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者归来:二十年代的文学流浪生涯图书
人气:14

流放者归来:二十年代的文学流浪生涯

流放者归来》讲述在“迷惘的一代”最重要的成员之一的笔下,这一群体的冒险历程,以及他们对人生、对文学的态度,生动鲜活地再现在我们眼前。192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倍感孤立疏离的年轻...
  • 所属分类:图书 >文学>文学理论  
  • 作者:(美)[马尔科姆·考利] 著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36681255
  •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10
  • 印刷时间:2010-06-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流放者归来》讲述在“迷惘的一代”最重要的成员之一的笔下,这一群体的冒险历程,以及他们对人生、对文学的态度,生动鲜活地再现在我们眼前。192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倍感孤立疏离的年轻人们,诸如菲茨杰拉德、克莱恩、海明威、怀尔德、多斯 帕索斯、考利,以及许多其他作家们,一同“逃往”欧洲。有些人一去不返,有些人则只是暂时的流放者。正如考利在这部深具个人色彩、满布逸闻趣事的作品中所细致描画的,“迷惘的一代”断绝了与传统生活和文学的联系,从而拓展了艺术的边界。他们所致力的目标超越了文学的范围,展现了一个大时代激烈的历史变革。作者希望,通过本书的回忆与记录,“解释过去以便缔造未来”。

目录

中译本序

开场白:迷惘的一代

及时章 空中楼阁

1.蓝色的花

2.大城镇的中学

3.文艺学徒

4.美国大学,1916年

5.战地救护队

第二章 穷文艺家聚居区的战争

1.漫长的休假

2.格林威治村思想

3.我们这伙青年人

4.法国轮船公司码头

第三章 旅行支票

1.兑换值

2.历史上的雷同

3.《大西洋两岸评论》

4.形式与内容

5.家乡的消息

第四章 巴黎朝圣

1.试卷

2.圣徒传选读

3.巴黎快车

第五章 达达主义之死

1.达达主义简史

2.墓前演讲

3.个人历史

4.有意义的姿态

第六章 愤怒的城市

第七章 海岛的时代

第八章 一次自杀事件的回声

尾声:除夕

附录:出生年份

在线预览

这本书写到1930年为止,讲的是那些惯常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美国作家的故事。及时个这样称呼他们的是格特鲁德.斯泰因。她对欧内斯特。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人,海明威随即把这句话作为他及时部小说的题词。这是一部好小说,随即风行一时——青年男子试着像小说中的男主角那样沉着冷静地喝醉酒,大家闺秀则像小说中的女主角那样伤心欲绝地一个接一个地和人相爱,他们都像海明威的人物那样讲话,于是迷惘的一代这个词就此成立了。我认为这个词并不含有任何自怜之意。司各特 菲茨杰拉德有时候怜悯自己,而他是有理由的。哈特 克莱恩惯常说他“像老鼠那样陷入了捕鼠机”;可是无论是克莱思还是菲茨杰拉德都没有说过自己属于迷惘的一代。那些自称是迷惘的一代的人,多半是略为年轻一些的人,而且他们知道自己是在自夸。他们好像是吉卜林笔下的出去纵饮寻乐的当兵的公子哥儿,要人家知道他们真正“属于迷失方向的那群人,属于打人地狱的那一伙”。后来,在说起这个词的时候,他们学会了用一种抱有歉意的口吻,好像把它放在引号中似的;再晚一些时候,这个词被用于各种其他的年龄群,每个年龄群都依次被说成是真正的迷惘的一代;没有这个商标就是赝品;可是,当初把这个词用于1900年左右出生的年轻作家时,它就像任何不的标签那样没用。

对于年纪大一些的人来说,这个词很有用,因为他们一直在寻找适当的词来表达他们的不安之感,他们感到战后的青年人——“火热的青年人”——的人生观与他们自己的不同。现在他们用不着感到不安了;他们可以阅读冒犯社会道德准则或文学传统习俗的近期言论,只要说一声“那是迷惘的一代”就行了。然而这个词对年轻人也很有用。他们是在迅速变化的时期里长大并进入大学的,在这迅速变化的时期里,时间本身似乎比阶级的影响或地域的影响更为重要。现在他们终于有了一个口号能用来宣告他们与老一辈作家的隔绝之感,与同辈作家之间的亲切之情。这个口号中的名词比形容词更为重要。他们可能惘然不知所终,也可能不致如此,这一点将来自见分晓;可是他们已经有了共同的冒险经历,形成了共同的观点,从而有可能把他们说成是一代人。

