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机械制图教案实用13篇

机械制图教案
机械制图教案篇1

一、教学案的基本理念

教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与教学方案,也就是将教案与学案的内容融为一体。学生依据教学案先自行课前预习,带着问题进课堂,课堂上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交流合作、动手操作、虚心好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组织、引导、帮助和促进作用,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讨论,对重点、难点进行点拨、诱导、启发,并利用课堂检测掌握学生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评讲。教学案实质上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教学案不仅起着沟通教与学的作用,而且起着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

二、教学案的编写方法

1.教学案的结构

(1)教学案中内容结构选择要体现一体化的要求。例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自主梳理(课前导学)、课堂探究(课堂例题)、随堂闯关(课堂检测)、自我评价(课后作业)、衔接高考(对口高考班拟此项,让历年对口高考题再现)等均是教学案中重要的内容。教学案中的内容要呈现思维梯度,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的填空、习题的堆积。

(2)教学案中要包含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要做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教学案中的教学过程要精心设计,要有创新性,要具有时代感,要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

2.教学案的编写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案编写是一项艰辛而系统的工程,为了提高编写质量,机械教研组应人人参与、集体讨论、分工共同合作。一份优质的教学案一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教学案编写要经过如下程序,一是根据教材内容学纲、考纲确定教学目标;二是按章节分配主备教师,建议机械制图学科一次课(2课时)一份教学案;三是集体讨论,确定格式、内容和习题;四是由主备执笔,完成教学案编写;五是使用完后,集体反馈意见,完成修改。

以中职机械制图第三章第六节中圆球三视图为例,简要说明教学案的生成及编写内容和过程,供大家参考。

(1)教学目标:①明确圆球的形成及投影特性;②掌握圆球三视图画法及求其表面上点的投影;③灵活运用辅助平面法求圆球体表面上点的投影。

(2)自主梳理:①圆球面的形成(学生完成填空题,填空题略);②圆球的投影及分析(学生看直观图完成填空题,直观图与填空题略);③圆球的三视图的作图步骤(学生完成填空题,填空题略);④求圆球表面上点的投影(学生完成填空题,填空题略)。

(3)课堂探究:例1:补画圆球的左视图并求作其表面上特殊点的投影(两视图图形略);例2:补画俯视图求作圆球表面上一般位置点的投影(两视图图形略)。

(4)随堂闯关:例3:求作圆球面上线的投影(三视图图形略)。

(5)自我评价:练习1:补画左视图并求作圆球面上点的投影(两视图图形略);练习2:补画俯视图并求作四分之一圆球面上点的投影(两视图图形略);练习3:补画主视图并求作二分之一圆球面上线的投影(两视图图形略)。

三、教学案的正确使用

教学案的使用,应体现出师生交流的有效性和及时性,通常有下面几个步骤。

1.发:课前要将编写好的教学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并对预习中有疑问的地方做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查:课堂检查,检查学生的自主梳理情况,检查学生预习效果,强化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3.导: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做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维持持久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探索问题的能力。当学生讨论问题似懂非懂渴望启发时,教师要善于借此时机,给予适当的诱导和点拨,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4.讲:教师对课堂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疏漏的知识点,或不太科学的表达,或难点的处理等方面进行精讲,目的是使知识点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巩固重点,攻克难点,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归纳小结,形成一条鲜明的学习主线。

5.练:教学案中随堂闯关部分由学生在课堂完成,而自我评价部分则由学生在课外完成。

6.评:教学案经教师批改后,对错题或共同的错误分别进行个别辅导或集体评讲。也可将相关易错知识点融在后面的教学内容中并进行有针对性评讲。

四、教学案的应用效果

我在任教《机械制图》学科高三复习课和高一新授课时均采用了教学案,学生反应很好。由于“先做后学,先学后教”的教学案符合了实践性强的《机械制图》课堂教学,它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抓住教学的主线,能更好地把握好教学重难点,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同时在第二次备课时依据教学案的问题,可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提高了第二次备课的针对性,也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使用了教学案后,所任教班级学生该门学科成绩均有大幅度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容量、课堂效率均有所提高。

教学案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将会给机械专业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宽松的思维空间和时间,也会给学生提供复习巩固的依据。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课堂上的不同情形,不断地及时搜集学生学习信息,进行多元化备课,对教学案进行添加、修改使其进一步完善,要灵活地给教学案注入活化剂,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尽管在教学案的设计编写中会花费教师更多的精力和心血,同时会增加教师的工作强度,但只要有利于推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方式的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生成绩和绘图实践能力,还是值得的。

总之,在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中使用教学案还需要我们不断地认真细致地研究,挖掘出教学案的巨大潜力,使教学案适应现代教育的不断改革,从而更好地提高中职专业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幼龙主编.机械制图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机械制图教案篇2

一、机械制图在CAD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随着计算机的发展CAD技术在机械制图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及推广,CAD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图形图像类和现代化机械工程的发展,特别是现代机械工业中数控机床及机电—体化技术和计算机精确建模的需求,更需要CAD的基础知识和三维立体知识。

2、CAD技术是现代化制图的需要,它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具有甩图板功能,但仍然需要有机械制图知识的支持,机械制图是训练学生的识图和制图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思维,树立三维图形和动手绘图能力的课程,是CAD技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机械制图知识,即使会使用CAD,也将仅仅是一个描图员,因为他不可能创造出新的应用图形及机械图纸。

二、《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模式

1、课程思路以《CAD》课程为技能主线,以《机械制图》课程为应用课题,有机地穿插与安排技能模块,贯穿全部课程,以动手绘制图纸能力,实际识图能力为目标,强调课程实用性及现实性,适当选取必要的理论课程内容,以实际动手应用能力为主,提高学生的兴趣所在,培养实用型熟练工种人才。 在教学中,虽然必须重视计算机绘图,但不提倡完全甩掉图板绘图,还应适当地强调按照实际的机械零部件,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绘图、识图能力。因为如果只是用计算机绘图将不容易在头脑中建立起三维立体图形的概念,在实际绘图时不容易找到图形所对应的点、线、面。结合机械制图的案例来进行实际动手绘图、识图能更好的在头脑中建立起三维立体图形的具体造型与形象。

2、实际教学中的课时分配:比例为1:3,即《机械制图》为1,《CAD》为3。

3、课程教法:将两门课作为一门课讲授,按1:3讲,先讲《机械制图》,后讲《CAD》,以《CAD》为主,《机械制图》为辅,以《机械制图》为线贯穿始终,在讲《CAD》时与《机械制图》结合起来,时时不忘《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用《CAD》带动《机械制图》,每讲一节CAD时,对机械制图作相应的简要介绍,尤其是要按照机械制图知识建立三维立体图形去体会CAD作法,在CAD作图完成即初步检验图形,并应留一定量的作业,全部要用CAD来完成,最后训练出来的是能够结合机械制图且熟练掌握应用CAD的人材。融合式优点:两者兼顾,既应用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又适应了CAD的先进性,既在头脑中建立了三维立体图形,又应用计算机绘制了图形,并且可以较早甩图板绘图。使学生结合机械制图作图法,进一步深入与透彻理解CAD命令。

