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实用13篇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篇1

二、活动时间

2018年1月22日——3月4日

三、活动内容

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紧扣“学习贯彻 奉献青春建新功”的主题,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了解世情国情,关注社会民生,关心xx大学建设发展。结合实际需要,深入开展形势政策宣讲、文化宣传、支农支教、科技创新、法律援助、地方经济调查、回访母校等活动。实践活动要突出重点,讲求创新。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返乡,依托生源地、社会实践基地和高中母校等,按照就近就便原则,以团队或个人分散形式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活动可以结合以下内容进行:

1.政策宣讲

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专题讲座、文艺演出、宣传板报、图片展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党的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

2.社会考察

以个体或团队为单位进行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可进行公司兼职、科研考察、社会调查等,了解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了解百姓关注的现实话题。结合调研成果及自身专业知识,形成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3.志愿服务

以传统节日春节为契机,组织或参与文艺义演、爱心援助、关爱农民工子女等志愿行动;或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组织或参与绿色环保、科技下乡、知识普及、交通安全、支教助学等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向社会普及新的知识技术和人文理念,服务社会建设,用专业反哺社会,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4.创新创业

利用寒假实践的契机,结合专业所学,开展科创项目的深加工、成果转化等工作,将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积极鼓励广大学生在原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断开发有新意、有效用的活动形式,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鼓励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到不同省市开展创业环境、政策的调查,并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5.母校回访

利用寒假返乡的契机,在2017级新生中开展以“回母校、感师恩、扬济大”为主题的母校回访活动,向母校汇报学习工作情况,感恩母校培养,宣传xx大学发展情况。母校回访活动方案具体详见附件1,请各学院按通知要求将参加人员名单电子版于2018年1月12日前发送至校招办邮箱xx,学校招生办公室将于考试结束后组织相应培训活动。

6.青春助困

以春节期间留校学生、家庭困难学生、下岗失业青年、农村贫困青年、残疾青年、青年务工人员子女等为服务对象,广泛开展走访困难家庭学生、走访慰问、青春助力扶贫、心理关怀、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活动,把团组织的温暖与关怀送到困难学生、困难家庭身边。

7.其他适合的实践活动。

四、工作要求

1.精心组织,广泛发动。各学院团委要高度重视,指导、组织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要将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形式、要求等通知至全体青年学生,充分调动团员青年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精心组织,广泛发动,保证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率和覆盖面,使活动搞得扎扎实实、丰富多彩,真正达到实践育人的效果。

2.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在实践过程中务必要树立安全意识,认真阅读《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12号)以及关于外出活动方面相关的安全书籍,做好各项预防准备措施。了解常见事故的处理程序;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不做违法乱纪和有损学校形象的事情,自觉遵守实践单位的规章制度;自觉保护自己及同伴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敢于指正身边同学实践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保持手机畅通,定时和家长、学校联系;如遇突发事件,及时与学校、学院及指导老师联系。

3.营造氛围,加大宣传。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学院工作实际,创造性的组织开展好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实践氛围,发挥好学院团委、学生组织、班级团支部的作用,引导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篇2

要让孩子真正成为家中的主人,家长首先要让孩子在家中有知情权,家中大、小事情可让孩子参与其中,多听听其意见。父母有烦恼的时候,不妨多向孩子倾诉,让其出谋划策。当有喜悦的时候也要及时跟孩子分享。温馨和谐、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自信倍增,尊重长辈,理解父母的辛劳,家庭主人翁地位不断增强。

(二)养成会做力所能及家务的习惯

大量的家庭教育案例告诉我们,做家务最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表面看,扫地、拖地、洗碗、晾衣服等只是一些琐碎的家务,然而,孩子正是在这些琐碎的家务小事中体验到亲情和快乐,培养了责任心。当孩子煮好了面条端到父母面前时,他体会到的是成功,是自己对父母的爱,是父母的鼓励,是自己为家庭所做的贡献。当孩子每天拖干净了地面,他就会更加珍惜环境的整洁干净,不舍得随手将碎纸扔到地上。而且,培养孩子做家务,不是做表面功夫,高兴的时候做一点,重要的要养成一种习惯,孩子在坚持中学会了责任,他会渐渐懂得这件小事也是他对家庭的贡献。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哈佛大学学者对波士顿地区456名儿童进行过一项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以后的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爱干家务的孩子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他们的离异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

(三)要注重细节教育

要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还要教育孩子做事要注重细节,做到不让父母担心,如:外出要打招呼;回家要问好;没到得父母同意的事情不能做等。

二、学校教育要回归生活

人的生命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关注学生的生命,回归生活,是学校生活化道德教育的本质所在。生活化道德教育提倡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关注和生命的体贴,主张对学生道德教育意义的重新认识和深刻揭示。

(一)淡化课程内容,关注学生的生活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标强调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是因为过去的品德教育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着脱离生活,从生活中剥离的现象。新的课程标准,改变了过去的以学科逻辑规范的体系,按照学生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教材也以儿童为主角,以综合化的生活事件为基本内容,以儿童的文化为主要呈现方式。我们必须要研读课程标准,整合教材,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内容,淡化课程意识,引导学生超越狭窄的课堂空间,走回到德育生成的社会生活,回到学生自己生活中去。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大世界中认识和体会社会生活,获得经验,学会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学会生活、学会做事。

(二) 以实践活动载体,让学生在体验中培养责任心

活动和实践是德育之本,是最重要的中介环节。我校在德育的活动性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注重以各种活动作为德育的载体,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学生责任心的新途径。有传统的校园文化节、活力协和体育节、动手创新科技节等,还有各具特色的大、中队活动、社区实践活动。板报评比、书画展览、演讲比赛、文艺汇演、才艺表演、植树扫墓、春游秋游、综合实践活动等,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都是孩子们所喜闻乐见的活动。实践证明,这种主题体验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大课堂中感受到个体与他人、社会、外在世界的真实存在,感受到个体与外在世界的息息相关,从而更客观地评价自我及社会,判断、选择、承担其所应承担的责任。

(三)营造良好班风,增强学生自主责任感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发现:班风、学风良好的班级往往绝大多数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强烈,原来学习品质不好的学生也会被逐渐同化而进步;班风不好的班级集体凝聚力较弱,大多数学生的责任心较差,而且人数在不断增加,这是因为环境对人的影响和教育作用,何况小学生正处于可塑性极大的时期。因此班主任尤其要重视良好班风学风的建设,以积极进取、乐学互助、凝聚力强的班集体去感染每一个学生。

