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闽台文化论文实用13篇

闽台文化论文
闽台文化论文篇1

(一)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起源于1994年“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的“社区总体营造”活动,借鉴日本造村运动,通过社区自主提案,实施文化设施基础调查,了解社区文化历史脉络以及目前的发展状况,然后进行整体规划发展和设计,并由政府给予相应的资助和指导。这一活动以民间为主导,通过人文重建,打造基于乡土的创意理念,特色鲜明。其中,特别关键的是将文化产业与文化工业进行区分,体现了创意文化的独创性、地方性及差异性。到了2002年,“行政院”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针对不同类型文化创意产业,就人才培育、研究发展、产学合作、租税减免等提出整合机制,配合地方政府、专业人士、民间和企业协作,共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⑥根据台湾有关部门网站及相关研究报告整理发现,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现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运行机制(见图1):众所周知,台湾拥有复杂的历史脉络和文化背景,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紧扣这一鲜明的地域特色,将文化元素运用得淋漓尽致,成功推广出不同的文化创意产业内容:一方面传承并发扬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另一方面却又交错出现了原住民、日本、荷兰、西班牙等地文化剪影,使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奇迹般地呈现出迷人的多元文化交融模式。其划分出的“创意生活产业”形成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分类中独有的类别———“以创意整合生活产业之核心知识,提供具有深度体验及高质美感之产业”,集中在工艺文化、饮食文化、生活教育等方面,其分布与地域、城乡的差别即所在地文化、自然生态体验密切相关,不仅纵向延伸,而且产业间横向整合、跨界经营、多元发展。

(二)启示1.极强的文化保护意识,重视地方特色文化与现代元素的整合。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民众对文化保护的重视,其最大优势在于重视地方特色文化的作用。在此前提下,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民间创造力源源不绝,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性和多样性,同时结合现代美学打造出精致化的文化创意产业,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创意支持。2.完善的政策规划和设计,佐以法律法规保护产业的发展。台湾“政府”通过部门间联动,从不同角度支持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融合了人才培养、科研、产学合作、租税减免、融资集资等诸多方面,通过财政资金的大力扶持,鼓励专业人士和民间机构协同合作,佐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三、闽台文化创意产业联动机制设计

理论上,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中,产业布局存在空间引导型联动模式、产业转移型联动模式、产业链聚集型联动模式和总部经济型动模式等四种模式。⑦对于新兴的闽台文化创意产业产业而言,空间引导型产业联动模式比较合适,体现为闽台同一文化体的资源整合和高度聚集,形成相互协作的产业结构,进一步打造整体竞争优势。在政策设计上,体现为通过一系列的调控手段,改善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环境,深化产业的文化内涵,提升吸引力。闽台文化渊源可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中原移民入闽,以闽南方言和部分客家方言为背景的闽南文化和客家文化,使闽台成为一个具有共同文化的融合区,表现在草根性、边缘性、多元性、开放性的相融合。⑧进一步而言,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坚韧的传承性、非强制的规范性、盲目的非理性、原始的广泛性、现实中的功利性、交往中的人情性、强烈的反差性、多源的兼容性、广阔的辐射性。⑨在这样的背景下,两岸在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上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推动了两岸文化创意产业联动机制基本形成。对于闽台文化创意产业而言,联动机制的设计关键首先在于合理规划、科学引导,切忌盲目抄袭,重复建设。两岸文化创意产业联动机制首先应该从两岸的地域和文化特色出发,妥善规划,谋求差异化关联定位,关注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创意,借助两岸同源同根文化底蕴,设计有关联性的文化创意产品。

(一)打造共同化礼俗互动模式源于上古祭祀的中华传统节日,虽经岁月变迁,却仍保留着祭神、礼佛、祭祀祖先等基本内容。闽台岁时节庆习俗如出一辙,日期一致,仪式也大致相同。闽台共同习俗通过宗教祭祀、喜庆表演等节庆文化充分呈现,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背景,福建与台湾形成了同一民俗文化区,构成形式、内容相近相似的整体,呈现出稳定的传承性、鲜明的现实功利性、强烈的感染力、强大的群体汇聚性、厚重的文化性等特征。⑩台湾乡间流行的南音、高甲戏、梨园戏等戏剧种类均自于福建闽南地区,同时台湾海峡沿岸乡里诸多地名相同,如两岸均有东石、马祖等。其他民俗习惯,诸如服饰、饮食等也都与福建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正如林国平所说的:“闽台民间信俗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是历史的产物,虽然没有雅文化的精致,大传统的高深,但其内核则体现了雅文化的精神,反映大传统的气质”。瑏瑡泉州闽台缘博物馆对岁时节庆元素运用得极为成功:按“春、夏、秋、冬”四个时节,展示闽台两地相同的民俗习性,按照地缘、血缘、法缘、商缘、文缘等五缘关系,分为“远古家园”、“血脉相亲”、“法缘相随”、“开发同功”、“文脉相承”、“诸神同祀”、“风俗相通”等七大部分。茶,亦为闽台民众休闲的主要内容之一。已有上千年之久的茶文化,凝聚着地理灵性。茶类的创制要数福建最多,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茉莉花茶、白茶等品种纷呈,品茶的技艺也数福建最奇。台湾的茶产业,则源自两百年前的福建,文山包种、东方美人、冻顶乌龙等茶类亦各有特色。两岸茶产业延伸而出的文化创意产业,可结合不同时令茶类品种和特色,融以种茶、制茶、售茶、品茶、赛茶等茶乡礼俗,通过不同的创意联想,必能产生独特的文化创意产业效益。由此,在两岸创意业者的互动上,需要在相同文化背景下,结合当前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转移特点,深入研究福建文化创意产业现状,着重布局区域急需的、产业关联度高、知识密集度高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才能有效运用台湾创意企业所带来的知识和技术外溢效应。

(二)深入发掘闽台民间文化内涵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组织,形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宗法制度“尊世系、辨昭穆、别贵贱、继世传统”,反映着宗族和宗法制度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闽台素有“陈林半天下”的说法,台北市陈氏大宗祠和台中市林氏大宗祠最为有名。陈姓源于大陆,皆属中原陈姓后裔。中原陈姓在漫长的社会变迁中,不断徙居他乡,其中大部聚居于闽,后经闽迁至台湾。在闽台农村,几乎村村可见宗祠,宗族制度的遗存,对闽台族亲产生重大影响———宗族通过修谱、标榜郡望、堂号,修建祠堂、宗庙、会馆,举行祭祀、合食会食、迎神赛会等活动体现了宗族的亲和力。与宗族密切相关的民间信仰不可小觑,福建民间信仰在台湾也得到传承,除少数由中原传入的天地、关帝崇拜等,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两岸民间信仰存在着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主要表现形式是福建民间信仰通过分灵、分香、漂流等途经传播台湾后,台湾分灵庙则定期到福建祖庙进香谒祖瑏瑢———起源于五代宋初莆田湄洲岛的妈祖女神,作为海上保护神,在台湾的宫庙多达上千座,信众多达上千万。其他如闽南保生大帝、闽西客家定光佛等,也随着移民入台而得到供奉。祖籍福州下渡的“临水夫人”陈靖姑,佑妇幼济良民,深受百姓爱戴,古田大桥临水宫为纪念和供奉陈靖姑而建,为东南亚、台港澳等地130多座临水宫的祖殿,每年都有台胞组团千余人前来进香朝拜。瑏瑣宗祠和信仰文化实为闽台文化创意产业可进一步挖掘的亮点,然而,对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缺失,使得这个领域成为盲区,前文所提及江氏古民居,在修护的过程造成毁损;部分传统礼俗仪式也因为现代文化的侵吞影响而逐渐湮灭,不复存在。台湾对原住民文化的保护模式或值得借鉴,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台湾学者和政府官员开始关注台湾原住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布农族(Bunun)是台湾原住民的一个族群,人口约4万,主要居住在中央山脉,由于封闭的居住环境,至今仍沿袭游耕农作方式,礼俗文化口耳相传,保存完整。布农族牧师白光胜通过建立“布农部落”,进行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原住民文化保护传承和现代生存方式探索提供经验和借鉴。瑏瑤由此,闽台两地在创意产品设计上,应特别关注居民、开发商或管理者造成的资源被破坏和消亡现象,尽量避免文化的庸俗化;同时合理划定保护范围,制定相应保护措施,通过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聚焦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在现代社会,尽量减少传统文化的变异,确保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核心文化价值的留存。

(三)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及扶持政策随着2009年首个两岸联合培养人才实验区在福建的设立,莘莘学子陆续赴台学习,持续开展已经五年的闽台高等教育合作项目目前已经开始有毕业生,具备两岸学习背景的学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人力资源储备,形成闽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独一无二的人才优势。由此,首先建议福建省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形成联动机制,立足本省经济发展需求和产业升级战略高度,科学分析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特征,进行福建省创意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和资源整合,注重创新、创意能力的培育,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打造适合产业需求的行业环境,切实提升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品质。其次,由于台湾的动漫、工业设计、家居设计、广告、时尚设计等产业具有一定的成熟基础和竞争优势,福建省政府有关部门在制订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时,建议专门设计对台文化创意产业的招商引资政策,通过政策设计和行业协会牵头,推动福建省文化文化创意产业脱颖而出,而台湾相关厂商与福建各地具有优势的外贸制造业结合,也可助力台湾厂商拓展大陆市场,同时提升福建省制造业附加值和品牌形象。

(四)以民间力量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台湾有近500万客属同胞,约占台湾总人口的17%。客家是汉民族中重要而独特的民系,流离不定的辗转迁徙,使得客家先民时时、处处扮演着外来住家的角色,故被称为“客家”,并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中原传统文化为核心,同时又带有浓厚的南方各土著文化色彩的新文化形态———客家文化。台湾苗栗为客家大县,60%以上人口是客家人,大部分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从广东、福建一带移民台湾。每年4-5月桐花盛开季节,当地政府以“花现山城美乐地”为主题策划的“苗栗客家桐花祭”,结合苗栗桐花盛开、翩然飘落之“四月雪”美景,由协会、社团、基金会等民间艺术机构举办配套活动,同时在流行青春剧中刻意安排“桐花祭”植入,使得“桐花祭”成为一个结合赏花、歌舞表演、木雕展览、绘画写生、制作彩陶、集体婚礼等活动嘉年华,在吸引游客的同时也展示了客家文化与内涵。政府的角色定位为政策制定,但并不参与市场运作,政策需要市场内各方来具体执行,社团、协会等民间机构就是其中重要的参与者。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民间机构的参与不可或缺,作为“客家人的中转站”、“客家摇篮”、“客家祖地”,福建宁化石壁的“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永定“土楼文化节”等活动都吸引了众多的台湾客属。但由于现有活动均存在内容相对较为单一的现象,举办活动时虽有较大的影响,但后续发展尚需发力。由此,建议由地方政府牵头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社团、协会等民间机构参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加强两岸民间社团和机构的互访,设计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进一步发挥福建作为台湾大部分人祖籍地的文化联想。如在福建客家属地,可融合永定土楼建筑群,以及连城姑田“游大龙”、罗坊“走古事”、芷溪“花灯”等节庆习俗,整合“闽西干”、“九门头”、客家擂茶等饮食文化,提升两岸文化的互动性,同时通过系统的规划和精心的设计,在原有祭祖等活动的基础上,借鉴台湾经验,设计精致的艺术品创作、创意设计竞赛、文化展演等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客家文化品牌内涵得到提升和整合,不仅能够吸引台湾客属,对大陆游客而言同样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两岸文化融合、传承与弘扬由此绵延不绝。

闽台文化论文篇2

70多场次的活动,将泉州浓缩成一座活色生香的千年闽南文化大观园。穿行园中,美不胜收、一步一叹。这里面最原始的是“祭祀郎君”仪式,最原汁原味的是闽南红砖建筑美术摄影展,最价值连城的是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的世界各地记录闽南文化传承传播的文物瑰宝展示,最闪耀闽南文化精华的则是《闽南风·四海情》文艺晚会!

