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实用13篇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高校健美操 团队精神

所谓“团队精神”,是指团队的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和目标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和作风。团队合作的精髓就在于“合作”二字,团队合作受到团队目标和团队所属环境的影响[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进度的加快。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完善培养社会所需求的高素质合作型人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高素质人口成上升趋势,但具备较强团队精神的合作型人才还是处于下滑势头。由于现在很多都是“四二一”的6护1独生子女家庭,社会主义将来的接班人在众多家庭环境中团队理念严重缺失,21世纪的社会更加需求高素质合作型的人才,社会需要家庭缺失,大部分的重任都依在了学校教育层面。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一、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我们也常说:“团结就是力量”。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团队的科学研究已成为一种趋势,中国现代人又采用“团队精神”这一时尚词来体现团队。这一切都说明了一个道理:无论是古还是今,人类都清楚的认识到“合作――团队精神”的重要性。现代的企业在人才选择方面,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因素就是他的团队“合作――团队精神”。在我国教育特别是高校教育,大学生毕业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适应社会,如何得到企业或就业单位的认可,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此,就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必须作为各高校培养大学生品德素质的一个重要目标。团队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通过后天教育才能获得,需从家庭、学校、社会中不断得到培养[2]。由古至今人类也非常清楚集体团队力量肯定是比个人力量大的多,但这需要“团队精神”作为一个支点,团队力量才能发挥到最大化。

二、健美操选修课教学模式的合理化

教学模式是社会教育工作者不断探讨的一个问题,教师对教学模式的选择至关重要。首先,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其次,要适合你所教学的课程;

(一)选取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的发展,90年代开始由于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和国人素质教育的需要,符合体育教学特点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不断的呈现出来,如:快乐体育教学、成功体育教学、“小团体”教学等十几种。虽然多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不足,但具有特殊实践性的健美操选修课采用“小团体”教学模式比较理想。首先,在教学过程中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三维”(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健康观的要求;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二)“小团体”教学模式分组的最优化

健美操选修课首先是学生自己以选课程、时间、老师“三自主”形式进行,意愿指数都比较高。可要在这门课中更好的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不能以单一的某种形式来分组,例同质分组、兴趣分组、友情分组等,这样在教学中就不能很好的进行优势互补,不能很好的发挥团队力量。要想最大限度发挥团队力量,合理编组非常重要:首先,考虑在团队间竞争性评价更加公平、合理,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对团队的兴趣,意识到团队带来的魅力;其次,在分组前对班级学生情况进行初步多方面综合性的了解,第一:对学生的友情与兴趣进行印象分组;第二:对学生的协调运动能力与学习态度进行观察、评价后分组;第三:对男女性别搭配进行影响分组;第四: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有必要的调整。最终形成6-8人/组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有一个核心学生的“小团体”分组教学模式,这可以让学生尽情的发挥个自特长,进行组内优势互补,形成带动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进步、有关心、有施长,培养社会需要的合作型人才。

三、团队精神的教学培养策略

制定正确的教学策略是完成教学的基石,更是教学成功的基本因素。教学策略又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在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应采取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即采用“团队合作,分组竞争”的形式来进行[3],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以更好的适应社会。

(一)灌输团队理念

团队是一个拥有共同目标,所有成员能够用最理想的状态来面对和解决所有遇到的任何问题及困难的小团体。一个“小团体”必须有自己的团队目标、团队理念、合作精神,才能更好的激励出 “小团体”的团队精神。因此,在第一节教学理论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理念引导式教学至关重要。强调对整个教学过程都以通过团队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团队评价影响个体成绩;团队合作影响个体今后的发展。在社会的每个角落都需要合作,团队是人类集体力量的象征,个体能力需团队合作才能更好体现。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也是社会人才需求的客观事实反映。

(二)强化团队意识

团队意识不能以自我意识为中心,要有团队配合意识。团队意识是构建和谐团队重要的内在基石。没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就谈不上团队精神。曾在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做了客观性的评价,大学生的团队意识非常差,今后大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可目前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存在“四二一”的家庭关系,6人护1人。再加上现在的很多高校都采用选课制同班级的同学在一起的时间十分少,搞班集体活动就更少,导致学生在高校班级里的团队意识严重缺乏。这就要求高校的各项课程一定要把学生的团队意识、团队学习、合作能力等的培养纳入课程教学目标中。高校健美操选修课又属体育实践活动课,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从准备部分、教学学习过程、评价过程中大部分以团队形式进行共同思考、共同学习,与他人团结合作、与团队共努力、与团队共奋斗,强调团队的重要性,通过健美操不断的强化团队意识。

(三)明确团队目标

没有目标的团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团队目标是一个团队的共同目标,各团队成员才有明确的奋斗方向。第一,学期开始教师要给班级一个明确的纵向教学目标即今后组成“小团体”要完成的纵向教学任务。第二,就是各“小团体”都要确定本团队阶段性想要达到的横向目标;第三,就是每个“小团体”的个体成员对自己要有明确的个人目标。在整个实施过程中个人要自觉、主动,并意愿为团队目标服务,同样个人理想目标可以通过团队来实现它的最佳化。

(四)重视团队沟通

沟通是团队合作的桥梁,顺畅的沟通是一个“小团体”的重要资本。缺乏沟通的团队就如一潭死水,激不起任何创新的浪花。团队沟通需建立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建立平台的方式有很多种。第一,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可采用课堂教学意见交流、网络QQ交流、电话交流、教师答疑时间的面对面交流等方式;第二,搭建团队组员间的交流平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合作式讨论学习、课后建立团内QQ群进行网络讨论共同完成团队任务、课后组织讨论式的实践学习;第三,搭建各小团队之间的交流平台,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各“小团体”间的竞赛评比法和优秀与较差学生表演展示法进行集中式的讨论学习、课后各组长之间或各组员间可进行流动式的讨论学习。

(五)注重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是团队精神的源泉,没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就不能很好的迎战困难,团队内部就很难营造一种和谐气氛。曾在98年世界杯足球赛中,赛前人们非常的看好具有天皇级、强大进攻阵容的巴西队,无论是哪位球员个人能力都具有明星风范,球迷对这支球队取胜的呼声也是最高,可最后巴西队却以失败告终。问题出在哪?就是队员个个都想在绿茵场上施展个人才华,缺失团队合作――“团队精神”。截然相反的是,法国队依靠团队合作――“团队精神”最终获胜。课堂上教师可采用团内讨论式合作学习、强弱互帮合作学习、纠正错误合作学习,各团队间采用团队整体竞赛对比合作学习、个体竞赛对比合作学习,课后作业也以集体形式完成。学会与他人及团队合作的人,会更加认识到团队的作用,增进对团队活动的参与意识、责任心,会改善他的人际关系,今后会更能融洽的与团队合作[4]。

(六)正效团队评价

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是一项重要工程,评价结果的好坏对学生今后学习行为、社会价值观、人生观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在选修健美操课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合理的评价的这项任务要尤为重视。

1.处理好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教师首先要抛弃以强调一次性考试决定学生学习结果的传统评价办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关注“小团体”合作学习的结果评价,也要注重“小团体”平时合作学习情况的评价。对于结果性评价教师要以多次阶段性结果评价方式来取代一次性的结果评价。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进度程度、学习能力、团队参与意识、团队协作意识、互助合作能力等对“小团体”合作学习过程进行平时学习情况评价。采用这两种评价相结合可以很大程度改变学生对“小团体”学习活动的参与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合作能力、合作精神,让学生更加意识到个人的学习离不开团队的合作学习。

2.处理好个体评价与集体评价

“小团体”分组教学模式在很多情况下体现的是一种学生协作学习的新式教学模式,例如可通过以“小团体”形式按周期计划对学生个体与团队进行阶段性的作业检查。在这个评价环节以团队评价为主,个体评价为辅,即个体学习成绩不能完全以团队成绩替代,但团队学习效果影响并很大程度决定“小团体”中每个个体的学习成绩。如果本“小团体”整体学习效果比其他“小团体”高的情况下,本“小团体”中优秀个体的学习成绩才比会其他“小团体”中的优秀个体的学习成绩高。对于阶段性的学生学习结果评价也是如此,“小团体”合作学习的最终学习效果影响个体学习成绩的高低。让学生非常清楚个体的任何利益都与“小团体”的合作有着密切联系,但也让学生认识到不是一味的吃大锅饭。优秀的个体如合作能力强、付出多、学习态度好等在“小团体”合作学习效果的基础上可相应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这是对个体能力的认可。这有助于培养一种意识:将来在社会工作中个体不能没有团队合作,合作是必需的、个体能力的认可也是必然的。

四、结语

对高校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是社会人才发展的需要,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对学生合作――“团队精神”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娄钟.对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思考[J].教育论坛.2006(2).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篇2

1、确定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教学实施的方向指导,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必须以一个系统性的原则为指导。根据教学经验,结合课程标准及中职体育教学纲要,笔者认为中职体育教学中要坚持集体性、针对性、因地制宜性团队精神培养原则。只有通过集体活动才能使学生认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领会团队精神的精髓所在,因此,集体性原则是体育教学中培养中职学生团队精神的根本,是教师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所在秉持的理念。针对性原则是基于中职学生现实特点、专业特性以及个体差异所提出的,即在体育教学中,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应用要有针对性,着眼于中职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寻求与企业人才需求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有针对性地培养中职学生团队精神。因地制宜性原则考虑到了差异性的教学环境及教学条件,以充分发挥教学资源在团体精神培养过程中的价值。即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当地的地理优势、气候条件来开发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培养中职学生的团队精神。如山区可根据地形设计集体登山项目,北方可利用冰雪选择合作滑雪项目等,通过教师的对教学资源的精心创造和合理编排,形成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最佳体育教育形式,来强化中职学生的团队精神。

2、更新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教学实施的先导,为了提高对中职学生团队精神培养重要性的认识,中职学校体育教师要在积极学习《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和《新课标》基本精神的基础上,更新教学观念,改变过去体育课只注重培养学生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的“三基”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理念,着重提高中职学生团队精神、协作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创新发展,找到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3、丰富教学方法

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结合多年体育教学经验和参考国内外先进体育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可以综合采用合作学练法、游戏法、竞赛法来培养中职学生的团队精神。

3.1 合作学练法

合作学练法是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有助于强化学生团队精神体系各个构成因子。首先,合作学练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参与意识。在体育课合作学练中,小组利益是根本,为了共同完成任务,每个成员都必须积极参与,相互协作,互相帮助,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其次,合作学练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自信。在引入合作学练教学后,为了不影响团体成绩,学生必须通过模仿、沟通、交流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不容置疑地会提升他们与他人交往的自信心,同时也就增强了学生间的团队凝聚力。最后,合作学练增强了学生的团队责任感。在合作学练中,学生在小组中自我价值的完全实现是关键。如在快速跑教学中,教师采用讨论法让每个小组想出几种能够让自己快速奔跑的方法,这使小组的每个成员能在短时间内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献计献策,时时表现出对团队的关心和维护,自然而然提高了他们的团队责任感。

3.2 游戏法

团队体育游戏是中职学生乐于参与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也有效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教学方法。团队体育游戏种类较多,针对当前中职学生团队精神较差的现状,有必要对各种方法进行整合和创新,笔者认为体育教学与团队拓展训练的相结合是一种有效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方法,如“人肉运输”、“瞎子背瘸子”等游戏可以培养中职学生的沟通和配合能力;“瞎子走路”、“信任背摔”等游戏可以增强中职学生对团队的信任感:“搭桥过河”、“穿越电网”等游戏可以让中职学生体验团队成功合作的快乐。

