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一季图书
人气:6

山中一季

一个将生命、灵魂与激情融入山野的故事。荣获美国国家户外图书奖与圣地亚哥图书奖。美联社、《出版人周刊》《户外》《国家地理探险》等盛赞推荐!中国登山队队长王勇峰、博学摄影师赵嘉真诚推荐!
  • 所属分类:图书 >文学>纪实文学  
  • 作者:[美][埃里克]?[布雷姆] ([Eric] [Blehm])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52013931
  •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8
  • 印刷时间:2016-08-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蓝迪 摩根森是巨杉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的传奇巡山员。他救助过许多身陷困境的登山者,也指引过许多游客领略山野之美,是“行走在园区步道上最和善的灵魂”。

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一日,五十四岁的蓝迪在巡逻途中失踪。此后,园方出动一百名人力、五架直升机、八组搜救犬,展开前所未有的搜救行动,结果却一无所获。

蓝迪在优胜美地的山谷中出生长大,在巨杉和国王峡谷做过二十八年夏季山野巡山员、十多年冬季越野巡山员。山上有什么风吹草动,他立刻就会知晓。这让他的失踪愈加成谜。

搜救结束五年后,国家公园的偏僻角落浮现出蛛丝马迹……

本书作者花费八年时间,遍访蓝迪的亲人至交,阅读他留下的文字书籍,为我们还原出一个山野之子的人生传奇。

编辑推荐

荣获2006年美国国家户外图书奖、2006年美国圣地亚哥图书奖、美国邦诺书店“2006年度精彩故事”,入围2006年普利策奖非虚构类作品。

美联社、《出版人周刊》《华盛顿邮报》《户外》《国家地理探险》《旧金山纪事报》《芝加哥论坛报》等专业媒体盛赞推荐。

中国登山队队长王勇峰、博学摄影师赵嘉联袂推荐。

纪实文学的典范之作,细腻传记与悬疑故事的融合。

《山中后一季》将娓娓道来的人生传奇与惊心动魄的搜救过程交织起来,疏密有致、动静相宜,制造出一种观影般的生动体验。与此同时,作者用冷静克制却又潜藏激情的笔触描绘出一位热情坚定的山野守护者及其纯粹、赤诚的灵魂。但作者无意将蓝迪塑造成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荒野英雄,也不打算将他的人生选择奉为某种楷模,而是用质朴平实的笔触讲述了一个男孩如何成长为一个与自然为伴的男人,包括他的收获与快乐、困惑与矛盾、欲望与烦恼。人对自然的情感、人与自然的关系、国家环保政策的变化,也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带给人丰富深邃的阅读感受。

呼应人们对身心和谐的追求与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除了蓝迪本人,作者亦将目光投向巡山员群体。巡山员多数时间过着风餐露宿的日子,收入微薄、缺少福利,有时还要冒生命危险。但巨杉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却如漩涡般吸引着一批批学生、教师、作家、学者、摄影师、艺术家前来做巡山员,并且一待就是十几二十年。为什么蓝迪和他的同事们甘愿放弃舒适的生活进入深山老林?离群索居是为了逃离沉重的现实还是为了寻找永恒的灵魂之乡?如果金钱、名誉和安稳的生活不能带给人们幸福,究竟什么才是生命中重要的事?对此,本书没有提供明确的价值判断,而是通过还原与呈现蓝迪及其同伴的人生,将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思考留给了读者。

唤起人们对自然的喜爱与对环保的关注。

爱默生、梭罗、缪尔等自然主义者不仅对主人公蓝迪影响至为深远,他们的作品也是本书作者布雷姆的启蒙书。《山中后一季》所流露出的对于自然万物的眷恋、对简朴生活的崇尚、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渴望,与《瓦尔登湖》《沙郡年记》《夏日走过山间》等作品一脉相承。书中描摹的万物有灵的自然之美,必定会唤起读者亲近自然的情感与探寻生命本质的冲动。此外,本书也了美国户外旅游的兴盛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比如巡山员角色的变化:由温和可亲的自然学家变成严格的执法人员;比如美国环保政策的改变:从强调保护、反对滥用到在保护与利用之间取得平衡。美国社会经历的种种环保观念与实践的发展演变,对于中国当下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埃里克•布雷姆(Eric Blehm),作家、记者,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郊外的牧场上长大。经典的探险文学是他的启蒙读物。

一九九四年,布雷姆从圣地亚哥州立大学传媒学院毕业,获得新闻学士学位和户外运动学位。他曾获得“威廉•鲁道夫•赫斯特奖”特稿奖和“麦格劳•希尔奖”特稿写作奖,亦被吸收进美国新闻学荣誉学会。但他始终认为,自己最得意的成就是拿到加拿大雪崩协会的一级雪崩安全证书。

