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曾巩图书
人气:65

唐宋八大家—曾巩

曾巩,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 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 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 曾”。...
  • 所属分类:图书 >传记>语言文字学家  
  • 作者:[吴永喆],[乔万民]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806963661
  •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2
  • 印刷时间:2016-02-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曾巩,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 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 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 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 ”,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吴永喆、 乔万民选注的《唐宋八大家(曾巩)》为唐宋八大家之 一曾巩的散文选注本。

目录

曾巩生平及创作简介 贾昌衡知邓州制 梅福封寿春真人制 劝学诏 劝农诏 请西北择将东南益兵札子 议经费札子 请减五路城堡札子 上欧阳学士及时书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 上欧阳舍人书 上蔡学士书 上杜相公书 上范资政书 与抚州知州书 与孙司封书 答范资政书 寄欧阳舍人书 与王介甫第二书 答李沿书 谢章学士书 答孙都官书 答袁陟书 与王深父书 答王深父论扬雄书 福州上执政书 上田正言书 上欧蔡书 代上蒋密学书 代人上石中允书 怀友一首寄介卿 赠黎安二生序 送傅向老令瑞安序 送周屯田序 送江任序 送刘希声序 送李材叔知柳州序 送赵宏序 送王希序 王无咎字序 送蔡元振序 送丁琰序 喜似赠黄生序 新序目录序 列女传目录序 礼阁新仪目录序 战国策目录序 陈书目录序 南齐书目录序 唐令目录序 徐干中论目录序 说苑目录序 先大夫集后序 王深父文集序 王子直文集序 王容季文集序 范贯之奏议集序 王平甫文集序 越州鉴湖图序 馆阁送钱纯老知婺州诗序 齐州杂诗序 读贾谊传 书魏郑公传后 相国寺维摩院听琴序 唐论 为治论 刑赏论 救灾议 邪正辨 论习 说言 号令辨 时俗辨 书虏事 说官 说宫 说遇 说夷 分宁县云峰院记 秃秃记 醒心亭记 繁昌县兴造记 墨池记 菜园院佛殿记 宜黄县学记 学舍记 南轩记 金山寺水陆堂记 鹅湖院佛殿记 思政堂记 兜率院记 饮归亭记 拟岘台记 抚州颜鲁公祠堂记 洪州新建县厅壁记 清心亭记 归老桥记 尹公亭记 筠州学记 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 广德湖记 齐州二堂记 齐州北水门记 襄州宜城县长渠记 徐孺子祠堂记 洪州东门记 道山亭记 越州赵公救灾记 听琴序 厄台记 全真庵记 游双源记 游信州玉山小岩记 洪渥传 刑部郎中致仕王公墓志铭 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 仁寿县太君吴氏墓志铭 祭欧阳少师文 苏明允哀辞

在线预览

曾巩至齐州的第二年,一代文宗,曾巩的恩师欧 阳修在颍州去世了。曾巩闻耗后十分悲痛。他写了一 篇催入泪下、感人肺腑的《祭欧阳少师文》,称欧阳 修“学为儒宗,材不世出。文章逸发,醇深炳蔚。体 备韩马,思兼庄屈。……绝去刀尺,浑然天质。”感 情饱满地叙述了欧阳修的文学、政绩、人品。他“闻 讣失声,皆泪横溢”。叙述师从之恩说:“戆冥不敏 ,早蒙振拔。言由公诲,行由公率。戴德不酬,怀情 独郁。”他对欧阳修的感戴之情是发自肺腑的。他少 年时期即闻欧阳修的大名,渴慕不已。庆历三年,他 带着文章赴汴梁游太学,拜访欧阳修,深得欧阳修赏 识,并欣然将他收在自己门下,对文学创作给予具体 指导。对欧阳修的教诲,他终生服膺,虽未能及时考 中科举,但欧阳修的热情奖掖,苦心延誉,使曾巩在 未取功名之前已名噪京师。回到抚州以后,师生间还 不断通信,或议论国事,或请教为文,或叙师生之情 。

欧阳修被贬滁州之后,曾巩给欧阳修写信,对欧 阳修的处境表示同情,对朝中保守派的做法表示愤慨 。曾巩于庆历六年(1046)病居临川,欧阳修之子归 觐滁州,特地过临川拜访曾巩。曾巩第二年奉父进京 ,路过滁州,探望了欧阳修,在滁州与恩师共度了二 十个日夜,两人促膝谈心,甚为相得。在此期间,他 受恩师之命所作的《醒心亭记》,便将他对欧阳修的 理解、仰慕述之以文,可见两人之默契。