3.3 竞赛法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竞赛法是一种检验和培养团队精神的有效方法。竞赛法的实施,可以让学生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体验团队合作成功的成就感。团队竞赛中,个人技术虽然重要,但团队的协作配合更是重中之重。如球类比赛中,个人能力在强的学生也离不开集体的互相配合;田径接力赛中,只有每位队员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比赛胜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各种形式的团队竞赛,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以上体育教学方法对有效培养中职学生的团队认知、合作意识、协作能力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但需要强调是。这些教学方法不是为了达到某一团队精神培养目标而独立使用的,有必要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方法,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完善教学评价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篇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XJYX2013C03)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084-03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丹尼尔・雷恩(Daniel A.Wren,1994)认为团队组织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够使人们突破自身生理的局限性,获得同别人一起合作实现自己目标的优越性。①一个团队组织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将具有不同“资源”的成员,以某种合理的方式聚集到一起,通过成员间的合作与交流,发挥组织的最大功能。教学团队作为团队组织的一种类型,其功能的发挥同样取决于团队成员的有效合作。然而,如何促进教学团队成员的有效合作,突破组织构架和运作造成的合作困境,是当前亟须探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自组织理论作为一种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以此为研究视角,探寻化解教学团队合作困境的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自组织理论概述

20世纪60年代末,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哈肯从组织的进化形式将组织划分为他组织和自组织。他组织主要根据外部的指令进行运作;而自组织则不完全依靠外部指令,它是按照默契原则,成员各尽其责、相互协调自发形成的有序结构。自组织理论是研究系统自组织过程的机制、规律和形式的科学,即研究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如何自动地从无组织到有组织、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进化机制问题。②自组织理论源主要由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等组成,其核心思想主要以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为基础。

比利时著名物理化学家伊里亚・普里戈金创立了耗散结构理论。耗散结构理论是指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的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当组织系统内的某些变量发生变化并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在涨落之间系统可能会发生突变,并从一种无序状态向时空平衡的有序状态演变。这种稳定的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有序结构,需要与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才能维持,这就是耗散结构。耗散结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开放性系统、远离平衡态、系统内不同要素间存在非线性机制。

协同学是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哈肯在20世纪70年代初创立,主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开放系统如何自发地产生协同有序的结构及其功能和行为的理论。协同学旨在研究组织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的协同,并认为这种协同是一个组织系统向自组织演变过程中的基础条件,系统中各要素的协同与竞争直接导致了组织结构的变化。协同系统在外参量的驱动下和在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下,以自组织的方式在宏观尺度上形成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条件、特点及其演化规律。

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论作为自组织理论的重要构成内容,对有效建设教学团队和促进成员通力合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耗散结构理论可以指导教学团队由他组织向自组织建构转变,使教学团队中的成员能够与内外环境进行知识和信息的交换,满足成员各自的需求,使组织由无序向有序方向发展。协同论指导教学团队内部机制的有效协调,为成员的合作打下基础,从而保证教学团队自组织的活力。

二、教学团队中合作困境的成因

(一)合作文化的缺失

有效的教师发展,应同时包括教师的个人发展活动和教师群体的合作行动,而教师间的集体合作行动离不开合作文化的影响和指引。加拿大著名学者哈格里夫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教师文化进行了考察,并将教师文化划分为四种类型,即个人主义文化、派别主义文化、人为合作文化、自然合作文化。③这四种教师文化在教学团队中都或多或少的有所体现,其中主要是以人为合作文化和自然合作文化为主。人为合作文化是指通过一系列正规的工作程序和政策文件制订的教师合作计划,以此增加教师之间互相合作的机会。这种文化是一种接受性文化、是对自然合作的效仿。它具有行政控制性、强迫性、实施取向性、特定时空性和可预测性的特点。自然合作文化是指建立在相互开放、彼此信赖、相互支援性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同事关系。它具有自发性、自愿性、发展取向性、超越时空性和不可预测性特点。目前,从我国大部分教学团队的现状来看,基本上都停留在人为合作文化层面,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合作方式、自愿程度等明显不足。成员之间的合作更多是基于上级领导的行政指令,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进行的单一的、被动的组合与协作。造成教学团队中人为合作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缺乏正确的合作文化引领,成员的个人主义观念较强;另一方面是各种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制约了教学团队成员的合作方式和合作效果。

(二)有组织的无序

在教学团队中有组织的无序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团队成员的行为都或多或少的处于某一结构和规则体系之中,这种结构和规则都是围绕预先设定好目标而建立的。团队成员都不同程度地处于组织系统化的状态之中,并受组织中的结构和规则所约束。二是教学团队成员为了完成团队目标任务,个体之间都会因为各自的立场、权力分配、资源竞争等发生碰撞和对峙,使实施过程变成一种包含竞争的合作,致使团队组织的秩序下隐含着深层的无序状态。

教学团队中的有组织的无序总是能使团队成员的合作行为陷入困境。首先,教学团队成员对合作过程中规则和秩序的认识具有局部化倾向。团队领导和设计者对团队合作规则、秩序、机构的设计趋于理想化,忽略了成员作为合作参与个体的特殊性。团队成员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合作的规则和秩序认识变得十分局部化,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各个成员在合作过程中达成共识。其次,教学团队领导者通常以制度安排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但这种努力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在教学团队的有组织的无序背景下,通过制度安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强成员的合作意识,但是持续时间和影响作用十分有限。最后,在有组织的无序状态下,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方式和合作知识相对独立化,合作程序都具有各自不同的方式和策略。合作的顺利达成必须依靠一定的行为方式、知识和经验系统,而团队成员间具体合作的不可复制的特性使合作变得复杂和困难。

(三)合法性认同的制约

认同是合作行为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前提。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④而合法性意味着,对于某种要求作为正确的和公正的存在物而被认可的政治秩序来说,一个合法的秩序应该得到承认。⑤合法性认同的内涵比较丰富,不仅包括法律制度的认可,还包括社会、制度、个体期待等对某种行为的认可。这种认可或多或少地都对个性的行为、个体间的合作行为产生激励或阻碍的影响。合作行为涉及不同的参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合作行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不同参与个体对合作目标、合作内容、合作形式、合作收益的认识和统一。当合法性认同难以达到个体的需要和统一时,就会产生合作困境。教学团队功能的发挥与团队成员的合作效果同样受制于合法性认同。

造成教学团队成员间的合法性认同难以统一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权力分配不均。一般来讲,教学团队完全由负责人管理,其中对经费、资源、任务、奖励等有统筹分配管理权,而团队成员几乎没有任何权力,对于来自制度层面的任务和安排没有发言权,只能被动的接受和执行。二是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对功利化,彼此之间存在竞争关系,难以做到深入合作和资源共享。三是各种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就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而言,对团队成员个体的评价要求较严格,个体成员工作压力较大,而在激励和奖励方面,荣誉和奖励往往是集中于教学团队负责人身上,因此很难激发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合作意愿。

三、教学团队合作困境化解的路径

自组织理论为我们化解教学团队合作困境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它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以尊重人的需要和满足为基础,对组织的结构、机制进行设计,使人们自觉自愿地改进工作,主动协同工作,形成有序而又充满活力的自组织局面,并朝着组织资源最大化利用方向发展。⑥教学团队以他组织的形式存在,自然回避不了合作困境带来的桎梏。因此,寻找教学团队的自组织发展路径,使他组织向自组织形式转变,对教学团队建设和成员的有效合作无疑是一种有意的探索。

(一)提倡教师自然合作文化,营造融洽合作氛围

文化引领是自组织形成的重要前提。自然合作文化被形象的称为“流动的马赛克”文化。它是对认为合作文化的一种理性的超越,是个人发展和团队合作的有机结合。自然合作文化并不反对个人发展,而恰恰是建立在个人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自然、自发、自愿的合作。营造融洽的合作氛围必须以自然合作文化为前提,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作为学校管理者和教学团队管理者,要深刻认识到自然合作文化的重要性,加强与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对话。管理者和团队成员之间既存在一种“科层”组织意义上的等级关系,又存在一种人格平等和学术平等的关系。管理者不能随意以管理身份向成员发号施令,要使成员摆脱被动的、消极的态度和情绪,乐观主动地与管理者对话,积极活跃地参与团队合作。要促进管理者和团队成员的有效对话,重点是要搭建沟通平台,促进彼此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形成融洽的合作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的深入交流,强化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教学团队成员表面的合作关系之下,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团队管理者要充分发挥领导力和凝聚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教改活动,使不同学术背景、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性格的教师在横向和纵向的合作之后,得到各自的学术支持、教学支持,进一步加深成员彼此之间的认同和感情交流。

(二)建构耗散结构系统,形成稳定有序合作状态

要使教学团队由他组织范式向自组织范式转变,提高团队成员的合作积极性,必须使教学团队具有耗散结构。耗散结构既是自组织形成的重要条件,又是保障自组织系统由无序向有序发展的前提。耗散结构的形成必须满足系统的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机制三个条件。一是教学团队要保持组织系统的开放性。对环境的开放是系统自组织的首要条件,表现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等的交换,使得系统有可能从外界引入负熵流,从而克服系统内熵自然增加,使系统进入相对有序状态。⑦教学团队作为一种组织群体,主要是对管理者、同行、学生开放,与外界之间进行知识、信息的交换和传递,从而引进负熵流,并以此来抵消教学团队封闭运作产生的熵增加。保持教学团队的开放性,学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团队管理政策、资金支持、保障条件等,使团队组织能从外部环境中获取更多的资源和能量。二是教学团队组织内部要远离平衡态。在平衡的状态下,会使教学团队组织走向僵化,而团队成员将会缺乏活力,没有相互合作的动力。教学团队内部管理要打破常规,突破一言堂的管理现状,要使成员具备充分发言权和参与权,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和竞争意识。三是非线性的机制。非线性不是系统内各个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超越简单叠加效果的非线性作用,是一种超出预期的非线性因果关系。因此,教学团队要建构非线性机制,在团队分工和任务合作时,要将不同年龄、性格、学术背景的成员进行有机搭配,以小合作出大成就,激发教学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合作意识,从而实现团队组织的有序发展。

(三)完善各种合作保障机制,促进竞争与协同的平衡

教学团队合作困境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合作机制不健全。传统的教学团队成员的合作是按照任务分配的方式,由团队负责人安排个别成员负责具体实施,难以达到团队成员的有效协作。按照自组织理论的观点来看,组织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竞争与协同,是自组织演化的主要动力。在这里的竞争指的是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各要素或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角力、较量并力图取得支配和主导地位的活动与过程;而协同是指系统中的诸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统一步调、相互合作、实现共赢的行为和过程。⑧

要促进教学团队成员的竞争与协同,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建立合作诱导和竞争机制。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往往是受工作任务和个人利益所驱动,所以在合作诱导机制的建构上,要切实考虑团队成员个人发展的切身利益,以此激发团队成员自发合作的积极性。利益的驱使有利于产生竞争,竞争机制的建立是以合作诱导为前提,按照小任务小合作,大任务大合作的原则,通过两人组或三人组形式,进行团队内部的部分合作与竞争。这种竞争有利于调动教学团队成员的积极性。第二,在教学团队基础上建立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具有同一性、自愿性和发展性特点,可以打破教学团队“科层化”制度的禁锢,能够促进团队成员之间协同合作,有利于知识资源的共享、提升团队成员之间的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

[注释]

①张良,吴涛.高能激励下的团队管理困境及其化解[J].科学管理研究,2011(4):87.

②汤晓蒙.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自组织路径分析[J].高教探索,2008(3):442.

③林浩亮.“流动的马赛克”文化:大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然合作[J].教育发展研究,2009(10):66.

④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2.