布雷姆于大学期间开始写作,曾任全球最畅销的滑雪板杂志《超级滑雪板》编辑。五年后,他休年,环游世界,此后便开启了自由职业写作生涯,为《户外》《GQ》《男人志》《背包客》《登山》《峡谷》《洛杉矶时报》等报刊撰稿。他的其他作品有《传奇》《无所畏惧》《为你而死》等。

阅读他留下的文字书籍,为我们还原出一个山野之子的人生传奇。

目录

序曲

及时章失踪

第二章花岗岩摇篮

第三章深入高山

第四章搜救

第五章暴动之后

第六章只看夕阳便知足

第七章隐士夜鸫的舞台

第八章花荵蓝调

第九章石与欲

第十章搜救犬出动

第十一章内心的荒野

第十二章黑暗之峰

第十三章山中圣训

第十四章追根究底

第十五章错失的线索

尾声

后记与致谢

附录

注释

在线预览

我走进林中,因为我想用心度日,只维持生活低所需,看自己能否学到生命的道理,而不是临死前才发现根本没有活过。

——亨利 戴维 梭罗,《瓦尔登湖》

在这里,日常生活非常简单。在荒野漫游,感觉自然而真实,另一个世界反而犹如小说,与我所了解的真实无关。

——蓝迪 摩根森,夏洛特湖,一九六六年

一九六五年七月十二日,蓝迪跳下直升机,踏上雷依湖畔,也走进荒野的新纪元。早期的环境保护运动强调保护、反对滥用,然而一九六四年通过《荒野法案》,美国国家公园署被迫在“保护”和“利用”这两个互相冲突的原则之间取得平衡。其实早在新法案通过之前,巨杉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已经有部分高山草原放牧频繁,逼得园区下令管制。其他区域(尤其是雷依湖区)也因为露营人数过多,所有能当营火的枯木枝干几乎使用殆尽,为了避免情况恶化,园区规定露营和放牧仅限一晚,并建议登山客使用新式登山炉。当时预估园区若不做此限制,内华达山脉将永远无法复原。

一九六〇年,园区科学家根据一系列生态研究,拟定了一套《荒野管理方案》,以应对不断增加的登山客。管理方案提出几项实验性的规范,园区科学家认为只要确实执行,应该能防止深山变成菜市场。

蓝迪是新生代巡山员的代表,仪容整洁、制服笔挺,像士兵一样理着平头,驻守在荒野深山的最前线,但因为只在夏季工作,所以位阶低。他们的任务是说服守旧的背包客、垂钓者、骑手和登山客接受新的环境观念。

在国家公园署眼中,年轻的蓝迪是最的步兵,只不过蓝迪生性温和,看起来不像军人,反而像绿衣天使。他早已将内华达山脉当成他的教堂,而《荒野管理方案》就是他的圣经。研究报告犹如启示录,警告山野正面临毁灭危机,并经常以蓝迪的童年故乡优胜美地为例,提醒世人引以为戒。在巨杉和国王峡谷,人的存在尚未摧毁大自然,可是大自然正节节败退。

末日已经不远。

蓝迪的知识背景让他清楚明了报告背后的含义,他真心希望捍卫挚爱的荒野,不让大自然被炼狱吞噬。不仅如此,他对内华达山脉还有一份与生俱来的热爱,并且有能力在山野中生活。这里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都和他心灵相通,山峦溪水是他冥想的殿堂。不过蓝迪不会急救,也不懂心肺复苏术,身上没有佩枪,也没有手铐,对他来说,就算出于自卫,出手制伏持械歹徒也是电影情节,而非真实生活中会遇到的事。他不晓得怎么将负伤的登山客运下悬崖,也不知道如何拯救深陷激流的登山客,这些在集训的时候都没有教,因为巨杉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并没有为夏季巡山员安排正式急救课程。

蓝迪的任务是沿着步道向游客“传播福音”,对象越多越好,另外就是核准民众生火、捡拾垃圾、悬挂登山守则广告牌和清理营地。遇到紧急状况,例如森林大火或需要急救,他必须尽力而为,同时用无线电求援。这些技能后来都成为他的本能,然而早在一九六五年,当蓝迪循着前辈(他们都是训练精良的巡山员,有人称他们是精英中的精英)的足迹行走在高山之上时,他什么都不会。