(四)建立过程性评价机制,让学生在评价中强化责任心

评价是德育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摒弃了旧的评价观,研究和实行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发展性德育评价。我校除每天使用的家校联系本《小红花本》外,我们还研究编印了《协和小学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手册》,与每个阶段的专题德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五周总结评价一次。每个阶段的德育综合活动结束后,学生对自己参与活动的表现和收获进行评价,老师和家长对学生该阶段的表现也来一个评价和记录,并附上“寄语”,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成绩和不足。学期结束,班主任将根据学生品德行为的发展情况、每个专题活动后的收获和进步情况以及学生参加品德学科综合练习的情况等给学生一个综合的评价。实践告诉我们,这种评价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主地调整自己,更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品质的养成,更能达到评价的实效。

三、优化社会环境,共同负起责任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篇3

思想品德教材中插入的一些事件、插图和场景,都是现实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在实际的教学中,政治教师要尽可能地把这些生活素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融为一体,拓展思想品德教育的范围,启发学生走入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例如,在组织教学《相亲相爱一家人》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归现实生活,自主阅读教材,设计活动内容,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教材内容,感受现实生活,受到思想熏陶。具体场景如下:让学生课前准备好全家照,上课时向同学介绍自己家人的有关情况,讲述家庭生活的感人故事,真切感受父爱、母爱的真诚和无私,并启发学生思考既然父母如此关心我们,爱护我们,那我们又该如何报答家庭,如何感恩父母,并以此展开讨论,使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亲情的珍贵,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庭、热爱家人的至纯情感,促使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深恩。此外,教师还要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生活教育资源,创设活生生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体会高尚的思想品德,从而内化成自己的道德行为。比如,在教学《尊重他人劳动》一课时,教师可结合学生中普遍存在浪费粮食的现象,让学生合作讨论,发表意见,并且当堂决定开展班级爱惜粮食活动比赛。通过学生民主商议,设计活动步骤,制定比赛细则,再通过结对互评、板报宣传、广播站播放等形式,促使大多数学生养成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渐渐地,珍惜粮食活动得到了全校学生的响应,学生不但在学校不乱扔馒头,乱泼饭菜,而且在家里也改掉了浪费粮食的坏习惯,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的普遍好评。

三、体验现实生活,适应社会生活

新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多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生活。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政治思想教育能够正确处理自己与社会、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成为社会中的一员,以便日后适应社会,快乐生活。但现在的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有的学生家长只看重书本知识和学生成绩,使分数成了部分学生的奋斗目标。这就使得一部分学生即使成绩很高,考上了名牌大学,却仍然不会生活,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因为社会是复杂的,也是多彩的,生活的滋味不只是在书本上体味到的,学生还必须在实践中体验生活、学会生活,因此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必须要回归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生活、认识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书本的知识转化为生活的能力,从而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篇4

2 课堂教学要坚持关注学生情感和道德体验。

情感和态度是道德的关键因素,它在人的道德品质形成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对问题的感悟都有赖于情感的支撑。因此,教师应注重找到学生对于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等方面的情感和道德观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才有利于点燃学生的激情之火,陶冶其道德情操。如在学习“天下父母心”这一课前,可组织学生开展“今天我当家”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从早晨买菜到做早餐,从收拾房间、清洗碗筷到准时上学,然后到回家做中餐、晚餐等的辛苦。课上再引导学生讨论:你做这些事时有何感想?这样,课堂气氛会很热烈,再结合教材内容去分析,会达到对父母感恩教育之功效。又如在学习“集体荣誉”这一内容时,可组织学生开展“我为学校、班级添光彩”的演讲比赛活动和为学校、班级做一件好事的活动等。思想品德课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元素,做到以情激情、以情促人,让学生真情涌动,让道德情感充塞学生的心灵。因为道德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实现于生活,思品课应通过有目的创设各种道德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使他们产生道德情感体验。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篇5

孝道即以“孝”为做人之“道”,是人们行孝的原则。《孝经》里面有句话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1]古之孝道不仅是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忠于君主,而且要成就自我,方是光宗耀祖。“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2]。古代孝道强调居则事其敬,就是要顺从听命于父母。在现代社会,子女的个人独立性增强,不易接受传统的规范,因此,传统孝道教育中“愚孝”、“盲孝”的成分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被淘汰。今天我们所提倡的现代孝道,是建立在父子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是子女对父母的道德义务,是老年人享受天伦之乐的伦理保障,更是现代家庭中调节上下辈关系不可或缺的道德规范,因而现代孝道是对传统孝道的扬弃和超越。黄坚厚指出现代生活孝的内涵包括:爱护自己,使父母无忧,不辱其亲,尊敬父母,向父母进谏和奉养父母六项[3]。杨国枢认为孝的核心和基础内容是“善事父母”,主要包括赡养、顺从和悦亲等内容[4]。笔者结合前人总结得出现代“孝道”应包含尊敬父母、赡养父母、精神上愉悦父母。所以,本文所说的孝道教育是从这些方面入手的,而家庭作为父母和孩子共同生活的场所,应该首先担负起孝道教育的重要责任。然而,在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孝道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孝道缺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2007年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的数据显示,仅有5.2%的被调查者“主动照料过父母的生活起居”,13.3%的被调查者经常“帮父母做家务”,24.8%的被调查者经常“关心父母身体健康”[5]。很多现代子女缺少对父母生活上的照料和关爱,可想而知,对父母精神上的关怀和宽慰的子女少之又少。子女孝道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孝道教育的忽视。很多子女肤浅地认为孝道就是赡养父母,等父母老了给钱养老就是孝,生活中却忤逆不尊重父母,缺乏对亲情和爱心的理解。而很多父母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们对孝道没有全面理解,也不能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孝道教育。子女对父母良苦用心的培养感觉到理所当然,并用学习成绩向父母提出相应的物质交换,而父母也没有拒绝,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相当支持这种行为,觉得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他都不重要,使得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是对父母的一种报答。也有子女对缺乏文化知识的父母产生歧视的心理和抗拒行为,埋怨父母不能给自己良好的生活条件,不顾家庭经济状况与同学进行攀比,而父母却对此觉得愧对孩子,支持孩子的任何需求。种种现象表明,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孝道教育现状令人担忧。

二、孝道教育缺失的家庭原因分析

(一)家长重分数教育,生活上骄纵子女。

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一从学校放学,问的往往是“今天有没有考试啊?考了多少分啊?”等类似问题,而很少关注孩子学习以外的学校生活状况。父母对子女过分教育或期待过高,把孩子送到补习班继续学习,减少了孩子与父母的相处时间,自然也缩短了家庭教育的时间。父母往往以物质鼓励孩子在学校取得的好成绩,甚至有家长在孩子取得高分时不惜代价给孩子买贵重礼物以表奖励。这种物质交换的行为不但无法让孩子学会感恩父母,反而觉得自己获得的东西是理所当然的,造成孩子对亲情的淡漠。在很多“421”结构的家庭中,6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生活上极度关注和溺爱孩子,恨不得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导致很多孩子在生活上无法自理,性格上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言语上对家人恶语相加,观念上认为家人的付出理所应当。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无法理解父母深刻的爱,不能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也没有家庭责任感,孝道观念在家长的溺爱中消失殆尽。因而,这种家庭教育方式是不利于孝道教育的有效进行的。

