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威尔传:冷峻的良心图书
人气:13

奥威尔传:冷峻的良心

奥威尔研究集大成传记,知名译者孙仲旭潜心之作
  • 所属分类:图书 >传记>人文/社会学家  
  • 作者:(美)[杰弗里·迈耶斯]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13320528
  •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5
  • 印刷时间:2016-05-01
  • 版次:1
  • 开本:3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奥威尔是至今无法让人无法绕开的文学家、思想家。其传记已有大量问世,但迈耶尔此书被公认为的。本书作者依靠版《奥威尔全集》,走访大量与奥威尔有关联的人物,以详实的史料,勾勒出传主的完整人生。奥威尔经历复杂,亲身参与了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大事件。他的文学作品往往与他在大时代的感悟相关。更为可贵的是,迈耶尔并没有进一步神化传主,而还原了他在短暂一生中留下的情感、欲望世界。

编辑推荐

他是你无法摆脱的思想先知,短暂一生折射大时代光影

终身捍卫自由,以写作为武器

奥威尔研究集大成传记,知名译者孙仲旭潜心之作

只有读懂了奥威尔的人生才能读懂他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

展现文学圣徒的品质,首次披露其私人生活中的复杂真相

作者简介

作者:

杰弗里•迈耶斯(Jeffrey Meyers),皇家文学学会成员,撰写D.H.劳伦斯、罗伯特•弗罗斯特、欧内斯特•海明威、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等文学巨匠的传记作品,以及数种奥威尔研究专著。

译者:

孙仲旭(1973——2014),毕业于郑州大学外文系,曾长期供职于广州某航运公司。1999年起开始业余从事文学翻译。孙仲旭在其短暂一生中完成了三十多部译作,而尤其钟情于乔治•奥威尔的文学作品

附:孙仲旭的早逝让人感叹翻译界的荒凉

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孙仲旭的逝世无疑是重大的噩耗,对于翻译界来说,孙仲旭的逝世也是重大的损失。然而,在2014年8月28日,这样令人痛心的事情还是不幸地发生了。对此,我们对孙仲旭先生的不幸辞世而表示沉痛的哀悼。

没有任何事大过生死之事。青年译者孙仲旭因抑郁自杀的消息震动了文化界。向内心探索是条荆棘之路,其危险不亚于外部世界,无数作家、艺术家早已用生命验证。正如2014年7月19日孙仲旭在微博上引用的一句尼采的话:“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回以凝视。

2014年8月29日晚,网友“桥东里”在微博上透露,他受家属之托告知:“青年翻译家孙仲旭先生于2014年8月28日在广州辞世,享年41岁。”有出版人称孙仲旭因抑郁症自杀,孙先生的儿子向业内人士证实这一说法,并称“爸爸已经解脱了。”

据孙仲旭的编辑称,他的自杀是因为患有抑郁症,8月初,孙仲旭就曾在给编辑的电话中说自己的精神状况出了问题,不过会到医院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孙仲旭曾经也努力要逃出这个精神的疾病,他没有放弃过,他为家人,为自己,2014年7月20日,孙仲旭在其微博发了电影《霍比特人:史矛革之战》中的一句台词,“你不能现在放弃。”2014年7月19日,译林出版社编辑张远帆去医院探望过孙仲旭,“看起来是恢复得不错的。”后来,张远帆听说孙仲旭的病情稳定,医生也建议可以回家治疗,可就在2014年8月28日,已经回到家的孙仲旭选择一个人回到医院,在那里悄悄地与这个世界告别。

对于孙仲旭的英年早逝,众多文学爱好者在网上自发进行哀悼,一位青年作家说:“读过孙先生五六本译作,受益很多,广州见过一次,谦卑之人,就活在书本上吧。”还有一位读者说:“今晚睡前让我们选一本孙仲旭先生翻译的书来读,以此来悼念他吧。”

据说,孙仲旭做翻译稿费很低,他一直只能兼职干。

孙仲旭去世后,不少业内人士开始担忧如今的译作家现状,很多人认为,如今的译者屈指可数,许钧、余中先、孙仲旭、屈畅、范晔、曹元勇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如今孙仲旭去世,又少了一位才华出众的译者。 改变当今翻译作家的现状和待遇,看来刻不容缓!