离开齐州之后,曾巩来襄州任知州,此时,正值 襄州大旱,旱情一直持续到第二年春。作为一州之长 ,他十分焦虑,他求助于上苍,希望天赐甘霖,膏泽 斯民。他一连写了几篇谢雨文,称他与百姓诚心祈雨 ,“果蒙隆答,乃戊辰云起西北,至夕大雨,达于甲 戊。四境告足,麦则滋荣,稻可播种。民得以托命, 吏得以窃食”。祈雨、谢雨之举不免迷信,但由此可 见曾巩为官一州的忧民之心。曾巩至齐州的第二年,一代文宗,曾巩的恩师欧 阳修在颍州去世了。曾巩闻耗后十分悲痛。他写了一 篇催入泪下、感人肺腑的《祭欧阳少师文》,称欧阳 修“学为儒宗,材不世出。文章逸发,醇深炳蔚。体 备韩马,思兼庄屈。……绝去刀尺,浑然天质。”感 情饱满地叙述了欧阳修的文学、政绩、人品。他“闻 讣失声,皆泪横溢”。叙述师从之恩说:“戆冥不敏 ,早蒙振拔。言由公诲,行由公率。戴德不酬,怀情 独郁。”他对欧阳修的感戴之情是发自肺腑的。他少 年时期即闻欧阳修的大名,渴慕不已。庆历三年,他 带着文章赴汴梁游太学,拜访欧阳修,深得欧阳修赏 识,并欣然将他收在自己门下,对文学创作给予具体 指导。对欧阳修的教诲,他终生服膺,虽未能及时考 中科举,但欧阳修的热情奖掖,苦心延誉,使曾巩在 未取功名之前已名噪京师。回到抚州以后,师生间还 不断通信,或议论国事,或请教为文,或叙师生之情 。

欧阳修被贬滁州之后,曾巩给欧阳修写信,对欧 阳修的处境表示同情,对朝中保守派的做法表示愤慨 。曾巩于庆历六年(1046)病居临川,欧阳修之子归 觐滁州,特地过临川拜访曾巩。曾巩第二年奉父进京 ,路过滁州,探望了欧阳修,在滁州与恩师共度了二 十个日夜,两人促膝谈心,甚为相得。在此期间,他 受恩师之命所作的《醒心亭记》,便将他对欧阳修的 理解、仰慕述之以文,可见两人之默契。

离开齐州之后,曾巩来襄州任知州,此时,正值 襄州大旱,旱情一直持续到第二年春。作为一州之长 ,他十分焦虑,他求助于上苍,希望天赐甘霖,膏泽 斯民。他一连写了几篇谢雨文,称他与百姓诚心祈雨 ,“果蒙隆答,乃戊辰云起西北,至夕大雨,达于甲 戊。四境告足,麦则滋荣,稻可播种。民得以托命, 吏得以窃食”。祈雨、谢雨之举不免迷信,但由此可 见曾巩为官一州的忧民之心。

襄州这地方治安案件较多,官府办案也不能掌握 尺度,致使监狱人满为患。曾巩到任以后,仔细审查 每件案子。在审阅送呈的卷宗时,他发现一起案子处 理失当,认为在没有交足证据的前提下,不应盲目判 人死罪,而按律令不该治罪,当天就纵囚还家。与此 同时,有百十来名类似的囚犯被释放。百姓们说:“ 襄州以前类似这种情况被处死的多了,那些人该多冤 枉呢?” 熙宁九年(1076),曾巩调任洪州(今江西南昌 )。这年他已五十八岁。此时任江西转运副使的是吕 升卿,而他本人却是知洪州军州事,充江南路兵马都 钤辖。他感到很不合适,就向朝廷写了《奏启遛避吕 升卿状》。文中称:“伏缘臣先任齐州,得替后,吕 升卿为京东路察访,于齐州多端非理,求臣过失,赖 臣无可捃拾。兼臣弟布与吕惠卿又有嫌隙,二事皆中 外共知。今升卿任江西监司,洪州在其统属,须至陈 乞迴避,伏乞指挥检会。臣先奏乞移洪州,或宣州, 或东南一般州郡。”曾巩请求迴避吕升卿是有原因的 。直接原因是曾巩离开齐州不久,吕升卿去齐州搜罗 曾巩为官的过失,虽然一无所获,但曾巩心中十分气 愤。更深层的原因是朝廷掌权派内部的互相倾轧。王 安石熙宁变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了吕惠卿、曾布等 人,而吕惠卿、曾布等人之间后来由于政见分歧、争 权夺势,矛盾很深。吕惠卿是吕升卿的兄长,而曾布 是曾巩的弟弟,朝中的权力之争必然导致亲属之间的 嫌隙,而曾巩此时又偏偏在吕升卿辖区内供职,自然 是很尴尬的差使。他的请求并没获得朝廷的认可,他 得继续谨慎小心从事。但他没有因此就灰心失意。到 任之际,正逢洪州流行瘟疫。为了控制疫情的扩大, 他首先命令州、县、镇、亭以及各地客栈储备好药物 ;同时命令州县照顾好染病的人,对那些染病后不能 自理的百姓和军人由官府收养,让他们住进官舍,资 助他们衣食,为他们治疗。这样,既挽救了大量患者 生命,又有效控制了疫病的扩散。

P8-9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