融合式教法应是未来《CAD》与《机械制图》教法的发展方向,两者合二合一,比较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掌握实际应用技能,形成职业技术能力。

三、融合式教法选用教材与主要内容

1、机械制图:选用劳动出版社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械类专业通用教材《机械制图》。

2、CAD教材选用工业出版社《AutoCAD 2004绘图与教程》与《AutoCAD 2002试题汇编》,绘图员级。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机械制图》教学中,要注意新国标,简化画法,特别是视图的正确性画法。2、在《CAD》教学中,要注意细节与精确的实际技能项目。典型的特定技能如:极轴追踪,极坐标,尤其是一些标注上的要求和各项设置问题,一定要严格训练学生以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为准,不要标错和画错。这些关键性的应用技能与技巧,教师要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训练,使学生切实地掌握。例如:图形合并(PEDIT)命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令,当与机械制图的实际应用案例想结合对照进行教学后,学生感到真正学深学透了。

五、机械制图与CAD有机融合中的CAD采用案例教学法

1、 CAD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应用广泛而且行之有效的现代教学模式。CAD绘图案例教学是不同于其他学科案例教学法,针对CAD教学而言案例教学法打破了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不按教材的顺序授课,而是结合有关命令选出相适应的绘图案例,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具体案例的绘制上,首先讲解命令的使用方法,然后结合实例进行命令使用的练习。《机械制图》与《AutoCAD 2002试题汇编》,绘图员级为教材,以《AutoCAD 2004绘图与教程》为参考材料进行教学。主要特点:(1)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学习的过程。(2)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CAD的积极性,学生每完成一道题或一张图,都会很有成就感。(3)有利于促进同学之间的讨论,同学之间的比赛,形成同学之间互相追赶学习,变成同学我要学习的风气。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就是紧紧围绕机械CAD的基本操作要求,以案例为主线,将案例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感觉生动、直观、实用。

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是挑选合适的试题或案例图形,图形的来源途径很多,可以用《机械制图》实际案例,《AutoCAD 2002试题汇编》,也可以由教师自己绘制。挑选图形时应注意一下几点:第一,要围绕所讲命令来选图。第二,案例图的难度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一定的递进关系。第三,每个案例图都应具有区别和共同点,可以用不同的命令完成,使学生领悟CAD的奥秘。

2、实施阶段

案例教学法,摒弃原来的手册式的命令讲解顺序,将作图方法融入案例的绘制过程当中,用到什么命令就讲授什么命令。案例教学法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上机练习。上机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是检验教学效果,发现学生问题的机会。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做大量的案例练习,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当然也不少,老师应该当场给以解答。对于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应进行归纳总结,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当场讲评。我们在学生上机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往往不注意各种快捷键的使用,如:ESC键、回车键、空格键等。不注意观察状态栏,如正交、对象捕捉、对象追踪的状态等,这样就导致初学者画出来的图形精度差。不注重复杂图形的画图顺序,重复工作浪费大量的时间。不注意观察命令窗口,CAD很重要的特点是使用命令时在命令窗口有命令提示,而初学者往往只看绘图窗口,这样遇到问题就容易卡壳。我们在讲解以上内容的过程中就要特别的给学生以提示,从而引起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画图习惯。

3、具体案例

绘制简单螺纹长轴制作过程:新建文件、设计图层、学会用直线、偏移、圆、圆角、倒角、修剪、镜像,样条曲线、简单图案填充、对象捕捉,尺寸标注等基本操作。简单长螺纹轴本案例主要有以下要点:

(1)对称性图形的绘制:在轴类零件图中,主视图一般都为上下对称图形,对于该类图形,可以先使用绘图命令绘制图形的上半部分,然后再用编辑命令对其进行镜像操作,可以提高作图的效率。

(2)假想断开的绘制:先绘制已知尺寸的二端轴,中间用细实线断开,标注尺寸的真实长度。

(3)大部分的学生在绘制轴类零件时,基本采用偏移命令绘图,建议学生采用正交绘图的方法,可以提高绘图速度。

六、结束语

机械制图教案篇3

1教学体系系统化

机械制图课程的实践性和基础性非常强,讲授的知识面宽并且设计后续专业课程内容,必须与相关课程形成良好的配合,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整体学习系统。应当建立系统的教学体系,教学需突出实用性,并有效融合机械相关知识。

将机械制图课程定位于培养设计制图能力,而非单纯的制图技能。在机械制图课程开设之前,可进行金工实习以及机械基础知识入门学习;利用机械制图课程设计,初步将机械制图训练过程与机械设计联系到一起,体现设计制图的思想。并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开设中,指定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案,形成以设计―工艺―绘图为主线的课程学习体系,将制图课程的学习深化到后续课程之中,使学生的制图水平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得到不断提高和升华。

2教学设置实用化

2.1改善师资结构,强化教学实用性。打破教研室限制,不设置专门的机械制图教研室,改由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专业课教师直接担任机械制图课程。利用专业课教师丰富的实际课题研究经验,避免了制图教学过程的单一性。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将专业研究成果、经验和成功开发案例引入制图教学,从而实现制图教学同实际应用的有机联系,使得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真正脱离传统意义上的读图绘图训练,从而更适应行业发展需要。

2.2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改善单纯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师适当采用绘图软件增加授课效果。对于一些难点和重点,教师必须进行实际绘图,逐步细致讲解绘图过程。由于受教室场地、光线、学生人数等客观因素的限制,黑板作图只能对教室前几排的学生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黑板作图耗时费力,影响教学进程。这时,教师可利用二维绘图软件(如AUTOCAD)模拟完成黑板教学,既可保证图形的清晰性,又加快了绘图速度。通过对某些局部的放大显示,保证了图形的良好可读性。此外,可利用三维软件现场建模,及时帮助学生构造形体的空间形状,有助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2.3强化课程设计环节,注重理论学习的创造性培养。延长机械制图课程设计时间,将单纯的零件测绘实践改为“测绘+设计”的模式。首先,给出某种产品的部分零件实物,让学生完成零件的测绘;然后,根据测绘数据、依据具体设计装配要求,自主设计个别主要零件;最后,绘制完成整个产品图纸。这种课程设计模式,既训练了学生对卡钳、游标卡尺、量角规等常见测量工具的使用技能,又培养了学生创新设计简单零件的能力。以培养学生设计制图能力为目标,要求学生在课程设计完成后,交出成套手绘草图、AUTOCAD电子图稿和全套打印图纸。经过课程设计,学生通过零件的测绘、设计,可熟悉产品出图的全过程,并加强了自身徒手绘图、计算绘图能力。