(二)家长自身没有发挥榜样效应。

很多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尤其是对待长辈的态度。例如,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呵斥年迈的父母,冷落独自在家的双亲,向老人理所当然地索要钱财,不给老人赡养费,对生病卧床的老人不理不睬甚至嫌弃等,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许有朝一日,这些行为都将重演在父母自己身上,因为父母没有为孩子做好孝敬长辈的榜样。有些父母一有空就出去打麻将打牌,对家中老人和孩子不管不问,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和关爱,等到孩子长大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也许他自己也不懂得如何经营家庭,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因为他自己是受害者,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孝道,因为他没有从自己父母身上学到如何孝顺父母。这种不良家风的传承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重演,不仅影响一个家庭甚至整个家族的幸福和睦,更对社会养老问题和社会和谐造成不良影响。

(三)家庭教育没有及时巩固和补充学校孝道教育。

晏阳初说:“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家庭教育和儿童发展更形密切,因为学校教育是有限制的,家庭教育是无限制的。”[6]可见,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对学校教育有巩固和补充的作用。“学校里讲公民教育,有一项是‘不要骂人’,说得学生明白这是一种坏习惯,孰知一跑回家,不是听见父亲骂母亲,就是母亲骂他们自己,或者母亲和邻居相骂,骂忘了形也把他们夹在里面骂起来了。在学校里所得的一点好教训,就无形中在家里打消了”[6]。所以说,学校教育应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在学校里的孝道教育如果在家中没有实践的机会,或者说父母根本无视孝道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那么日积月累,孩子的孝道观念自然会变得淡漠。譬如,学校的德育老师跟学生说父母很辛苦,回家帮父母倒水洗脚以感恩父母的辛劳,结果孩子回到家后,父母并没有支持孩子这样做,而是让孩子抓紧时间学习。这样一次两次之后,孩子也不会主动提出类似的想法。其实这些家常的行为正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孝道教育的方式,也是及时巩固和补充孩子在学校学习孝道的一种实践性方式,因为学校的口头教育始终无法代替家庭实践教育。家庭教育如果不及时巩固和补充学校的孝道教育,孩子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就得不到真正的情感内化,则很容易出现孩子不孝顺父母的家庭教育危机。

三、在家庭教育中进行孝道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转变重智观念,增强孝道教育意识。

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过分关注不仅给孩子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而且不利于孩子孝道观念的培养。把孩子致力于培养成“考高分达人”不一定是件好事,如果孩子仅仅只会考试和学习,而生活不会自理,过分依赖父母,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重视德育的重要性,尤其是要增强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孝道教育的意识,减少孩子在培训班的时间,增加在家陪伴教导孩子的时间。父母应对孩子理智地施爱,而不是一味地溺爱孩子,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进行孝道教育的第一步。父母应有意识地指导和训练孩子做一些孝敬父母的事情,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分担父母的忧虑,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等等。父母应该让孩子了解他们为家庭、为子女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让孩子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和挣钱的不易,让孩子学会有节制地生活并能够体会父母无私的爱。久而久之,孩子会从心底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及对父母尽孝的愿望。

(二)树立榜样,营造和谐家庭。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家庭成员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7]家庭教育不仅是言传而已,身教更重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与成人一起生活,很容易学习和模仿父母的言行,所以父母要做孝敬长辈的榜样,才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对父母的言行。尤其对于小孩子,他们常常难以理解大道理,而是更喜欢看着父母怎样做事。如果孩子从小看到自己的父母对家里的老年人尊敬爱戴,耐心照顾老人的起居,经常抽空陪伴老人,孩子耳濡目染,就会逐渐养成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良好习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了身教的影响大于言传。父母要处理好自己与孩子和老人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只有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孩子才会有健康的人格,才会理解父母的辛劳,体会亲情的温暖,并内化为自我人格,在行动上践行孝道。所以,孝道教育中,父母要身体力行,发挥自身的榜样效应,着力营造和谐家庭,才能使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形成浓厚的孝亲观念,才会让良好的家风得以传承,才会让“老有所依”、“养儿防老”得以回归。

(三)让孩子及时行孝,营造实践环境。

家庭教育要提供给孩子实践学校孝道教育的机会,学校老师教育孩子回家要给父母洗脚等孝敬父母的行为,父母就应该给予鼓励支持,并在言语和行为上对孩子表示肯定,孩子在欣然接受的同时有温暖的亲情体验,这种实践的行动和情感的内化是学校孝道教育无法实现的,必须通过家庭教育加以巩固。父母在生活中要鼓励孩子为自己分担家务,让孩子意识到这些行为都是孝顺父母的表现;父母应告诉孩子自己的生日并希望孩子能赠送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让孩子在父母脸上看到幸福的笑容同时感到自己对父母的重要;孩子生日的那天父母要告诉他出生时的艰难与痛苦,让孩子明白父母对自己养育的艰辛历程并学会感恩父母。亲情的维系必须在家庭生活的种种细节中去联结,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对孩子们的教育应从具体的、形象的问题入手”[8],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进行孝道教育也从具体细节入手,从点滴做起,让孩子在实践中逐渐内化为对父母深刻的情感,从而转化为对父母尽孝的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1]生.礼记•孝经[M].成美兰译著.上海:中华书局,2007:221.

[2]谭树辉.传世文化经典儿童读本:弟子规[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4.

[3]黄坚厚.现代生活孝的实践:中国人的心理[M].桂冠图书公司出版,1989:25-38.

[4]杨国枢.中国人之孝道观的概念分析:中国人的心理[M].桂冠图书公司出版,1989:46.

[5]张莉.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6]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5,22.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篇6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政治教学仅仅限于书本和教室中,这样单一、封闭的教学,使得我们无法打开学生学习的兴趣。说起学生的兴趣,教学中的语言也很重要,我们总是认为思想政治教学中是无法融入幽默,对于政治问题,就一定要用严肃的字眼来表达,这样才让人觉得是对政治的尊重,可是我们总是遵循这样的传统方式,不但不能让学生喜欢上思想政治,更不能让学生很好的掌握思想政治的知识点。新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与传统教学内容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它将现实生活的经验与教训融入教材的每一个细节,最大限度地突出了它的生活化特征。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生活,反映生活,为生活服务,做到教学的生活化,研究生活化教学目前已成为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课题,也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本质要求。那么,如何构建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呢?

