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论文实用13篇

时政热点论文
时政热点论文篇1

二、治理生态问题的措施

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既着眼当前,又考虑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前提和关键是如何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的需求不构成危害,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其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

时政热点论文篇2

时政热点是国家最新的政治变化关注点,是热点中的重点难点,也是当代高职大学生关注的重中之重。《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1]在高职院校概论教学中,与时俱进地掌握时政热点重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探究时政热点的运用价值已是当今时代概论课教学研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时政热点在概论课教学中运用的问题现状

当今世界经济社会日新月异,各类新事件新问题此起彼伏,精彩纷呈。适应形势的政令措施即时事政治必然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问题。概论课教学援引时政热点能有效地弥补教材滞后性的缺陷。现今,由于课程内容较多,课时有限,“填鸭式”“赶集式”的传统教学仍然是概论课教学的主流,为此传统教学所遇的问题也不可避免,譬如,为让学生待在课堂多是依靠点名去解决;一些同学即便来了,并非是在认真听课,而是两耳不闻课堂事,一心只顾刷手机;课堂上当低头族或干其他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等“隐形逃课”现象那更是屡见不鲜了。如何适应当前新形势,充分利用时政热点,改变传统教学带来的挑战是每位师生心照不宣的难以改变的难题。

目前,尽管教材不断地改版更新,其时效性明显不足,但时政热点也终归不能取代教材。教材知识与时政热点有机结合,融会贯通何尝不是好事儿,但是耗时费力非一人之能所为。即便做到了这一点,但是很大一部分高职生一致认为这些内容与其职业技能的提高没有多大关系,对将来就业创业无用。正如“任何个人如果不是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2]对高职大学生的这一功利性的学习态度,必须适时引导他们认识学习概论课的意义何在。

概论课教学改革由来已久,相关中央文件要求“坚持不懈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3]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尽力做到“三贴近”其实早已成为概论课教学改革的方向,但创新方式多是“新瓶装旧酒”。究其原因,课程教学内容、热点素材、教学方法和学生实际等并不能有效地结合起来,仍存在“各唱一台戏”顾此失彼的现象。譬如,时政热点虽被引用但多因引导不当黯然失色;虽有主动讨论评价过时政热点,但对学生们来说仍然是过眼云烟;所选时政热点虽为学生们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但往往忽略教材权威理论,冲淡了教学主题。怎样对思想敏锐、鉴别能力不强的高职大学生来进行合理引导,怎样使时政热点与教学理论相得益彰,从根本上去做到让学生们真心喜欢依然是一道难以解决的难题。

二、时政热点在概论课教学中运用的价值意义

概论课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概论课理论必须与时政热点相统一。时政热点是经济社会阶段性特征的具体体现,其固有的新闻特性往往能激发学生主动去了解政治现象、认识现实世界。时政热点与国际国内联系紧密、影响深远,受社会关注程度高,有的是特定时期的成果展现,有的是社会深层次矛盾的反映。比如,各地各类的考试考核或演讲比赛等,多以重大时政热点、社会热点和地区热点为素材考查学生思维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归纳演绎能力等。

高职大学生知识水平较高,专业实用性强,与经济社会现实关系紧密,对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新变化尤为敏感,关注、讨论时政热点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洞悉研究时政热点是把握时代脉搏的关键依据,也是把握高职学生思想动态的重要途径,进一步了解高职生的思想特征和现实需要。概论课教学充分利用热点材料开展教学,不仅能充实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效果,这正是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改革的需要。

三、时政热点在概论课教学中运用的原则方法

鲜活的时政热点与概论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整合融合、集成一体等,这是概论课教学面临的重要挑战。但如果理论性、抽象性、系统性概论课教学内容一旦与现实性、具体性、分散性的时政热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效果就必然会大放异彩。

1.搜集热点,多措并举。在信息化时代下,时政热点传播非常及时,时间持续长、涉及范围广、被关注度高、内容较复杂、影响比较大,同一热点可能涉及到多个知识点,同一知识点也可能涉及到多个热点。例如:我国的养老问题、医疗问题、就业问题以及问题、南海问题等,国际上的中东问题、乌克兰问题、伊朗核问题等。诸如此类热点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去关注,要通过多种途径去搜集素材,要确保及时获取第一手资料。不仅仅是搜集素材,更重要是搜集相关的评论。如,权威社论、草根吐槽都有一定的积累,力争能映射到我们教材上每一个知识点上。

在搜集热点素材方面,要全面,要具体,要深刻,要有针对性。凭借书本、报刊、电视、收音机、无线网络、有线网络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搜集;也要通过实地考察、现场访谈、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去获取;还要发挥集体智慧,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师师合作对时政热点的评论进行归类与整理,对不同的热点,对同一热点的不同方面进行搜集的同时,应目的明确地对各种评论与观点达成共识,进行逻辑化梳理。

2.立足实际,科学设计。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育对象,也是搞好教学的最大实际。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的目标要求要符合高职院校的实际,要符合高职大学生的实际,要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去培养高职大学生学会用教材理论去分析时政热点的能力。在概论课教学设计中应尽可能多地考虑到高职大学生课堂参与性,应从高职大学生心理特征、诉求愿望、学习基础的实际出发着重考虑他们的顾虑关切。概论教学设计除了应考虑时政热点材料怎样融入课堂教学,融入教材内容外,还应考虑到教学任务完成、热点材料选择和呈现方式。分析热点材料时可能遇到的难以解答的问题,设计分析热点问题时要遵循教学目标要求,遵循教学教育规律,遵循学生实际。总之,理论如何转化为分析时政热点问题的答案,倾听笔录如何转化为学生的思考与探究都应该出现在概论课的设计中。

教材是教师授课根本依据,不管课堂教学形式怎样变化,都不能脱离教材内容,都不能离开我们的教学任务,这正是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立足实际就得立足教材,立足教材就得吃透教材,吃透教材就得大力下苦功夫熟读研究教材,梳理教材知识要点脉络,厘清教学中的重难点。科学全面地建构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达到分析和处理教材有举重若轻的水平。因为这是基础,这是前提,这是举一反三的需要。概论课教材理论难度大,理论要点多,如没有做到教材的知识点烂熟于心,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没有内化于大脑,就很难主动发现热点,消化热点,运用热点,更不易将教材与热点有机整合。

3.灵活多样,合理引导。课堂形式灵活多样,不断地追求教学效果,可以说是每门课程的努力方向。概论课呈现时政热点时可采取分发文字材料供阅读,可用生动语言做形象描述、可模拟场景予以演示,可用多媒体展现相关的视频、音频、图像等。此外,还可以直接竞选出新闻播音员进行专门播报,或者让每个合作学习小组派出代表进行定时汇报。同时,允许鼓励学生对呈现的时政热点进行点评,教师对其进行点拨引导。一言以蔽之,概论课教师要以动员学生收集、展现、分析时政热点为主要抓手,达到既能理解理论又能破解热点难点的目的。

概论教师在回答时政热点等相关问题时,通过多种方式消除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畏难情绪,以便更好地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比如,以问题为导向,逻辑论证、恰当点评,使用具体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澄清学生心中的疑惑和所遇的现实问题,让其更好地消化时政热点和教材理论,以此坚定他们马列主义立场。概论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平等对待每个高职学生,尊重他们思想言论、人格情感、个性特点甚至一些突发奇想,对主动积极地参与时政热点的搜集整理、评论表达、情感倾诉的学生都应该给予肯定鼓励,量化考核。总之,概论课教师要对高职大学生进行合理引导,鼓励他们养成课后搜集热点的习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时政热点论文篇3

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途中的指路人。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应抛弃应试教育思想,致力于改革课堂教学,充分挖掘、研究时政热点,创设情境,将之引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使学生学之有趣、思之有味。

1. 课堂渗透。教师应将时政热点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来开发,将教材中的基本理论与时事政治内容相联系,使基本理论更具体、更生动、更具说服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例如,在讲述到《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这一节知识时,我将最新的时政热点――朝韩危机问题引入到课堂,2010年韩国“天安号”事件后,朝韩两国摩擦不断,美国不停搅局,以藉此巩固其在东北亚的军事和政治影响力,而中国则呼吁在六方会谈框架内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各方关切,实现半岛和平稳定及东北亚的长治久安。这个事件给我们哪些启示?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兴致勃勃地列举出相关的知识点:A.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B. 但世界的和平局面又是不稳定的,各国人民仍然面临着争取与维护世界和平的艰巨任务C.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D.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重要力量。

