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涛谈自然养育  看得见的发育+宝贝健康公开课(套装2册)图书
人气:5

崔玉涛谈自然养育 看得见的发育+宝贝健康公开课(套装2册)

崔玉涛谈自然养育 看得见的发育序言从医近30年,坚持医学科普宣教也有16个年头了。回想起这些年的临床工作和科普宣教,发现家长对孩子的养育不仅是越来越重视,而且越来越理智。为此,现今的医学科普不仅应该告诉...
  • 所属分类:图书 >育儿/早教>育儿百科  
  • 作者:[崔玉涛] 著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23978274
  •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6
  • 印刷时间:2016-06-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您是否面对孩子的发育问题,十分焦急;你是不是觉得孩子长得太慢了,孩子发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书共六个篇章,从发育的历程、骨骼发育、肌肉发育、语言认知发育、社交心理发育六大部分,通过文图解析的方式,让家长更加清晰地了解孩子发育的过程,本册重点用看的方式,帮助父母更好地观察孩子发育的细节变化,崔大夫带着你读图,步学会看见孩子在发育,第二步看懂孩子发育背后的问题。发育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帮助孩子锻炼,更需要耐心地等待,自然养育将引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育。 《崔玉涛:宝贝健康公开课》是超人气儿科医生崔玉涛大夫在《父母必读》杂志写作专栏《崔大夫诊室》10年的集大成之作。《崔玉涛:宝贝健康公开课》的内容分为宝宝的营养、常见病和护理三大部分。通过一个个诊室真实案例的分析,细致入微、深入浅出地将养育的要点娓娓道来,同时传播国际前沿的养育知识,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养育观。

编辑推荐

马伊琍,白百合等多位星妈热情推荐,超人气儿科医生崔玉涛大夫10年的集大成之作。内容分为宝宝的营养、常见病和护理三大部分,通过真实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讲述养育的要点。妈妈必备手边书! 发育是孩子身体和心理的成长过程,尊重孩子发育的自然规律,在发育的过程中,我们要用耐心和爱心陪伴他慢慢成长。 看得见孩子发育,不一定了解孩子发育背后的误区和层层问题,读懂发育,引导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

崔玉涛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医生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委员会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妇儿临床分会副主任委员1986 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儿科系。先后工作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和中美合资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要从事新生儿急救、婴儿生长发育监测、早期婴儿问题的干预和疾病的治疗等工作,对新生儿及婴幼儿医学领域有较为的了解和实践经验。 崔玉涛:中美合资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天津和睦家医院首席医生,新生儿科监护领域公认的博学专家,全国妇联心系新生命专家组成员,《父母必读》杂志《崔大夫诊室》专栏作者,新浪网育儿频道、湖南卫视《百科全说》访谈专家。

