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关系的秘密图书
人气:46

母女关系的秘密

做一个离开母亲也能过得很好的人,才是对母亲养育之恩*好的报答
  • 所属分类:图书 >亲子/家教>亲子关系  
  • 作者:[日][五百田达成]、[樱场江利子]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50265110
  •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6
  • 印刷时间:2016-06-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地拼搏、工作,却还是觉得任何事都不太顺利?”“为什么无论我做任何事都换不来母亲的满意?”现在有很多三十岁左右的单身女性面临着这样的困惑,但是却又不明白为何会变成这样的结果。其实,这些问题都是隐藏在母女关系间的秘密。

本书主要围绕着女性应该如何客观看待母亲这一形象,进而处理与母亲的关系来展开。对于女儿来说,母亲是不可替代的存在,但也并不是的。母亲只是一名普通的女性,她的想法也并非全都正确。如果你已经长大成人,开始寻找自己的梦想,并顺利地找到了合适的工作,那么,是时候和母亲说一声:“我们分手吧。”

相信这本书一定可以帮助你冷静客观地看待与母亲的关系,让你与母亲都变得更加幸福。

编辑推荐

恋爱不顺利?结不了婚?做什么都会换来母亲的唠叨?那你有没有想过问题出在和老妈的相处模式上?母亲的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左右着你每一个决定,扭曲的母女关系甚至还会影响你人生中的每一个重要的选择。日本知名女性心理学专家,帮你正确看待母亲的形象,轻松搞定与老妈的关系。让自己成为可以脱离母亲的女儿,也让她成为可以对女儿放手的母亲。

作者简介

五百田达成,美国咨询师认证管理委员会承认的GCDF职业顾问。毕业于东京大学教养系,随后曾任职于角川书店、博报堂、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主要就“沟通”“恋爱 结婚 工作”“生活者心理”“社会变化和男女关系”等主题进行演讲和写作。在东京惠比寿专门为女性开设人生商谈咖啡馆“恋爱工作的职业咖啡屋”。

其敏锐的分析和温柔的说话方式受到众多好评,曾作为“日本及时了解女性心理的男性”出演各类电视节目。

樱场江利子,美国咨询师认证管理委员会承认的GCDF职业顾问。毕业于上智大学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系。曾任职于三越股份有限公司、牙买加驻日大使馆、澳大利亚驻日大使馆,现致力于日本年轻人的就职和自立的援助工作。

出生于委内瑞拉,发挥自身在英国国际学校初、高中学习经验,从国际化视角出发,追求幸福。以让日本年轻人变得更加有活力为主题,结合自身的育儿经验,在公众和私人领域中支援众多女性。

目录

目 录

前 言 不顺利的原因在于母女关系?

用来控制女儿的“母亲诅咒”

价值观发生冲突的时代

三十岁女性的处境

你对母亲有何要求?

聊到自己的隐私时,要把握好说话的度

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

在感谢老妈的同时,向老妈递交“解雇通知”

第1 章 谈不了恋爱都怪老妈?

恋爱因母亲的反对而动摇

放心不下女儿的母亲,离不开母亲的女儿

如何从被灌输的价值观中解脱出来

不自信的女性往往会被坏男人纠缠

哪些女性容易爱上有妇之夫

冷静思考母亲的劝告

真的是“为了你好”吗?

参考其他家庭或小说中的世界

了解母亲真实形象的意义

像对待同性朋友一样和母亲相处

像对待上司一样和母亲相处

先试着表达自己的心情

如何摆脱母亲最可怕的逼婚

软化母女关系的“商务沟通技巧”

了解母亲的想法后,更能确定自己的恋爱观

只要女儿幸福,最终母亲会原谅一切

第2 章 结不了婚都怪老妈?