2. 时政开讲。每节课开始时抽出2到5分钟,简洁、快捷地播报新闻。多年来,我一直坚持这样做,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悦中增长了知识。

3. 用时政热点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将具体的操作步骤概括为三步。(1)准备环节:搜集社会热点。教师应有敏锐的政治眼光,捕捉反映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的热点信息。(2)基础环节:仔细研究社会热点,找到和思想品德教学的结合点。教师应将热点信息与教材知识点巧妙地结合起来,把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作为背景材料,让学生在学习中解决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3)关键环节:课堂中运用社会热点创设思想品德教学情景。这也是时政热点切实走进思想品德教学的落脚点。

4. 将时政热点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以时政热点作为背景材料中佛山近几年中考命题的一大特色,因此,我们在中考政治复习备考中,力求体现这一基本特色,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例如,在复习到《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一节内容时,我结合佛山最近提出的“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文化先行”的热点,设置了一道问答题:

材料一:2010年8月17日,上海世博会佛山案例馆举行开馆仪式,50个红色CHINA功夫李小龙雕塑震撼亮相。活动期间,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未来城市馆”,以“文明传承的佛山模式――陶文化在佛山的过去、现在、将来”为主题的展示,受到了世界各地游客的青睐。

材料二:2010年11月29日,历时三载、由市政府斥资3000万元的祖庙全面修缮工程圆满竣工。千百年来,祖庙承载着佛山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借此契机,祖庙恢复传统的秋祭、乡饮酒礼活动,并赋予其更加包容的新内涵。

材料三:2010年10月14日,佛山召开“智慧佛山,文化先行”工作会议,提出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基本建立起适应“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战略要求的文化发展格局,打造“文化魅力之城、文化创意之城、文化民生之城”。

⑴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您回答:祖庙的全面修缮对佛山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6分)

⑵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佛山在开展“智慧佛山,文化先行”工作中,应怎样将佛山打造成为文化魅力之城?(4分)

5. 指导学生做社会调查。结合综合探究课,指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点滴知识都在实践中得到印证和升华。

6. 指导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政治小论文具有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点,在社会政治考试中也曾出现过这种题型。通过撰写政治小论文,教师可以促使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观点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实践环节中学习和把握时政热点

良好的氛围可以促使人形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应养成关注时政热点的习惯,营造随时随地关心时政热点的良好氛围,在实践环节中学习和把握时政热点,逐渐形成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态度和价值观。

1. 设置时政专栏。在黑板报设置“时政热点”和“时政热点点评”专栏,安排关心时事、有条件获取时政新闻的学生负责每天把时政新闻抄写在专栏里,无需太多,每天的头条新闻即可。学生可以固定,最好能够轮流。“时政热点点评”专栏,起初可以老师带头作一些简单的点评,带动学生作点评。专栏每天刷新一次。若学习时间太紧张,也可一周刷新一次。

2. 阅读报刊。学校、班级征订《佛山日报》《时事》《中学生时事政治报》《半月谈》等报纸杂志,学生每日课余时间抽空阅读,养成爱读书看报的好习惯,积累时政知识。

时政热点论文篇4

1.采用时政热点导入法,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1要注意时政热点材料的时效性。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教师应该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时事教育,密切联系国际社会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及高中学生的思想实际,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而时政热点之所以"热",就在于它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由于每天的热点时政的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多样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引用热点时政材料时,要根据最近的社会热点的变化而有针对性地选取国内外的大事,把最能说明问题和学生在关注的热点时政引入到教学中,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时,恰逢两会召开,全国人民都在关注两会。所以一上课,我就播放了小编带你看两会的新闻视频,然后让学生思考:两会是哪两会?全国人民为什么要关注两会?其中人会代表大会的性质是什么等问题。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给调动起来了,学生积极的讨论,看教材找答案。所以在此过程中,很好的导入了新课。相反,如果引入的材料是三年前发生的,可能就达不到预想的效果。首先是学生可能对三年前发生的事情不熟悉,其次,即使熟悉可能也不太感兴趣。

1.2引用时政热点材料要有针对性。高中政治课堂时政热点导入中引用热点材料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去选择,教师要关注引用的热点材料与课本知识的结合度。时政热点的引入要为教学内容服务。如果时政导入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显得牵强,不管时政热点导入多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果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效果。所以在引用热点时政材料时要有较强的针对性。例如:在设计《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这节课的时政导入时,我选取当时老式水龙头太难看!容易漏水!有时忘记关水龙头,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那么现在人们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人们发明了红外感应水龙头。红外感应水龙头不需要手转动,红外感应水龙头在使用之后自动关闭。在公共场合,"无触摸"水龙头可减少细菌的传播。人们通过创新更新了生产技术。没有创新,就没有科技的进步,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这种结合时政热点的情境导入方式更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这种导入法也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时效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特色。

1.3要注重热点时政材料的现实性。引用热点时政材料要从学生身边的时政热点出发,进而扩展到国内、国际大事。引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新鲜的热点时政材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感染力。例如:在讲《价格变动的影响》这节课的导入时,我选取了宁夏羊肉价格不断下降的社会热点问题,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关注点抓着了,学生也比较感兴趣。通过身边的热点问题再扩展到整个国家面临着物价不断变化给我们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影响。尤其结合羊肉价格下降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时,由于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比较紧密。学生理解起来也非常容易,这种热点时政的导入,就是非常成功的。这种通过引用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新鲜的热点时政材料,很快就把学生学习的热情给调动起来了,给一节成功的课开了个好头。

时政热点论文篇5

1 新媒体传播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影响

“形势与政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即通过解读大学生关心的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分析形势,解读中央的大政方针,增强大学生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同,从而坚定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信心。自1987年教育部在高校开设“形势与政策”以来,教师以自己的理论优势、所占有的大量知识信息和丰富历史人文积淀,通过个人教学魅力展示,把握时政动态,传播主流声音,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然而在新媒体时代,知识信息的传播具有快捷性、互动性、大众性和丰富性的特点,教师占有知识信息优势的格局被改变,突出表现为国际国内热点问题的海量信息在第一时间充斥于新媒介,各种的评论和观点五花八门。作为新媒体使用的主力军,大学生不仅能便捷、快速地获取各种所需信息知识,而且通过新媒体的互动平台发表各种看法,介入对一些重大时政问题的评价和辩论之中,对教师通过阐释所掌握知识信息的主导地位和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突出表现为热点问题的背景信息在网络迅速传播,各种分析评论被新媒体平台广泛散播,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重大时政热点问题,准确把握和解读党和政府的政策,加强对重大热点问题的引导难度加大。

2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目前,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内容,特别是议题设置是以教育部社科司每年编写的两个“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为主,各省市高校结合本地省情、民情、校情拓展教学内容,编制教学计划。在教学参考资料方面,教育部社科司组织编写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参考资料》《时事》《时事报告大学生版》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库。教育部社科司提供的教学要点和参考资料为各地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程度是任何一个资源库都无法比及的。对某一事件或话题的各种官方和非官方的、真实和虚假的、正式和非正式的文字、影音和图片资料及信息,在第一时间甚至若干年后都能方便、快捷地查阅。同时,作为一项教学活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从选题到备课、从教学安排到组织实施,往往具有相对滞后性,这给高校“形势与政策”如何选取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提出了挑战。鉴于此,笔者认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在围绕相关主题组织教学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2.1坚持舆论引导,确保热点问题分析和政策解读的准确性

“形势与政策”的教学目的在于“准确把握”党和政府的相关会议精神,“深刻领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有效引导”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然而,由于新媒体的快捷传播、网络信息的丰富多样、热点问题的多元评论,大学生不仅能从网络上迅速获取所关注热点问题的知识信息,新媒体的虚拟社区、BBS、博客、微信、QQ群、网络论坛等各种媒介热议的国际国内问题,散播和传递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评论。一些看法与党和政府的声音不尽一致,甚至充斥着发泄对现状和政策不满的别有用心的炒作和煽动性言论,这些非主流的、错误的观点往往能先入为主地影响大学生对热点问题的判断和看法。这就要求主讲教师应全面领会中央的精神,准确把握事件的性质和党的政策,阐述和解读不能夹杂个人的判断和倾向,不能受网络观点和舆论左右,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的喜好和兴趣,确保原汁原味地传递党和政府对热点问题的声音。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关注新媒体上的各种舆论和观点,掌握网络舆情动向,并在授课过程中进行重点分析和评议,以确保引导的有效性。那种对新媒体上的各种观点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课堂讲授上自说自话,无视其他的做法,既不能有的放矢、达到排疑解惑的效果,也很难做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目的。

