺点,导致应用比较繁琐且工作效率较低。构建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有助于保障全体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助于为企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节省管理所需的人力和物力;有助于提高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便于企业制度的执行和操作,因此构建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2.1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工作

(1)企业要构建严格的“一通三防”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规定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科(区)长、队长、各岗位和技术人员等的安全责任,确保各项安全管理任务落到实处,一旦发生事故要能够追究到具体的岗位和个人。

(2)企业要构建完善的“一通三防”安全工作程序。首先,企业要构建完善的“一通三防”工作安排程序,对通风系统的调整、“一通三防”信息的归纳

分析、瓦斯的超限处理、通风设施的维修保养、防尘系统的安装调试、自然发火隐患的处理等工作的安排程序进行明确的规定,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按照规程来对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其次,企业要构建完善的“一通三防”会议程序,明确规定通风工区日碰头会议、通防工作技术分析会、“一通三防”安全办公会和通风工区周例会等会议的具体程序和会议内容。最后,企业要构建完善的“一通三防”安全工作程序,详细规定值班调度人员、通风员、密闭员、瓦斯检查员和防尘员等工种的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确保不同工种的员工都能严格按照规程来进行操作,将事故率降至最低。

(3)企业要构建健全的“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制度。企业要针对矿井通风系统管理、瓦斯管理、局部通风管理、密闭管理、安全监测管理、盲巷管理、防尘管理、防火管理和瓦斯检查员现场交接班管理等内容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确保各种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并且要重点强调瓦斯检查员和瓦斯管理员的安全职能。

2.2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工作的控制和纠正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要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宗旨、范围、职责和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确保能够及时消除各种潜在和实际的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应该对矿井通风、防火灾、防煤尘和防瓦斯等工作和考核方面的控制程序进行详细的规定,并且综合考虑现场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况,然后针对性地制定突况控制流程,确保井下工作的安全。

2.3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的自我审核和培训制度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应该明确自我审核的目的、范围、职责和控制要点,要求企业每年要进行1次以上的内部审核,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应该详细规定培训的目的、范围、职责和控制要点,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能参与培训,对特殊工种、关键岗位和特殊人员需按专业和岗位培训,并进行资格考核,实行持证上岗,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3 结语

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频发,复杂的煤田地质条件使得煤矿生产的安全隐患较大,火灾、瓦斯、水灾、煤尘和冒顶等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火灾、瓦斯和煤尘是五大灾害中最严重的,而通风是防止这三大灾害的基础,因此构建完善的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煤气安全技术管理篇4

矿井通风是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通风条件不仅可以稀释井内的瓦斯以及有毒有害气体,还能降低井内粉尘, 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而回顾分析近些年我国一些地区煤矿生产实际情况,确定某些煤矿企业并没有正确认识煤矿矿井通风的重要性,切实有效的落实安全管理,没能对煤矿矿井通风系统运行情况予以严格的监管,致使通风系统存在的故障隐患或故障问题未能及时解决,降低了系统运行效果,通风不畅,给矿井下煤矿生产带来严重的威胁。对此,应当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使之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对通风系统予以严格的管控,保证其良好运行,矿井通风良好,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创造条件。

1 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 供应氧气

为了能够对地下深层的煤矿资源开采出来,都搭建的煤矿矿井都是较深的,这使得煤矿矿井下氧气比较稀缺。在此种环境下进行煤矿生产,还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瓦斯,致使氧含量少之又少。切实有效的落实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可以根据矿井下实际情况,合理管控通风系统,确保矿井下通风适宜,为煤矿矿井下提供充足的氧气,如此可以保证员工安全的进行煤矿生产。

1.2 排除毒气

煤矿矿井下煤矿生产也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若不能将有毒气体及时的排除,那么矿井下有毒气体含量将持续增加,相应的在井下作业的人员将会受到毒气的侵害,进而出现中毒现象,危及人员的生命。而切实有效的落实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则可以通过保证通风系统良好运行,而转换矿井下的空气,与此同时将有毒气体及时排除,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1]。

1.3 安全生产

科技的发展和理念的更新,煤矿矿井作业区也逐渐认识到了进行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号召,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来进行煤矿生产,构建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辅助安全管理,使之能够实时了解矿井下煤矿生产实际情况,进而有针对性的落实各项管理工作,对煤矿生产予以严格的管控,这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实现有很大促进作用。

2 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一些煤矿企业煤矿生产实际情况的深入分析,确定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安全管理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不利于煤矿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经过进一步分析,确定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有:

(1)未能优选管控机械设备。目前,我国很多煤矿企业使用的C械设备已经处于落后、 老化状态, 开采工作因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这侧面说明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并没有详细了解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加强对煤矿生产各个方面的管控,导致设备陈旧、老化问题未能有效处理,反而持续应用于煤矿生产之中[2]。

(2)未能对员工予以专业培训及安全教育。为了降低煤矿生产成本,诸多煤矿企业任用进城务工的农民来进行煤矿生产,并且在具体进行煤矿生产之前,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素质教育等,致使员工的整体水平不高,难以标准化、安全化、规范化的进行煤矿生产,相应的安全隐患存在的可能性较高。

3 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措施

(1)科学的、专业的规划管理。为了避免煤矿生产之中存在安全隐患,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需要对煤矿生产实际情况予以详细分析,确定煤矿生产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或影响因素,进而科学、合理规划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促使其能够贴近煤矿生产实际情况,对煤矿生产方方面面予以严格的管控,尤其是通风方面,对通风系统运行及相关设备使用情况等予以严格的控制,及时消除故障隐患,保证通风系统良好运行。另外,还要组织专业的管理人员来负责煤矿生产的跟踪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煤矿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避免安全问题产生。

(2)加强专业技术管理。为了避免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落实不佳,难以保证煤矿安全生产,还要注意强化专业技术管理,尤其是以下两方面,即:

其一,科学合理的制定通风专业图及矿井通风量计算。依据《煤矿安全规划》,结合煤矿矿井实际情况,合理绘制煤矿矿井通风系统图、分层通风系统图、通风立体示意图等,综合分析煤矿矿井通风流程,计算矿井通风量,进而确定煤矿通风系统的不足之处,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优化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有效性。

其二,制定健全的通风技术档案管理制度。为了能够有针对性的管控煤矿通风系统,制定健全的通风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保证通风技术档案管理有效落实,将通风技术相关信息及其应用情况详细记录在案,以便在后续管理或维修通风系统的过程中能够以此为依据,从而有针对性的维修通风系统,使通风系统恢复到最佳运行状态。

4 结束语

基于本文一系列分析,确定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实施不佳,存在一些问题,如未能优选管控机械设备、未能对员工予以专业培训及安全教育等,致使煤矿矿井下所展开的煤矿生产存在安全隐患,直接威胁员工的生命安全。对此,应当强化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加强专业技术管理等,促使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保证矿井通风顺畅,及时排除有毒有害气体,提供充足的氧气,营造安全的生产环境。

煤气安全技术管理篇5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保护生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认真组织实施《规划》,以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为目标,以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为核心,以防止煤与瓦斯突出为关键,以加强煤矿企业基础管理为重点,完善瓦斯防治工作体系,加大安全技改投入,推进科技攻关和示范工程建设,加快煤层气输送管线建设,促进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防治目标

**年全国煤矿瓦斯事故控制指标: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确保下降2%;力争控制一次死亡5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瓦斯事故,煤矿瓦斯事故起数控制在313起,死亡人数控制在1266人以下。

**年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目标:煤矿瓦斯抽采量34亿立方米,利用15亿立方米;地面煤层气产能达到13亿立方米,抽采9亿立方米,利用7亿立方米。

三、工作要点

(一)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体系建设。

把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大事来抓。各地要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机构建设,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以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瓦斯治理全面负责为核心的责任制度体系,依法健全安全管理机构,认真落实煤矿瓦斯防治工作责任制。各省(区、市)瓦斯防治办公室要加强各方面力量协调,集中精力解决本地区突出问题,并落实专人认真做好数据统计和信息交流工作,为科学决策和相互交流借鉴提供支撑。

(二)坚持和完善煤矿瓦斯防治目标考核管理。

按照八部委局联合印发的《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实施意见》(发改能源〔**〕1119号)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有关省(区、市)煤矿瓦斯防治(集中整治)领导小组要加强领导,将瓦斯事故控制指标和抽采利用目标分解到安全重点监控企业,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并对指标和目标完成情况实行重奖重罚。

(三)加强对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和利用的协调。

一是各地要加强煤层气资源区块整体规划和协调开发工作,重点推进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等地煤层气产业化开发规划工作,避免在整装区块内出现小规模、分散开发利用的局面,防止资源和资金浪费。二是清理整顿煤层气和煤炭资源的矿业权交叉问题,促进煤层气和煤炭资源协调开发。三是适度引入竞争机制,改革煤层气对外合作模式,加快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煤层气开发利用水平。四是建成沁水—晋城、端氏—晋城—博爱等煤层气长输管线建设,启动三交—陕京2线等煤层气长输管线建设的前期工作。

(四)认真抓好煤矿瓦斯防治基础工作。

进一步明确企业在瓦斯防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七部委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116号),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监测监控手段,严格现场管理,确保每个工作地点、每个工作环节不留隐患,夯实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基础。制定超能力生产处罚办法,严格加强监管,严禁矿井超能力、超强度生产。落实四部委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若干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216号),引导企业优化设计、发展机械化、合理集中生产,减头减面减人。加强对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的监管和监察,控制入井人员和在同一采区工作人员数量。组织全国或区域性煤矿“一通三防”安全质量标准化专项检查,促进煤矿抓好瓦斯防治基础工作。

(五)着重抓住瓦斯重灾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

把瓦斯重灾区和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特大以上瓦斯事故的煤矿企业瓦斯治理和利用工作作为重点,继续利用国债资金支持这些企业提高预防瓦斯事故系统的可靠性,建立健全统计工作档案,跟踪和掌握瓦斯治理和利用工作的进展,帮助解决技术难题。依托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分期分批对45户安全重点监控煤矿负责人进行培训,**年举办培训班不少于10期,培训400人。尽快组织专家“会诊”回头看活动,除对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外,重点检查企业瓦斯治理方案和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国债安全技改资金使用、瓦斯抽采系统建立和瓦斯利用、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建立和运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人员安全培训等。

(六)推进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小煤矿清理整顿工作。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意见的通知》(〔**〕82号)精神,把清理整顿24处煤与瓦斯严重突出矿区和34处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小煤矿工作,作为实现国务院确定的使煤矿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有较大幅度下降的根本性措施之一,逐个矿区清理,逐个小煤矿整顿,牢牢抓住不放。一是坚决取缔违法经营的小煤矿;二是严禁在这些区域新建小煤矿;三是对现有小煤矿进行清理整顿,依托有瓦斯治理经验、有技术和管理基础的大型煤矿企业,实施资源整合、联合改造或委托其管理。**年要力争完成这58处矿区的小煤矿清理整顿工作。

(七)着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示范工程建设。

煤气安全技术管理篇6

(二)科学技术落后,安全监控系统失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任何企业要谋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重视科技的力量,重视科技创新。相反,许多煤矿企业却单单忽视了这一点,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提高营业利润,不愿更新设备,不愿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煤矿监控系统可以对矿井内部的气体密度、温度、气压等数据进行监控,同时对相关设备的开关状态进行监察,一旦检测到甲烷超标或遇到其它突发状况,就可以立即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障生产安全。由于企业没有重视这一方面的投资,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失控,这也是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不力的重要方面。