文艺晚会:汇集闽南文化之精华

在6月16日晚举行的开幕式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榕明宣布文化节开幕。中国副主席林丰正,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德铭,全国人大常委、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台盟中央副主席汪毅夫,国侨办副主任任启亮,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中华文化联谊会会长赵少华,中国侨联副主席乔卫,全国人大常委、台盟中央副主席苏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武寅,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会长雷元亮,知名侨领陈永栽、林树哲、蔡天宝、杨孙西、许健康、陈明金、陈祖昌,台湾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法国埃罗省议会副主席、副省长亨利·卡巴内,土耳其梅尔辛伊尼塞市副市长·泽基·伊塞和海努拉赫·尤瑟苏伊,以及部分福建省和泉州市领导参加开幕式。

蔡武代表文化部向长期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的海内外各界朋友表示感谢。他说,适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颁布10周年,6月8日又是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我们此时相聚在“多元文化宝库”泉州,与海内外宾朋一同共商中华优秀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创新,可谓意义深远。衷心希望两岸同胞以及全世界闽南人以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为契机,以文促情,以情聚心,在交流中增进了解、增进信任、增进友谊。

林丰正在致辞中表示,长期以来,闽南文化始终保存古汉语精髓,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庞大而独特的文化圈。台湾属于闽南文化圈的一环,语言、血统、文化上的亲近,为两岸文化交流提供了深厚的基础。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期间,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将充分展现闽南文化的精华,盛会的举办将搭起闽南文化交流桥梁,充分展现闽南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并为闽南文化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陈德铭代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向海内外乡亲表示问候。他说,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的举办,印证了海峡两岸同根、同族、同文化。长久以来,闽南人铸就了闽南文化,闽南文化深入闽南人血液,广大海内外闽商在闽南文化的熏陶下,发扬敢拼、爱拼、善拼的精神,不断艰苦创业;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我们希望在庆祝节日、传扬文化的同时,亦能在发扬闽南精神、闽商精神上赢得突破,并衷心祝愿闽南文化与闽南人创业更加辉煌。

随后的《闽南风·四海情》文艺演出,以恢弘的气势、典雅的气质向四海嘉宾展现了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演出中最为摄人心魄的节目是南音表演。南音是泉州地区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项目,是世界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代表。它汇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吸取了元曲、戈阳腔的特长,由中原移民带来闽南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会一体而逐渐成为词曲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的美妙乐种,尤长于抒发乡人思亲、游子怀乡的真挚情怀。舞台上那如怨如慕、如丝如缕的南音妙曲之音,就犹如南国夏夜的玉兰花香,一阵阵沁人心田。而回乡参加《闽南风·四海情》文艺晚会的泉籍歌星张明敏告诉大家,“闽南人都有一颗爱国心,一份家乡情,不管走到哪儿都将家乡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牢记心底”。

文艺演出前,武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闽南文化研究基地授牌。泉州市长郑新聪则与2014世界闽南文化节举办地澳门的代表陈明金进行了会旗交接。

展示中心:为闽南文化开窗

为配合世界闽南文化节的举办,泉州组织建设了弘扬闽南文化的重要工程,也是展示闽南文化世界性的窗口——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

6月17日上午,“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开展仪式在泉州市博物馆露天广场举行。蔡武、汪毅夫、任启亮、赵少华、苏辉、武寅、雷元亮等领导,以及香港南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树哲先生、新加坡福建会馆主席蔡天宝先生、台湾中华文化总会秘书长杨渡先生等与各科研单位、学校工作人员、海内外新闻媒体记者共400多人参加了开展仪式。

开展仪式上,中共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女士致辞后,主礼嘉宾在掌声中一起推动开展仪式彩杆。

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设立于清源山下西湖公园北侧的泉州市博物馆内,该中心展示面积为6500多平方米,由主题馆、闽南音乐戏曲展览馆、闽南传统建筑展览馆、闽南传统建筑石构建展示区四个展区组成。展示主旨是呈现闽南文化独具特色和多姿多彩,以及闽南人敢为天下先的开拓进取精神,讲述闽南人从历史走向未来的故事,同时也唤起世界闽南人对本土文化的珍视,共同保护和建设世界闽南人的和谐家园。

中心的展示内容有五大部分。首先是“方言古韵,美在乡音”。该展厅除了介绍闽南方言的形成和特征外,还讲述以闽南语为载体发展出来的方言文学和文艺形式,如诗词、歌谣、俚语、故事、音乐、戏曲等。

第二部分是“文化渊源,美在底蕴”。闽南文化传承于中原文化,融合原住民闽越人文化、以及海外文化,经先秦至唐五代的形成、宋元的发展、明清的传播,成为影响广袤的世界性闽南民系文化。

第三部分是“慎终追远,美在亲缘”。闽南人在移民和再移民的历史过程中,保留了中国最为完整的宗族文化形态。该部分展示闽南宗族郡望堂号、大量族谱、历史照片,并透过多媒体投射等方式重现谢谱祭祖场景等,向观众呈现延绵不息的宗族文化。

第四部分是“多元信仰,美在和谐”。闽南历史上多元的族群构成,曾蕴育了多元宗教、多神信仰和平共处的人文奇观,本土化的儒道释和民间信仰融为一体,外来宗教如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摩尼教等也渗入闽南文化。

最后一部分是“遗产绚烂,美在传承”。从精致传统手工艺品的展示,到闽南建筑多样化的介绍,和闽南地区人文荟萃、英才辈出的说明,都在向观众展现闽南文化遗产的无比绚烂。文化论坛:召群贤毕至论道

6月17日上午,文化节的又一大轴节目——闽南文化论坛,在泉州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办开幕式。汪毅夫、武寅等领导出席。

这是一场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共同交流闽南文化研究成果的盛会。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两岸的嘉宾共300多人参加了文化论坛。

武寅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希望这次论坛能进一步坚持和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围绕主题,广泛交流,深入研讨,共同促进学术的繁荣与发展。

论坛会上,部分专家学者进行了主旨发言,并与大家共同探讨和分享了闽南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内容涵盖闽南方言、宗教、戏曲、文教等诸多方面。主论坛还向外延伸了“郑成功与闽南文化”、“闽南文化之戏曲系列讲座”、“闽南文化引领泉州品牌发展”研讨会,每个研讨会同样新意无穷、硕果累累。参与论坛讨论的学者一致认为,闽南文化随着闽南人跨越海洋传播到世界各地,现在已经成为祖国与海外华人的重要精神纽带。闽南文化的研究与开发,对于团结各地华人共同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意义重大。

闽台文化论文篇3

闽南地区地处东南,历史渊源悠久,文化沉积多样,既保留了非常多的中国古代文化印迹,又有“大陆性”农耕中国非常罕见的海洋文化,其宗教流播、古汉语存留、宗族文化、民居建筑、商业传统、戏曲音乐等方面,既有特色又有丰富性,都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可以说,如果有众多学者致力于此,闽南文化研究完全可能成为国内地区文化研究中最有生发力的种类之一。然而,因为众所周知的政治隔离,原本只是福建省下属行政区划之一的台湾,一跃成为具有特殊政治地位的焦点;而因为先后几次文化变故,本来深受闽南文化影响的台湾,也成为一个五方杂处、潜流暗涌的文化复合体。国内研究界由此逐渐出现了一批专事台湾研究的学者,以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和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等专门研究机构为核心,形成了台湾研究这个颇具热度的专业。与此同时,闽南文化研究往往就被闽台文化研究这个题目所包容了,闽南文化研究从母体的地位跌落,反而经常成为附属台湾研究的一个子课题。这样的研究往往不能深入闽南文化的基质纹理,也往往难以深入地了解闽南文化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存在,对于闽南文化的解释只能是肤浅的、浮光掠影式的,缺乏地区文化研究的厚实与敦诚。

戴冠青教授的研究则是我所见的最贴近闽南、扎根闽南的研究之一。

在《想象的狂欢》一书中,戴冠青教授坦陈自己的研究缘起于“对闽南文化的热爱”,并试图“在‘荆棘丛生的荒草地’上蹚出一条新路”,于是其花费了十年时间,选取了闽南民间故事这个文化沉积最为丰厚的角度进发,以历史传说与现实存在两个维度交互印证,来破解闽南文化的魅力密码。在研究过程中,戴冠青教授本着穷尽材料的原则,阅读了数量庞大的闽南民间故事材料。这些书籍大多属于民间故事系列,民间语言往往比较粗糙,条理性也不可能很强。而戴冠青教授这个出身文艺学、以“美”为本业、视文学语言为生命的作家协会主席,要潜心默志、埋头阅读这些民间故事,倘若没有强烈的本土之爱支撑着,那还真是不很容易做到的。至于说还要在对这些民间故事熟稔于心的基础上,寻其统绪,考其源流,明其本末,再对其进行分门别类,区隔定谳,那就更是不容易了。

正是基于如此认真的态度,在《想象的狂欢》等论著中,我们可以时时看到作者操控着各种闽南民间故事、闽南地区文献、闽台风俗人情,了若指掌,恢恢无间,行有余力,让人不禁慨叹于作者对于所研究对象“穷究本源”的治学态度。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陈益源教授在为《想象的狂欢》一书作序言的时候,谈到阅读本书的“一连串奇妙的景况”,“过去几个月内,仿佛无论我去哪里,《想象的狂欢》书里相关的篇章就会出现,如影随形”,并且慨叹“闽南民间故事实在太丰富了,丰富到不管我走到哪里都可以发现它们的无所不在,并且透过冠青教授的深入剖析,令人印象深刻,想忘都忘不了”。这种景况的出现,显然不是凭空而出,其实正是戴冠青教授的研究扎实而厚博的实证。

闽南文化的另一种暸望

闽南文化研究方面,经几十年积累,产生了不少论著。戴冠青教授的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从闽南民间故事入手研究闽南文化,并把闽南民间故事作为闽南文化镜像进行观照,这个角度很新鲜,也很有针对性,目前还很少人做过。而且,戴冠青教授在研究中较好地把细部研究和总体观照结合起来,我认为其专著因此成为目前从一个独特角度对闽南文化进行总体把握的别开生面的论著。

从早期的单篇论文开始,到最近的专著成型,戴冠青教授的闽南文化研究逐步构建出一个非常严整的体系。《想象的狂欢》提出“文化想象与族群记忆”,既提出了“闽南民间故事是闽南地区民众根据闽南社会生活情状想象、创作出来并通过口头讲述的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或传说”,肯定了其“文化想象”的因素,又提出其文化想象中积淀了“闽南族群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精神”,包含有非常丰富的“族群记忆”,以此两种概念出发,提纲挈领。书中从各个角度各个方向对闽南民间故事进行了解读——内中其实不仅仅局限于民间故事,而且融汇了地理、历史、气候、俗语、戏曲等各种文化因素,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解读,可以说,就是一部关于闽南文化生态的整体研究史。

在章节内部,戴冠青教授的研究也能够做到事无巨细、穷发抉微却又高屋建瓴、分合有度。在“闽南民间故事的艺术形象”一章中,有一个十分独特的部分是介绍朱熹原型的民间想象,作者列举分析了《文昌鱼的传说》、《对天祝词显报应》、《计除恶僧》、《葬大林谷镇蟹精》等民间传说,注意到了闽南民间传说中的朱熹在闽南民众崇儒心理下往往形成法力强大、斩邪除妖的正义神祗形象,而武夷山以及江西庐山、铅山一带的朱熹却多是浪漫抒情、邂逅狐仙的书生形象。并且在此基础上,联系闽南地区历史,详尽地阐述了闽南文化中民众崇儒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形成。

温婉的理论沉淀

戴冠青教授做闽南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其文艺学出身的理论背景,与其他做民间文学或者地区文化研究的学者相比,出身文艺学的她,在操持各种理论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在《想象的狂欢》一书中,随处可见厚实的理论沉积。女性主义理论、列维-布留尔的神话学理论、弗莱的《批评的解剖》、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等合适合用的理论与观点不断被用来与研究对象相互印证、互相激发,使得本书在理论深度方面得到了极好的延伸。在“闽南民间故事的叙事特征”一文中,作者还参照普罗普的《民间故事形态学》一书,实际操作了一番,以叙事学理论分析闽南民间故事。在考察了大量闽南民间故事后,作者依据叙事功能的理论进行分析,概括出了几种叙事模式:(1)扬善惩恶式;(2)以智抗敌式;(3)自强不息式;(4)知恩必报式;(5)才子佳人式。并且在具体的模式研究中,提取归纳出几种重要的叙事功能加以分析,这样就化繁为简,对数量繁多的闽南民间故事进行了较好的归纳分类,有利于作者驾驭庞大的文本,也有利于作者从总体的历史源流与文化心理方面对这些民间故事进行总结。这一点,恰恰也是做闽南文化研究的学者们普遍比较缺乏的。

闽台文化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5-0113-06

改革开放后,在两岸20多年的交流中,闽台之间的文化交流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交流利用共同的文化源流,为两岸开启了宝贵的沟通之门。可以说,两岸关系能有今日之成就,闽台文化交流功不可没。就渊源看,闽台血脉相承、文化同根,闽台文化是中华文化范围内的地域文化,而这种地域文化是立基于海西地方传统的。闽南传统文化作为海西地方传统乃至中华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其内涵精深丰厚。

一、关于闽南传统文化

(一)闽南传统文化的含义及内容

闽南传统文化泛指民俗(单民俗方面就包含很多宗族节日现象)、方言、戏曲、建筑、、民间文艺、手艺等事象。

传统文化是一种很广泛的概念。通常所说的传统文化,是指从古沿袭至今的、具有世代相袭特点的文化事象。一般而言,闽南传统文化包括两层含义:其一,这种文化事象必须是从古沿袭至今的。有些产生于近代而不是从古沿袭下来的文化事象,或者对民间社会影响不大的文化事象,便不能算传统文化,一般不纳入闽南传统文化研究的范畴。其二,传统文化必须具有族群认同感及世代传承特点。那些虽然从古沿袭下来,但由于中原人南迁闽南、地域及气候等因素的改变导致迅速解体的文化事象,一般不作为闽南传统文化研究的内容。所以,我们所说的闽南传统文化,不是指单纯中原古汉文化的大量保存及继承,而是指在此基础上结合闽南本地气候、地形、土著文化等而发展起来的文化现象。