2.2 调整讲授重心,重视重大事件的背景解读和政策形成过程的分析

海量知识信息通过新媒体在第一时间的迅速传播,使“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内容和重心必须有相应转变,才能满足高校学生对重大热点问题的多样化需求。换言之,高校学生对关注的重大事件或热点问题的知识信息大多已通过新媒体获得,教师占有知识信息的主导地位没有了,学生对国际国内热点问题的兴趣点转向事件的背景和政策形成过程的关注。这就使教育的重心不得不从叙述和解读文本信息转向对国际国内重大热点问题背景、产生原因、政策考虑的分析和对各种非主流观点的述评和引导上来。教学既要叙述文本知识信息又要解释重大热点问题的相关背景;既要解析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又要分析政策背后的战略考虑、既要传播主流声音又要批驳各种错误认识。通过不断增加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来满足大学生寻求了解对重大热点问题背后的逻辑联系的愿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分析问题能力,以达到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的教学目的。

2.3 强调政治性和政策性,着力提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形势与政策”是一门政治性和政策性极强的课程。在新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资讯和观点的和使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在新媒体空间以匿名或化名的方式交流,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控制的特点。新媒体空间交流对重大问题的看法容易摆脱道德和责任的约束,导致一些非理性和极端的观点得以渗透和传播,这就给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时政热点发生在当下,各种评论和观点充斥在新媒体中,要求教师对重大热点事件的解读、分析和引导,既重视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更要分析和批驳各种错误观点,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政策理论水平,以确保分析解读的准确性,提高对新媒体空间各种舆论的辨别能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视野。热点问题议题广泛,领域各异,既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议题,也牵涉国际国内局势走向,热点议题往往超出了教师的学科领域和驾驭能力之外,需要教师及时补充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而对相关领域不熟必然导致分析问题避重就轻甚至误读,削弱对大学生进行引导的有效性。

3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措施

新媒体在给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为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供了新的广阔空间。只有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改进教学方式,占领新媒体阵地,提升应变能力,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3.1构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网络平台和虚拟互动网络空间

传统的教学方式,如形势报告会、专题教学等涉及的议题有限,覆盖面窄。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配合校园数字化建设,各高校应适时开设“形势与政策”教育专题网站,重视网络平台建设。即从组织领导、经费支持、网站维护、内容更新、疑难问题解答等方面细化管理规定;从利益分配、任务落实、责任追究等方面引导教师关心网络平台的建设;从考试改革、学分设置、成绩评定等方面吸引学生参与网络平台的交流和互动。构建虚拟化的“形势与政策”网络交流互动平台,关键是丰富网站的资料信息和搭建实时互动的交流平台。来源渠道可靠和丰富充实的信息资料,不仅为学生关心重大时政热点问题提供了可靠的权威信息,而且能有效避免虚假信息对学生的误导;而网络实时互动平台既能满足大学生热衷于新媒体交流的潮流,也避免“形势与政策”形势报告会和专题教学课堂容量大,缺少互动交流的缺失。

3.2 建立相对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轮训力度

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师队伍主要是兼职的政工干部、临时外聘的专家学者或政府负责人,也有部分专职的思政课教师。由于“形势与政策”教学动态性强,备课任务重,难度较大,兼职政工干部各有主业,教学热情不足,部分高校甚至将新近毕业的学生工作干部作为教学主力,临时性和随意性的教师队伍既导致课程教学的整体性和结构性缺失,也难于管理和要求,由于对新媒体舆论走向关注不多,教学的引导性不足,实效性大打折扣。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改变目前“形势与政策”教育各部门多头交叉管理、但只抓不管的状况,成立专门教研机构,建立相对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其次是加大对专职教师的培训和轮训力度,一方面培训教师对重大热点问题的全面把握和对中央政策的深刻领悟能力;另一方面要培训教师对新媒体的运用和掌握能力,特别是对涉及热点时政问题舆论的分析和引导能力,以提升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

3.3 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发挥网络舆论引导和正面教育的作用

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与其让媒体和网络舆论对重大时政热点问题随意揣测,不如主动发声引导,这种引导既要重视线下的课堂教学活动,更要重视线上的教育引导。高校因应鼓励从事“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教师建立个人网站,博客、播客和微信平台,搭建与大学生的虚拟空间交流方式,以平等的身份、民主的方式,及时传播关于重大热点时政问题的评论,与学生平等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注重批驳新媒体上各种错误观点,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言论。同时,要通过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评价设置相关激励措施,鼓励教师运用网络实时教学交流工具,通过理论灌输和沟通交流相结合,引导学生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参考文献:

时政热点论文篇6

1 引言

1994年以?恚?我国信息化政策的内容框架在不同政策周期体现出明显差异性: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到信息化应用,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再到两化融合、智慧城市、信息惠民、信息化深度应用等政策命题,进而产生了信息化政策实践随时间波动的政策主题差异;另一方面,信息化理论和信息政策理论的研究范围和热点也发生了相应变迁:信息政策研究议题逐渐由信息技术或国家宏观议题向信息应用、信息服务和政策微观议题转变,研究问题也日益由现象和影响分析向政策机理和具体操作性问题研究,如马海群等[1]提出我国信息安全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问题和高校信息公开政策问题[2-5];陈传夫等[6]提出的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问题;张建彬[7]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的信息质量指标问题等。而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也逐渐提升日程,如罗力[8]、易斌[9]、等对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保护研究;赵蓉英[10]、范吉胜[11]等提出了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人信息保护;侯瑞芳[12]、钟芳芳[13]等分析了图书馆服务中的个人信息保护等。

本课题组在政策扩散研究中发现,信息政策在其酝酿、发生和执行过程中往往因所处的政策环境差异而并不同步,因而政策科学研究中有从政策采纳和执行角度探索政策学习和政策扩散,甚至是扩散速度和强度问题[14-15]。但在政策发生层面,尤其是政策研究对政策实践的推进作用却鲜有研究。本文尝试以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信息化政策文本为例,从交互扩散的视角探讨信息化政策理论对政策实践的影响,期望为政策制定或政策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2 政策扩散时间滞后效应及其操作性定义

通常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会向已有的理论研究学习,典型的如国外咨询委员会(Boards and Commission),通过理论研究者群策群力提高政府政策制定的效率。近年来,智库(Think tank)的发展成为我国科学制定政策的重要体现。智库积累了各学科领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政策相关知识。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参考智库学者的意见,以提高政策质量。因此,本文假定政策实践与理论研究存在学习过程,而这种学习的强度可通过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主题概念的频率近似测算。基于此,本文将滞后性限定于政策理论研究与实践层面,即理论研究滞后于政策实践或政策实践滞后于理论研究。

2.1 政策滞后与政策学习

滞后是指一个现象相对于另一相关现象的落后或延迟而造成的一种状态。政策滞后是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的客观规律[16]。当前,学者大多通过供求分析框架进行滞后性解释,典型研究如国外的马克?赛特菲尔德的制度滞后模型[17],诺思的政策时间滞延理论[18],科斯等人的制度变迁研究[19]等,国内主要有周冰[20]、钟裕民[16]、向玉琼[21]等。从研究领域看,集中于经济领域,尤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为主,通过分析影响政策时滞的机理与因素,从而测算出时滞的具体时间[20-24]。影响政策滞后的因素,如经济因素、政策级别、宏观因素等,复杂多样,且具有动态性,需要综合考虑。而对于如何稳定控制这些影响因素,基本都通过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滞后性分析,但国内研究较少。目前,围绕社会政策、教育政策、科技政策等方面的滞后性研究不断受到重视,方法上大多采用现象描述与简单归因。

上述研究主要探讨政策实践到执行过程的滞后性,而政策学习则将视角转为实践―实践或实践―理论的学习过程。政策学习是普遍存在的[25],其内容来源主要为经验、实验和辩论。经验可以来源于先前的政策[26],也可以是对现有政策缺陷的学习[27]。实验结果的反馈则是政策学习的重要基础[28-29]。王绍光[28]认为各个时期、各个地方的实践和有组织的系统性实验是政策学习的两大类别。辩论互动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27],使得政策参与者能够参与到政策制定过程中。