目录

及时章 发育 追寻的点点历程 1发育,决定他的将来 2简说发育 2是什么在影响发育 3发育,宝宝成长历程 4发育,年龄分期 6第二章 发育 骨骼!骨骼! 7颅骨发育,为大脑提供足够的空间 8颅骨的神奇构造 8骨缝为大脑发育提供足够的空间 10囟门闭合过早、过晚都不好 12头形异常你发现了吗 14怎样发现头形异常 17偏头纠正越早越好 19脊柱发育,与运动发育相辅相成 21脊柱的发育 21抬头不好是缺钙吗 24斜颈早发现、早纠正 28长骨发育,为站立和行走做准备 31臀纹不对称与髋关节发育 31从O形腿到X形腿的变迁 35生长带来的痛 39解读骨龄的秘密 42骨密度与缺钙的真相 45乳牙发育,自然萌出与保护 48出牙时间与顺序 48乳牙的不 52寻找龋齿的发生原因 54预防龋齿,从及时颗牙萌出开始 56第三章 发育 肌肉!肌肉! 59大运动发育,水到渠成 60遵循自然的发育规律 60学看运动发育时间表 63走不稳是肌肉力量不够 66大运动锻炼不能超前 68大运动发育迟缓 70趴着是一切运动的基础 72精细动作,合理引导 75张开手,精细动作发育的起点 75趴着锻炼精细动作 77小手需要多体验 80精细动作训练别超前 82精细动作锻炼需要引导与陪伴 85第四章 发育 语言!认知! 87语言,从理解到表达 88语言启蒙需要“话痨” 88交流从出生开始 90说话晚是不会说还是不用说 92顺利度过“电报句”阶段 95肢体语言只是过渡阶段 96语言跟不上思维的脚步 98心里都知道,为什么不说 99接触多种方言不影响学说话 100电视不是语言老师 101学会咀嚼帮助语言发展 101认知,需要支持和陪伴 103安静的观察与引导 103提供自然的探索环境 105感觉是孩子认知世界的通道 106认知之初别离真实事物太远 107游戏规则与现实规则要一致 108第五章 发育 社交!心理! 109学会自理,迈出独立及时步 110独立进餐是一项重要技能 110给孩子自己穿衣的机会 112好习惯的培养贵在坚持 113学会如厕,自我控制的开始 114养成收拾整理的习惯 115家长,孩子好的社交培训师 116懂礼貌要从家长做起 116打人的背后有很多意思 116给孩子自己解决冲突的机会 118尊重孩子的不分享 119家庭是合作意识培养的基地 119学会理解对方的感受 120心理环境,健康而自由的世界 121孩子不应该享受特殊待遇 121过度关注容易让孩子自恋 122过度呵护使孩子胆小怯弱 122轻易满足让孩子无法学会自控 124事事包办不利于孩子的自立 125学会独立,才能成长 125散养不是散漫 126宣泄情绪需要正确引导 127放手让孩子承担后果 127家长是同一战壕的战友 128第六章 发育 热点问题 12940多天竖抱宝宝会影响发育吗 130可以让宝宝趴着睡吗 130侧睡会影响宝宝的骨骼发育吗 132竖抱时为何宝宝的身子往后仰 133百天宝宝趴着时抬不起头是怎么了 134可以让宝宝早点儿学站吗 1354个月脖子还很软正常吗 1364个月的宝宝站立时无力是否正常 1374个月的宝宝可以经常斜坐着吗 138可以让5个月的宝宝经常练习坐吗 139看东西时眼球向内集中是对眼吗 139宝宝为何经常用手抓耳朵 140宝宝囟门一直没有扩大是异常吗 142是不是囟门闭合越晚越好 143出牙顺序颠倒是缺钙吗 144经常穿纸尿裤会影响腿部发育吗 145刚学步时脚后跟外偏要纠正吗 146宝宝多大可以使用学步车 147走路时右脚向外撇正常吗 147穿纸尿裤会使男宝宝将来不育吗 148站立时脚尖着地正常吗 149骶尾部为何出现小窝 150穿连体衣会导致罗圈儿腿吗 1512个月的宝宝可以躺在提篮式手推车里吗 152爬得过早会影响腿部发育吗 152不经过爬直接走路会不会影响宝宝的发育 153后记 155PART 1 营养与饮食及时章 发育 追寻的点点历程 1发育,决定他的将来 2简说发育 2是什么在影响发育 3发育,宝宝成长历程 4发育,年龄分期 6第二章 发育 骨骼!