蓝迪身高一百七十三厘米,体重六十三公斤,身材标准,但显然不够壮硕。不过,在山上他就是法律。只是他年纪太轻,虽然政府赋予他执法权力,加上国家公园署的肩章和胸前的银色徽章,可是看在外人眼里,就好像派童子军对付银行抢匪一样。尽管如此,蓝迪对巡山员的信条可是一点都不轻忽,他每天早上都会将巡山员徽章别在左胸前的口袋上,决心“不让园区伤害民众,不让民众破坏园区”。这是他的神圣使命。

然而那一年夏天,蓝迪很快就发现他主要的工作是捡垃圾,塞了好几麻袋。再来就是清除“改造营地”,也就是民众用木头和花岗岩搭成的餐桌和厨房,以及四周用石块堆成的挡风墙。不过最让蓝迪头痛的还是生火灶,有很多大得像“烽火塔”一样,好像在山上煮大餐似的。不少民众会将烤肉架藏在附近的中空树干里或挂在树上,有些家庭连续几代都在同一块地方露营,甚至还会赶人,因为那是“他们的营地”。因此,当他们发现营地不见了,一名蓄胡的年轻人从森林里冒出来,对他们说营地已经“恢复自然”,他们当然会很惊讶。

“什么自然?我只想知道我搭的灶子跑哪儿去了!”

这样的反应可以理解。园区的《荒野管理方案》里有一章叫“山野保护与个人自由”,其中一段写道:“过去山野使用不受限制,任何人都可以随意捕猎、钓鱼、砍树、露营、生火和四处放牧。山野向来尊重个人自由,这样的传统观念很难改变……然而,当山野里的人数越来越多,就必须比照其他稠密族群遵守生物法则——个体数量越多,个体自由越少。”

翻成白话就是:“先生,对不起,您祖父当年带您父亲一起做的炉灶被我拆了,但我换上的环状炉非常好用,而且不怎么破坏环境。是的,先生,我知道炉子很小,可是热度和烹饪面积都够,而且不用每回都得烧掉一棵树才能生火。另外,您以后也不需要斧头了,因为新的管理方案规定只能利用掉落在地上的枯木。喔,还有,请不要砍伐松木当床,这么做也是违法的。祝您24小时愉快。”

当然,蓝迪讲话不会这么直接严厉,而是尽量尊重过去的“自由”。那一年,他在责任区遇见超过一千二百人,向他们讲解新的法规,没有人抱怨反驳。他只开了一张罚单,因为对方带狗进来。这件事后来引发讨论,因为国家公园和邻近的国家森林法规不同,后者的规定松散得多。他在山野值勤及时年没有遇到任何紧急事件,从头到尾只帮过一个人治疗水泡,另一个女孩子脱水觉得不舒服,但只要强迫她喝水就解决了。蓝迪清除了七十五个过大的生火灶,搜集了十三只麻袋的垃圾,用骡子运下山。夏日荏苒,蓝迪的尽忠职守和能言善道为他赢得了好名声。他曾经24小时来回将近二十六千米,只因为听说有民众在一处偏僻湖泊任意搭营,破坏山野的宁静。他花了几小时清除木头石块,累得半死,返回哨所途中又无意瞥见传说中的瓶罐坟场。蓝迪怎么可能对这么一大堆生锈的垃圾视而不见?他直到天黑才回到哨所,累瘫在睡袋里。

蓝迪在山上过的是斯巴达式的清简生活,他在中雷依湖畔搭帐篷,用浪漫的笔触记录自己简朴的起居作息。这位二十三岁离群索居的年轻人,从小沉浸在自然作家如爱默生、李奥帕德和梭罗等人的思想里,会写出这样的文章其实不难想象。“这里有一种低矮的植物,到处都是,叶子几乎垂直向上,几片叶子围成杯状,”某天下午大雨之后,蓝迪写道,“高度将近两厘米,犹如毯子蔓生在地上,远看很容易以为是草原。只要下雨,植物杯底就会聚积一大滴水,映着阳光就像一颗璀璨的钻石镶在绿色玫瑰中央……世上没有比这更晶莹剔透的钻石了。”

还有24小时,蓝迪巡逻完毕回到哨所,抬头看见“傍晚的高山余晖,心里顿时充满一种伟大的感觉”。他写道:“我绕着下雷依湖尾端走,湖面上飞鱼点点、振鳍凌空,四周一片寂静,连水花声都听得见……飞鱼跃出水面,我看见鱼鳞银光闪闪。我走下一段坡道朝哨所前进,目光越过箭头湖,在迷蒙余晖中朝屏秀隘口望去,内心涨满喜悦。那一刻,我明白梭罗在雨后奔跑回家的感觉。‘顺着你的天性成为野人吧,就像野地的蕨类与莎草无论如何都不会成为人工草皮,让大雷奔腾吧。’”