(三)安全教育工作未能落实,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不高

“安全第一”是煤矿生产企业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但很多企业即使知道这个原则,也没有做好相关的安全教育工作,使企业职工缺乏安全意识。这种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两点:一方面,强化员工在工作中安全用电的知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一旦发生触电或者电气设备爆炸等意外情况,具备相应的自救逃生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很多煤矿企业未配备专业的用电技术人员,普遍具有专业素质低、安全用电知识薄弱等特点。

二、加强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主要对策

(一)提高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对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

作为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尤其是对煤矿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这是作为一名合格企业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责任心。只有保证了职工的生命安全,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只有做好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保障煤矿生产各个环节的高效运转,进而促进经济的迅猛发展。

(二)企业应加大在安全生产和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

企业财务部门应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加大资金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一方面,要购进高品质、高效能的电气设备,包括电缆、矿用防爆开关等等。另一方面,电气设备投入使用后,要定期对其进行检修、保养,做好相关检修记录,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对其进行维修,维修次数频繁的要及时更新设备。

(三)构建完善的安全监察机制,落实安全监察工作

建立完善的安全监察机制是落实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保证。相关的监察人员应恪尽职守,强化自身的责任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行事,认真履行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察,并监督敦促相关技术人员对电气设备的安装、管理、维修和保养等工作。(四)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以过硬的安全设施武装企业“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可以运用于任何情况,企业经营也是如此。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煤矿电气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其品质和工作性能也在不断实现自我突破。因此,企业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科技创新,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作为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部分,对科学技术的要求更为严格,所以企业必须配备一套高科技的安全监控系统,以过硬的安全设施武装企业。

(五)重视对安全教育的宣传工作,强化安全知识

安全问题,重于泰山。企业可以通过开展安全教育讲座、组织安全知识有奖竞答或者张贴有关用电安全的标语等形式,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或工人的安全教育,强化他们的安全知识,同时授予他们基本的安全用电技巧或者安全求生技巧,未雨绸缪,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加强对电气设备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做好煤矿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对其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有着相当高的要求。企业必须通过组织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使之不断丰富自己的用电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同时能熟练地对电气设备进行操作和管理。

煤气安全技术管理篇7

一、现代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石油资源和天然气资源相对较少的国家,因此就决定了我国是以煤炭能源消费为主的国家,所以,煤炭行业的持续和健康的发展对于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近些年来,煤炭生产问题不断发生,给环境和人民安全造成很大的危害。

1.1 煤炭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很多煤矿企业在生产煤矿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周边的生态环境。例如今年9月份江西高坑煤矿瓦斯爆炸,非常值得我们煤矿企业反思。煤矿安全事故不断发生不是有单一因素决定,其中涉及的很多问题,如煤矿安全装备和生产工艺陈旧,科技投入较少,监管力度不够,管理人才的缺乏、煤矿工人生产工作量较大等都会导致煤矿安全问题的发生。因此,煤矿企业应该重视煤矿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进行安全生产。

1.2 煤矿生产造成的环境问题

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会造成很多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对人们的生存环境的污染产生的负面影响非常大。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煤矿过程中会大量的占用和破坏地表土地资源,对地下水文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污染以及会污染大气自然环境。煤矿企业在生产煤矿的过程中,地下矿井的开采和生产会造成采空区顶板岩层发生坍塌,会严重破坏地表的建筑物和大量的土地资源。并且,煤矿企业在开采和生产煤矿过程中会将没有价值的废弃物堆放在地表上面,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露天煤矿在开采过程中通过直接挖掘煤矿资源以及在场外占用土地,破坏的很多农田,更为严重的会造成土地沙漠化,不仅破坏了地表土地资源,而且严重破坏的地表的生态环境。

煤矿资源的生产与开采通常是在地下水文地质结构以下进行的,为了满足安全生产和开采技术的需要,必须开展防水与排水施工工程,这样就会破坏地质含水结构,严重影响到地下水资源的再循环,从而造成水源枯竭,地表河流的径流量不断减少,更为严重的是很可能会污染地下河的水系结构。在煤矿资源安全生产过程中,矿井的生产会排放出大量的煤层天然混合气体,在采空区瓦斯抽放和煤层自燃形成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这些有毒气体进入到大气中,会降低大气中氧气的含量和浓度,造成温室效应和酸雨的发生。因此,在煤矿资源安全生产过程中没有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绿色管理措施不仅会对煤矿周边环境产生污染,而且还会对大气自然环境造成污染。

二、现代煤矿应用绿色安全生产技术

煤矿企业在生产煤矿资源过程中应该应用绿色安全生产技术,提高现代煤矿资源的生产运行效率,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对于促进现代煤矿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1 应用水源保护生产技术

地下水资源保护安全生产技术主要是应用采煤工艺方法和地面注浆等有效措施,能够在生产煤矿资源过程中避免破坏地下水资源。水资源保护安全生产技术能够保护水资源,可以利用水资源,实现煤水共采以及防治水灾。因此,应用水源保护生产技术在水源缺乏的矿区能够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地下水资源,在水资源丰富的矿区应该尽可能的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并且能够有效的预防水灾。气中氧气的含量和浓度,造成温室效应和酸雨的发生。因此,在煤矿资源安全生产过程中没有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绿色管理措施不仅会对煤矿周边环境产生污染,而且还会对大气自然环境造成污染。

2.2 现代煤矿应用绿色安全生产技术

煤矿企业在生产煤矿资源过程中应该应用绿色安全生产技术,提高现代煤矿资源的生产运行效率,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对于促进现代煤矿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2.1 应用水源保护生产技术

地下水资源保护安全生产技术主要是应用采煤工艺方法和地面注浆等有效措施,能够在生产煤矿资源过程中避免破坏地下水资源。水资源保护安全生产技术能够保护水资源,可以利用水资源,实现煤水共采以及防治水灾。因此,应用水源保护生产技术在水源缺乏的矿区能够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地下水资源,在水资源丰富的矿区应该尽可能的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并且能够有效的预防水灾。

