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魔花园图书
人气:6

恶魔花园

《恶魔花园》 杰克逊躺在厨房的长面桌上,听凭父亲替他换尿布。突然,一股神秘的银色细流从他双腿之间向上喷射而出。杰克逊睁大双眼,惊异万分——是我做的吗?多么壮观!多么舒适惬意啊!一尺多高的水...
  • 所属分类:图书 >烹饪/美食>烹饪理论/手册  
  • 作者:[美] [斯图尔德·李·艾伦],[美] [西敏司],[英][莉齐·克林汉姆],[美][迈克尔·艾伦·福克斯]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25111785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10
  • 印刷时间:2015-10-01
  • 版次:1
  • 开本:128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恶魔花园》

饮食是生命的核心,也是人类本能的享乐。圣经用一个禁果的故事来定义所有的人性,从此,人类也在文化、宗教或政治上强力运用起这种理论,为我们所吃的东西添加情绪色彩,施以善恶判断,使饮食行为反映出深刻的心理影响与文化内涵。

本书囊括一系列与宗教、信仰、罪恶有关的食材故事,它是一部会让餐桌上的客人拍手称奇,食欲大开的作品。别开生面的趣事轶闻、带有一丝邪恶之气的幽默感,宗教、食物、哲学的绝妙搭配,让它显得与众不同。作者以圣经七宗罪(淫欲、饕餮、傲慢、懒惰、贪婪、亵渎、暴怒)分门别类,以睿智的笔触,介绍历史上曾经被各种民族与文化视为禁忌的美味,以及这些令人垂涎三尺的禁忌菜肴如何界定出世界上纷呈百态的文化。

《饮食人类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年轻战士说,他们是“为了保卫喝可口可乐的权利而战”。本书作者也认为,纵观历史长河,在众多改变人类饮食习惯的方法当中,数战争效力。这本书将告诉你,饮食不仅是关乎人类生死存亡的大事,也是人类文化史中的重要一环。饮食不仅仅与政治、经济、战争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对人类思想形态的形成造成了重大影响。在作者风趣的论述中,你将重新认识人类饮食的发展历程。

《咖喱传奇》

本书以咖喱为引线,讲述了印度的美食、文化与历史,帮你从一个有趣的侧面了解印度——这个古老、庞杂、有趣,有点混乱,曾遭遇不幸的地方,内容严谨,余味悠长。多少沧桑,尽在平凡的酱料之中。

《深层素食主义》

本书将素食主义进行了历史与哲学层面的深度分析,并从动物保护、环境生态、世界饥荒、女性主义等多个角度,面面俱到地佐证了“素食有理”,乃至达成“人们必须断绝肉食,不得已亦应极尽努力地减少肉食”的结论,并逐一驳斥“维护肉食正当性”或“抨击素食正当性”的各种理论。

作者辨析犀利,立论严密完整,勘称是向所未见的“素食主义百科全书”和“素食主义教战手册”。

编辑推荐

《恶魔花园》

这是一本“三观”颇为“不正”的书,诡异,幽默,戾气,可以看作有关食物的野史或八卦,附带的食谱中古老的食谱配方,可以随时拿来在厨房实践。生活在本质上是吃的行为,而读罢此书你会发现,连顿便餐都有了惊人的暗示意义。食物,吃下去的时候,除了表上面的口味,还隐含了我们的认同,以及我们自身的存在。如今,所有被禁止的食物几乎都可以吃了,那些的饮食禁忌在主流社会已成为过去。然而,这样的自由是否让我们的日子更好过?当一切享受都唾手可得,一切似乎也变得索然无味。

《饮食人类学》

书中所提供的知识点更让人耳目一新。看似简单且平凡的 “吃”却是这样的不平凡,它的发展历程竟有这许多的鲜活内容。这本书的内容不仅使人们重新认识了“吃”,更使人明了“吃”的意义。从而加深对“吃”与文化 历史的结合有了更为清楚的认同。

开阔的思路、历史的深度与对未来的前瞻,对起步不久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具有很好的启迪和推动作用。作为一部学术著作,此书的行文区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有一定的可读性和科普意义,无论是平头百姓还是政府官员都会从中获益。

《咖喱传奇》

或许你不知道印度在哪儿,但咖喱这种酱料,总会让你对这个地方产生联想。殖民者的侵略彻底改变了它的社会结构和历史进程,也成就了风靡全球的印度菜酱料。

咖喱不是自然直接赐予人类的,它以印度本土为温床,融合外来物产,突破了民族局限,风靡全球,征服了人类的味蕾。因此,这本咖喱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人类融合的写照。

