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购业绩总结实用13篇

导购业绩总结
导购业绩总结篇1

近代以来,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进步。在当今世界,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为了获取先进技术以在竞争中取得先机和建立优势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技术创新、技术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获取技术的途径一般包括内部研发和外部导入。而外部导入又有三种方式:技术购买、技术联盟和技术并购。

与技术购买、技术联盟等其它外部导入方式相比,技术并购有以下的优势:快速地实现多元化发展,比如获取新的技术快速研发新产品并进入新的市场;获取多种经济效应,如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速度经济效应、空间经济效应。由于技术并购独特的优势,其日益成为关注热点,同时技术并购后资源整合的难度高,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也莫衷一是。本文将对近年来关于技术并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企业技术并购绩效的研究现状,并总结出主要的影响因素,最后是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二、技术并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技术并购能使主并公司快速获取技术资源,提高、完善自身技术能力或快速实现多元化,如在并购后实现有效整合,则能发挥多种经济效应和协同效应,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但是,技术并购预期目标的实现也面临着文化整合、技术融合、人才流失、市场风险等诸多问题,若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技系术并购反而会对企业造成损害。那么迄今为止企业进行技术并购的绩效如何?本文经过对近年来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出目前对技术并购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结论主要分为三类:积极效应、无显著影响或消极效应、多种效应。

(一)技术并购对企业绩效有积极作用

Zahra(1996)以美国112个新生物技术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外部技术获取对公司的绩效,如销售增长率、资产净利率等有积极的影响。

何庆明、戴丽萍( 2004) 的研究发现,技术并购通过转移智力资本,形成技术资源优势,并购后的协同效应可以提高并购双方的经营效率,从而提高了并购企业的绩效。李艳琴(2010)以2004-2005年发生技术并购事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前沿分析的方法,结果表明技术并购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研发效率。胥朝阳等(2013)通过对A 股上市公司创值能力的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技术并购对并购公司的创值能力产生了积极效应。温成玉等(2011)以2001-2008年我国高技术上市公司发生的96起技术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以专利产出衡量创新绩效,结果表明:技术并购对主并公司的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效应。郑骏川(2012)以2007-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446次技术并购为研究样本,实证结果显示:若主并方为科技型企业,技术并购对内部研发具有替代作用,若主并方为非科技型企业,则技术并购对内部研发强度没有影响;同样的,若主并方为科技型企业,其当期的市场价值具有额外的增值效应,而非科技型并购者则没有这种增值效应;另外,科技型收购者发生技术并购后未来盈利能力的提升更为明显。

(二)技术并购对企业绩效无显著影响或有消极效应

Jones等(2001)以188 家总部在美国的跨国公司子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外部技术获取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基于详细分析得出结论:外部技术获取对企业绩效有负面作用,其与产品、市场表现和财务指标存在负相关关系。Carmine Ornaghi(2009)以大型制药企业为的并购事件为样本,发现技术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没有显著的影响,另外,并购双方技术相关性与创新绩效也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王金桃、裴玲(2013)以2004―2008年间发生技术并购的58 个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技术并购、技术并购与内部研发投入的交互作用都对公司的绩效都没有显著的影响;同样的,技术联盟对公司绩效也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内部研发投入与技术联盟的交互作用对公司绩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何健生、陈海声(2012)以2008年发生技术并购事件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产权性质作为分类标准,从投资者法律保护角度,考察了企业技术并购绩效。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发生技术并购后的连续三年出现负绩效,在并购后的第二年绩效出现较大提升,但在并购后第三年绩效又出现下滑,说明我国企业在进行技术并购时更多地考虑短期利益。王宛秋等(2009)选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41个技术并购事件作为样本,考察技术并购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技术并购不能显著提高主并方企业的财务绩效。

(三)技术并购对企业绩效有多种效应

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以各种影响因素为分类标准,如技术并购的类型、行业相关性等,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进而考察不同分类的研究对象的技术并购绩效,以得出更有说服力的结论。

三、技术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

关于技术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非常多,本文根据现有文献将其总结归纳为四类:技术并购的类型、领域相关性、能力存量和其它影响因素。具体研究成果归纳如下:

(一)技术并购的模式

刘开勇(2004)按照技术并购的动机,将技术并购模式分为四种类型:进入新领域型、技术升级型、技术完善型和技术互补型。我国学者大量借鉴刘开勇(2004)的研究,并在其基础上,对技术并购模式进行新的划分。胥朝阳等(2009)以2002~200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185 起技术并购为研究对象,发现:技术升级型和技术互补型并购对公司经营绩效有积极影响,而技术进入型并购在短期内是公司绩效出现下滑。

胥朝阳等(2013)按照并购方的战略意图,将技术并购分为分为业务开拓型和行业巩固型,并以1999-2004 年发生技术并购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行业巩固型技术并购的创值能力要高于业务开拓性,原因是技术并购后主并公司获得目标公司的技术的同时,还需对技术资源进行整合、应用,如果并购双方技术领域不同,无疑会增加技术融合的时间和成本,加大创值的阻力。

(二)领域相关性

企业并购的领域相关主要体现在技术和市场两个方面,如果并购双方处于同一行业,具有相似技术或相同市场,则便于企业之间信息的沟通、技术的融合和市场的扩展,易于实现协同效应、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等,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绩效。

Singh(1987)根据并购双方的战略匹配性,把并购分为相关并购和非相关并购。Duysters( 2002) 研究发现,在技术型并购中,相对于非相关型并购,行业相关型并购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技术并购后的对资源的有效整合对提高企业绩效有显著作用。Laamanen et al.(2009) 以1879个技术并购案例为研究样本,考察技术并购对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发现并购双方属于同领域技术型企业的,并购企业的研发能力得到提升,且其证券市场的价值的提高显著高于非相关领域的技术并购。Cassiman 等(2005)以31 个并购案例为研究对象,发现并购双方技术相关程度与并购企业创新绩效显著相关,并购前双方技术的互补性与创新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

温成玉、刘志新(2011)根据主并公司和目标公司的行业相关性,将技术并购划分为加强型和优势互补型,选取2002年A股发生并购的高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果显示优势互补型技术并购对主并公司创新绩效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加强型技术并购对主并公司创新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三)能力存量

能力存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知识规模、并购经验累积和关键人才。知识规模越大、并购经验累积越多和关键人才越稳定,则能力存量的规模就越大,企业技术并购绩效也就越高。

Ahuja & Katila(2001)以化工行业发生技术并购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并购前拥有的专利数衡量技术知识基础规模,发现获取的知识基础绝对规模对主并公司的创新绩效有正面影响,而获取的知识基础相对规模则对主并公司的创新绩效有负面影响。温成玉等(2011)参考Ahuja 等(2001)的研究成果,以我国2001-2008年高技术公司发生的96起技术并购为研究样本,但得出了不太一致的结论:目标公司的绝对知识基础规模、目标公司与主并公司的相对知识基础规模对主并公司的创新绩效均有负面效应。

Gerpott T等(1993)认为关键技术人员不仅拥有优秀的专业技能、掌握关键的技术知识,而且还在原研发团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沟通作用,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激励,则可能导致研发效率下降或关键人才流失,使得技术并购失败。

(四)其它影响因素

以上三个对技术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都是从国内外实证研究的文献中总结出来的,其特点是可量化。而其它的影响因素是从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方式中总结出来的,其特点是难于量化,只能进行定性分析。

王宛秋(2011)以文献、案例分析为基础,结合问卷调查,得出技术并购协同效应受以下因素的共同影响和交互影响:主并方和被并方的文化融合程度、并购后企业的技术再投入、发现技术进步速度、获取技术的工艺可行性、获取技术的创新程度、主并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等。杨军敏等(2011)借助解释结构模型对影响技术并购绩效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决定技术并购成败的基本风险因素是目标企业与主并企业的相对规模,决定技术并购成败的直接风险因素包括技术整合能力、技术人员留任率等。

四、文献评述与研究展望

对于企业技术并购绩效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国内最近十几年才涉足这一领域,但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根据各自的研究成果,部分学者认为技术并购对企业绩效有积极作用;部分学者认为技术并购对企业绩效没有积极作用。这两张截然相反的观点可能是由于研究对象不同、绩效衡量标准不同、具体情况不同等原因所导致的。另外一部分学者则基于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对技术并购进行分类或将影响因素量化,更具体、细化地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

对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展望,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目前尚没有一个完整的技术并购理论框架,用以指导技术并购实践和学术研究。理论框架对于某一领域的研究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技术并购的理论研究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提出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是一个迫切的任务。二、缺乏一个标准较为统一的评估系统来对技术并购绩效进行评价,不同的研究使用不同的标准,可能出现相反的结论。标准统一的评价系统能应能对所有技术并购案例进行评价,且能得出一致的结论,这也是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ZAHRA S A.Technology strategy and new venture performance: Astudy of corporate-sponsored and independent biotechnology venture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6,11 ( 4 ) : 289-321.

[2]Ahuja,G.,Katila,R.Technological acquisitions and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acquiring firms: a longitudinal stud-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 22 ) : 197-220.

导购业绩总结篇2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的钢铁行业经历了兼并收购的探索期、缓慢推行期和加速推行期三个阶段,完成了由起初的政府行政主导到现今政府引导、市场结合,国企民企共同参与并购的转变。钢铁企业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情况反映的是我国钢铁产业并购重组的好坏,关系到我国钢铁产业是否可以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对我国钢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也有利于我们认识到并购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并购的绩效。

本文将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中的C2R模型以及任民、王烈(2003)所提出的DEA的二阶段法,首先运用Deap2.1求出不同年份的并购绩效指标,通过对绩效指标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评价并购重组是否带来钢铁上市公司管理绩效的改善。

二、 文献综述

陈旭等(2008)在其研究中对我国并购绩效衡量的四种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其中国内外研究者对并购绩效的研究一般采用的是基于股价变化的事件研究法和基于财务数据的会计研究法两种方法。事件研究法的基础假设是市场有效性,适用于发达的资本市场,而会计研究法适用于资本市场不发达的国家。

事件研究法主要检验的是并购前后股东财富的变化,对股东财富的计量一般采用反常收益法。所谓反常收益指的是在并购事件发生前后的某段时间里,并购双方股东的实际收益率R与假定没有发生并购的该段时间里的正常收益E(R)的差值。如果这个差值为正,则说明并购给股东带来了正的收益,也就是并购绩效为正。Jensen和Ruback(1983)在总结了13篇关于并购绩效文献的研究成果后得出结论,成功的兼并活动会给目标公司带来约20%的反常收益,而成功的收购给目标公司带来的收益约为30%。陈信元、张田余(1999)采用1997年沪深两市所有的并购重组事件作为研究样本,同时采用方差检验和非正常报酬率检验对并购重组的效率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指出不同类型的重组的市场反应是不一致的,其中兼并收购并没有带来非正常的收益。李善民、陈玉罡(2002)以1999年~2000年沪深两市349起并购事件作为实证研究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进行研究,他们发现并购活动使得公司的累计反常收益在公告后30天几乎都为正,但是不显著。事件研究法的基础条件是市场有效性,但是中国的证券市场属于一个弱势有效的市场,所以事件研究法并不能全面的准确的衡量企业并购的绩效问题。

相比于事件研究法,会计研究法则使用并购前后几年的财务数据,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发展能力和现金流量水平等业务指标进行比较,以此来确定并购绩效的变化。冯根福、吴林江(2001)运用会计研究法,使用1994年~1998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样本对并购绩效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存在着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李心丹、朱洪亮等(2003)选取沪深两市发生并购的10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首次利用DEA的方法对并购绩效进行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证实并购活动总体上是提高了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效率,同时并购后的几年内继续保持着稳步提高的趋势。

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弱势有效性,不宜采取事件研究法对并购绩效进行研究;同时基于财务数据的会计研究法只考虑了企业经营管理结果的指标,而无法考虑企业经营投入的问题,我们在本研究中讲使用DEA的研究方法,DEA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同时考虑到不同企业可控的输入和输出指标,并且DEA方法能够保证我们观测的年份足够长,准确的度量并购前后公司的效率问题。

三、 实证数据与方法

1. 样本来源。按照国泰安数据库(CSMAR)的划分,广义的并购包括资产收购、股权转让、吸收合并、资产剥离、资产置换等一系列重组行为,而狭义的并购仅仅是指资产收购和吸收合并这两类。本文研究的对象为广义的并购。

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将使用2008年、2009年发生在沪深两市的并购原始案例为样本,之所以选择2008、2009两年一是因为这两年的并购数量相对较多,能够给我们提供更多的信息;再则是因为我们需要观察的是样本经营绩效的变化,而经营业绩的变化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反应出来的,所以我们需要更长时间的窗口期,与此同时DEA的方法也需要更长的年份跨度,所以本研究选择2008年、2009年的数据是为了保证能够有效获取并购后三年的数据。

在采取到原始并购样本之后,我们还需要对原始样本进行剔除的工作,剔除的条件是:(1)剔除掉被ST的公司以及新设合并的样本;(2)剔除数据缺失、异常的并购样本;(3)对于多次并购的处理:同一年发生的并购以并购金额最大的一次计入;如果并购在2008年~2009年间均有发生,以最后一次并购计入。本研究所有的样本信息及后续研究所需要的财务数据信息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CSMAR)。经过我们的整理工作,我们一共选取了八一钢铁等10个并购样本。