2.2.2 应用煤炭地下气化技术

煤气安全技术管理篇8

一、煤矿电气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煤矿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煤矿电气设备,但是在真正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瓦斯、水灾以及煤尘的危险性比较大,而且发生时造成后果比较严重,因此许多领导对其过于重视,而忽视了对煤矿电气设备的管理。这一现象的出现对整个煤矿的安全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加强电气设备管理对于煤矿的安全运营意义重大。

二、煤矿电气设备管理的内容

2.1避免发生触电伤亡事故

触电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人体与正常带电部分接触触电。第二,人体与漏电部分接触触电。第三,没有直接与电气设备接触触电等。触电较轻时,会造成烧伤,而严重时,会造成人体内部器官损坏,甚至死亡。

防止触电的主要措施有:在井下高、低压供电系统中,装设漏电保护装置;设置保护接地;使人体不能接触或接近带电体;维修时使用保安工具等。

2.2避免电网过流故障

过流是指电气设备的实际电流大于额定的电流值。过流刚开始时会造成电气设备绝缘老化,降低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时间长了之后将会烧毁电气设备,进而引发电气火灾,引爆煤尘、瓦斯。这些都会严重的影响煤矿的正常运营。

2.3避免发生电网漏电故障

电网漏电一般分为集中性漏电和分散性漏电两种。虽然漏电的方式不同,但是这些漏电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仅会造成人身触电伤亡,还会引起瓦斯和煤尘爆炸,必须要足够重视。所以,在每月的检修中,一定要注意对线路的检修,防患于未然。

防止发生电网漏电的措施有:设置保护接地;不人工增加额外部件;各个线路的导线连接要牢固、无毛刺;必须设置安装漏电保护装置;要补偿电网的对地电容电流;避免电缆或者电气设备浸泡于水中。

三、煤矿常见电器安全事故的原因

3.1 配件规格和质量不合格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煤矿也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机械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因此需要更高质量、高精度、更高科技含量的电气设备,但是目前我国国内生产煤矿设备配件的企业都比较落后,企业间对于配件的规格、尺寸、材料、性能没有统一标准,这就造成各种配件间的替换性比较差。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厂家为了降低城北而偷工减料,这也给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安全隐患。

3.2 设备检修不到位

随着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煤矿采用了运输机、挖掘机、采煤机、支架等一系列采掘设备,如果这些设备长时间的运行和检修的不到位,那么就会造成设备的损坏和误差,这就要求工人在检修时必须做到全面认真和细致。但是煤矿的工程技术员的质量和数量不能达到要求,造成了年检、月检等长期维护工作无法按计划进行。因此,必然会造成事故的发生。而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据统计,发生的机电设备事故中约有75%-80%是由于操作不当和检修不到位造成的。

3.3 设备陈旧老化

许多煤矿在建设初期由于资金的短缺,造成生产线不能成套匹配,并且在后期机电设备的更新速度也比较慢,造成设备相对老化。同时,由于我国煤炭矿机械制造业的加工制造水平比较低,工艺技术和监测手段等综合能力也比较低,这就导致煤炭行业事故发生率很高,设备维护工作量大。

3.4 设备造型不合理

由于我过煤矿生产设备的水平比较低,品种比较少,质量比较差,许多机械基础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不能独立生产,只能靠向外引进技术来完成,因此我国煤炭工业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设备配套不完善、选型不合理的情况,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要对不同环境要有较强的适应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条件的不适应,因此存在较长的磨合期,这很大的可能性引起事故。

四、改善措施

煤矿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煤矿机电安全管理,而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又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要把机电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必须要从实际出发,运用合理的方法对人、财、物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机电安全管理系统,并让其能正常运转。最为重要的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4.1规章制度。要建立健全适合本单位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各类规章制度,并且要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对于那些违章的行为与操作,要有合理的处罚措施。只有这样人人才能做到依章办事。并且还要监理电气设备采购制度和标准,同时一定要严格监管起来。确保购买的设备是安全的,再投入使用。

4.2加大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职工基本素质。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煤矿中机电设备现代化与自动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也就要求员工的基本技能要跟的上技术的更新。因此,要邀请设备的厂家派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还要在单位内部要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最后,还要加强工人的思想建设,提高职工的责任心。

4.3合理配置监测仪器、仪表、维修工具和备件,要确保这些设备不能存在安全隐患。同时还要重视日常的巡检工作,使煤矿生产中的问题能够及时被发现、被解决,把重大事故隐患消灭于萌芽之中。

4.4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不仅要防止事故发生,还要能在事故发生后最大程度的降低人命、财产损失。要根据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合适的应急预案、事故汇报和处理程序,并能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实地演练,切实提高关键技术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4.5厂矿的领导要组织专门的机电安全检查队伍,让其专门负责监察机电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工作质量。避免因为操作人员自己的操作失误和不细心造成机电安全管理系统失控,还要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制度,使上下信息交流畅通,使整个煤矿能够安全的正常运转。

总 结

总之,对于煤矿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要从每一个小的方面入手,仔仔细细、认认真真扎扎实实的做好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把每个小问题、每个细节都不放过,最大程度的避免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煤气安全技术管理篇9

(一)提高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对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

作为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尤其是对煤矿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这是作为一名合格企业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责任心。只有保证了职工的生命安全,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只有做好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保障煤矿生产各个环节的高效运转,进而促进经济的迅猛发展。

(二)企业应加大在安全生产和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

企业财务部门应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加大资金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一方面,要购进高品质、高效能的电气设备,包括电缆、矿用防爆开关等等。另一方面,电气设备投入使用后,要定期对其进行检修、保养,做好相关检修记录,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对其进行维修,维修次数频繁的要及时更新设备。

(三)构建完善的安全监察机制,落实安全监察工作

建立完善的安全监察机制是落实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保证。相关的监察人员应恪尽职守,强化自身的责任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行事,认真履行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察,并监督敦促相关技术人员对电气设备的安装、管理、维修和保养等工作。

