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图书
人气:86

红星照耀中国

教育部八年级(上)语文教科书名著导读指定书目
  • 所属分类:图书 >文学>纪实文学  
  • 作者:[美][埃德加·斯诺]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020116133
  •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6
  • 印刷时间:2017-06-01
  • 版次:1
  • 开本:3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编辑推荐

畅销八十年的长征经典

五十余幅珍贵历史照片

董乐山译本专有版权

人民文学出版社经典版本

教育部八年级(上)语文教科书名著导读指定书目

作者简介

埃德加 斯诺,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及时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董乐山,翻译家,作家。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46年冬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译作《第三帝国的兴亡》(合译)、《一九八四》《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红星照耀中国》等均有广泛影响。

目录

中文重译本序

1938年中译本作者序

及时篇 探寻红色中国

一 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二 去西安的慢车

三 汉代青铜

四 通过红色大门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一 遭白匪追逐

二 造反者

三 二三事

四 红军旅伴

第三篇 在保安

一 苏维埃掌权人物

二 共产党的基本政策

三 论抗日战争

四 悬赏200万元的首级

五 红军剧社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一 童年

二 在长沙的日子

三 革命的前奏

四 国民革命时期

五 苏维埃运动

六 红军的成长

第五篇 长征

一 第五次国剿

二 举国大迁移

三 大渡河英雄

四 过大草地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一 陕西苏区:开创时期

二 死亡和捐税

三 苏维埃社会

四 货币解剖

五 人生50始!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

在线预览

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我在中国的七年中间,关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人们提出过很多很多问题。热心的党人是能够向你提供一套现成的答案的,可是这些答案始终很难令人满意。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呢?他们可从来没有到过红色中国呀。

事实是,在世界各国中,恐怕没有比红色中国的情况是更大的谜,更混乱的传说了。中华天朝的红军在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度的腹地进行着战斗,九年以来一直遭到铜墙铁壁一样严密的新闻封锁而与世隔绝。千千万万敌军所组成的一道活动长城时刻包围着他们。他们的地区比西藏还要难以进入。自从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中国的及时个苏维埃在湖南省东南部茶陵成立以来,还没有一个人自告奋勇,穿过那道长城,西回来报道他的经历。

哪怕是最简单的事情,也是有争议的。有些人否认红军的存在,认为根本没有这么一回事。只不过有几千名饥饿的土匪罢了。有些人甚至否认苏维埃的存在。这是共产党宣传的捏造。然而,亲共的人却称颂红军和苏维埃是中国要摆脱一切弊害祸患的救星。在这样的宣传和反宣传中,要想了解真相的冷静的观察家就得不到可信的证据。关心东方政治及其瞬息万变的历史的人,都有这样一些感到兴趣而未获解答的问题:

中国的红军是不是一批自觉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服从并遵守一个统一的纲领,受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指挥的呢?如果是的,那么那个纲领是什么?共产党人自称是在为实现土地革命,为反对帝国主义,为争取苏维埃民主和民族解放而斗争。南京却说,红军不过是由“文匪”领导的一种新式流寇。究竟谁是谁非?还是不管哪一方都是对的?

在一九二七年以前,共产党员是容许参加国民党的,但在那年四月,开始了那场著名的“清洗”。共产党员,以及无党派激进知识分子和成千上万有组织的工人农民,都遭当时在南京夺取政权的右派政变领袖的大规模处决。从那时起,做一个共产党员或共产党的同情者,就是犯了死罪,而且确实有成千上万的人受到了这个惩罚。然而,仍有成千上万的人继续甘冒这种风险。成千上万的农民、工人、学生、士兵参加了红军,同南京政府的军事独裁进行武装斗争。这是为什么?有什么不可动摇的力量推动他们豁出性命去拥护这种政见呢?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基本争论究竟是什么?国民党是孙逸仙博士等人所建立,掌握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七年所谓国民革命的领导权。共产党创建于一九二一年,在国民革命中是国民党的主要盟友。

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同其他地方的共产党人或社会党人有哪些地方相像,哪些地方不同?旅游者问的是,他们是不是留着长胡子,是不是喝汤的时候发出咕嘟咕嘟的响声,是不是在皮包里夹带土制炸弹。认真思索的人想知道,他们是不是“纯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读过《资本论》和列宁的著作没有?他们有没有一个彻底的社会主义经济纲领?他们是斯大林派还是托洛茨基派?或者两派都不是呢?他们的运动真是世界革命的一个有机部分吗?他们是真正的国际主义者吗?还“不过是莫斯科的工具”,或者主要是为中国的独立而斗争的民族主义者?