2. 指标选取。DEA方法最大的优越性就在于它是针对多输入多输出的综合评价,有效的避免了只使用经营结果作为评价依据的缺憾。我们在选择指标的时候注意了以下三点:第一,数据指标是对评价对象管理效率的客观反应;第二,避免输入、输出数据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最后要考虑数据的易得性。综合参考这三点要求,我们选取了下面所述的五个指标:

输出指标:y1——主营业务收入;y2——利润总额。

输入指标:x1——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其附加;x2——三项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x3——总资产。

我们选取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作为输出指标是因为主营业务收入往往体现了公司的战略安排,而利润总额代表的是公司是否运用好了所有的资源来达到最佳的产出,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

同时选取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其附加体现的是企业在运营的过程当中对成本性资源的投入,而三项费用代表的则是公司内部管理水平的高低,意味着不同的经营效率,最后选取公司的总资产不仅可以检验公司的资产是否得以良好的运用,更可以避免因为不同公司在不同时期内因股本和资本结构的不同而导致的指标间的差异问题。

3. DEA模型简介。数据包络分析(DEA)是一种对多产出、多投入的多个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DMU)的效率评估方法,它是由美国运筹学家Charnes、Cooper以及Rhodes教授在1978年提出来的。数据包络分析,其模型简称C2R模型,它是使用数学规划模型为决策单元之间的相对效率评估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法和有效的工具。根据对各DMU数据的观察以判断是否为DEA有效,其本质是判断DMU是否位于可能集的“生产前沿面”上。位于“生产前沿面”上的DMU则表现为DEA有效。对于C2R模型及其对偶规划模型在本研究中就不详细给出,但是我们应该明白,C2R给我们提供的是一种方法去判定DMU是有效还是无效的。但是我们在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有效性分析的时候会发现大量的、甚至是全部决策单元均为有效的情形,也即是说C2R模型无法解决DMU的排序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将采用任民、王烈(2003)提出的评价决策单元DEA有效的两阶段法进行本文的研究工作。

假设有N个决策单元,每个决策单元有M种类型的投入,同时还具有S种类型的产出。投入和产出分别用向量Xj=(x1j,x2j,…,xmj)T,Yj=(y1j,y2j,…,ysj)T表示,其中xij表示第j个决策单元对第i种资源的消耗量(投入量),yrj表示第j个决策单元对第r种类型产出的输出总量。在这n个DMU中引入第n+1个DMU,并且使得第n+1个DMU的特性是投入最小,产出最大,那么必然的这个决策单元的效率值必定是1,也是最有效的。引入第n+1个DMU之后,我们需要求解下面的数学规划模型:

min[?兹-?着(eTS-+eTS+)]

s.t.■Xij?姿j+xin+1?姿n+1+si-=?兹x0,i=1,2,…,m

■Yij?姿j+yin+1?姿n+1-sk+=y0,k=1,2,…,s

?姿j?叟0,j=1,…,n,n+1

S-?叟0,S+?叟0

其中eT=(1,1,…,1)∈EM,ε是非阿基米德无穷小量。

第二阶段,利用上述数学规划模型求解,然后将第n+1个理想决策的单元去掉,剩下其它n个决策单元的评价指数分别为θ1,θ2,…,θm,并且令θi=max(θ1,θ2,…,θm),接着以θi进行标准化处理,即θ1=■。标准化处理之后,我们便可知道第i个评价指数为1,其它评价指数都小于1。由于我们的输出变量(利润总额)中有负数存在,我们需要将输出、输入指标都进行无量纲化的处理,然后运用Deap2.1分别算出10个样本在观察期(t-3,t+3)七个年度里的相对绩效指标,如表1所示。

四、 实证分析

得到相对绩效指标之后,我们需要做两个比较:第一个是针对样本总体在并购前后的绩效对比分析,第二个便是对并购前后样本公司绩效均值指标进行配对T检验以验证钢铁上市公司并购是否带来了绩效水平的提高。配对样本T检验我们使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1. 所有样本总体并购绩效分析。要对样本总体并购绩效进行分析,首先我们要计算出在观察期(t-3,t+3)内每年总体样本的总体绩效均值(其中n表示公司数,j表示年份),然后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总体并购绩效分析图,如图1。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并购发生的当年开始,样本公司的总体绩效水平是下降的,直到t+3年并购的绩效水平才开始上升到并购前t-3年时候的水平。这从整体上告诉我们钢铁公司并购之后并没有带来管理效率上的提升。虽然规模扩大了,但是随之而来的管理上的问题将规模经济以及协同效应的优势抵消了。

2. 并购前后绩效指标均值比较。要对并购前后的绩效指标均值进行配对T检验,我们首先需要计算出每个样本在并购之前和并购之后的绩效均值:?兹i,ave,b=■,?兹i,ave,a=■(i表示公司,j表示年份)。根据我们的计算分析,我们发现有4家公司(八一钢铁、凌钢股份、首钢股份和西宁特钢)在并购之后的绩效是比并购之前要好的,占总样本的40%,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并购的战略目标。我们进行配对T检验的结果如表2所示。

配对T检验给出我们P值为0.097,这说明在10%的水平上结果是显著的,从统计意义上表明钢铁行业的并购没有带来效率的提升。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1. 研究结论。我们通过对2008、2009两年的上市钢铁公司并购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关联并购交易在样本总体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有8家企业并购属于关联交易。同时实证结果表明,上市钢铁公司在并购之后绩效水平不升反降,传统意义上的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并没有在我国上市钢铁行业的并购中显现出来。

究其原因,本研究认为有以下两点导致了钢铁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不理想:第一是并购虽然扩大了规模,但是在管理能力上还很缺乏,无法很好的对并购后的资源进行整合,这导致了并购之后企业无法提高绩效水平,同时这也是大部分并购没能发挥并购协同效应的原因;第二是大多的并购还是关联性的,只是资源在集团公司下面的划转,并没有打破行业的结构,提高行业集中度,行业当中的企业数量还是很多,竞争程度激烈。

2. 政策建议。针对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低、技术落后等特征,政府已经在《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等官方文件中表明了政府对钢铁行业并购重组的支持和鼓励,但是要想提高钢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政府和企业还需要做到:

(1)对政府而言,应该进一步的放开对钢铁行业并购的干预甚至直接参与,让市场来做出并购决策,同时应该积极的进行并购引导。虽然政府可以动用各种资源让一个企业短暂的变得更大更好,但这只是一种短时的救急行为,这种行为没有办法培养出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政府应该让市场去判断哪些企业是值得进行收购的,充分相信市场的选择,而政府自身需要做好的只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监管环境和最佳的引导政策。

(2)对企业而言,并购的完成可能会在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变得容易,但是企业更加要注重并购之后的整合工作。所以企业应该着手建立自己的并购团队和并购知识管理队伍,在并购实践当中不断学习和积累,让并购发展为企业的一种独特的竞争能力。只有提高了并购的各方面能力,企业才不至于只“买进”而不懂得“消化”,这样方能提高并购绩效。

(3)整体而言,增强跨区域跨国的并购重组。由于跨区域的并购重组涉及到地方政府的税收等利益问题,所以一直以来跨区域并购并不是很受支持。但随着外资不断在国内攻城略地,如果国内企业不展开跨区域重组构建强大的钢铁巨型企业,总有一天我国的钢铁企业甚至会失去在国内的竞争优势。同时我们更要做的是跨境并购寻求资源以及管理技术的突破,西方国家的在管理和技术方面水平相对较高,通过参与收购或者与国外钢铁企业合作可以增强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提高技术水平,这对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任民,王列.评价决策单元DEA有效的两阶段法.预测,2003,(6):75-77.

2. 陈旭,夏芸,胡朝晖等.并购绩效的衡量方法研究综述.现代管理科学,2008,(10):51-53.

3. Jensen M C,RUBACK R S.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the scientific evidence.Jou- 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es,1983,(11):5-50.

4. 陈信元,张田余.资产重组的市场反应——1997年沪市资产重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1999,(9):47-55.

5. 李善民,陈玉罡.上市公司兼并与收购的财富效应.经济研究,2002,(11):27-35.

导购业绩总结篇3

并购是公司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进行资本运营的重要手段。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企业所属行业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conduct),进而决定市场运行的绩效(Performance),即经典的S―C―P分析框架。就行业环境而言,企业所属的行业或将要进入的行业是对企业直接影响最大的外部因素之一。由于行业发展存在差异,各行业的投资回报率也不相同,所以行业不同,企业的并购绩效也不同。在市场经济中,社会资源总是处于优化配置的过程中,由投资回报率低的行业流向投资回报率高的行业,就目前我国行业并购发展现状而言,我国企业的并购行为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产业倾向,大部分是横向并购,以加强行业集中度和市场份额为目标。由此的现象是:越是细分的行业,并购活动越频繁。其实,企业并购作为一个过程,应遵循先行业后企业,先自身定位后有的放矢搜寻目标的规律(高静美,2009)。一般而言,行业集中度是决定市场结构的基本因素,集中度高的行业往往会存在拥有强垄断势力企业,这种垄断势力可以帮助企业获取超额垄断利润,从而使企业获得垄断收益;然而,过高的行业集中度又会导致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最终影响到并购企业的发展前景。那么,横向并购这一会对行业集中度产生影响的企业行为最终会对企业自身的并购绩效产生如何的影响呢?正是存在着以上的疑问,本文选择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装备制造业是我国的战略行业,为各行业提供生产必需的技术装备和重要零部件,在技术层面上决定了众多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是我国整个工业的基础与核心。我国正处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装备制造业的市场需求巨大,然而,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却存在着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问题。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行业骨干企业被国外公司并购的案例屡屡发生,这一方面推动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变革.另一方面也导致国有企业失去部分主导权,自主研发和自主技术创新面临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我国本土装备制造业迫切需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一批具有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和融资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因此,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从市场集中度视角研究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并购绩效,对于我国装备制造产业政策的制定以及骨干企业的联合重组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基于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中的C2R的DMU排序改变模型,度量公司并购的中长期价值效应;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论证企业的并购绩效与其所处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之间存在联系;最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分析他们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通过本文研究,以期为装备企业实施并购策略,政府建立装备制造业扶持体系,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整体竞争力提高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国内外在对公司并购绩效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计算并购前后股价变化的非正常收益,称为事件研究法;另一种是运用并购前后财务指标的变化来评价并购绩效的方法,称为财务指标法。事件研究方法有相对成熟的数理基础,己经成为国外研究并购绩效的主流方法。但由于事件研究法所依赖的市场模型是以股价的波动来衡量企业财富的变化的,而国内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目前的证券市场属于弱式有效阶段(张兵和李晓明,2003),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存在争议(骆柞炎,2003),同时还存在大量的非流通股等问题,所以国内学者多采用会计法对并购绩效进行验证。然而,运用财务指标法分析并购绩效也存在如下弊端:单指标的会计研究法只能从某一局限的方面来衡量企业的并购绩效,可能存在误导(李广子和刘力,2009);采用综合财务指标系统的会计研究法可能存在信息的重叠,同时在运用因子分析法等进行数据处理时需要一系列的参数估计,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廖运凤,2010)。此外,Andrade和Stafford(1999)曾指出,在20世纪90年代掀起的以巩固产业发展为主导的新一轮并购浪潮中,产业冲击或并购产业集中现象突出了会计研究法在绩效基准选择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还会伴随时滞影响而进一步扩大研究误差。鉴于事件研究法与财务指标法存在的种种弊端,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此种方法是著名运筹学家A.Charnes和W.Cooper等学者在“相对效率评价”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与上述两种方法相比,DEA法具有很强的优越性:第一,可以处理多投入和多产出的情况,无须构建具体的函数形式,避免因采取错误的函数形式得出错误的结论;第二,对于复杂系统,输入、输出指标权重难以确定。DEA方法不必事先确定权重,以决策单元各输入输出的权重为变量就可以得出每个决策单元综合效率的数量指标,从最有利于决策单元的角度进行评价,排除了很多主观因素,具有很强的客观性。

(二)研究假设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企业所属行业的市场结构能够决定市场运行的绩效。一般而言,行业集中度是决定市场结构的基本因素,而并购绩效也是行业运行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度高的行业可以使垄断企业获得垄断收益;而过高的行业集中度又会导致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最终影响到行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可以推测行业集中度与行业并购绩效会存在一定的关联。具体到我国装备制造业,可以作出如下假设:

假设1:我国装备制造业各子行业的行业集中度与子行业并购绩效的DEA值之间存在关联

假设2:行业集中度与并购绩效的DEA值存在正向关系

(三)变量定义 DEA方法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多输入和多输出的综台评价,所以在选择输入和输出指标上有一些客观的要求:首先是所选择的指标要能够满足评价,客观反映评价对象的竞争力水平;其次是在技术的角度要避免投入集(产出集)内部指标间具有过强的线性关系;最后还要考虑指标的易获得性。综合以上几点要求,同时借鉴以往国内外DEA文献中使用的指标.最后选取了以下5个指标:输入指标:X1为主营业务成本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之和,这是相对于主营业务收入的投入,可以有效测量企业在进行主营业务经营的过程中所投入的成本性资源。X1=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X2= 三项(营业、管理、财务)费用之和。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财务费用是指企业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三项费用之和作为可控的财务指标,可以很好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投入的费用性资源,(X1+X2)基本可以反映出当期企业为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源情况。X3=总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将总资产作为一项输入指标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利用资源的情况。输出指标:Y1=净利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已成为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之一,企业净利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表明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的最终经营成果。Y2=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的日常经营中的主要活动所产生的收入,一般占企业收入的比重较大,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较大的影响。而获取收入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四)数据来源和样本选取 文中所有的并购事件样本均来自于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中国上市公司兼并收购、资产重组数据库(CSMAR)2007》。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和其他数据来自于CSMAR数据库、新浪财经、和讯网。其中使用资产或股权作为支付方式获得其他公司股权获得其他公司股权或资产的公司为收购公司,出让资产或股权的公司为目标公司;行业分类则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 4754-2002)为标准。并购样本的筛选标准如下:(1)并购公告时间完整,剔除没有成功的并购事件;(2) 收购公司为上市公司,且属于装备制造业(代码为C34、C35、C36、C37、C39、C40、C41);(3)为突出行业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只选取所有权性质发生变更的横向并购事件;(4)若同一年发生多次并购事件,则取交易额最大的一次作为研究样本。按照以上标准筛选后,最终得到36个并购样本,具体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根据前文对DEA方法应用的介绍,计算出样本上市公司2004年至2010所有的相对绩效值。为了便于下面的统计分析,将所有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指标值按行业分类列在一张表上,具体如表(2)所示。通过考察所有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前后各年度平均经营绩效指标值的变化趋势来了解总体并购绩效,并购前后各行业年度的平均经营绩效指标值如图(1)所示。可以直观地发现,接受外资并购前,除了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外,其他行业均处于缓慢上升状态。在并购的前后两年,行业的平均绩效开始明显上升,这说明并购已经对于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而在2008年行业绩效又有了明显下降,这很有可能是由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造成的;2009年后行业并购绩效又呈现上升迹象。总体来看,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发展与其他行业相比较为平稳;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并购效果最为明显,且在2009年经济稍复苏后绩效反弹最快。

(二)灰色关联度分析 根据2004年至2010年装备制造业各子行业DEA绩效平均值可以得出各子行业的年均增长率平均值,参考唐晓华、李绍东(2011)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到2007年装备制造业各子公司的行业集中度指标均值(CR8),根据灰色关联度理论,得出它们的灰色关联度为0.726155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联。

(三)单因素方差分析 通过前节的分析,可以认为装备制造业各子行业并购绩效与各子行业的行业集中度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本节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一步对各行业之间的并购绩效进行比较,检验不同行业之间的并购绩效上的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见表(5)。表(5)是并购前后各年各子行业DEA并购绩效均值的方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各子行业在并购前绩效没有显著的差异。(1)只有在2005年可以看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并购绩效要明显优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2)在并购后的一年(2008)年金属制品业的并购绩效显著劣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其它子行业的DEA绩效值差异不明显,但可以看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与金属制品业的绩效值均劣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劣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3)并购后第二年(2009)金属制品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绩效都有明显上升,高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绩效显著优于后两个行业。(4)并购后第三年(2010)各行业绩效值差异的显著性下降,金属制品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绩效开始劣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优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综上可以得出,金属制品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并购绩效值从未发生显著差异;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并购绩效值也未发生显著的差异;同时,前两者的行业集中度相同,后两者的行业集中度相近。从这一角度符合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结果,即并购绩效与并购企业的行业集中度有关。从绩效值的大小来看,除2009年之外,各子行业的DEA绩效值排列都符合行业集中度越高,DEA绩效值越低的规律;而在2009年,各子行业的DEA绩效值排列都符合行业集中度越低,DEA绩效值越高的规律。从这一角度也符合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结果,并可以得出并购绩效与并购企业的行业集中度存在顺序关系的结论。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与2007年发生并购的并购绩效的DEA值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并购事件对制造装备业的DEA绩效值产生了显著的效果;(2)我国装备制造业各子行业并购绩效的DEA值与行业集中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度;(3)行业集中度与并购绩效的DEA值存在顺序关系。总体来看,我国装备制造业各子行业的行业集中度都较高,属于寡占型市场结构,但大多数企业还以简单的制造加工为主,整体竞争力不强。从发达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仍是未来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规模经济,发挥技术创新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本文认为,要通过并购调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并购效益,可以从企业和政府两个方面共同努力:在企业层面,企业首先要研究自身所处的市场地位,再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制定发展规划,选择合适的并购对象,切忌盲目跟风或因过度依赖并购而缺乏技术创新;在政府层面,首先保证我国对于装备制造业的控制力,限制外资对于行业中骨干企业的并购;其次,应该促进国内相关产业的有效竞争,促进强强联合并防止保护落后;最后,要建立装备制造业政府扶持体系:目前,一些地方装备制造业企业存在巨额债务、经营机制僵化,缺乏应对激烈国际竞争能力的问题,中央政府有必要给予适当保护,一方面鼓励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形成具有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另一方面以市场为纽带,大力发展专业化分工协作,积极引导专业化部件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导购业绩总结篇4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一)并购绩效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并购绩效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事件研究法、会计研究法。Fama, Fisher等于1969年提出事件研究法。[1]Singh(1984)最早利用事件研究法对相关并购与非相关并购进行比较。陈信元和张田余[2](1999)用事件研究法对1997年兼并收购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Healy、Palepu等[3]运用会计研究法对1979―1984年美国最大的50起并购业绩进行考察。冯根福、吴林江(2001)以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净利润/总资产、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4个财务指标,首次采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1994―1998年的并购样本。[4]

(二)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本文仅就行业因素、支付价格因素及并购后的整合管理因素进行分析。Ghosh(2001)等[5]以企业集中度为标准,发现企业集中度与长期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朱江[6](1999)以净资产收益率、每股盈余等指标来衡量多元化经营程度。李善民、曾昭灶(2004)的研究表明,交易溢价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最显著,而且两者成正相关的关系。[7]并购后的企业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财务经营战略;实施产业整合,强化核心能力和主导产业;实施财务组织与机制整合;推进财务管理组合和外部财务关系的整合。

三、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一)评价方法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2000―2002年间发生并购事件的77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检验区间是并购前一年至并购后第三年。样本的选取标准如下:

1.以证监会2001年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为标准。

2.并购包括收购兼并和吸收合并,且上市公司作为并购方公司。

3.为避免影响,如果董事会公告和股东大会公告同一公司连续多次发生并购活动的,以同类事件的第一次公告为准。

4.如果并购公司在检验区间内没有完整的年度财务数据,将予以剔除。

5.至今并购公司没有退市。

数据来源于《中国证券报》及中国证监会网站,数据处理通过EXCEL和SPSS12.0软件进行。

(二)指标设定

本文借鉴《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细则》中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7项指标(净资产收益率、经营净利率、每股经营现金流量、资产负债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每股净资产),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以及股本扩张能力四个方面对公司的运营情况进行了考察。鉴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本文采用会计研究法,并通过SPSS统计的因子分析法来检验公司并购前后绩效的变化。

(三)研究假设的提出

假设1:实施并购后总体的绩效是有变化的,且绩效呈上升趋势。

假设2:不同的并购方式,所产生的绩效具有明显的差别。

四、实证结果的分析

(一)综合得分的计算

本文运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的因子分析方法,首先对7个财务指标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按并购前一年、并购当年、并购后一年、并购后二年及并购后三年分别进行因子分析,得到这五年的因子载荷矩阵。从因子载荷矩阵看出公共因子f1在净资产收益率、经营净利率、净利润增长率上的载荷值较大,因此称f1为盈利能力。公共因子f2在资产负债率上载荷值较大,标志着公共因子f2为偿债能力,公共因子f3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上载荷值较大,因此称f3为成长能力。公共因子f4在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每股净资产上的载荷值较大,总的来说,公共因子f4反映了企业的扩张能力。

其次,得出并购各年的公共因子的特征值和贡献率。从结果可以看出四个公共因子在每个年度的累计贡献率均达到了70%以上,[8]符合因子分析法的要求。然后是对四个公共因子计算其因子得分,并以各自的贡献率为权数进行乘积求和得到综合得分模型函数如下:

根据综合得分模型函数,计算出各公司从并购前一年到并购后三年每年的综合得分,并采用配对样本检验法,检验并购前后综合得分差值的差异,比较并购前后的绩效变化情况。

(二)并购绩效分析

示并购前一年、并购当年、并购后一年、并购后二年和并购后三年各样本公司的综合得分。正值比率是综合得分差值为正的样本数与总样本数的比值。括号里代表的是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t检验的双侧检验p值。

1.全部并购样本的总体绩效比较。从表1可以看出,并购当年的业绩下滑,没有达到协同效应。从F1 - F0、F2 - F1的综合得分差值又可看出业绩有明显的上升,但由F3 - F2看出业绩有明显的下滑趋势,这说明上市公司并购效果不理想,整合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此外,从正值比率来看,仅有五个综合得分差值为正的公司比例大于0.5,且t检验显著性水平不高,说明提高的幅度较小。

2.上市公司不同并购方式的绩效比较。通过表2,我们可以对不同的并购方式所导致并购前后绩效的变化有一定的了解。购买股权方式并购后在并购当年有上升的趋势,但在随后的几年中,并购的业绩呈现了波动的趋势。并购后的整合效果不显著,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购买股权需要大量的资金流动,而由于资金不足及资金运用的不合理,无法在短期内获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以F-1为对比期,采取股权无偿划拨方式并购的在并购当年及后几年的均值均为负数,经营业绩出现恶化现象。母公司改造在并购前经营业绩恶化,在并购后业绩出现了改善。母公司改造在我国还不多见,在我国目前不完全成熟的资本市场,为这种并购方式在将来得到更广泛的使用。投资控股并购的绩效总体变化与购买股权差不多,并购绩效的变化也呈波动趋势,但其正值比率要低于购买股权方式。采取司法裁定并购方式的上市公司业绩最好。但该类并购方式的数量较少,不具有代表性。

五、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呈明显的波动趋势。并购后一年和并购后二年的绩效明显上升,而并购后三年急剧下滑,且统计结果不显著。如前所述,实证研究的数据不符合研究假设1。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并购效应不高,效果不明显。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这种现象:一方面是上市公司并购的外部环境。首先,我国并购的法规不完善,缺乏专门的企业并购法规,出现了政府及行政部门过分干预企业的行为。其次,金融市场环境的制约导致并购的成本和风险过高,且并购的支付方式单一落后。[9]我国的金融衍生工具缺少以及中介机构发展不成熟,这也制约了上市公司的筹资。在并购支付方式上,只有现金支付、承担债务等少数方式,而国外常见的换股收购、综合证券收购在我国缺乏实现的基础条件。除此之外,在我国上市公司收购中,诸如证券公司、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大多以管理咨询的身份出现,很少真正地参与并购策划活动。另一方面,产业发展的水平。首先,目前我国制造业的现状不能令人满意,包括产业结构不合理、相对优势减弱、人力资源缺乏及上市公司的总体规模偏小。其次,并购的整合效果不显著,我国相当一部分公司只顾眼前的利益,通过大量的并购“圈钱”以达到上市的目的,而不管并购后的效果。

2.采取不同的并购方式,获得的绩效有明显的差别。前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支持研究假设2。目前,购买股权是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主要方式,但并购后的总体效果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部分投机者注重短期利益,以“圈钱”为目的,实现上市。而股权无偿划拨是在政府的干预下完成的,并购双方往往目的不明确,造成了并购的业绩不理想。投资控股并购方式的业绩变化与购买股权方式差不多,其原因主要与我国的并购市场环境和并购监管的力度有关。许多上市公司的并购重形式而轻实质,收购人控制上市公司后,仅对上市公司进行简单“包装”,并未真正对公司进行实质性重组,且没有给上市公司注入优良资产,没有对上市公司进行人员、业务、资产、管理等有效整合,导致上市公司缺乏可持续经营的能力。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公司恶意并购,即虚增业绩或藏匿业绩。绩效表现最好的并购方式是司法裁定方式,但样本数量较少,仅为4家,很难有说服力。

3.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具有“中国特色”。(1)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制造业也不例外。并购过程中,政府行政干预色彩浓厚,且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一个新兴的转型市场,从而导致了中国上市公司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并购方式。如政府无偿划拨方式、承担债务式并购、资产置换等。(2)专业性法规的缺乏、现有政策的失效、股权结构的失衡等一系列消极现象都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企业的并购。(3)中国经济特有的结构性矛盾需要通过并购加以解决。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转型期,资本配置存在资本分散和资本重叠;另一方面,有限的资本没有得到合理的使用,导致我国的制造业公司生产过剩的同时又形成了众多经济“瓶颈”和“误区”。所以,在目前的经济结构状况下,并购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也是解决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手段。

(二)对策建议

1.完善相关的证券法律法规。包括加强企业并购重组引起的不利后果的治理;加强并购法律责任承担方面的建设;严格界定上市公司的并购条件;逐步进行国有股减持,提高国有资本配置的相对效率的问题。

2.正确发挥政府的作用,避免行政干预。在并购市场上,政府应当以经济政策为导向,从宏观上引导企业进行并购。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其服务功能,完善企业并购的配套服务环境。

3.规范中介机构,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及多样化的融资方式,促进上市公司并购的健康发展。

4.注重并购后整合的问题。实施战略性并购,要按照预定的并购目标,慎重选择并购对象,对拟并购对象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10]并购后要抓紧做好战略、技术、经营管理和文化等方面的一体化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尹向东,宿成建,朱顺林.关于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3).

[2]陈信元,张田余.资产重组的市场反应――1997年沪市资产重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9).

[3]Healy, Palepu, Ruback. Does Corporate Performance Improve after Mergers? [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2(6).

[4]冯根福,吴林江.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1(1).

[5]Linn, Switzer. 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 and the Agency Paradigm[J].European Finance Review, 2001(3).

