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皇帝(高阳著)图书
人气:56

明朝的皇帝(高阳著)

明代的皇帝个个性格鲜明,明代各朝也因皇帝的鲜明个性而有不同的气象。 高阳的披览明史,将明朝的皇帝以从头至尾一一道来,叙其登皇位的惊险历程,谈其面对家事国事的决断或焦虑,论其治国经邦的成败得失。 高阳以...

内容简介

明代的皇帝个个性格鲜明,明代各朝也因皇帝的鲜明个性而有不同的气象。

高阳的披览明史,将明朝的皇帝以从头至尾一一道来,叙其登皇位的惊险历程,谈其面对家事国事的决断或焦虑,论其治国经邦的成败得失。

高阳以每一位皇帝为中心,横线遍及后妃太监、王臣百吏的生活日常,纵线论及开国、靖难、夺门、议礼等皇权制度的圈圈环环;细密处丝丝入扣,宏大处只寥寥几笔。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部风云起伏的明代大历史。

高阳著名忠实于历史原貌,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不乏真知灼见,字里行间的评断,每每恰到好处,余味无穷。

编辑推荐

太祖朱元璋(洪武):

明太祖设计了一套独特的封建制度,在于亲王能为帝室的屏藩,而不致谋反作乱;所以藩王只有虚荣,并无实权,但亦有例外,而就在这例外之中,把太祖的整个理想打破了。

成祖朱 棣(永乐):

方孝孺一下子反了,且哭且骂:"死就死!诏书决不写。"成祖勃然变色:"你难道不怕灭九族?""灭十族又如何?""好!"成祖接口,"我就灭你的十簇。"

宣宗朱瞻基(宣德):

明朝有个好皇帝,那就是宣宗。在宣宗享祚的十年中,朝势之美,史不胜书,唯的的缺失,就是纵容内监。遂启一代宦官之祸。

英宗朱祁镇(正统、天顺):

在中国所有的帝王中,我找不出第二个像英宗那样得人缘的。英宗似乎有种特殊的魅力,一跟他接爱就会吱他,关切他,这是他所以得复归、能复辟的本钱。

宪宗朱见深(成化):

原来宪宗生来口吃。明朝的惯例,臣工面奏,裁可就说一声:"是!"这一个字在宪宗发音,就很困难。有个鸿胪寺卿,名叫施纯彦,建议宪宗,改口说"照例"。这两个字,舌头一打滚,嘴一张就出来了,非常方便。宪宗大为高举,将他擢升为尚书。

神宗朱翊钧(万历):

历史上有许多荒淫无道的皇帝,而神宗的怠荒,别具一格,用一个字形容:"懒!"我敢断言,神宗是中国历懒的皇帝,他不但懒得去执行皇帝的权力,甚至懒得去享受皇帝的权力。

熹宗朱由校(天启):

熹宗的资质并不坏,如果在现代,他很可能成为一个科学家,致少也可以造就为一名出色的工程师。他的至愚、极不肖,是因为从没有受过教育;从小耳濡目染的是一切阴鄙秽恶的反教育。

作者简介

高阳(1926-1992),台湾著名历史小说家,本名许晏骈,出身于浙江钱塘望族。一生著作有九十余部,其中《李娃》、《慈禧全传》、《胡雪岩》、《乾隆韵事》等著作确定了他当代首席历史小说家的地位。其作品畅销几十年、雅俗共赏。有人以"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来形

目录

及时章 建文帝之谜

独特的封建制度

明太祖初立皇储

太子标不幸病逝

立允为皇太孙

建文帝栽剪诸王

燕王在北平装疯

靖难军待命讨逆

建文帝出师不利

铁铉坚守济南

东唱之役燕王大败

燕师进驻大名府

建文帝派员征兵

两度议和均未成

金川门开成投降

建文帝引火自焚

明成祖之索"奸臣"

方孝孺临危不屈

成祖灭方氏十族

卓敬被诛五族

成祖天性好杀

传建文帝出家遁走

郑和赴海外查访

许多神秘传说

"补锅匠"的故事

《致身录》如斯云云

建文帝出亡传闻

老和尚突然自首

清修《明史》的争议

第二章 夺门之变

……

第三章 成化畸恋

第四章 江南代北一游龙

第五章 紫极仙翁

第六章 万历搜秘

第七章 没有年号的皇帝

第八章 奉圣夫人

在线预览

一、独特的封建制度

历代开国之主,多子首推明太祖朱元璋。太祖早年孤寒,亲属仅一侄一甥,起事以后,多抚养子,计有二十余人;力战经营,光复汉土,颇得其力。而太祖的亲子,亦有二十六人之多,夭折的只有两个;此在历代宫闱中,是个很优异的记录,主要是因为马皇后贤德过人,妃嫔宫人被宠有子的,无不厚待,视庶子如己出,所以多能抚养成人。