目录

谢辞 /

前言 /

及时章 爱德华时代度过的童年 /

第二章 在圣塞浦里安学校度日如年 /

第三章 在伊顿公学松懈生活 /

第四章 在缅甸当警察 /

第五章 赤贫之乐 /

第六章 教书育人 /

第七章 艾琳及威岗码头 /

第八章 为西班牙而战 /

第九章 摩洛哥与《上来透口气》 /

第十章 在被轰炸下的伦敦 /

第十一章 战时宣传者 /

第十二章 当上父亲和爱琳之死 /

第十三章 因《动物农场》声誉鹊起 /

第十四章 隐于朱拉岛 /

第十五章 《一九八四》的凶险幻象 /

第十六章 死亡之艺术 /

第十七章 结语:奥威尔的思想遗产 /

附录1 吉卜林的《曼德勒》中的地理描写 /

附录2 寻找真相 /

附录3 奥威尔病史 /

附录4 乔治•奥威尔:我为何写作 /

参考书目 /

在线预览

的日子(原文标题为《死亡之艺术》)

1

当奥威尔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一九八四》时,他也对未来存有不切实际的希望。1948年10月,他迟疑不决地告诉朱利安 西蒙斯:“我也许可以去国外,但行程可能要我的命,所以住进一间疗养院可能是好的选择。”几天后,在给理查德 里斯写信时,他终于承认他在朱拉岛住不明智:“今后每年冬天我必须住在容易找到医生的地方——至于在哪里还不知道,但可能是像布赖顿①[1]这种地方。”他甚至想过“在更合适时,我们可能安排每年冬天去西西里岛住”。他所患的消耗性疾病不详的发展——体重下降,变得憔悴,发高烧,夜里盗汗,气短气喘,胸口疼,咳得厉害,时常伤风和咯血——让他不得不于1949年1月离开朱拉岛(参见附录3)。

奥威尔决定不回海尔麦尔兹,在那里接受的痛苦的气胸疗法未能治好他的病。与格温 奥肖内西和布鲁斯 迪克商量后,他先是选择了诺威奇附近的一家疗养院。在院方未能让他及时入院时,他于1949年1月6日进了克兰汉姆的科茨沃尔德疗养院,那里海拔900英尺,离格洛斯特5英里。迪克医生谨慎地告诉戴维 阿斯特:“我希望这个可怜的人能好起来。现在显而易见的是,他今后需要在疗养院环境下最小心地生活。我认为回到朱拉岛的梦必须醒醒了。”

在克兰汉姆,奥威尔主要过着户外生活,住在一间简陋的木屋里,那是老式肺结核疗法的遗留(但无效果),即休息、合适饮食、日照和新鲜空气。在一本文学笔记中,奥威尔显然满意那里的环境,他记述了其布置:

我住在一间所谓的小屋中,是一排相接的木屋中的一间。玻璃门,每间小屋的面积是15x12英尺。有热水管,一个洗脸盆,除了常见的床头柜,还有一件五斗橱和衣柜。外面有个玻璃顶走廊,全是手端进来的——没有那种手推车难听的格格声,那种声音在医院里总是不绝于耳。也没多少收音机的噪音——病人全发了耳机。

奥威尔曾告诉康诺利他觉得自己的病“有意思”,在克兰汉姆时,他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不可阻挡地日益变差。在肺结核病体中,肺部因为被感染组织细菌的繁殖而受损。细菌攻击并破坏身体组织时,会形成小圆球或称结核,里面含有细菌和白细胞。细菌引起肺部组织机能障碍,痰里也有了细菌。这种消耗性疾病缓慢地从结核病机能障碍、组织坏死和形成空洞发展到侵蚀血管和肺部出血,如果出血量大,甚至会引起病人因为自己的血窒息而死。

在《魔山》中,托马斯 曼描述了这种病理发展及其经常导致死亡的特点,这种发展即“形成小核,出现可溶性毒素及其对系统的催眠效果;组织坏死,还有能否通过白垩状石化作用阻止这种病并通过纤维化将其治愈的问题,要么(更可能出现)它会不会扩展到整片区域,造成更大空洞并破坏该器官的问题”。就像阿尔贝 加缪——他也患了同种疾病,在1949年接受了同样的注射链霉素和对氨基水杨酸的疗程——奥威尔一直与身体疼痛做斗争并知道来日无多。跟加缪一样,他觉得“没几个人在想到他们的疾病时带着像我感到的那么恐怖??我对死的感觉是熟悉的”。

