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说·我相信中国图书
人气:37

新民说·我相信中国

著名哲学家,张申府先生一生文章精选。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方克立撰序推介,内含80多张珍贵历史照片。他是执于真的知识分子、中共创史人之一,学界新掘的文化遗珠。
  • 所属分类:图书 >文化>文化研究  
  • 作者:[张申府] 著 [张燕妮] 选编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49568765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8
  • 印刷时间:2017-08-27
  • 版次:1
  • 开本:32开
  • 页数:444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精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我相信中国》是哲学家张申府先生的精选集:收入了先生1919—1985年间发表的政论杂著、学术译述、散文随笔;囊括了其在《新青年》《每周评论》《北平新报》等报刊上发表的代表性作品以及建国后回忆、蔡元培、、章士钊、罗素等人的文章和他的学术生活小传。 本书由作者的女儿张燕妮选编,分为“今日共产党之真谛何在”“我的哲学中心点——具体相对论”“实与理性”“论中国化”“我们为什么革命”“我的教育、职业、活动”六个专题,精选他在哲学、政治、社会、文化和人生方面的代表文章。同时,书中收录了多幅作品手稿及历史照片,系首次公开发表。 本书较地呈现了张申府先生的学术思想与人生历程,堪称其一生论著的精要读本。

编辑推荐

1.现当代著名哲学家张岱年之兄,同为著名哲学家的张申府先生的一生文集精选。文集由张燕妮女士选编张先生于1919—1985年间所写的八十多篇文章汇编而成 。书中收录先生早期在《新青年》《每周评论》《北平新报》等报刊上发表的代表性作品,建国后回忆、蔡元培、、章士钊、罗素等人的文章,以及他的学术生活小传。这些文章有独特的思想内涵,除此之外,还具有文献价值与思想史意义。2.民国时期的主要知识分子,当今学界新发掘的文化遗珠之一。他治学撰文,积极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任《新青年》编委,撰写了一系列介绍新思想、新科学的文章;国内引介罗素人。民国时期致力哲思探究,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罗素思想的学者。书中完整记录作者自己的学术思想轨迹。3. 求学、介入政治的经历典型而奇特,烙有民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印记。书中他切实记录了自己的求学、职业生活。经历奇特,大开大合,带过民国知识分子的典型轨迹:早年他求学读书,先入北大预科班,后改名提前报考哲学系,后又转入哲学,与众多文化名人往来,、章士钊、陈独秀等。北大数学系—巴黎求学—回国执教……4.中共创党人之一,、的入党介绍人,抗战时期著名的爱国人士。出入于学术与政治之间,在治学的同时,以社会政治运动和爱国救国为抱负。5.著名哲学学者方克立先生将为本书撰写序言,向学界推广本书。

作者简介

张申府(1893—1986)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著名哲学家。 20世纪初,他积极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任《新青年》编委,撰写了一系列介绍新思想、新科学的文章。1920年,他参入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建工作,是、等人的入党介绍人。他是中共旅欧总支部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1923年底回国后,参加了黄埔军校的筹建工作, 是中共从事军事工作最早的党员之一。 在参加社会活动之外,他积极引介新思想。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率先将罗曼 罗兰、罗素等西方著名思想家译介到中国。 他一生发表了大量关于哲学、政治、社会、人生的文章,这不仅对当时社会进步思想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而且对后人研究近现代思想文化史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目录