(四)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以过硬的安全设施武装企业

“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可以运用于任何情况,企业经营也是如此。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煤矿电气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其品质和工作性能也在不断实现自我突破。因此,企业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科技创新,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作为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部分,对科学技术的要求更为严格,所以企业必须配备一套高科技的安全监控系统,以过硬的安全设施武装企业。

(五)重视对安全教育的宣传工作,强化安全知识

安全问题,重于泰山。企业可以通过开展安全教育讲座、组织安全知识有奖竞答或者张贴有关用电安全的标语等形式,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或工人的安全教育,强化他们的安全知识,同时授予他们基本的安全用电技巧或者安全求生技巧,未雨绸缪,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加强对电气设备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做好煤矿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对其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有着相当高的要求。企业必须通过组织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使之不断丰富自己的用电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同时能熟练地对电气设备进行操作和管理。

煤气安全技术管理篇10

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措施

0引言

随着煤矿作业不断下移,致使煤炭开采作业环境发生变化。对于矿井通风管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引进先进技术和智能化管理模式,改善矿井通风环境,加大对矿井通风管理的工作力度,确保生产的安全性。

1矿井通风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煤矿井下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对于地下矿井开采必须要做好矿井通风管理工作。煤炭开采属于高危作业工种,地下开采对于O2的输出关系到采矿人员的生命安全,越是深层开采地下空气越稀薄,对于O2的需求就越大,所以实现矿井内空气正常交换是保障开采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1]。除此之外,在开采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粉尘,其主要来自于大型煤炭开采设备开采时与煤层和岩层碰撞产生的煤炭和岩壁颗粒。当颗粒在矿内达到一定浓度遇见明火就会出现爆炸。煤炭开采时伴随大量有毒气体,如CH4及其它可燃气体。如果可燃气体在一定空间内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爆炸现象,所以这也要求矿井内必须实行通风管理[2]。加之矿井内部构造非常弯曲,这也变相加重了矿井内部不通风的情况。此外,在狭窄的矿井内工作人员的密度也相对较大,加剧了安全隐患。以上因素都造成了矿内通风管理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矿井通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矿井通风管理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企业领导和安全责任人都没有对其引起高度重视,总是认为保持矿内基本通风要求就可以,不出人员伤亡就行的应付心态。这是基于通风管理工作不直接参与实际获利生产及安全意识的淡薄,进而造成中国许多煤矿通风设备老化落后的局面,随着挖掘作业逐渐下移,某种程度上来说,通风管理工作的落后已经开始制约煤矿开采进程。加之矿井操作人员素质低下,对于自己的工作环境没有要求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对于矿井通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实就是中国当今煤矿企业生产的真实写照,片面追求高额利润而忽视安全。安全管理部门对于通风管理也是听之任之,没有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重视。面对矿井通风管理的现状,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无论是在技术设备使用还是人员管理上必须加大力度。

3矿井通风管理的措施

3.1煤矿隧道挖掘过程中的措施

针对煤矿通风管理现状,对于煤矿通风管理设计在隧道挖掘时就必须预留通风口,并进行安全标识和照明指示。在隧道施工的设计图纸中必须明确标示通风设备和通风口的位置[3]。随着隧道不断下移,要适当增加矿井内通风设备,在隧道挖掘时一定要保质保量地进行通风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避免出现因通风设备使用不当而造成人员事故[4]。

3.2煤炭开采过程中的措施

煤炭开采过程是煤矿通风管理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的时期,煤矿企业领导必须加大通风设备投入,确立通风管理安全责任小组,对矿井内通风管理工作要加大监督力度。谨防开采过程中产生有毒物质和过量悬浮颗粒及可燃气体。禁止矿内出现和使用一切明火设备,检测部门要及时检测矿内空气交换情况和空气成分,对主通风机的运行数据和各个矿井瓦斯与CO2的数据及绝对涌出量、阻力进行检测,适度调节通风的大小和强弱。采用计算机技术对通风信息管理进行系统化管理,建立通风设施信息和管理数据库,以便在提供真实可靠信息前提下对于矿体内空气流量进行直观观察,对信息所呈现的图像进行科学分析。通过计算机数据对矿内外通风的相关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利用网络来实现计算机信息共享。

3.3煤炭运输过程中的措施

在煤炭运输过程中也会出现大量粉尘颗粒物,所以在煤炭运输中,要注意矿井隧道及巷道内部空气畅通,避免操作人员在升井和下井时出现身体反应。其中通风设备的使用维修、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测及对矿井工作环境的掌握都贯穿于煤炭开采的开始和结束。对于通风管理采取人为化管理模式,远不及智能管理安全和时效性好。总之,无论是煤矿开采之中之后还是之前,对于矿井内通风管理的中心是不变的,只是通风管理的重点和程度有所不同。

4现代矿井通风管理的新技术

煤矿通风信息管理方式长期落后,对于通风网络解算和风量调节没有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及网络化。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使用,在煤矿行业通风管理方面出现了智能化和可视化趋势,并且这种通风管理技术较之传统粗放型管理有很大的优势。

4.1现代矿井通风管理的新技术

4.1.1矿井通风可视化研究

矿井通风可视化系统主要通过计算机的单位立体可视化技术,建立通风系统信息数据库,把抽象的通风安全信息进行色彩三维立体投射,将矿井各条巷道的通风参数与通风系统图形和信息进行互换。在传统二维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多维空间建模与分析功能强大的GIS技术为基础平台,能够对矿井进行三维模型创立,还原巷道的真实形制。采用分层管理方式实现对系统中巷道、构筑物和风机的分要素层管理。为矿井通风管理建立庞大的信息处理库,解决实际生产中矿井通风管理困难的问题。

4.1.2矿井通风设计的智能化研究

通风智能化整体化技术使人机互相配合操作简单,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通风系统设计越来越趋向智能化。降低矿山开采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并将其转换为可靠的设备工作成果。矿产开采技术的系统化、整体化及智能化取代传统的人工人机简单配合模式,形成以计算软件、自动检测智能通风构筑物设计生产的成套化系统。通风系统设计智能化软件的建构使用流程:a)对基本数据采集,进而进行模块处理;b)网络生成与解算模块过程;c)矿井通风系统基本输出与三维动态输出模块;d)矿井中风机工作状况和通风构筑物的检测模块;e)数据分析和处理模块;f)技术经济计算模块与专家系统模块。图1为矿井通风设计的智能化系统框架结构示意图。

4.2传统通风管理与信息智能化管理比较分析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措施已经摆脱了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进而出现智能化、可视化管理时代。传统通风管理与信息智能化管理对比见表1。

5结语

鉴于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煤矿开采始终要加强对通风管理的重视,传统的通风管理主要是人为管理,容易引起管理问题和安全事故,而通风管理的智能化、可视化有利于通风管理工作,可以减少安全事故和管理成本的投入。

参考文献:

[1]陈伟,高擎.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6):77.