是啊,中雷依湖就是蓝迪的瓦尔登湖,周围的山峰、盆地和草原是他的沙郡。

待在这么一块地方,让蓝迪有了新的体验,是他去年在缪尔步道纵走时没有感受到的,那就是伴随工作所产生的“拥有”的满足。这样的满足不是源于自私和占地为王的快感,而是一种骄傲,感觉脚下的土地真真实实属于自己。这样的满足也让他对可亲的邻居多了一分敬意,无论是住在哨所台阶附近洞里的土拨鼠一家,还是步道两旁拼命博取他注意的白翅岭雀和加州星鸦,他都抱持尊敬。

维护脆弱的高山草原成了蓝迪的较高使命。当然,这和他小时候与父亲、哥哥一起爬山不无关系。只要有登山客放任骡子在管制草原吃草,或有不知情人士在草地而不是砾石地扎营,就好像亵渎了蓝迪的院子,玷污了他的教堂。

蓝迪的直属长官迪克 麦克拉伦也是备受爱戴的巡山员,他提醒蓝迪一件事,蓝迪终其一生奉为圭臬:“教育大众好的方法不是开罚单,而是沟通。”因此,蓝迪会主动帮忙搬移位置不当的帐篷,在湿漉漉的草原捕捉不肯乖乖就范的骡子,并亲切解释新规定背后的道理;他有时对登山客说,有时对骡子说,逗对方开心。巨杉和国王峡谷流传着一则故事,有登山客将帐篷搭在一簇小花上,问蓝迪那种小花叫什么。蓝迪向对方道歉,说他只知道小花在书本里的名字,他不晓得要怎么问小花叫什么,但还是谢谢对方关心。从此以后,那位登山客搭帐篷之前一定会先检查地面。

然而,勾动蓝迪心弦的不只是野花、青草和动物,还有花岗岩峰。无论清晨或傍晚,山峦散发如梦似幻的光芒,美得崇高、静谧、神秘,让蓝迪深深沉醉。秘密的步径隐匿在峭壁之间,不是为人所遗忘,就是从来不曾有人走过,不停呼唤着他。有一处岩隙让蓝迪连续观望了两个月,他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心,决定一探究竟。他选了一个休假日,千辛万苦连爬带攀,总算来到岩隙,没想到里头别有洞天,竟然是一处隐蔽的盆地,周围巨石环抱,涓涓细水从岩石里汨汨渗出。

蓝迪穿过岩隙,感觉高山正在与他分享一个绿色的秘密。他形容眼前的盆地是“这一带最美丽的景致,或许因为它很纯粹,不曾有人践踏、不受限制、没有垃圾”。蓝迪沿着冰碛小湖的湖畔漫步,没有见到半点足迹,只有这个高度会有的野花吸收着土壤的养分,“小簇小簇生长在巨砾之间”,不用担心遭到登山客摘采蹂躏或被骡子吃掉。这里没有熏黑的土坑,也没有生锈的瓶瓶罐罐,只有草原上一处有人睡过压平的痕迹,不仔细看根本不会发现。蓝迪觉得这里是一片沃土。远离尘嚣不只代表山野的过去,也象征他心目中山野的未来。

……

第四章 搜救

地图不能代表真实地域。

——阿尔弗雷德 柯齐布斯基,一九三一年

湖区盆地……我觉得我能在此终老。

——蓝迪 摩根森,一九九五年

午后,浅蓝天空飘着几绺细长的卷云,残留些许刚才雷雨的余韵。夕阳的火红与金黄色泽很快就会沾染浮云,并洒上环抱盆地的群峰。日暮为山峦添上了耀眼的光芒,让群山得以在人世间扬名。

巡山员通常都很喜欢夕阳,有些人甚至会事先计划,在落日前赶到雄伟的花岗岩壁或面西的冰斗,观赏大自然的这出戏剧。然而,搜救蓝迪行动开始的那24小时傍晚,所有人都无精打采,因为晚霞只是夜幕的序曲,宣告蓝迪失联届满四天,他又得撑过另一个寒夜,独自一人。

所有人一抵达班奇湖哨所,寇夫曼就指示他们研读蓝迪的日志,寻找可能透露蓝迪行踪的蛛丝马迹。他们围坐在野餐桌前,找出蓝迪已经巡逻过的路段,向寇夫曼报告,由他负责记下线索。期间,寇夫曼不时向他们发问:蓝迪沿步道巡逻24小时能走多远?不走步道呢?他喜欢在有遮蔽(如森林)的地方扎营,还是空旷处?他遇到难走的三级棱线会选择直接穿越,还是轻松一点绕远路?寇夫曼的问题让巡山员开始回想蓝迪的登山风格,理解他的想法,这有助于猜测他的行动。寇夫曼鼓励大家多动脑筋。“你们只要有人想起蓝迪在集训期间提过想去哪里巡逻,或想攀登哪座山峰,”他说,“就马上跟我说。”