⑤(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84.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篇4

[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0339(2016)06-0061-06

作为一个既是边疆又是多民族省份的云南,各民族的团结进步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在人数众多、民族成分复杂的高校,民族团结显得尤为重要。截至2016年5月31日,云南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69所,其中,地处自治州的普通高等学校有13所[1]。云南省特殊的省情决定了民族团结教育在全省高等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决定了高校应当也必须扮演重要角色。实践表明,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建构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是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证。

一、思想保障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思想理念到位,保障机制才能运转协调。构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思想保障是先导。

(一)引导师生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

云南省各高校要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把民族团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八个坚持”“五个认同”的精神贯穿于民族团结教育始终,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入每个师生的内心。引导广大师生进一步增强稳定压倒一切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坚定性,做民族团结忠实的维护者、促进者。

(二)增强师生对民族团结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在新形势下,特别是作为人数众多、民族成分复杂的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不能中断。高校要根据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有关精神,从省情、校情的实际出发,明确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牢固树立“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政治思想,不断增强全体师生对民族团结教育重要性的認识,毫不动摇地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常抓不懈。

(三)创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理念

理念决定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方向,对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的其它要素起着制约和引导作用。高校要依据民族团结教育的新特点,从传统的工作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从不合时宜的教育观念中解放出来,实现民族团结教育的理念创新。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同时,在民族团结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把握规律性、富有时代性、彰显创造性。要注重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的育人理念贯穿于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全过程,鼓励各族师生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携手共建和谐校园,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物质保障

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提供必要物质保障,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等物质要素的有机组合,搭建良好的物质基础构架,是确保高校民族团结教育顺利推进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构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物质保障是前提。

(一)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经费纳入学校财政预算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经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主要用于日常宣传教育、政治理论课以及常规活动等基本投入;另一方面主要是用于社会实践、设施建设、师资建设以及科研项目等所需的投入。实践证明,凡是民族团结教育搞得有声有色,成效显著的高校,必有相匹配的经费投入。要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经费预算置于高校发展、人才培养的高度,纳入学校财务预算体系之中,及时划拨,确保经费到位,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完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经费投入

在硬件设施方面,高校要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图书资料、宣传设施等。通过修建文化长廊、民族艺术文化墙、民族博物馆、民俗博物馆、民族团结教育走廊等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建设,不断完善民族团结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活方面,要注重人文关怀,为少数民族师生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为有需要的少数民族师生设立独立就餐区。每逢少数民族重大节日,为少数民族师生组织庆祝活动并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使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更加贴近师生、贴近生活。通过设立专项助学金、少数民族奖学金以及勤工助学岗位等助学服务体系,有组织地开展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帮扶活动,把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作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不断优化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物质条件

高校应建立健全经费投入机制,整合资源、拓宽民族团结教育经费来源,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加大在民族团结教育师资培训、科研立项、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经费投入。特别需要注重在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与选拔、民族文化的研究、民族团结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予以倾斜。要建立健全经费管理运行机制,明确经费使用投向,确保民族团结教育专项经费实现规范化管理。

三、组织保障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组织保障具体主要包括民族团结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校工作的诸多方面。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确保民族团结教育取得实效。因此,构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组织保障是重点。

(一)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不能动摇。要突出党委对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统一领导,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民族团结教育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把民族团结教育置于突出位置,形成“目标明确、精心组织、领导有力、关系协调、职责明确、齐抓共管、互助和谐”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组织保障系统和工作格局。

(二)设立民族团结教育专职部门

成立由学校党政一把手共同担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教学单位负责人等为成员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通过定期召开民族团结教育专题研讨会,将党中央、云南省委有关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精神落到实处,并把工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做法及时总结、交流、分享。院(系)应结合自身实际,成立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组,负责对本院(系)师生的民族团结教育进行指导和规范。同时,应当成立“民族学生事务管理办公室”[2],及时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状况、学习和生活情况,负责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学习、科研、文体以及社会实践等活动,协调、处理少数民族学生的相关事务。此外,还应当成立“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调研组”,定期对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领导小组可根据调研情况,召开专题工作会议,适时调整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确保民族团结教育中领导、决策、管理与实施的统一。

(三)加强高校各职能部门的协助与配合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是松散的机械的组合,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要求各级部门应加强协同配合,明确职责,发挥各自的优势,把党、政、工、团、学各方力量有机结合、形成合力,把民族团结教育落实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组织保障的整体效能。

四、人才保障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一支素质优良的工作队伍。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因此,构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人才保障是基础。

(一)建设一支服务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引导者,也是高校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核心力量。高校要致力于建设一支服务民族团结教育、服务民族地区发展的教师队伍。一方面,高校应当在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和充实民族团结教育教师队伍,建立一支具备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特别是拥有良好民族理论素养和较强的教学技能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师队伍。要特别注重发挥少数民族教师在语言、文化方面的优势,提升少数民族教师在民族团结教育中重要的牵引作用。另一方面,要从不同的研究领域和视角出发,广泛吸纳相关学科的精英,组建一支从学校领导、部门负责人、辅导员到全体教师的多学科交叉的民族团结教育教师队伍,完善全员育人机制,为促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二)加强服务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培训机制

要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利用各种有序途径与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对民族团结教育行政人员和骨干教师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学、民族学、心理学等各学科知识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加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经验交流与分享。同时,注重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学生干部特别是学生骨干、学生党员的培训,让少数民族学生干部主动融入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中,切实起到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形成从学生到学生、教师到学生,从师生到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人才梯队。

(三)建立适应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机制

云南各高校要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以民族地区需求为导向,结合云南实际,扩大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规模和范围,打造各民族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2]。要注重民族人才多元化培养机制,积极搭建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平台,为边疆民族地区大力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创新型人才,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五、教学保障

课堂是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研究和创新教学方法是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建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教学保障是中心。

(一)完善课程体系

在教材使用方面,云南省各高校應当在参考借鉴全国统一的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物、基础理论性教材基础上,积极结合云南省情、州(市)情,以及结合高校校情,研究开发地方性课程资源和校本教材,逐步“形成理论与实际、专业与通俗、纸质与多媒体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式教材体系”[3]。要加大对《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读本》教材的使用和推广,不断实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时代化、本土化和大众化。在课程设置方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贯穿于高校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的全过程,使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成为全体学生的必修课。在此基础上,整合课程资源,对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进行全面渗透,将显性课程教育和隐性课程教育有机结合,将民族团结教育主动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逐步形成以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为主、其他学科全面渗透的课程体系。

(二)创新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作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环节,创新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效果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云南省各级部门应当大力支持和鼓励高校教师不断研究和革新教学方法,立足学生实际和社会发展实际,创新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感染力、影响力。同时,要重视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教学网络资源库的建设与共享。高校应搭建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开发各种多媒体课件、网络微课程以及宣传视频,及时将优质教学资源、先进教学经验进行分享,不断丰富学生课堂,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

(三)加强理论研究

云南省各高校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时,要以民族团结为主题,搭建民族团结研究中心、民族团结进步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民族理论研究、民族问题研究有机融入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大局的科研课题,鼓励广大教师、本科生、研究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课题研究。

六、载体保障

载体保障是构成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过程的要素之一,是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系统的外部条件,是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客观基础。构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载体保障是关键。

(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创新宣传载体,营造良好氛围

在新形势下,要搭建传统媒体(如宣传横幅、校报校刊、宣传栏、论坛讲坛、校园广播等)和新媒体(如网络、微信、微博、微电影等)有机结合的宣传平台,不断创新宣传教育载体。要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做到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法规、民族知识和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多样化、社会化”[4]。要大力宣传全国各民族特别是云南省涌现出来的民族团结模范集体、民族团结先进典型、模范个人的先进经验和先进事迹,不断扩大民族团结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重视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网络有害信息的监管查处,注重新媒体与民族团结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利用主流媒体、新媒体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弘扬主旋律,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形式

通过定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举办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讲座、形势政策报告、民族文化社团活动、民族体育文化活动、知识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把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融入主题教育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不断丰富和拓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载体。要善于把云南省各地区具有民族色彩和民族文化的资源作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参观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组织红色旅游等形式,充分展现云南省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内涵,构建嵌入式教育管理格局,增进各民族师生间的了解和感情交流,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形成各民族师生互相了解和相互交流的长效机制。

(三)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丰富文化载体,打造文化精品

云南省各高校必须以先进文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坚持文化自信。要“用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感染青年学生的思想情怀,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用富有特色、贴近办学实际的校园精神浸润青年学生的个性心灵,用与时俱进、引领风尚的创新文化培育青年学生的发展素养,真正成为文化育人的高地”[5]。各高校要以云南省建设民族文化强省为契机,打造好民族文化这张亮丽名片,把弘扬民族文化融入民族团结教育的全过程。要通过创办民族文化类社团,充分利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大力支持各民族师生利用民族节日传承、保护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共同营造民族文化氛围浓郁、民族特色鲜明、各民族师生团结和谐的‘民族大家庭’”[2],不断丰富各族师生的精神生活。

七、制度保障

民族团结教育的开展和实施不仅需要高校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更需要依靠制度的规范和管理。云南省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作为促进云南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設的重要动力,完善的制度是实现民族团结教育长效机制的根本保证。构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制度保障是根本。

(一)注重顶层设计,制定并完善民族团结教育的相关制度

在制度建设上,高校要依据各级部门关于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以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有关规范性文件,明确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实施目标、教育内容、工作举措以及评估体系等,建立健全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民族地区发展相衔接、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相适应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制度。在制度运行上,高校必须结合省情以及自身具体实际,积极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建立健全从经费管理、人才队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到监督考核的各种章程条例、程序办法的制度运行体系,共同营造一个良性互动、协调一致的民族团结教育制度环境。

(二)注重科学规划,确保民族团结教育的长效机制

由于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分布地州和各师生民族分布状况的差异、办学层次的差异,“要切实考虑到民族高校与非民族高校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教育机构设置等方面的不同,把握民族特色、地区特色和高校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规划”[6]。高校要不断强化纵向衔接,建立从学校到院、系、班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总体规划,对民族团结教育作出全面部署和系统安排,依靠制度、政策来保证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实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规范化。

(三)注重有效运行,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法治思维

随着时展,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在定位于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广大师生应牢固树立法治意识,进一步积极推进民族团结教育的法治化建设。云南省应加快民族团结教育地方法规的制定,推动民族团结教育立法实践,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法治保障。

八、评估保障

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是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的重要方面,也是检验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否取得实效的必需环节,为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科学的依据。构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评估保障是核心。

(一)不断完善评估体系

必须严格遵守评估原则,明确相应的评估等级、评估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从学生、教育者、学校三个层次着手,“做到动态评估与静态评估相结合,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全面评估与重点评估相结合”[7],建立科学、全面、客观的评估体系。在学生层面,通过理论水平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对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参与、民族团结危机事件的处理情况等实践运用的测评与评估。在教育者层面,从教育者理论素养与教学水平、履职履责与实践效果、创新能力与科研成果以及教育目的与计划的实现等方面进行测评与评估。在学校层面,主要是针对高校自身在民族团结教育总体规划、制度建设、政策执行和教育成效等方面进行测评与评估。

(二)强化激励机制

通过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到高校学生管理、教师晋职晋级和学校各部门的评估考核体系中,综合运用精神和物质相结合的方式,对集体、个人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或个人进行惩戒,以此起到鞭策和促进作用。以云南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机遇,大力开展“民族团结先进集体”“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等评选表彰活动,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鞭策后进,调动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主体与客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篇5

美国学者乔恩.R.卡曾巴赫对团队所做的定义被广泛认同,即“由少数具有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据此,教学团队可定义为由少数技能互补、愿意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分工明确、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师组成的团队。教学团队的价值在于“教学”,它是基于教学目标的一种特定组织,其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种既育人又育己的专业学习性组织,即通过建立教学团队不仅要提升育人效果、提高教育质量,同时要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根据上述对教学团队的认识,我们进一步明确,高校教学团队应是以教学工作为主线, 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为目标,以有效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机制为保障,由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分工明确、相互协作、责权利统一且人数适度的教师所组成的学术共同体。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实施,旨在通过强化团队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教学基层组织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开发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推进教学队伍的老中青结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实现教学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并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依据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的,高校教学团队应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它们同时也是衡量教学团队的基本标准。(1)明确的教学改革目标。教学团队在教学改革中理念鲜明、思路务实,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终极目标,以高校教学基本建设项目为抓手,以课程(群)或专业为建设平台,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主要途径,改革措施独特、有效。(2)适度的规模和合理的组成结构。教学团队的成员在年龄、学历、学缘和职称等方面结构合理,在知识技能上有较强的互补性,以具有较高教学和科研水平、较强组织协调管理能力的专家教授为带头人,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组成成员规模适度、梯次合理的队伍。(3)鲜明的团队精神。教学团队内部运行有序,规则清晰,成员间责任共担,协作互助,形成团队凝聚力。(4)优良的教学建设成效和成果。一是教学质量显著提升,二是在具体教学建设项目中取得校级、省(市)级或部级标志性成果,如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特色或示范专业、教学示范中心(基地)等,或者显示出取得优秀成果的良好趋势。