[2]闫奕颖.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4):1-2.

煤气安全技术管理篇11

1、概述

煤层气产业是我国近几年崛起的新兴能源产业。煤层气俗称瓦斯。它是一种以吸附状态储存于煤层及煤层周围岩石中的气体。成分与常规天然气相近。常规天然气指采自气田的天然气和油田的伴生气,非常规天然气指采自煤层气、页岩气和致密气藏的天然气,常规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成分相同,基本上为CH4。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在能源结构中煤炭占70%左右,而清洁燃料天然气只占不足5%,我国应大力发展煤层气,充分利用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以弥补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比例过小的缺点。我国煤层气抽放包括井下抽放和地面抽放两种。井下抽放系统回收的煤层气含甲烷约30%~50%,而地面井回收的煤层气甲烷浓度超过90%。井下抽放系统回收的煤层气经过分离提纯进入管道系统,供给远方城镇用户;而地面井回收的煤层气可直接注入管道系统,但地面井抽放的数量较小,大部分煤层气都是经过井下抽放得到的。随着煤层气生产基地的建设,煤层气产量将迅速增加,中、低浓度煤层气在当地需求过剩的情况下要考虑长距离输送给缺少气源的城镇使用,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利用长输管道输送煤层气将得到大力发展。

2、煤层气集输系统的类型

煤层气田的集输系统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以最经济的方式将煤层气从井口输送至中心压缩站;二是对产出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符合环保的要求。目前常用的煤层气集输系统有三种类型:

(1)对每口井产出的煤层气进行单独处理和压缩,然后用小口径、中等压力的管线将煤层气输送至中心压缩站。

(2)还应将井组的煤层气收集在一起,通过低压集输管线输送到卫星增压站,再进行初步处理和压缩,最后输送到中心销售压缩站。

(3)要尽可能地降低煤层气井的井口压力,选用大小合适的集输管线将煤层气直接输送到中心压缩站。

3、煤层气集输技术

目前,我国的煤层气主要用于发电、化工和工业燃料等方式。从煤层气的开发利用的现状来看,最关键的制约因素是煤层气远距离运输问题。现就对主要的运输方式进行分析。

3.1 高压管道输送煤层气

目前我国煤层气远距离运输主要采用高压管道输送,主要运输煤层气压力较低,距离较近,煤层气的爆炸极限范围限制了它的输气压力。在采用压力管道输送煤层气时,考虑到大量O2的存在以及煤层气加压的同时伴有温度的升高,容易引起煤层气的爆炸。为保证煤层气加压过程的安全运行,有必要对煤层气加压过程的爆炸极限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对于煤层气输送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煤层气液化技术

根据目前的煤层气利用中存在的气源、气体输送等问题,可以考虑采用煤层气液化的方式促进煤层气的利用,这种方式有如下优点:

(1)煤层气液化后便于进行经济可靠的运输。用专门的槽车等运输工具,把边远地区分散的煤层气,经液化后进行长距离运输到销售地,相对管道输气方式具有方便可靠、风险小、适应性强的优点。

(2)煤层气液化后储存效率高、占地少、投资少,并且有利于平衡调节城市的负荷。一些城市燃气化以后,由于民用气量冬用多、夏用少,或者因用气的化工厂检修或者煤层气厂本身进行技术改造,甚至是输气管网出故障等,都会造成定期或不定期的供气不平衡,而建设LNG储罐就能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3)液化生产过程中释放出的冷量可回收利用。例如可将煤层气汽化时产生的冷量,用作冷藏、冷冻、低温粉碎等。液化槽车被形象的比喻为“高速公路上的天然气管道”,因此,液化技术为煤层气的远距离输送创造了条件。从煤层气液化储存的角度来看,大型LNG储罐可储存7×103~2×105m3液化煤层气,小型LNG储罐可存5~50m3液化煤层气。液化煤层气经简单的气化装置处理就可重新变成气态使用,液化储存的煤层气可以用于城市管网和解决天然气电厂的调峰难题。因此,煤层气液化克服了长途铺设管线耗资大,覆盖地区有限,且不具备储存和调峰能力的缺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3.3 煤层气固态储运

在煤层气开采和矿井瓦斯处理问题上,利用管道和液化运输都不经济,利用水合物收集、输送则可发挥其灵活、经济的优势,并且操作安全、技术难度不大、工业应用可行性高。Gudmundsson等提出了利用水合物技术开采海底天然气模型并进行了试验,但这一技术还处在实验研究阶段,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4、结语

总之,煤层气是一种优质的、清洁的能源,具有环境性能好、热效率高等优点。但是利用煤层气也还面临着很多问题,主要是运输问题。因此说研究煤层气的集输技术,对于煤层气更好的发展和利用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闯.煤层气利用技术方案研究[J].煤气与热力,2005,6.

