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稀见中外关系史料丛书  伯希和北京日记图书
人气:13

晚清稀见中外关系史料丛书 伯希和北京日记

伯希和的义和团运动亲历记,伯希和日记手稿原样录排, 再现1900年庚子事变惊心动魄的55天。
  • 所属分类:图书 >历史>史料典籍  
  • 作者:[萧菁]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49584932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0
  • 印刷时间:2017-10-01
  • 版次:1
  • 开本:32开
  • 页数:184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精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伯希和北京日记》是伯希和的义和团运动亲历记录。1899—1901年,伯希和在越南、中国各地游历,义和团运动爆发时,他恰好在北京,亲历了使馆区被义和团围攻的全过程,随时局的发展,他抽零碎的时间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在小纸片上。在这种特殊环境下写出的日记是零散的、碎片化的,然而具有现场感。法兰西学院的编者将日记手稿详加辨认、整理,原样呈现出来,并且补充了伯希和第二次在远东地区生活时的日记,尽可能完整呈现这位学术大师青年时代充满冒险性的东方学术之旅。

编辑推荐

1. 伯希和的义和团运动亲历记,提供手史料,记录的情节跌宕起伏、惊心动魄,让读者如临历史现场;

2. 义和团运动研究、中国近代史、近代汉学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史料;

3. 遵照日记原样录排,首度披露伯希和北京之行的珍贵图片。

4. 伯希和是西方汉学界的巨擘,本书可谓其传奇生涯早期的记录。

作者简介

保罗 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世界著名的法国汉学家、探险家。曾师从法国汉学家沙畹等人,致力于中国学研究。伯希和的汉学研究精湛渊博,涉及语言文字、考古艺术、宗教文化、东西交通,以及边疆史地等方面。

目录

前言

1899年出访记

及时部

第二部

第三部

见证

书信往来

1901年的出访

译名对照表

参考书目

译后记

在线预览

[53]

裴式楷(Bredon)问托尔曼(17homann)上尉奥地利军队会不会保护公使馆。托尔曼答:不会,而且海关已经撤离。——

11点。卫理公会的妇女们和几个男人连同一个躺在担架上的伤者一起回来。那伤者可能是柯达士。德国人将武器佩戴得很低,仿佛参加葬礼一般。伤者身上盖着席子。

看来我们又不准备走了。长官们决定如果我们留下来,女人都撤到英国使馆,那里有军事工事,也是使馆被攻破的防线。

[54]

城外又起火了。

克林德先生并不是代表外交团(去总理衙门)的。他曾写信给总理衙门说他那天九点要去总理衙门,于是他就去了。其他公使要求衙门接见但没有得到回复,克林德于是向其他人提议他可以去问衙门将如何回复公使们的要求。他的勇气和冷静非常人可比。

20日上午。英国人放弃了他们在桥上的据点。——

三点半。重新夺回奥地利公使馆。——

四点。24小时的期限到了。奥地利公使馆的工事遭到三四十发子弹的猛烈扫射。为了保护法国公使馆,我们起初放弃了工事,冈0刚又把它夺了回来(以至于枪炮声再起)。再次撤离海关大楼。这时生还者和妇女们都在英国公使馆,只有能作战的人留在工事和

[55]使馆。一名奥地利海军士兵在第二次撤离奥地利公使馆时/=丧生=/轻微受伤。

将近下午五点的时候,军械师如勒尔(Julard)①在法国工事被子弹射中头部当场丧生。

晚上八点。义和团(以大刀和红巾等为标志)想要烧毁奥地利公使馆。火势蔓延到法国工事,又横扫到日本工事,英国人将火势阻断。火被扑灭了。

整晚不时有枪声向着我们的方向而来。有时从西北向东南方向的子弹从工事上飞过。

我们又给总理衙门写了信,告知他们法国水兵阵亡和

[56]奥地利士兵受伤的消息,并说:“今次中国军队对公使馆的攻击应该有些误会,衙门在了解情况后应该将误会解除。”这是多么有力的抗议啊!

[6月]21日。从五点到九点几个联军士兵断断续续地射击。义和团挥舞大旗带头冲向奥地利公使馆。死伤惨重。有两个人好像是假人。

英国人和日本人也开了枪。有些中国民众在远处指手画脚。

/=马夫=/一名教徒从北堂带来一封信。一切都还好,他们并不知道外面所发生的事。看来总理衙门并没有把

[57]叫他们撤离的转信交给他们。我们于是回信叫他们哪儿都别去。此事更加说明衙门在与哈德门教会沟通上所采取的措施是多么不靠谱,就正如他们确认收到的信函也没有传送出去。

两点。搜查海关。联军占据肃王府: 40多名联军士兵向义和团开火。——

三点。埋葬了水兵。公使回到公使馆待了一阵,但葬礼前又离开了。

另有一名英国人和一名俄国人遇害。(英国人是秀耀春[James]先生,大学堂的教习,我们没有找到他的尸体。)

四点。奥地利公使馆起火。

[58]

五点。意大利公使馆方向有激烈的枪声。 英国公使馆那边可以听到很清楚的“杀!杀!”的叫声。奥地利放弃了德国公使馆方向的工事。错误的信息:其实只是清军在射杀义和团。奥地利卫队五点零五分放弃了他们的工事。我们又把它夺了回来。庆亲王写信给德国人称:(他的军队)会守住城墙,保护欧洲人和中国人,剿灭义和团。

八点之后。整晚都比较安静,只有奥地利公使馆被火烧(第三座[楼]未被烧毁)。

让俄国人前来是不切实际的。

6月22日上午。枪声重新响起。“泽塔号”的军官作为卫队指挥官错误地命令撤退。之后又回来了。后来由于美国人从肃亲王那里得到衙门传来的错误消息而再次撤退。 (意大利的工事被烧毁)。—— 由窦纳乐爵士一人负责发号施令。——

再次夺回使馆。

P42-45

媒体评论

历史的研究不能不注意于搜集台前之外的幕后史料,主角之外的配角表演,政治军事外交以外的经济文化往来,正式使节会谈之外的私人交往与接触,典籍公文记载以外的私人信函日记,冠冕堂皇演说背后的流言蜚语,只要有助于历史真相的披露,就无一不是可用的史料,就无一不可以用来使历史显露其本来的真相。

——周振鹤

《伯希和北京日记》(Carnet de Pékin 1899-1901)是伯希和的学生韩百诗(Louis Hambis)和法兰西学院图书馆馆员Duverdier根据法兰西学院收藏的伯希和笔记整理出版的。这份笔记一直与他的其他著作手稿、札记放置一处,在他身后陆续刊出。日记起于1899年8月15日至1901年6月21日止,包括了前两次的行程。入华路线是从河内到海南,再转经香港到上海……又在法租界徐家汇结识了一些知名教士和三个环游世界的旅行者。随后,他经烟台、天津,3月29日抵达北京,4月24日转道天津返回。义和团运动爆发时,伯希和及其同行者正在长辛店一带。此后伯希和的北京日记就成了义和团运动亲历记,记载了对峙各方的官私消息进展。

——王楠《伯希和的三次中国之行与早期汉学研究》,原载《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十期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