2.2 政策扩散与知识扩散

美国学者Walker[14]于1969年研究美国各州公共政策扩散时,发现政策创新往往会被邻近州效仿,从侧面反映邻近空间的政策具有相似性,?@被认为是最早的政策扩散研究;Brown和Cox[30]总结出政策扩散研究的规律性,即时间上呈现S型曲线、空间上表现为邻近效应、区域内出现领导者―追随者的层级效应。此后,不少学者致力于政策扩散时空规律性研究,如Gray[15]、Berry[31]、马亮[32]、王浦劬[33],王洪涛[34]等。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学者均认为时间上,政策扩散过程呈现S型曲线特征,但空间上的扩散特征则未有统一的结论,主要由于不同地域、不同层级的政策具有不同的扩散模式,如全国互动模型、区域传播模型、领导―跟进模型与垂直影响模型等[35]。因而,涌现了很多关于政策扩散影响因素的研究[36-39]。

在政策扩散特征描述中,典型的研究方法,如Walker政策创新指数[14]、Gary政策采纳模型[40]、Savage政策创新指数[41]以及Berry夫妇邻州政策平均采纳比率测算等方法[42]等。此外,研究者们注意到政策扩散与知识扩散的相似性,将知识扩散的计量研究方法引入政策扩散领域,进行政策文本或理论研究的知识概念扩散强度以及政策扩散过程研究,典型研究如Peter[43]、Provan[44]、O’Leary[45]等。

2.3 政策扩散时间滞后研究的操作性定义

目前,政策扩散与政策滞后研究主要存在如下不足:首先,已有政策扩散研究注重扩散过程的规律性,较少考虑滞后性,如文献[33]提炼出中国公共政策扩散的四种模式,但未能进一步阐述政策扩散的时滞问题;其次,政策滞后研究虽然考察了滞后性对政策执行的影响,但忽视了政策理论对其执行的影响,无法全面地进行效果评价。本文的创新之处则是综合考虑政策实践与理论研究之间的扩散,通过主题概念的频率二维分布分析探究政策实践与理论研究间的滞后效应。

通常,可以用两种体系描述政策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滞后性:第一,同一政策主题的时间序列对比,通过政策主题的时差来测算滞后性。时间序列比对通过对政策主题的时间进行赋值或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计算时间权值的差额以更加精确地描述时滞的强度。该方法比较直观,但在具体操作上很难追踪或确定每一个主题产生与消亡的时间;第二,同一时间截面上不同主题的分布趋势,常用于知识扩散领域,如陈超美的前沿分析和演进趋势[46],以及引文编年图工具。通过建立一个时间截面,从主题分布的密度差异来描述政策主题的滞后性。根据国内外学者对政策扩散S型累积曲线的实证分析,政策主题概念的累积频率在时间轴上也应满足S型曲线分布,亦即政策词频的密度分布可以间接反映政策扩散所处的阶段。

本文假定政府信息化政策理论和实践的累积词频分布具有相似的密度分布。假设某一政策主题A在政策实践层面的频率为FP,在政策理论层面的频率为FA,则当二者同步演进时政策主题在信息化政策文本集或政策理论研究文献中应具有相似的累积词频分布,即Fp = FA。与之对应,若Fp > FA,说明政策主题A在实践层面演进先于理论层面的演进;若Fp < FA,则说明政策主题A在实践层面演进滞后于理论层面的演进。按照上述逻辑,将政策样本集中所有的政策主题在实践词频(政策概念累积密度)和理论词频在二维框架中描述(见图1),则可以根据词频的分布区间区分出四个政策类型空间:分别对应于P1象限(实践热点、理论热点);P2象限(实践盲区、理论盲区);P3象限(实践盲区、理论热点);P4象限(实践热点、理论盲区)。那么,通过诊断区域P2象限和P4象限中的政策主题密度就可以判定政策主题扩散是理论优先于实践,还是实践优先于理论,从而建立起一种时滞判定逻辑或方法。

通过政策累积词频假定和二维描述尺度,本文

构建了一种“可视化”的扩散时滞描述方式,即对于

所有政策主题而言,若大部分政策主题居于P4象限的实践热点而理论研究的盲区,则是理论研究亟需加强的领域;反之,如果处在P2象限的理论热点、实

践盲区,则是理论研究过于超前,而政策实践滞后,亟需加强政策实践,推动政策实施的潜在政策区。

3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3.1 政策理论与政策实践的范畴

本文所研究的政策理论是指学者研究的政策理论框架或指导原则,政策实践则是政策制定主体的已经落实或即将执行的政策条文。考虑到政策纯理论研究文献和已执行的政策条款抽取的难度,结合研究的效度,因此,本文提出以下近似假设:第一,假设信息化政策纯理论与研究文献的关键词群分布具有相似的频度或集中离散分布,即信息化政策理论分布可用研究文献的关键词群分布表示;第二,假设信息化政策的八类政策文本[47]均被认为是有效的政策实践,且为已经或即将执行的政策实践。

3.2 数据样本集采集与处理

本文采集的信息化政策实践为江苏省和浙江省信息化政策,包括省、市、区政府部门的条文,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和搜索引擎共获得811条样本;信息化理论则通过CNKI期刊数据库,以信息化、数字城市、两化融合、智慧城市、互联网+等进行标题检索,共获得8938篇研究文献。其中,检索时间为2015年12月31日。

实践样本集和理论样本集结构异质,实践样本集有标题和全文两个表现形式,而理论样本集存在标题、关键词、摘要和全文等多种属性,因而在滞后性分析之前,需要对样本集的属性进行筛选。利用Rwordseg中文分词包对各属性分词进行统计并得出结果(见表1)。可见,政策样本集的全文和理论样本集的摘要、关键词在规模、语词分布和词频总量差异较小,可避免数据倾斜程度过大。课题组在之前的研究中发现,从政策理论摘要角度测算的交互扩散效果较好。因此,本文选择政策文本集的全文和理论文本集的摘要进行分析。

4 信息化政策扩散时间滞后效应的数据描述

4.1 信息化政策理论与实践分时区二维分布

信息化政策理论与实践存在一致性,通过主题概念的二维分布分析,能够深入与充分地发现理论与实践扩散的不足。分别对各时区的信息化政策理论摘要与实践文本的主题概念进行交叉绘制(见图2-图5),发现除“十五”时期二维分布中存在较多的诊断区政策主题概念外,其余各时区政策主题概念分布均呈现对角分布,体现了政策主题概念一定的层次性。并且R2值较小,词间关系并不显著,也不存在明显的分布规律。但从分布象限来看,都大致分布于左上象限,即实践热点、理论盲区,说明信息化政策理论研究与实践层面仍存在差距,整体上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政策理论研究。

4.2 信息化政策理论与实践分主题二维分布

基于政策概念的分时主题二维分布,主要通过

统计不同时间段的信息化政策理论与实践关键词

词频来显示主题概念的变化。具体而言,通过某一主题的理论与实践频率差值反映其为理论或实践热

点,若差值为正,则该主题为理论热点;反之,则该主题为实践热点。

通过信息化政策理论与实践概念分主题二维分布(见表2),发现:

第一,“十五”时期是一个理论特殊期、实践过渡期,其理论方面比较关注国外和财政方面的信息化政策,其实践方面更承前启后,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在分时区二维分布中,十五时区存在较多诊断区的政策主题概念。

第二,各时期理论和实践热点具有相似性。理论上,技术层面和领域信息化,如教育、会计成为各时区的研究热点,特别地,数字城市或城市信息化贯彻着三个时期(除“十五”时期外)的政策理论,而实践层面比较重视信息服务、信息资源与管理等方面。

第三,各时期理论和实践热点也有差异性。“九五”时期,由于我国信息化水平较低,所以政策实践大多围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十五”时期较为重视向国外学习,这一时期涌现了很多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学习的理论研究;“十一五”时期出现了电子政府,政务信息化等方面的政策;“十二五”时期理论上则突出智慧化。

4.3 信息化政策理论与实践分地域二维分布

结果表明,江苏和浙江两省信息化政策理论与实践的二维分布较为相似,主要政策主?}概念都居于右向上倾斜的直线两侧,并且左上区的主题概念分布点较多,即实践热点、理论盲区(见图6、图7)。

5 结论与展望

5.1 信息化政策理论与实践滞后性原因

通过时间、主题和地域等维度刻画信息化政策

理论与实践的滞后性,整体上实践领先于理论,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样本集的选取对于二维分

布测算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理论样本集和实践样本集在词群数量、规模和分布上并不完全均衡,而政

策样本集的来源为我国信息化水平较高的江浙两省,政策推进力度可能更为有效;第二,测算方法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在时间维度上,理论样本集笼统地按照政策的五年规划进行分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可能对于理论样本集并不合适。

时政热点论文篇7

高中生的情绪波动、行为方式都极易受当前社会热门话题的影响。将社会热门话题引入到高中政治教学中,有利于对高中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强化其政治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高中生对问题的认识及分析能力,提高政治教学时效性,充分发挥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高中政治教学引入社会热门话题的必要性 