3助学形式网络化

开发网上助学系统,开展网上学习、测试和答疑。校园网络的普及使学生能够更为方便地接受远程教学,更好的吸收知识。可利用校园网络优势,研制开发网上助学系统,系统设置学习模块、测试模块、答疑模块。学习模块主要提供教师上课所用的课件和教案,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并配备了相应的例题解析;此外,该模块还链接其他高校制图精品课程网页,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针对机械类不同专业教学需要,在训练测试模块设置了不同难度的测试习题。系统开辟教师在线答疑专栏,学生通过网上留言或发邮件方式向老师提出问题,同时师生间也可通过BBS论坛交流学习信息。学生可利用该系统,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学习情况,选定相应难度的试题,利用系统的二维绘图功能完成解题过程。系统自动对学生输入的答案做出判断,给出学生成绩,并提供正确答案以供参考。

助学系统充分利用网络生动、直观、形象、和交互的特点,既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又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能根据情况调整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教师学生互动学习、人机交互的良好教学机制。

4测试方法的人性化

制图考试形式不能仅局限于简单的书面测试,而要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分段考试,机械制图成绩构成如下:

制图基础考试(40%)+课程设计(30%)+软件知识考试(15%)+平时成绩(15%)=机械制图总成绩(100%)

对于制图基础部分的内容涉及得都是基础知识,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及读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是可采用闭卷的形式考评学生的掌握程度。当然,可采用标准化考试模式,即采用考试选题系统,直接让学生上机考试。该部分考试成绩占学生总成绩的40%。设计制图部分,重点要求学生掌握设计绘制机械零件图纸及装配图纸的能力。由于该部分内容跟专业结合较紧密,应作为考核的重点。该部分可通过“测绘+设计”课程设计的形式,让学生参与整个机械零件图纸绘制过程,既考核了学生对零件图、装配图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培养了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并考核了学生手工制图和计算机绘图能力。该部分以图纸形式提交给教师,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

机械制图教案篇4

二、具体教学内容设计实施方案

具体教学内容设计方案,采用理论讲授、实践演练和相关知识点视频相结合的形式,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目标为准绳,探索一套能提高学生机械工程实践能力的课程内容设计方案。具体实施方案包括:课程内容模块划分、模块内容内部知识点梳理、核心知识点明确和强化三部分。

1.课程内容的模块化划分。针对本课程内容囊括机械识图、机械制图、工程材料、材料热处理、冷加工和热加工等诸多内容,可以将课程内容模块化划分为机械制图模块、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模块和冷热加工模块。(1)绪论。该部分说明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机械识图与制图。该部分说明机械工程图纸的具体过程。(3)工程材料及热处理。该部分说明机械工程材料的性能优化方法及过程。(4)冷加工和热加工。该部分说明获得具体机械产品的方法及过程。

2.课程模块内容内部的知识点梳理。针对课程内容的模块化设计,具体44学时的课程模块内部内容的知识点梳理如图1所示。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讲述机械工程学科知识的涉及范围以及相关的实际应用意义,共2学时;第二部分“机械识图和机械制图”,主要讲述机械结构零部件图纸的绘制基础知识,平面图纸的识图看图方法,12学时,cad计算机制图基础知识,3学时,该部分共15学时;第三部分“工程材料及热处理”,主要讲述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结晶过程等微观结构3学时,金属材料宏观力学性能及结构3学时,铁碳相图6学时和奥氏体转变图6学时,共18学时;第四部分“冷加工和热加工”,主要讲述相关的压力成型加工方法及设备3学时,铸造方法及相关设备3学时、焊接方法及设备3学时,共9学时。

转贴于 http://

3.课程核心知识点的明确和强化。有了课程内容的具体梳理,课程内容核心知识点还必须有所突出,以保证学生对本课程的重点了解。(1)核心知识点一:机械识图。该知识点主要培养学生的看图和图纸设计表达能力,即便是对经济管理类等非机械类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实用的。它既可以拓宽学生的工程识图及制图方面的知识面,又可以为学生提供机械工程专业的专业背景知识,从而提高不同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2)核心知识点二:三条曲线。该知识点由应力应变曲线、铁碳相图和热处理c曲线组成。这三条曲线覆盖了整个工程材料及热处理课程内容,既可以拓宽学生的工程材料方面的知识面,又可以为学生提供工程材料专业的专业背景知识,从而提高不同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机械制图教案篇5

1 教学改革内容

1.1 课程设计任务的改变 一般而言,课程设计课题应具有普遍性和实践性,所谓普遍性是指能够充分反映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即通过课题的完成能够将课程大部分知识加以应用;实践性是指课题的选择要符合生产实际及要尽可能与专业相结合,也就是设计课题必须来源于本专业的企业真实生产产品。本次教改变化最大的就是课程设计任务的变化,课题组定的设计任务已不再延续减速器设计,而是结合温州地域及经济发展特色首先选择行业方向,经课题小组第一次市场调研,入选的行业锁定为包装、印刷、食品、橱卫行业,本次教改就定为包装业。接着课题小组进行第二次市场调研,选择机器设备,经过多方对比、咨询、技术文献检索、企业实地考察,考虑到机器设计方案对学生起到的思路引导作用和创新要求,考虑到课程设计的难度、工作量及学生的水平,考虑到机器设备结构对课程知识面的覆盖程度,课题组最终选定了手扳封罐机项目。这款设备符合温州民营小微企业的生产特征,它来源于温州日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项目真实、新颖,贴近生活本源,它是易拉罐的卷边封口包装机械,学生对易拉罐非常熟悉,对封罐机实现的封罐功能动作有着莫大的兴趣,正好用来印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温州是座轻工业城市,有着包装、印刷之都的城市名片,手扳封罐机项目无论是从封罐工作原理,还是从封罐机传动装置而言,都非常适合做机械设计训练之用,机器设计难度适中,工作量适中。

本次教改另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做机器整机设计。在课程设计内容上,课题组提出以整机设计为要求的设计任务,为了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学校教授内容与企业生产产品的“零距离”,课题组决定设计课题必须来源于教师科研或企业现行的真实产品,注重工程设计环节(工作原理与方案设计——运动设计——承载能力设计——结构设计)的训练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手扳封罐机就是一整的机器设备,不象减速器只是一个传动部件,完整的机器设计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机械,可以对学生的机械工程观念起到进化作用;完整的机器设计可以在任务分配上更好地细拆(拆分成部件),达到让每位同学的工作任务不一样(工作量相当),但全班组合起来就是一套完整的机器技术文件。

1.2 机器方案设计的多元及创新 本次教改的机器设计方案不是唯一的,学生通过头脑风暴法、分组讨论法提出了2种手扳封罐机设计方案,绘制出机器传动系统图,从中择优。这种做法把学生从减速器单一的设计思路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的思维多元化,起到实质性的创新锻炼。

1.3 课程设计形式的改变 在课程设计教学形式上,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完成一个具体的设计任务,每组4~6人,学生以各种方式查找课程设计参考资料,组内讨论确定设计方案,参加由指导教师主持的课程设计讨论会。团队内部各成员分工合作,各自完成一部分设计任务内容,组内合并、整理修改后,就完成了团队设计任务。以前的课程设计,全班每位学生的工作量及工作任务完全一样,本次教改改变了这种传统做法,采用了错开机制,使得每位学生的工作任务都不一样。