序今日共产党之真谛何在革新兴三利 危险思想 自由与秩序 知识阶段 就来的三自由 打破现状才有进步 给少年中国学会的信 英法共产党—中国改造 ……胡适等之政治主张与我们 我的哲学中心点——具体相对论纯客观法 客观与唯物 现代哲学的主潮 读书: 怎样读?读什么? 非科学的思想 唯物论的重要 我自己的哲学 我的哲学中心点——具体相对论 罗素—现代生存的最伟大的哲学家 论什么是哲学 哲学与哲学家 实与理性说实话 说实 再说实 诉于理性 理性的必要 说实话 (一)实! 实与理性 教实 说实话 (二)“实”“活”“中”论中国化第三文化之建设 革命文化是什么? 什么是新启蒙运动? 五四纪念与新启蒙运动 抗战建国文化的建立发端 新启蒙运动与普及教育运动 启蒙运动的过去与现在 ……中国与西洋——世界文化的再检讨 我们为什么革命我们为什么革命 人生的哲学 一二 九 我相信中国 ……青年往何处去? 论中国的出路 知识分子与新的文明 知识分子们, 人民在需要你! 发扬爱国主义 发扬 “五四” 的精神:放 我的教育、 职业、 活动我的教育、 职业、 活动 家世和幼年生活 进入新式学堂 回想北大当年 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情况的回忆 筹办黄埔军校点滴 在清华大学时的一段经历 “七七” 后的零散回忆 我对 “一二 九” 运动的回忆 我与陶行知先生 忆守常 纪念蔡元培先生 纪念邓演达同志 我对罗素的敬仰与了解 与总理的一段相处 我所认识的章行严先生 后记