(一)丰富政治课程教学的内容 

政治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内容相对枯燥、乏味,很多高中生对政治课都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如果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入当前社会上的热门话题,会降低学习内容带给学生的重复感,将政治基础知识的学习引入到对热门话题的思考、分析中,加大对政治时事的关注度,拓展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政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节中,可以结合我国每年召开的“两会”来讲“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丰富政治课程的内容。 

(二)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 

高中生具有个性鲜明、思维敏捷的特点,很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对于社会上的热门话题也十分敏感。但由于高中生年龄不大,思维方式和行事作风仍不够成熟,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高中政治课程本身就是一门教育意义极强的学科,在此基础上引入当前社会上的热门时事,针对高中生群体的成长规律对高中生进行生理及心理上的引导,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例如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4“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一节中,可以结合16年两会中的热门话题“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来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入社会热门话题,有助于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热门话题中存在的疑惑,使学生能够科学的、全面的认识社会。思想政治课程开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从思想政治角度分析,学生对社会热点表现出来的态度正反映了其当前的思想意识以及政治觉悟。因此,将社会上的热点话题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社会热门话题能够有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说服力以及教育意义,从而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开展。 

二、高中政治教学引入社会热门话题的方法 

(一)课堂导入社会热门话题 

尽管很多高中生学习政治课程的兴趣较低,但对社会上的一些热门时事却有着很高的热情。因此,将社会热门话题引入到教学中,鼓励学生对当前时事进行讨论、分析,教师在旁进行指导、点评,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政治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导入热门话题。例如,在讲思想政治必修2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时,可以就以色列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展开教学,以社会热门话题带动政治课程的学习氛围。 

(二)加强政治教师的导向作用 

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都对自己的教师有一种儒幕之情,因此政治课教师可以利用高中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加以引导,在正确掌握当前社会热门话题的基础上,将其与政治课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对这些热点话题形成正确的认识,同时加深对政治课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政治课教师首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准确分析实事热点的能力,例如如果将人教版思政1中的“征税和纳税”与当前的政治热点问题“将服务纳税人放在第一位”准确融合,就应了解该话题的提出时间、提出背景,之后结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这些热门话题与政治课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保证社会热点话题与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相互促进。 

(三)充分利用校园网站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方便、快捷的特点为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建立一个专门的网络交流平台,高中生可以就当前社会热门话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发表自己对当前热门话题的看法、意见,促进其与高中政治课程的内容进行充分融合。网络交流平台的建立,不仅为高中生针对社会热门话题的讨论提供了充分的交流空间,也能帮助教师准确的掌握学生目前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变化,使教师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就社会热门话题建立相关的教育网站,对高中生政治课程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文芬.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 2012 

时政热点论文篇8

目前我们国家处于社会体制变革时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利益群体和利益关系出现矛盾和冲突,出现了不少社会热点,并通过网络等传媒平台对大学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一、社会热点的理论解读――概念、类型、原因以及特征

所谓社会热点,是指在一段时间与范围内引起公众舆论高度关注的某一社会现象、新闻人物或事件等问题。[1]

社会热点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现象,十分复杂,可以按照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类型分类:①从规模范围来看,分为宏观热点和微观热点,宏观热点如“股票热”、“买房热”、“旅游热”等社会生活重大问题的热点;微观热点则限于局部地区、局部年龄段或局部行业,如“追星热”、“种植菌类热”等。②从变现形式来看,分为舆论热点和行为热点。国家政策法规、治安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等都容易成为舆论热点;而一些行为上的跟风容易造成行为热点,如“考证热”、“考研热”等。③从形成因素来看,有政策引导的热点,如“文凭热”、“考公务员热”;也有自发形成的热点,如“游戏热”、“服饰热”。

社会热点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①我国正处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时期,新问题、新情况交织复杂;②利益群体与利益关系的多样与冲突;③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思想的碰撞;④我国社会民主程度提高和自主意识的增强。社会民意通道的拓展,从社会心理层面加快了大量社会热点的产生。[2]

作为一种复杂社会现象的社会热点,有着多样的特征:①反应国情的现实性;②带有目的的利益性;③过程长短的时间性;④目标转移的可变性。[3]

二、社会热点的教育意义――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热点事件的关系

身为“80、90后”的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高度敏感,这势必对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带来较大的影响。正确处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热点事件的关系,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1)社会热点事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凝聚和导向作用。凝聚作用体现在重大热点事件或突发事件中大学生的凝心聚力。如“5.12”汶川大地震后,不少大学生连夜排队献血,甚至不少大学生赶赴救灾前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还有,在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这些重大热点事件中,都看到当代大学生事先士卒、勇于奉献、乐观向上的年轻风采。而这些热点过去后,利用正面的热点事件中提炼总结出来的精神做好教育导向,丰富了高教思政工作者的教育内容和素材。笔者就组织学生开展了“心手相连、共建家园”抗震救灾主题教育活动、“世博精神在我身边”主题交流会,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他们在应对、处理热点事件中的甄别和分辨能力。[4]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情感、意志和自我意识,增强他们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方能不易受到不良社会热点的影响和腐蚀。

2.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社会热点教育的重要性

(1)社会热点教育属于形势政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加强社会热点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正确认识问题,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5]

(2)通过社会热点教育引导学生认清形势,进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改变陈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实现自身行为的社会化,做出正确的人生规划。

(3)通过社会热点教育,有助于把大学生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事件联系起来,有效地做到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从而纠正了以前某些教育中存在的大而空的弊端。

三、社会热点的教育路径――利用社会热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途径与方法建设

1.建设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机制,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

(1)课堂机制。结合社会热点,进行课堂专业理论授课。如笔者在讲授《伦理与生活艺术》课程时,结合“微博救挂卖儿童”、“旭日阳刚组合停唱《春天里》”以及“姚晨与凌潇肃离婚”等社会热点,讲解了有关社会伦理、职业伦理与家庭伦理的理论知识,收到良好反应。

(2)讲座机制。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或者政府、企业人员,围绕最近某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讲座交流,能有效帮助学生理清热点的来龙去脉,理清解决问题的策略思路,匡清处理问题的态度立场。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就邀请了参加“百家讲坛”的纪连海老师、心理博士张怡筠、著名主持人袁岳等来讲座交流,丰富了大学生文化,陶冶了情操。

(3)社团机制。利用社团这个平台,开展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动教育。如一些发明创造团队定期组织活动,激发热情、激活思路,培养他们不畏艰难困苦,勇攀高峰的精神,这也与“创新热点”异曲同工。

(4)实践机制。实践有大实践与小实践。大实践主要是指走出课堂、社会考察调研等;小实践则主要是指课堂讨论和观看影视资料等。[6]就笔者实践调研来看,目前小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较为广泛,特别是通过多媒体技术,使学生直观地感受理论实践的魅力。如在爱国教育时播放国庆庆典等视频,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此外,笔者也曾三次带领暑期实践团队赴江西、新疆和安徽从事社会考察和调研,使大学生亲身感受社会变革,亲身感受社会热点,增强了理论的说服力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5)情报机制。舆情是公众对国家各种公共事务或其关心的社会热点、焦点及其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个性事件所持的意见、观点,以及从他们言行中表现出来的各种情绪、态度和愿望的总和。构建大学生情报机制,是高效创新政治教育手段、服务大学生成才的具体表现。[7]

2.拓展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途径,创新思政教育平台化

(1)实现高校思政理论课课程内容体系教授相协调、实现理论课教师与思政辅导员相协调、实现热点理论教育与热点实践学习相协调。[8]正是这三种协调有机互动,成为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第一条有效途径。

(2)构建社会热点网络教育教学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研究型学习活动为补充,以课程网站作为教育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热点教育极具渗透力、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够在社会热点问题发生时,及时消除该问题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从而提高思想教育的时效性。[9]这也成为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第二条有效途径。

3.探索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思政教育具体化

(1)案例教学法。利用一些案例,把一些社会热点引入课堂,引导大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处理,克服传统思政教育吸引力不足、缺乏实践性的缺点。

(2)形势政策课教育法。利用形势政策课,及时向大学生传递国内外的焦点、热点以及大学生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启迪他们的思考,得到学生积极反馈。

(3)问题研究法。通过布置一些社会调研题目,让大学生深入社会和基层,走进群众,亲身体会社会关注的热点,为思政教育提供新视野、新材料,实现教学相长。[10]

总之,要充分利用社会热点的丰富内涵、多样形式、多种特征,来积极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有效方法,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互动性、实效性、发展性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1]李贵奇.关于社会热点报道的思考[J].记者摇篮,2007,(8).