煤气安全技术管理篇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19501

现阶段我国煤矿企业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的应用还比较落后,这对于新时期我国煤矿企业的发展壮大来说是一个障碍。而将数字技术引入到煤矿企业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中,是现阶段科技发展情况下,煤矿企业的关键任务。它对于提高煤矿企业的工作效率,提高其生产的安全性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数字技术特点;然后阐述数字技术在煤矿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旨在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1 煤矿企业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应用的特点及其重要意义

首先,数字技术在煤矿企业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中具有可靠性高的特点。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智能机械设备的发展,数字技术在煤矿企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必要。数字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煤矿企业生产操作的安全性,同时在操作的准确性、生产效率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其次,煤矿企业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的应用还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因为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机械设备的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不仅帮助煤矿企业实现了自动化生产,节省了生产的劳动力成本,同时还实现了设备自身的自我诊断和修复功能。最后,煤矿企业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的应用简化了煤炭生产的操作程序,增强了可操作性。数字技术的自动化控制,使得生产的自动控制能力增强,同时提高了煤矿企业电气自动化的管理能力。

煤矿电气自动化中应用数字技术,具有以下几方面意义:(1)提升产品经济性、可靠性及安全性。比如作为工序复杂、设备种类多样且环节繁多的露天矿开采工艺系统而言,面临的环境比较复杂,露天矿山的规模较大,其生产设备和投资巨大,由于其作业环境和作业对象的特殊性以及露天开采工艺的动态性,导致了在进行工程作业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和安全威胁。露天矿用的大型电铲、卡车设备是露天采矿工艺中运用较为广泛的设备,我国大部分的露天矿大都采用电铲、卡车工艺系统,它具有开采强度大、规模适应性强以及建设速度快等优点。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开采中,能够保障设备的质量和性能,使之安全性和生产效益都能够进一步的提高。(2)使产品占据市场优势。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只有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

只有保持自身的可靠性才能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质量和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如今各大厂家在选用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时候往往注重的就是设备的可靠性,也就是设备的质量问题,一味的降低产品设备的成本而不注重其可靠性的商家,终究要面临巨大的经济利益的损失,因此在不断地提高产品设备的功能性的同时,也要充分的保障它的可靠性,这样才能够使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快速的发展,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安全威胁和经济损失,最终使产品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2 数字技术在煤矿企业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分析

一方面,在煤炭企业的生产中,智能化安全生产终端技术开始采用,设备通过光纤连接起来,实现了自动收集与控制数据。在数字技术的使用中,通过面向通用对象的煤炭生产安全管理试件的虚端子的使用,改进了传统的二次回路。同时其在通信装置间的应用从而使煤炭生产管理的远程控制得以实现,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智能化。另一方面,煤矿企业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应用将使煤炭企业生产管理将向着信息化、开放化和分布式管理发展。将实现利用互联网对煤矿企业生产的全面控制和操作;在内外部系统相协调的条件下提高其对准确处理数据的能力;在内部模块既相互独立又联系的模式中分散风险,实现管理的自动、安全、高效。

2.1 煤炭采挖方面机械的应用

近些年来,电牵引成为了大部分煤矿生产比较发达的国家采用器械的发展方向。如某些国家已经开始采用多横向安置的电机驱动系统,随着生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装机容量也越来越大。有的国家采掘机械总的装机功率在1000kW,甚至达到了1500kW。此外在电牵引方面,交流电牵引的利用不仅安全可靠,而且大大提高了效率,抗污染能力强,维修方面等都是许多煤矿企业对其青睐有加的原因之一。煤矿企业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的应用核心是计算机的应用,在和传感器以及故障诊断技术的配合应用中实现了效率、准确度和可靠性的提高。在工作面输送机和液压支架技术的发展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开始深入其中,实现了煤炭生产的安全和高效,更有利于管理人员对其进行操作。如电液控制和高压大流量的供液系统的发明,使支架的移架速度可以达到7s/架。但是和煤矿生产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煤炭生产自动化技术中数字技术的采用还是比较落后的。如我国煤炭采掘设备最大的装机功率才830kW,液压牵引的功率和发达国家相比也比较小,只有500kW。而且我国煤炭企业生产中的电牵引设备多采用的是国外的进口设备,国内在这方面发展的不成熟是制约国产设备生产和使用的重要原因。在煤矿企业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的发展方面,我国各方面都处于落后的阶段,甚至是刚起步的阶段。

2.2 煤矿运输提升机的应用

随着我国煤炭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开采量的不断增加,胶带运输的形式开始在一些大的煤矿生产企业中开始采用,在这种运输系统中,工况监测系统的研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并促使其在企业生产中得到了较快的应用和普及。随着计算机技术和PLC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他们的普及程度也进一步得到提高,形成了系统化和综合化的保护系统。对于地面目标监控DCS技术的发展使其得以实现。同时胶带机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和胶带集中监控系统的研制和运用,使得胶带自动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

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交交变频器技术的发展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调速系统的进步。同时在提升机安全性方面发展的方面,PLC作为中心控制器的应用功不可没。同时对于煤矿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角落的数字化监控的实现,使监控的范围集中在中央控制室,这对于企业监控和操作的方便性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器械运行的每一个环节的监控,提高了煤矿生产企业在生产管理中的安全性。

2.3 煤矿安全及监控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安全监控系统在煤矿企业生产中的应用对于提高企业生产的安全系数有着重要的作用,尽管我国已经研制出了如K195、KJ4、KJ2等安全监控系统,在世界国家中处于中等水平,但是和煤炭生产先进国家的水平相比还是有一段距离的。而且我国许多大型煤矿生产企业的安全监控系统大多都是从先进国家引进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国安全监控系统在发展方面还有一定的路要走。尽管安全监控系统在我国多数煤矿生产企业中已经得到了应用,如遥测仪、红外线自动喷雾和断电仪等装置已经基本上可以满足我国煤炭企业生产对于安全性的要求,但是与我国安全监测装置相配的传感装置在使用寿命和稳定性方面的缺陷使得这些安全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大打了折扣,没能使我国的安全检测系统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 结束语

煤矿企业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以往传统煤矿企业的生产模式,减少了劳动力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对于煤炭企业安全性的提高有着极大的帮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在煤炭企业生产中的应用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我国要想在煤炭生产领域中实现更加高效安全的生产,就必须发展与此相关的核心技术,改变对外国生产技术的依赖,实现生产和发展的独立自主。

参考文献

[1]张英.数字技术在煤炭企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J].煤炭技术,2013,(10):5052.

