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佛境图书
人气:9

丝路佛境

【好评返5元店铺礼券】
  • 所属分类:图书 >旅游/地图>旅游攻略>文化之旅  
  • 作者:[王棣]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301221242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3
  • 印刷时间:2013-03-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213
  • 纸张:轻型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王棣所著的《丝路佛境》内容简介:丝绸之路从当时的都城长安出发,连通了当时为繁盛的四大帝国:汉、贵霜、安息与罗马。西方的物产和思想沿着这条路传到了中国,直接以宗教为载体的各种文化也沿着这条路向周边辐射开来。丝绸之路又被称为"佛教之路",因为它是佛教东传中国的主线。《丝路佛境》中一座座的寺院和石窟,不仅担当了佛教东传的路标,也见证了佛教的整个发展历程。

目录

引言

及时章 陕西

西安

法门寺――佛指舍利,地宫珍宝

大慈恩寺――菡萏满地,云动涟漪

香积寺――骑马过山门,身在心无住

第二章 宁夏

石空寺――河流环地曲,梵刹倚山开

牛首山――凭高会得如来旨,秋水长空雁一行

贺兰山壁画――古道音尘,落笔有神

第三章 甘肃

兰州

麦积山石窟――十地祥云,三天瑞景

天梯山石窟――山中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圣容寺――此山当有圣像出

祁连山和祁连坟――塞上牛羊空许约

大佛寺――西夏木塔,佛国圣境

黑山石刻――用图画记录历史

莫高窟――叶被天藻,花散佛筵

榆林窟――大漠长沙,沧海遗珠

三危山――雨霁尘敛,风定水凉

第四章 新疆

交河故城――没有城墙的都城

伯孜克里克千佛洞――我来到沙漠,因为城市太寂寞

库车巴扎――遗落的文明

苏巴什古城――重访女儿国

克孜尔千佛洞――先民的舞蹈

尼雅遗址――精绝国土

米兰佛寺――有翼天使

后记

在线预览

克孜尔千佛洞―先民的舞蹈

凌晨四点,我被布谷鸟的声音唤醒。在山中,竟意外地失眠了。起床拿了一本画册慢慢地翻,那一盏昏黄的小灯,将温暖传递到整个房间。屋外还是天寒地冻,捎带着连手指都僵硬了。画册分上、下两本,打开画册,德国人从库车克孜尔千佛洞盗走的所有壁画便都呈现在眼前。啄木鸟不辞疲倦地敲击着屋前的树干,配合着这些图片,竟像是时光包裹着的坚硬金属内核撞击出来的声响。

从库车出发,经217国道一路开下去,便是克孜尔千佛洞了。起初的道路还算平坦,两旁黄色的沙土上长着一蓬蓬的骆驼刺,有的甚至开出了小花。不同于吐鲁番,这边的沙土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戈壁,大块的岩石从车上就可以看得到。

途中经过盐水沟。当地的人称之为克孜尔亚山,也就是"红色山崖"之意。作为古龟兹国通往姑墨国的交通要道,盐水沟在军事上的地位可以说极为重要。至今仍存留有几座汉唐时期的关垒遗址。

这绵延数十公里的山脉,都是由单斜岩石组成。确实,这俨然是海水冲刷后遗留下来的痕迹。两边的山崖在阳光的照射下,由暗红渐渐转为鲜亮。因为下土而变得有些黯淡的景色,竟然因为这红被整体地点燃。其实库车这个地方的山,并不总是红色的,而是五颜六色、层层叠叠,有的甚至呈现出水晶般的黄白色。这跟山脉的地质运动状况有关。那些层层叠叠的,是侏罗纪时代含煤层燃烧后产生的烧变岩;那黄白色的,则是白垩纪和侏罗纪时代地壳运动挤压而成。从盐水沟南口进去,便纯然是个无人区了。这一片天然形成的石区,竟呈现出仿佛精心安排般的巧妙。

在路上,一块龟兹文物研究院的石碑孤零零地伫立在库车和拜城的交界处。龟兹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多数是靠敦煌研究院来支持。"没有人才。"开车的向导这么总结,言谈中不乏深深惋惜之意。谈到敦煌研究院的院长樊锦诗,这位处事温和而坚守的老人,赢得了我们的一致敬佩。在现代这个浮躁的社会,还会有人能像她一样,固守在大漠中40年么?我不清楚。但若是让我去敦煌工作,那真是求之不得。

"若是敦煌研究院要我去临摹壁画,管吃管住就行,工资我都不要,背上包袱就去。"我这样讲,实在是因为太热爱敦煌。如果能天天守着那精美绝伦的佛像、壁画,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报。"那是。你要是在那待上十几年,出来就是一代大家。"向导对敦煌的艺术精品也是向往得很。我俩越说越投机,差一点就要弃车而逃,去投奔敦煌研究院要求参加工作了。