在线预览

回想北大当年我从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到毕业后留校教书,前后共八个年头。想起北大当年,使我兴奋,令人回味。 进北大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它是运动的产物,是维新派克服了顽固守旧势力的重重阻挠建立起来的高等学府Q辛亥革命后,严复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后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大学堂总监督改称大学校校长,各科的监督改称学长,原来附属的高等学堂亦改称为大学预科了。1913年,我在北京高等师范学堂附属中学班读书。秋天,跳班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当时的北大设文、法、理、工科和预科,本科设在地安门的马神庙,预科设在北河沿的清代译学馆旧址。所谓“预科”相当于北大的附属高中,学制为三年(后改两年),毕业后可以免试升入本科。预科义分为两类:及时类预科毕后升入文、法本科;第二类预科毕业后升入理、工科,它偏重于数学的教学。我在第二类预科上了一年,觉得并不太吃力,便想去考本科,可是北大的理工科有严格的规定:凡报考本科者,必须有高等专门学校毕业的文凭。初期读文科的人并不太多,因此报考文科只要求同等学历,并不注重文凭。我升学心切,暑假改了一个名字,考上了文科。北大文科分哲学、历史、国文学、英文学四个学门(后改称为系),我上了哲学门。照北大原定的计划,哲学门分为中国哲学、西洋哲学、印度哲学三类,但这个计划并未实现,只是混合设立一个哲学门。我虽然人了哲学门,却一心不忘数学。那时,我见知于数学系主任兼学长冯祖荀先生,在哲学门不到两个月,又转入了数学门。可是转了数学门,我又放不下哲学。在哲学门两个月的学习中,时间虽然极短,但眼界大开,我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我上的是数学的课,读的却多是哲学的书。从那时起,我主要研究的都是哲学及其有关科目。当然,数学书始终不断在我的涉猎之中,只是数学题从不肯做,化学实验更是绝少动手。 藏书楼我刚进北大时,学校还没有图书馆,只有一个藏书楼,设在马神庙校舍后院的所谓四公主梳妆楼里。藏书楼的书可以外借,但没有阅览室。过了一年,藏书楼腾出一地方,辟出阅览室,阅览桌放在中间,四周摆上书柜,柜里都是西文书。平时总是上着锁,线装书则放在楼上,借阅的人也并不多。我上预科的时候,常常从北河沿到藏书楼来借书,犹记得那时我借的书有德文与法文的数理科学百科全书等。一个大学预科一年级的学生,借读这样高深的德法文书,当时并不很多。这得到了冯祖荀先生的青睐,藏书楼的管理人员由此也给了我许多方便。上本科后,我更是经常呆在阅览室里。那时书本来无多,我可以就架恣意快读,除了工程书以外,柜里的书几乎没有我不看的。有24小时,我发现了一本装潢精美的书,是一个精装本,1914年美国出版,书名是《我们的外界知识》,英国罗素著。翻看一遍,觉得很有意思,又坐下来接连看了两遍,真有点爱不释手了。由此我发现了罗素,并对之产生了兴趣030年代,我一度再任北大讲师,专讲罗素哲学,这也可以说是与北大藏书楼的帮助分不开的。蔡元培主校1917年初,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在蔡先生的主持下,学校厉行改革,出现了新的气象。蔡先生是浙江人0 1 868年生,清光绪十八年(1 892年),为壬辰科翰林,时年24岁。蔡先生早年很有才名,他见清王朝已不能持久,为适应时代的潮流,便从事哲学、伦理学等新学的研究。他到过日本,加入了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积极从事民主革命活动,后来又到德国学习。辛亥革命后,蔡先生曾任南京临时政府首任教育总长和北京政府教育总长,后因遭到袁世凯的仇视,被迫再赴欧洲。袁垮台后,蔡回国出任了北大校长。他虽是一个资产阶级学者,又是科举出身,但他对破1日创新有锐利的勇气和坚强的毅力。蔡先生实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旧学1日人不废,丽新学新人大兴。他聘请陈独秀任文科学长(即文学院院长),章行严(士钊)、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陶孟和等任教授,后又聘任马寅初、陈豹隐等。同时,蔡元培还裁减了不称职的教员,排除了一批腐败守旧的人物。经过这番整顿,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大提高,给学校带来了蓬勃的朝气。在蔡元培“兼容并包”的口号下,当时在校的教员既有宣讲马克思主义的,也有拥护袁世凯做皇帝的筹安会人物刘师培,另外还有前清大学士李鸿藻的儿子李石曾教生物学,年仅二十三四岁的梁漱溟先生讲印度哲学等。蔡先生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的风气,这是他进行改革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北京大学过去是一座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不少学生以上大学为晋升的阶梯,对研究学问没有兴趣,上学不读书,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还有的人打麻将、逛八大胡同。与我同宿舍的几个学生,就很少读书,而是聚在一起打牌。面对这种局面,蔡先生从提倡思想自由出发,举办学术讲座,组织学术团体,例如新闻研究会、哲学研究会等。蔡元培亲任新闻研究会会长,以“研究新闻理论,增长新闻经验,谋求新闻事业之发展”为宗旨,邀请和著名的新闻界人士邵飘萍等到会讲演。同时,一些进步的政治团体也纷纷成立,像少年中国学会、新潮社等。这两个团体分别编辑出版了《少年中国》月刊和《新潮》。我亦参加了这两个团体的活动,并为之撰写了一些短小文章。 ,蔡先生还发起组织了一个进德会,以不嫖、不赌、不纳妾为基本戒条,针对北大一部分学生的恶习,用这样的方法培养个人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个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对旧社会上层道德堕落、生活腐朽的强烈不满。当时进德会在校内颇有影响,入会的人很多,对于北大部分知识分子个人道德的提高产生了较好的影响。蔡先生在学术上,是以治美学而闻名的。他刚到北大不久,我送他一大本新出版的讲述法国19世纪美学家居友(J.M.Cugau,1854—1888)学说的日文书,他很快就看完了还给我。他组织了“画法研究社”“音乐研究会等一些课外文化艺术活动来培养学生对美育的兴趣,以贯彻其“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在蔡元培校长的革新精神指导下,北京大学气象一新曩在全国教育界、学术界以及思想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的中心。和红楼1917年底,经章士钊之荐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自从蔡元培主校后,北大藏书楼改为图书馆。1918年夏,沙滩的红楼建成,图书馆也搬了进去,占了新楼的及时层搂。