《深层素食主义》

本书辨析犀利,立论严密完整,堪称是向所未见的“素食主义百科全书”和“素食主义教战手册”。

作者简介

《恶魔花园》

斯图尔德 李 艾伦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除本书外,还著有《恶魔之杯》(The Devil's Cup),其首部短篇小说集曾在美、日获奖;并曾旅居加尔各答、巴黎、加德满都和悉尼,目前定居纽约布鲁克林。

《饮食人类学》

[美] 西敏司( Sidney W. Mintz),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人类学教授,曾获颁多项人类学教育和研究奖项,开启了将资本主义经济作为一种文化来研究的治学先河。他的另外一本著作《甜与权力》非常有名。

林为正,毕业于台湾中山大学外文研究所,现为台湾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曾师从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译笔雅洁、细致、优美、。本书是他的翻译代表作之一。

《咖喱传奇》

作者:

莉齐 克林汉姆,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剑桥大学耶稣学院研究员,华威大学教员,除在英国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之外,她也在德国和瑞典兼任教职,还曾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学者。本书是她完成博士论文之余写就的一本作品。

译者:

邵文实,南京大学文学博士,东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书研习之余,以翻译为乐,笔耕不辍,代表作有《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英国民工小像》《流氓的归来:一部回忆录》《日本魅影》等。

《深层素食主义》

迈克尔 艾伦 福克斯生于美国,曾在康奈尔大学和多伦多大学学习。毕业于加拿大皇后大学并教授哲学,致力于环境伦理学、19世纪西方思想史等的研究。后被聘为新英伦大学的社会科学教授。

福克斯教授的论著等身且涉猎极广,著有关于叔本华、核战争、动物实验和素食主义哲学等方面的书籍。

目录

《恶魔花园》

Part1 淫欲

及时口

香甜诱人的外表

烤苹果汁

爱欲之果

千面番茄酱

哀怨的绿色罗勒

被食的喜悦

国王的巧克力

宝贝巧克力

同性恋贪食者

中国式的催情食品

彩虹蛋

Part2 饕餮

贪食的原罪

特洛伊烤猪

古罗马水煮蛋

魔鬼鸡尾酒

苏丹的海枣

天使的食物

圣女与超模

荨麻汤

红色女神

享受脂肪之乐

密特朗的“的晚餐”

Part3 傲慢

餐桌上的自大狂

食土的人

基桑加西村的宴会

的晚餐

卑微馅饼

先知先觉的鸡

不洁的印第安玉米

蝴蝶人

天蓝色玉米片

餐桌上的幽灵!

国王蛋糕

Part4 懒惰

吃力的美食享受

美妙的英式烹饪王国

软面包之战

鞋匠菲利普不可思议的悲惨故事

贞女的乳头

懒惰之根

马铃薯之战

一滴酒

享受绿色时光

Part5 贪婪

贪食者

懒人的乐土

神奇食人族

熏绿猕猴肉

狂笑不止的人

不要母乳喂养

有牛奶吗?

美国种猪

Part6 亵渎

神圣的进食行为

犹太猪

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晚餐

犹太教的饮食戒规

诡辩的食斋者

四旬斋蛋

充分发酵的弥赛亚

迎接上天来客

噢,狗朋友

神圣的母牛

人和人身上美丽的牛皮

Part7 暴怒

文明的酱汁

施虐的主厨

油炸杀手

只要有张脸

希特勒的一餐

小小“奈各达”

法国走私网

恶毒的红色小人

疯狂爆米花

散发臭味的异教徒

五辛菜

盛宴之战

Part8 第八宗罪

当什么都可以吃的时候,一切便索然无味

《饮食人类学》

Part 1 导论

饮食的矛盾情绪食物的特殊意义饮食的选择:吃,不只是吃

Part 2 食物与各种权力及影响力的关系 糖、茶与英国劳工阶级“内在”意义与“外在”意义的影响个案:可口可乐的故事结论

Part 3 美味即自由 食物的起源食物的生产食物的处理食物的流通加勒比海菜的出现结论

Part 4 蔗糖如何打败蜂蜜:甜味里的心理变化与经济变天 现代美国人对蜂蜜和糖的态度历史背景蜂蜜与糖用作辛香料与饮料基本原料蜂蜜与糖作为药品与调味料两种产品的差异