[6]朱 江.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战略和经营业绩[J].经济研究,1999(11).

[7]李善民,曾昭灶.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世界经济,2004(9).

[8]马庆国.管理统计―数据获取、统计原理SPSS工具与应用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9]王晋勇.上市公司并购剖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10]周朝崇.台湾商业银行合并后经营绩效之研究[D].台湾大叶大学,1990.

M&A of Manufacturing Listed Corporations: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Policy Suggestions

Huang Xu Shi Rui2Abstract:The article takes Chinese manufacturing listed corporations that have experienced M&A in 2000-2002 as samples, selects 7 financial indexes, and sets up integrated-point-function model by analyzing factors. Through comparing integrated performance score, it examines some phenome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after M&A totally fluctuates, but not significantly.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by different M&A methods and there exist “Chinese features” inside Chinese manufacturing listed corporations. Finally, we give some suggestions.

导购业绩总结篇5

Fi叫做公共因子,它们是在各个原观测变量的表达式中都共同出现的因子,是相互独立的不可观测的理论变量。矩阵A称为因子载荷矩阵。因子的负载矩阵A中的第j列元素的平方和,即表示为公共因子F对X的贡献。表示同一公共因子Fj对各个变量所提供的方差贡献率的总和,它是衡量公共因子相对重要性的指标。

二、指标选取

本文从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资本结构四个方面选取10个财务指标,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客观准确的反映公司并购前后的绩效变化情况。指标体系见表1。

三、数据来源

该药企2011年对一制药企业进行并购,2014年对销售渠道进行整合。为保证数据样本的充分性,根据该公司从1995年到2015年的财务报表数据计算相关财务指标作为研究样本。

四、相关性检验及因子分析

选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首先对以上10个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及Bartlett球度检验,检验结果见下表:

如表2所示,KMO值大于0.772,且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Bartlett球度检验的零假设,认为适合于因子分析。根据10个因子得分函数,计算得出2个因子的因子得分情况,以方差F1贡献率计算出因子的权重为0.56,因子F2的权重为0.44,加权因子得分计算总得分,得出总得分情况(因为是对并购前后5年进行分析,所以截取2006年至2015年数据)见表3:

五、结果分析

从表3、图1可以看出在黑龙江××药企并购前5年经营总绩效是逐步提升的,但并购当年至2013年都是明显下降的,说明该药企在实施并购整合后并未使得该企业的总体绩效并未带来正面效应,但在2014年对销售渠道做出整合调整后该药企的总体绩效得到有效提升。

六、财务比率分析

权益净利率是杜邦分析的核心指标,该指标主要体现企业的综合绩效,图2表明企业在并购后综合绩效并没有得到保持并购前的上升趋势,反而逐年下降,说明企业并购整合绩效并不理想,未给该企业的经营能力带来积极的影响,但是在2014年对销售渠道做出整合调整后,企业的综合财务指标得到提升。通过图1与图2及两图所表示的结论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图像趋势基本一致,结论可以相互印证。该公司综合绩效在并购整合后呈现先降后升的原因是由于该药企与被并购企业的药品种类有所重合,且各自拥有其独立的销售渠道,在并购后生产销售存在同质性竞争,导致并购未能发挥协同效应,而在2014年度对销售渠道的整合后,总体绩效得到提升。

导购业绩总结篇6

企业之所以采取绩效评价是基于企业越来越强调对过程的监控,通过对行动过程中各项指标的观察与评估,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采购物流绩效评价的意义在于:

1.决策支持。通过绩效评价使采购绩效和成果更具可见性,以提供企业一定时间内采购绩效的追踪记录并直接支持管理层对采购活动的战略决策制定。

2.良好沟通。绩效评价活动促使供应链成员之间更好沟通,包括在采购部门内部、部门之间,以及与供应商之间。

3.绩效反馈。防止或改正可能在采购物流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反映了买方、部门、团队、供应商为满足采购物流管理绩效目标所进行的努力。

4.激励和指导。绩效评价活动激励和引导采购部门员工行为向良性结果方向发展。

二、采购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采购绩效评价有着如此重大的意义,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总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的来看,采购绩效评价的问题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采购绩效评价管理层面的问题。(1)决策层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企业高层忽视采购绩效评价的重要性,不能在人员和资源上等方面给予足够的权利,导致采购绩效评价活动得不到有力的支持,从而不能很好的进行,影响了采购绩效评价的效果。(2)绩效评价集中于采购部门。现代的采购是站在企业战略的角度上,涉及供应商和顾客的整个供应链采购过程,因此,对采购的绩效评价也应站在整个供应链的角度来衡量评价,但现在企业管理层还是局限于这项工作由采购部门单方来负责,因此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3)采购绩效评价人员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反馈。整个绩效评价需要大量的信息和数据收集,然而由于企业不能实现很好的信息联系和信息沟通,往往不能使信息数据在第一时间反馈给评价人员,同时采购人员由于时间的滞后性也不能做出更加有效的评价。

2.采购绩效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1)绩效评价指标不健全,指标缺乏战略性高度。目前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形成一整套指标体系,难以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指导下全方位地评价物资采购工作的绩效;同时,对采购工作也缺少战略高度的要求,不能促进物资采购管理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向供应链管理方向提升、优化。(2)绩效评价只关注于结果。绩效评价是一个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的,然而目前企业大多都只看绩效评价的结果,从结果中发现问题,却忽视了结果中的问题往往是过程导致,从而不能在源头上把握真正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根源。(3)往往只关注财务指标。很多企业建立的采购绩效指标大多围绕财务指标展开,却忽视了供应商关系、顾客服务性等指标这些拓展指标的作用。从而没有得到完善的绩效评价结果。(4)绩效评价指标缺乏重点。许多企业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采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但并没有分清主次指标,因此不能对重点采购指标进行详细,具体的评价,从而不能把握关键的采购指标,同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三、利用平衡记分卡方法解决采购绩效评价的问题

由于采购绩效评价中存在着以上这些问题,因此在进行采购绩效评价时,我们要寻找一种绩效评价方法,不但解决采购绩效评价管理层面上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指标和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方面上的问题。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不难发现平衡记分卡是一种理想的采购绩效评价工具。

1.平衡记分卡概述。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以下简称BSC),是将组织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转化为各种具体的相互平衡的绩效评价指标,并对这些指标的实现状况进行不同时段的考核,从而为战略目标的完成建立可靠的、有执行基础的绩效管理体系。

平衡计分卡由财务、顾客、内部运作和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的绩效评价指标构成, 综合反映了组织的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平衡、外部和内部的平衡、结果与过程之间的平衡,是一种有效的绩效评价工具。

2.利用平衡计分法解决采购绩效评价中的问题优势。(1)以平衡理念为导引。平衡计分卡体系基于平衡理念,强调组织绩效的高低和优劣并不直接取决于组织的“财务状况”,而应更加注重组织自身持续发展能力和潜在价值创造能力。对于装备采购绩效评价而言,绩效指标的设计也应强调“平衡”、“统筹”的理念。要考虑采购投入与产出的平衡;采购过去业绩、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的平衡;采购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平衡;装备采购发展与稳定的平衡等。(2)以战略发展为中心。平衡计分卡体系把发展置于中心地位,将组织战略目标转换成绩效评价指标,然后将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与这些目标联系起来,从而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提高组织绩效。采购工作是采购部门的中心工作,其任务目标的实现也必须分解落实到采购的各项具体工作。装备采购是一项连续发展的活动,只注重对现实状态的评价,不利于采购的持续发展,因此,从战略高度出发,在绩效评价中突出采购发展因素是采购绩效评价的必然要求。(3)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平衡计分卡体系给出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种不同的途径,装备采购绩效评价应以定量评价为主,实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有机结合,平衡计分卡从具体技术层面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为科学、准确地进行采购绩效评价提供了实用、可靠的技术工具。

利用平衡计分卡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克服采购绩效评价中容易出现的各方面问题和较好地评价采购工作的综合绩效,并有助于企业有效地识别影响绩效的关键因素,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有目的地改进内部业务流程,提高采购绩效水平。

导购业绩总结篇7

一、企业并购界定、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 一 )并购概念界定 企业的成长一是内源式发展,即企业通过自身不断地积累资源,利用这些资源来使企业得到成长;另一种是外源式发展,即企业通过运用企业产权交易和资本运营等行为对外进行扩张,使企业得到壮大和成长,其中外源式发展主要的体现就是企业并购。企业并购是企业间的兼并和收购,指两家或者更多家的独立企业或者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为一家优势公司吸收一家或者更多的公司。一项并购行为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完成:用现金或者证券购买其他公司的资产;购买其他公司的股份或者股票;对其他公司的股东发行新的股票,以换取其所持有的股权,从而取得其他公司的资产和负债。

( 二 )企业并购相关理论企业并购主要有以下观点:(1)效率理论:有关协同效应方面的研究及理论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观点:经营协同理论,Prattern(1971)认为并购可以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 ;管理协同理论,Willianson(1975)认为管理资源丰富的公司并购管理资源相对短缺的公司,可以实现剩余管理的充分资源利用;以及财务协同效应理论认为并购可以实现债务的共同担保、现金的内部流转,促使企业降低筹资成本。(2)理论:首先由Jensen, Meckling(1976)提出,这个理论对公司并购的解释主要有以下三个观点:成本理论,Fama, Jensen(1983)指出,公司问题可通过组织制度的安排来解决;管理主义理论,Mueller(1969)认为,由于管理层的薪酬决定于企业的规模,所以管理人员都有不断扩大企业规模的欲望;以及自由现金流理论,Jensen的自由现金流假说认为公司可通过收购活动,适当的提高负债比例,可减少成本,增加公司的价值。(3)信息和信号理论:信息理论认为,目标公司股价被低估的信息是作为要约收购结果而产生的,且重新估价是永久性的。而信息假说可以区分为两种形式,一种认为收购活动会散布关于目标公司股票被低估的信息并且促使市场对这些股票进行重新估价,目标公司和其他各方都不必采取特别的行动来促进价值的重估;另一种形式认为收购邀约会将信息传递给目标公司的管理者,从而激励其自动改进管理效率。(4)市场势力理论:Meeks(1977)认为企业并购可以减少竞争对手,增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从而增大公司的市场控制力,而市场势力是与公司的稳定性和长期获利能力是密切相关的。(5)财富再分配理论:Gilson、Scholes、Wolfson(1988),Hayn(1989) 认为并购中股东价值的增加是以牺牲企业其他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代价,并未导致社会总福利增加。(6)税收考虑理论:该理论是从税收对公司并购有利的角度来考虑并购活动的。从并购方看,取得税收减免的优惠是激发公司并购发生的重要因素。这种税收上的优惠主要包括并购可降低税负支出,可进行合法避税以及可以提高应提取折旧的资产总额。(7)掏空理论:Franks、Mayer(2001)认为并购成为管理者侵占股东利益工具的前提是股权的高度分散和股东“搭便车”动机驱动下的对管理者的监督不力。(8)价值低估理论:该理论认为目标公司的股票市价低于重置成本或者由于并购公司获得一些外部市场所不了解的信息,认为目标公司价值被低估时。

( 三 )企业并购研究方法企业并购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事件研究法:是基于效率市场理论假设之上,测度某个事件对某种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的一系列方法的统称。在企业并购中主要用于并购的短期和长期市场绩效,通过考察并购事件对双方股价的影响,并以股票的异常收益来衡量这种影响来评价并购的绩效。(2)财务指标比较法:是研究企业并购后财务绩效评价的传统方法,它是通过并购前后财务指标的对比来评价对并购的财务绩效。计算财务绩效主要方法有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DEA等。

二、企业并购短、长期市场绩效综述

( 一 )企业并购短期市场绩效综述 (1)国外文献。国外学者对成功并购的短期市场绩效研究基本上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即目标公司短期异常收益增加20%-40%,并购公司短期异常收益较低,有些学者甚至认为并购公司短期市场绩效为负收益异常。Jensen, Ruback(1983)对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13项公司成功并购样本进行研究发现目标企业的异常收益率平均为30%,而并购公司收益率为4%;Jarrel, Brickley, Netter(1988) 研究了1962年至1985年间美国发生的663项成功并购样本,结果是目标企业的平均溢价60年代为19%,70年代为35%,80年代为30%,而并购公司70年代为2%,80年代为-1% ; Bruner(2002) 1971年至2001年间130篇研究文献的结果,目标公司一般有10%到30%的超常收益,而收购公司超常收益却有负的倾向。而在失败并购中,部分国外学者研究认为目标企业仍可以获得正的异常收益,如Krummer, Hoffmeister(1978), Bradley(1980), Asquith(1983)和Eckbo(1983)。部分学者研究发现,失败并购中,目标公司股价的走势是短期上升,但是1、2年后其收益率是负数,但是统计上并不显著,Bradley, Desai, Kim(1983)对失败并购分组研究发现没有受到后续要约的样本在初次失败并购的宣布日当月的收益与收到后续要约的样本相差不大,分别为23.9%和29.1%,但是在2年后,后者的收益率上升为57.19%,而前者则下跌到-3.53%。(2)国内文献综述。国内学者对国内公司并购短期市场绩效的研究主要分为同时研究目标公司和并购公司、单独研究目标公司以及单独研究并购公司三类,研究的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分歧。同时研究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的学者认为目标企业短期市场绩效良好,并购企业市场表现却较差。如余光和杨荣(2000)研究了38个1993年至1995年并购成功的样本,认为目标公司股东收益增加,并购公司股东收益减少;张新(2003)以1993年至2002年10年间发生的1216个成功并购公司为样本,研究结果是目标公司股票溢价29.05%,并购公司股票溢价-16.76%。单独研究目标企业的学者认为其市场短期绩效无显著变化。如陈信元、张田余(1999)以 1997年上交所的并购活动为样本,发现并购公司的累积超常收益尽管有上升趋势,但统计不显著,说明市场反应不大;高见和陈歆玮(2000)研究了1997年至1998年资产并购重组的样本,认为目标公司和并购公司收益变化差异不显著;李善民和陈玉罡(2002)以1999年至2000年发生的并购、股权转让、资产剥离的样本为研究对象,认为并购公司股东收益增加目标公司股东收益变化不显著。陈萍和程耀文(2005)以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472起并购事件为样本,单独研究了并购企业的市场短期绩效,认为并购没有获得协同效应,股东的财富不增反减。

