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图书
人气:1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本书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等部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需要,吸收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近期成果基础上编写的。全书共...
  • 所属分类:图书 >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  
  • 作者:[郭朝辉],[谢大欣],[邓猛] 主编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030412836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11
  • 印刷时间:2014-11-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等部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需要,吸收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近期成果基础上编写的。全书共分3篇12章,分别论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大学期间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性心理及恋爱心理、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目录

及时篇 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

及时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1.1 心理与心理活动

1.1.1 心理的实质

1.1.2 心理活动及其特点

1.2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2.1 心理的发展及其主要特点

1.2.2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3.1 智力正常

1.3.2 情绪调控适当

1.3.3 自我评价客观

1.3.4 人际关系和谐

1.3.5 人格完善

1.3.6 意志健全

1.3.7 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1.3.8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

1.4.1 家庭

1.4.2 学校因素

1.4.3 社会环境因素

1.4.4 互联网

1.4.5 个体因素

1.5 案例分析

1.5.1 案例介绍

1.5.2 案例分析

1.6 心理训练:相逢是缘

1.7 思考题

1.8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咨询

2.1 心理咨询的概念和功能

2.1.1 心理咨询的定义及发展

2.1.2 心理咨询的功能

2.2 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意义和特点

2.2.1 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意义

2.2.2 大学生心理咨询的特点

2.2.3 大学生接受心理咨询应注意的问题

2.3 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原则、内容与类型

2.3.1 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原则

2.3.2 我国大学生心理咨询的主要内容

2.3.3 大学生心理咨询的类型

2.3.4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

2.4 案例分析

2.4.1 案例简介

2.4.2 心理测验结果

2.4.3 评估与诊断

2.4.4 咨询目标的制订

2.4.5 具体咨询过程

2.4.6 咨询效果评估

2.5 心理训练:自我心理辅导

2.6 思考题

2.7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

3.1 心理困扰和异常心理概述

3.2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及其应对

3.2.1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

3.2.2 应对方法

3.3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及其应对

3.3.1 神经症及其应对

3.3.2 心境障碍及其应对

3.3.3 精神分裂症及其应对

3.4 案例分析

3.4.1 案例一

3.4.2 案例二

3.5 心理训练:消极情绪的控制

3.6 思考题

3.7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了解自我,发展自我

第四章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

第五章 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第六章 大学期间职业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

第七章 大学生学习心理

第八章 大学生情绪管理

第三篇 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第九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

第十章 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

第十一章 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

第十二章 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在线预览

受个性、环境、教育、态度等因素影响,每个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是不同的。有部分学生由于沟通能力的欠缺、交往心理的闭锁,又缺乏适时的疏导,可能导致在与人交往中遇到各种困难,产生焦虑、敏感、冲动、恐惧和愤怒等情绪,导致孤独、抑郁、自卑和戒备心理,甚至感到压抑紧张,交往困难、社交恐惧等,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5.情感心理困扰

年轻的大学生正处在"激情燃烧的岁月",情感丰富敏感且易冲动,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产生心理障碍。有的学生把自己的情感世界封闭起来,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受冷落或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还有的学生因恋爱受挫折,找不到有效的排解方式,导致精神失常或产生异性恐怖,甚至衍化为自残、轻生和报复等恶性事件。

6.就业心理困扰

对于部分毕业生而言,毕业意味着失业。这对一些心理承受力较差、心理适应力较弱的同学来说,是难以解决的现实矛盾。有些学生在求职就业问题上不乏困惑与迷惘,在择业前,心理准备不足,对职业的期望值过高;择业中,举棋不定,对自我定位及自我能力评价不够确切,盲目从众;择业受挫后,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等。

7.贫困心理困扰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经济困难群体,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经济上的窘迫是众所周知的,其心理隐患引发的各种问题也日趋严重。贫困虽然并不可耻,但是贫困生内心里还是不希望被人另眼看待。许多贫困生存在自卑、敏感、脆弱、封闭和嫉妒等不健康心理。少数学生因为贫困或贫富悬殊,进而对社会持有悲观、否定甚至极端的观点,以致用自杀、杀人等不理智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8.迷茫心理困扰

不少学生在中学的目标就是考上大学,由于目标明确,学习动力十足。但进入大学后,学生心理出现变化。部分学生意识到在大学里需要锻炼自己,于是想方设法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但往往因活动过多而导致学业不精,甚至学业困难。另一些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无法应对大学自主安排时间和生活的模式,"似乎天天在忙,但不知做了什么"。当然还有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大学里需要学习什么,随波逐流罢了,常伴有无意义感。

……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