Part 5 糖的道德考验 吃糖是一种罪行糖与自我

Part 6 颜色、味道、纯度:从杏仁蛋白糖霜谈起

Part 7 菜肴:美味、口味、食不知味 菜肴的定义不同群体的标志

Part 8 饮食美国 历史:民族大熔炉,饮食大拼盘饮食习惯:外食、零食、对脂肪和糖的偏好时间至上美国饮食的未来

《深层素食主义》

中译本作者序/福克斯

前言/福克斯

谢志/福克斯

不吃死亡——中译本导读/钱永祥

及时章 历史—哲学的综观

及时节 向素食主义史借镜

第二节 古代及波菲里的特例

第三节 从中世纪到现代

第二章 人乃其所食者:食物的意义

及时节 食物的象征

第二节 肉的意义

第三节 素食的意义

第三章 思想与感觉的区隔化和举证责任

及时节 区隔化现象

第二节 不一致

第三节 看不到关联

第四节 简短的个例研究:环境伦理学者与吃肉行为

第五节 反转举证责任

第四章 素食主义观点

及时节 素食主义的形态

第二节 经验、情感及素食主义

第三节 素食主义的基础

第四节 动物的道德地位

第五章 支持素食的论证(Ⅰ)

及时节 纵观

第二节 健康

第三节 动物的受苦与死亡

第四节 公正或无私的道德关注

第六章 支持素食的论证(Ⅱ)

及时节 肉类生产对环境的冲击

第二节 对自然的操控

第三节 世界性饥饿与不公

第四节 相互关联的压迫形式

第五节 共同的思索路径

第七章 支持素食的论证(Ⅲ)

及时节 智慧传统与现代的类似观点

第二节 物种间的亲属关系与慈悲心

第三节 普世的非暴力主义(不杀生)

第四节 大地居所:土著民族的灵性

第五节 主要宗教与小教派的声音

第六节 素食的基本构建元素

第八章 反对素食的论证

及时节 素食的后果

第二节 人类作为自然的肉食者

第三节 动物是可取代的

第四节 生态上的反对理由

第五节 杀生之必要

第六节 女性主义者对素食的批判

第七节 原住民族、文化帝国主义与肉食

第八节 避免自然界的肉食行为

第九节 吃虚牳及其他同意被吃或不在乎被吃的动物

第十节 为何不吃自由放养的动物

第十一节 道德的要求

第十二节 一些观察

第九章 良心与改变

及时节 素食良心

第二节 素食主义或全素主义?

第三节 新方向与有创意的思考

第四节 一种生活方式

建议书目

索引

在线预览

《恶魔花园》

Part 1 淫欲

及时口

离开修道院时,天色依然漆黑一片。正是行将破晓时分,深蓝的夜空中夹杂着冻雨。脚下,海浪拍打着峭壁,左边小路尽处,圣山阿陀斯隐约可见。

“好一个圣诞!”我咕哝了一句。总算和乔治两人找到了一个可以避雨的洞穴。我递给他一块受潮的饼干。“今天是二十五号,对吧?”

“不错。”他回答。乔治是希腊人,我为了摆脱一位脾气坏得出奇的修道士的追赶,亡命奔跑时遇到的。“不过可千万别向这里的修道士祝圣诞节快乐!住在阿陀斯山上的人坚信一月份才是圣诞,他们不愿意听人提醒,自认为世上其他人都在错误的日子过圣诞。”

圣山阿陀斯海拔六千英尺,位于靠近希腊和土耳其边境一个半岛的顶端。圣山三面被爱琴海环绕,另一面则是荒无人迹的丛林。这里自11世纪起就是希腊东正教管辖的天下,禁止几乎任何外国影响和现代风气进入。巡逻的士兵对所有游客进行搜查。严格控制非希腊男性进入,至于雌性人类或动物,更是不得入内,这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山上唯独居住的是数百个修道士,他们在沿峭壁而建的修道院里,过着一千二百年前其先人所过的生活——没有电灯,没有道路,没有汽车,不吃在基督教文献中缺乏专门记载的食物。在阿陀斯山上,就连时间也与外界不同,因为修道士遵循的是古罗马统率恺撒采用的儒略历,该历法与公元历法的不同之一是,它把耶稣诞生之日定为一月中旬而非十二月二十五日。这里的人们除了在农田里干体力活,其主要活动还包括诵经、祷告以及创作得到神启的著作。

这是一块远离外界、保存完好的中世纪欧洲净土,一个有助于寻找答案,了解苹果如何在伊甸园中生长起来的理想之地。《圣经 旧约》并未揭示这一被禁食的果子究竟为何物,此外,苹果何以被认定为罪恶之果也仍然是一个不解之谜。听说山那头的修道院里有位修道士对此有独到见解,我和乔治正准备爬山到那里去。