一、. 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的含义。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实际。生活即教育,有生活就有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教育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应该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课堂教学内容要力求体现学生生活,并能够有效指导学生生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二是课堂教学形式、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必须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必须是学生凭借生活经验能够容易感知和有效参与的。

二、.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的实施。政治学科课程教学生活化基本步骤,可以归纳为“生活(导入)—教学(分析)—生活(回归)”的循环。“从生活到教学”,即课前引入贴近学生生活案例,使学生的学习从熟悉的生活原型,感兴趣的问题情景着手,学习研究学科知识,课堂尽量成为学生学习体会、辩论反思、概括提升的场所。“从教学到生活”则将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可以创设多种形式情境,如播放录像、角色表演、演讲、辩论等,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操作要求为:(一)、课前准备。明确课程学习主要内容、要达成目标重、难点,明确学习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有什么联系点,引导学生回忆或组织参与现实生活;(二)、课堂教学。以学生直接生活经验导入知识的学习,唤起学生直接经验的感受与体验,注重知识(技能)迁移、知识(技能)学习的内化,体验知识(技能)学习过程,引发运用知识(技能)的欲望。(三)、课后拓展。反思课堂学习体验,引导运用知识(技能)参与实践、提高认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关注我们的人身权利》时,首先展示材料:2011年5月17日,高晓松醉酒驾驶案在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高晓松醉酒驾驶机动车犯危险驾驶罪,被判处六个月拘役,罚款4000元。自2011年5月1日起,我国的《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施行。其中规定,司机醉驾将受刑罚,醉驾一律吊销驾照,醉驾罚款也将有所提高。然后提出问题,由同学们讨论:1、新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将有利于保护公民的什么权利?2、从依法治国的角度看,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让驾驶员遵守法律,使《道路交通安全法》落实到实处?

3、你觉得可以采用哪些好办法,让《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宣传深入人心?通过讨论,形成共识:(1)生命健康权。(2)①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国家行政执法权和司法权,做到执法必严。②违法必究,要求对一切违法行为都必须追究法律责任,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③广大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法律实施与司法公正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关注、支持和监督。(3)加强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运用悬挂标语、展览图板、张贴挂图;赠送书籍、举办讲座、设立咨询台、出动宣传车、发出倡议书、手机短信、有奖调查问卷、农村喇叭等。

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了解、观察、分析社会的积极性,学生还能结合自己的经验,探究新知识,建构自己对各种问题的观点和见解,深化了知识,加深了生活体验。

三、教学生活化要让学生体验学习经历。体验性学习是现代学习方法的突出特征,也是生活化教学策略成功实施的关键。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体验学习经历呢?我想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是对它的最好诠释。

即: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从书本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看社会、看自然、看生活;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闲置的双手动起来,去操作、去实验、去做事情;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从“只听不思”中解放出来,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会思维;解放学生的嘴——给他们说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解放学生的空间——除了课堂学习,还引导他们走向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给他们广阔的天地;解放学生的时间——不将功课把他们的业余时间填满,给他们活动的自由,把课余时间还给他们。具体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课后注重实践和同学间的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故事、小品、情景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的课堂活动真正成为教和学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的活动,而非单纯地讲教科书;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例如,我在“善于与人交往”一课中,练习“微笑”交往、“礼貌”交往、不同场合的坐姿训练,学说生活中如何答谢感激的语言训练等,使“学、说、做”有机统一,让学生在动与练的过程中去感悟,去体验尊重是交往的前提,礼貌是交往的名片,也是取得成功的名片。通过在课堂上“学、说、做”的练习、表演、比赛、评价,学生获得成功感,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乐学。在此基础上,我又布置了“问卷小调查”,让学生在采访调查中去践行文明交往行为,在真实的生活中去“学、说、做”,在实践中去发展能力,学会创新,去获得文明交往的成功体验。 转贴于

四、.目标生活化: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课后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和拓展,是指导学生从课堂回归生活,用掌握的知识指导现实生活的中介和桥梁。课后实践活动也是让学生用生活印证知识,深化认识的有效手段。因此,在课后,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课堂教学再次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掌握的知识指导自己解决问题。.素材来源于学生学校生活台,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其间的喜、怒、哀、乐,同学之间的故事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说、去讲,用自己的身边事来引导自己有所获、有所悟。素材来源于学生家庭生活。家庭是每一个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是第一任启蒙老师,也是思想品德的最好教育者。在这里,他们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思想品德教学。家庭的职业、家长的职业道德、以及家长的所见所闻都是现成的资源,采用请家长来校、走访家庭或是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让家长现身说法,言传身教,因是出自家长之口,比教师的讲解来得更有说服力。素材来源于学生社会生活。

《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生活实践的机会。”要打破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界限,不但将时间延长至课外,而且还将学生带进社会,领入生活。通过学生看一看、找一找等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周围社会大环境的认识,还可以针对当今社会上虚假的宣传广告,还有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现象来引发学生思考等等。只要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思想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

五、生活化教学策略必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畅谈生活中的体验和困惑。在 “走进父母心灵”一课的教学中,从问题的提出,到小组的学习探究、与父母冲突的表演、从认识到这种冲突是“爱”的冲突,到出谋划策解决爱的冲突的各种方法,以及到践行与父母的主动沟通等化解冲突行为的成功,使我看到,今天的学生是充满智慧、潜能各具特点的鲜活的生命体,教学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发展、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和教学过程的主宰,而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是学生的朋友、伙伴,学生才是真正的课堂主人;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而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互动的过程,是教师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在活动中与教材的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伙伴对话的互动过程。这一过程,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老师越是“放手”,学生的思维就越活跃,课堂上学习的效率就越高,所感悟的道理就越深刻。

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教学中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使学生不停的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体验、感悟、成长。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习生活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自然相融。通过一年的实践,新的思想品德课教材给了我新的洗礼和体验,仅管要成功的开展教学活动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我崇尚这样的课程改革,更崇尚这本新的思想品德教材,因为——教学生活化才是真正的教育!