这些战士战斗得那么长久,那么顽强,那么勇敢,而且——正如各种色彩的观察家所承认的,就连总司令自己的部下私下也承认的——从整体说来是那么无敌,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使他们那样地战斗?是什么支持着他们?他们的运动的革命基础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希望,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理想,使他们成为顽强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战士的呢?说令人难以置信,是同中国的那部充满折中妥协的历史比较而言的,但他们却身经百战,经历过封锁、缺盐、饥饿、疾病、瘟疫,还有那六千英里的历史性“长征”,穿过中国的十二个省份,冲破千千万万国民党军队的阻拦,终于胜利地出现在西北的一个强大的新根据地上。

他们的领导人是谁?他们是不是对于一种理想、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学说抱着热烈信仰的受过教育的人?他们是社会先知,还只不过是为了活命而盲目战斗的无知农民?例如,,南京通缉名单上的及时号“赤匪”,悬赏二十五万元银洋不论死活要缉拿到他,他是怎样的人呢?那个价值这么高昂的东方人脑袋里到底有些什么名堂呢?或者像南京官方宣布的那样,真的已经死了吗?,称作红军总司令的这个人的生命在南京看来具有同样的价值,他又是怎样的人呢?这个二十八岁的红军天才战术家,据说在他率领下的红军一军团从来没有打过一次败仗,他又是谁?他的来历如何?还有其他许多红军领导人,多次报道已经毕命,可是又在新闻报道中重新出现,不但毫毛无损,而且仍旧在指挥着新的军队同国民党对抗,他们又是些什么人呢?

红军抗击极大优势的军事联合力量达九年之久,这个非凡的纪录应该拿什么来解释呢?红军没有任何大工业基地,没有大炮,没有毒气,没有飞机,没有金钱,也没有南京在同他们作战时能利用的现代技术,他们是怎样生存下来并扩大了自己的队伍的呢?他们采用了什么样的军事战术?他们是怎样训练的?是谁给他们当顾问的?他们里面有一些俄国军事天才吗?是谁领导他们在谋略上不但胜过所有被派来同他们作战的国民党将领,而且胜过重金聘请来的、以前由希特勒已故的国防军头目冯 西克特将军领导的大批外国顾问?

中国的苏维埃是怎样的?农民支持它吗?如果不支持,那么是什么力量在维系住它的?共产党在他们的权力已经巩固的地区实行“社会主义”达到什么程度?为什么红军没有攻占大城市?这是不是证明红军不是真正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运动,而基本上仍然是农民的造反吗?中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仍然是农业人口,工业体系即使不说是患小儿麻痹症,也还是穿着小儿衫裤,在这样的国家怎么谈得上“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呢?

共产党怎样穿衣?怎样吃饭?怎样娱乐?怎样恋爱?怎样工作?他们的婚姻法是怎样的?他们的妇女真的像国民党宣传所说的那样是被“共妻”的吗?中国的“红色工厂”是怎样的?红色剧团是怎样的?他们是怎样组织经济的?公共卫生、娱乐、教育和“红色文化”,又是怎样的?

红军的兵力有多少?真像共产国际出版物所吹嘘的那样有五十万人吗?果真如此,他们为什么没有能夺取政权呢?他们的武器和弹药是从哪里来的?它是一支有纪律的军队吗?它的士气怎么样?官兵生活真是一样吗?如果像总司令在一九三五年所宣布的那样,南京已经“消灭了共匪的威胁”,那么共产党到一九三七年在中国战略地位最重要的西北占领了一块比以前更大的整块土地,又怎样解释呢?如果共产党真的是完蛋了,那么,为什么日本在著名的广田弘毅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六年任日本外相。——译注第三点中要求南京同东京和纳粹德国缔结反共协定以“防止亚洲布尔什维化”呢?共产党是真正“反帝”的吗?他们真要同日本交战吗?在这场战争中,莫斯科会帮助他们吗?或者,像著名的胡适博士拼命说服他在北京的情绪激昂的学生那样,他们的激烈的抗日口号只不过是争取公众同情的诡计和绝望的挣扎,是亡命的汉奸和土匪的呼号?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军事和政治前景如何?它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发展是怎样的?它能成功吗?一旦成功,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对日本意味着什么?这种巨大的变化对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会产生什么影响?它在世界政治上会引起什么变化?在世界历史上会引起什么变化?它对英、美等外国在中国的巨额投资会产生什么后果?说真的,共产党究竟有没有“对外政策”呢?