[2]姚休.社会热点问题初探[J].浙江社会科学,2005,(2).

[3]杨明亨.驾驭社会热点的素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学报,2000,(7).

[4]曹国华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热点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机制[J].教育学术月刊,2010,(3).

[5]黄振宣,唐爱琼.社会热点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法制与社会,2009,(12)上.

[6]陈丽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2).

[7]葛晨光.做好大学生舆情引导的意义及高校学生工作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1,(1).

时政热点论文篇9

1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引入社会热点问题的意义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高中所有学科当中最具有时代性的学科,需要引入社会热点来解决教材内容滞后性的问题,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文化的多元化,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需要高中生关注社会热点,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社会现实问题,满足当代社会对人才的综合性要求。再者,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比较枯燥,需要借助鲜活生动、真实具体的社会热点案例来丰富教学资源,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实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增加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引入社会热点问题的建议

2.1 利用社会热点的“兴奋点”,激情导入

社会热点问题往往都是具有令人“兴奋”的地方,而一堂优质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常常需要一个精彩的导入,那么,利用图片、视频或者陈述的方式进行社会热点的导入一般能够起到很好的“吸睛”效果,迅速引起学生的内心共鸣,让教学更加冲击力和思考意义。例如在关于“政治生活――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教学中,可以选用主席等国家领导人近年来出访其他国家的照片以及路线图,引到学生从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再如在关于“经济生活――股票、债券和保险”教学中,可以选用前段时间股票暴跌的案例进行导入,引导学生对科学理财展开思考。

2.2 利用社会热点的“思辨点”,探究问题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有效的思考和辩论,只有经过“深思熟虑”,才能吃透知识点,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社会热点问题中所存在的“思辨点”,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例如2015年吵得沸沸扬扬的“天价虾”事件。这个事件涉及到高中政治公司的经营、消费者权益、政府职能与责任等相关知识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案例需要灵活运用此事件来引导学生展开辩证分析。通过相关视频资料会发现“天价虾”的经营者在菜单标价时涉嫌欺诈,利用他人误解来获取非法利益,违背了诚信经营的原则,同时还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此外,当地政府部门的职能与职责是否履行到位,应该如何做才能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有助于学生充分地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知识,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客观地认识社会问题,提高自己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利用社会热点的“动情点”,升华情感

动情点是指最能够激起学生情感波动的地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提升学生情感,使得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并能够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中需要引导学生对许多社会行为展开正确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情感升华,养成健全的人格。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不乏一些能够起到很好“煽情”作用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引入这些社会热点问题能够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例如在“文化对人的影响”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当前我国社会文化生活出现的诟病,感受文化对人的影响。教师可以引用“游客踩着萧山消防英雄铜像拍照”的热点话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骑在烈士头上拍照不仅仅是无知行为和不道德行为,体现在当代民族文化的缺失以及不良文化对人所产生的严重影响,同时社会高度的舆论谴责,也反映出民众对社会文化环境的担忧。通过分析这个事件,学生们可以深刻体会到文化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会对人们行为的选择有很大影响。如果我们长期处在一个消极的文化环境中,自身的价值观就会扭曲,这类事件再次敲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的警钟。通过引用此事件,在“义愤填膺”的讨论中学生再次坚定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和信念,促进了自身情感的升华,有效地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3 结语

关于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巧妙引入社会热点问题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围绕某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讲座,撰写政治小论文,进行角色扮演,将社会热点问题和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都不失为好的办法。

时政热点论文篇10

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大都由媒体与政府部门联手推出,由职能部门负责人与群众直接对话,由此打造出一把兼具舆论监督、行政监督和群众监督优势的“三刃剑”。它的这一特性使其较以往的舆论监督节目更具权威性,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更为直接、畅通。

《1584 热线》是安庆原人民广播电台一档直播节目,旨在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为政府搭建沟通百姓的平台。1997 年创办伊始,节目播出时间是每天早上7:20,时长为20 分钟,由一名主持人独立主持。“1584”为中波播出频率,后被群众谐音为“要我办事”。2005 年11 月1 日起,在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监察局、市政府纠风办领导下,推出《1584 政风行风热线》,并成立“安庆市1584 政风行风热线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组长。节目从主持人单独面对听众答疑释惑,改为邀请政府职能部门、窗口单位负责人上线,直接与听众互动交流,节目时间延长到40 分钟。节目中政策类问题解答率达100%,重点督办问题解决率达到85%以上。《1584 政风行风热线》不断求变,拓展节目内容和形式,提升节目的公信力、服务性,已成长为本地最具影响力的广播舆论监督节目。

一、互动:立体交叉延伸广播舆论监督功能

政风行风热线类节目不仅改变了传统广播舆论监督节目形态,而且延伸了广播舆论监督社会功能。《1584 政风行风热线》开播以来,栏目组一直在这方面做积极尝试。

1、互动性延伸

互动性被视为现代广播的最大优势。政风行风热线类节目主要是以直播化的播出方式与听众见面的。热线电话的介入使节目在听众、主持人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的官员三方之间实现即时互动。这种互动方式不仅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保障公众舆论的充分表达,而且改变了听众与节目之间传统的传受关系。在这里,听众既是节目的服务对象,又是节目的传播主体,节目实现了话语权的转移。但这只是广播最初、最普遍的互动。经过摸索,《1584 政风行风热线》已实现多种交叉、立体互动:部门领导做客直播间与听众对话,和本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准时收听联动;各部门解决处理问题和记者跟踪采访互动;记者讲究时效,及时报道问题处理进展并向听众反馈,也是一种互动。这使广播媒体拥有了其他媒体无法超越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吸引更多听众,也扩大了广播媒体的社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广播媒体的社会地位。

2、注重解决问题时效

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开办之初,因政府职能部门直接参与、解决问题更快广受群众欢迎。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上线周期长、流程设置固定等特点也显现出来,容易造成节目程式化甚至走过场,后劲不足。解决问题的时效性对一档舆论监督节目至关重要。《1584 政风行风热线》开播之初,听众当期反映问题后最快得在三天后的节目中了解跟进情况。为了推进问题处理的时效性,2006 年,在每天傍晚的6:15-6:45,又增开了一档录播的《1584政风行风热线反馈版》,将当天早间的直播节目进行选择性地重播,并将当天热线所反映问题处理情况的回馈内容及时加入,做到“早上反映问题,晚上便知结果”。

这样一来,节目“不仅和职能部门建立起紧密的互动,能快速行动及时处理问题,另一方面也和听众企盼问题得到快速解决的急迫心理同步互动”①,从而形成节目的立体交叉互动。

二、突围:坚持民生取向参与公共服务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也面临来自其他媒体、其他类型节目的挑战。②在此背景下,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如何突围?开播以来,群众反映热点始终集中在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1584 政风行风热线》抓住这些热点,搭好“桥梁”,把政府关注的工作重点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在坚持民生取向的同时,增强节目服务性。在《1584 政风行风热线》平台上,每天都汇聚方方面面的具体问题,诸如化粪池漫溢、路灯不亮、供水供电维修、公交服务等和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节目组都及时跟进转交给窗口单位,促成问题解决。

在实际操作中,工作人员发现:大量问题都源于政策宣传不到位。为此,《1584 政风行风热线》采取多种方式来宣传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变政策条文为针对群众个案的服务式解答,在确保导向正确的前提下,构建起政策解答权威平台来化解社会管理工作中的矛盾,从另一种渠道有效地参与了社会管理工作。目前,《1584 政风行风热线》及时解答政策、解决群众困难的件数已占整个节目量的70%以上。

三、提升:多媒体整合,打造品牌

广播媒体因“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先天性弱点,在社会影响力竞争中一直处于弱势,但“危机”也可能转化为“机遇”。数据显示,超过70%以上的听众经常接触的媒体起码有两种。③广播媒体正视弱点,自我调整,同样可以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脱颖而出。

《1584 政风行风热线》属于舆论监督类热线直播节目,关注着城乡听众生产、生活的各类热点和疑难问题,具有广泛的潜在受众,具备了打造名牌节目的受众基础。名牌节目既要在媒体内打造,更要在媒体外运营,必须在社会上形成。④因此,拓展节目形式和传播渠道也是节目组在打造品牌节目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从2010 年起,《1584 政风行风热线》网络收听的空间开始打开。通过网络收听广播的比例在逐年递增。栏目组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每期节目的录音上传到网上,供听众随时点播收听,《1584 政风行风热线》微博也已成为听众参与节目的重要方式。对节目中听众投诉的问题,栏目组及时将处理结果及时登载在网络论坛上,延伸了节目的作用和影响。网络的加入对于节目打破地域界限也有积极意义。听众收听网络广播的时候较多是本地广播节目点播或者在线收听,但也有30%及以上的听众会收听异地节目。⑤通过互联网,不少身在异地的安庆人也参与到节目中来,周边地区的固定听众日益增多。