闽南传统文化方面:关帝圣君、玄天上帝、开漳圣王、保生大帝、三平祖师、天上圣母(妈祖)、广惠圣王、水仙尊王、广泽尊王、清水祖师三代祖师、惠泽尊王信仰。

戏曲方面:泉州代表戏曲南音、高甲戏、漳州竹马戏、厦门歌仔戏、潮汕与漳州云宵、东山、诏安一带戏种潮剧等闽南地区各类木偶戏。

民间手艺:木版年画、八宝印泥、剪纸手艺、木雕、石雕手艺、漆工、扎灯、染布等。

民俗方面:送王船、拾福分、普度、尾牙、端午、中秋、抢头香、割香、做功德、巡镜、镇五营、巡安等。

闽南民间文艺:舞狮、龙艺、踩高跷、大鼓凉伞、拍胸舞、漳州木偶、泉州高甲戏、同安宋江阵、小坪褒歌等。

(二)闽南传统文化与中华文化

闽南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这一母体文化中的重要分支之一,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种不可分割性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其一,全世界使用闽南方言的人口达4000万人以上。闽南方言的形成与中原汉人在历史上三次大举南迁紧密相联。现泉州、漳州等地使用的闽南语中的“十五音系统”即源于东晋中原汉语。中原汉人的第二次大举南迁是在唐末年间,带来了唐朝的中原汉语。中原汉人第三次大举南迁大约在宋高宗年间,带来的是唐宋时期的北方方言。这种北方方言就是现在流行于闽台等地的闽南方言前身。由于历史与地理方面的原因,闽南方言至今基本保留唐宋时期中原汉族北方方言的风貌。其二,闽南的经济文化和风土习俗源于中原文化。现在的泉州地区,包括惠安、南安、晋江、石狮等县市,其工商文化和风土习俗保留着与中原文化非常密切的乡土遗迹。泉州、惠安、晋江的梨园戏、高甲戏、南音南曲等戏曲艺术,至今仍保留着晋唐时期的艺术风韵。闽南文化在其历史变迁中,历经沧桑,但始终保留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无论土木建筑还是石雕木刻,无论是造船打铁还是渔猎农耕,也无论是婚丧礼仪还是节日庆典等,至今仍可以从中领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余韵。其三,闽南沿海地区有着悠久的造船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福建的先民就“以船为车,以楫为马”。隋唐时期,泉州地区是当时全国主要的造船基地之一。宋元时期是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时期,也是泉州地区造船业最发达的时期,惠安的洛阳、白沙、西方、百崎、秀涂、崇武,石狮的坩江、祥芝,晋江的永宁、金井、深沪、东石、安海,泉州的乌屿、埔等地遍布船厂。其四,闽南地区自古以来海外交通贸易发达。在宋元时期,闽南作为福建南部的一个重要地区,也是进行海外交通贸易的重要港口。两宋时期,泉州、晋江、惠安等地的海外交通贸易非常发达。其五,闽南沿海地区的人民,自古以来以海为生,世世代代以海为家,奋斗不息。闽南沿海由于其土地贫瘠、海岸线长,老百姓大多以海为家以海为生。深海捕捞、远洋运输、近海养殖。战狂风、斗恶浪,以海为生,成为闽南渔区人民世世代代奋斗不息的历史画卷与现实写照。

二、深入研究闽南传统文化的现实作用

(一)有利于加强闽台交流、促进祖国统一

总书记2006年元月视察福建时指出,80%以上的台湾居民祖籍福建,闽南话也是台湾的重要方言,闽南文化深深地扎根在台湾民众精神生活中,福建要运用这些丰富资源,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我们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发挥闽南文化资源优势,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深化闽台文化交流,促进祖国统一。

闽南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厦门、漳州、泉州与台湾一衣带水,是台湾民众的主要祖籍地。人们常说的闽台之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优势也在这里充分展现。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不同历史时期南移的中原文化与古闽越文化、外来文化多次交融、层层积淀而发展起来的。宋元时期,海外交通贸易发达,泉州刺桐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闽南文化随着“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传播到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各地落地生根、发萌滋长。特别是作为共同文化区域的闽南和台湾,尽管历史风云变幻,但闽南的文化习俗和文化精神至今仍然深深地扎根在两岸和世界各地的闽南人的生活方式之中。“闽南”这两个字,在海峡两岸,在一代又一代同胞的心底,始终是一个难以割舍的理念和向往。

泉州、漳州、厦门三地,也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和保存地。闽南文化与台湾地方文化之间,可谓“一脉相承、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基因处处可寻,构成了闽台文化之间多彩的景观。200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的10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40多项与台湾地区有着紧密关系,有许多至今仍在台岛广为流衍传播。福建地方戏曲中,在闽南一带盛行的梨园戏,素有“宋元古南戏遗响”的美称,弥足珍贵,

在台湾都拥有热心的观众;歌仔戏(也称“芗剧”)既是福建的五大地方剧种之一,也是台湾的主要地方剧种,它发萌于闽南,成形于台湾,返流入闽南,至今盛行两岸,成为闽台文化同根同源的鲜活见证;精美精细的木偶雕刻、雅致幽婉的南音、脍炙人口的闽南歌谣等无不传载着两岸的文化关怀和诉求。

近年来,持续不衰的“闽南文化热”吸引了两岸各界的关注。海西文化论坛、闽南文化节、闽南语歌曲大赛、两岸姓氏谱牒展暨学术研讨会等文化活动和学术活动,使闽台文化交流更加主题鲜明、深入广泛。“闽南文化热”,也推动了以“闽南文化”为主题的闽台文化交流进一步密切与丰富,成为维系两岸人民情感的重要纽带。我们可以期待,随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和发掘、整理、交流的加强,必将使“五缘”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六求”(经贸、交通、旅游、农业、文化交流和载体建设)进一步拓展、合作,也必将为闽台关系的良性互动和发展提供重大的物质和精神支持。

(二)有利于传承文化遗产、促进文化繁荣

闽南地区文化积淀深厚,传统文化生态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泉州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6个综合性试点之一。泉州拥有20处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项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数量列省内各设区市之首。漳州是1986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国保单位15处、省保单位58处、6个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厦门市现有7处国保单位、19处省保单位、5项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8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闽南三地的文化遗产项目分别占福建省目前拥有的部级和省级保护名录项目总数的51%和43%。同时,全省26个部级民间艺术之乡中,有18个聚集于此;同时还聚集了众多成规模、成建制的民间职业剧团;民间南音、北管吹奏、吟诵等民间社团更是近2000个。流布于闽南民间的乡土文化,灿若星海,美不胜收。

海内外闽南乡亲、闽南籍闽商,是保护和弘扬闽南文化的重要力量。热心文教、回馈桑梓,是海内外闽南乡亲和闽南籍闽商的共同心愿和实际行动。在闽南,许多文化设施场馆、民间信仰场所的建设,民俗文化活动的举行,都是在闽南乡亲、闽南籍闽商捐资捐赠下而成;在闽南,无论是政府、社会、民众,还是台胞、侨胞,无不希望闽南文化代代相传、薪火不熄。闽南还是全省经济发展最快、最活跃、基础最扎实的地区,当地党委、政府亦高度重视社会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及其闽南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随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和发掘、整理、交流的加强,有利于传承以闽南文化为主的优秀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以地域文化的繁荣推动海西以及全省文化的繁荣。

(三)有利于促进文化强省建设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福建文化强省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十分强调文化是根、是主题,文化是软实力、是生产力。2006年3月,在厦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研讨会上,黄小晶省长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加快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具体要求和目标任务。2008年,福建省人大开展了“一法一例”(《文物保护法》《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的执法检查,主题是文化遗产保护。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还多次深入闽南地区调查研究,提出了闽南文化整体保护的措施和办法。同时,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周密研究和多方论证,制定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从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保护目标,到保护范围和对象、保护方法、步骤和计划、保障措施和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强调对闽南地区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要坚持试点先行、总结巩固、规范交流并推广;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用、重在实效。有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有文化部的精心指导,有国家一批专家学者的关心帮助,有省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有闽南三地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随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和发掘、整理、交流的加强,一定会不断取得新成果,从而对全国和全省其他有代表性区域文化的整体保护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福建文化事业繁荣、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强省建设。

三、闽南文化传统传承研究现状及举措

(一)在全国首创文化遗产学校教学机制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泉州市政府就把南音纳入到了中小学校音乐教学课程。泉州师院开设南音专业,招收本科生。厦门在幼儿园开展“闽南民间艺术教育的课改实践”,在小学建立“闽南童谣基地”,在中学开设“闽南文化基础课程知识”,先后编辑出版了8本乡土教材。而漳州则在小学开展了木偶戏、锦歌、灯谜等教学课程,还成立了相关的少儿艺术表演团体。

如今,这一成功的实践已为国家政策所借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指出:“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

(二)建立文化遗产社会普及机制。让专业传承与社会普及相结合

据不完全统计,泉州、厦门、漳州三市的南音、北管、咏诵等民间社团近2000个,民间职业剧团250多个。泉州专门成立了拍胸舞俱乐部,厦门举办各类打嘴鼓培训班等。2005年1月,《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福建成为全国最早以省级立法形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个省份之一。这将更好地保持闽南传统艺术多样性、完整性和独特性风貌。

(三)开展基础性的调研工作

近年来,福建省文化部门已经作了两项基础性的调研工作:一是“非遗”项目保护现状调查。调研的福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232人。调查结果显示,“非遗”项目中自我造血能力较强、有一定产业基础和市场规模的约占10%,这部分传承人既有艺术基础又善于经营,有适度的市场规模,已探索出一条适应市场规律的经营机制、实现新型的传承发展之路。“非遗”项目中自给自足式的局限型约占55%,这部分传承人有一定的市场意识,基本解决生存的问题,小有盈余。但经营模式传统、观念相对保守。“非遗”项目中自生自灭式的濒危型约占35%,这些非物质文化面临着老艺人相继去世、年轻人转业,得不到及时帮救与扶持,市场萎缩乃至濒临消亡的境地。在保护、扶持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每个“非遗”项目的个性特点和真实需求,采取相应的切实有效的方式和措施。另外,为了记录、保存、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厦门、泉州、漳州三市全面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并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在此基础上,福建出版了《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一部双语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也是福建省第一部完整、系统地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具书。

(四)设立我国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

2007年6月9日,文化部批准设立了我国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厦门、漳州、泉州先行开展区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工作。2008年5月,福建省文化厅组织专家学者经过周密研究和多方论证,制定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从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保护目标,到保护范围和对象、保护方法、步骤和计划、保障措施和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坚持“试点先行、整体保护、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实施原则和“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用、重在实效”实践要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后,省文化厅正协调厦门、漳州、泉州三地按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的要求,分步实施,协同建设,整体保护,力争在规划的时间内。在全国率先建成区域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取得经验并推广。“文化遗产日”期间,省文化厅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了部分文化遗产项目晋京展演展示;部分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展览和讲座;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公益性文化场馆和“世遗”项目免费开放;地方戏展演;闽台传统文化交流项目;文化遗产进校园、社区、农村展览等,呼应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

(五)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方兴未艾

近年来,“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海峡两岸保生慈济文化节”、“海峡两岸民间文化艺术节”、“海峡两岸三平祖师文化旅游节”、“漳台族谱对接和民俗展览”等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持续开展。

2008年,在泉州举办的主题为“弘扬闽南文化,增进交流合作,推动海西先行,加快泉州发展”的首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就有闽南文化论坛、第九届国际南音大会唱、海峡两岸戏剧展演与交流、南少林武术系列活动等15项闽南特色文化活动亮相。

2006年以来,厦门海沧每年举办文化节,并先后多次成功组织了保生大帝神像赴金门、澎湖巡游,有力地促进了两岸文化交流,扩大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知名度和闽南祖地文化的影响力。

2010年,刚刚落幕的为期12天的“庚寅年保生大帝神像赴台湾巡游暨海峡两岸保生慈济文化节”活动由台北保安宫(台湾保生大帝信仰总会)承办,此次活动是厦门海沧青礁慈济宫、漳州龙海白礁慈济宫和台湾保生大帝信仰总会三地合办并轮流承办保生慈济文化节的第一年。活动主题仍为“健康、慈济、和谐”、“弘扬闽南文化、促进两岸交流”,分巡游活动和文化节活动,主要活动有过境踩街、仪阵表演、家姓戏、养生药膳及药材展、古迹艺术展览等。全国政协常委黄志贤和台北市长郝龙斌为启动仪式开锣。来自厦门海沧青礁慈济祖宫的保生大帝神像自北向南,巡经岛内18个县市,巡游包括保安宫在内的9座保生大帝宫庙,这是保生大帝神像巡游时间最长、路程最远、巡游宫庙最多、参与人数最众的一次。大陆第一部公开赴台拍摄的电视剧《神医大道公――保生大帝》也在文化节期间在台北首映。大陆方面组织巡游交流团100多人、旅游团400多人前往参加开锣仪式等活动,随后赴台中、南投、嘉义、台南、高雄等地8座宫庙开展巡游,5月6日从高雄走“小三通”返回厦门。这些活动,既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展示文化遗产和促进对台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对促进两岸同胞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维护祖国的和平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具有其他地域文化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

四、今后闽南传统文化研究的着力点

(一)进一步理解认识闽南文化

闽南通常是指厦、漳、泉。不过,从语言上看,则有一个闽南文化圈,讲闽南话的基本上都是,如福建的龙岩、漳平,台湾地区(台湾同胞的祖籍地主要是泉州和漳州),广东的潮汕地区,海南,浙江的平阳,江西的上饶等等。

闽南保存了很多古老的节日,如普渡节、中原节等保留得很完整。从宗教、习俗、语言等看,闽南确实保存了许多古代的东西。最有趣的是《世说新语》里面的许多六朝口语词,至今还可以在泉州、莆田一带听到。

闽南的确实相当普遍,这也是闽南文化的一个特点。内地其他地方,各个地区有各个地区的,但是像闽南这里,每个地方,每个村,甚至泉州市区每条街道,每个铺境,都有其信奉的神。另外一个特征,就是和生活密切相关,如生病有医药神,生孩子有保生大帝。老百姓某方面生活比较困难,他就会在某方面造出相关的神,如“床母”、“灶神”等。

闽南的宗教文化也很有意思。宗教本来是封闭的,排他性也最强,可在闽南地区,各种宗教却能共存兼容、和谐相处,不同宗教间的冲突斗争基本没有,这种奇观在外地难得一见。

宗教和海洋文化关系很大。传统认为“坐船跑马三分命”,所以凡能保护自己的神都相信。闽南人地区差别很大,观念也有很大不同。像惠安人乡土观念就很重,同样是靠海,但远渡重洋经商。惠安人就特别少,而晋江人却大量往外跑。两个地方靠得这样近,就是没有互相影响。

闽南的历史文化积淀是非常深厚的。从历史渊源来说,是中原传进来的,但传进来以后。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况,它在闽南地区生根、开花、结果以后,就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子系统――闽南文化。而中原文化本身发生变化以后,它却很少与中原文化再进行交流。

闽南文化的形成可能有这么几个因素:第一,源于农耕社会。当时的中原是农耕社会,所以,闽南文化是农耕社会的产物。第二,夷夏之辩,中原中心主义很突出。当时凡不是闽南人,都被称为“阿北仔”(闽南话,北方佬)。第三是海洋的影响。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开始,闽南人就越海渡洋,形成了新的和中原人不一样的品格。第四,宋代以后,理学在福建的特殊影响。后来到了明代,西方文化传进来,闽南得风气之先,多种因素综合起来,就形成一个很奇特的闽南文化。可以说,闽南华侨经历这么长时间,却基本没有受西方的价值观影响,比中原人、东北人更古老。这说明了文化根深蒂固,不容易变化。而华侨来认祖,实际上认的就是文化。

(二)处理好存古与创新的关系

这实际上是闽南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处理问题。闽南人最引以为骄傲的是文化积淀丰厚。方言、南音、南戏都有“活化石”的美誉。但是另一方面,也面临一个问题:对慢节奏的南音、南戏,现代的许多年轻人适应不了、接受不了。怎么办?就拿闽南非常盛行的南音来说。厦门主张以革新来吸引观众。目前,在地处厦门文化艺术中心的厦门夏商好清香美食坊新设的荷音轩,可边品美食边欣赏从演唱到表演方式都令人耳目一新的南音表演,食客如织。可有些泉州人看了,却说这怎么行啊,这还叫南音吗?认为全变味啦。再如现在的女子十二乐坊,争议也很大,但是年轻人喜欢。这有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这样的东西,越古老越好;但是因为很

古老,除了那些忠实的老观众外。年轻一代都敬而远之,它又怎么生存?