他们一边讨论,寇夫曼一边和留守总部的阿什用无线电联系,并在野餐桌的地图上用墨水笔标记出十六块区域,从A标示到P。区域之间以明显的地形地物为界,例如河川、棱线、步道、草原、山峰和隘口,总面积约二百平方千米。所有人都同意,蓝迪步行巡逻四天应该不出这个范围。

此时此刻,一个孤身一人的登山客无意中来到了哨所。直升机刚刚起飞了。他对巡山员们招呼得十分不合时宜:“你们都在忙什么?”

寇夫曼走到登山客身边。

“我还记得当时寇夫曼吼道:‘这么吵真是对不起了,但我们的一个巡山员失踪了,他情况可能不妙。’”德奇回忆道,“我想他是不想让那人打扰正在全神贯注计划搜救的我们。但那个人摸不着头脑,反而放下了背包,好像想在我们这儿做客似的。他还跟寇夫曼问起哪里适合钓鱼,哪里有响尾蛇什么的。”

这时,德奇站了起来,一开始只是想把寇夫曼“拯救出来”。但来到那个登山客身边时,“我失态了,有一点儿。”德奇说。他做出了很不符合自己性格的事情,把声音压低了八度,对那个登山客说:“你可能没听清他说的话。我们现在有紧!急!情!况!”说完他就转过了身子。

“抱歉。”登山客一边说,一边回到了步道上。

德奇回到野餐桌前,死死盯着地图。然而,二百平方千米实在太大了。德奇的反应很直接:“噢,可恶。”格拉邦说:“我们需要很多外援。”寇夫曼说:“支援很快就来了。”大家都觉得眼前的任务非常艰巨,因为通常只有飞机失事才需要这么大的搜寻范围,步行失踪的人只需要搜寻方圆几千米才对。

地图上的搜救范围往往是漂亮的圆形或正方形,中间一个红色大叉,标示“受害人”出现的地点。这种计算机画的搜救图虽然理想,放到山里却一点也不切实际。搜救区域其实和深山地形一样毫无章法,拼凑出来的线条歪七扭八,看起来就像四岁小孩的涂鸦。

然而,就像四岁小孩看得出自己的涂鸦是犀牛或恐龙,巡山员也能从地图上读出墨水笔下的地形。不规则的弧形和曲线是棱线或冰斗,地形上下起伏;大片色块是河流切割出来的峡谷;盆地是变形虫状;卡特里吉溪溪谷犹如外张的手臂,穆洛布朗可峡谷则像弯曲的腿往南延伸。不过,这群巡山员担心的不是搜救区域的形状,而是它的大小和严峻的地势。这片土地就像随意拼凑起来的地形怪兽,能够吞噬人的性命。

而这当然不是及时次。

内华达山脉至今还有飞机和罹难机组员不见踪影,有的隔了几十年才被发现。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二战”期间,美国四六一轰炸小队加紧训练,准备进驻欧洲战区,然而短短两周就有四架B24重型轰炸机因为冬季暴风而坠毁。政府发动大规模搜救,但没有找到半点残骸。其中一架轰炸机出现的地点,位于拉斯维加斯与内华达山脉东侧山脚下的独立镇之间,飞机副驾驶是年仅二十四岁的少尉罗伯特 M.赫斯特。其后几年,罗伯特的父亲克林顿 赫斯特让这架飞机成为巨杉和国王峡谷巡山员之间流传的一则传奇。

克林顿坚信轰炸机坠落在国王峡谷,他决心找到儿子的尸体,纪念他的英勇事迹,于是亲自上山寻找,年复一年,与志愿帮忙的人合作,努力不懈。可是,他找了整整十年还是毫无所获,没有半点证据支持他的想法。

一九五九年,在山中地毯式寻找了十四年,克林顿因为心脏病与世长辞。来年七月,一名巡山员在勒空特峡谷附近的黑分水岭山区发现飞机残骸。这架轰炸机撞上三千八百一十米高的山峰当场爆炸,部分残骸落进湖水里。克林顿生前曾到离湖只有几千米的地方,后来这座湖被命名为“赫斯特湖”。

后来,提到在高山中搜寻一个人是多么让人身心俱疲时,总会提到“赫斯特搜救人”。毕竟,那是一架二十一米长、银光闪闪的轰炸机,这样难以忽视的残骸,竟然十年半来都躲过了各种形式的侦查。