“你无法获得幸福”——来自母亲的诅咒

如何摆脱母亲的控制

护女“诅咒”反而导致女儿被坏男人纠缠

越是不缺爱的人越能做真实的自己

母亲最多只能把女儿教到和自己一样的程度

致仍然无法对母亲释怀的你

究竟该怎样配合母亲的“理想婚姻蓝图”

正因为是自由时代,才应了解人生的时间有限

幸福女人的择偶标准

只有自己作出选择,才不会后悔

想象一下死时的情景,问问自己是否会后悔

母亲都希望女儿能获得幸福

认真考虑结婚的理由和动机

留在母亲身边并不意味着孝顺

经营家庭就像开公司

女儿独立意味着母亲结束了一项使命

第3 章 为何老妈不认可女儿的工作?

对干涉自己工作的母亲感到烦躁

母亲那代人不了解现在的工作形势

母亲不知道依赖男人会有风险

什么都不了解,却妄自认为女儿“无能”

如果无法忍受,那就存钱过独立的生活吧

让工作更容易获得好评的秘诀

工作上的牢骚应该对谁说

从工作中获得自我肯定

别误以为自己一无是处

能够冷静地谈论钱和性,才是真正的成年人

与总是把你当小孩的母亲诀别

以成年人的姿态面对母亲

成为有担当的人

无须和母亲决裂

第4 章 家庭不和都怪老妈?

重新衡量母女距离

不独立的女儿与不离婚的母亲一样

如果家里有兄弟,母亲对待女儿会有何不同

姐姐很辛苦,并且责任重大?

一直被当做小孩的妹妹也很痛苦

站在独生女的立场上

关于孩子的自我主张

相互信赖就不必担心?

养育子女是父母自己的决定和义务

女儿对母亲的好报答就是获得幸福

被迫演绎各种角色的女人们

无须小心翼翼地对待的家人

所谓的知我懂我的人,不过是幻想

通过自立来满足想被他人理解的心情

第5 章 满怀感激地“解雇”老妈

致老妈:谢谢您一直以来的照顾

放下对母亲的过分畏惧

关于“我必须照顾妈妈”的使命感

幸福的条件①:“能够爱自己”

幸福的条件②:“相信自己与他人”

幸福的条件③:“对周围作出贡献”

金钱、事业、结婚哪个都可优先发展

不要被媒体上出现的“母女相处模式”愚弄

对母亲而言,外孙和外孙女只是“奖金”

不也没有关系

只要心灵自由,每天都会快乐

长寿时代,孝顺母亲的时间还很长

自由会让你有魅力,带来更多的桃花运

穿着婚纱向母亲奉上“感谢状”

尾 声 兼致三十岁女性的母亲

认同价值观的多样性

不要束缚女儿,给女儿自由

您的女儿没有问题

附录一 试着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图表

附录二 自己是怎样的人?

附录三 母亲是怎样的人?

出版后记

在线预览

第1章

谈不了恋爱都怪老妈?

恋爱因母亲的反对而动摇

“以后不许和那孩子一起玩,没礼貌,还唧唧喳喳。记住了吗?”

朋友刚离开我家,老妈就严肃地说道。

好朋友被老妈批评得一无是处,我自然感到不满与伤心,可是对着满面怒容的老妈,我却什么都反驳不了。

如果背着老妈偷偷和好朋友玩耍,一旦被发现就更糟了。老妈肯定会严厉地指责我撒谎。

因为这个缘故,尽管并非出自本意,我最终还是不得不唯老妈之命是从。

“今天能一起玩吗?”

“抱歉,不能。”

“今天还不行吗?”

“不好意思,今天还是不行……”

如上种种,想必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也都曾这样失去了自己的朋友。

长大成人之后,同样的事情仍在发生。

“我觉得他不怎么样啊。不够稳重,人又轻浮。上班的地方……是家小公司吧?”

