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研究图书
人气:242

青少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研究

文泽远丰图书专营店
  • 所属分类:图书 >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  
  • 作者:[王鑫强],[张大均]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030448248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7
  • 印刷时间:--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376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出来的重要本土学术概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强调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青少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研究》在总结中国二十多年心理素质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西方精神病理学模型和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缺陷,批判吸收中西方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青少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理论,并在该模型理论的指导下,设计横断研究和追踪研究来实证考察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消极指标抑郁和积极指标生活满意度的作用机制,以及检验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分类模型的有效性。并且,《青少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研究》基于机制层级和评估层级的研究提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预防及干预的操作指南。

编辑推荐

《青少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研究》适合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卫生、社会工作、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阅读,也可为中学和高等院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咨询师、班主任、教育管理者和辅导者提供工作参考。

目录

目录

总序

前言

章青少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研究的背景1

节社会及教育现实需要1

一、社会现实的需要1

二、教育现实的需要3

第二节心理健康研究存在的问题4

一、精神病理学模型存在的缺陷4

二、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贡献与不足6

三、我国心理健康研究存在的问题7

第三节心理健康研究本土化及本研究的总体思路8

一、我国心理健康研究本土化的需要8

二、研究的意义与总体思路8

第二章青少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构建的依据11

节理论构建的相邻学科启发及政策支撑11

一、科学哲学思想的启示11

二、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支撑12

三、中医体质学说的借鉴13

第二节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研究成果的整合15

一、心理健康内涵结构的分析15

二、心理素质内涵结构的分析22

三、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分析27

第三节心理学相关研究成果的吸收30

一、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30

二、易感性(素质)-应激模型32

三、积极心理学思想33

四、心理韧性的研究34

第四节模型内各变量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综述35

一、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35

二、心理素质与生活事件关系的实证研究37

三、心理素质与社会支持关系的实证研究37

四、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指标关系的实证研究38

五、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指标关系的实证研究41

第三章青少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的基本构架45

节模型的机制层级45

一、心理素质形成机制亚模型46

二、心理素质作用机制亚模型47

第二节模型的评估层级48

一、康健型48

二、易复原型49

三、易感型49

四、重患型49

第三节基于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的实证研究思路50

第四章青少年心理素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的特征研究52

节青少年心理素质的特征研究52

一、青少年心理素质的现状水平56

二、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性别差异57

三、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年级差异59

四、不同父亲文化程度的青少年在心理素质及各因子上的差异62

五、不同母亲文化程度的青少年在心理素质及各因子上的差异66

六、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城乡差异70

七、青少年心理素质特征的综合讨论72

第二节青少年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的特征研究76

一、青少年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的现状水平78

二、青少年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的性别差异79

三、青少年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的年级差异79

四、不同父亲文化程度的青少年在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上的差异82

五、不同母亲文化程度的青少年在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上的差异84

六、青少年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的城乡差异87

七、青少年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特征的综合讨论88

第三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特征研究92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水平94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94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年级差异95

四、不同父亲文化程度的青少年在心理健康上的差异96

五、不同母亲文化程度的青少年在心理健康及各因子上的差异97

六、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城乡差异98

七、青少年心理健康特征的综合讨论99

第五章青少年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消极指标抑郁作用机制的横断研究102

节青少年心理素质对抑郁的直接作用105

一、青少年心理素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人口学变量与抑郁的相关105

二、青少年心理素质总均分对抑郁的主效应107

三、青少年心理素质的认知品质及其诸因子对抑郁的主效应108

四、青少年心理素质的个性品质及其诸因子对抑郁的主效应111

五、青少年心理素质的适应性诸因子对抑郁的主效应114

第二节青少年认知品质和个性品质通过适应性对抑郁的间接作用116

一、青少年认知品质和个性品质总体上通过适应性对抑郁的间接作用116

二、认知品质诸因子通过适应性对抑郁的间接作用120

三、个性品质诸因子通过适应性对抑郁的间接作用123

第三节青少年心理素质对生活事件与抑郁关系的调节作用125

一、心理素质总均分对生活事件与抑郁关系的调节作用125

二、心理素质的认知品质及其诸因子对生活事件与抑郁关系的调节作用127

三、心理素质的个性品质及其诸因子对生活事件与抑郁关系的调节作用131

四、心理素质的适应性及其诸因子对生活事件与抑郁关系的调节作用133

第四节青少年心理素质对社会支持与抑郁关系的调节作用136

一、心理素质总均分对社会支持与抑郁关系的调节作用136

二、心理素质的认知品质及其诸因子对社会支持与抑郁关系的调节作用138

三、心理素质的个性品质及其诸因子对社会支持与抑郁关系的调节作用140

四、心理素质的适应性及其诸因子对社会支持与抑郁关系的调节作用142

第五节青少年心理素质通过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抑郁的间接作用144

一、青少年心理素质总体上通过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抑郁的间接作用144

二、心理素质的认知品质及其诸因子通过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抑郁的间接作用146

三、心理素质的个性品质及其诸因子通过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抑郁的间接作用148

四、心理素质的适应性及其诸因子通过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抑郁的间接作用150

第六节青少年心理素质及其诸因子对抑郁的预测作用的综合分析151

一、心理素质对抑郁主效应的综合分析154

二、心理素质的认知品质和个性品质通过适应性对抑郁间接作用的综合分析154

三、心理素质对生活事件与抑郁关系调节作用的综合分析154

四、心理素质对社会支持与抑郁关系调节作用的综合分析155

五、通过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抑郁间接作用的综合分析156

第六章青少年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积极指标生活满意度作用机制的横断研究157

节青少年心理素质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作用159

一、青少年心理素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人口学变量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159