尽管克兰汉姆难以到达,特别是那时很少人有汽车,但比起海尔麦尔兹,那里离伦敦近得多,有几个朋友和熟人得以拜访他。经济历史学家R.H.托尼去看望过他,他家就在克兰汉姆附近,他也跟理查德 里斯是朋友。奥威尔说托尼是“工党运动中少数几个既令人尊重,本人又让人喜欢的要人之一”,并难得地送了他一本《一九八四》。《旗帜晚报》的编辑查尔斯 柯伦称尽管奥威尔肺部情况很糟糕,但仍在抽“可怕的烟卷”,而且仍热衷于讨论大事。在《一九八四》中,他关心在一个极权主义国度里如何坚持人道主义价值观,在此国度内,宗教信仰被对一个无所不能的领导人的崇拜所取代。“世界上的问题是,”他告诉柯伦,“如果人们已不再信仰上帝,我们能否让他们彼此以礼相待?”

别的来访者也写下了他们对疗养院状况和对奥威尔的担心。他的外甥女简 戴金“非常震惊,真的是。那里似乎很闷、杂乱不堪,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通风好,令人鼓舞”。在沃伯格看来,“它看上去似乎有点像是个位于北极的集中营,而不是一个治愈肺结核病的地方。”马尔科姆 马格里奇在奥威尔在世的一年里经常去看望他,2月中旬时和安东尼 鲍威尔一起来看望过他,“发现奥威尔上午身体很好,还是那个值得信任的、可爱的自我主义者。他看上去很瘦,他说他大概从此每年冬天都要在疗养院度过??(他)居然能从床下拿出一瓶朗姆酒,我们一起喝了它。我觉得他兴致很高,但他说不得不接受的治疗有点疼”。①[2]两个月后来看望他的沃伯格却认为其状况“令人震惊”,认为康复机会只有一半。由于担心他的作家性命有虞,沃伯格加快了此书的出版,奥威尔在疗养院看了校样。

奥威尔的信件并未透露多少情况,到,当他病得很厉害也很虚弱时,那些信件变得很拖沓。可是因为它们以简单的用词记录了将至的死亡,读来十分感人。杰辛莎 巴迪克姆以前从未回复过他在缅甸的寂寞中写的信,较晚才知道她的儿时朋友已是一位著名作家。她给他写过信(但未去疗养院看望过他)。在回信中,他悲伤地回顾了延续了很长时间的病:“我一直患有这种令人沮丧的病(肺结核),1947年秋天以来病得很厉害,可是当然我一辈子都没能摆脱它。实际上,我想在我很小时它就首次发作过??我现在只能阅读和玩填词游戏。”

他开始了注射链霉素的第二个疗程,但首次注射就引起了很严重的后果,以致他不得不放弃这种可能挽救他生命的一种药物。他从来不是个爱抱怨的人,总说他被照顾得很好。但那里的医疗检查跟食物和居住条件同样不足,医生似乎并不出色,对他的病只是敷衍治疗。他住进三周后,连主治医生的面还没见过,而那位医生的助手从来连听诊器也不用,只是每天早晨来查房,问问他感觉怎么样,然后很快就继续查别的房。他的状况未能稳步变好,到3月底,他大量吐起血来。到5月,他“病得极重”,令沃伯格担忧的是他承认道:“我发烧发得没力气去透视室坐在屏幕前。拍完照片后,我的担心没多少疑问,它会显示两侧肺都恶化得很厉害。”

奥威尔对理查德仍极为关心,那是他坚持活下去的最重要的理由之一。阿芙利尔在朱拉岛上照看他,比尔 邓恩负责农场,如果奥威尔去世,她就是理查德的监护人。他自豪地告诉杰辛莎当时已将近五岁的理查德尽管“还不会写字,讲话也很迟,但是像我以前一样很喜欢钓鱼,也喜欢在农场上干活,能帮很多忙,对机械很感兴趣”。理查德在克兰汉姆附近待过一个月,并在1950年1月被一次从朱拉岛带来看望了奥威尔。但不得不让他与奥威尔保持一臂距离,奥威尔不能搂抱他,他一直问奥威尔:“你伤着哪儿了?”莱蒂斯 库珀记得奥威尔具有传染性,自然“很害怕让理查德靠近他,他会伸手把他推开——而乔治做得很生硬,因为其举动中本来就有生硬特点。他也不让那个孩子坐在他膝上”。理查德还太年幼,自然不能理解奥威尔的行为,当时的他一直不知道他父亲有多么爱他。