存古是优势,也可能变劣势;是优点,也可能成缺点,特别是当它成为创新的包袱和绊脚石的时候。要存古最好不要动,一切都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但这又不符合时代潮流,社会总是在不断地前进发展,人的思想和欣赏习惯也在跟着发展。你要永远停留在那个地方是不现实的。因此,如何保护继承又与时俱进是关键,值得深入研究。

(三)研究视角要革新扩展

闽南文化面临着这么一种尴尬――说起来,闽南文化是正统的中原文化,闽南人经常以自己的文化来源于中原文化而自豪。但它又很封闭,所以造成人们把它当作一个古董,尤其是闽南人,没有自觉地把它放在中华文化背景上来看,经常无奈地面对曲高和寡、后继乏人这么一种尴尬的局面。这是非常严峻的现实。一种地方文化若不向前发展,终究是会消亡的。这可能是闽南文化怎么生存下去要首先解决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怎样把闽南文化同中原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保存的许多东西怎么让它显露出来?这一定要有一种前瞻的意识。首先,作为主体的闽南人,思想观念要开放、革新。其次,客家文化、潮汕文化,这些都要联系起来。再进一步,可能还要联系东南亚华文文化圈。这些都是一个大背景下的产物。

(四)政府要持续加大投入

对闽南文化的保护,政府重视很重要。政府关注了,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很多事情就有条件去做。其实,从事这方面整理、研究工作的还是大有人在。这个工作不做,再过一二十年,有些材料可能就会消亡。因此,抢救是很有必要的。这些年,泉州对这方面的工作比较重视,如南音、南戏方面的抢救和保护措施就很得力。最近,泉州又启动了编撰《泉州文库》的工程,准备每年拿出100万元来整理出版泉州的地方历史文献。这是功德无量的大工程。但还有很多实质性的抢救工作需要去做。抢救的力度若能加大,损失就会减少。尽管从理论上讲。有些文化现象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每一种文化现象的消亡,都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损失。联合国之所以要提倡保护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如果我们能尽早采取些有效的保护措施,起码可以起到减少损失或减缓消亡的作用。何况现在还可以用各种先进的现代科学手段把它相对完整地保存下来,这未尝不是对人类文化的一种贡献。

闽台文化论文篇5

闽台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展现着闽台人民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密切关系。闽台现存的民间信仰、语言文化、民情风俗,宗亲活动等,无不展现着闽台文化的高度认同。

1、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文化构成了闽台文化的独特现象。台湾民间供奉的神祗,大部分与福建地方神相似。据统计,台湾除了中国传统神明外,诸如天上圣母、保生大帝等,都是泉漳民间供奉的神明。

以妈祖信仰为例。妈祖传入台湾后,位居台湾民间信仰之首,祀奉妈祖的天妃庙“无市肆无之,几合闽、粤为一家焉”。在妈祖诞辰前后,台湾民间常举行盛大的“迎神”、“游神”活动,许多妈祖庙都先举行“回娘家”进香、请火并过炉,再回本地庙中举行诞辰庆典,固有“三月疯妈祖”之说。20世纪80年代后,海峡两岸的“三通”呼声高涨,许多妈祖信众不顾当局禁令,通过各种渠道前往湄洲祖庙进香。当局放宽禁令后,“妈祖热”更是席卷全岛。20世纪90年代后,台湾信众更是络绎不绝到福建祖庙进香,数量成倍增加。

台湾学者张殉认为:“‘湄州进香’因此不只是表面的往湄州一地,向‘妈祖’瞻礼,而更可说台湾汉人对祖先所来自的乡土及文化的回归与瞻仰。”[1] “对妈祖崇奉不单是信仰问题,也是在妈祖身上寄托着深厚的源远流长的民族感情。”[2]在某种意义上,妈祖已成为台湾同胞对故土思念的象征,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

在妈祖信众的带动下,台湾其他信众各捧着所信奉的神灵到闽祖庙谒祖。台湾民俗信仰文化对福建民俗信仰文化的认同,即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随着闽台民间信仰的不断往来,这种文化认同感将进一步增强。

2、语言文化

闽南话是闽台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台湾闽南方言被称为“台湾话”,是台湾岛内的主要语言。台湾闽南话和福建闽南话几乎没有差别,其语音系统声母都是15个,声调7种,不论是泉州腔或是漳州腔,所有的韵母都没有超出福建闽南话已有的范围。[3]

长期以来,台湾人民努力保存并传承闽南方言,重要原因之一是闽台文化富有强烈的乡族故土观念。许多从闽南地区迁入台湾或东南亚的姓氏家族,总要顽强地保留自己的母语,这些移民的子孙在语言中始终保存着祖籍地的俚俗语汇和本土乡音。这种力量主要是来自对故土乡情的眷恋,对祖先的爱戴以及对祖先所创造的文化的自豪感。同时,共同的方言也有助于移民们沟通情感,团结互助,甚至身份认同。

如今台湾人仍广泛使用闽南方言,实质是通过这种特殊媒介来承认祖籍、记载故土情思。有一句闽南俗语说:“宁卖厅(屋),不变声(乡音)”。闽南传统文化通过方言、谚语、歌谣融入血液,织就与家园故土千丝万缕的联系。闽南方言承载着闽台人民创造的社会文化,体现了闽台人民共同的价值观,体现了闽台文化的认同。

3、民情风俗

台湾的民情风俗也与福建极为相似,尤其与闽南民俗最相近,如生产习俗、生活习俗、婚丧喜庆习俗、衣食住行习俗等。

如台湾的商业习俗就带有浓厚的闽南地方特征,店主俗称“头家”,被雇佣者称为“伙计”,薪金称为“辛苦钱”。与闽南商人一样,台湾商人也拜关公、财神、天神、妈祖以求平安发财,并利用节令进行祭祀活动,如二月初二敬拜福德正神,让佣工食酒肉,俗称“做头牙”;农历十二月十六日,各商家铺户备牲礼供神,俗称“做尾牙”等。台湾的其他的岁时节庆,如除夕“围炉”、新正贺岁、元宵闹花灯、清明扫墓祭祖、端午插艾和赛龙舟、七月乞巧“普渡”、八月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冬至做“亚岁”等,也与福建近似。

随着年代的更替,福建人在台湾已形成与故乡相同的地域性民俗风情。闽台共有的民情风俗保存着大量的中原古风,在一定程度体现了闽台文化之间的亲缘性,也是对闽台文化的认同。

4、宗亲活动

宗亲文化以血缘、姓氏为传承,是闽台人民进行交流的重要精神纽带。闽台各种宗亲活动,以祭祖认宗和修谱续世为核心,聚合了流散世界各地的同族共姓,把对祖根与本土的双重文化认同合二为一。在台湾的居住地多沿用家乡地名,如安平镇、东山乡、泉州厝、同安村、安溪寮、福安里等。有学者统计,台湾地名用福建故乡地名的至少有91个。[4]沿用家乡地名寄托着移民对祖居地的眷恋,更是让后代子孙保持对祖居地的认同意识。

移民们还经常回祖籍修墓祭祖,翻盖祠堂、续修族谱。族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修谱是不忘本的表现。两岸族人共修族谱,不仅是维护血缘纽带关系的一种需要,更是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外在反映。“其水源木本之念,实相传勿替”,这种民族文化认同的观念代代相沿,逐渐沉淀为强烈的寻根意识。

闽台文化具有同质性。闽台文化的认同,远非上述的语言文化、民间信仰、风情民俗,宗亲活动,还包括闽台在姓氏、学术、衣着、礼仪以及民间艺术等方面。闽台文化也存在差异,如政治制度差异等,但这并不能影响闽台文化内在的同质性。闽台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无论怎样的阻隔,都挡不住文化上的皈依和亲和。

二、闽台文化发展对策

闽台文化脐带的连结是真实的,也是永久的。发展闽台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进一步研究保护发展闽台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与沟通,重建两岸文化认同。

1、政府方面

发展闽台文化交流。政府要发挥闽台文化主的体作用:首先,政府应成立一个专门的闽台文化交流组织机构,组织领导闽台文化交流工作。其次,政府应积极建立一个长效的闽台文化管理机制,做好文化交流每一个环节的策划与控制的规范性,保证闽台文化交流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顺利实施。最后,政府应积极成立一个合法的闽台文化交流基金会,为闽台文化交流提供经费保障,增强闽台文化交流的层次和规模。

2、文化资源的整合和传承

关于闽台文化资源的整合,首先,要整合闽台文化资源,建立大文化的发展格局。其次,要整合文化优势力量,提升文化的规模化与品牌化。最后,要创新闽台文化双向交流平台,建立文化交流品牌。不断开拓创新闽台文化交流平台,探寻多渠道,建立品牌,扩大闽台文化交流的影响度和效应度。

关于文化资源的保护及传承,首先要组织力量做好闽台文化资源的普查、收集与整理,抢救濒临失传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祖祠、祖墓、民间信仰场所等实物文化遗产进行及时的保护和修复。其次要建设好文化传承队伍,对民间艺人进行表彰奖励,授予称号,防止人才流失、文化断层。同时,要做好下一代的文化教育工作,为传承传统民俗文化培养补充新生力量。

3、民间交流

民间文化交流是闽台文化交流的推动力。首先,以政府主导,培育各类对台民间团体的建立,如各种的联谊会、商会、交流协会等,广泛地发动各种社会力量投入到对台文化交流中。其次,加强各类对台民间团体的合作,在更多领域以更多形式开展闽台交流,增进闽台一家的共识,促进两地的融合。最后,鼓励两地各种社团组织的协作。鼓励和支持涉台民间团体与台湾各民间社团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开展政策协调、信息交流、资金筹措、市场开拓等中介、服务功能,并建立长期对流机制,积极开创福建对台文化交流的新局面。

【注 释】

[1] 陈晖莉.传承、变异与发展-台湾社会传统宗教文化的现代性转向[J].东南学术,2009(3) 163.