六、将生活实践贯彻到底

德育的最终目标是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应用与生活,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教师必须设置生活实践题目,让学生在动手做中内化知识,并经过长期训练让这些好的行为固定在学生的头脑中,固定在他们的人生中。例如在教学《我与父母交朋友》时,学生在课堂上明确了应该怎样孝敬父母。为了让学生知行统一,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课外作业:每次外出、回家都要跟父母说一声,每天要帮父母干一件家务活,每周与父母谈一次心,并要求家长做好记录,每周一次反馈给我,装进学生的成长档案。通过这些方式,学生把课堂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内化了知识,形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另外,我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开展一些调查、访问、参观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生活技能与生活经验。另外,以现代教学技术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也是行之有效地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还原学生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供了方便。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生活情境与生活画卷,拓展了学生的时空领域与思维空间,对学习教学内容起到很好的作用。

总之,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是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可以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中,与社会、自然相融,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

参考文献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篇7

一、感恩的价值

“感恩”二字,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简而言之,就是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在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古训。这些古训不仅对当代大学生的感恩行为提出了要求而且具有非常深刻的价值功能。

(一)呵护心身健康

良好的情绪调节能促进身心健康,而不良的调解或情绪失调时破坏身心健康。大学生怀着感恩的心情去生活,他们的心态就会谦逊和谦卑,就会对外界产生友善的敬畏感。心怀感恩的人能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知道自己身处他人、社会和自然所给予的恩惠之中,并对这一切充满感恩。个体和谐的根本是心理和谐,具有感恩的心情,最有利于人的心理和谐。所以,当他们遇到情绪困扰时,他们想到的是他人与社会对自己的好处与恩惠,而不是去抱怨或指责,从而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而表现出乐观、开朗、热情、大度、积极向上、乐于助人,这种积极情绪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

(二)培养自信自尊

通过感恩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价值观;感恩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学会善待自我,珍惜生命、欣赏生命、感恩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从而增加对生活的信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提高人生境界

心怀感恩之心的人应有的心态和气质是见到他人有好事,为别人喝彩;碰到他人有难处,为别人担忧。感恩的心态可以使人摆脱无谓的比较、无谓的埋怨、烦恼。心怀感恩之心的人不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祸福,他会让自己怀着感恩之心看待和理解这些矛盾的存在,让自己每天都活在从容的笑容中,在心怀感恩之心中提高了自身的道德修养也提高了人生的境界。

(四)积累人际资本

感恩能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人是社会的人,是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和他人而独立存在的。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呢?恩情是联结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如果人人都知恩、懂恩、感恩的话,那么当别人帮了我们,给了我们恩惠,我们就会感谢别人;同样,当我们帮了别人,给了别人好处时,别人也会感谢我们。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人人帮我,我帮人人”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心怀感恩之心的人交友的原则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他不会因为一己私利而作出不轨的行为。心怀感恩之心使他珍惜、善待身边每一个朋友。

(五)守护家庭幸福

如果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方:子女感谢父母将自己带到这个世界上,感谢父母的辛勤养育培育之恩,那么就不会出现在高校中大学生轻易通过自杀来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父母怀着感恩的心对待子女,感恩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因为有了他们,他们的生活才更有意义,人生将更丰富多彩。这样,子女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敬重、尊重父母,体会到父母的辛勤劳作与良苦用心。父母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爱惜、理解、尊重他们,与他们平等交流,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父母与子女之间构成了一幅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二、大学生感恩的现状之归因

(一)大学生感恩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中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国家的培育之恩、社会或他人的资助之恩不知回报的屡见不鲜。如儿子为了向父母多要钱而不惜偷改入学收费通知;2008 年10 月29 日,中国政法大学43 岁的程教授被本校学生付某用菜刀砍死在讲台上;以及近几年来大学生不还贷款被银行的案例时常发生。当然这只是少数,大多数大学生还是感恩的,如安徽师范大学物理学院的石云霞背着母亲上大学、大学生到西部去义务支教的爱心行为在大学生中还是屡见不鲜的,奥运会期间大学生志愿者的优秀表现都说明了当代大学生都能够主动地去承担起社会责任。

(二)大学生感恩现状之归因

当代大学生感恩现状中存在的忘恩、感恩意识的缺乏等现象,为我们的感恩教育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深刻反思这些问题并深入分析其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父母失误

当代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这些大学生从小备受关爱、呵护,他们是家人关注的中心,权利无限,义务是零,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别人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加上很多中国父母一直习惯为孩子默默奉献,一味付出爱,不懂索取爱,不愿意将自己的艰辛和付出呈现给孩子。因此,这些孩子根本就不能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付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孩子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不顾他人的需要和感受。再加上部分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更多地停留在物质层面,很少涉及精神领域,尤其是缺少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养。并且,一些家长受自身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的限制,缺乏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论》)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不可能站在别人的立场看待问题,也不会考虑别人的利益和感受,自然谈不上感恩。

2. 学校情感教育的缺失

在大学的道德教育中,德育工作者的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比较陈旧,在大学生眼中,这样的教育等同于苍白的说教,他们大多数都不爱听,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再加上在道德教育内容上,传统的道德观念、感恩意识培养等被忽视,因此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越来越淡漠。如今,学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在孩子教育上重学习、轻品德,把分数、升学、上重点学校看得至高无上,严重忽视品德教育、情感教育。

3. 社会环境的误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环境下,市场主体追求的总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一背景下,一方面,钱的多少、权力的大小,对自己能否带来利益的价值标准扭曲了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另一方面,社会诚信机制的不健全又经常暴露出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丑恶现象,如对待救命恩人,本是善的动机去帮助命在旦夕的老人,最后好心人却产生了恶的结果,自己却成了肇事者,招来一身灾。更有甚者认为,很多人的施恩行为都是有目的的。在这种背景下,很多人产生了“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自私自利的价值观。大学生置于这样重利轻义的社会环境中,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进而导致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淡薄与缺乏。

四、学会感恩的路径

感恩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教育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形成过程。其中认知、情感、行为是起着主要作用的三种心理因素。我们也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感恩教育。首先,认知层次主要指受教育者能感知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能对其予以肯定。其次,情感层次是在知恩的基础上,生发出愉悦的情感,并转化升华为一种要回报恩情的情感需求和愿望。这个层面是把感受恩情的认识转化到回报恩情的情感体验,是一种更高层面的认识。最后,实践层次就是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恩情愿望上升为报恩的行为,以至在正强化作用下产生施恩行为,并形成固化的感恩意识和良好的感恩行为。因此, 大学生感恩行为的培养的要从这三个层面来实施,即在认知层面上教会学生识恩、知恩,在情感层面上培育学生报恩的情感体验和冲动,在实践层面上引导学生将感恩体现在行动上。因此,我们的感恩教育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感恩认知——感恩意识

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重在引导,重在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入手。高校应充分利用“两课”阵地,深刻挖掘和弘扬传统道德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再与新时期发生的周围的感恩真实事例相结合,通过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发学生的共鸣,使大学生切身体会到:知恩图报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底线。这样,在满足大学生求学需求的同时,把感恩教育注入每位学生的心田之中,让他们从内心接受并成为其个人素质的有效组成部分。让大学生认识到,树立较高的感恩意识,不仅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也是走上社会后“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