骨骼! 7颅骨发育,为大脑提供足够的空间 8颅骨的神奇构造 8骨缝为大脑发育提供足够的空间 10囟门闭合过早、过晚都不好 12头形异常你发现了吗 14怎样发现头形异常 17偏头纠正越早越好 19脊柱发育,与运动发育相辅相成 21脊柱的发育 21抬头不好是缺钙吗 24斜颈早发现、早纠正 28长骨发育,为站立和行走做准备 31臀纹不对称与髋关节发育 31从O形腿到X形腿的变迁 35生长带来的痛 39解读骨龄的秘密 42骨密度与缺钙的真相 45乳牙发育,自然萌出与保护 48出牙时间与顺序 48乳牙的不 52寻找龋齿的发生原因 54预防龋齿,从及时颗牙萌出开始 56第三章 发育 肌肉!肌肉! 59大运动发育,水到渠成 60遵循自然的发育规律 60学看运动发育时间表 63走不稳是肌肉力量不够 66大运动锻炼不能超前 68大运动发育迟缓 70趴着是一切运动的基础 72精细动作,合理引导 75张开手,精细动作发育的起点 75趴着锻炼精细动作 77小手需要多体验 80精细动作训练别超前 82精细动作锻炼需要引导与陪伴 85第四章 发育 语言!认知! 87语言,从理解到表达 88语言启蒙需要“话痨” 88交流从出生开始 90说话晚是不会说还是不用说 92顺利度过“电报句”阶段 95肢体语言只是过渡阶段 96语言跟不上思维的脚步 98心里都知道,为什么不说 99接触多种方言不影响学说话 100电视不是语言老师 101学会咀嚼帮助语言发展 101认知,需要支持和陪伴 103安静的观察与引导 103提供自然的探索环境 105感觉是孩子认知世界的通道 106认知之初别离真实事物太远 107游戏规则与现实规则要一致 108第五章 发育 社交!心理! 109学会自理,迈出独立及时步 110独立进餐是一项重要技能 110给孩子自己穿衣的机会 112好习惯的培养贵在坚持 113学会如厕,自我控制的开始 114养成收拾整理的习惯 115家长,孩子好的社交培训师 116懂礼貌要从家长做起 116打人的背后有很多意思 116给孩子自己解决冲突的机会 118尊重孩子的不分享 119家庭是合作意识培养的基地 119学会理解对方的感受 120心理环境,健康而自由的世界 121孩子不应该享受特殊待遇 121过度关注容易让孩子自恋 122过度呵护使孩子胆小怯弱 122轻易满足让孩子无法学会自控 124事事包办不利于孩子的自立 125学会独立,才能成长 125散养不是散漫 126宣泄情绪需要正确引导 127放手让孩子承担后果 127家长是同一战壕的战友 128第六章 发育 热点问题 12940多天竖抱宝宝会影响发育吗 130可以让宝宝趴着睡吗 130侧睡会影响宝宝的骨骼发育吗 132竖抱时为何宝宝的身子往后仰 133百天宝宝趴着时抬不起头是怎么了 134可以让宝宝早点儿学站吗 1354个月脖子还很软正常吗 1364个月的宝宝站立时无力是否正常 1374个月的宝宝可以经常斜坐着吗 138可以让5个月的宝宝经常练习坐吗 139看东西时眼球向内集中是对眼吗 139宝宝为何经常用手抓耳朵 140宝宝囟门一直没有扩大是异常吗 142是不是囟门闭合越晚越好 143出牙顺序颠倒是缺钙吗 144经常穿纸尿裤会影响腿部发育吗 145刚学步时脚后跟外偏要纠正吗 146宝宝多大可以使用学步车 147走路时右脚向外撇正常吗 147穿纸尿裤会使男宝宝将来不育吗 148站立时脚尖着地正常吗 149骶尾部为何出现小窝 150穿连体衣会导致罗圈儿腿吗 1512个月的宝宝可以躺在提篮式手推车里吗 152爬得过早会影响腿部发育吗 152不经过爬直接走路会不会影响宝宝的发育 153后记 155 PART 1 营养与饮食