闽台文化论文篇6

历史上,由于闽台区域远离儒家中心文化,带有边缘文化的色彩,较具开放性、商品性。开放性意指率先收纳域外文化,表现出更大的融摄力与兼容性,商品性则指商业活动的频繁,使之催生了与中原传统的重官抑商相抵牾的商品意识和商贸文化的活跃,历经荷据、日治,中西文化在台湾汇合、碰撞、交流,也使闽台文化原有的商品性得到了深化。开放性、商品性、形态的多元性成为闽台文化的传统与特色,闽台区域文化的内涵进一步拓展,形成了等价交换、诚信经营的理念和农商并重,义利兼顾特点。作为一种地域文化,一方面,闽台文化吸收和保持了中华大地上深深扎根的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意识和内涵,也具有学习、兼容西方文明的特点,形成了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胸襟和敢为人先、务实奉献、富于开拓精神。具有灵活善变、开拓创新和自觉参与竞争的区域文化性格特征。

2、闽台文化的现实――文化产业发展与合作的必然性。

我们今天所谓的闽台文化是个联系古今的概念,既承袭了传统的性格,又在两岸社会的不断演进中发展、变迁着。在闽台文化融合的历史进程中,闽台文化交流曾于1949年退居台湾后而中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大陆实施改革开放后,闽台文化交流才逐渐恢复。到了20世纪90年代,闽台文化交流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闽台区域文化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同时为闽台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越发展,经济越发达,文化的作用越突出,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强力的经济增长极。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流的深入,物质生活的丰裕,消费需求出现个性化、高级化的新趋势,人们购买商品时已不再单纯追求其使用功能,而是日益注重商品与服务背后的观念价值,提高了文化消费力,区域内人们的文化视野变得开阔起来。与此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文化因素的渗透而引发产品的革新和附加值的提高,经济价值越来越取决于以文化为底蕴的价值观念,市场竞争已从产品之间转向文化之间,或者说越来越依托于文化的辐射力,文化价值越来越显示出资本价值。这一新形势无疑也为闽台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市场,也是促成闽台文化资本得以形成的社会和时代背景。而面对闽台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福建)的现实压力,变之为激发闽台区域文化产业奋起直追与发展的动力,乃顺应了闽台文化交流不断紧密深入与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和趋势。

文化产业应成为激活闽台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逐渐获得了共识,区域综合实力的增长、区域经济的振兴,对区域内的文化竞争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文化竞争力已成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台文化产业合作理应成为未来闽台区域经济合作的核心。加强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促进闽台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提高它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是闽台区域现实发展的需要和必然选择。一方面,就福建而言,正逢大陆开始实施“十一五”国民经济计划,正处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扭转粗放增长方式,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阶段,为福建经济发展指出了良好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就台湾而言,近年台湾经济增长趋缓,国际竞争力下滑,台湾亦处于以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另一方面,台湾有比福建丰富的资金、国际竞争经验和高附加值生产能力、市场策划能力,但市场规模相对狭小,人力成本高昂,而福建以及与之相连的广阔的大陆市场,相对低廉的人力资本,闽台区域产业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另外,当下台商投资出现了从传统劳动密集产业逐步向资本、技术密集产业转变的趋势,也给闽台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总之,源远流长的闽台关系和文化传统,丰富的合作经验以及在世界新的发展形势下,文化发展的新理念诉求、文化的资本价值,都决定了闽台文化产业发展与合作是闽台文化现实发展的必然选择。闽台区域文化资源从纵向讲,积淀丰厚,是中国文化版图形成过程中的一支非常重要的缔造力量,蕴藏着巨大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资源一旦转化成文化生产力和文化资本,就会在现有的中国文化产业版图中异军突起。

二、闽台文化资本的形成

1、文化资本的理论分析。

文化资本(culturalcapital)是法国文化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理论术语。这个概念不仅描述文化与(经济)资本二者之间的关系,而且甩来表示本身即作为一种资本形式的文化。某些文化资源,不论是文化实践还是文化产品,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可以成为稀有资源,成为不同社会主体和社会阶级的争夺对象,占有这类资源可以获取一定的物质的和象征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资源就开始成为文化资本,这同时也意味着资本的概念正在向更宽广的领域延伸。

澳大利亚麦考里大学经济学教授戴维・思罗斯比根据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给出了经济意义上的“文化资本”的定义:“文化资本是以财富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的积累。”这种积累引起了物品和服务的不断流动,与此同时,也形成了本身具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商品。不难理解,文化资本具有传统形式资本的基本特征,即能带来增值的价值,指与物质再生产过程密切联系的一种能够带来增值的生产要素。将文化资本看做是一种经济现象,是基于文化资本被认为是具有文化价值的财富,而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文化资本这一概念的提出,足以构成一个新的问题空间,而且是比经济资本更举足轻重的一种资本。文化资本理论也开始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特别是在文化日益被视为一种产业,更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意义,区域文化资本表现为区域文化资源积累的厚度和文化资源开发的能力,越来越成为区域文化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并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区域的文化资本问题越来越具有突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闽台文化与资本的融合。

文化资本和所有的资本形式一样,具有顽强的再生产(乃至扩大再生产)能力,它们共

同维持着社会的再生产。如何将丰厚的文化资源转为文化资本,文化资源的优势要真正转化为文化资本的优势,需要一个对文化资源深入发掘、科学配置和恰当转换的运作过程,要形成文化资本必须实现文化和资本的融合(是一种内在的结合)。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文化与资本的结合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其一,文化当然要由资本来支撑,没有资本支撑的文化自然要萎缩,甚至消亡,这种文化与资本的结合方式只是浅层次的、外在的,资本与文化的这种结合,只是在浅层次上履行了资本的社会责任。在这种方式中,资本还是资本,文化还是文化,它们之间只是实现了机械的结合,而没有实现真正的融合。其二,通过资本把文化引入企业,使企业人与文化人全面结合在一起,创造一种双方共同感兴趣并长期追求的事业。其三,是通过资本和文化的融合,两者相互间的渗透,提供了具有丰富、独特文化内涵的产品或服务。在知识经济时代,通过把文化融入产品和服务是创造财富的最有效方式,提高了商品附加价值和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的可能性。这种方式实现了资本与文化的内在结合,而资本与文化的这种深入结合可以创造出让人意想不到的财富。

闽台作为一个区域,有着不同特色的文化资源,构造了不同的文化空间,代表异质景观,这种文化差异的存在使流动与交换有了可能,也恰恰构成了自身的文化资本,使得闽台文化产品及其生产,具地理性特征,在市场里自然也就拥有了社会注意力和吸引力。而闽台文化资本最终形成与否,就决定于资本与文化的内在结合,其主要途径有三:一是对闽台区域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资本化改造。最具地域性、原创性的闽台文化资源是文化资本的形成的基础性资源条件,这些资源的经营权、开发、利用权等,若向民营资本、外资、台资开放,便形成多元化投资经营的生动局面,实现了文化资源的资本化。二是在文化资本的形成当中,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主要在于创新,创新是从资源潜力走向产业实力的关键性环节,包括内容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三是促进交换,交换是文化资本得以转换生成的条件,文化资本只有在进入流通环节、在可交换的基础上才成为一种资本的。在没有进入交换之前,文化资本往往只以资源的形式存在着,正是交换过程把文化资源资本化,成为可以在文化产品中积淀和传递的象征资本。因而,应促进闽台文化之特色产品与其他区域文化产品进行交换,闽台文化资源只有借助经济资本把闽台文化融入产品和服务,形成了特有的文化价值,得以转换成文化商品,又通过以过去所没有的深度和广度,把闽台文化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在进入流通环节之后,文化资本又通过接受者的文化消费再次转换成经济资本的收益,并最终在交换之后获取资本的收益。

闽台文化资本的形成便是要实现这个意义上文化与资本的融合,我们今天发展闽台文化产业,不仅要面向闽台、面向全国,而且必须面向世界,要把闽台丰富的、独特的、珍贵的文化资源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加以合理开发、包装,通过市场化发展的途径,使之转化为全世界亿万人都能享受的文化商品,扩大闽台文化在中国、在世界的影响。整合和推动开发闽台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这不仅用智慧和美感来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而且将有助于推动我们经济的增长,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还需提及的是,如上所述,最具地域性、原创性的闽台文化资源是文化资本的形成的基础性资源条件,而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也为闽台文化资本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和物质基础,如消费的大众性及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消费社会的来临及其所导致的大众对于娱乐性、消费性、益智性、消遣性文化产品的需求,也是促进闽台文化资本形成的不容忽视的社会条件之一,而新的传媒技术的发展(印刷技术的进步,广播、电视、网络空间等的诞生与拓展,则使之具备了技术的条件。总之,文化产业不同于一般产业,在于它是智能、知识及文化力量的集结与发挥,是整合文化形象与文化艺术生命力,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情境环境塑造及文化艺术的“知识”传递,透过文化资本不断的积累,进而形成一股强而有力的经济力量。闽台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将越来越倚重于文化资本,发展与否取决于所掌握的文化资本的量及其运作。

三、 闽台文化资本的运作

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特点便是,不仅实物产品的生产可以推动经济车轮滚滚向前,也可以通过文化资本的运作来创造财富。文化资本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一种关键性生产要素,如今已成为全球竞相争夺的宝贵资源和市场,文化产业的影响力,是与其掌握的文化资本直接相关的。闽台区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积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启动这些文化资本,使所有这些文化资产的增殖职能得以发挥。如果能在特有的文化资源基础上开发现代文化产业,形成大的文化力,在国内外文化市场竞争中发挥的优势,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着眼于这一目标,闽台文化便不能再保留原本形态,而必须考虑如何通过文化资本运作来促进这种流动与交换;而且对文化资本的运作要有清醒的意识。闽台文化资本的形成后要真正发挥其文化资本的优势,需要一个科学配置和恰当转换的运作过程,这个运作的基本特点应该是如何把文化资本潜在的交换价值真正发掘出来和呈现出来,使它得以在观众那里变成可消费的符号,当然这个过程的演化本身将导致各种文化因素互相的渗透、冲突、依存和重组,反过来也推进区域文化更加复杂和多元的发展。目前闽台文化资源优势未能如愿以偿地转化为文化资本的优势,与缺乏缜密而有效的资本化运作不无关系,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因而在战略上、体制上、政策上等方面要有必要的调整与改革。 首先,对文化资源要有清醒的认识,在对闽台区域文化资源做基本的梳理、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对之进行准确定位,科学扬弃,强化区域文化的个性和竞争力。要对文化资源的性质、层次分类,对转化的可能性进行分类,合理开发、配置、整合,这个转变过程是很复杂的,我们决不能用简单的经济思维、简单的市场思维来催生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变,而要把闽台文化含量、文化内容、文化价值最大、最优化的东西体现出来。如就福建而言,可规划和建设一批大型的历史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若干与台湾关系密切的郑成功、施琅等历史人物的故居、宗祠、台胞祖籍地等重点历史文化景观,提高其中的历史文化含量,增强区域内外大众的消费意愿。

其次,要发挥闽台区域文化资本一体的整体效应、区域文化优秀精品荟萃的集聚效应、区域文化强强联合的联动效应、区域文化要素交融的互补效应以及区域文化交流和影响的辐射效应,让资源共享,区域既分工又协作,发挥资源的整合功能,一是同类文化资源的链接,即在文化理念,在文化人才之间,或者是在文化生产、经营活动之间,这种同类项的文

化资源新组合,如对闽南特色文化的整合,形成区域独特的文化资本,其合力应是强势之所在。张扬区域文化的特色,通俗地讲,特色就是个性品牌,特色就是错位竞争力。二是不同文化资源的链接。这是不同类项的文化资源整合,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近代史中,在荷兰人治下长达38年,在日本人的治下也有50年,又阻隔了近50年,所以,多元文化在台湾共存,从人们的思维、语言诸方面都有了台湾的特色,我们要认识并重视这一差异性,重视闽台文化在文化理念、文化人才、文化生产及经营活动之间的交叉整合,重视并促进区域内文化差异性的流动与交换。

第三,闽台文化资本运作更是需要长期深耕、布局。要充分了解文化资源的状况、文化供给能力、文化需求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绝非一蹴可及,这里包括文化市场的培育功能,文化发展的引导功能,文化人才的交流功能和文化成果的共享功能,增强系统效应和整体优势,造就新的文化生长点,为闽台文化产业争取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带来深远的影响。要认真研究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文化投资的成功经验。

闽台文化论文篇7

福建是中国乌龙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有千年茶文化历史,闽茶及闽茶文化在中国和世界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闺茶中国行”活动的策划和开展意义深远,通过全国各个城市的展示平台,把闽茶以及闽茶文化推向全国,推向全球,不仅能扩大和提升福建茶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还能让广大中国茶人真实体验闽茶的神奇和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亲身感受闽茶的文化魅力和产业价值。

闽台茶业有着很深的渊源,两地隔海相望,土壤、气候、制茶工艺、饮茶习惯等都很相似。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闽台茶业界开展了科技、经济、文化等一系列交流活动,促进了两岸茶业的发展。茶业这一民族产业,正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深入而越发突显它和平使者的角色。“闽茶中国行”的第一站选在台湾,立足点很好,一方面可以扩大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和深化合作,有利于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茶业的发展,为台湾未来茶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达到双赢的局面;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闽台茶文化学术和经验的交流,增进两岸人民的情感,增进彼此的认同,共同把悠久的中华茶文化发扬光大。

近年来,在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福建坚持把茶业做为支柱产业,并广泛开展闽台茶业合作交流,弘扬茶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茶产业的市场空间正在显现。福建很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茶产业的推广,将闽茶文化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对福建茶叶经济效益的提高,影响力的扩大,竞争力的提升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再现闽茶历史辉煌,福建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闽茶中国行”活动选择福建各种名茶作为代表,并联合中央、省、市、地方各级各类媒体记者,通过在全国有代表性的地点(尤其是台湾地区为重点),举办会、推广会、论坛及招商加盟等活动,以此弘扬闽茶文化,推广海西名茶,让广大中国茶人真实体验闽茶的神奇和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亲身感受闽茶的文化魅力和产业价值。同时。也让我们的茶叶企业通过闽茶中国行,与全国各个茶产区积极交流,了解全国市场,促进产品开发,为布局全国打下坚实基础。我们希望更多的茶叶企业积极投入参与到闽茶中国行活动中来。特别是我们的龙头企业。

福建是茶的故乡,近年来,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加快。福建茶产业发展迅速。两岸茶叶交流与合作也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海峡茶道》作为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如何尽最大的努力,把闽茶文化闽茶产业推向全国。是媒体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在报业集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省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闽茶中国行今天正式启动,首站台湾行将于6月18日启程,届时将在台湾南投县举行举办以“闽台茶缘,合作共享”为主题的闽台茶人高峰论坛。第二站活动将于7月下旬在上海举办,借助世博会的氛囤,进一步扩大闽茶影响,整个闽茶中国行系列活动,将历时3年,每年根据推广地区的要求,在全国一些重要省份的重点城市,策划组织2~3场大型推广交流活动,让闽茶在祖国各地展示风采。进而走向全球市场。

21世纪将迎来一个中国茶的时代,世界茶叶看中国,中国茶叶看福建,《海峡茶道》杂志将一如既往地承担媒体的社会责任与使命,为闽茶文化的推广,为闽茶产业的壮大,尽自己的努力。