[2]黄兵.煤矿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探析[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4,(4):396.

煤气安全技术管理篇13

在煤炭的机械化程度和信息化程序得到极大提升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煤矿电气设备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主要问题

1.1 管理重视不够

客观地讲,现在煤炭企业对机电管理的力度比过去任何时间都强,不但有专门的机电设备管理人员,还有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人员,但仍然存在管理不到位,管理不及时的现象。

深层次的原因是个别煤矿企业管理层没有真正认识到机电管理出效益的重要性,没有按标准配备人员,舍不得把那些年富力强的专门人才放到机电岗位,导致企业电气设备管理人员不足,专业组织不健全,管理网络脆弱,职能作用淡化。

1.2 设备自身缺陷

随着我国整体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煤炭矿山企业的电气设备,品种越来越多,配套越来越好,进口设备也常见,大型、重型设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也存在设计不切实际等问题,特别是设备配件多而杂,反而制约的零件的通用性,加上个别零件更新维护费用过于昂贵,造成设备老、旧、杂、带病运转等问题,与安全生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1.3 维修力量薄弱

煤炭电气设备维修队伍技术力量薄弱,技术手段落后,是长期以来煤矿企业存在的薄弱环节。因此,在一些煤矿,电气设备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从事一线服务,指导煤矿生产的专家型人才更少。导致有设计规范,有措施不具体的电气运行现象时常发生。

1.4 检查保养不够

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对于电气设备的检测手段水平还比较低,一些固定设备的电压表、电流表、压力表、真空表、安全阀等未按规定定期校验,加上还有的仪器仪表老化,测试手段和方法跟不上设备更新的步伐,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现象屡见不鲜。同时,煤矿受资金制约,在检查保养时,片面为了节省经费,该保养的保养不足,该更换的更换不到位,造成煤炭电气设备安全生产处于被动状态。

2 煤矿电气设备管理的改进

煤矿电气设备存在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或者解决不到位,势必影响煤矿企业生产。从根本上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解决好煤矿电气设备的维修问题。

2.1 重视电气设备管理

重视煤炭企业电气设备的管理,首先是企业领导人要从思想的层面加以重视,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以倾斜,这是加强煤炭企业电气设备管理的关键。同时,作为专门的管理部门,煤炭企业电气设备的管理层要经常性,采取简短有效的方式,向分管领导汇报这方面的专门意见和建议,并争取得到领导的支持。

同时,加强煤炭企业电气设备的管理,应从宏观的层面加以管理,要作为企业生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和独立分支,在生产的全过程中加以体现,这就要求煤炭企业电气设备管理队。

2.2 建立机电管理机构

上面提到,煤炭企业电气设备管理要从煤炭企业生产的角度来认识。因此,相应的电气管理机构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体系结构等方面,都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不盲目贪大求全,不能一味模仿学习,但为了保证生产的安全和持续,必须要相对稳定,人员要稳定,机构要稳定,职责要稳定。

无论怎么样的形式,建立一个专门的煤炭企业电气设备管理单门,是新形势下,煤炭企业发展的必须。特别是对于那些井型较大,设备较大,发展强劲的企业来讲,更显得尤其重要。可以从机构、规章、职责、职能、经费、编制等方面,从制度的层面加以确定,并扎实地推进。

2.3 做好综合管理工作

煤炭企业电气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掌握设备动态,建立、保管设备档案,办理设备调拨转移手续,掌握设备技术性能状态,编制审查设备购置、更新、改造、修理、配件计划,掌握大修资金的使用,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的管理。

各矿应建立设备综合管理体系,完善设备综合管理制度,配齐设备管理人员,实行流程化管理,扎实地做好设备综合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管理制度化、正常化、规范化。

2.4 认真落实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煤炭企业电气设备管理活动的准则,是做好工作的纪律保证,应建立健全。当前,规章制度执行不利是突出的问题,特别是操作、维修、综合平衡、质量验收、现场管理等制度的执行方面尤为突出。煤炭企业电气设备管理的主要工作对象是设备,落实规章制度也必须以管好、用好、修好设备为主要工作内容。

目前,急需重点落实的规章制度是:煤炭企业电气设备管理人员责任制度;设备使用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检查、维修、质量验收制度;机电事故管理、设备现场管理、技术管理、综合平衡、班组经济核算等制度。

2.5 强化综合管理平衡

计划管理是机电管理的核心,是组织机电业务活动的根据。编制机电工作计划,一般应根据机电设备的技术状态、矿井生产计划、企业财力和物力、机电施工技术力量、技术条件手段、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要求等。

及时有力地正确协调平衡是计划顺利实施不可缺少的手段。首先要有一个比较得力的协调平衡机构。小型矿井可采取机电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轮流值班的方法,代行机电调度员的职责。其次是建立健全综合平衡工作制度。再次是定期组织分析机电设备安全、质量、维修、动态、电力及单位二次分配等方面的情况。机电工作协调平衡还要根据季节侧重点有所变化。

2.6 加强标准化管理

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组织,提高全体机电人员的质量标准化意识,按标准化要求开展机电工作。煤炭企业电气设备管理标准化是确保矿井机电安全生产的基础,应逐步完善标准化工作,成立标准化领导小组,制定标准化建设奋斗目标及具体措施、完成时间。实行“三抓”,即面上抓质量升级,线上抓达标头面、机道、机房,点上抓薄弱环节。建立煤炭企业电气设备管理标准化奖罚制度,开展标准化竞赛活动,树立标准化样板区队、机房硐室、机道,推动煤炭企业电气设备管理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开展。

3 结语

对于煤矿而言,其电气设备运行过程的安全性和正常性不仅关系着煤矿的正常生产,更关系着煤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必须不断加强煤矿电气设备的维修及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