方法1:装配图按照团队内学生自己确定的设计方案绘制,零件设计每位同学是不一样的,每人画4-5张不同的零件图,团队就可完成(4-5)x6=24-30张零件图,整合后重要的机器零件都绘制了零件图,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方法2:把机器拆分成几个部件,每个团队承担一个部件的设计任务,每位同学承担的零件设计任务也是不一样的,团队内整合就是一个部件,全班整合就是一整的机器设计文件。

1.4 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 本次教改在学生工作任务的分配上采用了错开机制,使得每位学生承担的工作任务都不一样,但整合起来就是一整的机器设计文件,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本次教改的设计任务不象减速器设计,有关减速器设计的资料数量众多,如网络资源、图书、工程图、教材、教参、音视频等等,来源广泛,而封罐机资料不多,查找也不易,但可以培养学生对技术文献、技术资料的检索能力,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经历了工程设计路径、方法与过程的锻炼,达到了培养学生设计能力、机械制图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对项目驾驭能力的目的;课题小组一改以往重结果的单一考核模式,采用了设计方案、设计过程、设计结果并重的考核模式,并让学生锻炼了如何答辩。

2 教学改革过程

课程设计前,课题小组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讲解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求、内容、方案、进度,让学生先行了解,并通过作业形式做了一些前期准备(如设计计算、零件结构设计等)。具体做法就是把课程设计和课程的讲授结合在一起,即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就将课程设计任务下达给学生,将课程设计的部分内容放在课程教学中或者作为课后作业完成,让学生带着任务有针对性地学习。比如课程讲授弹簧的特性及设计后,就可以安排手扳封罐机升降机构的设计;讲授齿轮传动、轴、轴承知识后,就可以布置学生进行减速装置的设计等。

在课程设计期间,课题小组与学生共同执行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整体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案例的要求,共同执行了教学改革项目实施方案与进度,效果良好,正是因为课题小组的努力、学生的努力,使得教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取得了相应成果,当然也发现了不足。

3 教学改革成果与问题

课题小组按照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整体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案例的要求,本着过程、结果并重的思路,从设计方案、设计计算、装配图、零件图、设计说明书、答辩等环节对课程设计进行了全过程指导、考核,着力培养、打造学生的机械工程观念,使得教改项目取得了三点创新、三项成果,当然也发现了三处不足。

3.1 三点创新 ①本教改项目是设计一整的工作机器——手扳封罐机,没有限定设计思路,可以有不同的设计方案,让学生有拓展和创新的空间。②本教改项目是设计易拉罐封口机器,机器有具体的封罐功能动作,容易激起学生的探索兴趣,且学生非常熟悉易拉罐,新项目贴近生活本源。③本教改项目在学生工作任务分配上采用错开方法,使学生分别承担不同的设计任务(工作量相当)。

3.2 三项成果 ①每个学生都以文件袋的形式有了一套技术文件(设计任务书、装配图、零件图、设计说明书),全班整合后就形成了手扳封罐机全套技术文件。②课题小组积累了大量教改原始数据、资料及经验,形成了课题研究报告,使教改项目的后续改进、完善有了明确的工作方向。③课程设计使学生有了综合实践的平台,有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有了查找资料、检索文献的能力,使学生向着机械工程又迈进了一步。

3.3 三处不足 ①虽然本次教改提倡机器方案设计的多元及创新,通过头脑风暴法、讨论研究法,学生对手扳封罐机确实提出了2种设计方案,绘制出了机器传动系统图,但根据设计方案择优原则,最后全班统一选择了企业样机的设计方案。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把学生从减速器单一的设计思路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的思维多元化,但最终结果仍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创新锻炼。②虽然本次教改强调了过程考核,但收效不是很明显,如何对学生进行过程考核还有待思考、加强。③学生完成的技术文件(装配图、零件图、设计说明书)总体而言质量不是很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设计质量也是要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课题组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还要持续去改进,努力去完善,最大限度地把问题的影响降到最低,让师生均通过教改受益,课题组也会考虑扩大教改项目的使用班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来,让更多的学生受益。教改实践证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新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以及对实际项目的驾驭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科目如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有更深刻和更明确的认识,加深了学生对机械结构设计、机械传动精度分析、公差配合选用的理解;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熟悉产品从市场调研、方案设计、结构设计到绘制图纸的整个设计流程,让学生懂得工程设计的路径、方法与过程;达到了培养学生设计能力、机械制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的目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意识,为今后从事机械专业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红.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探索[J].价值工程,2011(36).

机械制图教案篇6

《机械制图》是工科类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手工绘制工程图样和识读工程图样的能力。AutoCAD是一种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绘图功能的软件包,由于其绘图速度快,绘图精度更高,操作简单易上手,因此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其已成为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工程绘图工具。经过各行各业的二次开发,已经有了更简单易用的、功能更强的行业AutoCAD,因此,各行业的计算机绘图已广泛而全面地代替了传统的尺规绘图,新形势要求高等学校工科类各专业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绘图知识,具备计算机绘图能力。

二、整合机械制图与AutoCAD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机械制图》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图标准和手工制图方法,通过学习《机械制图》,培养学生的手工制图和识图的能力。AutoCAD是在统一制图标准下开发出来的计算机绘图软件,通过学习AutoCAD,使学生绘图速度更快,绘出的图更精确。可以看出,掌握《机械制图》是前提,掌握AutoCAD是提高。换言之,掌握了《机械制图》而没掌握AutoCAD的学生,具有制图识图的能力,可以单独进行设计制图,但绘图效率不高;但是,掌握了AutoCAD而没掌握《机械制图》的学生,只能照仿已有的图样,由于不具备制图能力,因此不具有单独设计制图的能力。

因此,为了具有较高效率的独立设计制图能力,学生既要掌握《机械制图》,又要掌握AutoCAD,这就说明了有必要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整合到一起。

2.可行性

前文提到,学生掌握《机械制图》是前提,掌握AutoCAD是提高,《机械制图》和AutoCAD绘图的工程标准是一致的,是统一的,学生掌握了《机械制图》再学习掌握AutoCAD,是更深层次的提高,不存在矛盾体,因此,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整合到一起是可行的。

三、整合机械制图与AutoCAD的方案设计

工科类专业《机械制图》主要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构形、表达、读图、绘图,三种技能:徒手绘图,尺规绘图,计算机绘图(此为近年新增加的技能)。教学内容: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投影基本知识、三视图、组合体、图样表达、零件图、装配图等。AutoCAD内容:概述、基本图形绘制命令、基本图形编辑命令、图形设置、尺寸标注等。《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各个知识点环环相扣,已经形成不容打乱的经典体系,所以我们以机械制图的内容为主线,整合后的内容如下: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投影基本知识、三视图、组合体(含计算机基本图形绘制命令、计算机基本图形编辑命令、计算机绘图图形设置、计算机绘图尺寸标注)、图样表达、零件图、装配图等。