在这方面,正如他们的观点一样,他们和前一辈的作家不同。在1900年以前的年代里,地区性和乡土性的影响相对地说更为重要。出生相距十五年或二十年的两个新英格兰作家——例如爱默生和梭罗——彼此相似的程度可能更胜于同年龄的弗吉尼亚作家或纽约作家;可拿爱默生和爱伦 坡作比较,或拿梭罗和惠特曼作比较,文学还没有以纽约为中心;的确,在太平洋此岸没有什么文学中心。有个荷兰裔纽约人流派,有个康科德流派,有个查尔斯顿流派;随后还将有个印第安纳州人流派,有个芝加哥流派。不同年龄的人属于前三个流派,也可能属于其他流派,如果这三个流派在作家们流人大城市之时尚未形成的话。

出版界,正如金融界和戏剧界一样,在1900年以后开始集中了。地区传统开始消失;所有的地区都在转变为汽车、象牙肥皂、成衣的一个统一的大市场。这一过程在新一代作家的童年时期继续进行。不论他在新英格兰成长,或在中西部,还是在太平洋沿岸长大,他们的环境都大致相同;在南方则略有不同,那里还保存了一些乡土特点,但这些特点也在逐渐消失。

……

媒体评论

毫无疑问,这是关于这一代人秀的一本书……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代,不仅对于美国文学来说是如此,对于整个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化来说也是如此。

——《纽约时报》

马尔科姆 考利无疑是美国文学最出色和最聪明的研究者……任何一个美国文学的研究者,如果不能对考利所记录的一切了然于胸,就不能算是个行家里手。

——华莱士 斯特格纳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加价购的,出版时间是多年前了,但是本好书,值得购买

2017-05-31 23:54:21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快递很快,周四下的单,原以为下周一能到!快递给了我一个惊喜!谢谢!

2017-05-19 14:21:33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以前在大学图书馆看了一半,能在这儿找到,真是高兴,我以为这书快绝版了了呢。

2017-06-20 10:49:01
来自gsdx123**的评论:

对于了解二十年代的欧美文学特别是迷茫的一代等非常有价值的一本书,文采飞扬,文学与史料价值兼备。

2015-09-05 15:42:0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喜欢有活动的时候买书,买的多便宜包装又好,这次买了九本,本本都完好无损,正版书还是相信当当

2017-05-05 10:23:11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流放者归来:二十年代的文学流浪生涯 这大概是我买了这么多书中 外观比较好的一本。还没有开始看,希望不要辜负我的期待

2017-05-13 17:04:4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老师翻译的作品,初版出版于30多年前,证明实用,有研究价值。

2017-08-19 17:01:20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还没开始看,最近断断续续的买了太多书,但是看着书名就很喜欢~觉得这本书能让我更理解国外的文化~

2017-05-28 12:26:57
来自遗失在**的评论:

很好的一本书,值得一看,毕竟被那么多人推荐过,虽然电影、音乐和书这三种东西是没有办法推荐的

2017-09-19 17:10:2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流放者归来:二十年代的文学流浪生涯2七章海岛的时代第八章一次自杀事件的回声 尾声:除夕 附

2016-01-02 10:12:07
来自东爷不**的评论:

流放者归来:二十年代的文学流浪生涯,推荐给大家的作品!

2015-10-03 10:46:07
来自要飞天**的评论:

可以看出真的是尾品书。曾经做过海明威作品的专题,研究过海明威,迷惘的一代是当时美国的特征,此书也是,未看完...