二、教学团队建设要着重做好三方面基础工作

1. 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团队建设规划

高校教学团队的工作是围绕专业、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展开的,因此,教学团队的建设应成为高校一项基础性、全局性的常态化、长效化工作,长期稳定地坚持发展下去。同时,要使教学团队成为最具凝聚力、潜动力、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教学建设项目,实现推进教学改革、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目的,需要高校从学校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教学改革需求,按照实效性、长期性与科学性、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学校的专业、课程及师资队伍的整体发展,并经过充分论证,形成全面系统、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明确推进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思路和策略。天津工业大学注重发挥规划工作的引领作用,为确保在较高层面上推进教学改革,在开展校级教学团队建设初期,注意摸清现状,挖掘已具有较好教学改革和研究基础的教学建设项目,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进行扩充、整合和提升,认真制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按照分门别类、择优扶强,强化培育、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团队建设层次和水平的思路,形成了分类型、分等级、分批次的教学团队建设方略。即根据课程类别将教学团队分为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群)、专业课程(群)和实验实践类课程四种类型;根据教学团队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基础条件,结合其预期的建设目标及标志性建设成果的级别和层次,由高到低分为A、B、C三个档次,从而形成四种类型三个档次交叉的矩阵式建设结构,实现不同类型与不同档次的团队建设内容明确、建设目标参差有序并逐步提升,且以点带面、分期分批的渐进式教学团队建设格局,探索建立了按类型和级别进行分级投入、分级指导、分级管理、分级考核、分级激励的教学团队建设机制。

2. 做好教学团队立项建设的遴选工作

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和开拓性工作,其建设成效是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并产生一批标志性成果,这就要求教学团队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实践和建设基础,有在教学某一方面形成标志性成果的潜质。此外,从彰显学校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的角度,还需要有侧重地选拔团队进行建设和扶持。因此,在教学团队的遴选中,天津工业大学的做法是:针对不同类型和档次的团队设立不同的遴选条件和建设任务。在考量和论证二级教学单位规划及其推荐的教学团队拟定的建设目标,是否与学校的规划和目标契合一致且合理可行的基础上,按照既有教学改革需要,又有工作基础和实现改革任务可能性的原则,针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或重要的建设项目,加强谋划、引导和协调,集中优势资源,统筹布局,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遴选有发展基础、发展潜力,且发展趋势好的团队予以立项建设。此外,对于拟立项建设的团队,要注意对团队带头人、成员规模及结构等关键要素把关,遴选教学经验丰富、有创新意识、有影响力的团队带头人,在适度的团队规模下形成合理的团队结构。

3. 明确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和工作任务

从团队的定义可以看出,目标是团队的灵魂,一个团队从组建开始就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它是驱动团队及成员工作的原动力。因此,应基于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抓住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捆绑重大重要的教学改革项目,围绕教学精品建设和教学成果培育,制定明确和具体的建设目标和工作任务,使教学团队建设工作不仅成为学校教学改革与研究的主要阵地、教师教学合作模式与完善基层教学组织功能的示范点,同时成为培育教学精品的孵化器、培育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成果的摇篮,成为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突破口。具体而言,要区别不同课程类型的教学团队,将团队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细化为在教学工作、教学研究、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团队管理机制建设、标志性成果培育与获得等方面的具体建设内容。一方面使不同课程类型教学团队的目标和任务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另一方面,使不同课程类型的教学团队,不断深化对所属课程和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地位的认识,形成具有特色的建设思路和措施。在明确团队建设总目标的基础上,还应将其分解为建设周期内各年度具体的具有相关性、可以衡量、通过努力能够达到、有明确截止期限的阶段性目标,促使教学团队及其成员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具体工作任务,知晓并分担起自己的职责,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团队的建设工作,同时也为学校加强对教学团队建设的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实施科学化的绩效考核奠定基础。

三、教学团队建设应强化三方面管理工作

1. 强化教学团队建设运行的分层管理

教学团队建设实质是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因此,教学团队建立后,应遵循教学规律,从学校发展的战略和全局高度理性对待教学团队建设工作,以教学团队建设的总体规划和目标为依据,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按照管理与保障监控相结合、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管理重心下移和管理权限下放相结合、加强指导与分层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将对教学团队建设的管理纳入校院两级教学管理的重要范畴,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以保证教学团队的有序运行和稳步发展。天津工业大学高度重视教学团队建设的管理工作,在学校层面由主管教学副校长与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统领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负责组织开展教学团队的规划、遴选和立项管理,协调解决涉及学校各部门的问题,定期开展检查、指导和咨询,制定了教学团队的立项建设管理办法及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团队建设工作纳入年度教学单位工作考评范畴,对规范团队建设工作与管理发挥了导向和约束作用。而教学团队所属教学单位则作为学校指导下的管理主体,负责掌控和监管本部门各级各类教学团队的工作状态及进程,协助解决团队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有效地推动了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和任务目标的完成。在教学团队内部,由团队带头人全权负责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日常管理,协调团队成员的工作与合作,带领团队成员形成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及团队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2.强化教学团队建设的保障机制

教学团队要正常运行并取得优良的成果,必须以一定的政策和制度、软件和硬件条件以及资金投入作为后盾和保障。天津工业大学广泛宣传和倡导开展团队建设实现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营造以人为本,尊重人才,鼓励改革探索和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让全校上下充分认识和理解开展教学团队建设对学校内涵发展的积极作用,举全校之力协同一致地推进教学团队建设。特别是在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更新工作理念和思路,自觉进行角色转换,自觉为团队建设提供周密的指导、支持和服务,为教学团队的建设搭建良好的工作平台,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和充足的软硬件条件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按照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出台并实施系列政策,赋予团队教学改革实施的决策权和自、建设经费与教学资源的配置权和使用权。在推动教学研究工作中对教学团队成员的研究项目优先立项和资助,在职称评聘、评奖评优中对教学团队成员给予适当倾斜,为团队成员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提供更多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鼓励他们深入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开展产学研实践。设立教学团队建设专项经费及管理办法,对不同级别的团队给予不同额度的资助,同时按教学绩效奖励标准上浮20%,加大对教学团队取得的成果的奖励力度,强化了责权利相结合的团队建设管理理念,有效地调动了团队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强化教学团队建设的绩效考评

对教学团队的建设成效,实施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是调动团队建设积极性,提升团队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我们认为,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应立足于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紧密围绕教学团队建设内容和目标,以“以评促建”为宗旨,在评价主体上,既要注重管理部门及同行专家的评价,又要注重学生的评价;在评价内容上要体现教学与科研互动,兼顾团队业绩与成员个人业绩,既注重对团队的课程教学和改革、教研和科研等显性成果的评价,又注重对培养与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团队精神以及团队协作和自律等隐性成果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应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自我评价与学校定期检查考核相结合,成果公示和现场汇报交流相结合;在评价环节上,应强化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既注重团队建设期满的合格评价,又注重过程的阶段性监督与考核。此外,要维护考评工作运行的公开、公平、公正,提高考评的严肃性和透明度,建立团队间学习交流的平台,实现绩效考核对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导向、引领、激励和约束作用。

天津工业大学将对教学团队的绩效考评包括年度考核和建设期满后的验收考核。其中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部分,由13个一级指标下设35个二级指标组成,定量评价主要包括团队所属课程教学工作量、学生评教、指导学生获奖和、教学研究项目、教材编写、科研工作等9项一级指标,在其二级指标下按不同档次团队设立不同的优秀、良好、合格的等级标准;定性评价主要包括团队组织及运行管理机制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保障等4项一级指标,在其二级指标下设立主要观测点及具体评价标准。建设期满验收考核以目标考核为主设立考核指标,对建设期满后教学和科研标志性成果的获得情况,分别不同档次级别的团队设立合格的最低标准。以四年为建设周期,达到期满合格标准,同时年度考核合格次数不少于3次的,才能视为最终合格。在这样的绩效考评体系下,学校已对首批立项的34支教学团队进行了两次年度考核,促使教学团队对照指标找差距,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实现了学校对教学团队建设的进展及成效的跟踪管理,发挥了对团队工作的诊断、调控、激励和鞭策作用。

近几年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对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精品和教学成果的培育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发现了教学团队建设和管理中一些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团队带头人的培育、团队内部合作机制的建立以及考核指标体系优化和动态调整等。

参考文献:

[1] 刘勇兵.高校教学团队特征及建设目标分析[J].职教论坛,2009,(6):232-234.

[2] 滕祥东,任伟宁,杨冰.地方高校教学团队建设路径与管理策略探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9,(7):115-119.

[3] 王正斌,汪涛.高校教学团队的内涵及其建设策略探讨.中国大学教学,2011,(3):75-77.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篇6

在企业发展中,年轻职工是主力军。当前企业职工流动性增强,年轻职工不断增多,相比企业老职工,年轻职工思想活跃、流动性强、纪律性相对较差。团组织作为企业与年轻职工沟通交流的桥梁纽带,在做好年轻职工各方面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结合年轻职工特点和团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提升团建工作水平进行探究。

1 企业团建工作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传统国有企业改制步伐加快,老一辈企业职工逐步进入退休高峰期,青年职工数量不断增加,企业团建工作重要性更加凸显。但当前的团建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团组织作用的发挥。

一是人员配置相对不足。当前,随着企业改制步伐加快,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团组织工作范围不断拓展,但在当前企业降本增效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更多地向技术、管理等岗位和领域倾斜,团组织人员配置相对减少,个体工作量相对增加。

二是团组织任务不断增加。随着传统国有企业改制步伐加快,企业采取了鼓励下岗分流等措施来提升经营效率和生产效益,减员增效措施实,对职工一专多能和一职多岗的要求逐步提高。团建工作人员不仅承担着传统团组织工作职能,还要承担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一些其他任务,占用了团建工作时间。

三是团建工作方式方法相对单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对技能型、知识型人才需求增多,团组织作为年轻人才培育主体,对年轻职工成才承担着重要职责,但受制于前两方面因素,加之团建工作模式缺乏创新、年轻职工培养机制不完善,造成团建培育人才渠道和方式单一,无法满足人才培育工作需要。

2 企业团建工作重点和创新举措

2.1 企业团建工作重点

一是加强团组织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要结合新形势下企业发展对团组织的需要,结合基层单位年轻职工分布情况,科学构建团组织网络,实现年轻职工团组织全覆盖。要加强团干教育培训,建立完善团干考核激励机制,明确团干部工作职责,增强责任心和凝聚力。同时,要严格落实团员准入、团费缴纳、活动组织等制度,提升年轻职工的“从团意识”。

二是塑造团组织形象,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良好的团建工作氛围对培育年轻职工、促进职工成才具有重要作用。要注重对企业发展情况的分析研判,结合团建工作要求,做好团建服务企业发展的各类活动和信息宣传力度,通过特色团建活动开展,塑造良好的团组织形象,打造过硬团组织品牌,提升团组织影响力。

三是整合现有资源,促进职工岗位成才。要发挥团组织的示范引导作用,通过团建活动开展,提升青年职工的责任意识和良性竞争意识,引导年轻职工更加自觉的投身学习和岗位实践,提升年轻职工工作技能,并通过宣传引导在年轻职工中形成较强的企业忠诚度,提升年轻职工奉献企业发展的意识。

2.2 企业团建工作的创新举措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对团建工作而言,更要结合新时期企业发展对团建工作的新要求,针对当前团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团建工作重点为切入点,积极创新团建工作思路举措,更好地发挥团组织服务企业发展的功能。

一是创新工作思路。传统的团建活动多是在团组织内部开展活动,与团员所在岗位接触较少,为此,要采取相互渗透、内外结合的方式,将团建活动与职工岗位结合起来,创新团建活动模式。要结合当前企业改制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针对年轻职工群团组织活动参与意识差、团组织工作力量薄弱等突出问题,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对接,积极拓展工作思路,实现团建工作开放化和多元化,将团建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融合起来,延伸团建工作触角,改变传统团建工作单打独斗的局面,增强团建工作的群众基础。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要把握加强年轻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团建工作的重点,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等传统宣传资源,构建团建活动思想阵地,突出宣传教育重点,加强大政方针、政策措施、经济发展、职业道德和形势任务教育,使团建活动不失本色。宣传中要注意结合年轻职工的喜好和特点,创新宣传载体和形式,以年轻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激发职工的学习兴趣,吸引更多地职工更加自觉主动地接受各项教育内容。