四、整合后的考试方案

将尺规作图笔试与计算机绘图技能考核相结合,作为整合后的考核方法,原则上那些现实工作中即时用到的内容,如尺寸标注的四要素,投影的三等规律,看二视补三视,图样表达等内容可作为笔试内容,而将实际的工程图形(如零件图,装配图)作为上机考核内容,分值比例是期末考核占50%,课程作业占10%,其中考试占20%,平时课堂考核占20%,而期末考核中尺规笔试占60%,应用AutoCAD绘制大作业占40%。这一考核方式从学以致考转变为学以致用,一方面使得学生明白,学习是为了学会和掌握适应新环境下社会需求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能综合测验学生的手工绘图和计算机作图两项基本技能。

五、整合后教师在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整合的主旨是利用两门课的优势互补而把作为绘图工具及辅助读图工具贯穿于整个工程制图教学中,由于AutoCAD功能强大,命令繁多,版本每年都更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

1.AutoCAD版本的选择

AutoCAD版本不宜用最新的,应选择社会上用得最广泛的即最流行的版本,并且是与学校硬件设备相匹配的版本。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理论教学是基础,实践环节是知识再现的途径,也是加深理解理论知识的手段,所以除了课堂安排的上机操作外,课后的练习同样重要。

3.合理布置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是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但课外作业不宜过多,以免学生反感,从而出现抵触情绪。课余作业要讲究设计,既具有代表性,又源自工程实际。

4.把握重点内容

制图标准是本课程的重中之重,严格要求学生,逐一过关。

5.多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由于计算机技术不断更新,现代化教学手段日新月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用心选用,包括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Flas,利用投影仪、教学软件、实物模型,现场参观。

机械制图教案篇7

机械是中职学校中的一类热门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的机械结构设计与维修水平,进而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纵观当前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行业水平在不断提高,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因此,加强对机械类人才的培养很关键。中职机械专业课程中涉及的概念、原理与专业术语较多,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

此外,传统的中职机械教学模式选择不当,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机械专业课程的实践性特点相偏离,进而导致机械教学效果不理想。

为改善当前中职机械教学的现状,应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机械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喜好与兴趣,借助多媒体平台实现对机械零部件的构造、原理与运行状态等进行直观、具体的展现与模拟,这是提高机械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多媒体能制作PPT,能将机械课程学习的知识点与基本架构进行明确的展示,同时,还可添加相关的图片、音频与视频文件等,以达到辅助教学的效果,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视频动画等将难度大的知识点简单化,便于学生对机械原理、基本构造等加以理解。此外,还能凭借动画手段来模拟整个机械设计、制造与修理的具体操作手法,能让学生更为直观地学习到相关知识点,产生学习与模仿的兴趣,利于提高机械教学质量。

二、中职机械教学现状分析

中职教育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输出的重要渠道之一,以培养职业性、专业性人才为目标,为机械制造业提供相应的人才资源。从当前中职机械教学的现状来看,课堂教学方法以灌输式为主,一些机械结构、运行原理图等的展示,也以教材为主,且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实践与课堂参与机会较少,久而久之,学生会对机械教学失去兴趣,进而影响机械教学质量。此外,中职院校资金紧张,相P的教学器材、设备数量较少,无法满足教学需求,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中职机械教学的基本情况来看,学生的主体性未能得到凸显,机械类实践操作较少,仅仅凭借理论知识点灌输是无法得到理想教学效果的。

三、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

1.结合机械教学内容,精心选择课题

开展中职机械教学,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其中,必须做到科学、规范,不是所有的选题都适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实施机械教学时,应结合机械教学课程的特点与难易程度,精心选择课题,一般都是语言难以表述、过于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等,才会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图片与视频动画效果来进行知识点的呈现,能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既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凸显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价值。若一些知识点没必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则无需使用多媒体设备,否则会浪费时间,且教学实效性也不强。

例如,在学习中职机械专业课程关于“渐开线齿轮转动”的知识点时,该项知识点理解起来有点难度,在渐开线性质、形成情况等方面,仅仅依靠教师的语言表述是无法实现的。若依靠简单挂图的方式来进行讲授,会让学生的思维较为模糊,一头雾水。此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对渐开线性质、形成过程、齿轮转动情况等进行直观、生动的展示,借助Flas对渐开线齿轮转动的过程进行模拟,特别是渐开线压力角、受力状态等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度了解与掌握渐开线的概念、性质与形成过程等知识。

2.融入情境化元素,以增强教学吸引力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心智与思维等尚未发育完全,对一些新鲜、热门物件等都充满好奇。开展机械教学时,应结合中职生的基本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一定的趣味情境,将机械相关知识点融入到情境之中,学生在情境中体会与学习机械专业知识点,这样知识点接受起来更容易,且知识点接受速度更快,还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利于机械教学水平的提高。需注意的是,在情境设置时,应具备职业特色与职场特色,模拟机械制造业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开展机械零部件重组、故障修理等操作,为未来学生步入职场环境进行预热。

例如,在学习中职机械专业课程关于“组合体的三视图”时,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三维状态下组合体,正确地画出三视图,教师应设置职场环境,制造部需要根据设计图样来确定螺母与螺丝的规格,以“螺丝与螺母”为任务,让学生扮演设计者的角色,先画出该组合体的三视图,教师充当设计图样验收与审计人员的角色。在画三视图时,部分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仅仅能观察到二维状态的画面,无法获取三维立体状态的画面。此时,可应用多媒体动画技术来实现三维空间展示,能让学生直观、具体地观察到三维状态画面,进而画出正确的三视图。

3.选择电子案例,开展职业素质培训

中职机械教学的实施,在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还应渗透一定的案例教学法,将案例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形成电子案例,借助电子案例来实施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机械知识点探究与学习的动力。此外,电子案例都是职场案例,职业性强,在展示电子案例时,能让学生对职场环境、工作内容、职责等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例如,在学习中职机械专业课程关于零部件组装的知识点时,教师可借助电子平台对零部件安装的视频进行展示,此时,学生会意识到自身能力与职场要求的差距,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

四、小结

就目前中职机械教学现状来看,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质量不高是突出问题。针对此类问题,中职院校应给予高度重视,加强设施建设,增加在教学设施上的预算,或者当地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以减轻中职院校的经济负担。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符合中职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与实践的兴趣,可营造健康愉快的课堂环境,与此同时,还可将小组合作、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法等渗透其中,强调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符合中职教育的宗旨与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春芹.论多媒体展示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6(19).

[2]聂君.浅谈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5(24).