,共产党倡议在中国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停止内战,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相当一个时期以来,竟没有一个非共产党观察家能够有把握地、地,或是用亲身调查过的事实解答这些问题,这似乎是荒唐可笑的。因此,这里有一个日益使人感到兴趣和日益变得重要的值得采访的消息,正如记者们在无关紧要的枝节问题上发出电讯之余相互承认的一样,这是中国的值得采访的消息。然而,我们大家对它却一无所知,实在令人可悲。要在“白区”同共产党人发生联系极为困难。

共产党人的头顶上随时笼罩着死刑的威胁,不论在上等社会里,或者在非上等社会里,他们都是不会暴露自己身份的。哪怕在外国租界里,南京也有出高价雇佣的侦探网在那里活动,其中有C.帕特里克 吉文斯那样热心的反共分子,他原来是上海公共租界英国警务处中主要负责侦缉共产党的人。据说吉文斯督察每年要逮捕好几十个共产党嫌疑犯,大多数年龄在十五岁到二十岁之间,然后由国民党当局从租界引渡过去加以监禁或处死。一九三四年南京为了酬答这个有名警察的效劳,授给他一枚宝玉勋章和大量现款作为礼物。中国为了要缉拿本国的激进青年,雇用了不少外国侦探,吉文斯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罢了。

我们都知道,要对红色中国有所了解,的办法就是到那里去一趟。但我们推托说“没有法子”。有少数人尝试过,但失败了。这就被看成是做不到的事。大家都认为没有谁能够进了红区后活着回来的。在报纸受到像意大利或德国那样严格检查和管制的国家里,长年累月的反共宣传就有那么大的力量。

后来,到一九三六年六月,我的一位中国好友带给我中国西北出现了使人惊讶的政治局面的消息——这后来终于导致总司令被扣的惊人事件,扭转了中国历史的潮流。但是,当时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我在得到上述消息的同时,了解到我可能有办法进入红区。这需要我立即动身。机会千载难逢,不能错过。我决定抓住这个机会,设法打破这一已经持续了九年的新闻封锁。

我那样做,确实是有危险的,不过后来报上发表我的死讯,说是“已遭土匪杀害”,那又太夸张了。但是多年来关于共产党暴行的恐怖故事层出不穷地充斥于中国那些领津贴的本国报纸和外国报纸,在这种情况下,我在旅途上很少有什么东西可以叫我感到放心的。说实在的,除了带着一封给苏维埃政府主席的介绍信,确实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叫我感到放心。我只要找到他就行了。这要经过怎样的冒险呢?我不知道。但是,在这些年的国共内战中,已经有千千万万的人牺牲了生命。为了要探明事情的真相,难道不值得拿一个外国人的脑袋去冒一下险吗?我发现我同这个脑袋正好有些联系,但是我的结论是,这个代价不算太高。

就是怀着这种冒险的心情,我出发了。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清风墨**的评论:

挺好的,初二年要读的书,建议前面导语看一下可以往后面一点看,前面一部分有点没有意思,后面说的事情就比较多了

2017-11-25 10:34:21
来自沫霖**的评论:

红星照耀中国 我们初二要考的一本书虽然不喜欢历史但是这本书里的历史故事很真实,让人很感动

2017-08-25 18:30:4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听老师课上提到,后来偶遇网络上的宣传看到改编的电视剧,看了前面几集就想了解这段西方记者记录的红军历史

2016-11-20 16:30:50
来自海孤鸿**的评论:

受到《红星照耀中国》电视剧的影响,特意买了原著来看看,觉得更有味道!!

2016-12-04 00:28:4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因为电话欠费打不了快递小哥就直接上楼送了,书本也很棒!

2017-09-24 13:44:12
来自cxl7607**的评论:

红星照耀中国 老师推荐买来看的书,月考内容的内容,孩子说看着有点愣懂,外国人写的吧

2017-11-01 20:28:2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初中八年级推荐阅读的,应该可以满足孩子需要

2017-10-23 12:33:2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道这本书很久了,一直没有机会去读,看到了,就赶紧买了。总体比较满意,看看一个外国人眼里的延安,共产党人!

2016-11-19 20:12:2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这是我自购买当当自营书以来最慢的一次,本来计划孩子13日参加夏令营带走的(暑假作业),结果……将暑期的作业计划都给打乱了。

2017-07-15 13:32:1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斯诺的作品,比较客观真实描写了红军与当时的社会现状,参考价值大

2017-01-11 18:36:40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书比较厚实,孩子打开先看了 一下,里面黑白照片有些不是很清晰,但值得读的一本书,也是学校老师推荐的,让孩子感受下历史挺好

2017-07-25 20:01:35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今天的幸福生活真的是来之不易的,希望孩子读书能体会到当年革命前辈的不容易,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2017-09-19 10:36:34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红星照耀中国 通过美国青年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经历,讲述1928年至1941年间,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变革。

2017-05-15 06:49:5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到货很快,仔细读下来,能较全面地真实地反应当时后方根据地领导人的风采,以及抗日军民的生活战斗情况!值得感兴趣的人购买!