(二)感恩体验——报恩

情感教育并不能够仅仅通过说教来实现的,它需要活生生的例证,需要耳濡目染乃至身临其境。只有让大学生体会到关心照顾别人的辛苦,他们才自然会对曾经关心、照顾过自己的人产生感激之情。例如教师利用课堂互动的时间,让教师和学生对调角色,让学生课前备课、走上讲台讲一节课、课后要求批改学生作业,让他们亲身体验教师的辛苦与劳累。在家中,父母可以让子女去分担些家务,让他们分享父母的艰辛与劳累。他们只有通过体会父母、老师及身边周围的人的关心、爱护,内心才会有心怀报恩的触动。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篇8

在汉文化中,“感恩”一词源于晋代文豪潘岳的《关中》一诗“观遂虎奋,感恩输力”,后来亦取“感恩戴德”之意。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感恩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从通俗的意义上来说,感恩就是行为主体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对自身产生积极作用和帮助的自然、社会和他人的一种感激和回报。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蕴含了极为丰富的感恩资源,具体表现就是“孝”“忠”“信”“义”。

“孝”为报亲恩。孝是儒家精神的根本性观念,是一切感恩意识的基础所在。《诗经》中保留了许多感念父母抚育之恩的诗篇,“父兮生我,母兮掬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出人腹我,欲报之德,昊天阁极。”《孝经》中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些诗句告诉我们,是父母给予自己血肉之躯并把自己带到世上来的,父母无疑是最大的恩人;因而对父母亲的报答在数量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忠”为报君恩。《孝经・广扬名章》在儒家思想史上第一次论述了“移孝作忠”的理论:“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梯,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孝经》郑玄注:“四十强而壮,是事君为中”,将“中”释为中年时期。即成年以后,应把对父母之孝延伸发展为对君主的效忠,而这种效忠因为是从对父母之孝发展来的,所以是出自内心天性的,因此是很可靠的。

“信”为报友恩。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与朋友交往要“言而有信”“信则人任焉”。儒家将封建社会的人伦关系归纳为“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里,“信”被用于朋友之间,儒家提倡报朋友之恩就是要取信于人。朋友相处讲究一个“信”字,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为朋友两肋插刀”,说的都是报朋友信任、知遇之恩。

“义”为报天下恩。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也就是说,君子把“义”当作最高的行为准则。《中庸》对“义”的解释为:“义者,宜也。”“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孟子在肯定生命宝贵的同时,还肯定了比生命更可贵的是“义”,“义”也就成为仁人志士感恩国家、回报社会的崇高思想境界和最高道德准则。

二、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

1.对父母和亲人感激之恩的缺失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而且独生子女居多,由于出生环境、成长环境的影响,很多人把父母、亲人对其的关心和爱护当作一种天经地义的付出,从未想过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来回报父母、报答亲人。他们不理解父母某些爱的形式,也不理解父母的不容易。

2.对师长和朋友感激之恩的缺失

很多学生把自己的进步完全归功于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忽视或淡化师长、朋友、同学对其的帮助。有需要的时候就会求人,事情办结了或者成功了,就把别人帮助自己的点点滴滴抛到九霄云外。长此以往,导致同学、朋友之间互不信任,造成人际交往之间关系的淡漠。

3.对国家、社会和大自然感激之恩的缺失

在和平年代,爱国无法体现在投身于革命、用生命来捍卫和平的现实可能性。如今的大学生,更应该把爱国体现在勤奋学习、关心时政、关心集体,树立崇高的报国理想,时刻等待祖国的召唤,愿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等方面。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相当多的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对祖国、对社会的感恩之心,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当作一种受之无愧的权利,丝毫不会引发任何共鸣和思考。

三、构建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和长效体制机制

1.深刻认识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时代内涵

如前所述,感恩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有其积极的一面,也不乏封建时代伦理纲常、等级地位的狭隘因素。一方面,我们要传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关于感恩意识和思想的国粹,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另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青年大学生,更应该赋予感恩意识的时代内涵,方能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教育,实现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可操作性和时效性。

2.充分理解和培育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培育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是当下学生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树立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第一步。高等院校辛辛苦苦培养的大学生,如果连最起码的感恩之心都没有,又怎敢期望他能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为母校做任何事情呢?这样的人,只懂得收获,贪婪、自私的获取,却不懂得回报,不懂得温暖他人、椭他人,这与高等院校教书育人的目标背道而驰。

3.繁荣校园文化、积极营造感恩教育的浓厚氛围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新形势下推动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决定》深刻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决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前沿阵地,在履行文化的价值指引方面更肩负着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

4.“感恩”渗透生活,打造感恩教育体系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的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不可否认大学生感恩教育在意识形态引领下的重要性,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感恩价值的教育和引导毕竟是有局限性的。一方面,它受到时间的限制。因为,人的本质属性就是社会性,每一名大学生终将回归社会、融入社会。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各方主体角色不断混同与交融的新形势下,再找寻如大学校园般平静、安宁、简单的环境已是一种奢侈。另一方面,“知易行难”,理论往往来源于实践,但又更高于实践。再好的理论价值上的美好,如果不将其付诸实践,将如一张废纸,一文不值,没有效用。因此,感恩教育的最终意义在于实践。

四、总结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篇9

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是做人最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不会感恩或者不愿感恩,是缺乏修养的表现。是一种非健康人格支配下责任意识缺失的表现。而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一些基本的伦理道德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物质欲望追求膨胀、情感趋于淡薄、性情日益浮躁,多数人感恩意识淡化,存在比较严重的感恩缺失危机。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多数惟自我为中心,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权益,不知责任,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当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感恩教育的缺位。尤其是作为教育主渠道的学校教育对感恩教育的缺失却是关键因素之一,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感恩并非生而知之、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教育的引导和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进而外显为感恩的行为。感恩教育很重要,尤其是在当前感恩意识比较乏的现实情况下,感恩教育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我们有必要把感恩教育纳入学校德育的工作范畴,在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不断渗透感恩教育,同时把感恩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生活化的重要切入点,以此努力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可以说,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加强感恩教育,让人们“学会感恩,懂得关爱”,是学校德育现实而重要的课题。

二、感恩教育契合德育的实践本质,是增强德育实效的切入口

有学者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我们认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在遵循德育规律情况下,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培养感恩意识,并能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内报恩于行的一种道德教育。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全面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

感恩教育作为一种道德教育、人文精神的教育,具有情感性、生活化、实践性等特点。第一,感恩教育是在道德认识基础上的一种情感体验,一般都能通过真人实例来实施教化,很容易激发受教育者的强烈共鸣,碰触到其内心深处,能否激发出人们心灵的阵阵涟漪是德育教化的关键,富有情感性的感恩教育就能较好地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触动人们的灵魂,从而达到涤荡心扉、净化人们的心灵的作用。第二,“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品德的养成应当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现实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亲友的关爱、他人的服务、陷入困境时好心人的救助等,这些都是现实的感恩教育资源,感恩教育完全融合在受教育者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之中,来源于生活,融入于生活,这是其他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第三,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实践,道德从来就讲求知行合一,通过行动实践道德要求乃是道德的最高境界。感恩教育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道德教育,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抑或是社会对感恩教育都是通过具体实在的行动来体现、导引的,可以说感恩教育是在实践过程中完成的教化。实践性的感恩教育契合道德教育的本质要求,是一种具有高度德育秉性的道德教育方式。