( 二 )并购长期市场绩效综述国外学者对并购长期市场绩效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同时对并购失败目标企业和并购成功合并企业的长期市场绩效进行研究;第二阶段是20世纪以来,有些学者对并购进行分类,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比不同类别并购的长期市场绩效表现。第一个研究阶段中,学者对并购失败目标企业的长期市场绩效的研究得出比较一致的意见,均认为并购失败后,目标企业的长期市场效率较差。如Dodd, Ruback(1977) 研究了36家并购失败的样本,发现目标企业的长期异常收益率为-3.25%;Asquith(1983)对91家目标公司研究,发现目标企业长期平均收益为-8.7%。对并购成功合并的长期市场绩效的研究却存在较大分歧,其中认为并购后合并企业的长期市场绩效为负的有Langetieg(1978)研究结果认为合并企业长期市场绩效为显著的-6.69%,但采用行业配对调整后,负的异常收益不显著Magenheim and Mueller(1988)认为并购成功后合并公司的股价下跌;Agrawal, Jaff, Mandelker(1992)研究发现收购方股东在并购完成5年中损失了10% 。认为并购后合并企业的长期市场绩效为正的有Frank, Harris and Titman(1991)采用价值加权基准发现并购公司的长期异常收益为正。第二阶段的分类对比实证研究合并企业的长期市场绩效的文献有Agrawal, Jaffe(2000)研究发现以兼并方式进行并购的长期超常收益为负,以要约方式进行并购的长期超常收益非负;以现金支付方式进行并购的长期超常收益为正,股票支付方式进行并购的长期超常收益为负 ;Mocner(2003)的研究结果是小规模公司在并购中获得了财富的增加,而大公司却遭受了显著的财富损失,规模效应比其它影响财富变化的因素更为重要。国外学者对并购后长期证券市场绩效存在分歧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样本选择的不同,研究方法的差异,考虑行业影响的意见不一,抑或是模型设定的错误。

三、企业并购财务绩效及相关综述

( 一 )企业并购财务绩效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国外文献对企业并购的财务绩效研究主要集中在目标公司并购前的财务变化和并购后合并公司的财务绩效两个方面。如Ravenscraft, Scherer(1987) 研究了1950年至1977年95家目标公司,发现息税前收益与总资产比率,目标公司的该比率低于同期同行业控制样本1%,且差异显著。而对并购后合并公司的财务表现的研究却存在正收益和负收益两极的结果。其中认为正收益的学者有Kaplan(1989) 以1980-1986年间48家收购的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并购后三年ROA、ROS、净现金流量与资产比、现金与收入比分别增长15%、19%、79%、93% ;Healy, Palepu, Ruback(1992) 研究了1979年至1984年间美国最大的50起并购案样本,认为合并后企业经行业调整后的业绩有所改善; Meeks(1977)以1964-1971年英国233个并购交易为样本,发现收购公司的ROA呈递减趋势,交易后第5年达最低。(2)国内文献综述。国内学者对企业并购的财务绩效研究是从2000年开始的,其中2005年之前对合并企业的财务绩效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分歧,而2005年之后开始对并购进行分类,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比不同类别并购的财务绩效表现。前者的研究结果主要有并购后财务收益、并购后财务损失和并购后财务无显著变化。其中认为并购后财务收益的学者有任庆和(2002)研究了1997年至1998年发生的22个并购样本,发现业绩指标的平均综合得分在并购后第二年持续增长;李心丹、朱洪亮、张兵(2003)研究认为前3年与后四年的平均绩效值,并购后57.1%公司绩效提高了。而林峰、肖腾文、刘常青、冯文(2000)和邵稳重(2003)的研究结果分别是整体上并购后业绩短期提高后回落和并购后ROE逐年下降第3年为-5.4%,比并购前一年还低都支持并购后财务损失的观点。后者对并购进行分类,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比的学者主要有潘瑾和陈宏民(2005)以2000年发生主动并购的15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正效应主要来自于关联并购,而非关联并购的效应不明显;横向并购效应突出,而混合并购呈负面效应;非现金支付方式并购效应优于现金支付方式。秦楠(2009)研究了2003年至2006年我国资本市场的企业并购数据,认为横向并购绩效相对乐观,混合并购绩效波动较大,纵向并购绩效较差,处于下滑趋势。国内对企业并购的财务绩效的文献研究结论分歧严重主要是财务指标可比性差,指标可选择性多以及制度环境缺失和会计信息披露缺陷等方面原因的影响。

( 二 )政府干预与并购绩效综述 从2005年开始,国内学者研究企业并购绩效引入了政府干预的影响,研究的结果一致认为政府干预导致并购绩效低效率。梁卫彬(2005)以中国资本市场1996-2003年的1189起并购事件为样本,认为政府干预型并购无论从短期超额收益、长期超额收益、财务业绩的都导致了低效率的并购;李善民和朱滔(2006)研究结果显示政府关联对并购绩效影响显著,这种作用在管理能力差和并购绩效恶化的公司中作用更为显著;朱滔(2006)认为从外部治理环境差异角度考察了政府干预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治理环境的差异对并购绩效影响显著,治理环境越好,政府干预越少,收购公司并购绩效越好。

( 三 )并购绩效归因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根据并购总价值的增加、不变和减少的原因,国外相关学者用不同的理论对其进行了解释见(表1)。用效率理论对并购总价值增加解释的学者有Nielsen、Melicher(1973)从财务协同效应角度出发,认为当收购企业的现金流比例较大而目标企业的现金流比例较小时,高溢价率收购可以使资本再配置;用信息理论对并购总价值增加解释的学者有Bradley(1980),Dodd、Ruback(1977)认为失败并购活动中的目标企业获得了向上的重估。而从再分配假说角度解释的学者有Hayn(1989)认为并购中股东价值的增加是以牺牲企业其他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代价,并未导致社会总福利增加。对于并购总价值不变的原因,有些学者给出了赢者诅咒与自大的解释。Roll(1987)研究认为并购企业的超过目标企业真是经济价值的过高估值源于过分自信。而对于并购总价值减少的原因,学者则给出了管理主义理论的解释。Mueller(1969)认为假定管理者的薪酬是企业规模的函数,从而管理者有动机通过并购来扩大企业规模,产生问题。(2)国内文献综述。相对于国外发达的资本市场,国内的资本市场仍不完善,由于制度的缺失和监管的漏洞,大多数学者认为对于并购总价值变动是处于一个未知的状态,相关学者也用一些理论和观点对并购的总价值的未知状态进行了解释见(表2)。陈晋平(2004)以用非战略性并购、非外部治理手段的观点进行解释,认为上市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对称,监管及公司治理不完善为控股股东提供自利的可能,产生短期暴富示范效应。张新、祝红梅(2003)则用内幕交易与股价操控的观点解释,认为信息不对称严重导致严重的内幕交易。用收购放短期化行为取向股权融资、股价操纵为目的的财务操纵的观点解释并购总价值未知的学者有张新(2003)认为并购不能带来长久的社会价值增加,虽然现有股东获得利益,但是中小股东的利益收到损害。

四、结论

本文对国内外并购绩效30余年的研究进行了比较详尽的总结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内并购绩效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可拓展研究的领域。国内并购绩效研究对并购市场绩效缺乏长期的跟踪研究;在并购财务绩效研究中,对现金流量等重要财务指标的重视不够;最后国内并购绩效归因研究善未形成一套系统性的理论框架 并购绩效归因的样本划分、实证研究以及理论解释等方面存在不足。可拓展研究的主要领域有中国“资本系”公司的内部并购绩效和“资本系”内部的利益流转研究;制度层面、公司治理对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非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研究等。

参考文献:

[1]陈信元、张田余:《资产重组的市场反应―1997 年沪市资产重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

[2]李善民、陈玉罡:《上市公司兼并与收购的财富效应》,《经济研究》2002年第11期。

[3]李心丹等:《基于DEA 的上市公司并购效率研究》,《经济研究》2003年第10期。

[4]张新:《并购重组是否创造价值?―中国证券市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

[5]张田余、李增泉、蒋秀华:《资产重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上海财经出版社2000年版。

[6]高见、陈歆玮:《中国证券市场资产重组效应分析》,《经济科学》2000年第1期。

[7]潘瑾、陈宏民:《上市公司关联并购的绩效与风险的实证研究》,《财经科学》2005年第1期。

[8]李善民、朱滔:《多元化并购能给股东创造价值吗?―兼论影响多元化并购长期绩效的因素》,《管理世界》2006年第3期。

[9]Asquith, Paul, Merger Bids, Uncertainty, and Stockholder Returns, 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3.

[10]P Dodd, R Ruback, Tender Offers and Stockholder Returns: An Empirical Analysis, 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7.

[11]BE Eckbo, Horizontal Mergers, Collusion, and Stockholder Wealth, 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3.

[12]E Fama, M Jensen,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83.

[13]J Franks, C Mayer, Ownership and Control of German Corporations,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1.

[14]Frank, J., Harris, R. & Titman, S, The Post-merger Share-price Performance of Acquiring Firms,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1.

导购业绩总结篇8

企业的收购能否真正创造价值呢?由于收购活动本身的复杂性,企业的协议收购是否能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这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本文将2015年我国完成协议收购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收购方公司收购前后的经营绩效变化情况进行实证分析。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本文以2015年已完成协议收购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选取协议收购前一年与协议收购后一年的报表数据,对其收购前一年和收购后一年的经营绩效变化情况进行实证分析,采用会计研究法,通过Stata统计软件构建模型,分析各样本公司协议收购前后绩效变化情况。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

(二)研究假设

原假设H0:协议收购会降低收购企业经营绩效。研究假设(备择假设)H1:协议收购会提高收购企业经营绩效。

(三)变量选取

净资产收益率(y)作为被解释变量,评价企业经营绩效。协议收购(x1)作为虚拟变量,收购前取0,收购后取1。总资产周转率(x2)作为控制变量,评价企业营运能力。销售净利率(x3)作为控制变量,评价企业盈利能力。

(四)构建模型

模型:企业绩效=β0+β1协议收购+β2总资产周转率+β3销售净利率+uy=β0+β1x1+β2x2+β3x3+uy=0.0526857+2.012969x1+4.728831x2+0.5071879x3协议收购与企业经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影响不显著。总资产周转率与企业经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影响显著。销售净利率与企业经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影响显著。AdjR-squared为47.2%,表明企业经营绩效的差异有47.2%可以由协议收购、总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净利率来解释。实证结果:不能拒绝原假设,即协议收购会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但影响不显著。所以,协议收购并未真正提高收购方企业的经营绩效。

三、结论

企业在进行协议收购时,通常是基于友好协商的态度,收购企业和目标公司签订合同,实现控制权的转移,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一部分企业的协议收购未能如愿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增强企业竞争力,实证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原因是收购方企业在收购之后的资源整合不合理,导致没有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因此,收购企业在完成协议收购之后,要协调好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充分发挥经营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有效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提升企业价值。

作者:曹娟楠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导购业绩总结篇9

目前最具代表性的DEA模型主要有CCR模型与BCC模型。基于DEA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投入产出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到每个DMU综合效率的数量指标,然后将各DMU定级排序,确定各DMU是否为DEA有效,并指出其他DMU非DEA有效的原因及改进的方向和程度。本文选取常用的线性规划CCR模型研究生态效率的有效性及其优化措施。以2010年发生低碳并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2009~2013年的财务数据及能源消耗、环境污染方面的数据,所需低碳并购样本及财务数据均来源于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CSMAR”数据库,其中能源消耗、环境污染方面的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报告》《年度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及《可持续发展报告》。根据低碳经济追求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崇尚绿色技术进步的内涵,参照岳书敬的做法,采用包含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因素基于DEA(dataenvelopmentanalysis)的绿色TFP指数(totalfactorproductivity)来衡量低碳经济发展的变化程度[5]。(1)投入指标。选取的投入指标为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以及资本与劳动的投入。中国尚未出现上市公司能源消耗及CO2排放的官方统计数据,因此通过大量查询上市公司披露的各种相关报告经过综合整理而得。能源消耗采用上市公司每年消耗的煤炭、原油、天然气等主要能源投入,以每年上市公司消耗多少万吨标准煤来表示。各公司二氧化碳排放的估计,是以煤炭、原油、天然气三种主要能源的消耗量,与相应的碳排放系数相乘来估算二氧化碳排放量。资本投入以上市公司每年投资总额来表示,鉴于数据的可得性,资本投入以营业总成本代替。劳动力投入的计算可以采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万人)来表示。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中很少披露每年的从业人数,从业人数直接影响了企业规模与总资产,鉴于数据的可得性,考虑采用总资产作为输入指标,借以考察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的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状况。(2)产出指标。生态效益的产出指标主要反映上市公司实施低碳并购策略后所生产的低碳产品或服务的经济价值,因此选取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利润总额与主营业务收入做为产出指标。对样本并购前后各个年度的并购绩效综合得分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考虑到低碳并购实施当年的绩效可能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为清晰度量并购绩效的变化情况,暂不考虑并购当年的低碳绩效变化,将低碳并购前二年及并购后三年的生态效益均值进行比较,以此构建低碳并购绩效评价的DEA差量评价模型[6],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3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