机械制图教案篇8

Teaching Research on Mechanical Drawing & AutoCAD

of Sports Equipment Engineering

WANG Hong[1], HE Haifeng[1], WANG Genyan[2]

([1] Wuhan Sports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Sport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9;

[2] Wuhuan Engineering Co.,Ltd., Wuhan, Hubei 430223)

Abstract In the study, the teaching research of Mechanical Drawing & AutoCAD was done because the specialized basic course had strong and wide applicability and it was easy to expand the students' thought. All those are aimed to emphasize the sport equipment engineering from the 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in the sports universities. The special teaching program of Mechanical Drawing & AutoCAD was designed that was merged effectively with the other specialized courses in order to emphasize the sports equipment's feature. And the corresponding evaluation system was established scientifically. Finally, the teaching goal of "Mechanical Drawing & AutoCAD" could be achieved, and the trained intent of the sports equipment engineering might be also done.

Key words Mechanical Drawing & AutoCAD; sports equipment engineering; teaching programs

0 前言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规划大纲提出的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对1998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1999年印发的专业设置规定进行了修订,2012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将体育装备工程专业名称改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①

武汉体育学院(全国唯一一所开办工科专业的体育院校)于2008年起开设体育装备工程专业,专业名称的变化必将影响新一届本科生的培养计划及就业方向。因此,2013年武汉体育学院结合体育院校特点,根据人才需求现状进行了本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旨在有限的教学资源前提下,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使学生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本文结合体育院校开办工科专业的特点,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背景出发,以突出体育装备工程方向特色为基准,针对适用性强、应用范围广、易于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专业基础课机械制图及AutoCAD进行教学研究。设计出机械制图及AutoCAD与其他专业课程有机融合的富有体育装备工程专业特色的教学方案,建立了相应的科学评价体系,旨在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空间想象力、提高教学的效果,最终确保机械制图及AutoCAD课程教学目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体育装备工程方向)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机械制图教案篇9

目前,我国机械制图教学存在很多问题,教育者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实践教学的价值意义,致使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的这些缺点,重视实践,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机械制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符合当前形势下的教育要求。

1项目教学法概述

1.1项目教学法的定义

项目教学法是近几年得到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的核心是学生,教师起到的是指导作用,同时也注重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内容紧贴社会实际生活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老师和学生共同策划完成一个项目来进行教学实施。项目教学法中,教师走下讲台,学生走出教室,共同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依托实践构建知识体系学习新知识。实践中,学生获得的知识记忆更加深刻,同时学会了团队合作,互利互惠。

1.2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作为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核心,一切教学活动都由学生主导,教师起到辅助导向作用。在《机械制图》课程中,需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第二,项目教学法的课程内容以“项目”为主,“项目”来源于课本但高于课本,由教师精心挑选设计,符合学生现阶段学习能力与学习目标,有助于改变以往以课本为主的情况。第三,项目教学法以实践为基础。“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更加深刻,更容易运用于日常生活,做到学以致用。第四,项目教学法重视团队合作。普通的教学方法就是学生一个人的战场,每一个学生各自为营。但是,项目教学法强调团队协作,要求学生在合作中完成项目。

1.3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机械制图》是一门注重实际操作的课程,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实践操作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由老师主导,填鸭式教学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独立学习,忽视了合作的重要性。项目教学法在很多方面对《机械制图的》课程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首先,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学习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其次,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内容与实践完美融合,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动手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再次,项目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团队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共享知识和学习成果,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交流,深刻影响着学生的个人发展。

2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2.1创新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要根据《机械制图》课程的要求,在符合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再使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比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应用教学模型,组织学生利用容易得到的材料制作模型,如橡皮泥、萝卜等都是制作模型的可用材料。模型制作后,根据课程要求进行切割,从不同角度观察模型,之后动手画图,对观察所得的图像进行手绘。其次,充分观察模型,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以后的制图课程奠定了基础。最后,课程整体以学生为主体,减少了教师对学生的干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增强,有利于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2.2重视识图、绘图训练

《机械制图》的课程重点是制图,所以项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也要重视绘图的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基础的点、线到面逐渐深入,保证学生充分理解相关知识。绘图的教学要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难度逐渐增加,层层深入。从一些简单的基本图形开始绘制,然后介绍组合体,最后进入到课程重点——机械零件的绘制。项目教学法可以以实际中常用的零件作为观察对象,让学生进行充分观察,然后由学生对照实物进行绘制。为了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可以由教师挑选相似度极高的零件图,然后让学生比对真实的零件找出相应的图片,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又能调动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2.3机械制图实例分析

教师运用项目教学法讲解CA6140卧式车床主轴组件的制图过程时,首先要讲解项目,并引导学生对项目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最终的项目方案。其次,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现准备好的事物——CA6140卧式车床主轴组件,如图1所示,并介绍主轴组件在车床变速箱中的位置、布置形式及与其他零部件的联系方式。根据这些已知信息,教学引导学生对该组件进行进一步分析,讨论该主轴组件的结构、形体特征,由此选择合适的方案。因为学生在此课程前已见到机床加工车间拆开的CA6140卧式车床变速箱,所以学生能够轻松判断出该组件的性质。绘制主视图时,要按照加工位置原则,轴线选择为水平基准。教学继续引导学生对组件进行观察。通过观察发现,轴上有两处键槽,同时还有一个竖向小孔出现在轴端。这时要根据这些特点确定绘图方案。此时,不同学生提出了不同观点,有的学生提出采用主+俯+左三视图的表达方案,也有学生提出主视全剖+俯视图的方案,有的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主+左视全剖。三种不同的方案各有特点,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分析,对每一种方案的优缺点都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决定采用主+左视全剖的方法绘制零件的结构。但是,剖视图的配置出现了问题。该零件有三处不同的结构,这三处不同的内部结构如何剖,左视图的投影有很多大小不同的圆影响图像的绘制。为此,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解决办法,利用断面图绘制。同时,将其作为新知识,教师对其基本概念、作图方法进行详细说明。结合齿轮轴的表达方案,大家很快确定了只要将齿轮轴的三处内部结构采用三个移出剖面沿剖切位置延长线配置,再加上主视图,就能完整清晰地表达该齿轮轴。

3结语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核心、以实践为基础的新兴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中,要创新教学方法,重视绘图训练,强化小组学习,完善评价机制。实践表明,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将提高学生《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萍萍.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3(28):19-20.