目前,传统的学校德育普遍存在工作的付出和成效之间大相径庭、德育的实效差强人意等问题。究其原委,主要是传统德育基于人是超验性、实体性的假设,比较理想化,讲究科学性,重视德育知识灌输,强调理论说教,轻情感交流,注重学校为德育主渠道,忽视德育的延伸面和长效机制,关注德育的终极目标,忽视德育过程性、体验性,也就是说把德育完全搞成上位道德规的灌输和说教,脱离了生活基础和实践,使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相脱离,抽象的理论代替了不可言说的体验,机械的背诵挤占了充满激情和灵动的心灵空间。冷漠的禁行规则压抑了情感的交流和涌动的激情。这种不能引起共鸣,不能激发人们心灵振荡的道德教育注定是苍白无力的。“就像离开肉体的骷髅,也好似不要学生跳入水池而光给他讲游泳术一样迂腐可笑。”只有把道德教育的理性教化与实践结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回归到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使德育的过程生活化、实践化,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学起,反省独身,进而以小立大,推己及人,才能真正激发受教育者道德人格的生成和发展,培养出崇高的道德情操。感恩教育作为一种回归生活的德育实践,完全克服了纯理论的灌输和说教,真正在受教育者的现实遭遇、生活体验中予以潜移默化,从而使其道德教化入脑人心。加强感恩教育,其情感

性、生活化、实践性必然带来实效性,必将成为提升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

三、让德育回归生活实践,加强德育从感恩教育开始

感恩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通常人们认为,道德包括认知、情感、行为3个层面。我们也可以从3个层面来认识感恩教育:首先,认知层次主要指受教育者能感知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能予以肯定。也就是说存在感恩意识,能意识到受到恩惠并认同,其次,情感层次是在知恩的基础上,生发出愉悦的情感,并转化升华为一种要回报恩情的情感需求和愿望,这个层面是把对感受恩情的认识转化为回报恩情的情感体验,是一种更高层面的认识,最后,实践层次就是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恩情的愿望上升为报恩的行为,以至在正强化作用下产生施恩行为,并形成固化的感恩意识和良好的感恩行为。因而,加强感恩教育至少应从3个方面来努力,即:在认知层面上教会学生识恩、知恩,在情感层面上培育学生报恩的情感体验和冲动;在实践层面上引导学生感恩于行。

1 环境熏陶,渗透感恩意识,教会识恩知恩

应该说感恩的环境氛围无处不在,如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朋友的帮助,乃至大自然的赐予、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这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关键是我们要想办法点拨学生,引导他们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让他们能感受到、知道“思”的存在,明白这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另外,我们还可通过在学校教育中积极营造感恩环境,来逐步渗透启迪感恩意识,如在语文,思想品德等学科教学中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挖掘教材里蕴涵的感恩思想,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教材中去,在学校班会、文艺晚会,体育运动会、文化节等集体活动中进行感恩教育,在特定纪念日、社团活动,先进典型人物专题报告演讲等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教会学生能识恩、知恩。

2 循循诱导,培育感恩情怀,激发感恩体验。

在懂得什么是恩、能感受到恩惠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进一步深入诱导,使学生能在感受恩惠的基础上,生发出愉悦的情感,并转化升华为一种要回报恩情的冲动和愿望。“感受他人恩惠和欲求报恩是一个人道德行为发生的重要情感基础。”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把让自己受感动的事情写下来。采用在班级例会上宣读或在黑板报、张贴栏中刊出等方式来交流,在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演讲、感恩征文等活动,以及组织观看优秀感人的影视作品等方式,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和体验冲动。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篇10

2 教学生活化的生聚:生活――教学――生活

新课程要求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历的实际情况,在课程内容中引入生活案例(情景导入),用形象直观的手段实施教学。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步骤可以规纳为生活(导入)――教学(分析)――生活(回归)的循环。“从生活到教学”,即课前引入贴通学生原型,感兴趣的情景着手,学习研究学科知识,使课堂尽量成为学生感悟体会、辩证反思、概括排开的场所。“从教学到生活”,则将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生活化倡导用两条线贯穿整堂课。下面就我校一堂公开课“孝敬父母”的部分设计与教学片段展开分析:一条是情境线,一条是探索线。情境线表现在课堂教学的外在形式上,而探索线则是在课堂教学的实 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基本流程,创设情境(生活)――探索、引导(教学)――拓展应用(生活)

(1)教师化文本为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悟。

情境:上节课学生回家与爸爸妈妈共同完成的表格内容,老师课前了解了一下,大家都做得很好,爸妈也参与了。下面就交流一下,看同学们对父母的辛苦了解多少?从工种、工作压力、时间提出问题。

学生与家长一起填表格,就是学生了解父母、体会父母辛苦的过程,然后回到课堂。这样以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导入知识学习。

(2)教师化灌输为引导,引导学生积极感悟为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谈体验与感受时,应不断地引导学生合理地寻求学生对生活现实的体验和教材知识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由直接经验迁移到对教材知识的学习,并将直接经验改造、发展作为学习的重要目标。针对上述情境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并相互感染,促使情感以升华。

接着呈现情境:父母与孩子之间总免不了有摩擦,由于年龄小,一时无法理解父母的心情与很多话语,下面老师想让大家体会一下做父母的感觉。

多媒体呈现:如果我是父母。

20年后,你们也即将成为父母,面对年幼的孩子。(现在想象一下)你会有哪些叮咛与嘱咐?请说出三句你平时对孩子说得最多的话,并说明理由。

创设情境“如果我是父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促使学生换位思考,帮助学生体会“唠叨背后”的涵义,让学生很轻松、很自然地感觉了父母的唠叨,并尝试着读懂父母,理解父母对孩子的期盼与心愿。由于老师恰当的点拔与引领,帮助学生用理智之舟去驾驭情感之舟。实现情感与价值观的进一步提升。

(3)教师化说教为实践,引导学生积知识为应用。

通过这个环节整合学生的直接经验,并将教材中学到的间接经验再转化为直接经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通过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真正感受知识学习的有用和学习乐趣,促进学生的成长。在下课前,布置这样一道课后作业:这个周日我当家。要求学生填好活动日程表,并在班级内交流当家的感受。这样以知识为切入点,回归生活,感悟人生,实现教学目标“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篇11