及时章 给宝贝最棒的母乳

LESSON 01 母乳,给宝宝近乎的营养

LESSON 02 4位妈妈母乳喂养的困惑

LESSON 03 怎样应对宝宝吐奶

第二章 配方粉喂养

LESSON 04 配方粉喂养的热点问题

LESSON 05 宝宝不爱喝配方粉的常见诱因

LESSON 06 特殊配方粉:帮助宝宝度过特殊时期

第三章 辅食添加步步来

LESSON 07 辅食添加,需要耐心等待

LESSON 08 及时次添加辅食怎么做?

LESSON 09 辅食:快乐吃,健康吃

LESSON 10 添加辅食后,宝宝怎么老不长?

第四章 营养素要不要补

LESSON 11 营养素的特殊与平常

LESSON 12 微量营养素补充不是必做功课

LESSON 13 枕秃并不一定是缺钙

LESSON 14 "吃得好"也会营养不良吗?

第五章 锻炼宝宝的消化吸收能力

LESSON 15 会吃东西的条件:长出磨牙 学会咀嚼

LESSON 16 消化、吸收,不同难题不同处理

第六章 每个孩子都能好好吃饭

LESSON 17 愉快饥饿:好的开胃药

LESSON 18 如何应对挑食宝宝?

PART 2 关于常见病

及时章 感冒、发烧

LESSON 19 A 方案预防宝宝感冒

LESSON 20 哪些原因会引起宝宝发热?

LESSON 21 高烧,会烧坏孩子吗?

LESSON 22 高烧,需要有效退热

LESSON 23 一分为二看发热

LESSON 24 高烧、腹泻防脱水

第二章 咳嗽

LESSON 25 正确认识咳嗽

第三章 腹泻

LESSON 26 问诊腹泻

LESSON 27 对付迟迟不好的腹泻

第四章 幼儿急疹

LESSON 28 虚张声势的幼儿急疹

第五章 过敏

LESSON 29 过敏原检测:直击过敏根源

LESSON 30 恼人的湿疹

LESSON 31 喘,不等于哮喘

LESSON 32 预防哮喘,从居家环境开始

LESSON 33 食物不耐受 还是食物过敏

LESSON 34 有关过敏的其他问题和预防建议

第六章 便便问题

LESSON 35 宝宝为何尿频?

LESSON 36 女宝宝:小阴唇粘连

LESSON 37 女宝宝发生了泌尿系感染

LESSON 38 "便事"的烦恼

第七章 髋关节

LESSON 39 走不稳?查查髋关节

LESSON 40 髋关节滑囊炎

第八章 带孩子看病,儿科医生的提醒

LESSON 41 要马上带孩子去看医生吗?

LESSON 42 带孩子看病的4项提醒

LESSON 43 关于带孩子看病的7条建议

第九章 正确使用药物

LESSON 44 退热药,混搭用

LESSON 45 有炎症一定要用消炎药吗?

LESSON 46 输液,有必要吗?

LESSON 47 止泻药先别急着吃!

LESSON 48 面对激素

LESSON 49 一份药物说明书,一种健康好习惯

第十章 其他

LESSON 50 斜视

LESSON 51 呕吐

LESSON 52 揪耳朵

LESSON 53 手足口病

LESSON 54 肾病综合征

LESSON 55 斜颈

LESSON 56 乳糜泻(乳胶蛋白过敏症)

LESSON 57 尿布皮炎

LESSON 58 流鼻涕、鼻塞

LESSON 59 半夜突然喘憋

PART 3 悉心护理

及时章 日常护理

LESSON 60 早产宝宝出院以后……

LESSON 61 安抚奶嘴的传言与事实

LESSON 62 恢复免疫力--从肠道开始

LESSON 63 藏在湿纸巾里的消毒剂

LESSON 64 耳垢由谁来清理?

LESSON 65 预防着凉,从细节着手

LESSON 66 孩子脱水了!

LESSON 67 孩子误服了药物!

LESSON 68 旅游中常见宝贝健康问题

LESSON 69 暑期里的"意外烦扰"

第二章 生长发育监测

LESSON 70 新生儿筛查,查什么?

LESSON 71 孩子的身体,你最懂

LESSON 72 如何评价宝宝的生长发育状况?