机械制图教案篇10

《机械制图》课程相对于其他科目有所不同,它是相对较为枯燥和困难的。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便显得极为重要。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这一点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也不例外。三角板、圆规和粉笔等是传统《机械制图》课程老师的惯用教具,但多年的教学成果证明,这对于本课程中一些不易理解的重、难点以及需要大量空间想象的知识点来说,效果并不佳。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进入,这让《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有了质的飞跃。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课本中的抽象的部分用形象直观的课件与动画及三维模型引导学生,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引导学生抽象思维。举例来说,物体在未剖切前,内部结构是不可见的,那么剖视图的画法就完全需要借助空间想象力,这对于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吃力的。然而通过动画课件演示以及三维模型的展示就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各种立体、零件及装配体空间结构及组成的理解,即所谓的化虚为实。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教师就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空间想象能力,从而可以逐步达到引导与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作用是传统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它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引导与培养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但一定要注意的是,教师永远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切不可本末倒置。

二、师生互动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教师虽然是教学活动中主体,但是也要学生来积极的配合与参与,只有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要想达到这个互动的目的,教师必须采取一些方法。

首先,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要有启发性。教师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要将实物或模型、投影图、立体图对照着讲解,让学生慢慢的建立起空间的概念。例如,老师在讲解多面正投影图时,可以与教室的墙壁地板联系。以学生右侧墙壁为W面,以黑板面作V面,以地面作H面,然后再与三维投影体系相对应,将抽象的问题作具体化处理,这样就便于学生理解、接受。

再者,教师在教学中同样要注意与学生的对话,讨论就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个问题发表各自的看法,互相启发。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机械制图》而言,其中零部件表达方法及所涉及的练习特别适用。在带领学生讨论初,要首先引导学生联想所学过的视图、剖视图、剖面图、局部放大图等制图的表达方法,再引导学生分析零件的结构特点。接下来,让学生分组讨论制图的表达方案,并选出代表讲述各组讨论后的表达方法,还要说明其方案的优缺点,最后在教师指导下,确定一种相对于其他方案较理想的方案。在讨论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注意问题的明确性,更要善于诱发学生积极思维,最后在讨论结束时,还要做好总结。

最后,在《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中,课本中许多知识点都有不同程度上的联系。教师一定找出其中的联系点,并帮助辅导学生找出相关章节之间的联系,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将是非常有好处的。举例来说,课本中的截交线与相贯线、斜视图与局部视图、斜度和锥度、移出剖面与重合剖面、剖视图和剖面图等,都是值得比较和联系的知识点。总之课本中的有的内容联系比较密切,有的没有直接的联系,作为教师应该有目的地选择联系密切的内容进行比较关联,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帮助学生联系记忆与理解。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的开动脑筋,进一步的达到引导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的目的。

三、教师在课前的准备以及教师敢于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积极的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对于教师来说,上课之前的准备是教师工作的必备内容。教师应该在本次课教学前准备好所需的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等,这些较为直观的教具要基本涵盖本次课程的知识点,还有,教师在每次教授新知识点之前,应对学生讲出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务必在讲课的过程中将课前所准备的直观教具所涉及的知识点准确、简明的讲述出来,以达到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课前的准备可以让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从而更有时间与精力放在引导学生抽象思维上。

另外,由于《机械制图》课程的特点,教师在常年累月的教学中应该注意教学方法与课后习题上进行改革和创新。由于《机械制图》课程的特点,知识点的固定化。所以课本及练习册上出现的习题大部分为同式问题,都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概括性,都是较为经典的题目。但这样一来就容易造成教师讲课的思维定势,形成对自己与学生思维上的束缚。机械零件的表示方法有很多种,老师可以采取将学生想到的各种表达方案在班级范围内公布,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比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发表看法。例如,教师在讲到零件图和装配图这一章节时,可以对有些零件的工艺结构做出一些与原来不同的假设,并和学生们一起讨论比较设计方案是否最佳?能否进行优化?通过这方面的教学方法的使用,可以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成为创新能手奠定良好的基础。这种对学生求异思维的引导与训练可以让学生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更多的思维活动。从而引异学生逐步的学会主动地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即达到了引导和锻炼学生抽象思维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教师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的与学生互动和积极的创新改革,将《机械制图》课程中抽象、复杂难以理解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积极的引导和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从而让学生拥有较为坚实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机械制图教案篇11

1 学校教学计划

按专业需求、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制定教学计划要明确以下两点:首先,AutoCAD绘图功能强大,有广泛的适应性,不同专业的学生对CAD的要求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也没有必要要求学生掌握CAD的所有功能,要有所选择;其次,要考虑好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们掌握到怎么的绘图程度,是简单的二维平面图,还是复杂的三维透视图;是只进行CAD绘图学习,还是要涉及到二次开发等问题。对于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CAD课程目的是绘制机械图样,因此,教学计划重点要在二维平面图形绘制,弱化三维透视图,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短学时内学会机械图样的绘制。

2 学校教学内容

AutoCAD课程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课程,它是计算机技术与机械制图等知识相结合的课程,这就要求在进行CAD教学时不仅是讲述二维平面绘图命令、编辑命令、图层、标注、文本、图块以及高级绘图技巧,还要注意与《机械制图》课程的融会贯通。《机械制图》课程中介绍了国家标准各项规定,如:线型、比例、字体,及尺规作图、画法几何等内容,这些都是CAD课程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在《机械制图》课程中,通过手工绘制图样来掌握机械零件空间结构的表达方法,而在CAD课程中,绘图只是将手绘改成了机绘,同样也要依据制图标准和投影原理。二者的目的相同只是途径不同,这样就可以将两门课程贯通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在CAD课程教学中,标注、文本、图块等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学生不了解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知识的内涵,就只能对设置要求进行简单的模仿和死记硬背,而《公差与配合》课程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样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回顾一下《公差与配合》所学有关知识,只要简单介绍设置与注写方法,学生很轻松的就能够掌握了。

3 学校教材选择

介绍AutoCAD软件的教材非常多,有的侧重理论知识、有的注重实践技能,有的大而全、有的小而精;如何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对于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重要。根据技工教育突出实践与技能训练的培养目标,笔者为学生选择了以案例教学方式编写的教材,并将教材中的有关知识与《机械制图》习题册中的三视图、零件图、装配图,以及从企业中收集典型图样融合在一起,编写了教学讲义发放给学生,讲义突出了易懂和实用原则,简化了复杂和繁琐的理论知识,另外结合了学生熟悉的机械制图课程上手工已经绘制过的图形,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中职教育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4 学校教学组织

4.1 教学地点

传统的CAD课程是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教师在上面演示,学生在下面观看,一堂课下来学生只是在观看,没有机会上机练习,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形式效果并不好。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如果不能及时上机巩固的话,学生很快就会淡忘。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上课地点放在机房,学生每人一机,教师将绘制内容分解为若干小模块,讲完一个小模块让学生立刻进行练习,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注意检查学生掌握的程度,并根据此调整进度。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可以跟得上教学内容,有问题也能迅速解决。

4.2 教学方法

为了有效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笔者在AutoCAD教学实践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教学效果很好。

(1)分层教学法。

通过前一两次的上机操作练习,观察每位学生的学习基础、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每位学生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成功。比如对接受能力比较好的学生,要求其不仅熟练掌握各种操作命令,能灵活地使用各种快捷命令绘制各种复杂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并且在上机操作时能给其他同学做辅导;对于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同学,则要求能绘制简单的三视图和零件图。这样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较轻松理解、掌握知识点,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自信心,使认知水平各异的学生在CAD技能水平方面都能得到逐步提高。