的主任室就设在红楼东南角上的两间房子里。一时红楼成了新思想运动的中心,许多进步的教员、学生聚集在这里读书、座谈。北大红楼我认识大钊还是在1916年他到北京后不久。我的一位同学郭晓峰与大钊是同乡,他们同是河北乐亭人。经郭的介绍,我们认识了。当时,大钊从日本留学回来,在北京创办《晨钟报》(即后来《晨报》之前身),继后,他又主编《甲寅日刊》。1917年,我曾在此刊物上发表过讲“青年问题”的文文章十月革命爆发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人中国,给新文化运动增添了新的内容。最早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思想敏锐,博学多识,广泛接触社会参热情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发表了《庶民的胜科》的演说和《Bolshevism的胜利》等著名文章。与此同时,他还组织演讲会,邀请名人讲演,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使民主和科学的口号逐步深入人心。一次,大钊以“亚细亚学会”的名义组织讲演会,我也去听了,地点在当时有名的湖南会馆。邀请的讲演者有蔡元培、陈独秀、章士钊、李石曾、张继等人。这次讲演会听众很多,整个湖南会馆都挤满了。每个人讲演的具体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大钊组织这次讲演会不久,就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了。大钊到任后,对图书馆的业务进行了一些重大的调整和改革,并开始注意收集有关马克思学说的书籍以及俄国十月革命以来的著作。是时,我在北大已经毕业,留校做助教,教预科。平时课程不太多,就在图书馆帮助大钊做些工作。我的工作室标为登录室,在主任室的旁边。其时,组织一些学生“勤工俭学”,课外帮助整理图书,翻译、编目、打印卡片等,我则负责检查和校对。同志来北大时,一度也参加了这项勤工俭学活动,担任登录工作。由于工作之便,我得时与大钊聚谈。每年北大放暑假,大钊回家乡到五峰山休假,我就他在图书馆的职务。在的领导下,图书馆成了北大校内一个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许多激进的学生经常到图书馆和大钊讨论各种新的思潮,听他介绍新的思想。大家也常常在此聚会,探讨中国的出路,寻找救国拯民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北大红楼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少年中国学会1918年6月底,由王光祈、等发起成立少年中国学会。这是一个带学术性的进步政治团体,其宗旨是“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还有四条信约:一奋斗,二实践,三坚忍,四俭朴。学会总会设在北京,成都、南京等地还设立了分会。1920年,少年中国学会部分会员在北京岳云别墅的合影。右起:右二为黄日葵,右三为,右七为张申府,右九为邓中夏。少年中国学会会员很多,大多数人希望通过这个组织,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团结进步青年,从事政治斗争和群众运动。一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也想通过它寻找中国的出路,但他们往往不能把握现实,陷在不切实际的空想中。邓中夏、高君宇、赵世炎、以及杨钟健、周太玄、袁守和、朱自清等都是少年中国学会的会员,后来成了国家主义分子的李璜、左舜生、曾琦等也参加了这个组织。由于学会组织成分很复杂,内部始终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少年中国学会北京总会正式成立于1 9 1 9年7月。学会出版了《少年中国》月刊和《少年世界》。《少年中国》由北京会员编辑,一至七期,由王光祈负责。从第八期起,组织了少年中国编辑部,由、康白情、张申府、孟寿椿、黄日葵五人担任编辑事宜。上海亚东图书馆办理印刷发行。学会经常在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和北京大学图书馆举行常会,内容多是研究学会的日常工作、与各地分会进行交流等等。1920年8月,天津觉悟社为了联合进步团体,采取共同行动,全体社员到北京,邀请北京的进步团体举行座谈会。少年中国学会、人道社、曙光社、青年互助团等五团体20余人参加了这次座谈。8月1 6日,座谈会在北京陶然亭慈悲庵举行。觉悟社社员刘清扬主持会议并报告了开会宗旨,继由邓文淑(颖超)报告觉悟社的组织经过和一年多来的活动,接着发表演说,说明觉悟社提出联合进步团体、共谋社会改造的意义。代表少年中国学会致答词,他提出备团体有标明主义的必要。认为近年以来,世界思潮已有显然的倾向,一个进步团体,如不标明主义,对内既不足以齐一全体之心志,对外就更不能与他人有联合的行动。我也在会上发表意见,极力赞成改造联合。会议决定,由各团体各推代表三人,再次开会讨沦联络办法,8月1 8日,各团体的代表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继续开会,议决定名为“改造联合”,并公推我起草“宣言”和“约章”。根据会议的决定和大家提出的意见,我草拟厂《改造联合宣言》和《改造联合约章》。后经过各团体的讨沦,得到正式通过。《改造联合宣言》的及时段是这样的:我们集合在“改造”赤帜下的青年同志,认今日的人类必须基于相爱互助的精神,组织一个打破一切界限的联合。在这个联合里,各分子的生活必须是自由的、平等的、勤劳而愉快的。要想实现这种大同世界——人类大联合的生活,不可不先有自由人民按他们的职业结合的小组织作基础。我们为渴望此土的各种自由组织一个一个的实现出来,不能不奔走相告,高呼着“到民间去”!以后《改造联合宣言》和《改造联合约章》发表在《少年中国》杂志的第二卷第五期上。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少年中国学会的内部斗争日益激烈,以致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终于公开分裂了。离校赴法1917年,我在北大毕业,留校三年后提为讲师,继续教逻辑和数学。在这期间,学校从教育部得到一笔经费,决定陆续资送四个教员、四个毕业生到国外学习深造。教员四人是朱家骅、陈大齐、周作人、刘半农,学生中及时人就是我。我报的学习专业是美学,学校却指定我学图书馆学。但是还没有等到学校资送,就又有了别的出国学习的机会。及时次世界大战后,中法人士为沟通中法文化交流,组织了华法教育会,倡议中国学生赴法勤工俭学。蔡元培、吴稚晖、李石曾等人参加了发起和组织工作。“五四”运动以后,由于华法教育会的鼓吹和倡导,逐渐形成了勤工俭学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青年为探求彻底改造中国的真理而踊跃报名。当然有许多人是因为国内军阀长期混战,民不聊生,到欧洲去寻求生活出路的。李石曾、吴稚晖等人在法国巴黎筹办了一所中法大学,但是很缺教授。经别人推荐,他们找到我,我是受聘教逻辑的。其时,蔡元培先生正准备赴欧美考察教育及学术研究机关状况,遂约定与蔡同行。我用“蔡先生秘书”的名义办理了出国手续。1920年1 1月下旬,我离开了母校,离开了祖国,登上了旅法教书的征途。