附录1 常用药的L1 L5分类

附录2 早产儿宫内生长曲线

后记

在线预览

及时章感冒、发烧

本章你将读到以下精彩内容:

●孩子体温升高不一定就是异常。如果仅仅是短暂的体温波动,全身状态良好,没有其他异常表现,就不应认为孩子在发烧。

●发烧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不是一种可怕的征象。

●孩子体温高于38.5℃时,要给他服用退烧药。

●孩子发烧时,不要一味以控制孩子体温恢复到正常为目标。

●只有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才能选择使用抗生素治疗。

●无论是用抗生素还是其他药物,目的都是治疗引起发烧的原因,而不是发烧本身。

LESSON21高烧,会烧坏孩子吗?

宝宝发烧时,爸爸妈妈非常焦急,一方面看着宝宝难受的样子非常心疼,另一方面还担心发烧会不会烧坏孩子。那么,发烧到底是不是一种可怕的征象?高烧会不会给孩子造成损害?治疗发烧用抗生素管不管用呢?

诊室镜头回放

宝宝高热3天,会出问题吗?

媛媛已经发烧3天了,每天都烧到39℃。她体温超过38.5℃时,父母给她用了“泰诺林”或“美林”等退烧药。吃药后退烧效果倒挺好的,可是吃完药后几个小时,媛媛体温还会回升。父母还给媛媛采用多喝水、温水浴等辅助治疗方法。虽然媛媛除了发烧、有点流鼻涕,没有明显咳嗽、呼吸困难、呕吐和腹泻的现象,可是他们仍然很担心:高烧这么长时间,会不会把孩子烧坏了?

发烧是不是一种可怕的征兆?

发烧是位于大脑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上调体温所致。虽然24小时内正常人体的体温会有少许波动,但是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会通过增加机体的散热或产热来试图将正常人体温调控于37℃左右。当病菌(包括预防接种的疫苗在内)侵犯人体后,人体为了对抗病菌的侵袭,会动用一些防御机制,比如具有杀菌作用的白细胞、淋巴细胞等等。动用人体防御机制的启动信号中,发烧就是最为主要的一项。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上调控制体温的水平,导致发烧。

发烧是人体遇到病菌侵袭后,对抗病菌的一种保护机制,对人体是非常有利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当然不是一种可怕的征兆。

孩子体温多高是发烧?

当你亲吻或触摸孩子的前额时,如果感到比较热,就说明孩子可能发烧了。从医学角度讲,虽然每个孩子的基础体温不同(正常体温可波动于35.5℃~37.5℃之间),但是超过37.5℃就应该认为孩子发烧了。

为什么孩子很容易出现38.5℃以上的高烧?

体温调节中枢上调体温的水平与病情有密切关系。由于孩子大脑发育不够成熟,接到体温调节中枢上调信号后,经常会出现调节过度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出现发烧时,总会达到高热的缘故。

高热可能导致孩子大脑出现不稳定状况——热性惊厥。因此孩子体温高于38.5℃时,要给孩子服用退烧药。

能不能用抗生素对付发烧?

遇到孩子发烧时,不要一味以控制孩子体温恢复到正常为目标。只要将孩子体温控制在38.5℃以下,就既能发挥人体自身抵御疾病的效果,又能够避免高热可能造成孩子大脑不稳定而出现惊厥。很多原因都会引起发烧,但只有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才能选择使用抗生素治疗。无论是用抗生素还是其他药物治疗,目的都是治疗引起发烧的原因,而不是发烧本身。

孩子会因高烧时间长而得肺炎或大脑炎吗?

发烧本身如果没有引起热性惊厥,就不会造成人体任何部位实质性的损伤。倒是引起发烧的原因有可能造成肺炎、脑炎或人体其他部位损伤。所以,遇到孩子发烧,在控制高热的同时,要通过医生帮助寻找病因,采用针对病因的得当方法,才能使孩子很快恢复健康。

怎么在家护理发烧的孩子?