用完早餐,我和乔治继续往上走,翻过海边的峭壁,往山上爬去。这时,雨水已变成团团雪花,很快,四周便已银装素裹,白茫茫一片。一串串红色的冬青果包在冰的外衣里,挂在光秃秃的枝头,十分耀眼。让人感觉仿佛走进圣诞节的童话故事中,如此、洁净、清纯,没有谎言和欺骗。可是,渐渐地,雪下得大起来,瞬间转为暴风雪,小路看不见了,树木看不见了,圣山也看不见了,眼前只见雪花漫天飞舞。紧接着,就连飘舞的雪花也梦幻般消失得无影无踪,因为我的眼镜已被厚厚的冰雪包裹,大雪很快便深及膝盖,突然我的头撞到了什么东西,是乔治。他正一边用手抓着脸,一边嘶声大喊。过了好一阵子我才反应过来,他是说眼睛被冻住睁不开了。

我拢起五指,去掉他眼窝上的冰块。很显然,那天圣山不欢迎任何访客。于是,我们只好沿着来路往回走。不用说,两人迷失了方向,跌跌撞撞走了好一阵子,偶然间总算才发现了一座破旧不堪的房屋,烟囱正冒着袅袅轻烟。几分钟后,我们已坐在一个小煤炉旁取暖,两位爷爷辈的修道士把长长的胡须塞进了裤腰里,并对我们关心备至。他们是隐士,即所谓“上帝的宠儿”。隐士们往往拒绝舒适的修道院生活,独自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这两人因为年迈,无法独自生活而“成婚”,以求相互照顾。我从未见过如此可爱的一对。其中不太说话的那位为我们准备了饭菜,有生洋葱、面包和自酿雪利酒。听完乔治说明我们的来意后,另一位修道士拿出一个小小的红苹果。

他用希腊语说(乔治负责翻译),世上万物,无一不反映出造物主的意念:云彩的形状,树叶发出的声音,树枝上果实的各种味道。修道士用小刀切进苹果,指着刀子上斑斑点点青乳色的汁液,说:“来,尝尝。”我和乔治用手指沾了点放到舌尖。先是感觉一阵强烈的蜜甜,接着便是极度的酸涩,令人不由得卷起舌头。甜味是一种诱惑,会使人失信于上帝之言,乔治翻译道。这就是为什么在圣山阿陀斯,每次进餐时都要读《圣经》的缘故。这是为了让兄弟们不要沉迷于摆在面前的食物的享受。此外,巧克力之类的美食在这里也是禁止的。因此,苹果最初的甜味代表着诱惑的意念,其后的酸涩则意味着恶魔作祟。因为苦涩味代表毒药,而所有毒药在中世纪学者看来,都是出自恶魔之手。有人把苹果又甜又苦的味道视为形容夏娃受诱惑的直白譬喻;初尝的甜味代表毒蛇撒旦的“甜言蜜语”,而之后的酸涩则预示着人类被逐出天堂。

修道士切了薄薄的两小角苹果,递给我和乔治,说,你们看,苹果皮红红的,恰似女人的嘴唇。而果肉却是如此白嫩,就像人的牙齿和皮肤。他让我们咬上一口,真是又脆又香。随后他接着说,这也代表恶魔,因为多数果实成熟后都渐渐变软,而苹果却相反,变得越来越硬,法国学者文生 伯斐(Vincent de Beauvais)等炼金术士们称这种“非自然”的行为乃“一种大恶的符号……代表邪恶、冷酷以及令人迷乱的本性”。他接着把苹果垂直对半切开,指着果核说,看到了吗?苹果中心,包裹着夏娃。确实,从这个角度看,苹果核与女性生殖器有点相像。我内心对此不以为然,毕竟这不够令人信服。可修道士并没完,他拿出另一个苹果,横着一切两半,问:“看到星形了吗?”这么切,原来看着像女性阴道的果核此刻呈现出五角星的形状。五角形符号,是撒旦的象征,虽然只有分币大小,却真真切切。而五角形小小的凹洞里每颗种子周围的棕黑色果肉,突出了果核的形状,这一点更加令人望而生畏,至少对狂热的宗教信徒是如此。实际上,这只是含铁的化学物质与空气作用的结果,可看上去确实好像有人神奇地将撒旦烙进苹果的心脏。