幕后花絮

天籁:二胡、琵琶,这两种富有“中国风”的乐器,演奏的乐音贯穿于启动仪式的始终。一开场,就有穿着清新淡雅礼服的两位姑娘翩然而至,以一曲二胡琵琶二重奏拉开了启动仪式的帷幕,二胡的缠绵,琵琶的婉转,加上茶香的浸润,一下子就把在场来宾引入充满古典气息的气氛中。在活动进行过程中,还不时穿插着二胡与琵琶的独奏,使整个活动活色生香。最后,一曲动人心弦的《琵琶语》在耳边响起。给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清脆的弦音,似低语,又似沉吟,绕梁久久,令人陶醉不已。

闽台文化论文篇8

所谓乡土景观,是指在山坳和平地以及低洼处等可以耕作的地方,农民用自己的双手,灵活地掌握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情况,巧妙地应用地形、水利条件,精心构筑的自然景观。闽台乡土景观研究针对闽台区域,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特点,它涵盖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学、地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社会学等学科专业知识,是一个较新的课题。西方有关乡土景观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40~50年代,它是建筑学和考古学携手并进的产物。主要集中在乡土景观演变与评价、乡土文化遗产及实物的保护、乡土景观实践应用等方面。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乡土景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引起了有关学者的研究注意。目前对该课题的有关理论和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乡土景观研究、闽台乡土景观研究、实践应用研究等方面。国内很多规划师、建筑师、景观设计师也参与到地方乡土景观保护和利用的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先进的设计师和优秀的设计作品,如由俞孔坚先生主持设计的广东中山歧江公园、昌都镇步行街设计;建筑师王澍主持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校园景观设计。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与此同时,我们的城市却在快速城市化中失去了城市的记忆与地域文脉特色。随着福建省《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以及国务院最近批复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相继实施,海西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必将加速,迅猛的城市化进程将不可避免,这必将导致闽台地区乡土景观特色在海西城市化进程中的快速流失。如何保护、传承闽台乡土景观特色已经成为海西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迫在眉睫的重要理论与实际问题。

本研究试图从景观视角研究海峡西岸城市化进程,并以乡土景观为切入点探索海西城市化进程中地域文脉传承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从景观视角研究闽台乡土景观特色在海西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增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极具前瞻性和现实意义的。福建和台湾距离较近,气候略同,可发挥地缘的影响力,借助风俗、信仰、文化、语言的渊源拉近两岸民众的距离,台湾民众前往福建时,无形之中产生自然的归属感,加上优惠利多的诱因,与台湾民众强化更紧密的联系[1]。对闽台乡土景观文化的系统研究,可以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同时有利于增强两岸同根同源的地域文化的向心凝聚力。

2 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2.1 主要内容

⑴ 海西城市化进程中的闽台乡土景观特色的传承与应用研究概述。

⑵ 乡土景观传承与应用对城镇特色建构的成功案例研究。

⑶ 闽台乡土景观特色的综合构成研究(如结合乡土景观建筑、构造、材料、工艺、细部等进行分类研究与分析)。

⑷ 海西城市化进程中的闽台乡土景观与城镇特色理论建构体系研究。

⑸ 研究海西城市化进程中的闽台乡土景观在城镇特色建构中的传承与应用,并试图建立在海西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操作的方法、程序,从发行乡土景观的指导性手册直至建立相关的建设规范。

2.2 研究基本思路

⑴ 先进行相关理论资料收集、整理。

⑵ 对闽台乡土景观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以形成初步的调研成果。

⑶ 最后以考察、调研成果为基础,结合相关理论进行整理、分析。

2.3 研究方法

理论结合实践,本研究综合运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以及比较法、典型案例分析等方法。用海西城市化进程中的实际案例进行闽台乡土景观传承与应用对于城镇特色建构的实践探索,在实践中检验和进一步发展、检验、提升所得出的成果。

2.4 研究的技术路线(见图1)

3 主要研究结论

在全球化进程日趋紧迫的今天,乡土景观特色正面临严峻的考验,海西在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同样也面临着乡土景观与城镇特色的快速丧失并日益趋同这一极为严重的形势,在海西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城市景观空间中,如果我们不能让闽台人民在海西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城市景观空间中感受到闽台文化的“根”与“源”,又何以能吸引台湾同胞在此长期生活、工作直至取得海峡西岸经济持续发展的巨大成绩?从乡土景观这个传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的领域切入城市特色研究应该说将能够填补国内城市特色研究的一大空白,为海西城市化进程和城镇地域文脉的传承作出重大贡献,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3.1 在海西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特色、风貌建设中引入景观学

试图在景观的宏观视野之下,以乡土景观特色的传承及应用作为切入点,从宏观至微观探索海峡西岸城市化进程中具有地域文脉特色的闽台乡土景观设计、管理、建设的有效途径。将城镇特色建设落实到实处,避免“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因经济快速发展而迅速消解城市特色的发展道路。

闽台文化论文篇9
闽台文化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1-02-0147-03

As the link of Blessing Culture, analyzing the Cooperation Path of Creative Design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Universities

LV Lin(The Arts and Design College, Xiamen, Fuzhou University,Xiamen 361024,China )

Abstract :Based on the mutual and unique "Blessing Culture" in Fujian and Taiwan, combined with the exchanges practice of design education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Universities, it analyzed the cooperation path of creative design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Universities. It pointed out three ways. With the blessing elements of folk art in Fujian and Taiwan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o develop the cross-straits University Design exchange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aiwan creative products which used blessing symbol to promote cross-strait cooperation of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By the use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to build the sharing platform of cross-strait design education resources based on "Blessing Culture".

Key words :fujian anduniversities;the cooperation of creative design;blessing culture

Internet :.cn

当前,国内各大院校正在积极探索工业设计教育改革发展之路,以应对新形势下专业发展的新需求。以福建省为例,将传统文化元素重新诠释融入现代设计,发展地域文化特色创意产品;借助“海峡文化圈”的桥梁作用,做好闽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为闽台工业设计教育创造更多合作的可能和空间,乃是福建工业设计教育发展的一大课题。高校文化环境是创意的土壤,借鉴台湾的经验并积极开展两岸设计教育交流合作,以加强两地高校设计教育资源优势互补。“祈福文化”作为闽台传统文化共有的组成部分,既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又融合了闽台地域文化特色。基于此,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设计教育结合的方法,促进以“祈福文化”为纽带的闽台高校文化创意合作。

一、闽台地区共有的祈福文化

福建与台湾有着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宗族观念和民间信仰,蕴含着闽台两地人们相同的信仰和祈愿。如闽台共同信奉的神祗祭拜:海神妈祖,护航救难;保生大帝,济世救人;财神关帝,祈福求财等。闽台丰富多样的美术形态,具有地域特色的装饰纹样和色彩符号,传递着两岸人们的共同愿望,在节庆时令、婚丧嫁娶、寿诞庆典等民俗文化活动中,体现出人们对生命繁衍、平安喜乐、团圆美满的心愿,这些美好的祈求和愿望融入不同的美术形态和装饰中。闽台民间美术中祈福寓意的展现,是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形式,有利于促进两岸同胞之间的溯源和结缘。

二、闽台高校设计教育的合作方式(以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交流实践为案例)

近年来,围绕闽台设计教育交流合作的课题逐渐受到各界关注。台湾高等工业设计教育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根植于台湾本土工业商业的发展需求与资源,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构建了“政产学研一体化”的设计创新体制,在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福建省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 能够向台湾设计产业提供更多素材和更为广阔的市场。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在两岸设计教育交流上进行了多种尝试和实践,归纳起来有三种方式:

(一)举办研修课程、选派交流生等方式加强设计学习互动

2014年4月,闽台工艺美术研究生进修班结业仪式在学院隆重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学员进行了深度研究与探讨,借助学院的学科优势与学术环境,扩大两岸工艺美术的合作与交流;2011年,学院选派学生赴台湾东海大学交流学习1年,迈出了闽台高校学生交流重要一步。学院通过举办相关领域研修课程、以校际交流交换的形式赴台湾学习等方式,加强闽台高校师生在文化创意领域的学习互动,进一步推进闽台高校设计教育合作。

(二)举办闽台高校文化创意会议、讲座、论坛、工作坊等推动设计学术交流

学院与台湾云林科技大学设计学院等承办“2014国际数字技术与创意设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设计科学与知识创新研讨会”,探讨数字技术与创意设计的学科发展和学术创新;与台湾云林科技大学设计学(博士班)研究所等承办“2014两岸工艺美术暨设计学博士学术研讨会”就传统工艺美术传承、文创聚落与创意城乡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等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并在学院设立了博士实践基地;学院定期邀请台湾设计师和相关公司负责人为师生做相关讲座,如台湾设计名家、台湾师范大学林盘耸教授和中国科技大学吕坤和博士做关于“国际设计竞赛”和“闽台艺术”学术讲座。通过这些系列活动的举办,学院与台湾相关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两岸教育交流品牌,增进了两岸教育界间的情感融合。

(三)举办或参与闽台高校师生创意设计展览、竞赛等促进两岸设计教育成果交流

2013第六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两岸高校设计展”上,6所台湾高校与18所大陆高校共同展出海峡两岸新生代的创意设计作品,学院设立的“人人都是设计师”互动平台吸引了众多“设计人”参与;学院联合华侨大学、台湾亚洲大学举办的“相逢若旧--2014两岸三校毕业设计联展”代表了两岸学生的优秀水平,为设计学子的交流创造新的机会;学院组织学生参加主题为“创意设计・智造生活”的2014年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提升学生参与创意设计的热情及能力,增进两地创意设计人才交流。通过举办或组织参与设计展览、竞赛,搭建两岸大学生文化交流、展示的平台,为两岸青年学生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深化两岸高校设计成果的相互交流。

三、基于“祈福文化”的闽台高校创意设计合作新途径思考

福建与台湾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挖掘闽台地区代表性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具有地域特色的风俗民情,启发学生富有民族特色的创新思维。“祈福文化”是闽台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组成,受到民族文化深刻影响的同时又体现了特有的地域文化,结合工艺美术学院关于闽台设计教育的交流实践,进行了基于“祈福文化”的闽台高校创意设计合作途径的几点思考:

(一)以闽台民间美术中祈福元素为切入点,开展两岸高校创意设计交流互动

闽台地域文化内涵丰富且特色鲜明,两地的民间美术形式相近又各显纷呈,最典型的就是传达祈福意愿的美术形态和装饰,体现在蕴含吉祥寓意的民间工艺品类型多样、制作相关工艺品的民营企业发达等优势,这不但为闽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提供了丰富的本土文化背景和设计素材,也为学生创造了优质的社会实践基地和就业机会。

在闽台高校合作培养文化创意人才方面,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闽台吉祥文化考察与赏析、闽台吉祥图案应用设计、闽台形象吉祥物等课程,增强学生对闽台地域文化的关注和认识;鼓励学生以闽台“祈福文化”为题材进行毕业创作,如祈福寓意文字和形态的应用、民俗民风的重新演绎及诗词典故与神话传说中祈福寓意的移植等等,并积极与当地企业联系;以“祈福文化”为主题开展两岸高校师生互动的创新论坛、设计工作坊等,进行主旨明确的创意交流,让学生把握富有民族吉祥韵味的现代设计定位;组建即时或长期的两岸高校合作的师生设计团队参加国际设计竞赛、展览,以“祈福文化”为契机发掘“中国文化符号”作为创意元素,加强闽台地域文化资源的共享。借助闽台民间美术为两地高校文化创意设计合作创造的资源优势,促进“以形态、色彩、材料、技术为创意点”的现代设计与“以文化和技艺为特征”的传统工艺结合, 加深两岸师生对地域文化的重新理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二)借鉴台湾文创产品融入祈福符号的经验,促进两岸发展创意设计产学合作

闽台高校设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要立足于当地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基础,地区产业的发展和文化的提高反过来也依靠学校培养的高级设计人才和推广力度。台湾地区的文创产品极其注重“传统与现代的创造性融合”,高校的设计教育也极为看重“传统文化的移植和创新”,办学过程中强调与企业联系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实现共赢,祈福符号在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中呈现多元化的、创意性的表达方式,并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馈和经济利益。福建的文化创意产品多数从民间工艺品发展而来,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产品附加值较低,没有自己的品牌,如闽侯县城一带的漆器产业,泉州德化的陶瓷产业等,这一现状不仅是企业的问题, 也与福建省工业设计实力和设计教育的发展现状有一定关系。

由此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闽台高校设计教育合作交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尤其反映在校企合作需求上,不仅是福建高校与本土企业合作,也可以是两岸产学合作,即台湾高校与福建企业合作,或是福建高校与台湾企业合作,或是多层面多角度合作。例如厦门夏商文创与台湾树德科技大学合作进行文创商品商品开发,以创意角度展现两岸菜市场生活之美,促进鼓浪屿民生进化和社区再造,借助一系列两岸文化产业交流的平台,促使两岸高校与两地企业开展创新合作,发挥青年学子的创意力量。以传统“祈福文化”在现代产品创意中的延伸和发展为契机,从台湾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开发中寻找可资借鉴的资源,充分发挥两岸青年学子“创意与设计”的力量,借助展览、竞赛的机会推出有益民生福祉的创意产品。

(三)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优势,搭建以“祈福文化”为基础的两岸创意设计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福建文化产业初级文化产品较多,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兴文化产业规模和比重相对较小,普遍存在自主研发能力弱等问题。因此在高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方面应关注前卫与传统的碰撞,培养年轻一代在“循旧”的同时也要“加新”,运用高科技手段改造与提升传统文化产业。

基于闽台的地缘优势,台湾文创产业的成功经验,探索共同建设以“祈福文化”为基础的闽台创意数据库、资源信息库,建立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一方面,借助资源平台建立闽台高校师生创意交流的长效机制,分享闽台地域文化教学内容、设计案例,进行地域特色“祈福文化”的创新性两岸设计合作等等,使两岸高校无形的教育资源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鼓励企业与高校开展创新性的沟通互动,发展福建的文化优势,借助资源共享平台让两岸青年学子充分发挥创造力,赋予老物件老技术更多新的生命,促进传统民间工艺尤其是蕴含吉祥寓意的民间工艺品进行现代设计转型。

四、结语

高校聚集了大量的创意人才,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智慧源;高校具有学科、品牌优势, 为文化创意产业搭建了良好的创新平台。在2014第七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福州大学与台湾艺术大学签署了海峡两岸高校合作协议;由福州大学、台湾云林科技大学、福建省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与福建省陶瓷树脂工艺品出口基地商会联合主办2014两岸“文化・创意・时尚”高峰论坛于11月14日至16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这意味着两岸的高校文化创意交流日益常态化,发展文创产业的人才需求为闽台高校文化创意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和空间。在两岸高校合作助力文创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福建与台湾的地缘优势及地域文化的相通、相融性,不断挖掘地域文化特色与现代设计进行创造性结合,通过观念、情感的传承与创新,利用多媒体技术、互动界面及装置艺术等现代表现手段,使两岸共有且特有的传统“祈福文化”在现代创意中得以延伸和发展,增进闽台高校设计群体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福州大学闽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心第二批研究项目(036348)

参考文献:

[1] 李国祁.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闽浙台地区,1860-1916[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

[2] 王晶. 台湾文化产业发展及对大陆的启示[J].理论界,2011(11):39.