2017-09-07 20:21:01
来自a***e(**的评论:

红星性价比较差,其他二本还好。没办法,老师让买的,洗脑用? 预付款比以前货到付款物流慢了好多。

2017-07-29 14:45:40
来自1375976**的评论:

真实记录了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2017-08-28 17:28:4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本书很真实,很客观,配合王树增的《长征》可以让人洞见一个真实的历史,到底什么是长征精神,我们应该继承什么?这本书都是一个很好的注解!

2016-11-07 20:57:32
来自陈稷99**的评论:

一本《红星照耀中国》,一本《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都是从外国人的视角看长征、看红军,一个是当年的记述,一个是事后的回访,很值得一看。

2017-10-20 22:05:31
来自橙***(**的评论:

了解历史,跟着作者重新走过那段时光,重温那段经典。语言朴实,印刷也很好,字清楚,字体大小合适,不累眼睛。

2017-10-27 22:05:5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一位外国作家写红色中国的故事,内容很好,但此书中有些词句多字少字,读时感觉有的地方人称使用不明确,不知是作者是老外,还是翻译时忽咯了。

2017-10-08 07:46:35
来自a***y(**的评论:

别人推荐的作品,希望能读到一些真实的东西,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今天的幸福生活真的是来之不易的,希望孩子读书能体会到当年革命前辈的不容易,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支持当当。

2017-09-14 16:21:5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红星照耀中国 真没想到原来有这么厚!内容很棒,封面上的字居然是亮的。而且里面还有好多珍贵照片,尤其是对于正在形成世界观和增长知识的学生们来说,的确值得一看!

2017-07-14 16:58:1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寄到学校根本就没有寄到学校,就算寄到了也没有打电话,过了2个星期了。

2017-09-30 11:51:2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红星照耀中国”,甚至还照耀世界,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报纸的新闻记者,他已经预感到了,虽然他当时的报道,局限于中国的“西北角”——一片人口稀少的荒凉的被国民党强大部队重重围困的红军根据地。

2017-08-10 12:16:01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著名的美国左翼名记的代表作,访谈为主,历史从不同角度看又不同观点,这本书也是了解那段历史的一个侧面吧。大出版社就是不一样,纸质好、印刷好、排版好,阅读视觉感舒服,跟同时买的另一本某省出版社的书一比,那个纸张字体印刷排版简直像盗版。

2017-07-12 13:22:56
来自**(匿名**的评论:

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和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2017-01-23 13:20:1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书很快到了,只是有一点小瑕疵,不过整体来说不错

2017-09-26 18:59:51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书配送得很快,三天就收到货啦!质量很好,包装也不坏,喜欢

2017-09-22 18:29:02
来自雀巢快**的评论:

洗脑的书,从中小学开始洗脑。老师推荐的必读书,没办法,就是强迫洗脑了。翻译的也很烂,还是什么翻译名家,自吹自擂。

2017-08-17 23:10:21
来自孔门沙**的评论:

很多料,但是从 开始我就知道这本书会是从另一个角度对进行“评价”,不过绝没有想到的是如此赤裸的“暗示和引导”式的话语竟然能充满全书。不过可以了解的是,毕竟这是一个另一个了解伟人的渠道。但是需要提醒,如果没有绝对的“内力”还是想阅读其他对的著作为好。

2016-10-05 17:33:32
来自1513w**的评论:

红星照耀中国 以一个美国人的视角来看中国,来写中国,来体验中国,以最真实的文字讲述那一个个鲜活的人,那段历史,让你有置于其中的感觉。

2017-08-26 11:34:34
来自f***6(**的评论:

《红星照耀中国》是给读初中即将升入八年级的孩子买的。同学之间都来一起订的单,所以买的本数比较多。质量还是不错的,内容也挺好。而且对于了解解放战争、对于新中国建国前后历史的学习和了解都很有帮助,是教材指定阅读书目之一。

2017-07-24 20:32:0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了解中国共产党最经典的书,也是最值得看的书。斯诺以第三人的客观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也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勃勃生机,并为中国带来希望。今年正值长征胜利80周年,这本书今天读来依然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016-10-14 23:27:14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