低碳并购生态效率在于考察并购后CO2排放是否得到控制,节能减排是否得到明显改善,环境效率是否提高,因此在DEA模型选择中,选择以CO2排放最小为导向的DEA模型,对低碳并购数据进行数据包络分析,部分样本测算结果如表1所示。

3.1低碳并购生态效率总体分析表1说明,总体上低碳并购的上市公司中大部分低碳并购公司的生态效率有了较大改善,少量低碳并购样本甚至达到了DEA有效,但小部分低碳并购样本的生态效率反而下降。从变化趋势来看,低碳并购生态效率的变化规律基本体现为先由小变大,后由大变小的趋势。由此说明,企业低碳并购的短期生态绩效改善力度较大,长期生态绩效改善甚微,因此企业低碳并购的生态效率缺乏持续推动力,绝大多数企业仍然基于利润导向安排生产经营活动,低碳约束往往得不到严格执行,生态效率的长期改善也许很难维持,尤其仍有少数企业的低碳并购生态效率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恶化。进一步从低碳并购DEA有效的个数及低碳并购生态效率的平均绩效分析低碳并购的生态效率,所得结果如表2所示。表2显示了低碳并购的综合技术效率及DEA有效的上市公司个数分布。数据显示,并购(2010年)前后的生态绩效均值变化反映出低碳并购产生了一定的生态效率改善,短期绩效改善明显,2010年生态绩效达到0.84,但长期生态绩效改善仍然有限。DEA有效个数进一步证明,并购当年,DEA有效个数明显增加,2010年达到19家,随后递减,之后趋于稳定,但DEA有效的个数占样本总数的比例很小,不到20%,说明低碳并购的生态绩效改善幅度十分有限。在低碳并购活动中,并购当年的其他因素可能对并购生态绩效产生显著影响,为清晰度量生态效率的真实变化,忽略并购当年的生态绩效值,考虑将低碳并购前二年及后三年的生态绩效均值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构建低碳并购生态绩效评价的DEA差量评价模型深入探讨低碳并购产生的生态效率改善状况,所得结果如表3所示。表3显示了低碳并购的生态绩效DEA差量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并购前后一年的差量得分显著为正,增加幅度为0.016866,DEA有效的个数逐年增加,说明短期内低碳并购的生态绩效明显改善,大部分低碳并购短期内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再从并购前后二年至三年的差量绩效变化来看,生态绩效改善缓慢并有下降趋势,并购前后长期绩效改善均值仅为0.041809,且DEA有效的增加数平均值仅为2,佐证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低碳并购的长期生态效率改善非常有限。随着低碳并购的推广,虽然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将采取低碳并购策略实现转型,以提升低碳核心竞争力,但当前企业大多还是坚持自身利益驱动导向,环境保护措施未能很好的贯彻与严格执行,导致生态环境效率长期改善很小,需要国家执行更为严格的低碳政策,增加企业环境破坏的违约成本,加大惩罚力度,建立促进生态效率改善的长效机制。

3.2低碳并购生态效率优化策略上述结果表明,当前少量的低碳并购生态效率是DEA有效的,但大多数低碳并购并非DEA有效。根据DEA模型有效性判定的基本原理,对于无效的DEA决策单元,通过对有效面上的投影进行分析,可以找出DMU为DEA无效的具体原因,进而可以对投入、产出量进行改进,使之达到DEA有效,因而对低碳并购的生态效率进行优化。优化的基本方法是:计算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的各投入、产出变量的投影值,再计算松弛变量减少或剩余变量增加的变量值以实现DMU落在效率前沿面上,以达到DEA有效。以2012年为例,具体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表4揭示了2012年部分低碳并购样本原投入、产出变量在有效前沿面上的投影以及可改进的投入、产出量,对于非DEA有效低碳并购样本,可以依据松弛变量或剩余变量的调整使得非DEA有效样本达到DEA有效。(1)调整松弛变量对非DEA有效进行优化。表4中,京东方A(000725)、徐工机械(000425)、招商地产(000024)、泛海控股(000046)、万泽股份(000534)、格力电器(000651)等上市公司积极实施低碳并购策略,并购产生的生态效率在并购后二年达到了DEA有效,生态产出效率最高。但其余上市公司低碳并购的生态效率并非DEA有效,需要调整优化非DEA有效的投入产出松弛变量,从而使得这些上市公司低碳并购的生态效率达到DEA有效状态。表4显示除已达到DEA有效的样本外,其余样本都需要通过减少每个DUM的松弛变量S-2(能源投入与CO2排放)、S-1(资本投入)投入量以优化非DEA有效,尤其是要调整能源投入与CO2排放量。例如对于有色金属中金岭南(000060)来说,其低碳并购的生态效率并非DEA有效,投入存在严重冗余,能源投入过多,CO2排放超标,投入产出配比并没有实现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从投入角度分析需要减少能源投入量为26057279.32元方能达到DEA有效。对于钢铁企业新兴铸管(000778)来说,需要减少能源投入量为2389642.126元方能达到DEA有效。因此可以看出,这些非DEA有效的样本大多因为能源投入过多或CO2排放超标导致生态效率低下,且各家公司的能源投入与CO2排放量存在显著差异,为达到DEA有效,这些非DEA有效低碳并购样本在以后的经营活动中通过提高节能减排技术减少能源投入和CO2排放来实现生态效率优化目标。(2)调整剩余变量对非DEA有效进行优化。表4中除了京东方A、徐工机械、招商地产、泛海控股、万泽股份、格力电器等上市公司达到DEA有效外,其余上市公司低碳并购的生态效率并非DEA有效,需要调整优化非DEA有效的剩余变量,从而使得这些上市公司达到DEA有效状态。这些非DEA有效样本从产出角度分析发现都存在产出不足现象,主要表现在低碳产品与低碳技术服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明显不足,影响利润总额增加,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些DUM增加剩余变量S+1(主营业务收入)、S+2(利润总额)来实现DEA有效。具体来看,有色金属中金岭南(000060)的生态效率并非DEA有效,可以通过增加利润总额来实现。主要原因在于低碳产品开发不足与低碳技术改造落后影响了利润总额增加。

导购业绩总结篇10

对当前的学术界关于采购战略在企业绩效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把采购战略在企业中的绩效应用概括为:通过对企业战略目标进行分解,分解成采购的具体目标,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和测量标准等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以这些规范和标准对特定采购活动、特定的采购人员以及供应商等各个主体进行测评,把通过测评得到的结果反馈并且应用于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中。这个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切活动便可以称之为采购战略管理在企业绩效中的应用。恰当的采购战略管理机制和制度的建立,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更加科学和有效的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将资源集中在关键领域。采购战略管理应该围绕企业采购活动的整个过程和相关利益主体来进行。

1.采购战略管理在企业绩效中的意义

通过对国际和国内的企业采购战略管理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采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由于企业的采购成本占企业总支出的比例相当巨大,因此对企业实行采购战略管理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采购环节营运效率和企业的采购供应能力。企业实施采购战略管理还可以帮助企业资源进行更加优化的配置以及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合理规划的采购战略管理机制可以满足企业的激励机制的设置,有效的拟定员工个人的考核目标、员工的发展计划以及奖惩制度等,从而可以更好地对企业实施绩效管理。采购战略管理非常重要,任何企业都应该积极地采取适当的方法对采购绩效进行合理的评价。并且,随着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形势的日益复杂,采购战略管理的内容也要发生变化。对成本的过多关注,将会导致采购过程中出现因盲目压价导致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下降的问题。过多地关注采购本身的时间效率也往往会产生企业的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降低企业的整体绩效的后果。

2.采购战略管理对于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2.1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世界经济的开放性和全球化

市场的全球化必然意味着竞争的全球化,这种发展趋势同时也表现为世界范围之内的对于低成本产品的寻求。当今,任何一家企业都会面临着因为没有参与到全球化的竞争市场中而丧失竞争力的风险。中国的企业,特别是某些企业冒着推出全球化竞争的风险,缩小了战略范围,实际结果是企业没有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在技术和资本上都没有得到长足发展。全球化的进程必然伴随着开放的进程。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和西方企业在全球化的市场中寻找低成本的战略都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做出了巨大贡献。

2.2达到最优化的企业采购战略管理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关系管理

最优化的合作采购管理主要指的是需要采购的企业和供应商以及供应市场之间的关系管理。因此,我们可以说采购方式,必须要对企业之间或者对于企业与政府公共服务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考虑,明确他们之间的关系,企业应深入思考如何与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模式。例如在英国,企业通过对私营主导融资方式进行深入改革和探讨,在国家和私有企业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对推动政府公共部门现代化进程起到了关键作用。

2.3企业采购战略管理可以控制企业费用的支出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采购是企业费用的最大支出源。在专业的采购战略管理的概念之中,企业要求采购人员将每一分钱都花在该花的地方,以经济上的投入确保供货商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并能优化企业的采购目标及金额。

3.企业的采购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管理层面出现一定问题

第一,企业的决策和管理层没有给予企业的采购战略管理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企业高层领导忽视或者根本没有认识到采购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能在人员和资源上等方面给予足够的权利的充分的保障,导致采购战略管理活动得不到有力的支持,也得不到很好的运行和发展,影响了采购战略管理在企业绩效中所发挥的作用。第二,企业的采购战略管理仅仅是在采购部门进行实施和集中。现代的企业采购战略管理应该是站在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上,是涉及供应商和顾客的整个供应链采购过程的现代化方式,因此,对企业的采购战略管理也必须要站在整个供应链的角度来进行衡量和评价。但是,在目前的很多企业中企业管理层还是局限于这项工作由采购部门单方来负责,因此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第三,企业的采购战略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反馈。整个采购战略管理体系需要大量的信息和数据收集,然而由于企业的有关工作人员之间不能实现很好的信息联系和信息沟通,往往不能使信息数据在第一时间反馈给工作人员,同时采购人员由于时间的滞后性也不能做出更加有效的和更加科学的判断。

3.2企业的采购战略管理所包含的内容界定不清楚

虽然企业采购战略管理的内容是多种多样,既包含了采购部门内部的,又有外部的;既包括定性的,又包含定量的;既有以成本为主要关注内容的,也包括以顾客满意度为主要内容的。但是,具体的内容仍然还很不完善也很不规范,缺乏必要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尽管企业对采购战略管理设定的指标很多,但是却缺乏层次和重点,有时会使管理层关注或采用与其他部门或职能相冲突的指标。缺乏一个明确和统一的关于企业采购战略的定义,造成了研究中的混乱。

3.3企业采购战略管理的方式比较滞后

对企业采购战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采购部门内部的流程和人员绩效上,但是却很少考虑到供应商方面的绩效、经济环境以及物流和供应链等外部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另外,企业采购战略管理大多缺乏工作的细节和具体的指标,这样容易导致错误的绩效行为的产生。同时,企业采购绩效战略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开发和运用等各个环节都相对滞后。如何开发出适合企业采购战略的新方法、新手段也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4.企业采购战略在企业绩效中取得良好运用的措施

21世纪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强烈,由于企业采购部门已经开始将其重心从业务操作向着更多的战略活动转移,采购绩效管理对于判断整体有效性显得更加重要。

4.1采购发展潜力的战略管理

企业采购支出占企业总支出的份额是极其巨大的,采购绩效发展潜力的挖掘是可以对企业经营利润产生强大促进效应的有效方式。企业发展能力的形成是基于企业自身不断提高的销售收入、开支的降低和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的控制等各个方面的。采购绩效的提高应该包含努力降低和节约各种采购支出、提高采购质量等各方面的开源与节流的方式综合,它是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源泉之一。

4.2采购环境绩效管理

近几年,随着人们对环境破坏的日益严重的反省,以及对自然资源过度浪费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绿色供应链的构建已经开始成为供应链的主要问题。一些此方面的专家和学者以及研究机构已经指出应将环保问题作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来考虑。作为供应链重要组成部分的采购环节必然要对环保问题进行充分考虑。

4.3积极开展采购绩效评价模型与方法的研究

采购绩效管理是采购管理中的一项极具综合性和复杂性的活动,涉及采购活动各个方面基本内容。因此,为了充分反映采购绩效的真实面貌和全部过程,需要研究和建立具有科学性的集成化采购管理的层次结构模型,以保证明确采购战略管理的基本内容,设定关系采购战略管理的基本要素。这种方式旨在达到不仅要评价采购活动的整体绩效,还要评价各活动主体的绩效,更要对采购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的总体目标。

5.结语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企业采购战略研究将会以更加先进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以满足企业采购发展的需要,推动采购绩效管理在企业绩效中获得更好的应用。我们应该加大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步伐,充分的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解决企业采购战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采购战略在企业绩效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克.迪贝斯.采购战略管理如何提升国家与企业绩效.中国流通经济[J].2008(06)

[2]戴晓欢,任凤香.采购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12)