不是的,他对我很好,人很阳光,工作上也很上进……尽管并不认同老妈的批评,可我还是无法直接反驳老妈。

老妈的反对最终还是影响到了我们的感情。和他约会时,老妈那句“我觉得他不怎么样啊”总徘徊在脑海里,使我对他的喜欢之情也逐渐消散。

中学时代也就罢了,但为什么女生长大成人后,就连恋爱都会受到母亲意见的左右?

那是因为在女儿内心,总是把母亲的意见看得非常重要。

母亲深爱着女儿,最期盼的就是女儿获得幸福。然而,愿望越强烈,“担心”就越剧烈,一点点不安都会被迅速扩大。

“带手帕了吗?纸巾带了吗?中午要下雨,带折叠伞没问题吧?”

在母亲眼里,女儿永远是个孩子。

而已经长大的女儿,也仍然如同孩提时代一般,自然而然地被母亲操心着。女儿越是单纯善良,情况越是如此。

放心不下女儿的母亲,离不开母亲的女儿。就这样,母亲总对女儿说不,女儿自然会感到被母亲操纵,甚至觉得自己失去了独自闯荡的勇气。

母亲把女儿生下并娇养其长大,她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女儿的人。在劝告或警告女儿时,母亲清楚该怎样表达效果好,她可以轻易地从女儿的态度、声音、表情中知晓女儿在想些什么。

当女儿没有按照母亲所设定的轨道前行,母亲的唠叨便如影随形。

有些母亲由于过度担心女儿,不但在口头上控制女儿的行动,而且像跟踪狂一样时刻留意女儿的动向。更有甚者,还会偷看女儿的手机,查阅她微博和博客的信息。

母亲之所以对女儿的控制欲如此强烈,或许是因为在母亲心里,女儿不仅仅是个“可爱的孩子”,还是“自己的所有物”。

作为女儿,如果不在母亲和自己之间划条明确的界限,母亲就会对自己的一切唠叨不停。

被母亲唠叨后失落、焦躁、失去自信,不少女性会陷入这样的情感怪圈,难以脱离。这是什么缘故呢?

出现这种情况,不应仅仅把罪过归咎于母亲的控制欲,被母亲控制的女儿也有一定责任。

不自觉地希望生活在母亲的庇护中,只要自己不作决定,就可以不必承担重大的责任。如果是这样想,那么,“听妈妈的话”就成了的选择。

甚至如果作出了错误的选择,还可以把责任都推到母亲身上。

这个年代的三十岁女性,她们的母亲是在泡沫经济时代养育子女的。泡沫经济时代的母亲们并不介意在子女身上多花钱。不论是学习、兴趣,还是衣食住行,那个时代的母亲都尽量满足子女的愿望。正因为被母亲以这样的方式娇养大,所以对女儿来说,受母亲庇护便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也正因如此,女儿往往难以从这个定位中脱离。

如此一来,母亲有母亲的理由,女儿有女儿的想法,母女关系也就变得越发复杂。

处理母女关系最重要的一点是,“女儿应加深对母亲的理解”。

母亲精心守护着女儿长大,当女儿长大成人,就立刻要求母亲放松对女儿的控制,这对母亲来说,简直痛如刀割。在某种意义上,女儿应该明白,母亲对女儿的沉重束缚,正是源于母亲对女儿深深的爱。

如果女儿断然拒绝母亲的安排,或者顶撞母亲,伤害到她的感情,那么母女关系就会变得更加糟糕。

另外,笔者在略为冗长的前言中也曾提到,现在的三十岁女性与其母亲那一代在价值观上有着巨大的代沟。

母亲们所谓“普遍”的事物,现在往往已经不再“普遍”。如果无法理解这一点,那么无意义的争论只会不断增加。

当自己的常识在女儿面前行不通时,母亲常常会感到焦躁。然而,如果女儿因为怕母亲生气而盲从于母亲,就更加糟糕了。

重要的是,女儿应该把母亲当成自己的上司,努力和“上司”斡旋,争取贯彻自己的主张。

想必没有人会对上司直来直去,哭着抱怨上司“为什么不理解我”;但如果只是对其唯命是从,那也别活了。因此,我们可以把成年女儿与她上了年纪的母亲之间的关系,看做下属与上司之间的关系。