闽台文化论文篇11

文献标识码 A

本文系广西艺术学院2012年度院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东南亚歌曲的教学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2012JGY08.

闽南语歌曲顾名思义就是用闽南方言演唱的歌曲,主要流传在福建省东南沿海厦门、漳州、泉州地区及宝岛台湾、东南亚等闽南人聚居的地方,包括大陆、台湾、香港及整个东南亚流行乐坛中,闽南话歌曲一直占据着一席之地,经久不衰。歌曲中所传承的地域文化、人文精神和鲜明的音乐风格,以及独特的唱腔,让人们在艺术的美境中得到精神的满足和心灵的愉悦。

一、闽南歌曲的根源、演变及音乐风格

一说到闽南语歌曲,这个极具闽南方言韵味和特殊魅力的“乡土”歌曲,很多人都会想到台湾的闽南语歌曲,目前舞台上演唱的闽南语民歌也主要来自于台湾。它的产生可追溯到300年前。那时,大批的闽南移民追随郑成功东渡台湾,使闽南人的语言文化、风情习俗在台湾扎根。先民们以闽南方言采用中国古老的五声音阶进行演唱的俗歌俚曲、山歌褒调世代相传,所以说现在流传于东南亚一带的闽南语歌曲就是在闽南语民歌的基础上演变、发展、创作出来的,它的歌词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题材大多包含亲情、爱情、励志、思乡等。 早在1922年厦门才女周淑安就创作了第一首闽南语歌曲《安眠曲》,这首花腔歌曲的出现在原本到处都是闽南歌仔的当时可以算得上是闽南语流行歌曲的一个雏形。闽南歌曲用的是闽南方言演唱,闽南方言源远流长,是一种超地区、超省界、超国界的汉语方言,千余年来,闽南人出洋谋生而相继向海外移居,人语相随,故在如今的东南亚诸国有相当一部分华侨和华裔仍然以闽南方言作为语言交际工具。在东南亚地区,闽南语歌曲具有一定代表性。长期以来,闽台海峡两岸以及东南亚等世界各地闽南语系地区的闽南同胞都非常喜爱并传唱闽南语歌曲。 闽南语歌曲可以说是闽南文化精华浓缩的体现,它的不断崛起、发展和演变,无不渗透着古老悠久的历史,从最初的歌谣启蒙到戏曲音乐,再到风起云涌的各种流行乐风,始终因应着时代的不同需要而生存。

作为民族音乐百花园中之一乐种闽南语歌曲,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通俗的话语,朗朗上口的语调,通俗易懂,好听好唱,因此受到老白姓的喜欢,被人们称之为老百姓自己的歌。台湾闽南语歌曲之所以成为海峡两岸人民喜爱的艺术之花,除了歌曲始终保持自己的质朴、通俗、大众化等特点外,还在于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元文化因素之融合。如闽南的戏曲有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芗剧(台湾歌仔戏)等。民间音乐有南音、北管以及山歌、茶歌等。在宗教方面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摩尼教及相关的宗教音乐文化。闽南语歌曲正是产生在这种多元文化积淀的土壤中,具有鲜明的地域多元文化的音乐风格。当然语言和音乐并非孤立的文化事项,它们往往是某个民族或民事的地理的、历史的、心理的等等自然的文化产物,他们有其自成一格的特殊框架。这些音乐语言相互交叉、相互融合,使歌词内涵的情感强化、深化、使色彩更丰富;变化更细致,展现更富有动态,其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其感染力十分强烈,它经常以一种潜在的精神力量影响人们的身心、陶冶人们的情操。再加之它的歌词完全趋于大众化,同时做到贴切生活的通俗性不说,任何一首闽南歌曲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十分形象生动,内容高度统一,结构紧蹙层次分明。闽南歌曲音乐的陈述也是很具特色,其音乐色彩包括旋律美、语言美、韵味美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歌曲内容、形式体裁的不同,其创作手法大致分为三类:童谣、爱情、婚姻生活。闽南歌曲中的童谣活泼俏皮,其歌词充满着童真童趣。如闽南语童谣《天乌乌》:天乌乌,卜落雨,海龙王,卜娶某。其爱情歌曲多半忧伤缠绵,婉约迷离,非常扣人心弦,如《爱人跟人走》把一种痛失爱情,深爱的人却爱上别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闽南歌曲中有关婚姻的歌曲则风趣幽默,充满着幸福与甜美,其取材也贴近着生活,以生活中真实的一面来歌颂婚姻的美好。如《病仔歌》其唱腔欢快而有趣,而其歌词更展示了闽南方言的丰富多彩。短短的十句换了十种叫法称呼自己的妻子。总之,闽南语民歌最为单纯朴实,闽南方言的根植于民间,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各种乐种相互吸收、相互渗透,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该地区的音乐风格,为其音乐文化远播海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体来说,闽南歌曲是独具魅力的歌种,鲜明地体现了当地人的生活情趣。闽南语歌曲作为闽台文苑中的一个乐种,正是其歌曲音调组合元素来自闽南文化沃土中,源于闽南地区的语言,民间曲艺民间民谣、戏曲、以及地域特色的生活、习俗等人文活动。一直以来,闽南语歌曲为海峡两岸及东南亚各地的闽南乡亲所津津乐道并传唱着,凡是有闽南语系的地区如闽台一带、广东潮汕、海南以及东南亚等地,都少不了闽南语歌曲,可见其辐射影响之大,影响之深远。

二、闽南歌曲独特唱腔

闽南歌曲的魅力不仅来自其优美的歌曲旋律,而且来自其诗一般优美的歌词,鲜明而起伏跌宕的歌唱性节奏。它们在表达了词、曲作者的动机和思想的同时,也通过演唱者饱含深情演唱的二度创作,赋予了曲调和歌词以全新的生命。

台湾闽南语歌曲的演唱跟其他流行歌曲一样,都需要有声乐的基本功,但是台湾闽南语歌曲的演唱与流行歌曲、民歌等演唱的最大区别和特色在于唱腔上,大部分台湾闽南语歌曲演唱常用哭腔,这就要求演唱者演唱时要有一定的声乐技巧,运用充满韵味的哭腔来演唱。使整首歌曲的感彩越加浓厚,使歌曲更加富有感染力,如现代比较流行的一首闽南语歌曲《雨水我问你》,独特的鼻音、丰沛的感情、苦味满满的哭腔令人为之动容,如“啊~~~~雨水我问你,我的感情算什么,不知爱已经爱这么多年。。。。。。”如果和我们平时演唱流行歌曲一样来演绎就体现不出这首歌的韵味,如果再结合哭腔来演唱,歌曲就会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非常吸引人,又显现出闽南语独有的味道。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的变化,闽南语演唱也渐渐融入流行音乐的要素,有些歌曲出现了没有运用哭腔演唱,但歌曲仍然有自身的特色。

闽南语歌曲在演唱上的另一特色在于尾音的咬字以及演唱的颤音上。闽南语歌曲在演唱时经常用拉长的颤音,这就要求我们在演唱的时要有气息的支持及控制气息的能力,而且在咬字上有别于我们演唱其他歌曲,闽南语歌曲演唱的尾音特别注重押韵,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爱拼才会赢》中“一时失志,不免怨叹”的“叹”,一般是唱成ta.....n,而闽南语歌曲在唱腔上却注重它的押韵,唱成tan n......“一时落魄不免胆寒”的“寒”,“那通失去希望”的“望”等等都注重在押韵上,与流行歌曲在演唱上要求要打开唱有区别,又如歌曲的尾音在演唱时运用颤音来拉长,通过气息上升到鼻腔,感觉是用鼻音再延长,就如我们练声时唱“n”字一样感觉运用到尾音的咬字上,然后再拉长保持尾音的时候装饰了颤音,使歌曲特色突出,韵味十足又与众不同。多数闽南语歌曲婉转优美,转而情绪激昂高亢,再急转直下,唱腔收放自如,出神入化。因此我们要唱好闽南语歌曲就要把握它的风格,了解其曲式结构,歌曲的特点,运用其特殊的演唱方式演绎出饱含韵味的闽南语特色。

闽南语歌曲演唱大多以质朴、通俗、大众化等特点,深受海峡两岸人民的喜爱,其唱腔曲调的特殊均利用人物性格,环境气氛,用音乐强弱和节奏松弛来激发相应的感情,所以更能强化人物性格,淋漓尽致地揭示人的内心世界。使听众直接获得不同程度的美感与共鸣。“声情并茂”作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成语。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我国民族声乐理论的一个闪光点,而且也表达了人们的审美方面的一种追求,在我国古代的唱论中,“声”与“情”一直作为歌曲艺术的两项最基本的要求和标准。

综上所述,闽南语歌曲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歌种。欣赏者和演唱者应从歌唱的语言、音乐、文化去把握其间相互的关系;体会其交相辉映的美感。闽台文化源于中原文化,又与闽台当地的文化相互融合,闽南语歌曲正是秉承其特点而发展成为闽台乡土之花的特殊歌种。闽南语歌曲演唱不仅是一种技巧,而且是一种文化,他潜移默化地提升了我们的修养,陶冶我们的情操,增加我们的知识。

三、结语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而歌曲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看成跨越国界、疆域的文化使者,它们常常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心声,也能表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们的喜怒哀乐、文化习俗。同时,不同风格的歌曲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其歌唱的内容也无不深深的打上了时代和文化的烙印,所以,对闽南歌曲的学习还能够促进学生对东南亚国家的了解,促进跨文化的交流。笔者希望能借助声乐教学中闽南歌曲的教育和教学,使声乐演唱者易于接触、理解、融入东南亚国家的风土人情和习俗文化,可以从闽南歌曲的学习中挖掘出大量的他民族文化的瑰宝,缩短中国传统民歌与东南亚民歌之间的文化“时差”距离,扩大演唱者的文化视野,逐步消融不同文化之间的障碍,启迪我们学生的智慧,最终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在全球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所需的跨文化交流、交际能力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蓝雪霏.台湾“褒歌”的系属及其来源[J].音乐研究,1994年01期.

[2]邓双林.音乐审美的体验性特征与主体性发展初探[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陈伟建.爱拼才会赢──访台湾”闽南语歌王”叶启田[J].台声,2003年06期.