不过,在公园的搜救历史上,那些失踪的步行人倒是只有一个没找到。他叫弗雷德 吉斯特,六十六岁的房地产估价人,来自圣路易斯奥比斯波。他就消失在帝王分水岭上班奇湖巡山员巡逻区的西南边界。一次见到吉斯特的是他的同伴们,那天是一九七五年八月十九日,地点是多尔蒂溪附近,潺潺的溪水正流向波光粼粼的落月湖。

搜救行动一共出动了二十六名巡山员和来自全国的志愿者,边境巡逻队另外增援了五条搜救犬和追踪专家。在吉斯特失踪后的两天,大家开始行动了。这场搜寻十分细致,可能的区域中几乎每一块石头都被翻过。据说吉斯特骑着马,并不怎么擅长步行。所以搜寻的区域还算有限,大概只有四千八百多米。搜救时采用的是经典的“时间策略”,把区域划分为几个格子,分别由不同人带着搜救犬去每个地方找。意外事故报告上说,“没有发现一点失踪者的踪迹”。

第七天,搜救行动宣布停止。就连在该区域拍摄的军队照片中也找不出蛛丝马迹。此后的十多年,弗雷德 吉斯特的命运一直是个谜,直到登山客在多尔蒂溪找到了他的头骨。但这些登山客不知道背后的故事,就把头骨放在了辛普森草原巡山员哨所门前的阶梯上,还附了一张手绘的地图,标明发现头骨的地点。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们竟然将头骨命名为“弗雷德”。

比起“赫斯特坠机事件”,对吉斯特失败的搜救大概更为鲜明地表明,这些连绵的群山要隐藏一个人是多么容易,隐藏到训练有素、人手充足的搜救队即使是一寸一寸地找,也空手而返。不过,吉斯特和蓝迪之间却有着一个根本的不同。吉斯特只是普通的游客,没有做好准备应对冰冷刺骨的寒夜。据说,他连睡袋都没带。

而蓝迪呢,不但身体健康、经验丰富,而且身上携带了很多求生工具,也有相应的应用知识。他只需要坚持住,等着搜救队员们在这二百〇七平方千米的搜寻范围里找到他。毫无疑问,对他的搜救就是所谓的“大海捞针”。但世事变迁,现代的搜救技术也有了改变和进步。

到了一九七六年,美国空军中校罗伯特 麦森提出安排地面搜救区域先后顺序的全新方法。他的创见在春季号的《搜救杂志》发表,后来又被称为“麦森法”或“麦森共识”,主要灵感来自于美国海军行动评估小组的B.O.库普曼。库普曼于“二战”期间发展出一套数学方法,可在大海中定位敌军潜艇,成效卓著。许多人认为,库普曼和他的小组成员是美军在大西洋战胜德军的主要功臣。

麦森共识一直是专业人员最喜欢的搜救策略,寇夫曼也不例外。他担任搜救蓝迪的指挥者,自然决定采用麦森共识。

麦森认为,执行搜救任务时,首先要将所有认识失踪者或当地地形的人集合起来,因为他们才是“知道最多、最有经验的人”。在这次行动中,这些人就是熟悉蓝迪和内华达山脉的巡山员。寇夫曼尽可能征询有关蓝迪和地形的信息之后,将搜救范围划分成大小适中的区块,然后采取匿名投票,由巡山员替每一个区块打分数,分数越高表示巡山员认为蓝迪越可能在该区块出现,越低则越不可能。麦森指出,投票“好是匿名,因为这样一来就算平常很少发言的人,也不会因为怕被别人抢走麦克风而保持沉默”。

虽然寇夫曼才是行动指挥者,而且很清楚麦森共识的原理,但其他巡山员也都晓得运作流程,因此讲起话来都是术语。例如“发现率”是失踪者在该区出现的概率,“界外率”表示蓝迪不在预定搜救范围内的可能性。

巡山员写下十六个区块的发现率,加上界外率之后,总值必须是一百,而且不能有任何区块写零,因为这表示你认为蓝迪不在该区块,这是不可能的。麦森在论文中警告读者,面对未知绝不能这么乐观:“你要是知道生还者在哪里,那还要搜救干吗?!”