三是服务年轻职工成长成才。团建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服务年轻职工,在工作中要注意深入年轻职工进行走访交流,征求年轻职工的意见建议,准确把握年轻职工的思想脉搏和利益诉求,发挥团组织的Y源优势,实现工作重心下移,更好地服务年轻职工成长成才。要结合岗位技能需要,定期组织开展“一帮一”“师带徒”以及劳动竞赛等活动,帮助年轻职工提升工作技能;要组织年轻职工通过定期集体学习等方式,学习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当前企业职工多是一人多岗,要注重不同工作岗位年轻职工的轮岗交流学习,促使年轻职工都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要结合年轻职工思想活跃、文体活动需求较多的实际,定期组织开展特色文体活动,鼓励职工对企业发展和活动组织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培养年轻职工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意识。要以培养年轻职工的良性竞争意识为突破口,设立“青年先锋岗”等岗位,定期进行评选表彰活动,吸引年轻职工更加自觉的投身工作、争当先进。

四是加强团干选拔培养。要注意在日常团建活动中发现和挖掘有思想、有能力、对团建工作充满热情的年轻职工,通过一定的程序,将其发展为团干,充实团干队伍、提升团干队伍素质。要建立团干工作考核激励机制,明确权责、列出考核指标,倒逼团干更加积极主动地工作,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团干队伍始终符合企业发展对团组织工作队伍的要求。

3 结论

综上所述,团组织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对年轻职工成长成才和思想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要结合新形势下对团建工作的新要求和当前团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团建工作重点,创新团建工作措施,不断提升企业团建工作水平。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篇7

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多数高校中主要是团委负责管理。团委一般下设社团联合会、社团指导工作办公室或社团工作委员会等协助组织管理学生社团。按其管理重心的不同,团委管理模式又分为校团委主导管理模式、院校团委二级管理模式和院团委主导管理模式三种,其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审批社团申请和注册

社团管理部门对学生成立社团有明确的条件限制,成立学生社团必须有发起人。学生社团的发起人必须是在校学生,同时规定“学生社团的名称应当与其性质相符,准确反映其宗旨和特征,不得违背校园文明风尚,不得损害公共利益”。除此之外,有意组建学生社团的学生还必须就该社团的宗旨、章程、活动内容、形式和主要负责人的基本情况等上报相关部门,并提出书面申请。在得到批准后,成立备委员会,召开筹备会议选举出组织机构,报学校备案之后,才能宣布成立和取得合法地位。社团成立以后,需定期到学校管理部门注册,更新社团相关信息,方便学校对其进行管理。

(二)为社团的运作提供支持

高校学生社团开展活动主要需要包括场地和经费两个方面提供支持。关于场地保障,通常学校提供一定的活动场地,社团需要时提交申请,在获得批准后方可使用。在经费方面,学校在财政预算中划拨专项经费,由学生处或团委负责管理分配,学生社团可申请使用。为规范管理和充分利用社团经费,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部门在经费管理使用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

(三)对社团进行监督和考核

高校社团管理部门定期对社团考核评估,以了解社团基本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考核包括四个方面:社团所组织的常规活动和大型活动的数量和活动效果,社团大型活动前的活动策划和活动后的书面总结报告,学期初书面工作计划及学期末书面工作总结,社团联合会和学校其他机构组织的相关社团活动的活动成果等。学校社团管理部门根据评估结果对社团及其负责人按适当的方式进行奖励,同时针对在评估中表现不好的社团也会给予一定的惩处措施,并要求其整改。

二、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团管理工作指导思想缺乏整体性

社团管理工作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转变将社团活动的范围停留在“课外活动”的层次,甚至把社团活动和课堂教育割裂开来,把社团活动和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割裂开来,对社团工作认识不清,工作指导思想模糊缺少整体性。

(二)学生社团管理制度的制度脱离实际

高校社团管理部门在制定管理制度时,没有充分领悟高等教育的使命和特点,规章的制度不能与本校的办学特色想结合,过于注重理论性,缺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社团及其活动形式和内容规定得过于严格死板,不利于社团活动需要形式多样的需要,很难按照管理付诸实施。社团管理制度大多作为一种象征意义而存在,其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并不大,失去了制定管理制度制定的初衷。

(三)管理制度的指定缺少针对性

社团具有不同的类别,每个类别的社团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科技创新类社团依托课堂教育培养学生探索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理论研究类社团针对社会热点展开讨论思辨,增强成员的公民意识;文体类社团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多方面兴趣爱好;志愿服务类社团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培养成员的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社团管理部门很少顾及到不同类别社团的特点,对所有社团采取基本相同的管理方法,缺少工作的针对性,难以调动社团成员的积极性。

(四)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缺少专业性指导

现在大部分高校社团没有指导教师或者得不到指导教师的经常性指导。这主要是因为社团的指导教师都是义务为社团兼职,由于指导教师自身教学和科研的压力,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社团工作中去,难以进行深入细致的指导。这就导致部分指导教师没有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学生社团得不到专业性的指导。

三、完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制度的措施

(一)指导思想与时俱进,注重整体性、科学性

指导思想决定着社团工作未来发展生命力。学生社团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社团工作的本质规律和社团工作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把社团工作和课堂教育相结合,把社团活动和创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相结合,坚持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根本,面向教学和科研,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重点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二)制定科学有效的学生社团管理制度

社团管理制度既是管理部门的工作指南,也是社团的行动方向,在制度的制定时要充分领悟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以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根本,结合本校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将社团的发展和高校特色相结合,不过也要注意矛盾特殊性和普遍性相联系,注重研究社团的共性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并具体反映到社团管理制度上来。在日常工作中,要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高质高效落实社团管理制度。

(三)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团管理工作

高校社团的种类众多而且每个社团发展模式和方式不仅相同,需要在管理中针对不同类型的社团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措施。通过大力扶持理论性学习型社团,科技型社团的建立,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构建社团发展的合理结构和模式。对于思想政治类社团要加强管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文体类、志愿服务类社团要采取开放式管理,注重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对于科技实践类社团要适度放开,给予其分的自,探索产学研结合道路,使其最终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

(四)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

承认社团指导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其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肯定其劳动成果是解决社团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的重要方法。在聘请指导教师时,要注意指导教师的专业背景与社团性质相近,确保有指导教师有较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通过评优机制充分调动社团的主动性和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通过完善的制度确保社团每届人员变动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篇8

团队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正式群体。团队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明确的目标、基本的技能、相互的信任、良好的沟通、明智的领导等。团队的个人目标和业绩与团队的目标和业绩是一致的和统一的,即团队不是简单的1+1=2,而是1+1>2,团队不仅需要营造与构建,更需要管理。

而科研团队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以科研创新为目的由为数不多的专业技术互补的科研人员组成的创新群体。科研团队具有如下的特征:第一,具有明确的科研方向和科研目标。第二,成员之间的能力具有互补性。第三,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尊重、具有良好的沟通与协调。第四,团队领队人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协调能力和战略眼光,团队能不断产生科技成果。第五,团队注重学习与探索,通过不断的学习新的观念和思维模式,加强与外界信息交流的深度与广度。

科研院所是以科研和科技创新为主的实体,其科技创新的程度决定着科研实体的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竞争的加剧,新的重大科学研究靠单兵作战和简单合作已很难实现,团队攻关已成为现代科研活动的内在要求。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科研实体创新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科研院所科研创新团队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科研院所现行的主要科研组织结构是以研究室为单位的科研基层实体,其人员相对固定。对于跨学科具有重大创新性的科研项目,科研院所也在探索组建科研团队进行重点攻关,但在组织运行管理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组织结构不尽合理

(1)人员层次不尽合理。由于是以完成重大科研项目,进行科研创新为目的组建的科研团队,因此组建时大多数是高学历人员为主,人员学历层次、职称层次及年龄层次不明显,很多人都愿意去做关键性的重要的具有指导意义和能取得重大成果的工作,导致很多基础性的工作无人愿意去做。

(2)人员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大多数科研团队是由本学科和本机构人员组成,其知识结构、学科背景、科研经历等都相似,专业结构上无法互补,使团队缺乏交叉学科的融合思维,导致横向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

(3)人员类别不尽合理。在科研创新团队中,同类知识、相同个性的人员较多,善于沟通,具有创新性的复合性人才偏少,直接造成学术氛围沉闷,学术思想僵化,相互学习、沟通少,团队缺乏和谐和亲和力,创新能力不够。

(4)高水平的团队带头人匮乏。由于实验条件、科研发展基础、人员待遇等方面的影响以及人才引进制度的滞后,团队带头人的选择范围有限,引进高水平的带头人相对较难,导致带头人的知识、能力和水平有限。

2.学习、沟通与合作不畅

(1)学习与交流障碍。由于团队内部成员的性格特征、观点不同、知识水平的差异,导致共同学习的意愿不够强和知识共享的实现程度较差。

(2)团队合作障碍。由于团队成员的学历层次较高,所拥有的知识较密集,自主科研的能力较强,各自为战的传统意识较深,加之成员的性格迥异,导致了团队成员相互合作的意愿不强。

3.科研团队的管理滞后

(1)管理理念和方式不适应现实要求。目前,许多科研机构对创新团队的管理仍然按照科研院所科研室的管理方式进行,其团队的组成、运行方式都是既定式管理,难以跳出固有的模式,缺乏灵活的符合实际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等。

(2)团队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由于创新团队组建的背景不同,科研院所针对科研室制定的管理制度,很大程度上不适应科研创新团队,由于制度的滞后,会导致科研团队在管理上缺乏科学性,阻碍了团队成员潜能和积极性的发挥。

三、科研院所科研创新团队的构建与管理策略

1.创建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

科研创新团队的构建,关键的因素是团队成员的构成。构建一个人员学历层次结构合理、专业结构、人员类别结构、年龄结构互补和遴选一个高水平的团队带头人是科研创新团队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

(1)合理的科研人员层次结构。这里所说的层次是指科研人员的学历层次、年龄层次或职称层次。在一个创新型和跨学科的科研项目中,需要各种层次的科研人员。每一个层次的人员都有其自身的优势,高学历的博士、硕士理论基础扎实,本科生基础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强,高职称人员、年长者科研工作经验丰富,中年科研人员年富力强、年轻科研人员勇于进取。因此,科研创新团队组成中,成员的学历、职称、年龄层次结构要根据科研项目的需要和团队发展的需要合理配置,要有适当的比例,这样才能使高难度的科研工作和基础科研工作都能够很好地协同完成。

(2)互补的科研人员专业结构。来自同一学科的科研人员,在科研上有着相同的研究方法、思维习惯,易沟通和建立信任,但专业技能上无法互补,因此,要吸引跨专业人员进入创新团队,通过多学科的融合和互补,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研究体。同时,不同学科的成员之间的技术背景,可以使成员的认知结构相互影响,所获取的知识、信息以及成员的研究方法通过一定形式的交流与沟通实现互补,进一步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团队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3)多样的科研人员类别。科研人员的类别包括成员的性格、特长等。科研人员的性格、特长决定了相互之间的信任度、和谐度和认同度以及亲和力,同时也决定了其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借用英国管理大师汉迪的“三叶草组织”说法,创新团队并非垂直的两片叶子,而是圆形的三片叶子:第一片叶子是目标明确且包容他人的管理者,第二片叶子是极具创新精神的怪才,第三片叶子是极具亲和力的人才。因此在创新团队的组成中,需要引进不同性格和特长的成员。多种类别的人员的组合形成具有亲和力、协调力、创新力的综合的科研创新团队。

(4)遴选和培育优秀的创新团队带头人。创新团队的带头人应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的学术思想,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知识渊博、思想活跃、品德高尚、客观公正。在科研院所首先应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的相关机制,要根据创新团队的特点及目标,敢于打破常规,在更大范围内,不拘一格地选拔团队领军人物;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建立和完善带头人负责制;同时,给予其一定的权力,掌握一定的资源配置权,使责权利相结合,更好地运作创新团队。