2

1949年4月前后,奥威尔爱过并信任的西莉娅 佩吉来看望了他,此次看望具有重要意义。他们坐在那间非常潮湿的小木屋外吃了味道很差的罐头豌豆,奥威尔似乎病得很重。西莉娅当时在情报研究处工作,该部门是工党政府外交部于1948年成立的,其目的是:“设法对抗共产主义宣传,那种宣传当时是全球性的,也是一场旨在削弱西方力量及影响的运动。”

当西莉娅询问可以找谁为她工作的机构写稿时,奥威尔建议找弗兰茨 博克努和格莱布 斯特鲁夫(一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教书的俄罗斯学者)。他也提出给她一份名单,上面包括演员、“记者和作家,在我看来,他们是共产党的秘密支持者、同路人或倾向如此,不应被委以宣传之任”(黑体是作者为了强调)。这些人的亲共产党倾向广为人知,不会因此失业或在任何意义上受到损害。很简单,只是他们不会被邀请为英国政府写作反苏宣传材料。

奥威尔在其笔记本中记了很多名字,他给了西莉娅三十五个并解释道:“列得不是很好,我想也告诉不了你的朋友们任何他们不知道的东西。”他觉得列出那些在政治上不的人可以防止他们“钻到重要的宣传岗位上,他们在那里(会)给我们造成许多损失”。查理 卓别林、迈克尔 雷德格雷夫和奥尔逊 威尔斯被提到,但未加评语。一些名字后还有讽刺性评语:南希 丘纳德——愚蠢、有钱;路易斯 昂特迈耶——非常愚蠢;肖恩 奥凯西——很傻;保罗 罗伯逊——非常反白人;约翰 斯坦贝克——欺世作家,假天真;萧伯纳——在所有主要问题上都是个的亲俄者;金斯利 马丁(他在《新政治家》杂志社的旧敌)——蜕化的自由派,很不诚实。

奥威尔所拟名单最近被公布,并引起了对他的指责,称他出卖朋友及其社会主义原则,扮演了“老大哥”的角色。但如果在1949年背景下看待这份名单,他的行为就似乎必要,甚至值得赞扬。重要的是要记住,尽管奥威尔不喜欢共产主义(《一九八四》部分说来是对俄罗斯极权主义的抨击),他坚决支持公民权利,曾抗议清理英国公务员中的共产党员。他在1948年3月给乔治 伍德考克写了封语气强烈的信,其中写道:“保卫自由委员会有否对这种针对共产党员的禁令亮明态度???政府似乎要做的令人有些不安,而整个现象在我看来,似乎是民主前景瓦解的一部分。”

奥威尔仍对俄国人在卡廷、斯塔罗别尔斯克及其他战俘营屠杀1.5万名波兰人一事感到愤怒,也对英国政府试图掩盖此事和未能找到一个英国出版社出版约瑟夫 查普斯基记录这几次大屠杀的《纪念斯塔罗别尔斯克》(1945)一书感到愤怒。1949年春天,当冷战升级,铁幕两边对抗加剧时,柏林被俄罗斯封锁,西方进行了大规模空投以维持他们在该市所占区域(西柏林)的生活。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几起轰动一时的间谍案中,艾伦 纳恩 梅和克劳斯 福斯被抓获向苏联出卖核秘密。俄罗斯1949年首次爆炸了自己的原子弹,奥威尔较大的担心变成了现实。那年4月,北约成立,1949年5月,中国共产党把国民党赶出中国大陆并取得了长期内战的胜利。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开始形成。

研究苏联的专家罗伯特 康奎斯特最近写道:“因此所有指责加起来,只不过说他给了自己国家政府某一机关自己对西方知识界一些成员对一个专制国家(该国家敌视奥威尔自己国家的政府及其原则)之态度的意见,这些意见未必正确,但是真实。”①[3]这样做,长期反对共产主义的奥威尔履行了爱国义务。他名单上列出的人不会出卖核秘密,不会危及西方安全,当然反过来也不适合撰写亲英宣传材料。如他于1949年6月在朱拉岛上为澄清《一九八四》中的观点时写道:“我相信极权主义观念在每个地方的知识分子脑子里都扎了根,我试图把这些观点按其逻辑关系总结出来。此书的背景地放在英国,目的是强调讲英语的人并非天生优于别人,如果不与其斗争,极权主义可能到处取得胜利。”