二、青少年心理素质总均分对生活满意度的主效应161

三、青少年心理素质的认知品质及其诸因子对生活满意度的主效应163

四、青少年心理素质的个性品质及其诸因子对生活满意度的主效应分析165

五、青少年心理素质的适应性诸因子对生活满意度的主效应168

第二节青少年认知品质和个性品质通过适应性对生活满意度的间接作用170

一、青少年认知品质和个性品质总体上通过适应性对生活满意度的间接作用170

二、认知品质诸因子通过适应性对生活满意度的间接作用174

三、个性品质诸因子通过适应性对生活满意度的间接作用177

第三节青少年心理素质对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调节作用179

一、心理素质总均分对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调节作用179

二、心理素质的认知品质及其诸因子对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调节作用182

三、心理素质的个性品质及其诸因子对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调节作用186

四、心理素质的适应性及其诸因子对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调节作用188

第四节青少年心理素质对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调节作用192

一、心理素质总均分对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调节作用192

二、心理素质的认知品质及其诸因子对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调节作用194

三、心理素质的个性品质及其诸因子对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调节作用199

四、心理素质的适应性及其诸因子对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调节作用202

第五节青少年心理素质通过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间接作用206

一、青少年心理素质总体上通过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间接作用206

二、心理素质的认知品质及其诸因子通过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

间接作用208

三、心理素质的个性品质及其诸因子通过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间接作用210

四、心理素质的适应性及其诸因子通过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间接作用211

第六节青少年心理素质及其诸因子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的综合分析213

一、心理素质对生活满意度主效应的综合分析213

二、心理素质的认知品质和个性品质通过适应性对生活满意度间接作用的综合分析216

三、心理素质对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关系调节作用的综合分析216

四、心理素质对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关系调节作用的综合分析217

五、心理素质通过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间接作用的综合分析217

第七节横断研究下青少年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作用的综合分析218

一、心理素质总均分对抑郁、生活满意度作用的综合讨论219

二、心理素质的认知品质对抑郁、生活满意度作用的综合讨论219

三、心理素质的个性品质对抑郁、生活满意度作用的综合讨论219

四、心理素质的适应性对抑郁、生活满意度作用的综合讨论224

第七章青少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作用机制模型的纵向研究225

节青少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发展的描述统计228

第二节青少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的纵向相关分析233

第三节青少年心理素质总均分与心理健康、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纵向关系模型237

第四节青少年认知品质与心理健康、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纵向关系模型238

第五节青少年个性品质与心理健康、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纵向关系模型249

第六节青少年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纵向关系模型256

第七节纵向研究下青少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相互作用的综合分析262

一、初测心理素质及其诸因子对11个月以后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汇总及综合讨论262

二、初测心理素质及其诸因子对11个月以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的预测作用汇总及综合讨论264

三、初测心理健康对11个月后心理素质及其诸因子的预测作用汇总及综合讨论266

四、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11个月以后的相互预测作用汇总及综合讨论268

第八节青少年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的横向与纵向作用机制的综合分析274

第八章青少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分类模型的横断研究276

节青少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消极指标抑郁分类模型的分组有效性研究276

一、青少年心理素质与抑郁分类模型的分组及标准278

二、青少年在心理素质与抑郁分类模型上的分布情况及人口学变量特点279

三、青少年心理素质与抑郁分类模型在抑郁得分上的分组有效性分析280

四、青少年心理素质与抑郁分类模型在生活事件上的分组有效性分析281

五、青少年心理素质与抑郁分类模型在社会支持上的分组有效性分析283

六、青少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消极指标抑郁分类模型分组有效性的综合分析284

第二节青少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积极指标生活满意度分类模型的分组有效性研究285

一、青少年心理素质与生活满意度分类模型的分组及标准287

二、青少年在心理素质与生活满意度分类模型上的分布情况及人口学变量特点288

三、青少年心理素质与生活满意度分类模型在生活满意度得分上的分组有效性分析290

四、青少年心理素质与生活满意度分类模型在生活事件上的分组有效性分析291

五、青少年心理素质与生活满意度分类模型在社会支持上的分组有效性分析292

六、青少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积极指标生活满意度分类模型分组有效性的综合分析294

第九章青少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分类模型的纵向研究296

节青少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消极指标抑郁分类模型的预测有效性研究296

一、青少年心理素质与抑郁分类模型对11个月后抑郁预测的有效性分析298

二、青少年心理素质与抑郁分类模型对11个月后生活事件预测的有效性分析301

三、青少年心理素质与抑郁分类模型对11个月后社会支持预测的有效性分析305

四、青少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消极指标抑郁分类模型预测有效性的综合分析308

第二节青少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积极指标生活满意度分类模型的预测

有效性研究309

一、青少年心理素质与抑郁分类模型对11个月后抑郁预测的有效性分析312

二、青少年心理素质与生活满意度分类模型对11个月后生活事件预测的有效性分析315

三、青少年心理素质与生活满意度分类模型对11个月后社会支持预测的有效性分析319

四、青少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积极指标生活满意度分类模型预测有效性的综合分析322

第三节青少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分类模型的综合分析323

一、康健型特点的综合分析323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