2.打造学习进取、沟通合作、和谐高效的创新团队

(1)构建学习交流平台。创建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相互学习的平台对创新科研团队是十分重要的。一是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学习促进知识的融合,思维的拓展和能力的提高。二是建立学习制度,以学术讲座或学术讨论的形式定期开展学习与交流。学习要取得成效,需要注重以下三点:一要进行启发式学习,在交流学习中互相启发、互相触发感应,促进成员的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二要进行解决问题式的学习,围绕特定的问题进行学习,通过学习解决问题,通过问题解决获得成长;三要进行超越式学习,学习要打破已有的知识屏障,实现知识的超越与进化,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2)构建平等的合作攻关平台。集体攻关最重要的是团队成员要进行无障碍合作。一是针对团队成员的性格特征,建立具有亲和力的组织氛围。这种具有亲和力的组织氛围,充分尊重每个人的性格,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促进不同意见的交流融合,发掘不同性格及不同观念所蕴藏的创造力。二是针对成员知识冲突建立交流机制,不同知识结构的人员在一起进行团队式科研协作,由于成员之间知识类型、知识结构的差异,很容易产生冲突导致合作障碍,团队需要梳理成员之间知识差异的程度,构建知识互补的结构体系,利用其适当的知识冲突,建立交流机制,激发各成员的知识兴趣,逐步实现异质性知识的共享与传递,形成知识能量集聚,促进科研合作,产生大量基于知识冲突和知识交叉的创新研究成果。三是营造良好的科研合作的内部环境。科研团队具有协同、挖掘集体知识的优势,要促进团队的交流与合作,需要营造民主的学术氛围、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创造平等沟通的微观环境。

3.运用现代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打造高绩效的创新团队

(1)创新团队是基于科研创新取得创新成果而组建的,对其的管理需要创新的管理理念和方式。首先,要改变原有的管理理念,对固有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其次,科研院所要加强宏观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外部支持,获得所必须的资源、知识和人才。第三,科研团队的内部管理上,要向柔性化、多样化、扁平化方向发展,拓宽管理幅度,建立“平面化”管理模式。

(2)建立和完善创新团队的管理机制。要在科研院所对其科研室的管理机制的大框架下更加灵活和更有针对性。第一,人才引进机制。科研院所要给予科研团队极大的自,而科研团队内部要根据需要建立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形成一个相对稳定又动态开放的系统,成员的引进和退出要充分满足团队创新发展的需要。第二,激励机制。马洛斯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不是所有的奖励都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只有那些能不断满足人们需要的尤其是高层次需要的因素,才能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激励机制包括考核评价、奖励等机制。其一,考核机制包括科研院所对创新团队的考核和创新团队的内部成员的考核。科研院所对创新团队的考核评价主要考核一定时期内团队的创新力、凝聚力和科研成果的数量及质量等方面,对团队内部成员的考核评价,在团队考核的基础上还需要从团队成员在集体攻关中所承担的角色和做出的贡献上来进行评价。其二,合理的分配制度。建立动态的薪酬奖励机制,对科研院所统筹的奖励或团队的科研项目奖励,一方面要考虑整体利益的分享,以团队整体绩效为基础进行平均分配,另一方面要考虑不同成员贡献的差别,对有重大贡献的成员进行特别奖励。其三,科研院所对科研创新团队在岗位津贴的发放,各种奖励、职称晋升、科研环境的改善、科研投入等方面应实行优惠政策。其四,对创新团队成员实行分层次激励。

参考文献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篇9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059-02

俗语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句话道出了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又有人说,知识分子多易“文人相轻”,这也侧面反映出高校团队建设方面的困难。事实上,教育行政部门历来都十分重视学校的团队建设,在全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中,曾经设有专门的优秀教学团队评审,拉动了部、省、校三级教学团队的建设和优秀教学团队的项目评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业内人士都清楚,就高等职业院校而言,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建设还有很大差距。跟我国的大学相比,除了缺少高水平学科和学术(专业)带头人以外,团队合作机制形成难,团队战斗力弱,仍是困扰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严重问题。无论从全面履行高职院校职能,还是从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看,必须把师资队伍团队建设放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

一、重新认识高职院校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对于师资队伍团队建设的重要性,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认识。我们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高职院校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1.从社会学意义上看,团队能够凝聚集体的力量。高等职业院校是一个由教师、学生等多方面要素组成的大集体,在大集体之下又有其相应的中集体和小集体,众多人构成了集体,但这个集体能否发挥团队效应,则要看其建设的具体情况。通常所说的“一个和尚挑水喝,二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就说明集体不等于团队,多个人不一定就个体优秀。必须通过管理、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整合和培育,才能让集体成为团队,并发挥出团队的最大功能。

2.从管理学意义上看,团队能产生结构协同效应。众多人构成一个由于行政或任务而集结起来的集体并不等于团队,因而也不一定能够产生结构效应。只有有计划、有目的地将一定数量的人构建成为团队,并赋予其相应的职责分工,才会形成和产生合作效应。与此同时,根据事业和发展的需要,还应当有计划地扩大和吸收补充团队成员,培养结构性差异化团队角色,从而提升团队综合效应,以达到“1+1>2”的功效。这就是团队,也是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3.从教育建设视角看,我们需要团队化。学校是一个大集体,为推进有效管理,一般都实施校院或院系两级管理,同时,又以教研室(研究所)作为基层单位。在高职院校,则更多地以专业分设教研室,而相应建设党团工作机制,实现支部建立于专业之上的要求。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根据推进教育教学建设需要,为很好地实行工作任务,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团队建设。

4.从职业教育特点看,我们还需要专兼结合的团队。从2011年开始,高等教育界有一个重要的概念称之为协同创新,受到各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其实,自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相对独立概念形成以来,高等职业院校也一直强调要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推进“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这实际上就是要求通过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把开放办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工作落到实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等职业教育的团队建设尤为特殊,特别重要,必须加强。

二、理性分析高职院校团队建设的现实困难

前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推进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但我们应该也必须看到的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团队建设客观上有其困难和不足。

1.高职院校没有硕士点和博士点。按照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规划,要构建从中职、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和专业硕士的通道是一个长远的计划和设想,而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院校主要是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因为如此,也就不可能设立硕士点、博士点,教授和老师也没有指导培养研究生的机会,因此,由培养和指导研究生而形成的师资团队就没有条件。

2.高职院校一般很难申请到大的科研项目。合作项目是培育和培养团队的重要路径。在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因为重大项目而建立并运行的团队非常普遍,而高等职校一般既无机会也不太有能力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对于相当部分项目而言,甚至连申报的机会都没有,因此,基于科研项目的团队也难以形成。

3.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具有相对独立性。高职教育并不像高中教学那样,不分专业,一个年级具有多个乃至十几个或者二十几个平行班,执教同一门课程的老师相对较多。高职教育由于职业教育的属性,其明显的特点是职教性,教师分专业为学生实施教学,小的专业只有几十人,即使比较大的专业每届也不过200~300人。正因为这样,教师往往相对独立自主地执教某门具体的专业课程,与其他教师没有什么直接的相关性,这就使得专业课老师具有较强烈的个体自我意识,难以建设教学团队。

当然,影响高职院校团队建设的因素还不止这些,高职院校团队建设的现实困难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充分看到高职院校团队建设的有利条件

在分析和认识困难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正是因为高职教育的某些特点,也为高职院校团队建设带来了有利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团队建设朝着有利于师资队伍整体发展和水平提高的方向进行。

1.高职院校一般按专业分类编制教研室(教学研究组织)。众所周知,我国的高职院校也参照高等教育,实行院系两级管理。在系部一级,一般按照专业群而设立,通常为1~2个专业群,以下则按照专业为单位建立教研室,一个教研室通常为5~10人左右,最多的教研室不会超过20人。这种体制机制,对开展教研室工作也相对比较有利。一般而言,一个教研室就可以看成一个专业建设团队,尽管这种团队内含行政管理划分的因素,但确实也完成好了教学与育人工作,在一定条件下,也正在做相关科研和社会服务,呈现出团队状态。

2.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制度正在有序推进。本科院校尤其是“985”“211”等高校大都实行学科带头人制度,以研究所为单位进行教师教学和科研团队划分。而高职院校则以专业为单位划分,专业一般都实行专业带头人(负责人)制度,而在条件成熟的系部,一般也是专业带头人兼任专业教研室主任。这样,教学的行政管理与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就比较容易联结起来。并且,近年来,高职院校从省级、校级层面都在积极重视和推进这项制度的建设,并对专业带头人采取一定培养措施和给予相应待遇,有力地促进了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的团队建设的顺利发展。

3.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机制正不断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创新办学模式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征,随着高职院校办学机制的日益健全和规范,校企合作正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校企合作的规范化,必然会推动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的形成。如以专业为单位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一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可以按照“六个一”的形成机制建成,即包含专业建设指导、学生学习基地、学生就业渠道、教师实践基地、教师服务基地、兼职教师队伍等。这样,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就比较容易形成。

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高职院校要看到自身师资队伍团队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光明前途,并积极创造条件推进教学和科研团队建设。

四、推进高职院校团队建设的策略

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或正在进入内涵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如推进专业结构优化、深化校企合作、推动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加强师德教风建设、推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构建教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等,而师资队伍建设无疑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的团队建设则更为迫切,必须提高认识,切实加强。

1.重视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一个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一个团队的建设,其核心和关键人物――专业带头人非常重要。一个好的专业带头人会产生巨大的杠杆效应,引领团队成员敬业爱岗、开拓进取,带领整个团队全面履行岗位职责,切实做好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促进学校的发展。做好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工作,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对专业带头人的遴选,要广开门路、不拘一格、建立长效机制;二是对专业带头人的待遇,要从优掌握,体现工作业绩和实绩;三是对专业带头人要政治上关心,舆论上支持,生活上照顾,保证其充分发挥作用的各项条件;四是要在全国、全省、全院范围形成争当专业带头人的良好氛围。

2.注重从机制上建设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要坚持做到重视从机制上建团队,让团队发挥好凝聚作用。一个运转良好的团队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数量适当。一个团队,要根据学生规模和专业情况,确定相应规模的专任老师,从数量上确保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二是质量合格。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要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有相应的进岗起点和达标要求,硕士学位、学工履历、企业经历是基本的三大件。三是结构合理。从某种意义上说,结构也是质量,而且是重要的质量指标,老中青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都应该属于我们研究的范围。四是重视专任老师建设的同时,还要从专兼关系分析教研室团队建设。就这一点而言,还应该做好以下三项工作:(1)专兼结合。既有数量适当、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专职教师队伍,同时也有一定数量来自行业企业、相对稳定、相对固定的兼职教师。(2)“双师”组合。兼职教师的重点要放在实践、实习、实训、实验上,面向操作和实际应用的部分应该主要由兼职教师来承担。(3)机制融合。专任老师和兼职老师应该把握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形成“教学做”的融合统一,形成互补功效,避免两张皮。

3.要用项目管理办法推动优质团队的形成。推动和促进团队建设,应该也必须采用一定的激励机制和激励办法,这就是以项目为抓手的方法。

一个团队每个阶段都应当围绕专业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和科学及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开设一个建设项目,以此来促进团队建设,凝聚团队建设的力量,具体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一是以团队为单位进行教研教改等方面的重大立项,如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以专业建设为龙头的重点专业建设立项,浙江省正在实施的省级优势、专业建设立项等,都是重要的项目;二是以团队为单位进行的各种评先评优。目前,评先评优的项目正在日渐减少,但从健全激励和奖惩机制角度看,评先评优尤其是评选优秀教学团队、优秀科研团队、优秀社会服务团队的项目,对于师资队伍团队建设还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李美长.基于内涵发展的高职院校教学团队优化建设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3(12).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篇10