中世纪著名神秘主义学家希德嘉 冯 宾根(Hildegard von Bingen)写道:“在果树中蕴藏着某些上帝的秘密,唯有幸福之人方能感知。”希德嘉说的是有关欧洲中世纪的科学原理,这一学科源自于柏拉图的信念,即尘世万物是“理念世界”中的真实存在投下的阴影。柏拉图提出这一设想时,只是抽象地泛泛而谈,但中世纪基督教徒却认为他所说的“理念世界”就是指他们的“天国”。因此他们推论,世间万物均为象征,都是上帝送来传达他的旨意的。牧师的工作好比采用荣格精神分析法的精神分析学家,他们负责阐释上帝隐藏的“信息”,并解释给愚昧无知的民众听。苹果诱人的红色,截然不同的口感,让人与女性产生联想的果核,更重要的是隐藏其中的五角星,所有这些,都被解释为符号,并由此认定它就是长在被禁的智慧之树上的果实。

修道士说完后哈哈大笑。但是,他接着又说,《圣经》并未明确说明罪恶之果为何物,是罗马天主教徒将其说成是苹果。希腊东正教只将这一禁果视为傲慢与肉欲的象征。他指着苹果说:“朋友,这些不过就是苹果而已,根据上帝的旨意,一分为四,每人一片。”他微笑着将苹果分给大家。

“吃吧。”

香甜诱人的外表

在圣山过圣诞节后有很多年,我一直对那位隐居修士说的话迷惑不解。他说,把苹果称为禁果是“罗马天主教皇的谎言”。我当然清楚,近千年来,希腊东正教会和罗马天主教会一直是不共戴天的敌人。因此他的话有可能只是对夙敌的一种蓄意攻击。然而分析基督教出现以前的欧洲版图,还可能找到另一种解释。以意大利和奥地利接壤的边界为线,那时的欧洲大致可以分成两

个群体。一个是在边界以南居住的肤色较深的地中海人种,他们对葡萄情有独钟,甚至可以说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这是因为用葡萄能酿成他们喜欢的、芳香醉人的葡萄酒。从信奉酒神狄俄尼索斯、追求享乐的异教徒到现代的罗马天主教徒,人人都把葡萄酒当做一种人神灵交的神秘酒类。另一个群体是在这个假想的边界以北居住的一群常被叫做“凯尔特人”的野蛮人。由于那里的气候不适合葡萄丰产,他们转而敬奉苹果,并且相信,他们的德鲁伊特教神甫在各类仪式典礼中使用了苹果酒,而不是葡萄酒。他们甚至把天堂乐土称为“阿瓦隆”(Avalon),即“苹果岛”之意,或许那里还有榨汁机吧!

后来,信奉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地中海人在他们的信仰中融入了基督教义,并建立了罗马天主教教派。同样,凯尔特人在他们的德鲁伊特信仰中融入了基督教义,并建立了基督教的另一支——凯尔特教教派。无须赘言,两个教派相互仇视。凯尔特的僧侣们不屑与古罗马教的神甫共同进食或祈祷,视他们用过的器皿为污秽之物。反之,梵蒂冈的罗马教廷则宣布凯尔特的宗教仪式为异端,并威胁说要处死那些逐渐开始控制西欧的凯尔特传教士。到了公元四世纪,矛盾愈加激化,几乎要把欧洲的基督教世界一分为二。

于是乎,被禁的智慧之树猛然之间开始迅速长出苹果。

一只苹果从那棵致命之树落下,

包裹在香甜的气味里,

引诱夏娃品尝。

这节描写夏娃初尝禁果的诗句出自后来成为西罗马皇帝的诗人阿维图斯(Avitus)之手,大约写于公元470 年。那时,凯尔特教派和罗马教派之间的矛盾已经接近白热化。也许当时古罗马的天主教派选用凯尔特人的圣果来象征所有的邪恶智慧只是巧合。然而他们的选择确实有几个不同寻常之处:首先,根据《圣经》的描述,禁果本是无花果;其次,阿维图斯用来描述禁果的词事实上是罗马人刻意创造的。那个词叫pomum,由pomona 衍变而来,该词指的是异教徒的丰收之神。他们本该沿用早期希腊语《圣经》中所使用的词malum,这个词兼有“邪恶”与“果实”之意,的确是再理想不过的选择。为何改了呢?我们无从知道确切的答案。但是把禁果的名称与异教徒的丰收之神名等同,其中的寓意显然是在提醒新基督徒们:早期的非基督教信仰都是异端邪说,也即“被禁的智慧”。