[4]李雅琴,林志党.明末清初“闽南语字典”佐证海峡两岸方言渊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5]陈艺凤.近现代闽台闽南语民间歌谣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闽台文化论文篇12

闽台文化旅游产业合作,不论对于福建还是对于台湾,都是互利双赢的,不仅能使区域景区有机衔接,还能促进旅游企业的跨区域发展与旅游企业管理的合作,促进闽台两地作为一个区域性的旅游集合体的发展,促进闽台成为一体的经济文化圈,还能借此为执政当局营造两岸进一步交流与互动的条件。

ECFA签订后,闽台应积极深化闽台文化旅游产业合作,努力打造“海峡文化旅游”品牌。ECFA首先是建立架构,再充实其中的内容。虽然ECFA已经签署并生效,但全面落实还有个较长的过程。ECFA的后续协商将逐步推进,什么可以做,必须找到先行先试的试验区。福建应当充分与台湾一水之隔、同根同源的文化认同优势,使闽台文化旅游产业合作成为海西先行先试的重要载体。

一、加快制定闽台文化旅游合作先行先试的开放政策

闽台文化旅游产业合作先行先试首先重在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先试是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不同于大陆其他地区对台合作的主要特色,未来闽台文化旅游产业的合作方式,除了发挥海西区与台湾各自比较优势,加强一般性的交流与合作外,重在政策、机制、体制上的创新与探索。国务院支持海西的意见中提出“支持开拓对台旅游市场,适时扩大大陆居民从福建口岸赴台湾旅游。支持福建试行便利两岸人员往来的管理方法,包括为台湾本岛居民办理来往大陆通行证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证件等”。福建应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尽早落实,树立对台文化旅游合作的领先地位。

(1)争取福建居民赴台旅游“自由行”更加开放

以前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是以旅行团的形式进行,仍有各种限制。随着两岸直航,交通便利大大改善,“自由行”的条件逐渐成熟。特别是2011年日本大地震及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对台湾文化旅游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台湾急需扩大旅游客源,因此台湾当局也在考虑进一步开放大陆游客“自由行”的相关政策。大陆居民赴台自由行于2011年6月28日正式启动,首批试点城市是北京、上海和厦门。6月底以来,自由行人数始冲不上来,表现不如预期。2011年10月13日,台湾海峡两岸光旅游协会、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在北京就扩大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城市相关事宜行磋商。台湾希望大陆能再开放五个城市,提出希望增加南京、天津、重庆、深圳及杭州等五个城市,希望在今年年底前,陆客来台自由行人数达每天500人上限。福建不应被边缘化,应主动与台湾当局协商,积极争取中央比照大陆居民赴香港自由行时广东省先行先试的做法,开放更多城市实现福建居民赴台旅游“自由行”。

(2)进一步放宽福建与“金马澎”的旅游政策

争取扩大福建的旅行团组团去金马澎的权限,除了福建居民,还可以组织异地旅游团的外省市居民赴金马澎旅游。特别是针对参加在福建举办的全国性会议或展览的外省市代表,允许其在福建办理相关证件和手续赴金马澎旅游。

(3)放宽旅游投资限制

率先允许台商在福建投资旅行社,经营中国内地居民出国旅游业务以及赴港澳台地区的旅游业务。允许台商在闽投资旅游项目,闽台合作提升旅游项目科技含量和服务品质。

二、注重闽台文化旅游资源整体规划

闽台应组织编写闽台旅游合作区规划,可以邀请内地和台港澳的旅游规划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编制。闽台两地要立足资源优势,整体规划,突出区域特色,以市场和竞争为导向,整体旅游规划要闽台“一盘棋”,两岸各市、县(区)以及重点区域的旅游发展规划要与闽台文化旅游对接总体规划相衔接,避免各唱各的调,形成协调、完整的旅游规划体系。按照《海峡旅游区域协作备忘录》,充分发挥“闽台港澳”的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共同协商、设计、编排连接四地的适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线路。推动闽台旅游文化的整合与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

闽台应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尽快与国际接轨,拓展闽台文化旅游业务,鼓励台商在闽旅游投资,协作开发个性化旅游产品。要重视旅游的深度开发,突出文化和生态主题,多开发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兼备的旅游项目,开发适销对路的新型旅游产品,优化闽台文化旅游产品结构。高标准规划和开发旅游产品,共同提升两岸文化旅游产品包装、行业经营品质和服务水准,提高旅游经济的综合效益。加强景点景区、旅行社、饭店、旅游交通之间的协作,做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还要借助旅游业与其它行业的相互合作、渗透,延长产业链,使各种资源产生叠加效应。

三、多方面拓展文化旅游项目

两岸互设旅游办事处后,要加强旅游市场研究,倡导、推动闽台深度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旅游市场向广度、深度发展。培育度假旅游、体验式旅游和各类主题旅游活动项目,增加旅游中的民俗文化吸引力。开发多元化的特色、专项文化旅游项目,如生态、文化、商务、会展旅游产品和主题公园(乐园),美食、保健、修学、节庆、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专题旅游,以适应出游能力强的新一代旅游者的需求。

发挥闽台文化同质性强的优势,以文化传承为方向,加快闽台之间寻根谒祖、宗教朝圣、风俗民情等人文旅游项目建设

(1)向台湾推广“闽南文化寻根游”。比如办好中国闽南文化节、闽南文化论坛、客家文化论坛、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等。闽剧、梨园戏、提线木偶、布袋戏、歌仔戏、芗剧等地方剧中轮番在闽台两岸进行交流展演,促进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与台湾关系密切的旅游节、恳亲会等,加强姓氏宗亲社团的联络,通过开展族谱溯源旅游,吸引台湾民众到祖籍地旅游。

(2)组织宗教和民间信仰社团“朝圣游”。闽台宗教和民间信仰一脉相承,尤其是台湾的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主要是大陆先民从家乡分灵过去、设堂供奉的。开展宗教、民间信仰“朝圣游”,如妈祖朝圣、保生大帝朝圣、南普陀朝圣,吸引台湾游客到福建祖庙旅游。

推动闽台个性化深度旅游

(1)将台胞农业科技创业园区与文化旅游开发结合,推出“科技农家乐”。如结合地方土特产、工艺品、美食小吃、休闲购物等,开展专项营销,吸引更多游客参与体验。

(2)借鉴台湾经验,发展现代温泉休闲游。闽台的温泉资源都十分丰富,福建应向台湾学习,把温泉国际卫生标准和先进管理开发经验引进大陆,并把福州作为示范点,推动福建温泉旅游与国际温泉旅游的接轨。

3、增设直航航线,发展海峡邮轮旅游业

利用闽台一水之隔的优势,要大力培育、发展邮轮旅游业,闽台合作组建海峡邮轮旅游公司,开设专门航线,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开辟新的闽台文化旅游线路,提供多元化的旅游服务。

深度开发茶文化旅游项目

中华茶文化历史悠久,台湾的茶文化主要由福建传入。台湾的茶文化已经逐步产业化,科技水平已经相当高。闽台两地应注重茶文化旅游氛围的营造,培育更为广阔的客源市场。闽台应联手将茶文化与文化旅游结合,整合闽台茶文化资源,以茶文化为主题,深度开发茶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多种形式的演艺活动,广泛进行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养生及休闲功能宣传, 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推出“闽台茶香游”,如:“铁观音茶文化游”、“武夷山岩茶――阿里山高山茶文化游”等特色项目。

(1)合作推广观光生态茶园,将茶文化与名胜景点相结合,推出精品生态旅游线路。

要积极推广生态茶园,实现茶业与观光旅游的有机结合。往往产名茶的地方就是风景名胜区,闽台两地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世界“双遗”武夷山、安溪、福鼎太姥山、阿里山、玉山、日月潭等诸多名胜。闽台合作发展茶文化旅游,可以使传统的茶叶生产过程转变为人类观赏与体验茶事活动的全新过程, 使茶业具有生产和观光的双重属性, 同时将农事活动和旅游休闲融为一体, 实现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跨越式对接和优势互补,对实现茶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安溪开发了茶叶大观园、茶叶公园、茶叶生态探幽等旅游精品,天福在漳浦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茶博物院,中华武夷山茶博园等,把茶和旅游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福建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福建省文化旅游业2010~2012年发展规划》,明确我省将构建文化旅游片区,而闽南文化旅游区将成为片区的重中之重。安溪县感德一品茶都入选省文化旅游精品线路重要项目。

(2)结合历史文化,多层面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

茶文化是一种蕴含文化理念的审美活动,对有些文化内涵的理解,还需要旅游者掌握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因此,对茶文化内涵进行发掘和外化并进行适度的推广和普及就成为必要。在茶文化旅游的宣传促销中应注意挖掘和介绍茶文化内涵,让潜在旅游者对福建茶文化的特色有一定了解,进而激发他们的旅游兴趣。闽台都处于以中国大陆为中心的亚洲茶文化圈内,在饮茶习俗、茶道、茶艺方面,都有相通之处。重点推出以“茶乡访古游”为中心的茶文化旅游线路和产品,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联手开发多种形式的茶文化演艺活动,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一方面,进一步规范两地茶艺表演,普及传统茶文化演艺项目。闽台乌龙茶的泡饮技艺都别具特色,通过闽台两地茶艺的交流和茶艺小姐的联合培训,规范和创新茶艺,普及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掀起茶文化热潮。另一方面,联手茶文化文艺演出,打造精品茶文化演艺项目。2003年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专题栏目走进安溪,推动了铁观音的宣传。由当红影星范冰冰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婀娜公主》,剧中融入了厚重的闽南风土人情和茶文化,主人公吟诵茶诗信手拈来,乌龙茶的渊源娓娓道来,闽南生活风俗比比皆是,茶艺茶道成了该剧不可或缺的情节,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演绎了丰富多彩的安溪茶文化。目前,武夷山《印象大红袍》是全世界唯一展示中国茶文化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武夷山借助著名导演张艺谋等人的高水平创意策划,把悠远厚重的茶文化内涵用艺术形式予以再现,使之成为可触摸、可感受的茶文化旅游项目,和美丽的自然山水浓缩成以一场高水准的艺术盛宴,打破了传统旅游方式与审美方式,不仅首次展示了夜色中的“双世遗”武夷山之美,同时还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今后闽台要联手推出更多高质量的茶文化文艺演出,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大型文化旅游演艺活动,不断提升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满足游客旅游文化活动的多样化需求。

【参考文献】

扬军事网省略 ;

2、搜搜百科baike.省略;

闽台文化论文篇13

一、引言

随着科技发展,全球文化正处在不断融合的过程,世界各国都采取各种措施转型文化产业。闽台妈祖文化作为我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目前发展重心主要集中于探寻信仰根源和政治意义,至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仍存在发展瓶颈,在改革上已进入盲区,而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适应文化创意产业格局,寻求发展新途径。

二、闽台妈祖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发展现状

闽台妈祖文化产业主要以三种形式为主:①会展交流。福建由05年开始举行海峡妈祖旅游工艺品展销会,至今台湾参展展位已达100多个,且近年来成功举办多次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大型文化创意会议;②旅游合作。06年妈祖文化旅游对接与合作意向书在湄洲岛签订。07年在湄洲岛举行了海峡妈祖文化旅游合作联谊会。16年,福建黄岐镇建立了与马祖互通的旅游港口;③创业合作。福建相继成立了闽台(永安)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发展项目,为闽台妈祖文化交流建设了产品、市场等方面的载体。

2.存在问题

闽台妈祖文化产业对接主要存在问题要从福建自身的制约条件及我国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因素分析。

①自身限制。福建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及创意产业水平发展靠后,有限的市场、投资环境和创新能力均无法很好的满足闽台文化产业发展要求。拥有的文化资源未能得到良好发挥,未能营造出具有代表性的闽台妈祖文化产业。

②政治因素。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政策较模糊,加之文化产业具有短期内难体现结果的特征,因此制约了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投入,在文化产业建设工作上出现了短期行为,缺乏长期性、连续性。

③经济因素。由于台湾文化产业发展较早,正走向知识经济体转型期。如台湾妈祖文化产业,具有代表性的“大甲妈祖绕境进香”活动能够很好的将政府、企业和妈祖文化相结合,借助妈祖文化开拓文化产业市场。而内地方面文化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如莆田在妈祖旅游与工艺美术两者的产业比例较重,使得海峡两岸产生了较大差距。

④社会因素。无法满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人才需求。妈祖文化产业融合性高,但能够真正了解妈祖文化而又具备资源整合能力及产业化的人才甚少。

三、文化创意产业格局下转型闽台妈祖文化产业的必要性

1.文化创意产业的必然要求

妈祖文化作为两岸交往的和平女神,要充分发挥其文化作用。当下闽台妈祖文化产业一味流于形式,未能够抓住妈祖文化的内在人情风味和底蕴,无法真正打动或长久的吸引消费者,且未能实现品牌化、系统化和产业化,缺乏创新,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在文化创意产业格局下,对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整合有效的文化资源,打造全新的符合当代消费者需求的文化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必然要求。

2.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闽台妈祖文化产业在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转型闽台妈祖文化产业,能够使得妈祖文化作为文化资源,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闽台文化产业合作共赢;台湾方面的文化产业发展较大陆地区领先一步,因此借鉴台湾方面的文化产业发展能够促使闽台文化产业进行结构互补;而闽台两岸的物质和非物质性文化资源可以进行对接,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福建有众多的闽南、客家人,而台湾有85%的人口熟练闽南语,可以很好的实现人力资源互补。

3.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当下,闽台妈祖文化仅仅存在于形式上的合作,未能得到深入、可持续性的合作。由于文化方面同源,闽台两岸应着重抓住妈祖文化的同源性,大力、深入推进闽台两岸妈祖文化产业化,能够避免两岸妈祖文化的断层,是文化传承的必然要求。

四、文化创意产业格局下转型闽省妈祖文化产业的对策探讨

要转型闽台妈祖文化产业,需要牢牢顺应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有针对性的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要求方面对闽台妈祖文化进行转型。针对以上分析,对闽台妈祖文化产业的转型提出对策。

1.思想转型,改变妈祖文化产业发展宗旨

当下大部分对妈祖文化有着较全面了解的人才并未将妈祖文化当做文化产品进行包装,政府有效政策较少,造成妈祖文化后继无人的窘境。因此,应该从思想上进行转型,要将妈祖普世价值进行包装,融合当代的文化元素,将其作为产业进行建设及人才培养,这样的文化输出才能够广泛吸引消费者,实现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从教育上入手。在福建省,应大力宣传妈祖文化,提高人们的认识。政府应加大力度扶持莆田妈祖学院,培养人才,宣传妈祖文化。

2.细化政府政策,建立文化特区

政府应每年落实、更新统计数据,了解消费者对妈祖文化的需求点。可以设置专项的调查统计部、部和信息中心,开展市场调查和咨询项目。政府可加强建立妈祖文化特区,建立妈祖文化传承的载体,加强保护力度,修复妈祖祖庙,举办节庆活动,形成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在过程中,不断创新,建立史料馆等文化物质遗产。

3.拓宽妈祖文化交流的平台和途径

建立妈祖文化交流平台可通过相关的网络途径,如网络绕境进香活动,从民间将妈祖文化推广开来。在此基础上,可以形成专门的品牌。通过发挥明星效应进行文化构建,创新发展品牌,任何产品,有品牌才能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增加附加值。要在保持文化遗产原汁原味的传统魅力的基础上,将其放在文化创意的时空中,进行多元立体的探索研究,以打造具有鲜明闽台特色的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