一、 引言

随着团队管理理论的深入发展,团队结构的影响和有效性研究逐步兴起,关注组织行为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的交叉研究问题。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团队由专家、教职人员或专职研究人员构成,具有较强的科研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团队内部的信息共享与资源互补,达成个体和一般研究群体难以完成的高层次、更复杂的重大科研任务;团队结构对科研团队构建、运行和科研任务达成具有重要影响。此外,团队创造力是衡量科研团队整体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表征,是评价科研团队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从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成员结构出发,探讨团队结构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考察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结构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需要选择用来判断团队创造力的标准,一般来说,团队的创造氛围、创造性成果数量或创造性绩效等都可以作为评判科研团队创造力的指标或标准。对于影响团队创造力相关因素的识别,需要考虑到相关变量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和影响程度。因而,综合案例科研团队的实际情况,即在现有研究理论基础的前提下,进一步探讨影响团队创造力的团队结构变量。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主要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收集研究数据;分析团队结构各因素与团队创造力的相关关系,进而,探讨团队结构各因素对团队创造力影响,并构建科研团队结构影响团队创造力的假设模型。

二、 科研团队结构的探索性指标确立

团队结构通常被概况为团队组成成员方面的变量,一般通过团队成员的个体能力、角色配置、异质性结构等几个方面来描述[1]。有关团队的成员结构对团队创造性影响的研究分析,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分别强调了团队结构中的成员个性特征、个人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创造能力、领导角色、成员角色期待、角色压力、人口统计特征异质性、专业异质性和教育、文化背景异质性等因素的重要影响[2,3]。针对科研团队结构因素的影响,傅世侠等[4]提出了团队成员的年龄、性别、个体能力、学历和专业构成因素对团队创造氛围和创造性认知风格的影响。通过归纳整理现有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特点,分别从成员个体能力、团队角色配置和团队异质性结构三个方面,讨论案例团队的团队结构,并由此确立科研团队结构的探索性指标。

有关团队成员的个体能力指标,以往的研究表明团队成员个性特点和社会性的性格倾向对团队合作、内部人际互动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影响[5~7],其中,具有显著影响的成员个性特征包括开放性、随和性、外向性、责任心和情绪稳定性;另一方面,在现有的与团队创造力相关的研究测量中,团队成员个体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被许多研究学者视为重要的测量指标之一。有的研究也指出了团队成员个体专业化的知识水平、认知背景和专业能力在团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8]。另外,个体的创造能力虽然并不等同于团队创造力,但许多团队创造力的研究理论依然支持个体创造能力对团队创造力的积极影响,并将团队成员的个体创造能力作为研究测量指标之一。因而,将团队成员的个体能力划分为成员的个性特点、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创造性认知和创造倾向等指标。

有关团队成员角色配置指标,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指出了团队成员基于任务偏好、个性特点和角色感知的角色期待以及合理的角色分配所带来的角色满意度,有利于团队创造性思想的交流和相互激发[9,10],并将团队成员的角色期待指标纳入到实证研究的检验和探讨中。另外,团队领导角色的作用和影响是团队结构相关研究探讨的重要指标之一,有关研究分别尝试运用定性或定量研究手段去全面理解领导角色对于团队创造力的影响[11,12];同时,从多维度、多视角考察领导角色对成员个体创造力和团队整体创造力的影响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领导角色的创造性认知和动机有利于团队成员的创造性产出;同时,领导角色对于创造性工作的支持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也被检验和证实。有关角色负荷的相关研究,指出超负荷的多重任务压力给团队成员工作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和不利影响。同时,由于任务型角色的缺失所带来的一部分角色任务的不合理分配、任务分配不明确等问题,也会影响团队整体的创造性绩效水平[13],因此,需要将其纳入到团队结构的探索性评价指标中。

团队结构异质性一般用来描述团队成员在社会特征和认知特征上的差异性。一些相关领域的研究从人口统计学、社会学角度入手,将团队成员的年龄、性别、入职年限、受教育程度、教育背景、功能性认知背景等方面来测量成员结构的各方面差异程度,并将上述各方面特征归类为认知类别异质性指标和社会类别异质性指标[14]。同时,进一步分析了相关指标与团队创造性和有效性的关系,通过对各类别指标的验证分析,多数研究倾向于认为易于识别的异质性即社会类别异质性可能带来负面影响;而不易识别的异质性即认知类别异质性,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团队创造性的发展。因而,团队成员的年龄、性别、入职年限、受教育程度、教育背景、专业背景等指标,可以作为考察团队异质性结构对团队创造力影响的探索性研究指标。

三、 团队创造力的探索性指标确立

团队创造力由个体创造力概念延伸而来,涉及个体和团队层面各因素作用下的团队整体的创造性特质。来自管理心理学和组织管理学的相关研究,分别将团队创造氛围和团队创造性产出作为评价团队创造力的重要指标。

从团队的情境因素入手,管理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将产生创造性设想的团队氛围视为团队创造力的表现;将发生在团队内部的成员间的交流、沟通和开放式的创造性气氛视为团队的创造氛围[15]。这种内部的创造性氛围有别于文化,并不涉及团队内部隐含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等。团队内部的创造氛围更多地用来描述团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稳定的开放性、创造性的状态,反映了团队氛围对于新颖性、创造性工作的支持与否。对于团队内部创造氛围的考察,主要来自创造主体,也就是团队成员对团队内部环境的感受,即围绕团队成员周围的团队环境是活跃的还是刻板的、是保守的还是开放的、是互动的还是紧闭的、是支持创造性的还是墨守成规的,来判断科研团队的创造力。因而,需要将团队创造氛围作为科研团队创造力的评价指标,考察团队内部氛围是否具有活跃性、开放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而组织管理领域的研究中,跨层次的组织创造力模型[2]以团队和个人创造性成果的产出作为衡量组织中各层面创造力的标准。基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创造力研究[16],将鼓励和支持创造性发展的团队环境作为团队层面的创造力评价指标之一。针对科研团队的创造力评估,一些学者将科研团队的创造力定义为,科研团队通过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而体现出来的团队整体特性[4],包括团队整体的创造性品质和创造性成果。因而,衡量科研团队的创造力,就需要考察面向团队科研目标和科研任务的创造性成果产出。在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案例分析中,团队的科研创新成果产出是考察团队创造力的主要评价指标,这不仅是由于科研创新成果产出情况容易掌握,更是因为科研创新成果的产出多寡能够更清晰、明确地反映案例科研团队现阶段团队氛围下的创造行为活动结果。

四、 案例科研团队结构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分析

对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案例研究调查,主要面向研究型大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下属的科研团队,通过前期预备调研,选择了3个来自不同学科研究领域、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且属于不同团队结构类型的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根据案例研究的通用做法,为了尊重被调查科研团队成员的意愿,保护案例研究中所涉及科研团队的科研信息,在下一步的研究描述和讨论中,将隐去涉及团队及所属实验室的具体名称。

(一)案例科研团队结构各指标的概述与分析

在对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探索性案例研究中,根据以上科研团队成员个体能力各项指标开展资料收集、访谈和实地调研,逐一收集信息,并进行归纳整理,得到3个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成员个体能力、角色配置、异质性结构等方面各指标信息,并概况分析如下:

A案例:团队作为导师—学生型结构的科研团队,成员主要是由研究生指导教师及博士、硕士研究生成员构成的。团队的科研任务主要面向环境科学领域的有机污染化学、污染控制化学与技术、废水高级氧化还原处理技术和环境功能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应用。指导教师与学生成员在专业知识水平和科研工作能力和经验上存在一定差距;从团队的角色任务安排来看,该团队具有一般意义上的领导角色、一般执行者、协调者和支持者也就是辅助角色;团队的领导者不仅鼓励团队成员在本学科领域开展科研创新,带领团队在污染控制化学与技术等多个研究方向上取得了科研创新成果。不过,由于团队成员科研经验和能力上的差异,团队领导者需要承担多重角色的任务职责,具有较大的角色压力,而一些学生成员却并不明确自己的角色任务所在。该团队人口统计学相关的结构差异并不显著,大多数团队成员为年龄在30岁以下的男性成员,受教育水平和专业背景存在一定差异但并不显著。

B案例:作为学科型团队结构的科研团队,团队成员主要由该实验室海岸及近海结构工程相关学科领域从事科研工作的专家、具有各级职称的教师、博士后科研人员以及博士研究生构成。他们在计算力学、材料科学等方面具有深厚的知识基础和研究背景,来自多学科领域的成员能够实现科研思维和工作方法的有益补充。该团队的角色任务与原有的学科建制有着密切联系,学科带头人即是团队领导者,具有中高级职称的骨干教师和科研人员,是团队科研任务的主要执行者,博士后科研人员和博士研究生作为一般执行者和支持者;领导角色任务主要是团队科研工作的组织和统筹,并不存在多重的角色任务压力。同时,大多数团队成员都有着明确的科研工作职责和任务安排,没有发现明显的多重角色压力和任务角色缺失。从团队结构异质性来看,成员构成较为复杂,年龄构成具有较大程度的差异,成员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并不显著。

C案例:作为项目团队结构的科研团队,团队成员主要由该实验室本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外单位该学科领域的专家及相关产业研发部门的科研人员构成。由于团队科研任务面向新能源车辆动力、车辆电控、车身轻量化等研究方向,科研工作涉及计算力学、材料科学、化学、电气等多学科专业背景的交叉研究。因而,成员具有多样化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面向项目任务合作需要,角色配置既沿袭原有学科建制的任务分配特点,又结合了团队的项目任务需要,团队领导者作为学科带头人,既承担团队的领导角色又承担团队的主要科研工作,还负责团队内部的协调和联络工作。其他成员各自承担了相应的工作任务,并有着较为明确的角色安排;不过,对于团队领导者来说,多重任务职责存在一定的角色压力;成员的年龄分布较为广泛,涵盖各个年龄阶段,男性成员占大多数,特别是具有中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绝大多数都是男性,这与该团队的科研工作方向有很大关系。

(二)案例科研团队结构与团队创造力指标的统计汇总

根据探索性案例研究调查获得的科研团队成员结构和团队创造力的各项指标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和汇总(见表1),为进一步比较分析提供依据。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篇11

一、加强沟通,团结协作,有效提升团组织的活力

以往,“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现象时有发生,根本原因就是协作区各团组织整体大局意识不强,团结协作的能力不够,所以要充分调动协作区内团组织的积极性,定期召开协作区例会,及时进行沟通与交流,多为协作区工作出主意、想办法、做工作,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才能形成推进协作区工作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同时,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分歧,要经常性地进行换位思考和交流意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切实增强协作意识,形成“人人献策,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促进执行力的提高。

二、深入调研,贴近基层,突出服务青年的针对性

强化执行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企业、服务青年。因此,协作区决策的制定应更注重其可行性和实效性。要确保执行内容的可行性,关键就是在决策之前,深入协作区基层进行充分调研,认真进行可行性分析,然后再制定决策方案。要确保执行内容的实效性,关键是科学设定共青团协作区工作优劣的评价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青年对共青团协作区工作的认可度。为此,可以探索协作区内部设立调查点,定期不定期地通过青年员工的呼声了解各团组织的工作绩效,了解青年喜闻乐见的团活方式等等,把青年的需求收集上来,以此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三、资源共享,发挥优势,有序开展协作区共建活动

为了实现协作区团的工作的优势互补,协作区每个团组织都应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扬长避短,使协作区内各单位的共青团工作真正做到物尽其材,人尽其用。可以打破以往“众人齐上阵”的做法,即无论什么决策,所有的基层团组织都照搬执行,没有考虑到其自身情况:有的团员数量不足,难以开展;有的基层团组织力量薄弱,很难达到预计效果;有的团建不够规范,只是敷衍了事等等,可以以协作区为单位承担活动,着重对各单位资源进行统一调配,发挥资源整合集聚优势,形成共青团工作“实、新、效”的新特色。

四、健全机制,保障执行,依靠制度实现协作区管理

没有健全的制度做保障,不能形成规范、持久的执行力,所以协作区应该建立健全以工作纪律、工作职责、绩效管理为主线的工作制度,同时采取量化考核的办法,抓好制度的落实。从传达工作、执行情况、进度效果进行全程跟踪考核,对各项工作按照“周安排、月通报、季考核、年总评”的办法实施考评,真正做到靠制度规范协作区内部管理,靠制度管人管事。同时,完善组织网络,建立联动的工作机制,是保持协作区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定期召开协作区工作例会,做到活动有计划、方案有创新、责任有分工、执行有实效。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篇12