传统的孝文化里有很多东西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如“父母在,不远游”、“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愚孝观念,无疑是与当代社会进步潮流相背离的,已渐渐地被人们所抛弃。孝道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美德之一,近几年也慢慢地被人们淡化。在农村,年轻人根本没有孝亲敬老的意识,将辛辛苦苦劳累了一辈子的父母视为累赘,经常指桑骂槐,甚至遗弃不管。在城市,有些对父母漠不关心,事事依赖父母、时时向父母要钱花的啃老一族也不在少数。如果任这种风气一代一代蔓延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养老问题将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25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6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2.5%。目前我国已进入了快速老龄化阶段,重度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将日益突出。因此,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是目前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策略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一方面需加快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老龄产业,让老年人享受到更多的经济保障和社会化养老服务。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社会经济还不够发达,在短期内政府和社会还很难承担起照料老人的全部责任,家庭养老仍是我国较长一段时期内的主要养老方式。即使将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福利水平越来越高,老年人会得到更多的社会保障,但离开了孝道伦理观念的支撑,老年人就难以享受到来自子女亲情的精神慰藉,这种对家庭子女亲情的渴求却是老年人最需要的,是任何政府都难以解决的。因此,不论经济怎样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如何健全,传统的孝道意识都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必须高度重视孝文化的重塑工作,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孝道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尽快地回归社会,回归到每个家庭中去,这不仅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传承我国孝文化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篇12

20年前,香港在久别后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从此香港走上了与母亲共同发展,永不分离的宽广道路。实践告诉我们,“一国两制”不仅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而且带给了香港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中国梦的奋斗努力,不断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门。我们不仅要把内地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好,也要把资本主义制度在香港建设的更好。

“欲求木之茂,必先固其根”,香港的发展必须首要坚持“一国两制”的原则。必须牢固树立“一国”意识,坚守“一国”原则,一定要正确处理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一定要牢记,挑战中央权力,危害国家安全,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破坏的活动坚决不允许。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只有发展才能让香港更加繁荣,但发展需要坚持根本。香港特别行政区只有在秉持原则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各界的发展动力,与时俱进,积极作为,发挥优势作用,在与内地之间相傍相依,共同发展。让香港在未来的日子里,在中央“一国两制”的带领下再创辉煌,在实现中国梦的旅途中发挥作用。

香港只有固其根本才能茁长成长,我们期待香港能够突破瓶颈,解决问题,在中央的带领下,在于内地广泛的合作中再创辉煌。

2017收看“七一”讲话心得感想【2】

香港回归祖国20年来,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一国两制”的伟大方针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坚持和发展。香港回归祖国20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一国两制”不仅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

1,习主席值此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所作的重要讲话,既是中央政府对香港人民的承诺,也是中国政府向世界表明自己处理国内事务的决心和态度。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与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相结合,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加强我校与香港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广泛力量支持。

2,主席的讲话让世人进一步理解了“一国两制”中包含的中国智慧,再次证明“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讲话热切展望了在“一国两制”方针下香港更加发展繁荣的美好前景,对进一步促进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保持香港繁荣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意义。

3,习主席的讲话令人鼓舞,香港的回归后的繁荣令人振奋。这20年里,香港与祖国内陆优势互补,亲密互动,共同发展,用事实证明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取得的举世公认的成功,使得这一政策得到了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根深才能叶茂”,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珍惜祖国和平发展的大好局面,自觉融入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壮阔征程中。

4,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在香港的土地上就生生不息地居住着黄皮肤的中国人,“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结束了由万里之外的伦敦任命的“总督”的历史,香港各界通过民主方式选举出自己的行政长官。这既让香港特别行政区获得了高度自治权,也使中央政府在实现国家统一时,完美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是香港持续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

5,习主席重要讲话中的“四个始终”全面诠释了如何全面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使得香港特区更紧密、深入地与国家发展战略连接在一起。我们坚信,在“一国两制”治理框架下,只要内地与香港齐心协力,砥砺前行,香港的未来一定会无限美好!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篇13

我一直认为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参加工作后我更加深刻的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除了英语和计算机操作外,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几乎没用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我担任的是文员一职,平时在工作只是接接电话,日常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接收各部门文件、复印后分发给各相关人员,本部门一些文件的传送、追踪、回收、整理、归档、保存、销毁等,部门人员所需求的表单制作、打印,协助上司工作,如整理领导干部工作台面,帮助他们处理一些琐碎、能及的事情。由于是新手,刚开始好做得不完善,幸好本部门的老师的指导。看到他们工作得顺心顺手,很是羡慕,经过一番努力,慢慢的,我的工作也有起色了,并且得到了本部门成员及领导们的认可。

在实习的过程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工作作风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专业知识对工作的重要作用,因为这些都是我在校学习中不曾接触过的方面,所以我将在报告中首先讲述我在实习期间积累的这方面的认识和经验。大学期间的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住的地方离工作地点较远,所以每天7点不到就得起床去挤公交车,就算再热再差的天气,都得去上班,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依靠父母的收入,而有些人则是大手大脚的花钱。也许工作以后,我们才能体会父母挣钱的来之不易。而且要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试想一下如果刚毕业,工资水平普遍不高,除掉房租餐费和日常的开支,有时候寄点钱给父母补贴家用,常常所剩无几,一不留神可能就入不敷出成为月光一族,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理解了父母赚钱养家的不容易,再也不好意思为了个人的不必要的花销向父母伸手要钱,因此我想到很多时候我们要合理支配我们手中来之不易的钱。

一个月的暑期实践过得很快,自己慢慢地开始习惯了这种生活和这项工作,犯的错误也越来越少了,老板也夸奖我适应性很强,工作能力也错,以后要是暑期还想实践就到我这来。那时离开时还真有点舍不得呢。一个月的辛苦也是有回报的,拿到我的工资时,真的很欣慰,但是并不是因为有钱可以领,也不是终于结束了打工的苦日子,而是自己的付出有了结果和回报,自己的实践也有了收获,回想一下自己真的觉得很值,自己在这个月里学的东西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在工作结束后,虽然这次实习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我确实从一个学生开始慢慢的转变,思想上也是。感谢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们,他们给我留下都是友好和真诚的回忆。我们在老师那里或书本上看到过很多精彩的知识,似乎很容易,又觉得很难。也许亲临其境或亲自上阵才能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在实践的这个月期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走向工作岗位之路做准备。在工作结束后,我做了如下的总结

1 要善于沟通,像和同事之间等

2、要有耐心和热情:在工作的时候要经常微笑

3、要勤劳:有时候一些细微的东西可以让老板更赏识你,也比较容易受提拔,比如我空闲的时候就打扫打扫办公室,整理整理文件,帮帮老板的忙。老板就夸奖过我勤劳,有付出就真的有回报的。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