麦森这套数学搜救法则的核心精神就是:任何信息都不放过,广纳意见,依赖常识,拼命挖掘线索,挖、挖、挖。

他们真的这样做了。寇夫曼的笔记本上写得密密麻麻,就是好的证明。

蓝迪在日志里记载,他两次沿着缪尔步道往南走到屏秀隘口,一次登顶,一次翻越山头到伍兹溪。他们根据蓝迪的工作习惯推论,他应该不 可能再走这条路线,也就是不会再走缪尔步道,或走山野小径往南与步道会合。

&nb

媒体评论

布雷姆笔力不凡,巧妙地将巡山员的一生和搜救行动编织在一起。各种细节生动详实,不难看出作者对所写对象的极大尊重。

——美联社

本书从主人公蓝迪失踪前的巡逻开始叙述,搜救寻找的过程与蓝迪的个人经历彼此穿插,从而展现出一个地区、一个家庭的历史与发展。作者的详尽研究令人印象深刻,他努力在大量背景信息与叙述节奏之间保持平衡,为读者描绘出一个醉心于山野的人如何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出版人周刊》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0du等溫**的评论:

很喜欢封面那种大地一般的触感,翻开来的第一页是草绿的颜色,夏天看起来真是清爽极了。刚刚开始读,喜欢那种沉静的语言。

2016-08-15 13:03:21
来自当当的**的评论:

山中一季 这本书心仪已久,作为藏书里不可或缺的一本,真的很满足!支持当当!

2017-06-26 04:28:43
来自m***5(**的评论:

追豆瓣书评买的书,赶上半价活动很划算,送货也很速度,尤其是在两会期间还能实现次日达很让人惊讶。

2017-03-14 20:29:0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作为一篇纪实文学来说,作者真称得上细心了,收录了各种信息,使读者也能够看到主人公的一生

2017-04-24 19:53:0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如果这本书是蓝迪写的,一定会引起更大的影响,毕竟蓝迪会写出家族两代人的积淀——那才是精华。但这就会失去了故事性,通过在故事中贯穿表达同样的观点,不仅成功表现了蓝迪的思想,也成就了本书的作者。那么倒底是什么思想会引起“大的影响”?我也只是抛个砖:我们有理由不去关心自身生活的质量吗?山里东奔西跑的人,身体的健康和心灵的放松往往是令人羡慕的……远比城中的寺庙给人更大的鼓舞。

2016-11-14 22:23:55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人对自然的情感、人与自然的关系、国家环保政策的变化,也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带给人丰富深邃的阅读感受。

2017-03-31 09:25:40
来自荭閖**的评论:

五星,出于个人情感无论如何,想起黑塞的悉达多,想起在小黑湖的体验,想起童年时在山里,带这本书出门是对的,另外,关于书本身,写得很踏实和真实,很好。

2016-09-29 13:48:42
来自w彼年豆**的评论:

世上有我们无法理解的事物,以最高的智慧和最耀眼的美呈现在我们眼前,人的感官理智只能掌握皮毛。知道这一点、拥有这样的感觉,正是信仰的核心。

2016-12-02 11:31:57
来自伏特加**的评论:

蓝迪真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的结局令人唏嘘。这难道真的是命运安排吗?

2016-08-25 16:36:11
来自那时无**的评论:

极好的非虚构作品,结构文笔都像电影,紧凑利落﹑活灵活现,描出孤独固执﹑悲欢交织的一生。蓝迪留下一扇窗,让我们看见荒野,他是货真价实的传奇。越往后读越伤感,却一点一滴洗尽被城市污染的灵魂。“走得慢一点,记得环顾四周。”

2016-09-20 13:20:56
来自被诅咒**的评论:

蓝迪是我的英雄!每个人心底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山。

2016-08-14 10:39:07
来自雪人姑**的评论:

秋天上山看这本书再合适不过了,喜欢作者的生活,学习他对自然的尊重而谦虚的态度,希望每一个上山的人也能像他一样,不要那么狂傲,不要留下那么多废品了。

2016-09-28 14:34:11
来自为怨恨**的评论:

特别特别好看!作为户外探险爱好者,这本书让我产生了很大共鸣,感觉周围的很多小伙伴都和书里的蓝迪一样,对大自然怀着敬畏和热爱。

2016-08-14 10:40:30
来自多余的**的评论:

在早高峰的地铁车厢里,读这本书常常让我有逃离现实的冲动。但大多数人还是无法像蓝迪那样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活着,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

2016-08-15 11:53:48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山中一季 书看了一小部分,当中对于环境保护的一些文字,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看到朋友圈里的美景其实是我们现有环保体系下系统的破坏环境的笔笔实例,好多都不可恢复了……

2017-05-24 15:44:18
来自请勿模**的评论:

不知道中国有没有巡山员这样的工作,他们真是一群最可爱的人。不为名利,不为金钱,一年中有好几个月待在深山老林里过着艰苦的生活,只是因为心中所爱!