如何从被灌输的价值观中解脱出来

尽管如此,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地反抗母亲的安排。

她们从小就被原封不动地灌输了母亲的价值观,在该价值观的操控下,想必有许多人都感到不自由。

按照常理,青春期是母女之间发生大肆争执的时期,二者间的争端在女儿青春期时就该有个决断了。然而,这一代子女成长于泡沫经济时代下的优渥环境,因此他们所要面临的难关更高。

当母亲对女儿说“那种想法有问题”“我年轻时如何如何”的时候,女儿往往会对自己的想法和感知越来越缺乏自信。

每当需要作出选择时,女儿往往会按照母亲的标准来思考问题,并且会不安地问自己:“这样行吗?”

如果在找男朋友时被母亲的标准束缚,按照母亲的想法去考察男方的年收入、社会地位、职业、家世等,那么在现在这个时代,你连好好谈恋爱都做不到。

若由母亲帮着寻找合适的结婚对象,这个方案或许可行,但估计还会有其他问题,有可能女儿就会心存不满:“别人都在享受自由恋爱的快乐,为什么我跟他们不同?”或者女儿会瞒着母亲偷偷和男人交往,但是内心深处却无法摆脱违背母亲教诲的罪恶感。

诸如此类的价值观差异想必在各个家庭里有不同的表现。

该如何去做,要看自己怎样选择。是甘心接受母亲的安排?还是久久地犹豫、最终选择顶撞母亲呢?如何决定,在于自己。

不自信的女性往往会被坏男人纠缠

如果一个人以母亲的价值观为人生标准,而自己的价值观又尚未成形,这个人就会缺乏自信。如此一来,一旦有人对她赞赏有加,她就很容易喜欢上对方。

“没问题的”“这样就行”“你努力过了”——倘若无法获得他人的肯定,她就难以安下心来。

有的女性常常过分在意周围人的想法,每天都在关心“自己现在的状态有没有问题”“是否能获得他人的认同”等问题。而偏偏就有人能够轻易看穿这些女人的想法,其中有些男人对这类女性可谓虎视眈眈,专门瞄准她们下手。

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不够稳定,被赞赏时就会沾沾自喜,被贬低时又会轻易地跌落谷底。周围人的一句评价就能轻易动摇她的情绪。

在男人看来,要把这类女人耍得团团转,可绝非难事。

“你这样不行啊。”

“你到底学了些什么东西?”

他会先严厉地斥责女方,使其消沉并丧失自信。接着又夸奖她:“干得不是挺好吗?”

“你努力过了,我就知道你能行。”

诸如此类的赞赏会令女方的情绪高昂起来。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那么她就不会因为被斥责或者被赞赏而产生心情的极端变化,并且有足够的理智察觉对方言语中的真正意图。

但是,缺乏自信的女人却很容易被他人左右心情。

顺便说一句,有的人过度沉浸于学习与工作当中,甚至令周围人感到担心。这样的人也极有可能轻易被他人左右心情。当然,努力是件很棒的事情,但如果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是为了填补内心的不安,那么这种情形就有些令人担忧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样的女人往往是在恋爱方面令人担忧的。

她们需要注意别被控制欲强且不诚实的男人纠缠。

哪些女性容易爱上有妇之夫

在被母亲灌输价值观之前,有些女性自小就与母亲感情不合,她们一直深深地感觉自己“缺爱”。

这样的女性已经不处在因责备或夸奖而患得患失的层面上了,由于她们有着强烈的缺失感,因此会不自觉地去寻找能填补自己空虚的对象。

一旦她遇见一个温柔体贴、耐心聆听自己的人,不论对方是同性还是异性,便都有可能地依赖对方。

“这个人应该能理解我!”她欣喜地向对方冲去。然而不幸的是,这些女性遇见有妇之夫的概率实在是不低。

她所需要的依赖对象既要有包容力和理解力,又要宽容地、不作任何批评地聆听自己,而同时具备以上特质的人,往往以年长者居多。因此,从概率上来说,“缺爱”的人陷入不伦关系的风险较高。