2013 年《1584 政风行风热线》创新活动形态、拓展服务空间,推出了走基层系列活动———“十二相送”。“十二相送”每月开展一次,分为送温暖、送服务、送春风、送税法、送真情、送清凉、送爱心、送农技、送文化、送岗位、送平安十二个主题。邀请多个部门现场参与,直接面对市民。进一步拉近了职能部门与受众的距离,增加了解决问题的数量,拓展了节目受众群,延伸了广播影响力。

目前,《1584 政风行风热线》已形成广播、电视、报纸、网站联动的播出格局,全方位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在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中,将品牌打造得更靓。

参考文献

①赵连军,《努力拓展舆论监督的空间》[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3)

②金曙,《地方台舆论监督栏目的困局与突破》[J].《视听界》,2011(9)

③⑤赛立信媒介研究有限公司:《新媒体时代的广播听众———2011 年全国广播听众收听行为分析》,2012-05-21

时政热点论文篇11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041-02

所谓社会热点,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比较受广大群众关注或者欢迎的新闻和信息。大学生生活在校园的“象牙塔”内,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和参与,主要是通过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来实现的。然而,一方面,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诸多社会热点问题错综复杂,涉及面V,解决难度大;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正处在思想走向成熟却并未完全成熟的阶段,他们生活阅历较浅,与社会还存在一定距离,还不能全面、清晰、深入、辩证地观察与思考问题,因此,为了避免大学生对社会热点的认识产生偏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将社会热点问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热点,分析社会热点,在观察社会热点现象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下笔者就在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从建构社会热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机制、建构社会热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讲座机制、建构立足于社会热点的高校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教学机制三个方面探究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路径。

一、建构社会热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机制

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社会热点教育实施的主要方式。实现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高校教师应抓住这一主要阵地和主要方式,建构社会热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机制。教师应正确认识社会热点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讲述社会热点,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解决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为了建构社会热点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结合的机制,高校思政教研部可以定期组织理论课研讨会。教师在固定时间,如每一周全体教师集体举办社会热点题材取舍、社会热点和教材结合的教研会、讨论会。在社会热点题材选取之后,教研室教师应展开自主讨论,探讨社会热点和教材有机结合的方式。通过讨论,能激发教师参与教学活动的创造性、积极性和积极性。长期的讨论能让教师探索出社会热点和章节巧妙固定结合的模式,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模式之创新。毛概邓论课和马哲原理课都可以采取这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选取社会热点上,可以学生专业为标准。如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比较侧重于管理类、经济类、政策类。法律专业的学生,对社会热点关注比较注重刑事案方面。这样,通过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来选取社会热点,将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校的“两课”,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两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世界观。在有效建立社会热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课程机制,在高校“两课”中可增加关注与解析社会热点,这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在上课之前,适当导入时事热点只是,教师可以根据时政材料,有的放矢进行讲解。在时事热点讲述的时候,教师也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要,选取社会热点,之后再课堂教学过程中把各种观点呈现出来,引发学生对观点的交流与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正确发挥教学活动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去分析与关注社会热点。

教师在课堂中讲述社会热点实践案例,应以理论为基础,用理论解释社会现实,以社会现实强化理论。具体教学形式可以是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的。例如,可以让学生亲自对社会热点进行分析,教师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对社会热点形成正确认知。教师也可以举办演讲比赛、时事政治辩论赛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发学生对社会热点的深入思考。教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在自主专研学习的过程中,强化对社会热点实践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形成一种不唯上、不盲从的独立判断与见解,保持对事件的独立见解与看法。

教师在引用社会热点案例时,应注意社会热点事件的全面性、真实性、客观性,不能为了教学效果一味隐瞒或者扩大事实材料,这容易令学生滋生抵触情绪,产生事与愿违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学目标应明朗化和清晰化,不应该只是为了解析社会热点去学习热点,也避免教学目标范围过大、过宽。教学重心放在思维方式培养、价值观引导等方面。最后,教师应建立良好的教学评价机制和反馈机制,倾听来自学生的各种见解和观点,促进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和解析之间的良性循环。

二、建构社会热点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相结合的讲座机制

社会热点问题都是长期存在着的,产生原因非常复杂,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为了引导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有一个正确认识,高校可以采用社会热点讲座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正确分析与认识社会热点,达到升华思想的教育目的。

在建构社会热点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相结合的讲座机制上,可以由学校党委、宣传部、社科部或有关思想政治教研室作为承办单位,不定期邀请有关学者、政府官员、专家,联合举办校级性质的社会热点问题讲座。在社会热点题材的选取上,应侧重于解决常规理论教学中无法解疑的问题,让社会热点讲座变为常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有益补充。在社会热点讲座内容方面,学者专家应与有关学校承办单位主体合作商量,避免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内容太多重复或冲突之地方。作为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应对本校学生学习情况、知识底子有充分了解,为学者专家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提供借鉴参考建议。

高校可以把聘请专家学者讲述社会热点当作必需的教学长效机制。可以对聘请专家学者讲述社会热点给予经费援助与支持,可制订相关措施,对每个学期讲座次数、学生参与讲座人数等等都进行明文规定。通过这一方式,把社会热点讲座变为一种学校管理制度,达到社会热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三、建构立足于热点的高校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教学机制

实践教学是一种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截然不同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以社会为课堂活动的中心的、“走出去”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社会活动实践形式上,可以有社会考察、参观方位、社区服务、社会调研等这些形式。

社热点尤其是一些地方性质的社会热点,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社会热点上,有一些涉及学生间接或直接利益关系的,如将来就业选择地点或者学生家乡的社会热点事件,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热点事件实践活动,引起学生关注。例如,厦门大学的教师,可以厦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规范战略方案作为社会热点案例,让厦门大学的学生亲自参与案例实践活动。学生亲自去厦门市规划局,了解有关城市发展规划。又如,一些农村学生非常想知道自己家乡所在的村、镇、县城将来的规划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土地拆迁现象、发展目标等,如果教师以这些选取社会热点案例,无疑可吸引学生兴趣,继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展开。

在选取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密切结合的地方性社会热点上,教师可以积极争取有关政府部门的合作。例如,地方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产业规划、农村建设、城市规划所取得的经验,都可以作为一种常态模式,让大学生去参考借鉴学习。

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之结合,可以借用学生社团来开展。学生社团是校园里相当活跃的组织,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社团这个平台,开展社会热点教育。如可以在社团内组织学生对某一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辩论与讨论,并邀请有关政治课教师、学者、专家来参与社团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支持学生社团开展社会热点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在社会热点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上,单位应以学生社团为主。在社会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设计、活动策划与组织上,应由学生自主承担行动,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应在一边做好指导与引导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主动去思考,畅所欲言,并进行正确引导,纠正一些比较偏激的观点,引导社团研究性学习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推动社团社会热点实践活动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时政热点论文篇12

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和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社会舆论的形成机制以及传播方式都有所改变,这也改变了原有的新闻宣传格局。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新闻宣传要“更好地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这一重要指示为社会热点的舆论引导指明了方向。社会热点的形成是人的主观态度和客观环境比如人的思想方式、认识能力、社会政策、社会风气、社会公平与公正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此外,社会热点有正、负的双向功能,所以其形成原因是错综复杂的,这也给新闻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发挥社会热点的正面舆论引导能力,必须对舆论的发展趋势、引导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创新,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1社会热点发展趋势

社会热点的基本特点包括热点产生的时代性、热点选择的典型性、热点关注的持续性、热点报道的纪实性、热点引导的科学性、热点群体的集中性、热点构成的复杂性等,可以说,社会热点就是某个时期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热点也呈现着不同的发展趋势,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我国社会热点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经济类热点将继续保持领先,政治类紧随其后,这说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目标没有改变,我国总体经济发展缺乏显著突破的现状也没有发生较大变化,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经济类热点和政治类热点都将会呈现上升趋势;第二,群众对社会热点的关注逐渐由个体利益向社会的整体利益转变,可见人们的社会能力都在逐渐增强,对社会发展形势较为有信心;第三,群众对社会热点的关注逐渐由物质利益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利益发展,可以看出来人们的关注范围在逐渐扩大,需求和素质呈现着同步增长的状态;第四,社会热点所产生的双向效应将会对群众的生活和情绪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所以说,社会热点舆论潜在的问题非常严峻。