3

奥威尔在克兰汉姆时,索妮亚 布劳内尔再次进入他的生活。他们通过西里尔 康诺利相识,时间是40年代早期。在拒绝他1945年提出的求婚时,作为一种安慰性奖赏,她同意跟奥威尔发生性关系。但她的朋友简妮塔 伍利 帕拉德说索妮亚认为那“是件讨厌事。她怜惜他,所以对他‘笨拙的’求爱努力让了步??他很快跟她做了爱,根本没有表现出多少激情。‘他似乎高兴,’她说,‘可是我想他没意识到我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快乐。’”但有几个朋友认为索妮亚——她把性事当作对她所受严格教养的逆反行为,也把它当作结识天才人物的一种手段——实际上并不喜欢性事,很少从中得到乐趣。

有冲劲、喜欢支配别人的索妮亚几乎每方面都与温柔谦让的爱琳相反。她出生于印度比哈尔邦的兰契,距奥威尔的出生地莫蒂哈里只有230英里。跟奥威尔一样,她也出身于英印家庭,她的父亲是怡和公司的货运人,在她出生后不久死于心脏病。1921年,她母亲嫁给了一个注册会计师,此人后来酗酒成性,最终破产。这家人1928年回到英国,布劳内尔太太在南肯辛顿开了座寄宿公寓。1931年后,她独力将3个孩子抚养成人。10到18岁之间,索妮亚在鲁汉普顿修道院(在伦敦南面)接受了严格教育。她背离了自己的殖民地背景和不幸福的家庭生活,很排斥天主教。每次在街上看到修女,都会厌恶地吐口水。

1936年,十几岁的索妮亚在瑞士学习法语以达到流利水平期间,在纽舍泰尔湖上划船时,经历了一次给她心理上留下创伤的事故。她乘的小划子翻了,她的同伴被淹,而她试着救他。他抓住她的手并把她往下拖,她挣脱后为了阻止他,把他的头在水里按了几秒钟。他没能露出水面时,她意识到他已失去知觉,但她没去救他,而是惊慌失措地游到了安全地方。她对那个男孩的死感到内疚,再加上因为脱离教会而产生的内疚感,给她的生活带来了痛苦。法国作家米歇尔 莱里斯(Michel Leiris)说在索妮亚身上,“无疑带着很深的痛苦”。

索妮亚十分美丽,脸盘圆润,肤色白里透红,“一头浓密的金发,眼睛漂亮,好看的鸭蛋脸,身段性感”——她因此得了个绰号“尤斯顿路上的维纳斯”,另外一个没那么好听的是“美臀布劳内尔”。艺术评论家阿德里安 斯托克斯(Adrain Stokes)介绍她进入尤斯顿路上居住的画家圈子。她当过裸体模特儿,一开始跟画家维克托 帕斯莫尔(Victor Pasmore)同居,然后跟当时与妻子分居的威廉 科德斯特里姆(William Coldstream)。1939年夏,科德斯特里姆为21岁的索妮亚画过一幅模糊的、如实表现的肖像,画中的她穿着圆领毛衣,嘴唇丰满,一只长得过大的手捧着脸。

在完成秘书培训课程后,索妮亚1941年在《新写作》杂志作为约翰 莱曼的助理工作了几个月。莱曼称赞了她的活力,还有她“敏锐、出色的智力和对了解文学界大小事情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她对修道院教育的反叛似乎为她那段时期的生活提供了一种用之不竭的高能燃料”。

战时她在运输部航运处当一名文书。通过科德斯特里姆,她认识了康诺利和斯彭德——他们当时是《地平线》杂志的两位编辑——并在1945年成为他们的编辑秘书。跟莱曼的看法一样,斯彭德也认为索妮亚热切地想成为伦敦和巴黎文学与知识分子生活中的一部分——乃至扮演一个主要角色:“她给人的印象是总在奋力超越自身,逃离其社会背景和她在其中受过教育的修道院,进入艺术家和‘天才’的享乐主义天堂,那些人会拯救她”——或者说被她所救。由于康诺利懒惰而且经常迟到,就由索妮亚管理《地平线》编辑部,她能干地与投稿者、印刷厂和控制纸张配给的政府官员周旋。康诺利对索妮亚有过非分之想,但被拒绝。他不喜欢她那种由她说了算的性格,在被拒绝后称她有同性恋倾向,还有不甚明了的报复男人的渴望。“我总认为索妮亚是我没察觉的对头,”他曾写道,“没察觉是因为不曾意识到她同性恋本能的力量??她给我带来的伤害多于好处,她与男性原则为敌,想得到她的怜悯,一定要卑躬屈膝才行。”一句影射的似乎是奥威尔。