按理说,如果我们遇见需要帮助的女性,觉得自己“不能置之不理”的话,就会选择认真倾听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从不被社会非议的角度来帮助这些女性,理应是符合社会常识和道义的应对方式。

然而如前文所述,“有些男性对这类女性虎视眈眈”,她们一旦被这样的男性盯上,可就糟糕了:她们的心情起伏会被男人左右,甚至还会被任意利用。

此外,如果女性自己不预先了解自身的这一弱点,其结局就有可能是被人伤害,浪费了宝贵的青春和人生机遇,甚至蒙受严重的创伤。

尽管女人会试着说服自己,让自己相信对方爱着自己,他们是在谈恋爱,并不存在利用关系。然而,和有妇之夫陷入情网所带来的风险实在是非常高,结局往往得不偿失。

与其如此,还不如从“缺爱”的执念中努力解脱出来,这才是对未来的人生有益的方式。

冷静思考母亲的劝告

几乎所有母亲都真挚地爱着自己的女儿,这是事实。

然而有些时候,母亲的所作所为虽然是为女儿好,却束缚了她的自由。

被母亲的言行过多地束缚住,就会产生各种弊端。

“你的衣服太花哨了吧?”

“这个颜色不适合你,看起来很怪。”

若母亲经常这样批评女儿,那么女儿在挑选喜欢的衣服时,就可能会越来越优柔寡断。

“学那个有什么用?”

“你怎么能在那种公司工作?”

面临人生的重要关口时,母亲便开始评头论足。,“你这个男朋友似乎有点……”

一句含糊不清的评价都可能会让女儿在选取人生伴侣时抓狂。

如果母亲的建议有用,女儿当然应该参考。

但如果女儿对母亲的建议心存疑虑,担心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那就无须认真听取了。

你的身体,你的人生,毫无疑问都属于你自己,而非母亲。

只要你有决心为自己的选择负责,那么,当母亲用“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心态说道:

“你看看,妈妈说得没错吧!”

这个时候,你便无须畏惧听到她的任何非难。反正你也不会找母亲给你收拾残局,所以可以装作没听懂,把这些话置之脑后。

不论谁去作选择,都会有失败的风险。然而如果能够获得自己所期待的结果,那么你所收获的巨大喜悦也是无可替代的。

为了享受人生,发展出良好的恋爱关系及人际关系,我们需要从母亲那些类似“诅咒”的劝告当中解脱出来。母亲对自己下了怎样的“诅咒”?母亲的哪些言论夺走了自己的自由和思考能力?

让我们回首童年时代,仔细回想。冷静地思考,母亲那时的劝告是否现在仍对自己生效。

真的是“为了你好”吗?

“我是为了你好才这样说的。”

“你知道妈妈为了你,已经忍了多久了吗?”

“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和你爸离婚吗?我都是为了你的将来考虑。”

可能有些人经常听到母亲唠叨这几句话。作为子女,你可能一方面背负着罪恶感,觉得自己给母亲添了不少麻烦;另一方面又怀着逆反心理,觉得并不是自己求着母亲这样做的。

一句“为了你好”,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传家宝刀”。如果你反驳说,“又不是我求着你那样做的”,就意味着你在践踏母亲的心意,必然会被骂为“不孝”。

然而,真的是“为了你好”吗?

小时候,母亲强制我们学知识、学特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或许的确是“为了孩子”。孩子什么都会当然是好不过,并且若能发现孩子某方面的天赋,对将来也有好处。

至于对我们的工作评头论足,那是为了我们的生活安定着想,所以被说几句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一句“我是为了你才没离婚的”,却意味着母亲把自己人生不顺的责任归咎给了子女。对于这句固定台词,我们又该怎样想呢?