导购业绩总结篇11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7)02-0067-08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企业并购战略涉及到企业并购的动因、协同效应以及行业选择等方面,这些方面是并购绩效的直接“推动力”和“源泉”。并购中的管理者动机是西方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内已有的研究大多是对企业并购后的绩效进行评价,缺乏从不同角度系统研究和揭示并购交易的真实动因以及并购动因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一般而言,公司并购是管理者对个人利益和公司市场价值两者权衡之下采取的战略行为。西方国家的上市公司股权极为分散,管理者动机成为推动企业并购的主要治理因素。管理者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一些类型的并购似乎对其更具吸引力,如管理者可能致力于公司的长期增长,使得他们能够分散个人的人力资本风险或增加工作的安全( Shleifer and Vishny,1989)。[1]当一项投资为管理者带来更大的个人利益时,管理者宁愿牺牲股东的利益进行投资。我国上市公司大多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所有者缺位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导致上市公司运作中的“内部人控制”及“关键人模式”。在这一制度背景下,管理者问题也许更为突出地影响到并购绩效。系统研究管理者动机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对并购绩效进行探源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根据研究的需要,结合国内分类的标准和国外的分类习惯,以合并、收购股权和收购资产等三种扩张性并购行为作为本文的研究取样范围,以并购事件中作为收购方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试图揭示我国上市公司扩张式并购事件中,管理者的动机与收购公司并购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假设

中国上市公司所处的特殊制度背景使其并购动机及并购行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一方面,中国的企业家尚不成熟、缺乏长远战略考虑,使并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导致并购失败。另一方面,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导致内部人控制普遍,问题尤其突出。本文在西方并购理论中与问题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假说:

1. 根据自大理论提出的假说

Roll(1986)的自大假说认为,管理能力强的管理者由于野心、自大或过分骄傲而在评估并购机会时容易过分乐观,使收购公司在并购中受到损失。Morck (1990)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认为差的管理者有更大的动机扩张,以保证公司的生存或发现他们可能擅长的新业务。[2]本文假设由能力强的管理者策动的并购绩效较差,使用并购前一年的托宾Q值(公司的市场价值与资产的重置价值之比值)来衡量公司管理者的管理能力,采用公司总资产的会计值来代替资产的重置价值。

2.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由于股东和管理者之间在企业的战略决策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冲突,导致成本的利益冲突永远也无法得到完善的解决,而自由现金流量的支出可以在解决管理者和股东间的利益冲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企业若想有效率和使股价最大化,自由现金流量就必须支付给股东。但现金的返还降低了管理者控制的资源,同时也可能增加将来融资的难度,所以管理者倾向于进行投资,即使这种投资对股东而言是有害的。因此,本文假设并购前现金流量充足的公司所策动的并购绩效较差,并采用现金及其等价物增加对公司总资产标准化之后的指标作为公司现金流量的指标。同时,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通常拥有较多的现金流并且通过扩张式并购来达到其快速成长目的,本文设定样本公司成立时间这一控制变量来控制自由现金流量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3.多元化假说

多元化假说来自于西方并购理论中效率理论。关于管理者损伤股东利益去追求多元化的动机在于:管理者可通过多元化组合降低个人收益风险和人力资本(Amihud and Ley,1981);[3]此外,多元化为管理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增加他们自己的势力、声望和薪酬(Jensen and Murphy,1990),[4]我国上市公司多由国企改制而来,公司管理者的任命制度还带有行政体制的影响,管理者容易盲目扩大公司规模作为经营成果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本研究假设多元化并购的绩效较差。在实证分析中,将是否多元化处理为虚拟变量,跨行业的并购取值1,而同行业的并购取值为0。行业分类根据行业代码细分至第二位。

4.高管持股假设

根据Jensen and Meckling(1976)的理论,管理者和所有者为同一主体时成本将消失,而两者间利益冲突越大,成本也就越大。[5]本研究假设高管持股比例越高,并购绩效越好。本文以并购前一年的高层持股数量总和与公司总股本标准化后的指标作为变量。

5.国有股比例假设

国有股持股比例较高是我国特有的研究背景,在国内有关公司绩效与股东成份构成之间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中,许多学者认为公司国有、法人股比例越高,管理者的动机可能越严重。本文假设国有、法人股比例越高或A股流通股比例越低,收购公司并购绩效越差。

6.高管薪酬假设

由于国内缺乏有效监督和缺乏有效率的经理人市场,在内部人控制的治理结构下,经理人会通过各种途径实施利已行为,进行权力扩张。姚先国(2003)发现,虽然收购行为没有给样本公司带来持续的经营绩效,但企业管理层的报酬却具有极强的下跌刚性。并得出结论:通过一次次无效率的购并,经理人的收入不断上升,对企业资源的控制也日益强化。[6]本研究假设高管薪酬与并购绩效成反比,并以高管人均薪酬增长率作为变量。

7.控制权假设

根据管理协同理论,拥有高效率管理能力的管理层倾向于进行并购,并且与被并购公司共同分享管理资源上的优势,以获得管理水平上的总体提升。但是,如果进行并购之后,上市公司只是占有对方一定股权而在公司日常运营活动中不具备话语权及决策权,管理协同效应将难以产生,公司管理层希望藉并购以获得管理协同效应,进而使整个企业经营绩效获得提升的目的将无从实现。因此,本文假设上市公司以获取控制权为目的的并购行为将会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三、研究样本来源和选择

本文以2001―2004年为研究时间窗口,选择2002年主动发生扩张式并购包括收购股权、收购资产、企业合并。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事件样本由笔者从《中国并购报告2003》中整理得到,并按照如下步骤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筛选:第一,查看2002年年报,以确认并购交易在当年已经完成,剔除交易当年未能完成及交易未成功的并购事件;第二,并购事件为股权收购的,剔除收购后占目标公司20%(不含20%)以下股权份额的并购事件;并购事件为资产收购的,剔除交易额在1 000万元以下的并购事件资产规模1000万元的选择是一种主观判断,主要是考虑到收购资产必须对公司造成一定的实质性影响(收购的资产规模太小对公司的影响不足)。;第三,剔除在2002年度同时发生了其他类型资产重组行为的上市公司;第四,剔除交易标的为土地使用权等非经营性资产以及交易实质为产品购销的并购事件;第五,剔除未披露收购股份比例的并购事件。由此共得到样本138个。评估样本公司并购绩效的各年度财务指标以及样本公司成立时间、并购前一年的托宾Q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值以及并购当年国有股比例等数据来源于天相证券投资分析系统,样本公司高管各年薪酬、高管持股比例的数据来源于CCER治理结构数据库。样本公司并购后是否获得控制权、是否跨行业并购的虚拟变量由笔者根据《中国并购报告2003》以及样本公司2002年年报整理所得。

四、 因变量设定

本文采用上市公司综合财务指标作为模型的因变量,表1为研究构建的绩效评价多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基于三个重要假设:(1)所采用的财务指标体系能够代表企业的经营绩效;(2)企业的并购绩效能够在2年之内体现出来。(3)企业经营绩效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并购行为造成的。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样本公司各年的财务指标进行处理。这种方法可以把多个财务指标综合为一个指标,可以对企业并购情况进行系统性的评价,因为它不是通过主观赋权的方法计算综合评价值的,因此也就避免了人为因素对最终评价值的影响。另外,它考虑了多指标评价过程中存在的指标之间相互存在联系的问题,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将这种线性的相关关系剔除掉了,因此,其结果也更具有逻辑性。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每股收益复权、剔除行业影响因素、控制极端值以及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得到138个样本公司4个年度11个财务指标的数据表。

本文使用SPSS13.0对样本公司预处理后共4个年度的财务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0.837,说明变量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得到5个主成分F1、F2、F3、F4和F5,构建模型如下X1、X2、…、…、X11依次代表样本公司的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主营利润率、股东权益比率、流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税后利润增长率指标。:

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构建如下模型计算并购绩效综合得分:

并购绩效综合得分=0.22605F1+0.19821F2+0.13603F3+0.14882F4+0.14485F5

按照这个公式,笔者分别计算出样本公司并购前后各年绩效的综合得分情况,经过描述性统计,笔者发现样本公司经营状况在并购当年略有下降,但在并购后一年及并购后两年出现回升。见图1,与2001年相比,样本公司2002年经营绩效下降了16个百分点;2003年经营绩效随即较2002年又上升了62个百分点;2004年又在2003年的基础上增加了近400个百分点。

为进一步考察样本公司经营状况变动情况,笔者将样本公司2001―2004年间绩效综合得分按年份分为6组,各组间数据按照公司代码一一对应。由于总体的分布情况不明,不能获取总体分布的相关参数,笔者选用非参数检验来进行。在进行年度比较时,笔者选用两个相关样本的Wilcoxon法分别对这4个样本进行两两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检验结果证明,样本公司并购当年绩效下降,但在并购后一年以及并购后两年,其并购绩效均发生明显改善。

这一结果与以往的研究有所不同,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笔者所选择的样本为发生收购兼并、股权转让等扩张性并购行为的上市公司,这一类资产重组方式对于企业绩效的增长要好于其他类型的重组方式,也好于上市公司绩效增长的平均水平《资产重组绩效排行2004》,中国金融出版社,P151-152,2004年。[7]

其次,根据冯根福、吴林江(2001)的研究,横向并购的绩效在较长时期内较为稳定且呈上升趋势。[8]在样本统计过程中发现,横向并购占据了总数的几乎70%,这样必然会使样本总体绩效得以改善。

第三,2002年是我国并购市场发展阶段中承上启下的一年,战略并购渐露端倪。2001―2002年间颁布了一系列并购法律、法规,使并购行为更加规范,政府监管力度加大,实质性并购趋势越来越明显。从2002年发生的大额并购交易来看,上市公司大型并购有两大特点:一是力度较大,企业转型较为彻底;二是以行业整合为主,旨在壮大企业规模,提高行业地位。上市公司的并购出现了明显的升级化趋势,通过并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使资源配置更趋于合理。

五、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1.描述性统计及结论

本文由研究假说得到8个自变量,表3为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从表3中可以看出,发生收购行为的公司高管持股比例普遍偏低,平均不到1‰;国有股比例比重较大,最高达到86.3%,平均达到35.3%的国有持股比例;高管人均薪酬的增长率差距较大,最大达到775.498%,最低达到-66.216%;样本公司平均成立的年限为6.978年;大约有30.7%的样本公司进行了跨行业的并购;大约有76.1%的样本公司在并购之后成为被并购方的控股股东。

为了对本文提出的相关假设进行进一步检验,笔者依据样本公司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组,考察组与组之间的并购绩效的均值等的差异情况,实证结果列于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并购前管理能力好的样本公司在并购后绩效的平均变动幅度为-0.208,均值检验的t值为2.09,绩效明显好于并购前低管理能力组的样本公司。

并购前现金流量充足的样本公司平均绩效变动率为-0.949,而并购前现金流量相对缺乏的样本公司并购后平均绩效变动率为-0.009,分组检验的结论支持了前文的假设,即并购前现金流充足的公司更倾向于进行投资,投资并不一定以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为目标。但是两组样本公司并购后平均绩效变动率没能获得统计上的显著性。因此,只能为自由现金流量假说提供较弱的证据。

从样本公司并购前高管持股比例的检验结果说明高管持股对管理者动机起到了一定约束作用。但两组间均值检验t值为0.771,p=0.442,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只能为并购行为给企业绩效带来的变化提供较弱的证据。

在样本企业中跨行业并购占42家,绩效平均变化率为-1.241,而同行业并购的样本公司绩效平均变化率为1.114,两组间的均值检验t值为-2.339,p值为0.031。实证结果证实了前文的假设,在我国目前企业管理水平普遍偏低的情况下,盲目进行跨行业扩张只能带来适得其反的结果,不少实际案例也为此提供了证据。

样本公司国有股比例的实证结果与前文的假设不一致。国有股比例高的一组并购后绩效平均变化率为0.921,国有股比例低的一组并购后绩效平均变化率为-1.97,两组间均值检验t值为-1.794,p值为0.037,国有股比例越高,并购绩效越好。

在并购前后几年中高管薪酬平均增长率较高的样本公司并购后绩效稍好,其绩效平均变化率为0.066,相对的,高管薪酬平均增长率较低的样本公司并购后绩效平均变化率为-1.115,与前文的假说不同,实证结果说明高管薪酬开始与企业绩效相挂钩。但两组间均值检验t值为-0.726,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只能够为并购绩效变化率提供较弱的证据。

样本公司的成立时间(至2001年止)不能够为并购绩效平均变化率提供有效的证据。从统计结果来看,成立时间较长的公司并购后绩效要稍差于成立时间较短的公司,但二者的区别非常不显著。

笔者从表4的统计结果中发现,以获取控制权为目的而进行并购的样本公司在并购后的绩效发生了正向变化。在138个样本公司中,有105家成为被并公司的控股股东,并购后绩效平均变动率为-0.275,好于未获得控制权的样本公司,其绩效平均变化率为-1.317,这可能是因为上市公司通过收购获得被并公司的控制权之后,能够直接掌控被并公司的经营决策权,对其生产管理活动起到实际主导的作用,能够更好将被并公司纳入到上市公司整个经营体系中来进行管理,从而有助于企业经营绩效朝积极的方向发展。但是,两组间均值t检验值为0.833,p值为0.38,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只能提供较弱的证据。