如果孩子发烧时,仍旧玩耍自如、吃喝正常、交流如前、皮肤红润,说明孩子的病情并不严重。爸爸妈妈可以在家观察孩子,给孩子多喝水,增加排尿和皮肤蒸发水分的机会,这样可以通过增加散热降低孩子的体温。

如果体温高于38.5℃,可以给孩子服用目前非常安全的退热药物,比如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和/或布洛芬(美林)。退热药物可以下调体温调节中枢,达到退热的效果。下调体温调节中枢是通过增加人体散热来完成的。人体散热主要通过皮肤发汗、增加尿液排出,增快呼吸等完成。如果孩子没有足够水分的摄入,退热药物就不能发挥退热作用。

对于孩子来说,引起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就是平日常说的“上感”,平均病程3~5天。只要多喝水,适当使用药物,就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上感”过程。

出现什么情况要带他去医院?

不满3个月的宝宝体温超过38℃。

3个月以上的孩子体温超过40℃,还伴有:

●拒绝喝水。

●即使喝水较多,仍表现出非常不舒服的样子。

●排尿很少,而且口腔干燥,哭时眼泪少。

●述说头痛、耳朵痛或颈痛等。

●持续腹泻和/或呕吐。

●发烧已超过72小时。

出现这些迹象,一定要马上带孩子去看急诊:

●无休止地哭闹已达几小时。

●极度兴奋。

●极度无力,甚至拒绝活动,包括:爬行、走路等等。

●出现皮疹或紫色的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或淤斑。

●嘴唇、舌头或指甲床发紫。

●位于小宝宝头顶部的前囟向外隆起。

●颈部发硬。

●剧烈头痛。

●下肢运动障碍,比如,瘸腿、运动时疼痛等。

●明显呼吸困难。

●惊厥。

诊室小结

●发烧是人体一种保护性机制,不是一种可怕的征象。

●遇到孩子发烧时,不要只以控制孩子体温恢复到正常为目标。

●只有细菌感染时才可选择使用抗生素治疗。

●发烧本身如果未造成热性惊厥,就不会造成人体任何部位的损伤。

LESSON22高烧,需要有效退热

一发烧就吃抗生素的错误观点已经为一些爸爸妈妈所认识到,但同时他们又会进入另一个极端:孩子发烧什么药也不给吃,尽量采用物理降温。为避免孩子出现热性惊厥,还是应该在孩子体温超过38.5℃后服用退烧药,而不能拒绝一切药物,只靠物理降温退烧。下面是发生在诊室里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诊室镜头回放1

体温增高幅度大,该吃退烧药吗?

前24小时夜里,2岁的乐乐些发烧,体温达37.8℃。乐乐平时体温只有35.8℃~36.0℃,妈妈认为既然体温增高的幅度较大,于是,便给乐乐服了退烧药。第二天,带孩子来找我时,妈妈问的问题之一就是:该不该给孩子吃退烧药?

诊室镜头回放2

我想通过物理降温让孩子退烧

酥酥是个1岁3个月的小宝宝。前24小时夜里体温达到38.7℃,妈妈尽管有些着急,但还是坚持用物理降温的方式帮助他退烧。可后来,他的体温升高了39℃,无奈第二天,妈妈带着孩子来到我的诊室咨询,到底什么时候给孩子用退烧药合适呢?

体温达到38.5℃需要服用退烧药

发烧本身不是一种疾病。引起发烧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病毒、细菌等病菌侵入人体所致。人体为了抵抗并杀灭它们,便采取了一种自我保护性质的反抗措施——发烧。实际上,发烧是一种好现象,说明孩子正在努力与病菌抗争,而且,这种能力会越来越强。但是,由于孩子大脑发育尚不成熟,过高的体温(超过39℃)可刺激大脑皮层,出现异常放电,即可出现惊厥。

预防体温过高,避免出现热性惊厥,是服用退烧药的最基本的理由。

体温超过39℃可引起大脑皮层不稳定,但不是说,每个孩子都会出现惊厥。热性惊厥往往有遗传倾向,了解双方父母家族热性惊厥的历史,有助于预测孩子出现热性惊厥的可能性。不论孩子的基础体温如何,还是等孩子体温达到38.5℃以上,再给孩子口服或肛门内使用退烧药物。