2016-08-23 10:57:50
来自不要zai**的评论:

蓝迪喜欢东方哲学,让我觉得很骄傲!“天人合一”的理念就是蓝迪的行为准则。

2016-08-25 16:18:00
来自马扣儿**的评论:

一个将生命、灵魂与激情融入山野的故事。荣获美国国家户外图书奖与圣地亚哥图书奖。美联社、《出版人周刊》《户外》《国家地理探险》等盛赞推荐!中国登山队队长王勇峰、资深摄影师赵嘉真诚推荐!《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埃里克·布雷姆八年磨一剑的扛鼎之作。一个人与他挚爱的山野如何彼此交付?“山就是我的生命。没有山,我什么也不是。”

2017-09-11 21:58:38
来自未盡的**的评论:

看了一半,感觉作者很厉害,像写小说一样把一个巡山员的失踪和生活原原本本写了出来。我喜欢像蓝迪这样纯粹的人!

2016-08-23 10:51:15
来自月光青**的评论:

双线并行的纪实文学,紧张的搜救过程步步逼近死亡,对山野充满向往的巡山员的生平却洋溢着生命的热忱。爱与惑,痛与悔其实也是自然常态。

2016-09-28 12:34:10
来自禸誰苊**的评论:

十年前去过黄石国家公园,被那里的景色震撼到不行。书里的巨杉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是仅次于黄石的美国第二座国家公园,期待明年能和老公一起去那里旅行。

2016-08-14 10:44:37
来自北方叉**的评论:

山野巡山员,对于我而言是个陌生的职业,是怎样的挚爱,才能将大半生托付山野?把兴趣和理想作为自己终生的职业,这是现实对于人类理想最好的契合。

2016-09-20 13:22:24
来自無唁以**的评论:

a story of a backcountry ranger. 即使和自然达成了最大的和谐,生命中依然有不美满的部分吧。书中自然是肯定了热爱并且尊重大自然的巡山员,但蓝迪和茱蒂的故事不令人唏嘘吗?人永远是复杂的、矛盾的个体,死得其所已是很好的结局。“慢慢前进,记得偶尔环顾四周”

2016-08-08 13:55:30
来自幸亏遇**的评论:

书里面并不是只写了这么一个巡山员遇难的故事,还讲述了内华达山的美丽,讲述了国家公园的历史,讲述了巡山员的工作,讲述了蓝迪的文学梦,讲述了蓝迪的爱情,讲述了蓝迪出轨的错误,讲述了美国人如何搜救,如何管理国家公园,如何打官司为蓝迪的遗孀争取抚恤金……一个小故事,你可能从中看到很多很多美国的侧面,让你了解到美国其实也有很多问题,美国也很官僚,一个巡山员的艰辛,争取抚恤金的艰难。但是也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临时的巡山员也有自己的梦想,而且很多很多美国人尊敬这样的一个临时巡山员,当确定他是穿着制服在冬天调入冰雪覆盖的溪流死在自己巡山的路…

2016-08-09 17:45:00
来自天飞翔**的评论:

特别喜欢封面的设计,简约而有书香气,内容也很感人。埃里克?布雷姆在内华达山脉探险,他不知道他会遇到自己生命中一段珍贵的经历,一位国王峡谷国家公园巡山员蓝迪的故事,让他心甘情愿花费8年时间,采访蓝迪身边的朋友、亲人和同事,探索这名传奇巡山员的心路历程,给我们讲述一个不平凡的动人故事——《山中最后一季》

2016-09-28 12:32:11
来自O只想爱**的评论:

很久没读到这么好的书了,《山中最后一季》读来既像侦探小说,又像细腻传记,不时穿插野外巡逻的工作细节,深入探究蓝迪失踪的来龙去脉……作家布雷姆将自己对山野的热爱和记者的专业素质严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完成了一部深入浅出、层次丰富、调查详尽、情节精彩的作品。

2016-08-09 17:40:04
来自郁飞儿**的评论:

“在这个浮夸的年代,环游世界追寻伟大事物容易,留心身旁发生的微小奇迹很难。晨曦、花朵和许多不为人知的琐细事物,构成了世界的美丽所在。”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安静,质朴,娓娓道来,向作者和作者笔下这群默默无闻的巡山员们致敬。

2016-09-12 13:36:39
来自別想我**的评论:

很棒的书,以自然主义的诗意笔法,记录了一位登山英雄的传奇故事,其对山野和自然环境的描写,让人想起梭罗的《瓦尔登湖》,而主人公蓝迪将生命、激情与灵魂融入自然、挑战自然的故事,则跟那部著名的电影《荒野生存》有异曲同工之妙。

2016-08-08 13:39:12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