2加强社会热点舆论引导能力的对策

2.1坚持四个“情”

社会热点反映的不仅仅是社会矛盾,还是社会心态,因此,在实施社会热点舆论引导工作时必须结合社会热点现状、特点以及成因,坚持四个“情”,使社会热点充分发挥其正面作用。首先,社会热点的形成与人们对社会形势、政策的知晓程度有着密切关系,每个群众都有维护自己利益的需求,因此,他们必然有知情于社会发展形势的需求和参与社会管理的要求,但是由于信息资源输出与人们对信息获得的不对称,人们的知情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形势政策的宣传力度,使每个群众都能对社会形势、任务、困难、政策、前景知情。其次,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往往覆盖全社会,社会成员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那么他们就需要知道这些重大社会热点的基本状况、成因、解决方法是怎样的,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做好热点调研,为群众查明情况,给群众以明确回应。再次,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还要做一个陈情者,向群众说明事情真实情况,否则社会热点将会朝着负面方向发展,因此,对于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重大热点,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群众,向群众陈情,让群众能够有机会参与社会管理,共同进行社会重大问题的解决。最后,对社会热点进行舆论引导时,应做出详细且周密的部署,保证知民情、顺民意,不仅要考虑到宣传的教育性,还要考虑群众的承受力,不断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科学的思维方式,禁止隐瞒、愚弄、随意、功利和炒作,真心对待群众,真正实现为民谋利、让民用权,努力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2.2把握好三个“度”

第一,辨识热点要准,运用辩证思维方式,站在全局的高度去寻找政府、党以及群众关心的问题,特别是要抓住在群众中有较深影响且不进行引导就会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选择在公开报道后不会对社会和群众造成负面影响的问题,只有这样社会热点舆论引导才能发挥其正面效应。第二,反应社会热点的速度要快,应对群众生活、愿望、态度等保持高度敏锐性,做到对社会热点捕捉的及时性和快速性,不断提升对热点问题的策划、传播能力,尽量在短时间内对社会舆论做出有效引导。第三,对社会热点进行处理的时候,应把握好尺度,这主要是因为热点产生于不同范围,影响面也就不同,必须区别对待,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扩大需要进行正面引导问题的影响力度,而有些问题则应保持适当的宣传力度,还有的问题应以“冷”相对,不给其提供评说市场。在做好三个“度”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与社会稳定、反映舆论与引导舆论、正确舆论导向与宣传效果的关系。

2.3做好三个“力”

增强社会舆论引导能力其实是建立在媒体三个“力”的基础上的,因此,必须全力打造媒体的三个“力”。一个媒体的公信力对社会热点的舆论引导力有着决定作用,只有有了公信力,这个媒体才具有话语权,它说的话才会有人相信,公信力越高,其优势意见的形成就会越顺利。当前社会媒体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严重分散了群众的注意力,这样舆论引导就无法发挥其应有效应,媒体必须建立自己的品牌,比如主持品牌、记者品牌、栏目品牌、频率品牌等,充分利用品牌力增强舆论引导力和社会影响力。另外,新闻媒体工作者的素质、能力是增强社会热点舆论引导能力的必备条件,这就需要个人加强素质学习,并建立起系统学习标准,使媒体的系统学习力不断提升,提高新闻媒体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社会热点舆论引导力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3结论

总之,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新闻工作者应高度重视社会热点的舆论引导工作,充分将舆论监督功能发挥出来。由于社会热点具有一定政治性、政策性、原则性和群众性,因此,在舆论引导工作中必须坚持四个“情”的原则和方法,把握好三个“度”和三个“力”,构建良好的舆论引导平台,增加社会热点的正面舆论引导能力,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秩序奠定坚实的舆论基础。

参考文献

时政热点论文篇13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8.052

中国文人有许多优秀的传统,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积极关注。尽管在文人传统中有一支隐逸派,但在隐逸的前后仍然是对国家民族的急切关怀。及至近现代社会,尤其是五四时期,中国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以救国为民,解决民族的出路为终生追求的事业,从来都把闭门读书当作一件不可取的事情。由此可见,关注时事热点,关心国家命运,是我国知识分子历来的优秀传统。现如今的学生生活在和平稳定的社会,衣食无忧,家国兴盛,却没有表现出对时事政治应有的关怀,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什么是“热点”信息呢?宽泛地讲,就是指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度,形成了集中的讨论,并且值得讨论的事件,以及因为事件引起的各种观点的冲突。“热点”信息是高中政治课堂上的重要教学资源,将政治课与热点时事相连,能够有效激发高中生对政治课程的认识、对学习的认识,强化学生的是非意识,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那么,如何在政治课中渗入时事热点呢?

一、加强热点时事和生活的联系

任何一种学科的学习都必须和生活紧密联系,脱离了现实生活的教育都是畸形、不可取的教育,政治课尤其如此。政治课的出发点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于社会人生的观察力、鉴别力以及评论能力,就是要学生通过学习来认识现实生活的。政治课必须加强和时事热点的联系,否则就是空中楼阁,脱离实际。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注意这一点,积极把社会时事和政治理论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学习了理论后,借理论来观察社会时事,在时事热点的争议中去验证学来的理论,从而确定理论的正确性,证明理论的生命力。这样,以教材为载体,以热点时事或新闻为媒介,能够从认知层面对学生展开感恩与责任培养,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在教授“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一课中,可以尝试把时事热点和生活相联系的方式。近段时间,我国东南沿海台风肆虐,超强的台风席卷了海南、广东以及山东沿海区域,沿海人民进行了相关的救幕疃。对于这一时事,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区域之间的联系,各区人民的联合抗灾不是孤立的行动,而是积极联系配合的行动。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人类与自然变化之间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到在社会时事中政治理论的生命力,学会如何在知识中得到真实体验,通过这种体验获得成长与发展。

总之,热点时事是活跃课堂氛围的“调味剂”,它将书本化的知识转化成为生活中的真实示例,从而让知识的释放变得更加灵动,让政治课堂更具时代性,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能。

二、借助时事热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政治教材上的许多理论还比较抽象,摆在纸面上的知识不具备生动性的特点,难以触动学生的内心和灵魂。借助时事热点能够很好地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和感知,从而从情感上触动学生,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真正体现政治课的价值和意义。

现实生活中的热点时事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培养学生的感恩和责任意识,要以现实生活为情感导向,从生活实际出发,从日常点滴做起。比如在讲“价值与价值观”时,教师就可以借此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可以让学生先列举出当下流行的有关价值观的时事,或者有许多人一味追求穿着的名牌,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或者很多同学都沉迷网络等。这些问题都可以拿到课堂讨论中。对于价值观错误的社会现象,教师要允许学生说出不同的意见,尊重他们的价值观。这是课堂民主的体现,也是开放社会应该具备的心态。但教师必须做出引导,不要轻易判断支持哪种价值观的学生为错误,因为直接的否定往往可能带来对方的抵触,要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说起,引导学生懂得理智的思考。学生往往容易受到网络和社会流行思潮的影响,而不懂得理智思考。教师应该抓住这样的契机,进行积极健康的教育。这正是政治课发挥引导作用的最佳时机,也是价值体现所在。

对于穿名牌衣服,追求物质生活的现象,教师一方面要肯定对于物质追求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还必须指出过度追求带来的后果和负面意义,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养育之恩,理解他们对自己的期望,意识到自己应有所收获,也应该有所回报,不仅是回报父母,更是回报社会,努力成为有用的人。

三、借助时事热点,培养学生的感恩精神

中学政治课所承担的责任并不仅仅局限于价值观的养成,还应该自觉背负更多的责任,其中,让学生懂得感恩就显得非常必要,应当成为政治教师的自觉追求。当学生从认知层面了解到感恩与责任的深刻涵义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付诸于实践,这才是政治课的最终目的。积极组织开展各种以实践为主的教育活动,引导他们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对培养学生的感恩与责任意识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学习“生活处处有哲学”这一内容时,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责任与义务?怎样让学生去体验到一个人在团体中的地位和价值,以及自己对团队所做出的贡献?这些精神内核仅仅靠政治理论显然是不够的,要让理论化为学生的精神和价值观念就要积极地和社会时事热点紧密联系起来。可以向学生展示社会上的志愿者团体,或者联系本地的志愿者到课堂上现身说法,谈一谈他们所看到的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群,聊一聊他们为此做出的贡献。只有这样,政治课才能变为学生终身受用的思想。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