(2)案例教学法。

采用浓缩理论、案例引导、实践中学理论的教学方法,每一堂课中都面对一个具体的案例,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对本次课的学习目标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明确学习相关知识的作用,然后再以案例为主,学习相关命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案例实际训练为主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熟悉各个命令的操作,积累绘图的经验,最终达到灵活应用CAD软件,提高实际绘图能力的目标。

4.3 考核考试环节

考试对于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CAD课程考试的问题上,笔者是将机试和笔试结合进行综合评定的,机试所占比例要比笔试高。由于CAD课程目标是操作能力,所以最后的成绩主要由学生的操作水平决定,为了防止学生只会绘图,而忽略必要的理论知识,考试设置了笔试环节,由于理论内容要求是“了解”,因此采用了开卷的形式。

5 结语

AutoCAD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通过融入式教学方法,以机械制图为理论,计算机绘图为工具作为指导思想,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筛选,使两门课程的内容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断提高CDA的教学质量。

机械制图教案篇12

职业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定向培养技术人才的技术学校。 《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中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基础课,它主要培养学生看图、画图、空间想象力和应用能力。我一直觉得机械制图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门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学科。经过几年的教学,慢慢的,我也从中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优质的备课是基础 教案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依据,而备好合理性的教案是教好一门课的必要条件。要备好合理性教案,要求教师不仅深谙教学之道,还要专业知识渊博,能讲、能做,同时能不断地吸取本专业新信息、新科学来充实提高自己。对于《机械制图》教师则要求既要懂得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又要懂得机械、掌握新国标,并能实际画图,只有这样,才能系统、完整、准确地备教案。如何备合理性教案?在这方面我首先就是熟悉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来看教材,对于教材的每部分内容,我都会仔细研究,从不同角度来理解这部分内容。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每备一份教案,先将整体内容分解成一系列的步骤和问题,然后一个一个地检查、回答每个问题,直到最后没发现遗漏,得到圆满的结果,这才认为教案合理。 如,《机械制图》视图这一节分解为:①什么是视图?讲清概念及分类;②画视图前要做什么?掌握各视图投影方式方法及标注;③视图为什么这样分类?为看图和画图方便,表达不同复杂程度和不同形状的机件;④何地画何种视图?各个视图的位置配置关系;⑤何时画何种视图?各个视图的应用范围;⑥如何画视图?视图投影规律及各视图特征表示方法。这样分解出的教案将分散的内容连贯起来,抓住共性,突出特性,内容完整清楚、条理性强,加之配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用好模型是手段 我觉得要教好《机械制图》这门课离不开一位重要的朋友———“模型”。因为制图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而职业类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缺乏空间想象力,所以只有充分选择与新课有关的模型直接演示,让学生在看得到、摸得着的情况下获得初步印象,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了一定的初步印象之后,我会选择一些类似的模型,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慢慢地锻炼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对于课后的练习,我让学生先根据图形想象空间结构,如果有困难的可以借助橡皮泥,自己动手构出模型。这样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三、高效的练习是关键 要学好制图这门课,练习是很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我一般把练习题分为一般题和提高题两种,以满足全部学生的需要,这不仅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还可检查教学效果,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并给予相应的辅导,可提高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 在训练了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前的充分准备、课上的多种手段、课后的高效练习可以把制图这门课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爱学、乐学,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机械制图教案篇13

《机械制图》是高职、中职院校机械专业与模具制造专业以及数控加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n。《机械制图》是工程技术的一种语言,对于以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人员来说,学好这门课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讲授《机械制图》要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但是,这门课比较抽象,枯燥无味,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一门课程。而这门课的关键是三视图投影原理,如果这个投影法没学会,后面就没法入门了。所以,讲好讲透三视图的原理与相关的知识点,是极其关键的。

二、中职学生的现状及本人的优势

随着招生政策的改革,中职学生的招生是免试入学了,但却导致中职生源的素质参差不齐,生源以差等生居多。初中毕业生的去向大致如下:中考成绩A级的,都上高中去了,B级的也有大部分读普通高中,只有极少数的B级生来读中职,而C级以及C以下的基本上来读中职学校。这就决定了中职生的空间抽象思维也是比较弱的。

笔者是大学毕业后在企业从事锻压机床与模具设计十多年的高级工程师,后来转到中职学校从教。笔者的优势就是见多识广,专业积淀比较深厚,也知道企业真正需要的中职生的专业技能。

针对中职生源以上的特点,而《机械制图》又比较枯燥,需要比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如何因材施教呢?笔者进行了教研与实践。

三、CAD软件引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优势

CAD是Computer Aided Design的缩写,意思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在CAD软件可以把三维模型按各个视角来观察视图,并直接生成二维图,能轻松地实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三等投影关系。针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差和缺乏学习主动性等缺点,我们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将传统教学和现代技术相结合,来增加学生的求知兴趣是相当有效果的。

四、趣味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讲授法,按章节固定顺序一点点挤牙膏样的讲授不同,它生动活泼,有趣。一个案例有时横跨数个章节,一个有趣而贴近生活的案例让学生容易理解,学生很有自信心就会主动追求知识,探索真理。所以,在选用了CAD软件辅助教学的下一步,就是选用什么样的三维模型来教学了。

五、具体的教学实践与效果

人,总是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要寓教于乐,从快乐中学习的效果是最好的。中职生绝大多数是集中在15~18岁的年龄段,思维还不太成熟,特别是抽象性空间思维比较弱,但对于形象性的思维,对于身边熟悉的事物,就能触类旁通地进行理解。那么笔者就研究尝试运用AutoCAD软件,并在软件中用大家都熟悉的人物建立三维模型,来教学三视图原理。如图所示,展示出人物三维模型的各种视图的投影关系。

在课堂上笔者用CAD软件实时演示各种视的投影关系时,又在原人物的三维模型加上眼镜,让学生实时感受到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等各种视图的对应变化。我又为模型加了头饰,加上腰带等等,让学生观察各个视图又是如何变化的。学生因为这是生活中能感知到的熟悉的人物,所以能很好地理解,学习得轻松,一节课下来,都能掌握三视图的原理了。

在引导学生学习好了三视图的投影关系后,笔者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作机械零件的三视图的练习时,学生已经能很容易理解正确的投影关系了。上几届运用传统教学法,学生很久才能理解,并且有的学生丧失了学习信心,与此相比,现在有了相当大的进步。如图。

六、结论

通过这次的教改研究与实践,本人执教的班级,《机械制图》这门课学习效果大大胜于以前的传统教学法,学期末考试的成绩全部及格,成绩优秀的跟以前相比,达到历史最高的水平。学生提前熟悉了CAD的软件,为以后学习CAD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所以,基于CAD软件并配以生活中熟悉的人物模型的教学方法,这门课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玉笄.《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改研究[J].水利科技,2006(1):60-61.

[2]强光辉.《机械制图与CAD》教学的思考[J].现代教育教研,2009(02).

[3]赵晓燕,刘志刚.基于SolidWorks的《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改革[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1(3):74-75.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