2015-11-02 20:56:07
来自morickZ**的评论:

文学历史记忆,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有助于阅读相关作品。推荐

2017-08-30 08:17:21
来自中文系**的评论:

流放者归来:二十年代的文学流浪生涯 这是一部少年侃(Teenage Skaz)式的文化史,因为这群被从青葱故土连根拔起的文化人本身就成长于无根性的美国文化中,他们永远处于飞利浦 扬所强调的那种美国故事最伟大的主题中:天真汉遭遇经验世界,这也意味着永远的失焦与在而不属。当德法炮火在头顶呼啸,流放者们谈论着马拉美与芭蕾,当格林威治村的文化潮流变成一种符码,流放者们再次出门远行,成为都市的游手好闲者;当狂饮纵情无法满足对极致的追求,流放者们选择自杀——菲茨杰拉德从不代表他们,对艾略特也颇有微词,无根性的天真汉们不蔓不枝发展,写作、打架、混日,在这个“轻松,急速、冒险的”二十年代,…

2017-09-13 14:31:25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流放者归来:二十年代的文学流浪生涯 看着评论来的,他说这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最优秀的研究类书籍,有关于很多著名的作家在其中,其中流浪或许是最吸引我的,我爱三毛的流浪文学~~

2017-10-04 12:42:28
来自圆圆一**的评论:

是叛逆者而不是革命者的一代人,他们表达的方式就是出走。不必严谨的叙述,可读性很强,如同他们的人生——“把蜡烛两头都点上,那光亮看起来很可爱!”

2017-10-15 11:55:5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是心灵的自我流放,还是社会的就放?文学的表达能反应内心的感情。

2017-10-15 14:30:10
来自迪达勒**的评论:

想了解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文坛的轶事典故,马尔科姆·考利的这本书无疑是最好的材料之一。当时的文坛大师、初出茅庐的文坛新秀,考利几乎都有密切的接触。他的叙述,其权威性和趣味性都无人能及。

2013-05-13 13:24:04
来自孤独的**的评论:

低价购进,实在是极大的惊喜。作者是美国文学评论界大家,此书亦是书写整整一代美国作家的经历,其中包括我们熟知的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人。

2016-04-23 23:33:2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本书表达出的思想内涵在这个时代也同样适用,这不单是过去也是现在,对于同样处于迷惘一代的人

2017-10-30 10:58:46
来自超级性**的评论:

流放者归来:二十年代的文学流浪生涯 作为你养的“迷惘的一代”中的重要成员之一,我对他的了解或许仅限于作者的简介,而且作品也不成品读。但是读完这本书以后或许就会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看法了。

2017-09-26 16:12:33
来自野彦**的评论:

起初是以为中国六七十年代所讲的“流放者”,并没有注意到写作的国籍。收到后倒是出乎意料的关于美国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发生的历史变革。曾在电视上看过有关美国那时期所讲述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倒也有些兴趣来仔细阅读这本书籍。

2012-11-30 14:08:3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流放者归来:二十年代的文学流浪生涯 虽然对乔伊斯庞德等人的看法有失偏颇,但这本书展现了美国文学那种迷人的地方,那种永远缺失的认同和归属感,一个人出现,发生故事,然后故事结束。所以他们一直在移动。这种“拔根”状态无疑和我们的现状有所相似。在描摹精神状态的同时,对“艺术宗教”的多方面解释更引人深思。

2017-10-09 15:23:4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流放者归来》讲述在“迷惘的一代”最重要的成员之一的笔下,这一群体的冒险历程,以及他们对人生、对文学的态度,生动鲜活地再现在我们眼前。192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倍感孤立疏离的年轻人们,诸如菲茨杰拉德、克莱恩、海明威、怀尔德、多斯·帕索斯、考利,以及许多其他作家们,一同“逃往”欧洲。有些人一去不返,有些人则只是暂时的流放者。正如考利在这部深具个人色彩、满布逸闻趣事的作品中所细致描画的,“迷惘的一代”断绝了与传统生活和文学的联系,从而拓展了艺术的边界。他们所致力的目标超越了文学的范围,展现了一个大时代激烈的历史变革。作者…

2017-10-04 17:05:18
来自ruc1991**的评论:

名字不错。流放者归来后,他还属于流放者吗?精神的流放者,其残酷性在于,一旦你经历了,它就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不会因为你的归来而被轻描淡写的剥离。灵魂的伤疤是会永远在那的,它可以被止血,但碰一碰,还是会痛。

2016-04-22 17:23:14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