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建筑: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和音乐解释学图书
人气:37

音乐与建筑: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和音乐解释学

音乐与建筑史一枚金币两个面的关系。或者说,音乐里头有建筑,建筑身上也有音乐,在西方,一开始是建筑引领、启迪和营养了音乐,文艺复兴建筑的对称美便有这种功能……本书系统的研究音乐与建筑两种语言的相互...
  • 所属分类:图书 >艺术>建筑艺术  
  • 作者:[赵鑫珊] 著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807419532
  •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08
  • 印刷时间:2010-08-01
  • 版次:1
  • 开本:18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音乐与建筑史一枚金币两个面的关系。或者说,音乐里头有建筑,建筑身上也有音乐,在西方,一开始是建筑引领、启迪和营养了音乐,文艺复兴建筑的对称美便有这种功能……本书系统的研究音乐与建筑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和音乐解释。

作者简介

赵鑫珊 教授,作家,2004年柏林"尤利西斯"国际报告文学评委,上海世博会顾问。 2008-2009年我国(包括香港地区)中学把他的6篇散文收进语文教材。总共出过67本书,包括《孤独和寂寞》《"王"这个汉字》《上海白俄拉丽莎》。 赵先生说,他常记起马克思的这段

目录

我写这本书的动机

——自序

从钢琴曲《少女的祈祷》说开去

肖邦的音乐与建筑形象

音乐家的创造心理学和脑科学

一己忆·想像·联想·空筐

维尼亚夫斯基的小提琴曲与建筑形象

——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

从德彪西音乐艺术世界揭示听觉印象与视觉印象之间的关系

——论音乐也是有感情地思考

一、《春天的轮舞》

二、《伊比利亚》

三、《牧神午后前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的钟声与建筑形象

——从折衷主义建筑向和声构成主义建筑过渡

一、探索的苦闷

二、社会矛盾和时代苦闷

柴可夫斯基的艺术思维

——音乐虚构与音乐概括

一、回忆对柴氏的重要性

二、《意大利随想曲》

三、《罗可可主题变奏曲》

四、《降b小调及时钢琴协奏曲》

五、柴氏自白创作心理过程

六、《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七、《第六交响曲(悲怆)》的建筑形象

八、余工把《悲怆》转换成建筑速写

鲍罗丁的《中亚细亚草原》

——沙漠·骆驼商队·远处的清真寺

作曲家_指挥和演奏家_听众

——音乐解释学

音乐与建筑

——有关这两者的本质

音乐语言的构成和建筑语言的构成

——结构主义和"场的力线"视角

亨德尔的《水上音乐》

帕格尼尼的《钟楼》

《西西里晚祷》序曲

两首威尼斯船歌

西方音乐的源头和中世纪罗马风建筑

德国哥特建筑与德国三B音乐

欧洲文艺复兴建筑与欧洲音乐

——先驱者维瓦尔第的音乐

欧洲巴洛克建筑与巴洛克音乐

——兼论巴洛克"文明群落"现象

巴赫音乐与建筑

一、巴赫的宗教音乐

二、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

三、巴赫音乐与澳门建筑

亨德尔音乐与建筑

一、两个M和哥特大教堂

二、12首大协奏曲

海顿音乐的风骨与巴洛克建筑

一、他的宗教音乐与大自然神庙建筑

二、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

三、海顿的交响曲与建筑

四、海顿的音乐同当代西方解构主义建筑相魁,不亲和

莫扎特透亮的"普遍世界圆号"

——青年马克思的哲学命题

一、交响曲里头的建筑

二、降E大调圆号协奏曲,作品第417号

三、他的钢琴协奏曲与建筑

四、宗教建筑与莫扎特音乐

五、墓地(阴宅)

贝多芬音乐与广义的建筑结构

——他的音乐崇高、神圣和庄严风韵的三个来源

一、教堂和城堡

二、大自然和宇宙的建筑结构

三、康德哲学的"十字架"建筑结构

四、关于无理数π

十九世纪德国浪漫派音乐与建筑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派音乐与建筑

评古城堡上的音乐演唱会

关于"男孩地带合唱团"的歌与体育馆建筑

一曲《平安夜》与千家万户"烟囱一壁炉"系统

"了断"我同西方古典音乐的一段漫长"旅情"和"旅思"

——后记

附录一:刘诗昆音乐艺术幼儿园

附录二:陶家宅建筑场同音响场的交融与亲和

附录三:热心普及钢琴教育的草根李传海

在线预览

从钢琴曲《少女的祈祷》说开去

这首钢琴小品在我国流传很广。

它的英译名为《The Maiden Prayer》。曲子的音乐形象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1.正在虔诚祈祷的少女;

2.该少女在一座教堂里做祷告;或在自家卧室内祈祷;再就是在旷野山坡山谷的自然空间做祷告。

在旷野的情形是罕见的,我们可以排除。

我们可以得出曲子的音乐形象是在教堂(或在自家卧室)建筑空间内正在做虔诚祈祷的一位少女。她是作曲家本人——Tekra Badarzewska(特克拉·巴达尔泽夫斯卡),1838年生于华沙,1861年死于该地,仅活了23个春秋。这位短命的波兰女作曲家兼钢琴家创作过三十四首"沙龙钢琴曲"均被人遗忘,只有《少女的祈祷》这首流传至今,风靡于世界各地,经久不衰,为通俗钢琴曲出版发行量较大的作品之一。

这是巴达尔泽夫斯卡18岁所作。

估计她是一位信仰深笃、真挚和非常热情的教徒。这是她的音乐语言明白无误告诉我们的。

当她用波兰语自述或自白的时候,她也许有可能是言不由衷;但当她用钢琴诉衷情的时候,她只能是在怀幽吐真情。否则她的曲子只能是一团噪音或噪音一团。——撒谎的音乐不可能动耳动心,打进千万人的心坎。

再者,巴达尔泽夫斯卡估计对教堂建筑形象非常敏感,并将它转化为音乐形象。就是说,教堂建筑有助于她进入创造音乐的角色。

所以我们弹奏的时候,听觉和视觉也要有教堂建筑形象。当然这形象是隐隐约约的,意识流的,潜在的,而且是零碎的"统觉"。

……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