众所周知,基督教徒喜欢给异教徒诸神授以教名,以求其为之带来善果。不过上述这种做法看起来并不像一种典型的同化,因为古罗马基督教徒彻底改变了原先凯尔特人对苹果的信仰和情感。凯尔特人认为苹果蕴涵着神圣智慧的精华,它能把食用苹果的人带到天堂一般的乐土。而基督教的传说则宣称:由苹果所激发的智慧直接把人引入地狱。这不是同化,而是攻击,而且显然这样的攻击卓见成效,以至于在千年之后的新大陆也即美洲,他们仍在重复使用这一花招。墨西哥印第安人的一支——阿兹特克(Aztecs)人相信,人类曾经生活在天堂的一个花园里,以鲜花为食。在阿兹特克人的古老传说中,“天堂之花”被赋予传递天国智慧的美好寓意,恰似凯尔特人传说中所描述的苹果。然而,自从16 世纪西班牙传教士来到这里后,便开始压制阿兹特克人的信仰,灌输一种新的理论,不说是伊甸园的苹果,而说是一朵花导致了人的堕落。根据当时文献的记载,那些印第安人说那些神圣的鲜花和植物是用来酿造在宗教仪式上使用的饮料的,正是由于这些鲜花和植物的形象遭受破坏,才最终导致他们的文化土崩瓦解。

中世纪的基督教信徒们对自己信奉的象征则严肃认真,决不似这样不顾后果,任意玩弄。尤其是阿维图斯这样一个人。他的诗作《人类的堕落》(The Fall of Man)是最早以普及大众为目的而编写的《圣经》故事之一。其流传之广,使他赢得了“基督教的维吉尔”的称号。阿维图斯曾生活在北方凯尔特人的聚集区,他本该清楚“pomum”一词指的就是苹果。实际上,基督教信徒们对苹果在凯尔特大众想象中所拥有的影响耿耿于怀,于是他们编造了一系列怪异的神话传说,描写苹果的邪恶力量如何渗入基督的体内。在那些大约编写于公元8 世纪前后的故事中,基督被十字架钉入苹果树。接着一只代表凯尔特人信仰的“野苹果”,被钉入同一棵苹果树,这样它的果汁便可渗入救世主耶稣的体内。故事的结尾描述了这样一番景象:耶稣基督仿佛自然界中的一个精灵,从苹果树的绿叶丛中复活再生(类似的教化宣传并非绝无仅有。事实上,大约五百年后,一些伊斯兰教学者们的做法与此如出一辙,只是他们把天主教偏爱的葡萄认定为象征被禁智慧的果实)。

基督教徒对苹果的这种诋毁并没有终止人们吃苹果,但却着实创造了一种极其有效的手段,用以教导来自北欧和西欧的刚刚皈依基督教的人们,向其警示异教思想的危险。自那时起,每个津津有味地品尝皮薄多汁、香气浓郁的麦金托什红苹果的农民,都会受到刻骨铭心的提醒:这种深受祖父辈崇拜的果实如何使他堕落到世俗的罪恶中。它那略带苦涩的香甜味道仿佛在教育人们:非罗马教派的异端邪说最初听起来是多么甜蜜诱人。这种诋毁还改变了人们对苹果的普遍认识。一直以来,凯尔特人都把苹果与太阳光芒万丈的智慧相联系(凯尔特语中“苹果”一词abal,据传就是从太阳神阿波罗(Apollo)的名字衍变而来的)。随着基督教大势已去,学者们开始将它归于“爱神维纳斯管辖之下”,并与肉欲相联系。它变成了一种低级庸俗的爱情符咒,有时还与性病相关。

苹果的负面寓意在《亚瑟王与魔法师梅林》的传说故事中有了实质性的转变。这个神话故事从很多方面来看都是夭折的凯尔特式基督教的《圣经 新约》版。在最初的版本中,梅林的超自然魔力总是与凯尔特语的“苹果”紧密相连。他站在一棵纷纷落下红色苹果的树下发表预言。他最有名的诗作《苹果树》(The Apple Tree)就是一首颂歌,赞美苹果在重新树立被罗马基督教派破坏的德鲁伊特信仰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该诗歌的早期版本

写道:“甜美的苹果树挂满甜蜜的果实,孤独地生长在克来登荒野的林子里!人们苦苦寻觅不见它的踪迹,直到卡德瓦拉德奋起抵抗撒克逊人。在高贵优雅的亚瑟王的率领下,不列颠人将重获胜利,人们将重获新生,欢乐的号角将赞美和平之子,赞美幸福安详的时光。”在梅林的诗中,苹果园指的是Avalon( 盛产苹果之岛),诗中的亚瑟王在岛上沉睡,直到同胞们最需要他的时候才苏醒过来。据推测,该诗写于公元5 世纪,与历史上真正的亚瑟王率领不列颠人反抗罗马人以及阿维图斯写伊甸园叙事诗的时间大致吻合。而在七百年之后基督教教派编写出版的有关亚瑟王传说的官方版本中,苹果的作用被再次彻底改变。这个版本写于公元12 世纪,由基督教的虔诚信徒、英国编年史家蒙默思的杰弗里(Geoffrey of Monmouth)所作。在书中,梅林这位“德鲁伊特”的教士加奇才被描述成一个吃了苹果而“神志不清,口吐白沫”的人,因为苹果的果汁中满是“女惑的祸水”。后来又有些版本描述他被拖入地狱,等候在那里的是他真正的父亲——魔鬼撒旦。梵蒂冈的罗马教廷最终在所有的仪式典礼上禁止使用苹果酒。