团结出效益,出干部,出战斗力,出形象。这些说法当然都有道理。但是,讲团结是在是非分明前提下的团结,是非曲直的团结,不讲是非曲直的团结是虚团结,假团结。

真正的团结,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它是双向或多向的,需要经常进行上上下下的沟通和交流,最后达成共识,从而达到新的团结。事实上,也只有经过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创造出的团结,才是正常的,稳定的,牢不可破的。

所以我们讲团结,应该讲有原则的团结、明辨是非的团结。这样的团结才会出效益,出干部,出战斗力,出良好的形象;虚假的团结、一团和气的团结、无可奈何的团结、一味忍让和顺从的团结,则往往容易出贪官,出腐败。

一个单位、一个班子,不能一个人说了算,但也不能谁说了都算。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把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既能避免决策时的推诿扯皮效率低下,又能避免“一言堂”、“家长制”或因个人主观武断造成的决策失误。

“五个指头各有长短。”一个领导班子,无论其人数多少,由于各人的水平、阅历、年龄、所受教育等不同,其性格、爱好、看问题的角度及其工作方式和方法均会呈现多样性。有话讲在当面,把意见摆到桌面上来,是增强团结的有效方法。长期在一起共事,要做到和衷共济,就要多交流思想,包括相互交换各自持有的意见,而且越是不同意见,越要当面交换。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应该多沟通,要相互理解和尊重,求大同、存小异,取长补短,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

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真团结是大境界。在团结问题上,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党性,也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在一个班子里,要形成团结一心干事业、齐心协力抓工作的良好局面,关键在于班子成员要有良好的党性修养。“一把手”要坚持讲党性、树正气,虚怀若谷,以德服人;其他班子成员要增强大局意识,积极配合,相互支持,合作共事。要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不和稀泥;在一般问题上讲感情、讲友谊,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使班子成员之间成为政治上志同道合的同志、思想上肝胆相照的知己、工作上密切配合的同事、生活上相互关心的挚友。

用高尚的人格增进团结,用坚强的党性保证团结,用共同的事业维护团结,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团结,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团结。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最重要的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搞好团结,最重要的是按规矩办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规定。凡是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要人事任免和大额度资金使用,都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多沟通多商量,集思广益,择善而从,集体讨论决定,绝不能搞“一言堂”,一个人说了算。集体决策一旦作出,即便个人有保留意见,也要各负其责,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绝不能搞自由主义,发出“两种声音”。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篇13

团队和项目团队的定义

斯蒂芬罗宾斯(1997)认为,团队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这一定义突出了团队与群体的不同。所有的团队都是群体,但是只有正式的群体才称得上是团队。他对团队的理解主要是团队的协作效应。

麦肯锡顾问卡曾巴赫(Katzenbach)则是从团队的任务角度提出团队的含义:“团队就是由少数有相互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他对团队的理解则是侧重于团队的构成要素。他认为,只有具备这5个要素才能构成一个团队,否则只是一个伪团队或者工作群体而已。

对团队绩效测评方法研究较深的国内学者徐芳(2003)认为,团队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通过彼此协调各自的活动来最终实现共同的目标。

项目团队可以定义为由相互承担责任的项目组成员组成的、为实现特定的目标和任务而协同工作的组织,它通常是为了设计一个新产品或者提供一项新的服务,往往随着任务的结束而解散,大多数的高科技企业都设有项目团队。

较之工作团队和虚拟团队,项目团队有其自身的特点:根据划分团队的两个维度,项目团队的成员构成稳定性和任务的复杂程度介于工作团队和虚拟团队之间。总体来看,任务的技术性要求较高,人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较高的任务复杂程度要求项目成员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因此具有较高的创造性和自主性,非常重视自我实现和组织及他人的认可。项目团队的目标明确,且一般具有时间限制,而工作团队的任务具有常规性,虚拟团队的目标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项目团队一般具有较明显的生命周期,根据各阶段的不同特征,管理方法会有所区别。

团队绩效考核的重点问题

(一)绩效评估的的客体:是个体成员还是整个团队

Pascerellayer(1998)认为,团队绩效评价应以成员个人完成工作的状况为基本依据,理由是:激励只能作用于个人而不是群体;技能的提高和行为的改进最终必须落实到个人。若仅考核团队绩效,个体的努力得不到充分的肯定,就容易造成社会懒散现象,即个体由于参加团队工作,其工作效率比自己单独工作时的效率反而大大降低。此现象一旦在组织中蔓延开来,不仅会影响组织绩效,还会毒害组织文化。同时,由于绩效考核与薪酬及个人价值的实现相联系,因此,在团队中,能力高的成员倾向于对个人绩效的考核,从而得到更高的认可和报酬。Zingheim和Schuster(1997)则认为对个人的考评应考虑团队的整体绩效,因为团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团队成员间的团结合作,理解支持,若评估集中于个体层面,会导致个人主义盛行,忽视团队的协作精神,阻碍信息、技能的共享和绩效的提高,降低团队工作的优势。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往往采取一种折中的方法,即按一定比例兼顾团队和个人两个层面的绩效考核。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还没有一种很好的办法可以科学地确定这个比例,但是,如果从团队性质的差异、团队所处的阶段等方面来考虑,那么至少可以确定考核的天平是更向个体的一极偏还是更向团体的一极偏。

(二)绩效考核的内容:结果、行为还是能力

对于绩效内涵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即“绩效是结果”、“绩效是行为”和“绩效是能力”。Bernardin将绩效定义为“在特定的时间内,由特定的工作职能活动产生的产出记录,工作绩效的总和相当于关键和必要工作职能中等绩效的总和(或平均值)”,这是“绩效是结果”的典型观点。 Murphy等人将绩效定义为“一套与组织或个体所工作的组织单位的目标相关的行为”。近年来,以能力作为绩效的观点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这是以评估个体所拥有的完成某项工作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方式。伴随着这三种观点的诞生和发展,绩效考核大致经历了基于结果、基于行为以及基于能力的三个考核发展过程。

但笔者认为,虽然这三种观点相互区别,且都是在否定前者的基础之上产生的,但是,如果不带入特定的环境,特定的组织,及组织发展的特定时期,那么三者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优劣。如果组织下达的目标非常清晰,基于结果的绩效考核是最容易实施,也最有效;相反,如果目标模糊,无法准确衡量其结果,这种考核方式就会失效。

基于能力的考核方式理论上是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最具有激励效果和长期效应,最有利于组织不断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达到效果。因为能力是无形的,它依附于个体,既受主观因素的控制,也受各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很难用标准化的方法衡量个体的能力,即使是方法对组织期望成员所具有的能力和特质作出了解释,但这些解释仍是描述性模糊语言,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难以做到真正的科学公正。

基于行为的绩效考核方法通过考核员工为实现既定的结果所必须做出的行为来实现对结果的控制,由于行为必然是建立在某种能力基础之上的,并且行为比能力更具有外显性和可测性,因此一定程度上,该方法兼顾了组织目标和个人能力。但是,绩效考核中容易出现目标置换的现象,一味对行为测评会导致成员将行为作为目标,进而影响实际目标的实现。因此,无论哪种考核方式,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要求,不存在一种绝对好的方法。

基于项目团队生命周期的绩效考核

(一)孵化诞生期

这是指团队形成前到团队正式形成的一个阶段,是选择合适的项目成员组成团队的时期。

1.考核的客体是个人。由于团队的首要任务是筛选项目组成员,根据项目目标的要求,选择最为合适的人选组成团队,所以考核的对象是个人。

2.考核的重点是能力。从项目团队成立的目的来看,它一般是为了开发一种新产品或者提供一项新的服务,因此对成员的知识技能要求较高,需要成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知识储备以及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同时,成立项目团队,意在发挥团队快速响应和凝聚集体智慧的优势,更加需要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合作相互支持,所以需要较为系统地考核成员的协调合作能力,包括:对团队其它成员工作任务的认识、口头交流、个人成长、问题解决、责任承担、领导技能等等。因此,在选择项目团队成员的时候,通过对被选者专业技能、基本素质当然也包括过去的工作经历和背景等各方面的考核,最终确定较为合适的人选。

(二)成长期

这是团队正式形成之后,团队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团队成员开始通过个人努力和彼此的合作共同在所研究的项目上获得初步的成就。

1.考核的客体是团队。团队成立之初,成员合作的意识还没有形成,工作的独立性较强,此时的工作重点应该是营造一种信任、关怀、相互支持的合作氛围。同时,项目也刚刚起步,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个人的贡献还无法准确衡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过多地衡量个人绩效,特别是个人产出绩效,不仅不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也会由于准确性不高而使成员产生不公平感,从而对团队工作形成抵触情绪。注重团队整体绩效的考核,可以向整个团队成员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即必须注重团队的整体效率,共同开发团队能力。同时,对团队绩效的考核还可以提高团队成员对自己团队的自豪感和所有感,并不断提高其认同感和归属感。

2.考核的重点是行为。刚刚进入一个新的团队,如果此前没有进行过合作,成员之间会由于陌生感而信任度较低,彼此在沟通和交流上存在困难,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磨合,工作进度也很缓慢。如果不通过有意识的加强合作意识的培养,难么磨合期就会较长,从而影响目标的实现。因此在项目团队进入成长期时,绩效考核的重点应该放在对团队成员行为的考核之上。绩效考核不仅仅是一种过程的监督和事后的衡量,更是一种对员工行为进行引导的方式。作为一种信息的传播途径,通过评估的本身,反馈以及与薪酬的联系,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告诉被考核者,组织鼓励什么样的行为、反对什么样的行为,从而引导和鼓励成员采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和行为,主动参与团队工作,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学习,使项目团队尽快度过磨合期,向着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

(三)成熟期

进入成熟期,团队工作进展顺利,项目取得关键性的突破,团队成员自由沟通,合作意识加强。

1.考核的客体是个人。此时,应该加大对个人绩效考核的比重。因为项目已经取得一定的突破,目标接近实现,团队成员的成果和贡献相对比较清晰,可以较为准确的衡量,需要对其加以肯定。如果仍然只是停留于对团队绩效的整体考核,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利益分配,个体会逐渐产生不公平感,因为随着项目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目标的逐步实现,个人由于态度、能力、技术支持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贡献度的差距会逐步扩大,客观上会有成员的贡献大于其它人,如果不及时加以肯定和认可,那么就会挫伤这一部分核心成员的积极性。

2.考核的重点是结果。成熟期的团队首要任务是推动工作进展,以保证最终成果的实现。由于既有的工作方式已经基本形成,合作沟通的氛围已经建立,如果仍然强调对个体行为的考核,会使成员将大部分的注意力投入到日常的工作行为和方式之上。事实上,鼓励行为的本身并不是目的,关键是行为带来的结果,合作和交流是团队的基本工作手段,但手段不能代替目的,项目及时高效地完成才是项目团队的存在目的。如果不以任务为导向而长期进行行为考核,容易使个体忽视目标和结果,影响工作的效率,例如,过分的注重沟通和交流,造成决策时议而不决,贻误时机,或者意见趋中,成员过分尊重群体意见,不愿表达自己突破性的想法和思路。

(四)衰退期

项目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团队即将解散,此时需要对整个项目团队作一个综合的评估。

1.考核的客体兼顾个人和团队。进入衰退期,绩效考核一方面需要通过对项目团队的整体绩效作出评估,以考核项目的完成情况;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团队成员绩效作出公正科学的总结,这不仅决定成员能否取得公平的报酬,也是其进入另一个团队的基础。

2.考核的重点主要是个人的综合绩效以及团队的产出。项目团队任务明确,业绩是团队成立的最终目的,因此在项目团队解散之际,需要对目标的实现情况作一个综合评估,以此判断项目的成功与否。对个人也需要做一个总体的评价,尤其是产出和能力的评估,组织需要对此进行备案,成为以后的项目团队选择成员的重要根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