克孜尔千佛洞是现今国内开凿时间早、位置西的石窟。从公元3世纪始凿,修建在大山深处,它的鼎盛期在公元6~7世纪左右,8世纪吐蕃占领龟兹之后才逐渐废弃。作为"龟兹模式"的代表,每年都会有无数的游客从世界各地赶来,在这片被戈壁围绕的绿洲里流连忘返,在已经被侵蚀得模糊残缺的壁画前啧啧赞叹。保护处的工作人员在其周围种了不少的白杨。在新疆,阳光照射的地方极热,而背阴处却很凉爽。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新疆人都爱在房前屋后种大量的树。除了做燃料之外,树荫带来的阴凉环境也是他们所需要的。

龟兹的佛教自东汉时期开始兴盛,到了公元4世纪鸠摩罗什出生时,高僧的地位已然超过国王。这位20岁便被龟兹国王聘为国师的高僧,通晓多国语言,却心心念念着要到东土大唐去传法。究竟是怎样的精神让他放弃优渥的生活背井离乡,我们无从得知。在他的影响下,大乘佛教也

曾一度盛行于龟兹。直到公元4世纪末,鸠摩罗什离开龟兹,小乘佛教重新占据了统治地位。到玄奘来时,已然成为纯粹的小乘佛教国。

新疆的石窟中,除了唐代之后汉人所开凿的之外,看不到反映大乘经典的故事造像。多是根据声闻藏的经典创造出来的,也证实了法显、玄奘等人的记载――天山南麓各国皆信仰小乘佛教。小乘佛教的目标,在于求证"阿罗汉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阿罗汉,是跳出了六道轮回的大修行者。大乘佛教的目标则在于求证"佛果"。小乘跟大乘的区别,在于发心的不同,若是心念一转,小乘也可变为大乘。

在窟形完好的135个洞窟中,其中有供讲经说法用的支提窟,有供居住用的毗诃罗窟。这些不同用处的洞窟,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一起,组合成一个个小型的单元。有人认为,每一个单元都是一座单独的佛寺。洞窟都是以德国名字命名,这跟德国人早发现洞窟有关。德国人在克孜尔千佛洞里,盗走了几百平方米的壁画,他们先将壁画一块块地切割下来,带到德国再拼接起来,因而我们看到的很多壁画上面都有拼接的痕迹。

山体由砂岩组成,修建的栈道也并不好爬。从上面往下看去时,有种隐隐的眩晕感。砂岩构成的山体容易坍塌,栈道两边就有不少的石窟被坍塌下来的砂岩所掩埋了。让人无奈的是,这种被掩埋的洞窟不能进行重新挖掘,否则会造成更大范围的山体滑坡,于是就只能委屈它们长埋于地下了。

我进到一个叫做"三个持剑人"的洞窟,这也是克孜尔千佛洞大程度的洞窟。在这个洞窟里画了3个供养人,皆是腰佩利剑,典型的龟兹贵族打扮。在古中亚的国度中,也有佩剑的习俗。贵族青年多佩戴圆头宝剑,在特定时间以武会友,武艺上乘者便会得到大家的尊敬和哈里发(国王)的赞赏。在这个洞窟中,窟壁上是整齐排列的佛像,只是佛像斜披的袈裟已经被剥去。洞窟的资料记载,这些袈裟都是由金箔打成,若是阳光斜照进来,整个洞窟都会呈现出金碧辉煌的景象。而今金箔早已被揭去,露出暗黑色的墙面。向导告诉我,这些都是当地的居民偶然间闯进来,看到金箔值钱,便从佛像身上揭走。

洞窟中必须打开手电筒才能看清,顺着手电筒的光看向洞窟的上层,那是古代龟兹人幻想中的宇宙。北边的是太阳,南边的是月亮,周边还环绕着星。龟兹石窟壁画主要分布在大像窟和中心窟。我仰着脖子使劲地看,试图从中找出美术史里提及的凹凸法的痕迹。为了增加体积感,画人物时一般先用细细的线勾勒出轮廓,然后由外到内、自深而浅地晕染,也就是说一面轻染,一面重染,中间留白。只是如今,掺杂了汞和铅粉的朱砂因为氧化而变成了黑色,晕染中原本美丽的肉红色也变成粗犷的黑线,形成了我们看到的诡异风格。

龟兹的早期艺术受到键陀罗和笈多艺术的极大影响,中期和晚期则表现出了汉地文化的特质。前期经变画题材多是佛本生故事和《贤愚经》充分体现了小乘佛教的特点。

而后期经变画的题材都来自于唐代为盛行的大乘经典,龟兹本土的小乘佛典反而没有被提及。佛与菩萨、侍者的形象也是汉族的式样。说实话,沿着丝路,就这样一个个洞窟走来,除了为古代智慧而惊叹外,更多的是痛心。站在被贪欲所毁坏的瑰宝前,我隐隐看到苍蝇打嗝、臭虫剔牙。鲁迅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它本身是否就是一首对自己的挽歌?

公元10世纪末,由回鹘人建立的喀拉汉王朝改信伊斯兰教并大规模往天山以南发展。又过了300年,龟兹佛教终于毁于一旦。其实,按照佛教的思维,万法万事皆有它的因缘。成、住、坏、空,无不如此。没有必要为一个新的事物诞生而欢喜,也没有必要为一个旧事物的消失而哀叹。只是人不就是这样吗,看到毁灭了的美,为美的短暂而伤感,不就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光辉的一面吗?P188-194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