然而,笑到的是苹果。凯尔特人崇拜所有的树木——并不仅仅是苹果树——他们的修士常常将橡树林或白蜡树林作为静默祷告之地。正是这些神圣的树林,才使我们有了今天的圣诞树,并得以在每个圣诞节来临之际,把它们拖进客厅装点节日,享受弥漫在家中的森林气息,欣赏挂在树上的彩灯。这些彩灯虽然不乏程式化意味,并充满商业气息,但每一盏都象征着神圣的太阳神,象征着或红或绿的各种苹果,象征着我们对天堂古老之说的虔诚敬意。

《饮食人类学》

part1 导论

我们很可能是在“食物”的味道里,找到了最强烈、最不可磨灭的婴儿学习印记,那是原始时代远离或消失后,存留最久的学习成果,也是对那个时代历久弥新的怀旧心情。Tasting Food,Tasting Freedom

尼日利亚作家阿摩斯 图图奥拉(Amos Tutuola)在他及时本书《酣饮棕榈酒》(The Palm-Wine Drinkard) 里,塑造出一群神话人物,全部由故事的主人翁酒仙描述,这位主角对棕榈酒有愈饮愈渴的瘾头。在几趟冒险旅程之后,这位嗜饮棕榈酒的酒仙结婚了;而他们及时个婚姻的结晶,是从这位仙妻的拇指上生出来的。这个与众不同的婴儿一来到世上,开口就已有十岁儿童的口齿,出生后不到一个小时就长得超过三尺高。不过,最特别的地方在于他的饮食行为。

这个小男孩告诉双亲自己叫作“诸也吃”(ZURRJIR,原文意思是“一个马上就换成另一副模样的儿子”),天生胃口奇大。他吃呀吃个不停,谁想拦他,他便把谁轰走,然后继续大吃大喝。他力大无穷,食量无涯:

他把为晚餐准备的食物一扫而空,我们只得再弄些别的,不过才把菜从炉上取下,他就立刻开动,也不管菜正热腾腾的,我们还来不及阻止,他已经吃个精光,我们竭力想把菜撤走,只恨无计可施。

这个逆子的问题还多得很呢。酒仙为了摆脱他,决定放火烧了房子。那个儿子当然是丧身火窟,让大家松了一口气。不过酒仙娘子在灰烬里翻弄时,却发现自己早就忘了丢到哪儿去的一根笨伯杖,她说,“我看到那玩意儿忽然从灰烬里冒出来,跟着出现的是一具只剩上半身的婴儿,用从电话听筒里传来般的干瘪声音说话。”这个说话如听筒里的声音,而名字又叫作“马上就要换成另一副模样”的半身婴儿——到底代表什么意义?而那无底洞般的饥饿,原先存在于那个从拇指中生下来婴儿身上,如今身体烧掉一半,他的饥饿可有稍减?

分析图图奥拉的文学评论学者不在少数,还好这个故事里的各个主题倒没那么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我们都不难想象,有那么一种欲望、一种“饥渴”,强烈得挡也挡不住。我们也不难联想出某种饥饿,令人痛苦难熬,直教人起而为之格斗,甚至杀戮,以便得到满足。而话筒的声音——我们之所以都忘了自己的声音经由话筒传出,会变了样——全是因为我们早已“听”怪不怪。但是,大家都已察觉到电子传媒所表现出来的“现代感”;而“电话里的干瘪声音”就像是现代生活。变成另一个样子,是许多人的愿望,也的确常常有人改头换面——只可惜不是变成原先想要的样子,而是变成天知道什么样子。此书描写的是独立前夕的尼日利亚农村,让我们仿佛亲身面对那种炽烈的欲望:一股无法满足、无所不用其极的食欲,以一个强大——简直有金刚不坏之身的妖魔来现身说法。我觉得这故事现代感十足。

我以这故事开场,是因为本书既然谈的是食物,自然也就是在谈饥饿——饥饿与如何加以满足。本书同时也是在谈转变,希望透过所涵盖的内容,把过去与现在连接起来,本书多少也涉及现代文明的诞生,以及现代生活与食物的关系具有什么意义。

