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力:为人处世的中国智慧图书
人气:14

洞察力:为人处世的中国智慧

【好评返5元店铺礼券】
  • 所属分类:图书 >管理>MBA>MBA实务  
  • 作者:[范勇]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
  •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9
  • 印刷时间:2013-09-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227
  • 纸张:轻型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本书不是李宗吾的《厚黑学》,也不是冯道的《长乐老自序》,不是为精于处世者所著,而是为一般人的需求而著。是一种基于历史文化和个人心得体会所悟出的处世之道。

本书主旨不是教读者变得圆滑和无耻,不是教人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也不是说些空话套话和干瘪的理论来误导读者,让读者失去对社会阴暗角落所散发出的毒素的免疫力,而是使人明了身边的人际关系状况,使人在明白自己的处境之后寻求到人生快乐的本源、和谐融洽的生存环境。

洞悉人生与社会,顿悟人生快乐本源——这就是智者生存的真谛。

目录

深谋远虑

人生适意

做人讲脸面

切戒沽名钓誉

勿中离间计

识别男盗女娼

明辨是非

棋高一着

恩威并举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化敌为友

人心为上

推物及人,以小见大

用人不疑

勿要朝三暮四

从善如流

一诺千金

……

在线预览

深谋远虑

清代的康、雍、乾三朝,是清代很为富庶强盛的时期。

制造这个"三朝鼎盛"的人物,不是别人,正是那位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的祖父康熙。

三朝鼎盛,原因很多。但很关键的,却是惠于康熙的深谋远虑。

康熙自己执政,励精图治,那是自然的。国家因此而繁荣昌盛,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但要连续三代都能鼎盛,却并非简单之事。

为使大清的江山长治久安,康熙是费了不少心思的,在确定皇位继承人人选上颇费了一番周折。很初他是按"嫡长继承制"确定太子,"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康熙也免不了这个俗。但经多年的考察,所立的太子并不太合他的心意。怎么办?在废掉皇太子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谁是皇位继承人,这似乎成为一个不解之谜。

老皇帝去世之后,这个谜底才解开,皇位传给了四阿哥胤稹,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野史传说对雍正继位颇有微词,说他是暗中勾结监国大臣,擅改康熙遗诏而登上帝位。说他将诏书"传位十四皇子"中的"十"字改写成"于"字,结果变成"传位于四皇子",靠欺哄天下而篡夺到皇位。事实上,上述说法是无稽之谈。传位给雍正,实是出于康熙本意。

在康熙皇帝二十多个儿子当中,雍正排行第四,人称四阿哥。因他孤傲冷漠,而且是非分明,有守有为,故在兄弟之间人缘不佳,大臣们更是将他视为蛇蝎,敬而远之。

当康熙把二阿哥这位皇太子废掉时,大阿哥、三阿哥、八阿哥、十四阿哥等皆拉帮结党,群起觊觎大位,雍正却做了个局外旁观者。然而正是他这种隐忍不发的态度,吸引了康熙的注意力。

康熙皇帝九岁登基,由于在位时间长达六十一年,早年所立的二阿哥又不成器,大阿哥又有勇无谋,他也感到左右为难:若传位给年长的阿哥,这些阿哥年纪都在五十岁左右,不但无法久坐皇位,而且在精力体力上都难以胜任日理万机的繁忙;若传位给年轻的阿哥,又怕年长者不服,会演变成兄弟阋墙、手足相残的悲剧。

康熙虽说对四阿哥雍正并没有特殊的好感,但他看出雍正很重视的美德是正直和诚实,而且对自己以及家人的要求甚严。在废除二阿哥太子位时,雍正能够独立于众阿哥之外,做一个局外旁观者的举动,使得康熙皇帝为之心动。

更令康熙心动的是雍正的第四子弘历。这是他一百多个孙儿中的佼佼者,虽然年少,却见识过人,颇有雄才大略。

在康熙看来,年长的几位阿哥,肯定是无法久居皇位的,而且也没有旺盛的精力和进取心。从他们中选太子,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过渡,关键的是要选一个很好的第三代,既很好又年轻,才能永葆大清的江山。

本身具有正直、诚实美德的雍正,又有一个出类拔萃的儿子,他于是便成了康熙理想的皇位继承人的人选。传位于雍正,雍正再传位于弘历,不就确保了大清社稷吗?

康熙的预见力由此可见一斑。

康熙不声张,不出气,悄悄写好遗诏,藏了起来。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二十多位阿哥,一百多位孙子,都正觊觎着皇位呢,稍有不慎,便会坏了家国大事。

其后的事态正如他生前所料。遗诏传位于四阿哥雍正,令众人跌破眼镜。众位阿哥尤为不服:我们辛辛苦苦忙个不亦乐乎,他却在旁边捡个大便宜。岂不应了那句古话,"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于是诋毁之言盛传,谣言四起,说雍正弑父、通母、篡夺皇位。结果惹恼了雍正皇帝,将那些诽谤他的阿哥一一处置,然后整顿吏治,整顿赋税。虽说手腕重些,手段狠些,但使康熙末年的国家赋税收人流失以及吏治混乱的窘境得到有效扭转,为以后的弘历(乾隆皇帝)继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姜到底还是老的辣。康熙的深谋远虑在重要时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无怪乎乾隆皇帝对其祖父康熙皇帝历来佩服得五体投地,从不敢在言行上有所僭逾。 P1-3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