过早服用退烧药物,将孩子体温保持在37℃以下,会削弱人体对病菌抵抗的能力,使病菌更易于在体内扩散,无形中助长了病菌对人体的侵害。服用退烧药后希望达到的效果是将体温保持在37℃~38℃之间。

那为什么孩子体温达到38.5℃就给退烧药呢?不是39℃才可能引起孩子大脑皮层不稳定吗?这是因为服用退烧药物后,药物被人体吸收并发挥作用需要一定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38.5℃给孩子服用退烧药物,就是为了尽可能避免在退烧药物起作用之前孩子体温已超过39℃。

怎么让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效果好?

只要发现孩子体温超出正常,就可以给他做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好的办法是将家里的环境温度适当提高,好能升到28℃~30℃以增加散热。还有一个方法是让孩子泡热水浴,使皮肤血管扩张,热量得以散发,有利于退烧。

虽然创造了散热的环境,但要想有效退热,仅有这点是不够的。热量不可能单独从皮肤散发出来,一定要有一个载体将热量带出来,这个载体就是水分。孩子在退烧过程中,丢失得最多的就是水分,因为身体要靠水分来将热量带出体外,所以,孩子发烧期间,一定要给他补足水分。

很多爸爸妈妈都跟我讲,退烧药刚开始一两次还管用,后来就不管用了,其实这不是药不管用,而是刚开始发烧的头两天,孩子体内还有足够的水分供散热、蒸发,所以吃了退烧药后温度能降下来。但发烧几天后,孩子因为食欲减退,吃得比平常少,如果再不注意补充水分的话,体内的水分减少,无法将热量带出体外,退烧效果自然不好。可见,退烧效果好不好,和水分补充得是否充足很有关系,水分补充得越充足,热量蒸发的机会就越多,退烧效果越好。所以,在孩子发烧的时候,想尽一切办法给他补充水分,多让他喝温水,而且好是少量多次地喝,如果孩子不愿意喝白开水,可以让他喝一些有味道的果汁。这时候孩子少吃几口饭都不要紧,但水分必须足够。

退烧药的药量怎么掌握?

吃了退烧药退烧效果不好,除了喝水少的原因外,还有个原因就是药量不够。给孩子用过退烧药的爸爸妈妈都会注意到,说明书上的用量与体重的关系中,体重的间隔是比较大的,比如10~20千克的孩子用药量是一样的,但是很显然,一个10千克的孩子和一个19千克的孩子,如果服用同等量的退烧药,退烧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但爸爸妈妈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或吃多了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给孩子的药量都很保守,以至于退烧效果不好。

所以,我们推荐孩子体重以2千克为一个变化量来用药,这样退烧效果比较好(见下面表格),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体重来找到比较的用量。这个量和说明书上的用量相比,量稍微偏大些,可能爸爸妈妈会担心孩子吃过量的药会有副作用。其实,表中的两类药安全性都比较高,使用量高出常规推荐量的10倍才会有毒性,也就是说,中毒量和有效量之间的范围很大。而吃得少了,退烧效果反而不好。

发生热性惊厥怎么办?

孩子出现热性惊厥后,爸爸妈妈需要妥善处理下面几点:

●不要搬动孩子,因为这时他的肌肉是僵直的,搬动容易出现骨折。通常孩子的热性惊厥10~20秒就停下来了。

●尽可能让孩子侧躺着,因为他侧躺着的时候嘴角是低位,口水和呕吐物都能顺着嘴角流出来,而仰躺着的时候,嗓子和气管是低位;如果有呕吐物,孩子容易窒息。

●找一个硬的东西,比如勺子,塞在孩子的上下牙之间垫着,以防他咬破舌头。

●孩子热性惊厥停下来后,要马上带他去医院检查。

小提示

●不能依赖脸部是否发烫作为孩子是否发烧的标准,还是应该以体温作为标准,由于孩子心脏收缩力量较弱,每次收缩后达到手脚尖血液相对较少,所以一般情况下手脚都是比脸、颈部温度稍低,这是正常生理现象。