索妮亚的几位好友同意康诺利的意见,即性事令她苦恼不已。黛安娜 威瑟伯说“她跟男人调情、约会,但在所有的表面下,我想她的确对他们有种抗拒感,那是根深蒂固的”。小说家戴维 普兰特(David Planter)提到索妮亚永远无法解决她的性问题:“既然她自己觉得性事不重要或者说从未真正重要过——或者说她对之总有恐惧感——但她想象这个世界重视性事,除非性得到满足,否则会患上性恐惧,她对此感到痛苦,无法忍受谁认为她有性恐惧。”诗人沃尔德马 汉森(Waldemar Hansen)说得更直白:“她并不滥交,她上床不是为了性——她是个‘操明星的’。”这么说在索妮亚眼里,调情和性事(如果必要)是让非常普通、并不出众的女人在艺术圈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一种途径,也许是最有效的。

索妮亚的性格不同寻常地结合了令人愉快和讨厌两种特点。她工作勤勉、热心肠、有趣、大方——“好人一个”,也很喜欢宣扬她当下喜欢之事。在英语也能表达时,她却会做作地用法语,还对她一无所知的话题振振有词地与人辩论(甚至跟物理学家),令人恼火不已。她说一不二,性格急躁,在文学上是个令人瞠目的假内行。跟索妮亚共同编辑了奥威尔作品的伊恩 安格斯(Ian Angus)称她“深负内疚、焦虑不安,让她有时不计后果,有自毁倾向。我想她的所有朋友在某一时,都因为她的无礼受过伤害”。

有位作家也描述了索妮亚的外貌、习气和性格。在巴黎见过她和情人莫里斯 梅洛—庞蒂的美国评论家莱昂内尔 艾贝尔(Lionel Abel)曾写道:“当她想确保她周围的人会认真听她说话时,会夸张地把一头浓密的金发猛地甩过肩,然后宣称:‘问题是??’这种做法屡试不爽。”在《盎格鲁—撒克逊态度》(Anglo-Saxon Attitude,1956)中,安格斯 威尔逊(Angus Wilson)以她为原型塑造了艾尔维拉 波特韦,她发表夸张的意见,长着“紧绷的嘴唇,她那双很是神经质的眼睛里有种紧张神色”。在讨论英国式道德说教时她曾慨叹:“那只不过是种英国客厅里玩的游戏,”她一边用手指绞着头发一边说,“很可怕的是它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文学,摩根 福斯特和那些作家的东西里面全有。”杰拉德(杰拉德 米德尔顿)注意到她话里的内容越含糊,她就越加以强调。

1947年,索妮亚和梅洛—庞蒂(1908—1961)有了场对她而言最炽热的恋情,他“是她真正爱过的”。梅洛—庞蒂身材瘦削,肤色深,长相俊美,极有风度,娶了个外科医生,他是萨特的朋友,是个共产党的同路人、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和巴黎大学教授。他们于1949年再次见面时,他拒绝离开妻子并结束了这段恋情。极度不快乐的她伤心之余投向了奥威尔。

在《动物农场》中,奥威尔善意讽刺了索妮亚的虚荣、轻浮、自恋和自私自利的物质主义:“莫丽是为琼斯先生拉马车的母马,愚蠢然而漂亮,她慢条斯理、故作姿态地走进来,嘴里嚼着一块糖。她在前面占了个位置,开始抖动她的白鬃毛,希望别人注意到她将鬃毛束成辫子的红丝带??她用种种借口不干活跑到饮水池那边站着,愚蠢地盯视里面自己的倒影。”冬天将至时,莫丽叛逃到人类那里,他们用糖块和红丝带宠坏了她。

媒体评论

杰弗里•迈耶斯为奥威尔勾画出了一幅令人钦仰的肖像,但是他并没有隐去这位作家的那些并非圣徒的特质……他的这部传记是当下最为的一部。

——《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

(迈耶尔的)这部书在奥威尔学方面比以往的著作更为详实,同时……其呈现的故事中充满新的视角和轶闻,又从那个异常活跃、才华毕显的时代留下的文献之中,取精用弘,征引广博。