媒体评论

出入于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张申府先生, 他投身于社会政治运动是有着明确的理论与科学思想作为指导的, 另一方面他的学术研究又是为改造中国的现实目的和需要服务的, 他是那个时代思想视野宽阔的中国人之一。 ——方克立(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 这些年来中国有一个要不得的风气,便是己国的轻视。至少有一部分知识分子总把中国的文明看得一钱不值。只一提起“中国的”来,他便表示不屑的样子…… 我是相信中国的。我有时简直迷信中国。我并不说中国一切都是好的。但我相信中国有其过人的长处。我相信对于文化,中国有其特殊的贡献。我更相信,中国有其可以立国处,有其特别值得立国处。 ——张申府 9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父亲提出:“共产党是劳动阶级的代表……” 80多年前,父亲提出:“中国人必须相信,中国以前对于世界文明或文化,是有过极大贡献的,对于将来世界的文明或文化,必更有更大的贡献,以跻人类于天人谐和之域。” 70多年前,父亲提出:“改革中国总要就中国找办法,虽然一般大法不妨借资他人,借镜他国……” ——张燕妮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shineyo**的评论:

单位图书馆买的书,不错。

2017-09-14 12:04:15
来自c***0(**的评论:

新民说·我相信中国 一个老知识分子的思想轨迹,值得收藏和阅读。

2017-09-18 17:04:2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非常好的书啊!!!!

2017-10-22 18:01:1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新民说·我相信中国 很不错的书!

2017-11-09 16:14:2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作者阅历丰富,思想深刻,文章今天读来仍有现实意义,体现了作者的深思;行文流畅,读得不累,是种享受。

2017-09-18 15:08:3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收集了张申府学术、时评和回忆的重要文章,是一个很好的选本,装帧也不错。

2017-11-02 19:19:35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