一百多年前的人类学家谈论到食物与饮食习性,多半都在探讨节庆与祭祀——凡人与其崇拜的神祇在食物上的关系;食物禁忌与特定规矩(通常都有宗教性质);食物在表示社会阶级上所扮演的角色;食人肉习俗及为什么有人会这么做(还是有人不认为有这种事,但确有其事);而最无聊的一个议题,就是探讨在大多西方文化的认知中,显得特别不堪入口、稀奇古怪或令人作呕的食物。

20 世纪初开始上山下海研究这类课题的人类学家,从西方大都会型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在那个当时仍属常见的非西式世界里,人们吃的食物都是自力生产的(不是自己采集的,就是自己猎取的),极少依赖与远方国度的交易来取得。在这样的社会里,食物的采集或种植,通常交给女性负责,而烹煮的责任也几乎由她们承担。然而,由于人类学家大多是男性,他们并不觉得这种事情有什么值得探讨的。因此,食物与饮食习性在人类学上的意义,根本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我们不妨说,在当时,食物与饮食习性若是让观察者反胃、吃惊,或者已仪式化了的,研究者便趋之若鹜;如果只是让食客与厨子乐在其中,就乏人问津。食物只是研究其他事情的工具。食物能巩固忠诚度,提醒人们自己跟某人是一对;食物能强健身体,好让人做该做的事;食物也是个沟通的桥梁,让人们能联系自己与所信仰的神祇。而以上所提到的饮食行为的各个层面,大家都知道,也都有人研究,只不过大家都只重视食物与饮食行为能达成什么目的,对于食物本身与其准备过程,反而兴趣缺缺。

例外不是没有。有人就会举出法兰滋 鲍斯(Franz Boas)令人耳目一新的食谱(里头大半是鲑鱼菜,不过还有别的),素材则是乔治 杭特(George Hunt)搜集自美国西北部太平洋沿岸的夸丘托印第安人(the Kwakiutl)。不过男性的人类学家通常较偏好研究战争、成人礼、严酷的试炼,乃至于亲属关系,而没兴趣管什么剥皮的兔子、吊在架上去内脏的风干鲑鱼、啤酒的制造过程或其他庖厨杂事。布朗尼斯洛 马林诺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对于新几内亚东北边的托布恩群岛上的原住民(Trobriand lslanders),有精彩的研究成果,对于番薯栽种、节庆祭典、法术、酋长地位等做了通盘的探讨,其内容自然与食物脱不了关系,不过主要着眼点还是在于食物对社会秩序有何作用。

尽管食物与饮食习性具有无穷尽的象征意义,不过根本上还是充饥果腹的生物行为。它们不但不是人性外的东西,根本就是人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因为我们都过惯了酒足饭饱的生活,不知道什么是饥肠辘辘,以致很容易就忽略了食物与饮食习性的影响力是这样的大得惊人,甚至令人发指。这点只要我们稍微想想就不难明白。因为没有起码的食物与饮水,我们就会死亡。除了生活里一切事务必然带来的诸多烦恼,与生物内在天生的繁殖冲动外,就属觅食行为最能表现出我们的生物本性。在现代世界里,人类苦难的主要根源——这点自古皆然——仍然是饥饿。然而,饥饿也有许多用处。例如,断食就是让人发现食物力量的绝佳方法,你只要断食短短24小时,对这点就会一清二楚。不过有些人断食,是为了更大好处,也就是修道养德;他们是以意志力对抗饥饿。至于被迫陷于饥饿的时候(这仍是世界上无数人的灾难),你就更能看清饥饿发威的可怕面目与其败德毁道的力量。

食物是一种我们可以拿来思索、谈论、概念化的东西。但它也不只是我们思考与欲求的对象——因为没有进食我们就无法生存。我们对食物的欲望,并不仅止于它所带来的口腹之乐;欲望也会转变成痛苦。每次得到食物,我们都必须将它放入口中咀嚼,如此食物才能进入身体消化。由于满足了饥饿的欲望,以及许多错综复杂的欲求,进食能带来强烈的欢愉感受(进食的感觉可以带来强烈的乐趣)。

饮食的矛盾情绪然而,正因饮食行为深植于我们动物的本性里,它也能激起深层的矛盾情绪。这个矛盾情绪有各种文化特有的记号:不同的族群对食物往往有不同的感受,而食物本身也可以代表不同的东西。凡是敌不过人类的东西,人类大概都吃,就连敌得过的毒蛇猛兽,也还是有人吃。对待食物的态度,即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印刷不错,翻译通俗易懂

2017-09-19 12:38:23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