明太祖的儿子,一律取木旁单名,长子标,次子□,三子□,四子棣。

朱棣在弟兄中最杰出,他有一半朝鲜血统,生母是元朝的宫人,为太祖所纳,以后被封为硕妃。此是终明之世的一大秘密,甚至主修《明史》的万斯同都可能不知道,为傅斯年先生所考证明白。以后将会谈到,暂且搁下。

《廿二史札记》的作者赵翼,指出明太祖行事多仿汉高。这话虽不错,但明太祖并非亦步亦趋,事事以汉高为法。汉高身后的伦常骨肉之变,尤须避免。马皇后不是吕后,"人彘"之惨、诸吕之祸是绝不会有的,但"吴楚七国之乱"则不能保其必无,因此,明太祖参酌汉、晋及元朝的成例,设计了一套独特的封建制度。

这套制度的精神,在于亲王能为帝室的屏藩,而不致谋反作乱,所以藩王只有虚荣,并无实权,但亦有例外,而就在这例外之中,把太祖的整个理想打破了。

明太祖的理想,跟秦始皇的打算有点相像,都是希望万世一系,永垂无疆。他有计戈4地训练一个贤德爱民的皇帝;而这位未来的贤君需要强藩保护,所以在洪武三年,封皇二子为秦王,镇关中;皇三子为晋王,镇河东;皇四子为燕王,镇燕京。这三个地方,不但为自古成王称霸的形胜之地,而且也是国防的及时线。

那时的燕王朱棣才十一岁。成年以后,太祖聘开国名将徐达的女儿,立为燕王妃。燕王相貌奇伟,智勇有大略,深得太祖的重视。

二、明太祖初立皇储

洪武十三年,燕王二十一岁,自南京"就国"燕京,当时亦称为北平。

过了两年,马皇后崩逝,已就藩的秦、晋、燕、周、楚等五王,都入京奔丧。燕王在京遇到一个人,是个和尚;这个人改变了燕王的一生及明朝的历史。

这个和尚姓姚,以后赐名广孝。姚广孝是苏州人,父亲行医。十三岁时,姚广孝出家做了和尚,法名道衍,却又拜一个名叫席应真的道士为师,学习阴阳术数。当马皇后崩后,太祖选拔高僧分侍诸王,以便归藩之后,为马皇后做佛事荐福。道衍在与选之列,跟燕王一见投契,他说:"大王如果用我,我送一顶`白帽`与大王戴。"王字加白成"皇";燕王领会得其中的意思,便请以道衍随侍,偕回北平。

燕王在这时便有了争夺皇位的"雄心",而太祖却正在"制造"皇帝。

早在洪武初年,他就对太子标展开了有计划的教育,先选国子监的高材生为太子伴读,读书的地点名为"大本堂",《明史》卷一百十五记:建大本堂,取古今图籍充其中,征四方名儒,教太子诸王,分番夜直;选才俊之士充伴读。帝时时赐宴赋诗,商榷古今,评论文字无虚日。命诸儒作《钟山龙蟠赋》,置酒欢甚;自作《时雪赋》赐东宫官。

这样,到了洪武十年,太子已经二十三岁,学业已成,太祖进一步命他见习政事。

十年令:自今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谕日:自古创业之君,历涉勤劳,达人情,周物理,故处事成当。守成之君,生长富贵,若非平昔练达,少有不谬者。故吾特命尔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唯仁不失于疏暴;唯明不惑于邪佞;唯勤不溺于安逸;唯断不牵于文法,凡此皆心为权度。吾自有天下以来,未尝暇逸,于诸事务唯恐毫发失当,以负上天付托之意,戴星而朝,夜分而寝,尔所亲见。尔能体而行之,天下之福也。

在见习政务之暇,太子依然还要读书,儒臣常常进讲圣经贤传。可能因为这样"恶补"的缘故,太子的身体在年轻时便很孱弱。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