●腋下测量体温的方法是最的,由于孩子小,经常不喜欢腋下测温,可以使用颌下或外耳道进行测温,一般我们建议高烧的孩子好进行腋下测温。

●退热贴是一种物理降温的办法,可以配合退烧药物一同使用。孩子体温超过38.5℃的时候,应该使用退热药物,退热贴可以早些用。

媒体评论

马伊琍序:

以前确实没有想过会遇上崔大夫这样的医生。

没去他所在的医院前,我一直以为医院就是冰冷、嘈杂、充满消毒水味道的地方。我小时候很崇拜医生的职业,常在家里假扮医生,觉得医生都很威严,说话言简意赅,关键是写的病历必须让病人看不懂,呵呵。现在自己有了孩子,才发现我真的很想知道病历上面所写的内容,甚至想问清楚病因以及用药的缘由,而且觉得医生才是与自己珍爱的生命休戚相关的人!

和崔大夫的交流全是关于孩子。在交流中,我学到了很多重要的育儿知识:比如他强调给小婴儿添加辅食时不要添加调味品;又比如他反复提醒爸爸妈妈们孩子高烧时时间要退烧,以免引起高热惊厥,服用退烧药时一定要大量饮水,才能有效退烧;再比如,他一再强调不能孩子一有感冒发烧,家长就要求医生使用抗生素,必须结合血象指标来判断。其实,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在中国的孩子身上已经非常严重了,我觉得只有负责任的大夫才会把真相深入浅出、很透彻地讲给父母,希望他们能够理解大夫并且一起配合,用科学安全的方法养育孩子。

认识崔大夫不久,我有一个好朋友7个月大的宝宝因为不会爬被某医院怀疑脑部有问题,被要求做核磁共振。她哭着来找我,我建议她赶快飞来北京挂崔大夫的号,结果不是什么脑部问题,只是因为家长平时给孩子的锻炼太少导致的。现在一年过去了,孩子发育得好好的……

在此,也要抱怨一下,崔大夫的号很难挂,通常都会预约到一两个月以后。不过还好,他一直笔耕不辍地发微博,在公共信息平台上无偿地与所有的爸爸妈妈分享育儿知识,解答疑问。他的每条微博我都会仔细阅读,不放过任何一条信息。

现在更好了,有一本详细的书籍给父母们阅读,作为一个过于“操心谨慎”的妈妈,我是多么期盼国内有越来越多如此实用的中西合璧而理念现代的育儿指导,因为有很多像我这样的妈妈在坚持亲力亲为地育儿,她们更需要像崔大夫这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的指导和支持!

期待这本书的早日问世!

著名影视演员

马伊琍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2016-10-20 18:55:50
来自lile680**的评论:

还行。很详尽。

2016-11-02 12:59:5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挺好,挺不错挺好,挺不错

2016-11-27 13:25:37
来自刘亦超**的评论:

挺好

2016-12-16 13:11:2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2016-12-19 16:57:5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一般般吧

2017-01-05 19:16:2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整体感觉不错

2017-06-07 12:34:55
来自萌***(**的评论:

个疯疯癫癫的法国和捷克和韩国的途径回复

2017-06-30 12:26:02
来自G***9(**的评论:

书内容很丰富,纸张质量很不错,包装也很不错,性价比高。

2017-07-13 15:27:0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还不错 看完学到很多 纸质也很好

2017-08-28 16:52:47
来自KenPJQ**的评论:

内容丰富,受益匪浅

2017-10-22 16:35:5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当好麻麻,需要不断学习,选一本好书很重要!我正在学习的路上……

2016-09-12 12:23:58
来自w***士(**的评论:

非常实用的书,看看还是增长知识的,而且对于老人带孩子的误区可以及时纠正,同时老人家也能学习学习。

2017-02-23 23:13:38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