这句让女儿感到无比沉重的唠叨,或许只是因为母亲一时焦躁才顺口说出,而并非发自其内心。

说到夫妻感情问题,非当事者是无法了解所有详情的。毕竟关于父母的真实想法以及夫妻关系,双方往往各执一词,就算女儿绞尽脑汁,也无法作出判断。因此, 女儿没有必要认为自己应该对父母的行为负责。

实际上,在心理咨询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案例,有些女儿会认为:“爸妈关系那么差,要真是为了孩子,还不如离婚呢。”

不过,与现在不同的是,在过去,离婚是个更为重大的决定,毕竟女性在经济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可能有些母亲想离婚却不敢离,所以便把不能离婚的理由强行归咎到孩子身上。

姑且不论大人是因为什么缘故不离婚,一方面母亲告诉孩子是“为了你好”,另一方面孩子又目睹着父母(貌似)冷却的夫妻关系,这样下去,孩子会变得十分悲伤和不安。

那种悲伤和不安甚至会在孩子长大成人后继续产生不良影响。在那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女儿一旦遇到某个困境,就很容易将因果关系的原点归罪于自己的成长环境。

“因为从小缺爱,才会有所欠缺吧?”

“这样的自己,将来能经营好家庭吗?”

并且当问题真的出现时,就会如同母亲肆意挥舞“传家宝刀”一样,轻易地为自己找借口:“因为我和我妈的感情不好……”

一旦开始找借口,她就会发现,很多问题都有了答案。

“和朋友有矛盾,是因为没有在和睦的家庭长大。”

“无法和男性顺利交往,是因为父母没有做出该有的表率。”

诸如此类的借口可以无限活用。每当人生不顺的时候,它们都可以作为理由,来回登场。

然而,尽管在相似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有些女性却能顺利地抓住幸福,不再重蹈父母的覆辙。

如果希望自己拥有幸福的人际关系,与其抱住那个“能简单解释所有生活不顺的理由”,不如试着向前踏出自己的一步,才是更重要的事。

参考其他家庭或小说中的世界

在对于恋爱、结婚感到迟疑的女性中,有些人会对母亲怀有复杂的感情,担心自己会和母亲在同一个地方跌倒(遭遇同样的命运)。

离婚是会遗传的,不幸是会有连锁反应的……听到这类莫名其妙的言论时,或许你会感到心痛,但其实并没有必要把它们放在心上。

笔者采访过许多女性,发现在她们当中,越是不安地认为“自己也有可能不幸”,越是容易招致不幸的到来。

确实,来自母亲价值观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但是不论影响有多大,女儿终究是女儿,她与母亲并不是同一个人。尽管她们身处相似的环境,也不意味着她们会面临同样的命运。

因此,担心“自己肯定也无法获得幸福”,是没有道理的。

尽管如此,她们的不安也可以理解。毕竟她们没有值得参考的对象,无法在脑海中形成模范家庭的图像。既然难以从父母身上学到什么,那么就有必要参考自己家庭以外的存在。

亲戚家也好,朋友家也好,都可以用来参考。

如果觉得其他家庭很和睦,令人羡慕,就去那里玩,观察别人家的交流方式,听一听他们的价值观和思考方法。

例如,有的家庭伴侣之间说话轻言细语,爸爸可以毫不顾忌地对妈妈说“我爱你”。

此外,也可以从各种书籍、电影、电视连续剧等事物当中学习,形成价值观和家庭观。

即使是虚构的世界,多读读、多看看,也可以增长见识,了解更多的价值观。

还可以咨询一些恋爱生活、婚姻生活较为幸福的朋友,问问他们“看过哪些电影(书籍、电视剧)后,比较有感触”“有没有什么好东西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