——《时代文学副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奥威尔是那种你永远无法真正摆脱的作家……似乎无可避免受到其影响,以至于对任何一个知识分子而言,如果他们能拟出一个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名单……很可能多会把他放在前两名或前三名。

——金斯利•艾米斯(Kingsley Amis)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释怀心**的评论:

奥威尔传:冷峻的良心 喜欢这样的大部头书籍

2017-11-25 15:46:00
来自苦茶斋**的评论:

本书就是良心。

2017-11-15 18:49:2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多少年后我才知道我们都不是完美的生物,可他比我见过的所有人都完美。”

2017-11-17 20:09:51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是一本好书,收到时包装完整

2017-10-22 11:03:00
来自柠颜沫**的评论:

特别好看 赞!!!

2017-11-12 10:34:5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速度蛮快的,也无破损。网络购书,当当体验最好。好书一本!

2017-08-05 21:31:3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本书挺不错的,大家可以去看看

2017-08-07 17:03:0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貌似也就这个版本还行只好买这个了

2017-08-13 12:28:0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快递很快,还没开始读,感觉不错

2017-08-22 18:18:08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不错的书 性价比很高的 还行吧 总体

2017-08-27 09:16:32
来自嘿***吗**的评论:

喜欢很久,这次终于入手了,因为身边积攒了很多书还没看,就留着以后看。希望到时候书的质量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不然再也不买当当。

2017-09-06 17:37:2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奥威尔传:冷峻的良心 这本书关于作者的传记,看了1984,相信对作者有更多的了解

2017-09-06 22:25:4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奥威尔传:冷峻的良心 开学一次性屯了好多书 很划算

2017-09-10 17:41:2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质量非常好,真出乎我的意料,包装非常仔细,非常感谢 ,祝生意兴隆!

2017-09-14 17:25:05
来自茉莉949**的评论:

很喜欢奥威尔,这本传记写的很不错

2017-09-18 11:53:4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奥威尔传:冷峻的良心 快递两天就到了,很不错

2017-10-02 10:25:34
来自x***y(**的评论:

很好,买了很多书

2017-10-13 22:19:3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好纠结快乐

2017-10-17 14:50:05
来自回***节**的评论:

奥威尔传:冷峻的良心 很好,喜欢读奥威尔的读者不可错过

2017-10-21 22:30:21
来自google2**的评论:

质量不错,还满意。

2017-10-22 20:24:1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好 男神

2017-10-29 11:06:4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给男神作的传记

2017-10-30 09:47:29
来自酱里没**的评论:

很好看的书

2017-11-04 15:49:43
来自狐狸小**的评论:

还没看……包装很好!

2017-11-07 00:16:41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最近正开始读。要想了解一个作家。看他的信件集和传记真的是最好的方式了。对一个作家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之后 才能对他作品中的一些观点和描述 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2017-11-10 13:07:45
来自shaggie**的评论:

这本书带包装纸已经被拆开了,里面的书也有污渍,请以后邮寄的时候检查一下

2016-07-30 15:15:00
来自寒鸦万**的评论:

毁掉我三观的男人,不能不对他的生平有所了解。

2016-12-11 15:30:4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不错的书。此类书,说不定再过一阵子再也买不到了。原因嘛,不多说啦。

2017-03-05 17:38:00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这是一本很值得看的书,文字细腻而又深刻,读来让我很受触动。很喜欢。包装排版也很好。

2017-01-17 07:34:53
来自s***y(**的评论:

看了公众号书单君的推荐购买了许多书,一般都是质量不错的。作者的动物农场很有名,书还没看,但是还是了解下作者的背景先,再阅读他的作品去。

2017-05-16 10:25:55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什么都不说了,大家买回来看吧,乔治奥威尔,一代人冷峻的良心

2017-05-16 11:51:0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奥威尔传:冷峻的良心 值得入的一本书,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奥威尔,非常好看

2017-08-07 10:45:05
来自順兒**的评论:

奥威尔传:冷峻的良心 之前买了另一本也是叫做《冷峻的良心》的奥威尔的传记感觉是挂羊头卖狗肉,比这本差多了。其实是同学安利我结果我之前买错了。

2017-10-30 00:35:38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