2.多元回归分析及结论

为了进一步获得关于管理者动机与并购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可靠结论,笔者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来进一步研究前文所设定的解释变量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上述模型1中,因变量SCORE_AVER为样本公司2001―2004年各年绩效得分均值SCORE_AVER=(2001年绩效值+2002年绩效值+2003年绩效值+2004年绩效值)/4。,代表并购后经营绩效的总体情况,MANAPAY_AVER为样本公司2001―2004年度高管人均薪酬均值MANAPAY_AVER=(2001年高管人均薪酬+2002年高管人均薪酬+2003年高管人均薪酬+2004年高管人均薪酬)/4。,表示考察期间样本公司高管人均薪酬的总体情况。模型2中,因变量SCORE_YEAR为样本公司2002、2003、2004年各年绩效得分值较前一年的变动率SCORE_2002=(2002年绩效值/2001年绩效值)-1;SCORE_2003=(2003年绩效值/2002年绩效值)-1;SCORE_2004=(2004年绩效值/2003年绩效值)-1。,MANAPAY_YEAR为样本公司高管人均薪酬在考察期间各年度间变动率MANAPAY_2002=(2002年高管人均薪酬/2001年高管人均薪酬)-1,其余各年依此类推。。

实证检验的结果整理如表5所示。从表5中可以看出,回归统计分析的结果与分组检验的结论基本一致,4个回归方程中,进入模型的自变量也基本一致。由实证结果可以看出,自变量对于2002年并购绩效变动率的解释效果最好,Adj.R-square值最高,自变量对2004年并购绩效变动率的解释效果居于最末,可能是因为时间越长,影响公司经营绩效的其他干扰因素变多,导致模型的解释能力变弱。

从表5可以看出,样本公司管理能力变量指标――并购前一年托宾Q值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变量的系数均为正,与分组检验的情况一致,但是与预想的情况偏差较大。说明企业并购后绩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并公司的管理能力。能力强的管理者并购后的绩效会更好,而能力差的管理者进行扩张式并购后绩效会变差。

样本公司并购前现金流量的指标的系数符号与预想一致。说明并购前拥有充足现金流量的公司容易进行无价值的并购,企业现金流量充足性与并购后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但这只能够为假说提供很弱的支持证据。

回归模型中,高管持股比例变量系数符号均为正,与预想相一致,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高管持股能够对企业的绩效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绩效的影响力是不显著的。

对于并购多元化假说,回归结果提供了较强的支持证据。说明多元化对收购公司的并购绩效具有明显的影响。

与预想不一致的是,样本公司国有股比例在回归模型中的系数全为正,并且在所有模型中显著。对此可能的解释是,在我国的制度背景下,并购中政府的参与程度以及支持的力度对收购公司具有显著的影响,给收购公司带来正面效应。

管理层薪酬的变量系数均为负数,但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管理层薪酬与公司并购绩效虽然正相关,但相关度很低,只能够为假说提供较弱的证据。

表5的结论未能为控制权假说提供有力支持,虽然是否获取控制权的虚拟变量系数为正,符合预想的结果,但变量未进入回归方程。

六、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管理者动机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样本公司的经营绩效在并购当年略有下降,但在并购后两年内经营状况总体呈上升趋势,且上升程度较大。与管理者动机相联系的并购行为对并购公司的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企业管理层的管理能力对并购绩效产生影响,即并购前管理能力差的管理者完成的并购有更低的收益,而由能力强的管理者主导的并购,其并购后的绩效要好于能力差的管理者所主导的并购。

多元化假设、国有股比例对企业扩张式并购绩效带来影响。进行跨行业并购将为企业的经营绩效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我国目前管理者管理水平与西方国家具有一定差距的情况下,更需要谨慎地进行跨行业并购。研究显示,国有股比例与并购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这可能是因为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收购公司国有股比例越高,与政府联系的密切程度可能越大,而政府的参与,使得收购公司在收购时成本大大降低,企业并购绩效得到改善。

此外,高管薪酬以及高管持股比例等管理层激励因素对于并购绩效的影响不甚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大多由国企改制而来,企业管理者的任命及激励体制具有中国特色,薪酬和股权这种显性激励手段的作用不占主导地位。控制权假说未得到实证结果的有力支持,这可能是因为股权比例只是控制权在形式上的一种体现,要实现对收购公司实质上的控制,还要受到收购方管理能力、被收购方的协作等因素的影响。自由现金流量假说也未能够得到实证结果的有力支持,这可能是因为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数国有股比例较高,在进行并购时能够获得一定的政府支持,因此企业在考虑是否并购时,现金流状况并不是主要考虑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 Shleifer A.and Vishny R.Management entrenchment:the case of manager-specific investment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5,1989,123―139.

[2] Morck,R.,Shleifer,A.,and Vishny,R.W.Do Managerial Objectives Drive Bad Acquisitions?[J].The Journal of Finance,XLV,1990,31―48.

[3] Amihud,Y.,and Lev,B.Risk Reduction as a Managerial Motive for Conglomerate Mergers[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2(Aut.),1981,605―617.

[4] Jensen,M.C.and Murphy K.J.Performance Pay and Top Management Incentiv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8,1990,225―264.

[5] Jensen,M.C.and Meckling,W.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3(Oct.),1976,305―360.

[6] 姚先国,等.中国上市公司购并动机:治理因素分析[R].浙江大学研究课题,2003.

导购业绩总结篇12

国外文献对并购理论的绩效影响研究结果一致性较好,国内已有的研究结果差异性很大,未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即使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绩效检验,也存在不一致的结论,这与诸多因素有关,比如样本选择的时点、样本代表性、研究方法、财务指标的选取等存在较大差异。此外,中国资本市场发生着日新月异地深刻变化也导致了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因此,在新的资本市场环境下应进行进一步探讨并购的绩效研究,完善控制权理论。

一、样本选择

本文选择2008 年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企业绩效模型评价研究该类公司2007 年度、2008 年度和2009年度三年业绩变化情况。

2008 年中国上市公司涉及并购事件167 件(次),其中第一大股东所持股份发生变化的上市公司有66 家,为保证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按下列标准对样本进行剔除:公告转让控股权后终止或未实施的(ST 兰光、ST 太光);由于向实际控制人定向增发等因素,达到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上市公司收购标准,实际控制人持股发生较大变化,但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的(如三爱富、ST 绵高等);被吸收合并后无法获取其财务数据的(邯郸钢铁、长城股份等);业绩由政策支配的金融类企业(交通银行)。按照上述标准,符合研究标准的样本包括合肥三洋、浦东建设等上市公司共计49家,同时选择了四砂股份、中联建设、幸福实业和三联商社等8家存在控制权之争的公司进行了专题研究。

二、研究方法与模型

本文从财务综合指标和净利润两个角度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变动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综合指标分析法分别按单项指标封顶(即设置最高值,超过时按设置的最高值计算,防止单一指标对研究结论造成偏差)或不封顶(按实际值)进行了推算和分析,净利润分析法分别按未扣除投资收益和扣除投资收益进行了推算和分析,即以四种不同方法对上市公司并购的绩效进行研究。

其中,财务综合指标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本文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四个层次共计8 个指标同时考察样本公司并购前后状况。具体指标体系参见下表:

转贴于 财务指标体系界定表

依据行业标准对样本公司的8 个财务指标赋予了权重,并采用如下评价体系模型计算得分:综合绩效指数=Σ(Xi·Pi),i=1,2…8(Xi为单项经济指数,Pi为个指标权数)。

以上述模型分别按单一财务指标指标封顶和不封顶计算出了全体样本公司2007 年、2008 年、2009 年三年的综合评价分数,同时以净利润变化和扣除投资收益的净利润比较法进行了辅助研究,根据四种方法得到的并购绩效变动趋势图如下:

三、研究结果

本文以四种分析方法分析得出的结论呈现了高度的一致性,说明研究结果可以得到相互印证,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之前一年、转移当年和转移之后一年的绩效总和呈现“V”字形走势,即发生并购当年上市公司业绩处于谷低,并购之前一年与之后一年绩效都比并够当年高。全部样本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之前一年、转移当年和转移之后一年的绩效总和呈现的“V”字形走势,右肩低于左肩,即发生并购后的一年尽管绩效有所恢复,但仍未恢复到并购前一年的水平。

虽然控制权转移之后的一年总体绩效较并购当年呈现上升状态,但从控制权转移的样本个体来看,绩效上升的公司数量比例并未呈现出明显优势,即对上市公司个体而言,并购成功概率并不占优。发生恶意收购的上市公司总体绩效总体当年或随后几年呈现下滑态势。

四、相关建议

导购业绩总结篇13

当前中国并购活动已经如火如荼,研究统计发现中国78%以上的企业倾向于通过并购活动来实现规模扩张。而国内外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诉讼风险均来自企业并购。这种并购行为的失败引发我们的思考,影响并购绩效和并购决策的因素究竟是什么。通过对目前已发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并购的相关性是决定并购绩效的一大因素,而这个元素不同程度对并购绩效造成差异,这就引发前文所说并购失败案例的频发以及企业由于并购引起的诉讼数量的增加。那么研究并购相关性与并购绩效的关系势在必行。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为企业并购绩效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有助于丰富对企业并购的理论研究。西方学术界已经对于企业并购行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从相关的理论研究来看,现有的有关企业并购行为的研究往往集中于西方发达国家,而对于我国不同制度下背景下,企业并购行为具有种种独特规律。因此,本文对于规范化和系统化国内关于企业并购的研究,为实践部门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是大有裨益的。

(二)实践意义

1.引导上市公司做出合理的并购行为。为上市公司做出正确的并购决策提供参考,引导上市公司合理进行并购行为,处理好并购相关性与企业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为企业带来良好效益。

2.有助于深入理解企业并购绩效,规范上市公司并购行为。深入地了解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并进而规范上市公司并购行为。

三、文献综述

(一)并购相关性

相关性的概念源于70年代的企业多元化研究。多元化并购是并购行为的一种形式,是指企业通过并购与企业不具有相关业务的其他企业,来获得收益的行为。而判断并购行为是否相关,大多数研究学者按照CSRC行业大类代码进行行业分类,从并购双方是否属于同一行业的角度来确定,即分为相关并购和非相关并购。

(二)并购绩效

关于并购绩效的界定,有等学者认为并购绩效是指企业发生并购行为后对自身产生的效益的总称,包括两个方面:并购行为的业绩和效率。。

基于事件研究法,国外学者对企业并购绩效进行了很多研究。有学者将企业的累积超额收益作为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发现收购方的股东收益要远远低于被收购方的股东收益。另有研究表明在四种不同并购类型中,无偿划拨类的上市公司绩效在并购前后没有明显变化,而购买股权的公司在并购前后绩效有明显提高,而政府控制决策只对企业短期的效益产生影响,不能真正提高市场的有效机制,表明不同的并购类型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企业绩效。

基于财务指标法,有学者运用因子分析法实证表明并购在短时期内会改善公司的绩效,但是长期结果却显示企业并购并没有提高企业绩效。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企业的发展实践中,企业并购行为并没有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结果,并购绩效从整体上来讲都呈现下降趋势。

关于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影响企业并购绩效的微观因素是:费用水平、抵押价值、成长性、企业规模等,而从宏观角度来看有经济发展状况、资本市场行情、汇率变化等。

张睿通过实证研究发现:①并购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司的经营业绩;②并购双方公司的并购绩效不一致;③股权并购的并购绩效好于资产并购;④横向、纵向和混合并购下的并购绩效各不相同;⑤企业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并购整合才能发挥并购效应;⑥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持续性不足;⑦企业的并购行为存在风险;⑧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存在政府干预[1]。

(三)并购相关性与并购绩效

委托-理论认为,企业的多元化是在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由公司高管为了追求私人收益的道德风险所引起的,因此研究认为企业多元化会损害企业绩效和投资者利益的。而且有学者实证分析中发现样本公司从并购首次公告到交易完成平均耗时半年左右时间,大部分公司进行的还是同行业之间的并购,只有大约1/4的公司进行的是跨行业收购。

并购相关性假说认为,企业进行相关并购要优于非相关并购。有学者研究发现非相关并购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如降低资本成本 ,提高管理效率以及由于规模扩大、业务增加而带来的企业市场占有率的增强,这些优势同样存在于相关并购中,但是相关并购所带来优势,即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共同产生的协同收益,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相关产业之间的转移却是非相关并购难以实现的,因此相关并购可以表现出更好的绩效,即并购企业双方的相关程度越高,并购行为所产生的价值就越大,企业绩效也就越好。

效率理论认为,并购行业的相关程度越高,就越能体现并购企业双方的协同效应,越能实现规模经济效应且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从组织资本理论看,行业相关程度越高的并购越容易实现企业核心管理能力向目标企业的转移,从而提高企业并购绩效。

以上理论分析以及文献实证结论表明,进行相关并购的企业更能带来企业绩效的提高。且非相关并购对短期并购绩效呈负相关,与长期并购绩效呈正相关。例如余鹏翼和王满四认为并购当年相对于并购前一年绩效的差值来看,行业差异越小,收购公司的绩效越好,并购效的提高来自相关行业的并购,但到并购后第二年,并购绩效的提高却来自不相关的并购[2]。这个结论得到大多学者的认同。

四、研究结论

关于并购相关性和并购绩效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大致有这几项结论。第一,相关并购优于非相关并购,更能未企业带来好的绩效;第二,并购相关性对企业绩效并无显著的影响;第三,相关并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没有预想的好,相反相关并购对企业长期绩效产生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四,企业并购后当年绩效来自相关并购,而并购后第二年、第三年的绩效则来自不相关并购。根据以上文献的梳理,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支持并购相关性假说,即相关并购优于非相关并购。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